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四卷本文抄十六

輸入者 周海燕
  
  四食證。
問。付四食廢立。且上界果變可有段食耶。
燈云○問。果上地無。段食唯欲時繫。定香味上有。段通色界繫。答。設菩薩等變假無食用。設有實用。據為增上。引生欲界有情所變香味觸三。而以為食。亦不取本質。故不通上。問。何故欲界段食即許通質相。等變段食唯相不通質。答。欲界有漏性是食。同界通質相。定起無漏非食。異不通質。問唯第六變。可成無漏。通亦繫第八識。故應有漏。答。第六變者可是無漏。彼自第八緣彼起相即有漏。然為下食是第六變者。非第八變。而第八云七非八所杖質者。據見分說。設通分。據業力說。定通不遮。又解。設第八變為下食者。為緣起食。而體非食。又解。言唯欲繫。據業界說。若通定起亦許上繫。然法師意取初解正。問。如他通等引○(如下)。
四食章云○第一三界者。顯揚第一瑜伽第五‧唯識等皆言。由觸思識三種食故。一切三界有情安住段食一種唯令欲界有情安住欲界眠及婬欲故。必資段食。餘不爾。此依散定。定境通三界。至下當知○第三三性攝者。段食無記三境共性定故。能造所造本性定故。法處三境食者。自所變第八識境亦無記故。若依意境遠資長故。無色繫是有漏者。是善性攝。無漏者。親非資有。究竟為損。破裂有故。近可為食。義稍難知。此應思審○第五問答者。問。若三食通三界段食欲界者。亦有上界資下段食及餘三食耶。答。有二。定以上起初禪四識。豈非資三耶。又段食示現可爾。即大威德等是實不資下。
論云。段食唯於欲界有用。
疏云。
問。菩薩為利有情以定通力變魚米等之時。欲界依託之所變分不繫上界有何故耶。
又方問。名果歟。名果歟。
燈云○問。他他能等引。即許下識上界收。今變段食何不爾耶。答。雖名通果。然非上界收。以漏無漏不相順故。設緣彼第八所變之相。亦不隨彼。隔無漏故。勢分遠故。非正能引故。雖然稍難。智者思擇
周記云。燈雖名通等者。此答意。緣王等。雖是通引。同有漏故。隨於上。餘可准知。問。通引既同。彼段食亦應通於上界。答。通引雖同。漏無漏別。不相可相例。或大菩薩變蘇等等。於下有情不能為食。但作增上。引欲有所變香味而為其食。故不通上。如次前說。
燈一云○又解。但由上引第八通果等眼。杖之所起分。自是果。屬於下界。無隨增失。如通力變為魚米等。引第六識通果之色。為第八質。或雖即杖他八為質。即果色。是欲界繫第四卷云香味觸三而不段食欲界繫故。解任情。道理亦難。應可思擇
王來下時五識所變上界果云也。
祕第三云○問。因於定通令第八識異地身器不。答○義釋云○設等力如何能變○詳曰。如菩薩等變身為魚‧地‧海‧金‧酪。下界有情不耶○設若救云。有情六識菩薩所變米等。以為本質。變而乃用○亦所變之者。第八從本言由通力。亦何傷也。與餘常時不同故。前云上眼託下第八。由上第八不緣下○又非定通之所引故。由斯不變。
問。七地已前菩薩有漏定可變有實用之香味耶。
又方問。二乘聖者無漏定可變香味等耶。
燈。周記(上)。
章云○是有漏者○(上)。
周記云。章有漏者。是善性者此即是七地以前變魚米等得受用七地以前有漏行故。故有漏心亦能變也。章無漏者至損破有故者。問。為食之時。但唯食自第八所有漏之者不食。無漏如何得言破於耶。答。由以無漏為疏緣故。畢竟能令有情證得斷於有漏
瑜伽四云○威德定所行境○是物有○又此定色但是世間有漏無漏由定而生。非出世間此定色有戲論為因故。又非一切所有定心此色功能一類能起化。謂不思惟。但由先時作意所引。諸暗昧。極清淨明了現前。當是定乃能色。若定力思惟。假勝解力而得見者。當知不能生起此色。又復此色雖非出世定之所行。然由彼定境上力故。一能現。當知此不可思議
伽抄四云○何謂威德。而言是實。如下文。是無漏故。為威備。聖者法故。威德。其此定色得用事如實作色。其非威德定已唯令他見。非實如實作。謂曰。無漏定色諦方得。此稍可得。有漏之定何故如是事。聖人無漏故得。如下文。增上力故得。又准下文。無分別智增上力故。後得智起此色者。有漏定不得。此中據體。實是無漏相似有漏故。言無漏有漏。問。然無漏三乘得無漏。何人得之。於大乘中有威德定雖有初地八地二處。皆有其名。於何地。又大義曰。此通有漏有漏者非實。不任受用故。若非想觀。任用者亦是實有○此是無漏非有漏。似有漏。體無漏有漏無漏任運能起此色。非勵力思性定能此色。若菩薩無漏。若二乘有漏。皆能變他令受用。名威德定。餘想觀不爾故。非威德定不名色。如次下更廣釋。
