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釋秘要鈔第二(延文元年十月九日。於東寺西院僧坊傳受之)
輸入者 徐麗玉
信成就。時成就。教主成就。
一。入文判釋事
今將釋此經大有二。一總科。二別釋。總科即直科本經。別釋宜任釋經。初總科者。此有三說。一開題云。初從如是我聞下至于恭敬圍遶是序說分也。次從而為說法至于執金剛位。是正說分也。次從爾時一切如來至于信受奉行。是流通分也。(文)
二真實經文句云。就此經中開為三段。謂初之七事為緣起分。次十七章為正說分。後之一頌為流通分。就初序中。然今是經唯有通序而無別序。其通序中則有七事。第一如是者。總舉所聞之法體。第二我聞者。別明聞持之人。第三一時者。明聞持和合而非異時。第四從薄伽梵以下。明聞持之所從。第五從在於欲界以下。明聞持之處。第六從與八十俱胝以下。明聞持之伴。第七從初中後善以下。嘆所說教勝德○從說一切法以下。大段第二明正說分○從一切如來以下。第三明奉行流通分(文)慈恩理趣分疏科判同文句說。彼疏云。於此經中略有三分。初從如是乃至圓滿清白梵行是序分也。爾時世尊為諸菩薩說一切法甚深微妙乃至略說如是少分。是正宗分也。時薄伽梵乃至奉行是流通分也○就初分中依天親菩薩燈論偈中分之為六。彼云。前三明弟子。後三證師說。第一如是。弟子之信。如是之言今說不虛。第二我聞。顯非傳受。第三一時。聞法有時也。智度論云。說時方人令生信故。四主。五處。六機。今依佛地論。初分有五。一總顯已聞。如是我聞。二時。三主。四處。五機。今依此經開此為六。前五如佛地。第六嘆法。有十勝德宣說正法。初中後善等(文)此疏依佛地論五成就加嘆法為六。文句依天親燈論開如是我聞為六。更加嘆教為七。六七雖異分科是同。已上開題與文句所以取序分有異說者。案諸經例。以五成就為序分。當經何違之耶。依之自如是我聞至于恭敬圍繞為序分。而為說法下正明佛所說法。是故屬正宗分。倩見經鉤鎖。所謂妙適清淨句等者。指上而為說法乃至清淨潔白文云。所謂何分為序正二段乎。經文連續不分離故。而為說法下科正宗。此是開題意也。次文句意又非無所憑。菩提留支三藏所譯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云。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以善成就一切如來金剛正智。乃至有菩薩摩訶薩八千萬人前後圍繞供養恭敬。佛為說法。初中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清淨圓滿。其名曰金剛手菩薩。觀自在菩薩。虛空藏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轉法輪菩薩。降伏一切魔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文)此經依一說理趣經同本異譯也。而初中後善等文次列金剛手等同聞眾。以知嘆教句屬序分。又理趣分云。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乃至有八百萬大菩薩眾前後圍繞。宣說正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爾時世尊為諸菩薩。說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淨法門(等文)爾時世尊言從此以下為正宗之義無諍。依之基師疏以嘆法句屬序分意在此者歟。
次所以取流通有異說者。先開題意。欲令此法不空無礙速成就故咸共稱讚金剛手言等文。為未來流通諸聖集會讚嘆金剛手故屬流通分也。次文句意。當經以金剛手為主故。讚此尊之文獨屬正宗。是故以一切如來以下一四句偈為流通分也。此釋又非無所據。七卷經第三。善哉善哉等頌。五部具會段說之。比挍當經當從善哉善哉大薩埵至於諸悉地當不久之二頌半一切如來已下一頌不說之。是流通故依經不終不安此四句也。
十日。
三當書下文云。五種善哉句。從金剛部配乃至佛部。金剛修多羅者。指瑜伽教金剛乘法也。餘句義歡喜信受奉行屬累流通分也。(文)餘句義者。持此以下二頌八句也。開題云。次流通分有二說。一者爾時一切如來以下。或說此為流通分。或說持此最勝教王者一切諸魔不能壞下此二頌為流通也。具如本釋之(文)此文流通分出二說。後說同釋經文。但釋經序正科判無之。仰察聖意。嘆教句或屬正宗或屬序分之兩意有之。是故不作別屬釋。是則為令學者增思惟力矣。
