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四

輸入者 黃紹亮

分別根品第二之二

今應思擇決定俱生光記解。初解分為二問。次解總為問。初解本據泰疏。彼疏云。問。今應思擇一切有為相不同。生亦各異別生耶。為有諸法決定俱生(已上)寶疏同光第二。今謂。第二為優。以答文二意故。
今先辨色決定俱生疏子注云。別問色也。今謂。圓暉。上文分為總問總答。此下句以為別問。頌曰已下此為別答。然冠注疏改加文字作別答明色也者。此非圓暉意下文云。論云。已辨自性得非得差別云何(總問)且應辨得(別問)頌云(云云)又疏根四(三紙左)云。此中應辨者。勸釋通也。此等文類例可知。然圓暉釋不順三師。分科元不符文。
聚極細立微聚名光‧寶所不同。光師。此論微即是聚。業釋也。理微之所聚。主釋也。二論意別。寶有解。後解。此論同正理論。此(寶師後為善者。以取則理故。此論次下言諸極微聚故)麟不信此釋。以此論云聚極細立微聚名故。今謂。此論已言色聚極細。不言微之所聚。明知。主釋。麟師品藻可謂確論矣。然極微與微名雖近似。體則不同。方廣大莊嚴經第四曰。七極微成一阿耨(二紙左)覺苑演密鈔三曰。阿耨之言。或言阿拏。此云極微。言即是七微合成者。四方下‧及於間。各一極微。七微。謂七極微觸著不相離散。為合成法苑義林章集解八(藥師寺最行)曰。梵云波羅摩阿拏。此云極微。訛云阿耨。今略但言阿拏。一云。阿拏者。此云微。非言極微。以此為正。非略言之(已上)今謂。演密及集解第一並非也。對法鈔一末(四三紙右)云。梵云波羅摩阿拏。此云極微。微者少義也。色中至小立極微名。從七波羅摩阿拏成一阿拏。即從七極微成一微。義舊語音訛故名阿耨
云何八事香味觸麟云。言八事者。且一色聚必四大為能造。及所造色‧香‧味‧觸。故成八也。此說總相。若細論者。一色微。七微共微。及成方分方分已云能與異類成一聚。極少不百四十微。謂所造色‧香‧味‧一一各具能造四大。四四便成十六大種。并所造四總成十。如是一一七微成(謂對向六方有六。間復一成七也)總計百四十微也。今約體類同故。但言八耳。
大種因起三師解別。於中泰光各評念法師釋以為謬錯。寶不爾。評云。念法師源得論意。卻為泰光謬破。今謂。寶師立破甚為精當。具如三家中釋。又惠暉云。婆沙言聲恒成就者。約一切人共說。此論八事聲。即約一身不發四大說也。今謂。惠暉大違三師。其義甚非。
言或得者是故言或泰疏云。言或得者。謂諸行有情與得俱生。餘無情不然。不定故言或。因明心所俱故。通舉行與相‧得並。然意欲明心亦與相或得俱也(已上)光云。若成實論訶利伐摩及覺天計。心所。但心王。心分位心所(已上)寶云。有部之宗十法遍行大乘之中唯之遍行理中云。彼上座言。但三種。謂受‧想‧思。此即唯三遍行。亦不立心所唯心差別說名受等。應錄之(已上)又慈恩唯識述記四末(三紙左)云。根本部說。三法遍行(受‧想‧行)七本(三八紙左)云。其楞伽師‧中百論師等。或部‧妙音等亦然。如前第一卷解。彼雖不言一切心所並無然有少數依心分位差別故。總為此難。如俱舍觸支中。敘部計。婆沙等敘妙音等計(具本六本‧末等)今謂。撿正理論。於部中。根本譬喻論師無別心所(第一之二紙左)又上座室利羅多立受‧想‧思別有體性(第十之十紙左)雖總言部。非無稍異。然慈恩師言根本部說三法。此違理。又言覺天受‧想‧心所述記第一之意)此違婆沙(百四十之七紙)又言妙音師立無心所(述記第一之意)此於婆沙中未見其文。前來皆指覺天。唯第七卷別指妙音。恐應寫誤。又唯識義演云覺天論師部中一師者。此誤之甚也。以覺天婆沙四論師中之隨一故。具如集成編釋。
