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疏記卷第八(之本)(異說不敢和會

大安寺沙門案澄撰
輸入者 周海燕

疏第九卷
如來品第

大乘觀行凡有二門等者。約此品由。有二。初明來由。後明品目。初中有二。初約出世。次辨來由。後約出世一間。以辨來由。初中有四。第一明世也世易。次又自上已來下。第二明無出世亦無世間。次又學人下。第三明出世二相。便入實滅迷。次又惑者下。第因性悟出世。如文可悉。而言涅槃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七卷。具此文。今略引之。寶疏解云。俗相異。真體二。愚者知俗異。智者知真一也。述義解云。明者解也。無明煩惱也。今疏主解云。今明。求此時無明相。畢竟不可得。何所論其異。若了明無明不二即是智人見明無明二。則是愚人。准之可悉。言因世間出世間者。述義明云。問。品為破世間之中。今因何世間。令悟出世間。答。品所破。此是橫世間。今因如幻世間。今悟出世間耳。問。令悟出世間。何故破出世間耶。答。外人謂。世間生滅出世間無生滅。故求其橫謂世間。令悟即是出世間。然以彼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故。名破出世間也。判出世四義。義一者十信世間。三十心出世。此就未伏無明。與伏無明。二者初地六地世間七地已上為出世。此就不竝觀義與竝觀義。三者七地以還為世間。八地以上為出世。此就功用無功用。四者十地以還為世間金剛道後。為出世間。准之可悉。
疏就一間四品等者。此下第二約出世一章以明來由。於中凡三復次。此即第一復次。有五第一出世。以明廣略互現。次又顯執出世間下。第二明世間即破出世。次又世為出世本下。第三約本末辨之。次又如來下。第四約人法解惑以論之。次又破如來下。第五約人法。以明之。如文可悉。言前世間中直以廣略為二者。述義解云。品中七品辨大乘行為略。四品辨大乘行為廣。故以廣略為二也。准之可悉。
疏又四品次第等者。此下第二復次。於中有二。初明諸佛出世為破煩惱四諦教宗歸一滅。次又如來下。第三明能離所離所所證四義。如文可悉。案。琳疏云。雖四品。合而言之但唯人法如來是人。餘三是法也。但以人為法將導之原。所以先明如來大覺既興。累不遣。破染成淨。次觀顛倒。然解生惑滅。必假勝境方成。次觀四諦四諦平等即是寂滅涅槃。所以後觀涅槃。准之可悉。
疏又前破如等者。此下第三復次。於中有四。第一出世互破人法。次二者下。第二明人故必應有法。次三近從成壞品生下。第三明通從品而生。次四者下。第四明的從上一偈而生。如文可悉。言世間法中等者。就品破世間人法。初七品破法。次作者品下破人。然破法之中。非無人。破人之中。亦非無法。互有傍正故也。言世間生滅等者。案。碩疏云。造而為論。外人謂。世間虛空可得是無。出世如來不無也。如來邪見。故得舉而破之。准之可悉。言以內壞結等者。案。碩疏云。外人云。如來內壞外壞魔軍。故菩提樹下得成佛道。便有成有壞。何俱言無成壞耶。述義解云。內壞結賊者。謂心惑。又有漏五陰身也。外破摩軍者。謂煩惱魔也。又有漏四取也。亦可魔者。四魔也。軍者。十軍也。
所言如來者等者。此下第二明名目。於中有三。初明如來名義。次釋如來不同下。第二明外人情計。即為所治。次問若具破一切佛下。第三明旨歸。此文初也。於中有二。初明如來之所以。次據法而言下。第二正如來名義。如文可悉。言據法而言等者。第二正如來名義。如文可悉。言據法而言等者。案。大論第二卷釋初品中。婆伽婆第三云。云何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如諸佛安隱成。佛如是來。更不去後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影疏解云。此正明義合三號如來如去如住等義。准之可悉。
疏釋如來不同等者。此下第二明外人情計。此中有三。第一外道所計。次經小乘三說下。第二明小乘計。次論不真宗下。第三明大乘計。此文初也。言故論云等者。案。此品他之中。第二縱破偈長行云。我有種種名。或名眾生人天如來等。康疏解云。我名無量。略舉四種。如大論眾生十六名字。准之可悉。
小乘三說等者。此下第二明小乘執。於中有二。初三師所執。次成論師五時教佛下。第二別明成論學人所執。此文初也。三師所立。即為三別。文處易知。言犢子部云等者。此初師計。所人法者。猶是人體也。言成為師明等者。此第二師執。於中三說。言假別有體等者。是莊嚴義。言無體無用者。是光宅義。言無體有用者。開善義。此三師竝是成實宗大師也。言阿毘曇等者。此第三師執。案。雜心論一卷擇品云。諸相方便業。從是轉增。進說菩薩長行釋曰。度三阿僧祇劫。於百劫中。種相好業。乃至廣說。彼論疏解云。此偈明決定菩薩相。凡有決定。一者菩提心決定。謂從初阿僧祇云。至第三阿僧祇劫決定成佛不退二乘是。二者趣到決定。謂從百劫之初。造相報業。始得決定是也。述義解云。三四心者。斷三界見惑十六心與斷九地修惑。九無礙。九解脫為三四心。此前三三心因位。第三四心位。問。二乘斷見修。與佛斷見修何異。答。異。何者二乘但斷染污無知耳。佛斷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故異也。染污無知者。見修之中無明是也。不染污無知者。不知草木幾塵所成之心。餘物准之。言在無漏心等者。案。琳疏云。毘曇人明二種如來有漏五陰。為生身如來無漏五陰。為法身如來。故三僧祇有漏行百劫相好業。後三四心成佛無漏心。不為縛。若出在有漏心。則為縛也。准之可悉。
疏成論師五時等者。此下第二別明成論學人所執。案。灌頂玄第卷 云。莊嚴旻師判四時教。謂二前明三藏得道名相教。二年後。見空得道。名地無相教。於無相常住之前。指法花三歸萬善悉向菩提。名歸教。最後雙林。明一切眾生佛性闡提作佛。名常住教也。開善光宅五時教。四不異前。更約無相之後巋之前。指淨名益諸方等經。為褒貶抑揚教。准此師意。今言。成論師者。開善寺智藏師。光宅法雲師。所言五時者。三藏大品淨名法華涅槃也。案。法華御製法師品疏云。高原譬初教及第般若教。乾土譬八十年果。施功不已者。譬聞淨名教。濕土譬淨名教。七百阿僧祇果少近泥。譬今日法花經至法花方知壽量果。准之可悉。悉第五時佛之中言一云如來世諦所攝等者。□□□(五字缺)
言二釋既云等者。案。碩疏云。二者計空是佛。如明慶寺尚禪師即空是佛。用大品中空無去。無來即是佛也。疏主解云。此方尚禪師義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卷大如品末云。爾時須菩提諸天子。汝等言。須菩提佛子生。云何為隨生。諸天子。如相須菩提生。何以故。如來如相不來不去。須菩提如相亦不來不去。是故須菩提生。今略引之。言次北土論師云等者。案。淨名玄第四卷末云。人言。三種。一者法身佛。二者報身佛。三者化身佛。實相則是法身佛實相可軌。名之為法。此法有體故為身。而實相非佛。能生佛故所以者名佛。二者報佛修行。會實相理。實相既常。報佛亦常。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三化佛則應物之用。此北土論師釋也。言四云佛果靈智非二諦攝等者。此應莊嚴義。故碩法師云。 二諦外。不同俗諦浮偽之有。不同真諦虛9之空也
論不真宗等者。此下第三明大乘執。案。北論師四宗一因緣宗。謂數家義。二假名宗。是成論義。三不真宗。指三論義。四真宗。謂唯識義。又法花玄第三云。爰至北土。還影五影。製於四宗也。述義解云。光律師所立。彼師取他宗。為宗。故以為所破。今灌頂卷云。六者三藏學士光統。所辨四宗判教。此即方所立。何為指此師耶。然未詳彼名也。言真宗明於三佛等者。述義解云。不住道者。謂權智也。又言。以大悲故。不住涅槃。經云。不動真際建立諸法。由空觀故。不著生死。經云。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故云。不住道為因。故有化佛也。言助道等者。謂十地六度萬行因。就三智者。加行智也。證道為因者。謂正因也。證於真如正體無分別智也。
疏問若具破一切等者。此下第三問答申論旨歸。以遣惑情。文中有二。謂問與答。答中有三。初別破空有四句。次又論破二種佛下。第二據通破四種佛。次又三師云下。第三破異師說。以顯論是歸。此文初也三。初正破四句佛。以為論旨。次又小乘人下。第二破有佛之見。次又有所得人下。第三邪正二見。初中言外人計等者。案。碩疏云。外道小乘大乘眾計雖多。不出四句。一計如來。如外道小乘人。言一切知人不可無也。二者計空是佛。如明慶寺尚禪師。三計亦空亦有。以世諦故言亦有。即真邊故言亦空。如開善解。四計二諦外。不同俗諦浮偽之有。不同真諦虛9之空。故非空非有。如莊嚴二諦外。下文具破四句。准之可悉。次中言故淨名善吉云等者。案。淨名經上卷弟子品須菩提平等者門中。此文。而云乃至可取食者。此疏主加引之。言此明善吉等者。疏主解云。善吉自謂見佛法。而言不見聞者。其言似反。其理實順。佛可見。即是有見。故不見佛。有法可聞。即是有聞。故非法。今明。佛可見。乃名見佛無法可聞。始是法。蓋是斥三乘之有。是故無。既知佛非有。則識佛非無。如是五句所受始是法身斯而悟名見佛也。後中言故淨名呵云等者。案。彼經文云。外道六師乃至)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之所墮汝亦墮墮。乃可取食。今略引之。疏主解云。彼外道六師者。聲聞人。謂以見佛法。為師。已為弟子外道。故次泯之。釋迦出世正值六師也。言是汝之師等者。此令善吉外道為師。因其出家現世受其邪法。故墮邪見後世同其果報。故墮道也。言乃可取食者。若不同六師。則邪正相異。便無等觀。故不能受食六師即是法身。以同六師。是同法身便得等觀。乃可受食。問。云何六師即是法身。答。四句六師不得六師即是實。實即是法身。故云。實相觀佛亦然。又同六師。即體邪即正。故是正見人。若不同六師。則謂邪正二。名邪見人。故同六師也。言七佛者。案。四分戒本初偈云。毘婆尸式棄。毘舍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釋迦文。賓律師疏解云。過現七佛同說。一毘婆尸。二式棄。三毘舍。四拘留孫。五拘那含牟尼。六迦葉。七釋迦文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故下偈云等者。案。此品最末偈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有性世間無性。今略引上半偈文。碩疏解云。此來偈略示如來體性。前偈既言。佛過戲論。恐外人云。若爾世是與佛異。世間虛妄不無。如來出過世間故。終應是有故。今齊出世法。無毫釐差別世間無性如來亦爾如來無性世間亦爾。准之可悉。
