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法義
豐山上陽沙門釋林常快道記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江 進
賢聖品六之四
(初右)如前所說(至)起無生智。此牒前言。其理不順。何不唱前盡得。俱盡智成無學應果之文(二十四丁左)意前唯總說應果。有如餘差別耶。故正理六十七(十四左)曰。已說學位預流等有多差別。為阿羅漢亦有多種差別相耶(顯宗三十三(初右)亦同)答。從昔未聞有此問。今善致問。若無響必不可應。須善思善聽此所說。夫文之承應非一準。作論者意樂亦是殊異。不可偏準正理。但不可唱前總說文。今於唱此文有味。未嘗之者同不讀此論。其味者。謂前總說阿羅漢(二十丁左)後明智前後中。言不動羅漢云餘羅漢。已似有差別。而未顯說。故唱彼不動性。以為基本。
(初右)頌曰(至)從前見至生。初句標名數。次句列名。後一行辨差別。於中有二。前二句約前五。此中上句示能所生。下句辨異名。後二句後最後一。於中上句辨異名。下句示所從。寶疏(二左九)前時解脫先所從。後異名。後不時解脫反之作頌文便。問。時不時從生異受前卻何害。答。總名時解脫句。不可前說。未蒙前五言失所目體故。是故依結頌法從生為先。後不時解脫依義次。故從生在終。
(一右)於契經中(至)六不動法。雜含三(十三左)頌曰。羅漢有六種。列名明說未考。中阿含三十大福田經((四左)全有十四行)說二十七賢聖中云。居士云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安住法惠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已上)正理六十七(十五右)舉六羅漢經與今全同。而舉九羅漢經辨相攝。次列異中含。有部毘陀那第二載福田經。全同正理。又經中護則等二句八字。蓋後人道註亂入。有部毘陀那無之。故唯此二。不可釋故。稽古下(二十六左)舉餘經。相攝文曰。蓋合經所說九種為六者。實對法說耳者。何為如是迷亂。正理初舉六羅漢經。故對以云餘經。六種亦經說在文照然。況今論云契經說。若不經說。何不如六因言傳故雜含三(十三左)頌曰。羅漢有六種。然正理云阿毘達磨唯說有六種。依六種經相攝九種。唯說六不說九。意六為了義。九為不了義。亦在文義顯彰。故婆沙一百一(十四左)法勝六之三(二十左)雜心五(二十三右)並唯約六種也。然妙音甘露味論上(二十九右)明九種曰。無學九種。退。不退。思。守。住。能進。不動。惠。俱。正理云唯者未也。成實一(三十四右)不退為最後。餘如甘露。而從劣至勝具述釋。又智論三十二(九右)義章十七並明九種。天台釋籤第五引中含福田經釋九種。又雜集第十三(【傍】列名(二右)述尺(十左))瑜伽九十立六種。由此大小兩教。並有六九說。問。相攝如正理盡理耶。答。依小教可爾。六種皆不入滅定為惠解脫。但惠力解脫煩惱故。得入名俱解脫。惠力。滅定力。二俱解脫煩惱故。如論次下(十右)雜心五(三十四左)又婆沙百一(十四左)惠解脫名通六種也。
於此六中等。自下釋後一頌為二。初釋前二句。此有二。初明所從來。即此下釋名。於此有正名亦名二。亦名中為四。一標名。二所由。三辨略待。四重釋待時相。
第二不動下釋後兩句有五。一釋後字。二釋正名。三示亦名。此有三。初標名。次所由。後重釋不待時四或依下更示別義。五此從不示所從來。
即此總名(至)乃解脫故。彼依時愛。時之愛故名即愛。解即脫。心即解脫。並持業。若解脫。是勝解為體。則心王相應心所。心之解脫依士釋。亦時愛亦心解。持業得名。文中及言欲顯示一體兩用。是義相違非體相違。如慈恩傳言詮作具及作者。如六合釋有尋及有伺。次立名準可知。光記釋心解脫有兩釋。初(二右終)約心解脫煩惱。後(二左終)依婆沙。大地中勝解為解脫。寶意亦爾。(【傍】初右終約斷煩惱廣亦引婆沙)皞按。非彼各別。但義門為異。謂約斷惡用釋名義。遠離煩惱義。是解脫義。若尋其自性。是無漏勝解心所。必非別義。故婆沙約自性為勝解。又(十四左)云。一名心解脫。離貪愛故。二名惠解脫。離無明故。雜心五(三十四左)云。解脫煩惱際。故名惠解。又釋俱解脫。者。離煩惱故。心得解脫。正理十(七左)云。離繫縛故。名為解脫。大乘解名義異此。瑜伽九十卷廣說。
(一左)如言酥瓶。舊論云酥甕。正理如今。顯宗作蘇。蓋音通酥為正。如唯識二十論權衡鈔辨。光寶盛酥瓶略盛。若依二十唯識基疏。上(二十七左)曰。西域中賣蘇人。說賣蘇瓶。則略賣。唯呼言酥瓶。猶如此方賣瓜者。唯呼言瓜。
(一左)謂待資具(至)方入定故。光寶會合婆沙六時。義應然。雜心五云。衣。食。床。臥具。處所。所說。及人隨順故。舊論曰。命緣。無病住處時等。麟記意異光寶。此論不同婆沙。有人依從(未可)
(一左)或依暫時(至)退墮時故。更示別義。婆沙百一(十六左)六復次中。第三復次曰。復次依羸劣道而得解脫。名時解脫。羸劣道者。謂於解脫善品加行。不恒常殷重修故。若於日初分修。於中後分。則不能修。夜亦如今。雖暫能修。而不殷重。依強勝道。而得解脫。故名不時解脫。強勝道者。與上相違。論主欲於多義中此因亦通。故舉示之。光記云更釋為得。然寶疏述異釋者非也。舊論云復次。今不云有說故。凡諸教中云復次。云有說。遙異。正理六十七(十七左)顯示自不樂。而云有餘釋。意各別。莫以彼同此。
