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經顯義抄卷下

輸入者 徐麗玉

經云。時薄伽梵一切平等建立下。第一降三世教令輪章也。文為三。初明說教主。謂一切諸法淨法染法。皆悉如來藏普賢理性建立諸法。故普賢性名云一切建立性也。約法阿毘達磨經頌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云云)又楞伽經云。如來藏不善苦樂俱若生若等。又金剛頂經頌云。普賢法身一切。能為三界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性相常住虛空一切如來所有心。堅固菩提薩埵不動三摩地修習決定金剛。利眾生事諸悉地慈悲哀愍加持云云)是義意云。從是普賢如來理性建立諸佛一切法。故立建立名也。四部降三世菩薩之所護之境界。四部法門亦是從普賢理性出現云也。二者明所說理趣。經云。復一切法平等乃至業性知者是也。是所說理趣。即前摧一切菩薩之可護境界是也。此章則為欲顯示以前摧一切魔章之諸忿怒者所護法門即為此四部法教義也。第三明語之密相。經云。時金剛手下是也。就前第二所說理趣義中為三。初總標。經云。復一切法下是也。意云。此四部之法是即皆諸佛菩薩正法境界也。是法示能降伏魔王之能伏法也。於一切如來正法輪中。普悉皆持而令增長之。能不令毀壞之。最勝要誓本願所依境界即是法也。故云一切法三摩耶最勝出生也。
第二釋理趣義中。經一切平等平等性者。是明第一金剛部三世教令輪者之所護法門義也。就中有二。初明護法。謂一切平等性故者是也。此句具意上。第二章中所金剛平等義也。又金剛平等者。本覺一切眾生心藏中之也。般若波羅蜜多平等性者。是能護人也。是意是為欲顯示能護教令輪人則依止所護金剛部法境義也。
一切義利義利性者。第二明寶部軍荼利教令輪者也。有二。初明護法。謂一切義利性故者。是舉所護法也。般若波羅蜜多義利性者。是舉能護人也。
一切法性至性故者。第三明蓮華部教令輪者馬頭觀音也。有二。初舉所護法也。謂一切平等性故者是也。次舉能護人。謂般若波羅蜜多法性故者。是能護人也。
一切業至業性者。是明第四羯磨部教令輪者金剛藥叉尊也。有二。初一切業性故者。舉所護法也。般若波羅蜜多業性者。明能護人也。是已上四重般若者。是能觀智德。即是能證護人也。此四部降三世明王領知四部教法。故名降三世教令輪章也。問。此中寶部以下明軍荼利馬頭金剛藥叉尊義。何名降三世教令輪章耶。答。此或約初尊此名。或後三尊亦得名降三世尊義故也。乍四部俱各各更有實三世尊義也。問。以何得是四部法是通所證境界義耶。答。本釋云。金剛部中言證得金剛佛性寶部中言證得虛空真如蓮華部中言證得清淨法界羯磨部中言獲得迅疾口意等故也(文)是四法皆示所證境界所行法也。不取能證人也。古德傳云。今五大尊斷惑五佛理證相也。何故爾。忿怒金剛喻定一剎那加行形也。四智圓滿諸佛灌頂成覺時形也(云云)。
此說好也。句云。問。前第三章與此第一章異如何。答。恐前唯為金剛部。此則通四部耳(云云)此義意云。約能護人。有別。有通。故二章所明義異也云也。今又私案云。前第三章唯約能護人。而唯明金剛部教令輪義。是第一章約所護法。而明四部教令輪之法義也。故前後三章義異也。已上第一章畢。
