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十六法

豐山寓居沙門釋快道記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江 進

(初右)又經中說(至)能諸業。中含七(二左)達梵行經文人。雜含七(八丁)又出者非也。彼說但說黑報白報故)。
頌曰(至)黑白俱非。初句標。下四句釋。異門足七(九右)曰。四業者。一黑黑異熟業。二白白異熟業。三黑白黑白異熟業。四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諸業。黑者。初黑是因。次黑即果。下皆準此。黑之黑主。黑即異熟業。異熟之業亦主。白白異熟業亦爾。第三黑與白相違釋。第四亦非黑。亦非白。亦無異熟。亦業。亦能諸業並皆業釋。
論曰(至)黑等四。三解。第二為勝。業與果俱性不同。唯前三故。第四果。故約能所治。寶疏疏。同光第二。然寶疏。初性不同為三(為是)後云性類不同分四業者。何忽參差。
(初左)諸不善業(至)不可意故。婆沙四(初左)兩說。今依後說理(四一(初左))曰。諸不善業一向名黑。以具染污不可意黑故。異熟亦黑。不可意故。今於業示染一邊。
傳說若(至)有處亦說。此答中有二。初舉對法師義。論主不信。故云傳說。後然經下。論主經。成無色亦名白。婆沙四(初左)有九說。一應說無色。不說略。二影顯彼此業同故。三約中生二具不具。四約非色異熟具不具。五約非色二業。六約三業具缺。七約五蘊。色皆具。無色缺色。八約十業道無色意三。九約二明白具缺。此中初無色許白。後七不許。有部後七隨應。舍利子異門九(二右)約色界白白業故。此雜三(三三左)用中生二有。三業五蘊十業四說理四一(初左)初示舉初顯後義。次二明。二有。三業十業道四說。不無色也。今約第三第六兩說。後中光為是。寶疏總屬下。為黑白業釋謬也。舊論二(七左))云。有餘師云。此亦於餘經中說。成實論八(七右)四業品同之曰。隨以何苦惱處。如無色界欲界人天少分大乘亦爾。對法論八(四左)云。異熟者。謂三界善業。伽六十六(七右)亦爾。理通此經云而契經中有靜慮無量無色。皆名白白異熟業者。彼據純淨可意異熟。通立白名。然彼契經了義經。以於上界四蘊五蘊一切善法說業名故。諸異熟因所顯。故非業者亦立業名。彼經非了義說。今彈云。彼經說但彼諸善業。云皆名故。不言一切善法等。
(初左)欲界善業黑白三釋頌欲界善及名俱言。稽古下(五右)從然契經黑白。總謂經文。此句出未考部者。蓋迷國訓。泥寶疏釋也。
黑白名依相續立。光四釋。第二為正。雜三(三三左)云。又一身中。二種業可得。亦二種報。是故如是說。婆沙四(五左)云。問。一業亦黑亦白。何故名黑白白白異熟業耶。答。為欲顯示一依止中。一相續中。受二種業所感異熟一黑白。
(初左)不善業(至)惡勝善故。光已離欲問答有兩釋。今云。合離欲不造欲新業。若分離欲據殘結邊造此。故與未離欲其雜義同光二釋並非也。
(二右)以佛於彼(至)無記。以無漏為白。成非白密意說。本論者。類足六(九右)曰。有罪云何。謂不善。及無記法無罪法云何。謂善。及無記法黑白法無記法。順退。非順退法亦爾。既諸善云白法無漏是善故。無記文故來。
(二右)四法智忍。見道十五心中。七智不斷惑。解脫道故。八忍之中。四類忍上界惑。今唯論欲界純黑。故但四法忍。
(二左)四靜慮(至)純白業盡。此不說前八思者。唯對純白善業。故彼地煩惱。唯無記性。非四業攝。不同欲界九思皆斷純黑。故不說前八。不言無色。如前不攝業故。