(二右)論曰退法(至)隨應當說。大為二。初釋頌。後言退法下辨餘義。此餘義中有三。初釋六種名義。二此六下辨六種勝劣差別。三退法下辨得名約容有。示三界具足。此為二。初正明。後敘異執計(光等分科非也。故改之)此初釋頌。思法下亦顯不定。謂有先學位思法至無學是思法。亦有先退法性至無學轉根。成思。或成護。或成不動。如是有先護法後即不轉護法。亦有先護法轉成餘三。餘一切如理應思。
(二右)言退法者(至)彼必無退。自下第二。辨餘義有三。初釋六種名義。光記云釋六種差別非也。故正理等已下一章在前段列名下。
(二左)退法種性(至)唯有二故。第三辨立名意。明界具不具有兩義。初正義。約容有。三界具足。前二十四(六左)曰。此及往上生。無練根及退(已上)今約容有。立名則有不退者。故通三界。後若執下敘異執有二。初所立。後示界具不具。初明欲具。後明上界不具。(光師敘異說。破者非也。無破文言故)婆沙六十二(四右)有此兩說。容有義即如是說者義。雜心五(二十三右)次第反今。而俱但標有說無評。正理六十七(十七右)決定義為初。後云理實不定。意同此論。今欲顯示後是不正。故說言執。
(二右)論曰不動(至)從果退義。此長行大為二。初釋頌。二何緣定無下明諸部四果退不退諍。(三左二目)初中為二。初簡除定無退不動。後前之下正釋頌。亦為二。初釋上八字。此中初總釋。是言鮮本記疏。作有。顯容有不定義。顯宗。正理云容有退義。後於中下別釋。初釋初句。後五種下釋第二句上三字。此中種性唯就一果羅漢中。五種分別明。果者隨應所得學無學果名果。
(三右)雖俱有退然並非先。下第二釋非先二字。故舊論於此標偈曰非先。有下諸文。此中有三。初總釋。二別釋。三總辨五人種類差別。此即初也。俱者謂性與果。非先者。下所示先位。然普光未曉此旨。見下明不退。謂上來總釋二句頌。謂諸下別釋二句頌。以此文屬上者非也。又唯約思等四。除退法非也。後釋亦約多分。及約退法有果退。並全不得論意也。寶疏屬下得論意。
(三右)謂諸無學(至)容有退理。下二別釋非先。初約性。後約果。此即初也。此中初明不退。後若住下乘明退相。初中亦為二。初無學。次因明有學。初若言對無學。後若言對無退。
二先位中(至)退預流果。二別明果退。釋非先為三。初明無退。二後所得下乘明退。三是故下結預流定無退。顯成宗義。初中有二。初約五性明。後又亦下約四果明。初中亦二。初正明思等不退。後唯先下簡別退法性。二先者。寶疏(五右)有學無學為二。先為二之先位此義為正。光(五右)學位凡位為二先。二即先。此義非也。不順上文故。此所得果一句寶屬下。其上文屬前段非也。
後所得果容有退義者。此有兩勢。一對前先位住思等。則住此性。後修練根是也。二對又亦已下。四果中後三果。隨應為後得。若異之於此段無練根修文。為何故。猶唯識論一(二左)云。依此二分。施設我法等文。含護法安惠二義。識疏一本(六一左)云。文同義別。文約義繫故合譯(云云)光寶未得論意。故文外加釋練根非也。
(三左)若異此之(至)是進非退。正理六十八(三右)破云。此非證因。若無二義。可有是進非退過故。然得勝性雖可名進。而起惑故。亦名為退。由此彼難於理無失。又彼退起障涅槃法聖欣涅槃過。於聖道設得勝性。退涅槃。故但應名退。不應名進(已上)今反破云。雖起惑而其種性。是昇進。何得名退。譬如退富家而貧貴族是名進。
(三左)何緣定無退先果者。自下大文第二。明諸部四果退不退。大為二。初約先果。後(四左三左)約羅漢果。初中有二。此問。是則大眾部問。宗輪論(五七左)次下光(十二左)引全文。化地部亦全同宗輪論(八十四右)論。然先果者。非唯次問。何故有此諍。答。北本涅槃三十四(三右)說滅後有四果退不退。
諸煩惱中(至)而有差別。下四辨見修差別。初難後答。此有總別。此總釋。
(二左)以修斷惑(至)依有事惑。下別釋四種差別。一約境事別不別。二約執相非實實。三約境相有無。四約事理迷別。此即初二也。謂於下為第二。謂言又誤也。上下其義別故。結文各別說之故。而言者誤。是舉我三名故。又而言無所詮故。由此舊論曰。若爾何惑不爾。有差別故。何以故。我見於色等類。由作者受者自在者分別故。增益非實第得預流。亦存超越一來不還。故言先果。不云預流。不言初果。然寶疏云初果非也。
以見所斷(至)不如實緣。自下有部答。大約二道理。一有事無事。二(四右九行)或修下審慮非審慮。顯此界畔。設或言。初中有四。一正判。二若爾下難。三非此下答。四諸煩惱下辨見修差別。成立無事義。此初三也。事者體義。四果退不退。諸部異說。今示圖曰。
有我性。以身見為依止。所餘邊見等惑生起。是故說無類。修道所滅惑欲。瞋。慢。無明。於色等類中愛。增上起。不了。為自性生起。是故說有類。何以故。彼有微淨等境。由緣此故。彼得起我等。皆無髣髴。復次修道所滅。有境類各各相對。謂可愛不可愛等。一切見諦所滅惑。通以我等相為境。是故無各相對境類。邊執見下通妨。妨者。我見可然。邊見等豈可然。故通之。此中第一為境事別通。修惑可意等各別故。見惑通執我等故。故舊論云各別通。第二為執相非實實。增作者等。而非實性。修惑起染著等。實有染著相故(光寶未也)
