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

      輸入者 黃紹亮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二

謂以共相共相光寶兩解並引理以釋此論。然正理論總有二說。光引後說。寶引前說。彼論後說全同此論。前不同。寶師引而不簡何也。麟記等中引彼前說。且於前說中唯舉自相不引共相文。此為不領理前說與此論別也。
念住俱有為體。麟云。言念住煩惱。此論義立者。今謂。此釋非也婆沙百八七云。問。此三念住煩惱。答。惟念住煩惱非餘。問。何故自性念住不能煩惱耶。答。若離助伴。惟慧不能煩惱故。理六十曰。三中雜能煩惱。非二能斷太減增故。與慧雜住得雜名。理則但應慧俱有法可得名曰念住。非慧與慧可有相雜。一身二慧俱故。智慧雜攝。不應唯說念住煩惱。理應具言自性相雜能煩惱。於煩惱為首故。無如是過。煩惱時於慧亦雜名。故謂止觀平等運道能煩惱。其理決定。所餘一切心心所等有品攝有觀品收。此平等時彼亦平等。由是一切雜理齊。顯斷惑時雜理等故。亦於慧立雜名。多於所成勝能故。自性念住非不亦能煩惱是慧故。然名自性所待。煩惱時必待餘法故。煩惱位慧立雜名。此所言念住煩惱理。善成立。顯宗三十亦同。上諸論明說雜能煩惱。何以云唯義立。無稽之不可信用。
他俱相續異故。光云。故彼經說。所緣念住四念住中雖身及法亦通非相續。此中且據相續以論。或從多分今謂。若正理論亦通非相續如寶師解。
若唯觀法雜緣。雜不雜緣法者。本出婆沙。暉鈔所立句數與光記不同。兩師所立並違婆沙。寶不辨光師是非。檢疏顛末有別釋。光記云。若唯觀法名不雜緣。於身等四或二合觀。或三合觀或四總觀。二合觀有六。三三合觀四。四合觀一。總有一。名雜緣法。通名法故(此言已出一之餘(四五紙左)亦見次四卷(三一紙右緣同)暉鈔云。四法一一別緣為四句名不雜緣二合緣為三句。三三合緣為句。四法合緣為一句雜緣也(上界品中亦同此釋)光記所立句數雜緣總有一。更加不雜緣四句都合有五句。暉鈔意。雜不雜緣合有句。上兩師未引皎證。恐應是出胸臆。然此論就身等四法為說。理‧顯宗約五蘊法而論。二論皆云雜緣念住。總四種。二三五蘊為境別故。婆沙亦同。約就五蘊無為法為說。彼論百八七曰。念住復有二種。一雜緣雜緣。若緣想行蘊無為名不雜緣。若於五蘊二緣。或三三緣。或四四緣。或五總緣及無為雜緣此文總明雜不雜緣不明句數差別。以前具說故。百八五曰(疏冠注雖指百八七之文。不舉百八五故。不辨白句數方軌與婆沙說有稍不合)復次盡無生智惟總五蘊。今遮彼意顯盡無生智或總五蘊或復別緣故名此論。盡智應或於身循觀念住者。謂色蘊。或於受循受觀念住者。謂緣受蘊。或於心循心觀念住者。謂緣識蘊。或於法循觀念住者。謂緣想行蘊擇滅。此雜緣念住。若雜緣念住。則於五蘊二緣或三三緣或四四緣或五總緣。二緣者。謂緣。色想緣。行緣。色緣。受想緣。受行緣緣。想行緣。想緣。行緣。三三緣者。謂受想緣。行緣緣。色想緣。緣。受想行緣受想緣。受行緣。想行緣。四四緣者。謂受想行緣受想緣。受行緣。色想緣。受想行識緣。或五總緣者。謂受想行識一切總緣此文五蘊合緣句法者。謂二合有十。三三合有九。四四合有五。五總一。合有五句。更加一一婆沙更加無為應有六句。今此唯約五蘊作法)都合句。今用婆沙五蘊雜不雜緣法為之準繩。以作此論身受等四雜不雜緣句。總有四。謂二合有六。三三合三。四總一。合有句更加一一別緣四句。雜不雜緣都合有四句。為令初學易解故揭圖以示差別
婆沙論五蘊雜不雜緣句。
(此二合緣法。於五蘊第一以色為主更兼餘一。此四四。第二以受為主。更兼餘一。此三句。除前色故。第三以想為主。更兼餘一。此有句。除受故。第四以行為主。更兼餘一。此一句。除受想故。是故二二合。)
