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一卷抄下

       輸入者 黃紹亮

問題

問。光法師婆沙論評家意。忍所斷。名遍知義。如何釋之耶。
問。超越證不還果者。於五下結中。先斷二結類歟。
問。舊婆沙論意。以九遍知。如何分別忍果見道果耶。
問。光法師以九遍知分別根本靜慮果。引婆沙論二師說。爾者。今此二師說。俱正義歟。
問。光法師根本靜慮果五遍知。引婆沙論二師說。爾者。今論意。同何師說耶。
問。尊者妙音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歟。
問。論文云且由三緣六忍果爾者。寶法師如何釋此文耶。
問。寶法師意。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可由越界緣耶。
問。苦智已生集智位。可具得無漏緣耶。
問。婆沙論中云。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名滅雙因光法師引此文作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意。集法忍現在前位。立第一遍知緣悉具之歟。
問。論中敘雜心師說云。有立離俱繫。亦是一緣。故立遍知總有五種爾者。論主意。如何破此義耶。
問。正理論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歟。
問。於第四意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可得色愛遍知耶。
問。退位遍知。唯限起惑退位歟。
問。聲聞乘人。證阿羅漢果時。捨一種遍知義耶。
問。正理論意。獨覺於凡位所斷靜慮惑上。必起果道云義。引何文證之耶。
問。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練根者。必下起果道耶。
問。正理論麟喻獨覺。於靜慮修惑離繫得無漏得耶。
問。光法師意。麟喻獨覺。可得色愛遍知耶。
問。菩薩不還果耶。
問。可捨四種遍知義耶。
問。根本地攝。不還果聖者。捨五下分結盡遍知。唯限一切結盡遍知位歟。
問。已色染聖者。修練根時。可捨色愛遍知耶。
問。起已煩惱退不還果時。必可捨色愛遍知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有說意。依六地類忍滅。類智生時。捨五遍知。得五下分結盡遍知爾者。今此有說意。同誰人義耶。
問。染污心。不現在前位。可有退煩惱義耶。
 

俱舍論一卷抄下

  問。光法師婆沙論評家意。忍所斷。名遍知義。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評家(三四)云應作是說。忍是智眷屬。是智種類。亦為智。是彼果。故名遍知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婆沙論(六二)所說。述忍所斷名遍知義。云應作是說。忍所斷。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復能證故。亦名智果乃至)是故此斷。亦名遍知既云應作是說。定知。評家義云事。忍是智眷屬。故亦名智。此忍所得滅。亦名遍知者。是一復次義也。何以之云評家義哉。
答。見婆沙論第三四卷段之文。問修所斷智果。故可為遍知見所斷斷既是忍果。云何遍知。答此問有多義中。義云。復有說者。見所斷斷。是無漏智士用果故。亦名遍知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通三界見修斷斷。為阿羅漢果。是故彼斷。亦名遍知難此師說云。彼亦不應作如是說。見道遍知。應非遍知故以此難破之文思之。第六二卷云。應作是說。忍所斷。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復能證故。亦名智果○是故此斷。亦名遍知之義。同今復有說者意。故不正義云事。炳然也。次下云應作是說。忍是智眷屬。是智種族故。亦為智。是彼果。故名遍知。知喬答摩種中生者。名喬答摩。此亦名應爾既云應作是說。亦難此義。明知。評家正義云事。若爾。光法師解釋。尤叶婆沙論第三四卷說也。但於婆沙論第六二卷文者。見所斷斷惑。云遍知。或云理遍知。或云捨遍知之三說中。遍知云義。是正義故。且置應作是說之言也。其遍知云義中。亦分別邪正之時。應作是說。忍所斷。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復能證故。亦名智果。謂金剛喻定。是勝義沙門果此定證得阿羅漢果時。總證得三界見修斷斷。是故此斷亦名遍知者。不正義也。復次忍是智眷屬。故亦名智。此忍所得滅。亦名遍知。復次此斷既由智種族得。故名遍知。如瞿答摩種族所生。名喬答摩者。是正義也。
重難云。寶法師釋今論或忍與智一果故之文云。一果者有兩釋。無間解脫一果故。二忍所得者。至不還阿羅漢果。亦為智果。亦為智果。故應依後釋。婆沙。皆同此釋此釋意。存忍所斷。不還阿羅漢果時。為所證故。名遍知義如何。
答。寶法師釋意。或云無間解脫一果故。或云忍所斷。不還阿羅漢果時。為所證故。名一果之二釋中。解脫道。不以斷為離繫果故。以第二為正許也。對忍是智眷屬故之義。非云應依後釋。全無相違也。
問。超越證不還果聖者。於五下結中。先斷二結類歟。答。可云爾也。兩方。若先斷二結之類者。超越證不還果聖者。凡位斷欲貪嗔恚二結。苦類忍位。斷見畢。後至忍位。斷戒禁取疑二結。尤可先斷三結之人。何云先斷二結之類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餘四)之釋。不還果名五下結斷。云雖必先斷或二或三。然於此時。總集斷故今此或二之類者。豈非超越證不還果聖者哉。
答。超越證不還果聖者。於五下結中。可云先斷二結之類也。故光法師四)解雖必先斷或二或三之論文云。若超越人先斷貪嗔二結後斷取疑三結。若次第人先斷取疑三結。後斷貪嗔二結但於疑難之旨者。超越證不還果聖者。以凡位所斷為位。以見道位所斷為位。論先斷後斷故。可云先斷二結之類也見道是一觀相續。速疾斷惑位也。於此十五心中。不可論先斷後斷。故以見。不可屬先斷之類也。
問。舊婆沙論意。以九遍知。如何分別忍果見道果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良由舊婆沙(四八)云。幾是忍果。答六。幾是見道果。答七。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舊婆沙論(三三)說。上述幾是見道果者答曰七畢。下云幾是忍果者應說見道若爾。忍果六。見道果七云事。豈不背彼論定判哉。
答。舊婆沙論。其文雜亂。其謬是多。如光法師(一末)云良由舊論時屬焚。遺文雜亂不引會釋也。若爾。光法師所覽。恐非現行流布本歟。但就現行本聊簡之者。舊婆沙論文。上云幾是見道果答曰七。述見道果有七之旨。下云幾是法智分果者答曰六。幾是比智分果者答曰五。欲界見所斷結盡三遍知。名法智分果。二界見所斷結盡三遍知。名類智分果。以見道位遍知。為忍果故。取此意。云忍果有六遍知也。
私云。舊譯云。法智分果等。當新譯法智品果等也。是即攝忍之言也。
重難云。光法師引舊婆沙論云。忍果六。見道果七之釋。背舊婆沙論現文云疑。猶未被會通哉。