(四右)又見斷惑(至)依有事惑。第三就境相無有辨事有無問。第一門已云有無。與此何別。答。彼別不別為本。今有無為本。故前云各有別事。今但明有無。
又見斷惑(至)有失念退。第四約事理迷別為二。初總辨有事無事。二諦下別辨事理示退不退相。光記分科無失。寶疏諦理已上為大文第一釋。已下為大文第二釋。謬之甚矣。
(四右)或修斷惑(至)定無退義。大文第二約審慮非審慮。辨退不退為二。初總釋。後聖不下別釋。此有二。初明修惑有退。後非由下明見惑無退。(有人故聖已下二句為一段總結非也)
(四左)經部諸師(至)如何由教。自下第二明第四果退不退。有薩經二計。初經部無退義。大為二。初成立無退義。後(六右終)通有部難。初中有八。一舉經部所立。二論主印可。三問應理由。四答。五問教。六答教。七問理。(六右七行)八答理。此即初五也。
(四左四)經言苾芻(至)名為實斷。六答教。大有五段。第一教聖慧實談之證。中含二十三(十二右)青白蓮華喻經曰。但以惠見滅增伺。不從身口滅。又雜含十九卷。
又契經言(至)非阿羅漢。第二教有學勸誡之證有二。初正引教。二舉餘經通。中含五十一阿濕具經(十八左)曰。俱解脫慧解脫此二比丘我說不行無放逸。為身證見到信解法行。我說行無放逸。阿羅漢行無放逸訖。故不為說應行。經曰。此賢者本已行無放逸。若此賢者本有放逸。終無是處。雜含八(十六左)曰。若比丘得阿羅漢。我不為說不放逸行。若比丘在學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隱向涅槃住。如是像類比丘。我為其說不放逸行。
(四左)雖有經言(至)障阿羅漢。二舉餘經通。初舉餘經。中含四十九大空經(二十二左)曰。阿難若有比丘。欲譁說。樂於譁說。合會譁說。欲眾樂眾。合會於眾。不欲離眾。不樂獨住遠離處者。得時愛樂心解脫。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終無是處。阿難若有比丘。不欲譁說。不樂譁說。不合會譁說不欲於眾。不樂於眾不合會眾。欲離於眾。常樂獨住遠離處者。得時愛樂心解脫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必有是處。舊論曰。若汝言於阿羅漢。亦有無放逸事。如經言(云云)
而不說退(至)現法樂住。但說退失現法樂住。取經意言之。前經(二十九右)曰若彼(【傍】指羅漢也)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傍】四靜慮定心所也論(七左))本為精勤無放逸遊行。故此(【傍】是得隨一餘三未現。約未得退故云去)或可有去。以弟子多集會故。
(四左)經言不動(至)從此退故。第三教分明說無退。證為二。初正證。二牒有部救釋破。此初也前經(二十九右)云。曰阿難若彼不移動心解脫(【傍】身脫乎)作證我不說彼有障礙也。雜含八(十七右)說羅漢曰。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
若謂有退(至)時愛解脫。後舉有部救釋破。此舉救。前引文中。云時愛樂解脫。
我亦許然(至)為靜慮等。後論主釋破。初一句總許。後但應下。別分別所退有二。此初開兩關。
然彼根本(至)是所愛味。下別述兩關。此初約後關靜慮。成自有學義。初解時解脫名。後釋愛名有兩義。初師約希求。後師約愛味。經部宗意。時愛心解脫為有漏定。不名無學無漏果也。
(五右)諸阿羅漢(至)必是不動。後約前關應果性為五。初約名義不順成自義。二若應果下。引經反難有部。三由此下。結成羅漢局不動。四然由下約現法樂。辨九種名義。五然喬下通釋經。此即初三也。此中世尊者。次前但說退失經也。經部時愛心解脫為有漏定。唯無漏果不動心解脫為不動。故云必是不動。
(五右)然由利等(至)三種差別。四約現法樂。辨九種別。初正辨九種。二不退下別辨三種別。初中亦有二。初明退不退。後例勸思等。初中先配利鈍。故於下結退不退。例勸中意雖九種性非要。總云思等。何以知九。下明三別。不退不動對故。恐失所得現法樂住。恒思自害故名思法。於彼喜自守護名護法。於己所得。不退不進。故名安住。好達不動所得現法樂住名堪達。是準於現法樂退與不退名言退不退法。理應如是。故勸云如理應思。然普光兩釋。並似蛇畫足。又不退即為不動非也。不順下三別文故。故成實論一(三十四右)約現法樂住。說九種性曰。是諸阿羅漢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別。最鈍根者是名退相。(【傍】此退法)退失三昧退三昧故。無漏智慧不能現前。守相(【傍】此護法)者。根小勝故。若護三昧。則不退失。不護則退前退相雖護亦退。死相(【傍】此思法舊論云自害法)者。根又少勝。深厭諸有。是人不能得三昧。以無漏智慧難得現前。設得喜失。故求死也。住相(【傍】此安住法)者。若得三昧不進不退。是名住相。前三種在退分三昧。住相在住分三昧。可進相者(【傍】此堪達法)若得三昧。轉深增益是人住在增分三昧。不壞相者。(【傍】此不動法)得三昧已。種種因緣不能敗壞。是人住在達分三昧。惠最利故。善取三昧。入住起相。故不可壞。因滅盡定。故有二人(【傍】已下三人六種中無名也)不得此定。名惠解脫得此定者名俱解脫。不退相者。所作功德盡無退失。如經中說。佛語比丘。若我弟子以床舁我(【傍】與居切共舉也)我先所得盡無退失。如是九種名無學人(已上)
