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本文抄五

輸入者 周海燕

三類境段

問。付心心所親疎種子別且可有本質同種生相分耶。
又問。大乘極微時可有本質耶。
燈云。第二師云。見相別種。若爾。亦三過假法種生失。如緣極微極微無體。但想惠析為極微唯識下云。非謂極微有實體○二違聖教失○三法能熏失。既想惠安立極微分是假。許能熏種。即違第二假法如無非因緣故。第三師云。見相分隨其所應。種或異。如緣龜毛兔角相與見同種。以分復假。不別熏種。但隨見力。帶同熏種。如五根有為實體相與見分即別種生。以十八界異因。不雜亂。然相與質。一云同種。一云別種。雖有二義。相質種別。理亦應好。以親疎緣種各別故。如緣第八。相質同種。即許一種生慮非慮。亦有二身根等俱失。以相與質既同種生。何不二身相等。若六緣時。分是假。一種者生假實失。此言假者。非如等。以能熏故。但無根用不發識故。名之為假。此相質或說別。然於此義。應設劬勞。又解(云云)。
要云。見同種別種者。有解。有說見同種生○三法一種故。謂見影質。有說見別種生者本質見分別種生。其影像相。與見分本質。或異或同。分等現行因緣故。本有俱生現行分或和合生。新舊種生故。(云云)。
對法第一(末云)諸非即能緣等種子所生。無色用故。或無別種。或即本質一種起。然無實用。若實有者。有色用故。別從種生。非與能緣一各種起(云云)。
法處章云。諸非即能緣等種子所生。無色用故。或無別種。或與本質一種起。然無實用。若實有者。有色用故。別從種生。非與能緣一種起。如樞要說(云云)。
周記云。章諸非色至無色用故。即緣龜毛等。所有分與能緣見一種生。章或與質同種生者。即極微等(云云)。
法處章或本云。諸非即能緣種子所生。無色用故。或無別種成本質故。一種起等(云云)。
異周記本歟。可勘多本。
祕二云。問。大乘極微豈無本質。答。聖教既云以想分析建立。何有本質義。極微有二。一者本性。二影像相本質極微異熟相故。不熏彼種○影像相微熏成種子。不爾。彼無影像故。問。於等處。何所收。答。質影二微法處收。唯意境故。又與影像一種故。質處收。影必應爾。詳曰(廣破云云)。
周記釋同祕所破有義意歟。
意識自界五塵性境歟。
燈云。云何性境。從實種生。有實體用。能緣之心得彼自相性境○若意識緣自界五塵等。但是彼境自住自性非得自性。然種等亦同五緣云云)。
周記云。燈若獨意識至亦同五緣者。此中意說。所緣五塵不隨能緣而通三性。但守自本無記性。名自性。此散意亦不得五塵自性。同五緣而是性境。問。雖不得彼境之自相亦名性境。如何標言能有之心得彼自性方名性境。答。前標之中而標相顯不約。第六獨緣之境是何境。彼所變分從實種生。別熏成種。不得影之境。又此分但從所緣而是無記。不隨能有而通三性。亦不得名帶之境。道理性境攝(云云)。
增明記云。若意識自界五塵等者。如頭散緣同界五塵。其境體自無記。故云自性。是分別變故。非得自性三境之中是帶境。能緣意識通於三性所緣五塵無記性。非見同種。義與五同。故云種等同五緣云云)。
要上云。因緣故變等中。然四釋○第三解云。因緣異熟心。因謂名言種子。緣謂善惡業緣。若隨此生。變必有用○又獨之意業果心因緣變故。亦應有用。此故知第四說善。因緣法體實。從真種子生。真種子生者。所變有用。餘名分別性境全及帶質一分。是因緣變影及帶一分。是分別變。然帶質境可通因緣分別二門。從種及現二門攝故(云云)。
一卷私記(仲算)云。問。有分別第六所緣根塵質礙用故。不性境攝。第八所變本質故。云攝帶質。以何知云帶質事。答。燈云。自住自性非得自性○問。既云自住自性。何定非住境。答。能緣心無分別現量得境自性心相分已有質礙用故。性境所攝。能有分別不得自性心相質礙用故。不可性境攝。人此云性境有何妨。答。違章法處色義並對法抄云意識怕緣假。經文云實。問。爾何出性境句說所變文耶。答。說性境不隨心云不隨。此亦云。此亦云不隨心。不謂性境也。問。若爾。何故云帶質。答。從質種生閏質種故云帶質。問。何故云不隨心帶質。答。即燈文云。然種等亦同五緣云云)問。故不云通情本帶質。答。既云然種等亦五緣。成性繫種不隨。何更云通情本(云云)三卷私記意同之)。
法處章云。四遍計所起色者。論自說言。謂影像色。生散意通三性心所根塵無根等用。水月鏡像此等非一。所變五根五塵定境等。無用影像為此遍計所起色體(云云)。對法抄一末同之。
問。第八識依定通力緣異地遠境歟。
燈云。
如第二卷抄。
問。地散耳識可緣下地色聲耶。
燈云。問地散耳緣下地不。若不緣下。云何上得見下。若緣於下相分何收。答。散不緣下。以極遠故。言上見下。據通果故。又解。散耳識亦可緣下。如見三災生異想等。杖他質。不定。繫從見分地所收。有漏異不隨增故。有說下繫。託下地相熏成下故。非自性故不隨增。然難思之(云云)。
