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六

       輸入者 黃紹亮

分別根品第二之四

有六種如是六種。六因之義。具出婆沙十六(七紙左)五(初紙左)顯宗八(四紙左)辨其次第。出顯宗論寶疏‧暉鈔依順詳釋。然部不用六因。以無正經說。又大乘中。對法‧顯揚‧邊等。說六種因。本出楞伽經。應知。
無障住故。婆沙二云。復次無障礙分。是能作因諸法自性障礙自性故。非能作因障礙二種。一者世俗人立座障礙餘者。二者勝義。如自性障礙不自在飲食於身種等於身。泰‧寶疏作芽。光記作身字。今謂。身字草誤。作芽字。舊論云。飲食於身。田等於芽。
有作是難皆成殺業。泰云。一人殺生時。餘人皆無障。何緣一切如殺者皆成殺業
俱有互為果心於隨轉。顯宗論九(初紙右)與此頌文不同。第一句俱有果法。第句云心心隨轉等。第句同。三句全同。
此中應辨隨轉法。光‧寶兩師釋俱有意見不同。是故先師以此中應辨一句屬為句末。神泰圓暉亦同。寶師入後段中以為句頭。然正理論五之六紙右)云隨相非互為果。然為因故。此為因相。彼更辨。又理‧顯宗徵起後頌。改為隨轉法其體云何。若如寶師所解。此論此中應辨等語徵起後文。則二論中何須更改文言。寶師此中分文不允。然一果為俱有因。婆沙理其文分明。以互為果為俱有因。理破之。顯宗改第一句俱有果法眾賢不信。於茲可知。若依寶疏婆沙十六雙舉類互為因法。以辨互為果相。此雖非明文。有其義意。依此而言。則有宗中釋俱有因具含二義。至入阿毘達磨論明立二義。蓋為此也。然光師等釋此中應辨。言出有部過以勸釋通者。理不應然。麟評云。今詳婆沙評家既以一果釋俱有因。世親論主自以互為果釋。何言論主卻出有宗過耶。故理師彈此論互為果過。遂以一果釋俱有因也。舊云。阿毘達磨是此論後造。言互為果者。學我世親阿闍梨也。准此等文。不應是論主有宗過。請重詳之。然寶師意。一果‧互果並不遍。然亦並無失。例如變礙名色。今謂。此例大好。足以順成。然此本出光師。更加潤色。是寶法師智辨解釋之巧也。
由時果等。泰疏云。初頌頌本四。略說三等由時等。二果等。三性等今謂。泰釋不順長行。釋云。略由時果‧果等。等故故光云。等四種總為時故。此等言不通於時。但在果善。若據舊論。等字局不通時‧果故。長行云。隨果者。謂同功力果‧果報果‧等流果故。隨等者。善惡無記隨心亦是善惡無記
由果等者及一等流。光云。問。此論一果為同何者。解曰。或同婆沙。或同理。皆有妨寶云。今詳。所明一果。同其婆沙不同理。以依婆沙而造頌故。異端。應指陳所以。人云亦同理者謬也。
十因隨轉。麟云。但是據其大位。非要皆具十因。如三性不可俱故。無漏隨轉無異熟果故。
諸由俱有因故成因。麟云。上因字是因由所以之因。下因字因緣因。謂若由俱有之理。得成因者。必是時故。言必是俱有等。或俱有俱有因故成因者。謂或諸法雖是時。不由即成俱有因。即如八對之法是也。
非一果一等流故。麟云。此即前七對一果義。第八與所得以不定故。論別明之。又上八對於十因。前之四對及第六對皆具七因。但果等三也。第五一對是等四。無等三及果等三。如色聲三性。香等唯無記故。第七對亦爾。第八與所得雖有性。然不定此或前或後。偶然相值故。
與所得或俱生故。泰疏云。或前或後。雖或俱生。疏故非俱有因。
互影時亦為因果。泰‧光‧作芽。泰疏云。如日在東出芽有從土初生。眾微共起芽之東極微餘物障光明。牙西極微西面影現。牙東極微障光不現影。西極微西現影不障光。如何說此影用牙為因耶(已上)准泰疏文。互字寫誤。作芽字(論十六‧紙左亦有芽影喻。光記作芽)光記大同泰疏。然除芽從土初等文。是故難決依何字。論及記疏諸本不同。或作身字‧形字。又唯識述記多引此文。字皆不同。然芽字雖復不隱。非全理。八(九紙左)曰。又說。緣杌而現影故。杌既是假。影應非等。