疏又論破二種等者。此下第二通破四種佛。此中有二。初明四種佛。破此故以名品。次問四種佛下第二問答。明四種佛初破之所以。如文可悉。而言論二種等者。案。此品文云。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寂滅相中。無常無常等四。寂滅相中。無邊無邊等四。疏主解云。初偈破空等四句是佛。後偈破常邊等八句是佛。准之可悉。
疏又三論師等者。此下第三破現說以顯旨歸。文中有二。初列異師二說。是應北土三論師即琛法師等。次今明不然下。第二破謬執以顯正義。如文可悉。
疏大分為二等者。言佛於九道尊等者。案。康疏云。為所尊。故曰世尊。更與等者。故曰有。如而來。故曰如來如法相知。故稱正。窮一切種。謂之遍。無礙謂之知。於自在。故為王。無法不知。名一切智。問。法性無量無邊佛智能盡知不。答。十住論中。論主自釋言。所知法無量無邊佛智無量無邊。以無量無邊智。知無量無邊法。如函大蓋亦大。問。大品經中。言。一切智二乘智。一切種智佛智。今何故云一切智人耶。答。下不兼上。上得兼下。故知。佛亦名一切智。准之可悉。
所以此五章者等者。此文中總明此如來品五章。即為五別。第一破有是佛章。次外人既聞非是佛下。第二明破空是佛章。次外云若空有下。第三明料簡空有俱非所以章。次自上以來破病既周下。第五明呵責外人章。次三問破病下。第五略示佛相章。如文可悉。
疏初偈五求破等者。言五求破者。述義解云。論文云。為五陰如來。為離五陰如來。為如來中有五陰。為五陰中有如來。為如來五陰。准之可悉。言楞伽經有法身品等者。入楞伽經第六卷此品文云。佛告大惠菩薩如來法身五陰中。非一非異。如來法身五陰一者。即是無常。以五陰所作法故。如來法身五陰異者。即二法。不同體相。如牛二角。乃至法身之相。於五陰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今略引之。
長行為五等者。言一者陰陘生滅等者。案。琳疏云。若與陰一。則同陰習。則無積習之功智照之用。准之可悉。言如五陰品說等者。案。此論第一卷觀五陰最後長行云。若實無常。則業報諸法念念滅。亦有分別。若之可悉。康疏解云。答家反難云。汝難我云。若也是常。則業報諸法不能分別故知。無常者我還難汝。若也無常亦無報。諸法亦不可能分別。何得是無常乎。
而言耳等法者。耳等六根法也。亦可耳等是根。諸法是塵。根塵無常念念不住。能所皆然。若為分別耶。雖有二說。今取初說也。言涅槃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卷中。佛告菩薩云何非常。以知故。常無知。猶如虛空如來知。是故非常。今略引之。疏主解云。瞿師長者。大富而無兒息。請禱神明後生一女兒。身長三尺。此兒不久。忽然死已。長者愛念失於本心如來觀其道根應熟。化作此身。長者見大歡喜得悟。佛因本身。為說法初果也。如來非常分故。即是丈六之身。分限故也。就就身業也。次明。即是意業。有言說即是口業。今略引意業文。法華玄第九卷云。又非常故。不同虛空。下云。常無知如來知。是故非常念念不同有為。故如來身非有為非無為也。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第不自不他門破等者。言即是犢子計等者。案。大論第一卷具此人計。今略引之。述義解云。此部宗立人法俱有。而言五陰和合我法者。我者是人。法者即體。謂五陰和合人體也。四大和合別有眼法者。同毘曇義。以四大造根造根等五根一切色。而能造之無記。所造之色通三性。何者。四大品是報法。故為無記。所造之色。有報色及無作。與無作色。故通三性。准之可悉。言又是成實等者。莊嚴云。假有本。有名。開善云。無體有用今取此二師說。故云師等也
疏答中有三偈等者。言俱舍論出犢子義等者。案。真諦所翻論第二卷破我品中。此文。今略引之。具引之如燃可燃品記也。
佛者為疑故來等者。所言佛者。此文標釋相違。亦檢論文。亦此文。異本。然今本云。若法非我者。即應此文。若爾此文應云。無我者為釋故來也。下釋處云我故也。言故常云等者。述義解云。人者神我異名。以統御義為人。眾生命者等也。玉篇。孔子云。仁者人也。鄭玄曰。人謂施以恩義。准之可悉。
疏若不因五陰下第三前後破等者。言答本住品等者。案。此論第二卷觀本住品長行。具此文。今略引之。案。琳疏云。此是衛世師外道。雖復計我微相。還用陰等為相。准之可悉。言二者小乘人謂等者。所言五分法身者。述義解云。戒身者。佛盡無生智無學正見智。共生無漏戒也。又以為體。以色一中無作為性。依第四禪起也。定身者。佛盡無生智無學正見智。共生無漏三三昧。與無漏道相應而起。以心所中定數為體。依第四禪起也。慧身者。謂無漏正見也。解脫身者。正見共相應。起解脫數。新譯書云。無漏勝解。此有為德。亦是智德也。解脫知見身者。謂無生起。於解脫身中起。故名解脫知見。此無為德。亦此斷德也。
疏今實不受陰下第二偈奪破等者。言破初家義等者。案。琳疏云。下一偈奪。上半奪本。言今者。今於本也。明本既不受陰更無如來法者。夫明有法不出色心本地既無五陰。則無色心。將何物為有。故云。更無如來法也。准之可悉。言故肇師云等者。案。肇法師淨名經序。具此文。疏主解云。原肇本跡之意者。正欲不思議。此經說既名不思議。約何物法辨。不思議中。有本有跡。故開本二門。雖有本跡而同。是不思議。故明不思議耳。述義解云。本者理之與智。跡者。教之與形。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第二章偈破空等四句等者。言如江南尚禪師者。案。碩疏云。如明慶寺尚禪師即空是佛。准之可悉。
開善佛具空有句等者。所言金剛者。案。開善金剛心義云。金剛三昧者。是學地之終極。以其照鄰佛慧。萬惑因此而忘故。借以金剛。喻其解用。金剛真實堅而且利。以其堅故。所不能傷。以其利故。能摧壞萬像。譬窮學之心。以其照一切境故。能諸惑。以思道遣之相故。惑所不能。又此是慮法。故受心名。是中能有。故名三昧。准之可悉。所言至忘彌存者□□□□□□□□言四句不可說者。案。康疏云。不可言方有空。不可言空。不可言亦有亦空。不可言非有空也。即如虛空。誠是無物。今以四句微責義亦不成。何者。太虛有。有何形質。太虛無。所容受。亦有亦無。是則相違非有非無。復成戲論世間虛。當四句。至於理也。豈復可論。故曰。空則不可說也。准之可悉。言如涅槃無名等者。案。大經三卷王品云。如抵羅婆夷。為食油。實不食油。強為立名。為食油。男了。是涅槃亦復如是有因緣。強為立名。准之可悉。言涅槃經生生等六句等者。案。彼第一卷王品云。言。男子。不生不可說生生不可說不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云何不生不可說不生為生。云何可說。何以故。以其生故。云何生生不可說生生故生。生生不生。亦不可說云何不生不可說為生。不自在不可說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說不生者。涅槃涅槃不生不可說。何以故。以修道得故。生亦不可說。以無故。云何不生不可說。以有得故。云何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四緣法為生作因。以是義故。亦可得說。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第五能難之中。有七句。彈其難。初標七句。次云何不生生下。第二釋七句。於中有二。初有六句。正彈共四句六句。即是彈其生義。彈其說義。彈有六句。第二一句。彈其六義。彈無說義也。四緣法為生作因者。十二因緣中。是第一。老死二。今不取老死。但取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此十因緣為生作因。准之可悉。述義解云。今合六句。為四句不可說而證。以常等四名不得取佛也。第七為一句可說而證。但以假名說之也。十法者。即大經云。十二因緣法。謂六因四緣是也。
言空違於有等者。案。碩疏云。明空與有想違。是相違害法。為汝執有假名說空。以違完汝有耳。實空也。准之可悉。
如是正觀思惟下生第二偈等者。言攝論云等者。案。梁攝論二卷釋論云。譬如虛空種德無染無礙。三無分別。四無邊根本智亦爾。一切世間八法七流等。所不能染。由是彼對治故。故無染。於一切境。如理量。無障無礙。故無礙。於一切法一味真如遍滿故。故無分別。離一切諸邊。中道不可量故。故無邊。譬如色於中顯現。空不可分別。色可分別後得智亦爾。不可分別。此智可分別。謂此是能分別。此是所分別。若佛果無分別智所顯。離則別眾生。云何得作眾生利益事。如理不倒。今略引之。
