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五十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韋小燕
第四十四‧五‧六‧七‧八戒結勸流通
第四十四不敬經律戒
經。常應一心者。進云。神思怡悅都無散亂。故名一心此一心者。非五識心。是第六識。雖言一心。非唯心王。亦意識相應三摩地數。專注一境無轉餘境。相應念數憶持不忌。同時受想領納取像。思數造作。善諸數中信慚精進無貪嗔等。如是等相應俱起總成一心。諸起善心終習道業。一心行相其事如是。
經。受持讀誦大乘經律者。進云。受者。一手執經卷。躬於師所求解曰受先於師所傳受經典名句文身。此是受文句也。非受唯受文句。亦更聽受文字句逗之下義理。此受即通能詮所詮。註所陳說是受義理。進註亦云。持者二聽憶在心。歷身不忌曰持持謂憶持。念數為體。前所傳受或能詮文。或所詮義。覆練覆思不忘不捨。前之時雖有諸數。領納為體。故立受名。此持行中諸數雖俱。以念為本。故立持名。註亦云。讀者。三開卷目閱。尋文無怠曰讀對能註教。向文隨句。次第諷唱。言聲不濁。句逗無濫。句逗混雜。義不顯故。註亦云。誦者四背文闇說。心無錯謬曰誦誦謂闇誦。乖文止視闇憶意府。前讀開眼見字緣句眼識所緣。詫色經卷存名句文。是意識能眼識所緣。唯是色經。所盡色境能詮名句皆色法故。佛在世經唯是口言。所成名句無色經卷。口授口受多無對向。色名句文無有諷讀。唯是闇誦。進註亦云。大乘經律者常住經律。乃從三世諸佛法身中流出。與一切眾生作成佛之根本。譬如一燈燃百千燈。燈燈皆明瞑終不絕。以佛法可貴饒益有情令開悟故此大乘經律者。即今梵網大乘菩薩戒經。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雖通諸教。今至此文即指當經。總通三藏。應如是修。
經。剝皮為紙刺血為墨等者。進云。剝皮紙者五明書寫。標心重法。若得堅心無動者即應行之。未得不思議念者勿應為也聖德太子調紺青紙。自手書寫金字梵網經上下二卷。自剝手皮書經外題。其經二卷親有法隆寺上宮王院。此迺極聖所作希代靈珍者也。進註亦云。刺血為墨者。往往見有菩薩刺額上血用書經戒。以髓為水者。謂骨髓之中有其清汗。湛和血為墨用也。折骨為筆書寫佛戒者。鐵削身骨為筆將用書經。不用世間草本筆札。故智論云。有受法梵志。十二歲中遍閻浮提求知聖法。而不能得值世。無佛法僧亦盡。有一婆羅門言。我有聖法一偈。若實受法者當以與汝。答言我實受法。婆羅門言。若實受法者。當以皮為紙。以骨為筆。以血為墨書之。當以與汝。彼如其言。破骨剝皮。以血寫偈。偈云。如法應修行。非法不應受。今世與後世。佛法者安穩木皮穀紙者。穀謂楮皮。赤曰角豬皮。體一而名別。亦有用藤皮作紙。亦有處用大鹿皮作紙。亦有處用麻鞋底水浸洗熟擣為紙。紙名是一。所用之物各各別故。絹者染黃色熟絹書其經論。素者用生白絹書其經戒。亦如隋煬帝治在楊州。勅令所司寫一切經一大藏。又自起樣令人織白絹作紙書經。闊狹與紙相似。皇帝親自手書一大藏經。竹者取一切竹。刮除青皮為簡。可書經為處所如紙故。帛者取灰汗煮白絹令熟。將用書經。亦悉書持者。取上來數種木皮絹素竹帛。並堪用寫經戒故。言亦悉書持註亦云。常以七寶無價香華者。此明用心。供養經卷同於七寶。七寶雖貴亦須賣卻。巿買香花供養經卷。非是七寶本體。堪作香華也。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者。用七寶雕鏤莊嚴作盛經函篋也寂云。剝皮為紙等者。若得堅心無動者則應行之。不爾未必須行。但應作心願。為木皮角紙絹等。隨力必須為之。菩薩地云。中於三通通制。故彼文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日日中。若於如來或為如來造制多所。