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卷抄

      輸入者 黃紹亮

問題

問。過去現在法中。可非已起類耶。
問。現在共相惑中。可遍義耶。
問。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可名遍行耶。
問。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嗔慢。可名遍行耶。
問。頌文云。五可自世。不生遍行爾者。不生遍行者。為約一一有情論。為當有情合論歟。
問。一念眼識相應煩惱三世境義可耶。
問。發智論中。答若於此事有未來結繫。亦過去結繫耶云問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已斷則不繫爾者。若前未生設已斷則不繫者。可互九品結耶。
問。發智論中。答若於此事有未來結繫。亦過去結繫耶云問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已斷則不繫爾者。若前未則不繫者。唯限結歟。
問。論文云。非果生有現因在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頌文云。第三約作用世最為善爾者。於過未二世。可起作用耶。
問。薩婆多宗意。有為法體可生滅耶。
問。部宗意。意識現在境耶。
問。薩婆多宗意。能詮名可詮無法耶。
問。光法師部宗意。以十二處。如何分別假實耶。
問。部宗中。可十大地法心所實有義耶。
問。部宗意可許愛心實有義耶。
問。頌文云。此法性甚深爾者。毘婆沙師義歟。
問。苦智聖諦法歟。
問。正理論意。色界異熟威儀二無記心。可緣欲界法耶。
問。正理論意。依身欲界。起色界無記心。緣欲界修所斷法義可耶。 問。正理論中。述欲界繫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云色修所斷非餘爾者。識言中。可攝生得善耶。
問。寶法師意。色界無記識。可緣欲界見苦所斷法耶。
問。依身初靜慮所起二識。可地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無色界加行善所緣。云無漏一切法虛空爾者。今此虛空者。指虛空無為歟。
問。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可緣下地法上擇滅耶。
問。無色界善心。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
問。虛空無為。可有多體耶。
問。寶法師意。欲界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可緣第三靜慮樂根耶。
問。寶法師意。樂根緣識色界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眠隨增耶。
問。婆沙論中。云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爾者。樂根苦集類智相應無漏識俱緣之歟。
問。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憂根緣緣識耶。
問。非學非無學法緣識滅諦所斷無為隨眠隨增耶。
問。身觸所生緣緣識。無色界道諦隨眠隨增耶。
問。憂根為道緣識。色界他界地緣隨眠隨增耶。
問。五根緣識。所增隨眠無間可生三界五部心耶。
問。已離空無邊處染人。可成就欲界繫斷道緣緣所增隨眠耶。
問。類智現前位。必可成就樂根滅耶。
問。不成就憂根聖者中。可所繫類耶。
問。未離欲聖者見修道位。可成就善根斷道耶。
問。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可成就憂根斷道耶。
問。已煩惱相應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可名有隨眠心耶。
問。已離欲染位。欲界無記心。可名有隨眠心耶。
問。修所斷煩惱。可緣他見惑耶。
問。頌文云。非理作意起。說惑具因緣爾者。非理作意者。染污作意歟。
問。類足論中。出欲漏體。云謂除欲界繫無明。諸餘欲界繫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漏爾者。今此隨煩惱者。唯限煩惱六垢歟。
問。欲漏體可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耶。
問。類足論意。第二靜慮以上。可有諂誑耶。
問。三漏中。有漏體可攝纏耶。
問。欲瀑流體。唯限不善歟。
問。欲取體中。通不善無記類。唯限無明一惑歟。

 
俱舍論卷抄

  問。過去現在法中。可非已起類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此類者。既是過去現在法也。何可非已起之類哉。
若依之爾者。頌文云。過現若已起若言無諍非已起之類如何。
答。過去現在法中。不可有非已起之類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故類足論云。已生法云何。謂過去現在法但於過現若已起之頌文者。云若於此事中。未斷貪嗔慢。過現若已起。過去現在貪嗔慢中。若緣此事起。即繫此事。若緣餘事起。即不繫此事。故就緣此事起。置若言也。彼如發智論中。答。若於此事。有未來結繫。亦過去耶云問。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已斷。則不繫也。非謂緣彼此事。總不已起之類。故全非論義歟。
問。現在共相或中可遍義耶。
答。可此義也。兩方。此義者。設雖共相惑一剎那間難遍緣。五部一切法。何可具遍之義哉。是以。見今論餘卷(九)文云。不說頓緣自界地一切。然說有力能頓五部此文者。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云。現緣共惑。雖亦二種遍行不具者。以不定故。不言遍行此釋無諍遍之義如何。
答。
問。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可名遍行耶。進云。論疏中。不名遍行付之。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種類無邊也。何不名遍行哉。是以。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嗔慢。名遍行。若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嗔慢。有遍之義者。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寧不具遍之義哉。加之。過去見疑無明遍行例亦可同。何況。見寶法師解釋。述未來意識相應貪嗔慢。具遍之義畢云過現不定解釋者。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可遍之類如何。
答。遍行因者。遍繫三世名之遍。遍繫境名之遍也。而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雖有遍之義。不具遍之義。故不名遍行也。故光法師釋云。過去意識貪嗔慢三。雖亦遍繫三世。非遍繫境。故於此中。不遍行。與五合說但於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種類無邊。故可具遍之義云難者。歷一一有情。悉有遍繫境之義。為事遍也。而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望一類有情之時。雖有遍繫境之義。非一一有情。悉有遍繫境之義。故以其不定故。不具遍之義云也。故今論云。若此事中。有貪嗔慢。於過去世已生未斷現在已生。能繫此事。以貪嗔慢是自相惑。非諸有情定遍起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於此事中。有貪嗔慢。於過去世已生未斷現在已生。能繫此事。以貪嗔慢。是自相惑別事生。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之言。此旨實分明也。次於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慢名遍行難者。未來意識相應貪嗔慢種類無邊。故可生之類。歷一一有情。悉具遍之義也。故今論云。若未來世意識相應貪嗔慢三。遍於三世乃至未斷。皆能繫縛法師釋此文云。若未來世意識相應貪嗔慢三。遍繫三世。雖於此事或不生乃至未斷。皆能繫縛次於過去見疑無明遍行云難者。彼共相惑故。歷一一有情。悉具遍之義也。故今論云。所餘一切見疑無明去來未斷。遍縛三世此三種是共相惑一切有情。俱遍縛故光法師釋此文云。除前三種。所餘一切見疑無明過去未來未斷。遍縛彼三世諸事此三種見疑無明共相惑一切有情。俱遍縛彼三世事故次於寶法師過現不定之釋者。過去現在意識相應貪嗔慢。若緣此事即繫。若不緣此事即不繫。故云過現不定也。如婆沙論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則不繫也。非云遍行遍行不定。何為違文哉。
重難云。見寶法師解釋。或云。要因見聞方能現起故。於三世非定遍行或云。不見不為一切過去現在繫縛此等釋意。意識相應貪嗔慢必緣曾所見聞之境。不緣都不見聞之境。故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望一類有情。不具遍之義釋成若爾望一類有情之時。可有遍繫境之義云事。寧不背此等解釋哉。答。以道理思之。不可云一境不可見聞之境。案寶法師解釋意。等只緣曾所見聞之境云許也。其不見聞之境。隨人隨時。可不定故。不必具遍繫境之義(為言)非有一切有情。定不見聞之境。故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望一類有情之時。可有遍繫境之義云事。更不違此等解釋也。
尋云。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者。於諸有情。有遍繫境。不遍繫境之類云歟。為當全無遍繫境之類云歟。
答。此事前已成之畢。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是自相惑別事生。故或有情雖具遍繫境之義。或有情不具遍繫境之義。故遍繫境。不遍繫境。其類不定。非一切有情悉具遍繫境之義。不名遍行云也。光法師云現緣共惑雖亦二種遍行不具者。以不定故。不言遍行現在邊見邪見無明之中。雖有遍繫境之類。亦不遍繫境之類。故其不定。不名遍行云也。今云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准此釋可思之 也。
問。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嗔慢。可名遍行耶。進云。頌文云未來遍行。付之。自相惑者。不遍緣一切事。何可名遍行哉。是以。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并未來可生五識相應貪嗔。不名遍行例可同哉。
答。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嗔慢。雖自相惑未來種類無邊故。可生之類所緣分齊是廣。於一一有情。雖何境界繫縛故具遍之義故。名遍行也。故光法師釋云。遍行有二。一遍三世。二遍繫境。未來不生意識貪嗔慢三。未來不生五識貪嗔。及餘過未見疑無明。隨其所應。皆具二遍。立遍行名但於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不名遍行云難者。光法師釋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非一一有情。悉具遍繫境之義故以遍之不定故。不名遍行也。次於未來可生五識相應貪嗔不名遍行云難者。未來可生五識相應貪嗔。唯繫未來世故。不具遍之義。故不名遍行也。故今論云。未來五識相應貪嗔。若未斷可生。唯繫未來世。光法師釋此文云。未來五識相應貪嗔。若未斷可生境必俱故。唯繫未來
