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56
中觀論七品別釋

輸入者 周海燕

因緣第一

將釋此論可三門。初意者。今論者。一代藏經之仲心。破邪顯正之要樞也。所謂如來滅後像法之初。正法數衰。邪謬粉綸起。然則九十六術者。栖宅為淨道。五百之異部者。縈見網為尼洹。爰龍樹士頻慨聖教之陵遲。憐群生之沈淪。忽造五百之偈頌。妙小之邪迷。憐群生之沈淪。建七品之篇章。巧顯二諦中道妙理。是其意也。次題目者。中觀論者。一部之通名。釋之雖有依因緣顯道無方釋義。且依依名釋義之意。無言寂滅妙理離生常之邊邪。故是名中。般若無心妙慧。妙稱無相之虛宗。是稱觀。論者。以問答折徵為義。因緣者。此品別目。觀者能觀智因緣者所觀之境。於今此因緣。或約破四緣為名。或約十二因緣之本不生滅。或約佛法之總因緣等者。三義在之。委旨本疏釋。品第一者。類別之次第也。第三判釋者。開此品為二段。第一八不序立論之意。第重牒八不解釋之。付初牒八不。又三段。第一八不正明教體。體即二諦中道。第二能說是因緣下。明八不教用。用即二智中道也。第三我稽首佛諸說中第一者。歎法美人也。是則惟功歸佛。欲請佛之加護。稱第一者。是方等要節。大乘之至極故也。諸法不自生下。龍樹自釋八不。於長行注家委釋八不。自下論主自以偈釋八不也。開章為二段。初因緣品。釋八不之始。第二去來品。釋八不之終。以括始領終。又間六不自顯者也。第一諸法不自等二偈。舉四門無生。第二因次第緣等下一偈。外人立四緣救義。第三果為從緣生下。論主重破四緣無生。付初兩偈。先一偈利根機明四種無生。次偈為鈍根機重述不自生義。就第三從緣生以下文。三段。第一初八行偈。破四緣能生果云義。二右謂果下。舉非緣終果也。第三若果從緣生下二偈。結果既不生故緣非緣亦無也。付文一行不生果義。次半偈結能緣非緣亦不生事也。品科釋大概斯。

去來品第二(五偈疏四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依隨根次第三門來意。依隨義次第雖有七門來意。今且隨義次第第一意者。前品釋八不之始。明不生不滅之義。今品得解八不終。故明不來不去。故次品此品來也。或又品末所生果故。外人救云若畢竟無者。何故現量去來果哉云故。今重破現在去來之果也。總此品意者。外人所之定實去來。欲因緣假名去來故。明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之故。去來宛然不去來也。不動真際建立諸法之故。不去來宛然去來也也。次題目者。去者從此至彼義。來者從彼來此義也。總而以舉足下足之動色為體也。品第二者類別次第也。第三解釋者。偈有五行分別之。本疏中雖有廣略中三種科釋。今且處中說釋之者。文開四段。初七行。以三時門破去來。次去法即去者下四行偈頌。以一異門破之。第三因去知去者下二偈。以因緣門破之。第四決定有去者下二偈。以有無門破之也。品講釋。綱概此。

六情品第三(八偈疏四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有通別二門品就動淨四威儀實相。令發生正觀煩惱。今就六根門顯實相。令發生正觀煩惱。是即以性不同受悟各異故。歷令觀之。故此品來。是其通門來意也。次別次去來來故者。因緣品釋八不之始。去來品解其終。始終即彰一切法畢竟不可得之義雖爰顯。外人不受斯旨。故猶救云若爾者何經中明十二入法門耶。以此所以。對論主猶立一切法論主說此品重破之也。二者品明去來。爰外人問難云。去來不可有有見眼根。然既能見眼根。寧去來哉云也。故此品中顯能見眼根。即令入實相。既與實相相應。即不受著六根故。即名法身。故說此法門。欲使物了悟。是其來意也。次題目者。六情者亦名六根。亦名六依。亦名六衰。亦名六欲。其義各所由。本疏中釋。就中六情者。五根者能生情識。故從果受稱。意根當體受稱。故六根俱名六情也。眾生無始已來著六根。故起諸煩惱沈淪生死。外人適愚佛法。雖六根無生。猶執不除。故論主說此品。令觀六根本來空寂。故名觀六情。品者類別。第三者次第也。第三判釋者。分品為二。一者述外人立。長行一行偈。二者是眼即不有下偈者。論主能破也。分文為二段。初六偈正破眼情。二耳鼻舌身意下一偈。類觀餘五情也。品講釋此。