果色章云。
瑜伽三云。又非聖二神通進有差別者。謂聖神通所變事。隨所化事。隨所勝解一切皆能實成辨。有改異。堪任有用。非聖神通不能如是。猶如幻化。唯可觀見。不堪受用
相傳之所可之。
問。義意釋意思食與欲心所起希望。撲揚大師可許耶。
論云。三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
疏云。此體即是有漏思數。與欲數俱方是食證。餘相應無希望相故。
疏抄云。疏餘相應無希望相故者。思若與欲相應。即為食。思不與相應。雖與餘心所相應。亦不名食。要由先思量欲故。但思得名食耶。
燈云。問。觸食能生喜樂思食必欲俱。喜樂攝益欲自希望。受及欲說之為食。答。由觸起受。由思起欲。舉果顯因。正由觸思。說此為食。
祕云。論三思食希望為相者。問。思者造作正因等相。云何今說為希望耶。答。如燈辨。義兩釋。初解同燈。第二釋云。由相應法令思於境起行希望。若爾。心等與欲等俱。心亦應由相應之法希望為相。答。心等因思希望無失。如是心等與受等俱。起領納等。皆不理。心等皆容起多行故。然自相正行非餘。故依正行心無雜。詳曰。理恐未然。瑜伽此論皆云心等所緣同行相。故此論云。心所所依根。所緣相似。行相各別。領納作用各異故。亦不可言據自相自相說。所緣相分各別即說相似行相有同何即不說。教既無憑。臆斷難准。可從初釋。
燈奧文云○何以得非我解。答。准心所知。既云我愛慢等當爾。彼愛等若不作我解。貪愛於何。又亦不應名我受等。此准知。心王我解。
下文云。推求是見。餘法推求。執者堅義。同聚俱執我。
燈云(論七所如彼卷抄)
章云(廢立門)餘心所法皆不及觸思。觸遍諸心順生三受。思能希望造作之主。故餘皆非。無漏無為破壞有故。有漏四方立三食名。
忠安記云。問。經說思食希望為相。無希望。何故名食。答。由思力故。令欲希望從果為名。此亦從勝。
燈第五(論六)云。問。信云令他淨。捨亦他靜。此慚等能令他崇。令他拒等不。答。論既文。設不能亦有何過。以諸心所功用別故。且如作意能驚於他。非令所驚亦能驚故。設復令他亦崇拒等。亦有何過。以心心所局。法性爾故。然非必皆例。
問。觸食體可通八識相應耶。
論云。二者觸食觸境為相。謂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得等能為食事。
疏云○八識俱觸皆是食耶(問也)。
論云。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義偏勝。觸粗顯境。攝受喜樂及順益捨。資養勝故。
疏云。述曰此觸食體皆通八觸。雖體通與諸識相應。屬六識義偏勝。勝義如何所觸之境相粗顯故。別能攝受喜樂受故。能生順益身之捨故。是偏勝義。七八俱觸境微細故全不能生喜樂受故。雖生捨受。但不為損而非益故。
章云(出體門)○九四云。諸有漏觸能與喜樂為食。唯識亦言。謂有漏觸纔取境時。攝益喜樂及順益捨。能為食事。此言意顯三界有漏三界有漏八識俱觸。攝益受喜樂及順益捨。攝益者。是觸食體○故唯識言。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名者義偏勝。即彰觸食八識俱。蜜曾天新攝論第三云。此中觸食六識身。觸粗顯境。資養勝故。不取餘觸。義。唯取六識俱觸以為食體。論觸雖通八識俱轉。為食體者。唯六識俱。七八俱觸全無引生喜樂二受及順益捨故。八俱之捨一切地時行相同故。前不然。非要觸能引自俱生喜樂受等方名力為食。引餘識俱喜樂等起攝益者。一切皆是。由第八等觸勝境引生六識俱時喜樂。故亦是食。然准諸文。第解勝。但言攝益等為食。非七八故。
周記之。章前不然等者○非是破前為不然。
論下文云。觸思食雖遍三界。而依識有無
疏云○觸思三遍三界用。六識相應者隨識或無。八相應者隨識恒有。故依識有無
尋云。取觸數歟。取心王歟。
伽抄第五云。論云。觸能攝受者若喜若樂若捨一分者。今解。觸取六識為體。此俱觸能攝受喜樂二受全及捨一分。受攝益者滋長義。憂苦違損非攝益。捨通善惡果。今耳又善果捨故言一分。或捨通忻戚末。今取喜樂生者故言一分。有云。此故知。取觸數為觸食體。此不成解。違對法故。又此隨順門。攝論云。觸食六識
浮丘疏第三。可之。
西明疏云。此觸雖與至資養勝故者。約識辨體。謂據實為論。八識相應觸皆為食體。然屬六識者其用偏勝。故立為食。故世親攝論云。此中觸食六識身。即依彼論釋者不同。一云。彼論即用六識為識。觸食體故屬六識身。問。若爾。云何瑜伽事分中。用觸為體。解云。大論依正道理瑜伽所說隨轉門故不相違。一云。屬六識者。六識相應觸非即六識。若作此解。與瑜伽等皆不相違。雖有兩釋。後說為正。所以者。瑜伽對法及此論等。以觸為體。皆不相違