問。頌文云五。可自世。不生遍行爾者。不生遍行者。為約一一有情論。為當有情合論歟。答。約一一有情論也。兩方。若約一一有情論者。有情眼識現在前緣之時。餘染污眼識相應貪嗔。不可有緣此青之類。若爾。染污眼識相應貪嗔。既無緣眼識所緣之義。寧可名遍行哉爰知。有情合論。有遍行之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論中云非諸有情定遍起文。約一一有情遍行之義如何。
答。以道理思之。約一一有情。可論遍行之義也。若有情合論談此義者。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何不具遍之義哉。光法師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之釋意。非一一有情。各別身中貪嗔慢。悉有遍繫境之義。故不名遍行爰知。於一一有情。必具遍之義。名遍行云事。但於善眼識所緣青色可非染污眼識相應貪嗔所繫云難者。於一青色體。可為染污無記眼識所緣之義有之。而其中善眼識現在前。雖緣青色。可緣彼青色染污眼識。留未來猶繫之故。約一一有情。云不生遍行也。
問。一念眼識相應煩惱三世境義可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此義者。五識現在者。性相之所定也。何可有三世境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圓暉法師未來五識相應貪嗔。未斷不生。亦名遍行之義云。或有時參差三世此釋者。可此義如何。
答。五識是唯現在法故。一念眼識所緣境。更不可互三世。處事剎那自本定故。一念眼識所皆境。過去過去現在現在未來未來不可有分散三世之義。故彼相應煩惱三世境之義。亦不可有也。但於圓暉法師解釋者。疏中釋此事作解釋。彼全文可料簡之。彼疏云。不生遍行者。未來五識相應貪嗔。若未斷不生。亦遍繫三世一切所緣事。謂所緣境。或在未來。或流至現在。或謝過去。識雖未來不生。由未斷故。性能繫彼三世境也。或有時參差三世。初釋意云。就眼識所緣境。流至三世之時。或在未來。或流到現在。或落謝過去云也。第二釋意云。就多眼識所緣落謝過去時故。云或有時參差三世也。雖多類眼識。同在未來故。云未來不生眼識也。
重難云。見疏第二釋具文云。或有時參差三世。如有眼識。定緣青黃赤色三境而起。隨闕一境。識即不生。其所闕境。或一未來。或一現在。或一過去。故說五識遍縛三世此釋意云。眼識剎那。可緣青黃赤三種色起。其剎那眼識。留未來不生。彼青黃赤三種色中。一種色未來一種色流至現在一種色落謝過去之義可有。故指此時分。云或有時參差三世料簡之趣。不順解釋意哉。答。
問。發智論中。答若於此事。有未來結繫。亦過去結繫耶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已斷則不繫爾者。若前未生設已斷則不繫者可互九品結耶。進云。婆沙論中。述迦濕彌羅國論師義。云。若前未則不繫者。說後三品結。設已斷則不繫者。說前六品結付之。若前未則不繫。設主已斷則不繫兩類。何不互九品結哉。例如前生未斷則繫。互九品結也。何況。若強論其差別者。如外國諸師說。以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則不繫。設已斷則不繫三類。可配九品之中。各三品結。迦濕彌羅國諸師。存何深意此相配哉。
答。委悉分別之者。若前未則不繫者。可九品結之義邊。於未來結繫法。過去九品結。俱不緣之者。不可繫此事故也。故寶法師師釋云。有於此一色事中。容三品愛。不緣此一色事生。緣餘事緣餘事起。此三品愛皆不繫。此一色事。若前不生不繫。理合通於三品設已斷則不繫者。不可互九品結云事。道理必然也。於未來結繫法。論過去不繫之義故。若過去九品結。同已斷者。不可有未來結繫之義故也。寶法師云。前生已斷不繫。此於三品中。或是中品。或上中合說。必非下品。已說未來繫故斷。或必三世同斷故。若過去世下品斷者。未來三品皆斷。不生可言有未來結繫。故理定婆沙論中。暫就欲界前六品結已斷。後三品未斷位。顯若前未則不繫。設已斷則不繫之義也。非謂餘位亦此義。故寶法師釋云。若前不生則不繫。及生者已斷則不繫。皆據斷六品說。即當一來果。此據有繫者。非不還果等。此以餘處生名不繫故。非是已斷。斷故非縛若前未則不繫故。說後三品。據來說。設已斷。則不繫者。說前六品。亦是來。更思之但於外國諸師者。前生未斷則繫之義。應可互九品結。何唯限中三品結哉。而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者。說中三品不叶道理。故迦濕彌羅國論師義改此說也。
問。發智論中。答若於此事。有未來結繫。亦過去結繫耶云問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已斷則不繫爾者。若前未則不繫者。唯限結歟。答。唯限結也。兩方。若唯限結者。以道理思之。何唯限結哉。是以。解釋中。不限結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五八)中。釋此文云。後三品結。雖未斷。而未生故在未來為繫。非過去此文者。唯限過去結如何。
答。於未來結繫法。論過去不繫之義。云若前未則不繫。故指過去結云事。文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而以道理思之。何唯限結哉云疑未其意也。解釋者。何解釋哉。可尋明之。
問。論文云。非果生有現因在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非未來果生。有現因在。以異熟果非因無間故。付之解釋定判見論起盡云。謂若實無過去體者。善惡二業當果無。非果生有現因在此意。果定置有體。業無體者。果亦可無體成也。而部宗意。許未來過去無體。何未來有。過去屬無哉。若過未無體者。俱可無體可成也。何云謂若實無過去體者。善業二業。當果無哉。
答。論意。以業必量過去無體者。業即可無體。業無體者。果亦可無體成也。不必以果有體歟。果設雖未來。設雖現在果生之時。業必可過去故。業無體者。果亦可無體成也。何況。未來果設雖無體現在果必可體。故果有體亦無失也。第二釋意。可存現果生時。故旁非相違歟。
問。頌文云。第三約作用世最為云云)爾者。於過未二世。可起作用耶。答。於過去可起作用也。兩方。作用者。今論中。釋此頌文云。故此中第三最善。以約作用位有差別。由不同異。彼謂諸法作用。未未來有作用時。現在作用已滅。過去。非謂有殊若於過未二世作用者。豈三世雜亂之過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婆沙論評家義云。無間異時取果異時與果此文者。二無心定入心。於過去可起無間取果用如何。
答。若依婆沙論評家義。并今論意者。二無心定入心。於過去可起無間取果用也。故婆沙論(百九十六)中。解無間緣中云。此中有說。若前法未至已生位。不與後法作無間若至便作。問若然者。有心位可爾。無心位云何可爾。答此中說有心位。不說餘位。有說無心位說。亦過。謂入定心。現在前時。頓取諸定及出果。亦與最初剎那定果。後諸定剎那出定生時。與果非取。先已取故。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無間異時取果異時與果。若此時取果與果故光法師餘處引此文畢云。若婆沙意。過去既得起與果用。何故不得取果用(乃至)今俱舍論意。同婆沙評家不同婆沙論評家義。并今論意。二無心定入心。於過去無間取果用云事。今解釋實分明也。但於可三世雜亂之過云難者。光法師會云。初取果者。立現在世。後取果者。過去亦起。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云。無想異熟。是異熟因力所引起。任運而轉。非入彼心勢力所引。故不名心無間法。無想異熟。非無間緣生故。無想異熟入心。與彼出心於過去可初起無間取果用。若爾初取果者。立現在世會通。猶有疑哉。
答。無想異熟入心。與彼出心於過去雖初起無間取果用。彼入心現在前時。必起因緣取果用。故更不可有三世雜亂之過。故寶法師餘處。述婆沙論長之旨畢云。取果現在者。據因緣等說。不據無間取果用論之。初果者必於現在起之。故不可有三世雜亂之過云許也。無想異熟入心與彼出心於過去初起無間取果用。亦不可有三世雜亂之過也。
問。薩婆多宗意。有為法體可生滅耶。答。雖有二義。暫可存生滅云義也。兩方。若生滅者。薩婆多宗意述三世實有之義。有為法生滅者。何可談三世實有之旨哉。是以。見婆沙論處文。或(一)云。說諸因以作用為果。非以實體為果。又說諸果以作用為因。非以實體為因。諸法實體。恒無轉變。非因果故或(三九)云。若轉變者。應言諸行轉變。以彼體無改易故任此等論文。有為法三世恒有。生滅轉變之義加之。見光法師餘處解釋。或釋是能長彼作用。義之論文云。法體先有。不可生。但能長彼作用義或此應是有為之論文云。此宗諸法體。皆本有四相於法但望用說。非據體論寶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心心師所法。先有體帖。由十二處令行世取果作用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依薩婆多宗。法體先有。不可生。但生其用耳。有為法體。不生滅云事。此等解釋。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立有為名。由法體生滅之義。若法體不生滅者。與無為法。有何差異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云。體非常故。用亦非常如何。
答。有為法體。生滅有無者。上古明匠。猶為未決。下愚末學。輒雖難定。深思道理。廣勘諸文。可存有為法生滅云義也。其故。立有為名。由造作遷流之義。若法體不生滅者。豈名有為哉。與無為法。有何差異哉。是以。見婆沙論處之文。或(三九)答諸有為法生時。為生法故生。為與生相合故生耶云問云。應作是說。生法故生。答諸有法滅時。為無常法故滅。為與無常相合故滅耶云問。云應作是說。無常法故滅畢。評家指此說云。應知此中初說為善或(百八三)釋發智論。諸生何世攝。答未來。諸滅何世攝。答現在之文云。復次為有為法轉變隱顯。而體無生滅。今說示來生現在滅故。即顯有為法非但轉變。而實有生滅作斯有為法生滅云事。此等論文。尤分明也。加之。見光法師解釋。當卷釋若許作用異法體者。可此失。然異故。不應言過失之論文云。體非常故。用亦非常有為法生滅云事。此釋亦分明也。餘處之中。或釋此有為法亦名世路。已正行行性故。或為無常所吞食故之論文云。無常四相。是能吞食。諸有為法。是所吞食法。此所吞食是可破壞故名世。是無常所依故名路。即世名路業釋也。