問。三段分科為自宗正意歟。如何。答。梵網開題云。古德釋經必分三段。是則淺略之意。今意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諸尊法曼荼羅身法然而有(云云)依此釋者。三段分別淺略意非宗正意。上來科釋且順古德釋之意也。若更云深義者。序正流通分別還是祕密幖幟也。所謂序分佛部身密。正宗蓮花分語密。流通金剛部意密。大日經開題有釋。披而可見之。重重義勢如別論矣。已上總科畢。
次別釋者。釋經牒經文一一作委釋。自此以下牒釋文更作釋。是別釋意也。
文。如是者(等)者。諸經初有通別二序。亦名證信序發起序。虛空藏經疏第一(潛真述)云。如是已下為序分○復為二種。一明通序亦名證信序。諸經共有故。二爾時世尊為諸菩薩下明別序亦名發起序。此經別緣故(文)資持記上一上(元照)云。通是證信。別為發起○證信使百世無疑。發起顯教非徒設(文)通序。或為六事。或為五事。如上引基師疏。當經唯有通序而無別序。如上引文句釋。且就通序有二門。一明安置由來。二釋文句所由。初安置由來者。理趣分疏云。集法經云。阿難問四事。以何為師。依何法住。如何治惡性。經首置何言。佛言。戒能訓誨。可以為師念處破倒。依之而住。梵法默然伏彼惡人。一切經初皆表六事。初是正行。次是正解。後辨治障修解行之緣。然此三門必依聖教。故但四問不減不增。智度論云。阿菟樓馱教阿難請四事。大悲經說優婆離教。今謂二人同教(文)仁王疏上(良賁)云。大悲經中。是優婆離教阿難問。大衍經云。阿泥樓逗教阿難問。智論第二。佛涅槃時娑羅樹間北首而臥。爾時阿難心沒憂悔。阿菟樓豆語阿難言。汝守護佛法藏者。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大衍經云。請問四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誰為師。二依何處住。三惡性比丘如何調伏。四一切經首當置何言。佛告阿難。我滅度後。以波羅提木叉為汝大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梵檀治之。梵法默然不應打罵。但默擯故。一切經首當置如是我聞等言。何故阿難但申四問。大意總明三寶不斷。以戒為師佛寶不斷。四念處住如是等言。此二即是法寶不斷。比丘和合僧寶不斷。三寶久住利樂無邊故。臨涅槃問答唯四。阿難結集謹奉佛言。於諸經初置如是等(文)阿難問四事不增不減。釋其所由基師賁師意別也。學者可知之。以上兩釋約釋尊遺法明四問緣起。今宗意非如是。大日經開題云。問。何人如是指言。答。有三釋。初之詞也。次親之指言也。三爾有無人增減(文)然則如是我聞等言總有四重。一爾有無人造作。二大日如來見聞自證之境界始說法時唱云如是我聞。三金剛手聞大日說結集時安此言。四依十八會指歸并三十卷教王經意普賢金剛薩埵受大日如來敕降閻浮提八相成道臨涅槃期敕阿難令安此言。常途諸師謂阿難問為緣起始安如是等言。是則泳派忘源故也。釋尊告阿難。依金薩內證。金薩安此言依大日直語。大日發此言依法爾如是。因緣結集學彼本有不得自由。豈執末可忘本乎。當段釋結集之時所指是經者。且依第三金剛手結集義。結集者論如別辨。
仁王疏上(嘉祥)云。就序分中為二。初明證信序。第二明發起序。諸師因此二序雖復重重不同。今以四雙往收義無不盡。第一證信對發起。第二對通序明別序。第三對如來序明阿難序。第四對經前序明經後序。阿難親承音旨名證信序。發起正經故云發起序。眾經同有名通序。發起各異故名別序。佛口自說名如來序。阿難證信名阿難序。佛所說名經前序。阿難後結集證信名經後序(文)
十一日。
次文句所由者。於中有二。一大意。二別釋。初大意者。仁王疏上云。如是等言自有四意。一為除疑。二為生信。三為簡邪。四為顯正。言除疑者。真諦記云。微細律說。阿難比丘當昇高座出法藏時。眾有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槃起。二疑更有佛從他方來。三疑阿難轉身成佛。說如是等三疑併斷。二生信者智度論云。說時方人令生信故。又云。如是我聞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三簡邪者。諸外道輩於自教初皆悉置於阿漚二字云。梵王訓世有七十二字。眾生轉薄梵王嗔怒吞噉諸字。唯此二字在口兩角。阿表無漚表有。置彼教首。今佛世尊教阿難置如是等言簡異彼故。四顯正者。三寶最吉祥故。我經初說佛之一字。即是佛寶。如是一時及彼處所即是法寶。我聞二字及比丘眾即是僧寶。具陳三寶為顯正矣。(文)
