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十六

輸入者 黃紹亮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分別智品。此品來意如光寶辨。言智者。重觀審決。名之為智。婆沙四云。問。諸無漏忍何故非智。答。於所見境未重觀故。謂無始來於四聖諦未以無漏真實慧見。今雖創見而未重觀。故不名智。要同類慧於境重觀方成智故。又婆沙百九十六云。顯示諸忍與自所疑得俱生未重審決不得智光師云決斷重知故為智。寶師云。慧於曾見決斷名智。此兩師釋婆沙論意。又寶師云。或求見境意樂止息加行奢緩為智。此依正理七三文。彼云。或求見境意樂止息加行奢緩說為智。諸忍正起推度加行猛利故非智攝。具如婆沙百六問答。
前品初說智非邪。光云。牒前問起。前賢聖品初見道位說諸八忍說初八智。於彼品後八聖道中復正見無學中復正智。為有忍非智耶。為有智非見耶。麟云。然此四種體雖是異故。故立四名。謂推度名見。簡擇稱慧。忍許名忍。決斷名智。梵云般羅若。此翻為慧。梵云若那。此翻為智。故二別今謂。忍許名忍。此是信名。光云。泛言諸忍。略四種。若忍辱為忍。即為忍。若安受苦忍為忍。即精進為忍。若忍許為忍。即信為忍。若觀察法忍為忍。即為忍。此中言忍以為性。
所餘皆通二性理七三云。謂前八忍無生有學八智無學正見一一皆通智性攝。
諸有漏慧皆智性攝。問。五識俱生慧念念不重智。應不名智。答。光寶不同。光師約種類。寶師以解通。一約緣一約無始來數觀解。此中寶第一解於理為勝。
擇法故並慧性攝。光云。皆能簡擇所緣法故並慧性攝。寶云。以此能簡擇法故今謂。泰‧光‧寶師三不同。如是第一對法下具辨釋。
有漏智世俗境故。雜心論等。此世俗智具名世俗等智人解。等智名大為謬說。如集成編中辨。舊俱舍九云。流智說名世俗智。何以故。此智由多緣瓶衣男女等俗類為境故。雜心論六偈曰。亦世俗等智長行釋曰。等智者。若智境一切法有漏智也。等者多受俗數。謂男女長短等。故說等智(等者事聚會義也)今謂。釋世俗智總有二義一約境立名二當體為目。此中所言即是第一約境名也。光寶並引理七三云。前有漏智總名世俗。瓶衣等物性可毀壞。顯在俗情故名世俗。此智多取世俗境故。多順世間俗事轉故。從多建立世俗智名。非無取勝義勝義事轉。然是愛功能內眾惑故非無漏第二當體為目者。次下論云。自性世俗智。非勝義智為自性故。光云。一自性世俗智有漏世俗故。此世俗智非以無漏勝義智為自性故。若據前文亦從境立名故。前文言前有漏智總名世俗。多取世俗境故。寶云。第一建立世俗智。以世俗智性可破壞世俗故。就自性名自世俗智此等釋。世俗智當體為目。理七三云。或覆(本論作復光記作覆)出世引發世間世俗名。體即無智。智隨屬彼得彼智名。意顯此名目有漏智有說諸趣世俗。此智多是往諸趣。因從果為名名世俗智有說此智無始來生死身中顯現轉。此故世俗智名。或諸有隨流無絕。名世俗智。以一切時隨流諸有相續轉故。或復此智於一切境能遍映發。世俗名。獨通遍緣一切法此論意多約自性非為境界。光不辨差別。長引理。寶不引或覆已下文。以此文就自性說故也。若約境界。名世俗智世俗之智。是主釋。若約自性。名世俗智。智即世俗。是業釋。二釋差別應知。
即於如是三種智中。麟云。前明二智束十為二。今明三智更開無漏法類智。並前世俗總成三也。