五陰品第四(九偈疏四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品已觀六情。今復觀五陰故者。以受悟不同故。歷法明觀行也。二者於諸方等經。明入界空。今欲釋諸經普盡空義。然於品已明界入之空。故今明五陰空。此其來意也。總品意者。一切眾生五陰之身。還為陰被害。又學人更封執五陰。種種異說之。互興諍論更起新病。故論主此等迷執重顯正觀也。若觀五陰本來空寂時。既無五陰。亦不五。亦五亦不五非五非不五。故菩薩之五不受三昧爰顯。遙超越凡夫二乘地。速還歸本鄉者也。次題目者。五陰者。受想行識也。此五皆稱陰事者。陰蓋為義。此五陰蓋於眾生。令不得解脫故也。或又云陰殺。能殺害法身慧命故也。觀者。觀此五陰本來空寂故也。品第四類別次第也。第三解釋者。此品有九行之偈頌。分為二。初七偈顯求五陰畢竟空。第二若人有問者下二偈。歎畢竟空也。初七偈為二。初六偈色陰空。受陰及想陰下一偈。觀四陰空。就初又分三。初若於色因三偈。作因果不相離之破。若已有色者下兩偈。無因門破。若果似於因下一偈。第三相似門破也。受陰及想陰下第二倒四陰。若人有問者下。第二歎美空義也。於此品別歎空故者。雖有多釋。一釋意者。此論七品相配三解脫門。然從因緣品至此品四品。正明門。故於此品更歎空釋也。品講釋斯。

疏云。大集經云。諸魔子舍利弗舞。身子答云。汝當舞當歌。歌曰。今不求陰界入。無量世來虛妄故。有貪如是法。是人不得解脫魔子聞之發菩提心

觀六種品第五(八偈疏五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雖有十箇來意。且依第一第九之意者。群機百差分故。諸教又多門故。今破迷失之六大。顯正之六大也。或又諸大乘經中。多分引虛空之喻。顯究竟甚深之法。故釋今此喻。欲釋諸大乘經也。所謂般若經中。以般若虛空涅槃經中。以佛性喻之等也。然惑者迷所喻之虛空。故還失能喻之法。故立今此品。虛空顯正虛空也。次題目者。六種者。地水火風空識也。觀今此六種非有亦非無。非相非可相。故稱觀六種。品第五者。類別之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二段。初外人立。即長行文也。二論主破。於之有八偈。分為二。初七偈相明無相。次一偈呵責門破也。就初七偈又分二。初六偈破虛空。是故知虛空下。類破餘五種。初破虛空中。初五偈半破虛空有無既已半偈。破知空人。就初有二。初五偈破虛空有見。次半偈無之見。就四段。一空相未有時一偈半。舉能無破所相有。無相法中下一偈半。舉所相無破能相之有。第三相有故一偈相與可相待破之。第四是故無相一偈。結束破也。次淺諸法一偈。第二呵責破門破也。品講釋此。

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疏五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以八義雖釋之。且依第二意者。生死患累必因果。情與陰是果也。三毒是因也。然上兩品既空無其果故。今品中空無其因也。故次品此品來。總此品中。明煩惱本自不生。故觀此品意時。不同在家凡夫煩惱現前。不同外道小乘有所得大乘等執煩惱。故惑之上更生新惑。實是諸大乘經所說之甚深之要觀也。若此品觀者。妙葉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無量諸佛道之者也。又此品。諸大乘經懺悔之法也。所謂如普賢觀經說。了煩惱本自不生時。觀心即是實相也。與實相相應故。於彈指頃。能滅百萬億阿僧祇劫生死之重罪。大師重釋其故云。夫乖理故為罪。罪即虛妄也。若與實相相應。即便符理。理是真實。以實治虛故。能滅罪。龍樹士。以無緣大悲末世重罪眾生。示大乘廣大懺悔。速令滅煩惱業苦障。故立此章也。故無相中宗行者。觀此品可成就一大事因緣者也。次題目者。就染染者名言。有總別二門。總者三毒俱累行。故總名染。別門意者。偏以煩惱名染也。所以如何者。貪是三毒之初。故偏舉之顯餘煩惱。或貪是生死輪根本。故別舉之云也。以貪名染事。於有五種名。一名愛。見一色想念。名之為愛。心遂連矚為著。纏綿深固名染。狂心發動故名婬欲方便為己物名貪。於此前三尚輕故通三界。後二遂重故但居欲界。今廣欲三界煩惱。故題染名者也。染者者能起人也。今所起之煩惱空。能起空。故名染染者也。品第六者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二段。第一外人之立。長行文是也。第二論主能破十行偈頌是也。分偈為六章。初二偈依前後門破染染者。染者及染法一偈。以一時門破也。染者染法一下二偈。以一異門破。若異而有合下兩偈第四重異門破。異相有成下二偈。第五呵責門破。如是染染者下一偈。第六類破餘法也。品講釋取要此。

