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行鈔(事鈔上一之分第二卷也。自鈔序始。至第一門開制往徵段)
輸入者 韋小燕
鈔。夫戒德難思夫謂下筆發端之語也。是以簡正記第三云。夫者。兩解云。發語之端。如云竊聞恭聞等例。二云蘊深旨曰夫。謂此戒德難思是深旨也。令欲仰難故稱曰夫戒德難思者。鈔批云。然難思者。有其二義。一體難思。二相難思。言體難思者。秉白四教法。第三羯磨竟。一剎那頃發於無作之體。非色非心。萬善初基三乘正因故。曰體難思。相難思者。以其從體起行。則假相而詮相同法界。互塵沙境。一一境上發諸律儀。彌互既寬。是相難思也。故善生經云。虛空大地草木眾生。此四喻比量豈是心慮能及。故四難思。謂量同太虛。德周大地。此持戒體難思量也。亦得云約教明難思。德既眾多矣。非心之所思。故曰戒德難思也簡正記云。問。古今製作。雖弘聖教。恐有魔事。皆先歸依三寶。請求加護。欲令其教久永流行。今鈔何不歸依而直歎戒德。答。多解。初云夫歸依有二。一冥二顯。今鈔欲著述時。已冥心歸依了。不更顯歸敬也。次搜玄云。鈔宗四分律。律本之中云。稽首禮諸佛等。既安歸敬。是以承律文。更不重述。或有釋云。但隨著述人懷。有無總得。今依順正記云。夫婦依者。三業偽體。如跪禮是身業歸依。佛有天眼能見。發言讚歎是口業。佛有天耳遙聞。意中歸依。佛有他心遙知。今鈔既入文歎戒。乃是口業歸命法身爰知今鈔主依如是義道別不案也。冠超眾象者。此兩默俱違記釋云。去聲呼之。取同出義非召物體。既冠首得意此語字也。亦以軌導舟航。既兩向為喻。初二句全不釋喻。記亦云既超象外無物可比。此取冠超眾象義。既戒冠超眾象故。物無可喻云事也。若如兩點即成喻。故知誤之平聲。特名物體故可成就喻。今去聲故不可然也。冠超眾象訓之時。帝無難也。是以今一張反。記云。不能全似故云冠超。亦別篇下記云。敘意生起冠後十門文云云。加之鈔批云。未著曰冠著之在首曰冠如衣未著曰衣著竟曰衣如冠著之在首。眾衣必隨之。喻戒能居上定慧必隨後起。以戒為先故冠定慧及萬善之首也簡正記云。冠者束也。超者過越也。眾者諸也。象者物象也。周禮云未在首曰冠在首曰冠禮記云。男子二十四冠之。父母為立名而召體。朋友為作字以彰德。亦莊圓云冠。圓以像天能覆於萬物。待鬢以為首飾。自後不改其制也。亦儀眼記云。冠者蟬冠古來皆戴之。謂蟬虫飲吸於露。而體清。今戴此冠。表男子有清恒之德。後制幙頭用曩冠上。唐朝高祖賜巾用替其冠。迄今不改大鈔記云。冠(灌音頭上著時各灌)眾象謂三界內一切山河大地乃至一切色形象也有人云。冠象謂於天戴象於地業疏引劉子云。至如冠章甫衣縫掖。嘉肴溢目。芳音盈耳。一時之榮故不足尚也同記云。冠衣二字去呼已上諸釋皆云聲呼者。取冠戴之義也。今記云。束戴同之也。束戴者束髮戴冠也。記取高出義。冠首時此高出義。名戒高出義也。
記。舟航依大小分之。小云舟。大云航也。簡正記云。舟航者。字統云。單船曰舟。雙船曰航。亦解渡水曰航。不渡水曰舟。舟是體航是用。今鈔體用雙彰也轍軌物樓柱。
記。乃至池等婆娑云。亦名為池。群鳥所浴。亦名為鏡。由戒淨故無我象現。亦名瓔珞。老少中年服常好故。亦戒名為頭。能見苦諦諸色。乃至知色陰等法故。功德所依名為器也。
記。具列八喻問。王子與王一子不同如何。答。事鈔一云。一者如王生子。為氏所敬。得戒護人生聖種中。後必成聖。如紹王位○四者如王一子愛惜紹位。得戒人因戒護故。必得成聖。理須愛惜。不得毀指同記云。前三喻戒體。後五並言愛惜。即喻戒行。四與初濫。前以王子直喻受體。後以父愛子乃喻隨行鎖轡勒良以舉諸象。
記。辟支及佛問。獨覺不值佛。何受戒耶。答。指歸云。明了論謂最勝人是佛。次獨覺。皆行戒法。令聲聞與佛理不在疑。獨覺出無佛世。婆論中亦非僧攝。何有得有戒答。若準義鈔中。問曰。獨覺為有戒耶。解云。亦得雖出無佛世。緣於別等得脫。亦得別解脫也。若爾此戒佛出世有。既出無佛世。云何得有戒。答。別解脫有二。一在家諸戒。二出家別解脫二百五十是。婆論依在家言戒。故云非僧攝也。亦善見云。五戒十戒一切時有。乃至無佛出世辟支輪王等亦教。故獨覺持戒。行毘尼理何疑。後堂記云。麟喻者是自受木叉戒。與佛同是自受戒也。若獨覺即稟教作行得木叉無疑也。梵云辟支。此云獨覺。具足呼勒支底迦。此云各各獨覺表無表章上云。一自然得。謂佛獨覺盡智心位自然得之。
記。常途如此常以五戒十善導人天故云自然也。
記。若論上智上智者聖道行也。
記。通被兩機利鈍二機云兩機也。
記。三寶舟航同舟航之主可通四種三寶哉。答。爾也。但今佛法二寶並假僧弘之。釋且依住持一邊釋歟。簡正記云。謂今僧尼剃髮染衣。受持禁戒入僧之位。即住持僧寶。又能書寫十二分教。即住持法寶。亦能建立形像塔廟。即是住持佛寶。豈非住持三寶之舟航。亦地持云。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由持戒所感。即是佛寶既成。已演四諦教。即是法寶度五比丘。即是僧寶。此則戒為化相三寶之舟航。又智論云。先持淨戒。後證五分法身。是佛寶亦擇滅無為是決寶。復得列學功德是僧寶。此則戒為理體三寶之舟航。已上三種三寶雖殊。皆用戒能運載。故曰寔私云。可局住持。記釋見爾。
記。一體理體就理而論問。一體實可理。理體三寶。戒疏一云。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此五分法身名事身。是以通真記云。法身性具曰理。五分修成曰事何況聲聞學無學功德。全是有為修成功德。問。若爾者何云就理而論哉。答。付出纏破障之理。且佛僧二寶約能證分之。故行宗云。然此理寶亦即同體。但望佛僧證理邊為別爰知云五分法身。亦云學無學功德。且約能證邊。寶彼被證知。理名佛僧。法寶必不約佛寶邊。滅諦涅槃之當體云法寶。約門時聊雖不同。論其體時。全一理之體也。是以戒疏云。理謂至理天真常住。還是心體問。若爾者取佛僧所證之理。云佛僧二寶。法寶相亂。法寶釋佛僧能證法則所證故。加之佛果五分功德三寶中不攝可云哉。帝難思如何。答。
記。化相一種局據佛世問。化相之僧寶。其體如何局佛世哉。若云聖者滅後豈無聖哉。若指在世凡聖二位。云化相之僧寶。形云局據佛世。在世凡夫定住持僧寶。如何。答。在世七賢四聖凡聖。皆助如來化儀。化相僧寶故云局據佛世。其故者。歸敬儀云。先智苦盡為僧寶通真記云。先智苦盡者。總收小乘賢聖五位。先智即是七方便人。苦盡者即四果人。證真斷苦。不入惡道。賢聖雖殊。皆有所證亦雖聖者。滅後非助化儀。可名住持僧寶。設亦雖為在世。不入七賢四聖之位。薄地凡夫。非化儀門僧寶。亦可攝住持僧寶。依之通真記云。問。若取儀相有濫住持。答。凡聖分之。問。凡通佛世聖及來際。答。佛後之聖非凡相。佛世之凡是住持此凡夫者攝薄地凡夫歟。記住持一位。通被三時戒疏云。形像塔廟為佛寶。紙素所傳為法寶。戒法儀相為僧寶在世栴檀木像等在之。故亦行宗云。問。文中單出本文者。佛世應有文籍哉。答。若約佛世本無文字。但諸聖士聞持而已。或可佛在世非無典籍。後結集者。偏緝成章義亦無妨爰知住持三寶可通三時也。
記。運載不絕故如舟焉此偏約住持三寶。釋舟航之義也。其故者一體約理故。必不依戒功。化相局佛世故。亦無運載不絕之義。唯住持通三時。亦依戒功運載不絕故。喻舟航也。寔植入道次第以。
記。正從後義前義泛論之。正後後義者。正釋文相也。
記。曲論來致釋相篇云。餘經但汎明化蹄。通顯因果事隨理通。言無所寄。意寔深遠。昏情未達。雖欲進修。尠得其要至如上列住持等事。
鈔。群籍於茲息唱簡正記云。群者眾也。籍謂典籍。經論既多。故云群籍。息者休也。唱者說也自大師在世。偏弘斯典。
記。正法像法各一千年問。此依何教。定一千年哉。答。大悲經云。正像各千年。末法一萬年雜阿含云。正法千年善見毘婆娑云。正法千年像法亦爾依此等文也。若引異說者。大集月藏分十云。過去諸佛正法七日滅。我正法住五百年。像法住千年摩耶經云。如來滅後正法五百年大論云佛之正法五百歲而衰微賢劫經云。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已上正法五百年說也。大乘三聚懺悔經云。正法像法各五百年此正像五百年之說也。補注七云。有人引青龍疏云。有教有行有證名為正法。正者證也。有教有行無證。名為像法。像者似也。無此三者。名為末法。末者微也。
記。如來定在正法問。凡取正像末三時事。諸師同自滅後取之。況戒疏滅後百年分出五部。釋正法初百年其宗同記云。正法千年。一百年時分出故云初百此等解釋自滅後定正法勿論也。如何。答。付之有多料簡。一義云正法正自滅後雖取之。二月十五日以前正法初年數入。正入滅次日雖取之。云正法千年時取其一年。故云定在正法也。一義云。定在正法正法非正像末之正法。只在世無非法。故云正法也此義不審也。既云如來定在正法。曰依通於正法。是配當三時見。
記。住法圖賛此祖師製作也。
記。列二十五祖此入末田地云爾。若除之唯成二十四祖也。
記。十誦云得蘭夷罪出十誦五十一。蘭即結大妄語方便故。謂雖云我是大師人不信。故只犯方便也。釋相引伽論云。自稱是佛天人師等偷蘭同記云。犯蘭有二。一世間一佛無第二故。二具足相好異世人。無人信受故問。若爾者設雖說事法何犯夷哉。人不可信故如何。答。說事法不云佛。成大妄戒也。謂云得彼佛所證四禪五根五力等功德等也。名云天人來供等。此名事法也。今云大師邊蘭也。人不可信故。說事法方夷也。是以云蘭夷。
記。娑婆五濁娑婆此翻堪忍。因恒願取娑婆穢土教化眾生故。娑婆者三千界總稱也。問。若爾者。何亦舉大千耶。答。別顯地界廣量也。
記。賢劫中第九減劫人壽百歲出法苑珠林等意。通成住壞空名賢劫也。若慈恩劫章意。賢劫名局自住劫二十增減惠心先德依立世經作頌曰。六萬四萬二萬時。拘留那含迦葉劫。百歲釋迦牟尼出(第九減劫中六四二萬百歲時也)至第十五減劫中。九百九十四佛出乃後住劫欲終時。樓至如來方出興然俱舍光記云釋迦牟尼當住劫第一劫出世。於此劫中已有四佛出世。即拘留孫佛至釋迦佛。若彌勒當第二住劫下生。
