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二卷抄

       輸入者 黃紹亮

問題

問。頌文云。已說煩惱斷。由見諦故爾者。已者。指遍知有九頌歟。
問。付四諦名言滅諦。不名靜等三諦。有何故耶。
問。道諦行苦攝耶。
問。論中述宗義云。有謂樂事苦因故。諸聖諦彼為者爾者。薩婆多宗意。如何破之耶。
問。部宗意無色界樂受耶。
問。論中引有頌云。諸佛遍覺。知諸行無常。及有為變壞。故說受皆苦爾者。苦行苦。壞苦中。說何苦耶。
問。部宗意。可許愛心實有義耶。
問。苦集滅道四諦。俱可通世俗勝義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聞惠依地。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未至地可有聞惠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初師意。聞惠離染得。唯限有頂染位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初師意。修惠可通生得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聞思修三惠。可通離染得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從地沒。生下地時。可得色界聞惠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欲界聞惠。并思惠。可生得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色界聞惠中。可有唯加行得。非生得類耶。
問。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可起聞惠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思二惠。可通離染得耶。
問。思二惠。現在前時。可有未來修耶。
問。四聖種中。前三聖種。唯限有漏歟。
問。以生得善心所表。可為種體耶。
問。四聖種中。得前三聖種時。必可得第四聖種耶。
問。不淨觀可觀大海耶。
問。不淨觀外色處可有別義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明起不淨觀依身。引婆沙論二師異說。爾者。今論意。同何師說耶。
問。不淨觀現在故。寶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正理論意。不淨觀可通真實作意耶。
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不淨觀。可通未曾得耶。
問。離自地染位可不淨觀耶。
問。不淨觀可與道相生耶。
問。不淨觀可攝初解脫耶。
問。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道位。修第二靜慮近分地攝不淨觀義可耶。
問。今論意。依身色界。可起持息念耶。
問。眾賢論師持息念可通離染得耶。
問。今論意。持息念可通勝解觀門耶。
問。雜心論意。持息念可通勝解觀門耶。
問。婆沙論持息念可通真實作意耶。
問。持息念可緣非相續法耶。
問。欲界所繫出息離欲界染第九無間道位悉滅歟。
問。論文云。謂要身中有孔隙出入息現前爾者。寶法師意。有幾緣耶。
問。靜慮無漏現前位。出息可轉耶。
問。光法師意。於羯刺藍等四位。息四緣中。闕幾緣耶。
問。一剎那定心隨轉戒。為唯限一具七支當有多具七支歟。
問。光法師意。依身第四靜慮。約息四緣闕具。作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意。第二靜慮以上。可威儀心耶。
問。婆沙論文。明持息念七種觀中。覺心行者緣想心所歟。


俱舍論二卷抄

  問。頌文云。說煩惱斷。由見諦故爾者。已者。指遍知有九頌歟。答。爾也。
兩方。若指彼頌者。正理論(五七)中。指欲等斷七七八四之頌若依之爾者。論文起盡。可指遍知有九之頌也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如是已說煩惱等斷。於九勝位遍知名。指遍知有九之文云事。尤分明也。正理論(五七)中。云如是已辨隨眠等性。雖有無量。總建立三界五部隨眠等斷。隨所繫事。雖亦無量就勝位立九種遍知。其意亦同今論之文。指遍知有九之文云事。亦必然也。但於正理論中。指欲等斷七七八四之文云難者。彼別事也。已說煩惱斷見諦故者。先述諸煩惱有見所斷修所斷二斷之旨畢。次下文云然諸論中。開二為五。即五所斷。如先已說。先何處說。謂先頌言欲等斷七七八四之文也。此文全非釋已說煩惱斷見諦故之已說之言。疑難之趣。未其意也。
問。付四諦名言滅諦。不名靜等三諦。有何故耶。進云。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七九)云。滅名不共。故立諦名付之。滅名即通非常滅。何無相濫之義哉。是以見今論餘處文。釋重無相三摩地不作行相。云濫非常滅故如何。
答。見寶法師所引婆沙論段之文。述於四諦四行相之中。唯以苦集滅道四行相。為四諦名。不以餘行相四諦名故四諦相望。簡其相濫之時。滅名不共。不濫餘諦。靜名濫定。妙離濫道。故名滅諦。不名靜妙離諦云也。故婆沙論云。滅名不共。故立諦名。滅名唯顯究竟滅故。靜名濫定。妙離濫道。故不為靜妙離諦意顯也。但於滅名可濫非常滅云難者。光法師餘處。自問答云。問緣擇滅時。亦應不作彼滅行相。濫無常滅故。解云。擇滅諦收。聖心現證雖作滅行。尚有濫。不同非擇滅准此解釋。可會通之。次於今論餘處。濫非常滅故之文者。重無相三摩地無學無相三摩地非擇滅為境故。於靜妙四行相不可作妙行相。是無記性故。不可離行相。非離繫果故故。設成二行之。有處說二滅。無處說二靜。故滅行相有濫。靜行相無濫云也。義門既別也。強非相例歟。
問。道諦行苦攝耶。進云。論云。道諦非苦付之。道諦有為法。備三世遷流之義。何非行苦攝哉。是以。今所引契經中云。若非常即是苦如何。
答。此疑之趣。即令論。道諦亦應是行苦攝。有為性故之問意也。即論答此問云。道諦非苦。違逆聖心。是行苦相。非違逆聖心此能引眾苦盡故此意云。具其性非常違逆聖心二義之法。為行苦性。故道諦雖為其性非常。能引眾苦盡故。由闕違逆聖心之義。非行苦攝(為言)故今論云。由性非常。違聖心故。具此二義。名行苦判也。何況。正理論云。有餘師言。非苦。以能違逆苦相故。非起。違逆聖心此能令眾苦盡故。有餘師言。諸有漏法。其性樂住無常通時。違其所樂。是故生名苦。不然。故非苦攝。去來世法。是現種類。同現說苦。理亦無失。初有說義。同今論意。第二有說意。亦以別故。成道諦非苦之旨也。加之。婆沙論云。傷痛逼迫。如荷重擔違逆聖心。故為苦此文亦云違逆聖心法名故。道諦既不違逆聖心。非行苦攝云事。尤分明也。但於今所引契經文者。就有為有漏法。云苦非常即是苦也。
問。論中述宗義云。有謂樂受。是苦因故。諸聖亦彼為者爾者。薩婆多宗意。如何破之耶。進云。論云。又諸聖者生無色緣彼如何有苦想轉。非彼諸蘊苦受因。付之。成實論文云。苦樂在身。隨所得身。乃至四禪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四)述成實論意云。苦樂隨身。至於四禪成實部宗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也。知。部宗意。色界有苦受云事。苦爾。今此能破。豈可符順所破之義哉。
苦。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若部。苦樂隨身至四定。憂喜隨有頂。彼宗意說。有身有苦樂。有憂苦任此解釋部宗意。色界有苦受云事。尤分明之也。但於今論能破之文者。此能難能破之習。以自義意。開彼師義難之破之者。立破常事也。學者強不可劬勞歟。
問。部宗意。無色界樂受耶。答。不可有樂受也。兩方樂受者。成實論文云。苦樂在身隨所得身。乃至四禪淨影大師。述成實論意云。苦樂隨身。至於四禪成實部宗者。光法師八)解釋也。知。部宗意。無色界樂受云事。若依之爾者。今論中。部宗。有謂樂受苦因。故諸聖亦彼為者云義云。又諸聖者無色。緣彼如何有苦想轉。非彼諸蘊苦受因以能破之文。所破之義。無色界樂受如何。
答。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若部。苦樂隨身至四定。憂喜隨有頂。彼宗意說。有身有苦樂。有憂喜今論餘八)中。述宗義云。此可說。依初五支。滅二三四。立第二等。即此理。初說五支。擬漸離前。建立後故。無漸滅故。不說想等光法師釋此文云。此可說。依初五支滅尋伺二。立第定。滅尋伺喜三。立第三定。滅尋伺喜樂四。立第四定。即道理。初定說五支。擬漸離前支建立後定故。無漸滅故。所以不說想等為支任此等定判部宗意。無色界樂受云事。尤分明也。但於今論能破之文者。無色界樂受故。聖者生無色界。雖無緣苦想轉。有緣苦想轉。故此文全非相違也。光法師以彼部計。苦名苦諦。樂捨生苦。亦名苦諦作此徵之解釋。即述此意也。或亦部宗意。判憂喜隨有頂無色界喜受而今論段之文。三受廢立喜樂合說。名樂受故。無色界樂受文。就喜受論之意。亦無相違也。
問。論中引有頌云。諸佛遍覺。知諸行無常。及有為變壞。故說受皆苦爾者。苦行苦中說何苦耶。
問。部宗意。可許愛心所。實有義耶。
問。苦集滅道四諦。俱可通世俗勝義耶。
進云。光法師婆沙論評家義云。四諦皆通世俗勝義付之。苦集二諦。是世間有漏法也。不可通勝義諦滅道二諦。是出世無漏法也。何通世俗諦哉。
答。苦諦之中。有苦非常非我理。集諦之中。因集緣理故。苦集二諦勝義諦云也。故婆沙論。云苦諦中有勝義諦者。謂苦非常非我理。集諦中。勝義諦者。謂因集緣理滅諦之中。似園林等為安隱處之義。道諦之中。船筏等備運載用之義。故滅道二諦。通世俗諦云也。故婆沙論云。滅諦中。有世俗諦者。佛說滅諦。如園如林。如彼岸等(乃至道諦中。有世俗諦者。謂佛說船筏。如山。如梯蹬。如臺觀。如花。水 故婆沙論評家意云。四諦皆有世俗勝義。尤有其謂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聞惠依地。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未至地。可有聞惠耶。答。可有聞惠也。兩方。有聞惠者。婆沙論(四二)中。述第師義云。有說六地。謂前五及靜慮間論文無諍。未至地聞惠若依之爾者。此師意。既許中間禪有聞惠未至地何聞惠哉。