問。光法師以九遍知分別根本靜慮果。引婆沙論(六三)二師說。爾者。今此二師說。俱正義歟。答。前師說可非正義也。進云。光法師引今此二說畢。判各據義。並不相違。二說俱可正義付之。根本地。見道者。類智現在前位。必總集遍知故。所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也。以無色界見道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前師說。定可非正義。是以。寶法師後說為正判如何。
答。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二師說中。次第二第四。及後三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後師說。為正義可云也。其故根本地。見道者。第十六心不還果位。必總集遍知。故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名者。諸論一同之決判也。故今論中。明成就一遍知。云或先離欲。從類智。未起色盡道前。唯成一遍知。謂順下分盡。述成就遍知。云先色者。從起色盡道。至未全離無色愛前。成下分盡。色愛二超不還果聖者成就五下分結盡遍知故光法師釋此文。引正理論。若根本決定類智時。彼所有斷。亦得順下分遍知名者。寧許根本果。有五遍知之文。寶法師釋此文。云准此論云。或先離欲。從類智。未起色愛道前。唯成一遍知。謂五下分盡。故知。超越亦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及禪根本果五中。見道二修道三為正何況。今論中。說捨五遍知。云言捨五者。謂先離欲。後見諦類智時。得下分盡。捨前五故寶法師釋此文云。准上捨二捨五故知。二論超越忍果。亦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前文言得六者。據次第也。又准此文。俱舍理皆云捨五。或言捨二。故知。禪根本果。見道二修道三為正婆沙論中。舉評家義云。應作是說。菩薩聖位決定不得無色界見道所斷法遍知。及色愛遍知。總集遍知故。無容修彼對治故光法師引此文畢云。見道道諦。總集斷故。不得第六寶法師引此文畢云。准此評家。根本地。得五下分結盡遍知。集遍知故。此即是婆沙評家。以後說為正引正理論。云超越人。若依未至捨五一。謂五下分結盡。若根本。捨二一。謂五下分結盡畢云。准此理同婆沙評家。亦以後說為正引俱舍得捨中云超越人捨五一。謂五下分結盡遍知理云應言依未至定。捨五一。以根本。捨二一故畢云。准此俱舍見道及忍果。亦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亦以後說為正。此即是文。憑何意。以前說亦得為正。又於此時。具二緣故。定集遍知。不應此時得第六遍知。此即是理故知。前師全無理趣加之。光法師婆沙論(六三)文。見道果忍果。或云前六遍知。或云前七遍知二師說畢。判其邪正。作四解釋之中。第三解云。又解。說六說七。俱可為正。說六據體○說七亦據其名。若次第者。據得體說。若超越不還。雖非具得五下分結盡。據得下分名說。故亦說第七。各據義。並不相違第四解云。又解。說六說七。俱可為正。說六唯緣次第。說七通據超越自判四釋邪正。云雖四解。後二為勝。就後二中。後解為勝既以超越證人。見道中。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云第四解為勝故。准而思之。婆沙論。明根本靜慮二師說中。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云後師說。可為正義也。但於光法師各據義。並不相違之進釋者。婆沙論中。述根本靜慮果。雖有前師除第七遍知。後師取第七遍知之二說。論文不判不故。且據上會見道果二說相違第三釋意會其相違。述前師所以說得第六。不說第七。據能得彼第六體故。後師所以言得第七不言第六。據能得彼第七名故。且奪第六與第七各。五下分中。雖於欲界見修所斷。不得遍知。能上界見斷三結。總相而言。五中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若作此解。各據義。並不相違許也。強探二說邪正之時。以後師可為正義也。
尋云。會見道果二說相違四釋之中。第三釋。有何過劣於第四釋哉。答。第三釋意。根本見道者。就體之。得無色界見道遍知云成故。可背婆沙論評家義。故劣於第四釋也。
重尋云。會根本靜慮果二說相違之時。何不述上第四釋意哉。答。次第證者。無依根本見道義故。根本靜慮果。取無色界見道遍知云前師說。據次第證者云釋不可作也。故前師云據體得第六遍知。後師云據名得第七遍知外。不可有會通故以之為盡理釋。不作餘釋也。
重尋云。會見道果二說相違四釋之中。第三第四後解意。得第七遍知云義邊。其意是同歟。答。第三第四差異者。云說六據體。云說六唯據次第許也。得第七遍知。同據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名之義也。故第三釋。云若超越不還。雖非具得五下分結盡。據得下分名說故。亦說第七。第四釋。云據總相說。五中三。以少從多。為忍果也。爰知。見道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之義邊。兩釋所存。其意是同歟。
問。光法師根本靜慮果五遍知。引婆沙論二師說。爾者。何師說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俱舍說五。或同婆沙前師。或同婆沙後師付之。依光法師釋。見今所說。述忍果有六遍知。云謂三界繫斷法斷六種遍知。不舉五下分結盡遍知。明知。今論意同婆沙論前師。以第二第四第六後二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說云事。若爾。或同婆沙後師之釋意。豈不背今論說哉。
答。見今論文。明根本靜慮果。有五遍知。不云何遍知。故光法師俱舍說五。或同婆沙前師。或同婆沙後師。文不別顯隨同無失也。但於今論中。述忍果有六遍知。不舉五下分結盡遍知云難者。依光法師正釋意。且據次第證者說。能據超越證者。忍果取五下分結盡遍知。有七可云也。何況。今論下段。云言捨五者。謂先離欲。後見諦類智時。得下分盡捨前五故。超越證者。類智時。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云故。同婆沙論後師說之旨。分明也。故今論前後文。或據次第證者。忍果不取五下分結盡遍知。或據超越證者。類智時。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云故。且作或同婆沙前師。或同婆沙後師之釋也。然而今論意。遂同婆沙論後師說可意也。
同。尊者妙音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歟。進云。今論中。述妙音師意。云除順下分結盡遍知。以五下分結盡遍知。不為根本靜慮果也。付之。妙音師意。許根本地道與欲煩惱對治。五下分結盡遍知。何非彼果哉。是以。彼師意。許欲界見道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五下分結盡遍知。相例亦可同。加之。顯宗論中。述彼師義云根本靜慮亦欲斷治故。除無色見道遍知類智時。總集遍知故。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如何。