記。三十成道金剛般若疏若依光讚經。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普賢菩薩證明功德經。惟元三昧經同也。梵網云。七歲出家。三十五成道今三十成道天台等意也。法相宗菩提流支頌。彼云。七年作嬰兒。八年化童種人。四依者鈔批云。亦約榮疏解。四依大小乘相對辨者。一者如涅槃云。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即地別菩薩。以擬小乘七方便人。同為凡夫等真斷惑。是故說為具煩惱性。為初依人也。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初地已上還菩薩。同在欲界。以擬小乘苦忍已上斯陀已還。此二果位入聖位。同未離欲界。是故令為第二依人也。或云。初地至一位也。然聲聞以見諦為麁。思惟為細。菩薩以三界為麁。習氣為細。今六地終心斷三界結盡。猶如須陀洹斷見諦盡也。七地始侵習氣。如斯陀含侵思惟結也。以其麁細盡不盡同故。將初地至七地以擬二果也。阿那含人是名第三者。七地已上九地已還菩薩離分段身入深法位。以對小乘。阿含人已出欲界同為第三依。或從八地已上數之也。阿羅漢人是名第四者。十地菩薩學位已窮。得擬羅漢所作已辨為第四依也。此無學果正使已盡。習氣未已。迦葉起舞。身子起嗔。難陀悅色。畢陵迦罵河神等皆是習氣。然此但是煩惱餘氣之勢分也。不能成菩薩。無有體性也。今正取人四依。明其人能弘子四年學五明。十年受五觀。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教化眾生。
記。說三乘法度人無量法華經云。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得三乘。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謂出穢土佛必說三乘法三乘根性感佛出世故也。
鈔。偏弘斯典簡正記。偏云頗。不平地也。弘為揚也。斯典。典謂教典。佛在日偏頗弘揭。
記。必以威儀為主謂持戒云威儀也。四十二章經云。二百五十威儀教法華嚴經云。具足受持威儀教法。
記。大權影響但知祇奉大權薩埵。影如隨形。隨佛隨逐也。祇奉云承義也。如佛說都不雜餘言。持律故云祇奉也。祇祇候祇也。安敢措詞。
記。義疏云始於鹿苑等義疏一卷文也。
記。隨根制戒問。二百五十戒。隨三根可有輕重哉。答。於聽教可有單三衣百一諸長等三根不同也。於二百五十制戒者。一化弟子。凡聖利鈍一同無差別。六和隨一戒和故。
鈔。爰及四依遺風無替簡正記云。爰者爾雅也。今借訓及。今者於四依蓋取相接之義也鈔批云。爰由及也於也四依者有三傳。律藏使大師遺風之教無有癈替。故云爰及四依也。遺風者佛之教也。風有靡草。能教有除非之用。故曰遺風無替也簡正記云。初人四依者。准涅槃經云。善男子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建立正法。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世間依止。安樂人天。何等為四。有人出家。具煩惱性。奉持禁戒。威儀具足。能為他人。分別宣說八大覺而初依(准此是外凡位也。八大覺即小欲寂靜正念定精進曾媿正思惟是也)斯須二果為第二依。阿那含果為第三依。阿羅漢果為第四依。問。四依菩薩為約大乘。為約小乘。若是小第不能弘持。若是大乘何故上來將小乘四果等配屬。答。夫降三弘揚。摧邪顯正。必是大權菩薩傳演流通。若實聲聞不能攝化。文雖舉四果。且示相為言。如迦葉阿難當成佛位故。經云。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若將大乘行位配之。即地前三十四心為初依。登地至七地為第二依。八九二地為第三依。十地已去為第四依。遺風無替者。遺餘也。風教也。無者對有彰名。替者廢也。問。所以將風訓教者。答。如世風有美靡草能也會正云。涅槃曰有四種人。雖曰四果。實大菩薩故。第四依人。斷諸煩惱。住第十地。智者曰涅槃四依義通圓別。
記。注內凡為初依。初是為二依問。依經初二果合為第二依見。即涅槃第六云。是大微妙經中有四種人。能護正法。為世間依止。安樂人天。何等為四。有人出家。具煩惱性。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同論云上貼示四依之像。下引涅槃論相違如何。本論可交也。同論云歡喜地為初依。二地六地為第二依。七八地為第三依。九十為第四依通真記云。住法圓賛引涅槃云。有人出世具煩惱縛。是名第一。即是內外二凡守戒定者。須斯二果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此則大小二乘合明行位故。經云第四依者。所謂如來若大乘中住內人屬三賢位名須陀洹。屬第一依。初地見道名斯陀含。屬第二依。二地至七是修道位。名阿那含。屬第三依。八地至佛。名阿羅漢屬第四依。人約能證。法據所證鈔批簡正記等並如經文。加之濟緣云。以內凡為初依。須斯二果為二依。那含為三依。羅漢為四依會正記云。初依示為小乘內凡像。二依示為須陀洹像。三依示為斯陀含阿那含像。四依為阿羅漢像。雖曰四果實大菩薩今此注并會正意。二三兩果合為三依。違涅槃經如何。答。
記。此並大權示聲聞像問。菩薩化物隨宜。如何示聲聞像。答。智論意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加之付法藏二十四祖皆是聲聞形也。既是為物師。爰以示現出家形也。
記。行四依出律文之法。菩薩人四依文出涅槃經。
記。昔來但列二十四祖古記云依遺風。唯限二十四祖得意。即會正云。今取迦葉等二十四師。是羅漢像故故今行之也。二十四祖者。文見名句。傳法之者。
鈔。錄于像季鈔批云。逮曰及也。像者似也。季者末也。有云正法純真像但相似故言像法簡正云通明佛法。總有三時。一正法時有一千年。正者聖也。具有教理行果四法。即真如之體。凡聖所依。從茲流出十二分教。皆有所詮之行。依教作行必獲果證。與佛在日。剩不別故云正法也。二像法時。亦有一千年。但有上三。少有果證似像於正故。云像法也。三末法時有一萬年。去聖時逕。眾生無智。有教典不肯修行。聖於正像將為斯果。但有上二全無行果。故云末法。亦於第二像法一千年中。前五百猶有果證。後五百年但有上三。今鈔製作去佛滅後已一千五百七十四年。即像法之末。故云像季也。
記。正法像法益多乖諍五部二十部等異見也。
記。互相投毀感通傳云。此方僧勝於大小乘。曾無二見。悉皆奉之。西土不爾。諸小乘人。獲大乘經。則投火中。小僧皆賣於北狄。耆者奪其命根。不可言述。
記。及空有兩宗一義云。護法清辨空有異論之。則真光佛地論云。菩薩藏千歲以前清淨一味。無有乖論。千歲以後乃興空有二執異論一義云假實二宗也。小乘滅後百年。則成分破也。
記。隋唐已前五部未分五部雖傳。未分五部不同宗義。智首時初造五部樞分鈔分別之也。問。若爾者五部不分。假實不判。依何云各尚己宗哉。答。樞分鈔以前雖不分五部宗旨之界畔。五部差別自本在之。故各各隨已見尚已宗也。樞分鈔已後宗旨各別。何必被乖諍哉。未判假實故。云多乖諍也。是此非彼。
記。一千五百餘年簡正記云。今鈔製作去佛滅後已一千五百七十四年故云餘年也。鈔爭鋒脣舌之間。鼓論不形之事簡正記云。形者成也。凡是論者皆胸憶所成。多不據典釋。又解云。比丘所行。名為形事。今非法自立不是比丘所事。故曰不形事相玫圖勝負。
記。震是梵言之省略天竺呼漢士云震旦。今云震故言者略也。亦云師那國也。標所以。曇延宏標。
記。如世州群州州。通名江山川澤。彼土多有此類。如云河州河中州澤州大山州江州瀘川軍等。軍者亦州也。
記注。舊云國嶺兩標。震是此方。嶺即蔥嶺非也古記意。嶺流砂蔥嶺之嶺得意故斥之也。即會正云。國嶺兩嶺簡正記云。震者國名。嶺者山號。梵云震旦。或云真丹‧栴丹‧指那‧指難。皆梵音輕重。此總翻為漢地。若依婆娑論。二音一云指那。此云聞物國(謂此國多出異物。為諸國之所聞也。或作天字者。或云武國。恐非也)即讚歎之詞。二云指難。此云邊鄙國。即毀呰之詞也。亦西域記云。摩訶指那。此云大漢國。今言震者。是略梵也。節古記皆云震是東震。以西國望此義震宮。旦謂朝旦。以日初出照於東隅其如丹。亦云真丹等。此非故也。蓋為震聲。與此方震宮音同。既未翻名不合。就梵音釋義也。嶺者蔥嶺以嶺多蔥故。所以嶺國雙標者。為簡濫也鈔批亦同之也。古義云。集要增暉義苑同之也。但大鈔記云。震嶺者謂此間也順今記也。
記。傳教者弘通之人會正記云。傳教者即傳經律論等也。
鈔。拔萃出類智術而已□至訓而已。與今不同也。
記。草之出叢曰拔萃簡正記云。拔謂逈拔。萃者聚集也。穴草聚五曰萃。中有一莖。逈出於上。故云拔萃。出類者人也。出者超也。類者流類。人聚曰類。眾人之中一人智德過於眾者。故云出類有云拔此可讀也。
記注。語出孟子有若歎孔子曰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已來未有盛如孔子也師云。可讀孟子也。本書可讀孟子。如孝經論語等。聖教可讀孟子。如孝經論語等也。胸襟英敏者利根人也。
鈔。欲明揚顯行儀匡攝像教○樹○表者鈔批云。此欲明二字冠下數句蓋言不能詳評故也。
記。以像末之教不顯行儀安能久住像末之教言。釋本書像教也。鈔批云言像教者。教流像法正其訛駮。攝謂持之久永。
鈔。垂彝範訓末學鈔批云。彝者字有多義。亦祭器名也。亦曰常也。見爾雅。說文云。彝宗廟器也。非今用。範爾雅云。範由法也。謂指式法則也。通俗文云。規模曰範即是其義也。亦云。竹作曰範。木作曰模○謂將常所行之法流布後進。
鈔。紐既絕之玄綱。樹已顛之大表指歸云。紐女久反結也鈔批云。玄者深妙義也。亦玄者黑色也。遠之如天遠蒼蒼不可辨於其色曰玄天也○樹已顛之大表者。此明世中萃表表剎等標記。所處有所表彰。如津濟之處豎其大表。若人迷途失濟。使人遠望此表。知其方所。若能標之表忽倒。則迷所標之處也。忽有一人。能更豎茲表者。還令得知津途方所。昔以戒法無。既事同表倒。今更有人。能傳律藏。使三寶隆安。是樹已顛之表也。