三相品第七(三五偈疏五本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雖有六箇來意。且依初之一門者。從因緣品至染染者品。六品有無所相法。今此品明能相法。以能相所相不可得故。即顯有為法空也有為法既空故。無為法空也有為無為法空故。一切法畢竟空也。此觀。即觀諸法實相也。因此觀門煩惱故。解脫也。故此品來。次題目者。三相住滅三相也。小之諸人。不知三相本空。故起種種煩惱。今令三相本空。故云三相。品第七者。類別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二段。第一外人之立。即長行文是也。第二論主能破。三五行偈頌是也。分偈為二段。初三四偈。三相有之執。如幻如夢下。第二三相無之執。就初又有二。初三相。次不成下。破法體也。就初為二。第一總破。初三偈是也。次別破。生生之所生以下偈是也。總破三。初一偈無為門破。次一偈聚散門破。後一偈窮無窮破也。就別破又三。第一生相生生之所生以下九行偈是也。第住法不住下四偈破住相。第三法不滅下七偈破滅相也。就破生相文為三。初五偈展轉相生破。即薩婆多宗。次如燈能自照下一偈展轉相生破。則破僧成實也。次此生若未生下九偈雜破異計。則五百產等也。次就破住相三段。初一偈三時門破。次二偈不滅門破。三自他門破也。就破滅相文。有二段。就初文又為四。初一偈三時門破。次一偈不住門破。三是法於是時下。一時異時門破四一切諸法下。待門破也。若法是三偈。又一因滅相品講釋此。

觀作作者品第八(二偈疏第六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上來七品周略破人法。明大乘觀行。此下十品廣破人法。廣明觀行。十品為二。初四品正破人傍破法。次六品正破法傍破人。所以然有二義。一依觀門次第。所謂無生易得。故初破人。無生得。故後破法也。二前周約說法次第。故多從深生至淺。後周據次第。故從淺至深也。就初四品。作作者品明人法之用。本住品人法之體。燃可燃品舉喻合破體用本際品窮人法之源也。次三相品之次此品來者。從因緣品至五陰品。破諸法空解脫門。從六種品至三相品。明求一切不可得。故名無相解脫門。從此品至一論末。明求作者不可得。故為無作解脫門。故無相之次欲明無作。故此品來。次題目者。作者所造業。作者能造人也。以業名作所以者。本疏中有三釋。作者之義亦爾也。品第八者。類別次第也。第三解脫者。有二偈。分為二。初一偈作者。次一偈破受與受者。就初有二。初十偈破人法有之見。次因業有作者下一偈。破人法無之見。就初義分五門。文科四段。義五門者。一人俱有故。無相作門。二者人法。俱無故。三半有半無故。四一無故。五人一法三人三法一故。無相作門也。文科四段者。初六偈之實有門。次作者定不一偈。半有半門。三有能作一偈門。四作者不作等二偈。人一法三人三法一門也。次因業有作一偈。第二破人法無見。但付此有二釋。若依後釋者。上來破病。今一偈申經云也。次如破作作者受者亦爾二偈頌文第三破受與受者也。品講釋此。

疏云。初章四對之過。即是前。若有作者。亦有作業。作者作業。即無因

觀本住品第九(二偈。本第二。疏第六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雖有八箇之來意。且依第一之意者。品中破作作者人法之用。今此品中破本住并六根人法之體。則是根本也。所謂神及諸根。然後施造作之用故。故今品中破其相本也。或又品中破即陰我。今品中破離陰我。故此品來云也。或又品中內道所計人法。今品中外道所計人法。故次品此品來云意可有也。次題目者。釋本性三義。神我本來有故稱本。在諸根之前住故名住。是偏約人釋名也。二神為諸根為本。諸根依神住故。以根名本住也。是即從本立名也。三本有神故名本。諸根後生依本住故稱住。是通人法立名也。本疏中雖三釋。多分以神我名本住也。或又以有所得大乘師所說所著佛性如來藏等名本住義可有也。第三人文解釋者。有二偈。分為三段。初十偈破本住明眾生空義。次一偈諸根諸法空義。第三眼無相住下一偈呵責外道橫計人法。就初又分三。初五行六根外撿之。明無本住旨。次一切等下四偈。就六根之內求之。明無本住旨。第三眼諸根一偈。就四大之中求之。明無本住義也。品之講釋大綱斯。