答。今論中。依妙音師意。明根本靜慮中。除五下分結盡遍知。云。除順下分結盡遍知。以彼是未至果故。無容修彼對治故此意云。根本地。見諦時。不修未至地攝。欲界修惑對治故。不得五下分對中為其主欲界修所斷貪嗔二無為故。根本靜慮中。除五下分結盡遍知(為言)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根本地。起見道時。無容修彼未至定中。欲界修惑對治故。所以順下分根本正理論云。所言八者。尊者妙音根本靜慮亦欲斷治故。除順下分結盡遍知。以彼是未至果故婆沙論(六二)云尊者妙音說。此有八。謂除第七雜心論云。尊者瞿沙說。有八。除五下分結盡斷知。是未至依果此等諸論之說。同今論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籍。非根本靜慮果云也。但於妙音師意。許根本地道。與欲煩惱對治云難者。若未至地道。不斷欲界煩惱根本地道。可斷之故。以根本地道。望欲界煩惱。容有對治功能故。彼師意。雖許根本地道。與欲煩惱對治正斷對治故。以五下分結盡遍知。不為根本靜慮果也。次於彼師意。許欲界見道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例難者彼師意。許根本地道。與欲煩惱對治根本地。見道未來修未至地對治道。得欲界見斷三種遍知故。以彼三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也。故今論云。諸有離欲界染者。根本地。見諦時。於欲界繫斷法斷。許別道引無漏得故。此亦是彼見道果光法師釋此文云。欲界見斷三種遍知此亦是彼根本地。見道果故次於顯宗論文者。根本地。見道者。第十六心不還果位。捨前所遍知名總集。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名故。就名論之。除無色界見道遍知。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云也。重意云。今論等意。根本見道者。第十六心不還果位。不得五下分結中。為其主欲界修所斷。貪嗔二無為故。根本靜慮中。除五下分結盡遍知。顯宗論意據五中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之義故。根本靜慮中。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也。各據義。並不相違歟。故光法師婆沙論(六三)中云根本靜慮果。前師除五下分結盡遍知。後師取此之相違云。前師所以說得第六。不說第七。據全得彼第六體故。後師所以方得第七。不言第六。據能得彼第七各。故且奪第六。與第七名。五下分中。雖於欲界見修所斷不得遍知。能上界見斷三結。總相而言。五中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若作此解。各據義。並不相違任此解釋。可會通之。
重難云。今論許別道引無漏得故之文。指未來所修未至地對治道云事。不可然。妙音師意。許根本見道與欲見惑對治。若爾。現起根本見道。設雖無所依道。未來所作根本對治見道。可得欲界見斷三遍知也。雖同根本見道。望現起道。以未來所修道。別道也。何況。指未來所修。未至地對治道哉。
答。妙音師意。以根本地道。望欲界煩惱。有對治者。據容義論之也。理實而言。根本地道。不斷欲界煩惱。故未來修。未至地對治道。得欲界見斷三遍知也。根本地道既無斷欲界煩惱之義。何修之得欲界見斷三遍知哉。故勘正理論(五十六)文。妙音師意。難根本地果。有五遍知云正義云。豈不依止根本靜慮見諦時。亦修未來依未至地。欲斷治道斷治故。亦應證彼欲見斷法斷。無漏離繫得。寧說根本唯得五果以難文思彼師意。根本地。見道者。未來修未至地欲界對治見道。得欲界見斷三遍知云事。自被之事。
問。論文云。且由三緣六忍果爾者。寶法師如何釋此文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其實忍果。亦通第七付之。論文既云且由三緣六忍果。定可限見道位遍知。五下分結盡遍知。由四緣立之。何可判亦通第七哉。是以。光法師釋由三緣見道六忍果。泰法師釋。亦以同之。若爾。寶法師解釋。豈不背論文哉。
答。根本地。見道人。第十六心不還果位。得五下分結盡遍知。故為顯第七遍知。亦通忍果之義。釋其實忍果亦通第七。非無其謂也。但於且由三緣六忍果。之論文者。寶法師會之云。據次第說故。言忍六也。次於光法師等釋者。彼任論現文故會通同前。
重難云。五下分結盡遍知。由四緣立之。前三緣外。加越界緣也。故論文云。具由四緣。立三智果謂於前三。加越界故若爾。由三緣所立遍知中。何可舉五下分結盡遍知哉。
答。論文云且由三緣六忍果。述具由四緣三智果。六遍知許云忍果。第七遍知偏名智果。唯據次第證者論之。故為顯超越證人。忍果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之義。云其實忍果亦通第七也。更非遮立五下分結盡遍知。亦由越界緣之義也。
問。寶法師意。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可由越界緣耶。答。必可由越界緣也。兩方。若必由越界緣者超越證人。凡夫位。雖越欲界遍知。立五下分結盡遍知。何可由越界緣哉。是以。寶法師釋且由三緣六忍果之論文云。其實忍果亦通第七若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由越界緣者。由三緣遍知中。寧可舉之哉。若依之爾者。論中。明立後三遍知云。具由四緣三智果。謂於前三。加越界故此文者。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可由越界如何。
答。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可由越界緣也。故今論中。或云具由四緣三智果。謂於前三加越界故或云越果果故。二處遍知正理論(五十六)中。或云若越界時四緣方具。隨應彼斷。遍知名或云唯於二處具足二緣。謂果時。亦即越界故。阿羅漢。及不還果。集所斷立一遍知。爾時總起一味得故顯宗論說。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六二)云。離彼第九品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名滅雙因。先滅八品因。今滅第九品因。故亦離俱繫。先離八品繫。今離第九品繫。故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并永度欲界。具五緣故。彼所斷及前斷名第七遍知。謂五順下分結盡遍知心論云。果及度界。二處斷知集任此等論判。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由越界緣云事。炳然也。設雖寶法師意。可背諸論誠哉但於超越證人。凡夫位。雖越欲界遍知云難者。凡夫位。雖有越界得無漏斷得。及缺第一有緣故。不立遍知也。次於寶法師。其實忍果。亦通第七之釋者。忍果遍知。不限見道位遍知。若據超越證者。亦能第七五下分結盡遍知(為言)故釋具由三緣六忍果之論文。會其實忍果。亦通第七。據次第說。故言忍六。解具由四緣三智果。謂於前三。加越界故之論文。引婆沙論應作是說。菩薩聖位決定不得無色界見道所斷法遍知。及色愛遍知。總集遍知。故。無容修彼對斷治故之文畢。問准此第七亦有忍果因何但言忍果六也。答建立門唯據次第。故言智果三。忍果六也。案此等釋意。只欲成五下分結盡遍知。亦通忍果之義。更非謂不由越界緣。全無相違。
