長阿含經題解

一名

  『阿含』為梵語Dirghagama之漢、梵及義、音合譯而成。dirgha為形容詞,字義「長的」(相對於「短的」)。agama為名詞,字義「傳來的聖教」或「傳來的聖教集」。Dirghaagama兩字合稱即是:傳來的(每分量)長的1聖教聖教集。如『瑜伽師地論』卷八五說:「相應教,更以餘相廣長而說,是故說名長阿笈摩。」「如是四種(笈摩),師弟展轉傳來于今,道理,是故說名笈摩2

結集

  一原始佛教時代的『長阿含經王舍城原始五百結集相應修多羅』之後,陸續次第結集聖教。至毘舍離七百結集前夕,教界已有更多的經法(九分教)被結集出來。因此,以原始的『相應修多羅』為本,編入其他的各分教,再把文段長的經典分出,編集成『長阿含經』(或『長部經典』)3
  二部佛教時代的『長阿含經』部派佛教時代,經典仍然不斷傳誦出來。『長阿含經』將九分教擴大,編入譬喻因緣議,具備了十二分教;『中部經典』則維持九分教說法。各個部派依原有『四部阿含』繼續作不同之審定、改組、結集,故流傳至今,『長阿含經』與『長部經典本體相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4

三傳承

  『長阿含經』、『長部經典』及其他三部阿含,自原始佛教時代乃至部派佛教時代,一直為師、弟口口相傳,至西元前世紀才有「寫經」傳承。
  漢譯『長阿含經』由佛陀耶舍(Buddhayasas)誦出,所誦的『長阿含經』,依據現代諸學者研究的結果,推定係屬於「法藏部」,或近於該部派者5
  「出三藏記集」卷二(五五‧二上)戴:「晉安帝時,沙門法顯,以隆安三年遊西域,於中天竺師子國得胡本(一部)。歸京都住道場寺,就天竺禪師陀共譯出(六部)。其長、雜二鋡、綖經彌沙塞律薩婆多律抄猶是梵文,未得譯出6。」而今已遺佚,不能得知梵文本之所屬部派。
  另有「說一切有部」之『阿含』誦本,並未傳譯來中國,但是從「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中可以窺知其經典之組織次第7
  以巴利語記錄之『中部經典』,則為「銅鍱部」所傳。
  
四漢譯

  二卷本『長阿含經』由罽賓(Kasmira)三藏沙門佛陀耶舍於後秦弘始五年(西元四一三年)闇誦誦出8,由涼州沙門竺佛念傳譯9道含筆受10

五現存

  現存『長部阿含』可以分為:
  一北傳『長阿含經
  漢譯:佛陀耶舍竺佛念譯,二卷三十經(正一‧一~四九)。
  法天等譯別出單經,大藏經編號二~五(佛說七佛經起世因本經),共五八卷四經。
  日譯:川海淨譯,國譯一切經阿含部(七)長阿含經頁三~四七二。
  梵本:有七經相當於漢譯阿含第一、二、九、十、三、四、九經11
  藏譯:有經相當於漢譯阿含九、12
  二傳『長部經典』 
  巴利語:Digha-nikaya D.134經,P.T.S.版Digha-mikaya Vol.1~3蘭語譯、暹羅語譯、德語譯、英語譯、法語13等。
  日譯:大藏經第六~八卷三四經,宇井伯壽七人譯。
  漢譯:佛教大藏經第八五冊收錄有民國大藏經(又名普慧大藏經)之長部經典一、二,其他:未詳。

六 表解(見第二冊後所附長阿含經漢巴對照表)

  一『長阿含經』與『長部經典』對照:
1長阿含經』中,一增經、二三聚經、三十世記經等三經無『長部經典』可對照。
2長部經典』中,D.6,D.7,D.10,D.22,D.30,D.32等六經無『長阿含經』可對照。
二 『長阿含經』與其他漢譯相當經及北傳梵語經典、藏經典相當經之對照:
長阿含經』第五、六、七、八、三、四、十六七經,「說一切有部」將之編入『中阿含經』。
  三 『長部經典』與漢譯相當經之對照:
  『長部經典』D.17,D.22,D.30三經,北傳「說一切有部分別編入『中阿含經』六八、九八、五九。
  從以上所列舉,可以看出不同部派之『長阿含經』誦本所收集經典入。