彼法是何遍於一切依泰師疏。自古諸師皆以多義廢立大地等。如猶論師義立大地三藏八義立。如體法師具九義立。今依俱舍。但義立西域稱讚聰明論。不虛言。
信及不放逸勤唯遍善心光意。唯遍二字各冠善心。一唯善心一遍善心。泰‧寶不然。唯善而遍善心。此解為精。所遍是心王。可言遍善心。能遍是心所。何可言唯善心。又麟云。准正理論。於善法中更立欣厭。故論云。說二及言兼攝欣厭(謂頌中二及字也)厭謂審無量過患法性。欣謂希求過患出離對治。今此論及者。但是十自相及也。婆沙亦別立欣厭。然諸多不者。以非恒起不遍善心故。不立為善法也惠暉云。論主不正說。及字中收也。今謂。麟為正。若大乘唯識等說一。與此論等不同。故唯識述記六本(初紙左)云。且薩婆多法救俱舍‧雜心等。說種。除此無癡及減此一。正理論師說有二。更加欣‧厭。婆沙雖說別有厭等。法救等不說故。此中非之。但言唯善一。不言遍善。故遮彼也。量部說三唯善。此一外更加欣‧厭故。此定。言遮增減執。又遮薩婆多輕安遍善。今言唯善。非必遍善。下雖更說有多善法。其勝用者唯一故。又(同卷九紙)云。頌云捨及不害。此。因解及字。謂及顯善一之外。更義別心所。謂欣‧厭等。梵云遮有二義。一及。二等。不能置等言故。總及字。及字有二義。一顯一各各體別。相違釋。二顯心所。今論但約等取餘義解也。
如是種類應知亦爾。光有解。論此中言。或為一性心中。或為一心人。不可也。寶解為優。元據泰疏。然分明不釋共指何中。
頌曰。惛掉恒唯染。光解。善在地法非恒染亦非唯染者。不是。寶解云。唯善心所非染性故。染言已簡。寶解為當。
對法中說是名惛沈。發智論第二(九紙右)曰。云何惛沈。答。諸身重性心重性。不調柔不調柔。身瞢心瞢。身憒心憒悶。心惛重性。是謂惛沈宗論六(初紙左)云。惛謂惛沈不樂等所生心重性。說名惛沈。由斯覆蔽。心便惛昧。所堪任。瞢憒性故。由是說為輕安所治。大種能生因故。此為先起身重性。惛沈惛沈。彼是身識所緣境故。理全同。
天愛汝今不閑意旨。元瑜理鈔第九云。此第二師立義。還謂論師天愛者。其人劣弱。為天所矜。意存相篾故名天愛也(已上鈔文)具如唯樞要述記釋。言至者。光‧寶不釋。舊俱舍云。天愛汝知至不知術。不閑者。玄應音義五(四紙右)云。字體作憫同。??艱反。閑謂習解之稱也。慣習工善曰閑也。
第一句謂謂除前相。婆沙二(三紙右云云)。
頌曰無慚無愧寶疏云。唯善心所不善已簡。不勞唯遍。此釋亦與光師別。寶解為正。麟云。今詳。大善地法本不通染。豈用非唯非遍以簡之。若言非遍者。應顯分通義。
如是煩惱地法。正理論一(九紙右)云。類言為攝不忍不樂憤發等義。小是少義。顯非一切染污心有。非唯少分染污俱。仍各別起。無相應義。唯修所斷意識俱起無明相應。
如是類法各別現行。諸師解別。光師總分為二。一唯修所斷。二唯意相應。泰師為三。彼云。一如是類法唯修斷。二意識地起。三無明相應各別現行。具斯三義煩惱圓暉亦分為三然不‧同。彼云。謂三義。一唯修所斷。二意識起與無明相應。三各別現行。具此三義故。獨得名煩惱地也今謂。神泰圓暉唯字局在修斷。光師流至意相應。寶師細分為四。唯字冠上三。泰‧光‧暉師皆過失。寶符順論文。光解太粗。舊論不立各別現行之義。然此論現有。光解何不舉用。忿等心所各為主治各別現行。是不共用。立名由中殊為至要。又光‧暉二師會意不開為二。甚失論旨。麟云今詳新解。四義為勝。且如無慚愧等二及煩惱六。雖唯與無明相應。非唯意地起。不可義。睡眠意地起。不可言唯與無明相應。通三性故。故和合意地起與無明相應為一者。不盡理故也。又泰法師無明相應‧各別現行義。亦有巨害。何者。煩惱地‧不善地。雖與無明相應。而非各別現行三師皆不免失。寶師辨別尤為精緻。