如是性空下第二明等者。言般若實際品等者。案。大品經第三七卷實際品餘初此文。所引全同。所以不引。言又諸法性等者。述義解云。冥寂者。絕智曰冥。絕境曰寂。斯乃廓然寂靜之義。又云。冥者。泯然能所無間。故云冥也。琳師以泯為冥也。叡師亦以泯然為冥。今意亦爾。心泯成中。智泯無相。准之可悉。言答大品云等者。案。彼第三七卷實際品餘。言。第一義相者。無作無為無生無相無說。是名第一義。亦名性空。亦名諸佛道。今略引之。言問成實論二世有無品云等者。案。彼論第二卷二世無品第二中云。又汝言則佛者。佛之滅相。雖現於。不稱有無。況滅度耶。今取意略引之。聰法師疏解云。第七事破第九事佛難。就中有二。此初約本明有無。言佛寂滅相等者。解者不同。一云。佛應身即空即空寂滅相寂滅相不稱有無。況滅度。二彌沙塞部解云。約應身為論。佛身非業煩惱所造。不得言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現顯故。不得言無。故言。佛寂滅幫不稱有無。三解約本為論。佛法性身非有非無。故言寂滅相應身雖現於世。隨本不稱有無。今同第三解。准此論文。今應云二世無品。不應言二世有無。以彼論二世有無品故。但一切有無品。然彼品中。此文故。又言不攝有無者。准論應言不稱有無也。言以度輪。第一卷忍度餘此文。今略引之。影疏解云。本為破有病故。所以無。為無病。所以說有。為破非有為病。故說非無。為破非無病。為破非無病。故說非有。若說。諸法不可說是常。不可說無常故。剬執言諸法非有常非無常者。此還是。故為癡論。此論縛論。非為解論。何意此。本為破有無。故說非有非無。有無既無。何得別有非有非無。無法在故為癡論。此是無知論。故云癡論。一云。癡論者。三句過。遂計一法。不同前三。不得言說。為啞論。亦名愚論。准之可悉。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十六卷。佛告須菩提言。若法性外更有法者。應壞法性。法性外法不可得。是故不壞。何以故。須菩提。佛及弟子知法外法不可得不可得故。不說法有法。今略引之。言又楞伽等者。案。入楞伽經第六卷。佛告大慧菩薩言。不生不滅者。即如來異名。譬提桓帝釋王等。雖說百千名號。而不如來異名乃至實際者。涅槃者。知法界者。知法性者。准之可悉。
淨名云等者。案。彼經下卷見阿閦佛品中。此文。今略引之。具明如記初卷。言是故經云等者。此諸法無行經文。案。目錄佛說諸法無行經一部二卷三二紙也。今案。彼經下卷。文殊舉本章。過去久劫佛。名師子音王。滅度已後。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善根。便說諸法實相清淨。二名勝意持戒清淨。行頭陀乃至善根。為勝意徒。一心說偈。婬欲即是道等七十餘行偈。大論第六卷末又此事。影疏解云。能解婬欲婬欲者。婬欲實相即是於道。恚癡亦爾。此明實相義。明婬欲實相即是道義也。而今言貪欲者。染者品云。貪欲種種。名愛着染婬貪欲。准之可悉。

顛倒品第

疏問四品破出世間等者。約此品由來。有二。初問答以明來由。次問云何顛倒下。第二明名目。初三番問答。此初番問答。有二。問與答。如文。言前破世間等者。案。康疏云。前雖破世間。亦破出世。縛解品是也。後破出世間顛倒品是也。准之可悉。言三者又顯等者。案。碩疏云。今品非但外道邪見。亦佛法中計涅槃如是常亦破。若言不破者。那有破如來涅槃耶。故此品破常。即是破汝所見出世間法也。准之可悉。言四者二乘之人等者。案。大乘八倒義中云。外道生死。計有常樂我淨。佛初四諦。破四倒。說生死中但有苦無常無我不淨常樂我淨。比丘聞此。非便生死無常無我不淨佛果無常無我不淨。起後四倒。故涅般經云。便生死無常無我不淨佛果常樂我淨了□□□□破其佛果無常無我不淨。若外凡夫起到者。是見諦煩惱。若學人起者。是修道煩惱羅漢起者。輥界外煩惱也。外凡人不起前四倒。八凡位。不復起之。後四倒者。八凡位。乃至羅漢起。准之可悉。
疏問染者品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二。初明煩惱難破故須多破。次又前破染下。第二約愛見二使。以顯二品差別。如文可悉也。
疏問何故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二。初約自行他。以明來由。次二若接下。第二明近接上偈文起之。如文可悉。
疏問云何顛倒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明品目。文中有二。第一明外人情計即為所治。次問云何顛倒下。第二申論旨歸正明品目。初中又二。即問與答。答言中有二。初明通倒。後辨別倒。此文初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八卷末。須菩提言。眾生顛倒因緣故。造作意業。隨欲本業報。受六道身。又第三八卷末。佛告須菩提凡夫人不入聖法。不知法無性相。顛倒愚癡故。起種種業因緣。是諸眾生隨業得身。若地獄乃至天身。今略引之。
疏別而為言等者。此下第二明倒。文中有二。初列顛數。次三倒者下。隨列別釋。文中有四。第一三倒第三明十二倒。第四明八倒。初中又二。初舉邪顯正。次問答以辨三倒生斷差別。舉邪之中。凡異執。文處易知。言見者。述義解云。想謂法中想數也。心謂心王也。見謂法中慧數也。言毘曇云等者。案。雜阿毘曇心論第八卷修多羅長行云。如是者。此不然。何以故。顛倒見性故。所亂。故說顛倒。受等雖為所亂。非所傳故不說。今略引之。述義解云。想但於長短方圓。能想像耳。未起決定心。故非倒體也。心但心之為想像。境上總為緣耳。不分別此青黃等。故非倒體也。見者於前二境。分明起決定執。故為倒體。花嚴十藏品云。先起想。次心。後起見。體僻為心倒者。四心之中識心是也。言毘婆闍婆提人言等者。案。雜心論第八卷修多羅長行云。毘婆闍婆提令有顛倒。所謂無常想倒見倒心倒。餘亦如是。彼八種見道斷。無常無我六。(此二各心想見故也)見倒不淨見倒四。見道修道斷。苦及不淨想倒心倒淨見一向見諦斷。見道修道斷。以見諦見道斷而不盡也。)今取意略引之。
成實師有二釋等者。言今龍樹意等者。疏主解云。一切別是心倒一切心想像。皆是想倒一切決了。名見倒。可悉。
疏問三倒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明三倒生斷差別。文中有二。即問與答。如文。言度論隨喜品明等者。案。彼論第六一卷隨喜迴向品第三九云。問曰。見為諸顛倒本。如得初道人。然起顛倒無見顛倒。以見諦斷故。答曰。是顛倒生時異斷時。異生時想在前。次是心。後是見斷時先斷見見諦所斷故。顛倒體皆是見相見諦所斷。顛倒者。學人離欲憶念忘故。取淨相結使。還正念時滅。如經中譬喻。如渧水墮大鐵上。消滅。小錯故名顛倒。非實顛倒。是故說。凡夫人三種顛倒學人二種顛倒。今取意略引之。影疏解云。問曰下婆沙釋云。三倒之中。唯見為倒性。唯從見倒。生四顛倒。此以見理故。說為倒性。心想二倒。但緣事起。是愛分故。非正是倒也。答曰正若大乘諸義皆言。從顛倒心倒。從心倒見倒。從見倒生四顛倒。此是從生見。故斷見之時。四倒永滅。若小乘中乃言。從遍使生諸煩惱者。即是從見生愛。此中既扶大乘義。故云。生時斷時異也。師釋云。言從見生愛者。是及起相生。從愛生見者。據處相生耳。准之可悉。
四倒者。此下第二明倒。文中有二。初總明種顛倒即是四倒。次問答釋成。凡三番問答。文處易知。言四倒者。謂於生死中等者。案。婆沙第四卷末云。四倒。所謂常樂我淨。為相似所覆。故不知無常。為適意威儀法所覆。故不苦。為皮膚所覆。故不知不淨。為所作事覆。故不知無我。言同四倒等者。此初番問答。案。婆沙次文云。問曰。此四倒性是何。答曰。是慧性。准之可悉。言問五見等者。此第二番問答。案。婆沙次文云。問曰。若是慧者。此五見幾是倒。幾是非倒。答曰。二見半是倒。二見半非倒。二見半是倒者。取及邊見所攝常見二見半非倒者。邪見取及邊見所攝斷見我見中等者。案。婆沙卷。無常見常處云。問曰。邊見是何義。答曰。取於斷邊。取於常邊。是邊見義。復次起我見者。猶是邊僻下賤。呵責。況復於我。計有常。復有說者。此見行邊處。故有二種義邊處。一行常邊。二行斷邊。以是等義。故名邊見。今疏主引此文。加增釋成上。述義解云。頭足上者。於無物處。有物心。是名取。由前心。而起後心以定執故。名足上取也。又婆沙第四。說淨不淨處云。問曰。此但我見。何以不我所見。答曰。顛倒性。我所見非倒性。復有說者。我見根本。若我見。當知亦我所見。准之可悉。言問何故爾耶等者。此即第三番問答。案。婆沙第四卷末文云。已說體所以今說。以何等故為倒。答曰。倒所增。故名倒。此四倒苦斷。所以者何。緣生故。還苦斷。復次此倒緣果生。還以見果慧斷。復次見。苦所斷性。是倒若斷見亦斷。復次苦麁。若於麁有錯謬者。賢聖所呵。人書日錯謬。人之所呵。三諦微細。若於微細有錯謬者。不深呵責。如於夜中有脫失者。則世人不深呵責。准之可悉。但初三如次相當。然後二前後相當也。述義解云。迷理惑者。謂見諦惑。迷事惑者。修道惑也。果上起等者。數人云。四倒迷於苦集理。故但由若集起耳。成論云。淨倒起苦集上。何者。苦集不淨物。謬計淨故。常樂二倒。依苦集道。二諦無常苦。謬常及樂故。我倒於諦起。何者。四諦下皆無我計我故。今就數人義。而為言之。言婆沙又云等者。案。同卷次上文云。問曰。以何等故二見半是倒。二見半非耶。答。以三事故名倒。轉行。增益三性倒。邪見斷見。雖轉行性。倒而非增益。所以者何。是壞物性故。取雖轉行。雖增益性。非是倒。所以者何。有少相似法故。亦說。有色界道。能離欲界欲。有無色界道。能色界欲。此是體。是我。是物。是相。是分。是性。又案。第五十四卷智犍度他心智品下云。先是說。以三事故。是顛倒。一以猛利。二以妄取。三以一向顛倒須陀洹愛染。雖是猛利及以妄取。而非一向顛倒。今古引此二文。准之可悉。述義解云。言性倒者。於假我上。起實我故。此是我倒。又昨日色相。似今日色。故計我。此是常倒。世間之中。實無淨。而沐浴時謂淨。計五欲為樂。此皆妄取也。猶利性者通起也。言俱舍義立倒等者。案。彼論第四卷分別惑品一云。餘師說。其取云何我所為倒。彼我於是處自在。故於是處。起我所見。是故此見。皆是見。二門起。若汝計我。是第一執。我所第二。若與帶物稱我。此二文應成別執。云何不立餘惑為顛倒。由以三因成立顛倒義故。云何為三。偈曰。顛倒故。決定增益故。釋曰。此二見一向顛倒故。於境界決定度故。境益義故。斷邪見不能增益非有門起故。戒一向倒。隨分量清淨。為境界故。所餘諸惑。不能決度。是故不立為顛倒。若爾於經中說。於無常執常。是想倒心倒。此中云何唯見為倒。偈日。隨見故。釋曰。由隨樂見倒相應想及心亦說為倒。云何不說受等為倒。由世間成故。於世間說。此人顛倒心此義明了。不說世間顛倒受。顛倒。於須陀洹人。一切皆滅。由諸見見諦所滅故。所餘相應法亦同滅。今略引之。