理趣疏下云○觸謂觸數。第六識俱。思謂思數。即第六識俱。識謂識蘊。即唯第八。
問。思食體唯限第八識相應思歟。
論云。三思希望為相。謂有漏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此思雖與諸識相應。屬意識義偏勝。意識於境希望勝故。
疏云。若希可愛境。此通未來現在○此食通與八識相應。屬意識義偏勝。故瑜伽說。深勝希望及緣未來。非餘俱思希望勝故。此亦准。屬六識者體應第六識。不爾。思食體應第六。
章云。成唯識言。思食有漏與欲俱轉。又言。此思雖與諸識相應。屬意識義偏勝。此言正顯三界有漏八識俱思希可愛境攝益者皆思食體。蜜會五七及天親攝論云。緣未來攝益於識。思食思於境希望勝故。此九四云。若在意地能會境思。名意會思。能與一切於可愛境專住希望為食。復義者。六俱思諸有漏者希境益身。皆思食體。七八不然。無行相故。諸處但說與意俱者。通緣未來最勝故。亦有希望境思故。許通五識唯識所言諸識相應。顯思體俱。食唯六俱。義。思食唯第六俱。諸處但未來故。五俱現觸力增長思食。故唯識說。思食體通諸識。成義者唯第六俱。故世親思食者。是能希望。由希望故饒益所依。如遠見水。雖濁不死。以眼為門。希望故。非五識有希未來故。此雖三解。第解勝。五識於境有微細思可希望故。不爾。五識無欲俱。准此第三乃同唯識不許雖境與五俱義。故正者第二師勝。
燈云。問。獨思通八俱。六俱勝名食。體雖八種。第六偏名食。答。解。不齊解。順生味樂起希望。六識俱勝偏名食。攝持識食。八俱攝持不唯六。二義齊解。體有八種。勝食唯第八。觸思雖遍俱。六並名勝食。
又云。問。如在滅定。經於多日。以何為食。答。識觸思三。
論下文并疏。理趣分疏(上)。
問。佛地經中說。十八圓滿淨土任持圓滿大乘法味生大喜樂(文)爾者以法味為食體歟。為當以喜為歟。
燈云。亦淨土法生喜樂法體。是食非喜樂愛○又解。不同法食。法食即取喜樂為食○前解為正。佛地論云。此淨土諸佛菩薩得無漏能說能大乘法味生大喜樂。既云法味法是食。此意由法能生喜樂。方為食。不生喜樂不能為食。
釋能生觸思為食。非所生受欲之義也。
四食章云。佛地經云。廣大法味喜樂所持○問何故有漏觸為食體。無漏法喜樂為食。答。由有漏觸喜樂勝。無漏喜樂苦勝。各立為食。對治別故。又無漏法味增。說之為食。亦如有漏生喜增。立為食。故不理。各隨增故。
玄贊八云。此說二食佛地經說二。廣大法味喜樂所持佛地法味所生喜樂即是法喜。此依初得。唯在意識欲界緣教。但言喜食。彼依後時。亦通六識。通色界有。故開喜樂。此合名喜。適悅同故。
釋第四云。廣大法味是能生法喜樂二種是所生法。由因大法喜樂生故。取彼所生為二食也。
佛土章云。若變化土實資四食。亦得說資法味為食。如聞妙法花。六十劫住故。然此經下菩提分品言。既不死法。還飲解脫味。以涅槃不死食者。所證妙境喜樂。可名食故。能持無漏亦與食名不相違也。
無垢疏三全同之。
佛地論第一云。如是淨土眷屬圓滿。以何持。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謂於此中。大乘法喜樂所持食能令住。是持義○此淨土諸佛菩薩得無漏。能說能大乘法味生大喜樂。又正體智受真如法生大喜樂。能持身。令不斷壞。長養善法為食。
無性攝論十云。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者。謂淨土大乘法法味喜樂為食。此句顯示任持圓滿
無垢稱疏云。靜慮等法破壞有故。非食體。但取味證。故佛地經云。廣大法喜所持。

滅定

問。本經部師意可立意識耶。
疏云。上來已部本計。下部末宗轉計上座部師亦許中有意識生死等位已遮故破訖。極成意識如是故。
滅定第六識色心種等之計。發此位第六識文之下。
燈云(論三)論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然釋此經文。總有七釋。一薩婆多師。本疏辨。二本經部師。同有部釋。三末部師。許有意識。羯剌藍時。粗識為名中識。細識為識。四本上座。亦計二識。許俱時轉。釋同末部。五末上座。粗二識必不俱時。
又云(論四)論又行緣識不得成者○若末部救云。我有粗細二識。粗者染俱結生。細者無記為業熏感。
