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疏記卷第二(之末)

大安寺沙門澄撰
輸入者 周海燕

疏云。先於聲聞法中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明赴兩根緣起說小乘法。就文為二。第一心說小教。第二為大行大法。今即是第一。為心說小教。元康。師云。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者。先說十二因緣生。破其所計無因因生。即如阿含中說十二因緣生滅也。
疏問前云等者。碩法師云。問。先即言。令知佛法。故即應a佛法。今那道。先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乃明聲聞前後二文。似如相反也。B答凡有二意等者。碩法師答此兩義。一者明此聲聞義通。何故爾。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曰聲聞。既言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何故非佛法。故斷如是邪見。令知佛法耳。二者如問尋本意。欲開不說小乘。故釋論云。譬如須山王不為小所動。佛亦如是。不為小事因緣所以出世。是為大事因緣所以出世。謂開佛之知見摩訶衍正道眾生。著小者多不堪聞大教。故不稱佛本懷。便俗取於滅度。故經道。從生諸根著樂所肯我寧不說法。疾涅槃。但為慇懃致請故。佛於三七日思惟曲巧。就情施三乘方便。前明小。次辨大。何故爾。正道未即可階。所以施三乘差別。令得藉斯悟道。故前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准之可悉。
言依此義即三輪等者。人解云。然三種法輪文證者。如法華疏第四卷方便品云。知第一寂滅者。根本法輪。以方便力故者。枝末法輪。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乘者。末歸本法輪。又化城喻品疏云。如五百由旬等者。三世諸佛三種法輪一根法輪。謂一乘教。二樹末法輪。於說三。三末歸本。謂攝一。私案云。方便品。約一代三種法輪化城喻品。約三世三輪。不挾華嚴也。
聲聞四種如法華論說等者。如彼論云。言聲聞授記者。聲聞四種。一者決定聲聞。二者增上慢聲聞。三者退菩提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今取引之。言決定聲聞等者。此本乘聲聞故。疏主釋云。本乘聲聞。始即發聲聞心。終證聲閏聞果。言二退菩提心等者。此非本乘聲聞。故疏主云。二非本乘聲聞。開為人。本是緣覺。發緣覺心行緣覺間值佛因緣。得轉名聲聞。即通業是也。二本是菩薩退取聲聞即身子之流。今是第人。問。身子何故退大取小耶。答。身子本是小乘也。得燸頂次捨小乘。大六十劫菩薩道後。值乞眼故。還捨大取小。故優婆塞經云。舍利弗於六十劫。行菩薩道。因施眼故大難成。退求小果也。述義云。以有事故大行。一者久習放逸煩惱因緣故。二者久殖愚癡之業。親近有所得惡知識故。如舍利弗菩薩道時修布施。從來求者。與不逆。有婆羅門乞眼童子。即桃與之。雖於汝有用。而於我掌無用。以腳踐壞。因此退之。即十信中六心以下。退為二乘瓔珞本業經云。淨日天子法財王及舍利弗不能入七位者。正此十信發心位耳。而基法師優婆塞經云。十六劫者誤寫字焉。
言三增上慢等者。此明於小乘自復失也。實未得小乘道果。謂得小乘道果故。故為失也。問。此三世中何世失耶。答。且今於現在世。值釋迦佛。修習小乘。未得小果謂小果。復謂此果。以為究竟。不大法。故是現在失。又有二種增上慢。一者未得小究竟。謂得小究竟。是小乘增上慢。二者保此妄情。復不進求大乘大乘增上慢。此人已得小果。但小果望大乘。非究竟。但有增上慢。無小中慢。亦釋出家二眾。同增上慢。所以然者。出家二眾專心道果。多獲禪定。故得四禪時。謂得四果。名增上慢人言。慢中之增。慢中之上。名增上慢。今增上是增勝之法。未得增勝之法。謂得增勝之法。恃此高。名增上慢。問與邪慢何異。答。真諦三藏云。都未聖法。而恃怙邪法。以起。慢邪慢。若得許法。如得四禪等。謂是究竟。名增上慢言四應化聲聞等者。如攝大乘論云。諸大菩薩等。化示聲聞。皆引實行。釋向大乘故。富樓那等即其類也。此有二義。一大乘。二引諸小行。謂欲顯菩薩道高。二乘行劣。令菩薩進求不退。取小乘。亦令小乘人深自鄙劣捨小求大。具明如法華疏并淨名玄也。
所以名聲法者此欲明聲聞菩薩兩藏相對等者。淨名玄第七云。二藏三雙。聲聞藏菩薩藏。此從人立名。大乘藏。小乘藏。從法為稱。三半字滿字。就義為日。此三猶義耳。問。說何法名聲聞藏。答。說二乘法皆聲聞藏。問。既說二乘法。應名二乘藏。云何名聲聞藏。答。以立二藏意。但取小相對。以小義為聲聞藏。以大義菩薩藏。案。大義記初卷三三藏義云。三藏聲聞學法也。釋迦之教凡三種。一是大乘。名方等等經。二是小乘。名三藏經。依准此文聲聞學法名聲聞藏。菩薩學法。名菩薩藏。所言藏者。蘊畜苞容也。道基師云。通名藏者。苞含蘊積攝藏諸義。名之為藏。故攝論云。此三及二云何名藏。由能攝故。此攝何法。一切知義。准之可悉。
疏問小乘等者。此問意。何故唯云聲聞藏菩薩藏。非謂緣學藏佛藏耶。言答立二藏名者。此是立教名也。等者如玄云。答。凡有二義。一者立菩薩藏小相對。菩薩藏中具佛法即是佛藏。二者示菩薩佛教。偏立菩薩藏聲聞藏中亦有緣覺。示聲聞稟教。偏名聲聞藏。人從多為論聲聞因果二時。皆稟教緣覺因人藉教。果人自然悟道。是以但名聲聞藏。不名緣覺藏。又云。緣覺亦不是小乘。故云聲聞藏。故持云。說聲聞緣覺法名聲聞藏。問。聲聞藏非但說二乘法。亦菩薩法。云何聲聞藏。答。小乘法說於菩薩。屬聲聞藏。若以大乘菩薩法。即屬菩薩藏小乘法中明菩薩從凡聖。教即未圓。理不具足。故名聲聞藏。大乘法中明菩薩教圓理滿。名菩薩藏。又小乘法中。多明二乘法。少菩薩法。如大論云。三藏中。廣為聲聞說種種法。不說菩薩行。其本末經。為彌勒授記。亦不說菩薩行。故知。明菩薩法少。以少從多。名聲聞藏。不名菩薩藏具明淨名玄第七卷也。
法華經言等者。如彼經第一序品文殊師利成就中云。爾時日月燈明佛演說正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菩提成一切智。疏主釋云。為求聲聞者。第二明三乘教古佛之緣。□不堪受一。故於說三。依毘曇宗。三乘行行乃異而同見四諦。以成三乘果。成實宗。三家同見一滅諦。以成三乘果。言緣覺因緣者。此是因時習觀。悟道遠緣耳。大乘三乘同觀實相。故正觀論云。得實相三種。但有利鈍。見空淺深。故三也。今文云。說應四諦法者。機教稱故。言涅槃經云。二緣河等者。此涅槃經七卷文。具引經文如記第一卷。今取意略引之。問。淨名玄第四卷云。若爾涅槃經中。說三乘人同觀中中。應是三爾通教耶。准此玄文。彼涅槃經三乘別教。然今云何言是通教耶。答。今云通教者。十二因緣。是三乘人之所通觀。故云通教。謂涅槃經是通三乘之教。故云通教。若不爾者。法華經是獨法。謂彼約能觀智言別。今約觀境言通。名義故不相違也。言又十二因緣等者。案。碩疏云。若使順觀十二因緣。即成苦集。若使逆觀十二因緣。即成滅道。故四諦不乖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不乖四諦也述義解云。四諦是名略體廣。十二因緣是名廣體略。何者。十二因緣世間法四諦之中。苦集世間法滅道出世間法故。然以二之還滅即是滅道。故名二即四諦也。
疏問乃知教等者。所言乃猶止也。而也。為者有也。有也。言答夫論設教等者。尋問有二。今答亦有二。初答所以就通而不取別也。次言若四諦等者。答所以。辨因緣。而不辨四諦。而言經云眾生三種等者。案。大經五卷王品云。佛告高貴菩薩言。譬如良醫先觀病根謂風熱水。有風者授之蘇油熱病之人授之名密。水病之人授之薑湯。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知諸凡夫三種。一者貪欲。二者嗔恚。三者愚教觀骨相。嗔恚策者觀慈悲相。愚智十因緣相。今略引之。
疏問經云等。案。大論初卷云。問曰。佛經中說十二因緣甚深如。佛告阿難。是因緣甚深難見解難覺。細心巧慧人乃能解。愚癡人於淺近法。猶尚解。何況甚深因緣。人云。何言愚癡人應因緣法。答曰。愚癡人者。非謂如羊等。是人欲求實相。邪心觀故。種種邪見也。准此論文。今此一番問之與答。取大論文略引之也。述義解云。經者涅槃經。故彼經第七卷云。佛告師子菩薩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非因非果。故常恒不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准之可悉。所言世智辨聰者。案。宗原云。八難者。一者地獄。二者傍生。三者飲鬼。四北俱盧。五無想天。六世智聰。七佛前後。八盲聾瘖啞也。不能入聖離染。故名之為難也。於八難中。世智辨聰。以大地法中邪為性。自餘七難。皆以異熱熟無記五陰為性。准此今言。世智辨聰者八難中一也。
言答度論釋等者。案。彼論第八卷云。復次能如是因緣法者。不見一法自在無因緣而一切法不自在出。屬因緣生人雖見一切法因緣生。謂為□因緣生因緣塵世性等。是故不見無因緣生。今取意略引之。
疏問云何等者。言上來諸計凡有五句等者。案。有疏云。就此文中凡有五句。言如是謬者。第一句明九十六種所計。凡佛法者。皆是謬。望前即總結八計皆謬也。無因因者。第句明一切外道所計。雖復無量無因因。以無因因。攝外道所計盡也常者。第三句。亦束一切外道佛法者。皆墮常。常故也。邪見者。第四句一切外道凡乖佛道者。皆不正。為邪見也。種種我我所者。第五句。此之一句□外計。復□准此疏文。今言。以不識因緣等者。為破第一句邪謬。故因緣也。言過二因等者。為破第無因因。故因緣。於中有二。初為破天因因緣。謂從過去無明二因。有現在識名色六入五果。從現在愛取三因。□□□老死兩果。故非無因。而外道自外。然生執。是明因生果。破彼無因。問。何故過去無明為本。現本在以為本。答婆沙云。無明四事一通漏無漏。二通緣為無為。三是遍使不遍使。四通緣自界他界。是故在前愛但有漏。但有為。但不遍使。但自界緣。所以在後。愛雖不通四事。生未來苦為勝。故說為未來本。問。無明同是煩惱。何故名字不同。答。過去煩惱已謝。用相既隱。故但從無受。稱名無明現在用相顯。目之為愛也。案。問法師章云。十二因緣二世流轉。是大乘義。三世流轉。是小乘義。此不爾。十二因緣經。說十二因緣二世流轉者。是小乘義。從阿含中出。非大乘教。何在以之。此小乘經者。且三義。經緣序。同阿含經中諸比丘等。在於一處。論陰等義。如來即至中。為說陰等。此因緣經序。亦同二所為從眾。是諸比丘菩薩故。三此經所明十二入支義。雖說二世生滅輪轉。不因緣甚深實相。若定判無明行是能引。識名色六入受是所引。愛取有為能生。老死為所生。二因在過云。兩果在現在者。未來世過。若十因現在。兩果在未來者。有無過去失。為離此三邊愚夫。故過去立二支。顯不常。未來立二支。顯不斷現在八支。顯中道。今乃以正為邪。用邪為正。是失中之失也。准之可悉。