有為法不生滅者。何云諸有為法是所吞食哉。或釋若於彼法此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所緣之論文云。又解礙體義邊。所緣有對。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所緣有對者。名心心所託自所緣境界現起。心心所法體不生滅者。寧有礙體之義哉。何況。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謂相法體令是有為若許相法體者。豈不云生滅哉。准此等文理有為法生滅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薩婆多宗意。談三世實有之旨云難者。是實難義也。云法體恒有。談其性非常。倩案其意。尤以難思部師難許體恒有說非常如是義言。所未曾有此意也。試會之者。有為法體。遷流三世之時。其性實生滅。不其用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云三世體恒有也。次於婆沙論諸法實體。恒無轉變之文者云。作用以為因果(光取今所引之言也)作用雖為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於其體者。此義。故知此云也。對作用以為因果云者。法實體無轉變。此旨自炳然也。光法師體先有。不可生之釋。此宗諸法體。皆本有之釋。寶法師心心所法。先有體性之釋。圓暉法師法體先有。不可生之釋。會通亦同之。有為法體雖遷流三世。不其用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諸師同述法體先有之旨也。非謂其法體不生滅歟。次於婆沙論。應言諸行轉變之文者。色色自性不轉心。心心自性不轉色。故此云也。以彼體無改易故之文。此旨實分明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處之文。或(七)答若未來世同類因遍行因過現乃有則無因因。亦果而果。如是便壞三世有宗云問云。若許亦無失。約位非體。以和合作用位果非體果。然位與體非即非離。體雖恒有。而位非恒。故同類因遍行因本無今有。亦有失或(三一)釋發智論云何無常滅。答諸行散壞。破歿已退之文云。諸有為法。自性恒有。由生相故。有作用起。由滅相故。作用散壞破沒已退體雖恒有。而位非恒之文。諸有為法。自性恒有之言。有為法體。不生滅(見。是一)加之寺護正研神章第三中。舉或云有為法生滅。或云有為法不生滅之二傳畢。自述本義云。今述本聞。不當用。有為法體。無生無滅。恒在不斷。是此本義。代至像末人失本義。不可得悲也先德決判。誰不依用哉(是二)。
答。有為法生滅云事。道理證文。前重成之畢。重勘諸師解釋嘉祥大師十二門論疏不。或答有為法是生故生。為與生合故生之問云。是生但要由生相顯發。如闇中雖有瓶要須燈顯發。不說燈生。彼亦如是。或答法體本無生滅。而假四相生耶之問云。法體本有生滅性。但假四相發動之耳元瑜法師起信論
問。部宗意。意識現在境耶。答。意識現在境也。兩方。若意識現在境者。部宗意。不許因果意識現在境者。豈不為因果哉。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若部。五識唯緣過去。故理第八云。五識過去五識既不現在境。意識例可同哉。加之。見今論餘卷文。述宗義。或云前境緣能發後識。或述境為先次有識起。任此等論文。部宗意。六識現在境若依之爾者。意識是廣緣法也。設雖部宗意。何不現在境哉。
答。部宗意。意識現在境也意識是廣緣識也。豈不現在境哉。意識若不現在境者。現在境都非所緣可云歟。現在境可為所緣道理。是必然故。意識定可現在境也。是以。今論中。述宗義。或云若法但能為所緣境。過未亦是所緣現在意識所緣過未意識所緣也成或云非憶過去色受等時。如現分明觀彼為有。但追憶彼曾有之相。逆觀未來當有亦爾意識明緣現在境云事。此文亦炳然也。或云。少分差別者。本無今有。其理成。故有非有境云意識有境。豈非現在境哉。任此等論文。部宗意。意識現在境云事。實分明也。加之。妙樂大師解釋弘決五)中云。若大乘法等。意識。緣再五塵。及落謝塵。并法入所收。少分屬色。少分屬心。
部宗意。意識現在境云事。此釋亦明鏡也。但於意識現在境者。可為因果云難者。意識其力強盛。不必藉所緣境力起。如緣龜毛無法起也。故光法師釋云。部許有緣無生心意識現起。既不藕所緣境力。故雖現在境。不為因果。故無許因果之過也。次於五識例難者。五識其力劣。必藉所緣境力故。若現在境者。可為因果。故五識唯緣過去境。不現在境云也。次於今論餘卷文者。就五識論之也。次故寶法師釋前境緣能發後識之文云。五識根亦許前後非就意識論之。全無相違也。
尋云。部宗意。許五識過去境者。亦緣龜毛無法歟。答五識五塵現量境故。雖緣過去曾有之法。不緣龜毛等都無之法也。故光法師釋云。據曾當有。撥對而緣。是言。如成所緣。曾當有故。不同龜毛無實體故。不同現在准此解釋可思之也。
尋云。寶法師餘處釋云。部師說。五識亦緣過去境故。如理第八破亦緣過去境故之亦言。亦緣何法哉。答。
問。薩婆多宗意。能詮名可詮無法耶。答。不可詮無法也。兩言。若詮無法者。薩婆多宗意。不無法生心准之思之。能詮名不可詮無法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有部難經部云。若體全無。是所緣者。第三處。應是所緣部反難有部云。諸有三處。此能緣識。為何所緣。若謂即緣彼為境。是則應撥彼為無此文者。可三處名知能詮名。可詮無法云事如何。
答。薩婆多宗意。能詮名不可詮無法也。故婆沙論五)云。問一切名。皆能顯義耶。答一切皆能顯義但於第三處名可詮無法云難者。第三處。是無體故。名不可詮之。詮思第三處之心所云第三處名也。故婆沙論云。問若以此名顯常。第二頭第三手。第六蘊第三處第十九界等。此名何所顯耶。答此名即顯常等想婆沙抄中釋此文云。解云。所詮無故。卻詮過去以發等想。
重難云。若爾思第三處之心所無法歟。
答。緣兔角者。或時緣兔。或時緣牛角。故彼此取合思有兔角也。准之思之。緣第三處者。彼此處取合思三處也。
問。光法師部宗意。以十二處。如何分別假實哉。進云。光法師釋云。現十二處。八處實有四處少分實有少分實有少分實無付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宗義云。處是假。唯界是實若爾。兩處解釋。何致相違哉。
答。光法師。當處餘處解釋義門是異。廢立各別也。當卷釋意。就十二處法體。論其假實。餘處釋意。就十二處廢立。皆云立也。所謂十八界廢立各別。闕立色心體。故是實門也。十二處廢立合十施設之。五蘊廢立合十八界十二處施設之。故是假門也(為言)兩處解釋。各述一門更非相違也。
問。部宗中。可十大地法心所實有義耶。答。可此義也。兩方。此義者。見光法師定判。今解釋中。述宗義云。受想實有。餘心所法。思上立實無餘解釋中。釋傳說如是所列十法。諸心剎那和合遍有之論文云。論主意明部非信十法皆有別體。故言傳說任此等解釋部宗中。十大地法心所實有之義若依之爾者。辰旦解釋中。引正理論或說有十之文。部師義釋如何。
答。部宗中。可大地法心所實有之義也。故撲揚大師(演祕本)釋云。若部師有二釋。一譬喻師唯心所。同覺天計。二心所四釋不同。故順理第一云。謂執別心所論者。於心所中。多興諍論。或唯說三大地法。或唯四。或說有十。或說四。解云。如次說受想思。四加觸。說十即是十大地法四加貪及嗔癡慢任此解釋部宗中。十大地法心所實有之義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部宗中。本宗末計。其類分。其義雖異。本義意。述唯受想三心實有之旨。故就本義意此釋也。更非不許末異義中有十大地法心所實有之類。全無相違。
重難云。元瑜法師正理論。或說十之文云毘婆沙師計。有種如前所列此釋者。或說有十之文。非出部宗中異義若爾。演祕祕解釋誰可依用哉。答。正理論段之文。云或說三大地法。云或說四。俱是宗義云事。必然也。鄰之次下云或說有十。定亦可宗義。撲揚解釋非無其謂。但於元瑜法師解釋者。正理論。或說有十之文。釋毘婆沙師義許也。非謂部宗中。都十大地法心所實有之義。何為相違哉。或亦師異釋也。不可及會通歟。
尋云。就元瑜法師解釋難思毘婆沙師意。談四十六心所皆有別體之旨。計唯十大地法心所實有之義云事。證據有何處哉。答。此事強不可劬勞歟。但婆沙論中。述滅盡定體云。有說此定物為體。十大地法心滅故此有說意。存心所之中。唯十大地法實有之義此有說義。可為其證據歟。
問。部宗意。可許愛心實有義耶。答。宗本義。不許此義也。進云。爾也。光法師釋。受想實有。餘心所法思上立實無。不許心所實有之義付之。見今論餘二)文云。契經唯說。為集故。部宗意。以愛心所為集諦無實體者。豈可為聖諦哉。是以。大乘師對部師量云。觸別有體。六六法心所性故。如受愛等部宗意。若不許愛心實有之義者。豈可以愛心所為共許同體哉。
答。部宗中。本宗末計。其類分。其義雖異。本義意受想實有。餘心所法思上立實無。不許愛心實有之義也。故正理論餘處文。雖部宗等淨支。無別實體云義也。此等皆是心所攝故。如受想思別有實部宗意。唯許受想三心實體。不許餘心所實體之旨。此文尤分明也。但於部宗意。以愛心所為集諦云難者。部宗意。以愛心所。思分位假立故。從心所。亦可有愛心所有實體云義邊。故以愛心所。為聖諦也。觸別有體比量。以愛心所為同喻此意也。故慈恩大師唯識本疏(三末)中。釋此事云。部計愛亦是實有。思分位故。不同假觸以愛心所。思分位假立之時。以心所。即名愛心所故。非如三和名。故云不同假觸也。故演祕中。承此文云。雖不同觸多法成
問。頌文云。此法性甚深。爾者。毘婆沙師義歟。答。爾也。兩方。若毘婆沙師義者。見婆沙論者文。雖述三世實有之旨。未云法性甚深。知非毘婆沙師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可毘婆沙師義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毘婆沙師如是說。如現實有過去未來所有於中。不能通釋諸愛者。如是知。法性甚深。非尋思境。豈不能釋。便撥為法師釋云。毘婆沙師如是言。此法性甚深正理論(五二)中。述然彼經主。於此義中。迷執情深。復廣與難。謂廣論者。不能通矯為我宗。依理窮釋畢云。此法性甚深此等定判。此法性甚深者。毘婆沙師義云事。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中。不述法性甚深之旨云難者。毘婆沙師。為部宗。被難三世實有之義。儲此通釋也。婆沙論中。無述有部部之難破故。不及法性甚深會通歟。
問。若智唯知若聖諦法歟。答。唯聖諦法也。兩方。唯聖諦法者。若集物。因果義分者。性相之所定也。若智何唯聖諦法哉。是以。事分(二)中云。即苦諦法非智知此文無諍苦智兼知聖諦法加之。類足論中云。唯聖諦所攝法隨眠隨增隨眠隨增。思智品所知。其義可同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苦智聖諦法可云也如何。
答。苦集滅道四智。作各別行相。深悟四諦各別之理。故苦智作非常苦空非我行相。唯觀聖諦理。不知聖諦法。集智因集行相。唯觀聖諦理。不聖諦法也。故類足論云。唯聖諦所攝法一智知謂苦智。唯聖諦所攝法一智知謂集智(前後之文取意抄之)苦智聖諦法。唯智集知聖諦法云事。此文實分明也。但於苦集物。因果義分之理者。有漏法必具為因為果之義故。苦集二諦。其體雖物。無漏智品明差別因果義邊觀之故。無苦智兼知聖諦法。集智聖諦之義也。次於事分即苦諦法。非智知云文者。是舊譯也。既背類足論文。更不可依用之。次於類足論。唯聖諦所攝法。非隨眠隨增云文者。煩惱相應所緣法隨增之時。只縛彼法體差別因果之義故。設雖非遍行隨眠。同於苦集二諦隨增。故云唯聖諦所攝法隨眠增也。非如無漏智明觀諦理。故全非相例歟。
重難云。見類足論文云。苦集諦。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此文者。苦集聖諦法。各八智知。除滅道二智苦爾。豈非苦智亦知聖諦法。集智聖諦法哉(是一)加之。見婆沙論文云。謂苦智集智行相無雜所緣有雜。滅智道智行相無雜所緣無雜意。苦智非常苦空非我行相集智因集行相。故彼行相。雖無雜亂所緣苦集二諦。其體物故。混雜互緣之若苦智聖諦法。集智唯知聖諦法者。苦集二智所緣無雜。寧云所緣有雜哉(是二)。
答。類足論文。實雖難思。暫會之者。苦集二諦。各別論者。聖諦七智知。除集滅道智。聖諦七智知。除滅道智。可云也。而今合論苦集二諦故。云八智知除滅道智歟。次。於婆沙論文者。由苦集二諦。其體物之邊。云所緣有雜歟。故婆沙論(百四七)中。釋苦集二智行相無雜所緣有雜之相云。離苦無集。離集無苦。故謂一一有漏事。果義名苦。因義名集。即於一一有漏事中。苦智四行相。轉名苦智苦智作集等四行相。轉名集智故苦集智行相無雜所緣有雜。
問。正理論意。色界異熟威儀二無記心。可緣欲界法耶。答。可緣欲界法也。兩方。苦緣欲界法者。光法師婆沙論中。云色界無記欲界五部法正理論中。述欲界繫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云色修所斷非餘之相違云。婆沙論極理分明。理不說。有宗過此釋者。正理論意。色界異熟威儀二無記心。不緣欲界法。
若依之爾者。無記力劣。下上難。故不上界。上緣下易。故能緣下界者。光法師解釋也。設雖正理論意。何不存此道理哉。
答。正理論餘處文云。若諸異生生。在欲界離欲界貪。未離初定貪○以初靜慮見欲界色時。此色無記眼識所識○於此復起初靜慮二種分別。謂除染污○已離初定貪。未定貪。以二靜慮見欲界色時。此色無記眼識所識○於此復起初分別。若退法者。則有二種。謂除染污不退法者。則有善。於此復起二靜慮二種分別。謂除染污色界異熟威儀二無記心。緣欲界法云事。今段論文。實以分明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總論之者。正理論意。色界異熟威儀二無記心。緣欲界法云事。自本雖許之。暫就色修所斷非餘之論文。作理不說有宗故過之解釋歟。
