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四十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韋小燕
從此已下輕戒第三段十戒也。義寂疏云。自下第三十戒明攝和敬善。和敬有六。謂三業同及戒見利同。於十戒中。初三戒明三業同。次一明見同。次四明利同。後二明戒同。即論所說攝善戒中於諸尊長勤修敬事。初三戒中。初遮瞋不忍受。次遮憍不諮問。次遮慢不教訓。一一通遮三業不和。或可次遮身口意述曰。僧以和合為相。和合有二。一者理和。小乘生空大乘一空。凡夫倒見。實我實法由能執心。二我妄想當情顯現。其實體者本來都無。二我無處二真如性顯現明白。自他平等諸法均齊。本來無二湛寂一性。是其和體。二事和。即是僧體。和均無別。此有六和。謂戒和‧見和‧利和‧身和‧口和‧意和也。戒見利三名為體和。身口意三名為相和。彼此諸僧共同一味。俱持戒行無有異途。同戒比丘見解皆同。平等一和無有異見。所有利養正命同活。無有邪命別利之過。如是體相均平共同一味。名體和之僧侶。共集羯磨說戒及餘僧事。身集一處無別疏過一共同點。忍應呵者不呵。即是口業一共和合。有諸緣事身不赴集。故作與欲令心共同所作事業。離乖別過成如法事。是名三業共同相和。體相六和名和合僧。證理聖人成理和僧。今此十戒體相隨應成六和相。無應酬怨是身業過。慢人輕法是意業過。輕新求學是口業過。三業互通制其過失。自餘諸戒配對準知。彼師意致如是配對。今疏未必配對六和。太賢所釋大途亦同。勝莊師云。自下第三有十戒。明攝善戒及饒益戒初有□戒釋六度障。次有六戒明饒益。此即第一釋攝善法為三。初一忍報。次二當慧障。後一戒障此三師等隨應配對攝善饒益。文義分明。然亦此十配攝律儀。非無義理。對聲聞律有其所同。即是共門攝律儀故。至下隨戒點其相貌。
第二十一無慈酬怨戒
疏。忍行內充慈悲外溢者。若約意心。忍辱慈悲俱是內心。無報無瞋是忍辱故。拔苦與樂之心是慈悲故。今作無怨之心故名為內。約就拔苦與樂行相故名外也。
疏。瞋怨不止等者。瞋不止者即是作犯。止作犯者成律儀戒。忍善不增是名止犯。及此止故攝善成立。眾生背捨是違攝生。眾生歸投成攝善成戒。
疏。闕初緣犯初篇重戒者。此重戒者犯故瞋戒。彼唯一切對非怨境起瞋恚故。今報怨敵。此義邊者即輕垢故。雖是報怨而起瞋恚。是重夷罪。
疏。闕第二緣得輕方便者。雖對怨作事而不起瞋恚。亦動身口。是輕方便。
疏。怨境有深淺等者。上怨中怨下怨。於自身作怨。於吾父母作怨。於兄弟姉妹作怨。於堂第等於明友作怨。於他人作犯。如是淺深重重非一。作怨之者名為怨境。言起瞋有粗細者。於相違境創起違心。是細。漸次強盛忿怒取杖。是最重瞋。言加行有增微者。加行進成有微淺位。有中容分。身口成業。此時增勝。犯愆是重。言前人苦有多少者。無慈報怨令受苦惱。或失滅財實。或衰損財寶。或失沒資緣。或闕減利養。或惡名流布。或所作違反。如此等事諸門競來。多少不同皆是苦惱。
疏。若自雖數對治等者。佛子持戒不違受體常起對治。安住善心正知正念。護心相續一毫一塵不記惡念。若起惡念。相續善心中間斷絕不能連續。然凡夫癡鈍漏習生常。今受佛戒相續念持。常起對治。而煩惱熾盛隨增勝者。時起煩惱此即率爾生常。惑起由先對治意樂力故。所起煩惱非是咎犯。或是貪增或嗔癡增隨增盛者。隨緣率起。由意樂力無有所犯。若煩惱增盛者。雖過小緣隨其所增惑勢率起。雖不增盛由緣強勝。率爾即起煩惱。生緣不定。心境因緣等故。太賢法師菩薩戒十門持戒中如是事義名意樂門。故古迹云。然瑜伽云。若欲斷彼生起意樂發勤精進。煩惱燃盛弊抑其心。起嗔蓋等無所違犯。由此第六有意樂門。由意樂力惡無犯故。如十住論。慳心不解不能施時謝。今未熟。後當施故今疏因緣彼意樂門。