疏三本云。此答上座及末部有意識
宗輪論云。其量部本同義。謂說諸蘊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轉名。非離有蘊永滅邊蘊。一味蘊。異生位中亦聖法
論疏云。邊蘊一味蘊。一味者。即無始展轉和合一味而轉。即意識曾不間斷。此四蘊邊蘊者。根謂向前意識往生生死根本。故說為根。此根故有五蘊起。即同諸宗所說五蘊。然一味蘊是根本故。不說言邊。其餘間斷五蘊之法是末起。名邊蘊。
疏四本云。論謂諸轉識有間斷故。述曰○初部○譬喻師部也。如五一‧對法種子義中云○此等部本計。然後有部經異師第二○有說六識第八識性。述曰。此敘彼宗○論又六識身至必俱時故。述曰。第三破事類又熏計○今此設遮部。粗破譬喻師譬喻師部異師。即日出論者。是名部。此三種。一根本。即鳩摩邏多。二室利邏多毘婆娑理所言上座是。三但名部。以根本師造結鬘論廣說譬喻。名譬喻師。從所說為名也。其實總是一種部。
疏二本云。論若言有色至理亦不然。述曰○此破日出論者。即本師。佛去世後百年中。北天竺怛叉翅羅國。有鳩摩邏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論。時五天竺五大論師。喻如日出世間。名日出者。以似於日。亦名譬喻師。或為此師造喻鬘論諸奇事。名譬喻師部之種族。部以此所說為宗。當時猶未部。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
祕三云。然准諸教。部師計總四類。本經部許內六根所熏性。如瑜伽論一末言。色種隨彼言也。
俱舍論五云。有餘師言。如生無色。色久時斷。如何於色復生。彼生定應由非色如是出定心亦應然。由有根身。非由起。故彼先代軌範咸言。二法互為種子二法者。謂心有根身尊者世友問論中說。若執滅定心。可此過。滅定猶有細心此失。
光記四云。有餘師言至四有根身者。第二有餘部師言。如生無色界。色久時斷。如何於後色復生。彼生定應由心中色種子生。非過去色生。此即舉例。如是出定心亦應然。由定五根中有種子出定心。非由去定前起。故彼部中先代諸軌範師咸言。心身二法互為種子尊者世友至故此失者。部師尊者世友所造問論中說。若執滅定如前二說全心。可有無生有心過。滅定猶有細心出定心。故此失。世友梵云伐蘇密多羅。舊云和須密訛也。印度國名世友者非一。是非娑會中世友。又理第三云。譬喻論者如是滅盡定中唯受想。以無心有情。解云。此敘鳩摩羅多門徒釋。彼宗所執一心王。隨用差別立種種名。無別心所。但心緣第一剎那初了名識。第二剎那取像想。第三剎那領納名受。第四已去造作名思。諸餘心所皆思差別。識想一唯無記性。心已去方始通三。入滅定者受想心。此二粗是所厭故。識雖非所厭。中亦不得起。是無記故。於位中。思之差別滅定體。以實言之。即是心。就用言之。是心所。故彼中必心體。但受想之位。何以知然。受想定。故知受想必定有無有情。既是有情。故心有。又百五三云。謂譬喻分別論師執滅盡定細心不滅。彼有情無色者。亦有定而無心者。若無心命根應斷。便為死。非謂在定。准此論。世友同彼譬喻分別論計。
釋籤第三云。量部異師為譬喻者(可勘正文)。
義鏡五云(五根章)成之論師至大成五根者。第三述末部宗也。言成實論師者。即西沙門。名呵梨摩。此云師子鎧。今云師子冑今與鎧其義也。即雜心論師究摩羅陀之弟子也。西域記二云。童受論師者更造論。述部本計宗也○文部說至粗是假者。此第四述本經部宗也。西域記云。童受論師部本計也。光法師俱舍疏云。鳩摩羅多此云豪童。是祖師。於部中。造喻鬘論顯了論等。部本從說一切有部中出。以經為量。名部。執理為量。名一切部(已上疏文)其師唯識疏第二云。佛去世後百年中。北天竺怛叉翅邏國。有鳩摩羅多。引言童首。造九百論○亦名譬喻師部以此所說為宗。當時猶未部。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又疏第四云。此三種。一根本即鳩摩羅多。二室利羅多毘婆娑理所言上座是。三但名部。其實總是一種部(已上疏文)。
今此文云部師者。即當第二。即當第二。即是三經部師者遠承童受故。西域記號其童受。為本師耳。今云經師者。遠望童受。是彼弟子。望師子冑。是本師也。今就第三部宗而說本末宗義也。
深密經西明疏六云。如大德邏摩此即部。第三釋大德羅摩
疏云。此並對勘二家攝論及成業論。義更無違
問。世友問論者有部義歟。又此師許色心種之義歟。