問。正理論意。依身欲界。起色界無記心。緣欲界修所斷法義可耶。答。可此義也。兩方。此義者。光法師婆沙論中。云色界欲界五部法正理論中。述欲界繫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云色修所斷非餘之相違云。婆沙言緣據身在上能緣下地理不說據身在下不能起無記緣下苦所斷。各據義。故不相違。欲集斷。及修所斷。各五識緣。准釋應知此釋者。依身欲界。起無記心。緣欲界修所斷法之義。不可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意。述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無記惠為體之旨若爾。依身欲界。起色界天在耳二通緣欲界修所斷之義可有哉。
答。正理論意。依身欲界。起色界天眼天耳二通。可緣欲界色聲二境故。依身欲界色界無記心。緣欲界修所斷法之義可有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見解釋起盡。上問覆識亦能緣下苦所斷。何故理五三解欲五色緣中。但云色修所斷非餘。准彼論文。不言無記緣下見若所斷。婆沙言緣豈不相違。唯就異熟威儀二無記心致問。故答中。至及修所斷。各五識緣。准釋應知云處。不及通果無記沙汰也。
私云。就天眼天耳二通致此疑者。就婆沙論意可有其疑。婆沙論意。依身欲界色界天眼天耳二通。可緣欲界色聲二境故。依身欲界色界無記心。緣欲界修所斷法之義。可有故也。全不可依天眼天耳二通體。云二識相應惠。云意識相應惠之異義設雖天眼天耳二通二識相應惠為體云義意。何無其疑哉。今偏就正理論意。被舉此疑。未其意也。
問。正理論中。述欲界繫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云色界修所斷非餘爾者。識言中。可攝生得善耶。答。可攝生得善也。
兩方。若攝生得善者。光法師婆沙論中。云色界無記欲界五部法正理論中。述欲界繫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云色修所斷非餘之相違云。婆沙言緣。據身在上能緣下地理不說據身在不下能起無記緣下苦所斷。各據義。故不相違依身下地無起生得善。識言中。何可攝生得善哉。若依之爾者。識之言所簡。尤可攝生得善也如何。
答。色界生得善。緣欲界五部斷法者。性相之所定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八七)云。問生得識。能緣何法。答色界者。能緣三界無漏一切法婆沙論文。正理論意。色修所斷非餘之言中。何不攝生得善哉。但於光法師解釋者。善心之中。加行善心。依身下地。起地心。緣下地見苦所斷法之義可有之。無記不說。據身在下不能起無記緣下苦所斷也。不遮其善心中。有依身在下地不起地心之類。何為疑哉。
問。寶法師意。色界無記識。可緣欲界見苦所斷法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寶法師解釋中舉欲界見苦所斷法緣識。云苦色界修所斷善心解釋者。色界無記心。不緣欲界見苦所斷法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色界無記識可緣欲界見苦所斷法如何。
答。見婆沙論(八七)文。述欲界見苦所斷法十六五識所緣。云四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記識加之彼論(八七)中出異熟無記所緣。云色界者緣自下地一切有漏法威儀無記所緣色界者。唯緣色界五部法法師此等論文畢。云覆識。亦能緣下苦所斷。述婆沙論文。極理分明。設雖寶法師意。何可違婆沙論說哉。但於寶法師解釋者。略而不舉無記識也。十六緣境。就五部無漏識論之故。雖舉色界識。十六非能緣識可增故略之也。例如欲界識中云苦集遍行。不舉苦所斷非遍行隨眠相應識。云修道有漏善心。不無記識也。
問。依身初靜慮。所起二識。可地耶。答。可地也。兩方。若地者。依身初靜慮所起二識地者。無記意識。何不地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云雖地。由同界故。所以緣文既無置簡別之言。知依身初靜慮所起二識。可地云事如何。
答。依身初靜慮。起上三靜慮果。天眼天耳二通。隨其所應。可上三靜慮色聲。故依身初靜慮所起二識地之義可有也。但於無記意識地云難者。異熟威儀二無記心。勢力劣故。不地。通果無記心。緣自地所變化事。并所發業。故不地也。天眼天耳二通。是禪定所生果勢力強故。地也。就中就其自性云之。雖初靜慮所繫。望所依定論之上三靜慮故。隨其所應。上三靜慮色聲無過也。
重難云。天眼天耳二通。地者。豈不下地為境之性相哉。
答。自下地為境者。望所依定論之。不就天眼天耳二通繫論之。何為相違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無色界加行善所緣無漏一切法虛空爾者。今此虛空者。指虛空無為歟。答。可指虛空無為也。兩方。若指虛空無為者。見婆沙論文。無漏一切法之外。別舉虛空無為者。豈不充滿一切法之言攝之哉。若依之爾者。既云虛空。定可指虛空無為哉。
答。見婆沙論(八七)文。問加行善識能緣何法。答之云無色界者。能自有漏無漏一切法。及虛空。并次下地有漏法既次下地有漏法之外。別出虛空。明知。虛空無為空界色云事。但於無漏一切法之外。別舉虛空云難者。無漏一切法者。就有多體無漏法論之也。虛空無為。其體物。非如擇滅非擇滅等有多體。故別出之歟。
空無邊地處。分地加行善心。可緣下地法上擇滅耶。進云。光法師無色界心緣境相云。擇滅唯緣自有漏法擇滅。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付之。空無邊處所分加行善心。既緣次下地有漏法。何不緣彼法上擇滅哉。何況。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類智品上非擇滅例可同哉。
答。婆沙論(八七)中。問加行善識能緣何法。答之云無色界者能緣自有漏無漏一切法。及虛空。并次下地有漏法法師引此文畢。解云。婆沙無漏一切法者。少分一切。隨其所應。謂自有漏法擇滅非擇滅。及一切類智品道。并一切類智品上非擇滅。故婆沙四云。第四解脫四無色及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若四無色。及類智非擇滅婆沙文。擇滅唯緣自有漏法擇滅。若非擇滅通自下地類智品上非擇滅此等定判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云事。尤分明也。加之。見婆沙論處之文。或(九一)云眼根緣識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法上擇滅者。何眼滅緣識無色界遍行。及修處隨眠隨增哉。或(九一)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色界遍行修所斷。及滅所有為隨眠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色界滅所斷無為隨眠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者無也。眼根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色界見道所斷一切苦集所斷不遍行。及無色界一切隨眠眼根緣識無色界隨眠隨增云事。此文亦分明也。或(九一)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無間十心。若空無邊虛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法上擇滅者。眼根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何唯生十部心哉或(九一)云眼根緣識色界。及聖者生無色成就異生生無色成就。若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法上擇滅者。異生生無色界。何不成就眼根緣識哉。或(九一)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未色界成就。已色界成就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法上擇滅者。已色界染人。何不成就眼根緣識所增隨眠哉。或(九二)云眼根緣識遍知時。色愛盡。異生隨眠遍知無結盡。聖者隨眠遍知。無結盡或(九二)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遍知時。色愛盡。異生隨眠遍知無結盡。聖者隨眠遍知無盡結或云眼根緣識證時。色愛盡。異生隨眠證。無結盡。聖者隨眠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證。九結盡或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滅證時。色愛盡。異生隨眠無結盡。聖者隨眠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九結盡若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法上擇滅者。色愛盡時。何可有眼根緣識。及彼緣識所增隨眠遍知。及滅證之義哉。任此等論文。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云事。亦分明也。但於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次下地有漏法。可緣彼法上擇滅云難者。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次下地有漏法。唯限麁苦障三行相也。故識身足論中。無色界善心。能色界繫法。云謂苦麁苦障苦如理所引別任此文。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有漏法。唯限麁苦障三行相故。擇滅無為非麁苦法故。不緣彼有漏法擇滅也。次於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類智品上非擇滅云難者。類智品道九地展轉同類因故。無色界心。緣下地類智品道故。緣彼法上非擇滅也。全非相例歟。
重難云。見俱舍論餘卷文云分。四種。謂捨。但色聲觸法。緣第四靜慮。亦具四種。此就許有別緣者說。若執彼地唯總緣下。但有雜緣近行光法師釋此文云。分。二不同。前說為正。故婆沙百三九云。若許別緣下者。則四捨近行。謂色聲觸法。若許總緣下者。則一法近行。如是者。應說四任此等定判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有色聲觸近行若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唯限麁苦障三行相者。麁苦障是共相行相。可總緣故。雜緣法捨近行。更不可有色聲近行哉(是一)何況。婆沙論(百三九)中。說三十六師句緣境云。空無邊處分。若說有五者。三唯色界繫一通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無色界繫。及不繫。若說有二者。一通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無色界繫及不繫。四無色根本。及上三分。各有二中俱通無色界繫及不繫任此文。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不繫法有緣不繫法之類者。何不緣下地法上擇滅哉(是二)加之。辰旦解釋中云。善心色界眼根滅故。修所斷等。於眼根緣識也(文是三)如何。