所作體說為不淨。准義釋。一從所緣得名。二從所依得名。三從因得稱。此即第一也。舊論云。何法名惡作。於所作後燋。此心法惡作起故名惡作寶疏云。謂不稱情所作業。惡作。非是不如理惡作不善悔緣善所作。能追心緣惡作。從境為名。即是惡作惡作。是財釋惠暉云。惡作者。如昨日作善事。名作。望今日不稱情邊名惡。惡之與作皆屬昨日境。今日心追悔緣惡作境生。全取境名。有財釋也。又唯識述記七本(三紙)云。或有解云。所作是境。而嫌惡所作。是悔惡義。今言作者。是所作事。能於悔。惡即悔因。因者境界。依之生悔故。以惡作言通說彼境故。總言惡作是悔之因。其實惡者即是悔也(已上)今謂。述記。作言屬境。惡言是心。分取他名有財釋也。惠暉等意。惡作二家俱屬於境。全取他名有財釋也。
於未事是我惡作唯識述記七本(四紙)云。言所作者。非要悔先有事作名惡作。悔先不作惡作故。如追悔我先不作如是業是我惡作如是之事是我惡邊作也。作者措也。是我惡措此事。俗云借作。一體異名
此二各二處而起。婆沙七(六紙右)云。此中惡作四句惡作不善處起。二有惡作不善善處起。三有惡作善處起。四有惡作不善不善處起。第一句者。謂如惡事已。生追悔。我所作者非為好作。何因作此。不善事耶。如護學處苾芻等。越便生悔恨。第句者。謂如作善事已。生追悔。我所作者非為好作。何因作此無用事耶。如勝家長者獨覺食已。生追悔。我寧以此食與奴婢作便。何乃施。彼髡頭沙門。第三句者。謂如一作善已。生追悔。我所作者非為作。何不多作此善事耶。如尊者無滅我若如彼威德更多施。何太少耶。第四句者。謂如一作少惡已。生追悔。我所作者非為好作。何不多如是事耶。如屠膾等作少惡已。悔不多作(已上論文)麟記釋此四句。第三‧第四不符論文。惠暉解釋害。然四句次第稍有錯亂。對文可知。
外方諸師亦通無記。外方者。或言外國。此論四(五紙左)婆沙理等。或唯言迦濕彌羅外。如婆沙百九十(五紙左)及舊俱舍論罽賓國外諸師言雖稍異。意則皆同。元瑜理鈔第九(三九紙左)曰。俱舍中云外國師說。即印度諸國薩婆多師釋(已上鈔文)光記云。前二是迦濕彌羅國師說。今外國諸師有三。即是印度國諸師也(已上論文)又有言西方師說。此論四(五紙右)婆沙理等。此謂乾陀羅國。以彼國在迦濕彌羅國西故。理鈔云。此乾陀羅國薩多師(已上鈔文)然西方師亦言外國師此論十六言外國師俱舍西國師光記十六七紙右)云。西方諸師即是健馱羅國諸師也。婆沙云外國師。又云(同卷六三紙左)此論名外國諸師。婆沙(百五之二紙左)云。西方諸師。此健馱羅國亦在迦濕彌羅國外故名外國。又當迦濕彌羅國西故名西方(已上記文)外國之語寬通諸國。以除迦濕彌羅自餘諸國。皆言外方‧外國故。故西方師亦言外國師也。問。此所言西方及外國師。是何部宗師耶。答。諸不同。元瑜皆為有部異說上所引理鈔釋。又泰云。外方諸師令憂通三性故。執惡作無記憂俱。然雜心論悔增三品是外國師義。光云。前三是迦濕彌羅師說。今外國諸師有三。即是印度國諸師也。故云云(加泰師所引文)依此等文。泰‧光兩師。此外方師。為有部中異師。光釋依正理鈔。又寶師唯言異師說。更無細釋。又圓暉遁麟等。此為部師說。今謂。此釋不然。泰‧光等師皆言有部中異師說。不言異部。又若是部。則顯宗論何舉此說。以彼論中多顯有部宗許故。然乾陀羅部‧有部等師而居。非局一部。外國亦同。又此論第六(五紙左)說色法同類因之計。十六(初紙)指之為譬喻諸者計。然婆沙第十(九紙)指之為外國師計。又婆沙百三一(三紙左)云西方諸師譬喻尊者。准上諸文。外方及西方師即是宗師也。是故光‧寶等師。臨處批示。此論諸文不可一概而論。