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疏第六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雖有十箇來意。且依第四之意者。上兩品中。雖明人法體用本來寂滅之旨。惑者之情猶不止故。重引喻救之云。燒薪之用。名之為燃。薪受燒之義。名之為可燃。以此喻況法故。神有御陰之功。陰御之義云故。論主又立今品明燃可燃本空之旨。顯能御之神我所御之五陰本空之旨者也。或依第九意者。此品窮深極淺之說也。極淺者。謂指因前之事故也。窮深者。涅槃經云。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此因緣涅槃之飯。令諸弟子悉甘嗜。若依第十意者。眾生見有薪火故。為煩惱初縛。故令斷之。故說此品。是其來意也。次題目者。異釋邊邊故。燃可燃之不定也。然多分以外道所計之神我名燃。以眾生所具之五陰稱可燃也。或又以智慧名燃火。以煩惱名可燃。義可在之也。此品中觀燃可燃。俱本來空寂。故為品之名也。品第十者煩惱次第也。第三判釋者。偈有十六行半。分為三段。第一四行半偈頌。外人所引之闢說。第二以燃可燃一偈破法說。第三若人說我之一偈。正呵責外道。就初又分六門。所謂初七偈一異門破。若因可燃燃下。第二相待門破。因可燃無燃下二偈。第三因門破。燃不餘處來三句。第四外門破。餘如去來說之一句。第五三時門破。若可燃無燃下。第六五求六破也。以燃可燃法下一偈文第二破法說。若人說我下。正呵責外人也。品講釋綱概斯。

觀本際品第一(八偈本第二。疏第六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有六箇來意。今且依第一之意者。中論呵責外道。宣若人說諸法異相。當知如是不得佛法味。是以外人引眾生往來生死本際經說。難論主故。論主重述義本不可得之義。欲會通經文。故此品來。第三意者。上來諸品明人法本空。今此一章明萬化根本無也。第四意者。欲釋諸大乘畢竟空之說故第五意者。欲三際不可得之經說。所謂大品經中。菩薩前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故。欲釋此義故此品來。第六意。釋十八空無始空義故。此品來釋也。次題目者。本際者。人法始起之處也。此品中明生死本尋不可得之義。故為品題也。品第一者。類別次第也。第三入解釋者。開品為二段。一外人引經問起。即長行也。二論主說偈答之。偈有八偈。分為二。初六行之偈頌。破在生死之際云義。後諸所有因果相及可相法下二行之偈。以例破一切法本際。就初分文為二。初一偈半。明無生死始終間。是故於此中下四偈半。第二明生死也。就末後二偈。初偈引法。次偈破法也。品講釋斯。

觀苦品第二(十偈。本第二。疏第七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有五箇來意。初意者。品中無生死無本際故。外人意引經難論主云。經中說生死是是苦。涅槃是樂也。既說有苦。即應生死生死者。又可有始終間云也。或又如來即唱三界皆苦。此說是佛教之源也。既此教。即知有苦云事。有苦故則可生死無生者。佛說何物苦耶。若依第五意者。令眾生拔苦與樂。故說此品。意者。若實有苦人。不可離苦苦本來空故。正能離苦。故論主立此品。宣諸苦本空給處也。次題目者。於一苦三苦八苦廢立一苦者。教主釋尊初生之時。墮地即行七步。以手指天。以手指地。而說偈言。天上下。為尊。三界皆苦。何可樂者。此即一苦教也。三苦者。壞苦行苦也。次八苦者。生老病死離苦怨憎會苦不得五陰盛苦也。今此品中。一切諸苦皆自性本來寂滅。故云觀苦也。品第二者。類別次第也。第三解釋者。此品有十偈。開為三章。初一偈總非自作他作無因作之四計。次八偈第一釋破四計所以。第三一偈例破諸法品科釋取要斯。

觀行品第三(九偈本第二疏第七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雖三箇之來意。且依初意者。品中破果故。今品破其因也。何以知者一切眾生三行故。感三界果報。所謂起界行故生三途。起福行故生人天。作不動行無色界。故知行是因也云事。第二意者。為釋上苦義故來。凡所以者。偏由流動起作生滅所遷故名苦。今既生滅遷義故。顯當有苦也。第三意者。上諸品皆破實有人法。故外人重計虛妄人法。故為破之此品來。次題目者。於具有二義。一者流動起作。念念不停義。善惡因果諸法此義。故稱行也。二者善惡之因引人常令流行生死。故名行也。今此品中。一切不可得也。故云觀行也。品第三者。類別次第也。第三解釋者。有九偈。分為三段。初七偈人有虛妄人法計。次不空法下一偈空義大聖空法一偈。第三空空有一切皆破也。就初四。一外人立義。如佛經一偈是也。二者論主破。虛誑妄取想以下二偈是也。第三諸法無性一偈。外人轉救也。第四若諸法有性三偈。論主重破救也。品講釋斯。