若於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所謂諸菩薩素怛爦藏摩怛理迦。若於僧伽為十方界已入大地諸菩薩眾。若不以其或小或多供養具而為供養。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讚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心隨念三寶真實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違越。若不恭敬嬾懈怠而違犯者。是染違犯。若誤失念而違犯者。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心狂亂。若已證入淨意樂地。常無違犯。由得清淨意樂。譬如已得證淨苾芻恒時法爾於佛法僧以勝供具承事供養。善生經云。若作衣服鉢器。先奉上佛。并令父母師長先一受用。然後自服。若上佛者。當以香華贖之涅槃經十三云。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讚。大涅槃經猶如醍最上最妙。若有能服眾病悉除。一切諸藥悉入其中。我聞是已竊復思念。若有不能聽受是經。當知是人為大愚癡。無有善心。世尊我於今者。實能堪忍。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折骨為筆。書寫如是。大涅槃經書已讀誦。令其通利。然後為人廣說其義智論二十八云問曰。何因緣故。菩薩智慧。於無量阿僧祇劫已來。合集眾智。於無量劫中。無苦不行。無難不為。為求法故。赴火受巖。受剝皮苦。出骨為筆。以血為墨。以皮為紙。書受經法。如是等為法故受無量苦。以智慧故世世供養。其師視之如佛。一切所有經書悉皆誦讀解說。於無量阿僧祇劫常思惟籌量。尋求諸法好醜深淺善不善漏不漏常不常有無等。思惟分別問難。為智慧故供養諸佛及菩薩聲聞。聽法門難信受正憶念如法行。如是智慧因緣具足故。云何不勝阿羅漢辟支佛四十華嚴第四十卷普賢十願中云。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從會道場。及至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就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如今世尊毘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等。云云。一切如來因中如是。難行苦行。剝皮為紙。切骨為筆等。書寫佛經。乃至萬行成就圓滿。成等正覺。一乘行人隨學諸佛所行萬行乃至成佛。此由求法至誠重法慇懃故輕身命致剝皮等。如是書經。行儀清潔。嚴飾道場。懸幡旋蓋。香華燈油。飲食水渴。恭敬供養。至心禮拜。如是慇懃書寫經律。著淨潔衣。口含名香。身用沐浴。皮紙血墨。髓水骨筆。誠心專至。皮紙骨筆。舉至誠極。亦是上聖捨身之葉。自餘汎爾敬法之人。隨分凝志。運致寫功。雖非皮紙髓水等具。啻凝剝皮刺血等思。木皮之紙地涌之水。松煙之墨菟毫之筆。以此為具。書寫經戒。常途墾誠以此為足。絹素竹帛經亦所勸。啻抽心志窮功而已。華嚴傳中書寫之篇。熏衣含香。嚴飾經堂。至誠凝思。書寫花嚴。文字放光。現諸奇瑞。書寫諸經。皆此例耳。