疏次明十二倒等者。此下第三明二顛。言上座部毘婆闍婆提四倒等者。案。雜心論第八卷修多羅品云。毘婆闍婆提令有顛倒。所謂無常想倒見倒心倒。餘亦如是。彼八種見道無常無我六。見倒不淨見倒四。見道修道苦。及不淨想倒心倒。今取意引之。無常無我。各有想心見故六也。淨見一向見諦斷。心。見道修道斷。以見諦者。見斷而想不盡也。又婆沙第五十四卷智犍度他心智品下文。如次下所引。言俱舍論更出一師云等者。案。彼論第四卷分別惑品此文。如次上所引。言數人云等者。案。雜心論第八卷修多羅長行云。謂彼四顛倒。當知。苦斷者。一切顛倒。不尋根本故苦處起。故苦斷。又又婆沙第四以五義。明名倒所以。次上所引。又俱舍論四卷分別惑品云。是前所說。有常倒我倒。為喻是名倒。為更有餘顛倒四。謂於無常顛倒。於苦樂顛倒。於不淨顛倒。於無我顛倒。今引此文。准之可悉。言問初二果人等者。案。婆沙論第五十四卷智犍度他心智品下云。問曰。須陀洹斯陀含。起愛染時。為是樂想淨想。為是苦想不淨想。起想淨想者。云何不是顛倒耶。若是苦想不淨想者。云何愛耶。答曰。應作是說。起樂想淨想。問曰。若然者云何不是顛倒耶。答曰。先是說。以三事故。是顛倒。一以猛利。二以妄取。三以一向顛倒須陀洹愛染。雖是猛利及以妄取。而非一向性倒。復次或有於諦計淨。或有於境界計淨。於境界計淨者。須陀洹未斷。復有說者。須陀洹愛染時。計不淨。問曰。若然者云何愛染耶。答曰。從無始已來。學習此法。身心生熱。為制伏此心故。起此愛。猶如婆羅門指觸糞穢。詣鍛師所以淨之。時鍛師語言。可以灰土浣草而以淨之。婆羅門言。此等物不能淨於我指。必當以淨之。是時鍛師燒鉗。作火色以鉗其指。婆羅門為熱所苦逼。便振其指苦口中。婆羅門審指不詳。但為苦痛所逼而著口中。彼亦如是。今略引之。言鍛師譬者。玉篇。鍛都亂反。搖也。推也。小冶也。言十二倒毘婆闍婆提云等者。案。婆沙第五十四卷云。此四顛倒須陀洹幾斷。幾不斷。問曰。何故造此論。答。始如毘婆闍婆提。說有顛倒。謂無常有常顛倒顛倒顛倒樂想見顛倒無我我想顛倒不淨顛倒。八是見道斷。四是修道斷者。無常常想見。爾想見。無我我想見。不淨淨想見。四是修道斷者。無常常心。計樂心。無我計我心。不淨淨心倒。同見道斷者。苦比丘現在前。畢竟斷。諸修道斷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畢竟斷。今略引之。言若依雜心等者。案。彼論第八卷修多羅品云。顛倒見性故。具引上。准此論文。今言。見心者。心見中。唯之所起。顛倒。非謂與心之所起。准之可悉。
所言八倒等者。此下第四明八倒。言雜心師等者。言成論師云前後八倒皆是見惑等者。□□□(八字缺)言常謂無常等者。述義解云。就後以四倒中而為言之。言復有說云後四倒無明攝等者。□□□□□言問皆外道凡夫等者。案。婆沙第四卷云。無常常見者。無常一切有為法。而外道言常者。色相相續。諸心法憶本所作。能誦持諸論。是故常。苦作樂見者五受陰是實苦。彼諸外道言是樂者。以少時樂故。人極時息為等。不淨淨者。不淨一切有漏法。彼諸外道見者。愚於所行。以少時淨故。如治爪等。疏主解云。八倒者。前倒常樂我淨。外道四倒。謂常倒。樂倒。我倒。淨倒。佛破四倒。故無常無我不淨比丘佛果上更起無常無我不淨。更起後四倒。謂無常倒。苦倒。無我倒。不淨倒。前後合論故有八倒。准之可悉。言答具有也。疏主解云。只就今具八倒。今且就初倒作倒。後即可知。如來非是苦。彼謂如來是苦。此於樂中。於苦倒。以計如來故。自謂此解為是。既謂此解為是。即生歡喜。故復是顛。是即具二倒。謂若說如來無常。名大罪苦。此是名其為罪苦。若言如來是常。即是我見我見無量罪。是故說如來無常。謂此解為心。故歡喜樂也。無常常。想法師云。此約令昔無常者。名不修空不修苦。故壽命短促者。此語解。今明。言不修空者。空無十相十相者。五塵男女等。今涅槃修空。空無十相。故是常。若不修空者。十相。故即無常也。。無我我相者。二乘不修空。故壽命短促。故無我佛法空有我。故壽命得長。廣說四倒品疏也。
凡夫之人具足八倒者。述義解云。生死計樂常我淨。亦計二乘涅槃無常無我不淨。應知。言答此品等者。案。碩疏云。然顛倒通別一切有得皆是顛倒也。若別則唯三倒四名倒耳。問。三倒四倒八倒。何者通。何者別也。釋云。三倒即通。四倒八倒即別。一常倒。具三倒。謂心見。故三倒通。四倒常樂我淨。八倒更足無常無我不淨。復成十六倒。何者。只見生死無常等。見涅槃常樂我淨等。向已自是倒。何故爾。諸法實相中。豈生死無常涅槃是常。此八。已自是倒。而復橫謂生死中。作常樂我淨。計涅槃無常無我不淨。復是倒上更起倒。故二八成十六倒。准之可悉。言凡夫行者生死無常無我不淨涅槃常樂我淨。此為八行。望於實相中八行。皆是倒。故名破八行也。隨分為言。無常等四是行非倒也。今案。大第玄第三八倒義云。三修者。一常無常。二若樂。三無我。常者凝然也。無常者遷流。樂者怡應愈。者逼惱。我者性實無我不自在。通稱修習業也。若具足而應是四修。離即八修。謂不淨。所以除不淨者。不淨觀是遠方便中除不淨觀。故中除淨觀。准此玄文。今言行者猶是修也。然經云。生死苦空無常無我不淨者。就生死無我。分為二義。如成論云。知無我者。名之為空。知法體空無我。依淨名意。知我。無我。知無法體。名之為空。文云。眾生道場知法無我故。諸法道場知法體空故。然則無我上分空義。故為五。空與無我合故為四。准之可悉。
疏問云何破等者。此下第二問答申論旨歸。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三。初明。不知本性空寂。而令之。次又不下。第二明顛倒生滅。而令識不生滅。次又外人下。第三明二見悟小二。如文可悉。
疏開此品者異釋云云等者。言開此品者等者。琳法師云。此品四偈。分之為二。初一偈外人總立。下三偈展轉破之。康師云。前有二偈。破顛倒所起之煩惱後有二偈。破煩惱所因之顛倒。碩法師云。品三段。初二行煩惱。次九行破顛倒。第三二行雙破二種涅槃。准之可悉。言又淨名經云等者。案。彼經上卷弟子品須菩提此文。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此第二就解惑平等門呵善吉。所謂唯二徹。一斷三毒。二者與俱。俱謂凡夫也。斷即二乘。今聞不斷不俱。理意外。茫然不解。士體三毒本自不有。故不與俱。今亦不無。稱為不斷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普賢觀經云等者。言故無行經云等者。案。彼經下卷文殊過去事處之偈文。今取意略引之。具明上也。言又天魔等者。此自在天魔也。言故宅中等者。案。法華經第二卷譬喻品宅偈初具明毒蟲惡鬼事。具引文明上。言又依花意等者。案。法華經第二卷譬喻品宅偈。明迷悟不同四種人以為淨第。初明在家起愛眾生。不知生死亦不知出。如經有五百人止其中下。明五鈍使是。第二明出家外道病。迷於出路而不知出處。如經處皆有魑魅魍魎下。明五利使是。以人顯總譬中。第三明二乘之人知厭知出。但是曲出。故於佛道□迴稽留之住半。不更進求。如經是時長者下頌三車救譬是。第四明菩薩之人知厭知出。為直出故。第是寶車直至道場。如經爾時諸子下頌。等賜大車譬是。准之可悉。
言從憶想分別等者。案。碩疏云。憶是心倒。心能憶境也。想即想倒分別者即見倒。見能推獲分別也。餘二師亦同之。准此等文。今言。三毒因者。心見三倒也。何者。以眾生三倒故。外即生貪。不淨即生恚。見中庸色。即生癡也。言故淨名云等者。案。彼經卷眾生品中。說兩捨此文。今以意略引之。言貪欲者。前世貪愛也。受身雖具藉從結閏業閏生。為其主。故偏說欲貪。言顛倒者。法本非有。倒想為有。既以為有。然後明其美惡。此則或心內傳為倒。然後妄分別外事也。憶想分別者。虛妄分別也。無住者。非有則絕四句百非言斷慮窮。即是諸法實體。為一切法本。而此實相有本。然今檢經文次亂。何者。經云。貪欲分別分別顛倒顛倒本無住故。述義解云。今此言。顛倒者。虛妄分別也。想分別者。顛倒想故不相違也。
疏答中五偈等者。言經中明煩惱等者。案。碩疏云。今第一無性破。無性無法。汝引經言。三毒等從緣生。故應必有。今明。只為從緣生。故知其決定不有。何者。三毒煩惱本無自性。乃不淨故生。復自性。因前世業。前世業亦自性如是推求。卒不實。既其無實。則無所有。准之可悉。所言經中明得者。第一長行。經不淨等者是也。
疏第二偈以人例法破等者。言大品多舉等者。彼經第三卷中。佛告須菩提言。譬我名和合故有。是我名不生不滅。但以世俗名字故。說般若般若波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亦不生不滅。但以世俗名字故。今取意略引之。言龍樹云等者。案。大論第一卷云。弟子等雖知無我。墮俗法。實我。今限意引之。言上半舉我以無者。案。碩疏云。以之言與也。起惑之主。即是我人。准之可悉。
疏若謂雖無我下生第四偈五求破等者。言答攝論師等者。案。彼論第二卷釋中云。於世間中。離分別依分二法。更無餘法。阿利耶識。是依他性。餘一切法。是分別性。此二法一切法。皆盡三界有識故。准之可悉。