答。無色界中。無遍緣智故。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唯限麁苦障三行相也。但於俱舍婆沙兩論之中。彼分地。有色聲觸近行云文者。將斷第四靜慮煩惱。依空無邊處分地。起加行道之時。有作麁苦障三行相別色聲之類故。彼分地。有色聲觸近行云文。全非相違。次於婆沙論中。空無邊處分地心緣不繫法云文者。無色界中。無遍緣智故。彼分地。麁苦障三行相之外。無別下地行相。故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云也。泛論之者。空無邊處分地。加行善心之中。以自相行相滅道等之類。更非所遮。故此文亦非相違。次於辰師人旦解釋者。婆沙定判也。是謬釋也。不可依用之。其故婆沙論中云。眼根緣緣識。無色界修所斷隨眠隨增者。未至間四本靜慮所攝類智相應心。是眼滅緣識也。無色界修所斷善心。緣彼類智相應心故。是眼根緣識無色界修所斷隨眠隨增云也。而婆沙抄中。不辨此旨。釋善心色界眼根滅故。修所斷等。於眼根緣緣識也故甚謬也。
問。無色界善心。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無色界善心劣也。何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哉。是以。婆沙論處之文。或(百六五)述無漏初靜慮與淨無色所緣故。云以初靜慮類智品。是無色對治故。與淨無色亦為所緣無漏無色。但緣下地類智品道。不緣法智品道故。云法智品道。彼非地對治故。任此等論文。無色界善心。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第四解脫一切類智一切之言。既無簡別。知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事如何。
答。無色界善心。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也。類智品道。可為無色界能治之法故。設雖下地能治亦緣之也。故婆沙論(九一)中舉樂根斷道緣識。為所緣縛相應縛隨眠隨眠之中。無色界修所斷隨眠畢□喜根斷道緣識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既云喜根斷道緣識無色界修所斷隨眠所緣縛。明知。無色界善心。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事。但於婆沙論兩處之文者。類智品道。是無色界能治道也。法智品道。非無色界能治道。故無色界善心。緣可為自界能治道之法云許也。其類智道中。兼緣下地能治品。更非所遮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喜根斷道緣識無色界修所斷隨眠所緣縛云文。全非證據。無色界善心。緣喜根斷道者。是緣見道也。見道合斷無色界見惑故。被云喜根斷道。亦被云無色界能治斷道也。故此文非無色界善心。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證文歟。此明證文哉。
重勘婆沙論處之文。或(九一)云眼根斷道緣識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成就。已離無色界成就。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五根斷道緣識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無色界善心。不緣下地能治類智道者。已離識無邊處染人。不可成就眼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而既云眼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成就。明知。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有漏善心之中。有緣眼根斷道之類云事。或(九二)云眼根斷道緣識緣緣識。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遍知。三結盡。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五根斷道緣識緣緣識。遍知時亦爾或(九二)云眼根斷道緣識緣緣識。所增隨眠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遍知三結盡。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五根斷道緣識緣緣所增隨眠遍知時亦爾或(九二)云眼根斷道緣識緣緣識滅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九結盡。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五根斷道緣識緣緣識。滅證時亦爾或(九二)云眼根斷道緣識緣緣識。所增隨眠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九結盡。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五根斷道緣識緣緣識。所增隨眠證時亦爾准此等論文。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有漏善心之中。有緣眼根斷道之類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有漏善心。不緣下地能治類智道者。何云眼根斷道緣識及彼緣識。所增隨眠遍知時。無色愛盡。滅證時。得阿羅漢果哉。若爾。無色界善心。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事。此等論文。亦分明也。准之思之。喜根斷道緣識無色界修所斷隨眠所緣縛云文。無色界善心。緣喜根斷道故。彼修所斷隨眠所緣縛也。全非云緣見道之邊歟。
又難云。見大乘義解釋。或云問曰。無色下地無漏道不。釋言。有不得義。下地道中。治下地者。無色不緣。治於自地及地者。無色緣之。如是無所有次第漸滅。推之可知。毘曇如是或(三)云若依毘曇一切無漏色界無漏定心。悉為緣緣。彼廣緣故。望無色界無漏之心。非。是非如何。無色無漏。唯緣自在地中對治無漏。以為境界。彼所緣者。是其緣緣。彼不緣者。則非緣緣。何故不緣下地對治無色心微。不能緣下有漏法。故亦不緣下有漏對治此等解釋無色界無漏心。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如何。
答。見大乘義金剛三昧解釋。述金剛喻定開合辨相土。云或復開分為五二如心論。引雜心論無色界金剛喻定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義。故雜心論中。述此義。云八(自在苦集四空滅諦十六行九地四行於上滅漸少故。隨處滅四)四。無所有處十。以無色無法智。法智欲界故非無色下地滅緣下地非境界故。下地對治展轉因故次云或分八十。如雜心說。引雜心論無色界金剛喻定。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義。故雜心論中。述此義意。云處四十。處三二。無所有處淨影大師意。於雜心論今二說中。以無色界金剛喻定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義。為所存義故大乘義章中。引今二說畢。問問曰。無色下地無漏道不。答。釋言有不得義。下地道中。治下地者。無色不緣。治於自在地者。無色緣之。如是無所有次第漸滅。推之可知。毘曇如是也。而今此雜心論。第二有說。當俱舍論第二有說意。此義既非正義。故不可及會通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於俱舍之說。判不。云於三說中第三為正。故婆沙八評家云。如是者。依未至定有百六金剛喻定
問。虛空無為可有多體耶。答。不可有多體也。兩方。多體者。見今論餘卷文。云擇滅離繫。隨繫事各別。畢竟生。別非擇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三二)中。云非擇滅有為法數量。擇滅但如有漏法數量。雖述擇滅非擇滅多體。不云虛空無為多體。知。虛空無為多體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第四解脫所緣云。并虛空。若謂物。若謂多物。一切皆緣既云若謂多物。知。有多體云事。加之。淨影大師解釋大乘義章三)中。云虛空最多。一切法此釋意。虛空無為。可有多體如何。
答。虛空無為。以無障礙。為自性故。其體物。多體也。故見今論餘處文。云於略所說三無為中。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光法師釋此文。引正理論虛空容受有為之文畢。云雖言容受。而不可說虛空體性在此在彼。無方所故。如眼識等光法師一)所引正理論(五五)中。云且虛空體適一切處無礙故。說為近虛空無為多體云事。此等定判。尤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若謂多物之文者。虛空無為。其體無礙。雖無多物。諸色等法。於中行故。其相別異。似有多物。故就其相。云若謂多物也。故淨影大師解釋大乘義章三)中。云但此虛空有體有相。體即周遍相則隨色。彼此別異。故論言因彼色故種種差別雖約色像。彼此別異。而不可見故。經說為不可見相
次於淨影大師虛空最多。一切法之釋者。虛空無為無障無礙周遍法界有邊際。故云虛空最多。其體物。多體故。云一切法也。
重難云。慈恩大師唯識本疏(二末)中。云三無為法為是一為是多。薩婆多師。此有二說。一云是一。一云是多。故今俱破。如婆沙第十。虛空有二說此釋者。婆沙論一師意。存虛空無為多體之義如何。
答。見婆沙論卷文。述空無邊處非我行相所緣。云并一切虛空無為。或令是物。或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此文似述二師異說。故釋如婆沙第十。虛空有二說歟。以實論之。或令是物者。就體論之。或令是多物者。就相論之。更非相違二義也。
問。寶法師意。欲界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可緣第三靜慮樂根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寶法師解釋中。有漏樂根。五識相應。此是欲界苦集諦攝故。通苦集所斷不云欲界。依之爾者。設雖寶法師意。何不緣之哉。是以。寶法師解釋中。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緣第三靜慮樂根如何。
答。欲界苦集所斷他界遍行隨眠相應識。可緣第三靜慮樂根云事。性相之所定。文理是必然也。故婆沙論(九一)中出樂根緣識相應縛。非所緣縛之類云。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樂根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欲界苦集所斷他界遍行隨眠相應識。緣第三靜慮樂根云事。此文實分明也。設雖寶法師意。豈可違婆沙論說哉。但於寶法師解釋者。釋樂根緣識十六二識欲界苦集遍行隨眠相應識。緣欲界樂根緣識之旨述也。云欲界苦集遍行隨眠相應欲界樂根樂根緣識之義已聞故。不及云其中他界遍行隨眠相應識。緣第三靜慮樂根歟。依欲界苦集所斷他界遍行隨眠相應識。緣第三靜慮樂根十六非能緣識可增故也。
問。寶法師意。樂根緣識色界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眠隨增耶。答可隨增也。