答。第二師意。未至有聞惠可云也。既許中間禪有聞惠。未至地。例可然哉。何況。光法師餘處。引婆沙論三師異說畢。判其不。作解釋之中。第解云。又解。苦據非我觀等殊勝聞惠。唯在五地。苦據常途起者。亦通未至間。若作此解。俱容為正此釋意。第二師意。未至地。可有聞惠但於婆沙論有說六地。謂前五及靜慮間之文者。此師意。根本不同。故初靜慮聞惠之中。攝屬未至地。聞惠別不開之。中間靜慮初靜慮根本地勝故。彼地聞惠。別開之歟。第三師意修惠既根本不同。故從彼聞惠。亦可根本不同存。在七地云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初師意。聞惠離染得。唯限有頂染位歟。
答。爾也。兩方。若唯限有頂染位者。離下地縛。必上故者。性相之所定也。離下地染位。何不得地聞惠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四二)中。述初師義云。所成惠。離染得者。有頂染時得故此文者。聞惠離染得。唯限有頂染位如何。
答。婆沙論。何師意。聖惠離染得。唯限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也。於離染得。有其類。一離下地染位。功德二離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得九地中有功德也。而聞惠是勝品智惠。加行修習。可得之法故。離下地染位。不得地聞惠也。唯初盡修九地有漏德之理故。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得修下地聞惠也。婆沙論所成惠。離染得者。有頂染時得故之文。即述此意也。後二說意。雖存此理。讓初師說。別不述思二惠離染得相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初師意。修惠可通生得耶。答。可通生得也。兩方。若通生得者。婆沙論(四二)中。述初師義云。此三惠。皆通加行得離染得。非生得此文者。修惠不通生得若依之爾者。從地沒。生下地之時。可得退分定住分定。設雖初師意。修惠何不通生得哉。
答。婆沙論(百六三)中。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還生時得順退分順住分故修惠通生得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初師意云。此三惠。皆通加行得離染得。非生得。通三惠論三得相故。修惠雖生得思二惠無生得。故非亙三惠。生得。故從多分云。非生得也。
重難云欲界退還位。可得思二惠。何云思二惠無生得哉。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問界退還時。得欲善心。唯生得。亦得加行。解云。唯生得善。又解。加行習者亦得。婆沙此兩說。然無評文依今解釋。勘婆沙論處之文。或云(百五九)不善生。起者。謂從無色界沒。生欲界。以不善結生時。彼與欲生得四蘊諸得俱起有說。彼心亦有與一分所成四蘊諸得俱起或(百八十六)述無色界沒。生欲界時云。染污法。曾得得者。善謂生得四蘊有說。亦得所成四蘊。此諸善法先由越界地故捨。今界地來還故此等之文。無諍二界沒。生欲界之時。得思二惠如何。
答。婆沙論。初師意。就思二惠。不串習之類論之故。云思二惠無生得歟。
義云。婆沙論。初師意。聞思修三惠。非生得善故。云此三惠皆通加行得離染得。非生得也。從二界沒。生欲界之時。思二惠善串習之類。得思二惠之義更不可遮之。例如他心智。是住分定攝故。從無色界沒。色界。及色界中從地沒。生下一之時。雖必得之。婆沙論(百六)中云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世俗智通三種。餘智通加行離染得。不云他心智通生得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聞思修三惠。可通離染得耶。答。可通離染得也。兩方。若通離染得者。婆沙論(四二)中。述第二師義云。有說三惠。雖加行得。而亦可生得。從地沒。生下地時亦有得故此文者。聞思修三惠。不通離染得。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設雖第二師意。聞思修三惠。何不通離染得哉。
答。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得聞思修三惠。并離下地染位地修惠云事。性相之所定。故第二師意。雖存此理。讓初產。別不述聞思修三惠。離染得相也。初師意。不云聞思修三惠生得。故初不云之處許云。添云有說三惠雖加行得。而亦可生得。從地沒生下地時。亦有得故也。重意云。常途之習。加行得法非生得故。今為顯加得法生得之義故云雖加行得而亦可生得也實可云亦離染得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從下地時。可得色界聞惠耶。答。不得之也。兩方。若得之者。聞惠是加行善根也。從地沒。生下地之時。何可得。之哉。是以。婆沙論中。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還生不得聞惠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第二師義云。有說。三惠雖加行得。而亦可生得。從地沒。生下地時亦有得故。此文者。從地沒。生下地之時。可得是聞惠如何。
答。從地沒。生下地之時。得聞惠者。就串習聞惠論之也。而於散心分別串習串習事。唯於欲界論之。於二界不論此義。故從地沒。生下地之時。全不可得色界聞惠也。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明界退還時。得欲界善心。雖述加行串習者。亦者善根之旨。未見界退還。并地退還時。得色界聞惠云釋。加之。勘婆沙論處之文。雖述從二界沒。生欲界時。亦得串習所成四蘊之旨。全無從無色界沒。色界時得聞惠之文。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明色界威儀路四蘊三世得云。又婆沙色界中云。一切無記無記色蘊。及威儀路異熟四蘊彼。世不雜。剎那不雜。隨在彼世即彼世得故。准婆沙文。於欲界中。即別簡威儀工巧極串習者。三世得。於色界中。即不別簡威儀三世得。明知。色界威儀四蘊三世此釋意。色界威儀心。不論串習串習色界聞惠。例亦可同。准此等定判。從地沒。生下地之時。不得色界聞惠云事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從無色界沒。色界。并色界中。從地沒。生下地之時。得順退分順住分攝修惠。從二界沒。生欲界之時。思二惠。善串習之類。得思二惠故。云從一沒。生下地時。得聞思修三惠也。非云從地沒。生下地時。得色界聞惠。何為疑難哉。
問。光法師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欲界聞惠。并思惠。可通生得耶。
答。可通生得也。兩方。若通生得者。婆沙論中。述第三師義云。所成惠。在欲界者。唯加行得乃至所成惠。唯加行得此文者。欲界聞惠。并思惠。不通生得若依之爾者。從二界沒。生欲界之時。思二惠。善串習之類。可得思二惠。設雖第二師意。欲界聞惠。并思惠。何不通生得哉。
答。從二界沒。生欲界之時。思二惠。善串習之類。可得思二惠。故設雖第三師意。欲界聞惠。并思惠。可通生得也。故勘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問界退還時。得欲善心。唯生得。亦得加行。解云。唯生得善。又解。加行串習者亦得。婆沙此兩說。然無評家依解釋。勘婆沙論處之文。或(百五九)云不善生。起者。謂從無色界沒生欲界。以不善結生時。彼與欲生得四蘊諸得俱起有說。彼心亦有與一分所成四蘊諸得俱起或(百八十六)述無色界沒。生欲界時云。染污法。曾得得者。善謂生得四蘊有說。亦得串習所成四蘊。此諸善法。先由越界地故捨。今界地來還故得准此等定判。從二界沒。生欲界之時。思二惠善串習之類。得思二惠云事。尤分明也。第三師意。豈不存此義哉。但於婆沙論文者。第三師意。雖存欲界聞惠。并思惠通生得云義。讓第二師說。別不述其相也。雖在欲界加行修習欲界聞惠未色界不得色界聞惠。要色界。方得色界聞惠故。色界聞惠名生得事。初第二師。未述此旨。故初第二師。不云之處。色界惠通生得云事。許第三師云添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集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色界聞惠中。可有唯加行得生得類耶。答。可此類也。兩方。此類者。婆沙論中。述第三師義。於一色界聞惠。施設加行得生得之義見。若爾。寧可有唯加行得。非生得之類哉。若依之爾者。設雖色界聞惠。何無唯加行得。非生得之類哉。是以。欲界聞惠之中。可此類如何。
答。於婆沙論全文。可聊簡之。即婆沙論。第三師意。述色界聞惠加行得生得相云。可言是加行得者。謂在欲界加行修習所成惠。觀察諸法自相共相。極純熱者。從欲界沒。色界時。乃可得故。可言是生得者。雖在欲界加行修習所成惠。觀察諸法自相共相。若未生彼。猶未能得。色界。方得彼故此意云。先在欲界加行修習欲界惠畢。後生色界。乃得色界聞惠。名色界聞惠加行得。雖在欲界加行修習欲界聞惠。未色界不得色界聞惠。要色界。方得色界聞惠。名色界聞惠生得。故於一色界聞惠。有被云加行得。彼云生得之義邊。故色界聞惠。通加行得生得(為言)此類之外。亦在欲界。不加行修習欲界聞惠之者。色界位。不得色界聞惠。後時加行。得色界聞惠之類。何不許之哉。若許之者。色界聞惠之中。可有唯加行得。非生得之類也。