不善者及無慚愧。疏云。不善有十‧謂瞋一。煩惱中忿等七。除諂誑憍。及無慚愧(已上疏文)正文云。此十煩惱者。若依論文。不說忿等煩惱(已上正文)今謂。疏謬也。然正文亦未盡理。疏意者。忿等煩惱地。瞋不定。不煩惱。是故論文中。煩惱二字雖在瞋下。然其所名在於忿等。非名於瞋。此釋不然。所望不同故。若煩惱。則不在其中。若言鈍利十煩惱(食等五鈍使見等五利使)則瞋亦得煩惱之名。今文亦爾。煩惱二字名於瞋關忿等。何以為證。理‧顯宗並云。唯不善者。謂煩惱無慚愧。除諂誑憍所餘忿等。此文足為憑據矣。
忿被馬勝。盡滅無餘。具出婆沙九(初紙左)言。無餘滅者。麟云。舊云。謂於此等地起道。斷第四禪煩惱盡時。諸四大種究竟離無餘滅位(准此。但約離繫名滅。又解。即離無色不受色身。名無餘滅。二說並非要無餘涅槃方名滅也。已上注文。今謂。准婆沙論。初說為正。彼云。大種造色四定滅者。謂四靜慮。依未至滅者。謂依初靜慮近分靜慮間‧空無邊所分。此中靜慮入勝根本地而能現前煩惱故)。
此中怖言能生怖故。怖是心所。染及無記。如婆沙第三七說。惠暉云。現當二世惡果是怖境。能生心所怖故。今喚罪名怖。因罪 受怖果名也今謂。此釋不允。此罪名怖。罪業是因。因立果名。論文不然。惡果是因。畏是果。因見惡果畏故。二世惡果名怖。是因上立果名也。
此類有法說名無愧。惠暉云。無愧行相有體性。與惡慧及與無明為因無明惡慧。推功歸本故。言無愧不怖因果也。
補特迦羅泰疏云。補特迦羅。此云取趣。謂五道眾生諸趣。此名通五趣假者若人。唯在人趣假者之名。不通餘四趣也(已上)慈恩玄應等亦同。
是謂慢憍差別之相。寶云。准上論文。慢謂方他。憍唯自傲。是謂慢憍二相差別(已上)光師引婆沙論二(九紙右)明少分自相續。寶師意謂。此論正意唯約他為。憍慢別。又舊俱舍。慢憍云慢醉。
不淨界故名心。三師解別。泰云。復有婆沙師釋言。令三界六道不淨界種種差別為心。亦同前集起義也此釋。界是差別之義。光師。界是性義。寶師。界是性義‧因義。然光師意謂。以種種釋心義。寶師解似似泰師為集起義。
名有行相起行相故。若大乘義燈三(六十紙左)云。本釋云。自體分別為行相故。行相見分也。類體亦然。此意。見分行相者。行應平聲讀以見分能行於境相故。此見分行相名。評取初解云。然本但是行於相義。類體亦然者。以行相不可知。類體亦然。然西明疏并顯所緣一行相。總為三釋。評取第三。第三釋行相言者。即領納等各不同故。名不一行相。此意。行者即去所聲讀。正是能緣之行解也。又解云。行於相故。帶相行故。名行相。此即平聲。相通影‧質。即同本釋。又云。汎言行三。一境行相。即十六行諦。二能行相。即十二行法輪三行行相。即無分別智等。前二是局。後即通(慈恩述記三本三十紙左義釋光記之五餘(三十紙右)云。問。行解行相差別云何。解云。言行解者。謂心心所行解不同。於諸境中取總別相。即是心心所作用差別。此之行解所緣境。或起正解。或起邪行上所說。即行名解故名行解言行相者。謂心心所其體清淨。但對前不由作意法爾任運影像顯現。如清淨明鏡眾像皆現。三會行相名者。問。如前所引無慚四句所說行相。彼論應言行解。何故乃言行相。又若義同即差別。何故相對差別耶。解云。若言行解。是心等作用差別。若言行相。有其二種。一影像行相二行解名行相。前為對辨差別故。作用行解影像行相。各據不同。實有差別。又云。問。行解行相據何一行相。解云。據行相一行相。心心所法其體淨。隨對何境法爾相現同此相。名一行相故。阿毘達磨等二云。如眼識等生。帶等義影像而現。能了境(已上論文)此准知。但行相一行。問。心等行解。有說亦同。如何不名一行相。解云。行解異說不同。理非決定行相同說。故約此明。又解。心等行解。有說同故。亦得一行相。此言行相。即行名相。五明得能緣名者。問。行解行相為約何者說名能緣。解云。據行相說。非據行解。謂彼心等對境之時。有影像現。據此義邊為能緣。境所緣。以心心所緣境時。非如燈焰舒光至境。