鈔。可得評而祖師已前諸師皆云不得評之意也。譌豈非憑虛易以形聲。軌事難為露潔者矣。故曰難為以即用也。形構其相狀。猶言顯白。無教照□歟○故難。
記。有解此指歸文也。即彼指歸云。凡言憑虛。不同托空之虛。此蓋是定慧之教文義通之。虛非是虛妄之虛也。故羯磨疏云。知心虛通也。亦云虛通無潔。亦云高談虛論也。義有餘。輕重儀云。道在虛通等鈔意若經論之教若此表戒律宗。
記。彼引僧傳僧休法師彼僧傳云慧林法師。即續高僧傳十五云。釋慧休大小諸藏並統開鍵。准有律師部未遑精簡。昔以戒禁隨事可有緣求。案讀即了未勞師授。曾披一卷。持犯茫然。方悔先義。更弘神府。乃負律提瓶。從洪律師聽採四分。一經講肆三十餘遍。日漸其致。終未極言。顧諸學徒曰。餘聽涉多矣。至於經論一遍入神。今聽律部。逾增逾暗。豈非理可虛求事難通會乎爰知傳文云慧休。然而記云僧休未明勘也。予聽涉多哉。豈非理可虛求事難通會。
記。聽洪律師講四分律洪律師道洪律師事也。戰國策云。畫鬼魅者易為巧。圖犬馬者難為巧。淄洲記注即以此對未知何出指歸如是釋。記家未知何出也。鈔前修託於律藏指事披文而用之鈔批云。事謂衣藥鉢等事也。如持衣加藥當部缺之。應取他部。豈得手持而已。前代有師不閑通塞。真信律文云。有無不取他部。故曰披文而用之也。
鈔。則在文信於實錄鈔批云。大律藏中明其持犯行相。是實錄也。但行事之人不解。去取即有濫不今家則用之義決通。如下所標律文未了是也。
鈔。而寄緣良有繁濫問。所言繁濫者。為題目繁濫。將不爾歟。若云不爾者。既云繁濫。何為異哉。記所出各差五德等。似依正文。何不局濫。若依之云爾者。前釋題目不以此為據。知是非所刪繁義云事如何。答。一義云。異題目所刪繁濫歟。其故各差五德。二十八人不足數等非浮言繁惡事故也。但今云繁濫事。律文且五人自恣之時一人各差五德。六人已上不妨並差。然而古師不得律意。不論多少可各差得意也。今一度可差也。若兩度差之事誠繁之重濫正義故云濫也。此邊且云良有繁濫也。一義云。廣濫之中濫也。記云故有繁濫故。問。差爾者何上記云若依序文正存前意。亦夏竟解界出繁廣中。今何出繁濫哉。答。先序文正存前意。御難付之有傍正。如上記約正云也。今云繁濫。望傍云也。次御難於此亦有兩邊異。以有多說繁廣出之。此文豈非相濫故。亦出此繁濫。自本於夏中結夏具兩邊故。是以口義云。問。良有繁濫者。與前記之所立何異。若云同者。何以前文繁濫列相與此異不相同。雖前後列相不同無非混亂正教。從古以來。濫相萬差。前後兩出出異。以顯濫相之廣亦夏竟解界在前繁廣中引之。今亦在此。口義會之云。對事相亦濫亦廣故。兩段無在。若爾何故立一繁廣。即兼收繁濫耶。答。鈔文前後兩出。意使收相分曉。繁濫只收混亂聖教之事。繁廣更收精詳臆說之言。
記注。如依律羯磨各差五德律文羯磨且五人僧時故。各各互差五德。故羯磨中唯牒一名也。六人已上不遮並差五德也。即自恣篇云。所以差二人者。四分文不了(私云。唯牒一名故也)十誦僧祇並差二人同記云。本宗但令差人。及羯磨中唯牒一名故云不了。次示三律並差二人爰知僧數不滿故兩度差之。律文云各差也。差僧數滿同時可差之。而古師不得律意。不論多少可各差得意非也。
記注。有覆不開懺重鈔云。四分云。若比丘及尼犯波羅夷已。都無藏心。令如法懺悔。諸師廢立互有是非。今括其接誘。理無滯結。但使覆與不覆。臨乞時都無覆者盡形學悔同記云。諸下示古今兩判。初指古非。古釋都無覆者。謂從犯已後曾無一念覆心。方開有則不開○十誦中初明開懺。如法□者即悔心也。
記注。夏竟解界安居篇云。人解有言破夏者。以佛令夏竟解結也。此妄引聖言。律云安居竟應解界結界者。為諸界同受功德衣也。各捨通結同受共解別結。
記注。二十八人不足數二十八人本部不足數也。十誦十二人。他論三人。僧祇九人。亦十誦三人。今解本部他部取合六十餘人不足數也。
記注。四人捨墮古師四分不能四人作法。除三法此之內捨墮懺不入之故。知捨墮國人謂可得作之。然而今師意當律無文。以僧祇正定是五人法。仍可用之是以鈔云。問。四人單白得受懺不。答。前已明之。並須五人已上方行羯磨。四人若作但得對首加以學非精博研味尤寡討論。言具任意。
記注。如手持衣藥下十門第四門云。一唯執四分一部。不用外宗(如持衣說藥之例不無止但手持而已)記。或引類例問。類例與流類不同如何。答。今注意。類例異事例之。其例不當。流類依同事取彼部用此部。其取捨不盡理也。記註如上小界立相。引僧祇捨衣界一尋三小界本不立相。齊僧坐處為界限也。然古師謂自恣說戒可爾。若受戒時。出眾問難。入眾正受。必在界中須立相。如熨斗柄。是中問難。是故引僧祇捨衣界為例也。捨衣界捨墮懺悔時界也。即僧祇第八卷見。比丘犯長求懺。以大界難集或恐勞僧故出界懺。若有戒場。即至戒場。若無戒場者。出界外結界云。齊僧坐處外一尋已內於中作羯磨等得意故。今師付之云取類乖矣。受戒小界不可立相。本結小界恐惡比丘訶故也。若身外開界容入訶故。但問難出界外問無過也。謂如此連坐開一方隙。容一人往來也。若至乞受時。半身入界無過也。是以結界篇云。比人行事若結小界受戒。多立院限。說戒直坐。自恣圓坐。此二無有外相○準僧祇。彼文云欲捨衣者。至界外無戒場者結小界。文云齊僧坐處外一尋已內於中作羯磨。
記注。無衣鉢得戒以破戒和尚四句受戒篇云。四分云。若無衣鉢。不名受戒。若借衣鉢應與價直亦云昔人義準四分和尚法中。若知借衣鉢受戒不得者。則不得戒。不知者得行宗記具出彼句云。一不知借衣非法。二不知不可借受。三不知雖受不得。四俱知之今無與借義類同故言無也。
記注。如用僧祇加衣法四分無加衣詞句故。古師依僧祇詞句受持之故斥之也。是以二衣篇云。昔有人依僧祇法者。彼護衣與四分不同(僧祇一夜通會四分準明相)今依十誦(以受持之相類故)。
記注。及用解大界解小界羯磨結界篇云。舊羯磨中用大界法解之。唯稱大小為別。今不同之。戒場不許說戒。何得牒解同記云。舊下引古。疏指光師。曇諦本亦然。今下點非。由前大界牒二同解立場本非說恣復非住處。所以前結不牒。後解何得稱之。疏中又出他師用三小解。破云三小無相。一席作法。如何類之問。解小界亦何故不相應場法。答。如資持云。今有爾許比丘。集解此處小界(是正律文也。鈔但云解三小界。同前結法也。文)。
鈔。致令辨折釁戾輕重倍分眾網維持同異區別。
記。釁戾皆目於罪指歸云。釁許勤反。瑕也○戾罪也鈔批云。釁者罪也。重罪曰釁。輕罪曰戾。戾亦曲戾也。上取其罪義○亦釁其血祭也。有人作逆。斬首取血。祭墳陵七廣。名為血祭。亦云生刑取血。塗於鼓面名為釁也。此釁正是逆義。可世人之釁逆。即斯義也。
記。展轉增多有師云輕。有師云重。有師還亦云輕。如是展轉增多也。
記。各據一見故曰倍分謂佛判輕重。其上亦判輕重。故云倍分也。簡正記云。重罪之釁。輕罪之釁。輕重戾。輕翻成重。重翻成輕。故云倍分。
記注。僧物得重彼僻執本律房舍揵度中暫礙僧用故結蘭。一向謂盜常住物者。非重。尚重謂或有盜者。便即奪取可無過。意謂律中不許奪財物者。由成重故。既不成重。奪則無過。是以釋相篇云。四分云。四方僧物若僧乃至一人不應賣。不應入己。皆犯偷蘭。因師有人言。若盜僧物云不成盜。便即奪所。此未見諸部明文。若奪成重。四分暫礙僧用故結輕。若永入已同善見斷重。五分盜心負僧物。直五錢犯夷。一錢已上犯蘭。
記注。無知犯提例判為吉古師無知之罪吉得意。今師准不攝耳聽。戒釋相篇云○(本律篇十八在之)說戒時不善用意思惟一心聽法。無知故重與波逸提一向無知定判得提也。是以持犯篇云。問。此不學無知二罪是何。答。有人言並是吉羅。今解言。不學吉羅。無知有二。若全根本無知得重故。律云。重增無知波逸提。若疑者得輕。是吉羅也問。於疑判吉依理乎據文耶。答。鈔不引別文證。而記釋由云。疑猶涉解。故罪輕降。
記注。盜畜物犯吉而斷犯夷望本主云重。望畜云吉也。是以釋相云。盜畜生物。四分無文。有人斷同大重者。律鼠盜胡桃積成大聚。比丘盜之。疑豫未決。望人由是本主。故還就人結重。餘如他部。十誦取虎殘犯吉。由不斷望故。獅子殘不犯。薩婆多云。一切鳥獸食取者吉羅。
記注。貿新衣得吉律中以捨墮物貨新衣。一捨一吉古師是思犯提。今義貿吉本罪提也。是以釋相篇云。律亦立。若捨墮衣不捨更貿餘衣。一尼薩耆一突吉羅也。昔以財去畜心染犯。論中不爾。多云若先應量捨墮物即作應量不應量衣。此衣盡捨作提懺。若先不應量捨墮物作前二衣並捨作吉懺。二若先應量捨墮物更貿得衣財。即作二衣。不懺悔先提罪。若不應量貿得二衣不捨。已入淨故。懺先突吉羅。上律結薩耆。者謂前衣墮罪。一吉者不懺輒貿違佛語故。
記。如僧網治罰說戒自恣受日懺罪諸餘眾務一方行化僧網治罰如前繁濫中。說戒。說戒篇云。有云前加一白。未受人者出等。四分說戒不得妄驅沙彌等。自恣如前令差五德。受日如繁廣濫中。懺罪如有覆不開懺重文也。
鈔。自非統教意之廢興考諸說之虛實鈔批云。自非二字冠下二句也。言自非傳解教之有興何能遺通累等也。言廢興者如結淨地。十誦則廢先有須解。先無不應結。四分令結免內宿內煮。文云邊方靜處結之。此是興也。如歌聲說戒。五分廢四分興也。亦如魚肉為正食。律則興涅槃則廢。令若轉識方能了。斯興廢之意也○考諸說之虛實者。考由定也。謂考定諸部經律意虛實也。諸謂不一之名。即五部文也。亦云三藏教中。有虛有實。如魚肉為正食。經禁律開。約教而論始則為虛。終則為實。飯麨等始終不禁。但稱實也。勝云諸說者謂諸家之作。亦須考霰。與教相應是實。與教不相應是虛。如僧祇明聚落界七樹七間。有師云。七間難事三小界有立標相。此並是諸說虛實也此說意今後師義相當也。亦評量諸師釋說多異故。方堪此任。孰能闢重疑。遣通累。括部執。詮行相者與。
記。展轉生疑非謂於疑亦生疑。於執生疑故云重疑也。如執夏中不得解界人已生疑者。此疑指古師執云疑也。但鈔批等意聊不同也。即彼記云前代懷疑。今亦致惑。故曰重疑。亦云師疑弟子疑。其來既久。今釋為開。故云闢重疑也。
記。大論疑者此點意指疑當體也。亦點云大論疑者此名人云疑者。此疑事既不分明故。疑任運滋廣。故云重疑意也。
記。夏末受日七月九日受日出界人。十五日限滿明相出竟法失故。今師十五日不歸界失夏。古師云成夏。問。正義意判破故。其理如何。答。業疏安居篇云。問答云七月十五日須及夜分還返本界。如律所制。及七日還。令現明相乃在界外。絕此分齊故說破也。即彼疏亦問曰。今有七月九日受七日法出界不還夏成以不。答。破也。何以知然。夏有後開。無前開也問。若爾者十誦受夜不可破哉。答。疏亦云。十誦亦及七夜返還同四分。何有異耶。明相若出不及夜也。濟緣釋云。十誦受夜亦約十五夜分還界。不還破夏等。
