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七卷抄上

      輸入者 黃紹亮

問題

問。論文云。如是已辨諸智差別所成德今當顯示爾者。能成與所成德。其體同可言耶。
問。頌文云。贍部佛身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當處付十力相。且初處非處智力一種。與後異熟智力等九種。彼此相望時。為開為異。為作用各別可云耶。
問。光法師智力。根言作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云何釋之耶。
問。於死生智力根本。攝天耳通可云耶。
問。以天眼心宿住漏盡四通為十力可云耶。
問。宿住隨念智力四念住可云耶。
問。死生智力四念住可云耶。
問。論文云。如舍利子捨求人。不能觀智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爾者。智過去萬劫事者。為宿住通力。為常願智力可云耶。
問。論文云。如舍利子捨求人。不能觀知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爾者。知未來萬劫事者。為死生智力。為願智力可云耶。
問。於聲聞乘人。有二生得脫類可云耶。
問。論中明如來身力相舉三師異說。爾者。以何說為正判耶。
問。論中明力體。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明力體。舉二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如是觸處為性。謂所觸中大種差別論文。作或云有宗義。或云部義。解釋。爾者。何為正判耶。
問。今論意判四無畏以何為體耶。
問。光法師理實無畏所成。不應說言體即是智云論文。作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諸佛因位必修百大劫可云耶。
問。諸佛利他益必同可云耶。
問。論文云。如來三種圓德爾者。如何烈之耶。
問。光法師智圓德中。一切智一切種智不同。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四種。一一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再習斷爾者。光法師意。一切煩惱斷者。為唯限自性斷。為縛斷可云耶。
問。論文云。四種。一一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等文)爾者。今此定障體。光法師云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四種(乃至)二一切定障斷爾者。今此斷體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四種(乃至)四并習斷爾者。光法師意。於習氣有別體可云耶。
問。論文云。四種(乃至)四并習斷爾者。光法師意。於今此斷。有別體可云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或正斷擇滅。若據兼說。通非擇滅。此文斷德據正及兼故通二滅。前明斷德。據正以論。故唯擇滅爾者。於今此文中。為有二釋。為當如何。
問。論中明威勢圓德開二箇四種。爾者。初四種中第二圓德。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彼思圓德亦四種。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生死。或能善趣三乘爾者。於今此文開四種方。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引薄伽梵所說頌云。若於佛福田。能殖少分善。初獲勝善趣。後必得涅槃爾者。今此少分善者。指解脫分善根可云耶。
問。無諍智第四靜慮所依所以。論家如何判之耶。
問。無諍智所緣惑者。唯限有事惑可云耶。
問。無諍智所依定通下地可云耶。
問。願智無色界法可云耶。
問。願智未來事可云耶。
問。當處付法無礙解所緣境。且文身不詮義可云耶。
問。今論意。法無礙解者。為唯緣自地等。為當緣下地等義可有之耶。
問。論中明詞無礙解相云。緣方詞立為第三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詞此無礙解地。謂欲界初靜慮爾者。地所以。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付明四無礙解相。且辨無礙解依地云何判之耶。
問。頌文云。義十六辨九。皆一切地爾者。一切地者。為指八近八根本欲界。為當除上八地分并中間禪。指餘地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四無礙解相。且辨無礙解緣何境判耶。
問。論設足論意。等離語聲獨起可云耶。
問。施中明四無礙解加行二師異說。爾者。彼不光法師如何判之耶。
問。光法師釋但得必四論文。引正理論有餘師有無無理一必令得四說。爾者。正義可云耶。


俱舍論七卷抄上
 
問。論文云。如是已辨諸智差別所成德。今當顯示爾者。能成與所成德。其體同可云耶。答。不同二門可有之也。兩方。若同者。既稱能成智。云所成德。明知。其不同云事。若夫其體同者。何可分能所智德哉。若依之爾者。凡所成之德者。不共佛法及共聖共凡之德是也。而論中不共佛法之德。或結力處非處十。業八除滅道定根解界九遍趣九或十。宿住生俗。盡六或十智。或述四無畏如次。初七力。或判三念住念慧。或云大悲俗智舉其聖共凡二德云。謂無諍願智無礙解等德。無爭世俗智乃至願智能遍緣。餘如無諍說。無礙解四。謂法義詞辨○法詞唯俗智○義十六辨九(乃至)通六謂神境天眼耳心。宿住漏盡通解脫道惠攝。四俗心五。漏盡通如力若爾。能成之所成之德。其體同云事。偈頌施設明境者歟。
答。凡今宗意。談智品不過十智。以一切智攝在十智中。而能成所成同以智為體故。俱以十智可為其體也。約此門之時。所成能成其體同云義。可有之也。然前後念不同。剎那體體各別也。何不云其是異哉。何況餘卷明十智之體故云明諸智差別。當卷明十智之用故云所成德。然不必具用故偏說智。用必具體故兼說智。若爾。辨智體之邊是同。辨智用之邊是異也。故於能成所成有二門也。其體者。世法四諦無生是也。然末云有共不共等之德用。其用者。於彼十智之上有共不共等之德用之旨成之。是當處兩卷之不同也。意之時。兩方之疑難還為二義之潤色者歟。重難云。披餘卷之論判。或以十智約四道三道之門判之。或以十智斷惑練根之相談之。或以十智雜修五通之義論之。皆是用門。更非體門。何餘卷唯明不明用之旨成之哉。當卷雖明用門。以十智為本。於其上說諸德故。其相不異餘卷之說抑餘卷以體為正。當卷以用為正之文在何耶。又體用之不如何。答。餘卷之說相偏智體。更不欲智用。彼於四道三道等之施設者。明十智成就成就。及未來修之多少等之時。非斷惑練根等之不同者。其相難顯。故兼明之。全非正宗也。當卷之所說唯智用。更不欲智體。彼於法類等之施設者。為明用以明體也。故是而非正。混而不可致難勢。次於餘卷明體當卷明用之文者。餘卷之初標聖慧忍非智。無生非見。餘二有漏慧。皆智六見性。當卷標十八不共法。謂十力等。誰上舉用下烈體可云哉。自餘廣之委之。其旨必然也。雖凡體者目自性。用者目功能。所謂暫十智體性廣亘三乘無學全。不限如來一人。而十八不共法唯限佛果不通餘乘。如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唯限利根無學。不通鈍根無學。如漏盡一通唯限三乘無學。不通一切有學。如五通唯限離欲。不通未離凡聖。若爾。於體用有差異云事必然也。何可疑之哉。
  又難云。如來成就十智者。其最勝也。獨覺成就十智者。其是漸劣也。聲聞成就十智者。其是最劣也。故於三乘成就功德有其勝劣。何以體性三乘。以功能三乘哉。准今此道理。用勝劣必依體勝劣。如云用不離體。不離用。若爾。體用一致也。何以體為能成。以用為所成可云哉。
答。此難尤可然。但法門廢立非一准。或約實義而談之。或約說而論之。則難勢之趣。約實義論之。故非今談答之趣。約說論之也。其設門者。如來所得功德者。隨應一切悉超二乘凡夫之所得。如圓暉法師判。雖佛功德超過一切。然依類同故說為共。故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等。全非三乘共得之功德。勝劣大各別故。況於異生所得之五通哉。然而以三乘異生所得功德。隨應名共聖共凡之德。以三乘所得之功德。名共聖之德。此則約實義之時。所得之無諍願智不共二乘麟喻所得之無諍願智不共聲聞聲聞所得之五通不共凡夫故也。爰以名相之同為由。以五通等名共凡之德。以無諍智四無礙解三明一通等名共聖之德。此則施之分齊也。准之思之。約實義十智體性三乘凡夫之所得是體體各別。雖勝劣不同。施設之時。三乘凡夫所應之十智名相皆同故。宜云共德之智。故餘卷中約四道三道等。明十智成就成就。述彼修不修之時。雖十智互相望論其不同。更無於一智之上判三乘之差異。爰知餘卷之廢立者。所得俗智乃至異生所得俗智是同。得法乃至聲聞得法智是同。乃至所得盡智二乘所得盡智是同。無生智麟喻利根聲聞無生智是同之旨顯之也。此則顯以十智為體之義故也。當卷之廢立者。十智三乘凡夫隨應雖是同。於其用者。非差異。所謂於十智體之上。各暫分三品功用。一者品。不共佛法是也。二者中品。共德是也。三者下品。共凡德是也。若爾。以十智為能成體。以不共佛法等為所成德云事炳然也。
又難云。體本無差別。用始有差別者。是以實相為體以諸法為用之宗之所談也。今宗體用俱各各別別也。何成今義哉。
答。凡雖談三世實有之旨。於過未有體無用。於現在體用俱有也。若爾。於過未有體既無用故。如差別。於現在有用故。於體亦有差別。以之思之。何不許體差別差別之義哉。況當部宗談四大種之時。有體增用增二家之中。用增家是其正義也。而用增家意。於體者雖增減。於用者增減之旨存之。豈不為今例證哉。
義云。當處兩卷雖同明十智體用。餘卷因位十智故。顯體隱用。體順因用順果故。當卷明十智故。顯用隱體用順果體順因故。以之為兩卷之異。然用是德也。德是果也。又是能成。果是所成也。其旨炳然也可思之。
尋云。只云德與云功德差異如何。
答。只云德者。指果用之相。云功德者。借因體之名置果用之上云爾也。所以然者。為欲顯此果用酬依體之理也。功者力也可思也。
義云。以事為體為因為結成。瓶衣為用為果為所成。以之為例。可測智德兩法也。重意云。於智德二法之上。各自分體用因果之義非無之。然而今智德相對論之故非疑。況以總為所成。以別離為結成。可思之。加之。立名既異也。是其證也。雖眾義。以後義為勝。但前之不可遮之。
