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本文抄四

輸入者 周海燕

造論緣起

問。依有觀可顯真理乎。
疏云○智緣空起。為所由門。顯真如。名二空理。理體雖有。離空。性是空。說為二空。從能顯說(文)。
祕云○問。眾生執有。以空為門。破病顯理。眾生執空。應有為門。遣執明理。答。若破空病。說能除。若論顯理。要資空觀。問。有觀有相。即不顯理。空相不遣。豈得理耶。答。由空為門。遣能所取。方泯二相。而能證理。從所由門。名空顯理。理亦無失(云云)。
疏九本云。論性顯二空圓成實。如無性故。述曰。病多起有但說門。若空病生亦立有性(文)。
廣百論六云。諸法真理空性。空為門故說為空。真理非空。空為門者。真理非有。應有為門。隨機說門。有亦無過。然其門義順在於空。有等皆順執心空空空等皆違妄執。故有智者說空言。一切有無等執。悟法真非有非無。而起有無分別戲論(文)。
發二云○問。真如之理二相俱無。空有雙除方能證會。有相除遣可說如前。空相除遣加行。答。加行修空非唯遣有。若取空相還以空除。謂觀行者以修空故。於內空還生。即以空心作意除遣。故於所虛空相亦無。故深蜜經第三卷中。說空作意除遣十相。彼第十云。即於彼相對空性作意思惟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處處經論皆此言○問。若說證理要總空。不由了觀所取非有其違教理。如何會通教相違者。二十唯識敘難云○論主解云○然達愚夫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諸法無我如是乃至法無我。非諸佛法性亦都無故名法無我攝大乘論第六復云。四尋思如實智便能悟入三性無性○彼論頌云。名事互為客○彼無故此無。是則入三性無性菩薩解釋已。於彼總顯二頌意云。此中但遣遍計怕執各別心境。伏除分別不無其事○若總空方能顯。即應圓成依他起上依所執所顯。何故但說所執都無。答。諸聖言教可以尋。不隨文而生執著此等法相道理。或依菩薩加行心。或約真空後所得智故。境所不同。理實親能引生聖智。要總空為加行也。豈別觀察所執性無存依他親生正智(文)。
唯識章云。
問。安惠論師意可許五識煩惱障相應乎。
要云。根本為重者。安惠本義有漏心中皆有法執。何等名重。何者名轉。若六七識煩惱名之為重。分別廣故。計執深故。五識之中煩惱若輕。引故。眾生執故。若第六識所知障名重。計深解廣。由與惠俱引生五故。為引業因生第八故。行相猛故。五八識障名之為輕。執淺解略。引生。行相不猛。非必惠俱故。第七都無法執。此輕重二種別故。論遂說言由我法二障生。不爾。如何名由及具。但是法執必帶人執。非此師義。不說五八有眾生執。不說第七有法執故(文)。
燈云。
障章撰集記(元興寺智船等)云○問。第七第六人執故。煩惱可有。五識人執云何煩惱耶。答。依第六人執引生五識煩惱。問。若爾。依第六法執引生第七識者可有煩惱。彼依第六力第七平等智起故。答。起或必依所依力。不假法力。第六於第七是能依故。不假彼力起解通能所依。所依力故。平等智依彼第六力得故。約等既別故。不可例(云云)。
問。二乘聖者可證生空真如乎。
燈云。證解脫者○具足三事乃名般。今二乘人能證彼真如理體。但能悟此真理體上離煩惱障染覆義邊。名證解脫。以二乘人不能證悟法空真理。但能悟生空一分。雖生空。又不知親證。但名解脫。非解脫云云)。
周記云。燈不能證彼真如理體者。此約二乘不能全證生法理也。非總不證名不證也。雖生空。又不和知親證者。無分別智生空時。與境冥無行解。後得智起緣之時。但能見加行之心。而不自知親證真理。的以不得解脫云云)。