經云。時薄伽梵如來下。第外金剛部會章也。文為三。第一能說主即大日尊是也。第二所說法。經云。復一切性相應故者是也。第三明二密相也。經云。外金剛部下是也。就第二文為二。初總標。經云。復一切有情加持等者是也。是義約人。是四部也。約法則明金剛部寶部蓮華部羯磨部四種皆具不闕減義也。此中一切有情加持者。是平等加持義也。此義如祕藏記云。一切眾生本來自性理與吾及諸佛自性差別。而眾生不覺輪迴生死。又云。吾三業本來清淨法界。我三業與他眾生三業不相障礙。譬如千光明不相障礙故(云云)是則加持義也。佛性相加攝持故也。又得感應和合加持義也。應是加義也感持義也。
經云。所謂一切有情性相應故者。第二釋四種理趣義也。就四也。謂明四部法也。
經云。一切有情一切我故者。是第一金剛部平等義也。文一切有性如來藏者。是標金剛部平等遍在一切眾生身義也。謂一切眾生身悉皆具足不空如來藏德性也。其所以者普賢常住不變我德理性。即遍在一切眾生不壞不失。尚金剛不阻壞也。則以具足此不壞理性。以此理性為因。而一切有情遂則成大圓鏡智金剛部果云也。約人即普賢菩薩是也。故云以普賢菩薩一切我故也。以前所引普賢法身一切等頌。可義意也。
經云。一切有情金剛藏灌頂故者。第二明寶部平等義也。文一切有情金剛藏者。是表寶部平等遍在義也。又金剛藏灌頂故者。釋所以也。謂於一切有情中有金剛寶藏性者。是遂應平等性智寶部果故也。以可尊可重珍寶福德義邊名云金剛寶藏也。約人虛空藏菩薩是也。
經云。一切有情妙法藏語言故者。第三標蓮華部平等遍在義也。文一切有情妙法藏者。標一切眾生普有蓮華部淨義也。謂遂可得妙觀察智說法疑之果性故也。約人觀自在菩薩是也。
經云。一切有情羯磨性相應故者。第四明羯磨部平等遍在義也。文一切有情羯磨者。標羯磨部平等遍在一切眾生身義也。文能作所作相應故者。釋所以也。謂一切眾生有遂所應得利他門之能作所作相應三業自在成所作智之性故也。約人即金剛業菩薩是也。問。本釋云。即四大菩薩轉輪王是也(云云)其轉輪王者何人耶。答。金剛熾盛佛頂經云。爾時八大菩薩復說八大密印一字真言爾時八大菩薩復各各現作光明輪王。各現作八大金剛明王。以持如來輪故。爾時金剛手菩薩現作降三世金剛明王乃至爾時虛空藏菩薩金剛明王乃至爾時觀自在菩薩於頂上現作馬頭明王乃至爾時地藏菩薩勝金明王云云)又准尊勝儀軌者。金剛手白傘蓋佛頂輪王虛空藏光聚佛頂輪王。除蓋障尊勝佛頂輪王。業菩薩最勝佛頂輪王也。(文)
經云。外金剛部下。第三明二密相也。謂聞此四部法中真如本覺法身平等平等遍在一切有情義。故眾生佛道義故。而外金剛部諸世天等聞是說。即成歡喜心之相。而外儀心真言云也。本釋所云外金剛部五天者。金剛界外部二十天更加五天也。真二十天外之五天多是天女位也。詳不知何天也。可尋之。陀羅尼門諸部要目云。又五類天。一一四天。總有十。並應復有五類五類者。上界天住虛空四天。遊虛空四天。云云。無下天義也)祕藏記云。五類諸天上界天色界無色界虛空天夜摩天以上四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遊虛空天日月星辰)(龍阿修羅及閻摩王等。云云)私云。若依祕藏記意者。於上界開為八天。謂無色界四天。色界四天也。依此義即欲開成五天也。謂上界八天。亦住虛空四天。遊虛空四天。居四天。下有五天。故成五種也。五天者。龍天地天‧及閻摩天‧阿修羅天是也。句云。問。上第二章與此第二章異如何。答。恐是本跡異耳。(云云
今又私云。第二章但約果人四智德也。今此二章又約理。說此四智菩提普遍一切有情義也。故本釋云。毘盧遮那世間同類攝化。說摩醯首羅曼荼羅。若世俗是名外曼荼羅。若勝義則為普賢曼荼羅。以事顯於理故事即理。理事不相礙故。即凡即聖相性一真如也。(云云
坦唎字為種子。是表凡聖真如平等義清淨義也。已上第二章畢。