七編集14

  依照現存漢譯『長阿含經』三十經之組成,可得知其編集之兩方針:
  一在形式上,收集經文長者15
  1經文本來文段長者。如阿含第一、三~八、三~九等四經。 
  2中、短經,編成長段經文16。如阿含第二、三十等經。
  3一法數,類集教、理、行、果成長段經文者。如阿含第九~二等四經。
  應注意者,與漢譯阿含第五、六、七、八、三、四、十六相當之漢譯阿含說一切有部所傳誦),有七經經文文段都比長阿含經相當經之經文17
  二在內容上,阿含之重心,乃針對教外之適18,為「吉祥悅意19」、「世界悉檀 20」。如下所述:
  1佛陀大德大行阿含第一經之示七佛德,第經之佛陀遊行教化一切眾生,第三經前生大德力及今生之八無等法,第十八經舍利弗淨(喜)信讚佛德。
  2透過天神神通信仰而表現佛陀的崇高:阿含經之種種神變,第四、第五經之佛授眾生果報,第三十經之記說地成敗,第九經諸天鬼神仙人集,禮覲如來。第十、第二、第三經得梵分婆羅門欽仰佛具三十二相十六德。
  3表彰佛法圓滿阿含第九、十、一、二、七經之教、理、行、果類集,第三、四、八釋生死怨結種種想緣起
  4融攝民間信仰、導正宗教見解及行為阿含第八、五經之無義、穢汙苦行、第三經之大祀,第四經之求神通,第十六五經之禮六方求生梵天,第九經之不利他行,第七、一、七經之種種邪見
  5平等、安和、利之會:阿含第五經之種姓平等,第六經之正法治世,第十六經之正確人際關係及命生活。