兩方。若隨增者。寶法師解釋中。出樂根緣識所增隨眠。云色界有為緣除滅斷三。謂邪見無明隨眠也如解釋者。樂根緣識色界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增隨增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此事。何無隨增之義哉。
答。第三靜慮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眠相應識。無為隨眠相應樂根。及類相緣之時。可有漏緣隨眠相應樂根。故是樂根緣識也。故望自品相應識。可有相隨增之義。望類相緣門。可有所緣隨增之義。故樂根緣識色界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眠隨增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故婆沙論(九一)中。出樂根緣識緣識所緣縛。亦相應縛之類。云諸欲遍行修所斷。及色界有漏緣隨眠既云色界有漏緣隨眠。何可簡第三靜慮滅諦有漏緣無明隨眠哉。但於寶法師解釋者。暫就不共無明論之歟。相應無明。從彼所相隨眠別不論之也。
問。婆沙論中。云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爾者。樂根苦集類智相應無漏識。俱緣之歟。答。俱可緣之也。兩方。若俱緣之者。婆沙論(八七)中。述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樂根緣緣識相。云緣緣樂根類智無漏識故既不云緣緣樂根苦集類智無漏識。故知。唯緣類智。不緣苦集類智云事。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樂根苦集相應無漏識。俱可緣之哉。
答。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樂根苦集類智相應無漏識。俱可緣之云事。道理實必然。例證亦在傍。故見婆沙論次下之文。述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喜根緣緣識相云。緣緣喜根苦集類智相應識故(文取意)以喜根樂根。其義尤可同哉。但於婆沙論文者。略不舉苦集類智歟。可非盡理之談也。
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憂根緣緣識耶。答。可憂根緣緣識也。兩方。若憂根緣緣識者。婆沙(八七)論中。云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自部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故。
此文者。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非憂根緣緣識若依之爾者。苦集法智相應識。既憂根緣識也。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豈非憂根緣緣識哉。
答。苦集法智相應識。可緣憂根故。是憂根緣識也。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緣彼苦集法智相應識故。是憂根緣緣識也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故婆沙論(九一)中。出憂根緣緣識相應縛所緣縛之類。云謂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憂根緣緣識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云文者。甚以難思人會云。暫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歟。可非盡理之談也。
重難云。見發智論文。出憂根緣緣識所增隨眠。云欲界有為緣。不云有漏緣。知可攝欲界道諦無漏緣隨眠云事。而婆沙論(八八)中。釋此文。云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非只皆道理。豈不違本論說哉(是一)若暫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者。樂根緣緣識。同就有漏緣識可論之。而見婆沙論次上文。舉樂根喜根緣緣識。同云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不限有漏緣隨眠相應識。亦取無漏緣隨眠相應識。若爾段論文。何為參差哉(是二)。
答。
問。非學非無學法緣識滅諦所斷無為隨眠隨增耶。答。可隨增也。兩方。若隨增者。婆沙論(八八)中。述非學非無學法緣識緣緣識。隨眠隨增相。云此三界五部有漏此文者。非學非無學法。唯限有漏非學非無學法。唯限有漏者。彼緣識滅諦所斷。無為隨眠。難隨增哉。若依之爾者。發智論中。非學非無學法緣識滅諦所斷無為隨眠隨增如何。
答。非學非無學法者。是一切有漏法。及三無為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類足論云。非學非無學法云何。謂有漏五蘊。及無為法(文自餘論文不及出之)故彼緣識滅諦所斷無為隨眠隨增云事。又必然也。故發智論云。非學五無學法緣識三界四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滅諦所斷。無為隨眠隨增云事。此文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述非學非無學法緣識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隨增故云此三界五部有漏故也。以之思之。非學非無學法。約有為有漏故。於彼緣識道諦有漏緣隨眠隨增無漏緣隨眠隨增(為言)是則珍海已講之義趣也。
問。身觸所生緣緣識。無色界道諦隨眠隨增耶。答。可隨增也。兩方。若隨增者。婆沙論(八九)中。出身觸生身緣緣所增隨眠云。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此文者。無色界隨眠隨增若依之爾者。若集類智相應識。既耳觸所生緣識也。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彼緣緣識。豈無隨增之義哉。
答。未至間四本靜慮所攝。若集類智相應識。可身觸所生身。故是彼緣識也。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緣彼苦集智相應識。故是彼緣緣識也。故身觸所生緣緣識。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隨增有漏緣隨眠所緣隨增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何況。發智論中。出身識界緣緣所增隨眠。云無色界二部遍行婆沙論(八八)釋此文。出身識界緣緣識。舉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畢。云故耳身緣緣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身識界緣緣識。無色界道諦所斷。隨眠隨增之旨。發智婆沙兩論之文。尤分明也而身識界。并身觸所生身。緣識緣緣所增隨眠。其義問同故。此等之文。亦可為例證也。但於婆沙論身觸所生緣緣識。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云文者。是則任發智論文也。故發智論中。出身觸所生緣緣所增隨眠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無舉道諦隨眠。若爾。發智論段之文。前後既相替。其疑尤難遁。然而任古來義會通之者。暫就有漏緣識。論緣緣所增隨眠歟。
問。憂根斷道緣識色界他界地緣隨眠隨增耶。答。不可隨增也。兩方。若隨增者。憂根斷道者。未至有漏無漏道也。於彼緣識色界他界地緣隨眠。何可隨增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一)中。述憂根斷道緣識。為相應縛所緣縛縛之類。云謂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欲界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此文者。憂根道斷緣識色界他界地緣隨眠。可隨增如何。
答。憂根斷道者。未至有漏無漏道也。色界地緣遍行隨眠相應識。無緣未至有漏道之義。故非憂根斷道緣識。故憂根斷道緣識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隨增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云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色字地字剩也。可云欲界遍行隨眠也。故婆沙抄云。論文應錯。但應說欲界他○地界遍行隨眠。而加色字。尊者謬出(勘修)論文者。為可思。
問。五根滅緣所增隨眠無間可生三界五部心耶。答。可生之也。兩方。若生之者。婆沙論(九一)中。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無間生十部心畢。五根緣識亦爾此文者。五根緣識。所增隨眠無間生十部心。不生三界五部心若依之爾者。五根緣識所增隨眠。既互三界。彼無間。何不生三界五部心哉。
答。五根。既互三界。彼滅緣識所增隨眠。亦通三界。故彼無間可生三界五部心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實以難思。具出段論文。可斷簡之。即婆沙論(九一)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無間十心緣緣所增隨眠無間十五心。耳乃至五根緣識。及緣緣所增隨眠亦爾此意。對眼根緣緣所增隨眠無間五部心心五根緣識緣緣所增隨眠亦爾歟。
重難云。婆沙論中。既云耳乃至五根緣識緣緣所增隨眠亦爾。而耳鼻舌身根等滅緣識無間唯生十部心。無生三界五部心。爰知。婆沙論。亦爾之言。對眼根緣識所增隨眠無間生十部心。緣緣所增隨眠無間五部心。耳乃至五根緣識所增隨眠無間生十部心。緣緣所增隨眠無間五部(為言)今聊簡之趣。全不順婆沙論文哉。
答。婆沙論。亦爾之言隨應可意歟。耳鼻舌舌意樂喜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無間所生心云亦爾。命意捨五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無間所生心。對眼根緣緣識。所增隨眠無間所生心。云亦爾歟。
問。已離空無邊處染人。可成就欲界繫斷道緣云所增隨眠耶。答。可成就之也。兩方。若成就之者。婆沙論(六二)中述唯欲界繫斷道緣緣所增隨眠成就相。云未離空無邊處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成就此文無諍。不成就之。
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唯欲界繫斷道緣緣成就成就相。云一切有情成就若唯欲界繫斷道緣緣識。一切有情。皆成就之者。已離空無邊處染人。何不成就欲界繫斷道緣緣所增隨眠哉。