記。七日藥開無內宿四藥篇云準此唯開三罪。七日不合同宿同記云。注文破古。疏云。古師云。七日加法開內宿煮。此無文也。
記。令奪取鈔中一云。因即有人言。若盜僧物云不戒盜。便即奪取。此未見諸部明文。若奪成重足使人疑故。須統括考校異同斟量取捨。
記。與字平呼諸記作歟字釋之。大鈔記云。若論矣字著一句之下。若論與字五六句及五六行下方著。歟字總結也指歸云。歟字音予簡正記云。者歟兩字送句詞。
記注。此四句二事。古作四義釋者非增暉會正記意也。節古義云。增暉云孰能等者下有四句。孰者誰也。能者解也。謂若非前來二種人。誰解作下四般事。將此四兩字貫四句之上。且第一孰能闢重疑。闢者開闢。發闢。重者二也。疑謂不決。於一事上二意不決。謂之重疑。能詮所詮皆有重疑會正云辨折四種之非。必不能闢重疑遣通累括部執詮行相。四事也。今欲作此四者。要須是統教意之廢興等乃至非此人其誰能開重疊疑來表三行事相者與常恨所流止論。要抄。如第十門具列者是。
鈔。止論文疏廢立鈔批云。謂斥古師章疏中多明廢立之義。如相州律師疏中有廢昔義。有辨正義是也。破昔非者曰廢。顯今是者名立。故曰廢立。
記。撰疏者但相廢立疏立門釋。故多廢立。鈔撮要包含故但不立門。至問答也。
鈔。問答要鈔鈔批云。前代諸師所述章疏多有假設賓主問答來往。大成非要。如問善來上法發戒在何時中。此並當今甚為閑耳。言要抄者。謂用此問答。以為要抄。傳寫於後也。
鈔。至於顯行世事方軌來蒙者百無一本無一本者。約一部全優。若至少少要。當不無其文。故下記文云。欲得全優未之有也。
記。行事訓蒙蒙即來蒙故也。鈔批云。如易云童蒙來求我。非求我童蒙是也。
記。準撰述一十六師下第十門列古師。雖有十八九人。撰疏鈔。今疏中列一十六人。記加靈祐疏五卷故云一十六人也。但簡正記那不同歟。彼記云。若據疏鈔從昔已前但有一十四本。今云百本中無一本者。且約大蓋之言。文家屬對如云西土有千部論師此方有百本疏主之例。
鈔。時有銳懷行事會正記云。博雅云。銳利也。言智利情懷之人簡正記。銳利也聽也。懷者情懷也。
記。上標人法銳懷行事者人也。文在義集者法也。
鈔或復多列游辭而逗機未足。
記。光本多以義求濟緣云。即用論本。但加義注。
記。願本廣引緣據同記云。謂據律緣起已上記家推量釋歟。此兩本並已故閑緩樂從尚簡。
鈔。成相莫宣不列羯磨十緣等。故依之用不辨前事也。
記。增減繁略問。以此四字可配 羯磨疏哉。答。勘彼記文不爾。彼云增則成繁。減則成略。亦可增減約法。繁略在文。互見得失者。言未全是也。
記注。昔來所釋等非謂此業疏文。但是消此別行鈔文。古記斥之也(通前疏鈔及以義集)石乖。
鈔。領會者非精練莫悉一義云。領謂理也。文選第八子期思舊賦云。託運過於領會兮。寄余命於寸陰(翰曰。領理。會合也。言康之刑是運過會合。當修之秋索琴而彈。是寄命於分寸之陰耳)領(玉云。良郢切。詩傳云。頸也。周禮注。猶理也)一義云。如會衣頸。假令如取裘大領。喻取法門大綱也。故可訓會領也。是以文句序曰。冀後諸學者。曉其元意。尋領索裳。擔金棄礫。說真實法。非虛妄人輔行序云。領會之賓十無一二止觀第四云。夫違親離師本求要道。更結三州。還放五群意欲何之倒裳索領攬火求水非所應也。
鈔。余因聽釆之暇有儒書云。余者人未書也。謂卑下詞也簡正記云。余者我也。或約字說。人下安未自論意也指歸云。餘(爾雅曰。訓我也有說。人下安未。鈔主謙詞。是人之未也。取笑之甚。字體從人未也。非未字。思之。文)。
記。文章駮雜之貌駮馬首尾黑身白也。搜玄記云。駮者說文云。六駮獸形如馬。頭有一角。食虎豹。身有六般色。故從色立名。
記注。孔子在陳思魯。乃云。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孔子本魯國人也。後在陳國。思本魯國。即云吾魯國黨小子成章義也。簡正記云。儒書云。夫子在魯。魯人不敬過衛。衛人惡乃削跡亦過宋。惡之伐樹。後遊陳至彼亦絕根。如是??跗七十餘國。在陳既被絕根。卻思歸魯無由得去。遂假挓事端也。故書云歸歟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矣。所言歸歟者。謂歸去也。吾我也。黨者鄉黨也。小子者呼諸弟子也狂簡者狂至物言過也。簡未言顯理事也。不取中物。云狂簡也。此出彼公治第五章也。有云狂簡誤也。
記注。論語云為命裨諶草創之等此在憲問第十四章也。孔子為命裨諶人書成之。此人孔子四人賢人弟子內第一弟子也。
記。不事虬文鈔云。龍身有文彩者謂之虬。
記注。有科此為刪四分繁節古義云。增暉云。二正明體用。先明鈔體。言斐然至舒者一部之文。以刪補為體。今此兩句正辨刪補。先按本宗也。斐然者○直筆者不事文筆也。舒者舒張○謂於四分律中。除四繁之文外諸的當之文。先直筆引於三十篇內。故下引云四分云律云等。此屬刪繁也。二明補闕者。謂依四分行事未周。須引他文。以補故次明也。於中分二。初異部眾經二西土聖賢此德對言包異部至隨說即律經也。及西土賢聖所遺等乃至以此四句收下篇中補闕之教皆盡包括所遺囊包。
記。布薩儀普照道安所撰也。
記。高僧傳者梁高僧傳也。
記。遺編雜集諸師疏鈔等也。
記。攢聚成宗成今南山宗也。
鈔。先德文紀簡正記云。文紀即不是古人章疏。但不正解經律者總號為紀錄也。如下所引普照道安二大師出家布薩儀。道契禪師凡聖行集。梁武帝出要律儀等搜駮窮覈。
記注。十誦持衣加藥持衣者二衣篇云。四分但云受持。若疑捨已更受。有而不受吉。而無說文。今依十誦。以受持相類故加藥者。問鈔四藥篇狀時藥口法段云。諸部令加不出其文。今者義立也同記云諸律無文有事故須義立餘二藥無示所出。如何云十誦持衣加藥哉。答。披注羯磨云。律本無口受法。准十誦及論制令口受業疏第四上釋此經文無指證文。但次上文云。正加受用十誦。四分諸受文皆缺今付之按彼律只無非時法。餘悉有哉。將但有制作加口法文。無正詞句哉。如何。答。勘之未得受文。能能可勘彼律正文。但四分於四藥顯手受無開口文。其旨見注羯磨。十誦云加口受故。且云十誦持衣加藥等歟。問。本部一向無開受文。今何與本部同故搜哉。答。勘本律。藥犍度云。畢鉢拆鹽等盡形應服。亦因吐下藥物汗令飲之。亦列八種漿。古仙飲許之。亦秋月比丘病。聽五種七日藥。如長藥戒出。此等藥已聽七日盡形之時分。故云同也。凡於同有二。文同義同。今者義同邊也。
記注。諸部不足數人足數篇中四句。初句十誦十一人。論三人僧祇九人。二三兩句十誦三人。業疏云。諸部通會共成一宗。則六十許人。故須大觀眾部。通照是非。義類顯然。不礙不用問。對四分。他部不足數人共無之。何以此等云本部他部同哉。答。一義云。此義同邊也。本部四滿句出二十八人。而捨戒中中邊不解不成捨是亦不足數也。故二十八人外。猶有不足數。故是與諸部同也。是即義同邊也。
記注。婆論三衣局量二衣篇云。三衣長五肘廣三肘。若極大者長六肘廣三肘半。若極小者長四肘廣二肘半。並如法。若過若滅成受持。以可截續故問。此以何為同哉。答。一義云。本部中出五條量。二肘四肘也。七條大衣三肘五肘也。而下衣二肘四肘是不同也。彼云廣二肘半。故餘二衣三肘五肘故。與婆論同也。
記注。五分通量二衣篇云。五分肘量長短不定。佛令隨身五分量不必依肘亦本律云。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此同五分通量也。
記注。母論轉欲轉欲緣起并詞句。本律第三十六云。我與眾多比丘欲清淨。彼及我身如法僧事與欲清淨然得齊七反在母論也。是以受欲篇云。上明自說。今言兼他者。謂受欲已。更忽緣礙。欲轉與他。毘尼母云。得齊七反。
記注。魚肉天食小教咸爾四藥篇云。諸律並明魚肉為時食。此是廢教涅槃云。從今日後不聽弟子食魚肉。觀察如子肉想。
記注。在眾自說欲四分一向屏處說故異也。是以受欲篇云。若自有緣事欲說付僧者。當自來僧中說與等。四分無文僧祇云。病比丘與此房比丘欲不受之。即自入僧中。上座前說佛言善作如法。
記注。五分通結淨地四藥篇云。五分諸比丘欲羯磨。一房一角。半房半角。中庭或通結坊內作淨地並聽。
記注。諸部自然界量四種六相量皆出他部故。謂可分別村量取十誦也。不可分村六十三步量取僧祇。無難蘭若一拘盧舍者。諸部言之也。付之取量或雜寶藏經云。五里或多論二里也。有難練若五十八步四尺八寸量出善見。道行界盧舍出多論也。水界十三步量出五分故也。
記注。母論略戒問。本律中亦有十五種略說戒。爾者與本宗同也。何云異哉。答。實望聽許略說事。雖同然至其作法全別相也。謂本律云。有五種說戒。一說序也。餘者應言常聞。二至四事。三至三十。四二不足五廣說(已上如是列三五故。合十五種也。然此中皆四略一廣也。故實十二為略說。是律增一文也。資持上四等引之)然母論略說相注羯磨中引云。諸大德是四波羅夷法僧常聞。乃至諸大德是眾學法僧常聞。諸大德是七滅諍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等注云律中具有三五略說。隨緣遠近。文非明了。今依毘尼母論說戒篇云。說前方便如廣說法。至序竟問清淨已乃至諸大德是眾學法僧常聞。一一各題通結。七滅諍下如法廣說至末文也。四分文中不了。但言餘者僧常聞。今準毘尼母論說也。同記問云。今明略法為依何出答文中緩則為廣三十九十。及後卒難說序已略並依本宗。不說序略準注羯磨。乃依僧祇。中間各題通結自出母論等爰知其相不同故。今相對云異也。
記注。僧祇三遍說欲受欲篇云。僧祇三說成就。今約四分。但一說成者。皆無結略文。三說成法方云。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記注。不立勢分問。諸部皆不立勢分。所以爾者。釋相云此十五種自然界四分加於勢分。諸部並無勢分文。爾者何云僧祇哉。答。諸部同雖不立勢分。釋相離衣戒云明勢分殊引僧祇不立勢分相明故也。