(二左)何緣諸地(至)未離繫故。初問。後答。答中有三。初示已斷容現故。前八思位非斷。二然由下明緣縛斷盡時名斷。三此下結成餘品非斷。已斷不定現前。或有遇異緣現前故云容。然光記(四右)云。於欲善中非皆並起。故說容言。如善憂根。若彼斷已。而不現行離欲捨故。欲界善斷已猶行。以成熟故。疏依之。此釋非也。以定法言起不起故。又憂根是別一類法。非由斷緣彼煩惱故不起。又憂是離欲捨法故。離欲染者。必不得起。何對此可施容言。
(二左)頌曰有說(至)欲業黑俱。婆沙四多說。此初說彼(二右)出。此後說彼(四右)出。並不正義。其如是說義上論說。
(三右)三牟尼中含五(四右)等心經云。舍利子當學寂靜諸根寂靜寂靜意業寂靜。此經云意業寂靜云何答。
(三右)三清淨中含喻經(九左)云。復次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下文非一也。
(三左)諸煩惱言永寂靜故。舊論二(十右))云。一切或(【傍】與惑通)言分別滅故。婆沙七(十六左)云。有說無學身中煩惱意言究竟息滅寂滅圓滿。故立寂默。餘不爾。故不建立舊論分別婆沙云意。文異義同。準彼二文。煩惱與言相違釋動性故。光記三釋並非也(寶疏煩惱言總無。似無失。而未成示南。光記語淨中。有漏善有無兩釋。初為勝。異門足六(五左)云。如世尊說。語意淨中。無漏淨)。
(三左)又經中說(至)俱語意。長含八眾集經(一右)云。復三法。謂三惡行惡行惡行惡行。又云。復三法。謂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正此文也。雜含四(四右)云。云何不善法如實知不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不善法。又云。云何善法如實知身業口業意業。是名善法。稽古出雜含三者。彼文也。
(四右)思經中(至)為意業故。舊論二(十左))曰。譬喻部說。等名意業。於故心作經中說。中含三(七左)業相應品思經(全三紙)曰。云何作。三業不善苦果。受於苦報。一曰。乃至)二曰。嫉恚(乃至)三曰。邪見云云寶疏思之言為經為是。然光屬上為業名故。彼(七右)云。等三種即是思。此思言是屬上也。律攝八曰。故者是決定心表非錯誤。
(四左)又經中(至)或善或惡。出雜含七(二左已下)中含三(十六左)思經(全三紙)同(四右)彌尼經。三(初右)長含九卷上經(十六左)等。
(四左)頌曰(至)應成善惡。初句標經說十業道。次出體。第四句配屬。此中攝取前所一切妙行中粗顯者。以為此性。前寬。通一切故。此狹。唯局根本故。勿濫於寬狹及能所攝。行與道語亦差別
(四左)且不善中(至)令遠離故。此敘惡行所不攝有二。初正明所不攝。執者捕也。非持義等。二若身下兼示根本業道。而令知差別。此有二。初正明。後令遠下述佛別立所以通妨。妨云。前惡攝盡。何別立此。謂令人特離此故。舊論二(一右))曰。令他分別離此故。於惡行別立。問。語惡言輕。此身中何故不說。答。凡輕重於物論。如殺盜婬。豈可有輕。殺害必斷命故。於身善惡俱但云餘。以身三三分餘故。並不說輕即為斯也。然光(九左)兩釋。初釋無大失。而云重非也。後釋大非也。
(五右)謂諸善思。準惡意應說無貪等。而準前可知。謂輕貪已不攝離彼。豈得攝。光(七左)三釋。自取前解。寶師(七左)不許之。約無明文。雖無的文理必可影。
(五左)七善業道(至)必依表故。就必具二。光會前後相違。大二義。又表無表三釋。今云。論主以前文不決定為是。故今文亦簡去不從自然等言生。依生者云必具二。然下文約有部義以致難。非論主本義。有相違。光記為是。下文通二釋並非也。大科第二非中非也。次數三義第一為正。順理故。說戒自恣作法。不令聞未具者。是常軌故。如前四私記(九丁)具辨。