此二初生為境界故。寶云。明無生初生之者有頂四蘊為境准此二智通其念。初念唯有頂苦集。餘異緣也。若不爾者。何故以初簡後生也。光云。問。何緣初位有頂苦集為境。解云。有頂苦集無始來不能斷。今時創斷故。先緣彼自生慶慰。問。何故不作空無我行。解云。此二智涉於世俗。謂出觀後解故。前不作非我行。此即因涉於果。彼前觀門作空非我。復出觀心亦不能作解(已上記文下論九紙左云。盡無生智除空非我名具有餘四行相二智勝義攝。而涉於世俗故。離空非我。謂由彼力於出觀時如是言。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理七八紙右云。此中意說。盡無生智雖是勝義而涉世俗已盡等是世俗故。空非我勝義。必涉勝義。此觀後決了智空非我故。二智離空非我)。麟云。問。不作無我行。可然世俗智不言不空。何不無漏觀中作空行耶。答。空治我所見無我治我。雖我見有殊。而為體。猶我故。前因位中亦不作空。
苦集同緣滅道異寶云。准此論文。金剛喻定唯緣非想四蘊。為境。同始盡故。麟舉寶解已云。今詳此約緣苦集邊即然。若通約視諦即非有頂。以此定六智為體通下界滅道境故。
論曰皆是心智。麟有成他心智云。非此四智皆是心。故云有成。離欲及不修者即不成故。光云。於前所說九智之中有法類道及世俗智。成他心智知他無漏心以法類他心智知。有漏心。以世俗他心智知。餘五不然麟云。此能知所知同是無漏故。唯道智即道故。後是法類故通三智。惠暉云。無漏他心智勝不知有漏心者。以總有漏法不別緣故不知也。
地謂下地智不地心。理七三曰。能知下地
位謂不還聲聞應果。麟云。言不還聲聞者。謂前二果未得他心智故。所以不論今謂。聲聞二字不應屬上。應果之言通于大覺故。簡言聲聞應果。舊論曰。謂阿那含阿羅漢聲聞獨覺佛道。下不能知上又疏云。不還聲聞無學獨覺大覺
法類品不互相知。婆沙百七云。法智緣下類智上。故不相緣。如有一處一人一人空。如是人不見面。
法類智。為所緣故。麟云。言全分對治者。謂四法智通能治欲見修惑故名全分。類智通能治上界見修惑非全故。故類智不緣為簡於此故言全分次下具辨全少對治差別
若謂有情見道理七三云。三乘聖者起此智時。中下二乘必須加行聲聞加行或上或中。麟角但須下品加行加行。隨欲現前
麟喻法分第十五心部行獨覺聲聞說。是故唯舉麟喻。光云。問。知第八心已。何故不更以五加行知第四心。答。四解。於中第一為優。寶不釋。疏云。問。何故麟角能知第八類智。答。謂此麟角知法分心初二念已。為欲更知類分心故。別修類加行至五加行即滿故。能知彼第八類智心謂麟覺勝故。但由下加行。五心也光云。又理七三云。獨覺四說。初兩說同此論。後二說云。有說麟喻知四剎那。謂初二心第八四。此言理。所以者何。許從知初二心已唯隔五念知第八心復更修法加行。經五念頂加行應成。何不許知第四念。有餘亦說。知四剎那。謂初二心二(理故違此論即取第三)又婆沙九亦四說。同理。然無評家寶師雖引理。後之二不加評簡。
所有是名盡智見明等八種雖引異稱並名一體。西梵方俗異名重呼。非適今也。上已辨。
如何無漏智如是智。理七三曰。由本意樂二智轉時如是解。無分別故。謂出二智後得智中方如是分別。此分別二智後生。是無生力所引故。此二俗智是彼士用果。故舉二果二智差別理必應然。今謂。正理論無漏二智無分別故。無如是知。又寶疏云。諸無漏智不過十六行相。我已等。非十六行相。何如是知耶。
於諦理現照轉故。正理論云。或如見故。立見名。如立光名。現照轉故。寶云。光謂現照。
此本論等。文出發智第八卷謂世俗智少分。光云。謂世俗智攝自一全分他心智少分。麟云。言世俗智一全者。謂全攝體。一少分者。謂他心智通漏無漏四智為體。今但攝有漏他心智不攝無漏他心智。故名少分
法類智七少分。光云。法類智各攝自一全苦‧集‧滅‧道‧盡‧無生他心智少分。麟云。謂此等七通法及類。舉法分七智。不類分七。舉類亦然。故言少分。是無漏故不攝世俗下別故。法類互除故。便攝七。