總有句。三三四四合緣皆准此法。)
第二此論身受心法雜不雜緣四句(此憑上婆沙作法光記暉鈔所立未詳其據)。
如是熟修復何所修婆沙第二說三義觀七處善。此論何故不說。光師作二種釋。寶師同其第一。又論修次第。光師唯理此論相違。寶師廣會婆沙俱舍三論。各有意致。
此暖善根下中品等。婆沙六云。問。此四善根為有幾品。答。三品。謂暖是下品。頂是中品。忍及世第一法品。世友說曰。暖三品。下下‧下中‧下上。頂有二品。謂中下‧上。三品。世第一法品冠流云。此論世友說。今謂。此論暖法為三品。此世友頂法三品。不世友。勿漫言同。
瑜伽師忍位忍滿位二行一行古今會釋云不鮮。原其根柢。淨影義章創道二行。至唐圓暉亦言二行。然檢諸論二行文。明知二行是謬矣。台家荊谿依順疏。以故台門末葉強設會釋。何有當乎。冠注引顯宗三以為誠證。此是勦說也。本出於北林鈔。然彼論顛末此文。可不恥乎。古今釋說豎說巧立義理專事通會。然新舊婆沙俱舍理‧顯宗諸論絕無誠文。二行為滿其誤必矣。具如古鈔。不遑縷說(文出舊婆沙第四(四丁)新婆沙五(七紙)舊俱舍十六三紙)正理論一(五丁)顯宗論三十(八紙)淨影大乘義章一(三紙)天台妙玄三之二(四丁)句之二(四紙)釋籤三之(二紙等)然光法師德光(惠暉云。云瞿拏剌。是中印度秣底補羅國人。是西有學聖人。於本國造百餘部論)解云。於理為勝。寶師破云。德光所解事太繁雜。既無論文何理知定相繫屬平。如我見增者為治我故起非我行者。何別理於等下偏起離等行先觀等諦耶今謂。德光論師縱雖有學聖者。以理推窮。所解或亦不正。何敢信用。寶師大如彈駮。不亦宜乎。
此言意顯決擇分名。舊論云。一切道名決擇分者。於見道隨約一道故名。又理云分謂分段即是見道決擇中一分攝故。
四善根憎背有故。理云。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圓滿因。不能牽引眾同分故。極厭諸有圓寂故。
四善根非擇滅故。光記會釋此論與理‧婆沙相違四說。寶大同第二。四善根能依有其差別。叵以例同。如寶師辨。
根本地極猛利故。光寶並引婆沙第七文。然其所註釋光師約苦樂道以辨差別。寶師就止觀等不等為釋。寶解於理為優。
過了分位善說法師。惠暉云。遇了分位者。即了五位修行次第者。為說修暖次第修頂。從生忍准此。
生謂卵濕生。惠暉云。聖後不受。若未聖前即亦許受。如世羅等今謂。非局聖位。如今所明。或亦不受。
有謂第八等具如下論說預流極七返有中。麟云。第八有言但遮欲界非遮上界。以上流者受多生故。惠暉云。第八等者。等取色界一處生業。於色界十六天一處一生更不受第二生。於第二生得非擇滅欲界第八生業色界第二生業品忍也。
何緣異生性故。光云。世第一法能如無間道異生性故。若法忍解脫道異生性故。第一住是現在時說為入故此如下論并記(八紙左)具說。
論曰如華果樹。寶師引理釋。光不引何乎。今謂。理‧此論其旨不同。正理論師大破此所說別設說。寶師所引是也。彼論云。從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聖諦境。有無法智忍生。此忍苦法智忍。寧知此忍是無漏攝。從第一無間而生。以契經中言第一無間正性決定正性離生爾時名越異生地故。此忍既是決定離生一分所攝。無漏。從第一無間而生。無漏言等(具如寶疏引)經主此中如是釋。為顯此忍是無漏故。舉後等流以為標別。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得法智忍名。如花果樹。詳彼意謂。唯說忍言。恐此有同加行忍失。此無深理。非為彼法有此法生。此法必與彼同類如華果樹。對治因果類殊。又不極成。以苦法智無漏性非為極成。如何忍生彼同彼是無漏。又此無同加行忍失。說第一無間生故說此能越異生地故。非有漏忍能成此事。又如何知此苦法忍以苦法智等流果。若謂此忍是無漏故乃前生故。理亦不然。未說此無漏理故。知前為善。