疏。十種法行此中具說者。菩薩發心修大乘法。恒爾習學十種法行。瑜伽中邊攝大乘論具足舉列令人作行。且瑜伽論七十八云。復次於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薩成熟有情。何等為十。謂於大乘相應菩薩藏攝契經等法。書持供養惠施於他。若他正說恭敬聽聞。或自翫讀或復領受。受已廣音而為諷誦。或復為他廣說開示。獨處空閑思量觀察。隨入修相此中十法不立一二。總相連續布列而已。真諦三藏所譯中邊分別論云。大乘法修行有十。一書寫。二供養。三施與他。四若他讀誦一心聽聞。五自讀。六自如理取名味句及義。七如道理及名句味顯說。八正心聞誦。九空處如理思量。十已入意為不退失。故修習梁攝論第十云。若菩薩修行十十地不出十種正行。此十種正行是十地依止。十種法正行如十七地論說。諸菩薩於大乘中為成熟眾生有十種善法正行。與大乘相應十二部方等經菩薩藏所攝。何等為十。一書持。二供養。三施他。四若他正說。恭敬聽受。五自讚。六教他令得。七如所說一心習誦。八為他如理廣釋。九獨處空閑正思稱量簡擇。十由修相入意。如此十種正行。幾是大福德道。幾是加行道。幾是淨障道。一切是大福德道。第九是加行道。第十是淨障道此是釋論文也。釋無著本論言二由已得行相得與地相應十種法正行故之文。此明由四種相見歡喜等十地相。其中第二相也。與地相應是十法行。此十法行十地依止。由此十行入十地故。法銑列十法云。具足應明十種法行。所言十者。一書寫。二供養。三施他。四聽聞。五披讀。六受持。七開演。八諷誦。九思量。十修習問。今經當戒說幾法行答。銑云。初法供中十種法行略申四種。一受持。二讀。三誦。四令書寫進註判為五種。一受。二持。三讀。四誦。五書寫。如上具引。具足列之為十種法師。其名全同法銑所列。十已云依行。此是十種法師。約自身行。若勸他人行此十法者。能勸之人亦得十種法師名也菩薩發足修習萬行。資糧位菩薩一大阿僧祇劫修行此十種法行。此由十地所依止故。如是等行。自利利他六度四攝。隨應修習得入初地。言性遮者。不敬經律故犯此戒。即是遮戒。恭敬經律即作持戒。身語修習即是麁業。意思恭敬即是細行。寂云。七眾同學。大小不共天台云。七眾同大小不全共。菩薩應修五事。聲聞五篇輕法應誦持。餘事不制言應作五事。受‧持‧讀‧誦‧書寫為五。或以供養為五。如寂疏言。文中凡列五種。一受持。二讀。三誦。四書寫。五供養瑜伽論文如前寂疏。不敬經律戒竟。
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
經。常起大悲者。進云。大士心普愍念眾生。眾生心迷長沒惡趣。菩薩起大悲故。拔令書出苦海大悲是菩薩無緣慈悲。凡夫菩薩雖未證得二空真理。有漏觀解仰學大悲。隨分緣物無相濟生。
經。若入一切城邑者。進云。城者國王所居。邑謂州縣官人民住止也。舍者貧人一屋獨居名為舍。宅者毫貴富人大家所住曰宅此舉菩薩所化處所。
經。汝等眾生盡應受三歸十戒者。進云。量機優劣不同。所授戒法亦有其多少。言三歸者。如優婆塞戒經第五云。善男子。為破諸苦斷煩惱。愛於無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戒。如汝所問。云何為三歸依者。善男子。謂佛法僧是為三也。佛者能說。壞煩惱因得正解脫故。法者是壞煩惱因得真實解脫故。僧者滅煩惱因。得正解脫故。名三歸義。十戒者。有三義。一是十善業戒。二是菩薩十無盡戒。三是沙彌十戒之法。雖有三種不同。俱是十戒收也銑云。受三歸十戒者。此有二釋。一令受三歸。二令受十戒第二釋者。欲受十戒先受三歸。後義為正此二釋者初或唯三歸。或唯十戒。後義三歸為羯磨。十戒為說相。此為正義。寂云。十戒者或是十善業道之戒。或是菩薩十無盡戒此中總言一切眾生。此就人道眾生為言。教化眾生發心受戒隨行者。心或歸或戒。於戒法中或菩薩十重。或沙彌十戒。或十善戒。事非一準。
疏。此有二義一受戒得。此初義者。受十戒時三歸為羯磨三歸三歸結之後說十戒相。是名受體上說相。此就常途沙彌戒為言。後義既言菩薩三歸。受菩薩十重時。以大乘三歸為羯磨。三結之後說十重相。即是梵網十重菩薩禁相也。而言二種受戒者。三歸亦名戒故。非唯三歸羯磨而已。或可此二義者。初義先受三歸以為羯磨。後說十波羅夷為其說相。後義或受菩薩三歸或受十重禁或同法銑所釋二義。