  答。未至間四本靜慮所攝。若集類智相應識可緣唯欲界繫根。能治未至地漏斷道。故是彼緣識也。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修所斷識。可緣彼苦集類智相應識故。是彼緣緣識也。今此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修所斷識。通上三無色。上三無色隨眠。隨應可隨增。故已離空無邊處染人。可成就欲界繫斷道緣緣所增隨眠云事。道理既為必然之上。疑難之中被出。婆沙論欲界繫斷道緣緣識。一切有情。皆成就云文。此旨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未離空無邊處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成就云文者。暫就有漏緣識。論緣緣所增隨眠也。其故見婆沙論段之文。上云女根斷造緣識所增隨眠。未色界成就。已色界成就。明隨眠隨增相。故唯舉有漏緣識畢。乘之下明緣緣識所增隨眠。故云未離空無邊處成就。已離空無成就了。兼就無漏緣識。論緣緣所增隨眠之時。已離空無邊處染人。可成就欲界繫斷道緣緣所增隨眠云事。更非所遮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次上卷(九一)文。或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空無邊處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成就緣緣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成就。已離無色界成就。耳鼻舌身根緣識。及緣緣所增隨眠亦爾。此文既云眼根緣緣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成就。已離無色界成就。故通就無漏緣識。論緣緣所增隨眠若唯就有漏緣識。論緣緣所增隨眠者。眼根緣緣所增隨眠。未離識無邊處成就。已熟識無邊處成就故也(是一)或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未色界成就。已色界成就緣緣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成就。已色界成就。耳鼻舌身喜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此文亦云眼根緣緣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成就。已離無色界成就。故通就無漏緣識。論緣緣所增隨眠若唯就有漏緣識。論緣緣所增隨眠者。眼根緣緣所增隨眠。未離空無邊處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成就故也(是二)若爾明隨眠隨增相。故就有漏緣識。明緣緣識所增隨眠云事。豈不違此等論文哉。
答。婆沙論中。明諸根緣識緣緣所增隨眠之文。頗非一准。或唯就有漏緣識。論緣識所增隨眠。或通就無漏緣識。論緣緣所增隨眠也。所詮段論文。不必盡理歟。
問。類智現前位。必可成就樂根滅耶。答。必可成就之也。兩方。若必成就之者。婆沙論(九二)中。出不成就眼根滅之類。云若聖者。在見修道。諸所繫。乃至諸纏如前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聖者說畢。不成就樂根滅者亦爾此文者。未離欲聖者類智現前位。不成就樂根滅若依之爾者。類智現前位。已斷第三靜慮隨眠。何不成就隨眠相應樂根滅哉。加之。婆沙論(九二)中。法智現前位。必可成就喜根滅例可同哉。
答。見道苦類智現前位。已斷第三靜慮苦諦之下見惑故。可成就見惑相應樂根滅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甚以難思人會云。斷惑證滅之習。先證欲界樂根滅之後。可證第三靜慮樂根滅。故未離欲見修道位。雖成就第三靜慮樂根滅。不成就先可證欲界樂根滅故云不成就樂根滅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九二)文。云不成就樂根滅者。應言在第三靜慮具纏。及在空無邊處以上此文者。異生第三靜慮斷自地染。并生第四靜慮之類。可成就樂根滅若雖成就第三靜慮樂根滅。不成就欲界樂根滅之位。為不成就樂根滅之類者。不成就樂根滅之位。何簡異生第三靜慮斷自地染。并生第四靜慮之類哉。
答。異生第三靜慮。斷自地染。并生第四靜慮之類。先已證欲界樂根滅。故今雖不成就之。為成就樂根滅之位。未離欲染。見修道位。先未證欲界樂根滅故。云不成就樂根滅也。
問。不成就憂根聖者中。可所繫類耶。答可此類也。兩方。此類者。婆沙論(九二)中。出不成就喜根滅之類。云若聖者正性離生。初剎那頌。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畢。不成就憂根滅者亦爾此文者。不可有此類若依之爾者。不成就憂根聖者。種類非一准。何此類哉。
答。以性相思此事。不成就憂根聖者之中。可所繫之類也。所謂已離欲染。根本地。見道不還果之後。生第二靜慮以上之類。是可愛慢無明所繫也。此人於欲界繫法者。根本非欲對治故之故不證得無漏道擇滅。生第二靜慮以上故。不成就有漏道擇滅也。但於婆沙論文者。暫就順次斷惑證滅之類論之非遮超越證人之中。此類也。
問。未離欲聖者見修道中。可成就喜根斷道耶。答。可成就之也。兩方。?若成就之者。婆沙論中。出不成就喜根斷道之類云。若聖者。在見修道。諸所繫。乃至諸纏所纏。離欲染在見修道諸聖者見此文無諍。未離欲聖者見修道位。不成就喜根斷道若依之爾者。喜根廣亙五部所斷。未離欲聖者見修道位。何不成就斷道哉。
答。喜根廣亙五部所斷故。未離欲聖者見修道位。可成就喜根斷道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斷簡此文。雖有多義。暫存義意者。廢立一地斷道。論諸根斷道成就成就之義也。未離欲聖者見修道位。雖成就少分喜根斷道。未成就欲界一地喜根斷道。故云不成就喜根斷道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段之文。或出不成就喜根滅之類。云若聖者正性離生。初剎那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此文者。縛之人。見道苦法智以後位。可成就喜根滅若成就喜根滅者。何不成就喜根斷道哉(是一)或云。不成就樂根斷道者。應言在第三靜慮未起加行道此文者。異生第三靜慮將離自地染。起加行道之時。可成就樂根斷道若就一地斷道。論諸根斷道成就成就之義者。豈以加行道位。為成就斷道之類哉(是二)。
答。先會初難云。見婆沙論廢立諸根斷道成就成就之義。就一地斷道論之。諸根等滅成就成就之義。就盡理證滅位論之。二門廢立既異。何可必一准哉。人付此義出潤色云。婆沙論中。分別遍知門滅證門之二門遍知門者。就全斷一地遍知論之。故婆沙論云。前遍知門。顯眼根究竟盡時差別。未離欲聖者見修道位。不成就喜根斷道者。依此門也。滅證門者。就盡理證品品滅論之。故婆沙論云。此滅證。隨差別。有八九謂四法忍智。四類忍智時。及九地各九無間解脫道成就喜根滅之位。唯舉正性離生。初剎那頃。依此門也次。會後難云。欲取斷道種類。不成就一分之位。云未起加行道也。非謂云爾故起加行道之時。即成就斷道之位。如類足論中。出業法雖舉語思三業。云非業為因法。唯就思業論之也。
重難云。以遍知門。滅證門。為今潤事。不可然。遍知門者。得滅之門也。何以之證斷道成就成就之義哉。何況。云然遍知七位。謂四法忍知。四類忍智時。唯得見所斷諸法遍知遍知門。亦取見道四法類智時。不限全斷一地遍知位。何為就一地斷道。論斷道成就成就云義之潤色哉。答。是以大概為潤色也。非謂一一全令例同歟。
問。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可成就憂根斷道耶。答。可成就之也。兩方。若成就之者。以道理思之。依身第二靜慮已上聖者。何可成就憂根斷道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二)中。出不成就喜根斷道之類。云離欲染。在見修道諸聖者說畢。不成就憂根斷道者亦爾此文者。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可成就憂根斷道如何。
答。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雖不成就憂根能治有漏斷道。可成就無漏斷道也。斷道之稱。專雖目無間道。廣論之者。可亙加行無間二道不還向道攝故。雖不成就之。解脫勝進二道不還果道攝故。可成就之也。今此道理。既為必然之上。疑難之中被出婆沙論文。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成就憂根斷道云事。實分明歟。
? 尋云。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都不成就憂根能治無間道歟。答。就常途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廢立云之者。無間道不還向道攝故。都不可成就之。但依得位。修果道所攝擬擬相當無間道。得離繫得云義意者。可成就無間道也。
重尋云。修果道所攝擬擬相當無間道。得離繫得云事。何所見哉。答?。此事泰法師。并淨影大師解釋中。所見也。即泰法師疏(一)云。今言一味者。是一類義。理實果之時修過恒沙四法四類對治智。故得隨治道。亦過恒沙法類得也大乘義章云。言定體者。須陀洹果德為體。德不同。汎三。一是果體。毘曇。行修分別。唯第十六比智心。是其果體。得修分別。通攝見諦十六聖心。悉為果體。
問。已煩惱相應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可名有隨眠心耶。答。可名有隨眠心也。兩方。若名有隨眠心者。今論云。相應已斷。則不隨增。仍說隨眠。以恒相應故。光法師云。若相應已斷。則不隨增。仍名有隨眠。以恒相應故。此約伴性名有隨眠。以此伴性不可斷故任此等定判。已煩惱相應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名有隨眠心。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此義何不名有隨眠心哉。例如無記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名有隨眠心如何。
答。有隨眠心者。名煩惱相應心。并家未斷煩惱所緣隨增之心也而相應之義。是親近故。已煩惱相應心由伴性不可斷之義。仍名有隨眠心也。論疏定判。先顯此義門。已煩惱相應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眠。亦名有隨眠心之義邊。更非所遮也。重意云。已煩惱相應心。設雖不蒙未斷煩惱所緣隨增。由伴性不可斷之義。名有隨眠心之義決定故。論疏解釋。先顯此義門許也。兼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亦名有隨眠心之義邊。自本所許之也。
問。已離欲染位。欲界無記心。可名有隨眠心耶。進云。論無名有隨眠心。付之。已離欲染位。欲界無記心。何不名有隨眠心哉。例如已離欲染位。欲界無記有漏如何。
答。見今論文偈頌。云無染隨增長行無染者。唯局隨增。緣此隨眠。必未永斷。此唯據隨增名有隨眠故。無記心。蒙未斷煩惱所緣隨增之時。名有隨眠心。故已離欲染位。欲界無記心。不名有隨眠心也。但於已離欲染位。欲界無記心。名有漏云難者。有容為隨眠隨增之義。名有漏故。已離欲染位。欲界無記心。名有漏也。義門既各別。不可為例難歟。
問。修所斷煩惱。可緣他見惑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緣之者。既修所斷煩惱也。設雖他身。何可緣見惑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於所起違已見中。情不能忍必憎嫌故。有餘師說。於自見解取捨位中。起憎嫌故。見諦所斷等生時。緣自相續見為境故寶法師釋此文云。若生見斷嗔。如餘師說。通生修道嗔。亦緣他相續此等定判者前師意。修所斷煩惱。可緣他見惑如何。