合品第四(八偈本第二疏第七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品中明諸法待無絕故。外人則信之。有待有絕。不可相應般若。今待無絕始云相應實相真理故。今又破之。若執待無絕者。爭可有合散耶。故明不見與不合與不合方般若相應也。第四意。行品性實五陰。今破緣合根塵故。上來破其實有今破其假有。第五意行品中雖破異義。略破故義猶未盡。故今品廣破之。破異所以者。合必由異起故破之。異義既無也。可合破也。第六意。含識之流皆有萬像。故起惑障。明求一切法異義無從。故此品來也。次題目者。於合四種。一者世間人云。六根六塵和合。二外人云。精神意塵四和合知。三毘曇人。別有觸數和合根塵云也。四成論人云。根與塵和合無別觸數云也。今品中明此等無從。故名合也。品第四者。類別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三段。初兩偈縱異奪合義。異法當有合下五偈。第二正異。是不自合下一偈第三明異故合也。品講釋斯。

有無品第五(一偈本第二第七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上來諸品處既破有無。故六種品中云。若使有。云何當有無。乃至行品云。不空法。即應有空法。實不空法。何有空法。如是破畢。但上來略破也散破也。今廣破也束破也。廣略成次。故此品來。所以須廣略之二破者。有無諸見之根。障中道本故也。次題目者。於有無有多門。佉計中有果為有。世師執果為無也。薩婆多三世實有為有。曇無德二世無為無等也。今此等有無明無從故。名觀有無也。品第五。類別次第也。第三解釋者。分品為二。一離破有無。二合破有無。付初又四。初二偈破有。二法自性下。有。三離自性他性下。破有。四無也。若人見有無文第二合破有無也。文分四。初序其四失。佛能有無下。引佛經有無。三若法實有性下二偈。重破有無釋成捨義。有即著常下兩偈。出有無過釋破有所以也。品講釋此。

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本第二疏第七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外道小乘有所得大乘人等。竝計實有可斷縛。實有能斷之解故。為破此實有執此品來。次題目者。煩惱縛身故稱縛。解者以智解脫之故名解也。於今此種種異解。所謂毘曇人意立子果二縛成實者云。煩惱迷境障智縛於眾生大乘人云。二種生死縛。五住煩惱子縛。所方解者。毘曇人云得道。則云以有解斷惑成實人云見空成聖。即空斷惑也。大乘亦同成實。云以空解斷惑。今此品中。觀此等縛解求之無從。故為品名。品第十六者。煩惱別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二。初四偈破縛解根本。次六偈破縛解。就初又有二。初三偈破縛本。諸行若滅者下一偈。第二破解之本。諸行生滅相下。文第二正破縛解。三段。初一偈總破縛解。若身為縛下。第二例破縛解。就文為二。初二偈別破縛。二縛有解下。另破解。第三不離生死下。總無縛解也。品講釋此。

觀業品第七(三三偈疏第八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雖有五箇來意。且依第二意者。為釋諸大乘經懺悔業障義此文來第三意者。小之人不知諸業之本性空義。故種種推畫。異計諸業之相貌。故破此等異計。欲明諸業之本性空義故此品來第四意。有所得之人謂有性之業。生修懺悔。更增新惑故。為破之故來(云云已上通門之意也)。次明別門來意者。前品中明無縛解之旨。爰外人云。無縛者。何可業耶。既業。定可有煩惱。故今為明諸業又空寂也。此品來也。次題目者。業者造作義也。於業有多門。所謂口意罪福不動業現生漏無漏等也。此品中觀此等諸業本來空寂。故云觀業也。此品中觀此等諸業本來空寂。故云觀業也。品第七者。類別次第也。第三入言解釋者。三偈。分為七番。第一初六偈。正破業體性。文為二。初五偈外人之立。次業住至受報下一偈論主破也。外人立中明一業二業三業七業之廢立。如牙等相續下。文第二破業相續。文為二。初五偈外人立。若如汝分別一偈。第論主之破也。就初五偈。初四偈業相續。後一偈十善業道也。第三今當復更說下七偈者。文第三破不失法。有二。初六偈外人立。若度已滅下一偈論主能破也。就初三。序正說解釋也。文第四雖空亦不斷下七偈。破斷滅邪見。文為二。前二偈申二諦中道。明離業二見事。若業有性者下五偈。破定性之業也。諸煩惱及業下一偈。第五破果報無明之所弊下三偈。第六破業人。如世尊神通三偈。第七番破所見事。品科釋此。(番者外人與論主相對問答故云番歟)