問。帶質境可種通情本義耶。
燈云。解第三句。謂能緣心所緣境。所杖質而不得自性。此之分判性不定。或從能緣心。或從所緣境。種亦不定。或質同種。或見同種。或復別種。名帶質通性本。如第七第八。是相從覆性。從質覆性(云云)。
要云。三者帶之境。謂此影像有實本質。如中第七所反分。得從本質無記等。亦從見分有漏所攝。亦得說言從本質種生。亦得說言從見分種生。不定故(云云)。
燈下文云。有云。帶質通情本中。如現相分離質離見。即法同分攝○若以現相不能緣。非心非色法同分一切分不能緣。種子應法同分。彼既不爾。此云何然。故不可說質判。定隨一故。非法同分。此為正。故判第七相離法同分收。引非正說云云)。
祕云。以許深淨雜種所生者。下第十云。三性因緣許雜引生。問。第七分雜引云何。答。有二釋。一云。第七現相隨於見持通於二性。此相熏種。種隨現相亦名二性。復相依相二性種生。名雜引生。二云。此第七相或質同種。或見同種。名雜引也。性雜可知。前解為勝。許第七相別種故(云云)。
三卷私記下卷意云種通情本者。是不正義也。
要(論二)云。因緣者。法體實。從真種子生種子生者。所變有用。餘名分別性境不隨心隨見。帶質通情本。隨應。性境全及帶質一分。是因緣變影及帶質一分。是分別變云云)。
問。第六識非黃緣黃時可熏非黃種子耶。
問。非黃見黃五俱意識緣之歟。又非黃見黃執心歟。
燈云○又遍計分別義。非執心。不爾。法有不盡失。如似熱病等故。非黃見黃非黃見黃是第六識。非是眼識自相故。此雖非是法執之心。亦得遍計起色。然所熏各隨本質收(云云)。
疏五末(論五)云○第二根所發者。彼云所發之識故名眼識。由眼識異。識必變異。如末羅病損眼根。故所見青色皆以為黃。非懷色時而識名懷等(云云)。
祕云。疏如末羅等者。問。非黃見黃。自是意識。如何此中證眼識耶。答。由眼損故今初眼識而不分明。而後意識有錯亂故舉壞意證眼識變(云云)(義蘊釋可之)。
周記云。燈然所熏種隨本質收者。即第六識分青物之上作黃解。而還熏彼本質青子(云云)。
問。第七識第八識分從本質第八可名異熟耶。
燈云。問影於質起。從本名覆影於質生。從質名異熟。答覆是性類。影‧本俱覆。異熟據酬業。影像異熟。問。異熟據業引。影像異熟覆是報體。影像覆。答。性類是寬。本影俱覆。異熟性局。本不通影(云云)。
下文云。又七緣八。以相從質是覆。不得從八是菩異熟。故云隨應(云云)。
祕二云(論二)問。依異熟異熟無記故應名無記。答。義可然。前說唯善。約其自性自果說故。詳曰。不然。異離義寬。無記乃局。故不相例(云云)。
問。下界第八緣天眼耳根時有性不隨義歟。
燈云。且如第八緣天眼耳。性隨。種界俱不隨。問。五六無記五塵自相時。性不隨心云何第八性隨心耶。答。八本餘末。又五六識體通三性八識因位無記故(云云)。
增明記云。卷中八本餘末者。能緣所緣耳雖同無記。八本餘末。末必隨本。故性隨心。又五六識三性等者。五之與六。三性改轉。有時無記。是客非本。第八無記是本非客。客必從本。故性隨心。本不隨客。本無記。塵不隨心力。成無記性(云云)。
要云。二者又隨應者。顯上三境隨其所應。或性雖同。而繫種不同。如在下地上界天耳(云云)。
一卷私記云○樞要用同之字。義燈用隨字。今以燈成樞要。同字可是隨義。然人。要同定非必隨義○此意甚為可笑也(云云)可見始終。
平備私云○答。八本餘末。備破云。第八所緣天耳繫種可隨(宗)同是本第八所緣故(因)性隨(喻)今云。燈意顯者。第八所緣攝相歸性門。隨能緣心無記。約用別論門。是性不隨也。若約五識攝相歸性門故無記隨心也。有性用別論門故不隨心也。是故義燈是問答也。問。爾者。第八所緣天眼耳等。其界種約攝相歸性亦可隨心。不爾。所以者何。性者是體類義。是故云隨心也。繫約縛義。隨煩惱別故非隨心也。種不隨者。可之也(云云)。
問。第六識過未五蘊時。所變分熏種子歟。
要云。隨意者。隨應是不定義○有二合者。如第八識緣自地散境。心王所緣是初性境心所心緣獨影境五識所緣自地五塵是初性境。亦得說是帶質之境。如第八識過未五蘊。得是影。亦得說是帶質之境。熏成種子生本質故(云云)。
周記云。第六緣過未亦得說是帶質之境者。約曾有質說(云云)。
燈第二云。問。於麁色相漸次除析變極微時。何不熏成種。答以無本質故。若爾。名言熏習及緣境熏成種時。豈有質耶。答。名言熏及緣過境。以現曾彼可生。即熏成種。空花非有。雖能別熏成種。極微亦爾。元無彼質故不別熏(云云)。
周記云。燈及緣過境熏成種者。若緣曾受境等。名緣過去性境不隨心。若假作過去相解。此質。名影也(云云)。
祕第三(論二)如第六緣曾實境。熏成實種。後生實現。此中比量分別變收。容有實用。第六現量與五同緣變有實用等(云云)。
