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第二十三卷抄上
輸入者 黃紹亮
問題
問。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前。必得禪定歟。
問。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耶。
問。無漏身念住可現起耶。
問。自性等三種念住。一念觀門具之歟。
問。所緣念住中。染污身念住。可亙不善有覆二類耶。
問。緣想行二蘊。可名雜緣法念住耶。
問。總想念住中。可有不總緣身受心法類耶。
問。佛及獨覺。可作三義觀七處善觀門耶。
問。七處善可通無漏耶。
問。異生位可起七處善耶。
問。七處善可依欲界等十地耶。
問。未離欲染人。修惠無間起暖善根義可有耶。
問。聞惠無間可起暖善根耶。
問。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人。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起之義可有耶。
問。未得未至地人。思惠無間起頂善根義可有耶。
問。暖頂二善根位。觀四聖諦可通相續不相續耶。
問。暖頂二善根位。作十六行相。觀上下八諦時。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歟。
問。寶法師意。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所現修法念住。可通雜緣不雜緣歟。
問。忍善根位。所現修法念住。可通雜緣不雜緣耶。
問。頌文云。下中品同頂爾者。中忍同頂者。為說現修行相。為當論得修行相歟。
問。中忍滿位。為二行相二剎那。為當一行相二剎那歟。
問。暖等四善根。以得為體歟。
問。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以得為體歟。
問。暖善根初安足位。曾得道現起歟。
問。暖等四善根。可有離染得耶。
問。已離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時。可得修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耶。 問。異生位。餘暖等四善根外。可起餘順決擇分善根耶。
問。今論意。依第四靜慮起忍善根人。今此忍善根位。可起非順決擇分所攝心品耶。
問。初苦法忍位。未來可修四念住耶。
問。非暖善根初安足位。非聞惠現前位。非滅現觀四心現前位依四靜慮未曾得心品現前位。必得修受念住歟。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等四句分別相。致三重問答。爾者。第一重四句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於初靜慮煩惱。可亙未離已離二類耶。
問。依初靜慮入見道人。可修未至地世第一法耶。
問。未至地世第一法。與初靜慮世第一法。可為同類因耶。
問。世第一法位。可得修無漏道耶。
問。暖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歟。
問。無色界可有順決擇分善耶。
問。暖等四善根。可感眼等五根耶。
問。尊者妙音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惠攝歟。
問。尊者妙音意。暖頂二善根。為唯依欲界為當通依色界歟。
問。尊者妙音意。頂善根中。自暖善根劣類可有耶。
問。尊者妙音意外。暖頂二義根。依欲界云義可如耶。
問。六欲天中。初起中忍義可有耶。
俱舍論第二十三卷抄上
問。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前。必得禪定歟。答。不必得之也。兩方。若必得禪定者。光法師解釋中。述未離欲染人。總相念住思惠所攝之旨。知。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不必得禪定云事。若依之爾者。見今論處處之文。餘處(二十二)云入修要二門。不淨觀息念。當卷說由此二門。心便得定畢。結依已修成止。為觀修念住。此等之文無諍。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必得禪定如何。
答。未離欲染人。多分思惠所攝。總相念住無間引起暖善根故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不必得禪定歟。故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述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言總相思惠所攝畢。引正理論(六十一)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之文為證。餘處(十四)云。如婆沙十七云。暖隨轉戒。於破戒有捨對治。又正理六十一云。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又婆沙第七亦說。未離欲染者。思惠無間能引起暖。准此三文。有從思惠初入暖者任此等定判。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不必得禪定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今論處處之文者。觀行者中。亦有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有禪定之類。故任觀門大綱云爾也。非謂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必得禪定歟。
問。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耶。答。廣論之者。通生得惠也。兩方。若通生得惠者。見今論處處之文。當卷云。自性念住以惠為體。此惠有三種。謂聞等所成餘處(二十五)舉四念住等功德畢云。實諸加行善婆沙論(百八十七)中。或云。相雜念住。復有三種。謂聞思修所成差別或云。或說三。謂軟中上品。或聞思修所成任此等論判。自性念住體。不通生得惠若依之爾者。品類足論中。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如何。
答。廣論之者。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也。其故光法師餘處(一本)解釋中。云又解。生得惠。以能分別學觀諦故。亦名對觀。生得惠。有對觀之義若許對觀之義者。何不名念住哉。何況。見品類足論文。約四念住。分別見非見處等相緣身惠中。出見處非見之句云。謂五識身相應善惠而以五識中無加行善故者。婆沙論(四十二)定判。明知。自性念住體。通生得意云事。但於俱舍婆沙兩論處處之文者。就勝品念住論之也。勝劣通論之時。更不可遮生得惠歟。
重難云。見正理論(六十)文云。惠中何等名自性念住。應知。唯取聞思修所成唯言無諍。簡生得惠。
答。此亦就勝品念住。置唯言歟。
問。無漏身念住可現起耶。答。可現起也。兩方。若現起者。無漏心作共相觀門身念住難現起哉。是以。披論疏定判。未云有此義哉。若依之爾者。無漏身念住。未來既有之。何無現起之義哉。何況。無漏受心法念住。既許現起之義。無漏身念住。相例可同如何。
答。心品緣境。隨時不定。故無漏身念住。可現起也。故餘處正理論中。述三十七菩提分法。俱時現起相云。由此理趣初靜慮中。總而言之。具三十七。然於一念。頓現在前。極多但容有三十四。如是未至第二靜慮極多但容有三十三。三四中間極三十二。前三無色極二十九。欲界有頂。極唯十九。一切皆除三念住。故其中滅者。隨位應思婆沙論中。同明此義云。未至定中。有三十六菩提分法。唯三十三俱時現前。除三念住。所以者何。以四念住所緣各別。尚無有二俱時現前。況。有三四。初靜慮中。具三十七。唯三十四俱時現前。除三念住。靜慮中間及第三第四靜慮各三十五。唯三十二俱時現前。除三念住。第二靜慮有三十六。唯三十三俱時現前。除三念住。前三無色有三十二。唯二十九俱時現前。除三念住。欲界有頂有二十二。唯有十九俱進現前。除三念住。餘隨義說。非要別體(文光記二十五引此文)而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七覺支是唯無漏法故。此等文意。無漏身念住。可現起加之。婆沙論中。說雜修靜慮四念住分別相。舉評家義云。如是說者。能雜修所雜修。皆容作四念住既云能雜修通四念住。豈非許無漏身念住現起之義哉。但於無漏心作共相觀門故。身念住難現起云難者。共相別觀。非始可疑。故無漏心現起。唯別緣之法。更無所違也。
問。自性等三種念住。一念觀門具之歟。答。一念觀門。可具之也。兩方。若一念觀門具之者。顯宗論中云。三中相雜能斷煩惱。非二能斷。大減增故婆沙論中。述三種念住斷或相云。自性念住暫時斷。相雜念住究竟斷(文取意)斷惑既別時也。觀門何一念哉。
若依之爾者。一念觀門之中。以惠名自性念住。以相應俱有諸法。名相雜念住。以所緣諸法。可名所緣念住也如何。
答。自性等三種念住。一念觀門之中。可具之也。以惠名自性念住。以惠及相應俱有諸法。名相雜念住。以所緣諸法名所緣念住事。義通既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顯宗婆沙兩論之文者。不惠心所獨起。必與相應俱有諸法俱起。故自性念住不斷煩惱。相雜念住。能斷煩惱云也。非遮一聚相應法中以惠為自性念住。以惠及相應俱有諸法。名相雜念住之義門。何為論義哉。
問。所緣念住中。染污身念住。可亙不善有覆無類耶。答。可亙不善有覆二類也。
兩方。若亙不善有覆二類者。品類足論(十二)中。明所緣念住相。舉染污身念住云。謂有覆色蘊如此文者。唯限有覆一類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所緣念住之中。染污身念住。何不亙不善有覆二類哉。
答。見今論餘處文。云此除色聲八無記。餘三種色聲二境亙善等三性故。所緣念住之中。染污身念住。分別善等三性之時。亙不善及有覆無記二類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品類足論。謂有覆色蘊之文者。染污法總云有覆。不染污法總云無覆之門也。故次下文。舉不染污身念住云。謂無覆色蘊若如今疑者。亦可有不染污身念住。唯限無覆無記歟云疑歟。甚以非也。諸染污法。總名有覆事。是常談也。如今論餘處(十八)云諸染污法。亦名有疑。有覆。及劣也。至品類足論今文。何始為疑哉。
問。緣想行二蘊。可名雜緣法念住耶。答。可名不雜緣法念也。兩方。若名雜緣法念住者。想行二蘊。既非身受心緣之。尤何名不雜緣法念住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百八十七)文云。若於五蘊。或二二緣(乃至)名為雜緣如此文者。緣想行二蘊。可名雜緣法念住如何。
答。想行二蘊。是身受心法之中。第四法攝故。若總緣之。若別緣之。名不雜緣法念住事。必然也。故今論云。若唯觀法。名不雜緣但於婆沙論文者。更非疑難。即見論文前後。上云若據想行蘊及無為。名不雜緣。述緣想行二蘊。名不雜緣法念住之旨畢。次下若於五蘊。或二二緣(乃至)名為雜緣者。合緣想行二蘊之外。若合緣色受二蘊。若合緣色想二蘊。若合緣色行二蘊。若合緣色識二蘊。若合緣受想二蘊。若合緣受行二蘊。若合緣受識二蘊。若合緣想識二蘊。若合緣行識二蘊。名雜緣法念住(為言)。