問。頌文云。贍部佛身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之以一句依身。付之。後有菩薩贍部洲受男身。著金剛座正覺者。出處之論判。是以或結。從妙相業。菩薩得定名。善趣貴家。具男念堅因或云。此州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座此座上起金剛定。以無餘依及餘所有堅固能持此故取要之偈頌中。何可煩置贍部男之言哉。就中云謂十力等之時。十力佛身所依云事。已明也。寧可重佛身之語哉。何況上問起之中。唯云且十力相別云何。唯問功德相。不問依身如何。
答。粗案。六百行偈頌。未見佛依身在南州之文。并彼依身為男身之文。設雖為取要之偈頌。何不說之哉。彼於此州中有金剛座等文者。是長行之說故。全不足為病。於善趣貴家。具界念堅固偈頌者。述因位大劫間之相貌故爾也。何為違文哉。若爾。今不共法之時。頌贍部男。何足為疑哉。次於謂十力等之佛之言者。是顯位。非指依身。更不可指繁重之難。次於且十力相別云何之問者。設雖問外轉勢頌之。更不可有苦。諸中有其例故。又設雖問意廣含。依身故。頌答中明之旨成之。可有何相違哉。相別云何之言。未限一事故。可思之。
問當處付十力相。旦初處非處智力一種。與後異熟智力等九種。彼此相望時。為開為異。為作用各別可云耶。答。開合差異可云也。兩方。若開合差異者。凡如來之眾德皆對諸境施功德。設雖十力。何不對種境施種德哉。是以如四無畏。酬答梵士沙門等之四種外難。如三念住。緣順違俱三種有情。正念正知相例可同。何況。若強以開為異者。宜立初一種不立餘九種。或可開餘九種不用初一種十力廢立量非無用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以開為異。立十力功德如何。
答。凡十力者。是十智之體。非十智所成之二業等。故十力中悉所案智之稱也。而初處非處智力正以十智為體。而知一切法之上處非處道理故。則其名。若爾。異熟智力等九種。皆攝在第一智力中故。處非處智力之外。有餘異熟智力等之作用之義。全不可有之。然開出餘九種智力者。只云處非處智之時。其相不顯了故。為令其分明也。故光法師所引顯宗論第三十六云。知一切法自性功能是有。為處智。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非有。名非處智。此智通緣情非情境。與一切智皆不相違。恐於略說少功難悟。故復此中折出餘九意顯也。但於如來眾德對諸境施功能云難者。云處非處智力之時。總於一切法顯能緣智之功能。云異熟智力之時。唯於果法顯能緣智之功能乃至漏盡智力之時。唯於漏盡漏盡身顯能緣智之功能。若爾。總別境之諸智。各各對總別境。顯自功能。何於十種智力後然之類哉。次於四無畏之例難者。如來語言。說諸法覺知之相。暢漏盡證明之旨。杜煩惱障難之義。唱修道苦之理。是皆所成之德。全非能成智之體。何為相例哉。或初正等覺無畏與後無畏等。亦是開為異。云正等覺無畏之時。攝永盡無畏故。然約無畏之外立後三無畏者。從初一開後三故也。所以然者。云能發智之時。述初‧十‧二‧七力正等覺無畏處非處智力為體。乃至苦道無畏遍行智力為體能發智既爾也。所發語豈不爾哉。次於三念住之例難者。彼緣順違俱之三境故。能緣智亦各別也。更不可准例。
義云。處非處智力唯緣一切法之上處非處道理。不緣彼事。餘九種智力各各隨應緣彼事相。不緣其道理。故第一與餘九作用全各別也。但於顯宗論者。彼為遣今論之說相故。故云故復此中折出餘九也。
難云。處非處智力若不緣諸法事相者。何於各各諸法處非處之理哉。
答。加行緣事根本緣理。何相違可有之哉。
又難云。不用加行云何
答。不用加行者。約大都。亦曾二乘之意也。法用加行之義可有之也。所謂入滅定之時。豈不用微細心及微心直入滅定哉。
問。論中明如來身力相。舉三師異說。爾者。以何說為正判耶。進云。論中述於所說中唯多理。以第三大法救之說為正。付之。披俱舍一部之始末勘。大德法救之所說。多是為不正義。是以論心所多少之時。存三大之義。表及命根假實之時。同述立之旨。談中有住時之時。說緣未中有恒存。明三世相之時。成轉變之義。同數論之計。何今至論如來身力之門。忽可以彼說關正義哉。何況以初二之說舉偈頌之中。結身那羅延力。或節節皆然。於法救者。全無頌之。三師不。其旨炳然者歟。如何。
答。凡至如大德之集如來所說之無常頌。以與眾生除樂常見之病。苦空無我頌與眾生我我所之病。願行殆等菩薩化道法救稱號誰輕之哉。就中為四種薩婆多第一。備毘婆沙會之誠。有部之為有部。何非彼地基哉。爰談如來身力之時。論中舉三師異說第一師云。生身力等那羅延則釋身那羅延力之頌。第二師有餘師言。佛身支節一一皆具那羅延
則釋或節節皆然之頌。今此二師之說。俱存於如來身有邊量之義。全不違道理。第三之大德法救說。諸如來身無邊。猶如心力。苦異此者。則諸佛身應不能持無邊心力既存道理。尤足為正義。故光法師釋云。於所說中唯多理者。上來總三種說如來身力。論主取法救所說故。言於三說中唯多理。理‧顯宗亦同此說但於今論處者。為顯多途。尊者法救婆沙會中。舉違有宗本義之說。今論隨而為正義故。引彼舉之。以邪義少相交。為由勿疑正義。次於偈頌不舉之云難者。初二師之說為有宗之本義。故偈頌中舉之。法救之說非本義。故偈頌不舉之可云也。豈無其謂哉例如餘處論中。以互為果釋俱有因者。有宗之古義故。偈頌中舉之。以一果釋俱有因者。非有宗之古義故。不舉之偈頌中。然論主一果釋俱有因。是順理之旨顯之也。
重難云。佛者覺也。覺者在心非身。而十力等是心品非身體。心力設雖無邊力何可無邊哉。
答。欲色二界人者。以色身所依發起心品。所依色身若劣之時。能依心品隨而是劣也。例如以肉眼所依眼識。不能緣被障細色。以天眼所依眼識。能緣被障細色。加之。餘處論中云。此州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座此座上起金剛喻定。以無餘依及餘所有堅固力能此故准例可思之。
尋云唯多道理之多言如何。
答。顯無量無邊義也。
問。論中明力體。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論中出初師之說云。如是觸處為性。謂所觸中大種差別付之。今此師意云。一類大種得力之稱也。凡建立大種者。為造所造色也。而不造所造色一類大種云事。豈不違極成道理哉。是以婆沙論中云。以非現在大種果故如何。
答。凡身力者色界有情之所成就也。故是色法非色被得。於色法中。非五根四境及無表色云事。亦在絕言。若爾。以觸處力體云事必然。故所結此觸處為性也。而於觸處能造所造分。其今此初師意云。以能造大種力體。然五根四境及輕重滑澁冷飢渴等之能造大種。各各皆造所造色故。其力羸劣也不可以之為力體。故別建立不造所造色一類大種則以之為力體(為言)故光法師釋云。此中多說。說是所觸中大種差別。若大種勝即為力。異餘大種故名差別但於為造所造色建立大種云難者。誠雖難知。倩案此師意。一身俱生大種無量無邊中。多方造所造色少分不造所造色之類有之可有何失哉(為言)例如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等流既容現在獨住。異熟容有何理能遮。於現在既有等流異熟大種觸住之義。為力之大種現在有獨住之義。有何理可遮之哉。次於婆沙論文者。從多分說之義。可成之也。所以在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於別解脫初念俱生大種。作一具二具多具之解之中之有二大種云第二釋意。會今此婆沙文。云從多分說故。云據造有對故之二釋亦作之。其中以從多分說故之會通憑誠證故也。
重難云。今會婆沙文之趣。雖順光法師餘處從多分說故之釋。違據造有對故之釋。如何。
答。從多分說故。據造有對故。已及二釋。若爾。存從多分說故之釋之日。何以違據有對故之為病哉。
尋云。此師意。何以所造觸不為力體耶。
答。滑澁冷飢渴之非力體其理必然也。諸論諸不云以五種為力體。輕亦爾也。於重者雖異說不同。大種之是強故。不存為力體歟。
問。論中明力體。舉二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論中出第二師之說云。有說。是造觸離七外別有。付之。披餘處論判。或結觸一為性。或云觸界中有二明知。輕重滑澁冷飢渴七種觸所造觸云事離外別有云說。豈不殘疑哉。若夫強有其體者。為是大種所造。為非大種所造。若是大種所造者。有何大種造之哉。若非大種所造者。何得云所造觸哉。況婆沙論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之文。如何可消之哉。若又輕重能造大種兼造之者。所造觸互可為俱有因。豈不招有對造色展轉俱有因之過哉。
答。光法師釋今此第二師之說云。有說。力是所造觸。離七別有力觸。此非正義既為不正義。何足立義通難哉。
問。光法師如是觸處為性。謂所觸中大種差別論文。作或云有宗義。或云部義。解釋。爾者。以何為正判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論主意朋部。故敘彼宗。此解似勝。付之。解釋案論文。述此觸處為性之頌文長行中。舉二師之說。而於觸處能造所造分。初所取能造。第二師簡能造所造。此則大種對望互取捨之。明知。二師俱有宗義云事。若夫初師之說是部義非有宗義者。宜偈頌之外設別義。既為釋偈頌說。寧可關部之義哉。何況正見法師所引婆沙論之文。解力體總舉五師異說。而今論初師同婆沙初說。此論第二師說同彼論第四說。明知。取彼初說置此初師云事。若爾。光法師以今論初師存宗義。豈不違此等文理哉。
答。偈頌中或云此上七處。或云像實有不成。或云感劫天等或云。後起後心等。此皆舉經部宗之義者。圓暉法師之所判。若爾。此觸處為性之頌文。設雖直舉經部義之旨成之。何強病之哉。況向頌文之時。更不云舉經部義。至長行二師異說之中。先成初見是為有宗之義旨畢。剩設釋之時。以初師亦為部義之由成之。何可背道理哉。就中彼部以能造觸許實有。以所造觸存立。而初師既云謂所觸中大種差別。豈不關部之義哉。但於故敘彼宗此解似勝之不者。雖文無簡別。採論主意判爾歟被得。何為強疑哉。次於今此初師當婆沙論初師之說云難者。光法師初釋意則存此意。故彼釋云。俱舍初說當婆沙初說至第二釋始部義云釋。可有何失哉。
問。光法師智力。根言作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云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第二釋云。或目意等。付之。凡智力者。目如來知眾生利鈍之智品。尤可目五根也。何可目意根等哉。是以初釋及顯宗論之說。以根之言目五根如何。
答。云智力之時。根之言專順五根。故顯宗論則顯此意。述此中根為目何法。謂目等。光法師以此文為依憑作初釋云。知差別智力然而根之言未限等。亦通意喜無漏等。故兼作此釋歟。然於此等諸根差別。何為強疑哉。
問。於死生智力根本。攝天耳通可云耶。