經。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者。寂云。見畜令發菩提心者。畜生之中或有點慧得領解者。或雖當時無能領解法聲。光明入毛孔中遠作菩提之因緣故銑云。次教發大心中。先佛畜生。此謂不解法師之法。但心念口言教令發心。遠與彼作得道之因。亦增菩薩自悲心也。如牛呞類是其事也。
經。山川林野等者。進云。石高曰山。平源名川。樹多名林。無木有草曰野。菩薩行此四處逢遇一切眾生。皆須教化作成佛緣故言性遮者。不不化眾生違饒益有情戒。不教化邊是遮罪也。教化眾生是作持戒。慈心是細。身語現前是麁。莊云。如瑜伽云。攝受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是名有犯。是染違犯天台云。七眾同犯大小不共。大士化眾生是正行。小度自度不化非犯寂云。道俗同學。大小不共。以聲聞本不兼濟故不化眾生戒竟。
第四十六說法乖儀戒
經。入檀越貴人家者。進云。檀越梵音。此云施主。謂一切道俗七眾追福皆名施主。言貴人者。國王大臣延僧設會。資益國界。現存擇保。形命及以凶魂七代現世六親。七代者。一高祖。二曾祖。三稱祖。四父。五己身。六兒。七孫。是為七祖之親也。
疏。一人坐己立等者。不得立為白衣說法者是第一也。言應白衣眾前高座上坐者。此示正儀。反此即成後二科非儀。白衣高座法師下座是第二非儀也。白衣既高座。法師既下坐。此即第三非座非儀。故云經中高坐具後二也。言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者。總制上三非儀說法。四分戒本百眾學中。從第八十六至九十二。總有七戒制非儀說法。而皆除病。一人坐己立。二人臥己坐。三人在座己在非座。四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五人在前行己在後行。六人在高經行處己在下經行處。七人在道己在非道。後有五戒亦制說法非儀。從第九十六至第一百。皆由所持物非儀。制不可說法。謂持杖劍矛刀蓋也。此亦除病緣開說焉。今此經中制人坐己立人高己下。兼有人在坐己在非坐。
疏。攝論云若人戒足雖羸劣等者。此彼無性攝論第五引有頌文。彼論次上文云。有善尸羅故名持戒。有惡尸羅故名破戒。於此二種能說法者。為聞法故。恭敬法故。起善友想。無有差別。是故說言善友無二。由是因緣。於破戒者。不應一向謂非善友次下引此頌也。
疏。又經云有知法者等者。涅槃經第六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恭敬敬禮拜。猶如事大婆羅門等。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恭敬禮拜。亦如諸天奉事帝釋。
經。如事大婆羅門者。進云。眾生之心乃有多種。有人隨佛聽法得解脫果。有人事火常令存活。不使斷滅求生天故。此是邪法不可依也說法乖儀是遮戒也。制身口儀是制麁業。寂云。七眾同學文言比丘者。在家為師範義少故。大小共制此制能說之人。若約能聽。反能說人行相。應知法師下座。己在高座。不可聽法等也。
第四十七非法立制戒
經。四部弟子者。進云。出家僧尼。居士男女。皆約有天力勢制。抑佛法不令流布。斷滅佛種故。
經。明作法制我四部弟子等者。進云。言四部者。謂在家四部。一優婆塞。二優婆夷。三童男。四童女。如是四人善心內發好樂出家。有力王臣百官太子。制約不許入道。此亦深違佛教。以十方世界一切諸佛說法戒律。不障四部信心人出家。今此梵網及仁王經囑累品。世尊反覆七度付屬佛法。與一切王官一一皆令同。此中唱制令使流通。勿令非法立制障礙佛法。使人天含識不得利益。故出家功德經云。若有為出家人當作障礙抑止者。此人斷滅佛種。諸惡集身猶如大海。得癩病死。入黑闇地獄。無有出期。此誡約出家五眾。在家四眾都制不許破壞。言在家四眾者。一王。二臣。三俗男。四俗女是。然在有都有六眾。加優婆塞‧優婆夷。是為十一眾也寂云。由二因緣滅破佛法。一立非法制。二不聽出家行道等事。