問。總相念住中。可有不總緣身受心法類耶。進云。光法師釋。唯總緣四。名此所修。無不總緣身受心法之類付之。總相念住。行相非一准。何無不總緣身受心法之類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明總相念住云。厭患生死。欣樂涅槃既云欣樂涅槃可有唯緣涅槃之類如何。
答。見今論文。明總相念住云。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光法師釋此文云。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唯總緣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觀諸有為。皆非常性。觀諸有漏。皆是苦性。觀一切法。空非我性。雜緣法念住。總有三種。謂二三四。唯總緣四。名此所修前雜非唯故與差別任此等定判。總相念住。必總緣身受心法若總相念住之中。有不總緣身受心法。之類者。與別相念住。有何差異哉。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厭患生死。欣樂涅槃之文者談觀行者之意樂也。非謂總相念住之中有唯緣滅諦之類歟。
問。佛及獨覺。可作三義觀。七處善觀門耶。重云。光法師釋云。佛及獨覽不作付之。三義觀七處善者。殊勝觀門也。佛及獨覺何不作此觀門哉。是以。聲聞作此觀門相例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釋今論不說三義觀七處善。作二解釋之中。第二解云。又解。三義七處。聲聞皆作。佛及獨覺不作。此中通據三乘加行。是故不說彼二觀門就此釋思其意。
問。七處善可通無漏耶。答。可通無漏也。兩方。若通無漏者。光法師解釋中。在雜緣法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七處善知。不可通無漏云事。何況。三義觀。既不通無漏。七處善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寶法師依婆沙論文。七處善通有漏無漏判如何。
答。見發智論文。明七處善相云。應言如實知色苦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如實知色集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如實知色滅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如實知趣色滅行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智。如實知色味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如實知色患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如實如色出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如實知受想行識七亦爾既云七處善通法類四諦智。通無漏云事。必然也。隨見婆沙論(百八)一段之文。或云。如實知色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者。此中法智如欲界色果類知色界色果。世俗智知一切色果。苦智知有漏色果。非常苦空非我。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果故(說後六處善之文。准之可思)或云。問七處善三義觀。有何差別。答名即差別。謂名七處善。名三義觀故。有作是說。七處善是無漏三義觀是有漏。問若爾此說當云何通。如實知色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等。答此世俗智。雖亦容有。而不現行。復次。此七處善。是聖行相。說為無漏。實通有漏。對三義觀。非聖行相。唯是有漏。故名無漏。問為能以七處善入三義觀耶。答不能。以七處善是無漏行相。三義觀是有漏行相故。復有說者。七處善通有漏無漏。三義觀唯有漏或云。問三義觀在前。七處善在後。世尊何故先說七處善。後說三義觀耶○脅尊者言。此中說四地。謂修行地見地。修地。無學地。如說七處善三義觀者。說修行地。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趣色滅行。乃至識亦爾者。說見地。如實知色味色患色出。乃至識亦爾者。說修地。速盡諸漏者。說無學地或云。問何故於此七處善中。再說前三諦。一說道諦耶○復次。前四處善。說見道位。見道必具觀察四諦。故具說四。後三處善。說修道位。修道位中。所修聖道。即是道諦。未必具觀四聖諦故。但說三種加之見寶法師解釋。或云問何故。七處善中。再說前三。一說道諦○復次。前四處善。說見道位。見道必具觀四諦故。故具說四。後三處善。說修道位。修道位中。所修聖道。即是道諦。未必具觀四聖諦故。但說於三或云准婆沙一師云在見修道。又婆沙云。七處善觀色有四智。法類苦俗。又准婆沙。有漏智觀諦。總名俗智。無漏智觀諦。名苦集等。准上文證。七處善通有漏無漏也勘道暹法師定判云。依如毘曇。前四在於四善根。乃至見道。後三在修道任此發智。婆沙兩論之說。依今法實道暹二師之釋。七處善通無漏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就聖道加行七處善。在雜緣法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之釋也。次於三義觀例難者。三義觀作非聖行相故。唯限有漏。七處善作聖行相故。亦通無漏也。更非相例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六十三四兩卷之文。出有漏功德之時。通無漏之功德。必置世俗之言。如云世俗他心智通解脫道時。云世俗念住。云空無邊處世俗解脫。云世俗無礙解增長時等也。而於七處善者。不置世俗之言。若七處善通無漏者。何不置簡別之言哉。何況。出無漏功德之中。一處無舉七處善。明知。七處善唯限有漏云事如何。
答。婆沙論百六十三四兩卷之文。實以為難但七處善。通無漏云事。源出發智論說。設雖婆沙論今文。豈不有此義哉。倩推之。
問。異生位可起七處善耶。答。可起之也。兩方。若起之者。見婆沙論(百六十三)文。述未曾得淨初靜慮現在前。而不修無漏初靜慮之類云。即異生依初靜慮起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念住。三義觀。暖頂忍世第一法。有說。亦起持息念時此文雖舉異生所起初靜慮多功德。無出七處善。若異生位起七處善者。今此類中。何不舉之哉。若依之爾者。七處善是聖道加行也。異生位尤可起之。是以。光法師解釋中。在雜緣法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七處善之旨釋成如何。
答。七處善是聖道加行。故別相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專起之也。入聖之後。雖亦起之。異生位起之事。必然也。故見光法師解釋。云問三義觀。七處善。何位起耶。解云。在雜緣法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起此二種。引正理論。此後引起緣三義觀。此觀無間修七處善之文畢云。解云。此顯雜緣法念住後是總緣共相法念住前加行(乃至)四緣三義觀。五修七處善勘寶法師解釋。引正理論今文畢云。准上論文。即是三義七處等後。起總相念住入暖法也引婆沙論若順次第說諸功德者。應先說不淨觀或持息念等。次說念住。次說三義觀。次說七處善。次說暖次說頂之文畢云。准此論文。即念住後起三義觀。及七處善。而入暖也任此等定判。別相念住後。總住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三義觀七處善云事。分明也。加之見婆沙論處處文。或釋世第一法分勝故名第一云。而於異生所得靜慮。無量解脫。勝處遍處。乃至所得第一有思及不淨觀持息念諸念住三義觀七處善暖頂忍中。皆悉最勝。暖等不爾。故此獨稱世第一法或述世第一法加行廣大故云。思所成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或述暖善根意趣云。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謂從布施乃至七處善。皆以迴向解脫。是其意趣准此等論文。暖善根前加行位。起七處善之旨。亦炳然也。但於婆沙論文者。以實云之。異生位依初靜慮。雖起七處善。七處善作聖行相。亦通無漏故。異生所起功德之中。暫不舉之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六十三四兩卷之文。不限前重所出之文。或出未曾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淨初靜慮。不修無漏初靜慮之類云。即異生已離欲染依未至定。起三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時○即異生依靜慮中間。起三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時或出未曾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不修淨無漏初靜慮之類云。即異生未離欲染。依未至定。起三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暖頂忍世第一法時○即異生依第二靜慮。引發五通。諸加行道。五無間道。三解脫道時。起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念住。三義觀暖頂忍世第一法。有說亦起持息念時○即異生依第三靜慮引發五通。諸加行道。五無間道。三解脫道時。起三無量。不淨觀。念住。三義觀。暖頂忍世第一法。有說。亦起持息念時○即異生依第四靜慮。引發五通。諸加行道。五無問道。三解脫道時。起三無量。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不淨觀。念住。三義以。暖頂忍世第一法時次下出未曾得淨第四靜慮現在前而不修無漏第四靜之類。并出未曾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不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類。隨其所應。異生依未至定靜慮中間及四靜慮。所起功德之中。雖舉三義觀。不列七處善。准此等諸文。異生位不起七處善如何。
答。
問。七處善可依欲界等十地耶。答。唯依未至定靜慮中間。及四靜慮六地不依欲界。并上三靜慮近分地也。兩方。若依欲界等十地者。婆沙解中。七處善不依欲界并上三靜慮近分四地若依之爾者。三義觀既依欲界等十地。七處善相例引同如何。