言此十二因緣等者。第二為因緣。謂此十二因緣。即正觀方便說。故非是因緣。破彼計自在天等之因也。言二相等者。為破第三句常等。因緣也。案。琳疏云。正以二自謝往。即過去非常。兩果當續。即未來不斷。但說過去已謝。即知現在三因非常。明未來當續。即知現在五果不斷。故論云。但說過未也。知現在也。又復二因雖謝。能現果三因。今續當報必續正。以能生果。豈容有斷果為因生可□為生。此則破前二見。准之可悉。言二等者。為破第四邪見。故因緣也。言故四諦品云等者。案。此論第四卷觀四諦品末偈云。是故經中說。因緣法。即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今略引之。疏主解云。偈中略因緣。有二種利益。一者見人即是見佛。次見法即見四諦。故長行云。見因緣見法者。因緣即是寂滅性。寂滅性。即絕四句百非。故如來寂滅法身。見四諦者。見寂滅因緣。即苦集。見因緣寂滅。即滅道。故涅槃經云。見緣起為見法見法見佛見佛見佛性。是今所引。准之可悉。
言但有不同等者。此破第五句。因緣也。彼計我。故即是我所。今以十二支。推不得。故無我。既無我所也。琳法師云。十二因緣□為三道。謂煩惱業苦。更相因緣不得自在。即滅我我所二見謂。過去無明現在愛取。名煩惱過去行現在世有。業道現在五果未來兩果。苦道。准之可悉。
疏云。又為已習行心者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為大行大法。若使了前後。為小乘十二因緣。亦不須說大乘十二因緣。何故爾。明教本為緣。緣病既除。教藥亦廢。但為小緣對執住小作生滅解故。今為對小乘生滅。辨大乘不生滅。就文為二。第一明稱教之緣。第二明稱緣之教。初三句。只是意。三句者。一是已習行。二者有心。三是堪受深法。只是意者。由已習行故有心。由有心故。堪受深法。是故交結相成也。琳法師云。下第二引小歸中有二。初正明說大。第二如般若已下。引經為證。前中復二。初觀機小。明堪與不堪。第二正對機授法也。元康師云。下第二明為諸菩薩大乘經也。文亦有二。先辨緣教。後辨教緣也。
言答前明邪感正應等者。疏疑云。以外道邪為感。為應。若爾邪感即是□能感義。若邪口能感者。五逆四重等亦應感佛佛。解云。例邪見。既感五逆四重亦感也。問。五逆四重等。此是障佛。云何能感耶。答。惡有二種可轉義。可轉義。可轉義即感。可轉義故感。約善亦爾。今此中約可惡故。惡能感佛。故大論云。罪將滅福將生。爾時見佛法。即是此義。
言故望法華經意等者。如彼經第五卷涌出品云。樂時世尊菩薩大眾中。而是言是諸眾生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供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我身。聞我所說。即便如來慧。除前修小乘者。如是之人。今亦令得聞是經佛慧。疏主釋云。下答所化問。就文為兩。初明直往菩薩易可化度。始我身所者。即華嚴菩薩華嚴。即入佛慧。除前修小乘者。明迴小大之人。大機未熟。從華嚴之會間竟。靈山之前。未得為教大乘。故簡除之。如是之人下第二。明迴小大菩薩大機□熟今化得之。故名易度。亦稱佛慧。故知。法華即是華嚴。不應謂華嚴理深法華義淺。然直往之人初見佛身。得領悟。故佛疲勞。迴小之人經四十餘年。方便得入道。應有疲勞。但今取始終。皆得悟入道。總名易化。無疲勞也。今取意引之。
疏云已習行者。等者。碩法師云。此有二義。二者久殖根已正道。但為中忘斯事。今將根發故堪聞大乘。二者既修學小乘已久。今大根將發故。須為說大。爾時因小大。佛說令悟大。所以先為說小。今次說大也。琳法師云。初中牒前。捨外歸小。故稱已習行也。元康師云。久行道久殖善根。故云已習行也。
言故法華法云等者。彼經第一方便品比丘偈中第二。明昔說大乘教意。偈文所引之文全同。故不更記。疏主釋云。佛子淨者。第一菩薩現在早有堪聞之德。即顯聲聞聽有堪聞之義。離凡夫二乘有所得心稱淨也。柔軟者。有無信心順從諸佛。不違大乘。如涅牛皮易可屈折。利根者信為其始。為其終。略舉五根之初後也。又是大乘法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故舉此二也。無量諸佛所下第二歎菩薩。早習因值佛。既修行亦積。即顯聲聞大乘因晚也。言柔軟者。曇攝師字釋云。上如周反。下柔變反。通俗文云。鐵爽曰柔物曰軟也。又木直柔廣雅。三柔軟弱也。准之可悉。
疏云。有心者等者。碩法師云。如般若經明。菩薩心。不可壞金剛。能為畢竟。眾作上首。既心。不可壞金剛。箇即是菩提心菩提心者。佛心。能了初後不二菩薩平等即是心。有心故堪受深法耳。琳法師云。簡異定性聲聞。不堪大。若機緣不定。終一乘。故云堪受深法者。元康師云。發大乘心。故云。云有心也。准之可悉。
疏云。堪受深法者等者。琳法師云。久殖大根。現起大欲斯之人。方能堪大乘深法也。此彰根欲相應即能受法也。言雖發心等者。此顯示器不之人。何者或過去根。而現不生。或現雖欲。而過去無根。或根大欲小。或樂廣而機狹。此等人。現在雖發心。不堪受深也。言言故大品如化品云等者。如彼經第三九卷。須菩提言。世間法是化出世法。謂四念處共法。并諸法果及賢聖人。亦是不化。佛告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若法有生滅相者。皆是變化。若無生無滅。謂不誑相。涅槃是非變化。為新發意菩薩分別生滅如化不生滅者不如化。若新發意菩薩一切畢竟性空乃至涅槃如化即驚怖。今取意略引之。
疏云。以大乘法因緣相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明稱緣之教。就文為二。第一正明大行大乘法。第二舉佛方為證也。言以大乘法因緣相者標。所謂一切法下釋。謂以大乘法因緣相。其相若為所謂一切法不生等。今明大乘無別不生不滅。只前生滅者。不生不滅即是大乘不生不滅也。琳法師云。下第二對機授法。言大乘法者。汎三。一謂心性真如不生不滅稱曰性乘。即自性住佛性。二依性。起行會說本實。名曰隨乘。稱為引佛性。三本性。圓顯名法身方便行滿。成應化二身。名曰果乘。亦為至佛性。性是所乘。行為能乘。性是能運。行為所運能所相依。終至極果。號為大乘。但因緣不生不滅等。是性乘。若據依性起行。終成至果。即備三種也。因緣相者。前為小乘因緣。直因果生滅三成所□。今為大乘人。辨因緣實相。始從無明終到老死不生不滅畢竟空寂。以為大乘深法也。元康師云。下第二辨緣教也。先為外道無因因生。故說十二因緣生。今為菩薩宜聞不生不滅。故因緣不生不滅也。言在乘者。大集經經第卷實女品中。佛答須菩提云。具乘廣大故名大乘乃至廣說。所語等者。十二因緣先後相續。不可生滅等。既不生滅。是故方空也
言故大品經云等者。如彼經第十六卷云。菩薩行六度時。見眾生三乘是類。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二之名。純是大乘。復次須菩提菩薩訶薩。行六度時。是念。雖生死道長眾生性多。爾時如是憶念生死如是虛空眾生性邊亦如虛空。是中實無生往來。亦解脫者。大論釋云。生死無邊虛空眾生無邊亦如虛空。以是事故。生退沒心。佛教菩薩憶念生死雖長。是事皆空。如虛如夢中所見。非實長遠。不應厭心。眾生雖多亦無定實眾生。度亦不難。今略引之。
畢竟空無所有者。碩法師云。結成八不也。若使他人所釋。世諦不空真諦即空生死不空涅槃即空。引非畢竟空。今下絕生死。上怡涅槃。皆畢竟空無所有。此即了達十二因緣之深底。
言答涅槃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三卷云。如彼駛河能河漂香象煩惱駛河亦復如是。能漂聲聞緣覺菩薩能得底故。故名極深。所言底者。空相。今略引之。碩法師云。若是凡夫順觀十二因緣。欣生□滅。若是聲聞逆觀十二因緣。欣滅□生。此如菟馬度河不能得底。菩薩不爾。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故。能得底耳。述義云。既以二乘喻菟馬。故宜以菩薩香象
疏云。如般若中說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舉言。為無盡品說也。琳法師云。下第二引經成。如大品般若無盡品中。佛說癡空不可盡老死空不可盡也。言道場者。即是菩薩初欲了悟。即詺此為道場也。元康師云。下此即般若經文。但有廣略之耳。有疏云。如般若下此文證二義。一者證是大乘小乘。二者證是了義非不了義也。言引大品無盡品者。大品經九卷無盡品。次當第六七亦云不可盡品也。其引經文。如記第一卷也。
言問此論等者。玄談云。先四部大經華嚴大品涅槃集。四部小經維摩佛藏無行。方文門准此文也。只引八部大乘經。此趣引耳。非只八部一代聖教故也。言答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一卷云。問曰。以何因緣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答曰。佛於三藏中。廣引種種諸喻。為聲聞說法。不說菩薩道。唯阿含本未經中。佛說彌勒菩薩。汝當來世當得作佛號字。彌勒亦不說種種菩薩行。佛今彌勒廣說菩薩行。是故說摩般若波羅蜜經。今取意略引之。慧影師云。答曰。下第二明論主既欲釋此經宗致。就中有三意。言佛於三藏等者。第一小法不說大義。何者。果不孤成。必由其本。本者是何。謂六波羅蜜。是法身之本業行。所以創言也。三藏□各有十成萬偈三百萬言。合萬偈九百六萬言。為三藏經體。周稱藏者。以蘊積為義。明不說大。蘊積大義。故為藏。言唯阿含下第二。明說當果不因義。四阿含中。阿含者。即是阿含。其中明事短。但一一事增。故云一。若其中明事長者。名長阿含經。明諸事。故名雜阿含。明事處中。故言阿含。而阿含中。多明本末。於此本末經中。說授記事。故云阿含本末經也。言佛今為下。第三結答。今案成佛疏云。阿含三卷云。波羅奈鹿時。阿那律本事云。以一缽辟支佛故。我七反天為天王。七反生人為中王。於是佛告諸比丘阿那律過去事。亦因未來說法。仍說未來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提極大富樂。有輪王我螺。捨界修道羅漢果。時世當有出。名曰彌勒。如異時阿逸多在中白佛。我於未來可得成佛。名曰彌勒耶。准之可悉。
