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三

大寺沙門凝然
輸入者 韋小燕

十六惜法規利戒

疏。三釋名者。天台云為利倒說戒。咸云。法藏疏以此為惜法規利。亦善。
疏。持戒云等者。彼第四戒也。新論亦同。可全下引。銑云。准文中。先學毘尼修多羅等。欲先煩惱後方學律。開無犯。准此前人得先聞空法修觀行已後方苦行。倒為說之不違佛教無犯
學法前後次第階級。初受戒法學知持犯隨學依行。然後定慧隨學修證大乘小乘行學次第修證便易以為規矩。若初受戒不識持犯。不能修戒威儀不整。南山淨心觀云。越學空宗隨喜入佛法者創大戒。以受戒法名佛子故。既先受戒由學成行。然越學餘於戒疏魯故不喜。若先受戒學戒修戒。佛必喜言隨順吾教。亦稱讚善哉善哉。花嚴經云。無上菩提本。應具足持淨戒。能堅持於禁戒。一切如來讚歎。非唯菩薩學戒蒙讚。三第行人修學戒者。皆蒙諸佛讚歎
藏經菩薩初心受戒。且合先學大乘律儀。律儀種。戒經生‧決定毘尼菩薩地持論等。聖教並是大乘威儀經律也雖言大乘經律。總通三藏聖教占察經受戒菩薩令學大乘怛利迦藏。識知菩薩律相。當是瑜伽論。彌勒菩薩親承如來後說此法。如來懸鑒如馬鳴龍樹等所說也。進云。廣開解義味者。所詮之旨為義。能通神。曰不必文多而取多。如涅槃經云。寧以少聞而多解義味。不貴文而於不了。不了者謂心未開悟故。
疏。謂飲等者。花嚴經淨行品菩薩十信行。百四十。即是菩薩戒威儀軌則。彼文云。涉路而行。眾生淨法界無障礙。是行威儀也。又云。若在房室。眾生賢聖地永離欲穢。是住威儀云。又云。端坐眾生佛道樹。所猗。此坐城儀也。又云。昏夜寢息。眾生休息諸行淨無穢此臥威儀也。又云。若咽食時眾生悅為食。法喜充滿。是食時也。又云。若說法時。眾生無盡辨。深達佛法。是若語也。又云。若入舍。眾生無上堂。不退法。是若入也。言應作者。一切作持善業也。言不應作者。一切止持不善事。如是菩薩威儀作業無量無邊。不能具引。
疏。如喜見菩薩燒臂供養等者。此出法花第七卷藥王品過去遠劫佛。號日月明。于菩薩一切眾生喜見。彼為彼菩薩及餘諸菩薩聲聞說法華經。憙見菩薩樂習苦行。於淨名佛法精進經行。滿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憙見菩薩供養日月明德佛及法花經。入彼三昧。雨種種花香供養於佛。作供養已從三昧起。欲以身供養。即服諸香飲瞻蔔諸花香油。滿千百歲已。香油塗於彼前。天衣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燃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恒河世界。其中諸佛時讚言。善哉善哉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若以華香種種諸物供養。所不能及。國城妻子等供亦所不及。是名第一施。於諸施中最尊最上。以供養如來故。其身火燃。千百歲過。是已後其身乃盡。喜見菩薩終之後復日月明德佛國中。於淨德王家結跏趺坐。忽然作生。乃至日月淨名佛滅後。供養舍利。於彼諸塔前。燃百福莊嚴臂。七萬千歲。而以供養菩薩于後於天龍八龍部中發不虛。兩臂還復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昔喜見菩薩者。今藥王菩薩是也。此大菩薩本自精進自利利他。勇勤成辨。故法花會在受付屬。自界弘經利物
經。若不身等者。莊云。非出家菩薩有兩釋。一云。若不身等供養諸佛即非出家亦非菩薩。一云。在家菩薩乃至身命。非出菩薩能行是事。所以者何。非威儀故為聖教利益有情故不身。據新學菩薩是說。菩薩捨身即是極之辭。未必一切要須捨身菩薩天台云。師言。此中所列苦行制令救物。不爾輕垢。又解是舉。沒況之辭士當應捨身施人然後具為說法。況今止為說法而希利隱沒耶曠云。先令為說苦行。意在使其重法輕生。非謂即捨身身臂指。若即捨身法為誰說與咸引此釋已判云。此與疏列第解同。
