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法義卷第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道記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江 進

隨眠品第五之二

頌曰(至)正緣能繫。此八句頌初一句總標所繫事。下七句明能繫惑。此中初五句就自相惑。後句約共相惑自相惑中。初句明過現相應。次三句未來六識相應未斷言與能繫言各通間五處。貪瞋慢言與意五字能所相應互影發。一若言隨應通下。一未來言流次句。
論曰(至)謂見疑癡。先總簡釋示可知三。此辨惑共相。且者簡持義。謂簡纏垢等持六隨眠。今法勝(六卷三(三右)四卷二(六右))雜心論(四之三右)結頌散釋。而不依發智三(七右)婆沙論八(初右)約九結明能繫。故婆沙八(初右)曰。諸二種。一迷共相。謂無明。見。取。疑結。二迷自相。謂愛。恚。慢。嫉。慳結。簡彼故言且。諸者。非義。煩惱六故。故言諸。總者。是統攝。攝六為二。舊論四(十右)曰略。
事雖有多此說所繫。二簡釋事言。論前文六(八左)廣說五事故今特簡釋示所說。
未斷流至後門。三釋未斷言通下。雖散釋明不別可釋。而釋未斷一令入準思能繫未來等亦如是。故據初殊舉未斷
(初左)若此事中(至)定遍起故。下正釋頌。明能繫三。此初釋初三句過現意識相應。初正明。後所由。已生簡未生。未斷簡已斷。謂前未生設已斷即不繫。故於現在未斷言者。既體現前。約未斷者。在絕言。故且略之。或準過去可知。故頌文言未斷過現舊論過去現在欲瞋慢。是處已起乃至未斷。於是處中三界眾生與彼相應(已上)問。貪瞋相應既繫三世。何不說為遍行。故婆沙十六(三右)曰。意識相應者。若在過去。若在未來。若在現在。皆容繫三世事。為通此疑所由釋。一以貪瞋自相惑非如共相遍行故。二雖繫三世。以非三界諸有決定遍起繫三世諸有漏法盡故。是簡未來遍行。彼婆沙不論盡不盡故不言遍。是故論唯言能繫此事。與共相惑現在意同。六卷法勝三(三右)曰。若過去世貪瞋慢等。彼非一切境界過去世縛。何以故。非不見不聞不分別事起貪瞋慢。何以故。分齊緣故。或人於生貪。非餘身分。何以故。自相使故。非等使共取境界如是見等。寶(二左)過現意繫現過不繫未來。此釋誤解法勝論。彼唯說未來中未盡非不繫未來也。光記於遍存兩種以簡釋。全非論意。此論遍三世有漏法盡名遍行。故言遍於三世。能縛三世。遍縛三世。非唯繫三世遍行。何況遍境。寶疏三十(初行)科過現六識。此通五識誤也。一違婆沙十六(三右)(【傍】法勝要心等並全同)曰。五識相應者。若在過去過去事。若在現在現在事(違此文下後段意)若在未來生法者繫未來事。不生法者繫三世事(已上)豈與意同繫三世。以過現五識故。二慢有意不有五識。何此中可存五識。下論一(六左)曰。見所斷(【傍】此中已有慢)(【傍】又舉修道故慢唯意地也)眠皆唯意地起。三違正理論(五三右)彼論五識未來處已顯過現五識。全同婆沙。不言在今段常讚讀法寶於此所纏歷六小七七等多端忘卻讀理。光記下引理不謬也。問。論文於未來分意五。於此不為豈非通六文勢常規。解云。既說慢無五在絕言。故無意言簡。又頌云未來遍行。前句即自顯成。應依義不依文。問。是繫三世於文無驗何。解云。既言非定遍顯不定三世。又望下自世及遍行。是顯示非自世亦非遍行而但繫三世。顯宗論十六(七右)曰。豈不已斷繫義便無。既說繫言已顯示斷。何緣說此被未來繫。復說過去已生未斷。此示斷言應成無用。無無用過。此未斷言顯有品別漸次斷故。即於此論次下文中。亦說未來遍行等。謂彼九品不同。修道斷時九品別斷。有緣此事隨眠已起已滅已得永斷。彼於此事尚有未來餘品隨眠未起示滅未得永斷猶能為繫。是故本論於此義中雖說未來愛等所繫。而於過去未斷言。故未斷言深成有用。然過去世此品(【傍】品)隨眠未斷時(【傍】永理可也)未來亦斷。容有餘品(【傍】中下品未來隨眠能繫此事未得永斷(理五二左全同)光記能繫一章甚略未足。寶疏甚繁義亂路而釋義致誤。如混引九結婆沙。令此段通六識過現意繫過現等。義皆思簡。
(初左)若未來世(至)皆能繫縛。二釋次三句未來六識相應。是明未來意釋第四句。顯是過現未來兩段而非識五意分節。故於此言五識上。未來意地不生並皆繫三世。故言乃至未斷。不別言已生未斷。六卷法勝三(三左)曰。意地不生法三世諸有漏法。何以故。彼緣一切有漏法故。理(五三右)曰。雖於此事或不生。但未斷時皆名能繫。問。不生法遍行應知後五。其可生法何是亦遍行。解云。約總類說(如寶疏二左辨)。
(初左)未來五識(至)繫未來世。次明未來五識位釋第五句。慢非五識相應。故唯貪瞋(如前引文)舊論貪瞋慢者誦者誤若記者誤。法勝論等言貪瞋慢總標意五有妨焉。唯簡過現。以五若已生現量緣。是故可生亦唯未來。可生既唯未來已生唯現。已滅唯過。不唯準成。故顯宗十六(七左)曰。此已顯五識相應可生隨眠。若至過去惟繫過去至現亦爾。准若與意識相應可生隨眠。若在過現未斷容繫非自世法(廣緣識故)法勝。雜心等皆說三世各唯繫自世。