言即般若大乘之始等者。經遠義中云。又成道五年。說萬偈般若。備明二空。七年為大菩薩般若。明色心皆空。准此文也。今云。大乘之始正對小乘者。約般若之名通。故云大乘始。非謂大品般若正對小乘大乘始。故大論云。般若一時一會之說也。
般若明於二道等者。發如大論百卷云。菩薩道二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先屬累者。為說般若波蜜體竟。今以說今眾生得是方便竟屬累。人解云。但龍樹菩薩。對八九品經而造論。故應言。六五品般若道。四品明方便道。然今疏主對九十章經而製疏。故云。六十六品明若道。彼無盡品已去四品明方便道。而二本不同者。第富樓那品。開為二品謂樂說品辨才品。新譯大般若經。合云六到彼岸品也。述義云。言般若者鑒虛照之慧言方便者。清淨巧用之智。先言般若。非無方便。為顯般若。而止方便。後言方便。非無般若。為成方便。而止般若二道既彰因果萬行不統攝也。
言蓋是三世諸佛等者。案。淨名經下卷觀佛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道不由是生。疏主解云。實智內照為母。方便有二。解空而不取證。二別物令得悟。故稱為父也。佛與菩薩竝是導物之師。此而生。准之可悉。
言故度論云等者。如彼第論四八卷云。譬如五來必為營從。雖不從者。當知必有。摩訶衍如是菩薩所行。為佛道隨緣說法如是無量無邊經。皆名摩訶衍。此諸經中般若波蜜最大。故諸餘明道法。無般若和合即不能至佛。今略引之。
言昔江南大令般若師等者。述義云。即任大法師是也。言山中大師者。述義云。昔高麗國大朗法師。宋末齊始。往燉煌郡曇慶法師所。學三論。而遊化諸方。乃至度江住岡山寺。弘大案義。乃入攝嶺。停止觀寺。行道坐禪。今謂。可是止觀僧詮師。故大品第一卷云。止觀寺師六年內常住山中也。二諦章下卷云。山中法師之師本遼東域人。從北地學三論。遠習什師之義。來入南吳。住鍾山草堂寺。亦可興皇寺法朗師名山中師。故涅槃疏第二云。山中法師請止觀師講涅槃不聽師立。以無所得經宗也。
疏云十二因緣虛空不可以盡等者。琳法師明彰菩薩所行之道也。然因緣之法。離生離滅。空無分別。故云如空諸佛齊證出生眾德恒性無滅稱為不盡也。言一者十二因緣等者。述義云。十二因緣虛空無邊際故如虛空十二因緣虛空。故二名實相也。人解云。然十二因緣三。一凡夫所觀是生滅二乘所觀是還滅。三菩薩所觀。從無生忍乃至道場菩薩所觀。是故說十二因緣虛空不可盡。以觀是因緣。不墮常。而得中道囑累品釋論云。諸法實相種種名。或名空。乃至或名無上菩提。此中說諸法實相空行一切聲聞弟子須菩提空行最勝如是菩薩空行二乘。以智慧分別利鈍。入有淺深。故名皆諸法實相。今以此文推此所引。是指畢竟空二空行而云十二因緣實相。更無他釋也。言故無盡品云等者。如彼經第九卷屬累品云。佛告阿難過去諸佛皆學般若波羅蜜得度般若波羅蜜。故不心。未來世諸佛變是般若波羅蜜故。得度般若波蜜。故不盡。現在十方諸佛皆學般若波羅蜜得度般若波羅蜜。故不盡。今取意略引之。述義云。然此引文。雖在彼經屬累品。而明不可盡。語勢近故舉無盡品耳。人解云。今此所引。雖實是累品文。而先品略舉。後品問答廣釋先品。是故二品同意。今取同意義。故云無盡品耳。言二者實相等者。碩法師云。假名虛空虛空不得。故虛空非是有。無取虛空不得。故虛空非是無。十二因緣如是。准之可悉。
言三者二乘等者。琳法師云。又凡夫無知。隨而二乘。少悟滅而取寂。今明諸佛菩薩如法性。而不斷不隨。不斷故不同二乘所證涅槃。不隨故不凡夫流轉生死。所以常行生死涅槃不著者。良以悟因緣實相不可盡也。今云坐道場者。然其久行大法無分別契理圓極乃至足下中足第遊斯旨。稱坐道場也。
疏云。佛滅度後等者。碩法師云。下就此長行。本開為二。第一出世經之渦。此文已竟。今罷第二明菩薩出世造論之意。就文為二。第一佛滅度後迷教失旨之緣。第二明菩薩為此迷緣所以造論申教。就初後復四。佛滅度後下。第一明迷時節。次人根鈍。第二辨教之意。次深著諸法下。第三辨下小乘教。次即生見疑下。第四辨為小乘教。故生見疑兩使也。琳法師云。下第二彰化感盡化終感應歸真眾生鈍根教起執。文中有三。第一時節。次人根轉鈍下。第二彰迷所以。次深著諸法下。第三正明起執也。元康師云。下第二明龍樹出世緣經造論。文亦有二。初明教緣。次龍樹菩薩下後辨緣教。初中可三釋。一者總明小乘不信空。故通業段。二者開為二段。初明毘曇論師執有。次開大乘法下後。辨方廣道人執空。亦可先明小乘人先執有。後明小乘人反執空執也。三者分為三段。初明小乘教執有疑空。次明聞大乘教執空疑有。後雙結空有兩失也。
言解佛滅不同等者。今先定年并成道滅度年月。然後頭部執不同。述義云。釋迦佛初生月日諸不同。因果經云。四月八日明星出時。降神母胎。乃至十月滿足。於月八日日初出時。無憂樹下從右脇生。費三寶錄曰。周第五莊王九年癸已四月八日降神耶之胎。至於十年甲午月八日右脇而生。(已二說彼意全同)西域傳云。吠舍佉月後半八日誕靈。此文亦應月八日出胎。而彼記云當三月八日也。灌佛經云。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時等。然以四月八日大乘義。宜應須之。月八日為小乘義。因果經等是小乘故。又入滅之日四解。一者日中涅槃。如大經五日臨涅槃時。二者三月五日涅槃西域傳云。年八十吠舍佉月後半五日涅槃。當此三月五日也。天竺俗法從此間正月十六日至十王日乃為制恒羅月。此是正月。從此間十六日至三月五日顯吠舍佉月。此是月。以此義故。大經中云。五日此依天竺五日。若即是三月五日也。三者四月八日涅槃。兩卷泥恒經云。四月八日生。乃至八日滅度灌佛經云。十方諸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時般泥洹。四者毘婆沙云。佛於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夜半而般涅槃。此有解。一云。此是唐八月八日。於月中第八月名故。一云。此天竺月。次第月即當唐九月八日。西域傳曰。說一切有部。即以迦刺底迦月後半八日般涅槃。當此九月八日。然以五日為大乘義。餘皆小乘說耳。法寶俱舍第一卷云。定成道日者。依長阿含經第四云。八日如來生。出家菩提滅度。次下文云。如來生。出家菩提。八月取涅槃灌佛經云。佛告諸人天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生。出家成道涅槃。諸經八日皆同。說異。唯二四別。不言餘月。准二說雖異。成道月同。所以得知。略有二理。一以正異故。婆羅門國以建子正。此方先時以建寅正。建子四月即建寅月。故存梵本者。而言四月。依此方者。即云月。根本同故。轉法輪日不同。諸經中錯月為四月者。由建不同故。錯八月為四月者。以迦栗底迦是建八月。卯星之名月。又是建卯地之月星。地雖別卯名同也。知迦栗底是酉地之卯。翻為八月。若謂迦栗底迦震地之卯。翻為四月轉法輪日有二四八月不同。般涅槃日有八四月之異。詳多理教度五比丘為定。故知。是八月八日轉法輪也。涅槃第一卷云。小亮師解。俗四時。佛法三時。於三時夏即勢。冬即過寒。有春時暄暖調和。暄涼中適。是故正取春時涅槃也。若經判者。月名春陽之月。百獸孚乳。眾生多起常想。為破眾生常樂故二涅槃。又明此時百卉發。即明眾生善根增長。故取此時也。若依天子經云。今年五日唱告。至來年五日方涅槃。故犢子梵志七日後方寄消息也。又云。佛亦如是五十年在世。而今旦便入滅也。又出真諦三藏記云。住八十年教化聲聞。住壽一劫教化菩薩。又出舊說云。佛昔初成道不欲說法。而欲涅槃。於是稽首請佛。即請轉于法輪。五十年在世。今者已後唱滅也。第三卷從鹿至l林以前五十年中病無常也。又法華疏第五卷云。釋迦文佛壽。若道俗合輪總有八歲。若佛壽但為五十。此等文佛周照王瑕一年癸寅四月八日降神耶之胎。至於二年甲寅四月八日日初出時。無憂樹下從始右脇生。周穆王滿二年癸未之歲四月八日。佛年三十成道。以同年八月八日。為五比丘說法。穆王五三年壬申之歲五日夜半涅槃。初後總合七九歲。故雙卷泥洹經云。言。師。七九所應作。亦已究竟。又度論第三卷世尊以偈答言。我年始十九出家佛道。我出家已來已過五歲。惠影師云。我十九出家者此字錯。九當是。已過五歲者。從出家來至九入涅槃。不滿六十。正是其義。又涅槃疏第三卷云。如來三時學。一者是未出家時。藥羊車詣師所求學書。時為學。二者出家六年就阿羅等二外道學八禪定。第三時即是捨至樹下六年苦行也。信解品疏云。如來成道八十滅度。其中五十年說法。此經次鄰涅槃。故壽量品云。於伽耶成道至今四十餘年。諸師竝云四九年說法華經。今明。若說法華必是四九年即佛非十九出家十成道。何以之。若十九出家十成道即出家已後經二年。而經及釋論云。踰城之夜生羅燴睺羅。若爾故知二年耶。又經皆言六年苦行。若二年者其間復何所為耶。以推之非十九出家處而四十成道。若必十九出家者即成道壽量品應云五十餘年。不應言四十餘年也。今依釋論。引經云我年十九出家。若爾即三成道。而壽量品云四十餘年。即會其文也。若言經教不同適緣而見者。斯時節不定也。既鄰次涅槃臨終義也。
百一十六年等者。案。真諦三藏所譯部執論云。佛世滅。譬如朗月隱頞悉多山過百年。復更十六年。有國名波宅利弗多羅。王名阿柯。閻浮提有大折蓋。覆一下。如是時中大眾破散。分成兩部大眾部。二上座弟子部也。中論玄云。如來五日涅槃諸聖弟子四月五日。於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結集三藏爾時二部名字上座部。謂迦葉上座。所領性五百。大眾部界外萬餘大眾師波羅漢(此出淚云)為主。但名字異執。百十產年。有舶主鐵。名摩訶提婆。端正聰明三逆罪。後入佛法凡有事。一者取諸大乘經三藏中釋之。諸阿羅漢集法藏時。已簡除此義。而大眾部用此義。上座部不用之。由爾起諍遂成二部。而大眾部生死涅槃假名上座部生死涅槃皆是真實。准之可悉。