答。見婆沙論百六十三四兩卷之文。或出未曾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無漏初靜慮。不修淨初靜慮之類。聖者依上三靜慮近分。所起功德之中。雖舉三義觀。不舉七處善。聖者依上三靜慮。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淨初靜慮現在前。而修無漏初靜慮之類。聖者依初靜慮。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淨無漏初靜慮之類。聖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不修淨無漏初靜慮之類。聖者所起欲界功德之中。雖舉三義觀。不舉七處善。未離欲染聖者。依未至定。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無漏第四靜慮。不修淨第四靜慮之類。已離第三靜慮染聖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下三靜慮。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淨第四靜慮現在前。而修無漏第四靜慮之類。聖者依第四靜慮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不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類。聖者所起欲界功德之中。雖舉三義觀。不舉七處善。未離第三靜慮染聖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下三靜慮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廣勘兩卷前後。委見一段首尾。三義觀依欲界未至定靜慮中間四靜慮及彼近分十地。七處善唯依未至定靜慮中間四慮靜六地。不依欲界上三靜慮近分四地云事。尤分明也。就此論說。思其旨趣。三義觀作非聖行相。唯限有漏故。廣依此欲界等十地。七處善作聖行相。亦通無漏。故不依欲界上三靜慮近分四地歟。
問。未離欲染人。修惠無間起暖善根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光法師釋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言總相思惠所攝畢。引正理論。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之文為證。任今定判。未離欲染人。修惠無間。不起暖善根若依之爾者。設雖未離欲染人。已得未至地畢。何無修惠無間起暖善根之義哉。
答。雖未勘分明定判。以道理思此事。未離欲染人。已得未至地之後。修惠無間。起暖善根之義。可有也。但於光法師解釋。正理論定判者。就未離欲染。未得未至地之類論之也。以何知之者。婆沙論中。上述色界定修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賤有思慕作意無間引起暖。暖無間引起頂。頂無間引起忍。忍無間引起世第一法畢。鄰之問已離俗染者。可爾。未離欲染者云何。已離欲染人。已得修惠故。修惠無間起暖善根。其理可爾。未離欲染人之中。有未得未至地之者。如何定修惠無間起暖善根哉。問也答此問。云欲界亦有似彼餘意思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賤有思慕。未離欲染者。此作意無間引起暖。作如前說者。乘問意。未離欲染。未得未至地之者。思惠無間起暖善根(為言)非遮未離欲染。已得未至地之者。修惠無間起暖善根之義也。光法師解釋。正理論定判。准婆沙論今文。可會通之也。
問。聞惠無間可起暖善根耶。答。不起暖善根也。兩方。若起暖善根者。聞惠是勢力微劣也。彼無間難起暖善根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雖述修惠思慕無間起暖善根之旨。不云聞惠無間起暖善根。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聞惠既作十六行相。何不引起暖善根哉。何況。彼今論餘處文。聞惠無間可聖現前若起勝品聖道者。何不生劣品暖善根哉。加之。辰旦人師解釋中。聞惠無間可起暖善根如何。
答。暖善根是見道近加行。殊勝善根。初起極難。故聞惠無間輒不起之也。故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云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言總相思惠所攝。若已離欲總相念住。即修惠所攝故。正理六十一云。若有先離欲界染者。依色界攝修所成惠。厭離患生死。欣樂涅槃。多厭行俱作意。次第能引異類暖善根生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故彼不應作一向執餘處(十四)云。如婆沙十七云。暖隨或於破戒有捨對治。又正理六十一云。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惠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亦婆沙第七亦說。未離欲染者。思惠無間能引起暖准此三文。有從思惠初入暖者。任此等定判。聞惠無間不起暖善根歟。但於聞惠既作十六行相。可引起暖善根云難者。聞惠雖作十六行相。勢力微劣。故不引起暖善根也。次於今論餘處。聞惠無間聖道現前云文者。無漏聖道。入聖以後。數數修習。極純熟故。聞惠無間。任運起之。暖等善根。入聖加行。未得自在。未純熟故。聞惠無間輒不起之也。光法師餘處婆沙論文。不說聞惠無間聖道現前。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婆沙論約初修次等起者說。此論等通約純熟位說。故不相違此釋尤為今會通之潤色歟。次於人師解釋者。婆沙抄中云。若從聞惠無間得初剎那暖戒。有捨惡戒之釋歟。若爾。聞惠無間。起初剎那暖善根云事。甚背文理。更不可有依用之。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一本)解釋云。若據盡理。共相別相及五停位。皆通修惠思惠聞惠總相念住通聞惠。無間寧不起暖善根哉。
答。總相念住通聞思修三惠者。初修通論也。初起之位難通。惠正引起初剎那暖善根。唯限思惠修惠。不可通聞惠也。
問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人。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起之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今論餘處文。破有餘師。唯從共相作意無間。聖道現前。聖道無間。亦唯能起共相作意云義云。若依第二第三第三第四靜慮。證入正性離生。聖道無間起何作意(乃至)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如此文者。依上三靜慮入見道人。不起暖善根已前共相作意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若有先離欲界染者。依色界攝。修所成惠。厭患生死。欣樂涅槃。多厭行俱有作意。次第能引異類暖善根竽此文意。雖述先離欲界染者。色界攝修所成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起暖善根之旨。更不簡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之人哉。
答。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之人。其類非一准。或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起之。或可有不然之類也。其故見今論文云。若已先得暖等善根經生故。捨遇了分位善說法師。便生頂等。若不遇者還從本修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不遇者。還住暖等根本修故。或從持息念等根本修故而任若依根本起暖等者。必於前生。已起暖等之定判。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之人。前生已起暖善根之者也。若依還從暖等根本修故之意者。直從暖善根起之故。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不可起之。若依或從持息念等根本修故之意者。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可起暖根也。是非相違二釋。總出其種類也。重勘光法師餘處解釋。今生入聖。此身唯起暖等。入聖不起前位共相作意者。當還從暖等根本修故之類。設有起者。加行攝故。亦不能起者。當或從持息念等根本修故之類也。准此等解釋。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之人。其意樂或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起之。或直從暖善根之人類可有也。但於今論餘處文者。上三靜慮攝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暖等順決擇分善根。入聖之後起之。可為聖道出心之類無之(為言)非謂總不起暖善根已前總緣共相法念住。何為相違哉。
答。今論云。若先已得暖等善根經生故捨。遇了分位善說法師便生頂等。若不遇者。還從本修婆沙論云。問修暖滿已將欲起頂。遂便命終。彼餘生中。為即起頂。為從本起。答若遇明師隨彼應起。分齊說者。即能起頂。若不爾者。還從本起。然能速起。非如初修准此等之文思之。前生起暖善根之人。今生遇了分位善說法師。未得未至地之前。起頂善根之時。思惠無間可起之云事。必然也。故婆沙論次下文云。問若餘生中。即起頂者。從何作意無間起耶。答如起暖時。所有作意。如說從暖起頂。從頂起忍亦爾而上文明起暖善根之時作意云。欲界亦有似彼作意。思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賤。有思慕。未離欲染者。此作意無間引起暖。餘如前說准前後之文思之。未得未至地之人。思惠無間起頂善根之義可有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所引正理論文者。述總相念住無間初起暖善根。約已離欲染。未離欲染。分別其差異。未離欲染人。思慕惠無間起暖善根云許也。不及前生起暖善根之人。今生遇了分位善說法師。起頂善根等之委曲歟。次於婆沙論。頂善根隨轉戒。於破戒不舉捨對治之文者。就一身中相續起暖頂忍等之類論之也。婆沙論中。答若爾何故說暖無間起頂。頂無間起忍耶之問云。依一身中相續起者作如是說。然非一切此文頗順今會通之趣歟。
尋云。未得未至地之人。思惠無間起忍善根之義可有耶。
答。准婆沙論。如起暖時。所有作意。如說從暖起頂。從頂起忍亦爾之文思之。可有此義也。其上難答。只如頂善根也。
問。暖頂二善根位。觀四聖諦。可通相續不相續耶。答可通相續不相續也。兩方。若通相續不相續者。見今論文。述從此生暖法。具觀四聖諦等。不云通不相續。婆沙論中。云暖頂位中。唯有相續。觀聖諦故。唯限相續若依之爾者。暖頂二善根位分是長遠觀四聖諦。剎那相續。其義可不定。何不通相續不相續哉。是以。忍苦善根位。觀四聖諦。通相續不相續。相例可同如何。
答。暖頂二善根。其位分實久觀四聖諦。可通相續不相續也。故婆沙論中。答初暖頂忍於四聖諦為相續為不相續之間。初雖舉或云相續或云不相續之二說。遂評家答之云。如是說者。此不決定。或相續觀。或不相續。隨彼加行勢力轉故但於今論。從此生暖法。具觀四聖諦等之文者。只述暖頂二善根位。觀四聖諦。作十六行相之旨。未及相續不相續之分別。何為違文哉。次於婆沙論。暖頂位中。唯有相續。觀聖諦故之文者。對忍善根位中。有增上忍。決定唯一剎那。暖頂二善根位中。無如增上忍決定唯一剎那之類。故如此云也。具文云。以忍位中。有時相續。有一剎那。觀察聖諦。暖頂位中。唯有相續。觀聖諦故。