二十唯識疏下卷云。即說於此分別意識緣曾現在不離境。憶持曾所識。所以者何。由曾五識緣即識熏成種子。今時相續於此位能憶前境。憶持。非曾五識境實於心。今時猶有意緣之曾識(云云)。
義記第二(論一)云。然所變能熏不熏總三說。一云。緣龜毛空花等過未境界一向影不能熏種。唯從見生見生異熟第六劣無記心。法爾無新熏種。緣過未不熏成種○二云。若緣兔角第二月等。影。不熏成種。緣過未境。雖言影。然亦帶質帶現蘊質。能熏成種。本質故。如樞要說。三云。有質他界無漏無為無法現相分除劣無記。餘一切法四義者。是能熏。後為勝。不違教太。理遍通故。前之二說不熏成過失故(云云)(燈引廣破之)。
顯幽抄第七(本)云。問曰。第六緣過未時為熏種否。答曰。若緣過去亦熏種。以許後時亦現行故。若緣未來即不熏種子。以未來未曾有故不熏種。如緣空花相似。不同緣過去法也。以現有故後方過去也。若准道理推之即五八無漏種子現行時。即從新新本合生。即是無漏六作當起鏡成所作二智解故。即獨影境中亦熏未來鏡作二智種子也。此約緣過未。小分熏種。多分不熏(云云問。空花質。可不熏種。極微託色。何不生種。答。色相如執我等故。觀微非執。何以為例。答雖非執心。不成種。不爾法執質義等故可為例(云云)。
增明記云。樞要上云。如第六識本質故。解云。緣過未蘊。初剎那已滅。及未生無心方生。第二念後方緣蘊。作曾當解。初念分是獨影境界繫皆與見同。故云唯從見。第二念後所現相分。一見別種。熏成種子本質故帶質攝。非一念影帶質二義得並。若一念並。何言唯從見故。二境一念不並。人有謬。智者云云)。
一卷私記云○問。熏成種子生本質云帶質意何。答。昔五蘊熏成自種子現行滅相分從此種子起故。此分為帶實有質。又此分後可成本質熏成種子故。此分有本質義。所以為帶質。問。緣過去蘊。必定獨影境帶質所攝。若但有影。答。爾有。問。何有。答。約緣過去蘊。去緣時分。影帶質。不明了緣時分。但影等(云云)。
問。眼等五識緣自界五法有繫不隨業歟。
要云。隨應者○或繫雖同。種不同。如五識緣自五塵云云)。
燈云。何名性境○如身在欲界。第八所變五塵之境。以實種因緣變性境眼等五識及俱第六現量緣時。得境自相分亦是性境。相從質故。餘法准知。四不隨○於中雖有與能緣心同界性。與是境自性。不由能緣心力。是此性界地等。名性境不隨心等(云云)。
一卷私記云○就五識繫有二義。若約樞要釋。可云繫隨種不隨也。約燈意。可云三不隨。各據義。不可違也(云云)。
一卷私記云○師云。樞要意。能繫惑同故云繫同。意云。能縛惑能五識所緣境同縛。成欲界繫。故繫同云云。燈意。爾雖繫同。而能緣所緣名守自性別。故云不隨云等(云云)(此事極難思後可思師說)私念。性境備三隨可具實性。繫等雖同義有。而不隨義有故也。意云。且就性境能所緣同共以欲界繫。雖云同。而依能緣心欲界繫所緣欲界繫故。有性不隨義云。以此准。同云不隨云。以義趣別也。云意同不隨義云。但是云時。燈八末等文雖耳○(雖云問施平大德未決云唐度云)等(云云)。
問。上界王來下界時別變身器歟。
燈云。問。梵天來下。其事云何。解云。以下界色麁不為上依。自變為地。身依之。即地器依下地器為增上緣云云)。
增明記云。又問。王來至有通果故者。以下界色麁不為上依等者。大智度論卷云。如手居士淨居來欲見佛。其身微累沒失。譬如消蘇不得立地佛語居士。汝化作觀此地相居士即如化作觀念足在面立等(云云)。
祕三云(論二)○又上界天而來此界。必變上器為自依處。以此麁不持彼故(云云)。
問。要集意第六識他界根心等時分熏種子云云)燈師如何破之耶。
燈云○又他界緣散非引。相別成種是何界攝他界攝。不應異地心熏成他界種。不理。界攝。緣他根心成種何攝。若根攝。不理。何以故。生心應慮。根發識。若不能爾。何名根心。若在餘攝。亦多過故。又過如前。恐煩且止(云云)。

總標殘段

問。護法有漏心心所我法相歟。
論云。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云云)。
疏云○然護法等云。第六七識妄熏習故。八識生時變似我法。安惠釋云。由七識熏習分別力故。八識生時變似我法。八識之中皆執故論此我法相至似境現。述曰。顯在內。似境現。此說所變我法相相雖識。而由六七或總八識虛妄分別之力。非在外。似境現。准前諸解。即依他起緣所生法。名我法二種相也(云云)。
祕云。疏然護法變似我法者。問。五八如何云我法。答。有見分。似六七識我法見。非起執名我法。具義燈云云)。
燈云。論云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至變似我法者。問。六七有分別。後識生我法。五八無分別。後識生時無我法。答。今約分別解。我法五八可無。他染熏成。識生我法。問。執心有分別。由彼故我法無分別。非一切時我法。答。地上菩薩獨作生觀。七法我執行。故起時恒我法。問。有漏執。有漏我法無漏執。起無我法。答。前依執說。分別熏習。後似二生。執為我法。不無漏無漏之心雖有二現。不執我法。但隨說。問執位分別似二生。無漏不執。無相見。答。心二緣起故有見。不由於執方見相云云)。