進云。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神境天耳。設在佛身。亦無大用故不名力。不攝之。付之。天眼通雖唯現在不緣未來。引起緣未來眷屬通故。名之死生智力。准例思之。天耳通設雖現在不緣未來。若引起能緣未來眷屬通者。何不立死生智之稱哉依之。廣考諸經之所說。或說若出世間一切有情苦。即無人天。雖惡趣但聞種種苦音聲。或云。八百眼功德。千百耳功德此等金言天耳通天眼通被得。而以天眼通號勝立死生智力。以天耳通稱劣不立死生智力。豈不違此等文理哉。
答。此事雖非捨疑。誠所可思有之歟。所謂眼根色。是方明故。後起意識隨而明了也。耳根聲。是暗昧故。後起意識隨而昧劣也。天眼天耳聲。准例而可知者歟。如外書中云。千聞不一見。良以。天眼通前起照善根惡趣死此生彼之有情眷屬後起知隨所感勝劣醜好之異熟。此是雖不聲。見道了之。天耳通聲。不見色故。為此之相不分明故。無別建立眷屬通。仍所不立力也。但於經之者雖不分明。宜亦云但見種種苦邪相。然不云者。略故爾也。或略之。次於經之者。是他宗所依經文。非當部所宗之經說。何足會之哉。鼻舌身三取被障細遠之香味三境之旨談之。豈性相之所談哉。
問。以天眼心‧宿住‧漏盡四通為十力攝可云耶。答。可為十力攝也。兩方。於為十力攝者。凡十力者。不共佛法隨一也。而彼天眼等四通者。為共聖凡之德體。寧可得相攝哉。是以披今論文云。十八不共法。謂佛。力等(乃至)復有餘佛法。共餘聖異生乃至)通六謂神境天眼‧耳‧心‧宿住‧漏盡通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云。此後三力即是三通以六通中此三殊勝。在無學位立為三明。在如來身為力(乃至)然不別力者。義已攝在根等力中。以他根等中有心心所此文者。十力中攝天眼等四通如何。
答。此事誠以難知。暫迴暗推。十力七力。自元不共二乘凡夫故。不共之稱。故不足為疑。於後三力及他心通者。雖為六通之攝。任圓暉法師雖佛功德超過一切。然依類同故說為共之解釋所得六通既非二乘凡夫境界。以何知者運身勝解之二通。猶及他三千界。超二乘等之分域況於勢通哉。故神境一通宜云不共。於天眼天耳二通者。橫見聞無量世界。其旨同前他心通等。於二乘等者。有上故不心。有三千之堺畔故。不知三千數之心。於如來者。無上心。三千堺畔故。知世界心。於宿住生之二通者。二乘等者者豎知過未萬劫事。如來者知過未無量劫事。於橫豎既超二乘分齊。豈不得不共之稱哉。強攝之為十力之攝者。不共法中未明三世了達之智故。攝之十力以所為不共法之體也。又強攝之力者。為滿大數也。或約多分以為不共之義。可有之也。但於今此四通為共聖共凡之德云難者。六通之時。雖為共聖共凡之德。既約用之無礙改名於十力之上者。更不可致此難勢。次於論文之前後者。併顯上所成之意故宜云誠證。何為違文哉。
問。宿住隨念智力四念住可云耶。
此事至下帖可悉之。仍第重等略之。
問。死生智力四念住可云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死生智力念住。付之。死生智力一切有情未來善惡苦樂等事。豈不通四念住哉。若夫強限念住者。寧可緣未來有情同分命根苦樂等之事哉。若不緣云者。何得為眾生說未來事令生欣厭心哉。
答。此事誠難測。然而暫可存通四念住之義也。其旨則如難勢。但於進釋者。死生智力天眼通為本。而引起緣未來眷屬通。以立其名故。眷屬通別緣四境之義有之故。雖通四念住根本通唯現在有情諸色故。約本以限念住之旨成之也。故今論中云。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何可為相違哉。
問。論文云。如舍利子捨求人。不能觀知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爾者。知過去萬劫事者。為宿住通力。為當顯智力可云耶。答。雖所可思。暫可存願智力之義也。兩方。若宿住通力者。凡宿住通者。唯緣曾所領受之境。不緣未曾領受之境。如今論述諸所憶事。要曾領受。憶淨居者。昔曾聞故。婆沙論云。雖未曾見五淨居事。而曾聞故。亦能憶知。而彼過去萬劫鴿鳥之事者。全非身子尊曾所領受之境。寧可云宿住通所知哉。尤可云願智所知也。是以知未來萬劫鴿事者。由願智之力。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智論中釋此事云。舍利弗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已往不復能見如何。
答。見今論當卷之下偈頌結願能遍緣。長行云。以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俱舍論卷云。願智此。但緣一切境雜心論第六云。願知亦在第四禪。是有漏依。三方不動者得○如願而知故說願智。欲而知。是其事也。成實論四云。願知者。於諸法無障礙知。為願知攝論四云。論曰。無功用無著無礙寂靜。釋曰。此中偈時。願知於三世一切事欲知為願○於三世能知此等自部他部小二論之所說。願知能知無為漏無漏過現當曾提受未曾受‧他身‧情非情非色無心蘊處界共相等之境。都所不知被得。然身子生三洲為第六種姓婆羅蜜多之聲聞無諍願智四無礙解邊際定等之功德。悉成就之。而彼鴿鳥事。既非曾所領受之境。尤起願智之也。若非願智者。以何智可之哉。然則知未來之時用願智。知過去之時用宿命智。豈可然哉。其旨且一方之難勢。但於大智度論者。誠以難知。倩案之靜測之。只是於知過去事之願智之上。立宿命智之名被得。所以然者。知過去之願宿住通。其相頗相似故也。是以披婆沙論百七九卷。宿住隨念智。與緣過去願智相對以顯其差異。他心智現在願智相對以顯其差異。亦繁故不引之全文後學必悉之。若爾。智論文非強相違者歟。
重難云。若於知過去願智之上。立宿住隨念智之名者。宜於知未來願智之上。立死生智之名。既不爾。以知過去之智名宿命智。以知未來之智名願智。明知。宿住通直知過去鴿鳥事云事。如何。答死生智天眼通眷屬。非六通之攝。既非根本通故不以死生智之名立願智之上歟。可思之。
問。論文云。如舍利子捨求人。不能觀知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爾者。知未來萬劫事者。為死生智力。為願智力可云耶。答。是願智之力。非死生智之力可云也。兩方。若死生智力者。光法師所引度論中云。舍利弗即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未脫鴿身。過是已往亦不能知此文者。是願智之力。非死生智之力。若依之爾者。身子既為無學聖者具足三明死生智明。除未來際之愚。尤以死生智可知未來八萬之鴿事。何可借願智之力哉。若夫強以願智之者。成就死生智。豈非無用哉。
答。此事極有委曲。所謂死生智通與天眼通合立故。必前起天眼通見被障細遠等有情色身。然後起死生智以觀諸有修因感果善惡二趣生彼等事也。故若不起天眼通者更不可死生智之義。其旨必然也。而今身子親以肉眼見鴿鳥故。全不及起天眼故。欲知此鴿鳥未來事之時。直入邊際定終起願智照鴿鳥死此生彼之相也。故度論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一‧二‧三世乃至八萬之決判存此道理。尤是為南者歟。此成之時。難勢更不可來也。
問。於聲聞乘人。有二生得脫類可云耶。
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此義者。披餘處之論判。偈頌結前順解脫分。速三生解脫長行云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解脫生得脫之義之事。誰可疑之哉。若依之爾者。聲聞之種類分萬差。修行之長短非一准。何此類可云哉。是以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斷欲界煩惱根本地順決擇分之人。今生何無入聖果之義哉。若許此義者。可有二生得脫之類云事。其旨實炳然也。依之光法師解釋中。釋如舍利子捨求人之論文。上述。舍利子等觀知此人八萬劫來未種解脫分善○後佛來見。度令出家說法獲果○佛告彼曰○定光如來○臨欲終。欲稱彼名號。忘而不憶。乃云南無城中所迎者。即名各種順解脫分善准今釋央數劫之前。以稱南無順解脫分善根。今遇釋尊起順決擇分入聖果被得。若爾。何不云聲聞乘中。二生得脫之類哉。
答。凡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者。聲聞善根成就圓滿時量法爾必然。不增不減道理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更不可疑之。但於聲聞之種類非一准等之難者。上窮六十劫下在三生。是其施設也。間多少亦而可知者歟。次於初生起解脫分第二生根本地趣決擇分等之難者。此則正理論餘處文救云。若根本起煗等者。必於前生已起煗等故。不與前文相違。亦復有減三生意顯也。何及再釋哉。次於光法師解釋者。此亦光法師自問難之趣也。故彼釋。彼亦曾得起順決分善故。於今生入聖獲果可有何相違哉。
重難云。此人昔奉遇定光如來南無之生。是解脫分一生也。今奉值釋迦如來聖果之生。是得脫一生也。若爾。初後合論。只是二生。更非三生。光法師何會之云彼昔亦曾起順決擇分善哉。如何。
答。昔初得順解脫分之生。與今入聖獲果之生。其間既過八萬劫無量劫故。其昔何不起順決擇分哉云推釋歟。尤難審定。可尋之。
尋云。既云聲聞極遲六十劫。何初得順解脫分之後。經央數劫入聖果耶。
答。此亦光法師之問答也。故疏主問。聲聞極疾三生。極遲六十劫。如何八萬劫入聖耶。解云。三生六十據相續修。有間多劫
問。今論意判四無畏以何為體耶。進云。頌文判四無畏如次。初七力正等覺無畏十智為體。永盡畏以六智十智為體。無畏八智為體。苦道無畏以九智或十智為體。付之。凡四無畏者。如來對梵士沙門等。不怯懼他摧外難之功德也。尤可以如來滯之言說為其體。何以諸法四諦諸智為體可云哉。若夫強以智為體者。為言說之能發故。宜以俗智為體。更不可關無漏智者哉。依之披長行之說云。理實無畏所成。不應說言體即是智如何。
答。偈頌雖舉唯以智為體云師之說。至長行二師之說。初師則與偈頌是同。則可有宗之本義。第二師論主正說也。難勢所舉之文是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理實無畏至體即是智者論主解。理實無畏所成。智即是因。無畏即是果。不應說實體即是智文意顯也。何及再論哉。若爾。進之釋既為別師之說。勿以論主正解意難之。若以初師意通難勢者。無漏智無畏言說遠因等故。俗智與彼言說遠因等起故。十智因等起之體也。然於因之上立果之名故也。以智為無畏之體(為言)歟。例如餘處論中云。應言如轉心表成等性。然非如彼見斷轉心修斷轉心有漏也。
重難云。餘處頌文云。無漏異熟無漏智遠因等起之攝哉。答。雖簡近因等起不簡遠因等起可云也。