重難云。若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由四緣者。何故論中。難雜心師。立離俱繫緣。云此離俱繫與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哉。准而思之。立五下分結盡遍知之時。滅雙因緣。與越界緣。用有別。明知。立五分結盡遍知不必由四緣云事。是以。寶法師。釋越界緣云。修道煩惱。不緣此故。修道遍知不染無為為體。雖斷雙等。由有同類煩惱未斷相不顯。不立遍知而滅欲界修惑雙因之時。於欲界煩惱中。未斷之類滅雙因外。何可立越界緣哉。
答。就欲界論之者。滅修惑雙因之時。於欲界煩惱中。未斷之類。故滅雙因外。立越界緣。雖似無其用。就無色界之者。各滅三地雙因之時。未越界故。越界緣外。立滅雙因也。無色界。既此故。欲界之中。滅雙因外。立越界緣也。
問。苦智已生集智位。可具得無漏緣耶。答。可具得無漏緣也。
兩方。若具得無漏緣者。披光法師解釋。云此先離欲。至苦類智集法忍時。雖復已得苦所斷無漏斷得。集所斷無漏斷得。猶未成故。不立遍知此釋者。苦智已生集智位。不具得無漏緣若依之爾者。若智已生集智位。於苦所煩惱離繫。已得無漏得。豈不具得無漏緣哉。
答。苦智已生集智位。於苦所煩惱離繫。已得無漏得故。可具得無漏緣云事。道理炳然也。故見光法師解釋云。若聖位中至苦類忍現行以前。雖有已得無漏斷得。即是次前苦法智時。無漏斷得。未缺有頂未滅雙因此釋意云。入聖之後。至苦類忍現行以前位。有苦法智時。無漏離繫得故。雖有得無漏緣。未有頂滅雙因之二緣。故不立遍知(為言)但於光法師。此先離欲。至苦類智集法忍時等之釋者。於所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不具得無漏緣故。不立遍知云也。重意云。先離欲人。至苦類智集法忍位。於已苦諦煩惱離繫。雖得無漏得。於已斷集諦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故。無漏斷闕。不立欲界苦集遍知(為言)欲界苦集煩惱離繫。合立第一遍知故也。
問。婆沙論(六二)中云。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名滅雙因光法師引此文。作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滅謂入過去。生謂體現在前。非生滅相付之。依光法師初釋。披婆沙論(六三)現文。述九遍知得捨云。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無捨一(乃至類智忍滅。類智生時。若未離欲染。正性離生者。亦無捨一。若已離欲染。正性離生者。捨五一而得捨據得論之。定知。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者。集法忍現在前。集法智未來生相位云事如何。
答。今論。至苦類智集法忍位。雖亦缺有頂。猶未滅雙因。未滅遍知因故之文。集法忍現在前位。未滅雙因故光法師以此論文。對婆沙論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名滅雙因之說。解其相違。作二釋中。初釋意。任今論文。會婆沙論說。集法忍滅入過去。云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現在前。云集法智生釋也。但於疑難之旨者。第二釋。聊簡之趣也。初釋意異之。滅者滅入過去生者現在意也。生滅之言。有二義邊。故光法師解釋俱有其謂也。
問。婆沙論意。集法忍現在前位。云第一遍知緣悉具之忍歟。答。可有二義邊也。
兩方。若悉具之者。集法忍現在前位。於集法忍煩惱。非已斷不成就第一遍知緣。何悉具之哉。是以婆沙論中。明苦法智忍乃至集法智忍位。不成就遍知云。四緣五緣。俱未具故此文者。集法忍現在前位立第一遍知緣。不悉具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今論。至苦類智集法忍位。雖亦缺有頂。猶未滅雙因之文。對婆沙論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名滅雙因之說。作論各別之釋。此釋者。婆沙論意。集法忍現在前位。立第一遍知緣。悉可具之如何。
答。集法忍現在前位。立遍知不悉具之。故不立遍知云事。俱舍婆沙。兩論一同之義也。故今論。云至苦類智集法忍位。雖亦缺有頂。猶未滅雙因。未滅遍行因婆沙論中。明九遍知成就成就相。云不成就者。謂苦法智忍乃至集法智忍位。此五心頃於見修九種遍知。皆未成就四緣五緣俱未具故但於光法師。論意各別之釋者。今論意。集法智位。雙因煩惱非得現在前。彼煩惱成就時。得滅雙因(為言)婆沙論意。集法忍位。雙因煩惱非得生相煩惱不可續起之義決定故。滅雙因在生相得滅雙因云也。非謂云爾故集法忍位。建立遍知歟。
重難云。婆沙論集法忍位。得滅雙因者。何云四緣五緣俱未具故不立遍知哉。
答。正四緣集法智位也。所煩惱。已斷不成就。於彼無為得無漏得。現在前時。具足論緣。建立第一遍知也。集法忍位。彼煩惱得。現在前。未滅雙因故。不立遍知也。重意云。依集法忍力。彼煩惱非得生相起故。且具滅雙因釋許也。實不成就滅雙因故。其不具。不立遍知也。
重難云。俱舍婆沙。兩論意同。集法忍位。不立遍知者。何云論意各別哉。答。集法忍位。不立遍知事。兩論意雖同。今論意。彼所煩惱已斷成就位。云缺有頂。云滅雙因婆沙論正斷煩惱位。云缺有頂云滅雙因。是其兩論意各別也。故光法師釋云。又解。論意各別俱舍據不成名缺。不成名滅。婆沙據斷名缺。據斷名滅。若作此解。生謂生相。滅謂滅相意顯也。
問。論中敘雜心師說云。有立離俱繫。亦是一緣故。立遍知總有五種爾者。論主意如何破此義耶。進云。今論中。破此義云。此離俱繫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付之。滅雙因者。廣互相應俱有。離俱繫者。只由惑品能繫。其義既異。何難用無別故哉。是以。見光法師解釋云。能起能縛名繫加之披婆沙論文。三緣之外。別離俱繫緣。若爾論主意。有何深由。背本所說。可難用無別故哉。
答。以離俱繫緣。對滅雙因。及越界。難用無別故之意者。理實而言。能起名因。能持名界。能縛名繫。故雖三用異。以用從體之時。煩惱一體此三義故。難用無別故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此離俱繫。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理實而言。用亦有別言無別者。以用從體故言無別。繫體狹隨眠因體界體寬亦通餘法。言因言界。亦攝繫故。雖復能起名因。能持名界能縛名繫三義異。繫無別體而不別說。但於婆沙論中。三緣之外。別離俱繫緣云難者。體用別論之時。離俱繫緣。與滅雙因及越界緣其用異故三緣之外。別立離俱繫緣。無其過也。
重難云。雖諸越界位。皆滅雙因。四靜慮四無色中。各滅三地雙因之時。非皆越界。故滅雙因外。別立越界緣者。雖諸越界位。皆離俱繫。四靜慮四無色中。各離三地俱繫之時。非皆越界。故越界緣外。何別不立離俱繫緣哉。