(六右)殺罪所觸。麟云。至身為所觸。謂運手足等。惠暉曰。婆沙二(八右)曰。獲。觸證文字雖別同顯義。註維摩曰。所觸如如證註生曰。梵語知證。與觸音比故。即以為喻也。
(六左)貪瞋邪見(至)後起差別婆沙兩說。此依初師。理依後說光記二左)判為論主意樂寶疏(九右)只舉理無評。今云。此論為勝。以所作業性故。理約助力。而判為如是者故未也。寶疏一左)釋下論中。準理云作加行為正。何盲目。
(七右)毘婆沙師(至)加行聲說。正理論一(三左)舉婆沙文同此。婆沙八(五左)釋云。加行加行聲說。殺生後起亦名加行。今取要。
(七右)今且應說(至)為起加行。此中起言。蓋殺形誤。結文亦爾。或是後起云起。若爾此文分標。然有失。後起名。何但可云起。亦不次第
(七左)又經中說(至)云何不同。光寶分節為異。光記至問餘亦爾為總問。從非諸至彼同為答。云何一句徵問加行三根不同。
寶疏至問餘亦爾。問三根十業道。非諸至不同唯為問。光為正也。人(【傍】指要)云。寶疏雖符理。顯宗與此不合。今云。寶疏何可順正顯。理於非諸等前更有問。還非諸已下為答。光證也。理四一(四右)曰。又經中說。(乃至邪見三亦爾。(【傍】問)豈諸業道究竟時皆由三根是說。(【傍】答)非諸業道究竟時皆由三根加行異(【傍】問加行異)云何異。頌曰(云云)顯宗全同。又論下(十右九目)牒標非諸已下。非問可知。
(八右)由先等起是說。光云先因等起。是非剎那等起故。即是貪瞋痴。然疏云。先等起者。即加行也。正文云。等起加行應是前後。何云即加行
又波剌(【傍】光作刺非也)私如是說。應音(五(十六右))云。波刺私羅葛切。亦言波嘶。或言波嘶。國名也。臨近西海。最饒其實。諸國商人皆取其貨。斯以龍威珠力古昔推焉耳域記一(二)云。舊云波斯。略也。性躁暴無禮義。婚禮雜亂。死多棄屍。天祠甚多。提那跋外道之徒為所宗。婆沙十六五右)云。又西方有蔑戾車(【傍】彼音釋云此云惡見)名曰目迦。如是見。父母衰老。及遭痼疾。能殺者。得福無罪。所以者何。夫衰老者。諸根朽敗。不能飲食。若死更得新勝諸根。飲新煖乳。若遭痼疾。多受苦惱。死便解脫。故無罪如是等殺名從痴生。以迷果起邪謗故。
(八左)或為別利恭敬名舉。明本。鮮本。如今。舊論二(四左))曰。或為得別利養重好名。簡常途以顯殊勝。故云別。理四一(五左)作財利。光記兩釋。初釋依正理。改別為財。後釋對他為別。並非也。
(九左)以從三根(至)從三亦爾。初總答。謂或下別釋。初中初立義。後可說下許經說。然光初釋甚非也。後為是。
(九左)頌於(至)三善根。此善中三善根俱起。簡前不善俱起故言皆。長行中。二皆。一共。並皆顯此義。
(十右)加行寶疏二右)示兩意彼意一約文。但於惡之加行。二依指事。必善事。今云。但離前惡何成善加行。如人雖止殺生不作善事遠離不善三位。修此善三位名善三位。故但後意。是論之意矣。
第三羯磨竟。諸師異義如別辨。
說四依。光云。常乞食樹下坐。著糞掃衣。食塵棄藥(寶。暉同之)隨機羯磨一曰。男子聽。如來至真說四依法。一依糞掃衣。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曰。能持二三受持如前。羯磨疏三下(三四左)云。四腐爛藥者。所同棄。而實可收。即小便也。有本說云。陳棄藥者。謂世間煮殘查滓可棄者。取重煮之。得療便止。何須問本。大乘義章一(四右)同前說。光記二(一左)海傳三(二)並同後說。而破前說。