要云。我法分別熏習力故等文中有難。一云。諸識生我法時。為皆由我法分別熏習之力。為亦不由。若皆由者。八識五識分別後生果時應不似二。若不由者。此中何故但我法熏為因。答。解俱得。其皆由解者。一切有漏與第七中分別俱故。或第六識分別引故。後生果時皆我法。其不必由解者。此說第六根本遍緣一切。為因緣發諸識令熏習故。後生果時我法相起。或非外似外。六七計為似外起故。若安惠師入執。不須此問(云云)。
疏云(三性義段)論未達遍計依他有故。述曰○地前等位未達遍計所執之性空無如實知依他。有妄執力。翳彼依他。除彼翳時。依他自現(云云)。
中邊論三云。依止虛妄分別境故。說有遍計所執自性依止虛妄分別性故。說有依他起自性依止能取空故。說有圓成實自性云云)同疏上云。然此中道依此虛妄分別境故說計所執者。非是一切虛妄分別之境故說計所執。五八識執故。但言計所執定妄分別作此論。以妄分別體性寬故。遍計所執境能緣心狹故。護法之所分別。然安惠等以此八識能起計所執。發決擇文同於此(云云)。
問。本疏變似我眾同分攝(云云)心中現相歟。
疏云○法體實無。然立五蘊。我體非實。何攝耶。法依作用故可立蘊。一常故不別立。又心法有差別。隨五蘊攝。心變似我無多差別眾同分攝(云云)。
祕云。疏心變似我法同分攝者。問。心法相隨蘊收。即蘊計我相應蘊攝。答。即蘊計我實隨蘊。計我既無本質隨離心王心所。以判於蘊即是攝。疏言同分。且據蘊。所計之我法情顯現遍常之相。名法同分。不說所變分之體在法同分。又所變無多差別分是假。故同分收。同分寬故。前解為勝(云云)。

破我

問。外人對佛法量云。 我所執我體定非是一。許更相遍故。如汝大乘不相云云大乘師付何過耶。
燈云○問。外人不相色。作不定失。量云。我所執我體定非是一。許更相遍故。如汝大乘處相色。此有何過。答。此量有二過。有法自相相違因過。亦所諍。不相色體非我故。此更相遍因故。以處色為同法故。即是唯於異喻轉。更無遍是我同喻故。二有法差別相因過。有法正是方顯。假我實我即是意許有法差別。以大乘宗不相即是假我。復更相遍。喻具二立。更無實我遍同喻。故量云。汝所執我應是假我實我。許更遍故。如不相云云)。
要云。破我之中。數論勝論立我宗云。我性是常。許無初後故。如虛空等。又我體周遍。許常住故。如虛空等。前所不則為此因。我體常遍。許隨身造業受苦樂等故。如太虛空。難初量云。有法差別相違過。我有法上所許義。隨身造業苦樂我。不隨身造業受苦樂我。是有法我之差別。今遣相違云。汝我應非隨身受苦樂我。許無初後故。如太虛空云云)(難後二量之)。
問。數論蘊中何。
祕云。疏前說三計皆是計攝者。問。數論思。思即行蘊。如何前三皆蘊攝。答。雖是思。而不說行蘊故。若爾。思在何蘊所收。答。彼不立蘊故。非蘊攝。此亦不然。如蘊我。佛法談彼。百他宗中許在蘊也。我應爾。答。蘊計者不言蘊。然指五蘊以為其我。而數論自言我離心心是有體。故廣百論第三云。數論外道如是言。思即是我。其性常性。彼論破云。如是我離心心所。別有體相。可了知。故知即心所。是蘊攝。問。前言依見立我法者。如數論師。豈不32楯。答。言等。據彼言依見立。佛法談彼。故前後疏不相違也(云云)(義蘊有多釋)。
因明疏上云○若立五蘊一切無我自性無我等。差別。若是思。思為差別自性。是故不定云云)。
問。犢子部非即非計我執中何。
燈云。敘後三類所計我中。瑜伽十四等四類。然但前二。不攝第三。若爾。何故彼論說云。依分別計為者。皆攝在此四種計中。除此更無。如何不收。彼據我執自性。不越彼四。今據情解。妄謂為我。故敘破之。實是法執。問。若爾。如何下生空斷。答。彼文總說。非別別屬。文總意別。斯文大例。又樞要中更解。如彼。不錄(云云)。
要云。瑜伽第六十及六五‧顯揚第說。執我有四○後三俱是異蘊計中攝。今是二三類計中。初二攝盡。彼彼外道。不破小乘。故不即不離云云)。
燈下文云○又不得言犢子部計卻談昔計非據現計。理亦不爾。宗輪論中。現敘彼等同計我故。量部等本非外道。亦計我故○若爾。無學如何更起我執見耶。答。如前解。或可得言有學如是計。文無簡故(云云)。
諸藏章義鏡云。問。此部無學何計我。解云。在世時。筏氏外道有實我。即與五蘊即非離。如毘沙第一卷說。筏嵯外道此云犢子。十八部中特意。亦得彼計為卻談昔。故有妨。非無學亦計我。故不相違也。若不爾者。既證生空。何計我。此義稱難。學者應云云)。
西域記第五云。鞞索迦國○城南道左有伽藍。昔提婆設摩羅漢。於此造識身論。無我人。瞿波羅漢作聖教要實論。說我人。因此法執。遂諍論云云)。