答。此離俱繫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者。離俱繫緣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相對判其異之時。四靜慮四無色中。各滅三地雙因之外。各離三地俱繫之義。不可有第四靜慮雙因越色界。滅非想非非想處雙因越無色界之外。離第四靜慮俱繫。離非想非非想處俱繫之義。不可有。故滅雙因。及越界緣外不可立俱繫緣云也。重意云。及越界緣用無別故者。就色界無色界位論之也。滅雙因及越界緣。取為一方。此外不可有離俱繫之義(為言)非謂離俱繫與越界緣相對寬狹是同也。
問。正理論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歟。答。可為根本靜慮果也。兩方。若為根本靜慮果者。披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五十六)文。問若根本決定類智時。彼所有斷。亦得順下分遍知名者。寧許根本果。有五遍知。答唯色無色界斷法斷。得彼遍知名。故有失。重問何緣此亦得彼名。答。又先俗道所斷下分。今道力。令永不生。故彼所斷。說為此果。今實不得遍知。今兩重問答意無諍五下分結盡遍知根本靜慮果。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六三)評家意。許菩薩得五下分結盡遍知明知。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事。若爾。正理論意。豈可背婆沙論評家義哉。
答。正理論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可云也。故寶法師理五十六得捨中。云超越人。若依未至。捨五一。謂五下分結盡若根本捨二一。謂五下分結盡畢云。准此婆沙評家。亦以後說為正。及許見道忍果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也。正理論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之旨。此釋炳然也。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兩重問答之文者。理實而言。根本地。見道人道類智位。總位斷故。雖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不得欲界修所斷貪嗔二無為。之為其主。於五下分結無漏離繫得。不具得故。且云今實不得遍知也。故光法師。釋唯色無色斷法斷。得彼遍知名故有失之文云。於彼遍知。唯得少分上界斷法斷。為下分盡遍知。一則不得其主。二則具足。故不說也。
重難云。勘正理論(五十六)文。雖述先離欲染。依未至定見諦者。類智忍時。捨五遍知根本地。見諦類忍時。捨二遍知之旨。未云一遍知。寶法師一之言。引為證據事難思哉。
答。今論述捨五遍知。云言捨五者。謂先離欲。後人見諦。類智時。得下分盡。捨前五故。正理論(五十六)中。難此文云。又應簡言未至定見諦者。若根本見諦者。於欲界斷。不得無漏離繫得。故不得欲界斷法斷三種遍知。非先不得可言今難破意今論云不下分盡捨前五故之處許之。可云先離欲染。依未至定見諦者。若根本地。見諦者。類忍時。捨二遍知。故破事得五下分結盡一遍之義許之故。任決定容有之理。寶法師一之言。引為證據也。故光法師正理論今文云。又云應簡言者。亦不須簡。言捨前五。顯依未至。若根本。即捨二一。
問。於第四靜慮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可得遍知耶。答。不可得色愛遍知也。兩方。若得色愛遍知者。即於第四靜慮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也。何可得色愛遍知哉。是以。於非想非非想處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一切結盡遍知。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六三)中。述已色染。正性離生者。得色愛遍知位。舉評家義云。應作是說。彼定從果。起勝進道現在前時。方乃色愛遍知意。從果起勝進道。初得色愛遍知見。知於第四靜慮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得之云事如何。
答。以色界一切修所斷煩惱離繫。雖為色愛遍知體。離第四靜慮下品修所斷煩惱之時。於彼色界一切修所斷煩惱離繫色愛遍知名故於第四靜慮煩惱離繫得無漏得位。不可云得色愛遍知也。故婆沙論(六二)中。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色界一切修所斷結盡。皆是色愛遍知。然斷下下品結時。遍知名。先不立色愛遍知名也。但於婆沙論文者。正得色愛遍知名。雖斷第四靜慮下品修惑位。以色界一切修所斷煩惱離繫。為色愛遍知體。故舉於色界修所斷煩惱離繫。得始無漏得。云彼定從果起勝進道現在前時。簡類智時。得色愛遍知等云異師說也。
問。退位遍知。唯限起惑退位歟。答。唯可限起惑退位也。兩方。若唯限起惑退位者。未色染。退法種姓人。修練根。作思法種姓色界染之後。起無記心。退思法種姓之時。可捨色愛遍知。何唯限起惑退位如何。
答。廣勘俱舍理(五十六)顯宗(八)婆沙(六三)雜心等。諸論說。尋遍知捨緣。述退位遍知。唯舉起惑退位。定知。種姓退時。不捨遍知云事。但於疑難之旨者。未色染。退法種姓聖者。修練根思法種姓色界染之後。起無記心。退思法種姓之時。可得退法種姓所攝。未曾得色界煩惱。能治無漏道故。於色界修惑離繫得無漏得。故不可捨色愛遍知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八十六)文。云諸未曾道。唯勝進時得故。未曾道。唯限勝進時。何云種姓退時。得退法種姓所攝。色界煩惱。能治無漏道哉。
答。退法種姓所攝。色界煩惱。能治無漏道。望其時體之實雖未曾得。劣種姓所攝無漏道故。其分齊不超曾得類故種姓退時得之更無相違也。
此事委細之旨。第五卷抄。記錄之畢。可引之。
問。聲聞乘人。證阿羅漢果時。捨一種遍知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此義者。當論疏中。不見此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十)中。問若已離第三靜慮第三靜慮三地信勝解練根見至。彼不起後向。往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彼成就樂根答此問云。彼於地。若自在。當練根時。亦能修上無漏樂根此意。於自在人練根之後。不起果道。可上界之義若爾。今此人證阿羅漢果之時。唯可捨五下分結盡遍知也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言捨二者。謂諸不還。從色愛盡起欲纏退。及獲得阿羅漢時。證阿羅漢果時。捨五下分結盡。色愛二種遍知見。故不可有一種遍知之義也。理(五十六)顯宗(八)婆沙(六三)雜心諸論說。其意同之。但於婆沙論文者。於自在者。成就地果道所攝無漏樂根故。不可違定成樂根之說云許也。非不許必起果道之理歟。