問。光法師理實無畏所成。不應說言體即是智之論文。作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判之耶。進云。又解。論主部解。離有無體性。是何。理若言離智別有其是何。付之。今此論主之解意。對上述故無畏名目諸智體。唯以智為無畏體之師。以顯以所成之言說無畏體云義也。尤是有宗之義。可非部之說。若夫強成部宗之義者。彼部意存表業以思為體之旨。何可還簡智取語哉。若此者。與初師有差異。寧云為二說之不同哉。
答。
問。諸佛利他益必同可云耶。進云。論中述三利他究竟故。必同付之於諸佛壽量既有多少不同。利益他隨而可不同。何可判等究竟故哉。
答。預諸佛導聞聖教者。必隨應證得三乘菩提空其益者。名之等究竟歟被得。故光法師釋云。三利他所化有情究竟故退見下論文云。如薄伽梵自說頌曰。若於佛福田。能殖少分善。初獲勝善趣後必得涅槃若爾。勿就有情多少致難勢矣。
問。諸佛因修必修百大劫可云耶。答。必修之可云也。兩方。若必修之者。見今論文。答諸佛相望法皆等不之問。偈頌結由資糧法身利他相似長行云。由三事故諸佛皆等。資糧圓滿故光法師釋之云。由三事等。由三數劫福德智慧二種資糧圓滿故如解釋者。雖必修三祇行。不必修百劫行若夫必修之者。何不與三祇修行同舉之哉。
答。於百大劫修行者。雖他部異論也。有宗一家相好圓滿必修之是以披餘處論文云。從妙相業。菩薩得定名。善趣貴家。具界念堅固贍部男對佛。佛思所成餘百劫方修。各百福嚴飾若夫不修之菩薩者。於位可有相好不圓滿之。佛豈圓滿德本意哉。何況披同論判。述釋迦菩薩超劫之相云。諸佛中法如是。唯薄伽梵精進熾盛。能超九劫。九一劫妙相業成諸佛中法如是者。一切菩薩三祇修行之後。修百大劫行。為相好業。是不改之軌則也(為言)餘文可知。但於光法師解釋者。三祇之行與百劫行相望之時。三祇是其本。百劫是其末也。所以然者。佛果者。目智斷恩之三德。以其智德斷德利之德。以其恩德利他德。智慧者。利德何得成乎。福德者。利他德寧可具乎。而三祇之間專行福德智慧二種資糧。豈非菩薩根本要路哉。餘處論判中。述菩薩要經三劫無數福德智慧資糧婆羅蜜多百千苦行。方無上正等菩提則此意也。於相好者。雖生儀智。凡情愛樂遂施。見者厭之功用。更非自行他之直道。何比之福智二門哉。故今舉為本之三祇修因。不云百大劫之行也。或於三祇修行者。諸佛中必終其功。更不滅也。於相好業業者。諸佛多分雖滿百大劫釋迦菩薩一人九劫行九一劫。滿不滿不齊故。云由資糧法身利他相似之時。不舉相好業也。或云由資糧法身。云資糧之時。云資糧者自本指三祇之行。不指百劫之行。何足為疑哉。
尋云。六度行者三祇歟。通百劫歟。
答。自初發心最後身修之。如餘處論文。
問。論文云。如來三種圓德爾者。如何烈之耶。進云。論中云。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圓德。付之。於第二第三兩種圓德者。尤可謂如來之所具。於初因圓德者。是菩薩妙行。非位之德。何乍表如來二德忽可烈因位所行哉。若夫強烈之者。豈不招因果雜亂之過哉。
答。此事誠以難思。暫迴愚推云。凡圓德者。源目佛果功德。如餘處論判中云。一德由加行得。暫起欲樂現在前時。一切圓滿而起故。佛眾德皆離染得。然以無餘時等之四修名圓德者。於因之上立果之名也。故以菩薩所行四修因圓德。而今舉如來三種圓德之中。烈因圓德者。遵更因體德也。所以然者。若不修因行者不可得德。德者。依因行故也。重意云。圓德之因故。因之上立果之名。以名因圓德。是一重主釋也。又因之圓德故。果之上立因之名。以名因圓德。是第主釋也。例如法之對故。慧之上立法之名。以名對法。是一重主釋也。又對之法。四諦涅槃之上立對之名。以名對法。是第主釋也。意之時。義通結成。難勢亦被遮。
問。光法師智圓德中一切種智不同。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解釋中云。或一切智諸法自相一切種智諸法共相。付之一切智形理。一切種智形事者。常途施設也。尤可云一切智諸法共相一切種智諸法自相也。是以於初後兩釋者。存此旨加重迷緣一切法差別共相。故只云一切智。不云一切種智。緣一切法差別自相。故名一切種智。不名一切智被得。例知見修所斷諸境名諸冥。不知微細差別一切法一切種冥則可謂諸冥一切智。斷一切種一切種智者哉。
答。凡體順理用順事故。初釋意。以體用二智。第三釋意。正約理事以顯其差異。是則約多分就大都此判也。第二釋意。異前後兩釋。以二相如次分一切智一切種智。此是設雖一切智。何隔事哉。設雖一切種智。豈忘理哉(為言)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迷自相共相。是染污無知染污無知迷事。不染無知豈知理哉。然則見所斷中重迷惑。再修所斷惑。皆緣自相諸冥既迷共。一切種冥何不爾哉。諸冥一切種冥既爾也。一切智一切種智相翻而可知。意之時。第二釋意斯顯。諸難勢悉被者歟。
問論文云。四種。一一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并習斷爾者。光法師意。一切煩惱斷者。為唯限自性斷。為縛斷可云耶。答。可通自性二斷也。兩方。若限自性斷者。一切煩惱斷之言是廣。何限自性斷可云哉。是以披光法師解釋述今此四斷文之時。於後三斷者。舉非擇滅為其體。更無出縛斷。還知。初一切煩惱斷自性二斷云事。若夫不以縛斷攝初一切煩惱斷者。何不彼攝後三斷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之中。引今此四斷之文釋斷德相之時。作三解釋之中。第二第三多釋之意同。後三斷中皆唯舉擇滅不舉非擇滅是初一斷唯攝自性斷無為。後三斷兼攝縛斷無為歟被得。如何。
答。既言一切煩惱斷自性二斷俱可攝之被得。若夫唯限自性斷不通縛斷者。一切之言如何可得之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於圓德開四種之時。以擇滅一切煩惱斷之體。以非擇滅一切定障斷等之體。餘處解釋中。初釋意。總以一切擇滅非擇滅斷德之體。明知。兩所云也。擇滅者不限自性斷無為。兼無為云事。若今此擇滅中唯攝自性斷不攝縛斷者。於如來圓德可有闕減之義。有闕減之義者。圓之言豈非無用哉。故當卷之解釋云。二斷圓德復四種。一一煩惱障斷得擇滅。二一切定障不染無知非擇滅。三即前二障斷已不退畢竟斷。簡異鈍根。四不但煩惱。并煩惱習氣亦斷。簡異二乘餘處之初釋云。斷德從強擇滅為體。若據其兼通非擇滅。故不相違然當卷之段與餘處之初釋。是開合之異也。則當卷開餘處之斷德以為四斷。餘處合當處之四斷以為斷德。所以有開合者。當處對開餘處之智德以為四智故。開餘處之斷德以為四斷也。餘處對合當處之四智以為智德故。合當處之四斷以為斷德也。又所以當處加圓之字。餘處略圓之字者。當處顯舉眾德而具之義故云圓。餘處只談三德不論眾德故不云圓也。次於餘處第二第三之兩釋者。其意異當處之段與餘處之初釋所謂不染無知智德染污無知斷德故。斷不染無知則得智德。斷染污無知斷德也。然云其二無知之斷其不同也。不染無知斷以非擇滅為體。染污無知斷以擇滅為體。爰以斷德唯以擇滅為體。不以非擇滅為體云事。此則依第一卷之論文會第七之文也。故餘處第二‧第三之釋云。又解。斷德唯以擇滅為體。然有定障擇滅不顯。定障無。擇滅即顯。能顯斷故名圓德。又解。彼文四斷皆是擇滅。若煩惱斷自性斷縛斷。若定障斷再習縛斷。若畢竟斷自性斷縛斷。第二釋意云。非只不染無知習氣定根解脫功德染污無知 縛亦障定根解脫功德。故菩薩金剛心位。非只斷不染無知。兼斷染污無知。故初盡智位。佛勝解脫等之功德也。其不染無知非擇滅之體。染污無知斷德體(為言)第三釋意云。前斷德分為二斷。一自性斷二緣縛斷也。七卷開四斷二斷。具不具也(為言)重意云。第二釋意雖顯斷德唯以擇滅為體之義。未分自生。二斷。第三釋意顯斷德唯以擇滅為體之上。顯二斷不同示四斷局也。此成之時。當處餘處之廢立悉顯。兩方邊邊之難勢皆被會乎。
重難云。就當處‧餘處之釋。疑端是多。然而大都被會之。仍擱之。但不審之所未開者。若於一切煩惱斷悉攝自性二斷者。於後三斷更不可攝縛斷若於後三斷縛斷者。於初一斷不可攝縛斷。云事必然也。雖然有定障擇滅不顯。定障無。擇滅即顯之釋。甚難思定障等是不染無知之所攝。非染污無知之所攝。何據定障有無。可論擇滅顯不顯哉。次以煩惱縛用名定障根障等之事。甚不可。然煩惱縛用是煩惱障。非定障等。又是染污無知。非不染無知。若以煩惱縛用為定障等者。煩惱障定障等而致混亂。染污無知不染無知方為一致。豈非亂宗之性相哉。
答。縛斷之種類非一准。或在自相續‧他相續。或在色‧不相應行。或在善‧無記法。或心‧心所法。其中以不染無知之上縛斷。及習氣之上縛斷。隨應後三斷中攝之。以其餘縛斷。總悉初一斷中攝之。何為強疑哉。次以煩惱體名煩惱障。以此之上擇滅。名自性斷。例之思之。以煩惱用之縛勝勝解脫等名定障根障解脫障等。以斷此障所得之擇滅縛斷云義。何無之哉。然此用是煩惱之氣分也。豈不得習氣哉。若爾。就有定障擇滅不顯。定障無。擇滅即顯之釋。何無其謂哉。或以不染無知之上縛斷無為一切定障斷體。以習氣之上縛斷無為為并習斷體。又以煩惱之上自性斷無為定障根障等之上縛斷無為畢竟斷。以習氣之上縛斷無為為并習斷之義。可有之也。次煩惱定根等。彼用能縛之故。名之定障等。斷之得擇滅也不染無知習氣不縛。定根等不隱定根等故。雖不斷之得擇滅。雖斷之不得擇滅之義有之。名雖同義是異也。何可致混亂哉。又能順餘處第二釋之文相者哉。此重能能可案之。
問。論文云。四種。一一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爾者。今此定障體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不染無知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考餘處之定判云。不染無知劣慧為體。准例思之。定障宜以劣為體被得。何可判不染無知哉。依之。正見解釋云。此中亦應別說斷根障等。言斷定障。影顯可知。以類同故。或略不說若爾。今解釋非只背道理。專定判。如何。
答。凡慧心所可知諸境之法也。然劣慧之故。名之無知。其體非煩惱故名不染。故總名之不染無知也。故圓暉釋云。不染無知劣慧為體。三性門中。善‧無記攝。體非煩惱故名不染。於不悟。稱曰。無知此是光法師餘處之定判之意也。故不染無知是勝慧之障也。名勝慧於覺。覺是佛果也。所以菩薩金剛心位斷不染無知。初盡智成佛果也。以之思之。定障者以劣慧為體。能障勝定。根障者以劣慧為體。能障勝定‧信‧進‧念‧慧。乃至勝解障勝勝解。名之解脫障一切也。准例而可知。及心劣定障滅盡定慧。一切之劣心心所。總以名習氣。故習氣是廣。不染無知是狹。所障之勝慧是功德之最長。能障之不染無知習氣中之最長也。故今舉習氣之最長故。云不染無知定障之體也。定障與不染無知。其相相似。類同故云定障不染無知也。則是舉類。更非一類。故光法師解釋。為顯此意。判此中亦應別說斷根障等。言斷定障。影顯可知。以類同故。或略不說也。若爾。難勢還為答之潤色者歟。