重難云。婆沙論。第三師意。於一色界聞惠。施設加行得生得之義者。色界聞惠之中。何可有唯加行得生得之類哉。故婆沙論抄中。釋此師義云。一惠兩望加功修得故。名加行得。生彼得故。生得此釋意。色界聞惠之中。無唯加行得生得之類如何。
答。色界有情眾同分之中。必可起聞惠也。不起聞惠之類者。光法師餘處。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云釋意。色界有情。已離自地染位。何無間。可入定哉。爰知。先於欲界。不加行修習欲界聞惠。色界位。不得色界聞惠之類。後時必加行。可起色界聞惠也。但於婆沙抄釋者。暫出一類相也。更不可過論文聊簡歟。
問。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可起聞惠耶。答。必可起之也。兩方。若必起之者。色界有情。種類非一准。一眾同分中。何必起聞惠哉。是以。婆沙論中。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意沒。生初靜慮者。往沒時所捨法中。不舉聞惠。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起聞惠者。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之時必可捨聞惠哉。若依之爾者。色界既有聞惠。彼有情。一眾同分中。必可起聞惠哉。
答。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可起聞惠也。色界之中。既有聞惠。有何障礙。不起之哉。何況。色界生得善。不生定心事。光法師異釋也。第七卷疏。作解釋之中。第二釋云。色界生得不能入定七卷疏。作一釋云。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存此釋意之時。有色有情。一眾同分中。不起聞惠之類者。彼人已離自地染位。何無間。可入定哉。爰知。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可起聞惠云事。但於婆沙論文者。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往沒時。雖必捨聞惠。略暫不舉之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思二惠。可通離染得耶。答。可通離染得也。兩方。若通離染得者。婆沙論(四二)中。述第三師義云。所成惠。在欲界者。唯加行得。在色界者。可言是加行得。可言是生得乃至所成惠。唯加行得此文者。思二惠。不通離染得若依之爾者。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得思二惠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第三師意。思何不通離染得哉。
答。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得思二惠云事。性相之所定。故第三師意。雖存此理。讓初師說。別不述思二惠。離染得相也。就離下地功德離染得論之故。雖述修惠通離染得。不云思二惠通離染得也。
問。思二惠。現在前時。可有未來修耶。
答。無未來修也。兩方。若未來修者。思二惠。是善勢力劣也。何可有未來修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四二)中云。有餘師說思二惠。串習勝者現在前時。亦修未來善法此文無諍思二惠。現在前時。可有未來修如何。
答。思二惠。是善勢力劣。故無未來修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見婆沙論處之文。或(四二)云。思二惠。不依生。勢力劣。現在前時。唯類。即習修故。說為修。不修未來類或(百八八)云。此間思。剎那現前時。以習修故名修。非修未來。以勢力劣故。即以此故。唯自不修他光法師十六解釋中云。問思二惠。能修未來不。解云。不能修。故婆沙一百八八云。引此文為其證。准此等定判思二惠。現在前時。無未來修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亦修未來善法之文者。思二惠。串習勝者思二惠。現在前時。思二惠。前得起。成彼名修(為言)非如由現起未曾得修慧力未來。未曾得善法名修。故次下文云。彼說成就。非如前說也。重意云。修慧未來修者。由現起未曾得道力。始未來未曾得善法之義也。是其常未來相也。而今云亦修未來善法者。思二惠。串習勝者思二惠。現在前時。由串習勝力。未來類。思二惠。前得起。云修未來善法也。是更非由現起思二惠力強。彼未來思二惠。前得起。偏是思二惠。串習勝故。未來類。思二惠。前得起也。彼前說意。不云思二惠。串習勝故。未來類。思二惠。前得起。故云彼說成就非如前說也。
尋云。思二惠。串習勝者未來類。思二惠。前得起者。曾未來思二惠。前得歟。為當未曾未來思二惠。前得歟。
答。無始生死思二惠。串習勝故。未來類。思二惠。前得起者。多分是可曾未來思二惠前得也。自亦未曾未來思二惠。前得事。更不可之歟。
問。四聖種中。前三聖種。唯限有漏歟。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界者皆墮三界。及不墮界。通無漏付之。無漏觀門。不緣服等。前三聖種。何通無漏哉。
答。泰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四聖種諸門分別云。地者有漏十一地無漏九地乃至智者八智。或十智乃至欲界繫等者。皆三界繫。及不繫緣亦爾(乃至等者。皆通三種緣。三種見所斷等者。皆修所斷。及不斷緣三種任婆沙論段之文。前三聖種。通無漏云事。實分明也。但於無漏觀門。不緣服等云難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會此疑云。由彼增上所生道。彼所引故。從彼為名。故言種皆通無漏不作是言。緣服等。所有喜足。皆通無漏少欲無漏。准此應釋。謂彼增上所生道。彼所引故從彼為名。非道生服境此意云。雖非道生。緣服等境。由於等生喜足心引道生故。道果上。立緣服等因名。前三聖種。通無漏云也。故寶法師引此文畢云。述曰名道。為喜足等者。以喜足等所引生故。上界四。應准此釋。
問。以生得善心所表。可為種體耶。答。不可為種體也。兩方。若為種體者。婆沙論中。生得善非種體知。彼善心所表。非種體云事。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述別解脫律義。為種體。雖簡表無簡表。若爾。生得善心所表。不為種體哉。
答。正理論中。云或聞思修所成諸善。皆是解脫依故。唯以聞思修所成諸善。為種體。泰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若生得善。亦是種者。蟻卵蚊蛾等亦成就種耶。是故。種不攝生得善。簡生得善。非種體。准此等論文思之。生得善心所表。亦可非種體也。但於婆沙論中。述種體。簡表不簡表云難者。表一向種體。故簡之。表之中。生得善心所表。雖非種體。加行善心所表。為種體。故種體中。不簡表。尤有其謂。全非論義歟。
問。四聖種中。得前三聖種時。必可得第四聖種耶。答。必可得之也。兩方。若必得之者。行者意樂。是萬差也。得前三聖種之時。何必得第四聖種哉。若依之爾者。得第四聖種之時。必得前三聖種相例可如何。
答。見婆沙論(百八一)文云。要四種。方名種者。然種時。必具得四。如無礙解一必四任此文。得前三聖種之時。必可得第四聖種也。
問。不淨觀可觀大海耶。答。可觀大海也。兩方。若觀大海者。見今論文云。廣至海復略不觀大海若依之爾者。觀廣緣欲界一切色處。何不觀大海哉。
答。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此不淨觀力。能遍緣欲界一切色處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不淨觀相云。此緣欲界一切色處此等論文。不淨觀廣緣欲界一切色處之時。何不觀大海哉。但於廣至海復略之論文者。云為通治四貪。且辨觀骨鎖。廣至海復略。於不淨觀之中。骨銷觀之時。不觀大海云也。非謂修餘青瘀等觀之時。不觀大海。全非相違也。
尋云。骨鎖觀之時。何不觀大海哉。
答。大海之德。不留死屍故。骨銷觀之時。不觀大海也。故演義鈔上)中。釋大海十德。引十地經。云不宿死屍
問。不淨觀外色處。可有別義耶。答。可有別緣之義也。兩方。此義者。婆沙論(百六七)中。云不淨想是初修總觀。與初解脫相似。故勝處。是後起別觀。故不相攝不淨觀。於外色處有別緣之義者。何不攝前四勝處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云頌中所說據觀初成。成重觀時。亦容觀廣。故有失既許作意熟位。至海際。知。於外色處。有別緣之義云事如何。
答。今論中云除足至頸半。為已熟修。繫心在眉間。名超作意不淨觀內色處。有別緣之義設雖外色處。何可必總緣哉。有別之義高色處。何可必總緣哉。即如疑難之中被出。光法師。頌中所說據觀初成。成重觀時。亦容觀廣故有失之解釋不淨觀作意已熟位。於外色處。可有總別緣之義但於婆沙論文者。以初修總觀名不淨想故。不淨想不攝前四勝處云也。不淨觀不限初修總觀。故後起重觀位。於外色處。亦有別緣之義也。不知不淨不淨觀有其差異。何以不淨想是初修想觀之文。押定不淨觀為難哉。
重難云。不淨想者。其體可廣。何唯限初修總觀哉。是以。婆沙論(百六十六)中。不淨想云。乃至最後髑髏骨。捨髑髏骨。繫念眉間此文者。不淨繫念眉間之義豈非許別緣之義哉。