問。正理論意。獨覺於凡位所斷靜慮惑上。必起果道云義。引何文證之耶。進云。正理論(五十六)云。說聖者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定成樂根。及說聖者無色定。有色貪盡斷。遍知得故付之。獨覺上界義何以今文證此義哉。
答。獨覺無生上界義。聲於凡位所斷惑上。必起果道云事。本論中。說聖者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定成樂根故以之為證也。而正理論(五十六)中。云謂聲聞獨覺自在功力。能超間起諸對治道。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二乘證後道。必藉前道之義故。准聲聞於凡位所斷惑上。必起道證獨覺亦於凡位所斷惑上。必起果道之義也。
問。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練根者。必可起果道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必道者婆沙論(九十)中。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練根者。於自在。當練根時。能修上無漏樂根。於不得自在已必起果道。修上無漏(文取意)此文者。於自在者。不必起果道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餘處解釋中。引婆沙論(百百三百三四)有漏道不還果聖者生無色界。云不必起果道之二說畢。自判不云。今詳二說。後說為正准此釋思之。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練根者。必可起果道也如何。
答。此事雖有學異義。且可存必起果道云義也。其故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五十六)。云謖聲聞獨覺自在功力。能超間起諸對治道。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二乘聖者自在功力證後道。必藉前道故。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練根者。必起果道。可生上界也。是以。寶法師所引婆沙論(六三)中。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正性離生類智時。得第三果者。必起果道。生第四靜慮無色界果思練根。其義可同。何況疑難之中。所被出寶法師餘處。今詳二說後說為正之釋。亦其潤色也。但於婆沙論文者。段問答。問若已離第三靜慮染。依第二靜慮三地信勝解練根見至。彼不起後向。往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彼成就何根。答之。彼於地。若自在。當練根時。又能修上無漏樂根者。當練根時。果道攝漏樂根故。不可違本論。聖者生遍淨以上。決定成就無漏樂根云說云也。非謂云爾故不起果道。有上生義。只先顯成就果道攝無漏樂根之義許也。設於地。不得自在。彼已。亦必起果道。修上無漏。然後終者。於地。不得自在者。練根時。已。亦必起果道。故不可違本論說(為言)亦必起果道之亦言。於地。自在者。起果道之旨。自所聞也。是故。聖者生遍淨土決定成就無漏樂根。成就喜根。准此應知者。結釋上義也。此聊簡段論文之時。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婆沙論(百六九)中。述聖者生無色界。必成就無漏四靜慮云。其信勝解練根見至者。有說已。必起果道。修無漏四靜慮。然後生無色界。有說練根時。即亦修上無漏靜慮。是故無過此第二有說意。同第九卷文。有學聖者。依下地練根時。地果道。無漏四靜慮者。雖不起道生無色界必起果道云義。豈不背此文哉。以此文還思第九卷說。彼於地。若自在練根時。亦能修上無漏樂根者。於自在者。當練根時。得修無漏樂根。雖不起果道。可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會通之旨。更不叶文哉。答。婆沙論二說。非相違義。第二有說意。於地。自在者。當練根時。亦得修地果道攝無漏靜慮之旨。顯許也。全非遮必起果道之理也。第九卷文會通之趣。如前成之。又有別義如十講抄可引之。
問。正理論意。麟喻獨覺。於靜慮修惑離繫。可得無漏得耶。答。不可得無漏得也。兩方。若得無漏得者。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人。依第四靜慮所起道也。於靜慮修惑離繫何可得無漏得哉若依之爾者。披正理論(五十六)文云。諸有先離無所有染。入聖道者。唯除菩薩。餘亦定於二界一切修斷離繫得無漏得。彼皆必於二界修斷道遍現在前光法師釋此文云。謂如先離八地染者。隨依何地。不還已。必於七地一一品中。皆起無間解脫隨何品起。得彼離繫得任此等定判麟喻獨覺。於靜慮修惑離繫得無漏得如何。
答。二乘超越功力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故。故麟喻獨覺。依第四靜慮。於凡位所斷七修惑一一品中。雖起無間解脫二道第四靜慮無漏道。非靜慮對治道故。於靜慮修惑離繫不得無漏得也。是以。婆沙論(百五八)云。初靜慮見修斷法無漏離繫三地攝。第二靜慮見修斷法無漏離繫得四地攝。第三靜慮見修斷法無漏離繫五地攝。但於正理論文者。凡位離無所有處以下煩惱見道後。於無色界七地。已斷修惑上。起果道事。亙麟喻部行聲聞之三類。其中麟喻第四靜慮。起果道故。靜慮修惑離繫。雖不得無漏得。餘部行聲聞。隨其所應。於靜慮修惑離繫得無漏得。故總見此三類。云二界一切修所斷離繫得無漏得也。光法師。必於七地一一品中。皆起無間解脫道。隨何品起。得彼離繫得之釋。准之可會也。非謂麟喻獨覺。於靜慮修惑離繫得無漏得。全無相違也。
問。光法師意。麟喻獨覺。可得色愛遍知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以此准知。獨覺亦得色愛遍知付之。麟喻獨覺。依第四靜慮一生成覺之人也。何可起靜慮能治道。得無漏離繫得哉。若不得靜慮無漏離繫得者。如何亦可得色愛遍知哉。是以。婆沙論中。明獨覺學位成就遍知云。部行喻者。如聲聞說麟角喻者。如菩薩說而菩薩不得色愛遍知者。婆沙論評家義也。明知。麟喻獨覺不得色愛遍知云事如何。
答。正理論(五十六)文。云諸有先離無所有染。入聖道者。唯除菩薩。餘亦定於二界一切修斷離繫得無漏得。彼皆必於二界修斷果道。遍現前故。唯除菩薩。餘二乘人。凡位離無所有處煩惱見道者。於凡位所斷無色界七地修惑上。必起果道云故。麟喻獨覺可得色愛遍知也。故光法師引此文畢云。應言獨覺極速疾者。六十心取果百五九是向。一心是果。向中唯不還。不聞更得餘果。以此准知。獨覺亦得色愛遍知但於麟喻獨覺。依第四靜慮坐成覺故。不可起靜慮能治道。得無漏離繫得云難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謂聲聞獨覺自在功力能超間起諸對治道。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二乘聖者自在功力證後道。必藉前道。故先起靜慮果道為加行。可起第四靜慮以上果道。故依第四靜慮擬擬起靜慮果道故。可得色愛遍知也。重意云。依第四靜慮起之故。靜慮修惑離繫。實雖不得無漏得。既起靜慮果道故。有無離繫得。成得色愛遍知云也。次於婆沙論麟角喻者如菩薩說之文者。麟喻獨覺見道位不得欲界遍知。及無色界見道遍知事。同菩薩故。徒多分云如菩薩說也。見婆沙論處之文。置如言讓之。置亦爾言例之。就大旨論之常事也。始不可疑之歟。