疏云。論許便害至受想定。述曰○就別破中。上破有心所訖次無心所。俱合云。尊者世友問論中說。此即部異師。二法為種。滅定無心。色為種子。心後依生。部本計滅定無心。次後轉計滅定心。次心所今更轉計無心所。即末轉計
俱舍論光記上)。
成業論云。且身業形色為性○有說表行動為性○日出論者如是言○然有別法差別為因○若爾身。身業應唯表。此為自何法。謂法處律儀色等○又汝所宗過去諸法與果用。何非現在○若爾。應許由不善二業。蘊相續中引別法起。其體實有心不相應行蘊所攝。有說。此法名增長有說。此法名不失壞。此法故能得當來愛果○若所作來體雖謝滅。由所熏心相功能轉變差別。能得當來愛等果者。無心定無想天心相續斷。如何先業能得當來愛果有作是說。於此生中先所熏心必還相續故。得當來愛果有作是說。依附種子力故後心還起○如何一一心心所法。從二種子相續而生○是彼宗過。何謂彼宗。謂執此位全無心者。若說此位是心者。即無斯過。如尊者世友所造問論中言。若執滅定心。可此過。我執滅定猶有細心此失○若滅定中有意識者。此緣何境。作何行相○是故汝等不如實知笈摩義。縱情妄計第六意識滅定等有。由是而執此位心。若爾。云何滅定無心位心耶。如來一類經為量者。所計細心彼位猶有。謂異熟果識具一切種子。從初結生乃至終沒。展轉相續無間斷。彼彼處由異熟因差別相續流轉乃至涅槃畢竟滅。即無間斷故。於無心位亦說心。餘六識身於此諸位皆不轉。故說為無心
業成就論云。復人言。種子。彼種上得心心數二處依止。謂心身中根身中。如是次第○復人言。三昧。若毘婆娑五百羅漢和合眾中。婆修密多大德說言。若何等人滅定無心。彼此過。我滅三昧心故。引修多羅以為證言。行則滅。諸根不轉。識不離身○云何彼是三味。如修多羅法師信說。修多羅云何信說。說彼報識一切種子密繫縛等行不斷絕。彼彼生法壞相相續而行。乃至涅槃不斷絕。
要集八云。然成業尊者世友。舊相傳釋云。此引世友。非一切有部世友。梵云薩婆多世友轉計云。今尋彼文。一切有部世友論師即非部。亦轉計謂。世友宗義部。先敘彼計。非世友計立有細心。然於破中。世友世尊破意皆同。一切有宗亦非許滅定意識。後樂大乘所立正義。即世友義。同部救云。一類經為量者。所計細心彼位猶有。引彼為喻故云如。雖於滅定微細心。無餘轉識。義同彼計。然不同。是八非六。故云謂異熟時識乃至阿陀那識阿賴耶等。此成所引同論敘計細心。非世友計。
問。本疏中破末義立量云。汝應一切定皆名無心。諸定皆無前五識身故。如汝許滅定云云)爾者因置諸定言事。大師何釋之耶。
論云。五識無心者。應一切定皆名無心。諸定皆無五識身故。
疏云。彼若答言。無五識故名無心。非第六。今牒之云。若如是者。應量云。汝應一切定皆名無心。諸定皆無前五識身故。如汝許滅定。若不言中。無五識身故。即不定過。以無絕等亦無五識。彼此共許非無心定
祕云。論諸中。無五識身故者○又疏作量。義破云。疏說此絕等不定者。此不然。立宗若云應一切定皆名無心定絕等位非心定。可說前不定過。宗法之中既無定字。故不定。詳曰。直觀言陳。似所斥。若尋意許。疏旨精遠。謂無心。非無心。而是差別不言定。即絕等。因於彼轉。與意許宗便成不定。因致定言。斯過方遣。故義然也。
因明疏上云。論是無常等因。述曰。顯所成。等者等取空○若所作因亦能成立言。所陳苦樂無常所許一切法者。此便不定等過。
論云。如是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下卷云。向辨三支。皆據申言。而過故。未明缺減。非在言申。故以等等。復云似宗因喻者。彼缺減。若爾。何故不言如是似宗因喻等。而云如是似宗因喻耶。答。喻下言等。恐離前似支。顯離此三更有別似宗因喻。故於前等。
周記云。此意云。今此等似宗因喻三支過中。論文之中除四相違自餘諸過。各據言陳。未明意許。今言等者。意許。又缺減過。論文之中。言陳意許。俱並不說。
問。付三業行遍非遍之義。且於禪已上起語言之時。不依尋伺之義可耶。 燈云○問。尋伺既非遍行。何故難他尋伺於語是遍行攝。答。就他宗說。遍行。能遍起語。即是思數。若爾。何故第定已上思得起語言。何假尋伺。答。粗思能發語。上細不能發。在佛任運語故。
一云。問。意通三界理為不疑。依通界地。答。身二業色界。若准九地語業初禪身業五地定已上雖起語業及以身業語業。借下尋伺。故隨導伺是初定繫。又是無記不造下地業故。設無漏者亦屬下故。或不繫故。身業通四定。以出入息非是遍行。上得起身。又解。上若上若上不得作不下地善業四靜慮王俱受別脫。豈許無記得戒耶。既許善心方始得戒。故於語業多由伺。未必一切尋伺起。又復尋伺非語遍行。如出入息四定雖無。有身業。以思故。語業應同此。引證如下第七論記。