疏宋代二師等者。言m城僧弼丈六即真論云等者。案。彼論云。問。且若皆即真何故見異。答曰。或者不同。心水各各異。天各受其所異者。故不知滿異之。即同理故宜然。復何怪哉。夫水以既異。故受者百品。其實一矣。焉有二也。但物各信其所受。故不知其一耳。何以言之。譬月麗天宮。而萬江具受。清濁不同。故所受各異。感應不同亦若是也。問曰。聖人無心為宗。身一為未。宗既妙則與物絕。故化以接麁。為之不難。何如化未其於一也。答曰為不難而易。故聖人無為此雖功高理妙。而玄應普因。然則緣盡則應潛。非水竭則像隱。像隱故而不見者。不可謂之無也。而好異之人。徒見其竭。不知其像隱。從覩其化滅。不知其即真。可不哀哉。可不哀哉。然則像因水見像。則謂之生。水竭像隱謂之滅。細而求之無生無滅。餘信久矣。乃至廣說。今取意略引之。而言彭城僧弼者。案。高僧傳第五卷云。釋僧弼本吳人。性度虛簡。儀止方直。少與光曇幹。同遊長安。從習學。愛日借力。竭有深思。什加賞特深。使頒預參譯。後遊歷名邦。備瞻風化。有請弼為寺主。止彭城寺。宋元嘉九年卒春秋七十有八矣。廣讚如彼也。述義云宋文帝時人也。言如月在高天等者。華嚴經第三七卷中。普賢菩薩方。佛子。設有日出。照明世間水器。影不現。若水器破。日影不現。佛法如來智慧圓滿淨日。一念出現悉能照明一切世界一切法眾生垢淨心水器不顯。常現在前。其實如來不生不滅。永無滅度。准之可悉。
言彭城嵩法師等者。案。高僧傳第五卷溫傳末立。時興復有僧嵩義學顯譽。普明數論。末年僻執謂不應常住臨終之日舌本先簡也。述義引有傳云。宋興寺釋僧嵩本性趙。河北人也。而今言彭城者是後所處也。疏主解云。古有嵩法師。云無常。何故此。大品先來此土涅槃後出來。故彼法師大品言論道理無過此經。故無常是其道理可言佛常之義。何以故爾。青黃無常云何常。後至涅槃經。春經盛佛常。而其法師言。道理。佛常此經乃是方便之說。非佛之正意此之故。舌皆爛壞而此法師深懷恐怖。於涅槃經懺悔。後時還舌。故此法師後時。亦說佛常。而說佛常者不同。或人作九達通。謂佛已達九世境界也。嵩法師懸鏡高堂譬佛智常。成論此而已也。述義云。大品廣明般若。而不明常涅槃明常住。故順自所執。信毀也。難云。若言佛智疑然境生滅者。知青已後知黃之時。前知青之用。為有為癡。若言即是倒智。若言無者即是無常。通此作九世義云。佛智常照九世之境。只境生滅也。玉篇。彭者補康反也。竺者丁梏反。修也。泉也。概也。弼者字書令弼也。雙者所願反。
言問為等者。人解云。應法者。大乘玄第五卷感應義中云。應者赴接之義。眾生有善致彼前垂形赴接也。別記云。丈六相好色。此云應法也。
言答自古爰今等者。述義云。晉代名古。梁代名今也。爰者反也。方言。爰志也。猶思慕義也。人解云。疏主作疏以前皆從宋也。以弼宋故名古。今有阿難耶也。
開善師等者。開善寺智藏師也。此師用無別應法之義也。
言故經云等者。如大經五卷。佛告迦葉菩薩言。我於爾時為欲降伏護財俱故。即入慈定。釰手捐之。即於五指五師子。是象已其心畏。舉身投地敬禮我足。我於爾時五指頭實師子。乃是善根力故。令其調伏今略引之。法寶師云。下廣引八種事證善根利益不虛。此文第一調伏惡象殺心故。證慈不虛也。
莊嚴法師云等者。莊嚴寺僧旻師。此師用別有就之義也。言如經云等者。如大經第二卷。純陀文殊師利言。金翅鳥上昇虛空無量由旬下。觀大海。悉見水性魚鼈黿鼉龜龍之屬。及見己影。如於明鏡諸色像。凡夫小智不能籌師。如是所見。仁者亦復如是。不能籌量如來智慧今取略引之疏主釋云。舊釋此譬。譬上能知下。今謂。譬下不能知上也。法華疏第一卷云。迦樓羅者此云金翅鳥。以其翅頭有金色。故以為名。龍王經翻為鳳凰也。卵生金翅鳥能食卵生龍餘三生鳥各食餘三生龍也。大乘玄云。第五卷云。虛空法身佛金翅鳥是報身佛。及是己影是化身佛也。法寶師云。此第三金翅鳥喻也。金翅鳥至諸色像。是舉金翅鳥所見也。金翅鳥者喻佛也。上昇虛空無量旬者喻在居密嚴五也。下觀大海三界生死海也。悉見水性下。喻見三界眾生也。黿似鼈而大。鼉似蛟大也。及見己影者。喻見反示化身三界也。如於明鏡諸色像者。喻佛有無也。凡夫小智下。喻純陀文殊不測佛智眾生化佛也。仁者下合也。音義云。鼈蒲結反。似龜也。又云。小龜也。龜也。又云。甲肉竝厚也。黿禍安反。似鼈而大也。足似犬足也。甲肉竝薄。鼉堂多反。似蛟而大也。大者長丈。有鱗釆皮。可以為鼓也。又云。似蚸蜴守宮。蚸蜴守宮者。倭言。波良阿加也。亦云。井守也。蚸赤反。又作柝字。蜴藥反。龜。非此國龜。在吳地也。又云木龜也。
招提琰公等者。述義云。招提寺琰法師雙用二義成實論義也。人解云。即是招提法師也。琰呼餘冉反。別記云。此師本是優婆塞。為學問僧等干食。又來至漢地。書二邊見。人在也。言今明正為異論紛綸等者。上座部等云實滅。大從部等云不實滅開善云無別應法之起。莊嚴別有應法之起。招提用二。故云爾耳。所言紛綸者。玉篇上。孚云反。亂也。王逸曰。紛盛貌也。力旬反。經理也。言不同舊記等者。不同開善三大法師之所也。所言舊者。常也。本也。
言問由佛滅度等者。述義云。不知此問起之所由。何者上既言不滅。不滅誰言滅耶。而就為緣示滅。示滅故云爾耳。言答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二卷云。菩薩發意深入佛法。大作佛事一切種智。時光明。照無量世界一一光明變化無量身。度十方無量眾生涅槃八萬四千舍利化度眾生。又第八卷云。復次二乘慈悲心。乃至三世眾生心。所謂菩薩作佛滅度時。今取意略引之。言華嚴云等者。如彼經第三七卷。普賢菩薩言。佛子。但如眾生歡喜出現於世。眾生憂悲感慕。故示現涅槃。其實如來出世。亦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法界。故為化眾生示現涅槃。今取意略引之。
疏云。後五百歲等者。琳法師云。此第一時節。前五百為正法。取後五百為像法也。元康師云。外國語倒。應云五百歲後也。碩法師云。好體應言佛滅度後五百餘年。而今倒悟。故云佛滅度後五百歲耳。此第一正辨迷教之時節。起自何時迷教。即是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也。
言一者俱舍論引經云等者。述義云。真諦三藏所譯俱舍論。有二卷也。別記云。所言經者涅槃經也。今撿。俱舍論三卷分別業口之四云。復次今世尊昔在菩薩位中。事幾諸佛。於初阿僧祇。事七五干佛。於第二阿僧祇。事七十六干佛。於第三阿僧祇。事七千佛一一阿僧祇最後時。佛世尊出由逆時。應次第。偈曰。先釋迦。釋曰。世尊釋迦牟尼。昔已出世。於世尊所。今佛世尊求修菩薩行。初發菩提願。願我成佛。皆此相。昔世尊如今末世時生。乃至世尊正法住。千年內。新譯論第八卷分別業品六云。謂我世尊菩薩位最初逢一佛。號釋迦牟尼。遂對其發弘誓願。願作佛一如世尊。彼佛於末劫出世正法亦住千年。故今如來一一同彼。光法師卷云。若大智度論正法五百年。此文千年。豈不相違。解云。依善見律尼。故減五百年。以行八敬。故還得五百年。彼論約初減時故言五百。此論據後。故千。今略引之。
言所以然者釋迦過去等者。疏主引大論第三卷末文。釋顯俱會論意。如彼論云。釋迦文先世瓦師。名大光明。爾時佛。名釋迦文佛。弟子名舍竿弗目伽連阿難。佛與弟子俱到瓦師宿。爾時瓦師布施草坐燈明蜜槳三事。供養佛及比丘僧。便發願言。我於當來病死。惱五惡之世。作佛如今佛。名釋迦文。我弟子名字亦如今弟子名。以佛願故得字阿難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言二者摩耶經云等者。如摩訶摩耶摩訶摩耶問。正法几時當滅阿難答言。涅槃後。摩訶迦葉結集法藏。及以正法付優婆n多。善說法人。乃至五百歲已。八部眾發菩提心。於此便就滅盡。六百歲已。邪見競興。而滅佛法乃至千五百歲。彼相相致。於是佛法滅盡也。今取意略引之。疏云。下第二明住持法藏。明阿難迦葉結集。即隱跡也。次百歲付優婆n多。此云護次百歲付尸羅難陀。次三百歲付清蓮華眼比丘。次四百歲付牛口比丘。次五百歲付比丘正法盡。此次六百年付馬鳴比丘。次七百年付龍樹菩薩。次主八百年有滅法也。
言三者真諦三藏毘婆娑沙云七佛法住世久近不同等者。案。靖邁圖記第二卷云。沙婆羅末陀。此言真諦。亦曰枸那羅陀。此曰親依。西印度禪尼國人。景行澄明。器宇肅。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岡不厝壞。藝術異解。偏索諳練。歷遊諸國。隨機利現。或鋪坐具跏趺中。若舟而濟岸。接對使而座具無濕。或以荷水乘之而度。斯其例期甚多。乃至廣讚也。言七佛世久近不同等者。所言七佛者。案。基師法華疏云。七佛者即過去佛七佛。前劫三。謂毘缽尸佛。尸棄佛毘濕縛浮佛。賢劫四。謂迦涅迦村陀佛。迦路迦牟尼佛。迦葉波佛。釋迦牟尼佛。准此疏文。今且舉賢劫四佛也。宣律師戒本云。毘婆尸佛賢劫前九一劫出興于世。百年中常說此偈。後方廣。尸棄佛賢劫前三四劫出興于世。八十年中常說此偈。自後說廣。毘葉羅出世與前同劫。人壽七歲七年前說此偈略。後方廣。樓孫是佛賢劫初興。人壽六歲六十年前常說略偈。後方廣也。那含牟尼佛此賢劫中為第佛。人壽四歲四一年前說此略說此略偈。後方廣說也。迦葉佛此為賢劫三佛也。人壽十年前說此略偈自後方廣說也。釋迦牟尼佛此佛略教即是毘尼正宗乃至廣說也。
疏問損五百年等者。言逈者。玉篇。胡o薑反。爾雅云。逈遠也。假也。轉相訓耳。述義云。逈者猶滅也。言三釋云尼修八敬等者。述義云。百歲比丘新受比丘。應一心禮足。一比丘比丘僧乞受具戒。三比丘尼僧殘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法。四無比不得安居。五比丘尼安居竟二部自恣見聞疑罪。六比丘尼從僧請半月教戒法。七比丘尼比丘。言聽問修多羅毘尼阿毘曇。聽者應問。不聽不得問。八比丘尼不得比丘尼見聞疑罪。具明善見論等也。而言出十誦律者。□□(二字缺)
言四者大集經明六種堅固等者。述義云。北涼時曇無讖大方等大集經卷。亦有六十卷。今所引後本是也。如彼經藏分第九卷初。佛告菩薩言。於我滅後五百年中。諸比丘等猶於我法解脫堅固。次五百年禪定三昧得住堅固。次五百年讀誦多聞得住堅固。次五百年造塔寺得住堅固。次五百年鬪諍言訟。損滅堅固。從是以後雖剃鬢髮身著袈裟。而破禁戒。不如法假名比丘。今取決引而為六種。准例可知。