玄贊七(化城喻品)云。三昧城者○如二乘人所起四倒正智生空。猶未起執。後時觀前正智行相。不親故。乃見加行所求行解。便謂為真。遂起四倒。此亦如是。非無漏心乃世間定皆是法執。出彼心後方起執故。此護法義(文)。
問。契經中以金剛心菩薩等覺云云)爾者燈師何悉之乎。
問。樸楊大師如何釋耶。
燈云。西明云。三藏解。等覺者。無間解脫同斷障。故言等覺。非謂解齊名之為等。今又助解。約所證理。後更無障障所證理。故見分明。不同此前猶有微障了不云等覺。此云等覺。但約根本。非據後得。今此菩提。意說。後一切種智不同前故。云云)。
祕云。廣義燈義解等覺妨。相傳三釋。一云一剎那正體與佛平等等覺。依時言對彼名勝。二云。真智平等。後智劣佛。三云。真俗二智俱未究竟。不名平等無間解脫同斷障故說等言○詳曰。雖三解。疑猶未遣。且金剛位理無間道。何時對之云勝。設云此位有多剎那平等者。是何剎那。彼俱無間。未可於中分成勝劣。若勝形前前非等覺。何過須釋。若形二智名勝等者。障猶未盡。復未證。以何等。若對為等。有矣。而文未見。由斯三釋皆未敢依。未所據。而所據。今助一釋。得法而皆得之菩薩稱等。所自在離障圓極。故佛云勝。故大般若五云。云何知已圓滿。第十法雲地菩薩。與諸如來應言異。善現。是菩薩圓滿六波羅蜜多‧八定‧三七道‧三三昧五眼六通十力四無畏無礙無量八不共‧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佛法故。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便住佛地。是故當與諸如來應言異。釋曰。現正等覺一切智。極通達道相智。現等別覺是一切相智○准于此文。異之言等之別名。障未離等顯為勝據斯憑於理通矣。問。勝劣差等義焉在。答。約所得德名數差。等言德數。不據用齊一同圓極等也。故度論云。如月四日五日雖同是月。不令潮。得潮異。而菩薩亦復如是。又如向勝劣性差聖名同也。如言燒依。一分亦轉。據斯相形。等勝無咎(文)。
問。於云或執諸識用別體同(云云)爾者。八識體一歟。六識義歟。
問。爾者今此文可攝七識體一計耶。
疏云。論或執諸識用別體同。述曰○即大乘一類菩薩。依相似教說體一。攝論四說意識菩薩計。一行及行教。遊歷諸境故說行。復言行。第二故。二依五根所行受教。三依六識身皆名意處教。四又深密瑜伽等。說如一鏡上有多影像教。五如中有多波喻教。此恐違至教故說一識。有云。意識但說前六識意識。理必不然。此說八識是一故(文)。
燈云。四明云。有說八識為一。有說但執六識為一。不說七八。雖有解。取此為正。所以者何。世親釋云。唯除別第八。故彼論云。非離意識別者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故知第八。雖無正文。准理第七雖意別有。要集三解。第三同此。亦判為正。今謂不爾。無唯言。可所會。既說唯除別第八。更許六別第七。乖論唯言。要集又會。如深密經文。唯顯第八與六。意中合說第六七。故彼意第八識。本未信第七末那。故世親述彼唯除第八不除第七。若爾。那世親不依楞伽所說第八與七水起浪。執七為一唯除第八。又復無性但言此中無別餘識。耶知不一類諸師依楞伽經水起浪八識體一。此論但云諸體同。諸言無簡。又無著攝論云。一類意識彼彼轉得彼彼名。如意思業名身語業。依彼論文。既云意識。明不許多。又云如意思業。只說思分為三業。非別二思。若許餘識。喻不相似。不名意。是故無性但總說言無別餘識。世親攝論唯除第八。更別師義。如古因明師立能所成。多小各別非皆相似。古意師亦如是。非可違論說六為一將作正敘(云云)。