(初左)未來五識(至)能繫三世。非惠道所斷而不生。唯不生故云未斷不生。顯宗曰。諸與五識相應隨眠。若定不生亦縛三世。謂彼境界。或在未來。或在現在。或在過去。彼雖已得畢竟不生。而未斷時性能繫縛。(理五三右全同)解云。且有眼識色。生起闕得永不生。是則未來不生眼識。其色境未來。次流在現。後滅落遮。境已涉三世故名繫三世。由是須知緣與繫別。雖是不緣而即能繫。若眼識不得不生。隨境涉三世繫自世。然得永不生。常居未來。雖居未來性是三世色能繫。光記(二左初行)同前釋。疏兩釋。初釋同光。後釋曰。或有時參差三世。如有眼識定緣青黃赤色三境而起。隨闕一境識即不生。其所闕境。或一未來。或一現在。或一過去。故說五識遍縛三世(已上)此兩釋本出寶疏(三右)彼曰。於中有二。或(如心形誤)今所緣歷其三世。或(亦加心非)於所緣參差不定。彼理文容預故致兩解。初一境異時涉歷三世。後三境時居未現過位。詳曰。前解為勝。以決定故。後解未也。不定少分一識時多境豈是論意。
所餘一切(至)俱遍縛故。論五六故言一切。此中見疑唯相應無明六識也。所由準前可知。現在中言正緣者。顯示緣境。
(初左)應辯諸事(至)顯其理趣光寶分科不同。光記總入後段。寶疏猶屬前段。為此已下為生起。湛惠云。寶疏為優。符順理及舊論故。理五一(初右)曰。如是略述三世有無理趣正邪有差別已。為令此義決定增明。復依頌文廣顯理趣。頌曰(如今)舊論意同。詳同。光記為正。為起次頌於頌前論此。理亦爾。為頌廣顯於前略述。舊論卻屬後段之證。曰毘婆沙師成立一切有為法非常住。由與行相相應故。彼成立此義分明。謂偈曰(云云)汝湛惠言不爾者。此文屬前段。其詮可。又文云應辨有無。下頌廣辨有無。豈為非生起。又彼五十(三左)標繫事必物而是時。於中有意五別。五必現量。現正色唯繫現事。若意識現在前。正緣過未境即繫過未。餘一切準此應知。
古諸師去來實有實無兩宗。次(四右)先廣辨諸有相。明有非有為境。俱生。有部有覺生。次(五右)復辨去來實有假有。成立去來實有論主部。而至五一卷初彼結前。是并頌前生起。汝但見頌前片文可笑矣。此中為五。初部兩關徵責。二有部略答。三生起頌文。四舉頌。五長行
(二右)由契經說(至)勒斷欣求雜含三(七左)經(全半紙)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復現在色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察已。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滅寂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次廣約三世說。今現在極成。故但引過未文。光記作兩解。第一為正。順本經故。後釋分與捨大鑿也。經文既云已。又無求言故。惠暉過去色別解脫戒未來色二戒。未檢本經坐以談妄。彼總約五蘊說。定唯戒色。
(二左)謂契經說(至)諸法雜含八(八右)經(全七行文)曰。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理五十(六右)引此文。五一(九左)引經述釋文也。光記其二已下為論釋誤也。疏亦從光。
(二左)非果生有現因在此句是所由也。舊論何以故徵句。光記三解第二為正。順論當果言故。符理五一(五右)顯宗十六一左)故。彼曰。非業無間異熟果生。非當果生時。異熟因現在。問。光初釋據婆沙說何不用。七十六(九右)有異熟果在現在世時。若因在現在應說異熟因時。但是違前所引頌(已上)解云。光此釋是解俱舍而非婆沙。雖有理而背今文何可得用。彼婆沙前文亦有同此論。學者得造者意勿纏他文。
(二左)自謂是(至)非此部攝。自下二釋下兩句簡別部宗。於中有三。初標稱有部宗相。二以設下二舉頌示所以。三謂下正簡別部宗有二。初舉有部宗。先舉所說。後方許下判屬宗。二若人下舉相簡別。先舉所說。後彼可下簡別。此一章文易意難探。舊論四(二右)文對檢。彼曰。若自說薩婆多同學。此義必應受。何以故。偈曰。由執一切有許。釋曰。若人一切有。謂過去未來現在虛空擇滅非擇滅。許彼為說一切有部。復有餘人。現世法必有。過去業若未與果是有。若過去業與果。及未來果此皆是無。若如是分別故說三世有。此說一切有部攝。是說分別部所攝(已上)此中分別部義同飲光部婆沙一(四右)曰。或復執。諸異熟因果若熟已其體即無。如飲光部。彼是說。諸異熟因未熟位其體猶有。果若熟已其體便無。如外種子芽未位其體猶有。芽若已其體更無(百四四(三右)宗輪(九十右)全同)。
(三右)頌類相位待。舊論四(二左)有。相。位。異。鞞婆沙七(八右)事。相。時。異。雜心一(一左)分。相。分分。異。隨時隨代譯語為異。而於所說異。新婆沙七(初右)曰。說一切有部四大論師。各別建立三世異。謂尊者法救說類異。尊者妙音說相異。尊者世友說位異。尊者覺天說待異(云云)舊婆沙文。蓋殘闕。法勝論二本不載三世論。但婆沙師名。餘論無舉名。所立四別。諸論並讚世友說捏餘三。今論亦同彼。非是論主創評決。
(三右)由類不同三世異。此意部類流類名類。諸法為體此諸法三類別。
(三右)如破金器(至)而顯異。顯字明本光記疏如今。婆沙顯色異。雜心云不捨色。理。顯宗及鮮本作體。詳曰。作體為正。論主令二有別改用金喻。故舊論曰物。取二喻其意應知。