言五者善見毘婆沙卷等者。述義云。齊時沙門僧伽跋陀羅。齊云。眾賢西域人。譯善見律毘婆沙八卷。後人開為卷。今案。彼論第八卷比丘尼健度云。何以如來不聽女人出家。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得五百歲住。猶世尊比丘尼八敬正法還得千年。法師曰。千年已佛法為都滅也。答曰。不都滅盡。於千年中三達智。復千中得羅漢。元三達智。復千年中得阿那含。復千年中得斯陀含。復千年中得須陀洹學法。復得五千歲。於五千歲得道。復五千年學而不得道。歲後經書。父字滅盡。但現剃頭。有袈裟法服而已。今略引之。今此律論但有八卷。准之可悉。
言六外國祇洹精舍銘等者。元康師云。古涅槃經後記云。外國祇洹精舍銘云。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年。天竺朝夕中宣唱此語云。佛法干年已過。餘干年在。佛法欲滅。老死至近。宜須精進也。述義云。銘者猶碑文之流。故文錠抄云說。故文選集云篇。數者都合十八三八首。其中賦五十六首。詩四百十首。乃至銘五首。哀三百首等也。言古涅槃經者。有疏云。布法師北地得盡歸。云正法千年。天竺佛皆是言也。何以之。曇無讖瘖翻涅槃經竟。後題此也。人云。北涼時京兆人法豐釋智猛。釋設涅槃凡有卷。是云古涅槃經也。人解云。正法等者銘文也。天竺等者疏主加增也。而言後載之者。玉篇。載子載反。事也。行也。成也。辭也。為也。物終更生也。始也。則也。曇攝師云。再音也。字林載乘也。三蒼云。措於車也。乘子算經云。數極於載也。謂不能載也。今須乘訓也。淡海記云。銘者初寺時。銘碑置寺也。而出在古涅槃經。後者後時壽命經。後流行於世也。
後五百歲等者。言此是五百歲後者。案。碩疏云。好體應云佛滅度後五百餘年。百今倒語。故云佛滅度後五百歲也。准之可悉。
度論等者。案。彼論第六四卷有於引文。亦云泥梨品。取意略引之。具如記初卷也。
像法中等者。言初五百為正法等者。案。碩疏云。叡師序云。龍樹是五百三十年出世即是像法之初。此中又云。佛滅度後五百歲像法中。故知。正法只有五百年間。何故。正法像法耶。答。稟正道能正悟。即名正。p像行即稱像末行。即言末也。准之可悉。
疏問五日涅槃等者。案。中論玄云。如來五日涅槃聖弟子四月五日於王舍城耆闍崛山。結集三藏爾時二部名字上座部。謂迦葉上座迦葉上陳一夏以法付屬迦葉。名上座部迦葉所領也。但有五百人。度論有千人。大眾部。即界外大眾有萬數。師波(此云淚出)羅漢為主。常悲苦眾生而淚墮也。即五比丘中之一人也。而年大迦葉教授界外大眾。所以有二眾者。迦葉五百羅漢。前入界內結集三藏。後結集三藏迦葉竝不許之。有二因緣。一者五百皆聰明人故。二者已羯磨竟故。度論。阿闍世五但設千人食。故餘人來不得。從是以來至佛滅後百十六年。但有二部名字。未異執也。釋曰。言五日涅槃者。案。周異記云。穆王五三年壬申年五日生。年七九歲無餘涅槃。故大經云。五日臨涅槃。故云五日涅槃也。言師波者。案。最勝王經云波濕波也。凞法師云。婆濕波此云氣息。即五比丘中第三故。故云五比丘一人也。言所以有二乘等者。爾時迦葉□得千人皆阿羅漢聰慧。俱到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安居三月。初五日說戒之時。迦葉入定天眼觀。誰未漏盡應遂出者。阿難一人不盡。餘皆已盡。清淨無垢迦葉定引出阿難云。汝勿來也。便自閉門。阿難入定漏盡德。即以神力從鑰孔中。入禮拜僧足。於此富樓那。此云滿慈子結集達摩藏。鄔婆離。此云近執。集毘尼藏阿難。此云歡喜。集修多羅藏。往者界內耆舊至多。共為一徒。名上座部。昔時蜀外年少極多。界外六人共為一朋。名大眾部。恐界內人多。和合。所以兩處弘宣。時雖兩處結集。無人異諍。異說。故云。未異執也。
言至百一十六年分成二部等者案玄義云。百一十六年外。有舶主兒。名摩訶提婆。(此云大天)端正聰明作。逆罪。後入佛法凡有事。一者取諸大乘經。內三藏中釋之。二者自作伽陀置。或後布薩戒竟。亦誦此偈。因爾起諍遂成二部。釋曰。昔末土羅國一商主。少聘妻室。一男子。顏容端正。字曰大天。持寶遠適他國。展轉貿易。經久不還。其子長大。染穢於母。後聞父還。心既怖懼。與母設計遂殺其父。事漸彰露。便語其母。逃隱波吒釐城。彼後逢本所供養無學比丘。復恐事彰。遂設方計殺彼無學。後見母與餘人交通。便憤恚言。為此故造重罪。移流他國。彾跰不安。今復捨我更好他人。如是偈穢誰堪容忍。於是方便復殺其母。故云。造三逆罪也。由彼不斷善根力故。深生憂悔。q不安。自惟重罪。何緣當滅。亦欲探華嚴般若大乘經三藏說。彼後傳聞沙門釋子滅罪法。遂性雞園僧伽藍所。於其外。見一比丘徐步經行伽陀曰。若造重罪。善以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時彼聞已歡喜。知歸佛定當罪滅。因即往詣一比丘所。請求度出家。時彼比丘既見固請。不審撿問。遂度出家。還字大天教授教誠。大天聰慧出家未久。便能誦三藏義。言辭清巧。能化導。波吒釐歸仰五日夜布灑他時。次當大天昇座說戒。彼便自誦所造伽陀云。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道言所顯。是諸佛正教爾時多聞持戒修定阿羅漢彼所說。不驚訶。於是竟夜鬪諍紛綸。遂除彼義。而大眾部用此義。上座部不用之。各隨見異遂分二部。故云遂成二部
言三百年有二十部等者。如玄義云。至百年中。大眾部三部一一說部。二出說部。三灰山住部。又出一部名多聞部。更出一部名多聞分別部百年滿外道。名大天。身出家上座部言。和上無戒及破或。闍梨大眾有戒得戒。薩波多部用此解之。餘部不用。因此諍論。遂不容大天徒從。因爾別住山間。於此山間執義。又別故有支提山部及北山住部。於五因內執起。後二因外道。故成七部。本末并數成八部。次上座部百年已來異部。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子去。便分成兩部上座弟子部。二薩婆多部。次薩波多部出一部。名可住弟子部也。次三百年中從可住子部。復出四部。一法尚部。二賢乘部。三正弟子部。(上三部從立名也)四名密林部(從作名也)次三百年從薩波多部。復出一部。三百年中從地部復出一部。名法護部。三百年中從薩波多部又出一部。名善藏部。又出一部名度部。本末合計有二部。釋曰。一說部者。從所立為名。此部說世也世法無實體。但有假名即是說意謂。諸法假名無體可得。既乖本旨。可以別分名一說部。故云。從所立為名也。文殊問經云。一語言部。名雖相似。然注解云。所執與僧祇同。故云說。此釋非也。出世說部者。此亦從所立為名。此部說。世間之法從顛倒起。復生業果。世間之法既顛倒生。顛倒不實。故世間法但有假名。都無實體。出世之法非顛倒起。道及道果皆是實有此是實。世間皆似。既乖本旨。所以別分名出世說部。此隨梵語。故云爾耳。若從此方。應云說也世部。然文殊問經注云可稱解者。此猶非也。言灰山住部者。此山有石。堪以作灰。此部住其山中修道。所以從處以為名也。大乘玄義云。崛居部亦同意也。若從律正以為名者。應言雞胤部。上古有仙貪欲。所過遂染一雞。後所生因名雞胤。婆羅門仙人種姓也。此部唯弘毘曇。為實經。律為權教故。
多聞部者。當時律主廣學三藏。深悟言。具多聞德。從德為名。名多聞部。言多聞分別部者。從所為立名。謂至百所大迦旃延阿耨達池出。更分別多聞部中義。時人有信其所者。故云多聞分別部大乘玄義云。施設論部意亦同也。若從所立應名說假部出世法中皆有小似。非一向似。故不一說部。非一切實故。不同出世說部。所以為名也。只文殊問經。略此部民。言支提山部者。佛得道轉法輪處。大眾處名支提。此處有山。名支提山宗輪論云。多山云靈廟山。即聖靈之廟處。引山制多。故云制多山。此乃梵本不同耳。言北山住部者。支提山北稱曰北山。既與大天不和。因此別住。即支提山北之一山也。人傳云。如世人人處云屍多林。此山亦爾。置多聖靈之廟處。故云支提山也。部執論并文殊問經。加東山住。略無西山住部。慈恩云。此竝譯家謬。今撿。經跡中云。八名阿波羅部。九名欝陀羅部。問。大乘玄義云九部。今云八部相違耶。答□□□(二字缺)言上座弟子部者。從所制為名。大乘玄。從處名雪山部上座弟子弘經教。至迦旃延毘曇上座弟子見棄本弘未四過。宣令遣其改宗。遂宗不改。移住雪山。故云雪山住部。
言薩波多者。梵語。此云一切有。一切有二。有為無為有為三世無為離世。其體皆有。名一切有。從所立為名也。言可住了弟子部者。女人是可住仙人之女也。羅漢艱可住女之男。此阿羅漢弟子。故云何住子弟子部。從母為姓。從性立名。大乘玄云。犢子部從遠襲立名。謂上古有仙居山。靜處貪欲起。不知所之。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後仙種皆言犢子。即波羅門姓也。法尚部者。亦云法上部。即律住名。有法可上。法上。或有法出世眾人之上。法上。所言沒法尚者借音耳。大乘玄云。達磨欝多部也。言賢乘者。大乘玄云。陀耶尼部。此云。冑部。言賢者部言之名。冑者苗裔之義。是賢羅漢之苗裔。故云冑。從所襲部主為名也。言正師弟子部者。權衡刊定。名之為量。量無邪謬故言正也。甚深法義刊定邪正。自稱量。羅漢。 有刊定德。故云量。今此部主。是彼弟子了。從所襲立名。大乘玄云。三稱底中者。梵語輕重。新人云。摩帝部。此云量也。
言密林部者。從所住立名。近山林木蓊欝繁密。部主居此。名密林部。大乘玄云。六城部也。言地部者。從本為名。此部之主本是國師。匡正土境。拾而弘法。故地亦云地部。地上之人度故。故云地。捨國出家弘宣佛法。從本為名。然文殊問經不可棄非也。大玄云。彌沙塞部者。從梵本立名也。此云地也。法護部部主之名。亦云法藏部義意大同法護法藏二義皆得。此師護正法。如藏之護也。在乘玄。曇無德部者。梵語。存若具足。應言曇摩屈多迦部。此云法藏。故玄惲師云。曇無德。秦言。法藏。此是人名。即四分律主也。善藏部者。梵語蘇婆利師部。此云善歲。今云善藏。同意。謂此師少歲性賢藏德嘉。其少藏賢行。故以立名。大乘玄云。迦葉唯部從姓立名。此部教飲光苗裔。又此部主金光。能飲餘光。故言飲光言說度部者。從所立為名。此部主五陰。從此世度至後世。得治道乃滅。大乘玄云。修多羅論部。謂唯經藏為正。餘二皆成經耳。今云三百年有十問者。具有二十部。當至三百年中故云爾。然實百十六年外。大天事起上座大眾異執。至百年中從大眾部三部如是展轉異部。只大眾部中。凡多聖少。所以百年內猶乖諍。諸部行先起。上座剖翻之。
疏答叡師作喻疑論云等者。元康師。喻疑云。五百年得道者多。不得者少。以多言之故曰正法五百年道者少。不得者多。亦以多言故名像法。以其似正而非是正。故像法也。而言叡師者。案。高僧傳第五卷云。釋慧叡冀州人。少出家入關從什公r踰稟。後適京師。止于衣寺宋元嘉中卒。春秋八十有五矣。述義云。盈路者滿世也。