三杖互相住。光記九(四五紙左)云。般利伐羅多迦外道。此云遍出。即顯出家義。是出家外道受持執三杖行。擬安服瓶缽等物。並剪鬘髮。無義苦行婆羅門外道受持杖行。被烏鹿皮(已上記文)實疏六(七紙右)云。西方有外道等。將三杖行。時即上安火灌。繩上安鉤。用繩繫三杖。交立於地(已上疏文)楞伽經七云。鹿皮三岐杖等。
所成等。惠暉云。所成等者。此論唯約欲界
同類因者。為同類因。解同類因有依主‧業二釋。寶師斷云不及主者何也。今謂所以主為優。以有教理故。教者。十六(初紙右)云。能養能生或遠或近諸等流果。名同類因(已上論文)准此論文。與等流果為因名同類因。是依示釋。理者。同類媽因。名同類因。是業釋。然同類之言本於果。若有因無果法。則對何名同。諸因果中。有唯因果法。無唯果無因法。故主釋於理為優。以對果因故。
謂善五蘊皆不為因光師此四說中。以第四說為正。此依泰疏。彼云。今俱舍文亦同婆沙四說。皆無評文。准迦延經。第四師為正。迦延云。四大一增上。四大是色陰。意入是識陰。故知。無記色陰不與無記四陰為因。有云。無記有緣不與無記無緣根為因。故知。無記四陰不與無記色陰為因(已上疏文)寶師破此。以第一說為正。破立有理。暉疏此中信用寶義。然定賓師品藻光‧寶兩說更自破立。亦義理。飾宗記二本(七紙右)云。光法師云。諸論皆四說。並無評家。且以後師為正。授法師云。先敘正義。後述餘師。初為正。今詳。四蘊更互為因。四釋無諍。但諍色心互為因義故成四釋。然二法師雖各判釋。然並未達是非所以。故今欲存初為正。應破後三。其義方立破云。三無色心皆能發表。如何乃言心非色因。此即通破二‧四師訖。又所發為三無記所緣緣。令三無記增長。明知。此表能為同類。此即破第三師訖。故知。初為正也。問。異熟生不能發表。理應四蘊非是色因。答。今總通說為色因。何用舉異熟心難。問。異熟色法異熟同類因不。答。有同類因。若爾。俱舍第二云。離異熟無別等流。如何通釋。答。彼意說言。離異熟等流別體可得。不遮異熟當體之上亦有等流故。婆沙八‧俱舍第六並云。羯剌藍位與餘位為同類因等也(已上記文)然慈恩意。以定賓初破第二‧第四兩說卻為好解。對法鈔四(三八左)云。或准小乘不善五蘊無記五蘊。一總。二別。總中如俱舍四說。然准迦延。四大心心法所緣緣增上。不言因。故第四說非四因。好。或解。不為四因。四為色因。第二師好(已上鈔文)今謂。准寶師‧賓師等說。迦延之文為不成。彼文約四緣釋除表色外之色法。若約表色。何無因義。是故第一義勝。
若不許文所說故。此破譬喻者計。此計出於理(十六之初紙)如賓疏引。然婆沙七(九紙布)此言外國諸師計。又百三一(三紙左)言西方諸師譬喻尊者說。具辨。
如發智論成因。此發智論第一一紙左)婆沙七(一紙左)之文也。朝鮮本與現流論不同。同發智‧婆沙。然不可輒改。以現流本順舊俱舍泰疏故。
皆如客住執為已有。解此論文寶疏‧暉疏不同。寶師分為三因。暉師唯為一分因。光記不釋。寶疏云。一如客住故。墮界攝。三非諸地愛執為已有。三因地雖不同。展轉為因。由同類故(已上疏文)疏云。解云。無漏界繫。雖於諸地。如客人住也。有漏愛攝故墮界攝。無漏法九地愛攝為已有故。無漏道墮界攝也(已上疏文)寶疏三因文明可解。疏意謂。此中如客。此引譬喻。不墮界攝正是因由。非諸句釋不墮界義。是故此文唯以一因釋互為因。今謂。兩師過不及之失。准舊俱舍正理論。今此論文有二由。如客是譬。何為別因。寶師開為三因過矣。舊俱舍云。此道於九地為客故。不屬彼界。彼地貪愛能取此為正理論云。所以者何。此非繫地故。非諸地愛執為已有故。由是道諦不同。展轉為因。同種類故(已上論文)有二故字。其為二由明矣。次下論(一紙左)明無漏異熟因言。何無漏不招異熟無愛潤故(即愛執義)如貞實種無水潤沃。又非繫地(即今第一義)如何能招繫地異熟。餘法具二。是故能招。十六十紙左)亦同。此文已言餘法具二。反知。無漏不具二義。如下詳解。然暉疏一因。亦不及也。麟師直以實疏合釋暉疏。三之與一如函蓋不應。遠之又遠矣。