(三左)尊者妙音。麟記一云。言妙音者梵云瞿沙(唐云能鳴)西域敷演宣令法號瞿沙。謂彼尊者久流生死聖智。對昔況然。故號能鳴。或能宣唱故號能鳴。準彼今就體其音聲是妙故。
(三左)由相不同三世異。光記云。此師不相應中別一類世相不同。三世異此釋意。過去相。現在相。未來相為一類世相不同。詳曰。妙音(瞿沙)所造甘露味論上(十六右)列不相應行而無別世相。可知誤也。麟記云。相謂狀。非四相。為勝也。光記亦釋合有兩釋。後釋非也。蛇畫有用無用足故。二未來相有用不成故。
姬媵。應音五(七右)云。居疑切。下餘證切。漢書文帝母薄姬。如淳曰。姬眾妾之總名也。姬亦女宦也。秩比千石。位次婕妤下。左傳。以媵秦穆姬。杜預曰。送女曰媵。媵送也。寄也。公羊傳云。媵者何。諸侯一國。則二國媵之以姪娣從。釋名云。姪娣曰媵。媵承也。承事適他也。今三品曰姬。五品曰媵是也(已上應音)此音釋證切。從嫁之女也。
尊者覺天(至)立名有異。諸論但總說。待前後無細說(光記爾也)然理五二(二右)曰。如是諸法行於時。待現未名過去。待過現未來。待過未現在寶疏依釋)又婆沙云。如是諸法。待後名過去。待前名未來。俱時名現在。詳曰。婆沙既俱時名現在。準彼現在為本。從前後待對。一女喻如是。而婆沙十六三世差別七復次。第四復次全同理。並有妨。但是通別近異。
(四右)第一(至)外道朋中。已下三取第三。其能破交同婆沙雜心。然寶疏論主評簡者非也。是自古對法宗評簡如是故。此破同雜心。彼(一右)曰當知此是轉變薩婆多。雜心主非婆沙法救視可知矣。意旨同此。婆沙破亦不異此。彼細述理。此總云數論朋。為朋所以婆沙。而文言各別故光記隔於又言。理五二(二右)破此云。今謂不爾。非彼尊者有為法是常。歷三世法隱法顯。但說諸法行於時。相雖同而性類異。此與尊者世友分同。何容判同數論外道(顯宗十六三右)全同)今彈云。彼尊者既離自性別說其類。歸性常。金器乳酪喻豈為不然。又三世流入而未來過去類。是同數論性常用轉變。何云不同。若言分世友不可破。餘師亦分同。謂不異並同故。
第二所立(至)何義為同。婆沙略但破法。今同雜心。具破法譬。唯言簡現行。而顯於妻貪現行成就俱有。雜心云。於一色愛著亦行亦成就。於餘成就不行。是故彼說世亂。譬亦相違
(四右)此已知(至)何謂去來。自下第二正破有二。初頌前略推徵。後以頌廣破。此即初也。光記為小科得。入前段不也。寶疏入後段得。為第四非也。於中有五。部難。二有部答。三經部重徵。四有部通。五部難絕。此是初也。此三世實有四師差別。及世友約位為善。彼世友約位義更復分別思惟而說。難云。汝去來應名現在。執體實有故。如正有作用時。如馬角等或汝去來應非去來世。執體實有故。如汝現在
(四左)是則過去(至)世相應雜。五部難絕是以取果與果而為作用者。則過去同類因異熟因等既極成與果。以能與果應許有作用。如是過去有作用亦應名現在。若爾世相應雜亂又若救言彼唯與果取果取與不具故非難。已彼過去取與與果作用。由是過去世無作用邊名過去。有與果用邊名現在。若爾世相應雜。有半作用一句是遮救。若述上文鄭重失。既過去作用成。即雜亂故。由是舊論四(四右))曰。復次未來(傳誤過去同類等因感果故。已立功能。或立半功能。是故世相雜。光記得論意。便於有半作用前致亦應名現在結。寶疏未得論意。替既作唯。以現在異熟因蛇足。誤半作用文以鑿。不忍視之也。若隨現在法中。唯或取果與果有之。如何以彼得致雜亂難。又若如汝言。彼理師何不救此理。彼論五二(三右)曰。且彼經主是難言。若約作用三世別。彼同分諸根現在有何作用。若謂彼能取與果。是則過去同類因等既能與果。應有作用。有半作用世相應雜。此難都由不了法性諸法勢力總有二種一名作用。二謂功能引果功能作用。非作用總攝功能。亦功能作用。且闇中功能。為闇所違非違作用。謂有闇障違見功能。故眼闇能見色。引果作用非闇所違。故眼闇中亦能引果現在作用有闕。現在唯依作用立故。諸作用不至無為。於餘性能為因性。此非作用但是功能。唯現在時能引果故。無為不能引自果故。唯引自果作用故。此經主所舉釋中與(【傍】傍同分眼)果功能亦是作用。良由未善對法宗。以過去因(【傍】同類因等)雖能與果無作用故世相無雜(已上)準此應知寶疏謬也。彼理師辨別作用功能致救。是一己新立今就功能作用無別毘婆沙宗以加彈斥。若如汝言違背婆沙十六十六右)二無心定入定無間緣。取果與果時為善評家。復乖婆沙處文。
(四左)頌曰(至)法性是深。此頌有而涉於七紙述而救。於顯宗無。唯敘宗故。是顯宗論顛末之法。舊論頌異此而長行同。彼四(四右)偈曰。何礙。不具非常云何。壞悉檀理故(此論無也)功(作非誤也)能不異故(當異)世義則不成(當世便壞)未生滅云何(此第三句)由去來體故(此無)彼此終句也。蓋梵本異。譯者料理乎。此中初三句破有部。終一句有部法性難思光記下者非也。唯屬下不可通上。顯故。若不爾者何不言何礙用何。故舊論無用言。而唯牒釋何礙二字。次牒釋云何三字。