言次慧義法師雜門論云等者。述義云。宋祇洹寺釋慧義者。會通六論是也。高僧傳第五曰。釋慧義姓梁。北地人也。少出家。風格秀舉。專業強正。備通義宋元嘉一年。終於衣寺。春秋七三矣。言以此釋望無所得觀者蓋是等者。碑云。唐武德三年。春秋七一乃。遷神於寺東房。續高僧傳一卷云。春秋七十有五。即武德六年五月奄然而化。人解云。今疏主唐武德六年癸未卒。今至延曆十年。為七八歲。又大業十餘年。假令百餘歲計許。故知。五百餘年入六百院。第四之五百疏主出世。故云。時節理數爾也。
言答叡師成實論序述什語云等者。□□□(五五字缺)
匡山慧遠法師云接九百年之運等者。案。高僧傳第四卷云。釋慧遠本姓賈氏。雁門樓煩人也。弱而好書。年三博綜六經尤善莊老致。年沙門道安聞講般若。豁然而悟。乃歎曰。儒道九流皆糠粃耳。便與弟慧持。投簪落飾。委命業。既入乎道。勵然不群。年四就講說。遠乃於精舍無量壽像前。建齋誓。共期西方。乃令遺民著其文曰。惟歲在攝提。秋七月代辰朔十八日乙未。法師慧遠貞感幽奧。霜懷特發。乃延命同志止貞信之士。百有三人。集於廬山之陰身若臺精舍阿彌陀像前。率以香華敬廌而誓焉。以晉義凞二八月。初動散。至六日困篤。乃命律師令披卷尋文得飲與不。卷未半而終。春秋八三矣。
言接九百之運者。慧影師云。龍樹一身假服仙藥。乃三百餘年住持佛法。至八百年後始付提婆准之可悉。
具如玄義中釋者。中論外道毘曇成實大乘意。明人正處。具引楞伽經摩耶經明論出世破邪顯正。云七百年出世。今引此文也。
疏問經中何故正法時少等者。摩耶經云。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今且引此經文。以為難問
言問法華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卷譬喻品舍利弗記當中第八住持果文云。舍利弗。是佛滅度之後。正法世三小劫。象法住世示三小劫。疏主釋云。下第八明住持果。大論佛法四時。一佛在世時。佛雖去世。法義未改。謂正法時三佛去世久。道訛替像法時。四轉復微末。謂末法時。今但舉三。末屬像。今去卅二小劫者。但論時節小。非三災小劫也。今取意引以為問難也。言答舍利弗等者。如法華經第二卷身子國土果文云。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淨嚴飾。安穩豐樂。天人熾盛。瑠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其傍。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菓。疏主釋云。下第二明國土果。然未曾穢。由眾生心穢。故有穢耳。身子昔日。無凡夫穢心。今悟一乘。復二乘之垢。既離凡聖垢。故佛之時。土名離垢。然心亦不曾淨。約迷故稱垢。約悟故稱淨。即是標土名。亦總明土體。次其土平正下出土體。離高下故稱平。非小大邪故名正。無穢清淨寶為嚴飾也。次安穩量樂下明物也。離刀兵劫。故為安穩。離飢餓劫。故為豐樂。離疾設劫。故為熾盛也瑠璃為地者。別明地莊嚴也。有八交道者道莊嚴也。准此疏文。身子既離凡夫二乘心垢穢。故於淨土菩提果。今取意引以答釋之。
疏云。人根轉鈍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辨迷教之意。何意迷教。只鈍根薄福。若在世時。人根爽利。識信堅明。但佛滅後度後。人根轉鈍。識不明。所以迷教也。琳法師云。下第二明所以。信知。萬法無生究竟寂滅。稱之為利。若封名著法。隨文起著。目之為鈍也。言答正是慧根鈍者。有疏云。二十二根中正是信首五根鈍也。述義云。就明人根。而有傍正。正言慧根。傍二十二根。以慧根鈍故流轉生死男女二根之所纏縛。故毘婆沙云。不斷故不清淨。不清淨故。愛於未來男女二根。故名轉鈍。反此名利也。
言亦得云五根俱鈍者。述義云。信勤念定慧。此為善本出生善法。故名根也。大乘光師云。增上名根。前二以大善地法中信勤為性。後三大地法中念定為性也。成法師云。於因果法。心得澄清。故稱為信。捨惡善。熾然不斷。謂為精進。錄性住境。名之為念。不亂。故為定。觀照分別謂為慧也。通稱根者。出生增上名之為根也。
二十二根者。述疏云。五根五根。并五根受根。謂苦樂喜捨意根男女二根。及三無漏根。謂未知欲知根。已知根知根。言五根埏。耳鼻舌身。此五能生五識。故名五根。亦名五依。為五識所依。故亦名五情。能生情識果故也。雜阿毘曇心論第一卷云。眼識所依四大所造。不可有對。餘亦如是差別者。隨所依也。言五愛根者。寶崛下卷云。五受根者。居喜苦樂捨也。若五根後所生受名苦樂意根後所生受名憂喜。不憂不喜。名之為捨。通從六極後生也。明此諸受能生煩惱故名受根。三受是根。名諸受根。眾生若命未盡。受根常在。隨在何念念不住。一一受根。隨有幾念。或多或小。同類異類。受相續不得斷絕。四心強。不得終。終之時要在捨根報盡時。捨受滅盡。故為沒也。准此疏文。以此五受。為諸煩惱出生增上。故為根。言命根者。謂壽命增上。故名命根。言意根者。出生意識增上之義。意根。言男女二根者。身根一分也。言三無漏根者。從未來知理而欲知。故名未知欲知根。從信根立。以上乃至十五心道北忍。此未知欲知根位也。既已得知真理。故名也知根。第十五心以上乃至羅漢金剛心。此已知根位也。知理更可知。名知根無學果地。名知根位也。此二十二根。若漏無漏而為分別三無漏根無漏。十是有漏。謂男女二根五根命根。憂根。苦根。九根通二。五根意根。樂捨喜根。若約三界繫不繫者。三無漏根是不繫。餘九根欲界。通繫色五。五根五根意根命根喜捨根。若約三性而為分別五根三無漏根善性一根善惡即是憂根。五根通三。意根苦根喜捨根。八唯無記五根男女二根。及以命根。若約三斷是為分別。四根見諦所斷。意根樂根喜根捨根。通見修斷。即是憂根。九根即是修道斷。五根男女二根命根苦根見修道斷。及以非斷。五根不所斷。三無漏根。若約三界分別欲界受胎生卵生濕生。初得身根及以命根欲界化生。初生時。無形者。初生時。唯具六根。謂五根及以命根也。若一形化生者。初生時一形六根合。故具七根。謂五根命根身根。若二形者。二形六根合。故具足八根。色界化生者。初生時唯約六根。謂五根及以命根無色界化生者。初生時。唯得命根。不舉捨意二根者。一切化生生之時。唯具二根。故更不舉也。若約時者。無色界最後時。滅於三根。謂意命捨根色界時。滅於八眼。謂五根意命捨根欲界頓死二形化生。捨於根。謂五根命意捨根命意捨根及以二形也。一形化生捨九根。除之一形。無形化生唯捨八根。無身根故。若以染心漸漸者。滅於四根。謂身意根及命捨根。若發善心漸漸得發五根。故增上五根。謂五根。若約證果而為分別。初後二果依九根得。謂五根意捨二根知已知。依此九根證得初果五根意根喜根已知。知。此九根證羅漢。若次第行。以世俗道。於八根。得第二果。謂五根意根捨根及已知根於七根得第三果。意捨二根五根。若超越於九根。得第三果五根捨意二根。未知已知。此二法通名根者。以能他。名之為義。以前生後。故為根也。此諸門分別。具如俱舍論第二卷也。
在世時等者。琳法師云。以在世時。亦有鈍根。而判位利。正法中亦有利根。而位判為鈍。今像法眾生。乃是鈍中之鈍。故云轉也。故無行經云。一切法畢竟無生。從本以來常自爾。故信根也。有疏云。真諦三藏云。在世利為正。佛滅度鈍為像。約此判像正。亦此義。但於滅後近遠像正。前五百為正。後五百為像。前五百已是鈍。像法中復鈍故云轉鈍也。
疏云。深著諸法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三辨正迷小乘教。就文為二。第一小乘失旨。第不信大乘故迷教。今初第一小乘失旨。舉類如般若信毀品。此人雖能信般若。而此信即入稱信毀。今亦然。此人雖能信小乘。而此信即是失故。失旨也。有所得。心貪深諸法。故云深著諸法也。琳法師云。第三正明起執也。言在世時等者。如來在世投機布教。言雖在近。意存深旨。眾生利根。聞皆悟道佛滅度後。人根轉鈍。迷小謬大。常交執。迷小迷有。常見。迷大唯空。即為斷見。故今論主雙申兩教。明有無不實。俱治常也。言所言深著等者。元康師云。正法之末已著。像法之中更著故云深著也。問。何不言著人。但言著法耶。答。空易得。故不言著人。法空得。故但言著法。又此云法者。通詺人法以為法也。言埋者。玉篇。莫階反。荃也。藏也。
疏云。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者。琳法師云。求十二因緣者。迷小也。其聖意為無因因緣常等邪見。故說二緣。又為垢重計我不同。或迷於色。或愚於心。或色心俱迷。為破病故。開合色心建立假名。而明無我不欲存法是但尸捨不達聖說之意。隨名求實。故求因緣定相乃至著但文字也。元康師云。此是昔曰小乘教中所說法也。說此等無為破我我執既破。此法亦亡。鈍根不了。執為有。故求其相也。十二因緣者即。即因為緣也。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者。如雜心第一卷心界品偈云。積聚是陰義。輪門義說入。種姓義說界。是三種差別也。釋論云。一種無量等。總說色陰。譬如軍眾其類各異。名之為軍眾。色亦爾。雖有一。一色相。為色陰。餘陰亦爾。輪門義說入者。通苦樂故。種姓義說界者。譬一山有諸性。謂金銀等。如是一身中。種種姓各異。故說十八界。問。何故但言是入耶。答。毘婆沙論第四卷云。略說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三藏要義。此文陰界入是小乘義要。是故言之。碩法師云。積聚十一色乃至積聚從識。故積聚陰義。六根六塵。筒即是門。間有六識。明此六識六根六塵。從六塵六根。故輪門是入義。明十八界性別不同。故性別是界義決定相者可解。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者。佛說入界等教為有。即是文字意。欲表理求決定相。言是有。不識表於不有。故不知佛意。何故不知佛意耶。為但著文字也。
言一者同失等者。佛說陰界入之法為有。欲外道神我。故云。有法無人。既無人既即無法。為諸小乘不達無我之意。有所得。心貪深諸法。與聖說之意乖。此等執。諸部皆同。故云同失。
言二者異執等者。如雜心論第一界品云。種謂色入無作假色。是分別色陰。牟尼之所說。釋論云。十種色入者。五根五塵無作假色者。如業品說。准此論文。今言色一者。法救論師義。故彼論初云。敬禮尊勝法我。段受我達摩多羅說。彼未曾說。玄義云。千年之間有達摩多羅。以婆沙太博四卷極略。更撰三百五十偈。足四卷。合六百偈為雜心也。