答。不淨想。緣外色處之中。於內色處有別緣之義故。婆沙論不淨繫念眉間之義云文。全非相違外色處。有總緣。不別緣故。婆沙論中。述不淨想是初修總觀。不攝前四勝處云也重意云。以初習業已熟修。超作意初返一重觀門。名不淨想故。於色處。雖有別緣之義。於外色處。亦總緣也。不淨想不攝前四勝處此意也。不淨觀兼取後起重觀位故。於外色處。亦有別緣之義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明起不淨觀依身。引婆沙論二師異說。爾者。今論意。同何師說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俱舍婆沙後師。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付之。若據初起。若同婆沙前師之釋。不可然。見今論文。偈頌云緣色界人生長行述唯人趣生。三洲除。此尚非餘趣。況餘界生。起不淨觀依身。唯限人三洲定知。今論意。可同婆沙論有說。初後皆唯人趣六欲天中。無青瘀不淨想故。都不現起云後師說。光法師何釋或同婆沙前師哉。是以。寶法師釋此事云。此論同後師如何。
答。光法師俱舍婆沙後師之釋意。即如疑難之趣也。但於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之釋者。料簡此釋。雖異義。暫存義云。今論唯人趣生。三洲。除北之文。就初起論之。後起六欲天意者。同婆沙論前師說(為言)。
重難云。光法師釋起持息念依身。云俱舍同前師。述今論意同婆沙論。唯依欲界非色無色界云前師說之旨。更無作異釋。若此義者。今依欲身起。人天趣。除此俱盧之文。就初起論之。後起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云後師說云釋哉。
答。若依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之釋意者。亦可作今論意。起持息念依身。同婆沙論後師說云釋也。然而略暫不作此釋歟。
義云。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者。若論初起一分者。同婆沙論前師說之義邊可有也(為言)。
就此義重難答。准前義勢。亦可思之。
問。不淨觀現在境故。寶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勝解作意。唯於現境。想緣故。不緣過未付之。設雖勝解作意功德。何唯現在境哉。是以。婆沙論中。述後二遍處。俱緣三世。後二遍處。雖唯勝解觀門。緣三世境如何。
答。勝解作意功德之中。緣可色法之類唯現在境也。而不淨觀既唯勝解觀門。緣可色法故。唯現在境。不緣過未境(為言)但於婆沙論。後二遍處。俱緣三世之文者。後二遍後。雖唯勝解觀門無色四蘊故。廣緣三世境也。
尋云。有何故勝解觀門之中。緣可色法之類。唯現在境緣非色四蘊之類。廣緣三世境哉。
答。緣可色法。作勝解觀門尤易故。勝解觀門之中。淺近之類。緣可色法。故唯現在境。緣非色四蘊。作勝解觀門甚難故。勝解觀門之中。深細之類。緣非色四蘊。故廣緣三世境也。
問。正理論意。不淨觀可通真實作意耶。
答。不通也。兩方。若通真實作意者。今論中。不淨觀云。此唯勝解作意攝故正理論意。亦可同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云。此不淨觀。總有二種。一實。二勝解實者。謂由作意相應惠力。如實觀內身所有不淨。若形若顯。差別諸色此文者。不淨觀可通真實作意如之。正理論(八十)文。說前三解脫云。觀未成滿。但得勝解作意。後成滿時。離染果故。引道故。亦得真實作意不淨觀如何。
答。正理論意。不淨觀。唯限勝解觀門也。不淨觀者。設非不淨法由勝解觀門。作不淨行相。廣緣欲界一切色處故。諸論一同之說。不淨觀不通真實作意云也。故見婆沙論一八二)之文。舉勝解作意之中。出不淨觀。今論餘處中。舉觀作意云。謂不淨觀。及四無量有色解脫勝處如是等觀相應作意法師釋此文云。不淨無量勝處遍處想。解脫之中。通其假實。言有色解脫。標前三解脫。唯想故。無色解脫。通於假實。故言有色正理論十)文。亦同婆沙俱舍兩論之說。舉勝解作意之中。出不淨觀。如彼論意。不淨觀唯限勝解觀門。不通真實作意云事。何況。正理論文云。此不淨觀既是勝解作意所攝不淨觀不通真實作意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但於正理論。一等之文者。不淨觀不必不淨法。作不淨行相。由勝解觀門。廣緣欲界一切色處。作不淨行相之時。緣內身三十六物不淨法。作不淨行相之邊。能行相。符所緣法一分如實觀察境故。云一等也。非謂不淨觀。實通真實作意歟。次於正理論餘處。說前三解脫之文者。前三解脫。至成滿位。實亦雖唯勝解觀門。由離染果故。引道故之義邊。地是唯勝解觀門之上。傍亦暫名真實作意也。非謂云爾故實通真實作意也。
去嘉祿三年閏三月之候。於當寺慈恩院。被行俱舍三十講之時。宗性初按之。此論義對聖禪法師疑之。其時講答雖存或云唯限勝解觀門。或云兼通真實作意二義。唯限勝解觀門云義。聊叶愚所存之間。暫記彼義之趣。以省其繁重之煩矣。
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不淨觀。可通未曾得耶。答。可義也。兩方。若通未曾得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四十)中。不淨觀未曾得相云。聖者菩薩後有異生。通曾未曾得。餘異生唯曾得寶法師所引理論(五九)中。述此事云。此中一切最後有異生。皆通未曾。唯曾得任此等論文。不通未曾得若依之爾者。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類非一准。彼所起不淨觀。何不通未曾得哉。是以。婆沙論(百六三)中。異生未至定等。起不淨觀時。有未來修既依未到至等。起不淨觀。何云後有異生哉。亦述有未來修。知。未曾不淨觀云事如何。
答。見婆沙論處之文。或(八一)述四無量未曾得相云。一切聖者。及後有異生。皆通二種。諸餘異生是曾得。有作是說。一切聖者。及住內法異生。皆能二種外法異生是曾得或釋宿住隨念智未曾得相云。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未曾得。外法異生是曾得。有作是說。最後有異生。及諸聖者。通曾未曾得。諸餘異生是曾得以此等文思之。云諸功德未曾得相。婆沙論中。總可有二師異說也。說意云。一切聖得。及後有異生。皆能曾得及未曾得。所餘異生是曾得。說意云。一切聖得。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唯中曾得也。而婆沙理兩論之中。述不將觀曾未曾得相。唯舉聖菩薩後有異生。通曾未曾得。餘異生唯曾得云一師說。雖不載一切聖得。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是曾得云一師說。委悉論之。亦可此師義也。即見婆沙論處文。述八解脫(八四)八勝處(八五)遍所(八五)地心智(九九)曾未曾得相。唯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是曾得。云一切師說。不載一切聖得。及後有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所餘異生是曾得云一師說。明五通未曾得相(百四一)唯舉若諸聖者後有異生。通得曾習未曾習。餘唯得曾習云一師說。不載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是曾得云一師說。是皆省繁。略互顯。委悉論之。盡理云之。處之中。同可舉此二師異說也。述不淨觀未曾得相。唯一師說。准彼等之文。可思之也。其中料簡聖者菩薩後有異生。通曾未曾得。餘異生唯曾得云師意。雖異義。暫存義云。此師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劣故。所起不淨觀。實唯限曾得。不通未曾得云也。故寶法師婆沙論今文畢云。菩薩異生聖人同。自餘異生。唯曾得也但依此義意。會婆沙論異生未至定等。起不淨觀時。有未來修云文者。後有異生座成覺之前。依未至定等。可起未曾不淨故。全非相違也。
義云。此師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不淨觀。實可通未曾得也婆沙論(百六三)中。出未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初靜慮無漏之類云。即異生離欲染。依未至定起三無量。初解說。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時乃至)即異生靜慮間。起三無量。初解說。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時後有異生。唯依第四靜慮。可起不淨觀故。今云異生未至定等。起不淨觀。定可非後有異生。而既云未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初靜慮非曾不淨觀云事。亦勿論也。但於婆沙理兩論之文者。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不淨觀中。實雖有未曾得之類。先已曾得同品類種類不勝品故。曾得之中類攝之也。翻光法師十六勝曾得故。亦名未曾得之釋思之。不勝品未曾得法。亦名曾得之義邊可有也。
問。離自地染位。可不淨觀耶。答。可得之也。兩方。若得之者。離染得者。名離下地縛。必上故之義。離自地染位。何可不淨觀哉。是以。婆沙論(四十)文○述不淨觀離染得相之時。未云此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八一)中。釋四無量離染得相云。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修得無量不淨觀例可如何。