(四左)論曰(至)許常有故。長行中大為二。初釋前三句破有部。二釋第四句(九右四行有部說法難思寶疏大為四節未可也。初中有三。一正釋前三句。二(五右初)破有所立及證。三(八左八行)論主有部非讚述部義。初中有四。何礙力難。二(【傍】此作用下)更有作用難。三(【傍】若此作用世義破壞難。四(【傍】彼復應說下)未不成難。初何礙力難有三。一以體恒令用恒。二正礙力難。三舉緣救破。此中初應說言蒙能起作用。故應說下有若言。舊論四(四右)云。此義應說。謂此法由體恒有應恒作功能寶疏若迥說上。光釋脫若言並非也)。
(四左)又此作用(至)有餘作用。第二更有作用難。釋頌用云何。汝由作用法成過現未別。此能成作用三世。其去來今誰令去來今有別作用作用去來今重無窮。舊論別有頌文破救。
(四左)若此作用(至)滅名過去。第三世破壞難。釋第四。有部救。此能成作用去來今。無別能成作用故。而是非無。二則部破。若非去來今無為故應常住。違無為無作用宗。若言作用是有則非無故是恒有。不應言已滅未有。舊論別有頌破此。此是下救破由漸。應屬後段。光‧寶屬前段者非也。三若許下有部救釋異。四若爾下部破釋世便壞。此中有三。一正破。二有部反問。三經部示不成所以。初中有總破別破總三節如文可知。何為不成已下。光記總為有部救非也。不順前何有時過未文故。寶疏但何為不成句為反問為勝也。
(五左)則三世義(至)皆不成立。理牒此論亦同此也。若準此文則三世義應屬上文。謂若不許諸本無未來。今現在。有已還無名過去是則三世義。應一切種有為法義皆不成立。若依舊論四(五左)曰。是故三世一切種皆不成就。應屬下文。若爾應言可在不成上。文言便故在下。猶如成唯識一(四右)曰又常遍。故無動轉如何隨身能造諸業。述記本(八十左)釋。應言可在如字言便故在此。義燈二本(五右)亦如是。然光記(八左)皆不成立句兩續。而三世義句展轉破。未親義也。
(五左)此但虛言(至)真自在作。此輕調破。此有標釋引三節。然寶疏為三種破非也。
(五左)未來當有果因故。光‧寶並致兩釋。唯前後異而其義同。果與因分去來。是非論意。下文(六右二行)云曾因果。彼既曾當如次因果。今亦配分應言因果。已不爾。故知光寶不得論意。今謂。果之主釋。有果之因故當來果。故未來當有名有。此但未來當有所以不關過去。故言果因。不言因果。由是舊論四(三五右))曰。未來有因法當有。彼當有言在最後。而果言。
(六右)若俱是(至)是去來性。去來二世實有。如何可得言是過去自性。是未來自性差別。光可也。寶釋俱為三世非也。
(六右)豈彼不許(至)重為說有。光‧寶解釋不同。光記屬上為有部難文。豈言長讀貫說有。謂非彼外道不許業曾有性故而今世尊重為彼說有。是彼許曾有性而不許實有。故今為成實佛重說此有。寶疏屬下為部通釋。豈字短讀絕曾有性。而今已下更牒重說有為通釋基。謂豈彼外道不許業是曾有性如是許曾有性。而今世尊重為說者。今詳曰。此論文錯義難通曉故致異解正理論一(六左)舉依彼所引已下文救釋。而無前文。然舊論四(十六右)文正應依彼。彼曰。為彼不許此業先時已有故。說是有為已許。若爾佛何故為彼更說有。此中佛世尊自相續有宿業功能。能與今後二世果報故說此言(已上)準彼豈言應作為。則是部通釋。而今世尊一句應作若爾佛何。則是有部徵。依彼已下部釋。如是云文云義隱暢。
(六右)依彼所引(至)密說為有。此中相續言依身。故云現云中。與功能所依故。與下(八右)相續轉變別。
勝義空(至)有已還無。雜含三(一左)曰。云何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生時無有來處。滅時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滅盡。是從所明立名。舊論真實空經三十(四左)第一空法經所明。同而不實而生生滅盡句。蓋譯人別令異。又八(十右)同此。
(六左)若謂此言(至)義已成立。破救有二。初調破。世與無別故。後義破。去來無義成故。又初唯就現世言。後就本無等言。是二破差別。彼救有兩意。一唯現世。二現世眼根。於破中。初破唯現世。故云現世性與彼眼根體無別。舊論曰世與法義不異故(光記第一釋可。第二釋根對根非也。今論云性故)後破現世眼根。今論但云若許現世本無等。彼舊論曰若汝執於體未有。
(七左)若謂未來現世者。光兩釋。初聲與世性。後聲與聲。詳曰。後為正。今其體一故。舊論云此境一故故。此中四重救破展轉相起。謂若緣彼聲更發聲。更不發住未來故。汝宗立未來實有。何云是無。雖實有去來現在聲。故云無妨是非理。於三世並聲體一故若言有少別非一。本無成。
(七左)然菩薩者。菩薩是經名。舊論曰。若爾菩薩云何言(云云)。
(八右)有猶預或有差別光記云有差別有無差別寶疏云言是非色差別。今曰。舊論四(八右)曰。疑及簡擇云何成。復有何差別(已下證下)復次此義此證必定應爾。於餘經中(云云)準彼若境同實有差別。此難境令差別。上難覺令無疑心所理五十(八右)救曰。理應容有顛倒境智。必有智境而生。故一切覺皆有境。由是於境有猶預。謂我於此所見境中。為是正智為是顛倒。即此故差別理成。同有相有別。故非與有有相同。如何於中差別。唯於有法差別故但於有境覺有差別。故有境覺有差別理成。非於有無可辨差別(已上光寶非論意)。