言或言色十四色者。有疏云。成論義述義云。五根五塵四大也。今案大義記第二卷十四種色義云。十四種色者。上大五根五塵形礙是色義也。四種名大者。謂地水火風遍到故名大。謂遍身外。一切處名遍。則諸根無其義。故四大獨得稱大也。五種名根者。耳鼻舌身也。五種名塵者。色聲香味觸。乃至廣說。准此說文。今言。或言等者。開善寺智藏師也。今撿。涅槃經第三四卷。佛告迦葉菩薩云。男子。我又一時為跋波比丘說。跋波菲比丘色若三世。若近遠。若麁細。如是非我我所比丘如是觀已。能斷色愛。跋波又言。云何名色。我言四大名色。四陰名名。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意。唱言。如來決定說。言色四大男子。我復說言。譬如因鏡則有像現。色亦如是。因四大造。所謂麁細澁滑。青黃赤白。長短方圓。耶角輕重。寒熱飢渴。煙空塵霧。是名造色。猶如嚮像。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意。唱言。如來四大有造色。或四大有造色疏主釋云。此下一雙諍論。有造無造色義。跋波比丘即五比丘第四人也。言有造色者。薩婆多等計有造色。彼明有一種色中。十是所造。一種是能造。言一種者。即是一觸色。觸中復有一種觸。四觸是能造。七觸是所造。七觸者。以是輕重澁滑飢滑飢渴冷此是所造。餘四大堅濕煗動是能造。不造根本佛陀提婆後呵梨摩。不明造色。破八俱等。而經中復明有造色者。諸論師解云。若是外色者。不造內色。各成為造。四大五根五根成色陰等。此各造。不如前家。若大判者。前即明造色。後即明無造色也。此文中具破二家義。謂青黃等此復破論人。彼明青黃色為識。心所非是對眼也。准此經文。初是薩婆多義。後即根本佛陀提婆(此云覺天)後呵利摩(此云師子鎧)義也。
言或有作等者。如大經次文云。男子。往昔一時菩提王子如是比丘持禁戒。若發心。當是時。失比丘戒。我時語言。菩提王子有七種。從於口。有無作色。以是無作色因緣故。其心雖在無記中。不名失戒。猶名持戒。以何因緣無作色。非異色因。非異色因果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意。唱言。佛說有無作色。男子。我於餘經如是言。戒者即是惡法。若不作惡。是名持戒。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意。唱言。如來決定宣說無作色。疏主釋云。此下一雙諍論有無無作色。若是薩婆多有無作而無作是色。無作色。從方便生。即是受戒時。身禮敬。口言能持等。生故無作有公。故論偈云。十色謂色入。亦無作假色。是分別色陰。牟尼之所說。僧祇部人。明有無作。故非是色。明此戒直是制惡法。若不作即是持戒無別無作也。若是呵梨果所明有無作。而是非色非心法。問。此法為攝屬色耶。答。彼明此戒。是非色非心。而從生故屬心。是行陰攝。故云。離思無報因受無報果。皆從生。而是非色非心也。若是今文所明前言有無作色者。薩婆多人是用也。佛答有無作色故。雖在無記中。猶不破戒。故睡眠悶等是時常生也。非異色因者。此無作色前念色為因。不為異色作因也。非異色因果。明無作色果。不為異色因作果。還為前無作色因作果。故云。非異色因作果也。我於作經下。此即薩婆多。然後是破僧祇。不得佛意。故云無無作色。准此經文。初即薩婆多義。後是大眾部義。然述義云。無無作色者。成實義非也。言菩提王子。是伽陀國附庸國王子也。
言或言四心一時等者。有疏云。數云四立竝起。心王數。論云四心後起無心數。述義云。數人義。四年并一時生。何者識是心王受想行是數即為臣。豈不得時耶。成論義不許四心竝起何者必前心滅而後生。但前三心滅已。至行心前。三心成就耳。
言或言別數等者。如涅槃經第三四云。男子。我於經中如是說。聖人色陰乃至識陰。皆是無明因緣所出。一切凡夫亦復如是。從無明生愛。當知。是受即是無明受者十二支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記已。不等意。唱言。如來無心數。男子。我於經如是說。從惡欲等四。即生眼識。言惡欲者。即是無明欲性求時。即為愛。愛因緣取。取為業。業因緣識識緣名色名色六入六入緣觸。緣想受愛信精進定慧如是等法。因觸而生。然非是觸。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意。唱言。如來數。疏主釋云。此下一雙諍論無心數。若薩婆多等即明數。橫論五品心。皆數。故彼偈云。欲善二。不共無記二。悔眠俱即增。此即是數。若是根本佛陀提婆人呵梨等。明無心數。故言。譬如狹道乃至不受人竝行。況復人。經中明心數者。必前起者為王。復起為數。亦此是心之差馳之名也。今明經不此經。只一時竝起。有王有數。何時前後耶。今前即破論無心數義。從無明生愛。無明。只轉無明。以為愛。故無別數。餘下類然。我於經中。惡欲四注。此明數。從色明惡欲等。即生眼識。此即是數竝也。准此經文。初義即是薩婆多也。後宗佛陀提婆及呵梨等也。
言三者佛教無等者。述義云。佛經不說有極微色。而諸部小乘此色也等。又言中有果等也。今謂不爾。原佛意說三科者。為外道神我。故說三科。既為神我。而說三科。我去不留。無所依便得解脫。然彼分別三科決定相。不知佛意。但三科名字。故云。佛教所無也。鑿者。曇捷師云。上尺專反。字林云。穿通也。下但說反。說文。文鑿穿木也。
疏云。十二因緣等者。述義云。十二因緣不關三科法門。故今欲釋此別牒舉耳。言外道無因等者。原佛說十二因緣之意者。非是十二因緣外道所計無因因。此十二因緣還是外道所有十二因緣。今借汝有十二因緣。以破汝所計無因因。故云借妄止妄也。只外道重倒不可頓除。故以二輕倒。而毀無因因重倒。此乃以榍出榍義。重倒去。輕倒亦除。解脫。而為鈍根□解此意。謂決定言有二生。即是具足有無兩縛。既言無我。而言有法。故具二縛
言。又既決定等者。如大經第三四云。男子。我經中說。云何旬為十二因緣。從無明行。從有憂悲苦惱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意。唱言。如來十二因緣有為。又一時告喻比丘是言。十二因緣佛性相常詮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意。唱言。言如來十二因緣無為。疏主釋云。此下一雙。諍論十二因緣有為無為。諸部中計。若是育多提婆人。計十二因緣有為。若是毘婆闍婆提部人。計因緣無為。出毘婆沙經中云。十二因緣無性常住。故是無為也。若是數論兩家計。皆同育多提婆計是有為。成論主自分判是有為。但論師輒判通為無為。若取其因果相生輪轉義。即是有為佛性常住即是無為。此竝不得佛意。若執有為。即失無為。執於無為。即失有為。若雙用即雙不得佛意。准之可悉。
言毘闍提者。述義云。諸部皆執十二因緣有為法。唯薩婆多部有別人名略。波提十二因緣即是無為法。何者。以法由是所生來故。因緣是為無。然於法故是無常也。
涅槃云等者。如彼經第三五卷。佛告迦葉菩薩言。如是諍論佛境界。若人於是生心。猶能摧壞無量煩惱。若於是中生決定者。是名執著如是執著為善。為是誰耶。善根者。聰明。能分別遠離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善根。今取意略引這。疏主釋云。下第三結也。言是佛境界者。此是佛說。故云是佛境界。非二乘所知也。言若人於是生心等者。彼前任定執。今又生疑。即能動其定執。故能破煩惱。又疑為解本。若心值善知識決了。得於正見。言於是中等者。數論等皆作定執。即是執著。初執著。珠即能善根也。問。說教。而諸部等發生諍論。若說諍論耶。答。具有二意。言諸數者。即被前緣。言諍論者。令眾生諍論。問。何故令緣諍論耶。答。二種。若是福德利根。即能悟解。不生諍論。若鈍根者。即生諍訟。問。何故爾耶。答。要因諍訟無諍訟。以能生道徹因緣故也。而言能善根者。案。法寶涅槃疏第四云。夫人。須是聰明分別者。因緣。成善業。一遠離善友不聰正法三不善思惟。四不如法住。具此四事方能善也。部有二。一方便善。二生得善。今斷方便善。但生得生准之可悉。
疏問小乘等者。言外道我者。案。淨名玄云。天竺外道十六種。略而言之。不出四句佉計神與陰一。世師執神與陰異。勒娑婆明亦一亦異名提子云。非一非異。述義云。我者神我。以統御義為人。眾生命者等。以自在主宰義為我。佉所以方陰一者。能分別義。為神所依之義。因義為陰義。雖異而是一也。世師主體義。俱異勒娑。令用人之義。提子意亦一故非異。亦入非一也。
疏又就小乘中等者。言一計人法俱有等者。淨名玄云。犢子計我有法。有見。述義云。犢子部我法二種俱有體性外道異者。未入空無我觀。是故入觀之因。即我空也。言不計人得者。述義云。薩婆多言。有法無我。如俱舍論前之八品。分別諸法後之品。破我見。故知爾也。言三俱不執人法等者。如成實論第二卷論門品云。以世諦故說我。第一義門無我人。一切有無品云。方便說有。方便無。若決定說有。即墮常見。若決定無。即隨斷見。離此二邊。名行聖中道。准之論文。故知。不執人法也。言如度論云等者。彼論第六四卷文取意。呼引如記卷也。
疏問小乘三部等者。言答望文殊問經等者。事彼經等者。如彼經下卷分別部品。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涅槃後。末來弟子云何諸部分別云何根本。佛告文殊未來弟子二十部。能令法住竝得四果三藏平等下中上。譬如水味異。根本二部。從十乘出。從般若波羅蜜出。二部者。一摩訶僧祇。二毘履佛說此偈。摩訶僧祇部。分別說有七。毘覆一。是謂二十部八及本二。悉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未來起。今略引之。述義云解云。如五觸象鼻者言象如梨柄。觸牙者言如杵。觸耳者言如簸。觸足者言如臼。觸尾者言如箒。此五人雖皆觸象而失象體。故曰無是。然非離象而別者。故曰無非。今二十部各別異義。非是佛意。故曰無是。非佛語外。故曰無非。異相中而明異相者。就所說。而以未來起言非實。異執分別十八部。言本二者。一體毘履。此云上座。二摩訶僧祇。此云大眾。言八者。從上座部一部。從大眾部一部。從大眾部出部。具明上。言及在集云雖有五部不妨法界涅槃等者□□□(三十六字缺)所言三部者。淡海記云。犢子部薩婆多成實論也。言但今望大乘實相亡慮絕等者。中論玄義云。於小乘自分三品。一者俱不得二空。如犢子部云。四大和合有於眼法。五陰和合。別人法。此下根人也。二者薩衛之流。但空。不得法空。為次根人也。三者譬喻訶梨跋摩之流。具得二空。為上根人也。約空義淺深。即毘曇小乘之劣。成實為小之勝。故云玄義中說也焉。