(五左)然喬底迦(至)阿羅漢果。五通喬底迦經有三。初示彼學位退。二由於下示入涅槃。三故喬下結非退應果。初中為五。初二句示退時位。二次一句敘所退定。三次二句敘退所因。有二因。四次一句正述退。五後二句述自殺。雜含三十九(十左)曰。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以自饒益。時受(【傍】校諸經論愛誤也)意解脫身作證。而數數退轉乃至六反。猶復退轉。我今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次佛頌曰。不顧於性命。見三有可畏。斷除彼愛欲。瞿低般涅槃。問。何故通此耶。答。有部以此證成羅漢退。故婆沙六十(十五左)曰。若無退者。便違契經。又契經說。有阿羅漢。名瞿底迦。是時解脫。六反退已於第七時。恐復退失。以刀自害。而般涅槃。又六十二(六右)引彼經云。六反退阿羅漢果。古婆沙四十八(二左)亦時解脫羅漢六反退。問婆沙所證經云羅漢。又出曜經無放逸品。亦云退羅漢果。何云昔在有學。答。婆沙阿羅漢言是以自義標其事。正經文是時解脫。出曜亂寫。故正理六十八(十六右)決擇喬底迦經中。但論餘義。而不言經說退羅漢果。又解諸部所誦當異也。大乘北本涅槃三十四(十右)智論第三十卷廣說退緣。
(五左)又增十經(至)動心解脫。第四教時解脫非應果。證為四。一舉經文。二責有部。三舉救破。四通有部難。此即初也。長含九(初左)十上經曰。云何一生法。謂有漏心解脫(乃至)云何一證法。謂無礙心解脫。十報經(後漢安世高譯。全二十七紙與十上同本文(初左))曰。一法可成。令意止。一法當證。令意莫疑。以十十相增名十上經。謂一一增至十。更重累十十增至十。總五百五十法。十十報酬亦稱十報。今論曰增十。舊論曰十增。(【頭】顯揚四(十二左)言增十經曰。一切佛語言事攝者。謂由三種經。一由增十經。二由廣義經。三由集異門經)然普光(十左)云。從一法增至十種。名增十經者。是妄擬增一經而言之。若言爾。於長含有十上經(第九卷)增一經(第十卷)是為何別。又增一。增十。其名義遙別。具不檢本經之謬也。問。十報經(初右)曰。便說從一增起至十法。皆聚成無為。普光何為必謬答。彼經一法有十。二等亦各有十。於中今約其小段。故曰皆聚。普光直解立名。故為誤也。
若應果性(至)說名應證。二責有部。初再說煩重責。後無說文責。
又說鈍根(至)非應果性。三牒救破。舊論十八(十二左)曰。若汝言欲顯於生果有能故。以此文為證。若爾於餘果。亦可以此為證。若汝言此果應生故。故說應生。餘果最應生。今文現前者。顯現義。謂為顯彼義。此經文句顯現故。故無重煩失。
若爾何故(至)不時解脫。第四通有部難。問。前云時解脫非應果性。今亦立之。豈非相違。答。前約無學位所得。今約種性。雖有學位。其性應果故無妨。
(六右)阿毘達磨(至)非理作意故。第五教。特引有部論證不退。品類足論三(十右)曰。欲貪隨眠由三處起。一者欲食隨眠未斷未遍知故。二者順欲貪纏法現在前故。三者於彼處有非理作意故(乃至)疑隨眠亦由三處起(準之可知)羅漢諸漏已盡故不退。後破有部救。有部救意。彼約三因具起惑。羅漢退起惑。不具三因起。有部意婆沙六十(十五左)說羅漢退起煩惱。破意云。何惑法不具三因得起。論文分明說故。故羅漢不起惑。定無退。光二釋。初釋為正。以具通餘難。何為餘法。舊論曰。何惑由不具因得生。
(六右)若爾應釋(至)是阿羅漢。大文第二通有部難。此初難。雖本經未立名。彼火坑喻五妙欲。是即炭喻。舊論云火聚經。經曰。五欲猶如火坑。此中初舉經。後此經下。經失念為羅漢有三。初標。次釋。後結。釋中有二。初由遠離言。後由諸漏永吐文初中亦二。初舉當經。後引餘教。成應果義。初經文雜含四十三(十四右)曰。是名多聞聖弟子所行處所住處逆防逆知(乃至)不令世間貪憂不善法以漏其心。或時多聞聖弟子失於正念生惡不善覺。長養欲。長養恚。長養癡。是鈍根多聞聖弟子雖起集(【傍】集尋誤也)滅。以欲覆心。譬如鐵丸燒令極熱。以少水灑尋即乾消。如是多聞聖弟子鈍根生念尋滅。由此經者。前經(十五右)曰。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彼多聞聖弟子。其心長夜臨(【傍】順誤)趣。流注浚輸向於遠離。向於離欲。而於般涅槃寂靜捨離樂。於涅槃。於有漏處。寂滅清涼。準雜含二十一(十五右)順趣流注浚輸言(非一)今言臨趣。蓋順趣草誤也。餘契經者。雜含二十六(二十三右)曰。佛告舍利弗。漏盡比丘有八力(【頭】八力可思)何等為八。謂漏盡比丘心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順趣於涅槃。流注於涅槃。浚輸於涅槃。若見五欲猶見火坑。如是見已。於欲。欲念。欲受。欲著。心不永住。修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八力者。九力草誤。今論云順遠離等為力故。又此經者。前炭喻所言於有漏處。寂靜清涼文是也。光記(十二右)未曉經名。云清涼炭非也。雜集論八(十四左)云。何故名永吐。永吐隨眠故。此依斷煩惱說。謂除根本。永不生故。又(十六右)云。何故此滅復名清涼。諸利益事所依處故。一切清涼善法所依故名清涼。