答。或云修所斷煩惱見惑。或云修所斷煩惱不緣他見惑者。古來學者之異義也。輒難定之。但於今論文。并寶法師解釋者。非謂修所斷煩惱。緣他身所起染污。見今論意。緣他身所起正見違也染污見。起嗔煩惱云也。以何之者。正理論(五三)中。釋此事云。於所起違見生嗔。必執我徒憎無我見宗論七)文。全亦同之。緣也身所起正見。生嗔煩惱之旨。此文分明也准之思之。寶法師。通生修道嗔。亦緣他相續之釋。修所斷煩惱。緣他相續正見(為言)若爾。此等定判。全非謂修所斷煩惱緣他身所起染污見也重意云。今論非相違二說。前師就修所斷煩惱論之。後師就見所斷煩惱論之。寶法師解釋和會二說之旨。炳然也。何況理顯宗兩論之中。云或於已取捨位中。必應起嗔憎嫌所捨。不置有餘師說之言。非別師義云事。亦分明歟。
問。頌文云。非理作意起。說或具因緣爾者非理作意者。染污作意歟。答非染污作意也。兩方。若染污作意者。論中。由非理作意煩惱現起若染污作?意者。彼亦可加行豈無無窮之過哉。若依之爾者。論中云或有唯託境界力生。如退法阿羅漢等。阿羅漢果聖者。不起今非理作意若非染污作意者。阿羅漢果聖者。何不起之哉。
答。若泛論之者。非理作意之稱。可亙染污不染污作意。故婆沙論云。邪?二種。一染污不染污染污者。無明相應。不染污者。無明不相?應。如於杭起人想等若就起惑三因之中。非理作意云之者。是無記作意。可非?染污作意。既是起惑加行非理作意也。何云染污作意哉。是以。見今論文。?云且將起欲貪纏時。未斷遍知欲貪隨眠故。順次貪境現在前故。緣彼非理作意起故。此力故。則起欲貪。此三因緣。次第。即境界加行三力。餘煩惱起。類此應知光法師釋此文。云三緣非理作意起故。即起或前邪相俱行非理作意。是能引義(乃至)既言加行。明知前起既言即起。或前邪相俱行非理作意。又述既言加行明知前起。起或前加行無記邪相俱行非理作意云事。此等定判。實分明也。但於阿羅漢果聖者。可起此非理作意云難者。為起惑前加行非理作意故。雖其性無記煩惱已斷依身。不起之也。
問。類足論中。出欲漏體。云謂除欲界繫無明。諸餘欲界繫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漏爾者。今此隨煩惱。唯限煩惱六垢歟。答。不限煩惱六垢也。兩方若唯限煩惱六垢者。隨煩惱言既廣何唯限煩惱六垢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此文云。隨煩惱者。即煩惱垢此文者隨煩惱者。唯限煩惱六垢如何?。
答。類足論中。欲漏所取隨煩惱者。可通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也。光法師釋彼論中。有漏所取隨煩惱。云各有八種煩惱。謂煩惱地中。除無明取餘五種。煩惱地中。取諂誑憍。足前為八准彼思之。欲漏所取隨煩惱者。可通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也。何況。婆沙論中。述正義家意。云應作是說。煩惱垢麁不堅住故。不說漏等。不信懈怠放逸。亦由過輕微故不說漏等有作是說意異之。引類足論今文為證。欲漏體廣取諸隨煩惱。定知。不限煩惱六垢。亦通不信懈怠放逸云事。但於婆沙論隨煩惱者。即煩惱垢之文者。見婆沙論前後之文。問諸煩惱垢。何故不說為漏等耶。問難之中。唯舉煩惱故。答亦隨之云隨煩惱者。即煩惱垢也。更非遮欲漏體中。取不信懈怠放逸歟。
問。欲漏體可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耶。進云。論疏中。不取之付之煩惱六垢等。是既隨煩惱也。欲漏體。何不取之哉。是以。類足論中。出欲漏體云謂除欲界繫無明。諸餘欲界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此文者。欲漏體。可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如何。
答。見本論文。云欲界煩惱并纏。除癡四物。總名欲漏。謂欲界繫根本?煩惱一。并十纏理顯宗。兩論之文。全以同之。加之。見婆沙論處之文。或釋發智論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之文。云謂欲漏欲界一事為自性。即貪五。嗔五。慢五。見二。疑四。纏十或釋發智論三漏欲漏攝三一之文云。謂攝欲界三十六隨眠中。除五無明。餘三何況。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有二師異說之中。正義家意。釋欲漏體。不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故云應作是說。煩惱垢麁。不堅住故。不說漏等。不信懈怠放逸。亦由過輕微故。不說漏等任此等論文。欲漏不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云事。尤分明也。但於類足論文者。彼論意。廣以除無明諸餘欲界隨眠隨煩惱纏。為欲漏體。不簡性不堅住。并其過輕微之類也。故婆沙論有作是說意。以之為證。欲漏體廣。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也。應作是說意異之。煩惱六垢麁不堅住。并不信懈怠放逸。其過輕微故。簡之不為欲漏體也。彼此其意各別也。何可和會哉。
問。類足論意。第二靜慮以上。可有諂誑耶。答。不可有諂誑也。兩方。有諂誑者。第二靜慮以上。諂誑者。諸論一同之決判也。設雖類足論意。何不存此義哉。
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類足有漏體中。取無色隨煩惱意云。各有八隨煩惱。謂煩惱地中。除無明取餘五種。煩惱地中取諂誑憍足前為八如解釋者。類足論意。第二靜慮以上可有諂誑如何答。諂誑欲初定者。實是性相之所定也。設雖類足論意。第二靜慮以上。諂誑可云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為顯有漏體。是無色界。今論之義。依八隨煩惱。隨其所應通無色界之意。置各言也。非謂色界有八隨煩惱無色界有八隨煩惱歟。
問。三漏中。有漏體可攝纏耶。答。可攝纏也。兩方。若攝纏者。見本論文。云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言。彼界纏少。不自在故。
婆沙論中云應作是說。上界纏少。不自在故不說為有漏乃至語取任此等論文。有漏不攝纏若依之爾者。欲漏體既攝纏。有漏例可同哉。是以。類足論中。出有漏體。云謂除無色界無明。諸餘無色界隨眠煩惱纏。是名有漏此文無諍有漏體攝纏如何。
答。二界既有惛沈掉舉二纏。廣有漏體之時。何不取彼二纏哉。是以。發智論云。有漏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婆沙論中。釋此文云。有漏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謂三漏中。有漏無色界八地五部有漏無漏緣。故有餘隨眠隨增有漏體。不攝纏者。無色界滅道不斷邪見隨眠。何可有漏隨增哉。有漏體中攝纏云事。此文實分明也。但於今論并婆沙論文者。會發智論中。出有漏不舉纏之文。上界纏少故。不自在故。出有漏體之中。不舉纏釋也。非謂有漏體中遂簡纏。故全無相違。重意云。發智論云。有漏攝五婆沙論論中。釋此文云。有漏攝五二者。謂攝無色界十二隨眠中。除無明。餘五二故源智論文起有漏體中。不舉纏也。依之。婆沙論中。釋發智論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之文云。有漏無色界事為自性。即貪十慢十見四疑八就之舉問難云。問何故欲界瀑流軛取。亦諸纏。有漏等中全不攝彼此問意云。以實云之。欲漏體取纏。有漏體取纏。而出其體之時。欲漏舉纏。有漏不舉纏哉問也。欲漏體取有漏不取纏哉。不問也。故評家答此問云。上界纏少。不自在故。不說為有漏乃至語取者。上界纏少故。不自在故。不為總數。出有漏體之中。不舉之云也。非謂有漏體中。實不取纏次下文。述出欲漏體。本惑五部別說漏。五部不別說故。云欲界雖多而見所斷具足故。不自在故。但總說種。不別說五部是亦欲漏體中。取五部纏事為地體。見所斷纏。不具足故。不自在故。不別說之(為言)此云故。豈欲漏體中。不取見所斷意哉。准之思之。有漏體中。取纏事為地體上界纏少故。不自在故。有漏體中。不舉云也。
重難云。婆沙論文。段聊簡。實雖可然。猶以難思。為應作是說意。有漏體中攝纏云者。與初師云有漏乃至語取中亦諸漏類足論說。云何有漏無色界無明。諸餘結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有漏之義。有何差異哉。
答。以實云之。有漏體中。攝纏之意。兩師所存。全差異。但初師意。有漏體中。實雖攝纏出有漏體之時。暫取勝物。不舉少及不自在物之意。不顧風情。云諸纏引類足論文為證。故與正義意異也。應作是說意。無會初師所證據類足論文故。有漏體中。攝纏云事亦分明也。
問。欲瀑流體。唯限不善歟。答。不限不善也。兩方。若唯限不善者。欲漏體。既不限不善。欲瀑流體。例可同哉。若依之爾者。見發智論文。云四瀑流中。欲瀑流婆沙論中。釋此文云。謂攝欲界五部貪嗔慢及四部疑此等論文者。欲瀑流體唯限不善如何。
答。見本論文云。如是已顯九物名欲瀑流。謂貪嗔慢各有五種。疑四纏十理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中。釋發智論。四瀑流。謂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之文云。謂欲瀑流。以欲界二十九事自性。即貪五嗔五慢五疑四纏十任此等論文欲瀑流體。即取十纏。故身邊二見相應睡眠掉舉三類。其性亦可無記。故欲瀑流體。不限不善也。故婆沙論中。釋發智論。謂欲瀑流。或不善。或無記。慚無愧。及彼相應不善。餘是無記之文云。餘是無記。謂欲瀑流中。與有身見執見相應惛沈睡眠掉舉少分無慚無愧不相應故皆是無記瀑流體。通不善無記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但於發智論。四瀑流中。欲瀑流九之文者。此文就勝論之。欲瀑流體。唯舉本惑之意也就實論之門。欲瀑流體。無取十纏事。更非所遮故諸論文。全非相違也。
問。欲取體中。通不善無記類。唯限無明一惑歟。答。不限無明一惑也。兩方。若唯限無明一惑者。欲取體。是可廣通不善無記之類。何唯限無明一惑哉。若依之爾者。見發智論文。云四取欲取婆沙論中。釋此文云。謂攝欲界五部。貪嗔慢無明。及四部疑此等論文者。欲取體中。通不善無記之類。唯限無明一惑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即前欲軛。并無明四物。總名欲取。謂貪嗔慢無明各五。疑四并十纏理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中。釋發智論四取。謂欲取取。戒禁取。語取之文云。謂欲取欲界四事自性。即貪五嗔五慢五無明五疑四纏十任此等論文。欲取體中。既取十纏。故身邊二見相應惛沈睡眠掉舉三類。其性亦可無記。故欲取體中。通不善無記之類。總可有惛沈睡眠掉舉二明四類也。故婆沙論中。釋發智論。謂欲取。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及彼相應不善。餘是無記之文云。餘是無記。謂欲取中。與有身見執見相應惛沈睡眠掉舉無明少分無慚無愧不相應故。皆是無記欲取體中。通不善無記之類。有惛沈睡眠掉舉無明四類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但於發智論四取中。欲取四之文者。此文就勝論之。欲取體。唯舉本惑之意也。就實論之門。欲取體中。兼取十纏事。更非所遮。故諸論之文。全非相違也。
(寫本云)
康元二年正月十六日(酉時)於東大寺勝院護摩堂南面抄之畢此間披見俱舍具書之次或訪明師或任愚案為開初心初心初學之慧解聊記問一答之綱要後學披覽之時必可直其謬也不顧五旬有餘之暮齡猶一部抄出之深志冥眾必垂哀愍善願速得圓滿仰願依此稽古之微功答上慇懃之誠心也一期終焉之暮必遂往生兜率之秋雲三會說法之曉速開覺悟於龍華之春風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大僧宗性(年齡五夏臘七)。

俱舍論卷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