答。見今論餘十六)文。云為離此言。通二四道。離染之言。廣亙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故若就離自在無間道。九解脫道位云之者。不可得自在不淨觀。彼九無間道解脫道位。輒不得修非同對治之法。故不得不淨觀也。故婆沙論(百六三)中。出未得無漏初靜慮現在前。而不初靜慮之類云。聖者初靜慮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及離非想非非想處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光法師十六)引此文畢云。婆沙既言。依初定離初定染。不修初定淨。明知。有無漏依此不修此有漏。又准此文。依初定起無漏解脫道中。不修當有漏他心智。前言修者。據無漏他心智說任此等定判。離自地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位。不有漏功德云事。尤分明也。若就離自地染。加行道勝進位云之者。可不淨觀。彼加行道勝進道位。亦可得修非同對治之法故。可得修不淨觀也。婆沙論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修得無量之文。是其例證也。何況。見婆沙論處之文。或(九九)他心智離染得相云。或離自在地染時。亦容修得或述宿住隨念智離染得相云。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亦容修得此等之文。亦為例證。是皆就加行道勝進道之論之。可意也。但於婆沙論中。明不淨觀離染得相云之時。未此義云難者。婆沙論中。明不淨觀離染得相云。離染得者。謂離染時。而修得故文言。頗不委悉。是則就常途離染相。唯下地染位。不淨觀也。例如婆沙論中。明八解脫(八四)八勝處(八五)七遍處(八五)離染得相。唯下地染位。解脫勝處遍處。不出離自地染位等也。
  重難云。婆沙論(百四一)中。述五通加行得離染得相云。又隨離解脫道時位。所修得者。皆離染得。若於餘時。而修得者。皆加行得此文者。前八解道位。於五通離染得之義又云若於餘時。而修得者。皆加行得。除解脫道之外。餘加行道等位得之。是加行得。非離染得
答。
不淨觀可與道相生耶。答。可相生也。兩方。若相生者不淨觀想觀門。勢力劣也。何可與道相生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舉雜修靜慮雜修功德無量解脫勝處無量解脫勝處。與道相生者不淨觀例可同哉。
答。無量解脫勝處等。無間無漏定無漏定無間無量解脫勝處等云事。出婆沙論處之文。例彼思之。不淨觀道相生。亦必然也。何況。見今論餘處文云。如是三種。作意無間現前無間亦能具起三種作意。若是說。便順此言。不淨觀俱行等覺分光法師釋此文云。此中俱聲。顯無間義。前後俱也。此文且證勝解作意入聖道寶法師釋此云。不淨觀。是勝解作意。而與無漏覺支。前後俱行。是相續義。准此故知。勝解作意。能入聖道泰法師釋此文云。以不淨觀。是勝解作意。能入聖道。前後俱也不淨觀無間道云事。此等定判。既分明也。無間不淨觀云事。例亦可知。加之。心論文云。此不淨觀四種。謂退分。住分。勝分。決定此文者。既放不淨觀通順決定擇分順決擇分攝。不淨觀道相道理。亦炳然也。故不淨觀。雖唯想觀門。勢力劣。與道相生云事。更有何疑哉。
問。不淨觀可攝初解脫耶。答。不攝之也。兩方。若攝之者。不淨觀廣依十地。初解脫。唯依初靜慮依地既別也。何可攝之哉。
答。不淨觀對治欲界貪。初解脫。別對治欲界初靜慮眼識所引顯色貪不淨觀廣緣欲界一切色處。初脫多分緣欲界外色處。不淨觀四靜慮及四間。欲界十地。初解脫。唯依初二靜慮。并彼分中。及中間禪五地。故不淨觀解脫。同雖作不淨行相。所依等。既相替故。互不相攝之也。
問。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道位。修第二靜慮近分地攝不淨觀義可耶。
答。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道位。輒不修非同對治之道。故不可修第二靜慮近分地攝不淨觀也。故婆沙論(六四)中。云即諸聖者。離初靜慮染時。九無間道中。行相。謂粗等三。及唯無漏十六聖行相。不修不淨觀定。但於婆沙論。離初靜慮九無間道位得第二靜慮所分六近行云文者。彼位未來所修心品之中。可有作自相行相。緣欲界之類。故得香味位近行云也。都無粗等乃至不淨觀等。一類功德。緣欲界之類。故婆沙論處之文。全非相違。次於婆沙論離欲界染。九無間道位。修未至地攝不淨觀云文者。此有作是說意也。此師意。述離欲界染。九無間道位。修粗等三慈喜捨不淨觀持息念。及有無十六行相五行相。離初靜慮染。九無間道位。修粗等三。及唯無漏十六行相行相之所以云。初靜慮近分種種善根。故能修此類種種行相分諸善根少故。不能修種種行相。復次欲界煩惱種相。還修種種善根對治煩惱種相故。彼不修種種善根對治煩惱種相故。彼不修種種對治論文先遮此例難。末學更不可劬勞哉。
重難云。婆沙論(百九四)中。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九解脫道位。修不淨想彼前八解道位。修不淨想者。九無間道位。何不修之哉。
答。此亦婆沙論一師說也。故婆沙論中。出修不淨觀想不思惟不淨想之句云。若以滅道智。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若以身愛心念住。及緣餘念住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最後解脫道時。有說一切解脫道時今此有說。何必正義哉。設依此師義。會今例難。九無間道正斷或道故。不修不淨想等非同對治之道。前八解脫道。是容預位故。兼修不淨想等非同對治之道也。
義云。婆沙論(百三九)中。云離初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二靜慮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二靜慮二之文。當上卷(六四)離欲染時。九無間道中。修粗等三。慈悲喜捨不淨觀持息念。及有漏無漏十六行相五行相云有作是說意也。此師意。離初靜慮染。九無間道位。實慈悲喜捨不淨觀持息念等云也。但至下問答文者。非同治修。而得修之(為言)不遮非同治修。兼慈悲喜捨不淨觀持息念等之義也。
問。今論意。依身色界。可起持息念耶。
進云。今論疏中。不起之付之。初起設雖限欲界依身後起何不通色界依身哉。依之今論中。述等流非下緣。出息下地心所緣知。依身色界。起持息念云事。何況。正理論中。云此念初依欲界身起。唯人天趣。除此俱盧。後起可通色界依身如何。
答。見今論文。偈頌云緣風依欲身。長行述依欲身起。唯人天趣。除北俱盧。依身色界。不起持息念即案其道理。起持息念。專由教力。色界之中。教力故。不起之也。故今論中。述外道不起持息念故云。外道有。無說者故離教力不起持息念之旨。此文尤分明也。故後起猶不通色界依身也。但於等流非下緣之文者。只述出息。唯自心所緣。非下地心所緣之旨。非論持息念觀門之相。全非相違。次於正理論文者。俱舍理兩論之意。自本各別也。齊不可為歎故光法師婆沙論所依者。唯依欲界非色無色界有餘師說。依色界。非無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之文畢。云俱舍同前師。理同後師泰法師婆沙論今文畢。云俱舍同初師理同後師。
問。眾賢論師意。持息念可通離染得耶。
答。可通離染得也。兩方。若通離染得者。正理論中。破今論云。唯加行得。非離染得。未離染者。定由加行現在前故。非離染得地所攝故。已說皆是分地攝。非根本故。又此念是勝加行引故。不應說離染得此文者。持息念不通離染得若依之爾者。顯過論中。無改二得實無之頌知。眾賢論師意。持息念離染得云事如何。
答。於離染得。有其類。一離下地染之時。功德。二盡智初念。得九地中有功德也。若依盡智初念離染得云之者。三乘聖者盡智初念。修九地中有功德者。性相之所定。諸論所許。故眾賢論師意。持息念可通離染得。顯宗論中。不改二得實無之頌即存此意也。若下地染之時。功德離染得論之者。持息念是勝品微細觀門。唯內道起之功德。專由勝加行可得之故。離下地染之時。持息念正理論中。云唯加行得離染得。即述此旨也。即正理論中。未離染者。定由加行現在前故。非離染得地所攝故者。云欲界持息念。唯加行得。已說皆是分地攝。非根本故者。明靜慮分地攝。持息念加行得。又此念是勝加行引故者。述中間禪持息念加行得。不應說離染得者。總結五地持息念加行得也。重意云。持息念是由勝加行。可得之法。今論中。混云通離染得加行得。不述由勝加行可得之旨。故正理論中。破之云唯加行得。非離染得也。非遮盡智初念。修持息念故。通離染得之義邊。故偈頌結二得實無。長行述唯加行得離染得。全非相違也。
重難云。中間禪。既離染地攝也離欲界染之時。何不得持息念哉。
答。根本地攝功德。不必離染得持息念。專由勝加行。可得之故。離欲界染之時。不得中間禪持息念也。是則正理論意。異俱舍論意也。
義云。泰法師正理論文畢云。解云。如前滅盡定中。云一德非離染得。又中間定。是離染得地所攝。俱舍據佛及間故通離染得理據二乘異生欲界分故。唯加行得任此會通之釋思之。正理論文。唯就欲界靜慮分地攝持念。云唯加行得。非離染得中間禪持息念。可通離染得也。(云云)。
問。今論意。持息念可通勝解觀門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通勝解觀門者。見今論文。或云唯與真實作意相應。或破餘師意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云此不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任此等論文。持息念不通勝解觀門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舉勝解作意功德。出持息念正理論中云。有說亦通勝解作意今論意。可同之哉。