苦集滅智少分。光云。苦集滅智各攝自一全法‧類‧盡‧無生少分。麟云。謂法智等四通四諦智為體。如言苦集。唯攝苦諦法智等四不攝集諦等四。集滅亦然。故攝少分不攝心。如前已解。又四諦智非互相攝故全除之。
道智一全五少分。光云。道智攝自一全法‧類‧盡‧無生心五少分。麟云唯加與前有別。餘相一同前。惠暉云。道智攝五少分者。法類智者。此二智四諦智。攝緣道諦法類智。不攝緣餘三諦法類智也。攝盡無生智者。此二智六智為體攝六智中道智也。及法類智中緣道諦法類智也。攝他心智者。攝四智中道智也。
他心智少分。光云。他心智攝自一全法類道俗少分
盡無生智少分。光云。盡無生智各自一全苦‧集‧滅‧道‧法‧類六少分。麟云。謂六智三道故。今唯攝無學道中智故言少分。以無漏故不攝世俗。非見性故不攝心。利鈍不同故。盡不攝無生無生不攝盡智
三行相故體無別故。光師三釋中。第一為優。
苦爾癡亦爾。光有寶疏第一解。然寶師意。論主此中依順婆沙正義且評所繫義。後部破。貪繫義。此論前後文不同者。以意趣各別故。
相應為聚心。婆沙百九十云。以說心略名眠故。說眠云何。謂睡眠者。所有眼夢不能持身。心略為性。
他心智緣心貪。法云。然他心智不緣貪得。亦不可說緣彼緣心之貪。既不得緣。寧知有貪等然案舊論云。緣境界心。不緣至得為境界。非此心境界緣境界
餘所不遮應容有。光云。餘修道加行解脫勝進中。寶云。應容者。顯非一切。麟云。若未離欲雖在餘道。亦無心故。言容有。
盡無生智不受後有理云。此中意說。盡無生智雖是生義而涉勝義。此觀後決了知空非我故。二智離空非我。麟云。問。不作無我行可然。世俗智不言不空。何不無漏觀中作空行耶。答。空治我所見無我治我。雖我見有殊。而為體。猶我故。前因位中亦不作空。
由本論故。此指識身足論。文在第六。
聖諦四相等。總四番釋十六行相。於中初二論主已前古釋。下論云。如是古釋故。後之二番是論主釋。寶師云。論主更別釋故。
四執我等。光三解。第二為勝。寶釋不明。
執當別我有四種異。光云。別執堅固故不言無總執稍寬容計無寶不釋。豈非闕乎。
執續我等四皆有亦字。光三釋。第二為勝。第三鑿之甚矣。
此應言皆是所行行相之義具釋。婆沙具明行相自性名義云。問。言行相者自性是何。答。自性是慧。三說中。此評家義。問。何故名行相行相是何義。答。於諸境相。尚擇而轉。是行相義。
論曰。三性攝者。麟云。不簡善惡但於境決斷。皆為智。故通三性
法智但依欲界現起。婆沙八云。謂生二界必不起法智。以彼厭下苦集諦故。不欲重觀。既不觀下苦集亦不觀下滅道。以滅道苦集智為上首故。麟云。然生上界現起亦得成就。以是無漏不繫地故。
如是十智幾智為境。惠暉云。十智相緣。身即約後念智緣前念智。不約時。若望他人時緣也。
苦集二智謂俗心麟云。謂此二智苦集有漏者。方是所緣餘是無漏故。無緣理故。於心中簡有漏者。又云。世俗遍緣一切法故。如無我觀等。他心通漏無漏故。有漏緣欲智。無漏者緣道為境。九智體皆是道故遍緣。無生亦遍緣故。皆通十智。惠暉云。無生初起緣四諦起故。
三界所繫不相應故。麟云。有漏繫屬定故。約界分為六。無漏不隨繫故。異共為一。通成四法
俗智總緣十法為境。麟云。俗智能遍緣一切法故通十境惠暉云。俗緣十。約無我觀一切法無我說。
欲界二及無為。麟云。言欲界二者。唯欲界相應不相應無色故。道二者。亦相應不相應無為者。謂擇滅也。簡無記無為故名善。以虛空非擇滅非諦攝故。所不緣。
類智緣七所繫六。麟云。言類七者。類不緣欲。除欲二境及無記無為故。七餘皆緣。苦集二智為各緣六法者。謂此二智有漏故。但通三界各二為六。不無漏境。除道二及無也。
道智二三相應法。麟云。言道二者。道智有漏境及無為故但緣二。三相應法者。謂他心智緣心心所法不相應無為。又不無色故。故但緣三。