記注。群部不開淨地四藥篇云四分因餓死比丘故。聽在伽藍內邊坊靜處結作鈔中明群部不開之意。是以業疏云。僧祇云。院內糞汁流巷人呵因制不許。十誦初聽。白二結地已。外道譏言。禿居士舍食庫食廚白衣無別。因令僧坊外在露地乞多食少。因制不作淨地作者吉羅。先結捨之今云群部。且指僧祇十誦歟。是以別行篇記云。後明制斷。僧祇亦然。四五二律隨機開結。
記注。增加羯磨諸部別行篇云。四分羯磨加減不成。聖印一定。僧祇十誦。加得成就。應草白白二。白四彌善。減則不成。
記。次就他部自明同異問。前何不同哉。答。前約本宗他部。相對作四句也。此他部與他部相對作四句故不同。
記注。五分僧祇於上座前一一說欲受欲篇云。五分僧祇明文。會在上座前稱名字說。意亦可見。若有多人說欲。須一一前後說。不可齊說。
記。他部同故搜者謂出多說並取之義也。
記注。善見三衣內穿失法二衣篇云。善見諸受持衣。雖被穿破不失法。若上二衣廣邊八指。長邊一磔手。內穿不失。餘處穿如小指失。多論但緣斷則失。
記注。雜寶藏但盧舍集僧篇云。多論比丘行拘盧舍界。不明大小。此論解十誦律文云。六百步為拘盧舍。亦蘭若者新寶藏翻為五里。相傳用之為定。
記注。僧祇事訖問。兩師意可用僧祇事訖受日哉。若云用者。今句中入之若云不用者。處處解釋破僧可行見。兩方難思如何耶。答。一義云。許事訖見事鈔等文歟。爾者鈔猶循古疏正義故。以後廢前。記且隨鈔意釋之。以三藏聖教豈論短濫。
記注。昔云補闕誤增暉云。搜駮至通意者。結上刪補意。言搜駮同意者。搜謂取其同見補闕。駮謂除其異見刪繁。於此搜駮之時。盡曾研窮考竅。故云普皆。此兩句總說刪補意也。向下各有兩句說之。長見下二句此結補闕也。濫述下二句此結刪繁也(指歸義苑會正並同之)簡正記云。已上四段都引一百七十本教文。皆補闕涉也。
記。忌成及界安居篇云。忌成及界人云唯得前後二日。中間二十九日不得用。以初二法容預而作故。月一日結之。後二曲開。畏失前後故局一日。中間之日已不及前。何畏失後故不開也○並非聖言以意用也於此兩事古今義亦不同也。先忌成事不簡舊容。有本要者必也次不開中安居者。天義意不簡三時皆許之也。
記。布薩儀中唱未受具人說戒篇云。有云前加一白。末受具者出等四分說戒。不得妄驅沙彌。以戒本說戒人自唱令出。若依僧祇三律。維那在前唱出。故彼戒本云。說戒者言未受者已出等同記云。三律者五十並同故。既唱己出。故知先遣問。當時唱之如何。答。唱白人論唱之也。外有清淨大沙門人。次唱未受具戒者出等也。此有二過。一沙彌索欲問和之時出之。背之過也。二不清淨讓序三門。故亦背戒本過也。是故斥之也。
記。禮敬提衣角之類沙彌篇云。出要律儀云捉師衣角者。出在人情。末世流變。
記。如結界篇重明集僧。又羯磨篇問。何先後列之哉。先列羯磨篇。次結界篇明集僧故。可云重明。故今釋顛倒如何可得意哉。答。略指以類相從。
記。指白眾在僧網布薩時。朝於僧堂白在於僧網。故指之也。
記。四儀別相足數篇分足列相明之故。
記。亦釋如無場大界前於別事以類相從釋也。亦下於同類事相從釋也。
記。加三衣法具出一法於三衣各雖出受持之詞句。且付割截之一法而出之。指略牒辨等。故云爾也。或文斷而以義連。
記。引五分僧祇文。斷已續云義評等此記意。斷截斷義得意也。是以受欲中云。五分云。令生僧中。為我稱名字說。僧祇云。不得趣爾與人欲。與堪能持欲入僧中說者。義評云。所欲者互有別集。今一時總說。何得委知不來集者。五分僧祇稱名字說意亦可見古記意斷絕義得意也。口義云。斷字應作上呼。乃斷絕也。以僧祇文但明與欲受欲如法之義。不言送心無乖總說鬧亂之義。故曰斷也。義曰義評皆由之也。斷絕不了故。以義連此會正記義也。節古義云。順正云。律中文斷。今師以義連以律辨難處但解十三難及論作法。但問遮即律散落為文斷。今師引成一處。是義連故。下文云。今就義準著問遮之前。即上卷文斷義連。及分中下二卷。會正云今謂下或有引用文勢斷絕者。則以義而連續之。如下畜寶戒中引云末利夫人施僧布薩錢。佛言聽(不言淨施主。是文斷絕也)大師云。準義付他(是以義連續也)斯例甚多今記注云古解指此等文也。問。今師意裁斷義得意。義評何不同哉答。引文裁斷行事。故云文斷之。其上亦加自義。故云義評也問。文勢未盡。只直以義連續可明其理。何置義評等言哉。答。文濫故也。故記云參而不亂。
記。義云釋相篇云。別眾食戒。義云。僧以諸人至諸家已。門外有比丘。不許入界內者。變為別諸。設後食時無人亦犯墮等。
記。義詳受戒篇云。四分若至一人二三人眾僧所。共羯磨說戒皆滅擯。義詳共一人對首眾法皆成障戒必聽眾法心念。亦成難攝。
記。義準受戒篇云。負債者諸部但言不應義準理得。
記。為立賓主推問喻賓。述正義名主。
記。欲使言議相待教理明顯有云。言者問也。議者答也。即問答顯教理也允師云。言議往反人現前。
記。咨請問問。其相如何答。不欲分別是非。唯有疑故直致問也。即結戒篇云。問。大界有村得合結否。答。多論云。凡結大界所以通聚落者。以界威力故。惡鬼不得便。善神所護為檀越故。通結聚落。四分文中亦結村取。
記。假疑問自本雖知非。殊斥師為顯理故假疑也。問。若爾者。何不入破古問哉。答。濟抄云。破古者。其義幽隱。異說難遣。故委折理破之也。假疑者其事乖律文明白故。一往假問顯正也。即受欲篇云。問。說不稱欲法成也否。答。成也。由羯磨中不牒此說欲之緣。律中若不記姓名字說相貌等亦云。問。世中時有自讀羯磨。作法成否。答。不成。是定雖無明文。可以義求然。羯磨戒本作法相似。戒必令誦之。羯磨豈得自讀。
記注。問自然方圓集僧篇云。問。自然界為方圓耶。答。昔云方。今解不然。若界方者。四維有餘。無教可準。今言自然界中不定方圓。
記注。問邊罪等人自言據體古師依體之不足。雖未自言。體穢之故不足。今待自言不依體不足也。爰知自言今義。據體古義也。
記。相並問此例難也。受戒篇云。問。戒師作白和僧。教授無者。答。羯磨對僧問難。先不差之。故後須和。教授已被僧差。奉命令問。須更和。亦在屏處不對眾。問。我師不差。教授獨指者。答。教授師出問難。不差無由輒問。羯磨眾中而問不須差。
記。推窮問謂本律既定宿欲不成。此上更推問猶可互所為事否也。次尼無重出家等者。是亦開捨戒事分明之上。窮勘於重出家之可否也。是以受欲篇云。問。此律宿欲不成者。若明相未了羯磨已竟。而說戒自恣未竟得經明相否。答。不成。中若明欲出。開略說戒。故知亦宿欲不被所為事受戒篇云。十誦伽論尼無捨戒更得受具。問。若無量出家。何故開捨。答。一為不成波羅夷故。二為來去無障。比丘建立義強故開七反。尼者有一義。令在俗無過。不生譏醜。注云。義準得作下二眾。
記。互違問問。相並問有何不同哉。答。濟抄云。互違者約前後相違事也。相並者既可同事而差別故也。二事相並問顯也。
記注。戒防未起抄云。但防過去未來非。現在無非同防此文意防二世非見。故今毘尼殄已起等。文成互違。所詮戒防二世文。戒防未起文。相對成互違也。是以釋相篇云。問。毘尼殄已起。戒防未起。何言斷過去非耶。答。境雖過去。非非過去。猶是戒防未起非爰知戒云防過去非。且望境云之歟。
記注。盜像供養無犯盜戒中云。問。如論中盜像供養無犯。盜經亦同一向結重者。答。佛得遙心禮敬。經須執之讀誦。
記。餘顯事用不令前後文有繁複或處除隱。或處顯出也。故云除顯等也。
鈔并見行羯磨○雜法讀并非也。見行者現行事也。祖師目錄云。現行書見行也。加之簡正記云。現行羯磨者。謂下諸篇文中。要秉羯磨處即寫羯磨文。安其鈔內鈔批云。并現行羯磨者。立云指宣所撰之羯磨。題云曇無德者。是恐非也。應是鈔中自有羯磨如諸篇中各出羯磨。受戒自恣等是常途現行之事。故曰現行也讀見行非也。
鈔。皆攬為此宗之一見會正云。攬即披攬。
記注。眾法中滅擯僧綱篇云。滅擯者謂犯重比丘。心無慚愧。不肯學悔。舉來諸僧。令自言也。與白四五分大德聽等。
記注。沙彌分衣法出十誦。二衣篇云。十誦沙彌死所著內外衣與看病人。餘輕物僧分。羯磨云。某甲沙彌所著內外衣及非衣餘並同大僧法。
記注。持衣加藥等出十祇問。上開搜駮四名中第一句下注云。十誦持衣加藥。全持衣加藥依僧祇不見如何。答。一義云。衣羯磨注云。今準僧祇加法以十誦中牒本制量入法。今作褊袖。與彼乖制。乃依僧祇不牒成法。故云今準也。至用法還是十誦也。故搜駮之注云十誦持衣加藥也。次於藥者鈔文中全無云依祇文。然羯磨經中七日藥受法注言僧祇云。諸脂亦七日眼等又非時藥。注言僧祇五分律開受蜜漿等。仍今以此等並指十祇歟。此州都不見也。亦一義云。衣出十誦。雖出僧祇。鈔主不取。故云唯十誦也。加藥出僧祇。所以爾者。僧祇正加法詞句雖無之。但記識法有之。即召彼記識詞句。云加藥法也。問。若爾者。搜駭之注加藥出十誦見。何今云依僧祇哉。答。今云見行羯磨中出。皆可有詞句。而彼十誦無詞句。故此依祇彼僧祇正出詞句故。此見行羯磨也。雖然亦十誦可加法見。故云出十祇也。可有邊邊義也並他部收歸本宗。
鈔。然同我則擊其大節此他人云同我也。異說亦他人云異說我也。
記。若比諸師行事義集初二句今對古師行事義集等。比照此鈔也。如上序文自云。時有銳懷行事。而文在義集是也。似下一句酌祖師意。然不達深意句。斥異說之者。故須明之句復顯祖師意也。
記。簡要作行事策玄暢法寶人為顯行事。簡要作行事策文也。
鈔。異說則斥其文繁鈔批云。謂情見不同者。嫌我鈔文繁。
記。必擊物以聲其節調歌曲時打拍子聲物也。
記。斥猶責也今記家鈔仟斥得意訓責。餘記如鈔作仟得意。即鈔批云。謂情文不同者。嫌我鈔文繁。言何須如此繁說。但錄三五番羯磨。將以行事便足故曰仟文繁。斥者案斥由疎遠。遠亦指斥也。漢書云。乘輿斥車馬也。音義曰。斥是不用也。謂乘輿人不有車馬乘。車馬人不用輿。明坐禪師見此鈔。則云用此何為。繁廣名異說也。三蒼云。斥者推也。亦呵也除也。有云。此字厂音罕。亦音移也。移下作干。謂我自在家中。何用汝來干我也。上一書是屋。下一盡是壁也此餘記意。順鈔字歟。亦義云。今記作仟字。訓責非斥字歟。
鈔。文繁誰所樂祖師之仰也。
鈔。今圖度取中簡正記云。圖者謀也亦思也。度音鍕。比度有鈔中。
記。若輪下欲罷不能苦輪即下也。苦趣下界故。對下聖道。仁王經云。長別三界苦輸海不能者營世間事。
鈔。勒成三卷簡正記云。勒者束也。
若思不膽於時事。固有闕於行詮○以廣於後。
記。委在餘文。故云於後問。餘文者指何哉。答。義鈔兩疏等也。事鈔最初製之。故指餘皆云餘文於後也。
記。上下多指業疏問。上云上卷多指義鈔。何云多指業疏等哉。答。