八導讀

  『長阿含經』三十分為四分,「第一分」包含大本經、遊行經、典尊經、闍沙經等四經,以敘說行,稱讚佛德為主。
  一21大本經:如來法性故,神通遠達威力弘大故,盡知過去數劫事;記說過去一劫以來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舍佛、迦葉佛以及今釋牟尼佛共七佛之「阿波陀那」(本緣聖者史傳) 。 
  1前半部記說七佛之要事:1時人壽數,2出生「種」、「姓」,3坐於何種樹下成道4成佛後說法會數及出家弟子數,5上首弟子名號6執事侍者弟子名號7出家前所名號8父母名號及所居城名。為使智者聞上述因緣,起歡喜愛樂心,故說七佛本緣」。
  2後半部以「宿命智」說諸佛「常法」,(以毗婆尸佛為例): 1菩薩兜率天降, 2處母胎, 3出生4初生時等未曾有法5具足三十二相6童子時舉國愛,7青年時出宮巡行,見老者、者、者、沙門思惟出家調伏意,永塵垢,慈育群生之道為最真,後遂出家修道8專精禪思逆順現觀十二因緣成道9轉法輪10初會弟子各分布遊行教化,至六年已,還集說戒
最後世尊述說昔一時,至首陀淨居天諸天或是從毗婆尸佛乃至釋迦牟尼佛教化來生淨居天,各說諸佛因緣末末。
  二遊行經:般涅槃圓寂)前,從羅閱城起,遊行各地四眾學,最後到達目的地拘尸那竭城,於其間之種種教化遺教,分初、中、後三段。
  初:
  1世尊羅閱耆闍崛山,藉與阿難問答跋祇國人具足七事,其國久安,能侵損,暗示大臣禹舍轉告阿闍世王,取消欲伐跋祇之念,並順此機緣比丘,告以可使佛法增長有損耗之五種七不退法及二種不退法。
  2經由摩竭國至竹園,示諸比丘修戒獲定,修定獲智,修智心淨得解脫,已得解脫解脫智之解脫道次第
  3巴陵弗城示諸清信士犯戒五衰耗、持戒功德,後對阿難記說巴陵弗城來之繁榮,並預言此城毀壞之因。後以神通恆河,感興而說「為海師船」之頌。
  4跋祇拘利村,告諸比丘戒、定、慧、解脫為斷生死習之四深法。
  5詣那陀村,以居士五下分結,天,不還果為緣,為阿難說法鏡,使聖弟子知所處。
  6毘舍離,受菴婆婆梨女供養,因見五百隸車威儀容飾,而誡諸比丘如何攝心威儀,並告諸隸車五寶得。其後教化婆婆梨女,授與三歸五戒。菴婆婆梨女並以園林施佛,佛則令「施為首及招提僧」。
  7詣竹林,受毘沙陀耶婆羅門供養是時,彼土飢饉,佛教比丘毘舍離跋祇安居阿難共居竹林。於後安居中,佛身示疾,將般涅槃,以諸比丘未集故,而暫不入滅。並為阿難示說四念處而自熾然熾然於法,歸依歸依於法。
  8至遮婆羅塔,以背痛而止於此。佛示阿難因已修行神足,而可留一劫有餘壽命,為世除冥,饒益。然阿難為魔所蔽,再三然而不知請佛世。波旬則勸佛宜速滅度,佛自知不久住,乃答以「是後三月,於拘尸那娑羅雙樹間,滅度」。魔去未外,在遮婆羅入定意三昧捨壽行,當此之時地大震動,佛遂為阿難地動因緣
  二中
  1在遮婆羅塔,佛告阿難,昔者佛於八眾精進定力在所能現,往返數,廣為說法,而八眾是佛來教授
  2香塔,告比丘眾,三十七道品證,成最正覺;並在十二部經宣說佛法,諸比丘善受持修行,並謂三月後佛般涅槃。諸比丘聞已,悲泣迷徨,佛乃告以無常法。
  3菴婆羅村,為大眾說戒、定、慧、解脫解脫智等次第具足五分法身)。
  4詣瞻婆村、揵荼村、梨婆村,及至負彌城北,止於尸婆林,告諸比丘來審定佛法四大教法
  5詣波婆城世尊大眾周那供養周那並別煮奇珍栴檀樹耳獨奉世尊。佛謂周那世尊滅度供養者,獲大利果報
  6向拘夷那竭城途中,世尊背甚痛而止息樹下,名福貴者,奉佛價值百千之黃疊,佛披身上,因臨滅度而光色有殊於常。居雪山鬼神以缽盛八種水奉上世尊
  7詣拘孫河澡浴後即行離去。中路又以背而止息樹下,周那奉命敷設臥具後,於般涅槃,佛作頌讚許。阿難請示佛滅度後之葬法,佛告葬法當如轉輪聖王,並示聖葬法。為利益眾生故,當收舍利於四衢起立塔廟表剎縣繒,使諸行人皆見佛塔,思慕如來法王道化,生獲福利,死得升天。並謂如來、闢佛、聲聞轉輪聖王四者,均得供養。  
  8至拘夷那竭城本生末羅雙樹間,命阿難雙樹間敷置牀座,使北首面向西方,世尊右脅累足而臥。因樹神以非時花供養,而言能受法、能行法、能無我,方為第一供。並述常於世尊右之梵摩比丘威光殊勝之因緣。  
  9回答阿難之疑問,言不在七國而在末羅雙樹鄙陋小城荒毀之土取滅度之因由;敘述前生於此處身為大善見王本生談。  
  三後:
  1續述大善見王本生世尊曾於此處六返作轉輪聖王,終措骨於此;今成無上正覺,復捨性命措身於此,自今以後生死永絕,有方土措佛身處。 
  2阿難拘尸那竭城,告諸末羅如來夜半於娑羅雙樹間當般涅槃,當及時諮問所疑,面受教誡以免後悔。五百末羅及其眷屬見佛後,無常法。 
  3如來最後出家弟子須跋,示以八聖道無四沙門果須跋即於其夜證阿羅漢果,先佛滅度
  4稱讚阿難侍佛功德甚大,謂隊難有奇特未曾有法