(六左五行)寶後所說(至)故說無失。後通經。初辨初後文別。後謂有下約一人前後述意。隨順遠離已下為後文。故無別會釋。光寶但指永吐文。違理不順文勢。又違舊論意也。上來初果不退已下舊論大別。彼十八(十右)更四段牒釋四句頌。彼頌文曰。見惑無類故。說無放逸事時解脫瞿提。由火聚譬退。此論唯長行。又終炭喻段大別。曰若爾火聚譬經汝宜須救。此經言。多聞聖弟子如此行。如此住。有時有處由念忘失故。更生惡不應惠覺觀。是義不然。何以故。此文中不定顯現阿羅漢。云何知。由此經言阿羅漢心長時歸向空寂乃乖墮涅槃。由此言故知。前非證復有餘經中說。阿羅漢有如此力。於一切流處諸法。阿羅漢恒時清涼。恒時寂靜。由此言故。前非證。有如此言。乃至未棄捨行若爾有學人在行中。亦有此義。於惑生中。火聚譬經由依有學位說。故於阿羅漢。無如此失。
(七右)如契經說(至)緣從此退。中含四十九(二十九右)文如前引。此問意。經後文說不退。應理不動故前文何故說有退。此中增上心所者。舊論曰四種依心現法樂住。心所必依王。故云依心。與心所義同。光兩說。初說為善。順婆沙云三摩地故。寶亦爾。舊婆沙六十二(六左)曰。佛經說四種勝心數法定。明定心所。
(七右)論曰應知(至)無相違失。大為二。初約有部。正釋頌。後依經部。通經文。此三約重輕次。未得退。正理七十(二左)曰。謂未能得應得功能。是翻增進故得退名。受用退謂於諸所得德。隨一現。餘不現。顯現如進。未現如退。故亦名退。文中二亦兼前前也。
(七左)約受用退(至)相違過。麟云。問。既言利根羅漢有中後二退。何故唯約受用一退。通此難耶。答。汎明不動羅漢。通望一切。有未得退。今既言已得四種心所。故無未得退(【傍】經文)
經自簡言(至)生愛。雜含二(二十三左)曰。彼行何因。何緣。何集。何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彼行。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
(九右)不動分二後先別故。婆沙六十二(五左)評家意。一名練根不動。一名本性不動。同時解脫練根至不動法。成就中上品根本種性。不動法成就上下品根。光記(十八右)云。不動有二。後練根得。先來本得。然頌疏云。不動分二。一名不退。先利根故。二名不動。後修得故。麟云。本是利根故。不因練根得。名為不退。若先鈍根。後練得者。但名不動。不名不退。上論(五左)云。非練根得名不退。練根所得名不動。此並非唯不得論旨。亦混經部宗。
(十右)性故成五。除不動性。以隨法得故。
八忍七智。除道類智。成信解故。
(十右)若根性道(至)二十五種。此即從後向前相乘。謂以依身九。乘離染七十三。七九成六百三十。更三九成二十七。總六百五十七。以此乘道十五。成九千八百五十五。復以此乘種性五。成四萬九千二百七十五。以此乘根三。則成十四萬七千八百二十五。
隨法行等如理應思。且隨法行性故唯一。謂不動法。餘同前所餘倣之。
如如尊說(至)不名滿學。雜含二十九(十八左)曰。斷此五下分結。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是名增上意學。何等為增上惠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惠惠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見。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惠學。經說不還此世。今云。不可牽引。復云重令增上成無學。今云不名滿學。
(十左)論曰(至)謂根果定。於前三果學位中根有利鈍。利為滿。無等位中更有上故。三果中不還為果滿。最上故。所得定中。得滅盡定為定滿。是則三種滿。若具三稱具滿。若隨一則單滿(【頭】光記云具滿分滿未詳。分非滿如滿分清淨者)正理論破還不應理(【傍】七十(十五右)光二十右正理四十三(十二丁)亦破世親)何者其滿體各別。非如一法分全。故隨一並是滿。故大乘亦同之。瑜伽五十七及顯揚二十於無學加果滿。謂阿羅漢。
(十一右)無學位中(至)亦立滿名。凡滿名稱。必對不滿。而此位中。無果不滿。故不特立。
(十一左)道義云何(至)涅槃果故。初義約遊履義。故云涅槃路。婆沙百四十一(十右)云。所履通達故名道。識疏一本(三十二右)云。末伽言道。遊履義故。後說所依義。(【頭】義章八(三左)又分別功德論下(二十一右)般咃者道也。千萬雜名亦爾也)