經云。爾時七母至真實心者。第三七母章也。文為三。初明能說人。是七母女天也。是人為護前所說教令法及能修行者。故說心真言也。次二章准之可知也。大日經疏五云。七摩怛里譯云。七母皆女鬼也。其形悉皆黑色云云)次正說身密印相也。獻召者。以金剛鉤印而能召一一兩足多足諸有情類也。入者以金剛索印引曼荼羅。乃引入佛道也。能殺者殺害毀壞正法損害有情者。殺害不善心也。能成者令真言行離世間難速得悉地也。能殺能成者。堅固安住歡喜義也。大疏七云。七母等為人害者。亦遠而敬禮云云)私云。本是雖害眾生惡鬼。今者成善心而殺善也。七母者。大日經義釋云。七母是焰魔部主鬼魅之類。凡有七姊妹也。一左悶拏。二嫡伏里。三伏瑟拏。四矯摩里。五印里。六勞柰里。七末羅呬弭。是七名皆是真言也(文五卷義釋第五文也)三昧耶者。是第三說彼天女本誓義也。真實心者。心真言是也。毘欲字是也。本釋云。真實心者。毘欲字是毘字一切法三有不可得。欲字一切不可得。由三有有情種種愛樂勝解不同。是故如來出興于五乘。所謂天乘梵乘聲聞乘緣覺乘大乘(文)今解曰。此中真言意云。是以欲界一切諸天有漏善果者。令得假有利益義。天乘義趣也。故以一切法不可得。字為種子真言。又以一切法不可得。字為天乘義故。又以寄約一切法譬喻不可得。字即成立此天乘義。然則以此七母鬼者即為天乘法也。毘欲字為真言也。又彼梵乘者當色界無色界天乘也。已上第三章。
經云。爾時末度至心真言者。第四三兄弟章。文為三。初明能說人。次明身密威儀。復明心真言相也。謂末度羯羅三兄弟者。本釋云。是那羅延摩醯首羅異名也。此三表佛法三寶三身佛寶者是則金剛薩埵法寶觀自在菩薩僧寶者是虛空藏菩薩。此三者皆從毘盧舍那菩提心中流出亦名三法兄弟。以事顯理也(文)善珠正明燈抄云。外道計云。摩醯首羅法身毘紐天為報身王為化身(文)本文者難云。列那羅延摩醯首羅。而本經只明大自在天名。是天劫初時生人故立此名也。文末度者。大疏第二云。經云。若摩奴闍者。度論翻為人。 即是人執也。具譯當人生。此是自在天外道部類計人。即從人生。故以為名。又云。經云摩納婆者。是毘紐外道部類計。正翻應言勝我。於身心中最為妙也。(文私云。納音者不可呼度音也。而此經中無省下闍字若婆字。者非。而略以只云末度也)文迦羅者。大疏七云。迦羅三昧即是我也(文。解云。此迦羅名時者。即當劫初時也。是之名也。謂王者劫初時最前出現故立此名歟)又云。迦羅者黑義也。如大黑天神云摩訶迦羅也(文。此伽羅翻黑者。是當冥初之時也。冥初時者是劫初時始出現王時是也。而諸眾不了之故。指彼時為黑暗時也)大疏第五云。毘紐此是那羅延天也(文。若依此者。此末度闍與毘紐天者。是即同體異名也。又大疏七云。韋紐天自在天別名。云云摩度迦羅者。是者上商言只云迦羅也。如基因明疏云。商羯羅者此云骨鎖劫初下化人間。以苦行骨鎖相連(文。但此經者上商之言而只云迦羅。此天生人故云末度)而此經文顯雖不明摩醯首羅名。而以隱之言表顯之無失也。又以等言即等取餘二天王也。但亦等取餘以外第二第三禪王及欲界變化天以下五天王也。入大乘論云。摩醯首羅二種。一毘摩醯首羅第四禪王。二伊舍那魔醯首羅第六天王也(文)今是者第四禪摩醯首羅天王也。問。毘紐天亦名人主義耶。答。智論第八云。盡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十方風至。能令風風相吹風風相持。千頭人千手足。化從水出名曰韋紐。此天臍中有千葉蓮華。華中有光。如萬日並照。王。因此花生亦放光明如前。王作此念。此處何故空無眾生是念時。光音天終者應此土。有八天子。一時化生。此八子念。王生。王亦念。八天子。從此八子地人物。(文。此文出大安寺百論疏記)已上第四章畢。