問。論文云。四種(乃至)二一切定障斷爾者。今此斷體。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進云。解釋中云。非擇滅。付之。設雖定障。設雖不染無知。宜帶縛斷無為。尤以擇滅為體可云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不染無知雖復三乘同斷。縛依之。光法師同釋斷德體之時。引當處四斷之文作三解釋之中。第二‧第三之釋意。以縛斷無為斷德體云非擇滅之釋。非只背文理。似定判如何。
答。光法師當處悉圓德四種之段。與餘處釋斷德體之初釋。同以擇滅非擇滅為其體。故當處四斷之體。隨應或是擇滅。或是非擇滅也。其中云佛之斷定障不染無知等之時。約非擇滅談之。不約縛斷論之。所以然者。約縛斷論之時。三乘皆斷之故。佛德未顯。約非擇滅云之時。如來非擇滅故。佛德斯顯。故今明圓德四種之時。出一切定障體用非擇滅。尤有其謂者歟。意之時。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自被者歟。彼二乘是於金剛心位。於不染無知少分非擇之類。雖有之。是少分非全分。故餘處解釋中云。不染無知。若菩薩數劫隨位漸斷。至金剛喻定方總斷盡。若二乘等雖分斷。而非斷盡但於光法師餘處第二第三之釋者。自本異當處之段與餘處之初釋。成四斷體唯限擇滅不通非擇滅之旨故云爾也。何不辨解釋之不同。混而不可致難勢哉。
問。論文云四種(乃至)四并習斷爾者。光法師意。於習氣有別體可云耶。答。可有別體也。兩方。有別體者。光法師解釋中。述并習斷之相云。惑之習氣有別如今此釋者。無別體被得。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餘處之解釋云。理意說。不染無知劣慧為體。無知狹。習氣寬。然解習氣不同。劣慧俱生心心所總名習氣習氣不但通心心所法。亦通相續如何。
答。於習氣可有別體云事。一方難勢。重披同下文云。或名習氣。故理云。此不染無知即說名習氣。言習氣者。習謂習。氣謂氣分。有諸煩惱劣智習氣故名習氣。習之氣分故名習氣主釋也。又解。即習名氣。有諸煩惱等所習氣業釋也誰可疑之哉。但於當處之解釋者。定障根障解脫障不染無知習氣。皆悉第二斷之中舉之盡故。云第四斷之時。上所云之定障根障等之外。別可舉之習氣之體無之(為言)更非謂總於習氣無其體。何來為難勢哉。
重難云。總合第一一切煩惱斷與第二一切定障斷。為第三畢竟斷。全不云無別體。而明第四斷之中習氣之時。始云有別體。明知。於習氣者總無別體之義。存之云事。
答。總以煩惱之上之非擇滅為第三畢竟斷體之中定障之上之非擇滅。第二斷定障非擇滅之外。雖無其體。初煩惱障之上之非擇滅。始為之畢竟斷體故。第一一切煩惱斷擇滅體之外。有別體故。類之舉第三斷故。不云有別體也。何無其謂哉。故光法師明第三斷之相云。三即前二障斷已不退畢竟斷於第四并習斷者。其相更不超第二斷分齊故。釋有別體。何無其謂哉。
問。論文云。四種(乃至)四并習斷爾者。光法師意。於今此有別體可云耶。
答。可有別體也。兩方。有別體者。光法師解釋中。明并習斷之相云。但習無時。說為斷。斷無別體文相云起盡。無爭無別體被得。若依之爾者。以擇滅圓德者。光法師當處之定判。餘處之解釋之所顯也。設雖習氣之上之非擇滅。何不得圓德之體哉。
答。於并習斷可有別體云事。更不可及異論。其旨一方之疑難。但於光法師解釋者。於之可有二意也。所謂習氣上之非擇滅。第二斷之中攝之畢故。第二斷非擇滅之無別體(為言)或煩惱無之時。必擇滅顯故。以彼擇滅則為斷之體也。而擇滅雖與煩惱為所覆。不與習氣為所覆故。習氣無之時。擇滅顯故。云但習無時為斷。斷無別體也。然非擇滅非習無之時始顯。習氣闕之時得之也。是以菩薩自煗善根初念或不淨觀。雖不起習氣非擇滅。至金剛心位彼闕故始得之也。或佛果位雖無習氣習氣得。有替處之擇滅故。述但緣習無時為斷。斷無別體也。是無其謂哉。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或正斷擇滅。若據兼說。通非擇滅。此文斷德據正及兼故通二滅。前明斷德據正以論。故唯擇滅爾者。於今此文中。為有二釋。為當如何。答。有二釋可云也。兩方。有二釋者。云又准此中等。云或正斷德等。述若據兼說等。述前明斷德等。各皆顯別意趣若爾。四釋歟被得。或判又准此中等。述或正斷德等。云前明斷德等。故三釋或以又准此中等之文為標。以或正斷德之下文為釋。前明斷德等文別指餘處之第二第三釋歟被得。若依之爾者。以又准此中等文為第一釋。以或正斷德以下文為第二釋。前明斷德等文為第二釋之攝。而會違文歟被得。如何。
答。今此解釋段。誠不分明。然而一方之難勢順文相歟。仍可存有二釋云義也。所謂以又准此中等之文為初釋意云。今此四斷之文。無兼正之不同。以擇滅非擇滅。總為圓德之體(為言)以或正斷德以下文為第二釋意云。以擇滅為正。以非擇滅為兼。而為之四斷之體(為言)前明斷德等之文。為第二釋之攝而會其違文也。所謂今第二釋以擇滅為正。以非擇滅為兼。以為圓德之體云義存之。而釋一一煩惱斷之論文。上已述一一煩惱障斷得擇滅。唯取擇滅故。宜會之也。則以擇滅一切煩惱斷體者。約正以論之(為言)意之時。段之解釋更非相違。若一方之難勢其意者。皆背文相。悉違道理。就前明斷德之文。不指第一三之中之第二‧第三之兩釋可云也。彼此是別釋故。又非當段之別釋。不言又。不云或故。況正之言忽為無用。又上兩釋大都亦同餘處之初釋。當處與彼初釋同故。又不能一一返難。恐繁故。可思之。
問。論中明威勢圓德開二箇四種。爾者。初四種中第二圓滿。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壽量或促至八十。或劫延三月自在滅勢。付之。凡延促壽者。是邊際定功力。非佛世尊威勢。何可以之備如來之圓德哉。是以披餘處之論文。述延促壽之相云。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心自在乃至)即入第四邊際靜慮法師釋此文云。顯俱解脫慧解脫聲聞既行留捨二門。明知。是法力非人力。亦共德非不共云事。如何。
答。准正理論。雖佛身一切功德行相清淨殊勝自在。與聲聞功德有殊勝。然依類同故說為共定判。設雖定力實有所勝。二乘者何不為圓德之攝哉。是以如第三於空障極遠小相自在威勢。雖是神通境之攝。以勝二乘等為佛德之體。被得。何況勘餘處之論判云。世尊舉意遍知諸法。非比非占。此說為善。如世尊說。諸佛德用不可思議此文者。諸佛神力未必簡定散。設雖留捨之行。何可強借邊際定之力哉。一處之論文。述一德由加行得。暫起欲樂現在前時。一切圓德隨而起。故佛眾德皆離染得。若爾。如結六依邊際得。邊際六後定。兼順至究竟。約二乘論之被得歟。何可致是定力佛力。亦法力非人力等云難哉。況佛者專目智品。何中簡定哉。人者還目諸法。豈別體哉。彼於謂阿羅漢成就神通之文。及顯俱解脫慧解脫之釋者。為今義之潤色。何還可備難勢哉。
重難云。答之趣雖端多。取要舉難。若如今義者。定散亂。或漏無漏失體。豈談性相之本意哉。退勘婆沙論之說云。佛定成就部行者。如欲界聲聞麟角喻者如佛既除八味成就餘五等至五等之成就成就。以此。又今論餘處中云。毘婆沙師如是釋。此顯佛意若不樂散心。即於四威儀。能成在之。然於餘位非無威儀異熟生通果散心此。背此等之明文。何恣改義哉。
答。前重以邊邊之由成圓德之相了。今難勢之趣。則攝在其中。何重為難哉。但所來之難勢者。就諸佛德用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意舉之歟。凡三祇大劫之間。漸漸除不染無知金剛心位。總斷之故。於初盡智成就圓滿一切圓德故。於三世十方身他身‧有情非情小多少‧事理麁細之境。不漏剎那極策等覺之。如見掌故。舉心緣法利他益物之化儀。更非二乘凡夫之所測。何例纔煩惱障二乘分齊可測二無知永斷之諸佛境界哉故於諸佛之上分別漏無漏定散無記等者。約二乘凡夫境界以准例之也。今諸論諸師之論釋中明之說之者。如大海之一渧。九牛之毛。故餘處述諸佛德用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今論文云總說如來圓德如是。若別分析則無邊佛世尊能知能說。要留命行經多大劫阿僧祇耶說。乃可盡非謂此成故。亂漏無漏定散無記。今顯延促壽是為佛力之旨故。設雖為散心。何無留捨之義哉。遠借邊際靜慮力者。約功德不自在二乘論之故云意也。豈無其謂哉。
問。論文云。後圓德亦四種。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生死。或能善趣三乘爾者。於今此文開四種方。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為三。令三乘為三。故為四。付之。若開上三惡趣為三者。須開三乘為三。若開三乘為三者。宜開上三惡趣為三。若爾。方成六種非四種。若合上三惡趣為一者。亦合下三乘可為一。若合下三乘為一者。同合上三惡趣可為一。若爾忽成二種非四種。而今為成四種。於下之文各三一之不同。尤可謂八種。豈不違後圓德亦四種之標句哉。就中上論文之中善趣之趣。設雖以三惡趣為三無處。于以善趣為一。令永解脫善趣生死為一之釋。依憑在何處哉。抑見論文。前後智斷威儀等之圓德之時。記標烈數。至圓德。何不如標烈之耶。
答。倩案論文之起盡。於圓德開兩重四種也。例如於威勢圓德烈二箇四種。所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生死者。一重四種也。一永解脫地獄趣。二永解脫生趣。三永解脫鬼趣。四永解脫人天趣也。上文之中云生死者。即指善趣也。雖不表善趣。其理必然也。或能案置善趣三乘者。一受人天善趣二證聲聞果。三證獨覺果。四證菩薩果也。意之時。難勢更不可來。何足為疑哉。重意云。上文不置善趣之言者。讓下善趣之言。或以下影顯上也。
問。論中引薄伽梵所說頌云。若於佛福田。能殖少分善。初獲勝善趣。後必得涅槃爾者。今此少分善者。指解脫分善根可云耶。答。然也。兩方。若順解脫分善根者。既云初獲勝善趣。定知。是順福分善根云事。又結後必得涅槃。豈不關煗善根哉。何況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述初殖順解脫分之相云。出世佛時。俱能種殖順解脫分法師解釋中云。或親見佛。或遇教法。便名種殖順解脫分而今文云。若於佛福田。正指見佛之時。若爾。非解脫分善根被得。若依之爾者。見次上論文云。諸有智者斯。生信重心徹於骨髓。彼由一念極信重乃至攝受殊勝人天涅槃。故說如來出現於世(等文)文相之起盡無爭述初殖順解脫分之相依之披餘處之論文。或判遇出世殖此善根。或云。生死過。諸法無我涅槃德。毛為豎。直信墮渡。當彼已殖順解脫分善如何。