經。以瞋報瞋等者。天台云。謂以瞋打報瞋打。非應以德報怨咸師釋云。此與論語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異者何也。蓋由儒行立世禮法故。許報怨復讐。今運出世普慈乃欲怨親平等故。唯應以德報怨也。疏前文外書一是禮之所許也。殆彼法之所禁亦乃不許。故知外書亦有二途也太賢云。言以瞋報瞋等者。如長壽王經云。以怨報怨怨終不滅。以德報怨怨乃盡耳。是故菩薩不瞋為勇。言若殺父母至不順孝道者問。俗禮之中。君父之怨不報非孝。何故今言於害主親報之違孝答。孝有二種。世間之孝以怨報怨。如草滅火。勝義之孝。以慈報怨。如水滅火。既信六道皆我父母。豈為一親更害一親。彼殺今親後墮地獄。但可悲愍。更無可報。故以慈心平等解怨。速令斷絕。孝之中之孝。寂釋若殺父母兄弟等文云。外論一也。怨親定異。故云父母之仇弗與共天下。兄弟之仇弗與共國從。毘第之仇不為魁師。內融三世怨親一貫。豈容為彼一親而殺此一親耶。故雖殺父兄不得加報。又我親既死。不可還活。殺害彼親。於我何益。故長壽王經云。以怨報怨怨終不滅。以德報怨怨乃滅耳長壽王經文太賢已引。今亦重引。
經。若國主為他人殺等者。莊云。自有兩釋。一云。國主為他殺其父母。菩薩亦不以殺報殺。一云。若國王被他人殺。亦不得報殺。住大悲心以慈報殺。如師子王被他毒箭。以慈報殺事。如賢愚經堅誓師子品說。殺生生怨。結墮惡道故寂疏二釋。與此大同。
經。殺生報生不順孝道者。寂云。謂怨復是親。故亦有生我之恩。殺彼生命報我生恩。不順孝道也。此亦殺時別結重罪。今於報怨之邊結輕垢也銑云。殺生報生者。生即命也。殺命酬命。故云殺生報生。又解殺彼怨生以報生父母生身之澤。故云殺生報生與咸云。經云不順孝道。則與彼世禮孝道相違也。今之孝道者。前經文云。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以戒為孝。方曰至順。豈容殺生。又儒但據今見生釋。乃業通三世。以此怨境未必前世。非己父母。若以殺報即殺我父母。豈是孝道。故云不順孝道也。
經。尚不得畜奴婢等者。天台云。奴婢出家菩薩不得畜。在家得畜。而不應非理打拍。咸師釋云。大經云。有說如來許畜奴婢僕使。舌則隨縮。戒文經文不容畜僕。蓋以乞自活一已尚猶外物畜婢豈是持戒。自有淨侍之人。以為給奉也。今之享用以富貴夸耀者。可不誡之莊云。不畜奴婢者。制出家菩薩非制在家。
經。口罪無量者。奧云。世人於奴婢等大分如此。或恐是得字。傳寫誤故咸云。有本口字為得字。意謂日日起三業。尚乃得罪無量。何況殺命為七逆也。意亦優長。今且從見文也從見文者。彼師所註本云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仍釋云口罪無量者。打拍身業。罵辱口業。意在其中。於三業中口因偏多也此釋口業之本。次下舉彼或本口字也。
經。作七逆之罪者。銑云問。怨家非父母等。云何言七逆答。以前生中曾為師父故云七逆。此乃過分遮止實不得逆。又解此從舉輕以況於重。非約於讐曠云。既一切男女是我父母乃我故身。今乃以殺相酬義當於逆故通云七。重外更加一輕垢也。
經。而出家菩薩等者。奧云。發菩提心是則出家。不約形服。不爾在家菩薩得不犯耶。曠云。有本無出家字。天宮云。據梵網大本合有。凡發大心稟菩薩戒並名出家菩薩。故淨名云。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等太賢云。出家有二。一心出家。二身出家。故通二眾不忍為罪。如戒經云。忍辱第一道。佛說無為最。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銑云。而出家者。簡在家也。欲明出家與俗全異故。不聽報。不制在家。恐壞俗諦。亦有本無出家之字。撿梵網經。有者為正。如四分律。有梵施王殺長生王乃其夫人奪其國土。長生有子。臨終語云。以怨除怨怨終不除。唯有無怨怨乃息耳。其子長大善能彈琴得親梵施。從王遊獵王眠其膝上。遂撮王頭拔釰欲殺。