觀法品第八(三偈本第三疏第八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中有三義來意。第一意。觀行通方。前懺悔業障。後修觀門。故今前品觀諸業之本空。今品中觀諸法本空也。第二意。從品初至觀業品迄諸品中。歷法別觀。今此品一切法空。故云總觀也。從別至總故此品來。或又此論之五品開為三段。初七品。破洗人法諸法實相。今此品。次明得益。從觀時品已後諸品。重邪執重明實相也。第三意。上諸品明實體。今此品明實相用。體用成次故品來。次題目者。觀法者具含二義。所謂一者觀顛倒不可得故。二者。觀若法若人萬化諸法本來空寂故。稱觀法也。品第八者。類別次第也。第三解釋者。分此品為三段。初長行發起第二偈本正明。所謂觀法相貌。第三以長行解釋也。就第二正明觀法。有二偈。分三段。初五偈明聲聞稟教益。次諸佛我以下六偈。第二明菩薩稟教益。文為二。初三偈明菩薩觀法。就文亦有二。初偈標方便實相章門。次兩偈釋二章門。初偈釋實相章門。次偈釋方便章門。第二自知隨他三偈。明菩薩人相。初二偈明實相方便益。後一偈中道涅槃之益。若出世一偈第三明緣覺益也。就長行。本疏中雖有委悉之義科。略之。品講釋此。

觀時品第九(六偈。疏第八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從上七品。破迷執實相觀法品。明三乘益。從此品以三品。重明實相。使未悟之徒因而得曉。令已解之者增明觀行。故此品來。次題目者。於時二道之所計非一准。所謂外道二師。一云。時體常住。為物為物為了因。但不為生因不生諸法故。二者。別有時體雖是無常也。能為物作生殺之因也。於佛法亦有二師。一者譬喻部意。別有時體。非色非心體常住也云也。二者毘曇意云。法別無時體也。今破此等諸計。觀時本來空。故為題也。品第九者。類別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偈為二。初四偈就待不門破之次兩偈就相門破也。品講釋此。

因果品第十(四偈。疏第九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因果是眾義之宗。信之根本也。然惑者多謬故。上來之諸品中。處雖破之。今別別立品。欲委明之也。第二次品此品來者。品中三世時。爰外道云。無時者。不可有因果。然既因果。若爾者。云可有時。故今重破因果。是其來意也。次題目者。於因果三種。一者相生因果。如泥瓶之類。二者相緣因果。如捲指之流。三者了因因果。如燈了物萬行了出法身也。今此品中性實因果。申明假名因果。故號因果品第十者。類別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二段。第一別破十家因果。第二總破一切因果也。就初雖有十段。束為五雙。第一初四偈有無一雙。第二若因與果因下二偈。與不與一雙。緣合時下二偈。第三一時前後一雙。次若因遍為果下二偈。第四滅不滅變一雙。若因遍果一下偈。第五遍不遍之一雙也。若言過去因下三偈。文第二總破也。就之又有五雙文。初四偈第一合不合破。若因空無三偈。第二空不空破。因果是一者下二偈。第三一異門破。若果有性下二偈。第四性無性破。若從眾因緣下二偈。第五結合不合破也。品講釋此。

觀成壞品第一(十偈本第三疏第九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本疏中雖有六箇來意。且依第二意者。外人於十品。別世間法故。論主又別而破之。今品中總世間法故。論主又總破之。故上別立別破。今總立總破。成次來。又依第六意者。小人經中五輪世界三災世界五陰眾生。離散便眾生壞。乃至現見瓶衣成壞人之生成壞等。謂有成壞。故起愛見煩惱。造業受果故。為破此見故立此品也。故論文云。若謂以現見生滅者。即為是癡妄。而生滅等也。是其來意也。次題目者。成者和合義。壞者緣離散義也。本疏中釋其相出四義。今此成壞不可得。故為品名。品第一者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八門。初五偈第一共離門。盡即有成下一偈。第二盡不盡門。若於成壞下一偈。第三相門。若法性空者下一偈。第四空不空門也。成壞若一者下。第五一異門。若謂以現見三偈。第六生滅門。若有所受法下四偈。第七常門。若初者下四偈。第八三世門也。品講釋此。