非如鉗押取彼物據影現義名能所緣。問。清池明鏡亦有像現。應說彼類亦是能緣。解云。雖有像現。而無行解。非如心等。亦不說能緣。問。若爾。應約解為能緣。何故約彼影像現說名能緣。解云。行解或正邪於不定行相理定。故約此明。又解。正行相為能緣理實而言。亦兼行解。又解。但行解為能緣。以是用故。又解。正行解為能緣。以是用故。亦兼行相。又解。俱正約彼行相行解為能緣。以此二種必定有故(已上記文)今謂。大乘小乘中。釋行‧相義有行趣‧行流‧行解等別。相有體相‧狀‧相貌‧相似等殊。此約六釋而言。有依業‧有財等義。具如集成編三本之一(八二右)。
平等者各各亦爾寶師大破光解。然光師。此中解所依等以為數一。寶師意謂。相似為一。非謂數一。然光師解。非必局數一。第一卷中(三十紙左)解云。據行相一行相。心心所法其體淨。隨對何境法爾相現同此相。名一行相故。阿毘達磨第二云。如眼識等。等生。帶等義影像而現。能了境(已上論文)此釋亦同寶解。若大乘瑜伽所言所緣‧不一行相。慈恩等師或約數一。或約相似而解。不可一概又惠暉等不領會寶師能破意。妄破光師。併觀可知。
已說心心所何者是耶。光云。問。准前文勢。此中應結心所法不相應行。何故此中亦結心耶。解云。辨心品俱生。及名中兼明心故。故亦結(已上)今謂。光師此釋本據元瑜理鈔。正理論云。無色法中已辨心心所。今次當辨心不相應行彼鈔云。問。前於心所之初舉四有為。結二一。理應於此結前心所不相應。何故此中乃於無色結二生。未詳其旨。解云。由於次上括異名中。兼名明心。不唯心所故。於無色結引。可知。
名身等類二(初紙右)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和合性。類者。顯餘所計度法。即前種類。謂計度離得等有蘊得等性。如是諸法不與心相應故。說心不相應行。非如心所所依緣相應而起元瑜理鈔第九(初紙右)云。今此論主。於四外計有和合性故。於等中攝之。復有餘師。於得等外。更計度蘊得界得處得等。當知此得之流類。或於非得外計不和合及追等。當知即是非得之流類。非有體故復言類。故今等言等取體。類言類取即體異名
如是諸法心不相應行不兩乘並立斯名。具略不齊。或略言不相應行。如舊俱舍等。或言心不相應行此論等。或具言非色心不相應行名有具略。體則不殊。又小乘。其數多寡亦非一准。今依對法鈔三(十紙左)云。心不相應下總明不相應依別位立。此如瑜伽第三菩薩地‧第四十‧第五十二‧五三‧五十六‧顯揚第一四‧八‧對法第二‧唯識第一‧第二‧五蘊百法等。不相應。然五二‧三唯說有三。與此同。五十六‧及第三有四。一諸不同者。雜心立四。俱舍亦然。然有差別婆沙復立非得。並如彼釋。成實論一。謂無作成或非色非心故。今若瑜伽第三‧五十六‧顯揚第一百法論立四。若成唯識五蘊論四。此中立三。解云。諸論並有四。此論‧五蘊皆有等字。故此等和合五蘊等取後不相應。成唯識既破小乘立。以亦唯四。然如成業‧唯識等說上座部等更立不失增長量部立隨眠等。彼難破之。於不相應亦不建立解云。此如瑜伽四。略故不說。對法和合者。彼云。以有種故。如見所斷種上異生性。是不和合一分。既略一。餘略不言。今難不和合。既是非得和合應是得。一攝餘。應亦略得而不說。今假以對於不立非得故。對和合略去不和合。如對勢速不立遲緩等。其義亦然。問。瑜伽等何故不立對得立非得等對和合立不和合耶。據實餘法皆應徵難。答。皆對立。然顯揚論說。復所餘如是種類差別。應知。故知。對得等立非得等。然諸論中略不建立(已上鈔文)然釋其名。諸師解別。泰疏唯引二理不加別釋。光記心不相應異心所。行謂行蘊。簡色及無為。非行蘊故等。寶疏云。心不相應者。簡心心所非色等性。行蘊所攝者。