與道類同(至)無餘依故。光為四說。最得論旨。類同轉上。其義遙別故。故舊論十八(十九右)曰。由是前道種類故。由最上品故。由能令至後有故。說前為後道。由是入無餘涅槃方便故。故此四皆是道(已上)彼既但以故分四別。今亦初二。故言通兩處為二別。義理全別故。後二置或言示別義。前不置顯只是四因非四說。然寶疏但為三說。大迷文相。(有人亦從寶迷中之迷矣)
(十一左)論曰經說(至)樂速通行。增一二十三(十右)曰。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事行跡。一樂行跡所行愚惑。謂貪瞋痴熾盛。所行甚苦。不行本相應。彼人信等五根愚暗。亦不速疾。以愚意求三昧。盡有漏者。是名為樂行跡鈍根行道者也。二樂根行跡速疾。謂無欲無婬。於貪欲恒自偏少。不慇懃為。瞋痴極減少。信等五根捷疾。無有放逸。成三昧。盡有漏。成無漏。是名為利根行於道跡。三苦行跡所行愚惑。謂貪瞋痴熾盛。彼以此法自娛樂。盡有漏。成無漏。是名為苦行跡鈍根者。四苦行跡所行速疾。謂少欲少婬。無瞋不起想行此三昧。爾時信等五根無有缺漏。彼以此法。得三昧。盡有漏。成無漏。是謂苦行跡利根者。中含五十九第一得經(二十八右)云。有斷樂遲。有斷樂速。有斷苦遲。有斷苦速。斷是定義也。(【頭】中定唯捨受論二十八(十六左)又無三識故無樂受正理七十八(十八右)光二十八(四十四右)引)長含十二自歡喜經(十六左)並略說此四。此中苦樂。正理七十一(二右)曰。雖道非苦。苦受相應。準前是樂受。而苦受唯欲界。上界定無。樂受亦第三定。非第四禪云何。答。難行為苦。易行為樂。非實苦樂受。故正理次有餘師說。道難成辨。故立苦名。易起故樂。光記(二十二左)得此意。云非是苦樂受。
(十二右)以攝受支。頌疏云十八禪支。如論二十八(六右)定品具說四禪攝支非無色。
即此樂苦(至)速此相違。釋第四句。明樂苦各有遲速成四。為三義。初約根鈍利正釋頌。二二行下約智明遲速。通達者。是能緣智行相。舊論曰。復次於此行中。智遲故說名遲智。速智亦爾。寶疏云。遲速名在道。非人者非也。三或下約人明遲速。舊論曰。復次此行是遲人行。故說名遲智。速智亦爾。
(十二右)經說覺分(至)八聖道支。增一十八(初左)曰。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無放逸之法。最為第一。雜含二十六(十六左)曰。佛告比丘。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自智。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二十四(十九左)曰。佛告阿難。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覺所說。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涅槃耶。其具說散在眾經。四念住在中含二十四四念處經雜含十九等。四正斷見雜含三十一。增一十八等。五根五力七覺分見雜含二十六等。八聖道支見中含四十九聖道經。雜含二十八等。舊論曰。覺助法。又名助道品。又名覺支。名菩提分法。
(十二左)盡無生智(至)名菩提分法。此解名。初釋菩提。中為三。先示體。隨覺下敘種別。無明下示覺義。後三十下釋分法名。法軌持義。分是因義。分即法故名分法。持業釋。屬覺之分法。第六聲依主釋也。此帶三十七數。是帶數釋也。
(十二左)此實事唯十。唯言簡第二師十一。第三師十二為體。又中含五十八(三右)法樂尼經八聖道攝三聚。謂正語。正命。正業。聖戒聚攝正念。正定。聖定聚攝。正見。正志。正方便。聖惠聚攝。若依大乘。九法為體除尋。謂伽二十九。正思惟為惠蘊攝故。倫記七上(二十五左)辨之。
(十三左)毘婆沙師(至)已廣成立。婆沙百四十一(初左)曰。問。此體是惠。何故世尊說為念住。答。惠由念力。得住所緣。故名念住。或此惠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頭】三四二五單七雙八。此名目止觀七一(二十三右)探玄十二(四十右)出而廣釋)今論主破初說。依後說。故云理實婆沙雖有二義。處處文皆用前說。故有此正。初一分鄰近後全分。具如前辨。
(十三左)於正修習(至)此最勝故。婆沙九十六(八右)有此兩名。而正勝為先。彼(六右)列名。已云四正勝。故百四十一(一左)唯云正斷。
諸靈妙德(至)足謂欲等。此初說者。婆沙九十六(八左)曰。能為神妙德所依。故名神足。此意諸德名神。以定為足。足所依義。定諸德依故。神之足依主。故舊論十八(二十一左)曰。一切勝德以彼為依止故。此神足體有四數。是帶數釋(有人為自他俱用帶數者非也)有餘者。婆沙百四十一(五左)曰。有作是說三摩地名神。欲等四名足。由四法所攝受。令三摩地轉故。復有說者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如擇法是覺亦支。餘六唯支非覺又(【傍】已下辨為正也)初義神足名定而為果。欲等名足即為因。以神足定由欲等四因。今正呼定名神足。從因為名。由四而生故名四神足。四之神依主釋。故婆沙百四十一(五左)云。(【傍】光二十七左引)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從所因立四名稱(已上)有作是說意。足令神轉。足之神故名神足依主釋四字唯名足。此足有四。名四足帶數釋。四足之神故名四神足也。有說意。神即足持業。神之足依主。涉兩釋。總相名為神足。若據神即足持業加四。四之神足依主也依依主欲等四名足。此有四帶數釋也。彼無評。論主依九十六義並破二義。俱成體十三故。同違經故。