及餘依前。疏云。餘依前者。謂未死已來身也。惠暉云。第二念已後作持表是。今生未死。來生未來未來依身所有表無表相續生後起。此解同此疏。今云。論意全不爾。餘者對說四依四依作業後起。此表相後起。故云餘。依者能依表。非依身。前者前念根本業道。猶如前(六右終)說殺後起言此剎那後殺無表業隨轉等。顯此別以言及。舊論二(五右))曰。從此後乃至說四依。依此根本所有有教業。及教業。乃至相續未斷。是名後分光云。及餘依前根本業道。第二念已去相續等(云云寶疏云。及餘依前根本隨轉等(勿迷國訓)。
(十左)論曰惡業(至)此三成故。釋究竟三解自取後二。寶疏引下論及理。唯約剎那等起。實為精當矣。然今文云粗惡現前時此三成故等。成言所顯約剎那明也。
理四一(七右)頌文並釋頌。長行全同此。而後更以別義決擇(文)如光引。不同此論。取初義。就彼頌文。光有解。第二為正。第一非也。釋義不成故。不順彼長行同此論故。又此論意何可成。頌釋全同故。問。正理論體制。頌文全同此。於長行中質之。或更作頌。顯宗論體制。頌文改之任自意。然此頌釋全同此論。無如理之決擇。又不言如餘更異義如順理。其意如何。答。於理雖決擇如是。於顯宗時亦欲俱舍義。故不改作。又解。理頌釋全同此。故顯宗亦如是。但略後決擇異義。若爾違體制。故前解為勝。今理師云。契經既說貪瞋邪見皆從三根生。何不此法究竟
一右)謂殺等三(至)身等處起。光記一論通別顯論旨。寶疏四右)云。此等皆從多。非不少分亦緣餘法。由先光細釋。而寶釋成。光細釋。未成示南。
一右)故有問言(至)俱死前死。婆沙八(七右)問答文。非發智等本論文故。今云有。理等中。亦不云本論。
一右)何如是(至)理不應然。後明所由。初一句問。餘答。答中初答前邊。謂能殺前死。其所殺命猶有。故不成殺罪。若爾同死所殺命無。應成罪。此第二非能下答同邊。此中有總釋別釋。謂同死雖所殺命無。能殺命已斷。亦可受罪依身。故舊論二(五右))曰。若爾何因。所人猶活未死。殺者與殺生罪不相應。若殺者時死。亦不相應云何不相應。偈曰。別依生。釋曰。依止於彼行殺事。此依止斷滅。有別依云云)準舊論。初約所殺命猶不成罪。後依身別故不成。兩段各別。然光記三右)總貫釋俱死前死非也。
二右)論曰(至)不慢殺餘。光記(【傍】疏依之)為五緣寶疏三緣。今云。寶為正。頌文既列三緣。故由是。舊論二(七左))曰。若人有意。我必應殺彼。於彼彼想。唯殺彼不漫殺事。此三義。殺生業道。又如下辨。
二右)有猶預殺(至)亦成業道。光兩釋。初為是。結文後故。又舊論曰。若爾心疑不決等(云云)躡三緣云若爾故(寶意同初釋)。
剎那滅(至)為殺。寶疏為精當。量部。於內法心心所剎那滅色身不相應一期生。於外法中山河一期生。燈聲等。有部一切有為。皆剎那滅剎那如論五(七右)三(三右)正三四(初右)等也。解剎那滅。光二釋。後約三世為勝。婆沙八(七右)問如是寶疏同後釋。
二左)息風名(至)殺罪所觸。光不判兩不。寶疏後說為正。今論主意。亦顯後說為正。次引契經捨身為死故。又命根現見有風動。故惠暉云。初不正義。胎四位無息風。殺應不成業道。故五分律云。若人似人。似人即胎內前四位也(已上暉文)南山戒疏云。如五分云。四十九日。名曰似人。過是以往乃是人。乃至有胎人。所依止。隨有損害。無非極刑。即如五分若人似人。意等可見。
二左)此非餘殺罪所觸。光為是。舊論云。此即犯殺生羅。異此不犯。惠暉釋非也。
破我論中思擇舊論云。於彼破我中。當共思量。(予)斷破我非是俱舍。豈為不宜。
二左)故薄伽梵(至)思覺。前五(九左)已說此。前證壽命有別體。今證命所屬是身非我。依命離不離。別死活故。前正三法。今正證壽身。其意別。
三右)又非但喻立義可成。無證成道理。但喻不成宗義為正。寶疏十六左)云。夫立義法須有宗因者。宗言非也。彼云不思而殺亦得殺罪者。是立宗故。今亦立義者。是所成宗義