同五(論七)云。問。心行有遍非遍。第四定地雖無出息。遍行身業得轉。在佛果位既尋伺語之遍行。語應不轉。答。如疏及樞要說。問。既說語業為語遍行。第法有語。同行故。答。約佛可爾。語不假尋。除佛已外語必尋引。故已上無。問。說法逗機。語假尋伺。汎爾言說何假尋伺。猶如五識多由彼起。亦有五識尋伺生。如無色定起耳聲等。答。定已上起語時難。猶如五識。必假尋伺。問。身在定及初靜慮時易。應同五識。答。語皆推度。起必尋伺五識不爾。故不得例。又語解。欲界汎語定已上或有語言尋伺發。但用思生。諸論但言尋伺起者。隨粗相說。如思惟支。
疏云。尋伺引語為記行故。禪已上尋伺無故。語定隨無。大乘不然。此隨他語。
肝心云。文隨他得。此抄云。大乘禪已上不籍尋伺(已上)。
案云。若大乘禪已佛果位。雖尋伺。而復有語。
伽論九十六云。又粗尋伺能發語言。諸未得定。或有已得還從定起能發語言。非正在定。正在定者雖有微細尋伺隨轉。而不能發所有語言。是故此位說名一切語言寂靜
諸藏章云。盧舍佛經說。八梵王等俱能解語。皆悉受持菩薩戒法。故知調伏亦初二界五趣之身。此依實身。無色界耳識不聞教故。故知但被二界五趣有情實身。以經威力地獄眾生法故。諸大菩薩地獄受戒種種事故。然得戒者義即差別
梵網經下云。是時百萬億大眾菩薩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聽佛誦一切大乘戒佛子諦聽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界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清淨者。
表無表章。第六依地有無者○律儀表中別表。可依色二依身得。既許色界迴趣大乘。豈彼世尊無別脫戒。此別脫戒若菩薩時。雖復依彼。無漏。依色界身。准此有漏別脫。盧舍佛化八梵天等。俱能解語。皆悉受持菩薩戒法。亦得別脫。不得別受別脫之戒。別受別脫除諸聖者上界依身心非極厭。不得。既許鬼得別脫戒。色天許得於理何違。
百法玄贊私記。依此別解脫戒無漏義周記云。燈不造下地業故者。此即釋所以。欣上厭下勝捨劣故。生不造下業。又解。亦可得下地方便善業。而生上不起下者。據上者而更不須於下。如尋伺等。地是無故。得起下善來妨。又受別善心方得言善心者。護方便時要便善心
問。依身欲界修得第四定人。引得彼地能造四大種耶。
燈云。又初靜慮望欲。以靜除散禪。望初。以細除粗三禪。望二。以靜除動四禪。望三。以蜜除疏。薩婆多等由得彼定。引得堅蜜四大。閉身隙故。所以二息。大乘不爾。但以定能除其隙。故無出息。設兼引大。亦復無違。但非唯大能閉身隙。
別抄云。問。生第四定。彼身細蜜。可無行。身在欲界得第四定者。身亦應虛疏。如何不有身行耶。解云。由定力所引上界大於此身中。是故堅蜜。
又云。問。於欲界身得第四定。無出息。引得彼定地四大。遍其身塞毛孔出息。未四大既細。於欲界中何得住。不相故。解云。即以地大種為增上緣。擊發欲界四大種。滿其身故。無出息。問。若爾。於欲界身起天眼耳。造上界耳根四大亦細。下界中如何得住耶。又下地定皆引得定四大欲界不。解云。天眼耳起由通力故。大種雖細。於下界身得無失。又解。下地大種微粗。由下識生初禪二根四大種粗。於下地身亦可得住(云云)。
祕云○依毘婆沙論十六云。四緣行方轉。一謂出息所依身。二風道通。謂口鼻等。三毛孔開。四依息地粗心現前。於四緣中。若隨闕一。不轉○入第四定。雖有前二。然後二。息亦不轉。又出息依粗身轉。第四靜慮已上諸地。心極微細故息不轉。又順理云。入第四定身毛孔。云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即此緣。尊者世友說。入彼定身毛孔合。入漏無漏定皆如是○准大乘義。不轉。更同有宗。亦無失。
瑜伽論四云。復次在欲界者。依欲界身。發起色界大種現前彼諸大種。種何與下界共住。為異處耶。非異處耶。當言。水處沙。非異處。如是等類思惟色蘊雜相(文)。
同論云。能造所造不相離故。
智論四云。泥盧頂色界四大種造色半頂清淨
第一云○古人釋半頭之言。由失肉眼後得天眼。半頭已上有照囑。若半頭眼。後有釋云。肉天具有。名全有眼。由一故名半頂。議曰。安度論○是天眼佛天四大造色遍頂清淨。准此但據淨有圓缺。以名遍半。未必約見眼具闕。名如古釋。五眼不具。總應名半。縱天眼。眼亦少故。未必皆能全頭見故。故不依也(文)。