疏如薩埵王子等者。最勝王經第十廣說釋尊因位薩埵王子餓虎與身。摩訶陀國般遮羅聚落大地震動七寶制底忽然涌出。此即釋尊因位苦行捨身舍利塔也。佛說其昔緣事過去世國王。名曰大車國。大夫人誕生三子。太子名摩訶波羅。次子名摩訶提婆。幼子名摩訶薩埵大王遊觀往於山林。三子隨往。第一王子至大竹林於中憩息。於此林中恐有猛獸損害於我。第王子自無惜身。恐於所有別離苦。第三王子樂欲施身。一虎。產生七子。纔經七日。諸子圍。飢渴所逼。形羸瘦。將死不久。第三王子摩訶薩埵為救虎命與身肉。虎已骸骨。王及夫人王子號哭哀痛。與諸人共救菩薩遺身舍利恭敬供養置率覩波中。今般遮羅聚落林中所涌莊嚴七寶遂中舍利者。即昔薩埵王子遺身舍利。白珂雪狗物頭花。法進註云。作薩埵王子時。自捨身命救餓虎兒故。最勝王經捨身十六偈云。復告阿難陀。往時薩埵者即我牟尼是。汝自生異念。王是父飯。后是母耶。太子謂慈氏。次曼殊室利。虎是大主。五兒五苾芻。一是目連。一是舍利弗為汝等說往昔利他如是菩薩行成佛因當學。又作長者自力運水救千頭。被枯涃魚命。又如鵝珠比丘護鵝命不惜身命。又如月上女菩薩時世飢儉。見一女人新產面有飢色。恐噉其子。上女菩薩割自乳房以救彼命。普勸大眾。常當念念觀佛處。成就智慧涅槃最勝王經一部卷三品。是最後義淨三藏所譯。此捨身品是第十六之品也。進註亦云。捨身以救餓虎。謂舉劣況勝。虎狼師子為濟彼命飢虛尚自與身完。況其菩提因。而不供養諸佛。故生經云。一切眾生菩提。先當問言。汝捨身命財所怯惜不。不惜者方與受戒求法益身。為化群品如來曠劫行之。非捨一身佛果。故佛本行經云。釋迦菩薩作庶王時。代庶母命供膳國王。又作庶王時。以身為橋濟度群狩全彼損。作尸毘王時。捨身代鴿以全鴿命(已上此下有飢虎事。如前已引)捨身中餓虎之事恃是精勤。是故此時超□□劫。
疏。然後方乃為說真空內心觀法等者。自利利他勤苦行。並是隨事。三業所修要融內心觀解深奧事必存理。理必融事。理事和不滯不偏。是真修故。
疏。次入信位及三賢等者。聽聞正法如理作意。以生得正見相應理和冥通。如教悟解聞慧成就思惟了達思慧成就如是相行解成立方入十信一劫二劫五劫十劫乃至萬劫信位成滿即入十住。勅發心住入此位故。解悟諸佛所證眾德。解安住事不退動。故此十住解位。解了已成次成正行。故十行十度行。於所修行成三種願。名迴向。即以方行迴向三處。謂實際真如無上菩提一切眾生。故三賢位解行願。十地滿現前。分分障證理。十地滿足入佛證得三身三賢比位隨應即為十地方便覺總是因位之果。無上菩提最極妙位。初住初行初迴向即成初地。二住二行迴向即成地。乃至十住十行迴向即成十地十地圓滿最極心名金剛心。次殺那佛果初念。自此已後未來際。大用現前有窮究。如是義途。因果位。斷惑證理。大用無方。皆是眾生所應歷路。預應解之。說此次第應令解了。是此戒所制行相。為來問之者如法說之故。
經。犯輕垢罪者。莊云問。此不與說法。與前重中慳不與說有何差別解云。性法故不為說法。是勝處性非慳悋法。為利養及嫌心。不與說法。是輕非重故有差別古迹云。然但為利不由法。所以輕攝。此對已前慳是重。釋成此戒即是輕義。言性遮者。涉云。此是性戒。言麁細者。制口業故兼有意業。涉云。義通輕重。應答不答。即犯輕垢。倒經律謗說三寶。即犯重罪言作者。涉云。亦是作持。應先自學後正教他言異者。天台云。七眾小乘俱制。寂云。聲聞若教訓他人為利隱沒。使義理不了。亦犯罪庄云。七眾犯。准是大乘不共二乘言對論者。彼論云。或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懷恙心。嫉妬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越。是染違犯。若由嬾惰懈怠無記不施其法。是名有犯。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諸外道求過短。或有病。或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安立善處。或於是法未通利。或復不生恭敬羞愧。以惡威儀而未聽受。或復彼是鈍根性。於廣法教得法究竟。深生畏。生邪見增長邪執損惱壞。或復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而不與。皆無違犯此第六嫌不法戒也。義寂勝莊太賢師。並引此文對會今戒問。此與前法化宗有何差別答。寂云。前戒制隱大教小。此戒制雖說大乘隱沒義理。前後倒說況又今疏解釋戒名總別行相炳然。差別應知。