三右)謂要先發(至)令屬己身。是亦如前。唯三緣。於他物示想所想。必非別緣。加行亦是不誤加行。全非別緣。故舊論云。若人由強力。或由暗竊。取他財物屬己(一緣)於他物中。二緣)由力。由暗。除亂取(三緣)因此量成盜業道光寶五緣非也。
三左)有掘取(至)偷盜罪。薩婆多論二(四左)云。有主物者。一切有主物。縱使空有物。地中伏藏。若是王地。盡屬於王。無主物。若心取倫蘭遮。青丘云。然有主物略有五種。三寶物。二屬物。三畜生物。四鬼神物。五劫賊物。又薩婆多論三(三左)云。云何無主物。若二國界間各自對相。其間空地。有物名無主物。又一王征破異國。所破國王。若死若走後。王未統攝此國。爾時有物名無主物無主物主心取。輕偷蘭有主物主心取。突吉羅。今論由王地中無敵屬主言主。非無國主。故言國主邊得。如彼多論兩國間。總亦無國主。故云主。差別可知。婆沙三(七右)問。若得伏藏物作盜想而用者。彼於誰處。得根本業道。答。於王處得大地所有皆屬王故。復有說。於其田宅所屬處得。所以者何。彼於此中被稅利故。如是者於所得。大地所有王為主故。其田宅主。惟輸地利。非伏藏利。準此是田宅中伏藏。又婆沙。兩國伏藏輪王出於輪王受。不出時無處得。彼輪王一切地皆所領故如是光記釋論。次云又。引無失。然寶直引婆沙兩國文。合此論國王。蓋圓底方蓋(矣)。又寶疏八右細註)斥婆沙說云。今詳。應於兩國王處受。地兩國共故也。此誤之甚。婆沙既云無處得故。又多論三(三左)兩國無主物心取用不犯。敵主總主。間空地領地。輪王出不出。盜有無等。應須辨了。成實九(十六右)但地上屬王。地中不論。取用無罪於此。
盜取(至)得偷盜罪。生經云。盜亡比丘物。若未羯磨。從十方得。若已羯磨現前得罪。若臨終時隨。亡人屬授物盜者隨約所與人結罪也。又云。四眾僧物如亡比丘物。如法羯磨竟。屬現前一眾。或非分賊賣。或分可不均。或不和僧。別賞餘人等。俱重。
三左)謂於寺中制多迥處。舊論曰。若處。支提處。修梵行處。言寺中。諸會處故。舊論處。制多者。禮言雜名(四九左)(制)(但里二合)此云塔。全真梵語集為塔。法花玄贊十(七右)有舍利窣堵波無名制多。迥處者。增韻迥寥遠也。是即阿蘭若處。此云寂靜處。故舊論言修梵行處。
謂懷胎時飲兒乳時。胎時者損胎中子。令受多病故。飲乳時。智論五云。若婬欲。母乳則渴。又以心著婬欲不復護兒。
四右)有說若夫(至)謂非時理。顯宗如今。舊論曰餘部說。光寶無評。今按。論主意欲後說。故特舉餘部說。若夫人不許者。或本不知。設不許者。於夫非受授戒婦。犯何有罪
四右)有說亦成(至)餘究竟故。光記云。後說為勝。是誤攝故。寶疏斥此云。兩無評。理亦同。理(四二(二左))云。有說。亦成。加行受用時。皆於境故。有說如殺業道不成。加行究竟時。前境各別故。今云。後說為勝。既於自妻作他婦想。於他婦謂自妻。並是誤故非罪。是若約想。作他婦想。應是罪。若約所犯人。雖謂歸。而是他婦故受罪。然此等並誤故不成罪。今亦雖同他中。加行滿別故非罪。所犯人。能犯想異故。如殺能殺想。所人異不成。若言同境故。彼殺生同於境。何不成罪。如彼殺生生命。尚非過。況誤犯他婦。
四右)於苾芻尼(至)況出家者。光記分論為兩說。而有解。初解。依正理後師為正。後解。前師為勝。寶疏不許論文為兩說。彼曰。此論引自妻妾為例。而釋從國王得。更異解。今按。光釋最為精密。雖有說言。其義遙別。而寶疏為例。為何例。若言所例。彼自妻非所受。若言受罪例。問。已許受罪。唯問處何以例可成。此理雖舊論文亦全同新。準正理論。及顯宗。但舉自妻等義。無從所文故。於自之上脫有說言。猶如四取。及息觀論文。寶疏泥文失義。