  5佛之遺教1佛滅度後,諸弟子應常四念。2佛般涅槃後,諸釋種梵志修道者如何聽許。3闡怒比丘若不順威儀,不受教誡,當共行梵檀罰4如何對未受教誨之諸女人輩。5佛滅度後,弟子經戒為庇護,且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6下相呼,當順禮度。7最後無為放逸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此是如來末後所說。
  6最後世尊入、出四禪四無色定,又從初禪展轉第四禪,從第四禪起,佛般涅槃是時地大震動光明普照諸天散花並頌讚佛功德
  7比丘諸天末羅族人等皆悲慟不動自勝。
  8末羅人及諸天雙樹供養舍利(遺體),七日後,由末羅童子舍利入城,使全國人民皆得供養。然後出城北門,渡熙連禪河天冠寺。當時,即轉輪聖王葬法荼毘之,然當大臣路夷等執大炬火燃佛時,火卻不燃。稍後,待大迦葉及五百弟子趕至,舍利,以偈讚佛畢,佛遂不燒而自燃。
  9八大國民眾往舍利香姓婆羅門舍利均分為八分,八國人民各歸其國供養。另有瓶塔、炭塔及生時髮塔建立
  (三)(大)典尊經:執樂天般遮翼子在忉利天,聞帝釋忉利天讚佛,告諸天眾:如來有「八無等法」,一時有「佛」出世是時大梵王童子來下,隨喜帝釋稱說如來無等法,並告諸忉利天無等法」。
無等法」指世尊往昔為菩薩時,為「大典尊」之本生種種無等奇特所行大梵王能說本生,甚為意;教諸天可向世尊求證所說。
世尊般遮翼證實,本生為大典尊,有大德力;然不能為弟子究竟道,不能使至安穩之處。於今世尊自覺等正覺,方能為弟子說法,使究竟道涅槃
  (四)闍沙經:佛世時,十六大國終者,佛悉為彼別;然摩竭得道,卻不記摩竭國人。摩竭國王優婆塞,篤佛法,故國人多能信解、供養三寶,而如來之所以不為授記者,蓋欲借闍沙從梵天忉利天毘沙門天展轉傳聞:「梵聲清淨如來弟子摩竭優婆塞奉行佛法故,終有得阿那含者……乃至……生剎利婆羅門居士。」使摩竭國人加深信心。
又,梵童子大梵王所化)告諸忉利天如來分別四念處、七定具、四神足如來自以己力開(貪、瞋、痴之)三徑路,自致正覺說法,由忉利天展轉傳至闍沙;闍沙於前說是正法世尊復為阿難說此正法阿難復為四眾說是正法
  「第分」包含小緣經,乃至大會經等五經。可分為五部分:
  1遷沿革(小緣經),理想之政治(經聖王修行經),正確的人際關係與生活方式(生經)。
  2矯正外道邪見弊宿經)、邪行陀那經、阿夷經)。 
  3正法(眾集經、上經、經、三聚經),防諍論清淨經)。 
  4緣起(大緣方便經提桓因問經)。
  5讚佛德(歡喜經),佛德感化十方神妙天會集禮覲如來大會經)。         
  (五)小緣經:以四個觀點矯正婆悉吒、婆羅墮二婆羅門種姓優越觀: 1種姓皆有善、惡者雜居,四種姓同有善、惡果報故,婆羅門不得獨稱:「我種清淨、最為第一」。 2現見婆羅門種嫁娶生育兒女,與其他三種姓異;而婆羅門詐稱:「是梵種,從梵口生;現得清淨,後亦清淨。」 —與此相反,「四姓平等」,同篤佛、法、僧,成就戒;弟子種姓不同,所出各異,於佛法出家修道,同稱「沙門釋種子」,聞佛金口說法,變「化」氣質得「生」 慧命,現得清淨,後亦清淨3世間人類會演變史,先剎利名生,隨其次第婆羅門名、居士名、首陀羅工巧名、沙門名生。4佛引用梵天王頌:生中剎利勝;能捨種姓出家,明、行成就世間第一
  (六)轉輪聖王修行經:敘述會變動之情形及其因緣來理想會的實現,端賴七寶具足轉輪聖王正法治世。佛舉過去久遠轉輪聖王名「堅固念」以及是後相繼之六轉輪聖王皆能以正法治世;然至第七王時,不承舊法,其政不平,「殺生等惡生起,每一惡法使人壽展轉半,乃至十惡充滿世間,歲壽遞減至歲,並有七日之刀兵劫。爾時,有智者畏,發善言,互不相害,互不相害,宜修「不殺生」。如是壽命漸長,後漸十善,色壽轉增,乃至延長至八萬歲轉輪聖王名「儴伽」,出世為「彌勒」,法王轉輪聖王時治世,為最理想的人間世。後聖王儴伽出家修道無生果。
今諸比丘猶如諸聖王順行轉輪聖王舊法,勤「神足」是為壽命延長;「戒律具足成就威儀」是為比丘顏色增益;「四禪」是為比丘安穩快樂;「修習四無量心」是為比丘財寶豐饒;「如實知四聖諦」是為比丘威力具足,「漏盡比丘力」彼「魔力」。
  (七)弊宿經:佛般涅槃未久,有童女(巴利本作「童子」)迦葉者,為一具佛法正見之孩童,依譬教化德高望重得梵分之弊宿婆羅門;因弊宿不信因果取空之斷滅論邪見者。本經分為三部分:1以日月、盜賊、墮廁者、盲者、識身入、劈薪求火、稱鐵、貝聲等喻,匡正弊宿世,亦無更生、無罪福報之惡邪見2以擔麻、具智商主、雨中頂戴乾糞等喻,勸弊宿捨去惡見、勿為長夜苦惱3以妊婦自殺、吞毒丸等喻,勸止弊宿勿持、勿布惡邪見,既自殺身復慧命
  (八)陀那經:苦行者尼俱陀梵志與五百梵志子說修外道苦行法並非解脫之道,五戒十善行,乃至四無量心,方為苦行第一勝。佛又告梵志不為利養稱、重、導首、眷屬等故說法;佛乃為滅眾生不善增長善法說法
  (九)眾集經:佛於波婆城,因患背痛欲暫止息,故命舍利弗為諸比丘說法舍利弗遊行婆城乾子終未久,其後弟子分為二部,常共諍訟詈罵,對師所說法是非,皆由其正,無由出要故。舍利弗因此唱議集正法、律,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饒益,天、人獲安故,以「一法集法義。  