問。暖頂二善根位。作十六行相。觀上下八諦時。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歟。答。不限一剎那歟。兩方。若唯限一剎那者。有漏是劣觀也。何無一一行相。相續之義哉。若依之爾者。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眷屬也。見道位既作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暖頂二善根位。尤可同彼。何況。勘舊婆沙論文云。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位。作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暖頂二善根位。相位相例可同如何。
答。披俱舍。正理。婆沙。雜心等論說。見光法師。寶法師。神泰。圓暉等解釋。雖未勘及分明定判。伺淨影大師所釋。有委悉再往分別。故大乘義章(十一)云。依如毘曇。苦集滅道。界行分別。有三十三。界謂三界。行者所謂苦無常等。十六聖行。欲界地中。有十六行。上界亦然。上下通說有三十二。於一一行。正能觀察。說之為暖。觀之未明。名暖方便。觀心分明。名暖成就。暖法如是。於一一行。心觀來去。以漸略之。至一心觀。名之為頂。二心觀前。名為方便。一心觀後。名為成就。此頂心中。雖復漸略。望於四諦及十六行相。猶名具觀。不名為略。然此成處。各一心觀。與後忍中初觀相似。如增上忍似第一法。問曰善根漸多應好。何故須略。釋言。始觀多心重緣猶不明了。觀心後純。少緣即見。是以減之。頂法如是。次辨忍法。於彼上下三十二行。各一心觀。乃至於彼欲界苦下一行。觀來說之為忍此釋意云。暖善根位。作一一行相。唯相續觀之。頂善根初同暖善根終。故頂善根初位。作一一行相。亦相續觀之。忍善根初同頂善根終。故頂善根終位。并忍善根位。作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為言)。
重難云。見大乘義章次下文云。或分為十。前三各有上中下別。世第一中。其唯一品。通前十也。暖中三者。於彼四諦三十二行。始觀未見。名之為下。昧見為中。明見為上。頂中三者。於彼諸行多心觀中。初略一觀。名之為下。略二已後。乃至於彼三十二行。各三心觀。說之為中。各二心觀。說以為上。忍中三者。初於三十二行之中。各一心觀。名之為下。故毘婆沙云。觀欲界苦行。至上界道行三十二心。是名下忍如此釋者。暖善根終位。不略觀心。唯相續觀之。頂善根初位。略一心觀。故頂善根初。不同暖善根終。頂善根終位。各二心觀忍善根初位。各一心觀。故忍善根初。不同頂善根終。何云後位善根初同前位善根終哉。
答。貞禪大僧都云。初略一觀名之為下者。自不略觀心。至略一心觀。為頂善根下位云也。非謂頂善根初位。略一心觀。頂善根初位。不略觀心。同暖善根終位也。各二心觀。說以為上者。自各二心觀。至各一心觀。為頂善根上位云也。非謂頂善根終位。各二心觀。頂善根終位。各一心觀同忍善根初位也。重意云。頂善根下位。略一心觀者出終。頂善根上意各二心觀者。舉初也(云云)。
問。寶法師意。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所現修法念住。可通雜緣不雜緣耶。答。可通雜緣不雜緣也。兩方。若通雜緣不雜緣者。寶法師釋如是暖頂二種善根。初安足時。唯法念住之論文。雙明二善。初安足時。行修唯雜緣法念位也如解釋者。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所現修法念住。唯限雜緣若依之爾者。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廣緣四諦。所現修法念住。何不通雜緣不雜緣哉。
答。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唯法念住現之中。緣苦集道三諦雜緣法念住現起。緣滅諦不雜緣法念住現起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寶法師解釋者。緣苦集道三諦有雜緣不雜緣法念之中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唯雜緣法念住現起云也。緣滅諦自本唯有不雜緣法念住。無相濫故。不論事也。有雜緣不雜緣二種法念之處。唯雜緣法念住現起(為言)。
問。忍善根位。所現修法念住。可通雜緣不雜緣耶。答。可通雜緣不雜緣也。兩方。若通雜緣不雜緣者。婆沙論中。說忍善根相云。現在唯一緣法念住。未來具四。似見道故如此文者。唯限雜緣法念住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忍善根位。所現修法念住。何不通雜緣不雜緣哉。
答。忍善根位。唯法念住現起之中。緣苦集道三諦。雜緣法念住現起。緣滅諦不雜緣法念住現起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緣苦集道三諦。有雜緣不雜緣法念住之中。忍善根位。唯雜緣法念住現起云也。緣滅諦自本唯有不雜緣法念住。無相濫故。不論事也。有雜緣不雜緣二種法念住之處。唯雜緣法念住現起(為言)。
問。頌文云。下中品同頂爾者。中忍同頂者為說現修行相。為當論得修行相歟。答。就現修行相同之也。兩方。若就現修行相同之者。中忍位漸減行相。何云現修同頂哉。若依之爾者。前後頌文。偏就現修論之。下中品同頂之文。何獨就得修論之哉。
答。披一段論文。思二修分別。上云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後四次忍唯法念下結上唯觀欲苦。一行一剎那。世第一亦然。併就現修行相論之。准而按之。云下中品同頂。亦就現修行相同之也。但於中忍位。漸減行相。不可現修同頂云難者。中忍位初具觀四聖諦境。具修十六行相。故就總相。云下中二忍與頂法同也。故光法師釋此疑云。忍有三品。下中同頂。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此總想說。若別分別。於中品忍。雖初具觀上下八諦。行相漸略。至後位中。諦亦漸略。次後當說何況。設就得修行相論之。中忍位分。漸亦減諦。隨減彼行。豈全同頂善根位哉。
問。中忍滿意。為二行相二剎那。為當一行相二剎那歟。答。隨所留行相。一行相二行相。可不定也。兩方。若二行相二剎那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六十一)中云。乃至極少唯以二心觀欲界苦。如苦法忍。苦法智位。齊此名為中品滿婆沙論中云。至一行相二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及苦法智。齊此名中忍加之。見寶法師解釋。或云至唯緣欲苦諦。一行二剎那前名中品忍。或述唯一行二念。名為中忍。勘妙樂大師所判釋。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後但有一行二剎那心。觀於欲苦名中忍滿。任此等定判。中忍滿位。一行相二剎那若依之爾者。淨影大師云。乃至於彼欲界苦下。唯觀二行。是名中忍。圓暉法師。判如是乃至滅欲苦下二行相時。但有二行二剎那心。觀欲界苦。名中忍滿。中忍滿位。二行相二剎那云事。今兩師解釋。尤分明也如何。
答。於苦聖諦。有非常苦空無我四行相之中。留初非常行相。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位。可二行相二剎那也。所謂初觀非常苦空減無我。次觀非常苦減空。次觀非常減苦。此觀非常苦減空之中。後苦行相。觀非常減苦之時。非常行相。作此苦非常二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位。淨影大師定判。圓暉法師解釋。即就留初非常行相入見道之者。二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云也。留後三行相。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位。可有一行相二剎那也。其中暫就留苦行相入見道之者。顯其相者。初觀非常。苦。空。減無我。次觀非常。苦。減空。次觀若減非常。此觀非常減空之中。後苦行相。觀苦減非常之時。苦行相。作此苦一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位。留空無我二行相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位。一行相二剎那事。准之可知。正理。婆沙。兩論之文。法實妙樂二師之釋。即就留後三行相。入見道之者。一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云也。見道暹法師解釋云。次減欲界苦諦下。先除無我行。次除空行。次除無常行。留苦諦及苦行。謂一行二剎那心。名中忍滿。留苦行相入見道之者。一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釋。尤可為此義潤色歟。苦爾。隨所留行相。中忍滿位。二剎那心。或作二行相。或作一行相。其類不定。故論家定判。人師解釋。雖似參差。更非相違也。
重難云。圓暉法師釋云。減欲苦下二行相時。觀非常苦減空之時。二行相二剎那心。為中忍滿位觀非常減苦之時。即可增上忍位。何為中忍滿位哉(是一)次。見淨影大師處處解釋。或(大乘義章)云。忍中於彼上下四諦。各十六行相。合有三十二。重觀行。或(大乘義章一)述就此忍中。具有三十二番觀行。忍善根位。總有三十二釋觀行苦觀非常減苦之時。猶為中忍滿位者。忍善根位。總可有三十三重觀行。豈不背淨影大師解釋哉。(是二)。
答。隨所留行相。中忍滿位。或二行相二剎那。或一行相二剎那。其類不定云義意。圓暉法師解釋。實以難思。然而暫會之云。作一行相。減三行相之時。為中忍滿位事。是必然也。作二行相。減二二行相之中。初念非中忍滿位。後念是中忍滿位。有其相濫故。為顯彼後念是中忍滿位。云減欲苦下二行相時等也。非謂減二行相之時。二剎那心。俱中忍滿位。亦非存作一行相。減三行相之時。增上忍位也。次。於淨影大師處處解釋者。中忍滿位。二剎那心之中。作一行相。減三行相之時。與增上忍位同一行相故。以此二剎那觀合為一番也。彼下忍位。雖數觀上下八諦同觀。上下八諦故。合為一番。准彼可思之也。
問。暖等四善根。以得為體歟。進云。論云然除彼得付之。於暖等四善根。論助伴體之時。何可除得哉。是以。四沙門果。以得為體相例可同如何。
答。暖等四善根。不以得為體云事。諸論同述之。諸師舉成之。故今論云。如是暖等四種善根。念住性故。皆惠為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性。然除彼得勿諸聖者暖等善根重現前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本起暖等為求聖道。既得聖已。理不應起加行善根。以無用故。然得聖已。有成暖等。若得為體。即有暖等重現前過。由此暖等非得為體正理論(六十一)云。暖等自性。皆惠為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攝。定俱亦有隨轉色故。然除彼得。勿諸聖者暖等善根重現前故。然已見諦。不許暖等現在前已見諦者。加行現前。成無用故顯宗論(三十)文。全以同之。婆沙論中。上述彼得定非世第一法。得聖果已。順決擇分。不重起故畢。下舉評家義云。若彼俱起。若後起得。一切皆非世第一法。種類同故。暖等亦爾。是故初說。於理為善任此等定判。暖等四善根。不以得為體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四沙門果。以得為體云例難者。光法師即會此難云。沙門果體成就所顯故。得是沙門果。暖等善根。聖不重起故。得非暖等此釋意云。述五因立因果。捨曾得勝道集斷得八智。頓修十六行。由得果攝殊勝道總一得。得諸斷得。四法四類八智得修無常等十六行相等之義。建立四沙門果故。云沙門果體成就所顯也。此釋源依婆沙論沙門果體成就所顯故。沙門果得。是沙門果之文也。故四沙門果。以得為體。暖等四善根。是聖道近加行。可通痛八聖之後重現前過故。暖等四善根。不以得為體云也。