次別釋者。初如是者。解此二字。諸師異釋不遑毛舉。且理趣分疏云。言如是者。法花注云。如是感應之瑞。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立稱。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應。傳經者以名教出於感應故云如是。此應肇公解○光宅云。如是將傳所聞前顯舉一部也。如是一部經義我親從佛聞。即為我聞(文)當段釋合光宅解。文句如是者總舉所聞之法體者亦此意也。指下正所說一部經云如是。故云。結集之時所指是經也。
問。若爾者。如是者只是辭之字無別所由歟。如何。答。指一部經云如是。雖似辭之字。非無其所由。謂為令人生信故云如是。虛空藏經疏第一云。又智論第一云。如是義者即是信也。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也(文)可思之。
依大日經開題。如是有二釋。一指上。謂一切經初置二字。指彼云如是。而翻譯者不安彼二字直云如是也二指下謂一部所說文義云如是。
文。我聞者(等)者。理趣疏云。言我聞者。傳法菩薩自指己身言如是。法親從佛聞故名我聞。(文)
問。我者指何人乎。答。指金剛薩埵也。大日經開題云。者。金剛薩埵釋云。離傳聞出工言。我金剛薩埵親從大日尊聞也(文)此書者金剛薩埵造故。云親從佛聞不指其名字。若非薩埵自造者定可指名體。高祖得此意引今文云我金剛薩埵。是得意加詞。莫為怪矣。問。經不稱金剛手名字。云我有何意乎。答。理趣分疏云。問。諸佛說法本除我執。何故阿難不稱名字乃稱於我。答。以理而言亦應稱字。略有三義。但總稱我。一示不乖俗。宗雖顯真。言不乖俗。雖無有我。仍立我名。欲顯真諦不離俗故。二我者主宰自在之義。阿難多聞聞持。其聞積集。三惠齊備。文義并持。於聖教中總持自在。若稱阿難聞如是法。雖指己體無。於法中得自在義。欲顯於法自在義成故。稱我聞不稱慶喜。三我者。親義。世間共言我見聞此將為親證。若但總稱言阿難聞。或非親聞。從他傳受。今顯親聞世尊所說非他傳聞故稱我也。由此三義不稱慶喜。但總曰我聞(文慈恩上生經疏上同之)不云金剛薩埵聞云我聞亦准此釋可知之。問金剛手於佛說法而能見聞覺知。何不云我見我覺云我聞乎。答。理趣疏以三義釋之。第二釋云。娑婆世界以音聲為佛事。欲顯異於諸佛國土故但言聞。諸餘佛士或以光明妙香味等為佛事者。經首亦得言我見覺知等。今顯異彼故但言聞(文)相傳義云。聲以詮辨之法義為能。在諸餘佛土聲境共餘境故。妙香味等又假聲力施詮辨功不約娑婆之一化。是故自性法身法界宮說經又安我聞言。餘佛土又定可云我聞基師釋可謂一途說矣。
已上信成就畢
天支菩薩所造宗論初云。如是傳聞一時佛等(云)是如來滅後所造。故云傳聞。然阿難從佛親聞結集。故餘經云我聞。是表非傳聞。大日開題云。離傳聞出工言。我金剛薩埵親從大日尊見聞(云云)准可知之。
十二日。
文。一時者(等)者。作二釋。正釋當說經時雨花動地。餘時無此相。故稱一時。又釋三乘證會時故名一時。佛地論出三義。仁王疏上本云。依佛地論有三義解。一謂。說聽究竟一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說聽時異。云何言一。論文反釋若不就其說聽究竟名一時者。如初說字次名後句乃至一品一部終畢說聽時異。云何言一。不以久近一期究竟。簡說餘部非一時故。二謂。剎那頓悟一時。或能說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殺那項能持能說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殺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受故名一時。此即上根於一剎那說聽頓悟。簡中下根循促異故。三謂說聽會遇一時或相會遇時無分別故名一時。名一時即是說聽共相會遇同一時義。簡不當根時前後故(文)當段初釋同佛地第一義。後釋同第三義。第三義意云。如花嚴說時。菩薩雖預頓益。二乘如聾如啞。為菩薩雖會遇時。為二乘非其時。今三乘同得聖果時不前後。故名一時。一者相稱會遇義也。
六種震動者。大日經疏第九云。六種震動義。餘經具說其相。今依此宗祕密釋中。六種謂含嗔癡見慢疑六根本煩惱。一切眾生心地常為此重垢所持不能自起。今以世尊至誠之所感動。悉皆甲坼開散佛種萌生故。云六種震動也(文)餘經具說其相者。仁王疏上末云。二動相者。如花嚴云。所謂震‧動‧踊‧運‧擊吼‧擊。初漸為震。漸大為動。上下為踊。往來為運。大聲為吼。相喜為擊。大般若云。所謂動‧漏‧震‧吼‧嚗。動即搖動。涌即出沒。震聲隱隱。擊即扣擊。吼即發響。嚗即聲驚。上六合三則為十八。謂動遍動普遍動等。小動名動諸處皆動名為遍動。遍大傾動名普遍動。餘皆准。此經總云六種震動。震動名寬通十八矣。又大般若初花嚴三十六皆云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經六動言。或准此故。(文)