疏。此破住持三寶等者。汎言三寶有其三種。一同相三寶。二別相三寶。三住持三寶。此住持寶正為佛度後所歸。佛是泥木金石造彫治鑄畫繪彩色。啻摸佛身形影而已。法是絹素竹帛木皮穀紙黃白紺紙諸色所書名句文字。啻書如來口音所說大小諸乘。隨機所授語聲教法。僧是剃髮染衣。受持禁戒修行三學。弘持佛法具戒僧尼。兼攝式叉沙彌沙彌尼等。是名住持僧寶。由此三寶住持遺法。利潤眾生令獲道果。今言造立形像佛塔經律出家行道。如應即住持三寶禁止此等故。為此戒所制。與咸所註經本。佛塔經律之次破三寶之罪之破字。已前有六十四字。彼本文云。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立統官制眾。使安藉記僧。菩薩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薩正應受一切人供養。而反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與咸註云。藏疏經本。從佛塔經律下。即接是破三寶之罪。中間闕脫六十三字。不審古有此本耶。寫者之脫耶法銑所牒經本亦有此六十三字。然世流布本是字無之。故闕六十四字。日域世流布本無此六十餘字。如賢首師今疏所釋。法進所註經本亦無六十餘字。法銑云。次制遮造經像。通前則是滅三寶也。至於末代籍此住持。今並不聽。群眾何仰。三立官統眾生。故云統官制眾。四責僧尼籍故。云使安藉記僧。五遮道事俗。於中初正不聽反敬。故云比丘等。次舉應以顯不應。故三而菩薩等。次勸不聽滅法及違制經犯並可知為顯所闕文義。引法銑師所釋。明作制法下別遮立制滅法之相。於中為五。初制不聽出家。次亦復不聽下次制遮造經像等。即如所引。若國王百官下勸不聽滅法。此是戒本五句中第四句也。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者。第五句違制結犯也。此與咸所註經本也。世流布本言。而菩薩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立制滅法約其意樂。即是性罪。而立制邊即是遮罪。意樂深重是細罪。若約身語是麁業。寂云。大小俱制。七眾同防天台云。在家二眾同犯。出家五眾無其自在之訓脫立閡善制限亦同此制。大小同犯非法立制戒竟。
第四十八自壞內法戒
疏。蓮花面經云等者。出彼經上卷也。加之仁王經下卷云。大王。我滅度後四部弟子一切國王王子百官。乃是任持護三寶者。而自破滅。如師子身中虫自食師子完。非外道也。壞我法者得大過咎。正法衰薄民正行。諸惡漸增其壽日滅等。種種無量出壞法過。
經。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等者。進云。如世人唯有一子念之甚重。寒暑守護無令虧失。戒亦如是。至於持犯兢兢無怠。雖犯小罪由懷大懼此釋如念一子句。釋如事父母句云。子之事父極是用心。晨省暮參知飢知渴。知暖知寒。夏則共戚止。樂則同懼。父母有疾。甘美不食。不護身體。不整衣冠父母疾愈。整亦何離護所受戒譬一子者。愛護養育不離眼前。愛護戒體肥滿圓備。喻事父母者盡孝敬德。順命思報。隨順佛制。極作敬重。
經。而況自破佛戒等者。身自破戒得罪無量。殺人破法因緣者。教人毀犯戒律。受苦寔亦長時。亦無孝順之心者。順佛誠言名為孝子。違佛禁戒。孝義何存破壞內法是遮罪攝。若約身口即麁業。寂云。大小俱制。七眾同學自壞內法戒竟。
疏。二如是九戒下總結勸學可知者。此結第五段九戒也。第五段有二。初列九戒。二結九戒。雖第五段不標二門。今以義結。故云二如是九戒等。