重難云。依第四靜慮。起靜慮果道云事。甚難思無漏道。非下地能治云事。性相之所定也。何可此義哉。以此理思之。彼皆必於二界修斷果道。遍現前故者。第四靜慮無間。起靜慮有漏心畢。其後從初靜慮次第容起靜慮果道也。麟喻獨覺六十心覺者。就無漏心論之也。次。會婆沙論麟角喻者。如菩薩說之文事。不可然。其義全同之時。豈如言也。就大旨置如言云事。尤以有疑。其例證亦在何處哉。
答。無漏道。非下地能治云事。非始所諍。性相之所定。是必然也。今就擬擬道。依第四靜慮。起靜慮果道云也。例如位擬擬。修前品無間解脫道也。次。麟喻獨覺六十心間起有漏心云義。不可然。婆沙論中。外國諸師。菩薩學位得滅盡定。三四念起滅盡定出心云義。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意。破不許之。此亦可爾哉。次。就大旨。置如言。置亦爾言事。其例非一。如彼婆沙論(九一)中。或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無間生十部心。緣緣所增隨眠無間五部心。例云五根緣識緣緣所增隨眠亦爾。或云成就眼根乃至五根斷道者。諸所結。乃至諸纏所纏。亦如前成就意根滅者說等也。
禪僧都。今按義云。麟角喻者。如菩薩者。就前七遍知論之也。以何之者。見婆沙論段之文。上云部行喻者。如聲聞說麟角喻角。如菩薩說畢。下初問菩薩聖位決定不得無色界見道所斷法遍知。及色愛遍知菩薩不得色愛遍知云事。自本定置者。何始可發此問哉明知。菩薩不得色愛遍知云事。上未定置也。故讓如菩薩說。就前七遍知論之也。重意云。上若云菩薩不得色愛遍知畢。讓麟角喻者。如菩薩者。此文實為難會。而上未述菩薩不得色愛遍知之旨。故就前七遍知。云如菩薩說。被意也。
重難云。麟角喻者。如菩薩者。就前七遍知論云事。猶未取信。見婆沙論文。問獨覺學位。為成就幾。答麟角喻者。如菩薩說。泛就獨覺學位。所成就遍知。問答之也。何云狹就前七遍知論之哉。
答。麟角喻者。如菩薩者。就前七遍知論之故。獨覺不得色愛遍知婆沙論不見故。光法師婆沙論(六三)應作是說。菩薩聖位決定不得無色界見道所斷法遍知。及色愛遍知。等之文畢。問獨覺云何。答。超越聲聞根本者說也若婆沙論文。獨覺不得色愛遍知。分見者。何可及光法師私問答哉。爰知。麟角喻者。如菩薩者。就前七遍知論之云事。
問。菩薩不還果耶。答。可有不得二義邊也。兩方。若不還果者。菩薩三祇百劫修行欣求無上菩提也。更不可云得不還果哉。是以。光法師獨覺相。雖述向中唯不還全不云菩薩不還果哉。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處之文。菩薩不還果如何。
答。思此事可有二義門也。若據超越聲聞不了還果之位云之者。菩薩道類位不還果可云也。菩薩道類智位。總集所無為。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事。具越界得二緣故也。其緣者。豈非得不還果哉。是以。見婆沙論處之文。或(六三)評家意。破僧伽筏蘇菩薩類智位。得色愛遍知云義云。一念果向故云其果是亦不還果也。或(六十六有餘師意。述不還阿羅漢二果實義果云。謂後二果一切聲聞獨覺大覺。皆證得故或(百五三)明菩薩名滿學者云。此根滿者滿而說。不說定滿。斯有何過。此等論文。菩薩不還果云事。分明也。若據四向四果之階級論之者。菩薩一向一果之人。故不可云不還果。故光法師。釋麟喻獨覺。得色愛遍知云。應言獨覺。極速疾者。六十心取果百五九是向。一心是果。向唯不還。不聞更得餘果麟喻如是菩薩例可同。重意云。麟喻獨覺。亦一向一果之人。故總標向中當超越聲聞不還果之位。故云不還也。菩薩例之。一向一果之人。故不可云不還果也。大有二義門故兩方疑難。更非相違也。
問。可捨四種遍知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此義者。今論中。述捨五六。此義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六三)文。云根本靜慮果。有二師說中。前師意。以第二第四第六。及後二遍知。為根本果。以五下分結盡遍知。不為根本果若爾。根本地。見道人。色界染。可成就無色界苦集遍知遍知見道遍知色愛遍知四種。今此人證阿羅漢果位。可捨四種遍知也如何。
答。設雖何論意。不可有捨四種遍知之義也。彼根本地。見道人。第十六心不還果位。總集無色界苦集斷。滅斷二種遍知。得五下分結盡一種遍知故。今此人證阿羅漢果位。可捨五下分結盡。色愛二種遍知也。故今論云。言捨二者。謂諸不還色愛盡。起欲纏退。及彼獲得阿羅漢正理論(五十六)文。顯宗論八)說。全亦同之。婆沙論(六三)云。離非想非非想處九品染。金剛喻定滅初盡智生時。捨二一。謂捨五順下分結盡。及色愛遍知一切結盡遍知心論云。得阿羅漢果捨二任此等諸論說。證阿羅漢果位。捨五下分結盡。色愛遍知云故。不可有捨四種遍知之義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前師意。以第六遍知。為根本果。以五下分結盡遍知。不為根本果云難者。前師意。據其體論之故。根本果。取無色界見道遍知。不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也。若據其名云之總集無色界苦集斷。滅斷二種遍知。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名云事。自本所許之。故全非相違也。故光法師。會今此二說相違云。前師所以說得第六。不說第七。據全得彼第六體。故後師所以言得第七。不言第六。據能得彼第七名。故且奪第六。與第七名。五下分中。雖於欲界見修所斷不得遍知。能上界見斷三結。總相而言。五中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若作此解。各據義。並不相違
問。根本地攝不還果聖者。捨五下分結盡遍知。唯限一切結盡遍知位歟。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限彼位者。捨五下分結盡遍知。非一准。何可限彼位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尤可限彼位也。是以。婆沙論中。可限彼位如何。
答就顯性相云之者。根本地攝不還果聖者者。是超越證不還故。不可有退果之義。故捨五下分結盡遍知。唯可限一切結盡遍知位也。但退法種姓人。預流一來果位。修練根思法種姓之後。離欲界染。第九解脫位。入根本地。不還果者。可名根本地攝不還果聖者。若爾。今此人退思法種姓之時。依退位不得未曾道云義意者。退法種姓所斷欲界煩惱。能治無漏道。其體未曾得。種姓退時。不可得之。故退不還果。可捨五下分結盡遍知歟。若存此位結構今論義者。退位不得未曾道者。古來學者之異義也。審定後可會通之歟。
問。已色染聖者。修練根時。可捨色愛遍知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捨色愛遍知者。已色染聖者。修練根時。成就色界修惑離繫。何可捨色愛遍知哉。是以。今論等中。述遍知得捨之時。不云彼位捨色愛遍知哉。若依之爾者。彼位既於色界修惑離繫無漏得。不還得之。定知可捨色愛遍知也如何。