(八右)以薄伽梵(至)上是無上舊論如今。雜含十六五左)出。然有非有作實不實。又初暮作日中。餘同也。理五十(八左)通此經中。有非有作薩非薩而曰。彼(世親)謂此顯知有無義。由不詳審是言。此中薩聲正顯妙義。非薩顯非妙義(乃至)故次後復說知有上無上為令解上知薩非薩言。正顯弟子知妙非妙義。言妙非妙者是無失有失。有失是有上。無失是無上。故有上無上顯妙非妙義。或顯此妙非妙中有劣。故復為說有上無上令其了知(已上)準本經實不實。非妙非妙義。然是正有非有義。汝言正故。而即為上無上非也。文既四各別故。後釋亦非也。以為妙非妙中勝劣故。
(八右)此彼說(至)亦不成因部由上來教理無而生。然汝有部量云。過未實有。識必有境故。如現在。是他隨一成因過未緣無識生。不許識必有境故。
(八右)然為先(至)令當果生。相續等三。部宗並是種子異名。然寶疏相續身中非也。故理五一(五左)釋此云。業相續者謂為先。後後剎那心相續起。
(八右)破我品中廣顯示。舊論四(八左)亦云我品。然品聲應誦者誤。應言破我論。具如已辨。若言不爾。鮮本破言作彼何為。由是彼正理論於此不指破我。即具說為先相續等生當果之相。即同我論文。所以是破我別論非俱舍。彼師所造無破我論故不能指示。故以破我論意具釋於此也。
(八右)若執實有(至)有必不滅。後牒宗破有二。初正牒宗破。後舉救破初中有二。一別牒過未實有破。此有失。初過去業無用失。後未來無體失。二若一下總牒三世實有法體恒有破。亦有失。初因果不成失。後同外道失。寶疏總為四失粗也。
(八左)兩眾外道理及明本如今作兩非也。鮮本作雨為是。舊論四(八左)曰婆沙乾若。應音四(五左)釋顯揚論曰。雨眾于矩切。梵言嚩利沙。亦云利沙。此云雨。外道名也。鍵拏此云眾。謂雨等(者誤)師。徒之(云誤)眾故云雨眾者也(琳音四七(四左)亦同)。
(八左)如契經言(至)或唯三世。此舉經。意言。經所說或唯十二處或唯三世。而不別說過未實有。故世尊所有說有言。謂現實有。過曾有。未當有。於現中亦有實假有舊論曰。若道理應有必此有。問。經者何。答。一雜含三(十六左)曰。婆羅門白佛言。云何一切有。佛告彼。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眼是不。答言是有。沙門瞿曇不。答言是有。沙門瞿曇婆羅門有色眼識眼觸。有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不樂不。答言有。沙門瞿曇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二雜含三(七左)廣說三世有。前(二右)有部證文是。顯經別曰或唯三世。二唯言簡有部實有言。其下述經意。然稽古下(四右)曰。按或唯三世至而說有言。部據經以述宗義。諸註以為經文者謬矣。是則文理不屬。是亦不讀經本故也。今謂。汝卻未考論意也。又未知諸註為本之意而妄斥破。豈可當哉。問。本無量。若應是經。舊論文亦全同此故。解云不爾。以何知此。顯宗論十六二右)曰。梵志如是言。一切者惟十二處。是故去來決定實有。若經連文顯宗豈可置不引。
(九左)毘婆沙師(至)便撥為無。理五二(五右)曰。經主於此詭設謗言。毘婆沙師乃至)便撥為無。今定謂仁竊自造論矯託題以毘婆沙名。真毘婆沙此語。又不如彼自率己情妄說去來如現實有三世實有性各別故。詳彼意。聖教災詭設虛言謗正論者。豈由如是所設謗言令我義宗所有虧損寧有。我部諸大論師博究精通理。具苞眾德。普聞。於小不能通釋故。於非處詭設謗言。既率己情妄標宗致。似未披覽真毘婆沙。所設難辭我已通釋。更有何難言不能通(已上)今彈理師曰。汝有部宗。前有境果二理以成過未實有。其同法喻是不現在何為。由如是理言如現實有去來。何得言詭設謗言。又論主前(五左)言誰言彼現在世毘婆沙有相三世別既通達。然去來實有非無即同現在。故言三世實有。豈可言婆沙此語。何可言似未披覽。又雖汝通諸難。是自情所他未許。豈成通釋。故言不能亦是不宜。
(九左)頌曰(至)餘緣此猶繫。此中初見位。第三句與餘字明修位。最後通二位。於者境聲而流修位。是簡不緣。初餘言廣涉集滅道修。故加遍行顯唯集惑。以遍行惑苦集故。及見修畔。而亦顯俱是緣此猶繫。猶者尚也。隨眠言流下餘字。兩種餘字並是未斷。對前已斷故。正理論三(初左)曰。及聲兼顯前前已斷。後後未斷皆能繫義。(九品非一故如是釋。然前品言巳顯。何可穿義)此中何用緣此言。修斷九品必相緣故。非是所緣有時所緣。故緣此言為無用。若謂別說不能緣。則遍行中亦應簡別。以有見集所遍行不緣苦所斷事故。經主何意簡此(修位)非彼(見位)今詳。經主或作此思。此中所言前品已斷約世俗道。隨其所應總分見修煩惱以為九品漸次除。前品已斷中有未斷遍行煩惱。亦能為繫。簡緣他遍行隨眠緣此言。可成有用。然於前說餘遍行中闕緣此言。不成立。或應以後。所說及聲兼顯前文攝緣此義。謂於前說苦已斷及此前品已斷事中。皆所餘緣此猶繫。若爾此文雜亂。於見位中餘及遍行隨去一。然此煩說闕緣此言。應問慈尊自言意趣(已上)由如是理。顯宗十六四左)改遍行言而作緣此。今彈言。此論但緣此猶繫四字兩讀。餘具說之。何為緣此言闕。若餘及遍行隨一者。於顯宗餘緣此前後兩說。豈非鄭重。若遍行言無用故除此者。何故於長行遍行隨眠