七依官強乞戒

疏。第七通塞者。太賢云。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如佛戒經。為令聲聞事少業少希望住。建立遮罪令不造作。不應等學。何以故。彼利。於利他事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利。於利他事少業少希望住。得為妙。如是菩薩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等邊。應求百千衣鉢等物。畜種種寶此是引第九遮罪不共戒。彼文甚廣。古迹取要。見利益時許遮罪有違犯。其相可見。
經。親近國王子大臣百官者。進註云。國王二明為利自近國王菩薩心含卑謙益物殯命無違。而反之曲恃王威。非分假害王有力不合輕觸龍顏。王子者。帝孕為王子。菩薩利故親近聖主之男。大臣者。好臣國中之寶。重廊理務。菩薩不合近之。招人言論故。百官者。夙夜匪懈。以事明王九重天子。納賢良而人為官。精謹兢兢而誡慎。形密憑上命之勢。
經。為惡求多求者。與咸云。榮鈔引五百問云。昔有比丘。多乞積聚不旨為福。又修道終之後作一肉駱駝山。廣數里。時世飢荒。一國人日月取食。隨割隨生。有他國人見而取之。駱駝大喚。人問其故。答云。吾本是道人。貪財不施負此國倆。以肉償之。不負聊物。是故大喚。佛告諸比丘。貪為患。當捨之言性遮者。涉云。此是性戒。制強奪故。亦是遮戒。息機嫌故言麁細者。身業所作兼通口意。惡求多求亦煩惱。涉云。犯此戒者亦名命壞。親近貴勢是邪命故言此作者。涉云。正是止持即是作犯異者。寂云。小乘俱制。七眾同禁言對論者。瑜伽論中無別有之。故不可對。

無知師戒

經。若佛子誦戒者日夜六時等者。與咸所牒云。應十二部經誦戒者(有本作應十二部經五字者非)日日六時(有本作日夜。已上麁註並是彼文)銑師‧曠師所牒並爾。天台云。日日六時畫夜各三。一云誦未通利必須六時。已通利未必恒爾。二云恒應六時庄云。日日六時者。未串習者當應日日六時誦戒菩薩戒理。畫夜各三六時。若先串習。未必主時。已解義理故。解此妙義是佛之性。
經。持菩薩戒等者。寂云。持菩薩戒者。受持其文也。解其義理者。解其開遮輕重義也。佛性之性者。解其因果佛性所知中要故偏舉也銑云。次解義者。有云解其持犯及其理等。故云解其義理乃至此舉疏義)初在凡位。次出五位。一出闡提二出外道。三出聲聞。四出獨覺。五出菩薩無明住地。如菴羅能破皮肉成大樹王。准此即成至果性。今解。解其義理是標。佛性是釋。如下文云。而不諮受法第一義諦。犯性垢罪。約就解勸令諮受。此亦就勝但舉佛性。以此經中佛性義。即戒本源故偏舉也。
疏。依梵本八字成一句等者。銑云。西方句法有其五種。一者中句謂八字。句不長不短。二初句謂六七字。三後句謂九字已上至五字。四者短句謂六字。五者長句謂十六已上。雖有五種。西方多以八字為句。四句為偈。此方多以四字為句。偈者竭也。如諸行等詮生死涅槃義亦是盡也。
疏。制戒所由因緣等者。銑云。及戒律因緣者。制戒緣起。以毘尼藏因緣以求。如制戒品。不至此方。又了制意亦是因緣受戒隨行皆有因緣因緣受者戒體明。隨因者即內心中起對治也。緣謂師僧及以聖教犯戒因緣。如重說言性遮者。涉云。此是性戒防自妄故言麁細者。此戒即通堿所作。麁細可知。涉云。犯相大口俱□故。持相煙細自修之故言作者。然是止持損惱他故言異者。寂云。二乘同制通俗俱禁。經許夫婦互作師授。故知通制俗眾言對論者。第邪命戒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生起詭許虛談現相方便研求假利利。味邪命有羞恥。堅持不捨名有犯。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現起勝庄解云。虛現相即是無知為他師義彼師即引此之文。對會今義上炳然。