鈔。攝於眾務問。上卷十二篇之中。師資一篇都無眾法羯磨。何攝上卷之眾務哉。答。此疑彼篇問答也。即彼篇云。問。此無羯磨。那屬上卷哉。答。計此合入受戒中。所以律文合為一聚。約前所攝故。問。眾行但事繁行廣故兩分之。
記。紊昔問亦亂也鈔批云。亂糸曰紊。亦運反。尚書亂也立懺舉行。
記。如古所傳鈔批云。上卷明眾法。中卷明自行。下卷明雜務要行也然簡正‧會正並云眾自共也。但會正云。如持衣說藥等類。非共行而不成。故攬為共行異資持釋歟。凡三行三位配當今記主用之非斥古師歟。想無紊亂。至論互相投寄。
鈔。但境事寔繁簡正記云。境者即所對事也。即情非情等。其類甚眾。故曰寔繁。
鈔。物類相從會正云。如周易文言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都本卓天者覩上。本午北者覩下。則各從其類也。
記。今先舉示如○七篇中所注法附諸雜要行下注非法附。但釋諸雜之由也。
記。答有記疎一義云。親注疎不注也。一義云疎注其所以足數別眾受戒捨戒皆相違。此疎故注之親不注也。上所列安居分房釋相法體等。其篇相順親故此等皆不注也。問。若爾者自恣迦絺那衣僧像造立像寺等何疎故云注之哉。答。據從敘意之下即列篇名。
記。古科列名在十門之首節古義云。增暉云問。既為列序分。何以前列三十篇。答。謂將十門照前知有遠詮之意。亦顯三十篇是十門所括也大鈔記云。至於統其大綱。謂更重明此三十門。條流未委者。謂此三十門未具足委曲盡故。更以十門例括三十門也簡正鈔批大旨同之也。
記。豈有敘致於前列名在後致謂旨也。即上諸篇敘意文也。於前者謂付隔於十門之生起。非謂次前也。
記。豕亥之訛豕。亥上豕戌亥之書。故云訛也。
記注。至以標名首已牒鈔文也。入後十門覆讀生起。
鈔。至於統其大綱恐條流未委已前序文未統大綱委條流。故更立十門云事也。問。若爾者。何記云上二句即顯前文哉。明知統大綱之能統指上文見。如何。答。云指顯前文。此前文流大綱委條流無之云意也。必前序文。非謂能統也。科文也。指此十門名統括諸篇大綱故。但上文不統大綱亦總中別相者亦此十門申大綱故。雖為總亦即義類名別故。亦云條流故知大綱與條流皆名十門也。例指方鏡曉常詮。
記。大聖立教初四句當寂場頓說也。不堪受化等已下。鹿苑之說教也。
第一門
鈔。第一序教興意屬佛意義序教意可訓也。付祖意義序教興意呆訓也。問。此教興通三藏歟。將亦限律藏乎。答。上十門主起中云。上列二門通論律藏爾者教興唯限律歟。問。如來教興豈限律藏哉。答。實總宣三藏。總從別今本意以可律藏。云通論等也。是以第一門下結文云。然此所明乃是如來出世大意。語該三藏。義涉五乘。且就所宗故律宗耳。
記。觀前二意似屬於佛允師云。二意者初二之門也。據下諸門者。第三門已下也私云。既云前二意。明知教興有三意之中。前二意也。記今須一概並為祖意者。是亦暗破古義歟。即節古義云。集要云意者意旨。謂對彼機緣。演說斯教意。欲極接有情歸於泥曰。以此為懷故。戒疏一初教興者。斯乃大聖降臨。創開化本。將欲極拔諸有同登彼岸。今此一門但??佛興意旨。不說名句名體故云意也。問。生起云。十門今此但云意。何不言門耶。答據理合云序教興意門。亦門者通物為正義。凡所游履百門不通。今此十條皆履其門。合有門字。今無是略。或可影略互顯。前約能詮教。如門名。今約教下所詮之旨召意名。之搜玄簡正記亦同此釋也。昔也記。前云十門謂由之而入前者生起終文也。問。以十門為能入。以何為所入哉。答。下諸篇是也。
記。並對下諸篇隨名不定一義云。上句所對指下篇也。下句能對今十意十門十條等也。故云隨名不定。為彼諸篇之能入路故名十門。於下篇大綱而名十條也。亦義云。二句俱約下諸篇之語也。是即俱舉所對相也。隨名不定者。謂下諸篇隨其篇題名。各各篇事局而不定通故云隨名不定。然今十門等。乍十皆通下諸篇。無局不定義此二義中前義為勝也。
鈔。夫至人興世。益物有方會正云。指佛為至極之人也簡正云。至人者至者至極也。人者仁也。依字而解。二人同處。能忍名人。亦能慈育於物名人。今准內教釋。是六趣中一類也。如來理實非人非天。但約在人中成道且呼為人也。世者若依俗解即代也。孔安國注。尚書云。子繼火為一代。約字解三十年為一世。今准內教釋。俱舍云。世者世間。一器世間。即山河大地。二有情世間。一切有情是即剎那無常。非久固義名世。
記。佛身充滿謂佛身遍法界。猶如月光滿空。眾生心水清莫不現也。問。化身佛豈充滿世界哉。答。三身相即無暫離。時既法身遍一切處。報應之二身豈不爾哉。化身不離法身故云佛身充滿也。
記。如來權巧智權智照眾生機故。
鈔。論云依大慈門簡正記云。論者一云是十住婆沙。龍樹造羅什譯。二云是毘婆沙論僧伽難提造。恐二論各有斯文。故不定標名目也。今且依十住論釋。彼云佛於四無量心中。以大慈心曲授祕方。賜諸內眾。如修多羅依力等流故。說毘尼依大慈門等流。故說阿毘達磨依無畏等流故說。餘二如別所明。今且約毘尼大慈等流者。論云。謂佛具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也○慈有三種。一緣眾生慈願與其樂。二法慈緣諸生。見父母妻子親屬。以見一切法所緣故。三無緣慈謂於如來不住法相及眾生相。非如二乘緣法起傳名不住法。非如外道眾生起結名不住眾生相。是無緣慈。今云依大慈門者。三種之中即當第一緣眾生慈也。又論中通明三藏。今但略引一切偏證毘尼說在慈心會正云。指十住第一卷。
記。十力等流法界次第云。此十通名力者。即諸佛爾得如實智。用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菩薩分得此智故。佛少劣故。不名力也無垢稱經疏云。總名力者。能擁怨敵義。不可屬伏義。
記注。一是處非處力法界次第云。佛知一切諸法因緣果報定相如是種種是處不是處。佛悉遍知(文私曰。諸法實性有邊云處。諸法體性非有邊云非處)。
新家名處非處智力。入道章云。一處非處智力。顯宗論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是有。名為處智。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非有名非處智。通緣情非情境。而一切智不相違。於略說少功能難誤故。復此中折出餘九無垢稱經疏第二云。因果相當名云為處。若不相當為非處。於此二種。一切智無滯智清淨智。離增上慢名云為智。
記注。二業力法界次第云。業力者佛知一切眾生三世諸業新家名自業智力。入道章云。二乘異熟智力。謂善分別知異業類盛異熟。無礙智也無垢稱經疏云。各自所作三世三業或順現受。或順生受。後受不定名為自業。於此知名業智力。
記注。三定力法界次第云。定力者。佛知一切諸禪解脫三昧垢淨等新家名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入道章云。三靜慮解脫等至智力。謂少實知。知四靜慮八解脫三摩地等至無垢稱經疏云。靜慮者四靜慮。解脫者。八解脫也。等持者一切有心定。等至者一切有心無心定。於此正知。
記注。四根力法界次第云。根力者知諸眾生諸根上下新家名根勝劣智力。入道章云。四根上下智力。謂知實知諸有情類信等諸根上下差別疏云。能知信等五根此耎中下。名為勝劣。於此正知。
記注。五欲力法界次第云。欲力者知諸眾生種種所欲新家名種種勝解智力。入道章云。五種種勝解智力。謂如實知有情類種種勝解意示差別也疏云。若從他信以為其先。或觀諸法以為其先。成眾中上愛示勝解。於此正知。
記注。六性力法界次第云。性力者。佛知世間種種無數性新名種種界智力。入道章云。六種種界智力。謂如實知諸有情類前際無始數習所感志性隨眠及諸法性種種差別疏云。若廣建立種種種性。或一乘或三乘或四乘或五乘或貪瞋癡等分行等。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名種種輥。界者是性故。於此正知。
記注。七至處道力法界次第云。至處道力者。知諸眾生經幾劫幾生至涅槃新家名遍趣行智力。入道章云。七遍趣行智力。謂一切諸行隨其所應。皆能赴果。名遍趣行。佛於一切遍行中。皆如實如疏云。若了如是諸趣門中隨順正行。如貪行者。順不淨觀等。名遍赴行。或趣一切五趣之行。或諸外道沙門婆羅門各各異見品類諸行。或此世他世無罪赴行。名遍赴行。於此正知。
記注。八宿命力新家名宿住隨念智力。入道章云。八宿住隨念智力。謂如實知自他過去宿住之事疏云。若於種種有情界中。四方名字假設安立品類差別。從先過去所為。自然八言說句。謂如是名。一生類。二種姓。三飲食。四受苦樂。五長壽。六久住。七壽量邊際。八於此八中。隨念六種略所行行。為無量種宿住隨念。六略行者。一呼召假名。二剎帝利等色類差別。三父母。四飲食方軌。五興衰。六壽量。此等宿住是過去境。住宿世故。於此宿住而起隨念。俱行智名宿住隨念智力。
記注。九天眼力新名死生智力。入道章云。九死生智力。謂如實知諸有情類於未來世死此生彼疏云。諸有情臨欲沒。名為死時。住中有等名為生時。於善惡赴死時。生時然正了知名死生智力。
記注。十漏盡力新名漏盡智力。入道章云。十漏盡智力。或緣漏盡為憶之智。或漏盡身所得智也疏云。一切諸漏所有隨眠無餘永斷名漏盡。於此正知名漏盡智力記無畏等流法界次第云。諸佛十力之智內充明了既定。故對外緣而無恐也俱舍頌疏云。答難無懼。故名無畏。
記注。一一切智無所畏亦云正等覺無畏。一切智無畏者。法界次第云。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智人。如是師子吼轉法輪。宗眾實不能轉正等覺無畏者。俱舍頌疏云。謂佛自言。我於諸法正等覺者。若有世間沙門梵士天魔等立難言。佛如來於如是法非正等覺。無有是處。設尚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畏。以得安稱無怖無畏。
記二漏盡無所畏亦云漏永盡無畏漏盡無所畏者。法界次第云。佛自言我於諸漏。已得永無畏漏永盡無畏者。頌疏云。謂佛自言我於諸漏已得永盡。若沙門衣法立難言。佛於漏未得永盡。佛為通釋無畏故。