念父遣囑遂不殺王。同載而歸還其國土。以女妻之與咸云。獨言出家。應在家下犯耶。藏疏云。雖二眾同犯。然出家由深故別重。舉以捨俗親緣作慈。故奧疏云。發菩提心通是出家。二疏皆有理。通意由長奧云。發菩提心是則出家不約形服。不爾在家菩薩得不犯耶。以中攝初後。但言六親爾。據此兼犯殺瞋二重戒也言性遮者。涉云。此是性戒護三業故。以嗔報嗔以打報打者。令僧乖別。故說持制言粗細者。通制三業兼有煩惱。涉云。義通輕重。嗔打即輕。報殺即重。言止作者。涉云。然是止持作即犯故。言同異者。寂云。二乘俱制七眾同禁。言對論者。第十六罵嗔等報罵等戒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罵報罵他嗔報嗔。他打報打他弄報弄。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義寂‧勝莊並引此戒。然義寂云。此戒無開緣。制意可見。引彼戒已即有此釋。此乃瑜伽戒文。不說此戒開緣。故云爾也。然汎之非無開緣。是故今疏‧銑疏‧周疏皆立通塞。通即開門。論文略之。故云無開。奧師指云開遮之義。如殺戒說寂云。即論中云於他違犯。思擇安忍即瑜伽論攝善戒文云。於他取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此戒即當此所說門。即是攝善法戒攝故。彼聲聞戒有打比丘及搏比丘。並是提罪。打傅沙彌等並突吉羅。彼即此中一分所攝。而彼非是酬報怨讐。汎爾打搏而亦不遮有報讐義。此菩薩戒事通一切。皆約酬報以結其罪。准此等事。今今戒即是攝律儀收。此即防護重中殺戒及故嗔戒。然亦通彼攝善法戒。是故寂等彼戒攝也。雖能攝善而直約就其當體相。是止持戒。如利涉判。若約實義總通三聚。無慈報敵事通一切。雖通諸門。酬讐報怨多在瞋事。由瞋恚故致恨嫉。報通一切者。以瞋報瞋以打報打。以罵報罵以詈報詈。以謗報謗以惡口以惡口。此惡業道皆準可知。為人被害已斷命根。不能報酬。如疏簡之。若俱未命斷時切射傷損。由此二人俱致命斷。此亦以殺報殺所攝。無慈酬怨戒竟。
第二十二慢人輕法戒
法寶本是最上高勝。其體玄妙深奧貴重。而能犯人意以憍慢心見知法人種姓形貌等。輕卑陵蔑不隨受法。非是輕法由輕人故。不受其人所持法義。是故即成輕法事。寂法師名下心受法戒。於知法人謙下自心。即請彼人傳受其法。人體雖輕持甚深法。知大法故。諸經律論言敬重供養持法之人。與敬供法功德正等。皆由此義。太賢‧善珠並名慢人。輕法戒。即同今疏也。
疏。菩薩理應為四句而身受千釘者。
疏。求半偈而高嚴捨命者。是釋迦佛因位所修。以婆羅門身求大乘法。於雪山中。先聞羅剎通過去佛所說半偈。彼婆羅門為聞後半偈。自上高樹投身與羅剎事也。涅槃經第十三云。善男子。乃往過去佛日未出。我於爾時作婆羅門。修菩薩行悉能通達周遍求索大乘經典不聞方等名字。我於爾時住雪山爾時釋提桓因自變其身。作羅殺像。形甚可畏。下至雪山。去其不遠。而便立住。是時羅剎心無所畏。觸健離當辨才次第。其聲清雅。宣過去佛所說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說是半偈已便住其前。所現形貌甚可怖畏。顧盼遍視觀於四方。是若行者聞是半偈心生觀喜即從座起。以手舉髮四向觀視。而作是語。向所聞偈誰之所說。爾時四觀不見餘人。唯見羅剎即便前至是羅剎所。作如是言。善哉大士。汝於何處得是過去離怖畏者所說半偈。大士汝於何處而得如是半如意珠。大士是半偈義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之正道也即答我言。大婆羅門汝今不應問我是義。何以故。我不食來已經多日。處處求索了不能得。飢渴若惱心亂謬語。非我本心之所知也我即問言。汝所食者為是何物羅剎答言。我所食者唯人煗肉。其所飲者唯人熱血。自我薄祐唯食此食。周遍求索困不能得。