答。見光法師解釋。當卷釋唯與真實作意相應之論文。引合正理論。此唯真實作意相應有說亦通勝解作意之文。作解釋云。此論同理前師。雜心婆沙後說。此即意各別也。又解前師唯據根本。故唯真實。後師亦據加行。故通勝解云云)餘處勝解作意。謂不淨觀四無量有色解脫勝處遍處如是等觀相應作意之論文。儲箇問答云。問婆沙勝解作意中。亦說持息念。此論何故不說。又此論下文。說持息念。是真實作意。故下論云。有餘師說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此不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論既不同。如何會釋。解云。持息念二種相謂加行真實根本。此論據根本婆沙加行。各據義。並不相違。又解。論意各別。此論加行根本。皆是真實婆沙及此論餘師。加行通假。根本是實若依當卷初釋。餘處第二釋意者。今論意。持息念加行根本。同唯與真實作意相應可云也。即可異婆沙論正理論有說意也。若依當卷第二釋。餘處初釋意者。今論意。持息念加行勝解觀門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可云也。即今論。云唯與真實作意相應。據根本論之。婆沙論正理論後說。云通勝解作意。據加行論之。故不相違會也。
重難云。就光法師當卷第二釋。餘處初有疑。今論餘師云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就持息念加行論之。此師意云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也。以何之者。正理論中。述此師意云。彼言念根本。雖與真實作意俱。有餘勝解作意相應起者。為令真實作意速成故。於間起斯想。雖爾出息念失。以加行意樂不歇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婆沙及此論餘師。加行通假。根本是實任此等定判。今論餘師意。持息念加行。通勝解觀門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云事。尤分明也。若爾。與正義有何所替。破此師義哉。
答。依光法師和會釋意者。今論餘師意。持息念根本。亦通勝解觀門云。故今論破之可意也。但於正理論文者故今論能破之時。入自義救之。非餘師。即云持息念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也。例如雜心師意。述善心中得六。雖舉欲界無記心。不正見續善。正理論師。述雜心師救入自義云。理亦應得欲界善心。謂以正見。續諸善本。雖加欲界善。除心。經主不應難令得七也。次。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彼述論意各別釋意。故全非難也。
問。雜心論意。持息念可通勝解觀門耶。
進云。光法師解釋中。彼論意。持息念勝解觀門付之。廣勘雜心論一部始末。不見持息念勝解觀門云文。解釋之所定。依憑在何所哉。
答。廣披諸師解釋。尋雜心論持息念勝解真實之相。光法師正理論。此唯真實作意相應有說亦通勝解作意之文畢云。此論同理前師。雜心婆沙後說。同此即意各別也寶法師正理論今文畢云。後說婆沙雜心。前說同此論泰法師正理論今文畢云。雜心婆沙同後師說任此等解釋。雜心論意。同婆沙論。并正理論後說持息念加行勝解觀門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可云也。但於雜心論中。不見持息念勝解觀門之文云難者。實披彼論一部前後。雖未勘分明之證據。是既諸師一同之定判也。有依憑之本說歟。仰而可信。何強疑之哉。就中。心論文。云彼修行者。於出入息。作一想觀如竹筒。觀息如穿珠。出入息不動。於不發身識。是名安般念成此意。持息念勝解觀門諸師解釋。若依此文歟。
重難云。今論意。雖述持息念唯與真實作意相應之旨。明六種相止相云。觀息住身。如珠中縷若爾。以如竹筒。觀息如穿珠之文。難為持息念勝解觀門之證歟。
答。
去建保七年正月九日。當寺別當大僧都定範。於東南院。被行俱舍問題講之時。被此題。講師宗性法師。問者貞實不師。問答之。其時先達之中。義海得業云。見法阿毘曇心論文。上述阿那波那念相。云始於身一分行者心深縛於識。足為殺智慧怨。不置真實之言。下明四念處相。云此方便於身真實決定諸受心法隨順觀。始安真實之詞。以之思之。持息念勝解觀門四念處真實作意若爾。雜心論中。雖無分別之證據。雜心之本論。此旨既見。故諸師依雜心論意。持息念勝解作意釋歟。例如雜心論中。雖明十二心法勝阿毘曇心論中。唯說一心。故正理論師。述雜心師救。云然學無學無漏故。總一心。言六無失也。
問。婆沙論意。持息念。可通真實作意耶。
答。可通也。兩方。若通真實作意者。見婆沙論一八二)之文。舉勝解作意功德。出持息念。知不通真實作意云事。何況。廣勘婆沙論一部始末。不見持息念真實作意之文哉。若依之爾者。持息念加行。設雖作勝解觀門根本成位。何不與真實作意相應哉。
答。婆沙論意。持息念可通真實作意也。故見光法師解釋。當卷引正理論。此唯真實作意相應有說亦通勝解作意之文畢云。此論同理前師。雜心婆沙後說。此即意各別也餘處儲箇問答云。問婆沙勝解作意中。亦說持息念。此論何故不說。下此論下文。說持息念。是真實作意。故下論云。有餘師說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此不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論既不同。如何會釋。解云持息念有二。相謂加行二相真實根本。此論據根本婆沙加行。各據義。並不相違。又解。論意各別。此論加行根本。皆是真實婆沙及此論餘師。加行通假。根本是實加之。寶法師正理論文畢云。後說。同婆沙雜心。前說同此論泰法師正理論文畢云。雜心婆沙。同後師說任此等解釋婆沙論意。同正理論後說意。持息念加行。通勝解觀門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可云也。但於婆沙論中。舉勝解作意功德。出持息念云難者。取持息念加行之中。與勝解作意相應之類。勝解作意功德之中。出之也。非遮與真實作意相應之義邊。何為相違哉。光法師餘處。釋婆沙論中。舉勝解作意功德。但云解脫。不云有色云。解云。婆沙解脫者。是解脫想解說。不言解脫皆是想。准此解釋。可思之也。次於婆沙論中。不見持息念真實作意之文云難者。此事雖未勘分明之證據。彼論一處文。釋契經說。持息念四念住之文云。以持息念增益法想。是空觀本。此速能引四念住。是故偏說若不淨觀有情想。說此骨為女為男。障礙空觀。不能速引四念住。是故不說此文既述持息念。是空觀本異不淨觀之旨。故可與真實作意相應歟。
問。持息念可緣非相續法耶。答。可緣非續法也。兩方。若緣非相續法者。見婆沙論文云。唯緣自相此文者。不緣非續法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云隨所至方。念恒隨逐婆沙論中。述乃至廣說。隨根勢力。息去近遠心皆隨逐持息念身之息苦爾。身之息。豈非非相續法哉。
答。若依以非情屬非相續法之意者。持息念可緣非相續法也。寶法師。釋息有情數攝。有情身分故之論文云。准此身非出入息非有情故任今解釋身之息。可非情攝而今論云。若念出。身為至一礫一尋。隨所至方。念恒隨逐婆沙論。述心復隨息從內出外。半麻一麻。半麥一麥。半指節一指節。半一指半??一??手。半肘。半尋一尋乃至廣說隨根勢力。息去近遠心皆隨逐持息念身之息故持息念緣。非相續法可云也。但於婆沙論。唯緣自相續之文者。見婆沙論處之文。多分以地為法。名非相續法若爾持息念不緣他相續。及無為法。故云唯緣自相續歟。身有情數息。為緣所起身之息。刻體之。雖非常情法。既以身有情數息。為緣起故。暫屬自相續法歟例彼不淨觀。云此緣欲界一切色處故。雖可緣非情數色。婆沙論。述不所緣云。緣相續婆沙抄中。釋婆沙論無漏空三摩地無願三摩地。唯緣相續之文云。亦攝非情杓。唯虛空等。非相續故。此等定判。皆以非情法。屬相續之意也。婆沙論持息念唯緣自相續云文。准彼可思之也。
問。欲界所繫出息離欲界染。第婚無間道位悉滅歟。進云。泰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不滅類付之。同是欲界所繫出息也。彼第九無間道位。何可不同哉。是以。第三靜慮所繫出息。離第三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全無滅不同例可同哉如何。
答。婆沙論評家意云。應作是說。此出息。隨身地繫。是身分故。定出息。是隨身地繫法故。離欲界染。第九無間道位。欲界所繫出息。不可滅也。但於進文者。欲界所繫出息。隨欲界轉者滅。隨初靜慮轉者。不滅云也。故婆沙論中。述出息隨身地繫云。師意會施設足論。云欲界出息離欲界染時。最後無間道滅之文云。欲界出息欲界轉。初靜慮轉。隨欲界轉者。爾時滅。道隨初靜慮轉者。爾時現在前就此論判。會例難者。依第靜慮分地。離第三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出息不轉故。無滅不同云也。
重難云。以自下地無漏。離第三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出息可轉。何無滅不同哉。
答。以自下地無漏。離第三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出息現在前。不可滅故。亦無滅不同也。
問。論文云。謂要身中有孔隙出息地心。正現前爾者。寶法師意。有幾緣耶。進云。寶法師釋云。述具二緣息方轉也付之。今意。具出息所依身。風道通毛孔開。出息地。粗心現前四緣出息轉之旨述也。何釋具二緣哉。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要四緣。息方得轉如何。
答。由四緣出息轉云事。出婆沙理兩論之說。故婆沙論云。謂出息。由四事轉。有息所依身。二風道通。三毛孔開。四出粗地粗心現前。必具此四。出息正理論云。言四緣者。一出息所依身。二毛孔開。三風道通出息地粗心現前。於此四中。隨所闕。息便不轉准此兩論說。思今論意。謂要身中者。舉出息所依身。有諸孔隙者。出風道通毛孔開之二緣出息地心。正現前者。即是出息地粗心現前也。設雖寶法師意。何不存此旨哉。但於述具二緣息方轉也之釋者。見今論文。偈頌差別轉。長行述此出息轉。依身差別畢云。謂要身中。有諸孔隙出息地心。正現前息。於爾時方得轉故任文之起盡思之。謂要身中有孔隙者。顯依身差別轉之相。出息現前者。述依差別轉之旨故寶法師。就其大綱云。述具二緣息方轉也。也委悉細論之時。依其差別轉之中。有風道通毛孔開之二緣。自本非所遮。故寶法師解釋。全無相違也。