正性決定名。麟云。詳其正性之名即通涅槃及與見道離生決定唯目見道。故此二名皆兩釋。謂業。
謂許此忍生相婆沙三云。謂一切法能於未來有作用者。總三類。一者內法。如苦法忍。二者外方。如日等光明。三者外法。如諸生相今謂。婆沙云日等光明等取燈等。與此論同。
怨家能害怨命理‧光‧寶及朝鮮本家字作肩。舊論云。譬怨家肩殺怨家
有餘師說解脫道故。俱舍婆沙三說光云。各據義並不相違
論曰能隔礙故。理難之。俱舍師救之。光師具舉寶師唯舉理難。不用俱舍救。寶疏如是類多思之。又無間之間。此論約礙理就隔。二有別。
其中總有故修道攝。大分言之。大乘成實論部宗等。總取十六以為見道有部論主唯取五以為見道。第十六心修道攝。此論文惠暉云。部師十六心見道攝。比量因云以智攝故。如餘修道七智。有部修道。因云。以果道攝。如餘修道也。又大乘。雜集第九云。如是十六心剎那說名見道。所以者何。由如是忍智所攝十六心剎那於曾所未見四聖諦境各以四剎那見故。為見道唯識第九亦同對法。廣如唯述記
見道位中二隨法行。今小乘宗。信‧法二行見道位大乘不然。故廣章云。信‧法人。謂在見道十五心頂并見道趣向果。如是總名信行法行。然對法論。唯初資糧已具望見道人者。約親近說。顯揚唯說見道前者。據時說。亦不相違。不同小乘唯在見道
此於一切必初得故。寶云。言必初得者簡超越第二第三果也。彼雖初得。非必定初故。麟云。此預流果不得即止。得必在初。故為定。
二聖信慧互增故。麟云。理實信解信增見至慧增。今言互言。顯不具二故言互增。非如東西互見也。今謂。未穩。
何緣先斷非後果向。光云。五等等取斷六品等乃至無所有處九品。果等等取不還果疏云。此歖者。何故五品非第二向。斷七八品非第三向。七地。非第四向也今謂。光釋不符論意。何者已五品尚為預流不名第句。例此斷七八品。尚名來不名第三向。光師云。等取六品斷者不可也。疏為正。故理六四云。何緣先時斷修所斷欲一五或七八品初定廣說乃至無所有所第九品惑至第十六忍智心。但名預流不還果。非不還阿羅漢向。顯宗全同。
預流名應目第八。光師釋第八言總有解。初解指預流向。次解苦法智忍度論言八人地故。寶疏頌並用第二釋。
現觀流名預流者。麟云。謂遍歷十六心皆起得至身也。非謂果名果今謂。不然。以違正理論故。彼論六四云。未遍至得現觀流故八忍八智名出觀流。類智時皆具至得。是故第八不預流
彼從此後說七生結者光有解。初解為正。又言二十八生者。彌沙塞部計。人天七生成實論計。總有十四生。不計中有大乘薩婆多立有二十八生。如瑜伽偏記述。
又彼有餘七結在故。光寶不同。光師為論主義故救理來難。寶師以為婆沙異師說。理破斥非關論主。猶且以道理彈。何用俱舍師為。又破泰師者。光寶並同。其至義趣稍有差別
法爾苾芻形相。雖無學。唯得形相未得戒體。以無要期故。誦及薩婆多許有羅漢沙彌。蓋為此也。餘部餘律與此不同。如報恩吼詳辨。
不生長業與果故。寶師配新舊業以釋二故。此釋不允。論約果以立二故。現文已言彼長業。何分新舊二業。光為善。
諸有決定況得預流。麟云。此是以劣況勝。義通二釋。一云。由不隨惡趣故。所以有惡趣不能生忍善根。況得預果耶。二云。忍尚不惡趣之業名不起忍。且從前解今謂後不順論文。
如言作空謂毀臺觀爾雅。四方而高曰臺。又云。觀云之闕。孫炎曰。門雙觀也。釋名云。觀者於止觀望也。

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