  (一○)上經:婆城舍利弗為諸比丘說法舍利弗為說除眾縛,得至涅槃,盡於苦際之五百五十法。以「上法」歸類,以便持誦憶念法法義。即成法、修法、覺法、滅法退法、增法 、解法、生法知法證法,每一法數各皆一至十,計五百五十法
  (一一經:佛新為諸比丘義味清淨梵行具足微妙法,依「一增法」分類說之。即成法、修法、覺法、滅法證法,每一法數各皆一至十,計七十五法
  (二)三聚經為諸比丘義味清淨梵行具足微妙法,以「三聚法」分類說之。即趣向惡趣趣向善趣趣向涅槃,每一法數各皆一至十,總計百六五法
  (三)大緣方便經十二因緣法難見、難知;聽聞佛法,欲自思量觀察分別其義者,則皆荒迷能見本經二部分說明:
  說明十二支緣生法之相鄰兩支緣而起之義。其中有三點值得注意:1以「因有求,因求有利,……乃至因守有護,由護有刀杖、諍訟數惡」 詳細說明愛緣取之運作。2三種說明「觸」緣— 1根、境、有觸,2名色有觸,3六入緣(有)緣。3胎,識住胎,名色增長胎生學的),說明識緣名色;以識住名色心理學的),說明名色緣識
  二諸弟子十二因緣法如正觀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無正見因緣法者,於名色、受、愛等支計為我,或於色、無色計我,或於七識住二入處起我見而住;慧解脫者無如是邪見
  另有〔心解脫之〕八解脫,若具足八解脫與慧解脫,則得俱解脫
  (四)提桓因問經:帝釋先遣執樂神般遮翼鼓琴以偈讚佛,隨後帝釋請佛決疑。有六問六答:
  1諸天下、世人及餘眾生等,盡由調戲(戲論隨順而起欲、愛憎、貪嫉、怨結,遂共相傷害。2世間種種界眾生各依已界,堅固持,不能捨離故,一切沙門婆羅門不在戲論道跡上。3捨口、想、求(三調戲)能自害、害他、俱害者,如所言、所想、所求不自害、不害他、不二俱害,知時比丘所言、想、求而專念不亂。4捨喜身、憂身、捨身能自害、害他俱害者,專念不忘,喜身、憂身、捨身不自害、不害他、不二俱害者,又名賢聖心,名受具足戒。5六根六境時,善法損減不善法轉增則不可親;反之,則可親,即賢聖諸根具足6為愛所苦身得滅者,是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穩究竟無餘
 經文中敘帝釋成為弟子後,於佛所得之喜樂方為真喜樂,故於此真喜樂欲求功德果。其後並載帝釋嘉許般遮翼子,能先於前鼓琴讚佛,遂賜遞補其父之位並予拔陀乾沓和之女為妻。
 (一五)阿夷經:本經所述分二部分:
 1宿比丘如來不為彼現神足變化,不教彼父祕術而不於所修梵行;不知依說法梵行者能現神足非為不能,出要離苦非不能離。事實上佛數為彼現神通示導而自不知。如:1示現宿心所念。2記說當代物—乾子字伽羅樓、究羅帝乾子、波梨子梵志等三人未來言行及遭遇,確實無誤。
 2有情世間緣起之;學誤以為:1眾生是梵自在天所造,2懈怠眾生始,3失意眾生始,4眾生無因而出。
 佛之弟子解脫成就淨行,彼知清淨一切遍淨,非知清淨而不遍知淨。但學房伽婆梵志,因彼見異、忍異、行異,欲依餘見入解脫可得;但使彼好樂佛心不斷絕者,則於長夜常得安樂
 (一六)生經本經敘述如何獲得美滿的人生
 佛示生,不如法宗教行為不得義利。若人知四結業,不於四處惡行,又復能知六損財業,四怨如親、四親可親,行賢聖法中禮六方法,則今世亦善、後獲善報,今世基、後世基,於現法智者所稱,獲世一果,身壞善處
 所謂禮六方法,即指六種正確的人際關係:父母與子女,師長與弟子,夫與妻,人與親族,主與僮使,沙門婆羅門施主。各各以命為活,得生。
 (七)清淨經:乾子終未久,弟子眾分為二部,各共諍訟;蓋因彼等雖師,盡懷邪見;雖復有法,盡不正,不足聽採,不能出要,非正覺者所說。其弟子受其言,則失道,獲無量罪。另四種導師1師導出世,使弟子生憂。2導師出世,使弟子憂。3導師梵行支不具足4導師梵行支具足。
 世尊四念處三十七道品自作證,正法十二部經);弟子一師正法,於十二部經證,廣流布。弟子間所說佛法,對句、義理不得訟是非;當共推求,盡共和合。為使教團和合清淨弟子當知、當如下述: 
 1弟子當知所制衣、食、住、藥之「義理義利」 。
 2當知五欲緣生喜樂;稱譽有七功德四禪樂。  
 3學地比丘當滅五蓋,於四念處精勤,如實修行七覺支,可人法賢聖智慧增上,得安穩處。
 4漏盡比丘正智解脫,不為九事
 5當知佛法常住,不可轉。  
 6當知如來過去未來現在應時語實語義語利語法語律語虛。
 7當知等正覺者,記外道十六邪見為本見本生;另外十六邪見為末見末生。此等二種邪見不中共論(即不記答)。
 8當知緣起說矯正學之世間自造、他造、自造他造、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有之邪惡見
 9欲滅此邪惡見者,當於四念處內觀三行
 10當知有八解脫。
 (一八)歡喜經:舍利弗淨信佛、法,而讚歎佛、法。
 1過去未來現在沙門婆羅門智慧神足功德有與如來等者,況出其上。