重難云。若四沙門果。以得為體者。後果向道現在前後。前果得猶現前。豈無向果雜亂之過哉。
答。光法師亦會此難云。果得雖起。所得果法。即不現前。故不相雜。故正理六十一云。又沙門果。諸相續得。雖亦許為沙門果體。而無八聖位相雜失。以諸安住勝果道攝者果攝。所得法必定不行故。安住果者。勝果道攝。諸所得法。亦不成故此釋意云。後果向道現在前後。前果得猶雖現前。所得果法。即不現前故。無向果雜亂之過云也。
重難云。若爾。入聖之後。暖等四善根上。得雖現前。所得暖等四善根。不現前者。何可有聖道加行善根重現前過哉。
答。見今論餘處文。述以後三果向不離前果故。後三果向自本不離前三果故。後果向道現在前後。前果得猶現前。更非所痛。聊可有向果雜亂之分。會果得雖起所得果法。即不現前故不相雜。故無其過也。重意云。後果聖道現在前後。前果得猶現前者。可有大過。前果後果。極違背故。而後果向道與前果得不違背故。後果向道現在前後。前果得猶現起。更無其名苦也。
亦尋云。寶法師今為一釋。前果非是後向道攝。向後起得。不違理故。暖等是彼聖道加行。道後起暖等是違理故之釋。其意如何。
答。
問。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以得為體歟。答。以得為體也。兩方。若以得為體者。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有法後得故。入聖之後。彼得可現前。若以得為體者。豈無重現前過哉。是以。今論中。說暖等四善根相云然除彼得。勿諸聖者暖等善根重現前故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廣見廣疏定判。雖暖等四善根體除得。於不淨觀等功德。更不簡之。知。以得為體云事如何。
答。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是聖道遠加行。不痛入聖之後。重現前義。故以得為體也。暖等四善根。是聖道近加行。可恐入聖道之後。重現前過。故不以得為體也。重意云。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聖道遠加行起之。餘時乃至入聖之後亦起之。暖等四善根。唯聖道近加行起之。餘時全不起之。故不淨觀等。不痛入聖之後。重現前義。暖等四善根。獨付入聖之後。重現前過也。俱舍。正理。顯宗。婆沙等諸論中。雖述暖等四善根體除得之旨。不云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體除得。即存此旨故也。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今生入聖。此身唯起暖等。入聖不起前位共相作意。設有起者。加行攝故。亦不能起此釋意。暖善根以前共相作意。以得為體者。豈無入聖之後。重現前過哉。
答。暖善根以前共相作意。暖善根近眷屬故。入聖之後。彼法體。亦不起之云許也。彼法上得。重現前事。不及遮之歟。
問。暖善根初安足位。曾得道現起歟。答。不現起也。兩方。若曾得道現起者。暖善根是見道近加行也。全不可云曾得道現起。是以。今論中。暖善根初安足位。唯未曾得道現起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八十一八)中。說暖善根初安足位云。此曾得種姓故如何。
答。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殊勝善根故。初安足後增進位。念念唯未曾得道現起也。故見今論等諸論定判。述暖等根初安足後增進位。未來修念住行相之旨。若曾得道現起者。豈可未來修哉。加之。今論云。若先捨已後得時所得。必非先之所捨。如捨已重得。別解脫律儀。以未曾熟修。大功用成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暖等善根。若先捨已復重得時所得。必非行之所捨。如人先捨別解脫戒已。後重得戒所得。必非先之所捨。以暖等善根。從無始來。未曾熟修。要由廣大功用成故。於未曾得生欽重故得先未曾。捨已曾得不欣樂故。非得曾得以趣聖善求昇進故正理論云。若先捨已後重得時所得。必非先之所捨。由行捨已後重得時。亦大劬勞方得起故。於先所捨。不欽敬故。如行已捨別解脫戒。後重受時。得未曾得。暖等亦爾。後得非先婆沙論云應言不得。隨爾所度。退已還生。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所以者何。極難得故。未曾習故。用功成故。如別解脫戒。隨爾所度。捨已復受。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此亦如是。如說暖頂亦爾任此等定判。暖等善根。初安足後增進位。念念唯未曾得道現起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此曾得種姓故之文者。暖善根以前。聞思二惠現在前位。多作十六行相畢。後起暖善根故。云曾得種姓也。非謂曾所得暖善根現起也。今論中。述暖善根後增進時。修同分念住行相云。由此種姓先已曾得婆沙論文。准之可會也。
問。暖等四善根。可有離染得耶。答。無離染得也。兩方。若有離染得者。暖等四善根。是殊勝善根也。離染之時。輒不可得之。是以。見婆沙論處處之文。述暖等四善根。唯加行得之旨。不可有離染得云事。若依之爾者。唯初盡遍修九地有漏德者。今論餘處定判也。初盡智現前位。得修暖等四善根者。暖等四善根豈無離染得哉。
答。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殊勝善根故。唯加行得無離染得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述暖等四善根得捨相云。得者由加行故或答若退暖已。還生暖時。為得先時曾得暖不之問云。應言不得。隨爾所度。退已還生。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所以者何。極難得故。未曾習故。用功成故。如別解脫戒隨爾所度。捨已復受。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此亦如是。如說暖頂亦爾或(四十五)云。或有善法。由加行故得。非由餘緣。如暖頂忍世第一法或(九十七)約世俗正見。述加得離欲得相。出加行得之類。即舉暖頂忍世第一法。出離染得之類。無舉暖等四善根。或(百四十四)約非學非無學善意根。述加行得離染得相。出加行得之類無舉暖等四善根。任此等定判。暖等四善根。唯加行得。無離染得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初盡智現前位。可得修暖等四善根。云難者。暖等四善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故。付之聖之後。可重現前之過。其體除得之法也。初盡智現前位。豈可修得之哉。若初盡智現前位。得修之者。鈍根阿羅漢。退第四果之時。可退捨忍世第一法。上位所得修法。退住下位之時。必退捨之故也。若爾。寧不違初二亦退捨之理哉。何況。婆沙論中。約世第一法。問為都勝故。說名第一。為分勝故。名第一耶。徵設爾何失。次述其問意云。若都勝故。名第一者(乃至)又此豈勝初盡智時。所修善根。然修彼時。離一切障。所依清淨。此法不爾。此文既以世第一法。望初盡智位。所得修善根。論其勝劣故。明知。世第一法非初盡智位。所得修善根云事。若世第一法。非初盡智位。所得修善根者。暖頂忍前三善根。亦以可同也。
問。已離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時。可得修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耶。答。不得修之也。兩方。若得修之者。已離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之時。何可得修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云。離欲界一品染者。於離欲界一品染者所起暖等。亦得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具縛者。所起暖等。得而不在在身。成就不現在前(乃至)離無所有處第九品染者。於自所起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餘處起暖等。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准此文思之。已離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時。不得修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者。於前位所起暖等善根。寧可有得而不在身之義哉。
答。已離欲染位所起暖等善根。八品斷位所起暖善根種類是別。體性各異。故已離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之時。唯得修自位所起暖等善根。不可得修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其時彼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不得不在身。無得而不在身之義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就一人前後位論之也。所謂於欲界煩惱。全未斷位起暖等善根。一品斷位起暖等善根。如是次第乃至於無所有處煩惱。八品斷位起暖等善根。九品全斷位起暖等善根之人。於前位所起暖等善根。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為言)非謂已離無所有處第九品染之後。初起暖等善根之時。得修前位所起暖等善根故。有得而不在身之義也。婆沙論中。明起滅盡定云。有具縛時起滅盡定。即彼進斷一品染時。復起滅盡定。彼於爾時。先所起者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今所起者。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即彼乃至從時解脫練根得不動。彼於爾時。前諸位中。所起滅定。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今不動位所起滅定。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此文無諍。就一人前後位。於前位所起滅盡定。云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也。於暖等善根。隨離染位述得而不在身。成就現在前之義。准之可思也。