記。三說障道無所畏亦云說障法無畏。說障道無所畏者。法界次第云。佛言。染法能為障無畏說障法無畏者。頌疏云。佛說染法必能為障。若外道難言。染非能障。佛為通釋無畏故。
記。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亦云說出苦道無所畏。法界次第云。佛言修道能出苦無畏說出苦道無所畏者。頌疏云。佛說修道必能出苦。若外難言。道非出苦。佛為通釋無畏故。
記。即登道果故以略教問。略教限聖人歟。將宜凡人乎答。記以至三千八萬無量威儀問。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菩薩威儀也。如何。答。三千威儀經小乘威儀也。亦大論明毘尼戒云。略八萬四千廣無量無邊。此即小乘有三千八萬也。但小乘八萬威儀同異難知歟。焉可勝言。
記注。僧祇總有九十六種出家人僧祇云。若眾僧賣物得上價取無罪一切九十六種出家人邊作淨不淨買者無罪亦云。布薩法者。佛住王舍城廣說如上。爾時九十六種出家人。皆作布薩。時比丘亦不作布薩。為世人所嫌。云何九十六種出家人皆作布薩。而沙門釋子不作布薩。諸比丘以是因緣往白佛問。何外道名出家人哉。答。有云。九十六種中佛道一有出家故。餘九十五種雖非出家。但望一人云九十六種出家人一義云云外望外道出家形人也。又出家故通九十六種俱名出家。
記注。則佛道為一問。僧祇意佛道入九十六種中。何云九十六種出家人皆作布薩時。比丘不作布薩哉。答。一義云。此時云九十六種出家人。言總意別也。正指九十五種云爾也。問。僧祇意。何故外道中入佛道哉。答。以同出家人數故。云總有九十六種出家人也一義云。案彼僧祇律意。九十六種出家人者。悉外道見。對九十六種外道。制內道布薩故。但分別功德論意。九十六種之中入佛道見。即彼論云。九十六部僧釋僧以為最。九十六種道佛道為上寂亦翻譯名義第二云。俱舍玄義云。學乖諦理。隨自妄情不返內覺。稱為外道。辨正論曰。九十六外道於中一道是正即佛也。九十五皆邪。華嚴論九十六皆邪者。以大付小故。百論云。順聲聞道者。皆悉是邪此等論文等九十六中有佛道見。爾者今注意則佛道為一釋且依分別功德論等意釋之歟。上依僧祇下依論取合釋之歟但今注意僧祇意云則佛道為一見。結云兩出不同。指僧祇多論見。故此中能能可料簡。
記注。外道九十五未詳合數多論師弟合論故九十六也。僧祇九十五云。未知數之樣有人云。一類後歸佛法故九十五也。光師疏意也。亦義云。九十六種人。師弟同一見一類故九十五也。阿彌陀經通賛疏末文有此義。
記。雖各立法先疑可云九十六道各有別法。何鈔云外道法哉。是故記釋之雖有其法非正故與無同也。付之疑云。鈔文意外道無制法也。何以知者。顯佛法人尊道高故制戒以此反知約無定制邊云無法也。何約外道見解等釋哉。答。外道亦非無制法。謂記文引之。披著衣服各各不同。或露身顛髮長爪自餓持雞狗等戒。是豈非制法哉。然此等皆非正法故不定制。是故與無同也。智論云。佛法語外道語等。亦云外道雖觀空。而取空相等。皆我倒上建立法故非正法也。是故與無法同也。天台菩薩戒疏云。如大經外道九十五種名有戒法。或苦行為戒。或持牛馬等。事火服風。常翹一腳起火等如此為戒。即是邪戒空然。
記。為對二字正是佛心雖是釋文意在破古。謂既云制戒。即是佛制也。豈得為結集興意耶。注如指出。古師第二結集教興意得心也。第一世尊教興意得意。今師三共佛意被得云唯在金口也。
記。注昔來科為結集教興節古義云。增暉云初正辨諸教興由。二總下通名興意。前三初明佛在日隨機興教。二滅後結集教興。三百年之後分部教興(搜玄集要義苑並同云云)會正科文與前同。華嚴簡正同之。濟抄云。此一句者指故制此戒一句也。謂古人總科為對外道。為結集教興故。則虛諍也。
記。然是他譏佛意未顯有人難云。若爾者下所出之受戒犍度安居犍度文是他譏也與今制戒全同也。何出之哉。答是雖緣他譏正制立說戒安居等法。而對揚彼外道法。故云佛意未顯也。則不同制戒之汎緣譏嫌禁制之也。
記。畜繡手衣師云。縫物手袋也。衣者云衣非衣。時尺六已上云衣故也。皮衣者衣也。
記注。舊記指下結集中譏謗之文古記下以引結集文科今文。為結集意也。若如是得意犍度中凡所並懷語如何云可釋事也。術加上一句使之易見。語意彰顯故。得更引信專懷於異道。○記佛始歸真便譏法滅歸真者入滅也。一義云。佛入滅時便外道譏法滅。即興結集。外道反知在日也。師云。歸真便譏法滅如前。反知在日對彼何疑者。如來滅後初外道譏法滅。故知在世對外道制戒。是以在世不譏法滅。以今滅後外道譏語在世。證為外道也。此義尤殊勝也。
記注。此取外道譏謗意問。約外道譏。釋事上引犍度中既明。何重云之哉。答。上揵度中依諸譏制戒也。明未外道譏不明故也。
鈔。三為對異宗故來佛說毘尼事為五部等異宗說問。懸為被滅後部計。將為被在世之當機耶。若懸被滅後機云者。今教興若佛在世對機所說教興也。是以義鈔云。始於鹿苑。終至鶴林等。此即在世對當機異制有萬差見。若依之云爾。科云懸被異宗。懸言約滅後被得。亦記云不妨輕重緩急即是懸被將來爾者如何哉。答。懸記未來云爾也。問。若爾者無機說教過可有之。何況遺教法律經舍利弗問經有在世五部僧見。若亦云有機者見解可分。旁旁如何。答。師云。在世雖有輕重緩急。機機利故。不相是非。但一味名稱根性。皆有奉行之益。未分五部故。無五部僧。但有五名非見解分也。至堀多弟子。其見則分也。遣教法律經等望有各各機。且云五部僧。非謂五部見解分也。是以戒疏一云。一百年已來師資傳化。時攝利機各體權實。雖同異制不相是非。故但為八十誦律大毘尼藏行宗記引義鈔云。彼各自念。良由我等根器不同致令生聖輕重異耳。○亦云非准佛在世。滅後百年尚無乖諍。
記。聖本有五名未來云可分五部。名雖有之。正在世不分五部也。記亦引付法藏傳此佛在世時未來分為五部懸記言也。正非謂佛在世分為五部也。下注引大集此同云意實懸記見。大集夢懸記故。亦下問答來事無疑。上約懸記云為五部等見。是以義鈔第一云。如來在世。制有五名。然不分。乃至云聖制本有五名。若不爾者。付法藏傳云。佛現在分為五部。應成無義靈芝義鈔科云。初示本有五名。次顯不分所以。初科為二。一正明制立。二如下反覽證成問。傳之既言分為五部。云何但證五名耶。答。不分所以者。彼鈔初立理。及下依大集經文殊問經等云。佛在時全無五部文意之等故知以分五部語。證分五部名字為言也。
記注。大集夢行宗記云。有一長者夢分為五。白佛佛記當來五部分微記。一百年後上座部中分出五部問。上座大眾中五部唯大眾部。不分出歟。答。師云唯上座分出也。若爾者大眾部何人傳持之哉。答異世五師同雖傳持之。五部唯上座部分出之。是以戒疏云。若據緣本其流上座同記云。初二句示本部亦云但傳云於上座部。搜秸慱要契同己見者。集為一部。
記。相傳云本作宗則有其十八諸記同雖然殊指指歸文也。即彼指歸云。有南山鈔蒿本云。宗則有其十八。後改為多別也本作者已前製作。後條條再治也。
記。或可部計雖多五部見解歸四門者四分十誦婆粗富羅五分歸空。迦葉歸有。是知只歸空有二門也。所以特引此二部。
記。十誦著三衣有六戒問。今對新渡之宋本十誦戒本見之內衣有十二戒(今出上更有不加釿頭著不如麨團著等六事)三衣有四戒(高下參著第四云齊整被衣)次大小便利止有一戒者。是亦有三戒。全同四分。若爾者相違如何。答。記主所覽與今本異歟。更可勘彼廣律也。
記注。象鼻前垂一角。多羅葉前垂二角也。此袈娑通肩著時有也。參差總四邊可齊整。若不爾高下有之故也。
記。大小便利止有一戒簡正云。大小便唯一戒。但云不得立大小便。
記。著衣立二問。反抄衣是著戒也。何今唯齊整內衣齊整三衣二戒問哉。答。反抄衣入白衣舍。立此等戒。著衣唯二哉之故云爾也。
記。或可二部廣律戒本對辨優劣上付一部戒本對辨。今僧尼二部廣律戒本對辨論優劣。故云或可也。
鈔。指體未圓簡正記云。淮南記云指謂意指。即教體也。以聲名句。文為體。前文戒本既有繁略。即是教體未得周圓也搜玄記約戒體未圓以彼二戒。俱以色為體或有約果體未圓。以薩婆多宗是執計小乘。極住但證阿羅漢故。
記。業疏云由此宗中小之下文也。
記。軌用多方有宗唯小局一邊也。今四分或通大不一偏故。云多方也。
記。戒疏云斯人序文也。斯人者部主事也。
記。名理名能詮教門。理所詮理也。
記。四分二戒長短並通全分問。成宗也五戒可通長短哉。答。今師意爾也。是以羯磨經云。成實論云。五戒八戒隨日月長短。或一年一月乃至半日半夜重受減受並得事鈔云。成論云隨受一二三。皆得律儀。亦開重受重發得戒。亦隨日多少而受資持云。彼宗五八為數定故。若受一二但得善行。成論不爾。分滿皆得。十具二戒體是出家。遮性但斷資持云。成宗二戒盡形半日隨機長短。業疏云。如成實中亦隨日受。乃至盡形同記云。成實二戒延促任意皆得。故云隨日此等諸文一同成論五戒通長短被得意也。重尋云。成論意全五戒通長短不見也。是以成實論問曰。是戒律儀二種。一盡形。二一日一夜。盡形者若比丘優婆塞一日一夜者如受八戒。一日一夜是事云何。答曰。是事無定。一日一夜若但一日或但一夜若但半日或但半夜隨能受持得。出家則應盡形。若言我但一月若但一歲則不名得出家法。五戒亦爾此即出家戒并五戒不通短時見。加之鈔批云。賓云。依成實宗五十戒要盡形受。唯有八戒隨時長短此等文如何可得意哉。答。御所覽異也。亦追論之。先後可尋也。亦第十二卷七善律儀品等可尋之也。
鈔。御法例通於無準會正云。例者類例。謂將所秉法類例能秉僧。唯多益善。單白增白二。白二增為白四之類亦云。御謂秉御。法即羯磨問。例通無準樣如何。答。鈔批云。御謂秉御也。法即羯磨明秉羯磨聖法。若作單白加白二亦成。作眾多白亦得。若作白二加白四亦成。作眾多白眾多羯磨皆得。唯得增為佳。不得減故言無準。若作白四加至白五六七皆得。故曰例通。以類於僧。四人說戒。此且約少為言。五人六人豈即不許說戒耶。人既得加法亦應爾此釋意例通於無準可訓歟。
記。界內一人四處足數別界中間渡板居上四處令通。足數四處僧也。
記。互相受欲名互相與欲無別眾為作法也。
記。亦須精簡對上四處足數互相受欲也。
記注。古師科此等會正云。凡為三與意。初如來三藏教。二迦葉結集興。三分部教興也。亦下釋云。前明三種之興。不專本部故曰通明分部教意者。諸部教興意也。
鈔。今曇無德部上既聞故記別不釋也。