盡無生智無為麟云。盡無生智緣法雖廣。然不緣非諦故。除虛空非擇滅無記無為也。
自品謂俱有法。婆沙第八云。不知自性者。即止大眾部執。不知相應諸法者。止部執。不知俱有諸法者。即止部執。言知能知者即止犢子部執
此智所成舊俱舍云。此智若是欲界智。是思二慧。若是色界智。但是聞慧修慧修慧別地為境故。
所成應頓離染正理論師破此論說。光寶並言。此乃宗別。無勞會通正理論四云。此不理。言所成唯他別緣。非極成故。謂我宗許靜慮地攝修所成慧能總緣隨所依身自上境故。厭下欣上方離染。此故總緣唯欣行相故。於離染功能故。彼所言甚為非理
論曰集滅道智。麟云。六位可有增。餘位並無。如類智類智位。雖各有智名。不異前不增也。亦諸忍位皆無增。類智時是修道攝今謂此中明成十智類不別取。以類智故。
論曰。行相念住疏云。於見道八忍七智。忍正起時修未來忍。智正起時修未來智。此之忍智先未曾得故不相修。唯修同類(今謂。此釋依光記。不允。寶解為正。麟師依寶師釋為評)。
對治所緣決定故。寶云見道八忍定緣八諦八諦惑。不相交雜。修道不爾斷修惑時或緣苦諦乃至道諦及緣非諦。交雜不定麟師舉此文已云。准章唯約忍智同類。詳論亦然。
此餘位未能兼修。理云。自所為未圓滿故。有言。若此於法智位修。應說現觀俗智。經不應立現觀邊名。
而於斷證已周光云當集等位。圓暉云當諦。此等釋意用丁浪切。此法聲也。寶云。當無學位。此用都良切。此中寶解於理為優。
次於修道離染位中。修道容預有遊觀故。簡言離染見道不爾。故無簡言
斷八地無間各修於七智。麟云。此中總三例。一斷八地無間道。二欲餘道。三有八解脫此之三類雖修智不同。而七支類等。故頌處明。所以但言八地無間者。以有頂世俗此八無間修世俗故。故別名之。由世俗智不治有頂故。治下地故。故不同。
二智。頌文唯明得修。長行廣明二修下皆准之。麟云。但二種。行得修。行謂現行。得謂起得修道。初念行二智。謂道及類。此是一而不二也。次第超越皆同。此三得修六七不同。
修斷應現修。麟云。所以但言八地無間者。以有頂世俗此八無間修世俗故。故別名之。由世俗智不治有頂故。治七地故。故不同。
未來修九十。麟云。言無學或十或九者。並約得修說。若論行修。二種皆唯四。謂苦集‧類及無生隨一。以彼初心有頂四蘊故。問。無學初心如何得修世俗智耶。答。雖世俗智於彼能。而無學位眾德具足。如王登位一切萬國皆來朝賀。故世俗智起得來朝。
見道故。光三解。寶無別釋。麟師於中依第三云。有學練根無間道正斷見感所引無智。似見道中道類忍時斷非想惑。不修俗智故但修六。
學位修道未來修七。麟云。於六通中除漏盡也。心漏通如前初得應果說。更不復明。修七智者。通漏無漏故兼世俗無間道故無心。有學位故無盡無性。故但修七。
微心唯修俗故。光師唯引婆沙不辨與此論理別。寶師對辨三論。可謂得論旨矣。
異生離染世俗。光師釋異生不起心有二義。寶師破之別立義理破立極成矣。
論曰諸道此有漏。諸道者。光及圓暉唯言諸有漏道及無漏道。寶師細開以為四道。謂有漏無漏加行無間解脫勝進
譬如大王皆來朝貢。祚者。玄應音義云。祚位也。國語云。地之所祚賈逵曰。祚祿也朝貢者。又云。貢薦也。廣雅。貢上也。
論曰現具二修疏云。若現若未俱有得。得皆名得修法體現前習修。亦名行修。現前故。約世分別。於未來世得修。起得得故。現二修有法俱得得修。體現前習修今謂。大乘亦立四修。如雜集第九等。或立八種。如顯揚十六

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十六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