答。今此頌顯順解脫分善根可云也。既說若於佛福田。能殖少分乃至)後必得涅槃。其旨實炳然也。則一方之難勢。是以重見今論餘處文云。又一食戒等深樂解脫迴求涅槃願力所持。便名種殖順解脫分尤符合今文者歟。但於初獲勝善趣之句者。設雖順解脫分善根。是有漏而善也。何遮所感人天善趣哉。若不生人天者。爭得亦解脫分增長哉。爰知。雖遠得涅槃果。近感善趣果云事。例如順決擇分善根。正雖感道果有兼亦受色界滿果。次於後必得涅槃之句者。依得涅槃之果。受解脫分之稱。何足為疑哉。但疑云。肝要在必之言歟。煗善根不久必得涅槃解脫分。雖久遂得涅槃也。必之言更不可為相違。若於解脫分無必之義者。得名豈非無用哉。誰可亦幾之哉。次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彼佛時者。顯遇獨覺解脫分善之類也。此則今論中云。有餘師說。或遇獨覺之師歟。若爾。既為不正義。何足會之哉。或顯逢遺教解脫文類歟。如寶法師解釋此等亦可為別師之義。更非病之限者也。
問。無諍智第四靜慮所依所以。論家如何判之耶。進云。論中云。樂通行異名最為勝故付之。凡無諍世俗智者。今偈頌之所定也。而通行者。是道之中也。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或述通謂通達。行謂跡。能正通達名通。趣向涅槃名行。或云。依本靜慮止觀均平。所有起時任運。名樂通行無諍智更不趣向涅槃。亦非道之體。寧可改樂通行中最為勝故之所以哉。
答。此事誠似難思。不限論文。光法師亦述第四靜慮為其所依。四樂通行最勝故。有深所以歟。夫通行道。道之依地者。未至‧中‧四本靜慮無色是也。其中四根本靜慮定慧均平。起時任運故。名之樂。未至‧間兩慧多定少。無色定多慧少。俱起事故。靜慮名樂通行。依未至間三無色通行。如餘處頌文云。通行四種。樂依本靜慮依所餘地。遲速鈍利根。爰四靜慮下地次第劣也。次第勝也。故第四靜慮道是最勝也。又如餘處論文云。第四靜慮是不傾動是極明利三摩地故。堪為麟角喻無上覺所依。以之故知。今云樂通行中最為勝故者。以無漏第四靜慮最勝。證有漏第四靜慮最勝也。所謂第四靜慮無漏定既是最上也。第四靜慮有漏是豈非最上哉(為言)故論文述第四靜慮為其所依。樂通行中最為勝故。光法師云。第四靜慮為其所依。四樂通行中最為勝故。意之時。能成立。疑難還被遮也。
問。無諍智所緣惑者。唯限有事惑可云耶。
答。爾也。兩方。若限有事惑者。凡以煩惱名諍者。未必限有事惑。兼通事惑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煩惱諍謂百八煩惱明知。不限有事惑。可通事惑云事。若依之爾者。正見今論文。偈頌三洲緣未生欲界有事惑。長行云。緣欲未來有事煩惱。勿他煩惱已生故。諸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境故如何。
答。凡無諍智以他身所起之煩惱所緣者。為遮防彼惑也。而過去現在煩惱。設雖有緣三洲利根無學聖者。是已生法故。不能緣彼而遮防無色界煩惱。曾無緣欲界見所斷迷理惑。不緣他身法。彼重迷惑見惑故。亦不緣彼身故。無諍智無緣此等諸惑。唯緣欲界未來修所斷有事惑以為境界也。其旨一方疑難之中所出之論文。光法師釋此事云。謂緣欲界有事修斷煩惱。勿他煩惱已生故。諸見所斷煩惱不可遮防。迷理生。內起隨應總緣境故。但於煩惱名諍者。未必限有事惑云等之難勢者。煩惱諍之廣中。唯緣欲界修斷未來事惑以遮防之。依之立稱。無諍智可有何苦哉。此則言總意別之謂也。何足為疑哉。次於正理論文者。會通之趣如前。況見一具。上文標然一切諍總三種。次舉蘊諍‧言諍‧煩惱諍之三種釋也終結之云。俗智力能止息煩惱諍故無諍名還知。煩惱諍謂百八煩惱者。廣總舉百八煩惱俗智力能止息煩惱諍故者。隨唯指欲界修所斷未來有事惑云事。言總意別也。誠證何可如之哉。
重難云。光法師未來有事修所斷煩惱。判諸見所斷煩惱。尤殘疑。所謂見惑取‧戒禁取雖疎迷事惑。正取見‧邊見邪見‧疑為境。貪‧嗔‧慢重迷惑故。五見‧疑等惑為境。此等緣事故。可有事惑云事炳然也。況如邪見共戒。取以有漏出離想因。親迷理迷理緣事法。寧可云事惑哉。若爾。論中述諸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境故。彌招疑者歟。
答。凡以見惑迷理惑。以修惑迷事惑者。是二論之大綱二斷總相也。所以然者。修惑總不緣理故。不及論之。見惑雖有疎迷重迷等之不同。以親迷理惑為本建立之故。以見‧邊見邪見‧疑‧無明正名親迷理惑。如取之取見等為勝。取之取之為道。則名之疎迷理惑。如貪嗔慢等之五見‧疑無明等生愛生恚等。亦名之重迷理惑。今此取‧取‧貪‧嗔‧慢等之煩惱。雖緣惑體法而起。緣迷理惑親迷理惑故。皆從迷理惑為迷理惑之所攝全不名迷惑惑也。故寶法師餘處釋之中。判苦‧集貪‧嗔‧慢等雖不親迷諦理之上而起。然所緣境是苦集故。苦集忍起緣苦集諦。彼即斷故。此則餘處偈頌之中。結遍知所緣故。斷彼能緣故。斷彼所緣故之意也。故以見惑事惑。以修惑名有事惑。誰可疑之哉。次於色法別緣之類者。是為個之疑。設雖此類。既是為少分。何依之可亂大綱哉。況邪見取等。若兼緣心心所及得‧四相等之義有之者。寧可遣總緣境故之文哉。
尋云。無諍智唯緣貪嗔等之惑體歟。又兼緣相俱有等歟。答。雖不分明。可兼緣相俱有諸法歟。
問。無諍智所依定通下地可云耶。答。不通下地可云也。兩方。若通下地者。披今論之文。偈頌無諍世俗智。後靜慮不動長行第四靜慮為其所依樂行中最為勝故。不通下地若依之爾者。願智能遍緣。餘如無諍者。今偈頌之所定也。而光法師解釋中云。願智若依殊勝及依初起。但依第四。若依非勝及依後起。亦通下地乃至欲界願之依地既通下地無諍智所依豈不爾哉。
答。凡無諍智者。令他身所起煩惱止息功德。故得之中之得法。難起之中之難起法也。誠是定力不思議之至極。第四果利根所作者歟。是以論述不動應果能起非餘。餘尚不能自防起惑。況能止息他身煩惱。光法師云。第六種姓不動應果能起。非餘五種姓有學能起。餘尚不能自防起惑。況能止息他身煩惱故以第四靜慮為今所依。不依下地之旨。大都一邊之難勢。但於願智之例難者。以殊勝及初起之願智無諍智也。全非以非勝及後起願智無諍智。何為強相違哉。重意云。無諍智之唯緣未來有惑之邊。雖劣於願智。令他相續止息之邊。還勝於願智故。以身智知諸法是易故。非勝與後起下地。令他身惑止息遮防是難故。初後皆依第四不依下地也。尤有其謂者哉。
問。願智無色界法可云耶。答。可之也。兩方。之者。凡案三界九地廢立上界次第勝。下界下地次第劣也。故無色法細於色界法。色界法麁於無色法。設雖願智之力是殊勝。既以第四靜慮所依。爭得知無色界法哉。是以下論中。明五通緣云。五四靜慮。自下地境相例可同。依之俱舍婆沙兩論中。各一師之說云。願智比量智非現量云云取意)若依之爾者願智既與定心相應無色界法豈非現量境哉。
答。凡以五識相應慧并定心相應慧名現量智者常途施設也。而願智既以第四禪所依所起之勝智也。設雖無色界法是極微細。何無知之義哉。例如下地無漏無漏法也。若夫願智不知無色界法者。如來猶不可知無色界法。況於二乘等哉。說法導更不可有其實。如理師言顯利他德。能方便如理聖教。從生死泥眾生出之明文。頗為虛者歟。若願智之者。以何智可之哉。就中無色界果報者。纔有漏四無色定業感也。設雖建立無漏聲聞分齊。非獨覺之所屬。三洲利根羅漢豈不彼哉。況於大覺世尊哉。其能知智者。則是可願智。若非願智者。彼界四蘊二處三界漏無漏‧為無為三性因果凡聖利鈍‧乃至自相共相無量體用義理。都不可之。二乘之斷三界九地得無漏九地非強之勝能。如來之具一切智一切種智。豈非無用哉。何況願智者。目欲而知如願而了之義。若此智唯知色界法。不知無色界法者。願之言豈非虛稱哉。是以廣考諸論之定判。今論中偈頌結願能遍緣。長行云。以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乃至)以一切法所緣故又云。如先願力正智起。於所求境皆如實知俱舍論云。願智此但緣一切境雜心論云。如願而知故說願智。欲是其事加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問。云何願智無色界有說。由觀等流行差別。如觀行路之人知所從至。有說。若爾。願智應是比量智。非現量智。應作是說。此願智因而知果。不果而知困。故此願智現量智。非此量智此外可勘有之。然亦繁不引之。准此等之論說。願智現量智。直知無色界法云事明鏡也。但於次第勝。下地次第劣也云難者。若唯就定一種論之者。非無其義。若約慧門談之者。未必此。餘處論判中云。樂定那含生無色。樂慧那含究竟。豈無其旨哉。就中於定三種不同。一定多慧少。如四無色根本。雖寂靜闕審慮。二慧多定少。如八分及中間禪。三定惠均等。如四根本靜慮寂靜審慮相兼。靜慮之名方偏在斯。餘處論中。述諸靜慮中有遍緣智。無色根本必不下緣故。二所修所緣有別。則顯此意者歟。其靜慮地中第四靜慮既為最勝。依彼之願智豈不勝諸地智品哉。故願智之知無色法。勿依下差異生疑。次於五四靜慮。自下地為境之者。五通自本專色法以為加行故。以色界五蘊。隨應為所緣境。其為所緣境之欲界四靜慮下地次第麁。次第細也。又五通以四根本靜慮依地。此亦次第勝。下地次第劣也。故此判也。全不可例願智之知無色者歟。次於俱舍婆沙兩論中所舉之一師者。彼是不正義也。何以遣彼為病哉。故光法師釋今論毘婆沙如是言。願智不能無色乃至)如田夫類之文云。毘婆沙者至如田夫類者。有作是言。願智不能無色彼將無色寂靜相別。即能比知無色界乃至)此非正義於婆沙論者。既舉三師異說之中。初二師有說三師應作是說。不既顯然也。何及細論哉。
尋云。光法師意。依身下地願智無色界法歟。答。此事難測。暫可存不之云義也。可思之。
問。願智未來事可云耶。
此事准前論義之也。又上就鴿鳥事粗記之了。仍第重以下略之。
問。當處付法無礙解所緣境。且文身不詮義可云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詮之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名句文三身之相云。趣所詮義。說之為名。即是表白自性義。辨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差別義。不待義聲能獨為所依託。說之為文(乃至)理應有覺不待義聲。此覺不無所緣境。此所緣境。說之為文者。名句二身雖詮義。於文身者不詮義。若依之爾者。以諸法體為所詮義。以詮之名句文能詮體者。諸論一同之定判也。設雖正理論意。何可云文身不詮義哉。依之見下說云。此三能持所詮義。及軌生解。故法如何。