九鬪謗欺賢戒

經。鬪遘雨頭者。天台云。過字或作遇字。文語以鬪言值過二邊皆消文。或言應作遘字文誤也咸師解云。經文無過字。亦無遇字。想古本。必有以遘字為過字者。或為過字者。故此文。既已改之。反閑其文。遘或作訟字者非寂云。鬪遇兩頭者。聞此么過。向彼此說故云鬪遇。或作遘字。謂彼此言鬪而相遘。或經作遇字義亦同也。隨釋義妨。不應輒改作也今所牒即遘字也。
經。謗其賢人不造等者。寂云。由鬪遇故致謗欺賢人。及不造。與第三有何異者。古說。由運心異。彼作陷沒心說。此作間心說。今謂。欺謗賢人不造。此顯過失轉多耳。非是此戒所制也。唯鬪過兩頭正是此所防也。如放火戒中殺盜。舉其仍犯非是所防也。若以善心離間語所犯(已上彼次下引性罪現行戒中離間語現行之文)銑云問。所以惡口犯重兩舌但輕答。惡口面毀‧兩舌屏傳‧惱境增微制有輕重。然准多論。約不同。對妄語等成於四句。傳虛說故則有妄語。麁言說故則有惡口間心故即是兩舌。此中或兼。准文可解彼師此離間語故戒。間。賢人犯緣等皆亦爾。今疏主意事義即爾。或名犯緣准判可見。故剋體言離間語攝。庄云。菩薩利益諸有情類說離間語所犯生多功德。故瑜伽云。又加菩薩(等即性罪現行間文也)彼勝庄師此戒所判即離間語。是故立離間語戒。故引兩舌現行之文顯利益相。利涉太賢等師皆爾。銑云。文開云。若破方便助破便者。及破二三羯磨。若與和上等。利益無住處等破皆不犯性遮者。涉云。是兩舌故此唯性戒。言麁細者。此是兩舌語業也。非無意惡。麁可知。涉云。犯相極麁。能破僧故。持相即細。□無作故。言作者。涉云。亦是止持。言異者。寂云。二乘俱制。七眾同禁言對論者。義寂太賢諸師。皆引離間語開文。是故性罪現行戒所攝。翻開許事以顯故。