世親攝論四云。論曰。又於此中有一類師。意識彼彼轉得彼彼名。如意名身語業。釋曰。一類菩薩意識體。彼復次第安立顯示。如意思業名身體。彼復次第安立顯示。如意思業名身語業者。思於身門轉發是身業名。於語門轉得語業名。然是意業意識亦爾。雖復是一。依眼轉時眼識名。如是乃至依身轉時得身識名。非離意識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文)。
無性攝論四云。論曰。又於此中○名身語業。釋曰。又於此中有一類意識者。此顯諸師所差別。謂一類菩提薩埵意識性。彼彼等生時得彼彼名。所謂眼識乃至意識。此中無雖餘識種類。此如何等如意思業思在身處所。發動於身則名身業。在語所發動於語則名語業。與相應為業。意識亦爾(文)。
兩論文俱廣。恐繁略之。
論七云。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緣相應異故。又一滅時餘不滅故。能所熏等相各異故(云云)。
疏七本云○此三義釋不可定一○攝論世親第四敘意識菩薩。今不同彼故不可定一(云云)。
問。清辨菩薩可立有無心義耶。
疏云。然清辨計總撥法空。為違中道強立境。諸心所即是境。有何心也。順世外道亦立四大種色。若依此義四句分別清辨順世無心中道大乘境。小乘多部有境心。邪見說都無心境○又四句分別有見無相。謂量部師○有相無見。謂清辨師。俱有。餘部及大乘等。見俱無。即安惠等等(云云)。
上文云。清辨計言。若論世諦俱有。若勝義心境俱空。經中所言唯心等者。識最勝故。非無心實有境也。德光論師小乘學。造十地疏。釋一心言。如言王來。非無臣從。舉勝者故。非謂唯心便境等(云云)。
又云。論或執如境非有。述曰。此第二師。即學中。百清辨等師。依密意教說諸法空。便亦撥心體非實有。彼量云。汝如境非有。許所知故。如汝心境。清辨俗諦境許有。今就中道自違失。又掌珍中。勝義諦。說有為無為是空等。皆如彼說(云云)。
西明疏云。或執如境非有者。即是第二清辨計。三藏解云○然彼清辨世俗俱有勝義境俱無○三藏又解。清辨菩薩見相分中。唯分而不立見。且如眼識緣青等時。即是青。離等無別能緣。餘亦准此。作此言。或執論主所說非有也。問。若爾。如何前說俗理有。解云。前言通說境俱有。答。舉虛實。以虛從實故。境即如親光俱有。以假從實無相。引亦應爾(云云)。
義記云。測云。三藏解云○餘准此釋。乃至真理時。非是真空。空無別能證真智。案云。測師未了三藏之意作此釋。故法師云。清辨論師心境俱有。但是俗相故說。彼宗但是相。非能緣之見。中於世俗心境但有。然有差別。境實心虛。以虛從實故名唯識云云)。
論二云。心心所能緣。相應不能緣。如虛空等(文)。
疏三本云○清辨亦云。若約勝義諸法皆空。唯虛偽。如幻化等。若約世俗見相俱有。許有境。故非唯識。識於境有何體用。故知諸法無心。若言心等有緣作用許。有實作用。便非釋子。亦違聖教。今且違汝。一切境。故能緣相決定是無(云云)。
祕云。疏清辨亦云等。義由勝義諦。非但能緣之相。心體亦無。論文既說心心所。但緣境時。緣相。故知唯就世俗以破。諸師皆云清辨有相無見者。此不宗。彼世俗唯識故○詳曰。非善破也○疏中既云。若約世俗見相俱有。今且違汝。一切境。此是不許彼有見耶。若言破餘不斥疏者。他可通。自立不爾。既據世俗見相俱存。何理獨遣彼能緣相。又言心體為現種耶。若現行者既能緣。何名現識。可審詳諸(文)。