四右)若於童女(至)皆於得。婆沙三(八右)云。問。於未嫁女不淨行。於誰得根本業道。答。若已許他於夫處得。若未許他。於其父母諸親處得。此論答中有二。初正約童女。第二此及下兼示餘事。言此及所餘者。舊論但曰乃至。按此論此及言蓋倒寫。應言及此。謂此之所餘。即客女貨女等。然光記云此童女及餘女邊。而設於理難等。並泥文失義。寶疏又云。此謂童女。餘謂他妻等。而論通別。以和會理者。是何謂乎。他妻何再可釋。結罪通別豈可此。又解。此及下論主質於能護人約王故云此。兼明餘。故言及所餘。依此義光釋義並是也(如前非也)後解為勝。
四左)與最後字(至)皆此加行。寶後說為勝。光無評。今云。後說盡理。
五右)如無失者應為宗。光兩釋。初解為正。寶亦同義。舊論二(十右))曰。如執無失。可許此。是指後徵無失言也。
五右)經說諸言(至)聖言。光屬後段。云經問起。是為是。舊論二(十右))舉經而云。此中見聞覺知云何寶疏入前段非也。
長含八(三右)眾集經曰。復四法。謂四不聖語不見覺知見聞覺知。復四法。謂四聖語見聞覺知則言見聞覺知(有云。折為十六雜含七(十右)意)婆沙一(八右)但所依事四故四。若廣有八或十六。準之眾集經約所依事說為四。今約境不見八聖。如異門等者。境與想相望為十六聖言。非聖亦爾。
五左)佛告大母(至)所覺所知雜含三(二右)云。世尊告磨迦舅。今問。汝隨意答我。佛告磨迦舅。若眼未曾色。汝當欲見於彼色。起欲起愛起念起染著不。答言。不也。世尊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如是說。佛告磨迦舅。善哉善哉。磨迦舅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大母。光記作鬘母。寶疏作鬘。或大。理。顯宗並悉大母。今大母者誤也。本經曰磨迦舅。舊論二(二右))曰摩羅枳母。應音義四(七左)摩羅翻為鬘。光寶亦作鬘。以可視耳。如理。顯宗亦挍者誤。或寫誤也。前文具六根六境對說。而後文云見聞覺知。定知。香味觸三為所覺光寶釋義煩雜。猶似為前文不說香味觸三(寶分科釋義尚非也)。
延底。光云云。應音五。延作近形誤也。而云。此云深入義。異名也。言窮極厭。故以名之。
十六右)有餘師說(至)亦為無理。光寶並為部師。
十六左)先軌範師。理但曰古師。光記云學瑜伽師不云寶疏部。舊論亦曰先舊諸師。今應圖諸異說
十六左)故論言頗(至)布灑他時。舊論云。是故阿毘達磨藏說。理如今。光記云發智論。而未見文。此文出婆沙八(九右)也。是餘本論文更可檢。此三重文。第二及第三布灑他。正答問。其第一應為例答問。
十六左)若不動身(至)應設劬勞。此論主難就彼有部宗難。有部表離表生故。由是理。顯宗如前得戒一切皆必依表。今亦如是。非論主本意故。舊論云。汝今於中應作功用。如先辨。然光記云云。並皆非也。問。以何知就有部本計難耶。答。理師盡力會此難。布灑他然表義。仙義等他等(云云)若不本計何彼如是
七右)論曰若染(至)流至此中。光為四緣可也。寶合染心壞他語。為一非也。汝於粗惡開為二故。離隔和合間故。名間。間之離故主釋。舊論二(二右))云。為壞他和合及相喜愛。是名破語。加語業釋。
七右)若以染心(至)業道方成。三。初約二緣。次示三字流至。後釋後二緣。初標。後述釋。粗強非好語名粗惡語。或非為惡。並兩重業。
七右)一切染心(至)流至此中。光為三緣。一染心。二所發諸語。三解義。此為正。前二種染心。及壞他語。并非愛語為二故。今云。三性離柔不淨。故名雜穢。如雜染名。能發唯染所發通三性。並有漏。又舊論二(二右))云。一切染污言與不相應。故名非應語。亦名散語。於相攝故。