(十三左)又違經說(至)等持名足。若言體十三是何過。然神即為定違經。經說種種神變用為神。是定之果。何為即定。足為欲等所生果。是正定。欲等因。足所生故。問。四言所詮名欲等。非定體帶四數。豈非自他俱用帶數。答。四之神足第五聲依主也。欲等四所生神足故。
正理(七十一(六左))救有餘師云。無如是失。彼許等持體即是神。亦是神足。彼所言足謂欲等者。為顯等持有四種故。舉因顯果。說欲等言(已上)今反彈云。今正破初說。何可云等持體神亦足。亦彼異足是定義。而言欲等。豈得云舉因顯果。若又足是定。言是欲等。違釋名法。故不成救。然正理師意。不欲信彼。故正理舉妙德所依義。顯宗(三十四(二右))亦唯彼一義矣。
(十四右)由此五法(至)可屈伏故。婆沙百四十一(九左)云。問。何緣此五名根名力。善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惡法。故名力。有說不可傾動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說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可屈伏。義是力。若以位別。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實義。一一位中。皆具二種。
(十四右)能證異品殊勝功德。此位異於生死法。現出世無漏前相。故言異品故(【傍】顯宗三十四(三左)全同)正理七十一(九右)云(【傍】寶二十四右引)此位中見生死過涅槃功德。遂能勇猛發勤精進。不墮生死。速趣涅槃。雜心八下(六右)云。暖法說正方便。生聖智火暖故。證者是顯現義。非無漏證得義。如雜心七(八右)子註云證者顯現義也。謂不失所作。則所作顯也。
瑜伽五十五(十五右)亦顯現義。麟記得此意云。此決擇望前順解脫分。名為異品有云。(【傍】孝道)此對同品。言異品。謂同品者。諸決擇所攝善根。彼非如正斷之殊勝。故簡云異品。論十五(八左)云。少分殊勝善根。光釋云簡餘決擇分。準論二十八(十三左)明淨定四分。第四分順決擇攝。此順決擇最廣。今簡其同分。取異彼少分。故云異品(已上)今云。此說穿也。又違正理。顯宗。雜心故。
(十四左)然契經中(至)非修次第。婆沙九十六(十右)有四義中。第三說及雜心八下(六左)即是此義也。
八中正見(至)支而非覺。因辨覺支道支寬狹。婆沙百四十一(十右)義。
毘婆沙師所說如是。九十六(十右)百四十一(九右)又百八十二(二右)甘露味論下(十五右)梵輪釋中八道為見道。
有餘於此(至)立念住等。婆沙九十六(十右)出具述所立。而無引經。彼許取前說。今論主意存餘師。故上結云毘婆沙師。而下引經。成餘師義。
(十四左)故契經言(至)耽嗜依念。中含五十二(二十右)調御地經曰。此四念處謂在賢聖弟子心中。繫縛真心制樂家意。除家欲念。止家疲勞。令樂正法修習聖戒。
(十五右)於見道位(至)四聖諦故。此師如實覺知為覺。覺即支也。前師助盡地生覺之支為覺支。由此此師七覺為見道(【頭】又增一三十四(十三右)念。法。精進。喜。猗。定。護。七覺如次治貪。瞋。見。欲世間。慢。疑。痴。七使。已斷見疑。通二道明也)
(十五右)如契經說(至)亦修圓滿。雜含十三(三左)六分別六入處經曰。八聖道修習滿足已四念處修習滿足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修習滿足。是八道修滿時。亦滿餘七覺等。故八道亦通修位。
又契經說(至)八聖道支。雜含四十三(十九左)曰。譬如有邊國土(王誤)善治城壁。門下堅固。郊道平正。於四城門置四守護。悉皆聰惠知其來去。當其城中。有四郊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東方使來。問守門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在城中四郊道頭床上而坐。彼使問已往詣城主受其教。令復道而還。南西北方遠使來。復如是受其教。令各還本處。所謂城者。以譬人身粗色如篋毒蛇譬經說。(同卷(十一右)出)善治城壁者。謂之(衍文)正見。郊道平天(【傍】正誤也)者。謂內六入處。四門者。謂四識住。四守門者。謂四念處。城主者。謂識受陰。使者謂正觀。如實言者。謂四真諦。復道還者以(【傍】謂音誤也)八聖道(已上)稽古下(三十左)云。所言篋毒蛇經又出此經。晉光(三十右)引羅剎國緣。原出中含三十四。商人求財經是也。又見增一四十一(二右)馬王品。而無所引文。其事緣亦別矣。彼乍睹婆沙西域記(十一(三左))等(【傍】恩傳四八左)所載。以妄意附會耳。法寶而下數十家。皆不如其臆說。遂沿襲而不還陋哉。皆眼不經三藏。而乃任意說經義。多見其妄爾。