(九左)是故應造略毘婆沙。此論次頌即是也。非是論主新造。故舊論五(初左)曰。是故先舊師造略集毘婆沙云云)。
(十右)頌曰(至)後三淨境。此頌初二行三界苦集修。次句明三界滅道。後句明無漏法識。為避文煩及令義路明知。五部不次。婆沙七(五左)五部次第說。又此論但總相致其數。婆沙中有細簡。今依彼以示圖入論中。圖記。冠註等圖有其不正矚而可知。
一右)如是了知(至)隨眠隨增長行中已上解頌。已下第二明繫事隨增為二。初結前生後。二若別下正明繫事隨增。於中有三。標去廣就略。二且有下略示事。三準思下勸思餘法。此即初也。光記分文不可也。
若別疏條(至)略示方隅。發智論五(一左)曰。二十二根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五取蘊。六界。有色無色法有見無見法有對無對法有漏無漏法有為無為法過去現在法善不善無記法。欲界色界無色界繫法。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見所斷修所斷無斷法。四諦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八解脫。八勝處遍處八智三三摩地三重三摩地。三結。三不善根三漏。四瀑流四軛四取四身繫。五蓋五結。五順下分結。五順上分結。五見。六身。七隨眠九結九十八隨眠(此四二章。婆沙一至八五。具出體釋名如是二章法門一一隨眠隨增。次(五右)復一一明緣緣緣隨眠隨增至卷尾(五右)盡。婆沙十六(初右)至八七(四左)法惑隨增。八七(五右)至八九(五右)釋緣識緣緣識。由是言別條煩廣而唯略示樂根一例勸餘。然諸註。本論等云就二十二根者未委讀也。彼唯四二章之一章故。光師釋甚略。寶疏具簡釋。
一右)且有問言(至)隨眠隨增。下略示事三。此初明樂根隨眠隨增。初問四二章諸法非一。今就樂根一云且。答中有三。先示所隨增樂根數。若不知此何可知能隨增是幾二簡無漏非所隨增。三此中下正明隨增婆沙八(二右)曰。樂根欲界。初及第三靜慮欲界五識身相應初靜慮三識身相應。此二有漏修所斷第三靜慮意識相應有漏無漏有漏五部無漏通法類智品。又八十六(七左)同也。此論總說云色界五部。別言同彼。人(【傍】傳燈心)云。發智五(二左)曰。樂根色界一切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婆沙十六(七左)解釋簡別。然瞋與非為相應行相乖故。色界一切者。通五部故云一切。若細分別滅中無為緣。謂邪見。疑。無明。由是三惑苦集十一遍使色界八總四隨增寶疏簡別云四十六非也。問。若爾何不如下緣識有為緣。答。一切五部有為無為緣。文互現(已上人)今云不爾。非諸論唯一切。亦細分別婆沙十六(八右)釋色界一切曰。第三靜慮者在意識。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五部。及通一切隨眠相應。故自一切隨眠隨增。故不可除無為緣。又欲界瞋雖非相應所緣隨增。如於他樂發瞋恚。亦不可除。問。若爾何故單緣等中除無為緣答。彼約緣識無為故除去。今據相應故取不除問本論已先說二十二根眼根。若示方隅何不約初。故理。顯宗改此論以眼根示方隅。若約四二章隨一者。何不十八界五蘊初。有何由致據根間。亦復不五受初憂根。解云。顯無定準。以示方隅。亦復樂根可愛樂。今為初學此三品示圖以入論中。圖記及冠註圖有其不正。依婆沙七(五左)等而可擇。婆沙曰(後可引文)。
一左)心由彼(至)應作是說。光記為惑隨增小乘(此順論意)隨增類故。寶疏為大科非也。故顯宗十六七左)曰。今於此中應復思擇心由彼名有隨眠云云舊論五(四右)隨眠云有縛。隨增隨眠。此一章皆爾。蓋造語別而於異。何以故。以(【傍】次下五左論說也)微細隨增隨逐隨縛是隨眠義故。問。有隨眠心等何。答。隨眠者即五部八惑是。心者上十六有漏十五心是也。者由隨增助伴二義顯宗十六八右)曰。何等名曰有隨眠心隨眠名依何義立。復何等名有隨眠。且前所言三界五部種識名有隨眠心。如是諸心各有二種。謂遍非遍行有漏無漏緣。染心差別故(答初問也)二義隨眠名。一是隨眠隨增故。二以隨眠助伴故(答第二問)由隨眠名有隨眠相應隨眠通斷未斷所緣未斷名有隨眠理五三(五右)全同)婆沙二(二右)亦爾。心能隨眠隨眠名有隨眠隨眠即心名有隨眠心。相應義。於此相應義即含隨增助伴事。
二右)論曰(至)隨眠故。相應縛所緣縛未斷位。並是隨眠隨增。若相應縛已斷位。隨眠隨增。現無惑故即非隨增而且伴性恒相應故猶隨眠助伴性者。所謂染污習氣即類性謂先來隨眠俱。今雖隨眠。而所相應心非由道力所斷。仍名有隨眠人前盜賊。今不作其業仍名盜賊。若所緣縛已斷非唯不隨增亦不名有隨眠。何以故。親疏別故。如是有隨眠心有兩種。有染。四部全。修道一分染污心。無染心修道無記心。有染心亦有二。一隨增有隨眠心隨增有隨眠心無染心隨增隨眠隨增有隨眠心。由是示圖曰。
二右)頌無明邪見。此中見字身形誤。長行爾故。闕數故。鮮本。舊論疏作身。然本頌及明本理。顯宗悉作見可知。俱是誤形也。