答。如前重成之。可有二意也。所謂文身近顯能詮名句。遠顯所詮義。故以文身所詮義之時。近不詮之故。理一文云。不待義聲獨能為所依託。遠能詮之故。彼一文云。此三能持所詮義。及軌生解。以是邊邊之門也。兩處之說更非相違。退案名句文廢立名身詮義之自性句身詮義之差別文身近詮前名句二身。遠詮義之自性差別也。所以然者。一論始中終之語聲。無非文身故。總名之文身。其中別詮義之性。名之名身。如云色云聲等。別詮義之差別。名之句身。如云色可見為性。云聲可聞為性等。自性差別豈無其不同哉。名句二身其是此。一一之字為之文身之體。一字未必詮自性一字未必詮差別。故非文身之體。況其不詮自性不詮差別之字者。詮自性差別之字之外。如云之云。異云也等之字可見。雖非名句二身之體。然借名句二身之力有顯義之功故。雖無直詮義之能。而終顯義之由。豈非文身之體哉。就中字之總說為文身故。名句二身必攝在文身中。故。若分出名句之時。其餘之字正是為文身之體。未分名句之時。一一之字總為文身。又句中有名故。名還攝在句中。准前可知。然此三種有實體故。名身三種不同。則名名‧句名‧文名也。句身二種句句句也。之名覺其覺中暫緣名想。故以想釋名也。章與句其義相鄰。故以章釋句。字之遍在一部一卷。名之總說。故以字總說釋文也。故今論餘處中偈頌名身等所謂想章字總說。長行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應知此中名謂作想。色聲香味等想。句者謂章。詮義究竟諸行無常等章。文者謂字。‧阿‧壹‧伊等字光法師釋云。梵言那(去聲)摩。唐言名。是隨義。歸義。赴義。召義。謂隨音聲歸赴於境。召呼等。名能詮義。然非義合。非詮義。亦非義合。梵云鉢陀。唐言跡。四足跡。亦一頌總四句成故。今就義翻之為句。句能詮究竟。梵云薄迦(吉何反)唐言章。還是詮義究竟諸行無常等章。以章釋句。章即句之異○以字釋文。梵文便膳那。唐言文。是能彰顯義。近顯名句。遠顯於義。西國風俗呼扇鹽酢等亦名便膳那。亦是能顯義。扇能顯風。鹽酢等能顯中味也。舊譯為味。譯者誤也。梵言惡殺羅。唐言字。是不流轉義。謂不隨方流轉改易。亦是能彰顯義。能彰名句遠顯義也。故以字用釋其文。字即文異稱也。是則‧阿等字‧。是不相應行攝。非同此方墨書等字也。又字無詮無。有詮表無者即是名句即是名句所依。能顯彼二。體無詮無當解釋中引正理論云。趣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表召自性義。辨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差別義。不待義聲獨能為所依託。說之為文。即是迦‧遮‧吒‧多‧波等。理應有覺不待義聲。此覺不無所緣境。此所緣境。說之為文。文謂不能親目於義。但與名句。為詮義依。上三能持所詮義。及軌生解故為法。即三自性說之為身。自性‧體‧身名差別故。三與聲義極相鄰雜。為境生覺。別相難知。故說身言。顯有別體准此等諸文可思合上義也。又案之。一一語聲之上。悉名句文三身可俱轉。若不爾者。三身一體還可立。豈順宗之本意哉。此意定可見于諸論師之所判。然不遑。不考之。光法師解釋。九牛之毛引之。後學必悉之。意之時。兩方之難勢。還為二意之潤色。何為疑之端哉。
問。今論意。法無礙解者為唯緣等。為當緣下地等義可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唯緣自地等者。正見今論文。偈頌結法詞唯俗智。五地為依。長行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若爾。於欲界初靜慮法無礙解者。設雖緣自地等。於上三靜慮法無礙解者。尤可云緣下地等哉。依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正理論隨身‧隨語二師異說畢云。問。二師中何者為正。答。隨語為正。問。何故此論下文法無礙解五地耶。答。據能緣心通於五地理實隨語地。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擇以於無名等之故之論文。述以於無名等故。彼不別緣下等故畢。引法無礙解依地婆沙三師之解云。初說據名隨語繫故。說法無礙解地。後二說據名隨身繫說法無礙解通依地。以緣法難。要智緣他法。此論‧理‧顯宗。竝同婆沙第二說。以五地正解釋之起盡。無爭法無礙解緣自地等(被得)如何。
答。光法師當處餘處。誠以火相返。今論之深致難取證於一邊。然而任光法師解釋。今論意存以等或云為隨身繫。或云為隨語繫之二邊意。隨而自下地緣事。宜依彼也。所以然者。披當處之論文。述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之時。隨身隨語之二繫未聞故。自下地緣事隨而是不定也。而次下述法無礙解依地。唯限欲界四靜慮不通無色之所以云。以於無名等故爰知。今論意存等是隨身繫。非隨語繫云事。若不爾者。何可顯無色無名等故非法無礙解依地之旨哉。因茲法無礙解亦唯緣自地等。緣下地等之義。自能成者歟。故光法師解釋中。當論文云。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依欲界四本靜慮。以於無名等故。彼不別緣下地等故。又婆沙一百八十云○後二說據名隨身繫說法無礙解通依地。以緣法難。要自地智緣自地法。此論(乃至)同婆沙第二說。以五地正見餘處之論文。偈頌欲界有情攝。長行述之云。此名身欲色二界所繫。有說。亦通無色界繫。然不可說此文中雖簡無色界等之說。於欲界四靜慮之中。未分別之故。隨身隨語之二業未聞。況於自下地緣之意哉。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之中。釋今此文之時。則判此論二說後說為正畢。引婆沙評家之說證也。次下云。就前說中復有二說。說名隨語地繫。說名隨身五地繫此是就云欲色二界所繫之前師正義家。光法師自或約此論之始終。或准餘論之說。相開隨身‧隨語之二義也。次下云。婆沙俱有二說。茲無評文次引理文畢云。問。二說之中何者為正。解云。隨語正。以語親能發等故。又等說即是語故。問。何故此論下文法無礙解五地耶。解云。據能緣心通於五地理實隨語地是則餘處之論文不分明故。引婆沙理之二說。今論亦有二意之旨成也。而尋不之時。答之作三釋。今難勢所出之文。是初釋意了。雖無明證。以以語親能發等故之道理。最前作隨語正之釋也。彼釋與當處之釋相望之時。誠雖為難義。至次下會當處之文云。又解。法無礙解五地者。此是隨身繫家無身之釋何足設會通哉。次下云。又解。即准彼文。隨身繫者應可為正當處之論文既為正義。有顯隨語繫之文者。暫可顯不正意。何及會通哉。次於光法師餘處之初釋者。餘處之論文不分明故。暫就彼一往釋之旨可成之。或自本各別之釋故。敢不可知會。重意云。餘處之論文不分明故及三釋。當處之論文是分明故。不及異釋也。
重難云。凡名句文三身與語聲俱轉。與語聲俱生者。諸論一同之定判。諸一師一際以義也。是併雖有語離名而生。全無名離語而生之謂也。故以等云隨語繫義順道理。云隨身繫遠背實義。若夫強成隨身繫之義者。其道理如何。若等離語聲而生之義有之耶。此義者。其文理如何。無其義者。隨身繫頗難者歟。依之勘諸論諸師之定判。遍雖有見身繫文。未成其道理之說。爰知。一師不正義意。不顯邊道理存此義云事(是一)論主若朋部義故顯隨身繫之旨之旨者不然。部存名語一體之義故。尤可云隨語繫。何可云隨身繫哉。若強云爾者。為名之離語而生。豈順彼宗計哉(是二)何況當處論中云謂欲界四靜慮。以於無名等故。與餘處論中云此名身欲色二界所繫。其意全是同。彼文云等在色界。此說云等不在無色。只是表裏之二門。更非別義之所顯也。若餘處之文非顯身繫者。當處之文不遮隨語繫之條勿論也。何云今文分明說隨身繫。彼說二繫不分明哉。良以。今云謂欲界四靜慮。同彼云欲色二界所繫。今云以於無名等故。破彼第二師無色界等也。如何(是三)抑今解釋之中。述以緣法難。要自地智緣自地法。豈不違餘處據能緣心通於五地理實隨語地之釋意哉。
答。凡等與語聲不離俱生之義。更非疑。設雖不離俱生法。以一法地。以一法下地。何為強難勢哉。例如依身欲界六地無漏之時。道戒大種俱生之中。所造定地之所屬。能造散地之所繫。隨身隨語相例可同。次於隨自繫之道理者。誠以難思。然而試案一兩義云。或名實雖與語聲俱生。世情思名在所詮之上。語在能發人之口故。約世情以名云隨身繫。以語聲云口業被得。或論主部意故。以隨身繫義為所存歟。所謂彼部意存名語一體之旨。而語必是隨身繫也。名豈不爾哉。若以為隨語繫者。忽為名語各別。何順彼宗之本意哉。故論主顯隨身繫之義也。若爾。約部意可云隨語繫之難。更不可來者歟。次於當處餘處論文之異者。彼直論等之界繫故。設雖初靜慮等。宜為色界之攝。正明無礙依地故。先不可全同之條勿論也。況云謂色界四靜慮。以於無名等故。故自色界第四靜慮。可等被得。何可必例同之哉。次於當處以緣法難要智緣自地之釋者。就隨身繫之義設此由。何合彼隨語為正之初釋可難之哉。
尋云。以於無名等故者。法無礙解依地之限五地之所以歟。不通無色之所以歟。
答。於之有深思而可之。
答。論中明詞無礙解相云。緣方詞立為第三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進云。光法師釋云。緣諸方域種種詞。立為第三詞無礙解之。凡方者方隅。域者城域也。詞無礙解何可必緣方城域之詞哉。是以於法無礙解者。未必緣方隅城域之等相例可同。如何。
答。凡方者方隅方角。方者四方六方八方十方是也。隅角准之可思。言者詞。言者一言二言多言乃至無量無邊言說。詞者世間出世間乃至千差萬別之詞語也。則是自劫初眾生之情量所立來之詞也。非如限方限隅。非必限城限域。則呼一切言說詞語故。云種種詞。云諸方域也。例金陵大師三論釋之中云。方言三種學者傳方言兩字之時。有兩三之義。其中一傳意云。約眾生之方域所設之言說。名之方言云傳意也。不可有相違也。
問。論文云。詞無礙解地。謂色界初靜慮爾者。光法師地所以。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以緣詞難。唯自地故付之。凡詞者。以語為體也。有對質礙色故是麁顯易了之法也。利根無學所起之退智。何可以之為難之境哉。彼名句文之為不相應行微細難了之法。猶與他地無礙所緣之義有之設雖詞無礙解建立上三靜慮。何不緣欲界初靜慮詞哉。
答。光法師解釋。誠其意趣難測。然而試案義云。詞無礙解親緣詞故。其觀解行相。只如詞能發心故。此智必可與尋伺俱也。是以論述詞無礙解依地不通上三靜慮之所以。云以於尋伺故。兼顯此意也。然其詞之難緣者。與語俱生之中。法無礙解既分取等緣之故。詞無礙解唯取語聲緣之。以之為難。若通緣名語之時。語助名名助語故。其相顯了而易緣。既不此。法無礙解俱生之語聲。而緣其上之等。詞無礙解俱起等。而緣其下之語聲。豈俱是易哉。故光法師法無礙解之時。述以緣法難唯自地智。述詞無礙解之時云。以緣詞難唯自地故尤有其謂者歟。餘處解釋中。亦述詞無礙解之相云。以緣詞難。要自地心緣其意是同。但於語聲是麁色也。何難緣哉云難者。或自本不與名俱之外器非情之聲。或雖與名俱強總緣之聲。此等皆易之境故。全不可例無礙解之語者歟。若爾。設雖利根無學所起之退智。何強是易緣哉。次法無礙解下地等者。此是光法師餘處作三解釋之中。初釋云據能緣心通於五地理實隨語地之意歟。彼自本別解意故。更來不可為難勢。若依彼釋意者。全不可云以緣法難唯自地智者也。