或抄云。六種動者。如地持說。所謂動涌振覺吼起。動如車掉。涌如泉涌。亦如釜沸。振謂下去。如世空物振之則下。覺者動勢令人心覺。乃至空居眾生亦知。吼者發聲。起如麵起。又准長阿含。六動有三。一六時動(云云)謂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今動者則出胎時。二六方動。謂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三六相動。動‧涌‧震‧擊‧吼‧爆。搖颺不安為動。鱗瀧凹凸為誦。隱隱有聲為震。有所扣打為擊碎磕發響為吼。出聲驚異為爆。此各有三名十八相。謂勸等極動。餘五皆爾。此中六動即六相動。故莊嚴經云。六動有十八相。(文)
問。地動意如何。答。智論第八云。復次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福德因緣故。有此大地山河樹木一切眾物。而眾生不知無常。是故佛以福德智慧大力動此世界。眾生福德令知微薄。一切磨滅皆歸無常。地皆柔軟令眾生和悅。(文)
智論第八云。問曰。何以故正有六種動。答曰。地動有上中下。下者二種動。或東踊西沒。或南北。或邊中。中者有四。或東西南北。或東西邊中。或南北邊中。上者六種動。有種種因緣令地大動○復次地動因緣有小有大。有動一閻浮提有動四天下一千二千三千大千世界。小動以小因緣故。若福德人。若生若死。一國地動。是為小動。大動大因緣故。如佛初生時。初成佛時。將滅度時。三千大千世界皆為震動。是為大動。今佛欲大集眾生故。令此地六種震動。(文)
天雨眾花者。大日經疏第八云。花者是從慈悲生義。即此淨心種子。於大悲胎藏中萬行開敷莊嚴佛菩提樹故說為花(文)大般若仁王般若法花等經有雨花瑞。顯宗諸師各雖作釋。非至要故不載之。今且依疏釋。地動者。遮情破六種煩惱故。雨花者。表德表無盡莊嚴故。或又地動表理天雨表智。理智和合而能成法故也。或又地動因依發菩提心動六煩惱故。雨花行疏釋萬行開敷故。又釋皆獲聖果者果也。
問。此經無地動雨花文。今作此釋所據如何。答。此經說通序不說別序。聖教非徒設。定可有別緣。其別緣者即是雨花動地相也。傳法聖者且略不存之。金剛手列如來說會親見其瑞相。今作釋之日舉地動雨花相。令知說經別緣也。
又三乘種性(等)者。聲聞緣覺菩薩此名三乘。聖果者智證理趣釋難義云。又三乘種性皆獲聖果。乃稱一時。今疑聖果為大日果為彼分果(文)今就此疑案之。二意俱可有之。一三乘皆證毘盧遮那一果。疏第七云。若更作深祕密釋者。如三重曼荼羅中五位三昧。皆是毘盧遮那祕密加持。其與相應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淺深之殊(文)則此意也。二三乘各別果也。此宗意不壞三乘。為金剛乘。瑜祇經云。金剛一為乘不壞諸法教(文)則此意也。地藏真言訶訶訶三字疏釋為三乘因行。尾三摩曳者。翻云奇哉。如顯教中權宗。三乘證各果未成一性果。如一乘宗會各果成一佛。今宗意不壞各各因果而成金剛體。非常情所測。故云奇哉。降三世真言中又有尾三摩曳句。疏釋云。如佛常教。以慈對治於嗔。以無貪治貪。以正見治邪見。今乃以大忿瞋而除忿瞋。以大貪除一切貪。此則最難解難信。故曰奇哉也(文)降三世不動三毒當相為曼荼具體。地藏不壞三乘因行為祕密法體。真言雖異。奇哉義意是同矣。
一時者。教時義第二云。問。不空三藏理趣釋云。一時者。當說經之時。其地六種震動。或天雨眾花。餘時則無此相。又三乘種性皆獲聖果。乃稱一時也。無畏三藏釋。一行和上記。大日經義釋云。明群機嘉會之時也。而今金剛頂疏釋一時云無始無終為一時者。違彼二三藏釋乎。答。疏云。如來三密一切時處有機必應。故云一時。故一切時中有無量一時也。隨機適時各說其經。今一切時名一時者。是總時也。各有當經一時者。是別時也。故二三藏所釋與疏不違(文)性靈集第七云。越有大樂不空十七尊曼荼羅。超兩絕而建都。過三諦以構殿。無始無終坐其極。金幢金杵莊其臺○常恒佛業何有何無(文)加持圓明兩時。隨自隨他分別。如常義矣。
已上時成就畢
十三日。
