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十
輸入者 黃紹亮
分別世品第三之三
若爾無明應是眼等。等者等取幾法。光云。眼耳鼻等。頌疏云。眼等五根。今謂。圓暉多依光師。此兩家意等取四根。寶疏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等此約十二處門等取餘十一處。惠暉云。七十五法中唯惠是明。餘七十四法體皆非智明。應皆是無明。此釋等取七十四法。
如惡妻子應名無明。阿毘伽羅含六種義。此即其中一義也。對法鈔二本(二十七右)疏。梵云阿毘伽羅六義。一者非義。如非牛亦名無牛。二者無義。如牛已死亦說無牛。三者異義。如異牛故亦名無牛。四者惡義。如有惡子亦名無子。五者少義。如食少味亦名無味。六者離義。如處離人亦名無人。如是即說非明異明惡明少明離明故名無明。
此說為善。光云。論主非經部師評取說一切有部。此釋意謂非經部立間雜義評取有部。非謂信取有部立無明支別有體性。所以然者。次(五丁)下云。經部諸師不信無明別有實體。論主意。明經部故作斯難。寶師不爾。彼疏云。論主評取有部義也。準此論主不定執一宗。理長即取此疏意謂論主評取有部別體無明。然論主意。不信法救類性故加難責。此非為明經部宗也。
大德法救恃我類性。光有二解。第一為優。第二不親文也。又次下問中。光師釋類性即是我慢者不允。
豈不可說為餘慢等。光‧寶兩師解釋不同。光師唯約七慢等取過慢等五。寶師廣通諸惑為釋。是故等取疑‧恚二惑。准正理論寶解為正。文如寶引。
諸師於此說名為觸。光‧寶意謂。此中二說。初是經部三和成觸之義。次是有部三和生觸之義。然慈恩解不然。二說並是經部中異計。今謂。慈恩為正。今觀此論偈頌‧長行。頌云觸六三和生。長行初釋本宗云三和合故有別觸生。次顯諸師覺慧不同陳列兩說。此中二義並言有說。以非自宗正義故。又二說。並引經立宗。以經部宗以經為量故。終至結釋云然對法者說有別觸。觀論顛末。則中間兩說並是經部所立。在文明矣。又檢正理二十九(九紙)顯宗十五(初紙)不舉此中間兩說。以是經部諍論不關自宗故。又依大乘。成唯識論第四(八紙右)舉經部救云。若謂餘時。三和有力成觸生觸能起受等。疏四末(二十九紙右)云。經部之中有二師救。一無別觸。即三和是觸故。二別有觸數三和外別有故。即今經部猶有二師。又述記三末(一紙云)此中大乘觸別有體。非即三和。經部一師說三和成觸觸即三和是假非實。又一師說三和生觸觸非三和。一切有部觸雖別有。不能分別變異而生心心所等。但以受等所依為業。三部不同(具如演祕三末。二左‧同學三之二十一左‧集成編三末。十三紙右)。
我部所誦經文異此。經部宗中有本末等異計。各家所傳差別不同故。言我部經文。此非有部‧經部相對而言。
增語謂名。光有四解。於中第一為優。頌疏亦依用之。
如說眼識故名為長。頌疏云。意識了青亦了青名。故青上名稱之為長。長者餘長也。
如是合成十六種觸。頌疏云。初明六觸。次明二觸。又說明等三觸。其次愛‧恚二觸。後說順樂等三觸。故成十六又大乘中瑜伽第五十三‧顯揚第五立十六觸。名亦不殊。
無功能故。餘法無能。光師無功能故至餘法無能。科為經部復出理破。此釋意謂。初句略標。後之二句細釋差別。寶師。於已生法至重說何用。長取為責。此釋不順文勢。光釋不善。然分為宗因。寶疏大好。以因致故字及言立宗故。