問。論中又既不可說有為無為等(云云)我上有為無為歟。
論云。後俱非我理亦不然。計依蘊立非即離蘊。等非實我故。又既不可說有為無為。亦應不可說非我云云)。
疏云。彼立五法藏三世無為‧及不可說。彼計此非常無常不可說有為無為也。今者論主直以非我而為例也。應立比量云。汝所執我應不可說是我。許不可說有為無為故。如龜毛等。以二比量破第三計。若破俱句。他宗非俱句。不可說非我故。犯相符過。又無同喻。今破是我。兼說非我。應定說是蘊。不應說非蘊。又量云。汝所執我。於非我聚義。亦應不可說。許不可說故。如有為無為義。今者不令隨非我俱句。故無過失(云云)。
燈云○此意云。不可說者。不是言故不可說。但取於我上不可說作為無為非我不可說。以為因。如有為無為是喻。此竟敢我上不可說作為無為之久為喻。不取別為無為體以為同喻。此意總說。不得說在非我聚中。不得在為地為中。以不可說故。不取其體。不爾。有法。更有何法。非我聚。故此量正(云云)。
私云。疏又量至故過者。問。為無為喻。為取我上為無為義。為取餘耶。答。但取我上。具義燈。詳曰。設取我外為無為義為喻亦得。餘有為不可說義。有無為等而不在彼非我聚。我上既不可說義。云何即在非我攝。二三。可為正喻。問。餘有為無為云何不可說義。答。無為不得說作有為有為返此。若爾。何故論云。又既不可說有為無為。豈餘有為不可說作為無為耶。答。既兩句論成其一量。應須分別不可說者而舉因也。有為無為者舉其喻矣。因喻合言故有失。若直准論。論不言不在聚等。如何宗云於非我聚亦不可說。問。若取我外餘為無為。論說又亦。又亦於誰。答。由前難我而非是實。今更難彼非我聚等故言又也。亦者亦彼餘有為無為。餘有為無為不可說。即不在於非我聚。亦同彼故。故言亦也。更云云)。
問。論中又諸我見不緣實我云云)破染見歟。
疏云。論又諸我見不緣實我有所緣故。如緣餘心。述曰。此下第四總破前師。不須別說染淨之惠。但汝所緣我之見。今皆破之。無相符之過。應為量云。汝緣我之不緣於實我。宗也。有所緣故。因也。如緣我外色等之心。喻也。次第如是應知。然就彼計。皆我見。不緣生。如佉說。吠世名迦作者我見不緣實我生。是橫計故。餘計相望。准知亦爾。故今此宗。應有分別汝等各別言非橫計緣我之見。方成有法。今大乘意。今大乘意。欲顯但是緣我之見皆不緣於實我生故。不須分別云云)。
祕云。疏總彼前師等者。問。設總破者豈亦不一分相扶。各許淨不緣我故。又互不許染緣我故。答。故疏說云。但緣我見皆不緣我。此簡淨及互不許。悉皆盡矣。論略指法。疏具明也。有云。若我見應不緣我。過失。染不緣我故者。詳曰。不然。違論及疏。疏論敘難。皆言染見。彼許緣我等(文)。
上文云。論若非我所緣境者。義二釋。一云。同疏。外道我體非我見緣。故下論云。無我見能證涅槃。次云若是我見境者。是設遮也。若爾。下云又諸我見不緣我等。豈不相扶。答。應說我云。我見有二。一執著我。二雖緣我而不執著。初染後淨。言無我見涅槃者。據染見。下量破。破染我見無相扶。二云。諸宗計我我見緣。故後二量無相扶失。而言非我見緣者。是設遮也。詳曰。我見二種者。彼我體亦我見緣。云何得言非我見境。故彼宗淨我見者。不作我解。不名我見云云)。
燈云。論云。又諸我見不緣實我等。要集云。廣百論量云。我見決定不緣實我男女等相所雜稱故。如身等起男等相所雜心。又我見不緣實我有所緣故。如餘心等。又我見境非是實我。男等心之所緣故。猶如身等此故知。一切我見無實我以為境界。唯緣虛妄身等為境。隨自妄想覺惠生故。如緣闇繩顛倒蛇解。承本釋云。又諸我見不緣實我者。此非我解之我見一。若約不見緣。相扶之失。今云不緣者。約緣我之見。是其染惠。約此為見。難令不緣。故無相扶(云云)。
記云。燈此非我解之我等者。非者是非斥非是不義。今破但我解者我見。不破不作我解者我見。若他不我解我見。但不作解也。即犯相符過。今但我解者見也。故無相符之過。若約我見緣者。此即不作我解文也(云云)。
別抄云。又諸我見不緣實我。即約證義正惠以責。故差別。判此文總為六段。一常遍等三。二即離等二。三有慮等。四有用等。五我執所緣所緣六正所緣所緣云云)。

俱生分別

問。疏云。其實亦非無本質云云)淄洲大師如何釋之耶。
疏云○第七託第八為相。舉其本質。言心相。此中所言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者。是第六本質。起心相者。是影像相。顯不著我解。又第六本質非定一法。故不別言。其實亦非無本質。是俱生故。故此所言五取蘊等皆起影像云云)。
燈云。疏云。其實亦非無本質。是俱生故。故此所言五取蘊等皆起影像。言亦者。以分亦本質有無計為我者。故言起心相。亦非無本質者。故言五取蘊云云)。