問。靜慮無漏現前位。出息可轉耶。答。出息可轉也。兩方。若出息轉者。無漏寂靜微細也。設雖靜慮無漏現在前位。何出息可轉哉。何況。見婆沙論說。述出息轉之義云。粗心現前知。無漏現前位。出息不轉云事。
若依之爾者。論疏中。述出息不轉之義。未舉靜慮無漏現前位哉。
答。設雖有漏心。設雖無漏心。靜慮現在前位。可為出息地粗心現前之類。故靜慮無漏現前位。出息可轉也。但於無漏寂靜微細故。靜慮無漏現前位。出息不可轉云難者。有漏無漏相對之時。實雖有漏心粗淺。無漏寂靜下地相望之日。靜慮未離八災患第四靜慮已離八災患故。第四靜慮有漏現前位。出息不轉靜慮無漏現前位。出息可轉也。
重難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若入世第四靜慮毛孔。其理可然。以彼定能引彼地攝微密大種充滿身故。有漏戒多具七支表能造大種。充滿身中。故毛孔不開。息民不轉婆沙論中。述有漏戒多少。舉評家義云。如是者。無漏戒多。所以者何。且苦法智忍隨轉戒尚多。有漏有無功德對治彼故。況復更有上界位餘戒若爾。靜慮無漏現前位。無漏戒多具七支表能造大種多。自第四靜慮有漏戒能造大種。充滿身中。毛孔不可開。何出息可轉哉。
答。靜慮無漏現前位。無漏戒多具七支表能造大種。充滿身中。更非所諍。故寶法師餘處解釋中。云隨勝劣皆遍身故然而彼靜慮無漏戒。能造大種。非微密故。毛孔猶開。出息可轉也。
問。光法師意。於羯刺藍等四位。息四緣中。闕幾緣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於此四位。雖一事粗心現前。闕餘三事付之。設雖今此位。何唯具一緣哉。是以。圓暉法師解釋中云。若羯刺藍。頞部曇閉尸。鍵南四位有粗心及息地。闕餘二緣如何。
答。婆沙論中。問答此事云。問何故羯刺藍位。息不轉耶。答彼稀薄故。若息轉者。彼應流動。問何故頞部曇。閉尸。鍵南諸根未滿未熟位。息不轉耶。答彼身爾時風道未通。毛孔未開。若息轉者。身應散壞。然在卵。及母胎中。從羯刺藍。乃至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息所依身。風道未通。毛孔未開。有息地粗心現前。雖一事。而闕三事。故息不轉於羯刺藍等四位有粗心現前一事。闕餘三事云事。此文實分明也。故光法師云。於此四位。雖一事粗心現前。闕餘三事云事。此文實分明也。故光法師。云於此四位。雖一事粗心現前闕餘三事息皆不轉。故婆沙云。引今文為其證也。加之。泰法師婆沙論今文畢云。解云。既言從羯刺藍乃至鍵南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息所依身。風道未通。毛孔未開。雖一事。而闕一事。故息不轉法師。引正理論。處卵胎中。羯刺藍等。毛孔未開。風道未通。故息不轉。若處卵胎羯刺藍位。出息轉。則應躁動。身薄故。便應散壞之文畢云。此中應說無出所依身也此等定判。亦於羯刺藍等四位有粗心現前一時。闕餘三理若爾。光法師解釋。既順婆沙理二論之文。亦同神泰法寶兩師之釋。末學仰而可信。何強疑之哉。但於圓暉法師解釋者。彼立息四緣之時。云息所依地。不云息所依身。故於羯刺藍等四位。有息所依地緣云也。
問。一剎那定心隨轉戒。為唯限一具七支。為當有多具七支歟。答。此事雖有學異義。暫可存有多具七支云義也。兩方。若唯限一具七支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入第四靜慮毛孔開云。以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若唯限一具七支者。於彼能造大種。寧可有遍身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餘三)文。述隨轉七支大種所造云。所依大種。如心一。差別所依大種如定一者。何可有多具七支耶。
答。依當處餘處之定判。任上古中古之常義。暫可存一剎那定心。有多具七支云義也。其故。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何緣但入第四靜慮毛孔。非餘定耶。以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即此緣。尊者世友說。入彼定心毛孔合畢。問若入世第四靜慮毛孔其理可然。以彼定能引彼地攝微密大種充滿身故。若無漏第四定時。此如何。亦無毛孔。以彼但引隨所地大現前表故此問意。入有漏第四靜慮之時第四靜慮大種遍身云事。既分明也。云以彼定能引彼地攝微密大種身故故也。無漏第四靜慮之時。云以彼但引隨所地大種充滿現前表故。故上所述大種遍身者。定心隨轉表能造大種云事。又炳然也。答此問云。彼無漏定所引大種。雖處攝。而極微密。與彼相似。故過此意。雖無漏表能造。隨所地大種。微密遍身云事。亦明鏡也。若一剎那定心隨轉式。唯限一具七支者。豈可有多具能造大種身之義哉。爰知。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故。多大種。各各別造云事。是以。泰法師引此文畢云。以此文證故知。造無漏四大。隨身小。遍滿身中。一四大。造七支戒。隨大多少。各各別造。地大因地大造諸色故。道戒既爾。定戒亦然光法師雖引此文釋。更不破之明知。此釋叶論文。故即依用之云事。加之。見寶法師三)解釋。問身在下地。起上定時。用下地身中。地大造。地多色。其四大種。為在何處。此問意。既許身在下地。起地定之時。用地大種。造地多色。無諍一剎那共戒。有多具七支若唯限一具七支者。豈可云造地多色哉。答此問。引婆沙論百三四文云。然根本靜慮現在前時。色界大種遍身內起。若近分定現在前時。色界大種唯心邊起。有說近分定現在前時。色界大種。亦遍身起。然長養身。不如根本。如有人。俱詣池浴 。一在池側。掬水浴身。一入池中沒身而洗。水。雖俱遍身。然長養身。入池者勝此文云色界大種遍身內起。定可共戒能造大種。不可云依身欲界長養大種。既云色界大種故也。又不可云空界色。能造大種。若空界色能造大種者。根本分。豈可有遍身遍身不同哉。何況。今此問答。就共戒能造大種有漏自地依之義也。更不可云餘色能造大種哉。准此等定判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云事。實分明也。但於今論餘處。所依大種如心一。差別故之文者。於一具七支能造大種定散相對。釋一具多具不同之時。定心隨轉戒。七支表。一大種所造之旨述也。就各別七論之時。更非遮各別大種所造之義也。
重難云。定心既一也。隨轉戒何可有多具七支哉。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云事。道理難思哉(是一)。
次。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多大種。各各別造云事。不可然。正理論(三五)文云。表。七支相望展轉力生一果故。唯從一四大種生。散此相違。故依異大此意。為俱有七支大種造之。不為俱有七支各別大種造之而一剎那定心隨轉戒。設雖有多具七支。定可為俱有因。何非一大種所造哉。雖為俱有因。多大種所造者。表。七支相望展轉力生一具故。唯從一四大種生之定判。豈非唐捐哉(是二)。
次。准寶法師。豈得隨彼大種戒少戒多之釋其義難思。入第四靜慮欲界依身。三洲六欲天不同也。於六欲天依身。相容大種。於三洲依身如何可相容哉。定知。三洲六欲天相容大種。可有多少不同。能造大種有多少不同者。所造七支。隨可有多少不同。若爾。豈不背由時果等之理哉(是三)。
次。若云一剎那定心隨轉表能造大種遍身中者。寧不違寶法師。雖長養大遍一身中。何必皆能造無表色之釋哉(是四)。
次。婆沙論中。述具因相云。不觀所造色。以一切法自性同類體。為他因故。類相望。論俱有因而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者。以殺生戒。望餘不殺生戒。可為俱有因歟。若許為俱有因者。豈不背以一切法自性同類體為他因之理哉(是五)。
次。婆沙論中。釋發智論無間道。證預流果是時現在未來八聖道支云文云。此則止正語業命不俱者意。無貪嗔癡表。各有七種。俱時起故婆沙抄中。釋此文云。論無貪所發表各有七種。俱時起故。前業蘊中。同第二師。即第三為正准此文。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無貪嗔所生三具七支若爾。隨可三具能造大種。何云多大種遍身中哉(是六)。
答。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云事。非無其道理定心雖是一。微細寂靜。防非惡之德甚多故。有多具七支也。故婆沙論中。明有漏無漏戒多少。出評家義云。如是者。無漏戒多。所以者何。且苦法智隨轉戒尚有漏有無功德對治彼故。況復更有上位餘是則同雖定心隨轉無漏。防非惡之德殊勝故。隨轉七支。其甚多。無漏戒尚有漏戒。此意也。
次。於正理論餘處。七支相望展轉力生一果故等之文者。就一具七支定散表相對。能造大種一具多具不同之由釋也。定心隨轉。多具七支。雖為俱有因。多具七支。其類別故。非一大種所也。例如光法師餘處第一釋意。別解脫戒後念一支。雖一大種所造。於七支者。其類別故。各別大種所造也。何況。若執七支相望展轉力生等之文。為具七支。必一大種所造。不為俱有七支。必各別大種所造云者。別解脫戒後念一支。既非俱有因。光法師一釋意。如何可定一大種所造哉。以之思之。七支相望展轉力故等之文。就一具七支定散表相對。能造大種。一具多具不同之由釋許也。以此文為量。一切俱有七支。必一大種所造。一切不為俱有七支。必各別大種所造。不可定事也。