由因增長及由根故。泰疏云。不釋及由根亦可說在見道等中。以根約道而分別故。光云。鈍利為因。次前具明。故不別釋及由根。故疏云。論文不釋根者。謂易解故。麟云。論文不釋根者。謂上列因‧根二義乃至釋中但釋因增長不釋根義者。以利鈍之義易解(已上)今謂。泰‧光意同。此為優。
成因欲界無故。疏云。與思修為同類因。除所成。麟云。今謂不然。以欲界修。色界有修無思。異地相望又不為因。如何乃言修慧同類因耶(已上麟文)橫川正文同之。然泰云。正理論云(十六之十紙右)有餘師說所成所成為同類因。豈不欲界所成無漏所成。若於色界所成無所成。然世間法唯自界為同類因。前說。自部自地為因。依有漏故。如何彼說思為修因有作是釋。即於欲界方便善根。雖所成。而極寂靜。似修慧故。名所成。思為彼因說。亦無過有餘師釋。得盡智時。所修欲界所成法。是阿羅漢慧果故。似修慧故。名所成。思為彼因說。亦無過(已上疏文)今謂。準上疏論。暉釋非全奏無由。勿事水執。
色界無故。疏云。二界無思。舉心思時。便入定故。大乘義章云。思慧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則無。何故如是上界報靜。思量。則與禪定修慧相應。故無思慧
欲界靜慮果因。智品二(五紙右)云。神境通果能變化心能化一切化事。此有四。謂根本四靜慮生。有差別故。依初靜慮有二化心。一欲界攝。二初靜慮第二靜慮三化心。二種如前。加二靜慮。第三有四。第四有五。謂各自‧下。如理應思惠暉云。通果者。如欲界四定化心果。化心果。欲界四類化心五地化心為因。初化心果。不與欲界化心為因。乃至四定不與前四定化心為因。以劣故也(已上)又非上之非。舊論在果字下。在上在下。並妨害。以不同故。舊論云。此中是果非下地同類因
其中闕一互為因義。光有解。第二太疏。寶師大同第一。然就用而釋。非體也。
遍行諸法分別疏云。遍行者(婆沙八之十六紙)謂十一遍使相應俱有法也。十一遍使者。謂苦諦有七。五見‧疑‧無明也。集諦四。邪見取‧疑‧無明也。此等諸法遍與五部染法為因。遍行遍行即因。業釋也(光記云。遍與五部染法為因故。名遍行遍行即因。名遍行因業釋。不得遍行之因。以亦通與非遍為因故。麟云。不得主。以遍行義。果非遍行義故)
此與染法長故。光師意謂。同類因外別立遍行二因由。一為通因故。二為他部因故。寶不爾。唯為一因。亦為二下文。釋通因義。非別一因泰疏疏亦同。寶解為優。何者。亦為等文在結外故。舊俱舍云。為一切染法通因故。離同類因別立此因。能為餘部染法因故。由彼威力別部諸惑亦得增長
類足染污苦諦。此三節。文非一處第一節文見于第六(四紙右)第二節文見于第七(七紙右)第三節文見于第三(五紙右)泰疏云。婆沙見所斷不為一切染污作因。四難。於中三是婆伽羅明經。第四是識身經。彼云波伽羅明經。此云類足論。今文中但引婆伽羅明經三難為證。略不引識身經。初證云。故類足說等。
有謂聖人是說。十六七紙右)云。此染污思因雖具不善無記。而無記因先已永斷聖人退位見所斷惑皆已斷故。一切見道退故。欲界無記見所斷故。唯不善因退故。成就說為未斷。是故無失。