祕云。疏其實亦者。有本質也。疏非無本質。是俱生者。非有俱生執不本質起。釋俱生執要有本質之所以也(云云)。
要上(論一處)云。起心相之言有解。一云。即影像相。二云。即所相。雖無實體。雖無實體。情現故。諸說心相皆准應知(云云)。
問。見道位唯斷分別我見不斷俱生之我。引何文證之耶。
燈云。問。何以得知。有二。見道斷一。答。准四卷楞伽第二云。二種。謂俱生妄想乃至云。及先二身見。妄想斷故。疑不生。准此經文。既云及先二身妄想斷故疑不生。即分明說有二。初果唯斷妄想見。不斷俱生。不煩廣釋(云云)。
祕云。問。若言俱生修道斷者。與楞伽經豈不相違。按四卷經第二說云。大惠二種。謂俱生妄想須陀洹二種身也見斷故。疑不生卷第四大同。答。俱生據伏。分別約斷。斷之與伏俱名斷故。或翻譯者不悟大乘隨自所解。小乘相說。薩婆多等皆見斷故(云云)。
四卷經第二云。須陀洹三結○謂見疑取○大惠二種。謂俱生妄想。如緣起妄想自性妄相。譬如緣起自性。種種妄想自性計著生。以彼非有非無非有無。無實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種種妄想自性相對著。如時焰鹿渴想。是須陀洹妄想見。彼以無我攝受無性久遠無知計著大惠俱生者。須陀見。身等四陰無色想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轉因想故。大種不集故。須陀洹有無品不現。見則斷。如是見斷。貪則不生。是名身見相大惠。疑相者。謂得法善見相故。先二種見。妄想斷故。疑不生云云)。
卷經第四云。大惠二種。一者俱生。二者虛空分別而生。如因緣分別法故。大惠。譬如依諸因緣法相虛妄分別而生實相。彼因緣法中非有非無。以分別即無非實相故。愚夫執蓍種種法。如諸禽蓋見陽炎。取以為水。大惠。是名須理分別見。何以故。以無智故。無始世來虛妄相故。大惠。此見垢見無我乃能遠離大惠。何者須陀洹俱生見。所謂身他身俱見。彼二四陰。無色色陰生時。四大四塵等。彼此因緣和合色。而須陀洹知。能有無邪見不斷見。是故有貪心大惠。是須陀洹之相。大惠。何者須陀洹疑相。謂得證法善見相已。先斷及於二見分別之心。是故於諸法不生心。復不生心於餘導者。以為尊想。為不淨故(云云)。
無垢稱經第五云。薩迦耶見俱生分別預流已上無分別者。非無俱生楞伽經云。佛告大惠二種。謂俱生妄相。妄相者即分別。薩伽耶見故。
唯識章雖引之。非至要故不書之。
執章云。楞伽第二云。大惠二種。謂俱生妄想俱生見斷。貪則不生二種見中。妄想見斷。疑則不生俱生者。即第七識俱及第六識任運起者。想者即第六中分別者起(云云)。
六識分別起者(云云)。
要集第三云○謂彼經文舊來兩諍。一云。先二種見中。妄想斷不云俱生斷。一云。妄想之名通別有二。若通名二見俱名妄想三界有漏心心所皆名妄想故。若別名唯后不通俱生依通名。故知二見俱斷。二諍故。三藏梵本經言。梵本有中字。若正翻者。先二種見中。分別斷故疑不生。廣如景法師諍論說。故彼經言妄相者。是別名。此中所說二身見故。問。准下經云。俱生須陀洹見。乃至有無見即斷。護法宗意。第九品時。方斷見。非初果斷。理不應故知見斷。解云。此言斷者。伏斷若斷。謂無我攝受無性妄想見。觀有無俱生即伏。言無性即是道。觀有無即是修道。經但說云是無我攝受無性妄想見。不言俱生。故知初果俱生見。故彼經云。如是見斷貪即不生。聖起貪惑。其理極成。故知伏斷云云)常記引之。
唯識義六卷私第六云○謂須陀見者。奉具見也。見斷故貪即不生者。須陀洹人次後次第不還時。斷欲界九品見。即餘不生(為言)○非謂初果果僧既斷我見。問。何以知爾。答。卷經第四云○須陀洹知能有無邪見分別惑斷也)不斷見。是故有貪心(明未斷俱生惑也)大惠。是名須陀洹之相(文)既云不斷見。明初果未斷見也。然古經云。須陀洹有無品不現身見則行(云云)此文極隱義旨得故。先德各作採寫之釋也(可探之)○俱見。若依卷經。有斷義。若四卷經。兼談未來義也。濱云。基者。經文二義作此說。謂初果分別起不斷俱生妄想見約已斷說。俱生見約斷說。如瑜伽論。初二果無所有處。雖已得。約當得故(云云)(此記好也)問。若爾。何大乘憬云。俱生見者。猶分別起瑜伽論說。六十二見除邊執見。雖並分別先世以來串習隨逐。故名俱生云云)又演祕云。俱生斷見斷故(云云)答。皆是未見新經。任自胸臆致別推也。不可依用之。珠云。約初二果斷義(云云)叡云。約不還果正斷義(此兩師各一邊義)等(云云)(可見全文)維摩會問答上云○人云。初果並斷二種我見(宋代三藏功德賢‧及達磨菩提智嚴。此三三藏并拙行揩尚德師西令周師)人云。但斷分別我見不斷俱生菩提留支及玄奘。此二三藏及基師‧元曉師‧鏡師等)問。若二傳意何。答初傳意云○文廣可元曉疏三云。言見無我乃能遠離者。是分別起見。見道時。證見無我理。方能滅也。次俱生中有三。初正明俱生見相。次顯所緣境相。後明斷不斷差○第三明不斷中有句。初句明已斷分別二種二種邪見。為顯因及因見。由知五蘊因緣合生。是故能離此二邪見。是明須陀洹人雖斷分別邪見未斷俱生見。是故亦有自體愛修惑心也。人不解如是道理言斷身已不起心。此人由因小見小聞漫說人故。後學者應不可依也。若百二十八煩惱門。修道所斷之中。亦即身二見俱生。非分別起。於中見通在六七二識邊見唯在第六。如瑜伽說。是名以下第四結分別我見。是須陀洹所斷俱生見。是須陀洹所起。是故通結之。須陀之相(云云)。