文。婆伽梵者(等)者。已下教主成就句也。佛地論釋薄伽梵句有成德破魔二義。當段能破義等者。當破魔義。又有六義等者。當成德義。仁王疏上云。薄伽梵者。依佛地論有二義釋。初成德義後破魔義。初成德者。薄伽梵聲依六義轉。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練故。三端嚴義。三十二相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六尊貴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疲故。初一斷德。次一智德。後四恩德。如次應知。後破魔者。或能破壞四魔怨故(文)四魔者理趣分疏云。四魔怨者。謂煩惱‧薀‧死‧自在天魔。破諸有情所修善等名之為魔(文)濟緣記三上云。天魔住欲界天頂。有求出離則懷愁惱。現異相據令著欲。陰魔即五陰遷謝不得安住。煩惱魔即心三毒起必滅善。死魔謂死苦所迫奪其善念故。(文)
智論第五云。魔有四種。一者煩惱魔。二者陰魔。三者死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是諸菩薩得菩薩道故破煩惱魔。得法身故破陰魔。得道得法身故破死魔。常一心故。一切處心不著破。入不動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子魔(云云)又云。問曰。何以名魔。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文)行願品疏義記(宗密)云。魔者梵語。具云魔羅。此云殺者。殺修行人智慧命故。此為生死根本也。略說有四。一煩惱魔(是生死因)二天魔(是生死緣)三蘊魔。四死魔(是生死果文)。
聲論者。帝釋所造未度論也。薄伽六義源出彼論。故云如聲論也。
問。今薄伽梵者何佛乎。答。開題云。今是經則不如是。自受用五智及十七尊自受法樂故。與自眷屬各各說自證三摩地法門(文)依此文。以自受用身為能說教主。理趣分教義主成就句雖同今經。彼即化身也。理趣疏云。其此經首雖彰佛實德。然稍異餘經。所居即在他化自在天王宮中末尼殿內。化身所說(文)餘經者指稱讚大乘功德經并佛地經等。彼經報身所說也。此經化身所說故云稍異餘經也。然則理趣分摧功歸本立毘盧遮那號。正是化身說也。理趣經自受用自體立此稱。嘆佛之句二經雖同。兩經教主其體別也。
成就殊勝等者。已下嘆毘盧遮那德。文句云。就其第四教主中文分為三。先標尊號。次從成就殊勝以下嘆勝德。後從大毘盧以下舉別號。初如文。就嘆其勝德中自有六句經。恐是嘆佛五智德耳。就中初句嘆大圓鏡智。次已得一切去嘆平等性智。次已證一切去嘆妙觀察智。次能作一切去兩句嘆成所作智。後常恒三世去嘆清淨法界性智。初三後一皆悉如文。就其第四智中初句明自行成辨。後於無盡去明化他滿足也(文)一段經文分文如是。初嘆大圓鏡智中。殊勝者稱嘆詞也。大圓鏡智是毘盧遮那自覺聖智故嘆云殊勝也。中方第九識所證理。東方第八識能證智也。此智是自證實智故云自覺聖智。圓鏡力故實覺智者則此意也。
問。若嘆大圓鏡智者。不云阿閦自覺聖智何云毘盧遮那乎。答。今所明嘆教主毘盧遮那德故。五智同毘盧遮那智也。是故不云阿閦表毘盧名也。
一切如來(等)者。金剛頂經開題云。一切如來者具顯密二意。顯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名一切如來○密義五智佛名一切如來。聚一切諸法共成五佛身故。此五佛則諸佛之本體諸法之根源。故名一切如來(文)與當段釋其意同也。瑜伽教者。總指金剛頂部經也。
問。此文明阿閦智。是五佛隨一也。何云一切如來乎。答。今一切如來者。阿閦所具五佛也。以下經文南西北三智皆安一切如來之言。准而可知之。但於具有互具各具二義。如別抄。或又一切如來大圓鏡智德阿閦佛主之。乃至一切如來二利應作德釋迦佛主之。故句初各安一切如來言。一切如來約總。金剛加持約別。後後例可知之。
金剛加持者(等)者。金剛體五股金剛是也。加持用涉入攝持義也。祕藏記注此經口決云。金剛(不壞義智也)加持(界會諸尊涉入攝持義也云云。)則此義也。初釋金剛二字之中。十真如十法界十如來地者。明五股十峰表示。都部要目云。金剛杵者菩提心義。能壞斷二邊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證金剛三業。獲金剛智坐金剛座。亦是一切智智。亦名如來自覺聖智。若不修此三摩地智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文)且就五智表示高祖作委釋。五重結護云。五鈷杵顯五智也。中直者此正義無方便。邊曲者此權義而帶方便故也。權必歸實故曲也。上下同者。佛界眾生界同具五智故上下同也(文)真言問答同之。當段唯云十真如十法界十如來地。是雖似異悉。而實不相違。十如十界十地各分兩半以配五智。學者得意釋之。恐繁故今不注之。