二右)論曰(至)凌懱他故。諸次第說而不一同。婆沙七(五左)最後三異此。謂貪瞋慢。餘七同此。而於他見起瞋義同前說。雜心論四(八右)據婆沙法勝本無次起說)入論全同謂十使生起造語及瞋兩說並同此。顯宗七(初右)亦全同此論。又理五三(七右)曰。諸隨眠起無定次第。可一切一切生故。然一類煩惱現行前後相牽非無次第。而示三種次。一約一類不善觀察。身。邊。邪。取。戒禁。疑。貪慢。瞋。癡如次生。二約一類稟性愚癡。癡。疑身。邊。戒禁。邪。取。貪。慢。瞋如次生。三云復有於此別立次第舉此論頌文述釋。而後云。理實煩惱行相無邊。以所待差別故。決定次第而生。
二左)從此慢後(至)次第起故。入論亦同兩說。而彼但云或不云有餘。正。顯亦但云或。舊論同此。論主欲取後說故示見諦所斷等所由。入論。正。顯並所由。寶疏迷理迷事和會。是雖非理無。今既明十惑生起故從初約諦。故後師為勝。如是等結釋頌如次。故於舊論牒如次第此結釋。然所由文屬如次有餘下闕。蓋是錯亂。
三右)頌說惑具因緣。惑本頌及明本疏如今。正。顯作或。詳曰。從心作惑為勝。無惑言此頌是為誰三因。若或字何不言或說。又舊論五(五左)頌曰惑起。釋曰惑者譬如欲隨眠。然理等作或去心。定知音誤。人云。理等長行順或字。論意各別者非也。理顛末一與此論頌異故。然彼長行以兩義通難故有二或。必非釋頌或言以致言也。然此句顯三因而惑起。
三右)謂此且據具因緣說。此通妨釋第四句。難云。餘惑何皆可三因故通。
三右)如退法阿羅漢等。麟云。等取不還離欲異生。此唯託境界力不由餘二因煩惱已斷故無未斷隨眠意樂清淨故無非理作意
三左)經說為(至)四語取。雜含八(二左)長含第八(一左)眾集經及第九(初右)上經並三漏。四瀑流四軛四取雜含云。舍利弗言。有漏三有漏。謂欲有漏。有漏無明有漏。長含標三有漏云欲漏有漏無明漏
三左)有漏二界煩惱除痴。此中唯者是於說言唯。雖體有二纏(【傍】惛掉)今少分屬無唯說言煩惱。非煩惱有漏故。理五三(十六右)釋曰。無色界雖復亦有惛沈掉舉而纏不應界分上界纏少。不自在故。由是唯說煩惱。若纏亦界分別者。則有漏體有五十六。故類足(云云)。
四右)豈不彼(至)何故不說。此中有三。初理失。謂欲界十纏既說為欲漏。彼上界亦有二纏何不說為有漏。二類下違教失。亦者示有體。或對彼欲漏攝纏。異門八(五左)全同品類三今於下證敘難。
四右)迦濕彌羅(至)不自在故。婆沙八(六右)曰。問。何故欲漏瀑流。軛。取亦有漏等中全不攝彼。有作是說。有漏乃至語取中亦諸纏。類足說。云何有漏乃至名有漏。有瀑流軛及語取亦應攝纏。應作是說。上界纏少。不自在故不說為有漏乃至欲界雖多而見所斷。不具足不自在故但總說十纏。不別說五部。今且就有漏問答。顯餘亦如是。此中論主。有作是說可據本論一切故。特簡別迦濕彌羅等。
四右)同無記性(至)名有漏義。此中初正答合立所以。彼如前下名義
四右)准此三界(至)無明漏。後明無明漏有二。初示出體不說準成。後何緣下明別立由釋第七八句。此即初也。謂準此欲漏有漏三界五部一五二。於無明三界無明成。又於欲漏有漏。既除無明義准已成立說為無明漏至言至理決定義。又鮮本。寶疏並作准各義通
四左)無明能為諸有本故。光記七左)合十二支無明為初。寶疏辨白。此但癡。十二支無明煩惱為體。詳曰。據如寶疏有寬狹。若名義光記其義有同。由是論九(十左)曰。於宿生中。諸煩惱位至今果熟總謂無明。彼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現行故。說王行。非無導從。王但勝故總云王行(已上)準此文。寶疏斥光非也。
五右)捨可愛境為清淨道故。舊論五(七左)曰。出家部由捨離可愛塵。修習苦澀為道計應得解脫故。準彼此論脫修習苦澀一句於為清上。莫能為清淨道無所為法故。雜心四(五左)曰。內道糞掃衣等作道想。婆沙八(五右)曰。內道者如執洗淨受持杜多功德清淨(已上)如是諸文一揆。此戒禁答次舊論有餘三取相。彼曰。欲取取者。是在家出家二部鬥諍因故立為二取在家由取五塵故與在家起鬥諍。出家由取諸見各不同故與出家起鬥諍。此二部取定及果為解脫道解脫果故。故立二界惑為我言取(已上)理。顯宗。雜心此文。
五右)彼非能取非猛利故。由初因故不別開立。由後因故與餘合立。
五左)然契經說(至)應知亦爾。本說未考。異門足八(三左)具引四軛經。與此全同。其有軛經曰於諸有中有等(云云見軛謂於諸見中見貪見等(云云無明謂於六觸處所有執著無明。無智。隨眠隨增是名無明軛。彼唯舉經有解釋。問。異門是六足隨一薩婆多根本依據。彼既但舉此經以示四軛。何故異彼煩惱。亦復不別是部義。已六足中如是故。解云。異門舍利子造。偏經說故示此經。與部不異。後門徒異見故致別宗。由是理五三(九右)舉此經會為密意說(云云諸欲中者。舊論曰於欲塵光記為得。寶疏為貪體非也。後五妙欲境冥舊論
五左)論曰(至)故名微細。此四義本出類足三(九右)而但名列無釋義。入論上(二右)列釋俱有婆沙五十(二左)外國師四義當國師唯三義闕隨逐。雜心四(二左)亦唯三義。光記微細義釋眠。後三義並隨。寶疏四義總隨眠而破光記。詳曰寶師判決盡理。婆沙五十(二左)曰。微細義是隨眠義欲貪自性行相俱極微細。入論上(二左)曰。微細義是隨眠義。彼現起時難覺知故。如是隨眠義。何唯為眼。湛惠云。若准如寶疏。然光記非全無理。睡眠行相不易知故。由是微細眠義。後三義是隨義文自顯(已上)今云非也。豈唯眠是難知。然諸煩惱損害品令有情混昧故名眠。此四義非訓詞釋。故寶疏為正。