不能殺生戒

經。一切男子是我父等者。寂云。男父女母者。就相且配。約實融也。男女通是父母。六途眾生既皆是親。見其免若不得不救庄云。謂無始一切有情展轉互為父母男女。故瑜伽論第九卷云。艱難者。如薄伽梵說。汝等時馳騁生死。身流注四大海生不定不者。似使取於大地所有草木根莖枝葉等。截為細籌如四指量計算。汝等長夜展轉所經父母如是眾生會為我父。長夜曾為彼父。如是算計四指量籌速可窮盡。而不說汝等長夜所經父母其量邊際。又復說我觀大地所可得。汝等長夜於此所未曾更受無量生死。又復說言。我世間有情不易可得。長夜流轉不為汝等若母若父兄弟姉妹。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若餘重。若等重。又說言。若補特伽羅。於一劫中所受身骨。假使人為其積集不蘭壞者。其量王舍城廣博脇山如世尊云。能見一切有情長夜不曾為汝父母。故。
經。亦殺故身等者。太賢云。四大五常無曾不稟。皆是舊我二親之孫。不與分受氣故。如俗間有語。丈夫氣。寸心之中有風雲。烈士交遊。四海之內皆為兄弟寂云。眾生之身攬四大而成體。生時聚集為身。時離散為物。雖集散從緣而其性不殊。大而觀之。無非我體。故聖人以群生為己身。以物為己體者。理困不然豈能爾乎銑云。何以不云現身四大。而指先身以現身。交不破害情隔不信。故舉先身。理實現身異也又云。今加義(以前義。全與今疏同)一切眾生一佛性。由我執差別理實同體平等差。若害他身即為害我也。
經。生生生者。咸師所牒經云。生生常住法教放生。銑師所釋亦爾。璿師註經無常已下文。今疏釋意亦爾。庄云。云。生生生者。謂放生當來非一。故生生。或有說者。由放生故受人天生。此人天差別不同。故生生寂云。雖更生歷死。而悲觀逾深銑師釋常言云。身雖分散四大相勣。故云常住。或通結前成父母義。身雖神識恒存。亦名常住。後解為勝。
經。世人等者。寂云。所殺之生被現在之苦。能殺之人受當來之苦。故於能所殺者並生悲而救度銑云。偏局生就多分說。者段則通。
經。常教化等者。寂云。救能殺生遮其當苦此以講說度生屬以前段。與今疏異。銑不屬下。別為段。彼文云。請講救生有其二意。由講戒得識持犯。不墮三惡成佛道。護。二准下文。杻械伽鎖繫縛其身。教令講戒救其厄難。准前大例多約後義。
經。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等者。寂云。法力難思冥資不定。故亡過神靈墮在何趣。除彼定必得蒙益問。相勣既別。云何福因彼得樂果自作受違因果故答。因果道理無我受。然彼此相緣非無互資。故目連設福。母靈脫於餓苦。耶舍善。父神勉於劇難。是則相感之義。理數必在奧云。已在人天之者。即淨土。故得諸佛。若在三塗之者。不得淨土。故令且人天。然此正明現在兼於餘類。經意然也往生淨土不簡六趣。因深緣強不論處所。或自人生淨。或自天淨。或從四惡趣直淨土。事即不定懷感法師群疑論中問答。具明從彼三惡道等直爾往生極樂淨土。及往生傳廣明其事。應知。賢云。死亡之日講戒經者。良二德故。一能遮惡故。不墮三途。二諸善本故。見佛天戒中之戒。謂菩薩戒眾生。以理本故。是故偏菩薩戒經性遮者。涉云。此是性戒殺生故。言麁細者。是防身業非。涉云。若持行相並麁。殺生行相顯故言作者。涉云。通作持。自不殺食即是止持方便講說即是作持。言異者。寂云。小共。一切應度。以等普故。聲聞正在眷屬。此外不制。以自度故。七眾同行也言對論者。第行辛楚不行戒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義利獲其愛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觀此緣於現法中少得養利多生憂惱此是庄師引對此戒。即是放生等事門也。彼師亦引第三七不知報恩戒。顯不救父母所制之相。其文加上已引。寂云。是則行慈報恩之善行。故制令作即是攝善法戒攝也。此十戒中。義寂法師科後四戒云。自下四戒。於自學處正行防守。初戒遮恃勢乞求。第二遮解詐師第三遮嫉善鬪過。第四遮見若不濟彼師至第之始此分判。今為易知四戒竟後引彼釋也。
經。如滅罪品等。庄云。懸指後說故知非是指前已說。義可爾故。前後諸處多指後故。

網疏日珠鈔卷第三九 一校了
建治三年四月十八日。於東大寺壇院述之
沙門凝然
于後弘安九年七月十八日。於同寺院治定之
花嚴宗沙門凝然
寶永三年龍舍丙戌六月書寫此卷了
右筆佐野玄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