簡色及無為法。是故名心不相應行。略結名也。廣應言非色心不相應行。今得言不相應行。亦得簡諸法盡言不相應一切心心所言行。行是行蘊。簡色‧無為此諸存略名(已上)今謂。光師解共釋心不相應。唯簡心所不簡心王。寶師兩簡心所若言與心不相應心不相應。則此唯簡心所法。如光所解。若言與相似心不相應。則此唯簡心王。如慈恩對法妙鈔云。今但簡心故名心不相應。准上所解。寶師以為兩簡。有太過失。又圓暉疏云。此四種體非心所不與心相應。名心不相應五蘊門中是行蘊攝。故名心不相應行(已上)此釋大同光第解。然惠暉云。此疏釋云。不與心相應名心不相應有色法無為難也(已上)今謂。今疏妨難。恐惠暉師錯本故為此難。然理‧顯宗並言。說心言者。為顯此中所說得等是種類。諸心所法所依所緣皆與心同。亦種類。為簡彼故言不相應。諸無為法種類。無所依緣故亦是不同。為欲簡彼故復言行(已上論文)今謂。眾賢論師簡持為釋。似有淵致。然泰師雖用。光‧寶不舉何也。於中寶兩師多據理。今不舉用。應非無意。夫梵土論或未悉其方。若准支那釋家法。眾賢此釋叵言穩暢。況又心心所等混淆分。光寶不用。蓋為此也歟。
二種婆沙百五七(四紙右)云。此中得言何所顯。謂獲‧成就云何知然。施設論說。得云何。謂獲‧成就。獲云何。謂得‧成就成就云何。謂獲得。得‧獲‧成就聲雖有別。而異。
二者得已不失。疏云。言成就者。先未得法今時已得。先已得者今復不失。此所得法流至現在成就故(已上)今謂。泰‧光‧寶等並為義。圓暉分為二義寶疏理云。先已得得說名成就者。有二。無始以來恒成就者。二初得已後第二念去。皆名先已得得(已上)會釋。寶師亦分為二。然與圓暉不同。寶解。第一本來成就。第二約二念已去。圓暉不爾。第一約先未得法。第二約已不失。第一彼此大異。第二雖似非無稍差。寶師約念相續而論。圓暉就失不失而言。又光師意。此論‧理稍不同。元瑜亦同。光記此中多用理鈔。寶師意謂。二論無別。以獲‧成就各有二品故。
應知非得二滅中。泰疏云。二釋第句故。言應知非得與此相違。非獲‧非成就非得義。三釋下兩句。於中問初三字。於何法中有得‧非得。次舉下七字答。唯於自相續及二滅中有得‧非得
墮在自相續中。泰疏云。一期不斷名相續。非情無命名非相續成實論云。然心相續名之為命。命是假法薩婆多宗。命是法。即命辨相續
對法中皆成擇滅。發智第九(九紙右)之意。疏云。諸餘有情者。一切聖人也。麟云。諸餘有情者。即前所除之外苦法智位已去。及先離染苦忍聖人。兼餘一切斷惑性。此等諸類皆成擇滅為餘也。章中言餘有情一切聖人者謬矣。論文既除異生。明知不具縛即是所取惠暉云。諸餘有情者。苦法智已去聖人。二即先凡夫斷惑入聖苦法忍。三凡夫斷惑者。皆成擇滅元瑜理鈔云。一切有情皆成非擇滅異生。及縛者見道苦法忍位人不成擇滅。餘皆成就。但言除縛。理亦應盡於凡聖各別分別。故說二門
決定不言有得。元瑜云。非得虛空。非心所引故。不違內起故。問。非情非擇滅云何。答。亦由是增上果不生。亦應成就。亦許人共成。猶如擇滅。應審思之。
何緣知有別物名得等。自下部‧有部問答往復。此同唯識第一破有不相應述記二本四八紙)又彼論中。非有部廣破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他地部。成實無表戒等‧量部不失增長正理論所立和合性等。