義決云。三人者。欲色二界有情之內。若其天眼欲界六天及以三州除北拘盧。得四靜慮根本定者。能起天眼。以許得通故(文)。
第一云。以下界色粗。不為上依。自變為地。身依之(文)。
問。論中又此思等(云云)等言等何物耶。
又方問。末意識定位心所云云論主何破之耶。
論云。受想於心亦遍行攝。許如思等大地法故○又許思等是大地法受想時。彼亦滅。既爾。等此位亦無。非遍行滅餘可在故。如何可言有餘心所。既許思等此位非無。受想應然。大地法故。又此思等。亦應有觸。餘心所法不皆依觸力生故。若許有觸。亦應受。緣受故。既許受。想亦應生。不相離故。
疏云。論受想大地法故。述曰。如尋伺比量所諍。許如思等大地法故。根本部說三法遍行大乘薩婆多各說有二。謂即受想。故別立蘊。作用強故。彼說三大地故。今言思等。等取何法。謂有二計。一唯計三法。如前觸即三合。無別體故。二計四法。即觸數故○故今言等意攝二家。又設有餘。非別有法。此論別體。若依分位。於思之上亦等。理亦無違一念所望別故。然未見文。准俱舍云。謂通三性尋伺三地大地。即更有餘法。今量云。受想遍行。許是大地法故○論既爾等至中在故。述曰。部以思分位等。此位非無。思等既滅。善法亦無○論又此中至觸力生故。述曰。上來但總破。思言等。等有觸。此位思。亦應有觸。餘心所法皆觸力生故。量云。此位應有觸。思等故。如餘心。餘有心位以解為本。本無而末有故。以末例本。亦令本有
西明疏云。然此所破諸不同。一云。三心所。若爾。如何下論說云。既許思等大地法故。釋云。雖無別體法。然於思上說有觸。故置等言。一云。破四。有等言故。二云。破十。或破四(文)。
問。受想三法許有別體之部意餘心所者心分位歟。將思分位歟。
疏云。論受想大地法故。述曰○根本部說三法遍行○若依分位。於思之上亦等。理亦無違一念所望別故。然未見文(文)。
全文大切可之。疏三末所祕第七卷所燈同。
論五云。有說。此定體即是心。
疏云。此部師。
疏又云。論根力覺支至非即心故。述曰○念惠等法彼是思。然非即心。故以為喻。此中比量如文可解。亦如正理論一廣鬥(文)。
祕云。論根力○心故者。問。破何計耶。若破本師本師心所是心。惠等同喻所立不成。若破末計。有相扶失。末許心所離心有故。答。准所明。破末計中立四等心所之師。惠等依思。非即心故。喻無其過。
量第一云。有譬喻者說。無別心所心想俱時。行相差別不可得故○又由至教證無心所○行○此等諸經皆遮心所。又於心所多興諍論。故知離無別有體。謂執別心所論者。於心所多論。或說三大地法。或說四。或說有十。或說四。故有識而流。說有心心所別。如甘蔗汁。如偈伎人。故受等雖體可得。
疏七本云。論若離心體至說有識。述曰。其楞伽師中百論師等。或部妙章等亦然。如前第一卷解彼。雖不言一切心所並無。然有少數。依心分位差別故。總為此難。如俱舍觸支中敘部計。娑等敘妙音等計。說有識。即攝論第四所引十地經六地楞伽亦有○論若即是至非自性故。述曰。若但心分位覺天部等者。如何聖教說與心相應。
論一云。或執。離無別心所(文)。
疏云。此第四計即是覺天等執。部師說。佛說五蘊。故離心外三所。一受。二想。三思。更不說餘心所名蘊故。
祕云。疏第四部等計者。問。意明所。明三所等。是扶本意。答。全分無總為無。不爾。分無四計何攝。故疏總言亦無失矣(文)。

染淨

問。論證第八識契經說云。心清淨故(云云)心者無漏第八歟。
疏云。論又契經說至不應有故。述曰。自下第十引染淨心經維摩等云○其阿含等亦此文○此如瑜伽四卷識住中解。此中意說。以本識現種為染淨心。令有情染淨。即當攝論淨章。染章即三雜染。淨章即是出世淨。
又云。論謂染淨法至持彼種故。述曰。下別解中。先總解。後別破。此總中。言染淨諸法為本。有漏無漏常無常有為無為染淨之法。皆以本識為本。故言心染情染心淨情淨。此言有為總句。無為法等別別句。染淨之法至下當知。有漏現行生。種子依住。心受無漏現行熏。持彼無漏種故。又解。初句如前。因心而生者。謂有為現行法皆因種子心而生。依住者。謂有為現行法現行識法而住。心受彼熏者。謂本識現行染淨有為現行之熏。釋上住。持彼有為種子故。釋上因生。隨心染淨有情染淨。即以所能依法和合假者為有情故。或心有情。心染故晴染。淨故情淨。此有釋。以為本總句。如初。因心而生。謂雜染法即是有漏三性皆是。以相順故。遂別各生。依住故。謂清淨法。有為無漏不順本識。故但說依住。心受彼熏持彼種故。釋上所由。並通染淨。又心受彼熏。是有漏法。持彼種故。是無漏法。又有別解。以為本總句。因心而生依住故。並有漏法現行種子心生。現行識住心受彼熏持彼種者即無漏有為法。雖心相違。心受現行之熏。能持現行種故。後有情隨淨。