如影與芽豈非俱有。朝鮮論本芽字作身者非也。經部為成異時因果引種芽等先後次生之喻。此中有部有用經部所引初喻。亦約芽與影同時俱起以致反責。故作芽字大好。舊論亦作芽字。舊論亦作芽字。芽影喻況如向所引泰疏具釋。寶疏作牙。牙芽相通。正理二十九(十一紙左)曰。豈不現見。燈明‧芽影二雖俱生。但因燈芽生於明影。觸受亦爾。乃至廣說。諍論太長。又二十八(十九左)又世尊告婆澀波言。於意云何。豈不緣杌而現於影等。
依五識身故不應難。此中光釋疏略。寶疏為精。
無色根本不緣色故。若依大乘。顯揚十八(三葉)具明以三界心了三界境。於中欲‧色大同俱舍。唯無色界與俱舍異。大乘應云無色界緣欲六及色四自一惠暉云。無色者。欲四遠不緣欲界。無色根本無遍緣知不緣色界也。
不緣下義如後當辨。定品頌云。并上三近分總名除色想。釋云。謂彼諸地無遍緣智及厭色故並不緣色。
謂生欲界唯染污故。頌疏云。欲界有情成三界染故。雖未得上界善心。而成彼地染污近行也麟云。初二定八者。四喜‧四捨各緣自地四境故成八也。以不下緣故。故無餘也。三四定四者。但有四捨。無色界一者。唯一法捨。皆不下緣唯染污者。謂未離下染所成上地唯是染污。不成彼善。言欲界有情成三界染者。謂在欲界成就欲染必成上染。若生色界必不成欲染世雖有欲界有情而離染者。今此約未離者說成此心。總緣色等為境惠暉云。若未獲得色界善心者。未得未至等定。名未獲色界善心。成自界通染‧善‧無記。上界唯染污。以是彼惑相應受等故。不緣下界也。
或愛或憎或不擇捨。惠暉云。擇是慧。不擇即癡。三毒門中立近行也。麟云。不擇捨者。即無簡擇。是捨受也。今謂。麟釋誤也。癡與捨俱故云不擇捨。非不擇即捨。
又即喜等大師說故。正理二十九(二十右)曰又即喜等十八意行由為耽嗜出離依別故。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此差別句能表又師是師幖幟。故名師句。如是諸句唯佛大師能知能說。餘無能。故有說此受應名師述。由是諸邪師行所依地故。有說此受應名力路。或名怨路。由此能為受力愛怨。所著處故。有說此受應名力跡。以契經說意為力故(已上論文)惠暉云。此三十六三世各有三十六。即成一百八受也。
如龍鎮池生續無窮。玄應音義云。鎮知陳切。又音珍。說文。鎮壓也亦安也。廣雅。鎮重也惠暉云。煩惱鎮業。如無學故業無煩惱鎮無果。
如米有糖能招異熟。麟云。應知煩惱潤業。如糖裏米。業為惑潤。如米有糖。故二喻別。
非由自力。光釋睡眠有二義別。一自力。二隨從頌疏用自力義。
經說世尊由食而住。唯識述記四末(初紙右)云。謂佛初踰城出家。於外道尼乾子所學修苦行。由彼外道懸頭拔髮自餓投巖故。佛六年日食麻麥。既知非道便棄捨之。牧牛女邊受乳糜食吉祥草。詣菩提樹於其後夜便證菩提。彼外道等見受乳糜生誹謗言破我戒。復聞證得無上菩提。伺佛晨朝入城乞食。便往試佛。先詣城門既見如來便為問曰。言證一法。世不能知。請為具陳其義何者。佛欲除彼無義苦行乃報之曰。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正覺正說。餘不能知。外道笑曰。愚者亦解。何言正覺。深生誹謗。此經即是彼時所說。大小二乘皆共信有惠暉云。四食者。世尊初成道了。往鹿苑度五人。過恒河逢富樓那外道。見太子威儀端正問曰。瞿曇似得勝法。佛言。一切無非由食而住。因此說因食。意破自餓外道遠離邪覺邪說名正覺正說也(已上暉抄)又頌疏云。悟一切法者。是誤之甚也。言一法者。謂食一法。集異門足論第三(三左)明增數法中。一法品云。一法云何。嗢柁南云。一法(世流布本作一切非)謂有情依食依行住。於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尊(已上論文)准此論文非謂一切法。是一食法也。漸次增數至二法‧三法等。具如彼論。