世雖多人皆有福德。兼為諸天之所守護。而我無力不能得殺。善男子我復語言。汝但具足說是半偈。我聞偈已當以此身奉施供養羅剎答言。誰當信汝如是之言。為八字故棄所愛身。善男子我即答言。汝真無智。譬如有人施他瓦器得七寶器。我亦如是。捨不堅身得金剛身。汝言誰當信者。我今有證。大梵天王釋提桓因乃四天王有證是事。復有天眼諸菩薩等。為欲利益無量眾生修行大乘具六度者。亦能證知。復有十方諸佛世尊利眾生者。亦能證我為八字故捨是身命。羅剎復言。汝若如是能捨身者。諦聽諦聽。為汝說其餘半偈。善男子我於爾時聞是語已心中歡喜。即解己身所著鹿皮。為此羅剎敷置法座。白言。和上願坐此座。我即於前叉手長跪。而作是言。惟願和上善為我說其餘半偈。令得具足。羅剎即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爾時羅剎說是偈已。復作是言。菩薩摩訶薩。汝今已聞具足偈義。汝之所願為悉滿足。若必欲利諸眾生者施我身。善男子。我於爾時思此義。然後處處。若石若壁。若樹若道。書寫此偈。即便更繫所著衣。哀恐於死後身體露現。即上高樹尋即放身。自投樹下未至地。時虛空中出種種聲。其聲乃至阿迦尼吒。爾時羅剎還復釋形。即於空中接取我身。安置平地。爾時釋提桓因及諸天人大梵天王稽首頂禮於我足下。讚言。善哉善哉。真是菩薩能大利益無量眾生。欲於無明黑闇之中然大法炬。由我愛惜如來大法故。相嬈惱。惟願聽懺悔咎。汝說未來必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見濟度。爾時釋提桓因及諸天眾頂禮我足。於是辭去。忽然下見。善男子。如我往昔為半偈故捨棄此身。以是因緣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彌勒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尊因位三僧祇等修菩薩行。難行苦行精進勇猛。利行當多劫修故。於因中超爾所劫。簡正記一云。翅足讚歎底沙如來七日精進超於九劫。今但九十一劫相好即圓也。此亦且據小乘以言。若準大乘說。超四十劫也。布髮掩泥超八劫緣起。如四分律中(私云在受戒犍度中)翅足足讚佛超九劫。如俱舍論中述。薩埵王子捨身超十一劫緣。如金光明經述。雪山求半偈超十二劫。如涅槃經說也。已上通大小乘都計四十劫也又云。翅足讚佛九劫。大小二乘同許。是百劫內超。餘之若行三十一劫。大乘之中無。約僧祇劫中超水大劫。不合將他三祇劫。外百劫內數以共增添。此據意恩基法師解思之此破有人以四十劫超越之事。安置小乘三僧祇。外百劫之中。言餘六十劫修相好業。九劫超越大小皆說。此即小乘三僧祇中百劫中超。自餘不爾。彼三十一劫皆三祇中所超劫數。大乘教中修行時分。啻是三阿僧祇耶劫。不別立百劫修相時劫。小乘教中福智別修。三阿僧祇專修智分。三僧祇後將近行滿成佛之時。於百劫中別修三十二相八十種業因。大乘教中菩薩初心乃至後心皆是福智雙修。是故無別相好之劫。唯立三祇不立百劫。賢首大師始教之意。為引經令迴向大。亦說百劫修相好業。如本業瓔珞經所說問。若小乘教。百劫之中唯超九劫。無餘超劫。彼三祇中有餘三十一超越耶答。三十一劫超劫之義。唯在大乘。小乘不言。小乘宗中唯言百劫中超。餘一切時無有超義。百劫中超唯局釋迦菩薩。極勇猛故。若通一切。彌勒菩薩亦應超故。彌勒不爾。故不通餘。不同最後身一切菩薩。以有滿智斷下八地見修諸惑。見道已後三十四心。以無滿智斷悲想地見修諸惑。成等正覺。
疏。王身為羅剎之床者。
梵網疏日珠鈔卷第四十
文保二年六月九日。於東大寺戒壇院再治昔所製鈔讓于實圓禪明房。努力努力自廢學業而已
于時寶永三年龍舍丙戌九月二十六日書寫此卷了
右筆尊光院中將懷賢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