 2世尊說法有上者:1三十七道品法),2 制諸入(六根律儀),3四種入胎之狀況,4方便入定之道,5說得「滅」之種種狀況,6所說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乃至現法解脫7言說清淨8五見定法9外道三常法,10外道四種觀察11四教誡,12說法使戒清淨13解脫法,14說自宿命智法,15天眼智法,16神足證法
 最後佛印舍利弗所說。
 (一九大會經:本經倒述佛與五百羅漢比丘,在釋翅提國迦維林中,時十方神妙天皆來會,以偈讚如來比丘僧。佛結咒以降伏地神以至帝釋、諸神及諸眷屬神等幻偽虛妄之心。
 當時,魔王及諸鬼兵前來嬈亂。大眾說:專念放逸於戒、定、慧者,方能永苦本
 「第三分」包含阿摩晝經乃至露遮經等十經。為對當之各宗教領袖(如三明、得梵分婆羅門)、政治領袖(如阿闍世王)等開示有關宗教哲學、修持、 行果等。
 (二○)阿摩晝經阿摩晝受師命令,查證是否具足三十二相。因阿摩晝釋種子,佛指其姓「聲王」,祖先釋迦奴種;並引梵天說偈「剎利生中勝」,以降其心。
又示阿摩晝如來具足十號功德;及說戒,舉婆羅門邪命生活之實例,並述聖弟子持戒清淨,精勤覺悟一心禪定乃至三明六通無上明行具足。佛又為阿摩晝三十二相阿摩晝回報其師。師來詣佛,供佛受教,七日後終,不還果
(二一)梵動經:凡夫以佛持諸戒,命自活之小小因緣讚歎佛陀世尊賢聖弟子則以如來甚深微妙大光法,即照破學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等六十二見網、魔網網之因緣讚歎佛陀
六十二見」,網羅一切邪見,列表明示:
六十二見
1本劫本見18
世間「常論」盡入「四見
世間「半常半無常論」盡入「四見
  世間有邊無邊論」盡入「四見
  於本劫本見「問異答」盡入「四見
  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出世間」盡入「二見
   2末劫末見44
  於末劫末見生「有想論」,說世間眾生後)「有想」盡入「十六見」
  於末劫末見生「無想論」,說世間眾生後)「無想」盡入「八見」
  於末劫末見生「非想非想論」,說世間眾生後)「非想非想」盡入「八見」
  於末劫末見起「斷滅論」,說眾後)「斷滅無餘」盡入「七見
  於末劫末見起「現生涅槃論」,說眾生「現在涅槃」盡入「五見
  若於「六觸」(六根六境六識,根、境、識三合曰「觸」)如實知「六觸」、集、滅、味、患、離,則為最勝,出彼六十二見自證知「生死已盡」。
  (二)種德經:種德婆羅門之諸弟子,認為師有一德,不宜往詣如來;但是,種德婆羅門十六德,宜盡相率共往問訊
  佛與種德共論婆羅門成就五法,其中可揀去三法;但需具備持戒具足智慧通達二法,方得婆羅門
  具足戒律,行十善法……乃至四禪成就遊,是為具戒;以定心……乃至三明,除去無明慧明,出漏盡智,是為智慧具足。 
二三)究羅檀頭經:得梵分婆羅門究羅檀頭率領弟子見佛陀,請教三種祭祀及十六祀具法。為說本生大祀之事,並說勝於大祀法果報之供不斷、起房堂閣、三歸五戒慈心出家功德
  究羅檀婆羅門聞後,即放捨牛、羊等畜生,於三歸五戒,並設齋供佛弟子,直至不還果
  (二四)堅固經不許(甚至為弘道法亦不教)諸弟子婆羅門等現神足人法;佛但教諸弟子閑處默思道,功德覆藏過失發露。因為現神足觀察心,能使未信者反而毀三寶教誡示導,使弟子出家,修梵行功德乃至成就三明
  佛陀指出法會中一比丘名阿室已,神足通,能上大梵天王處問於諸天,卻仍不得解決疑問;不如從佛陀教授教誡得解義理
  (五)倮形梵志經:世尊呵責一切苦行人,因或苦行人樂為苦行身壞地獄中者;或苦行人樂為苦行身壞善處者。
  有苦污,或得沙門名、婆羅門名,彼具足具足,但苦役此身;佛法具足、見具足,勝諸苦行微妙第一
  諸世間所有戒、定、慧、解脫見、解脫有與佛法中之戒、定、慧、解脫見、解脫慧等者,況出其上。如來大眾說法自在無畏,作師子吼弟子法,出家修道乃至究竟梵行,至安隱無餘涅槃
  (二六三明經三明婆羅門中有一沸伽羅娑羅婆羅門弟子婆悉吒,與多梨車婆羅門弟子頗羅人各認為己正,能得出要,能至梵天,遂起論,人共謀解決於佛陀。佛認為三明婆羅門所謂梵天道者,乃屬虛妄無稽之談,並舉日月、梯、河、水暴起等譬喻,說明執著五欲者,無法梵天;而行沙門清淨梵行者,乃能梵天
  佛又說彼如下:皆天持戒修定不放逸行四無量心恚心、無瞋心、無心、家屬、產業,故自在,與梵天同趣、同解脫,是故比丘梵天俱共同。如是行慈比丘終,如發箭之頃,生梵天上。
  (七)沙門果經阿闍世王壽命童子所勸,為開悟己心而往詣世尊
  王曾以「今諸沙門現在所修果報不?」同樣問題求教六師外道六師所答皆不合理,使王懷忿結心。
  王又以問題請教佛陀世尊舉例答覆:王家僮使、外作人,王界內寄居客人,出家修道平等法;王見此人,起迎請坐,現見沙門現得報。又如來法者,持戒修定乃至三明、證盡智,是沙門現在果報
  阿闍世王聞之,始深信作業得報,遂於懺悔弒父重罪,歸依三寶盡形壽五戒損減罪咎。
  (二八)布吒婆樓經:布吒婆梵志向佛舉諸梵志相違逆之有關「想 生滅」之四種說法;佛評說等言說過咎。佛說有緣而想生,有緣而想 滅,如九次第定之想生、滅因緣