及善有漏舊論偈云。果報因非善及以流善。釋曰。一切惡及善法果法因若大乘雜集論云。攝受者。謂不善有漏法攝受體故。即是異熟因乃至有漏言。為簡無漏。由違生死故。不能感異熟果。顯宗論九(二紙右)云。頌中及聲。顯此因與果性相雖異。而無雜。惟言。為遮異熟因諸因義。有說。諸果皆名異熟。彼異熟因亦應遍攝。恐如彼計。故說惟言。何緣定知惟不善法有漏異熟因契經說故。謂契經說。有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有黑白異熟業有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諸業。乃至廣說理意同。
異熟法故。光云。之言持。即目於因。此能持異熟果故名異熟法主釋也。若言異熟即法。業釋也。今謂。法謂軌持。此通一切。光師以持果義釋持。上旨當段一往之義。非通論。
法具二。麟云。餘法具二者。翻前無漏二義可知。依新更加力用增強。成三業也今謂。麟師愛潤‧繫地為二者非也。光云。餘不善有漏法一體貞實。二為愛潤十六一紙右)云。餘不善能招異熟。如有水潤諸真實種(已上論文)理。此論並引譬喻為結。今以譬合法。餘不善具體貞實愛潤義。此謂具二然麟師翻對無漏取繫地義。不符此法譬說。故知非也。麟師本據實疏。寶疏過失耶。答。寶疏無失。寶疏有漏無漏分開二三別義。非必釋具二文。然貞實對朽敗而言。此語通比有漏無漏二法。其語雖同。意則別。有漏善不善法能感異熟力用強盛故。為比。又無漏法不然。不感異熟果故。然所以為比者。諸無漏法力用勝於有漏。破惑證理故。生死趣向涅槃故。是故譬二。其意天別。可知。
熟果不應方得熟名。光云。論主宗義。寶云。已下論主婆沙也。今謂。理苦。為救釋。寶師云破婆沙。可謂至當矣。
相續轉變差別。略如光記。詳見下論。無想等至等至等引等持等。皆定異名。於中有差故立七名。以辨其異。具如瑜伽倫記第四及略纂‧唯識述記了義燈中。
若感眼處應知亦爾。寶疏婆沙九文中。得觸處業下脫落亦受二處異熟觸處法處身處五字。寶師據此錯本。是故至下。云婆沙初說感觸與此不同。更詳檢。光師所引論文全備。寶師何不見乎。又婆沙理‧此論三論相違文中。光師會釋總有重。初重會釋理。此論。於中亦二。初釋理。俱舍各據義。次釋俱舍為正。次重會釋婆沙‧此論。於中亦二。初釋此論及婆沙初說為正。次釋婆沙前後兩師各據義。又寶疏釋。前已陳列五義。後點示三論所依義。是則三論各據義門。並不相違也。寶疏判屬尤為精當。
諸瞿陀等。疏根品第五(二紙右)云。子甚少而生大樹。蔭得五百車也。麟云。攝云。似此方柳。非正翻柳。古譯云柳者謬也玄應音義五(六紙右)云。諾瞿陀。舊言尼俱陀樹。或作尼俱律。或云尼俱類陀。亦言拘屢陀。又云尼俱盧陀。皆一也。舊譯云無節。一縱廣樹也。
由次剎那力所引故。光四解。於中第二為優。
頌曰果有為無因果。舊俱舍第四(十六紙右)頌曰。有為擇滅果。無為非因(已上論文)今謂。若約部宗。此偈亦非不通。今就有部而言。大有妨害。故光師等云。舊翻大誤矣。然慈恩師‧并光‧寶等師。挍讎新舊辨白差當。多敵真諦。何者。唐三藏多譯真諦前所譯者。又其論句。新舊所翻乖角不鮮。如大乘俱舍等之類是也。大乘基‧光等抑挫真諦玄奘。蓋為此也。
如是二答開顯自性如是二答下文。所謂馬答是也。光記八(十紙右)云。兩方解不分明者。便相論調。言同馬答。論主今此所言。同馬答。外道馬祀天。馬著柱。人問言。馬者誰。答言。主。主是誰。答言。縛者。如是二答皆不令解。不知何人姓名何等。故不令解。論主答問可知亦爾。
已起隨眠種滅位。光三解。第一‧第三解意。隨眠種是物上體用。非別物體。第分為二物。此解為優。所據故。舊俱舍云。由簡擇現在隨眠惑及生離滅後餘集不更生。說名擇滅七(六紙左)云。以修道力能滅未生未來隨眠種子等。既及言。明知。非物體。又釋滅位光師亦設三解。第泰。初解為穩。
隨眠闕後不生寶云。隨眠不生苦果不生。名非擇滅今謂。疏不生二字二種。一隨眠不生。二後不生。此不應然。後不生本由隨眠闕故。言隨眠闕等。此非隨眠不生別為位。寶師致及之言。不順論意。光解為正。