如來品第二(十六本第四疏第九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本疏有總別二來意。初總來意者。大乘觀行二門。一世間人法不可得。前品明之。二者觀出世人法不可得。故下四品來也。第三別次品此品來故者。品末偈云。求三有不得。爰外人云。離三有則可如來。故計可如來。故破之。故此品來(雖有多來意略之)。次題目者。據法而言。如而來。故云如來。約人為論。如諸佛來。故名如來。就化物云之者。如感而來。故云如來也。正義此。次就他宗云者。外道小乘大乘等也。今破此等所計如來。略顯正佛相。故號如來也。品第二者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二。初外人之問。長行是也。二論主長行略答。次以偈廣答。偈有十六偈。開為五間。初十偈第一破有是佛云執。不可說下二偈。第二破空是佛云執。邪見深厚者下。第三了簡空有所以。如來戲論下。第四呵責外人。如來所有相下。第五略示佛相。就初又三。初八偈破人是佛云執。又所五陰一偈破法是佛云執。以如是義故下一偈。總結人法也。品講釋此。

顛倒品第三(四偈本第四疏第九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品所明如來品。是能離之人。當品所明顛倒。是所離之煩惱也。故次上當品來。或又品之末文云。如來所有即是世間性。是以外人疑云。世間煩惱為性。如來離染為體。其義既異也。如何云如來世間之性耶。是故今明顛倒不生即是如來。故此品來。次題目者。於顛倒通別二門通門意者。一切有所得皆是顛倒也。次別門者。三倒四倒八倒十二倒也。三倒心見。四倒常樂我淨也。八倒者。生死四倒涅槃四倒。合云八倒十二倒者。認四倒有想心見也。此品中明此等顛倒本來空寂故為名。品第四者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偈為二段。初二偈。破煩惱顛倒生義。次二偈。外人治道煩惱義。就初為二。初一偈。破煩惱顛倒如是顛倒滅下一偈。總釋破意。就初為二。第一煩惱。分文為四。一外人立。從憶想分別一偈是也。二論主破。若因不淨等五偈是也。第三外人之救。色聲香味觸下一偈也。第四論主之能破色聲香味觸及法體六種下一偈也。於無常著常下九偈。第二破顛倒。文為三。初四偈。以性空門破倒不倒。有倒不生三偈。以三時門破倒不倒。若常我淨下兩偈。就實不實門破倒不倒。若煩惱性實下二偈。文第二外人治道煩惱義也。品講釋斯。
付此品。於本疏。今破出世章門也。何故明顛倒耶云事。重種種釋在之。

四諦品第四(四十偈本第四疏第十本)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且依第二意者。顛倒如來所離。四諦如來之所證所說也。是以初於鹿野苑。四諦法輪。終於雙林。說喜之教。是則四諦迷悟之本。賢聖之所觀故也。次列次顛倒品來故。上能迷之惑。四諦者所迷之境故也。能迷所迷成次此品來。次題目者。四諦苦集滅道。於之有無無量二種四諦有量四諦者。小乘所觀。以三界因果苦集二諦。滅之智慧道諦。所無為滅諦也。無量四諦者。以二種生死苦諦。以漏無漏集諦。滅之智慧道諦。以所證真如法身滅諦也。然小乘人執這為性有。有所得大乘人為實無。俱迷正因四諦。故論主愍之明之。故名觀四諦也。品第四者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二段初六偈。第一明外人過論主解空為失。第二三四偈。明論主答之還外人。就初為二。初五偈過論主無出世法空法因果下。第二過無因罪福世間法。汝今實不能知空空因緣下。文第二論主答也。分文為三。初三偈明外人迷空。文為二。初六偈明橫邪難。文為四。第一三法諸佛依諦下。第不知二法。不能正觀空下。第三不一法世尊是法下。第四執一法。汝謂我著空下。第三明論主悟空故無失。文為四。一空無失。二空義為得。三出過。四眾因緣生法下二偈。引經證。若一切空下九偈。第二學外人著有。有空者下二偈。第三誡勸也。品講釋此。