言若五陰一等者。案。影疏云。若與陰一言。即應為五。變是色聲無漏等。若異即同無為。非陰所攝。准之可悉下半有二各五求等者。案。康疏云。煩惱於垢心。五求亦不得者。雜心云。煩惱者。九結十纏。從此煩惱。更生害恨誑高。是煩惱之垢。故云垢心。煩惱於垢心中。五不得也。前以為能有。五陰所有。於五陰中。五種求我。不可得。今以煩惱是能生垢是所生故。於垢心中。五種求煩惱。亦不可得。然此五不出一異。影師作一異。互求釋云。若結即垢心。應在識陰。垢即結應攝行陰。若結非垢心。離心別有垢心。異結則可與善俱起。若准此釋。則垢心王煩惱數。不得以害恨等為垢心。准之可悉。言即淨名經明等者。案。彼經上卷弟子品優婆離章。維摩詰言。唯優婆離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也。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間。如所說。心垢眾生垢淨故眾生淨。不在內不在外不在間。其心然罪垢亦然。今取意引之。疏主解云。如所說下。第二次辨心空。夫罪由起。則罪根。然本尚空。罪未寧有。故逆尋其本也。凡三句。初此佛誠言。夫心有垢染。則眾生受果。眾生受果。便是垢累眾生。垢義既爾。淨義亦然也。心亦不在下。第明心空也。若在內應不境。心若在外。內無心即非二處。豈在兩間。其心然。罪垢亦然。此第三句以本類末也。夫罪之生由因緣有。求其實性。不在三處。不在三處。則見罪空。以見罪空。便悟理實。悟理實發心正觀正觀煩惱滅。煩滅尚滅。罪豈在哉。准之可悉。言又即大乘人皆執經中云。三界一心作。或云。一心作等者□□□(字缺)
疏問曰下第三救等者。言此救來二等者。案。康疏云。問。前言。從不淨。生恚癡。令何故言。從六塵生耶答。此無別。但言出沒。因見六塵穢等。故生三毒。前但舉六塵穢。今舉穢之六塵。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第四破等者。言還外救中等者。述義解云。由六塵不淨倒。由不淨倒生三毒。此為三事。應知。言莊周時間無等者。案。莊子內篇齊物章云。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深入。鳥之高飛。麋鹿之決驟。四者孰知下之色耶。郭象注曰。此略舉四者。以明下所好之不同。不同也而非之即無。以知所同之如是矣。成法師解曰。毛嬙越之嬖妾。麗姬晉獻公寵嬪此人者。姝妍冠世。人謂之美也。然魚見怖與深入。鳥見驚而高習。麋鹿走而不顧。舉此四者。誰知宇內是美色耶。故知。凡鄙愚蕊10迷。妄生憎愛。以理觀察。孰是孰非哉。決卒疾貌貌也。麋似鹿而尾長。薦旻草也。准之可悉。言二譬喻部明等者。案。雜心論第四卷使品長行云。譬喻者說。結成人不成。不成境界不定無欲故。有時於彼。起欲起嗔起慢起嫉起悲起捨。准之可悉。言三攝論明境亦空等者。案。彼論第六卷。說十種散動中。異執散處長行云。若投分別性。說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此分別色。永無所有。此永無所有即是即空。此即是無所有。不如依他性於真實性不可說一。由清淨清淨境界故。今取意略引之。
有無等者。案。影疏云。未與心合。夫有無。何假心合。若未合時。合豈耶。此將明倒由生。不在諸境。魚深鳥翔安住。准之可悉。言及楞伽經二種意一者從此心謂有前境等者。案。入楞伽經第二卷。佛告大慧菩薩言。彼諸外道二見。不知唯心妄想分別增長心界。如身資生器世間等。是心分別不得分別免角有無不得分別一切諸法有無。又第三卷有文。具明縛解品記也。今略引之。
疏問曰經說下第二次破顛倒等者。言二者此中所立等者。案。碩疏云。他解。若金剛心還是無常苦空金剛心後。是常樂我淨。若於金剛心已還無常苦解。則非顛倒。若於後心佛地。作常樂淨觀。亦非顛。若於佛地無常解。則是倒。若凡夫外道。於生死謬計。常樂我淨。亦是始終合舉。則成八倒不倒。今此文中。略舉四不倒也。准之可悉。昔倒不倒等者。述義解云。昔於生死。起常等四倒無常等倒。故此倒不倒。今皆成倒。八倒也。今佛果上。起無常等者四倒常樂等非倒。故倒非倒。今皆成倒。亦為八倒生死涅槃合十六倒也。言又計生死無常等者。前四倒四句。後四倒四句。合三十二倒一一句中。皆有想心見。數之九十六倒也。
疏答曰。下九偈三門等者。言可著是常無常境等者。案。碩疏曰。著即是前境。可愛之境。可行人意。故生著。故云可著也。著者。即是貪著之人也。著即是受。領納前可愛境果也。所用著法即是□□隨何根中取境。為所用著法。准之可悉。
疏有倒不生倒下第二三時門破等者。言又前是奪破等者。案。碩疏云。所以須作此破者。為上來性空門及寂滅。但是逈奪破。直明諸法性空寂滅。都無此倒與不倒。故今縱開。縱汝言者。不三時。故次以三時責也。准之可悉。
一師生滅無生二種煩惱等者。述義解云。所言客煩惱者。直於理中無生滅。橫計生滅。故名客耳。非望奪為客也。言如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一卷末云。佛告舍利弗。行般若時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亦不見我行般若。亦不見不行般若乃至菩薩行般若時不見一切名字。今略引之。
如是顛倒滅下自上以來等者。言則十二因緣河傾等者。案。涅般經第三二卷師子吼品中云。言。男子。如恒河邊有七種人乃至廣說即是生死河七人。又第三十六卷。迦葉品中。言。如恒河中有七眾生。乃至廣說即是涅槃河七人。疏主解云。生死深曠。迴流不息。悉能漂沒六道眾生。故為河。佛性亦爾。深而無底。曠而無邊。□□□大乘賢聖皆在其中。故為河。准此等文。今□十二因緣緣生死河。佛性即是涅槃也。
言問若爾經云等者。案。大品經第三一卷此文。今略引之。

中論四諦品第

所以此品來等者。約此品由來。有二。初明來由。次但二種下。第二明名目。初中有三。第一七品次第。以辨來由。次二者外云下。第二約如來說法前後。以明來由。次三近從下。第三約次上前品生。以明來由。此文初也。言苦集二諦等者。案。琳疏云。所言四諦。謂苦集滅道三相所切為苦。相續感後為集。因果盡寂名滅。三學能通為道。四諦實而作虛。目之為諦。然苦集兩數是生因因生果。滅道二諦通有二種。苦望本寂涅槃。性與法身。是了因因果。若據方便涅槃。始起二身。是生因因果。又苦集二諦名染因染。稱為世間滅道二諦淨因果。出世染淨雖殊。而因果俱實。故云四諦。准之可悉。
疏二者外云者。此下第二。約如來說法前後。以辨來由。言故初教四諦法輪等者。案。法華經第一方便品比丘偈中云。思以便是事已。即趣波羅捺。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涅槃音。及以阿羅漢差別名。疏云解云。若據自而言。佛初成道。目轉法輪。謂初轉也。今為他說法。即他轉之初。然法轉四義。一輪。二轉。三言。國降敵。言輪者。以生滅觀為體。即可軌名法。輪轉為轉也。轉者。婆沙云。菩提樹下。轉法輪。謂得無漏四諦境。於鹿蘭為他人轉法輪。謂陳如等有應發之慧。須言教為其扣發。為他轉。但自轉之義。就初成道。此義即短。從爾已後皆屬他轉。故他轉長。言方者。義轉必有方所即是轉境義。若爾小乘生滅觀。照四諦境。故輪於四方轉。所以然者。小乘苦集為相生。滅道還滅。境既生滅。觀亦復然。故生滅境。發生滅觀生滅觀生滅境。所以生滅之輪四方轉也。降敵者。即辨輪用。小乘四諦方。轉降四諦下怨。具明如法花玄第八卷也。案。大經第三卷初。迦葉菩薩問言。云何調御喜說真諦。至第七卷中。為答此問。佛說四諦。准之可悉。言是迷悟之本等者。案。碩疏云。而兩品所以隨者。是以迷四諦。故成四倒。只以悟四倒。便成四諦也。所言迷故成四倒等者。明生死實是無常。橫常樂我淨。即是迷。苦諦具足。求四倒。既不識苦。豈復知集。即失集諦。既不解苦知集。即道。既無無漏道。將何物斷惑滅諦耶。故為四諦。故四倒也。若了四即識四諦。何者。諦若識無常無我。即除常等四倒。即識苦。識即了集。既解苦集理。即無漏道道諦。既道。即能斷惑得成。故滅諦。所以除倒即了諦。故兩品隨。准之可悉。
疏三近從顛倒等者。此下第三。約次品生。以明來由。案。碩疏云。前外人舉四倒救義。此意甚遠。何者。四倒即是能障。而四即是所障。既能障之倒。即應所障之諦。既四諦。能了此四諦。即智慧智慧義既成。則前如來涅槃真法皆成。出世間法既。則前世間亦成。論主此意故。即破四倒四倒既不存。豈有諦四諦。是故乃至一切世法皆無。然四倒為能障。四諦所障。既能障之四倒。豈所障之四諦。但外人今翻舉四諦。還證四倒。故此品來也。准之可悉。
疏但四諦二種等者。此下第二。明品名目第一出外人情計。即為所治。次今言破四諦下。第二申論旨歸。初中有二。第一總標量無量四諦。次有量四諦下。第二正出計情。此文初也。疏主解云。有量無量者。二乘智力有限量。佛智限量亦名作無作。舉小乘諦。望後更有大乘觀諦。可以作。有作。以有作觀智。詺所觀諦。故名有作諦。舉大乘觀諦。望後更無餘觀可作。名曰無作。以無作觀智。詺所觀諦。名無作諦。變名邊無邊。亦無為。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有量者。三界見修煩惱斷智等有限故。言三界苦果等者。案。碩疏云。但四諦二種有量無量。若三界內苦為苦為諦。三界內業煩惱為集。若滅三界苦集。為滅。治三介內苦集。為道諦。此是有量四諦也。若三界一切苦集。為苦集諦。滅三界一切苦集。為滅。若道能治三界一切苦集。為道諦即是無量四聖謗。准之可悉。
有量四諦等者。此下第二正出計情。文中有二。第一有量四諦。以出計情。次無量四諦下。第二約無量四諦。以出計。初中又二。初出計情。次問答解釋。此文初也。言毘婆沙云等者。案。彼論第三八卷智楗度八道品云。問曰。諦體性是何。答曰。阿毘曇如是說。五陰是苦諦有漏因集諦滅是滅諦學無學法是道諦譬喻如是說。名色苦諦煩惱業是集諦煩惱業盡滅諦定。慧是道諦毘婆闍婆提如是說。八苦相。是苦是苦諦。餘有漏法。是苦非苦諦後有愛。是集是集諦。餘愛餘有漏法。是集非集諦後有愛盡。是滅諦。餘愛餘有漏法盡。是滅非滅。覺入道支。是道是道諦。餘學法一切無學法。是非道諦。今略引之。惠基師阿毘曇章第五卷四諦義解云。依此論宗。諸說之中。毘云以為善也。述義解云。有漏因者。愛取有也。名色苦諦者。一在五果中。第二名色也。結業集諦者。現在愛取有也。止及觀者。梵云。奢摩他此云止也。亦言定也。梵音毘婆舍那此云觀也。言方慧。一境。推求曰定。於諸法中。悟達曰慧。以此無漏定道諦也。當來有愛者。當果令有之愛感當來有愛者。羅漢現在三因故。不感未來苦果凡夫以愛等。感當來果故。餘愛者。雖起心。若不用者。名餘愛也。八正道者正語正業命。此配戒學。離嗔癡起。口業者。正語。離嗔癡。身業者。正業貪起。口業者。命。故正念正定。此配定學。求定初心。守於一境者。正念。求定之心。不動者。正定正見正思惟。此配慧學。於法遍達而明悟者。正見。推求諸法之前方便者。正思惟。故精進者。通三學也。