  世尊復答梵志種種問:1不用處想為無上2想、知滅定者是為第一無上想。3第一無上想為一想非多想。4有想生,然後智。5種種「我想」之異計,皆是人想生、人想滅;然而,異見異習異忍異受,依異法故,難知人想生、人想滅。6與上述同理,記說世間常、無常十六問」,佛記四聖諦與法合、義合。 7或有沙門婆羅門非誠實、不在法,而於一處世間一向說樂。8種種「我想」為染污,但是此染污可使之清淨
  佛答象首舍利弗欲界身時,無其他三界天身。
  (九)露遮經:露遮婆羅門惡見:「諸沙門婆羅門多知善法成,不應為他人說;休與他人說為。」世尊勸其勿復惡見三師可以自誡為他人說法;但是,世尊出現於世,乃至三明,出大法光,人聞佛法,應得四沙門果人遮言:「勿為說法」,使不得果,不得天,是為不善心,當墮惡趣
  「第四分」,世記經經,包括閻浮提洲口、鬱單曰品等二品。為原始佛教之宇宙觀,記述眾生世間器世間之種種事物。
  (三○)世記經
  1閻浮提洲品:1一佛所化剎土三千大千世界2今此(小)世界須彌山王心,先垂直向上,後平向四方,敘述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所居境界3特別說明閻浮提(指古印度)之地理、物產。
  2鬱單曰品:本品敘述理想之人間樂土,其地理、氣候、物產、民生;鬱單曰人壽(千歲)常定,死盡天。前世十善行或供養沙門婆羅門,或布施貧窮困者,終生鬱單曰。
  3轉輪聖王品:轉輪聖王(理想之人間統治者)成就七寶,威神功德四方;以正法治國,十善行。諸人民亦正見,具十善行。
  4地獄品:金剛山間有八大地獄,各有十六小地獄;並詳述各地獄受苦之慘狀。金剛山間另有十地獄,獄壽長久難量。
 閻浮提南,金剛山閻羅宮,王以老、病、死三天使問罪人罪人為惡,今地獄報。閻羅自念欲生中,於出家修道生死
  5龍鳥品:本品敘述龍及金翅鳥之種類、所處環境及生活狀況。
  取龍、金翅鳥、狗、牛、日、月、水、火等戒禁取見,為出生畜生道或墮地獄因緣。或有沙門婆羅門對「我、世間」作種種論說,猶如摸象不見實相
  6須化品:本品敘述阿修羅所處之地理環境,以及阿修羅王福報功德、威神。
  7四天王品:本品敘述四天王年處之地理環境;並以毘沙門王為例,述天王福報功德、威神。
  8忉利天品:本品敘述:1忉利天所處地理環境福報2天有隨意十法3世間種種光明,從螢火光、天光明……乃至佛光明之比較。4比較種種人「身」,及種種天「身」之長短。5種種人、天之壽命長短。6種種人、天之食。7種種人、天之生活、婚姻男女交會等。8五道眾生之「初識」生起名色六入繼起之因緣9諸天初生之狀況。10半月三齋忉利天四天王等,喜人間受化,修齋忉利天同;但是,世尊認為:受化修齋漏盡阿羅漢同。11鬼神依止樹木、樹邑,或隨逐生者12鬼神觸嬈護人之狀況。13閻浮提人與他洲之人及天之比較。14二種欲界眾生二種色眾生四種無色界眾生15世尊除去地、水、火、神之惡見,教以四聖諦16四種雲、四種電、以及虛空光、生起因緣17有五種因緣,相師占雨不可定知。
  9三災品:本品敘述:1世間壞、空、成、住四事長久,無量限。2世間壞時,起三災火災水災風災)。3三災之上際,三災發生之狀況,三災還復之狀況。
  10戰門品:本品敘述阿修羅喜與忉利天戰門,可分為1阿修羅王戰敗被捉,以五繫繫縛;種種我見為魔所縛。魔所繫縛復牢固於忉利天五繫繫縛阿修羅王2天帝釋能忍戰敗被俘阿修羅王惡口罵詈;若人有能忍無力者,此力為第一,但是比不過法忍之力。3帝釋毘摩質多須倫提議:以講論道義代替戰門分別勝負。帝釋以柔軟言勝阿修羅眾。4阿修羅眾與忉利天共門,帝釋慈心護鳥故,反敗為勝。5阿修羅眾與諸天共戰門,帝釋以慈、忍戰勝阿修羅
 11中劫品:本品倒述:1當人壽歲時,眾生但增十惡,不復聞有十善之名,時人常懷瞋怒,心相向,無仁慈;是時,七日之中有「刀兵」劫起。時身壞終皆地獄中。2是時人民多行非法邪見顛倒,共為十惡業故,天不降雨,五穀不成,人民「飢餓」。時人常懷慳貪無施惠心;爾時眾生身壞終墮餓鬼中。3是時世人修行正法正見,不顛倒,具十善行,此間鬼神放逸、淫亂,不能護人致使鬼神來嬈亂,「疾疫」流行爾時人民悉皆慈向,身壞終皆天上
 12本緣品:本品敘述:1世間天地還欲成時光音天眾生身壞生空梵處;先生眾生自以為大梵天王,能造物,是眾生父母2日、月生成經過;夏日炎、冬日暖之緣故;黑月盈虧之緣故;江河生成之因緣世間五種子之來源;四天下日、夜轉變之情形。3劫初眾生之食、衣、住;由化生變為胎生之經過。4四姓繼起因緣會之成立及其變革。
〔附記〕『長阿含經』為了適應教化婆羅門天神信仰者,諸多方便說法成就世間世界悉檀),使人感到吉祥悅意。當知『長阿含經』為慰藉佛般涅槃後,諸弟子之戀慕心,開示遊行道場處、初得道處、轉法輪處、般涅槃處),禮敬寺(奉舍利處),憶念功德、思慕正法方便法門;亦當勿忘『長阿含經』中開示持戒修定六通三明無上明、具足真實解脫法門
 願奉行長阿含經』者,於現世得明、行成就
華民國七四年一月九日 菩薩戒優婆塞楊郁文謹識