疏。二諸佛子下總結等者。二言寫誤可言三諸佛子下總結。上輕垢罪釋文之初科為三段。初結前生後。二正顯戒相。三結勸修學。彼第三者今此經戒總結段也。故定應言三諸佛子下也問。上十重之終及輕戒前四段終。各結指餘所說。今此第五九段輕終。唯是結勸。不指餘廣。有何意耶答。銑云。次結數勸持以指廣文。迴在於後。以後文同一品故。故都結了方至廣也言後文者。下言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是也。彼處銑疏云。三示廣處。故云如無相天王等。應是天王名相。從此標品目以名焉。此等諸文連前九戒。是故至此方指廣也。
疏。上來別明輕重一篇戒竟者。如上所判。重戒三段。輕戒三段。各各三段各已說竟。故云二篇戒竟。
經。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等者。進云。上釋迦別序文云。佛則口放無量光明。是時百萬億大眾諸菩薩八梵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前乃都舉總眾無量。此下流通分中略舉國王王子乃至信男信女七類。就勝而勸。是引導義也問。此經說會有比丘比丘尼眾耶。若言有者。此經成道最初所說。其時未有聲聞律儀。菩薩必與聲聞律儀。共行篇聚。名比丘相。云何最初得有比丘。若云無者。佛既對彼同聞。大眾告言汝等一切大眾。應是現座同聞比丘。不應言指未來比丘答。此諸大眾既是現座聽法大眾。其中得有菩薩比丘比丘尼等。何強遮妨。如來化儀行相深玄。聽眾影向非餘所測。如來成道第二七日說花嚴經。第九末會。善財童子值五十五知識。問法得法。其中有德雲比丘。海雲比丘海幢比丘‧善住比丘‧有師子奮迅比丘尼。是與聲聞不可論前後等化儀。或可此經比丘比丘尼懸指後時。雖言汝等未必皆現現座。後時總告勸修。有何遮妨。
經。受持菩薩戒者。進云。次明教之所攝。故言受持。謂領納為受。隨行為持。又釋以心無信不受戒者。教文不攝。受者堅固不令毀犯三聚淨戒。故言受持菩薩戒也。
經。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者。進云。應受持者。此明勸修自利行。故言應受持。讀誦解脫者。次明解說為利他行。義於此勸。修益中有四。一明法住益。二明利生益。三明見佛益。四明除諸難益。書寫佛性常住戒卷者。於初法住益中有兩。一者佛性常住明理恒顯。二者明戒卷流通。令教法常存。言佛性者。是因戒力故。得成佛之本源。由修行故。令本覺之常顯。顯由明故。言佛性常住。常住者。法身不動義流通三世下。二明利生益。得見千佛下。三明見佛益。世世不墮下。四明除諸難益。
疏。謂舉彼諸眾略勸作五事等者。此明五種法師行相。總通一切諸經。有此五種法師之行。是故此經勸諸眾生令行五事。示種種益。今言略者。對十種法行故。不敬經律戒中略明四事。受持為一。讀誦為二。書寫為三。供養為四。上四事行儀式繁多。亦是苦行。書寫供養事繁雜故。此中五事總明二利。解說是利他故。亦是法施。餘四自行。其讀誦行亦是利他。亦是法施。令人聽聞歡喜潤益。
經。流通三世等者。進云。由今修學教授他。復展轉教化有情。化乃無量。故言化化不絕也。得見千佛佛佛授手者。三明見佛益。由持戒故得見一切三世諸佛。佛復授手引接大眾。天上人間常聞佛之正法。
經。世世不墮惡道八難者。進云。謂奉持戒品不生三惡諸難處故。言八難者。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者生盲生聾。五者佛前佛後。六者世智辨聰。七者北俱盧州。八者上生長壽天。是為八難也。
經。常生人道天中者。進云。一切凡夫進修力劣。俱共忻求三界有漏果報。世尊恐落惡道。隨其所樂且示人天法門。故言常生人道天中據其佛說。大乘戒卷流通三世。自行化他。讚歎隨喜。善法因緣。唯是直至常住佛果。殊非人天淺近之處有漏果故。本業云。教大乘人修一切善。唯成常佛之果。不受一切人天有漏之果。經文如此。又人解云。菩薩以人天法受道教化。勝於餘趣故。以一切眾生多分樂生人天。菩薩隨赴彼機方便化故正宗分竟。