問。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外。可起餘順決擇分善根耶。答。可起之也。兩方。若起之者。淨定分四種之時。能順無漏。名順決擇分。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能順無漏之類難有哉。是以。見今論餘處文。破有餘師。唯從共相作意無問。聖道現前。聖道無間亦唯能起共相作意云義云。若依二第三第四靜慮。證入正性離生。聖道無間起何作意(乃至)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若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餘順決擇分善根者。寧可有此能破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可起餘順決擇分善根如何。
答。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可起餘順決擇分善根也。其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若有先離欲界染者。依色界攝修所成惠。厭患生死。欣樂涅槃。多厭行俱作意。次第能引異類暖善根生而互相望如次生二三三一者。又正理論定判也。明知。能引暖善根生。修所成惠。亦順決擇分攝云事。何況。勘光法師餘處(十五)解釋云。今准此論及正理論。唯暖等四。順決擇分名殊勝善根命終捨。餘順決擇分非是殊勝。命終不捨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餘順決擇分善根云事。此釋亦分明也。加之。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二十四)出業是自業。此業不成就之類云。若初靜慮順退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等業。已現在前。已牽異熟。此有四種。謂順現法受等如前說。果正現前。此業已失。由已離染故。或易界地等故此文意云。初靜慮順退分業自業此業不成就者。彼順退分業所感異熟果。現前位。已離初靜慮染。捨彼順退分業故也。初靜慮順勝進分業。順決擇分業。自業此業不成者。於一相續依身。不可有此義。起初靜慮順勝進分。順決擇分。作順後業之後。命終生上地之時。由易地故。捨彼順後業畢。第三生等已後。還生初靜慮。彼順後業所感異熟果現前位。不能成就能感業。故於第三生等已後。有此業不成就之義。順勝進分。順決擇分。還生之時。不得法故也。故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餘順決擇分善根。作順後業云事。此文必然也。或(百六十三)出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往沒還生時。捨不捨得不得法云。彼於初靜慮順勝進分。順決擇分。往沒時捨。還生時不得既生初靜慮之人。所成就順決擇分善根故。非暖等四善根云事無疑。亦許還生之義。非聖者云事。勿論也。但於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能順無漏之類有云難者。異生所起之淨定。其類非一准。除暖等四善根之外。何無能順無漏之類哉。次於今論餘處文者。暫迴愚推云。上三靜慮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暖等順決擇分善根。入聖之後起之。可為聖道出心之類無之(為言)其故今生依上三靜慮。入聖之後者。前生雖起暖善根已前。彼地攝共相作意殊勝善根。經生故捨之。今生或有唯從暖善根起之入聖之類。或亦雖有起暖善根已前。彼地攝共相作意殊勝善根之類。聖道加行善根故。入聖之後不可起之。聖道無間起何何共相作意哉破也。非謂總不起暖善根已前。彼地攝共相作意。殊勝善根。何為相違哉。何況。光法師釋此文云。雖於彼地過去曾修共相作意殊勝善根。經生捨位。今生起者。決擇分收而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之人。任依本必見諦之理故。入聖已前。不可有經生之義。明知。過去曾修共相作意殊勝善根。經生捨故者。非暖等善根云事。若爾。此釋還為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餘順決擇分善根之證。更非難勢之端哉。
相承義云。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可起餘順決擇分善根。亦依上三靜慮。入見道人。聖道無間起共相作意之類。可有也。但於今論餘處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之文者。取出一類除暖等四善根之外。不起餘共相作意善根之者。如此破也。有餘師意云。唯從共相作意無間。聖道現前。聖道無間。亦唯能起共相作意者。一類無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暖等善根之者。聖道無間起何共相作意哉(為言)。
問。今論意。依第四靜慮。起忍善根人。今此忍善根位。可起非決擇分所攝心品哉。答。可起之也。兩方。若起之者。今論意。定互相望。如次生二三三一故。順決擇分無間不可起順住分。順勝進分。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散善。故不可起色界生得慧聞慧。若爾。今此忍善根位。何可起非順決擇分所攝心品哉。若依之爾者。忍善根位。時分既廣。設雖今論意。何不起非順決擇分所攝心品哉。
答。今論意。依第四靜慮。起忍善根之人。今此忍善根位。可起非順決擇分所攝心品也。若不起之者。寧可有出觀之義哉。故推其心品生起次第。第四靜慮。順決擇分。無間起第三靜慮順決擇分。第三靜慮順決擇分無間起第二靜慮順決擇分。第二靜慮順決擇分。第二靜慮順決擇分無間起初靜慮順決擇分。初靜慮順決擇分無間起欲界善心可出觀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述忍獨名順諦。非暖頂故云。以忍位中無雜作意。暖頂位中。有雜作意故。意暖頂位。數復欲界善心。觀欲界苦。為間雜已。復能引此善根現前。忍位不爾如此文者。忍善根位。總不起欲界善心如何。
答。忍善根位。雖起欲界善心。非數數起之。故對暖頂二善根位。數數起欲界善心。云忍位不爾也。非謂忍善根位。總不起欲界善心。全非相違歟。
問。初苦法忍位未來可修四念住耶。答。可修四念住也。兩方。若修四念住者。現修既限法念住。得修何通四念住哉。是以。人師解釋中。釋初苦法忍位。現修。同限法念住若依之爾者。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現修。唯限法念住未來廣修四念住者。性相之所定也。初苦法忍。相例可同如何。
答。初苦法忍位。現修。唯限法念住。未來可修四念住也。故婆沙論(百八十九)云。若人正性離生。苦集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同分修。非不同分但於現修既限法念住。修得不可通四念住云難者。現修斷對治道故。唯限法念住。未來修別緣道故通念住也。次於人師解釋者。婆沙抄(一本)中云。如苦法忍現行修。唯法念住。得修未來苦法忍。唯法念住。見道明了道故之釋歟。若爾。既違婆沙論文。更不可依用之。
問。非暖善根初安足位。非聞慧現前位。非滅現觀四心現前位。依四靜慮。未曾得心品現前位。必得修受念住歟。答。必得修之也。兩方。若必得修之者。心品現起非一准。何必得修受念住哉。是以。人師解釋中。不必得修之若依之爾者。既未曾得心品現位也。必可修修受念住哉。何況。於法念住者。必得修之相例可同知何。
答。見婆沙論文。上述入正性離生。十六心間所修念住。有其不同畢。云從此以上。一切聖者。起未曾得善根。現在前時。未來皆修四念住十六行相。唯除聞慧。思所成慧。及入滅定微微心時准此文。非暖善根初安足位。非聞慧現前位。非滅現觀四心現前位。依四靜慮未曾得心品現前位。必可得修受念住也。但於人師解釋者。婆沙抄中。總緣非我觀。現修得修俱唯雜緣法念住釋意歟。若以此釋。為其疑者。此釋既違婆沙論文。更不可依用之。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等四句分別相。致三重問答。爾者。第一重四句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於初靜慮煩惱中。可亙未離已離二類耶。答。可亙未離已離二類也。兩方。若未離已離二類者。披寶法師所引婆沙論文。明第一重四句分別相。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之句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如此文者。於初靜慮煩惱。不亙未離已離二類何況。成就彼離繫得。不成就世第一法之句。於初靜慮煩惱。不亙未離已離二類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世第一法。種類是萬差。彼離繫得。成就不成就。非一准。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之類。於初靜慮煩惱。何不亙未離已離二類哉。
答。委按婆沙論三重問答。四句分別相。第一重四句之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於所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無漏離繫得故。云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非於一切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一切離繫得故云爾也。第二重四句之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於所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有漏離繫得故。云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非於一切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一切離繫得故云爾也。第三重四句分別之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於所成就。非所成就。一切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也。故第一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離繫得之句。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者。不必限未離初靜慮染一類。依初靜慮入見道人。未離初靜慮染。依第二靜慮入見道人。未離第二靜慮染。依第三靜慮入見道人。未離第三靜慮染。依第四靜慮入見道人。未離第四靜慮染。皆舉之也。雖各成就自地世第一法。未離自地染位。不成就彼世第一法之上。無漏離繫得故也。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位染。不云何地事。廣取依四靜慮入見道人。各未離自地染位故也。第三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之句。云謂若位未至定。或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彼未離初靜慮染。一類依上三靜慮。入見道人。各未離自地染位。雖不成就自地世第一法之上。有漏無漏離繫得。成就下地世第一法之上有漏離繫得故。此句之中不取之。唯舉依未至定。或初靜慮中間。入見道人。未離初靜慮染位也。一段論文。如此得意之時。第一法第一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之句。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之文。既舉未離初靜慮染。已離初靜慮染二類。依此文可限未離初靜慮染一類云難。更不可來歟。但依初靜慮入見道人。已離初靜慮染位。亦可有此義。何唯舉未離此地染一類哉云疑。尤可然也。即出其類者。凡位已離初靜慮染。依初靜慮入見道人。未起第九品勝果道位。并依初靜慮入見道人。已離初靜慮染之後。修練根未起第九品勝果道位。同可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無漏離繫得之類也。然而論文。先就其相顯。暫舉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一類。委論之者。可有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已離此地染之類也。