答。云此事雖有學二義。且可存不捨色愛遍知云義也。其故廣勘俱舍理(五十六)顯宗(八)婆沙(六三)離心諸論說。尋遍知捨緣。不過起惑退及勝進二位。所謂一退煩惱無為位。退時捨是也。二得異名失本名時捨是也。而已色染聖者。修練根時。非無為。亦不失本名。何可捨色愛遍知哉。但於彼位既於色界修惑離繫無漏不還得之。定知。可捨色愛遍知云難者。修練根種姓時。於色界修惑繫自本有有漏得。故不捨離繫。雖捨劣種姓無漏勝進位故。有無漏得成不捨色愛遍知可云也。彼光法師四)解唯靜慮利果道。上惑離繫應皆不成之論文云。於八地中。下五離繫。可言有無漏得。上三無色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任捨果道唯果道故之理。於四靜慮煩惱離繫。實雖不得無漏得。果道攝無漏故。於四靜慮煩惱離繫有無漏得成三。下五煩惱離繫。可言有無漏得也。加之。光法師餘處。述分有頂地染。修練根時。於有頂煩惱離繫。雖有漏無漏得。彼地煩惱。不成就故。引正理論云。此二雖無斷得。而勝進故。遮惑得生准此等釋思之。已色染聖者。修練根時。於色界修惑離繫。雖無無漏得。勝進位故。不捨色愛遍知可云也。
問起已煩惱退不還果時必可捨色愛遍知耶。答。不必捨之也。兩方。若必捨之者。婆沙論中。不必捨之若依之爾者。既起已煩惱退不還果時也。必可捨色愛遍知。是以。起已煩惱。退阿羅漢果時。必捨一切結盡遍知例可如何。
答。見婆沙論(六一)文云。問退阿羅漢果預流果時。名退不還一來果不。答亦名退彼所以者何。住彼下故。人從彼第三層舍隨至于地。彼人亦說。隨初二層。此亦如是任此文。阿羅漢果聖者。起欲界修所斷前八品煩惱。隨其所應退住預流二果時。可云退不還果也。若爾。證阿羅漢果時。已捨色愛遍知故。此不可云捨色愛遍知。故起已煩惱退不還果時。不捨色愛遍知之義可有也。但於起已煩惱。退阿羅漢果時。必捨一切結盡遍知云例難者。起已煩惱。退阿羅漢果時。無先捨一切結盡遍知之義。故退阿羅漢果時。必捨一結盡遍知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有說意。依六地類忍滅。類智生時。捨五遍知。得五下分結盡遍知爾者。今此有說意。同誰人義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前師非正。同妙音故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婆沙論(六三)所說。述尊者妙音說。此有八。謂除第七。妙音意根靜慮果。除五下分結盡遍知定知。依後五地。類忍滅。類智生時。得五下分結盡遍知有說意。不同妙音師義云事如何。
答。妙音師意。依後五地。見道現在前時。修欲界對治道。得欲界見所斷結盡三遍知定故今論中。述妙音師義云所言八者。尊者妙音說。根本地。亦與欲界諸煩惱等。為對治諸有離欲界染者。根本地。見諦時。於欲界繫斷法斷。許別道引無漏得故。此亦是彼見道果爰知。婆沙論有說意。依後五地。類忍滅。類智生時。捨五遍知者。同妙音師義云事。光法師釋前師非正同妙音故。後五亦修欲對治。尤有其謂也。但於婆沙論中。述尊者妙音說。根本靜慮果。除五下分結盡遍知云難者。根本地。見道人第十六心位。若據其體云之。以無色界見道遍知。為其果。除五下分結盡遍知。若據其名論之。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其果。除無色界見道遍知。是據邊邊義門。更非相違二說也。故光法師。會婆沙論二師說云。前師所以說得第六不說第七。據全得彼第六體。故後師所以言得第七。不言第六。據能得彼第七名。故且奪第六。與第七名。五下分中。雖於欲界見修所斷。不得遍知。能上界見斷三結。總相而言。五中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若作此解。各據義。並不相違理。顯宗兩論。雖一師所造。明根本靜慮果之時。正理論云除順下分結盡遍知。顯宗論云除無色見道遍知。非相違義云事。以之可知也。故婆沙論中。述尊者妙音義。根本靜慮果。除五下分結盡遍知之文。且據其體之門。故全非相違也。
問。染污現在前位。可有退煩惱義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此義者。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要起煩惱現在前時。乃成退失勝功德故。見光法師解釋。或至現在名退云為勝。明知。染污現在前位。不退煩惱云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明異生位。離染終義云。彼命終心。勢力劣故。先所斷結。已得成就此文者。離染異生無記心。終之時。豈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之義哉。
答。此事雖有學異義。且可存染污心。不現在前位。不退煩惱云義也。其故見婆沙論文。述評家義云。要起煩惱現在前時。乃成退失勝功德故。此說退位勘光法師處之釋。當卷。解言一者○及從無學。起色纏退。言得二者。謂從無學。起無色界諸纏退之論文。作或至彼品得。不至生相。將現在前名退。如得捨門據將說故。又解。不可皆例齊之二釋畢。難初釋成後解云。文中既言起纏。明知。或至現在名退。或至生相現在猶成彼品善法。何名得退。後解為勝餘處釋退必起過之論文云。退必起過起惑退故。任此等定判染污現在前位。不退煩惱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彼命終心。勢力劣故等之分者。分離染異生無記心。欲終時。由命終心勢力劣。命終心以前位。起煩惱退先所斷結。故異生位。離染終者也。
重難云。會彼命終心勢力劣故等之文事。不可然。今意。命終心勢力劣故。彼位即退。起先所斷結何云命終心以前位退起之哉。何況理餘處中。明異類心所起得云。勝無記現在前故。染法法師餘處。引此文作二釋。第二釋云。又解。退起欲界身邊二見無記心。現在前故。染污不善法。此無記心。異不善得初釋意異之。豈非無記心。現在前位。得染污法哉加之。勘婆沙論文云。退者多起煩惱現前以多言思之。少分染污心。不現在前位。可有退煩惱如何。
答分離染異生。欲終位。若住染污心者。命終心位即起煩惱。可退先所斷結。若住無記心者。命終心以前位。必起煩惱可退先所斷結也。故異僧伽筏蘇云。然終已結生心時。先所斷結。必還成就義意也。次。於正理論餘處。勝無記心。現在前故。染法之文者。若依光法師初釋意者。可云無記心也。光法師即解此文。初釋云。據無記心。成就染法。此即無記心。異染污成就染法之言。既簡初得。故全無相違也。次。於婆沙論。退者多起煩惱現前之文者。退功德時。雖必起煩惱。退種姓位。不必起煩惱。故置多言也。故婆沙論云。若退姓者。不必要起煩惱現前不退無學位。有退姓者故。
(寫本云)
文永一年(甲戌)四月十六日(申時)於東大寺勝院護摩堂之南庇新學問之閑窗抄之畢自去年七月十八日始此勤至當年來未明孟夏今時終其篇日月徒馳久送百五十六日之光陰問端數繁多記新古七五問之論義春日明神哀愍此微功彌勒慈氏知見此誠心兜率雲上速垂往生內院之引攝龍華樹下必施見佛巨益凡厥父母恩愛之亡者師弟同法之舊友以親為先三界流轉含識六道輪迴群類至疏無漏滅罪離苦出離生死大菩提迴向遠及濟度普利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權正宗性(年齡七夏臘一)。

俱舍論一卷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