謂名與色轉變差別。若大乘部中。無性攝論第二云。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前念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又云。謂如是執。色心無間生者。謂諸色前後次第相續而立。又此論第六(三紙右)云。熟果不應餘所得。果具二義方得熟名。相續轉變差別。二由隨因勢力勝劣。分限等。光記六(三十六紙)云。論主宗義。熟果不應餘五因所得。果具二義方得熟名。由造非即感果。要待相續將欲感果轉變。正感果時名差別。由斯果體方乃(已上記文)今謂。此釋與今論文併觀。然光法師釋此段文總三釋。並不允當。第二‧第三殊不順論文。第一並為異名者。三義雖非種子之外。然不可言立為其名。是功能義品也。將舊論來助。此論文。又泰師所解非有妨礙。寶師無釋舊論云何法名種子。是名色於生果能。或現時或當時(今論云展轉鄰近。不言現時當時)由相續異類勝故。何法名轉異。是相續差別。謂前後不同。何法名相續。生成因三世有為法。何者為勝類。與果無間能(已上論文)泰疏云。薩婆多問。此中何法名種子十六論主答。謂五蘊名色中有功能類果。所有展轉鄰近生果。此功能由三義。相續。二由轉變。三由差別種子成。問。何名行第二轉變。答。謂身相續中。前後變異性。如種子由水土故暫帳大變異也。何名第一相續。謂望後為因。望前為果。相續三世諸行。問。何名答第三差別。答。謂有展轉無間生果功能。與餘不生果法差別也。亦可。取最後一念無間後念功能。與餘念不生功能差別因果時故。無間生果功能也。
然有處四念住者。泰‧光‧寶師皆用大乘三成就義。於中泰‧光引對法論。然瑜伽對法並明三成就大有差別。其部計大同瑜伽。與對法別。如慈恩唯識述記二本(五九紙)具辨。然光師云部同對法論者。不曉悟大乘宗致也。振古讚言大乘光者。可謂虛名矣。
學無學疏云。頌言非字流至無學。謂非學‧非無學也。麟云。又解。此一頌總舉三學。非者是非學‧非無學法。學者是學法無學者即無學法也。今謂麟釋鑿之甚矣。解非所斷亦同。
三世法得各三得。光記云。問。現在類忍如何有法前得耶。解云。現在類忍雖復有法俱得‧未來類忍有法前得。約忍種類說故。言有法前。以所得法據種類說故。又解。現在類忍。今雖有法得脫現前有法前得。約容有說有法前。又解。現在類忍約三世而言。有法俱得而無法前得。此現未來法前得故。亦名有前得。此未來得約世橫望。在現忍後。而名前未不名後得者。以此不起即已。起必在彼忍前。以能得得約容起用說前後俱也。由斯現忍亦有前得(已上)今此三釋亦出於下非想見惑中。然第一釋約種類解。婆沙十六字是種類義。光師信用以為第一。第二約容有解寶疏大同此解。非無稍異(麟云。若依新解。但約容有。同第二說)寶疏云。婆沙百五八。俱‧不同。此文明三世得。然就法辨得。四種。謂前‧俱‧後‧非法後。若就得辨法。有六種。一有法俱得。如異熟生等。由身劣故。二有法前得。謂如見道類智世俗智畢竟不生故。三有法是俱得及後得。如別解脫戒等。無前得故。四俱得及前得。類忍等。即是剎那時捨故。五具有法前‧俱‧後三得。所餘不善等。有前得集成行三世故。六非法前‧後‧俱得。謂得二滅。所得法三世故。必有法有法後得。以所得法現在時必有得故。類忍有法前‧俱者。以不定故。若現起者。若未來者。皆容有二得。不應言各得及有二得。若爾。同四行相從義過。若定法俱過。如後述(麟云。謂此類無始未曾習故。此類忍有前得。應道法智時已成彼忍。故無前得。既無前得。今何言有。故興此問。理實現前忍智皆無前得。良以。無法後得。一類。因標此有前得故。乘而起問。餘諸忍智雖無前得。又不標舉故不問也)下疏亦云。以不定故。容有二種非得。以非想過去見道煩惱。論過去世中。煩惱未起之前。皆容入聖。若未起煩惱斷見惑。煩惱有法非處得。此說。過去煩惱不得非得(已上)第三約種性解。然惠暉師一一破斥。破第一云。豈有問現忍上得。將未來忍上得答。破第解云。豈有入現在有法俱得了。卻不入現在有法前耶。第三解取未來多未起前得。即是現在前得流類。破云。設三類未來法前得起未盡。亦不可將配現在一念類忍上前得也。寶法師釋云。現忍未起已前有法前得。此忍現前有法俱得。未來未起類忍亦容有二得。今約現在世一念忍能引二生。名現有二得。非是二得同念起也(已上)今謂。光師三有巨妨。義門多端。設非一。是常途。非適今也。寶師容有之說。其義亦不遠矣。