涅槃品第五(四偈。本第四。疏第十本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品所明四諦中。三諦一滅諦。然其一滅者則今涅槃之體。故次上此品來。又一明之故者。涅槃者安神之本宅故。凡聖歸故。諸佛菩薩出世造論之本意。遂捨生死令歸涅槃故。最後說此品也。是其來意也。次題目者。釋涅槃不同。所謂外道七師。小乘說。方等四計等也。委旨本疏。然總云之者。涅槃者滅之義。滅生死之患累歸寂滅義也。然法性未曾生死。亦非涅槃。但對眾生虛妄故。強云涅槃。若生死止息涅槃變亡。故云是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今此品中觀此義故。云觀涅槃也。品五者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三段。第一八偈。論涅槃涅槃世間下五偈。論生死。第三諸不不可得下。總結也。就初有二。初十六偈。明所證涅槃邪正如來滅度後下。第二論能證之人邪正。就初又有二。初十六偈。明所證涅槃邪正如來滅度後下。第二論能證之人邪正。就初又有二。初三偈。略破涅槃申正涅槃。次三偈。廣破涅槃申正涅槃涅槃世間下。文第三論生死。文為二。初二偈。明世間涅槃平等如來滅度後下。明涅涅槃諸見平等諸法不可得下。文第三總結也。品講釋此。

十二因緣品第十六(九偈本第四疏第十末)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於此論大分為二章。所謂前五品。破大乘迷申大乘觀行。以下之兩品。破小乘之迷申小乘觀行。是即為利鈍之二機說小之兩教。然在世之人利故。各悟道益。滅後之人鈍根故。學兩教還成迷失。依之四依出世破二迷中兩教。今論是其根本也。自餘之諸論之中。具破二迷竝申兩教事無之哉。一代申之論藏破邪顯正之要須。遍在此論是其來意也。次題目者。此品中明十二因緣前後相生。故為品題也。無因因之見。二緣相生。此則借妄止妄給也。是即佛說小乘教本意也。然鈍根之類還執定相論主破此執。欲於令終大乘悟入。故為品題也。品第十六次第也。第三解釋者。開品為三段。初七偈三句十二因緣順觀。次一偈一句逆觀。就初為二。初六偈別明十二因緣。次一偈三句總結也。品講釋斯。

邪見品第七(三一偈

將釋此品。可三門。初來意者。前品中依小乘意。明十二因緣訖。今次破彼邪見。故此品來。次題目者。此品中邪見故為品名。然於邪見有三種。一外道。二破學小乘者語意俱失之者。三破學小乘者。得語失意者。所謂聞十二因緣教。計定等也。第三解釋者。分品為二段。初兩偈第一邪見過去世我下九偈。第二論主能破也。文為二段。初二偈。就理破二世之八見。就初又有二。初一偈廣破初偈四見。我於未來世一偈。第二略破彼偈四見。若天即是人一。第二就事破二世之八。文為二段。第一初六偈。破過去世四見。若世間有邊下九偈。第二破未來世四見一切法空故。世間常等見下二偈者。文第三重破大乘人法。明大乘觀行。推功歸佛給也。所謂初之一偈大乘觀行。次一偈推功歸佛也。一論之講釋綱概斯。

七品講釋訖

疏云。一切法空故下。三分。初五品。破大乘人法大乘觀行。次兩品。破小乘人法小乘觀行。此二竟。今第三重明大乘觀行。次偈推功歸佛。又初偈明美法。次偈辨讚人。初偈來意者。上說未盡。今略明之。一者初大後小。明小從大出顯出生義。次前小後大。明收入義。出生即從實起權。收入即攝權順實。蓋是三世十方諸佛始終。權實意也。

大永七年(丁亥)一月一日之夜(子剋)記功了。從去月頃始記之。今月今日功訖。於法花等者品釋雖在之。於當論未之。仍記之。每日之勤行可讀之志在之。年來所望之間記之者也。殊當年悲母妙祐第七年忌相當之間。為資彼追善中論并本疏加一覽以次。即記此講釋畢。併守吉藏大師之本疏之科釋記之。雖然拙學愚昧之上。率爾間所記。定謬可多之後覽之輩可直之。仰願者三寶冥眾。三國傳燈諸大諸師。八幡三所。內寺外護善神。當本願武皇帝等。哀愍納受所志之聖靈。并身他身等。遂西方之往詣。速登無上覺位矣。
三論圓宗妙門擬講。快憲。(四七歲)
  于時文六年(丁酉)六月八日書功畢。先年雖記之。未不能清書。今年寫之清書之者也。以此功奉資大佛八幡二荒清瀧等武帝等御法樂者也。此雖書置之。可傳法器無之。又未來可講不可得也。偏捧三寶法樂。近者往詣西方。遠者無上菩提奉祈者也乃至法界平等利益
  擬講 快憲
四日。於八幡宮新造屋。加切點功畢。
七日。於金藏院加朱點畢。
右以快憲擬講手書之本寫得之了。然原本闕初業故。以三論總釋之意補其闕加之。於蟲損磨滅之句。考於本疏。尋於義。全寫微功了。所翼三論燈永期三會中觀巨益普度群有耳。
明和六年正月五日
印公祥(年五二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