(十六右)覺分轉時。麟云。轉是起也。根力等生時。必獲四證淨。或從根力。轉入證淨故。今云。前釋為正。顯宗三十四(十二左)曰。修覺分時。必獲證淨。正理七十二(初右)全同。
(十六右)經說證淨(至)聖戒證淨。雜含三十(十五左)法鏡經曰。何等名法鏡經。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法鏡經。十九(七右)三十三(二十二左)又同。四中前依第七鏡聲施於言。第四依證故戒淨。故本經已不云於也。舊論十八(二十五右)云四正解淨信。(【頭】集異門六(十七右)法蘊足二(初右)伽九十八(二十八)顯揚三(十八)文句七之二(二十一右))大乘義章十一本(二十八)文句等云四不壞信。瓔珞經亦爾也光(三十一左)約境依。辨於有無。而證婆沙為是然有人引顯揚第三(十八)曰四聖所愛戒證淨。謂已見諦者。於已得決定。不作律儀。聖所愛戒所。善住出世信及後所得。善住世間信。以疑之。今云。彼通世間信。亦為境今唯約無漏。而云與現觀俱。及於三寶云信。於戒不言。況本經亦爾。舊論文一段悉同今。三寶皆云於。戒無之(【頭】又顯揚論約所依聲云於也)婆沙誠說誰有疑。未見義差別。妄情不足為論也。又今三體。戒體各別。彼總約信。何可例同。又婆沙百三(十三右)前三約所緣。戒約自體建立。
(十六左)且見道位(至)無不亦得。釋次四句。明位有三。初釋第三句。見道下釋第四句。然所下釋第五六句。亦有二。初正釋法通四。後便明戒通四。此中亦字有三。初亦於法戒二。次亦於前三諦。後亦於法證淨。
聖所受戒者。婆沙百三(十四左)云。是諸功德所依處故。謂諸聖者愛樂功德。故愛此戒。如人愛寶亦愛寶器。如是聖者愛樂清淨菩提分法功德寶故。亦愛如是所依戒器。更有四復次。
(十六左)如實覺知(至)立證淨名。初離釋。後由證下合釋。初中先釋證。正信下釋淨。及言顯正信三寶與妙尸羅別。非謂正信言通妙尸羅。故所由云不信破戒。由證之淨第三轉依士釋婆沙百三(十三左)初說名證淨。脅尊者名不壞淨。世友尊者名不斷淨。大德名不動淨。妙音名見淨或惠淨。今依初說。
(十七右)謂出觀時(至)所乘乘。婆沙百三(十四右)明次第有六義。今同彼二說。而有少異。彼戒為良藥。後喻亦彼戒喻資糧。今喻所乘。又婆沙三十四(二四左)三歸處全同今醫藥看喻。義準無病當戒也。
(十七右)經言學位(至)具成就十。中含四十九(十六右)聖道經曰。學者成就八支。謂正見至正定。漏盡阿羅漢成就十支謂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四十七(十二右)五支物主經亦同說。
(十七左)即除經言心惠解脫。雜含八(九右)曰。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又三(六右)曰。云何漏盡無漏心解脫惠解脫。
(十八右)契經中說(至)修欲勤等。雜含二十一(十右﹝【傍】舊論十八(二十六左)云。毘耶伽何者為解脫﹞)說戒心見解脫四清淨中曰。云何為解脫清淨斷。謂聖弟子貪心無欲解脫。恚痴心無欲解脫。如是解脫。未滿者為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乃至常攝受。是名解脫淨斷苦種。經文初說戒清淨曰。已滿者隨順執持。欲精進。方便超出。精勤勇猛。堪能諸身心法常能攝受。是名戒淨斷苦種。是則方便超出等語云乃至。今論云等。光記等取信安等者。全非經意。而證正理第二。彼是別經文也。正理七十二(四左)引同經心清淨文救釋。今云。彼救不成。何者文勢異故。謂今云心從貪瞋痴離染。是豈非心離垢名解脫。彼云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安住第四定故。寶疏(二十九右)引不辨者非也。(【頭】如本論說發智十五(二十右)取意應檢全文)
(十八左)亦即從彼遮心生障。光(三六右)縱容。寶(三十右)兩釋。初無學心生。後有漏心生。有人云。後釋順論意。何者上已雙舉無學心及世俗心。今唯簡取世俗心。以為問難故。今云。不爾。初釋為善。何則上云爾時。是無學心生。今云亦云即從。明所從是無學心生。能從即世俗心。
(十八左)正生言顯未來世故。此以正生釋成正滅。然光記兼顯正生者非也。不順故言故。
(十八左)經說三界謂斷離滅。雜含十七(八左)長含八(十一右)眾集經出。此中界者。約名相別。是差別義。若約體常住無為是體義。
(十九右)論曰(至)所隨增事。正理具假實。寶疏破之。今云。寶釋未盡。正理意約無為體是常一。謂唯一擇滅。又約離繫得無量。為三別體無有妨。
厭緣苦集惠。準此論主不欣厭別立也。問。正理頌宗亦同此。然彼於心所中立欣厭。何以此文。得證不別立。答。彼未盡理。忍智名厭。何更有體。此文為盡理。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