尋云。以何得知。第一重四句。唯就無漏離繫得分別之云事。答。見婆沙論一段之文。明第二重四句。云有餘依彼有漏離繫得。作如是言。唯就有漏離繫得分別之述第三得四句。云有餘依一切世第一法。及彼一切離繫得。作如是言。通就有漏無漏離繫得分別之。明知。第一重四句唯就無漏離繫得分別之云事。依之婆沙抄釋此文云一據無漏得。二唯有漏離繫得。三俱得二得以明四句何況見第一重四句。出成就彼離繫得。不成就世第一法之句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命終生上地。不舉未得世第一法。已離初靜慮等染之類。若就有漏離繫得分別之者。此名之中。何不舉此類哉。出不成就世第一法。亦不成就彼離繫得之句。云謂若未能入正性離生位。無置簡別之言。若就有漏離繫得分別之者。豈不簡已離初靜慮等染之位哉。准此等之文思之第一重四句。唯就無漏離繫得分別之云事。尤分明也。
又尋云。第一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之句。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者。入正性離生之言中。可攝世第一法位耶。答入正性離生之言中。可攝世第一法位也今論。云得世第一法。雖住異生位。而能趣入正性離生。就正入論之。世第一法位。入正性離生云故也。
問依初靜慮入見道人。可修未至地世第一法耶。答。不修之也。兩方。若修之者。見婆沙論文云。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二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此文無諍。不修未至世第一法云事。若依之爾者。未至地初靜慮同一繫縛地也。何不修之哉是以。依初靜慮入見道人。修未至地現觀邊世俗智。相例可同如何。
答。世第一法其體有漏非解脫離繫。在地亦隨界故。依初靜慮。入見道人。不修未至地世第一法也。故婆沙論中。云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二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云三地現觀邊世俗智。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彼修三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四地現觀邊世俗智畢。破有餘師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修二世第一法。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修三地世第一法云義云評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作是說。則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者。應得二地世第一法。謂有尋有伺及無尋唯伺。若爾便違此文所說。云何有尋有伺若依有尋有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云何無尋唯伺。若依無尋唯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勿有此過。是故前說。於理為善評家意。引發智論文。破有餘師義。其旨實分明也。但於依初靜慮。入見道人。修未至地現觀邊世俗智。云例難者。婆沙論中。會此例難云。現觀邊世俗智。是見道眷屬依見道修。如見道修自他地。彼智亦爾。世第一法。不如是故。
問。未至地世第一法。與初靜慮世第一法。可為同類因耶。答。可為同類因也。兩方。若為同類因者。見婆沙論文。上舉有餘師。未至地初靜慮中間三地善法。互為因故。修他地世第一法云義畢。評家破之不許。下述世第一法。唯修自地不修他地。故去世第一法非因長養。諸地不能互為因故任此等之文。未至地世第一法。不與初靜慮世第一法為同類因若依之爾者。未至地初靜慮同一繫縛處也。未至地世第一法與初靜慮世第一法。尤可為同類因哉。
答。未至地劣。初靜慮勝故。未至地世第一法。雖與初靜慮世第一法為同類因。初靜慮世第一法。不與未至地世第一法雖與初靜慮世第一法。為同類因。初靜慮世第一法。不與未至地世第一法為同類因。故婆沙論中。破未至等三地世第一法。互為因故云義。亦述諸地不能互為因故也。重意云。未至地世第一法雖與初靜慮世第一法。為同類因。上地故不修之。初靜慮世第一法不與未至地世第一法為同類因故。雖下地不修之(為言)。
問。世第一法位。可得修無漏道耶。答。不得修之也。兩方。若得修之者。見今論餘處文。述色善三學四。不得修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十四)中。明得通行云。世第一法。現在前時。得一或二。未有所捨如何。
第。世第一法位。不得修無漏道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若得修之者。世第一法位。所修無漏道得。可現在前。豈無異生聖者雜亂之過哉。何況。見今論餘處文。明十二心得心多少云。色界善心。正現前位。十二心內容得三心。謂彼善心及欲色界無覆無記。由昇進故若世第一法位。得修無漏道者。可有色界善心。現在前位。初得有學心之義。何可限色界及欲色界無覆無記三心哉。但於婆沙論文者。世第一法。現在前位。苦法忍得。在生相故。據得捨門得通行云也。非謂世第一法位。得修無漏道。恐非論義歟。
問。暖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歟。答。爾也。兩方。若唯順決擇分攝者。婆沙論中云。暖頂二善根。具順退順住順勝三分。頂善根或具順退順進二分。忍善根具順住順勝二分。世第一法唯順勝分(文取意)如此文者。暖等四善根。廣通順退分定等。非唯順決擇分攝。若依之爾者。暖等四善根。是見道所加行。殊勝善根也。四分定中。豈非唯順決擇分攝哉。
答。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唯作聖行相云。四分定中。尤可唯順決擇分攝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三)。明四分定相。順決擇分者。即暖頂忍世第一法等但於婆沙論。以暖等四善根。分別順退分定等之文者。彼於順決擇分。隨義門相順一往分別順退順住順勝三分也。非謂暖等四善根。實通順退分定等。若就實論之者。豈可除順決擇分哉。既除順決擇分。明知。一往分別云事。故婆沙論云。問此中三分。一切皆是順決擇分善根所攝。與後定蘊所說四分。有何差別。答所依各異。謂此但依隨順見道總立一種順決擇分。於中義別。復開三種。後定蘊中。總依有漏修所成善。建立四分。若順退者。名順退分。若順住者。名順住分。若順勝進者。名順勝進分。若順聖道者。名順決擇分。是故。此彼所依各異。
問。無色界可有順決擇分善耶。答。可有順決擇分善也。兩方。若有順決擇分善者。見婆沙論文云。無色界無餘順決擇分。是故。無有世第一法如此文者。無色界無順決擇分善。若依之爾者。無色界心品。種類非一准。若有順聖道之類者。何無順決擇分善哉。
答。若依四分定中。順決擇分者。無色界有順決擇分善也。以何知之者。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云。於此四中。唯第四分。能生無漏。所以者何(乃至)順決擇分。能順無漏。故諸無漏唯從此生而若無色界。無順決擇分善者。依身在下地。起無所有處無漏定之者。何必無間起彼無漏定。無間可起何心哉。故無色界有順決擇分善云事。道理必然也。何況。見光法師餘處(十五)解釋云。若餘決擇。亦命終捨。無色亦有順決擇分。何故不說命終捨耶無色界有順決擇分善云事。此釋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無色界無餘順決擇分之文者。就暖等四善根論之也。無色界無餘暖頂忍所攝。順決擇分善。故亦無世第一法(為言)非謂總無暖等。四善根之外。餘順決擇分善。何為違文哉。
問。暖等四善根。可感眼等五根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感眼等五根者。暖等四善根。既憎背諸有。何可感眼等五根哉。是以。泰法師解釋中。暖等四善根不感眼等五根若依之爾者。見今論并婆沙論文。雖述暖等四善根。唯為圓滿因。不為牽引因之旨。無遮感等五根之義。知可感之云事如何。
答。此事頗難測。暫可存二義也一義云。暖等四善根。可感眼等五根也。故今論云。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為圓滿因。不能牽引。憎背有故正理論(六十一)云。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為圓滿因。不能牽引眾同分故。極厭諸有。欣圓寂故。顯宗論(三十)文。全亦同之。婆沙論云。謂此善根。厭背諸有。於眾同分。但能圓滿。不能牽引此等論文。雖述暖等四善根。不感眾同分之旨。不云於滿果中。有不感之類。明知。暖等四善根。感眼等五根云事。但於暖等四善根。憎背諸有。不可感眼等五根云難者。厭背諸有故。雖不為牽引因。感眾同分有漏善根。故能為圓滿因。感眼等五根也。次於泰法師解釋者。既背此等諸論之說。強不可依用之。
或一義云。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厭背諸有故。不可感為生死根本眼等五根也。故泰法師。釋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等之論文云。此四善根。是有漏故。能感色界五蘊異熟。故涅槃經是法執得色界五陰。然為助滿。作圓滿因。感得喜樂捨受心心所法。色觸二處。四相及得。不能作牽引因。感命根眾同分。眼等五根。以憎背有故但於今論等文者。暖等四善根。不能為牽引因。感眾同分。故偏簡之也。不簡盡滿果之中。亦有不感之類歟。