補闕章下(二量義)云。大乘之中。清辨菩薩世俗諦中有無見。但虛偽境瑞何有其心。勝義諦小乘一說部見相俱無。
唯識章云。或順世外道清辨等成立唯(文)六卷私記三云○問。其順世外道清辨等成立唯義如何。答○疏述清辨計云。若論世諦○非謂唯心便境等(云云)又下文云。然清辨計○有何心也(云云)貶量云。且如眼識緣青等時。即是青。離青等無別能緣乃至真智證理時。真空。空無別能證真智。雖據世俗心境俱有。境實心虛。虛者從實境(云云)問。三論宗難云。清辨宗中無說境之文。何法相妄語耶。此難何通耶。答。法相通云。三論不善宗。不得清辨之意云爾也。彼宗立五佛性中云。因緣不地轉而為五。故知有境也(是明詮僧都之義也)又有云。立真性有為空。其即境故(云云)。

總標段

問。本頌中由我法云云)爾者假言大師何釋耶。
疏云。論由我法至彼依所變。述曰○假有二種。一者無體隨情假。多分世間外道所執。雖無如彼所執我法。隨執心緣亦名我法。故說為假。二者有體施設假。聖教所說雖有法體。而非我法。本體無名。強名我法。不法體隨緣施設。故說為假○此釋順下長行論文○又第解。世間所執我法體無。依所變妄情為緣而於執。妄情所執是世我法。然體無故以無。妄情說為我法聖教我法二種。依體上我法義。義於體別依於總。依有體說為我法。即說所執能計之情及所詮之法皆所變以為我法。此第一解云。說為我法。而是無。隨情假。設體雖有。不稱名假。我法二假乃屬於說。唯假言說以為我法。彼體都非。第解云。以無依有。世間說情以為我法。以義依體。聖教說體以為我法假我不在於言。以所說為若我法故。此解皆護法釋(云云)。
燈云。若護法釋具如疏。然疏判云。此解。第一解云。此意釋云。世間我法說所相以為我法我法本無。唯只言說聖教雖說所緣見相諸法以為我法非。若我若法但有言。故云乃屬於說。第解云以所執為若我若法者。此意解云。以所執外我我法者。隨自情執我法之解。說為我法。無彼所執我法可說。以我法無依內情故。以無依有。假故但說情。聖教所說依識等上我法義。義於體。即義是則。是總以別總故。說別義以為我法名義依體。此既說義以為我法。故不在言。體義為所說故等(云云)。
唯識義六卷私記二云(引疏燈第一釋)此等意云。世間我法無體隨情假者。迷情依他我法妄執實我法於此所執上說言說實我法。此所說實我法其體無故。只能說名言。依其名言我法。故云無體隨情我法(為言)聖教我法名有施設假者。諸法體性悉離名言非我非法。而諸佛菩薩隨緣我法之時。其能說名言專不法體。然有說我法。能說名言名言施設假名我法。故云有體施設我法(為言)重意云。設世間我法聖教我法非有實體。只依有說我法之能說名言說(為言○引疏燈第二釋)此等意云。世間我法名以無依有假者。妄情依他我法妄執實我法。其所執實我法其體無故。隨執我法之解。我法我法是無。妄情是有。以無依有。我法。故云以無依有故我法(為言)聖教我法名以義依體假者。識等法體雖不可言。然其體上我法義。故菩薩我法上義假名我法。以法體我法義。以義依體我法。故云以義依體故我法(為言)重意云。世間我法隨妄情之解。我法聖教樂地隨體上義。我法(為言)○問。就聖教我法。如何法體我法義耶。答。太抄云。只如初果初果我。七賢云云)。
問。安惠論師云可許因位無漏執耶。
燈云。如第八卷抄之。
問。楞伽經中說九識。爾者第九體大師何釋耶。
疏云。唯言顯其二義。一簡別義○決定義。增減數○楞伽經說。八九種種識中諸波。說有九識。即是境數。顯依他識略三種。廣有八○楞伽經中兼說識性。或以第八染淨別開故言九識。非是依他體有九。亦非體類別有九識(云云)。