問。淄州大師付判證緣覺時果義。且小乘以幾心得覺果耶。
問。一來果獨覺時。以前六品無間解脫獨覺數歟。
燈云。問。准小乘說。三四心得成菩提大乘云何。答。准大乘說。有五四心。兩種十六心并九無間‧九解脫道十心三心見道二心。但分惑障下斷。不斷智障故。并見二‧無間一‧解脫一。或五二。除三心見道二心。以二乘不作非安觀故(云云)。
上文云。問。有斷非想前六品惑已。然後方斷欲界後三耶。答。有。如超中二果人取第四果者。即其事也。又斯陀含人自果者。已斷欲界六品惑已。方迴心緣覺果者。不可漸斷所餘未斷緣覺果。以緣覺果三四心菩提故。又與以第四果無別。設今得二果已。不更兼前為三四心。三四心但據從凡即作者說。此第二果但於此後。起九無間解脫道。斷所餘惑。即欲界後三品惑。及無所有處已下煩惱。以世道伏。起六無間解脫。斷非想非想等前六品已。方斷下欲先所伏者。不同見道品道故。或前諸地所伏之者。與非想地上品惑。一時頓斷。先已伏故。但前說超第四果人。是斷無色前六品已。方新下地後諸品者。未正文。二說任取(云云)。
燈七(論九)云。問。聲聞菩薩有真‧見。獨覺亦入相不不。答。有解。一云亦入。若爾。聲聞至第十六建立初果緣覺既入。何不立果。答。加行斯心有差別故。聲間期出。心暫息故緣覺不出。既入修道。不暫息故。又如菩薩。雖至十六。亦不制果。二云不入。若爾。何故說三四心緣覺果。答。彼小乘說。非大乘義。二說前勝(云云)。
又云(論十)問。從凡趣入獨覺見道及起俱道斷惑如何。答。隨彼練根。及不練根先世道伏無所有頓斷。唯非想九品別斷得成獨覺大乘正文。准有部說。必無出見八品斷修惑者。以利根故。不是制果故。義。修惑見道滿已。八品各各別斷。然不出止息故。故不立果。二說前勝。以性利根漸次斷(云云)。
俱舍光記一(論一)云。菩薩四念菩提時。亦但捨一五順下分結盡遍知理五十六云。諸有先離無所有入聖道者。唯除菩薩。餘亦定於二界一切修斷離繫得無漏得。皆必於二界修斷果道遍現前故。如是理趣以何知。說聖者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定成樂根。及諸聖者無色有色貪盡遍知得故。菩薩不亦如是。不由加行一切功德現前故。如滅定等。謂聲聞獨覺自在功力能超間起諸對治道。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以彼二乘一切學位。皆是於二界果道遍現在故○謂如先離八地染者。隨依何地故不還已。必於七地一一品中。皆起無間解脫道。隨何品起得彼離繫得。以此故知。漸非頓。案此獨覺成道不唯三四心。得見諦已。具起上八地七二口無間解脫百四四心。應言獨覺極事疾者。六十心取果百五九是向。一心是果。向中唯不還。不聞更得餘果。以此准知。獨覺亦得色愛遍知云云)。
惠暉疏下(論三)云。佛麟三四心部行獨覺六十心聲聞無學八念初果十六念。二果無間解脫云云)。
弘決第三云○大論中云。下地諸惑。因時未斷。至樹下時。乃以九地九品。思或通一九。故云三藏菩薩凡夫。以九無間解脫八。見道八忍八智十六。總前合成三四心俱舍娑意云。八地惑。初禪時先已斷竟。唯非想九品見道令在。用九無間解脫。以勝故。不得八地定。不同聲聞。亦異緣覺。緣覺先曾離八地惑。證覺。更於九地次第而修。更起無間解脫二道地中不斷惑。觀行次第法爾故也。地各八。九便成一百六十二心見道十六。合百七八心菩薩不爾。故但三四心。此與俱舍不同。什公翻譯龍樹意俱不應誤。不同意者。今且以意沾合二論。現齊俱舍。取禪時。已斷惑不後斷。智論依餘部。雖有漏斷。束為斷。雖未名至菩提樹。但斷非想八地。俱得無漏。但是從部得名不同故。使二論同義。不爾(云云)。
問。二乘聖者所知障所攝定障種子歟。
燈云。問。無學迴趣斷根障時。別無為不○若得者。云何三乘同坐解脫床耶○若不得者。云何雜集論云斷受得無為。答彼約永斷。唯在大乘。非二乘者。以不斷故。但伏得定故(云云)。