疏問四諦法盡不者。此下第二問答解釋。文中有二。初問答解釋。次數論解下。第二明成實薩婆多不同。初中凡三番問答。即為三別。初問答明法。次問答明單名所以。次問明名聖諦之所由。此文初也。有二。即問與答。如文。案。婆沙論第四八卷云已說體性。何故名諦。諦是何義。答曰。實義乃至)不異義。是諦義。問曰。若爾虛空滅。何故不立諦耶。答曰。若法有果。故立諦。虛空無因果。故不立議。復次虛空無漏故。非苦集諦。無記非滅諦。無為非道乃至)復次若法能厭離隨喜者。立諦。此不能厭離隨喜。故不立諦。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數人虛空滅者。不起邪見正見。故四諦不攝。若以四諦無法。相從而攝於滅諦也。
疏問曰何名諦諦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案。雜心論第八卷修多羅長行云。問。何故說名諦。答。此二因緣故。有二因緣說諦。謂自性不虛。及顛倒覺。虛空緣成。雖自性不虛。無記無漏。故不說諦。准之可悉。
疏問云何聖諦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案。雜心論第八卷云。問。聖諦有何義。聖於此諸諦起真實覺。及顯示他。故說聖諦。言雙昔有凡夫等者。案。婆沙第四八卷云。尊者婆修說曰。在世凡夫聖人共論此事。凡夫如是諸行常樂常。聖人如是說。諸行無常苦空無我凡夫人言。我所說是實。聖人亦言。我所說是實。以是事故。共詣所。佛是言。聖諳實。所以者何。聖諦聖人所知見法。是故聖諦。准之可悉。
數論有量不同等者。此下第二明成實薩與蒴多。有量四諦不同。文中有四。初明苦諦。次數集下。第二明集諦。次成論此能生下。第三明滅諦。次數明一切無漏行下。第四明道諦。如文。言數明三聚者。案。婆沙第四八卷云。云何聖諦佛經八苦。略說五陰是苦。准此論文。約五陰中。色陰是聚。行陰之中。不相應法。此非色非心聚。三陰是心聚。故云通三聚言論但是心等者。案。聰法師成實論第一卷云。唯據心神。不通三聚。又云。若從因名而果不定。或是有漏。或是無漏。言數但有漏者。案。婆沙第四八卷云。如是諸苦。是有漏陰所攝。是故略而之五陰苦。准之可悉。言數集通三聚者。案。婆沙第四八卷云。云何苦集聖諦佛經說。有愛及喜。俱愛處喜愛。是名聖諦。准之可悉。言論但取業煩惱者。案。成論章第一云。集諦煩惱為體。為因。煩惱為緣也。言數因集有緣等者。案。婆沙第四八卷云。問曰。集諦時。四行。謂因集有緣。可故但說集諦。不有緣諦。答曰。應說而不者。當是說有餘也。聰法師解云。四卷毘曇云。成相似果故因。故此相續故習。一切生死窮可得故有。不相似事相續故緣。雜心云。種等法故等故集。相故有相成就故緣。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有事苦集。有理苦集。今所定者。是理苦集後念前念者為果。前念後念者為因也。言成論此能等者。案。成實論第九卷嗔恚品云。問曰。嗔云何生。答曰。從不適意苦惱乃至)或從屠獵蛇中來故嗔恚生。乃至廣說。述義解云。彼不說理苦集。故一期報中。前滅後生。皆為報也。
言數但取煩惱等者。案。婆沙論第四八卷云。云何聖諦。答曰。佛經說□復有愛及喜。處喜愛。已11已無餘。是名聖諦。集亦應說。而下者。是有餘說。又說苦已說集。乃至廣說言論無漏等者。案。成論章第一云。空解三義。一照不失理。二智上無彼惑漏。三能滅諸漏伏結。故名無漏。言數明方便道永伏等者。述義解云。四善根位信伏諸結者。此非滅。非滅諦攝。此位未無漏解。故名伏也。言成論明五方便中等者。述義解云。四念處為一。并四善根。為五方便也。言數明一切無漏等者。案。婆沙第四八卷云。云何滅道聖諦。答曰。佛經八正道是也。述義解云。從苦忍以上諸無漏智道諦四善根位相似無漏。不為道諦。故名不相似也。言論明真似等者。案。成論間第四卷云。五方便相似道。苦忍以上為真。但空三義。解二忘三善道體。照空曰解。存曰忘。言照空者。照所照。方名照空。亦云不只忘是照也。述義解解云。苦忍無漏方便相無漏。皆為道諦也。言數明無被導法義者。述義解云。數義便入觀時。起無漏心。出觀之時。若佛羅漢。不起無漏心。唯有漏境。故有緣縛義也。言論明有被導等者。案。成論章第一卷云。被導四心義。無被或漏也。述義解云。非但入觀時起無漏心。亦出觀時。初入觀無漏心。而發無漏不為緣經也。
疏次無量四諦者。此下第二明無量四諦。案。寶窟下云。權名有作。亦名有量。實名無作。亦名無量也。言作無作。從□立名。舉小乘諦。望後更有大乘觀諦可以作。有作。以有作觀智。詺所觀諦。故名有作諦。興舉大乘觀諦。望後更無觀可作。名曰無作。以無作觀智所觀諦。名無作。亦云。二乘智力有限量。佛智限量。故云有量無量乃至廣說。述義引涅槃疏云。於不極處。作四諦而故名有作。極處說故名無作。此就界內外判。今案灌頂法華玄第三初云。師解。無邊聖諦。對二乘有餘。彰佛究竟二乘是作聖諦作者有量四聖諦也。無作四諦者。無量聖諦也。作無作有量無量。就法二乘觀諦。得法不入。更所作。故名有作。得法不盡則有限乃至)今明無量者。迷中重故。從事得無作
者。此下第二中旨歸。文中有三。初破人懷四諦義。次雙顯此人下。第二破人不解小乘義。次問何故就此品下。第三明人執空有故俱破四諦。此初文也。有二。初明小乘人俱壞四諦。次又有人下。第二明小乘人壞四諦義。初中又二。初明迷執。次所以然者。下釋成。如文可悉。
疏又顯此人等者。此下第二破人不解小乘義。文中有二。初破迷出諦。次又觀諦始末下。第二迷二諦。故不識小。初中又二。初明不識小迷二諦。次既迷小下。第二膽論主破迷顯道。初中又二。初總明人不小乘義。次小乘人下。別明不小。如文。約論主破又二。初明論主智悲德。外人迷執。顯示道理。次又破此小下。第二明迷執。令識道未曾小。約迷二。明論破執中。因緣空有二諦。初中雙二。初舉外人執。次初執難下。難外人迷四。初明人執空有。難論主故迷二諦。次亦是初執下。明外人執小難論主。故不識小。次又初已來下。第三明人執自性空有。故不識因緣空有。次又顯外人下。第四明人執空有。故不成問答。如文。
疏又顯外人等者。此下第三明人執空有故俱破四諦。凡三番問答。如文。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三七卷成就眾生品云。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世諦第一義諦舍利弗二諦中。眾生不可得菩薩摩訶般若。以方便力故為眾生說法。今略引之。言論釋云等者。案。大論第九一卷云。不但說空。不但說有。為愛著眾生故說空。為相著空眾生故說有。有無二處不染等。今略引之。
疏品開為二等者。言長行可有二義等者。案。碩疏云。已破顛倒故。通達四諦境。生智斷惑得沙門果。豈得二云都空耶。元康師解云。破四倒四諦之因。四果四諦之果。因果既有。四諦不無。准之可悉。
言前半行牒論主執空者。案。康疏云。然此牒前有通有別。通者。若一切法空句是世諦。初以來品品。皆法空。若也是空則無生滅。既無生滅。何三寶四諦耶。此是住家意也。別者。無生無滅句是也。論牒標八不。今牒八不不滅兩句。不生不滅即是空義。故云。若空無無滅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以無生故者。案。琳疏云。以無生故。便無苦集。以苦是可生。集是能生故也。以無滅故。則無滅道。以道是能滅。滅識是所滅。准此疏文。今言。滅至真諦者。滅諦也。言初偈明無四行者。康疏云。行者智也。以能境。故為行也。方後偈辨無向果者。案。康疏云。此偈明涅槃四果也。上半明失四果法。四果者。謂須陀洹等四也。下半明涅槃得向人也。得者。得於果。向者。向於果。無所得所向之法。何能得能向之人耶。准之可悉。言又初一偈等者。案。碩疏云。初三偈過論主四諦。次兩偈。論主三寶。在文分別明。又下說論主還外人之過處云。第一還無四諦三寶之過。第二還無因罪福之過。初中為二。第一還無四諦過。第二還三寶過。初中有三。第一還無四諦境。第二還無四諦智。第三還無賢聖過。准此疏文。今應云就偈為二。第一論主四諦三寶出□法。第二過論主無因果福罪福世間法。初又有二。第一過無四諦。第二過三寶。初中有三。初一偈四諦境。次一偈四諦智。第三一偈半明無僧寶也。次三寶中又二。初則明三定次半行決三也。
空法因果下第二等者。言一者上來等者。言鹿園者。案。法華疏云。波羅捺。此云鹿林。昔有王。以林鹿。故云鹿林。婆沙云。仙人園。昔有仙人。在此處住。因以為名。今謂。波羅捺是其通處。鹿園是其別處三世諸佛常在此說法乃至廣說。言□林者。泥洹經云。堅因林。此表示如來堅固不可破壞等。西域記云。在河西岸。其形類檞。而彼青白。葉甚完閏。四樹特高。即是如來涅槃之處也。言今明等者。佛初成道。為提謂長者等五百價人。說三歸五戒十善世間因果道理。即提謂經兩卷云。不或目銀也。言二者明等者。所言世間仁義禮智等者。此間五常教也。案。孝經注云。道者。扶持物。使各終其性命者也。是以總而言之。一謂之道。別而名之。則謂之孝悌仁義禮忠信。為之也。准之可悉。
疏答中三四偈等者。言初明不知三法等者。案。康疏云。山門云。不知空者。我所說空。是則空。如大品經云。色即是空即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汝不知此。謂空異有。執難空。是故生惱也。空因緣者。為破有病。是故說空。有現病若亡。藥亦遣。如行品云。大聖空法。為諸見故。有空諸佛所化。汝不知此。謂有定空。是故生惱也。空義者。空以不空為義。如涅槃經云。又解脫者名空。汝不知此。謂空定是空。是故生惱也。言為治有等者。案。此論第二卷行品末偈云。大聖空法。為諸見故。有空諸佛所不化。今取此偈意。疏主釋云。外人向於起愛。為治此病故說空。今復於空起見。乃至於絕四句。亦復起見。故云不化。此不化即化。故非永捨。廣說如彼。言故因緣品云等者。此略引被初牒長行末文。言故下云等者。此品釋因緣生法等偈長行文。今略引之。