伽鈔三(五一)云。菴末羅識此云無垢識。唯在佛果。第八異名。有云九識。
唯識章云。第五顯類差別者○或因果合說九。楞伽經第九頌云。八九種種識中諸波。無相性經中。若取真如為第九者。真俗合說故。今取淨位第八本識以為第九。染淨本識各別說故。如來功德莊嚴經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智相應。此中既言無垢識鏡智俱。第九復名末羅識。故智第八識染淨別說以為九也(文)。
義鏡云○問。依護法宗餘之七識亦通染淨。何故不開為識乎。解云。理實而言。亦可開之。今根本開為二耳。又教證故不別開。真諦言九識者。八識各有九品。非謂更第九識故九品。敘其外者與顯揚疏(云云)。
撰集云。又無相性經等者。解云。無相論云。唯阿摩羅識真如。如大乘性云。眾生神識無邊無色無相不可無定所識清淨無明貪受習氣客塵煩惱之所障。譬如清淨虛空四塵所障。若此論經唯取真如為第九識。案道基攝論章云。真諦云。第九識以其如如如如智為第九體。今謂不爾。阿梨耶識頓緣諸塵。在因無記成佛云云)問。新三藏既取淨位第八為第九。無相論等如何會釋。答。西明唯識疏第三云。無相論云。識俱泯即是實性。其實性者即摩羅識者。彼是真諦三藏謬置此言。非梵本中有此文也。不爾。如何功德經云鏡智相應(云云)。
濱記云○真諦師云。同無相決定藏論第九識。又備師云。無相論者於顯揚論無相性品。決定藏論瑜伽論中決擇分也。勘二論教此文說。此云八者八識。九者九識。皆有九品。故云八九種種識也。然基師引真諦第九識者。正義非也(云云)興記同之。
論三云。
疏三末云。唯無漏體性無垢。先名末羅識。或名阿摩羅識。古師立為第九者也。然楞伽經有九種識下會。此無垢識智相應識名。轉因第八心體得之(云云)。
要下云。無相性經。無垢識自性識心真如理。故知無垢二種也(云云)。
莊嚴論六云。說心真名之為心。即說此自性清淨。此即是阿摩羅識云云)。
法花釋籤第九云○大乘前後二諍亦論二計不同。舊譯即立菴摩羅識。唐三藏譯但立八(云云)。
問。論云法謂軌持云云)軌義限有體法歟。
疏云。法謂軌持。軌謂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不捨自相一體有無對。二自性差別對。三有為無為對。四先陳後說對。前有體。後亦通無。瑜伽論二。說不壞法相前無亦名法。今者分必有。似無名無。前是共相。後是自相。前有為。後通無為。前唱者名持。後唱者名軌。合四對軌持云云)。
祕云。疏前是共相等者。軌為前。餘前後等皆准此知。又前四對不約次第以配軌持。配也。義軌有法。持亦通無。此一盡理。許無義宗能生解者。約無本質。非無影像能生心也。故下論云。緣用必依實有體故。詳曰。若從其勝。軌在有法。據但生解。無亦名軌。故瑜伽論二中。以五種理成緣無識。識既無。豈非無法生物解耶。若生物解。何不名軌。若爾。云何緣用必實。答。據生體。緣必有體。若行解起。因無亦生。如立無。豈不生無行解。故亦無違。疏等之意如燈具釋(云云)。
燈云。法謂軌持。本疏釋云。軌為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不捨自相。此意能有屈曲軌範。表彰差別。生物解者。隨增名軌。不為屈曲表彰但直生解。即為持。持自性故。無為解之時。通得名法。不是定無及真如不能生解故為持。今於總一法名分為軌持。不爾。軌持二言何別(云云)。