有先義得成。七(一紙左)云。非如是涅槃為有。義得成。所以者何。假實不相應故。餘種類有曾無說故。雖說此有先非有非有。而應審決。為於畢竟非有物上說此有言。為此有言即於有上遮餘而立。若別有物居前後。可遮聲故說非有言。謂彼物中此非有。諸互非有。定依有說。若於畢竟非有物中而說有言。何不理。非汝有物涅槃。可於其中遮有故。即說彼物非有。故所立喻於能。又不應引世俗言說非撥勝義。明援已宗。經主此中亦不隨喜如是義。以是說。不可非有義得成。世俗有言尚不隨喜。如何可無為有言。是故有言定應不可畢竟非有而說。然彼畢竟非有涅槃非假非實。更無餘有而許為有。
及說故成第三。光師說字為佛經說。寶師總為後說此滅者之說。非必局佛。實解為體。
可護天神定知。光云此無為可護等者。今謂。不是也。准理等。擁護之言但併有宗。非關無為七(四紙右)云。雖寄他言如是說。許便擁護毘婆沙宗。今詳。經主似總毘婆沙宗。欲依空花撥一切法皆無自性。而今於此且撥涅槃。擬為同喻證餘非有。若實為護毘婆沙宗所說。不應朋壞法論。
不生者。故言不生。光三解。第一第二是不生。第三擇滅不生泰疏大同第二。實同第三。
鴉足藥草醉象將軍。異本鴉字作鵜或鴉鴉‧鴉相通。鵜‧鴉別。未詳何是。光有解。初為正。寶疏亦同。玄應音義亦作鴉字。意同光第一解(五之六紙左)。
唯於無記法中有異熟果。此於三性中。簡取無記故致唯言一切無記非必異熟。今於四無記中。簡去餘三。唯取其一。故致中言。
為此亦通及所長養。寶師派節。從為此亦通乃至及所長養。總為一因。今謂不然。為此亦通非有情數句是問。唯局有情一句是答。此即問答偈有情言。應知是等下。此記。理‧顯宗共云。唯於無記法中有異熟果。若爾。則應非有情數亦是異熟。為欲簡彼。說有情言。唯於有情有異熟故。若爾。於彼有情數中。長養等流應是異熟。又為簡彼。說(已上論文)准此二論。寶師分科不符論文。
由慧盡法離繫果。光三釋。其中第一‧第三法是所證。第二所斷。泰疏意同第二。然三義中。第三為優。此論云。滅故名盡。擇故名慧。即說擇滅。名離繫果。又云。擇力所得滅名擇滅。又理‧顯宗云。由擇為因繫縛證得此滅。故為果。
諸有增上果。光云。於有為法中。除前已生有為法。以前非後果故。是餘若俱若後有為。名增上果今考異本記。名增之名作之。疏云。重言有為者。是除前外諸餘有為。此餘有為或與俱。或在因後。名增上果此亦作名字也。實云。除前已生者。謂前已生望後已生‧未生。非增上果。果據取故不在因前因但不障故通位惠暉云。除前者。謂過去已生有為法望法。不得增上果。以在因前故也然觀此論及理‧顯宗二論。皆作之字。之字為善。以上是字故。此論意。初言諸有為法者。此標增上果體。次言除前已生者。以其前法非後果故。後能取與前法為其果故。故言除前生。具如寶疏及惠暉釋。言餘有為者。餘是對自指他之言。此非對前已生指俱或後為餘。諸有與他是增上果。非與自性為果。以諸自性障礙自性故。故上頌文(第六之初紙左)云。除自餘能作婆沙二云。諸法自性障礙自性故。非能作因障礙二種。一者世俗人立座障礙餘者。二者勝義。如自性障礙不自在。又下論(七之十紙左)云。增上果者。謂離自性有為法。唯除前生。與今此文終成一意。應知。
句者續者前得。有破。光師作俱舍師三解別。第一‧第三寶師亦同。泰疏云第三安惠論師俱舍釋義。然寶疏云。若依後釋(光第三解)但正言文不正其義。惠暉云論主改。今謂寶師等云改正其文。泰光不然此潤色婆沙以為釋通也。何改正之有乎。

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六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