一切皆為分分受之。四食章云。釋別名。云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段即是食。持業釋也。舊云團者。可搏可握立團食此義全非。團字非搏。非水飲等可搏團圓。云何名團。故應名段。注維摩云。什云。食有四種。一曰揣食。二曰願食。如見沙囊命不繩。是願食也。三曰業食。如地獄不食而治。而其罪業應久受苦痛也。四曰識食。無色眾生識想相續也。又云。生曰。凡欲界食謂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揣是和合之物。隨義言之也。圭峰曰。此譯人之訛略。古來西天不用匙筋。以手搏而食之。謂之搏食。後唐義淨三藏以謂。此搏收法不盡。如水漿濕物且搏之不得。遂改搏字作段。謂如此方一分一段之食。今謂。圭峰無稽之說不足信用。玄奘已改易了。何遲義淨。光記云。可成段別而飲噉。故謂口能飲噉鼻能飲。如象等鼻分分受之。故名段食。此即釋名。又解。謂口飲噉舌根即分分受味。由鼻飲故。鼻根即分分受香。口鼻中觸身根分分受觸初釋約扶塵根。後釋約內勝根。後釋為正。初釋不隱。又婆沙百二十九(十六右)總立三食。於中別立業位。須檢。
必先資益自根大種。自根大種二物非一。是相違釋也。光師更入及字。本據下論。下(十五紙左)文云。二消化已資根及大。
有時見色而無益故。寶疏依正理意云。此下通釋伏難。文勢應然。光記解舉二果意及色非食中有三義別。第一為善。頌疏唯用第一。
言部多者顯已生義。玄應音義云。部多已生義含多解故。仍置本名。
有壞自體起有壞世間生。諸解不同。光云。如契經說至起謂中有者。引經轉證起是中有。如契經說。有無常可破壞自體起有無常可破壞世間生。起謂中有。生謂生有。自體世間是其通稱。為明中有實有故。以自體標名。生有恐執為常故。以世間顯過。又解。影略互顯。又解。中有相隱。自體標名。生有相顯。世間為稱頌疏於光三解中依用第一。寶云。有壞自體起者。謂死有壞本有自體中有起也。有壞世間生者。謂無情法因滅果生惠暉云。有壞自體起有壞世生者有釋云。死有壞中有自體起。中有壞即生有世間生。中起破大眾部無中有。世間生破常因外道。五蘊無常從因生也今謂。惠暉有釋似雜用光寶意。寶疏及惠暉釋一處一種有壞之言。前後異解。雖似巧釋。於理不應。此中光第一解及頌疏釋尤為隱暢。
此不應然在於觸位。寶疏云。此是論主正本文也。今詳。此文若證思食。義則不應若別論不思議力用。義即無違。論起念母思。在於觸位述起思時。謂十二支觸文時也今謂。寶師詳釋實為精當。鸞法師亦言。魚母念子歷榮不朽。又論念之深淺隆殺。母子之間豈唯霄壞而已。死活存亡理在絕言。又釋觸位。光‧寶不同。光云。謂今此卵起念母思。先時在於孚暖觸位。故婆沙一百三十引集異門云。憶念母先孚暖時所有觸故。寶意不爾約觸支位。其觸支位如前所言。已至三和未了三受因差別位。總名為觸。准此論文。此觸支位與光所謂孚煖觸位時節大別。光釋。卵未剖位。寶釋剖已成魚身後。卵未剖位。何有起念母思。故為觸位。然此段論全據婆沙。寶師云論主正本文者非也。光解為正以符婆沙故。婆沙百三十(六紙左)云。問。於傍生有幾食。答。卵生具四。