次。於寶法師豈得隨彼大種戒少戒多之釋者。就泰法師以此文證。故知。造無漏四大。隨身小。遍滿身中。一四大。造七支戒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釋。一往致此難破也。以實義論之者。泰法師釋意。寶法師釋意。不可云隨依身小。定心隨轉七支。并彼能造大種。有多少不同也。由時果等者。性相之所定故也。但事雖可然。其義猶難思。暫存義云。婆沙論中。述色界大種。來入欲界依身云。欲界大種粗。色界大種細。細入粗隙。如油入沙准此文思之。三洲六欲天依身。雖不同。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中事。更不可有多少不同也。其故三洲依身。雖小極虛粗也。六欲天依身。雖大稍微細也。故色界大種。來入三洲依身之時。三洲淮依身雖小。虛粗故粗隙多。彼大種相容身中。來入六欲天依身之時。六欲天依身雖大。微細故粗隙少。彼大種遍在身中也。設雖靜慮依身。入第四靜慮之時。彼第四靜慮隨轉戒。能造大種。必可遍身中。若不遍身中者。豈無毛孔開哉。以是思之。欲界依身雖小。虛粗隙多。第四靜慮定心隨或。能造大種。相容身中。靜慮依身雖大。甚細故粗隙少。第四靜慮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在身中也。若爾。以三洲六欲天依身不同。何始可為痛哉。
次。於寶法師。雖長養大遍一身中。何必皆能造無表色之釋者。泰法師正理論文。作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釋。故寶法師意。實雖許此釋。兼為顯起第四靜慮定心之時彼地空界色。能造長養大種。來入身中之義。暫致此能破也。
次於婆沙論不觀等之文者。以地大種望地大種之時。同類。更不借力。故體并此不相由之同類法。一切皆不為俱有因。故云以一切法自性同類體為他因故也。然而設雖同類法互令相由。有一果之義者。何不為俱有因哉。是以。光法師餘處一釋意。心王大生等與大地法十心所上大生等。為俱有因此豈非同類法為俱有因哉。准之思之。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之中。以殺生戒。望餘不殺生戒。為俱有因云事。更不背文理也。
次。於婆沙論無貪嗔癡表。各有七種。俱時起故之文者。於一剎那定心隨轉戒總而論之。雖有無貪嗔所生三類七支。別細云之無貪所生三類七支之中。各七支故。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云事。全不違此文也。
重難云。泰法師。造無漏四大隨身小。遍滿身中。一四大。造七支戒。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釋意。無諍依身中。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實有多少不同依之。寶法師引此釋畢。破豈得隨彼大種戒少戒多也。泰法師意若不許隨依身小。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有多少不同者。寶法師。何可破之哉(是一)次。寶法師長養大遍一身中。何必皆能造無表色之釋意。不許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之義何云寶法師意。實許此義哉。(是二)。
答。隨依身小。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不可有多少不同云事。道理實必然。故泰法師意。可存此旨也。但於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釋者。彼隨轉七支。與能造大種必一具一具。各別能造所造定之旨釋成也。意。隨彼能造大種之數。所造七支各各別造(為言)更非依身小。彼隨轉戒。能造大種。有多少不同也。寶法師意。雖許此義。就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方暫破豈得隨彼大種戒少戒多也。次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云事。正理論段之文甚分明。故泰法師承之。隨身小。遍滿身中。既叶實義。寶法師意。何不許之哉。何況。寶法師餘處。引婆沙論。然根本靜慮現在前時。色界大種遍身內起。若近分定現在前時。色界大種唯心邊起。有說近分定現在前時。色界大種。亦遍身起。然長養不如根本。如有人。俱詣池浴。一在池側。掬水浴身。一入池中。沒身而洗。水。雖俱遍身。然長養身。入池者勝之文畢云。後解為勝。隨勝劣。皆遍身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云事。今解釋亦分明也。但於雖長養大。遍一身中。何必皆能造無表色之釋者。正理論中。引第四定大種遍身等文。述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之旨。故泰法師釋。雖無其過。總而論之。依身下地。起第四靜慮定心之時。彼地空界色長養大種。來入身中故論文之外。亦顯此義也。
問。光法師意。依身第四靜慮。約息四緣闕具。作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生第四靜慮有二闕二付之。見婆沙論文云。有說生彼雖有風界。而無前四種事。故不為息此文無諍依身第四靜慮。息四緣俱闕見若爾。光法師解釋。豈不違婆沙論文哉。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專道理必然。依正理論成之也。所謂依身第四靜慮之人。既口鼻故。可有風道通能依下地威儀通果二無記心故。可有出息地粗心現前意也。何況。正理論中。云若生彼地。毛孔。如何生彼能發語言。雖述毛孔。不遮有風道通。是亦其證據也。故第二釋具文云。言有二者。一風道通。既口鼻。能發語言。明知。有風道通。又理六十云。若生彼地。毛孔。如何生彼能發語言。非發語言。要由毛孔。但由頷動。亦得發聲。如機關聲。豈由毛孔。准彼論文。不遮風道通二入出息地。粗心現前。以能起威儀通果。言關二者。一非出息所依身。彼息不轉。心微細故。二毛孔不開。縱起散心毛孔亦閉。身密合故但於婆沙論文者。光法師即會之云。婆沙有說。無四事者。非是正義。
問。光法師意。第二靜慮以上。可威儀心耶。答。不可有威儀心也。兩方。威儀心者。第二靜慮以上。無起表心。何可威儀心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引泰法師釋云。若生定以上。起初定威儀。發威儀業此釋無諍第二靜慮以上。不可有威儀心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五)中。述阿羅漢涅槃心。第二靜慮以上。可有威儀心若許有威儀心者。何無起威儀心哉。
答。生定以上。起初定威儀心。發威儀業云事。不限光法師所引泰法師解釋。亦諸師定判。所謂寶法師解釋云。借下識起威儀通果。但緣所發事。及所化事等。不地息風也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如起異地通果心。及生定已下。起下初定威儀意識此等解釋意。第二靜慮以上。不可有威儀心云事。亦分明也。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臥名威儀。以長短無色為性。以表業。為威儀體。故起表心。即起威儀心。故第二靜慮以上。不可有威儀心云事。道理實炳然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若據起威儀工巧心。六識之中。唯意識。四受之中唯喜捨。不通苦樂。以苦樂不能發業如前釋若第二靜慮以上。威儀心者。何不起威儀心。與第三靜慮樂根相應哉。既述起威儀心。不通苦樂之所以。云以苦樂不能發業。起表心。即起威儀心云事。此釋又明鏡也。而見今論餘八)文。云三地。起三識身。及發表心。皆初定繫。生上起下。如起化心。故能見聞觸。及發表。此四無記。不起下染。已離染故。不起下業善。以劣故。第二靜慮以上。無起表心者。性相之所定也。無起表心者。不可有威儀云事。亦勿論也。但於婆沙論第二靜慮已上。有威儀心云文者。就似威儀心論之也。不云威儀心者。何為相違哉。
問。婆沙論文。明持息念七種觀中。覺心行者緣想心所歟。答。不緣想心所也。兩方。若緣想心所者。泰法師解釋中。引古師依婆沙論覺心行者念住觀。緣想思故云義。破之。知。覺心行者。不緣想心所云事。若依之爾者。心行之稱。專想思。覺心行者。可緣想心所也。是以。見婆沙論文云。覺心行者觀想及思如何。
答。正理論中。舉持息念七種觀畢云。此七中。初是總觀。後十六種是差別觀。約四念住。如次應知。各四門。成十六種而其十六種觀之中。覺喜。覺樂。覺心行。止心行之四種。是念住觀故。覺心行者。可緣心所也。但於心行之稱。專想思云難者。正理論中。問答此事云。如何覺心行。可念住攝。果名過。非此中說心行謂思。應知此中受名心行。謂由耽著樂受味故。便於彼彼境界。或生思造作心。心行。受是思因。故名心行無失。或但能體者。准亦於思等體。次第壞相。如嘗大海一渧水鹹。則亦遍知大海水味。故唯受。名覺心行緣心所。名覺心行之旨。此文實委悉也。故泰法師引今文畢云。解云。自古論師皆言。依毘婆沙覺心行除心行念住觀。以總思故者謬也。今依正理論釋。四念住四。故成十六。想念住觀。如前會釋次於婆沙論覺心行者觀想及思之文者。想是受果。故於因上立果名。緣心所。云觀想及思也。准正理論會通之旨。可思之也。
去嘉祿三年閏三月之候。於當寺慈恩院。被行俱舍三十講之時。宗性初按立此論義。對聖禪法師疑之。其時講答之趣。大概此。思出往事。記錄之畢。大乘義章十六有釋。可之。
(寫本云)正嘉元年一月七日(申時)於東大寺勝院護摩堂南面抄之畢去九夏三伏之天蕤賓林鍾之候初企此卷抄出其過半之處俄被召。
承明門院御前之間此勤此中絕畢而玄冬雪降金池水結之今冷手振右筆不輒然而被催其志其深憖記此卷問答畢聊所存之旨併奉資。春日明神法樂焉願佛教之微功願答敬神明之誠一期終焉之暮必遂往生兜率之秋雲三會說法之曉速開覺悟於龍華之春風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大僧宗性(年齡五十六夏臘四)。

俱舍論二卷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