問。尊者妙音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慧攝歟。答。非修慧攝也。兩方。若修慧攝者。欲界無修慧者。有宗常途之談也。設雖尊者妙音。何云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慧攝哉。是以。泰法師餘處解釋中。述尊者妙音義云。暖頂是思慧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上標四皆修所成。更無舉異義。下述六地二或七。出妙音師說。明知。彼師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慧攝云事。何況。勘淨影大師解釋云。尊者瞿沙說。此暖等。是其欲界。及色界攝。非無色界。彼說欲界亦有禪定。可依修起。故欲界攝見妙樂大師定判云。若大論中。以隨人故。並有欲定。未到中間。婆沙妙音。亦同此說任此等所判。彼師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慧攝之旨。尤分明也如何。
答。尊者妙音意。欲界有修慧云事。人師解釋。多雖述此旨。論家定判。未勘得其證。故任有宗常途之談。彼師意。存欲界無修慧云義可得意也。若爾。欲界繫暖頂二善根。唯思慧攝。非修慧攝可云也。是以。婆沙論中。依彼師意。出暖頂二善根體云。此二自性。唯有四蘊。欲界中無隨轉色故若修慧攝者。豈無隨轉色哉。正理論(六十一)中。破彼師義云。對法諸師。不許彼說。非聞思所成順決擇分故准今能破之文。思彼所破義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非修慧攝被得。但於今論。四皆修所成之文者。依正義意如此云也。非謂二或七之義。亦唯修所成歟。次於淨影妙樂兩師解釋者。既非自宗祖師定判。強不可劬勞歟。
重難云。婆沙論中。述暖等四善根位。現在未來修念住行相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初忍及增長忍。如初暖及增長暖說如此文者彼師意暖頂二善根。有未來修。若有修者。豈非修慧攝哉。答。此難恐似不辨文意。此文意云。尊者妙音意。初忍色界善根。未曾得種姓。增長忍色界善根。已曾得種姓故。如正義意。初暖及增忍暖意。現在未來修念住行相(為言)非謂彼師意。初暖及增長暖位。有未來修也。
重尋云。若爾。彼師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為難思慧攝。為當通聞慧攝歟。答。暖等四善根。是道近加行殊勝善根故。彼師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唯思慧攝。不通聞慧攝也。故勘泰法師餘處解釋云。依正量部論。及尊者瞿沙說。暖頂是思慧。忍及第一是修慧。
重難云。准正理論。非聞思所成。順決擇分故之能破文推之所破義意。存欲界繫。暖頂二善根。通聞思二慧攝歟。答正理論。能破文意。總顯聞思二慧。非順決擇分之旨也。非所破義意。存欲界繫暖頂二善根。通聞思二慧攝故如此破歟。
問。尊者妙音意。暖頂二善根。為唯依欲界為當通依色界歟。答。通依欲色二界也兩方。若唯依欲界者。披今論并正理論文。述六地二或七。彼師意。暖頂二善根。通依欲色二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彼師義云。順決擇分有欲界繫。有色界繫。欲界繫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頂此文無諍暖頂二善根。唯依欲界加之婆沙論中。述彼師義。云初忍及增長忍。如初暖及增長暖說。忍善根初安足位。不得修不同類念住行相判。若暖頂二善根。通依色界者。忍善根初安足位。色界善根已曾得種姓也。何不得修餘諦念住行相哉。
答。廣披有宗依憑論藏。委尋尊者妙音宗義。今論中。釋六地二或七之頌文云。或聲為顯二有異說。謂暖頂二。尊者妙音說。依前六及欲七地正理(六十一)顯宗(三十)兩論之文。全亦同之。雜心論云。謂餘或依七者。暖頂亦六地。尊者瞿沙。欲界令欲界亦有任此等論文。尊者妙音意。暖頂二善根。通依欲界未至中間及四靜慮七地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欲界繫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頂之文者。珍海已講會云。對後二善根。唯色界繫。以初二善根。暫屬欲界繫也。婆沙論意。實存彼師意。暖頂二善根通依七地故。全非相違也(云云)次於婆沙論意。忍善根初安足位。不得修不同類行相云文者。對後二善根。唯色界繫。以初二善根。暫屬欲界繫之日。忍善根初安足位。色界善根未曾得種姓故不得修不同類念住行相云也。以實論之。暖頂二善根。通依色界故。忍善根初安足位。可得修餘諦念住行相也。
重難云。見舊俱舍論(十六)文云。大德瞿沙說。前二決擇分能善根。以七地為依處。或依欲界地起如此文者。尊者瞿沙義中云。或云暖頂二善根。通依七地。或云唯依欲界之異說可有若爾。俱舍沙兩論之文。各述一師義也何及會通哉。
答。舊俱舍論文。非舉各別二師異義。只欲顯暖頂二善根通以七地為依處之旨。云或依欲界地起也。
貞禪大僧都云。見婆沙論文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欲界善心無間。有未至定。或初靜慮或靜慮中間。或第二靜慮現在前。彼四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如超定時。初靜慮等無間超第二靜慮等。而第三靜慮等現在故。尊者妙音意。雖述欲界第二靜慮相生之旨。不許欲界第三靜慮等相生之義。而彼師意。若暖頂二善根。唯依欲界者。依第三第四靜慮。入見道人。欲界頂善根無間。寧可起第三第四靜慮忍善根哉。如彼佛及麟喻獨覺。依第四靜慮一座起暖等四善根之人。此事實不可得也。以此道理推之。彼師意。暖頂二善根。通依七地云事。是必然也(云云)。
問。尊者妙音意。頂善根中。自暖善根。劣類可有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見婆沙論文。述彼師義云。順決擇分。有欲界繫。有色界繫。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頂(云云)如此文者。頂善根中。自暖善根劣之類。不可有何況。世第一法中。自忍善根劣之類無之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彼師義云。暖有三品。頂有六品若爾。以頂善根中。下下下中二品。望暖善根中。下中下上二品之時。可有頂善根劣。暖善根勝之義哉如何。
答。此事頗難測。暫可存二義也。或一義云。尊者妙音意。於欲界繫順決擇分善根。大分二類。下者名暖善根。上者名頂善根。故頂善根中。自暖善根劣之類不可有也。但於婆沙論。暖有三品。頂有六品之文者。暖善根三品分齊之中外。頂善根別有六品云也。故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十一)釋云。或分十八。如瞿沙說。前二善根。名之為動。就此動品別有九。始從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暖有三品。頂中有六。後二善根。名為不動。此不動中。亦有九品。始從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忍有八品。世第一法唯一上上。前後合說。故有十八文意云。暖善根有三品。頂善根有六品。合為一箇九品。忍善根有八品。世第一法唯有一品。合為一箇九品。故婆沙論中云。尊者妙音說曰。暖有三品。頂有六品。忍有八品。世第一法唯上上品者。總有二箇九品(為言)。
或一義云。尊者妙音意。存上能兼下之旨。云暖善根有三品頂善根有六品。故以頂善根中。下下下中二品。望暖善根中。下中下上二品之時。可有頂善根劣。暖善根勝之義也。故妙樂大師釋云。瞿沙說。九品上能兼下。故頂有六。忍有八。世第一近真故。不可兼多故唯上上。九品既以上兼下。三品亦然。故暖有一。乃至忍三。世第一亦唯一種。意亦如前但於婆沙論。下者名暖。上者名頂之文者。頂善根中。下三品類。暫攝屬暖善根。以其中三品。獨為頂善根。暖善根分齊之外。別立之故。云下者名暖。上者名頂也。次於世第一法例難者。世第一法近見道故。不能兼下。故無自忍善根劣之類也。
問。尊者妙音意外。暖頂二善根。依欲界云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廣披論疏定判。未見尊者妙音之外。有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者。出婆沙論(四十三)定判。欲界何無相似暖頂二善根哉。何況。見婆沙論(四十二)文云。有作是說。欲界具有三慧此師意。若許欲界有修慧者。何無暖頂二善根哉。
答。披俱舍。正理。婆沙。雜心等論說。勘法師。寶師。神泰。圓暉等定判。未見尊者妙音之外。暖頂二善根。依欲界云義。明知。無此義云事。但於婆沙論。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之文者。就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功德論之。暖頂二善根。是見道所眷屬。殊勝善根故。欲界無相似暖頂二善根也。次於婆沙論。有作是說。欲界具有三慧之文者。見次下文。云欲界修所成慧者。如現觀邊世俗智空空。無願無相無相。三摩地俱。及盡智時。所修欲界善根相應。然極少故。諸處不說。欲界攝修所成功德之中。不舉暖頂二善根。定知。此師意。欲界雖有修慧。無暖頂二善根云事。重按此師意。功德依地。如正義意存之。欲界攝功德之中。有修所成類云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四十三)云。欲界雖無順決擇分。而亦有彼相似善根既云有相似順決擇分善根。何無相似暖頂二善根哉。或(八十二)云。欲界具有一切善根相似種子。乃至亦有相似滅定若許欲界有相似滅盡定者。豈無相似暖頂二善根哉。
問。六欲天中。初起中忍義可有哉。答。可有二義也。兩方。有此義者。見正理論文云。除增上忍。世第一法。餘三善根。三洲初起。後生天處。亦續現前。所除亦依天處初起如此文者。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行者意樂。非一准。何無六欲天中。初起中忍之義哉。
答。此事頗難測。暫可存二義也。或一義云。以道理思之。起下忍畢。命終生六欲天之後。初起中忍之類。可有也。但於正理論文者。增上忍。世第一法。同唯一剎那法故。天中得道之人。天中起增上忍。世第一法。是必然故。就顯暫除增上忍。世第一法也。委論之者。六欲天中。初起中忍之類可有也。
或一義云。正理論文。既云所除亦依天處初起。述唯增上忍世第一法天處初起之旨故。六欲天中。初起中忍之義。不可有歟。天中得道之人。必於人中初起中忍畢。命終生六欲天之後。亦可起中忍歟。
(寫本云)正嘉二年九月十日(未時)於東大寺知足院別所草菴抄之畢去中夏晚夏之間訪明師而草按之此七月八月之後調紙筆而清書之當處論義其數依繁多此卷抄出結集為兩帖願依此微功結值遇大聖慈尊之緣願答此懇志遂往生兜率內院之望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叶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五十七夏臘四十五)。
俱舍論第二十三卷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