觸食偏增有說。思食增。云何知然。如集異門說。海中有獸。時出海濱於沙渾中產生諸卵。以沙埋覆還入海中彼在卵憶念母故。身不爛壞。謂憶念母先孚煖時所有觸故。若忘其母身便爛壞。有餘師說。若母憶念卵中子者。卵則不壞。若母忘之。彼卵便壞。此中應理。所以者何。勿以他食能持自命。是故前說於理為善。又准舊俱舍。此文分為經部及餘師解。舊論云。於別誦中說。海中有大身眾生。從水登岸於沙上生卵以沙覆之還入海中。若母於此卵憶念不忘。卵則不壞。母若於中忘失憶念。此卵即壞。經部解不爾。勿由他食他食得成。若釋應如此於中若卵緣母憶念不忘。卵則不壞。若忘即壞。有餘師說。此憶在觸位中。
鐵丸鎔豈非段食。光‧寶及應音義。鎔字作洋。古通通。應音義云。洋以章切。謂煮之消爛洋洋然也。三蒼。洋大水貌也。字略作煬釋金也。
後身菩薩對預流向。光‧寶解大異。寶師意謂。婆沙‧此論大意皆同。今謂檢婆沙論與此論別。光師云。非是一文。此解為正。然外道‧異生同異二解。此非婆沙意。光師此解鑿矣。婆沙‧此論已非同意。則何須和會。
非定無心二。舊論頌曰。非一無心二。釋曰。死及生雖復在意識。非一心及無心中。頌疏云。非定無心二者。二謂死生。定及無心無死生義。故言非也。非定者。謂由三義(云云)非無心者在無心位。命必無損等。
頓命終者亦心處滅。若依大乘。瑜伽第一云。又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如是漸捨乃至心處。造善業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隨起。如是漸捨乃至心處。當知後識唯心處捨。從此冷遍滿。又第一(十八紙左)云。羯邏藍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倫記一上(三十七紙)云。前雖上下冷觸漸起至於心處。未甚苦冷。即時後識心處捨時。復從心處大冷觸起。遍滿所依。今依此文。上下漸捨皆至於心。昔來相傳。若種善。漸冷至頭面即死。若造惡業生鬼中者。從頭漸冷至腹即死。苦生畜生至膝即死。若生地獄。至腳即死。即皆無文證。又舊世親釋云。若作善業所起冷觸定應向上。若造惡業。所起冷觸定應向下。有人解云。若生善趣。從足漸冷至頭方死。若生惡道。從頭漸冷至足方死。此由未見此論故。信自人情。演祕三末(五十紙)三界經云。人臨終時將生地獄。神識從足出。生畜生者。從膝出。墜餓鬼者。從腹出。生人者。從心出。生天者。從眼出。生聖人者。從頂出。諸經要集十九具明大小乘捨識差別。
然於身中是謂末摩。瑜伽略纂云。末摩此云死穴。亦云死節。或言有六十四處。或百二十處(已上)光師云。論藏中說。眾生身中有百處。名末摩。此釋與慈恩說稍有不同。又正理‧顯宗共言。好發言語譏刺於彼。隨實不實傷切人心。由此當招斷末摩苦。又正理三十(九紙左)云。引頌云。身中有別處。觸便令命終。如青蓮花鬚微塵等所觸(已上)此頌亦見顯宗及舊俱舍中。然今此論不引此頌何乎。
世尊於此建立三聚。光有二解。初解為正。後解鑿矣。舊俱舍云。如此眾生世界。如是生住退。佛世尊安屬三聚攝眾生。此舊論文唯舉三種。可以准知。若依大乘如瑜伽六十四及一百卷‧十地論第十一等。
彼後或墮不名正定。光有二解。初義為善。寶疏分為四釋。今謂。二三不別。況無又隔。光分為三。此解為正。
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