佛地論第七云。或說十種。謂於十地除十無明。所顯真如即十法界。如攝大乘廣辨名相。如是增數乃至窮盡一切法門。皆是真如差別之相。而真如體非一非多。分別言說皆不能辨。由離一切虛妄顛倒。假名真如。能為一切善法所依假名法界。離損減謗假名實有。離增益謗假名空無。分析推求諸法。虛假極至於此。更不可度。唯此是真假名實際。是無分別。最勝聖智所證境界。(文)
十真如者。十地所證真如也。初地名遍行真如。乃至第十地名業自在所依真如。具如唯識論等明若依安然意者。十真如則法花十如是也。
十法界者。十界也。聲字義云。理趣釋經有十界文(云云)是指此文也。十界有三配立。一六凡四聖。如花嚴經等說。二三凡七聖。十住心建立是也。三五凡五聖。十住心論第一所出十種住宮是也。今十法界者。是五凡五聖配立也。
十如來地者。歡喜等十地也。即身義釋現世證得歡喜地文云。歡喜地者。非顯教所謂初地。是即自家佛乘初地也(云云)佛乘十地故名十如來地。若依安然釋者。非歡喜等十地。同性經如來十地是也。凡此宗意於一法門具心法門佛菩薩眾義。太殊常途談故。十地十如及十界皆於果地中建立之。是故總云如來十真如十法界十如來地也。菩提心義第二云。理趣釋釋上下十峰金剛智處中云。表如來十地十真如十法界。即身成佛義釋十界中。具列地獄等十。與天台同。所言如來十地。謂證契經四乘十地中諸佛十地。一廣明智德地。乃至十毘盧遮那智藏海地。非是歡喜地等菩薩十地及二乘各十地故。十真如亦非般若所明歡喜地等十地。所證十種真如是法花中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如是相等十如是法。故十如是與十真如名義同也。(文)
金剛大空智處者。金剛喻實相智。此智遍在凡聖常恒不變如金剛不壞常住。故又此智摧破有無而成中智。如金剛摧壞眾物。故立金剛名。大空智者。空空不空二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智。處者。是諸法所安住之處也。即身義釋大空位文云。諸法所依住故號位(云云)位與處名異意同矣。
加持者(等)者。加持往來涉入義五鈷金剛往涉成彼無邊佛智是加義也。無邊佛智來入收此五鈷金剛是持義也。持故加。加故持。舒則周法界。卷則收一塵。卷舒自在加持不二也。
中道十六大菩薩者。五股把處云中道。此處十六大菩薩安住之處也。以何知者。下得自性段云。或時他身想哞字。五股金剛杵。中央把處想十六大菩薩(云云)上引要目意亦同之。或口傳云。把處有十六花葉。是表十六大菩薩(云云)普賢智者。普遍一切處義。賢最妙善義。十六大菩薩同具此德故名普賢智也。
從此展轉(等)者。下第二段釋云。從金剛薩埵至羯磨。次第流出嬉戲‧鬘歌‧舞等菩薩。又從四內供養依次流出香花燈塗香等四外供養菩薩。又從四大菩薩各流出四門菩薩(文)總意云。五股十峰表五佛。把處十六葉表十六大菩薩。從十六大菩薩展轉流出餘尊。展轉有二種。一二重展轉。從薩寶法業四菩薩流出內四供。是一重也。從內四供流出外四供。是二重也。二一重展轉。從薩寶法業四大菩薩流出四攝菩薩。唯是一重也。四波羅蜜生處。此書前後未勘其文。且准菩提心論。四佛智為親近大日現四波相。在中臺伴得菩薩名。居四方主得佛號。佛菩薩雖異。其體是同。是故禮懺經於四波羅蜜立四智稱。四佛四波一體義可得其意。然則五股五智表示故。四方四股中攝四佛四波二德。彼此能所共成三十七尊也。
解脫輪大曼荼羅者。三十七尊各住月輪。此月輪名解脫輪。聖位經五解脫輪者則此意也。此輪是自性清淨真心也。而能遠離三毒妄想。眾德輪圓故名解脫輪也。三十七尊形住此月輪成一曼荼羅。故云大曼荼羅也。或又曼荼羅輪圓具足義也。此輪壇解脫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故云解脫輪大曼荼羅也。
十四日。
三昧耶智者(等)者。南方灌頂方。東方灌頂以前受三昧耶戒位也。三昧耶戒亦名菩提心戒。菩提心阿閦三摩地故。以受三摩耶戒為東方也。誓也者。菩提心以誓願為體。釋菩提心。論云誓心決定。疏云決定誓願。是故菩提心云誓也。三昧耶有平等本誓除障驚覺四義。今譬者其一也。
亦曼荼羅者。非釋三昧耶得名。三昧耶智者曼荼羅名也。次下云三昧耶智曼荼羅此意也。曼荼羅者此翻道場。三昧耶戒道場故名三昧耶智曼荼羅也。或又釋三昧耶義云亦曼荼羅。下釋云。三昧耶者○為曼荼羅之異名(云云)三昧耶此翻平等。平等者最極微妙之處也。曼荼羅如醍醐融妙粗物不雜故。以義翻極無比無過上味。是故三昧耶曼荼羅梵名雖異其義相通故。以曼荼羅釋三昧耶名也。
勿令將來(等)者。摩訶衍中以持明為祕藏故。必依師可受學。不受師傳自師心恣修學者。多成匱法業。於無量劫墮惡趣中。是故佛密部諸經中處處立制法。今引以為證明必入三昧耶智曼荼羅可受三昧耶之義故。云是故得知等也。受三昧耶者。菩提心戒屬東方也。然後可修行者。屬南方也。