非學非無學差別疏云。非學非無學法雖是一。其法上得即通三學故。言差別。麟云。與差別。今謂。兩說並不允當。此法能有多類可辨別故云差別。非謂三之別。
差別者。各三世非得婆沙百五八(五紙左)解非得云。亦無非得。無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光記云。言亦無有至彼類盡故者。此是反解顯無有法非得無始來恒成就彼法。於未捨位。必彼種類入過去盡。可得有法非得。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法。於未斷捨位。必起彼法種類令盡過去。以彼種類無量無邊不可起盡故。無有法非得(已上)疏云。此十六字為遮非想見惑難故。謂唐三藏婆沙了。人以非想見惑三藏言。全有法非得。其難意者。非想見惑無始來成。無法非得見道斷已。畢竟不退。於過去見惑。理合有非得。何故無耶。故三藏婆沙加一十六字為通此難。其十六字意者。謂非想見惑未斷已前。為未捨。於未捨位。必人起未來非想見惑過去盡。以未來見惑種類無邊。起不盡故。及見道斷見惑時。於未來非想見惑有法非得故。過去非想見惑約種類說。不可有法非得也(已上)麟云。人以非想見惑三藏者。即寶法師難也。其難意者。謂前在非得但在三句第四有法非得一句。今難令應有之難詞。如章十六字言非無始來等者。此非字句下連續即可解也。謂但非其未捨必起種類盡等。不非無始來成。良由難詞言無始來等故。今具牒彼難詞。總非其難故。置非字在上釋。言約種類者。謂過去見雖有法非得。今辨未來者。合即通非得也。以未來過去同是彼見惑故名種類也。又云。問。所以唯將非想惑難者。答。以餘地煩惱數斷故。間斷時。在未來有法非得也。若爾。非想修惑無始來成。何不為難。解云。非想修惑斷容有退。既復更起時。知當時種類不盡。其未來有法非得故。皆不約彼為難也(已上)惠暉云。寶法師云。初以過去非想見惑三藏。前引婆沙文。所不得法有三句。合更四句非得非想見惑已入過去者是。唐三藏依難便立第四句。第二遍以未來未起見惑難。即除所加第四句。再加十六字雙遮二世見惑難。如非想見惑無始成就。未以見道斷名未捨。此未捨位。無起未來見惑過去盡者。所以遮言非。意云。道理得入過去盡即可言非得。既此理。即是見道現前。隔過未二世見惑過去非得。望未來非得即是婆沙三句中第句收也(已上)今謂。麟云具牒難詞者不是。光師但云反解。何具牒難詞。然圓暉師總言人。不別指其名。若難者實是寶師。則何不如餘處顯出其名耶。但至遁麟‧惠暉等(宋傳亦同)明指言寶師難。然觀寶疏。但言被難之後。重改婆沙等。不言已親難責。然則其立難者未知誰是。問。光師用種類義。寶師何者。答。寶不用。故言由不得婆沙意故。由未盡理。麟云。若准新解。與此不同。彼唯約一念以論。不約種類說故。
本論言非得異名。文見於發智二(二紙右)言異生者。婆沙五云尊者世友如是說。能令有情異類見‧異類煩惱。造異類業受異類生故。名異生(已上)理云。為總不獲一切聖法。為唯不獲苦法智忍有說不獲一切聖法。若爾。豈無非異生一總成諸聖法故。不獲不雜於獲。是異生性。若雜獲者。非異生性。故有失。若爾。本論應說純言。不爾。雜言見義有故。說此類食水食風。

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