諸佛二諦證第二等者。言諸佛二諦中等者。大品經第三七卷文。略引之。見文如品初也。言外人著空失於世諦等者。案。二諦章上卷云。乘往人併失二諦。薩衛既不知諸法性空者。亦不識諸法性空者。亦不識諸法顛倒有。既失第一義出世諦。次方廣諸法空。失於世諦。既世諦即失真諦。又云。中論具破失。若大乘二諦二諦。若小乘二諦失。即是方廣薩衛。然方廣未知何學。若小乘學則推畫起邪。明分既諸分亦無。於邪見。聞大乘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者有罪福則不就推畫空便起見也。既起空見。即不識世諦。既不識世諦。即不識真諦。又此空是邪見空故。二諦皆失。准此章文。今言。外人者。方廣道人也。言如因緣品中等者。疏第一卷末說佛滅度後下文廣說
疏三偈即開為三別等者。言初偈明論主識佛二諦說法等者。約釋此偈大分為二。初釋上半。次釋下半。初中有三。初明三諦所由。次明於諦。後明於得失。此文初也。有二。初明賓主得失。後明能所俱實。各有問答。如文。今案二諦章上卷云。問。諸佛何意。二諦說法耶。解云。欲明十方諸佛所說皆實。故二諦說法。何者。諦是實義。有於凡實於聖實。是二皆實。諸佛依此二實說法。是故諸佛所說皆實也。外道不爾。問。何故二說法說法皆實耶。解云。諸賢聖如實諸佛法性空如來如實悟而說。故諸佛所說亦實。此依真諦說法是實。世人於瓶於瓶衣等是實。諸佛隨俗說瓶衣。故所說亦實。准之可悉。
疏問云何於諦等者。此下第二明於諦教諦。文中有二。初一番問答雙明於諦教諦。後二番問答。別明教諦。如文。言所依即是於諦等者。案。二諦章上卷云。於諦從兩情解為名。但此義有兩種。一者得失。判於諦。有於凡實。世諦於聖實。真諦。此有謂情有為失。此空解空為得。此就謂情解判二諦。二就兩謂判於諦。如色未曾空有。凡謂色有。於凡是實。名諦。聖謂空。於聖是實。名諦。此之有無皆是謂情故竝是失。既凡謂有。聖謂空。此之空有悉須洗破。無有無。始得因緣空有。既空有空有悟空空有也。前之空有竝是所治之病。故皆失也。以此義名教諦。以此義名於諦。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所依即是於諦者。權實二智二諦。又凡夫有與聖人空。所依二諦。又瓶衣等為俗諦諸佛本性空。為真諦。而此所依二諦。又言得失二諦。又言悟二諦也。所言於者為。瓶衣為凡夫實。瓶衣空為聖人實故也。言百論引棗捺等者。案。彼論下卷破空品末云。內曰。不然。待故。如大。(修妬路)俗諦世人為之。於聖人為不實。譬一捺於棗為大於瓜為小。此二皆實。若於棗言小於瓜大者。是則妄語如是隨俗故無過。今略引注釋文。疏主解云。如捺於瓜棗小皆實。問。捺定譬何物。答。正譬俗也。如捺望瓜實小。形棗在。形棗大。譬俗於凡是諦。望瓜實小。譬俗於非諦。准之可悉。言度論等者。案。彼論第十六卷釋十八不共法四云。復次諸根。未成就故。先求有所得。然後能捨。為是人故。佛說求諸善法捨諸惡法諸根成就故於諸法。不求有所得。但求遠離生死道。為是人故。佛說諸法空無所有。此二皆實。如無名指亦長亦短。觀中指則短。觀小指則長。長短皆實。有說無說如是。說有或時是世俗。或時是第一義。既無或時是世俗。或時是第一義佛說無我。皆是實今略譬說文。惠影疏解云。如無名指已下。就五指中。若大為大指。小者為小指。中者為長指。其次小指著。既此等名。故無名指。此明相形復不定。皆有實義所以。將此喻來者。欲明空有二法對遣為論。相形盡有實義。既相形故說皆實。准之可悉。言能即是教諦等者。欲明空有法對遣為論。相形盡有之義。既相形故說皆實。准之可悉。言能依即是教諦等者。案。章上卷云。為凡說夫眾生說法。不為聖人說法。明眾生有無未悟有無。故為眾生。說有說無。令眾生從有無捨凡取聖。或是聖人已悟。故不愛教。何須為說。又云。為凡二諦。為聖說二諦。明凡夫無我。故為無我。令離之。則悟中道聖人無我。便聞無我。令解之。此不就利益判。直明凡不解解。而言說法者。法品長行云。為凡無我。為聖亦爾。此為凡聖兩人。名說二諦涅槃經但說世諦大論唯說真諦。准之可悉。言誠諦之言者。章云。教諦者。如業誠諦之言。依凡有說有。有。表不有。依無說無。表不無。此則有無二表非有不二不二□□。不二即是理教不二即是教理教理應教。理表理。謂教不二因緣是為得也。
疏問於諦等者。此下第三單明諡諦。此中有三。初約情智判得失。次問已下。約兩懷判。次又三句下。通約凡聖判。如文。言答一往於等者。案。章上卷云。有於凡是實有空空實空。此空有凡聖各實。是故為失。准之可悉有廣略。不違也。又案。章中卷初云。佛直說於諦三句。一皆得。二皆失。三得亦失。言亦得亦失者。即是於諦諸法凡是有。此有為失。諸腎聖真知諸法性空。此空為得。示其空有。令識得失。令其有學空改凡成聖也。二皆失者。二皆是於故二皆是失。於凡有。有既失。於聖空。空亦失。何者。諸法未曾空有。於凡謂有。於聖謂空。一色未曾有無。有見之人謂色有空觀之人謂空。一色空有兩緣。成空有。故此空有竝失也。兩皆得者。只知於二即不二。此下五句皆淨。於緣二豈是二。准之可悉。語殊而旨同也。言如涅槃云等者。案。彼經第七卷具此文。今略引之。
疏下半明二諦等者。此下解釋半偈也。案。章中卷云。諦以審實為義。俗於凡實。真於聖實。故諦以實為義。即是中百二論意。又云。欲於凡是諦。於聖則非諦。故亦諦亦諦非諦也。又是諦。不得是非諦。俗亦諦亦非諦者。聖得望凡。云但望凡。不得望聖。故真但諦不得非諦。俗亦諦亦非諦。言聖得望聖。聖得望凡者。聖人了達聖境。故得望聖。問。何者是聖境。解云。諸法性空聖人了達聖空為實。故於聖名諦。聖人了達凡夫顛倒虛妄非實。故有於非諦也。凡但望凡不得聖者。凡但知凡顛倒境。此境於凡是實。故俗於凡是諦凡是諦。凡是諦凡不能知諸法性空。故真不得是非諦。具明如彼。准之可悉。
疏第二偈得失等者。言外人不識等者。案。十二門論觀性門長行云。若人不知二諦。則不知自利利他共利。如是世諦則知真諦。知真諦世諦。准之可悉。疏主解云。若人不知下。明不知二諦失三利。此為識小乘人也。世諦下明知二諦三利。讚大乘人也。亦令捨小而學大也。悟世諦第一義諦方便般若。為利悟第一義諦世諦般若方便。為利他生二為共利。又自悟二諦。生二慧。為利。二諦。為他說法。令他得二利。他俱悟為共利也。
  言故淨名云等者。案。彼經中卷觀佛維摩詰所說偈文。所引全同。疏主解云。實智內照為母也。方便外用為父。方便有二。而今辨適機三妙勝於實智智稱為父也。又章上卷云問。此二種二智何異耶。解云。初則就真俗二智。何者。世諦第一義諦。名方便實智。了第一義諦。名實方便智。了二諦。判二智也。後就外判二智智。何者。自悟二諦。名實智。外為他說二諦。名方便智。此則就外自悟他。以判二智也。廣說如彼也。
疏若謂一切法不生第三明二諦。相資等者。言若望百論等者。案。彼破空品末。外曰。俗諦不實故。疏主解云。外道總明懸智二諦義有相違。三義。可得是諦。一者空是真實故名實相。可得是諦。二者聖人為實此亦是諦。三既為真。真故是諦。俗三義。不應名諦。一者虛妄。不應名諦。於凡為實。不足實。三名中真。不得稱諦。故云爾俗若是諦。便於真。又若二種俱。則應真。准之可悉。言故涅槃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七卷此文。今略引之。言若依百論答等者。案。彼論古卷破空品末內曰棗捺喻文是。具引上。然今引注釋文也。
言不敢信人漫語者。所言漫語者。下篇。漫漫不可分別也。王逸曰。漫漫長也。
疏不能正觀空下第三明等者。案。碩疏云。舉譬蟻外。上半法。下半譬說。然空本為求道。而有利鈍兩人。利根得道增長法身慧今。若鈍根空則住空。謂無罪福。墮斷滅見中。反自傷害。何者。空是治煩惱業。方便。即養法身慧命。汝今起空見。非但不能得道。翻成法身方便三有。故成為云。寧起見。不取空。不以是見墮三惡道世也。下半即舉譬。譬如為利故捉毒蛇。以不能善捉故。非但不得反所害。空亦爾。無方便故。非但得道。反墮道也。此中有兩譬。不善呪術。譬不善呪術。為鬼所害。二捉毒蛇。譬不善根故。蛇為所害也。准之可悉。言故經云等者。案。入楞伽經第五卷此文。上所說。引亦可成實論文。述義解云。為二乘空也。問。取空取空云何。答。取空故。名取空。取空故。名空也。不以是見等者。是自見者無記性故。不墮惡趣。又不取空者。猶有見也。取空人者。有性邪見空時。斷見。若取空者。不墮二見之中。准之可悉。
世尊是法下第四等者。言如法華云等者。案。彼經方便品說第三思惟處。直出所思惟事。凡三事。今此半佛慧微妙。謂非愚非智。絕觀絕緣。故稱微妙也。言大品亦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卷末。化告諸天子言。如相乃至種智如相一如無別。以是義故。佛初成道時。心云然。不樂說法今略引之。述義解云。今我者。宜以義詺為我也言亦法華云等者。此亦第三思後二思唯。疏主解云。上半明眾生鈍根。言眾生諸根鈍者。明慧根鈍也。著樂所盲者。非直鈍根。復有失。一者著樂。所謂愛也。二者愚癡。謂無明也。下半明不可以妙慧鈍根也。准之可悉。
疏汝謂我著空下第二等者。言第二一行等者。有本云。第二一行。明空義為得。略出過。第三三行過。案。琳疏云。初偈明無失。第二偈明成德。第三三偈總出彼過。准此疏文。今言第三略出過亦妨也。
言答前偈空亦復空者。案。碩疏云。由空故有。如由長故有短。我既有空空有有。是則空有俱成。空有二既成。非空非有不二亦成。是則理教。是足汝但有而空。以空故亦有。空有故。一切法不成。准之可悉。有本云。答前偈空亦復如空則是非空非有。今明非空非有空有得成。此亦妨也。
疏汝今過下第三等者。言譬說云等者。案。碩疏云。有二意。一云。其自倒乘馬。而謂他人乘馬倒。此則其過。而反謂他人有過也。二云。此乘馬。人與百匹騎乘共行。而其數唯見九九匹。此人遂自忘其所乘者。便謂百一人無馬。今亦爾。汝報諸法性有。則常有造罪福汝此過。而翻他無因罪福人乘馬自忘所乘也。准之可悉。