文。已得一切如來(等)者。明南方平等性智也。
如來在因地(等)者。以下至菩薩法器。還釋東方以為南方承來。則堪任下正明南方也。因地者。對三界法王果位發菩提心位為因地。菩提心論。諸佛菩薩昔在因地者。當比位也。
從灌頂師(等)者。五祕密儀軌云。則於現生遇逢曼荼羅阿闍梨得入曼荼羅為具足羯磨以普賢三摩地引入金剛薩埵入其身中等(文)即身義注此文云。此明初授菩提心戒時由阿闍梨加持方便所得之益(云云)灌頂師者。當曼荼羅阿闍梨。三昧耶智曼荼羅者。當得入曼荼羅。加持弟子等者。當為具足羯磨等。謂以三種菩提心為親因以三聚淨戒羯磨為受緣加持發得身中本有如來藏性為受三昧耶戒。其時成真言修行法器故。云以成修真言行等。
問。加持弟子等文其意未詳如何。答。加持弟子者。以羯磨等種種方便正加持弟子身中本有如來藏性之位也。
本有如來藏性者。三十七智也。依此加持正發三十七智云發金剛加持。金剛加持者。則共成三十七位之解脫輪大曼荼羅也。或傳云。入三昧耶智曼荼羅者。指三昧耶戒場。加持弟子等者。受者加持法也。欲入戒場之時阿闍梨作此法。依此義者。入三昧耶智曼荼羅阿闍梨加持弟子可訓之。發金剛加持者。正入戒場受三昧耶之位也。兩傳用捨可尋決明師矣。
則堪任持明(等)者。釋灌頂寶冠句。持明者一切灌頂也。大日經第七云。持明灌頂(云云)同疏下云。持明灌頂者。如律中未受具戒者。但作本尊真言印念誦不得廣學也(文)等者。一部灌頂。約金剛界者五部。約胎藏界者三部。一部中諸尊三密受學之。不通餘部也。乃至者。三部五部都法學法也。傳受印可者。准大日經。第四三昧耶傳法灌頂也。等者。第五三昧耶祕密灌頂也。灌頂階位者。總結也。灌頂建立重重階位難載紙上。更聞口傳而已。
問。經灌頂寶冠者其意如何。答。理趣分疏云。西域世間剎帝利種太子將受帝王之位。先請有德婆羅門等以為師傳。乘千里象取四大海水。以吉祥茅沾彼海水灑太子頂。令其淨潔作大吉祥。四方歸伏方受王位。古翻云剎利水澆頭王。今新翻云剎利灌頂大王。王身必是剎帝利種。請婆羅門以為師傳灌其頭頂。以婆羅門性修梵行淨戒之族故。剎帝利請灌其頂。此乃效習受法王位之儀式也。謂第十地究竟菩薩生色界上大自在宮。蓮花臺中將起金剛定受佛之位。勝諸菩薩。菩薩中尊佛之長子。名為太子。十方諸佛是其師傳。各舒惠手及右臂手。以三世佛清淨法水灌灑其頂。頂謂心首及其頭首。除無始來二障垢穢有漏染污遍滿清淨無漏潔白殊勝法位。如世太子既灌頂已將受王位戴王冠著王之服處王之殿。佛法太子亦復如是。將受法王法主之位戴佛之冠(文)此釋先灌頂次寶冠。若依祕密行儀。先寶冠次灌頂也。或又著冠則云灌頂。仁王經儀軌所說五種灌頂中寶冠灌頂是也。灌者護念義必不約灌水。委細如別論。
以此為初因(等)者。釋為三界主句。灌頂後三密四智修行究竟成就成三界法王之位云成佛極果也。三界法王者。如來成道處在色究竟天宮上。是三界統領處故。云三界法王也。
問。灌頂者正覺壇軌則也。以之為究竟極果。今何云以此為初因等乎。答。灌頂有重重位。具云之位位可有灌頂。大論之有三位。一地前。二初地。三十地究竟。若十地究竟所受之灌頂。灌頂則成佛位也。若約前二位。受灌頂之後更假修行方便。然後成佛。但機有頓漸故。雖薄地凡夫。約頓悟頓入人受灌頂之位則成三界法王。今且約漸次人釋以之初因等也。兩部大經說相多明此軌則。不可為怪矣。問。若爾者登壇受職有何益乎。答。受灌頂人功德與如來等。金剛手等諸大菩薩為此人恭敬禮拜。何以故。墮在佛種性故。雖未自開顯一切智智。位同大覺為真佛子。雖為底下凡夫。至此職位。為人成師施利益無越法罪。十方諸佛加護供養猶如佛無有勝劣。誰云無其益乎。
有已證一切如來者(等)者。明西方妙觀察智也。
上所說者。指東方也。
一切智智者(等)者。釋一切智智句。
皆以(等)者。釋瑜伽二字。
獲得(等)者。釋自在二字。西方或名智慧門或為定門。是則定慧相應尊故也。一切智智者智慧也。是五智中妙觀察智也。以何知者。攝真實經上云。已能證入一切如來妙觀察智大瑜伽法無礙自在(云云)此智與定相應故云皆以瑜伽法相應也。下得自性段云。以自金剛與彼蓮花二體和合成為定慧(云云)則此意也。瑜伽者定也。定云瑜伽。瑜伽此云相應。定與理相應故也。瑜伽則法故云瑜伽法。次相應者。智與定相應。瑜伽相應所望別也。不可謂重言矣。獲得於法自在者。依定慧相應故。於諸法門得自在。阿彌陀主諸佛說法德。四親近初尊名法菩薩。又此意也。下釋字云。是故蓮花部亦名法部。由此字加持於極樂世界水鳥樹林皆演法音。如廣經中所說(文)或口傳云。於法自在者。字中字字義也。阿彌陀名觀自在王如來。又依此字義也(文)可思之。第六識與心內所依末那同體故緣內。心多能依五識同體故緣外。通內外無礙自在。於凡夫心外迷情令入遮那內證花臺。故云觀自在王如來。中字自在之義是也。相應經云自在大三昧耶(云云)