經云。爾時四姊妹女天心真言者。第五四姊妹章也。文為二。初明說主。後明說真言也。註理趣經云。四姊妹女者。第一惹耶。第二名微惹耶。第三名阿爾多。第四名阿波羅爾多云云大疏五云。誓耶譯為勝頂。微捨耶譯云最勝頂也。又疏第五云。日天二妃在其右。所謂誓耶誓耶。譯云勝勝(文)又疏云。阿爾多勝義阿波羅爾多勝義也(云云)以此文說可准知誓耶等名之翻號也。又二卷孔雀咒王經云。阿波羅爾多名云不稱(云云)本釋云。此四天亦有曼荼羅中央。畫都牟盧天。此四姊妹之兄也。四姊妹者表瑜伽四波羅蜜。所謂常樂波羅蜜是也。都牟盧表毘盧舍那佛(云云)已上第五章畢。
經云。時薄伽梵無量無邊下。第十六四波羅蜜大曼荼羅章也。文為五。初明能說主。即佛部大日尊是也。二者總標所說教因緣。謂文云為欲加持教令究竟圓滿故者是也。此中加持者是感應和合加持義也。謂所被機感故能應佛即垂加護云也。意云。於此前所四部大曼荼羅之四智四波羅蜜法。究竟而為圓滿成就真言門之菩提行故。重說此四部大曼荼羅法互圓融相攝之義意也。前二章且一往顯示佛界眾生界本覺義也。今至第十六章重佛界眾生界中各各皆所具足四智四波羅蜜法互各各皆一一相攝義也。一一部各備五部曼荼羅也。此義如祕藏記云。即五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轉有無量部(云云)三者經云。復說平等般若理趣者。是總標所說法意也。謂明四部曼荼羅。各各皆悉互相攝平等云云差別義云也。四者經云。所謂般若波羅蜜多究竟者。是釋所說理趣義也(文)四別。一者文云。般若波羅蜜如來無量者。是明於第一金剛部曼荼羅具足餘四部曼荼羅法故。此中一一聖眾亦更皆悉具足無量曼荼羅四印無窮盡也。此意云。上句有所依性得法。能諸法無盡義故。約其下句示能依修得智品亦有無盡義也。又三部法義。准之可知也。文云。般若波羅蜜多無邊一切如來無邊者。是第二明寶部曼荼羅具足餘四部曼荼羅故。此中一一四部亦具足無邊聖眾無窮盡云也。文云。一切法一性故至一性者。第三明蓮華部具足四部曼荼羅四印等故。其聖眾無量數。皆悉為清淨一法界性云也。謂是無漏無為常住真實不生不滅甘露一味也。文云。一切法究竟至多究竟者。第四明羯磨部中亦具足四部曼荼羅四印等。皆悉同成就一味一相義。故此諸聖眾皆悉究竟三德一體法。安住大般涅槃果義也。重解已上四部法中。一一法各各上句。是明本理性也。其各各下句。明始覺佛果也。謂依本覺正因佛性力。而得始覺佛果云也。又所緣境界無量故。能緣智亦無量等也。如度論云。智及智處般若者。其義當此意也。五者經云。金剛手下是歎德也。就中有二。初明修行相。文云。有聞此下是也。次正歎究竟果益。經云。彼於菩薩行下是也本釋云。此章中所以不說心真言者。彼教中一一聖眾各各一字心真言。不可具載(云云)具如四種曼荼羅義。頌云。法然具足波若心王剎塵。各具五智際智。鏡力故實覺云云)私云。頌意正通此章義意也。已上第十六章畢。
經云。時薄伽梵毘盧舍那下。第金剛薩埵五祕密章也。又為四。第一明能說主。經云。毘盧舍那無戲如來者是也。尚約因位金剛薩埵菩薩也。約果地名也。第二總標所說理趣。經云。復說最勝般若理趣者是也。文無初後者。上序分文云初後善。今至此中云無初後者。謂顯了明上第二第二第十六章所明四部三密曼荼羅無始無終無中無邊平等一相究竟理趣義也。謂且金剛部即是佛部佛部金剛部金剛部寶部寶部金剛部金剛部蓮華部蓮華部金剛部金剛部羯磨部乃至佛部羯磨部羯磨部佛部等也。餘一一相即圓融。而無無始無終。無本來義。准之可知也。且以佛部金剛部為始。以寶部蓮華部為中。以羯磨部為後義也。而理實無本末始終前後云也。故二教論云。此明三十七尊根本五智各具恒沙德。若約次第出現之文。