〔註〕
  1參閱頁五,七編集1
  2正三○‧七七十~七七三上。
  31.參閱「中阿含經題解」頁一~二。2.北傳:佛般泥洹經正一‧七五上、中)指明第一結集時,由阿難尊者誦出『四阿含』;傳:律藏小品五百結集犍度(Cv.2.p.287)指明五百集結時,由阿難尊者誦出Panca-nikaya(五部)。以上所述屬後人依據傳說附上。因為與『佛般泥洹經』相當之阿含(二)『遊行經』,經末記載至分舍利供養為止,缺少結集經律之記事。 又阿育王時代(西元前二六八~二三二年)尚未完成『五部』或『四阿含』之體系,因為由當代發掘或發現的阿育王Bairat法敕及其他石柱、摩崖法敕(參閱大藏經卷六五阿育王刻文頁九○~九三)中,僅記載:毗奈耶之一(『最勝』)說,經集之三(『牟尼偈』、『寂默行經』、『優波帝沙問』)經名,增支部經典之二(『種』、『當來畏』)經名,不部經典之一(『羅睺羅』)經名,而未見『五部』、『四阿含』或『相就部經典』等五部一一稱及『雜阿含經』等四阿含一一稱,或『五部』、『四阿含』等稱。
  可是,於Ujjeni附近所發現,推斷為西元前二世右所刻之Bharhut碑碑文中有「知『五部』者」字句,可阿育王之後不久,始於印度本土完成『五部』、『四阿含』體系之原始經典集。
  有關長阿含經成立之年代,參閱日本‧國譯一切經阿含部(七)川海淨「長阿含經解題」頁二~三。
  4參閱頁四,六表解。
5參閱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頁九六、日本‧國譯一切經阿含部  
 (七)水野弘元「國譯長阿含經解題(補遺)」頁三~五。
  6見「出三藏記集」卷二(五五‧二上)。
  7參閱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頁七二○~七五。
  8.(.佛陀耶舍闇誦經律姚興疑其遺謬,試其闇誦無誤,眾服其強記,始經律。見「出三藏記集」卷四(五五‧一○二)。(.當代學者研究佛陀耶舍所口誦之阿含原語,依漢文音譯部分比對巴利語梵語,可看出漢譯原語與巴利語梵語皆為不同之俗語,此俗語又是所謂犍陀羅(Gandhara)語,經過相當變化後之俗語。見國譯一切經阿含部(七)水野弘元「國譯長阿含經解題(補遺)」頁五~六。
 9竺佛念家世河西,通習方語,故能交譯戎、西域華),宣法關、渭。符、姚二代,常參傳(譯)經。二鋡(長‧阿含)之具,蓋其功也!」見「出三藏記集」卷三(五五‧九九中)。
  10參閱「出三藏記集」卷九(五五‧六三下)。
  11見第二冊後所附長阿含經漢巴對照表。  
  12同注11
  13英語譯:SBE 11(部分)SBB2,3,4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T.W. and Mrs. Rhys Davids, 1899,1910,1921
德語譯:K.E. Neumann:Die Reden des Gotamo Buddhos 4 Bde. Munchen, 1907-1918;O. Franke:Das Buch der langen Texte des buddhist. Kanon, Leipzig 1913(部分);Dahlke:Kie lange Sammlung der Lehrreden, zehlendorf 1920(部分)
  法語譯:J. Bloch et L. Renou, Paris 1949(部分)  
  14參閱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十章第三項(頁七二六~七四七),「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五章、第二項(頁二六一~七○)。
  15參閱佛光版「中阿含經題解」頁八。 
  !6參閱長阿含經第二冊後所附對照表,阿含第二、及第三十經之對照經及參閱經。
  17說一切有部所傳誦之長阿含經已遺佚,無法比對。可能因為部派之相異而作不同之編集,或是「說一切有部」把相當經編阿含後,再增長經文,所以「說一切有部」之中阿含經經文長於「法藏部長阿含經相當經之經文
  18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頁七四三。
  19佛音論師長部經典注釋書名Sumangalavilasini(吉祥悅意)。
20龍樹大智度論」卷一(五‧五九中)。
  21括弧之經號,本版均與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