經。我今在此樹下等者。從此已下是流通分。進云。以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言歡喜者。心安曰喜。故法華經云。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持戒光潔。於教無違。故曰奉行。
經。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者。進云。示其廣處故。云如無相天王品廣。是天王名。相從此標品目以此名。此等諸文連前九戒。是故至此方言廣明。明由生也。能生一切諸善芽故法銑解釋亦與此同。如前已引。結指九戒。與咸云。有云前第五總結中闕指廣。至此方云無相天王品廣明也。今謂不然。今乃流通指勸學之文。非謂明戒相也。
經。三千學士等者。銑云。言三千學者。謂三千界所學之者。有本言士。人妄改之。今檢梵網。者字為正。且明一華之國故。言三千時坐聽者明此州也。亦有戒文□□段。理則不周。前段勸持。此應修奉。若□□都無奉修也進云。三千學士者。自下第五大眾奉持分。此明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此是釋迦化。佛略說戒法如此。上文初首聽眾有其百萬億。今者大眾法廗欲天唯有三千。故言三千學士也又云。言時坐聽者。約在南閻浮提州佛所說梵網經故。云聞佛自誦。錄心不散名曰心心。翹仰志識故言頂戴。神歡身悅名曰喜。躍處誠依佛教□□□□□□與咸云。三千學士。曠云。即三千世界學戒之士。非三千人數也。然以三千為人數。故太少也。以三千為世界者。千百億樹下所化之眾。何止三千界也。亦是促靈鳳於鳩巢也。大師疏末追釋云。三千者三千威儀也。乃學三千威儀之士也。此解甚善。若據藏中有序文。亦云三千人聽什所誦學此戒。亦云三千學士與此相類。恐是翻譯之時三千學士。則不應作經文也。可作註字。自序一時之事。若爾應改佛字為什字耶。後來傳寫易致訛錯。今從疏釋言今從疏釋者。天台義記經終釋如佛花光王七行品中說已。還釋上三千學士云。本不同三千者。是菩薩應學三千威儀。三年者聲聞五年。菩薩三年。三年者戒定慧爾與咸註云。古經本有作三年者。有作三事者。寫者之訛也。今本當云三千。例如前釋三千學士種種解釋各有一理。不可全非。隨文直得。不可異端。舉聽眾數隨直不定□□少須持□□□□。上來賢首大師解釋。從我今盧舍那之偈至今歡喜受持。一部一卷十重六八所說經文。於三卷疏科分文句。涌出義理。指體顯相示業是用。大乘戒行盡斯簡牘。菩薩律儀窮今寧章。教行文理受隨止作持犯輕重開遮通塞。包轉囊括該徹兼通。啻此妙疏盡其精美。
疏。釋文已既了述懷頌曰者。此是結前生後。結成解本經三段□□□□□□□□通以□□疏皆有三段。故上分疏三段□□疏序十門已後。至釋今文喜躍受持。是疏正宗。今廣本毘尼藏下二行八句五言偈頌。是疏流通。二行偈文。初二句傷歎不見廣本。梵網梵本具譯應有三百餘卷。次二句明釋今一卷文。賢首大師為求梵網大本有度天之志。而不遂其願在大唐國。於經律論撿聚與菩薩戒相應要文。□□□□□□挌□□□□□□□□問答決判。名菩薩毘尼藏。有二十卷。昌於唐朝不沾日域。今明解釋造三軸。
疏。願此等二句正明流通。示導等二句明流通所得果。弘演佛法利益眾生。為令眾生獲得二轉三身無上果故。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五十
于時文保二年五月小二十九日。於唐招提寺牟尼藏院。為俗甥法子實圓禪明房述此鈔焉。花嚴兼律金剛欣淨沙門三經學士凝然春秋七十九。
寶永三年龍舍丙戌六月二十三日書此卷了。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