增明記云。不為屈表彰但直生解即持者因明疏云。異解生。唯持後說故。初所陳唯其具義。能持體。不殊勝。不得法名。後之所陳具足兩義。能持得軌。義殊勝故。獨得法名。既云前陳唯具能持體。何故今云但直生解即為持。若生物解亦名持者。何初所陳唯具義。疏有唯言。豈通二義。解云。生有二。一生遮解。一生異解。若言聲時。唯生聲不生色解。故云遮解。前未有說。逕遲持體未有屈曲異解。若言無常有屈曲。外聲無常異解。今此中云但直生解持者。約生遮解。若約異解。具義名之為持。故不相違(文)。

賢聖義段

問。付二十七賢聖一種子人可大生類耶。
燈云。十六一種子者。一生之業。名一種子。亦名一間。即一來果進斷欲界修所斷惑。至七八品。不還向。而經生者。或人或天唯受一生。即般涅槃故。一隙容此一生問。若不經生。但名不還向。不名一種子(云云)。
周記云。燈一種子者。有二生之業者。有二小生之因名一種子也。二小生名大生。謂從初果身進斷七八品修惑。更不捨身。即名不還向。若身滅經生者。即名一種子。謂大生之因名一種子(云云)。
賢聖略章云。言一間者。生或半生在一間即是間斷之義。亦名一間。間者隔也。即此生堪能部隔聖果之道。名之為間。若斷二品即三生在。若斷四品即二生在。若五品之時。必斷六品道力合。此若斷六七品即半生在(云云)。
周記云。一生中同道往生天上。還來一往來。名大生。或唯天上若在中。但受一身。名半生故(云云)。
撰集云。於十四生即名一生。約七生即名半生。於物上隨義差別為一半(云云)。
四卷私言記(私室)云。
  問。付九品閏生義。上中‧下上三品各閏一生歟。
問。中中‧中三品各閏半生歟。
問。分品閏生為大乘實義為當如何。
燈云。憎生損生者欲界修道煩惱分為九品。將此九品以閏七生。初品惑以增減故獨閏二生。斷此品時。二生便減。上中‧下此兩品共閏二生○中二品能閏一生○下五品家家。中中‧中下共招有。若斷此二。三品在。一往來。不名家家。下上感半生。斷此品。即名一間。以有下中‧下下惑在故。下中‧下下境半生。故名一間○已上據大生說。人天兩報合名一生。若論中有人天外說乃有四。一一生中皆有中有人天各七。若兼本有二十八生○上依隨轉大乘文。據大乘宗。未必如彼分品閏生。何以故。瑜伽云。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若如彼說。品惑能受二生。預流果人八惑誰不令共潤。但品閏故應總閏。猶斷品。餘惑但能閏於五生。力勢漸微。餘者准此(當更撿文云云)。賢聖廣章云。此中且論七生者。且九品惑增損七生未斷名增。斷已名損。若別分別。上三品惑增損四生。中三品惑增損二生。三品惑增損一生。強弱不展轉一倍○更細分作九品煩惱增損七生者。上三品惑。品惑增損二生。上中‧下品惑各增損一生。若中三品惑。中品惑增損一生。若中中‧中下共增損一生三品惑。下品惑損半生。下中‧下下共增損半生○知中三品總增損二生。別說中上增損一生中中‧中下各增損半生。品惑應知亦爾。總說增損四生。別說上損二生。上中‧下共增損二。更別說。可上中‧下各增損一○問。如斷第八。由受半生。如何乃言由品增損。答。理實第九品。增損半生極能障故。今約未斷第八品以說故。言兩品共增損半生。中有生有為半生○問。何故九品之中。第二第四品惑各增損一生。第五第六第七品惑各增損半生。氣力相似。答。九品七生相對增損。上三增損四。中三增損二。三境損一。似相形說。於三品內。復自相形。前等後二。故更不別。以第四類前第三第二品。以第七類前第六第五品。又若於中更辨多少。便有太多太少過也(云云)。
俱舍光記三同此文。然有少異。更可勘彼文。

第一卷本文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