重難云。答之趣頗以難思。先論以於尋伺故者。禪以上尋伺故無語。無語故無詞無礙解(為言)何顯詞無礙解尋伺相應之所以可知哉(是一)次光法師以緣詞難之釋意者。詞難緣法故。以自地心緣之。不以他地心緣之(為言)何約名語之離不離論之可云哉(是二)次若分名語故為難知者。他地之等彌以可難緣。設雖餘處之初釋意。何可許法無礙解下地等之義哉(是三)。
答。三難勢之中。初二准前可會之。委尋之。只如答之料簡。何重可疑之哉。次於後難者。雖分語之名。雖下地之名。既為利根無學所起之退能知之故。更非難故。云據能緣心通於五地理實隨語地也。豈不爾哉。
問。論中付明四無礙解相。且辨無礙解依地。如何判之耶。進言。論中云。義十六辨九。皆一切地。付之。凡辨無礙解說道所緣境。而言說既限色界初靜慮。無通餘地。能無礙解何可通禪以上哉。是以披當論疏定判。法‧詞無礙。如次緣自地名‧語故。以五地地為所依地相例可同。如何。
答。凡辨無礙解所緣不限言說。亦通定惠道。其不限色界靜慮定慧。廣通禪以上諸地定惠。而於辨無礙解之中。緣說道隨一之智起之時。九地無礙解悉起得為所修故。雖緣言說之智。限欲界初靜慮不通地。緣定慧之智是九地故。所判皆一切地也。此是但得必四之道理之所至極也。更不可疑之。故論中上述此二通一切地起。謂依色界乃至有頂畢下云。辨無礙解於諸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
問。頌文云。義十六辨九。皆一切地爾者。一切地者。為指八分八根本欲界。為當除上八地分及中間禪。指於餘地可言耶。答。難測。暫除上八地分及中間禪。於八根本欲界九地一切可云也。兩方。若於八分人根本欲界者。光法師解釋中。出法無礙解依地。述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依欲界四本靜慮。舉詞無礙解依地云。詞無礙解二。謂欲界初本靜慮乘之云義‧辨無礙解依地之時。述皆一切地。明知。除上八地分及中間禪。指餘地云事。若夫兼取上八地分及中間禪者。云法‧辭無礙解依地之時。何不取四靜慮分及中間禪哉。若依之爾者。既云皆一切地。一切之言中何可涉上八地分及中間禪哉。
答。凡此之勝功德依地。多限八根本欲界。不通所分間等之邊地故。指八根本欲界一切也。是以光法師解釋中。個問難云。言說唯在欲一切中。辨無礙解如何通歟。答之云。辨無礙解於說及道。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故通九地問答之起盡。無爭以八根本地及欲界為辨無礙依地(被得)若爾。皆一切地之一切者。唯限八根本欲界九地。不通八分并中間禪云事炳然也。但於一切之言中。何可涉上八分并中間禪哉云難者。是小分之一切。非全分之一切也。或八分及中間禪自本可非為此之依地故。全非其所論。故是全分之一切。非少分一切之義。可有之也。
重難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出法無礙解依地。或云地。或云五地。或云七地云云取意)其七地者。欲界四靜慮之上。加未至‧間也。若爾。辨無礙解依地。豈不通分‧間哉。
答。於法無礙解依地。雖三師異說。以五地之說可為正也。若爾。辨無礙解依地可通未至‧間云難。更不可來者哉。
問。當處付明四無礙解相。且辨無礙解緣何境判耶。進云。論中云。緣滯礙說。及緣自在定惠二道。付之。案四無礙解之相。尤可各各以別別境所緣(被得)是以於前三無礙解者。皆以各別法。為所緣境而第四辨無礙解若以言說所緣者。豈不混第三之無礙解哉。次云緣說道道者是可指言說之能發心。而彼能發心者。是欲界初靜慮之繫。更非地之所屬。何可通禪以上之心哉。就中。心所言說之能發。全非定慧二法發彼。寧可以定慧言說立道之稱哉。若夫緣言說定慧能與言說道者欲色二界定慧。設雖緣言說得道之名。無色界定慧不緣言說故。更難成道之號。若雖不緣言說定慧二法言說道者。其所以如何。抑今此定慧者。漏無漏之中何可言耶。
答。凡欲開今此疑問者。須無礙次第也。所謂四無礙者。是說法導之智德也。故先緣能詮名句文可明其體。則法無礙解起而之。次緣所詮法可知其體。則無礙解起而解其。次緣語聲體可其相。則無礙解起而了之。次滯語及定慧二道說法門。則辨無礙解起而強用。故今所引施設足論云。緣名句文所詮義。二多男女等言別此滯說及所依退轉智。如次建立法‧義‧詞‧辨無礙解名。此顯成四種次第三無礙緣汎爾言說。第四無礙言說。何無辭‧辨無礙之不同哉。況辭無礙解唯緣言說無礙解兼緣說道。其差異彌炳然者歟。次定慧窮微盡念照之。又分滅斷空解之故。說之外兼緣道也。於道之稱者。欲界初靜慮意識相應發慧。與近因等起發語思相應故。與言說直道初禪以上中之慧。與言說遠因等起相應故。與言說為遠道。例如修惑相應表業為近因等起見惑相應思為遠因等起。然言說此等定慧而立故。以名道。豈不爾哉。次今以定慧道者。是限有漏非通無漏。則如云無漏道不與表業為轉因隨轉因也。
問。施設足論意。等離語聲獨起可云耶。
答。不可獨起也。兩方。若獨起者。凡語聲而轉。非語聲不轉者。有宗一家性相。諸論一同之施設也。設雖施設足論意。何可存離語聲獨起之義哉。如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謂名身等依聲而起。非是心力故唯無記。聲是心力親能發起。通三性也。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今所引施設足論中明四無礙解次第云文云。先起能詮次方取義。更取義已方乃有言說滯礙。此先後顯四次第此釋者。等前起。語聲後起(被得)如何。
答。等離語聲而不獨起云事。頗勿論也。更不足為疑。其旨一方之難勢。但光法師所釋旋設足論之文者。是顯為能緣之無礙智次第。非述為所緣之多等境之次第。何來為難勢哉。所謂先起能詮□□。先起緣能詮等之法無礙解云意也。(乃至)更取義已方乃有言者。更起義之無礙解已。方有緣言之詞無礙解(為言)餘文可知。以何知者正見所引施設足論之文云。緣名句文所詮義(等文)緣名句文者。法無礙解。此所詮義等者。明無礙解等故也。更起之字。何為違文哉。設雖起之字。最初既置緣之言。定知。是顯能緣智非顯所緣境云事。
問。論中明四無礙解加行。舉二師異說。爾者。彼不光法師如何判之耶。進云。光法師解釋中。以云傳說此四無礙等之前師判此非正義。以云理實一切無礙解等之後師。判論主述正義也。付之。以串習名句文無礙加行。以串習佛語諸法義為無礙解加行。以串習聲明論為詞無礙解加行。以串習因明論為辨無礙解加行云初師之意。非無其謂。何可判此非正義哉。次云唯佛語能為加行之第二師之意。尤招疑。所謂麟喻大覺俱成四無礙解。如前論中云。佛定成就部行者。如欲界聲聞麟喻。以前如佛。而佛並出之義故。不可聞佛語。具自然智師智故。不可案教。隨欲現前故。不可借加行。據何如來所起之無礙解可以佛語加行哉。麟喻獨覺佛世離教力。如何以佛語加行可云哉。若除佛麟喻云爾者。唯之言豈非無用哉。就中今第二師者。婆沙論評家之說也。故光法師釋云。故婆沙一百八十評家云。如是者。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加行若爾。論主述正義之決判。傍似背文理。如何。
答。光法師以初師判此非正義者。違婆沙之評家故也。所謂評家意。四無礙解悉以佛語加行之旨存之。而初師意。唯限無礙解。以佛語加行云。故判此非正義也。次第二師意。聲聞中三洲利根無學聖者之起四無礙之時。必佛語以為加行故云爾也。於佛獨覺者。自本不案教故。非今所論。何來為難勢哉。唯之言且約此門故。非相違者歟。
重難云。凡三乘賢聖佛語者。就順解脫分位及入聖依身之初。隨應而所談也。如餘處偈頌中。結將趣見諦道。應住戒聞思修所成。謂名俱義境而於入聖以後者。不限有漏定。兼得無漏定故。於事理二法得照了明眼。況於利根無學哉。而至四無礙解佛語為其加行云事。更不能信用。如何。
答。見道已前學三惠習等者。是斷惑證果菩提涅槃方便。非說法利他濟物之善巧。此是不染無知別所得之功德故。至無學學之。尤以佛語南所成之智品者歟。若爾。彼師意豈非存道理哉。
又難云。婆沙論中云。如是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時始得故而三洲利根無學聖者決定可得四無礙解故。初盡智位必可得四無礙解。何後時佛語始得之可云哉。
答。此事俱舍婆沙兩論之異說也。別可論之。
問。光法師釋但得必四論文。引正理論有餘師不具得。無理一必令得四說。爾者。正義可云耶。答。非正義可云也。兩方。若不正義者。凡但得必四者。諸論一同之定判有部一家性相也。而今此師意。既是無礙之時。得餘無礙之義之旨成之。明知。非正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四無礙唯雖是一類功德。其相既各別也。何一之時。必得餘之義。可成之哉。是以如四無量。未必一時成之相例可同。若爾。今師意。寧可非正義哉。
答。凡第六種姓三洲無學聖者一類功德故。尤得隨一之時。必兼得餘可云也。例如論中述辨無礙解之相云。於說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此是但得必四云道理之令然之所以也。或如無諍願智四無礙解之六種功德。同依邊際定得之故。婆沙論中云。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或如聖者之得飲食喜足種‧喜足種‧臥具喜足種‧樂修種。是一時也。如是成之時。其相各別也。何一之時。兼得餘哉云難勢更不可來者歟。次於四無量之例難者。今論意述喜。喜捨無貪無量。以喜受為體云義存之。故緣喜。初二靜慮餘六或五十生。第三第四靜慮之人。雖成慈‧悲‧無量。不成無量云也。故至下明現起之依身成就依身。三人起定成三其定成三者。則指後二靜慮之人云爾者。彼此相例不等。何混俱舍論七卷抄(上)。
觀應元年(庚寅)六月十八日(未時)於東大寺藏輪院之草庵終四五條結集之微功畢。
夫身雖泛末法歲之濁波志猶思在世五年之給仕良以倦筆拙書之少量操文綴義也微望何不送五九之年序乎宛如勝軍論師之經四十餘年立云諸大乘應是佛說兩俱極成諸佛語所不攝故如一等笈摩經之比量矣。抑今日者歷劫仕佛之士閣淨土聖眾穢國群萌之良辰也仍捧當卷上帖草案之微思奉資慈悲施無畏者法味必授福智二財於貧愚之眾生兼奉飾垂跡和光宮皇居之威光常施擁灌哀悲於鑽仰之學宗迴功德之餘薰遂往詣是之望達世親之願乃至法界平等利益(而已)。
右筆和寺傳法會學頭權律師圓範。(年齡六夏臘九)。
于時永享十年(戊午)於東大寺北室密乘坊四月上旬比始筆。同五月二日(卯時)八幡宮談義坊微功畢。
抑此卷世希也然此夏中於案坊撰三百條分每日講可被行由賢聖等者三百條內雖簡此卷不有仍借得次本末兩帖分悉寫之畢至惡筆雖兩其源依事闕書斗也依此功者二世願望圓滿性相如思成就(而已)。
三論宗。英祐(二)。
南無八幡大菩薩知見照明(給)。
傳領三論沙門英憲之。

俱舍論七卷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