鈔。軌用多方口義云軌用者有深有淺。有通有別。而為語直以法性為軌。順此軌者則成正覺。違此軌者則墮邪迷。別而為語大小兩乘一切教門修證行相法。或離別皆有軌。成出離之用。律中持犯輕重開遮萬別。皆有法或軌成之用。
鈔。提誘唯存生善簡正記云。云誘接俗人意在生善。不可限局。如有求受一分二分或盡形或一年半年五月三月或一月半日。皆隨他心並聽受也。故經云半分滿分等。皆約受持故。
鈔。今據當宗以辨簡正記云。問。若當宗唯約四分者何以向下開制例中。引五分律文。亦下云五部異執豈不然耶。此豈非通明五部教興。答。不然。若引五分但為證於當部隨方教興。非說五分教興。亦引五部異執者。但印成機悟不同之例。亦非通說五部教興。今鈔意歸宗唯明四分一律教之興也。
鈔。人既不同教亦非一問。今科釋四分一律興意。何云人既不同教亦非一哉。此通諸教見。如何。答。教亦非一者。非諸部異說也。但依四分一律。依須提那子制婬戒。依壇尼迦制盜戒。依難陀比丘制殺戒。皆依釋機不同興制教亦非一。故云爾也。亦依上中下三根。上根但三衣。中根開百一。下根開諸長。此等皆依人根差異也。是以會下記云。隨犯隨制。故有僧尼戒本二十犍度等廣教生鈔批簡正記等同之也。
鈔。軌用實多口義云。軌用者有深有淺。有通有別則。通而為語。直以法性為軌。順此軌者則成正覺。違此軌者則墮邪逆。別而為語。大小兩乘一切教門。修相行相法式雖別皆有軌。成而出離之用。律中持犯輕重開遮萬別。皆有法式軌成之用。
記。上句明能說之意攝誘弘濟上句。軌用實多下句也。
鈔。貴在得其本詮誠難覈其條緒謂今所述但令得其大意。條緒不同處難知也。所以下本詮相云也。故下記云。大毘經藏興意極多。五例統收大要。略盡望其別條實為未備鈔批云。貴在得其本詮至條緒者。此明佛制教意。貴存斷惑。終撥道益。教為能詮。道為所詮。藉教見道。本詮之制意在道也。故一毫之善皆赴涅槃。證菩提為本詮也。
鈔。約開制驗旨在為人顯持犯諒意存無過鈔批云。所以約開制驗旨在為人者。如儉開八事。曰開豐時還禁。曰制豈非為人。亦云隨三品根性不同。即有三衣也。制百一開聽之教並為人也。又如分別功德論中。天須菩提七寶房舍一夜得道。豈非為人故開。餘非為道。一坏之水。一納之衣。亦不開之。況七寶房舍耶。
記注。持犯即第一問。第一遮性也。何云持犯哉。答。釋遮性多以持犯釋故也。
記。驗諒二字謂以智窮考問。驗實可然。諒者是語字也。既諒讀故。若訓不當。以智窮考義如何。答。私云。諒信心之信可得意也。是以鈔批云。諒訓信也。謂顯持之與犯。信存離過也。亦釋云。諒者高之高田相也。顯持犯相意存無過也。勝解云。如來所制是持是犯。並皆可信。既言持犯可信。即須遵行不令有犯。故曰意存無過也簡正記云。顯持犯諒者。玄云。京者信也。信持一戒。能招生十利。近得人天之果。遠證三乘菩提。今人厭犯忻持。意在無過此即顯持犯。令信得意也。爾者顯持犯諒意亦存無過可訓歟。又訓顯持犯諒又諒旨目訓也鈔一以遮性往分問。此教興意如何答。對彼遮性過罪。為制彼過。且興此遮性教制也。問。如此遮性分。何唯局當宗為教興哉。如餘律豈無遮性哉。答。於餘部雖有其義。且就當宗教興明之。至犯人之解起者。非無其異哉。
記。但制七支問。上云相同十業如何。答。允鈔云。七支約教限。十業付分通也。
記。更增篇聚故通二教上三藏齊禁業道方也。然云下毘尼七支制間。業道上篇聚罪制增之。問。若爾者。違理違制之二罪各別可感之歟。將於一獄報增苦可感之哉。如何。答。雖不分明。且於一獄報可增苦歟。準俱舍增罪增苦也。義可得意歟。
記。故局制教問。遮戒化教梵網等制之。何故云局制教哉。答。此五例據當宗辨之。四分所制性戒通三藏。當宗所制遮戒局律藏。不通餘二藏。梵網飲酒等依緣起不制之。三世貫通故。當宗緣起所制遮戒唯局制教也。若爾者性戒梵網筆依緣起不制之。當宗性戒。依緣起禁之。可同遮戒。何故性或云通哉。答。追可勘之。亦義云約大途云。梵網等少分故。且云故局制教也。性戒無有。
記。餘如戒疏一上文也。
鈔。隨諸重戒指諸性戒云重戒也。非必四重也。是以簡正記云。隨諸重戒者指二百五十中所有性戒名為重戒也(非諸偈指初篇四戒。文)鈔批釋聊不同歟。即彼記云。今言隨諸重戒者。謂初篇四戒名為重戒。二篇已下防其重戒。既從重戒而生。故曰隨也。四重既有開文下戒隨此四重。是性戒者亦應有開文也。
鈔縱成持也持之寔難明教急行難也。如開不犯成持可有之。而持之事實難簡正記云。設使成順教無違。實當不易。故云縱成持也。持之寔難。
鈔。始終慈救鈔批云。初罵曰始。罵了曰終。故曰始終。
鈔。何能禁心無逸貪嗔等三毒根本惑故如何禁之。無逸無逸者。凡夫故不能都無逸之。
記。慈心誨勗教訓弟子。如終以慈心教訓無犯之。此以罵教訓也。
鈔。遮戒一往制止有益便開鈔批云。如至儉時聽開八事為安身存道有益故開也。亦如安居是一往制。若有生善滅惡之緣。故開受日去是也。亦如壞生堀地。當時既忽有野火燒寺。聽護伽藍聖開堀伐是也。
鈔。開之過興還復令制鈔批云。如上儉開八事。若至豐時還復招譏不至。俗言名曰過興還復制也。亦解。如本制畜三衣。是一往制心。後為寒苦不能進道。為其安身之益故即開畜長。故曰有益便開。既因開故貯畜過多招譏妨道。名曰過興。即制說淨故。曰開開過興。復令制也。
鈔。豈非為存化俗恐墮枉坑鈔批云。此句是通上文意也。亦可云結上文也。枉坑者地獄也。書曰罪福無門。唯人所召。今謂儉時行八事。俗見不譏。豐時猶開者。俗人必生譏謗。既譏且謗。生報必然。今愍其生報。須遠譏短。莫於豐時行八事等。故曰為存化俗也。詔地獄為枉坑者。順理而行不墮地獄。橫造非法。故落其中。名為枉入也。
記。邪曲以於僧起謗問。此二釋意如何。答。初釋意。此生墮邪見道。無出離也。此約現因也。次釋意約當報以枉坑。喻三途苦趣也。喻之若坑坑。
鈔。大慈設教意唯檢失今記意。分別不見何。而鈔批云。大慈設教意唯檢失者此下通結遮性二戒。教興之意也。
鈔。令尋之。以通望鈔批云謂二百五十戒。皆有緩急二儀。今應將此二儀通望一切戒。若解其緩急也。意則儀大聖制教意在檢失也。
記。令尋之者出論家意濟鈔云。令尋等一句即出論家意也以通一句鈔家總結文也。
記。謂前且引二戒濟鈔意。鈔上出婬與罵之兩戒也。謂欲以此二戒例餘諸性戒等。於本律未明故。今引母論令尋之。意成今遮性急緩。通說一切義也。問。彼論但出記引二戒耶。將廣出諸戒耶。答彼具出四重禁也。然今出壞生戒者勘未獲正文。亦准彼本文言重制者。出本制事更加事。總名重制也。未必見局禁事也私云。今云謂前且引二戒。博釋上論家意見。爾者上引論文。婬戒與拔草戒。二戒也。出此二戒意。以局準例餘何指婬與罵可言哉。問若爾者彼論文四重具出之。亦不出拔草。何云二戒哉。答。記家御所覽異。今現行本歟。既記引二戒故。指此云且引二戒。尤有其便者歟。濟鈔釋且現流布本歟。二儀者。彼正作二種因緣也。
鈔。二以開制往徵教則通於二世簡正記云。謂前約遮性已明。然佛立教對機。更有開遮兩別。今更以此例往律藏中徵求教興之意。問。上遮性例中云。隨諸重戒並有開文是開也開實結犯是制也。亦云遮戒一往制止。是制有益便開。既前科已明。今何重述。答。前約。性緩急以辨開制。今據教文非但佛在世開制。亦通未來皆有開制與前別也。教則通於二世者。謂現在及未來也。
記。五百結集文第五十四卷文也。
記。唯除八事此文意云。餘事悉印可善也。唯八事制差也仍易知見為知人耳。
鈔。此通未來教也問。此八事佛世之時並因緣起興之。何云未來教哉。答。一義云佛在之日因儉開之。然世猶儉未有還制。佛已入滅。迦葉承佛意云。世復豐時。更可還制。若亦儉者更不開之。是則佛意鑒未來故。云未來教也。是以鈔批云。此通未來教者。立云如迦葉所答。儉開復豐。制明此教。雖是佛在時制。然亦通於未來行用。故曰通未來教也。有人云。此通未來教也。有通字義。則難見正意。亦通五分教。是佛自說。故曰此如來在世教也。四分教則是結集時。迦葉說此言。以據佛在望結集時名未來也。自意云。通未來教者。即是迦葉能開通於未來教意也。謂佛在開此八事。猶未再制。未有制言。迦葉結集之時。時豐乃更制約。其諸比丘既呵迦葉。如上已明此義意問。鈔云。若時世還賤。故依開食。佛言不得如法治同記云。時世還豐佛何制斷此等文佛世還制如何。答。正佛世非謂還制。佛世無此制斷。故富那羅詰問迦葉。但佛遙若世豐時時還可制說故。迦葉承佛意結集時正制斷內宿內煮等也。爾者何無相違歟。被及後世。
記注。疏釋云五分疏法願律師作歟。行宗記云。四律皆製義疏上明聽違佛制。
記注。偏袖連袖也。仍施現在橫被邊夷時在為人。
記。昔用三歸今時不得如來成道初三歸羯磨授具足戒。至八年羯磨受具興。止三歸得。如彼在世止。今亦不作習欲成風。見持戒者。事與我違。便責隨方。呵為為顯異。邪多正寡。孰可言之。法滅世衰。由來漸矣。
記。東南禪講東南處名也。如云關東也。
鈔。二教相融互兼彼此會正云。二教者即未來教。在世教。謂未來教中。亦通在世。如內宿等。今年此方儉故開。彼國豐須制。明歲反上。在世教中亦通未來。如在此土今歲著履。為尚卻遊彼方。明年以跣足為儀。若然則時內通方。方中通時。以此兼彼。用彼兼此。互相涉矣補篇記第一未云此開制教。無是佛現世時。說開制迦葉引用。是通結集時。未來教也。云通亦可即開制之。言非局結集時。更通於後故云通也四分迦葉之言。起於滅後。局此名為未來。然開判之事。佛在已說迦葉重述。當於未來。望佛初說。乃當現在(即是四分兼現在)五分佛在時說二方互淨不淨。起於現在。然當未來。法豈無此義耶(故知五分亦兼未來通有云云)記。此有二釋節古義云。搜玄曰二教者。方毘尼時毘尼為二教也。不同諸記取四分五分為二教(集要‧增暉‧義苑‧會正。俱同搜玄記)大抄記云。二教謂現世未來二教鈔批簡正記並舉二義。雖然以現在未來二教之義為本也。問。今記或釋意指四分五分。同為二教之義歟耶。答。不爾二教言即二世教也。或釋意釋彼此言時。且約二宗得意不同計也。
記。一切時處毘尼婬盜等性戒一切時不開之故也。
于時康永四年二月十日於山邊郡牟山鄉藥師寺僧坊記之夫寒風銘肝宿雪凝手誠難忍難禁者歟雖然為相續片時之法命聊集要義為相資愚鈍之短才茍述舊跡冀三寶垂哀憐消除病患神明加冥助令成此鈔而已。
小比丘照遠(通二十三別二十一俗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