若據本有俱時圓滿如是諸德(文)又解約上十六章。有前後次第差別義也。今章意是七章。皆悉一相一味金剛不壞義。混泯而差別德義云也。是即以上諸章所明皆悉盡攝入此金剛薩埵果地也。又且約第一金剛薩埵十七尊。而必定無前後次第也。渭混融該攝無前後差別也。今金剛薩埵五祕密意是也。又解約上第一章有十七尊次第也。而至于今 第七章。既有次第不同列義也。而且上列妙適第一‧慾箭第二‧愛縛第四‧一切自在主第五也。今此第七章中。且約主伴融通五尊義。金剛第一觸金剛第二‧妙適金剛薩埵第三‧第四愛金剛‧第五金剛是也。一切自在主者是我義也。是帶慢義也。不煩惱所攝我也。意云。上第一章中一往如是次第列義。而理實是不如是次第也。謂一一諸尊主伴互為義故也。何有上中下次第位耶云也。故上第一章最初安本主金剛薩埵。如次列末位四親近菩薩也。至于今第七章。先列末位之慾金剛觸金剛二位。次間列本位金剛薩埵。而次列末位愛金剛金剛二位此義也。故可知。此經正宗金剛部中該攝餘一切四部曼荼羅法。故即以金剛薩埵章為初後二章。而於其間安五章意者。即於此金剛部以攝盡一切五部諸尊曼荼羅法。而為顯示此內證三密圓融無礙自在平等義也。又此無初後者。顯示法佛法然德之遠離三世無常相義也。如大疏云。越三時如來日加持等者是也。
經云。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者。是樂即金剛薩埵佛部也。金剛者初親近金剛菩薩。是金剛部也。不空理實。此句有二義。一者不空是第二觸金剛菩薩位。是即寶部也。二者真實蓮華部也。即第三愛金剛菩薩位也。但是中所以不別開句者。是不空義即帶真實義故也。不空者是虛妄咎義也。真實成就實有德義故。實是二別義也。三摩耶者第四慢金剛菩薩位是也。是羯磨部也。問。若爾者云何釋句經文正指第一金剛菩薩。云最勝成就耶。答。理實是一曼荼羅諸尊亦互皆悉具足五部五智。故且指第一金剛最勝成就。故經云無初後者是義意也。雖然尚依本位者。中台薩埵佛部義也。金剛法性等者。是五尊及十七尊者。示併皆究竟理智一法身也。亦即示本覺真如體性者。一味平等義云義也。第三明理趣。經云。所謂菩薩能作堅固利者是也。長行偈頌。且就初長行中有五。
經云。菩薩摩訶薩最勝成就者。第一金剛真言三摩地行也。
經云。菩薩摩訶薩最勝成就者。第二明觸金剛真言三摩地行也。
經云。金剛一切如來至摧力魔最勝成就者。第三明金剛薩埵真言三摩地行也。
經云。菩薩摩訶薩自在成就菩薩者。是第四明愛金剛真言三摩地行也。
經云。菩薩摩訶薩一切至皆悉成就者。第五明金剛真言三摩地行也。凡此五尊三摩地生起次第由來意云。依慾心成故觸樂成就也。依觸樂行故成就安樂大菩提果也。彼觸行是法身智德也。是依修學三密行。即親觸本有法身境界云也。又自證大菩提最勝成就故。亦為利他故更示現三界魔王也。此忿怒降魔即是大悲願力而所示現也。又成就降魔力用故。凡更遍在三界中。而無礙無障利益眾生也。故被精進甲遊於生死間。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自在無礙而無休息義也。是五尊行三德。猶是金剛薩埵一體用別門也。更異人也。故本釋云。今說修行曼荼羅像。一蓮圓光中央畫金剛薩埵菩薩。右邊畫二種明妃本形。右邊亦畫二種。(云云