七左)輪王現時(至)不成業道論主後說故。前文(五右)約此。
八右)論曰(至)成業道。此中初總判。後有餘下辨貪差別。初師總欲貪。後唯取粗品。論主意後師為正。前文爾故。理師意亦爾。光師為總別。然寶疏為三說。初說唯約外財。第三說通非情。故為別。今云。寶疏非也。唯總別異故。言他財物。總分資益義名財物。如前(二右)具通。何但局非情。如令彼僕屬我者。皆是他財物。餘準之。光記四釋。並非也。
八右)五蓋經(至)此世間貪。雜含九(三右)明觀中云。或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悔。疑。斷遠離五蓋煩惱。對下文以世貪是欲貪蓋。故言依欲貪。蓋但言世貪。總是欲界貪。今亦如是。稽古下(六左)云。雜含四(三左)明四念處中。又見九明七覺分中者。四唯列五蓋名耳。又九明七覺中。非今意。凡四念中五蓋非一。而餘非也。
八左)如經說(至)是阿羅漢雜含七(八左)說十不善業中云。不捨邪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報。無福。無善行惡行。無善惡果報此世。無世。父母眾生生世間無世(【傍】衍文歟)阿羅漢等起等向此世世。自知作證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更文(【頭】人。中含十六(初右)文。大乘伽第七。第五。又五八。倫記二下(七右)略纂等)又中含三思經(七左)曰。無施。無齊。咒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此世彼世。母(【傍】恐脫眾生生一句。)世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成就遊(更文)發智十(五左)釋經文。配四諦所斷。婆沙百九八(初右已下)至百九九廣釋。又發智七(四右)曰。云何邪見。答。若不安立五見皆名邪見。若安立則唯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妙行惡行惡行異熟等見名邪見婆沙八(初右)唯釋初三。有多釋。餘全無釋理四二(八左)云。具足契經所說謗因。謗果。二世。尊等。總一類邪見不同。謂無施與。乃至廣說(顯宗全同)光寶之族一類言。唯於今所言文。妄分開成其數。未檢本經。豈是當理。今云。無施與。無愛樂。是撥可愛樂欲果之因。雜含云無報。中含云無齊。三無祠祀。是祭地之福。四妙行惡行。雖有無。是業一類故。發智云妙行惡行雜含云無善行惡行中含云無善惡業。並無。亦合異熟。是何可開。五惡行異熟。六世間。無彼世間。雖彼此異。一類。故中含此世彼世(然光寶開為二非也。若開此何不開妙惡因果為四)七父。母。雖事是二。同能一類。故雜含父母婆沙釋云父母感子之業。若父若母隨一豈可感子(光寶開為二誤也)八化生有情雜含眾生生。九世間沙門婆羅門阿羅漢。謂撥無沙門婆羅門具殺賊應供等德可稱是阿羅漢。此實撥羅漢故言是。光記及非也。舊論寶疏是。發智但云世間阿羅漢雜含亦爾。中含云世人。正至。發智云。無正至此謗滅邪見滅所斷。雜含等起中含云往至善處發智云。無正行。此世。世。即於現法。知通達具足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如實知。此謗道邪見見道所斷。中雜二含其意同。正理論師所言一類者。蓋以如是

阿毘達磨俱舍論十六法義(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