十六右)不作加行(至)故名隨縛。是任運起義。不作句是也。以任運故難除去。或設等句是也。而數下句通二。理曰。言隨縛者極難離故。入論上曰。隨縛義謂隨身心相續而轉。如空行影水隨。
如是義故名隨眠。此結四義。然舊(十六右)稽留有情(至)故為漏。此中有二。初釋頌住義。後或令下釋頌流義。此有二義。初約生死流轉釋流。後由彼下約不淨流出釋流。諸註未曉。如寶疏尚致總別判誤之太矣。由是入論(上十六右)曰。稽留有情三界障趣解脫為漏。或令流轉有頂天無間獄故為漏。或彼相續於六瘡門洩過無窮故(已上)又婆沙七(十左)有多義。一留住義。唯令有情留住欲界無色界。二淹(【傍】漬也)貯(【傍】盛也)義。如濕器中淹貯種子便能生芽。如是有情煩惱器中淹貯種能後有。三流派義。如泉水乳乳。如是有情六處諸漏流派。四禁持久。人為所禁持。故不能隨意遊適四方如是有情煩惱所禁持。故循環諸界諸趣諸生。不得自在涅槃。(左)曰。此三義者四義誤可知。婆沙(五十初左)當國師三義圖曰(有六復次)。

(○微細義)
行相微細如七極微成一細色
自性說)
自性說)
(依過去隨眠
(依行相說)
(依相應隨眠 通微細增二)

(○隨增義
(普於一切微細有漏皆悉隨增
(依作用說)
(依相續說)
現在隨眠
(依所緣縛

(○隨縛義)
如空行影 水隨故)(一)
(依彼得說)(二)
(依習氣堅牢說)(三)
(依未來隨眠)(四)
(依相應縛)(五)
不相應隨眠)(六)

國師四義(正釋復次)圖曰。

(○微細義)
自性行相 俱微細故)
自性

(○隨入義)
(隨入相續不 周遍如油在麻)
(依相應

(○隨增義
(於相續展轉 隨增如孩乳母)
(依行相

(○隨轉義
如空行影 水隨逐)(正釋)
(依彼得)(復次)

界。五魅(【傍】眉祕切與魅同也)惑義。人為鬼之所魅惑不應說而說。不應作而作。不應思而思。如是有情為諸煩惱所魅惑。故起意三惡行。六醉亂義。人多飲根莖枝葉花果等酒。便不了應作應作無慚無愧顛倒放逸如是有情煩惱酒不了應作應作無慚無愧顛倒放逸論者說。臘縛者。薩臘縛是流義。阿是分齊義。如言天雨波吒梨。或施財食。旃荼羅阿言顯此。乃至彼義如是煩惱流轉有情乃至有頂(已上)。
十六右)極漂善品故名暴流。入論(上十六左)曰。漂奪一切有情勝事故名暴流暴流。雜心四(五左)云漂眾生成實二(初左)曰。以能漂沒故為流(舊譯暴流為流也)婆沙八(初左)一漂激義。謂諸煩惱等漂激有情。令於諸界諸趣生生流轉。二騰注義。謂諸煩惱等騰注有情。令於界趣生生流轉。三墜溺義。謂諸煩惱等墜溺有情。令於界趣生生流轉
十六右)和合有情故為軛。婆沙八(二左)曰。和合義是軛義。謂諸有情。為四暴流所漂溺已復為四軛和合繫礙。便能荷擔生死重苦。如牽搖牛置之轅軛勒以鞦鞅能挽重擔。故一切處暴流已即便說軛義相鄰故。
十六右)能為依執故為取。雜心四(五左)云。執受義是取義。顯宗七(七右)云。彼彼體名取。舊論五九右)曰。因此眾生等及生生具故說名趣。準彼二論。此四取惑為依因欲見等故名取。與取之依因故云依執。光四解並穿空。寶疏三有體亦未可也。又入論下(初左)曰。薪義是取義。能令業火熾然相續長故。如有薪故火得熾然如是煩惱有情長。又猛利義是取義。或纏裏義是取義。如蠶處繭自纏而死。如是有情四取所纏流轉生死喪失惠命。婆沙八(三左)同入論。
十六右)若釋者應作是言。光記云敘部解。寶疏論主解。詳曰。論主部意如是釋名。應不如是全釋。
十六右)諸境界中(至)說為漏。舊論六塵中。煩惱不絕言相續。非謂依身。不謂種子理五三(一左)破曰。即我說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洩過無窮故為漏。非諸漏別相續。由彼勢力於境泄過。即諸煩惱或總或別流注不絕得相續名。說於六瘡門即說於六境彼言不絕。即無窮與何殊獨言彼善。今彈云。汝是三義。義。又汝六根六境。又汝流義。相續不絕義。豈為是問。
若勢增上(至)難違拒故。舊論曰。過量猛疾故說此惑名暴河。理破曰。即我宗言極漂善品。與何別彼獨善哉。今彈云。漂奪義與勢增上義何可不同。於中勢增上義親暴流名。
十六左)於現行時(至)故為軛。於現行中非極與數起兩義。理破云。此與理違。於現行時若非增上何能令與種種苦合。如何可說彼(今彈。誰言非增上。但是言非極也)又諸善法現行亦令有情眾苦合。煩惱俱立軛名。若我釋亦同此過。此唯非理煩惱由發業門此能故(彈云。善法亦由發業門此能。故汝破卻招自害)。
等故說為取。此如次上(五左)引經釋舊論曰。能取等故。所生故。能生取故故為取。彼三由。此但義。理破曰。所釋取義亦與理違。謂若取名唯因愛者。說取緣有義如何成。應但說言愛緣有。又如前際後際業緣亦應通一切煩惱。如緣起中已廣思擇。今彈云。從三受無色三愛故說受緣愛。從欣受愛起等取。故說愛緣取。由為緣積集種種招後有業。故說取緣有無色三愛為愛。等之取名取。同為體然其行相各別。何妨因果。又如前際後際業緣欲貪無違理。

阿毘達磨俱舍論法義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