即是義意也。後就偈頌文云。菩薩勝惠者至而不趣涅槃者。是本位金剛薩埵菩薩三摩地門也。此金剛薩埵內證法爾常住三密法。都不趣二乘所求灰滅涅槃。而常作利他業也。即是無住處涅槃也。文云。般若方便一切清淨者。是第二明初親近菩薩金剛三摩地也。此意云。於十度中依第六七十之共同加持助成力故。有情法令離染歸淨云也。初般若俗智也。次方便者通真俗二智。後度者是真智也。文云。慾等調世間調伏諸有者。第三明二親觸金剛三摩地也。以三密門中之無漏觸欲妙行對治世間煩惱也。文云。妙蓮體本染至不染利群生者。是第四明第三親近愛金剛三摩地行也。謂蓮華本雖在污泥中。而為濁泥不被染也。愛金剛義亦爾也。是即雖云有染愛義。即成其自性清淨法也是為大悲願所染自性本淨云也(此說有釋中也)菩提留支所譯實相般若經云。蓮體本淨也。是此不空三藏意者。是取蓮之從本生長游泥中義也。彼留支三藏意者。是取蓮之淨而不染客塵垢穢義也。文云。大慾得清淨能作堅固利者。是第五明第四親近菩薩金剛位也。是即精進自在四魔懈怠留礙義也。據本釋意者。第四慢菩薩三摩地門中更開釋四部義也。故文云。大慾得清淨金剛安樂富饒(寶)三界自在(蓮)能作堅固利(羯磨)則成金剛薩埵毘盧遮那大悲行願身也(云云)私云。准之可知。又餘等三種菩薩四部法也。第四歎修行功能。就中有二。初明修行相。文云。有聞此下是也。此中日日晨朝者。取明相初發時義。而況類行者聞思修云惠初發生義也。大疏十云。至日出是成明相。如大日世間也。於此時中或有吽聲(云云)二歎益也。就中有三。初明歡喜地益。文云。彼獲一切究竟悉地者是也。是歎修學三密理趣瑜伽行人證得金剛薩埵內證安樂三摩地門法云也。文云。現世獲得自在悅樂者。第二歎時節甚近促義也。文云。以十六執金剛位者。第三者讚歎現生證入十六金剛拳菩薩位也。是若約一途者。當究竟覺位也。三業者悉成金剛不懷身。湛然寂常不動義也。此次有心真言。如前第一字義也。但此中或本有重體字。與上第一章中字異。未其差意也。問。字何義意。答。今私云。此第七章者。前金剛薩埵一字心真言。更亦重說故。是說字歟。但大疏第九云。所謂吽字也。恐怖彼聲。所以重言之者。一摧外障。一摧內障。復次外是煩惱障。內是智障(文)又卷疏十云。吽吽。此是真言亦是三解脫義也。初為因。後為果。如來之行。果即成佛也(云云)今私云。重體字即存此等義意耳。金剛薩埵種子用重體字說。可檢瑜祇經也。已上七章畢。
經文云。爾時一切如來下。長行三行半偈頌也。句釋云。從爾時一切如來以下。大段第二明總歎理趣功能。就中為二。先散序。次攝讚。讚中有三頌半。文分為二。前兩頌半正明讚歎理趣功德。後一頌明奉行流通。然以此讚歎文或為正說或為流通蘭菊各檀其美。不可互是非。中為二。初一頌半讚能者。次一頌讚能持者。初文釋。次文中二。初句行相。次三句正明功能報。此中有三種報。魔不壞。二聖位。三得悉地三句三種如次配釋。從一切以下第三明奉行流通分也。其七言偈上代兩句為一偈後世四句為一頌。今且依後代分之。然度論中亦以七言四句為一頌也(云云)問。本釋云。五種善哉句從金剛部乃至佛部云云)然檢經正文。以演說法教句。可配羯磨部也。何以此句可配佛部等耶。答。私案云。以五種善哉配五部中。且以四種善哉。以次可配金剛部寶部蓮華部佛部云也。但遂以第五句可配羯磨部云也。不爾者義相違也。問。若爾者本釋所言乃至佛部書言者。何會耶。答。是第五羯磨部。是於諸部中普通作業之用也。故且置此羯磨部不云是也。所以者只就法體邊而論其次第時。為一金剛部‧第二寶部‧第三蓮華部‧第四佛部也。以此義故理趣釋云。從金剛部乃至佛部云云)而以第五羯磨部普通諸部義也。故諸諸本書云。羯磨部無別體通諸部者此義也。問。何故於下第金剛薩埵五祕密章中。重體字耶。答為表以金剛部金剛薩埵用初後二章義故。於彼五祕密章者用重體吽義也。此初後二章是雖無別體。以廣略重說故成異說也。

樂經顯義抄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