疏一者就破病漸等者。言眾因緣生等者。案。二門疏云。外道諸法自性。如五塵和合別有瓶性五塵和合別有瓶性。體與塵為一。世師為異。勒婆亦一亦異。提子非一非異。外瓶既爾。內總亦爾。今明。瓶為緣所成自性有性不假緣也。薩衛犢子等。准之可悉。即是空等者。疏云。內學之人。乃不言和合有實瓶。與有無性假瓶。是故今明。自性云何是法。故亦無假瓶。令內學人從因緣門悟瓶空。准之可悉。
言成論師明等者。疏云。成實師云。雖自性之法。而世諦有於三假。是故今明。自性。即有法令悟此三假即是四絕。准之可悉。言彼即謂若爾等者。案。大乘玄初卷云。開善二諦一體即是光明二諦體用不相離。即眾師雖多。不此二。准之可悉。
疏次直依因緣正義等者。言經因緣等者。涅槃云。一切從生悉佛性。疏主解云。因名佛性果名佛性也。若約五種佛性者。前四名緣。一後因。然總云佛性故故皆作因等也。大品經四緣。約上緣合五因因緣。開所作因。以為三緣。此中雖具因緣。總名四緣。故云。皆作緣名也涅槃經二緣。約此二。各具因緣義。故云爾。言無明等者。且如望行於無明。肯有無兩義。謂無明有行可生之義。此義。雖然行體未有。此即無義無明辨成行體未者。即是因義。以親行故。若生可生之義者。此即義。以助疎成行故所以無明因緣兩義。約餘亦爾。言行起望無明等者。無義。明義。述義解云。我謂行也。行體非都無矣。汝謂無明即行。無明起矣。言數人六因四緣等者。雜阿毘曇心論第二卷行品。并明六因四緣。又婆沙卷雜犍度智品中。說六因差別具明如餘文記也。言成論三因四緣等者□□□(二字缺)
疏第二偈上半等者。言答是花首經等者。案。康疏云。人云。此兩偈是花手經文。今尋彼經。不見此偈。或可本來未盡也。入大乘論云。問。空異十二因緣耶。答曰。不異。如尊者龍樹所說。言十二因緣空。今欲解假名因緣法。此即是中道。彼論雖一偈。與此兩偈意同。應是翻譯之家隨時廣略。若准彼論此偈。是論是論主自說。非佛說也。人解云。檢度論。此偈四言。又彼經無五言偈。但四言。又是長長散在。非是一處也。今案。彼經第八眾雜品第七末偈云。修行空。空空大空雖行是空法。而不著於空。若法及所得。俱不在空。大真空世界所不測。今應此此文。亦可第六卷求法品云。若人不隨名。亦不分別我。知但假名。是人得寂滅。又云。如是展轉生。空無決定子。於無正。但著假名字。准之可悉。
長行云。汝上所說下第此生第二段還有等者。言初又二等者。上外人難論主處疏云。後論主滅外人過。亦作此此別之。令案。碩疏云。今還推此二過。歸外人。即成二別。第一推還其無四諦三寶之過。第二推還其無因罪福之過。初中有二。第一推還其無四諦過。第二推其三寶過。初中又三。第一推還無四諦境。第二推還無四諦智。第三推還無賢聖過。初中有三。第一總還柄明無四諦。第二別明無四諦。第三結明無四也。准之可悉。言問。論主說空。空可生滅。故生滅。故無四諦耶。答。外人執諸法定性義。諸法有性定。則未生定未生。不可使之生。故無生已生生。不可令滅。故無滅也。又意。譬如定不可令者。有既有。亦不可令無。故無生滅也。准之可悉。
疏若不從緣生下第二等者。此文應云。下第二四偈別無四諦。則釋前章門。第一偈明無苦諦。第二偈明無集諦。第三偈明無滅諦。第四偈明道諦。此初明苦諦。然今文顯故不更言。可悉。言數人正以無常刀有漏五陰等者□□□□□□□□言成論師明等者。案。聰法師成論章第二卷云。第三通別三苦通別有兩家。一云何通。二苦別而行苦通。釋義不同。一治城秀治師解。一切心遍無常所動。行緣領境。境逼於心。心境生苦。為通行苦。二雲見師釋。偏取心向境。是通行苦義壞苦。皆就苦受。合緣為苦。離緣生壞苦。故言二苦別。三一家解。三苦皆有通別。通三苦者。三受體。為緣所逼。即是苦。滅相毀壞。即是壞苦三相遷役。即是行苦。別三苦者。不善苦受。是別苦。中說果。名樂受。為壞苦。後心覺心行不停。心患此生苦。為別行苦也。准之可悉。言如前苦品引俱舍論釋之等者。案。疏第六卷品。引真諦所翻俱舍論十六卷云。言苦受。生時苦。時苦。滅時樂。以苦受二時故。與苦之名。樂受生時樂。住樂。唯果報壞時苦。是故樂受壞苦捨受住壞三時苦。義竝皆不彰。便為無常所遷。是故捨受。稱為行苦。准之可悉。所言捨受者。聰法師云。背苦樂故。詺以為捨。捨是功能不樂體為名。准之可悉。
疏苦定性下等者。此文可落。案。碩疏云。第二偈明無集諦此疏文。可言苦定性集諦也。康疏解云。第二偈釋失集諦過也。定則有。不從生也。下半明既不從有集也。准之可悉。次文應云。苦定性下。無滅諦也。言成論師云等者。述義解云。有餘假實二心也。無餘空心者。無餘涅槃時。滅無漏智。以灰身滅智故。今案。聰法師成論章第四卷。論云。滅三種心。滅諦。又云。一明三心滅。論言。為心滅滅諦。謂假名心法心空心。一等四執。執異我心。名假名或。執實五陰心。名法。或緣泥洹心。空心。二或是所治。空心為能治。所治是因患。能治是果患。故對舉三心。以明滅諦。准之可悉。次文苦定性下。道諦也。康疏解云。第四釋失道諦過也。修道苦。良為無定。其有定。則不可修也。准之可悉。
有苦諦下。第三總四諦等者。案。碩疏云。此一偈四諦。上半結道諦道諦是能至。滅諦是所至。今既無滅所至。故能至道諦也。准之可悉。
疏若苦有性下第二等得。言三寶等者。此文應言。就三寶中即為一別。初明僧寶。次一行偈明二寶。初中又二。初別明無僧寶。次無八聖故下。還外人僧寶。初中又三。初明四行。次及四果下。第二還外四果。次四果下。第三還外無八賢聖。若上分此。無四諦智。從及四果下。始是無僧寶。若爾者。從若上分至智何如。此第二說文也。准之可悉。問汝本有等者。案。碩疏云。所以無者汝義。凡是凡。不見不見。前來是凡是凡。既不見不見。今不應得見理生智也。述義解云。若從本不見四諦而今迴邪正見四諦理者。本不見四諦。故四諦理無。是故名亦本不境今境也。康疏解云。而言見者。此是行也。所之苦。先來不可見。今就不應見也。准之可悉。言二若乘前破等等。案。碩疏云。二者智由境生。境則無智。先來四諦無故。則無智也。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第二別明等者。言大乘論第四卷迦旃延云等者。案。彼論第四卷釋初品菩薩第五云。問曰。菩薩何以故。以相嚴身。答曰。人言。阿耨菩提住是身中。若身相若不端嚴阿耨菩提不住此身中。譬如欲娶豪貴家女。其女遣使。語彼人言欲娶我者。當先莊嚴房室。必令嚴飾。後當到汝舍。阿耨菩提亦復如是。遣智慧使。未來世中到菩薩所言。得我。先相好。以自莊嚴。然後當住汝汝身中。若不爾者不住也。以是故。菩薩相嚴身。為菩提故。今略引之。言若爾經云等者。案。大品經第三九卷中有此文。即是須菩提語。具引文解。如記初卷。今略引之。言問經言等者。述義解云。法華諸經中。明釋迦所行此也。言故夜半等者。案大論初卷云。復次菩薩厭病死。於夜半踰城出家。□年苦行破魔軍。成無上道。准之可悉。言故云五菩提耳等者。案。大論五卷云。問曰。是五種菩提。答曰。一者柔順忍。二者無生忍。及三種菩提。於三中過二。而住第三。復有五種菩提。一者發心。於生死發心。為菩提故。此中說果。就十信位。二者伏心。煩惱降伏其心。行彼羅蜜。就三寶位。三者明心。觀諸法相。分別籌量諸法畢竟清淨。謂般若相。就初六地。四者到。於般若中。方便力。故見十方佛。無生忍三界到薩般若。就七地以上。五者無上道場。煩惱習阿耨菩提。准之可悉。
疏雖復精進下第二破因果等者。言明汝謂等者。案。碩疏云。此取意破。彼意謂。乃前是凡夫。後時修因佛果。但凡時未佛。佛時復凡。成聖故也。寧得破我無因果耶。今取此意。而破之。汝義執有定性。凡時有凡。佛。雖復精進成佛。以無是無故也。如鐵中無金。雖復終日人工。不出金。准此疏文。薩婆多云。一切眾生有性佛性。但有修得佛性。此部未知大乘性得佛性故。言問小乘人亦云等者。案。世親佛性論第一卷破小乘執品云。若依毘曇薩婆多諸部者。則一切眾生有性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凡有二種。一佛性。永不得涅槃。是闡提犯重禁者。不定修時得。下解云。所立一切眾生等者。總明性有無也。彼不明空。故無性得。言修得性。亦不同大乘非有無等也。彼部言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又此部未知大乘性得佛性。故言。但有修得佛性。言分別眾生等者。此下別明修得有無也。初無性可知。次不定賢善共位以人者。疏云。謂凡夫及四念上。若不斷作逆犯重。稱為賢善。此有通作三業聖人。故曰共位。准此論文。今言。汝謂等者。指薩婆多等。故云汝也。言凡夫等者。共位以上不定有無之人也。述義解云。此毘婆沙論言。如法結玄引之。言十家釋於佛性者。述義解云。一師云。地雖有十家釋性。未有用中道佛性者。雖復眾師釋涅槃。亦總別涅槃者也。義章中真神為佛性。及以佛性等。應知也。言當現為異者。案。百論序疏云。北土略論當現二常。廣論等者。略論二常者。一云定現常。一云定當常。廣論等者。一云習滅。一云定不等。此皆言有當也。准之可悉。
有空者下論主答中第三等者。言如般若經等者。案。大品經卷中。須菩提言。世尊。諸菩薩般若。為大事故起。所謂示是道是非道。又第二卷中。佛告須菩提言。如是般若。為大事起故(乃至所有聲聞辟支佛法。若菩薩法。若佛法一切皆在般若中。般若能成辨其事。今引初文也。故肇師云等者。述義解云。釋僧肇淨名經云。法身虛空身眾生不生。無形而不形。乃至在天而天。在人而人。豈復近□□□而遠求法身乎。准之可悉。言涅槃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卷末。佛告迦葉菩薩言。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即是法身。今略引之。言涅槃經見緣起等者。案。彼經第七卷此文。今略引之。具引上也。

中論疏記卷第八(之本)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