下文云。問。定障所知障故收。許二乘人生空觀斷。可不如是。答爾。問。所知障細。生空麁。即許生空新細障。亦應生空麁。法空細。生空起時帶法空有解不例。且生執望法執法執是細。若以生執望所知障所知障即麁。何以故。以迷理是細。迷事是麁故。證生理斷我執時。麁能斷彼迷事定障。然觀細。必帶生觀。生觀是麁。不帶觀。此答意取迷理俱者。此釋不正定障既與迷理煩惱俱起。亦隨煩惱俱迷於理耶。准第六云。貪嗔見疑俱起之者。亦迷於理。一緣故。准知定障亦同彼。俱起同迷。是煩惱障攝。斷得擇滅。別起定障。是受。二乘伏而不斷所知障攝故。故二乘人伏此定障。得定時。非擇滅不得擇滅。故不難生空是粗能斷細障。令生起帶於法空云云)。
障章云。二乘煩惱障。現種盡習氣不盡。亦能永斷所知障少分云云)。
周記云。章亦能斷所知障少分者。斷定障是伏彼畢竟非擇滅者。為永斷。非斷非種(云云)。
周記云。燈得等者。問。既無漏心。何故不斷。答。二乘人者能斷所知者。非起無漏。即悉障。示有無漏。不斷障故(云云)。
賢聖略章云。言俱解脫者。定惠二障令俱能盡名俱解脫云云)。
廣章云。五俱解脫對法論說。謂已諸漏。及八解脫。由煩惱障分及定障俱解脫。此人具煩惱及事二種障故。名俱解脫云云)論九云。二乘但能煩惱障菩薩俱斷永斷二種。唯道能伏二現行。通有漏道云云)。
疏云(九末)○後中定障二乘亦斷。少故不說(云云)。
疏十本云。然二乘定障等時。但斷粗隨順。不能斷種。不同菩薩云云)。
要下云○今解。凡夫少伏現行麁重。說能分滅定少分種子苦根麁重。亦得何妨。如理云云)。
對法抄第三云。八伏障斷故。若不斷定障得者。何故此論第二云。於滅盡定建立相受滅無為而是擇滅攝。若斷得者。何故此論復說。伏第四識心。能此定。今解云。不斷。然約斷者。方立無為。從究竟得名。一云。必斷。第二答為正。然說惑得者。約煩惱分故。煩惱定障性各別故(云云)。
又云。問。自定障所知障何別。答同體深蜜經云。煩惱障。名惠解脫。若斷所知障。名俱解脫故。又六三云。又諸解脫所知障解脫所顯。聲聞等於所知障解脫所顯。故無別也。彼云。此定障有二。一人執。二法執人執現種二乘永斷。法執現行二乘亦斷。種不能斷。諸論說二乘不動無為障。通約伏斷。永斷所無為。此理不然。豈定障種子二乘不斷也。若伏者非擇滅一分故。此如唯識第二說定障體性。此論言無為故非是惠。故不可爾。而乖大義。然說二乘不斷所知障者。彼不遮定障種亦能斷(云云)。
論十云○故四圓寂諸為中。初後即真如。中二擇滅攝。若唯斷縛得擇滅者。不動等二四中誰攝。非擇滅攝。說暫離故○或無住處亦擇滅攝。由真擇力滅障得故。擇滅有二一滅縛得。謂斷感煩惱得者。二滅障得。謂斷餘障而證得者。故四圓寂無為中。初真如。後三皆擇滅不動等二暫伏滅者。非擇滅攝。究竟滅擇滅所擇(云云)。
疏十末云。
問。二乘聖者定障種子通力耶。
第一云。問。豈離定障無為耶。答。許得何失。若爾。何故說三乘解脫床同。答。彼約惑不生解脫。不無為三乘同也。問。定障既在所知障收。云何生觀而能斷耶。答。非現觀。但以事觀能伏彼。由無惑可斷。復更不別得於果。故非理觀。若也練根獨覺果。容以理觀。別果故。雖不別得擇滅無為。由伏定障非擇滅。故言二證無為云云)。
要上(論二)云。問。何故惑得非擇。亦伏煩惱滅。亦得伏定障。何故不分二。唯分客隨眠耶。答。定障通於觀斷。亦有伏得者。煩惱要唯現觀除故。無伏得者。設異生得定煩惱。亦名定障。本求定故。而未求理。聖得者隱而難知。故分別說。令易趣入。凡得者是可斷。又凡得易而相顯。更何須開(云云)。
燈二云。問。聲聞無學已。迴趣緣覺。後練根時。入何觀道。斷何等障。答。如極果人趣緣覺時。但起九無間解脫。擬儀無間解脫。非無間等緣事。觀。不入生空觀。以更無惑可斷可證。但行解心作無間解脫道思惟令彼極果五根漸漸明利。更不斷惑而果。二云。設入生空除其根障為無間等道。理亦妨。令智明利。無惑可斷故○問。聲聞自果轉成利根為事理觀耶。答。但事觀不作理觀。以其練根無惑可斷故。更不得果故。但事觀。不別無為。若大乘菩薩練根法空所知障故。即與彼別(云云)。
疏七本云○已惑離無所有貪。上不定者。若上下皆有伏斷。如下當辨。以滅定唯依非想定起故。此依初雖二乘者離。菩薩不伏云云)。
疏十末云○能伏道有漏無漏三智中通加行根本三智有漏道六行。無漏者且如因第三地無分別智定法愛俱所知障勢力。令煩惱亦不現行。名伏煩惱障。非別起道伏煩惱所知障可知。又如離第三靜慮欲。伏四定以上惑入滅定。即是後得智二障也。惑加行道能漸伏。根本後得智根本。後得亦能漸伏。加行道能頓伏者故(云云)。
釋第二云。疏身證者得至定未能伏者。對明有學那含解脫。不同無學。要於染。有頂一地必不伏斷。以是學故與不能斷無上可傾故名不伏。餘地如文問。所引唯識但明滅定云何證餘不離耶。答。要得前七方證第八。舉後明前故無失也。問。有頂染在何名解脫。答。煩惱雖在。定障少伏故得解脫云云)。
對法

第一卷本文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