文能作一切如來(等)者。明北方成所作智。此智二利應作故。分經文為自利利他。能作等自利。於無盡等利他。如文句釋。
一切印(等)者。一切如來各具四智印云一切印。四智印者。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也。是則為令學者易解先別釋一切印三字也。能作等者。次總釋經文。初釋能作二字之中。由獲瑜伽自在故者。西方為承來舉之。能作者。北方也。
一切如來(等)者。釋一切如來句。
一一佛(等)者。釋一切印平等句。羯磨處智者。釋種種事業句。意云。四智印各具平等德故云一切印平等。四智印雖異。各攝諸法皆悉等量故曰平等也。
羯磨處智者。四智印各有威儀事業。羯磨智印自體事業羯磨智義不待言。然此羯磨通前三種故。四智印總云羯磨處智也。或口傳云。下經說羯磨云。能作所作性相應故(云云)羯磨二種三股作十字形。是能化所化相應表示也。先德釋云。能化三密就所化。所化四曼涉能化。一一互融輪圓足。三三平等即成佛(云云)是故一切印平等者。羯磨能化所化平等義也。(云云)
遍至無盡(等)者。釋於無盡等句。能作種種等者。釋一切意願等句。經一切意願作業皆悉圓滿者。一切意願約所化。所化心願非一故云一切意願。作業等者約能化。隨眾生所願作種種事業皆悉令圓滿故云作業皆悉圓滿也或又作業二字屬所化。皆悉圓滿四字屬能化。上中下等者。疏第三釋悉地宮有三品。上密嚴國土。中十方淨土。下諸天修羅宮也。此三品更有上中下。故云九品悉地也。
疏第六云。且就有相瑜伽自有上中下三種。上謂觀毘盧遮那等諸如來身。中謂觀文殊師利等諸菩薩身。下謂觀因陀羅等隨類之身(文)尊勝儀軌下云。悉地有三種。下悉地者。長生不死。地仙中為王○中悉地者。隱形悉地中為轉輪聖王。住壽一劫。上悉地者。所加持藥物器杖等三相具現○其無相悉地者前三種悉地為下悉地。若無相中悉地者。或得本尊身若得應化身。乃至十地位菩薩之身。號曰中悉地。其上悉地者。三業即是三密。三密即是三身。三身即大毘盧遮那如來智○此是無相悉地中最上悉地之法也。(文)
瑜祇疏上云。胎藏蘇悉地法三部各別雖成三法。而三部一一亦成三法。都有九種悉地。(文)
教時義第四云。胎藏界有三種法。如蘇悉地。如來部是扇底迦法。蓮花部是補瑟底迦法。金剛部是阿毘遮嚕迦法。如來部是上成就。蓮花部是中成就。金剛部是下成就。此三品中各有三品。令九品成就也。(文)
文常恒三世(等)者。明中方法界體性智也。如來清淨法界智者。則此意也。
無始時來本有者。釋常字。
處煩惱(等)者。釋恒字。如次體與用也。或又香象起信疏下云。非前際生故常。非後際滅故恒也(云云)准此釋者。不減釋常。不增釋恒也。或又常則恒。一段通釋二字。不可別配也。
三世者(等)者。上常恒出過三世。此三世常在三世義也。或又三世常住故云常恒三世。依前義者。常恒三世可訓之。依後義者。常恒三世可訓之。
一切時者(等)者。一切時三字連屬下身語意業金剛句。一切時身語意金剛。可訓之。故攝真實經云。三業堅固猶若金剛(云云)可思之。
在於異生時(等)者。釋一切時。
三業清淨(等)者。釋身語意業。
猶如虛空者。虛空具種種德。今寄清淨不染德取喻也。疏無始無終湛若虛空者。約無始無終邊。當段又兼存此意。故連一切時釋身語意業句也。
金剛者(等)者。得金剛稱有數所因。
初證得佛地(等)者。約自在義。金剛者。百練金屈申自在也。若至佛地。一切法成自在無礙德。謂小芥子藏大須彌。一毛端納四大海水等。自在神變非思議境。故云佛地一切法自在也。
次得證身口等(等)者。約能破名金剛。別本即身義云其金剛者何義乎。答。如金剛能摧破物。智能破惑意故。是智義也。問。能發願惠破惑障故。意密可名爾。身口何名金剛乎。答。今意身口意發智用能破惑障故名金剛。問。若爾其身口意發智用方何。答。結印契是身之智用。真言是口智用也。(文)
次於藏識(等)者。約所破名金剛。是即煩惱直名金剛。三密能破此煩惱故。從所破能破立金剛名。修道煩惱者。修道所斷煩惱也。煩惱有見修二惑。見易斷修難斷。俱舍光記云。見惑易斷總立一果。修惑難斷別立三果(云云)大乘意又如是。是故今舉難斷惑故云修道煩惱。習氣者藏識中所含修惑種子也。唯識論云。種子既是習氣異名(云云)則此意也。
用以大空(等)者。釋大毘盧遮那如來句也。以前身口意金剛三摩地成此毘盧遮那果位故。云用以大空等。五祕密儀軌云。三密金剛以為增上緣能證毘盧遮那三身果位(文)即此意也。
已上教主成就畢
理趣釋秘要鈔第二
延文元年(丙酉)十月十五日。於東寺西院僧坊奉傳受了。同聽榮寶闍梨心源房
明曆三年六月上旬令修覆畢
(改杲快)權少僧都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