疏云。聞大乘法中說人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明大乘故迷教。琳法師云。第二次明迷大。文中有三。今此第一明迷教也。元康師云。下第二問聞大乘教執空疑有也。言故前序云等者。如曇影師此論疏序云。是故如來始逮直覺。應物接麁。啟之以有。後為大乘乃說空。法化適當時。取悟不二。流至末葉。像教人根庸淺道淺。不明遂廢旨守筌。存指忘月。空教便謂罪福俱□。相即謂之為真。是使有無災興生滅造諍。常諸邊。紛然競起。今略引之。述義云。影師作此諸序。而前制序在疏初。故即為前序。何者叡師序中此文。故以影師序為正也。言採此文作者。求五陰與聞大乘法為此文也。准此等文。今云。說有則等者。序云。相即謂之為真。准之可悉。言採者。玉篇。木部在此字。千代反。字書採槲也。人解云。採者猶取也。
疏云。不知何因緣故空下等者。琳法師云。此是迷教也。言故行品云等者。此論第三卷行品末。論主重空偈文。疏主釋云。上半序。佛說空意。佛說單空及與重空。為諸見佛說單空及十八空。為有見。說於重空。不及以獨空為破空見。半增不化者。以著單空。不可以單空化之。重空十八空獨空。准之可悉。言說空離見者眾生人法。故起愛見諸佛人法皆空。即無起愛見二處。言不化者。向於愛見。今於空復起愛見乃至於絕四句。復起愛見。是以不化也。乃此以不可化門。而化外人也。
言如度論初卷云等者。如彼論第一卷。明因緣十。復次之中。第十六復次云。第一義悉旦是真實。故名第一。餘者不應實。答曰不然。是四悉旦各各有實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悉旦故無。第一義悉旦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旦。故有。第一義悉旦故無。所以者何。五眾因緣有。故人等。譬如乳。香味觸因有故有。若乳實無。乳因緣無。今因緣實有。故乳亦應有。非如第二頭三手無因緣而有假名如是等相。世界悉旦。今略引答文。足慧影師問答料簡成上實義。就世界法中。既有成人成乳等法。何故不得實有假名人。正可真實人。何妨假有真實也。述義云。人等者。等取柱瓶乃至物。諸法俗諦故有。真諦故無。言如實際者。只就用中空義真諦故有。俗諦故無。人解云。此本於明空而言耳。故涅槃經二諦中。第二本於二諦□。世人知俗。出世人知真。佛說及問者是第一。教隨順眾生。故說二也。今案大乘玄論第一卷云。大論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則有。第一義旦則無。如實際等於第一義旦則有。世界悉旦則無。此名字互無。故知。二種俱絕俱不絕。准此玄文。瓶人等之名世界悉旦有。第一義悉旦即無。如法性名第一義悉旦則有。世界于即無也。今案淨名玄。為證世諦真諦不說等四句。引此論文。此玄文。真諦畢竟空世諦不說畢竟空世諦假有真諦假有。然方廣道人第一義諦畢竟空。謬取佛意。謂世諦畢竟空。故不知經說畢竟空因緣。今引論主誠文。令知說畢竟空之一歷緣也。
言故四諦品云等者。此論第四卷觀上諦品中。引首經偈文。碩法師云。下第三章雙證得失。上一往是失空為得。故釋其所以。我言空者。此是因緣空。故此空為得。汝言自性有。故是失也。有兩偈為二。今此一偈因緣空。常過。約此多釋。今且述一。言因緣生法者。如因五指成拳。拳是所生。五指為能生。假五指成一拳故云緣所生法也。此一句因果能所也。即是空者。此文引佛華首經偈。此是佛稱我。故云說也。即是無者。明所生之拳。既由五指有。即拳自性。故十二門論云。緣生生法。是即自性自性者。云何是法。以自性。故即無拳。故拳即是空也。亦為是假名者。前明緣生法是空。此空不自空。空是有空。故空是假名緣之空有。故有。有亦是假名。故云亦為是假名也。亦是中道義者。明假有豈有。有之可有。假空豈有。空之可空。故空有不空不有。名中道義也。言長行釋云等者。上所引偈長行云。眾因緣生法。即是空。何以故。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是屬緣。故自性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有無二邊。故中道。是自性。故不得言有。亦空。故不得言無。今略引之。
言四者了因有宛然即畢竟空等者。如仁王經上卷空品云。即空。疏主釋云。集起有。體空即空。言即是不壞假名等者。如大品經三卷。佛語帝釋云。五陰假名須菩提。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所以者何。諸法無壞不壞相故。須菩提所說。亦無壞不壞。今略引之。人解云。所言相者。即是相也。即實相是也。言不動真際等者。如大品經第三十六卷。佛告須菩提言。菩薩行般若時。不壞實際法。立眾生相實際中以方便力建立眾生。於布施建立己說。布施後際定相等吟取意引之。述義云。諸佛世尊然妙智。遊畢竟空凝然不反。然由大悲本願力故。乘種種化。濟度眾生。雖復應物法疑。而於真際不動不轉。如大經云。而是涅槃非是有。隨世俗故。說涅槃有。然則諸法。皆真絕心言路為化眾生大悲力故。無所有中。巧說諸法。故云建立諸法。非離真際諸法。只不真空。云不動真際諸法立處。所言立處者。諸法名體也。今撿。度論第一卷云。諸法實相實際。今云真際者。實際之異目也。所方動者乖也。失也。具明如重牒記。
疏云。即生見疑下等者。碩法師法云。下四辨迷小乘。故生見疑兩使也。琳法師云。下第二起執。此初列見疑二章。若依起惑次第。先疑後見。今據說次說第。故云見疑也。元康師云。既生空見。即執空疑有。不信因果也。言如涅槃經云等者。彼經第七卷。世尊迦葉菩薩。說偈文。今略引初一行。具如記初卷。疏主釋云。此中正歎大乘甘露。愚智兩人致成甘毒。今言或服甘露等者。此正是無方便。服甘露毒藥。受方等法身慧命。或服甘露壽命得長存者。此是有方便大乘即能長法身慧命。准之可悉。言傷夭者。玉篇上。舒揚反。玉逸曰。傷害也。廣邪。傷毀也。下驕烏老二反。屈也。殘也。折也。
偏執一理等者。碩法師問云。是猶豫不了。疑決成見。好體應通疑見耶。忽道見疑。答。此明於生見。聞空生疑。故云見疑耳。琳法師云。此說次第耳。若約起惑次第。實所疑也。今疏主意亦爾。故云。教之意必先疑後見也。信行音義云。猶預者。上翼周反。下以遮反。說文。隴西謂犬子為猶。猶性多預在人前。故不決定者。皆謂之猶預也。
疏云。若都畢竟空下等者。琳法師云。下釋二章門也。元康師云。若都畢竟空者。此是見也。云何分別有罪福者。此見疑也。如是下第三。雙結空有兩失也。今疏主不爾。准之可見。言然空有具得二疑等者。碩法師云。此中一者。於生見。聞空生疑。何故爾。執有來久。故於有已生見。忽說空。是故生疑。二者於生見。聞空生疑。即雙疑空有。若都空那有。若都有那空。猶預不定。是故雙疑空有。生見疑者。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福報應等。即生見疑。即是生見。聞空生疑。又即是空生見。聞生疑。故云雙疑空有。准此疏決。雙疑空有。只今論文。有以空疑有故。琳法師云。一者以空疑有法。若實空無罪福。二者以有疑空。然既罪福不無。云何復言畢竟空也。今此文正以空疑有。故云。若空云何有罪等也。今云學大乘人者。方廣道人。此學毘佛。略執邪無義具明如記初卷也。
疏云。如是即無世諦第一義諦下等者碩法師云。即是疑決故成見。向者疑疑決故成見。若爾故知。定空審。是有。定非世諦虛妄。故非有真諦真實故是有。此空故道。如是則無世諦。此屬上句。第一義諦屬下文。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明撥有為非取空是也。琳法師云。下釋見章門。此人初二說。雖復壞疑。久推不已。妄為決判。若都畢竟空。即壞於二諦。然既二諦不無當知。小乘據俗有。大乘真說空。文中反釋。故云。如是即無世諦第一義諦也。
言既是學大乘人等者。如大論第四四卷云。若名字因緣和合。無即世俗語。言事都滅。世諦無故。第一義諦亦無。二諦無故。諸法錯亂。述義云。此處但言。如是則無世諦第一義諦。然從既無罪福以下具明者。此大師大論。明二諦相失之義。故云。作此牽文出大智度論。准此記文。疏主引大論文。以明生見義也。取言牽者。曇捷師云。苦田反。字林云。牽引也。言故度論云等者。彼論第六四信毀品文。言五百部者。六百年初有五百羅漢。是旃延弟子。於北天竺。造毘婆沙論。謂北天竺罽賓國。集五百羅漢。共脇尊者。造大毘婆沙論。此云廣解。於西涼州譯出。凡有百卷。值兵燒之。唯六十卷現存。止揵度也。准此文。今云五百部者。薩婆多部枝流也。具引論文。如記卷也。
疏云。取是空相而起貪著下等者。琳法師云。下第三結過。其空有定執。便謂有二諦修別。聞大乘人說萬法空。遂則謗云是真諦邪見人故云種種過也。又復外人定有無常見故。復因常遍生諸惑。故云種種過也。元康師云。下結空見過。謂執空疑有。不信罪福。故云。取是空相等也。
疏云。於畢竟空種種過等者。碩法師云。即是結也。明畢竟空者何曾空。 何曾有。而復計空計有。即是種種過人云。或謂此空。或謂此空。即是種種過人云。或謂此空。或謂此空。常見斷見也。元康師云。下有見過。謂執有疑空。不信無明相也。
疏云。龍樹菩薩為是等故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辨菩薩為此迷緣造中論也。琳法師云。下文第二結答。前問明造論所由也。言問非有非無是愚智論等者。如中論玄義引釋論云。四種門。一毘昆門。二空門。三毘勒門。四非空有門。不得般若方便。學毘曇門。則有見。學於門。則墮空見。學毘勒門。則墮亦有空。學非空非有門。則墮愚癡。論准之可悉。今案大論五卷忍度餘云。問曰。佛法空相非有非無。空以除有。空空遮無。是為非有非無。何以言愚癡。論答曰。佛法實相不著。汝非有受著。故是愚癡。論若二言非有非無。是則可說可破。是生心處。是諍論處。佛法則不然。雖因緣故說非有非無。不生著。不生是不可破不可壞。准之可悉。

中論疏記卷第二(之末)

寫本云
寬喜二年(庚寅)五月八日於廣隆寺北僧坊書寫
三論宗沙門阿耨坊覺嚴
于時正應元年七日書定了同日終夜自校合之畢
所望只為興隆佛法利益眾生
金陵末資玄空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