祕云。論雜染故等者。雖維摩經此文。今此阿含。以維摩經非共許故。疏言心染故有情染等如瑜伽四者。案彼論云。由所潤識○於流轉相續決定。又云。又由依彼識永清淨故。不待餘因。任運自然寂滅。此識相續究竟斷故。於十方不復流轉。於命及死不希求。故名永離欲。釋曰。前由心染有情雜染。後由有情解脫(文)。
又云。論謂染淨為本等者。疏四釋。餘有五釋。具如餘辨。義復釋○無漏淨心但與無漏有為無為為其根本○前後二疏雖有多釋。義皆不具。未方此解。並淨心為本等故。詳曰。觀經文云。雜染有情雜染。但約有情。不依佛說。若兼佛者。即不應云有情等也。而如來非有情故。故前說云衣取蘊建立有情有漏非有情攝。論既釋經。應同經意。若云示現有情者。亦為不可。准論。釋經染淨二門他申自。皆並不言佛果淨識。故知二疏悟奧旨。
西明疏云。此有五釋。
貶量抄云○有說○(引疏四釋)有釋。此有五釋○樞要云。以為本。諸部總句。有無染淨法皆為本。薩婆多無 由心顯。有為由心故起(云云具引)今謂。諸釋理未必可。
無垢疏三云。心謂第八識有情五蘊假者。此依彼心而假建立。第八之心若是有漏雜染所攝。能依假者是雜染所依八心若是無漏清淨所攝。能依假者亦是清淨
瑜伽論四云(如祕引)。
攝論無性)云。論曰。云何世間清淨不成○若離一切種異熟識。理不得成○云何出世清淨不成○是出世清淨。若離一切種異熟果識。亦不得成○論曰。復次云何一切種異熟果識為雜染因。復為出世對治淨心種子○論曰○如如下中次第漸增。如是如是異熟果次第減。即轉所依一切處所依轉已。即異熟果識及一切種種子而轉。一切種永斷。
問。義意釋謂染淨法以為本而生依心故文云。因心而生者。合有漏無漏現行染心生以為本。別釋無漏現行諸法淨心生亦為本義(云云)爾者撲揚大師何破之耶。
祕云○義復釋。謂染淨法以收為本。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總句。然應說有漏淨二。有漏染心通漏漏無漏有為無為。總為本。無漏淨心但與無漏有為無為。為其根。非有漏本。因心而生。合有漏現行染心生。以為本。別釋無漏現行諸法淨心生亦為本。淨心不生有漏法故。依住故者。合有漏無漏本有種子染心住故為本。別釋無漏本有種子淨心住為本。心受彼熏持彼種故者。合有漏無漏新熏種子染心為本。別釋無漏新熏種子淨心為本。淨第八心雖不受熏。因位曾熏果種故。前後二疏雖有多釋。義皆不具○詳曰。觀經文云○悟奧旨。又設兼據淨心釋者。亦成繁見。何所以者。言為本。即是染淨有為無為之總句也。後復對彼因心而生。復云以為本。別釋無漏現行諸法淨心生亦為本。前既言總。後何云別。若言據彼別淨心說。若爾。別染何不是彼別染本耶。若許是者。云何不是別釋染現。又若別釋容有斯理。但一釋中何得矛楯。餘准此非。
問。今此文者說真理歟。
無垢稱第二(聲聞品第三)云。爾時世尊告優波利。汝往詣無垢所。問安其疾。時優婆利白言。世尊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於一時間。有苾芻。犯所受戒。深懷媿恥○而謂我言○願解悔得免斯咎。即為其如法解說○時無垢稱來到彼所。稽首我足而是言。唯優波利增此苾芻罪。當直除滅憂悔。所犯勿憂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住內。不出外。不在兩間。如所說。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如是心者亦不住內。亦不出外。不在兩間。其心然。罪垢亦然。如罪垢。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唯優婆利。汝本淨。得解脫時。此本淨心曾有染不。我言不也。無垢稱言。一切有情本淨。曾有染。亦復如是○時苾芻憂悔即除。皆發無上正等覺心○時我然不能加對。故不住詣彼問疾。
同疏云。
問。大乘意生北州之者必後報業歟。
祕云○問。何故舉彼無想沒。是餘處沒有識種。答。有兩釋。一如燈辨。一云。案正法經俱舍論。北鬱單越後報之業。無想諸天欲界後報業也。餘不定。所以偏說。
智論七云。閻浮提中。死弗波提中。生弗婆提中。死閻浮提中。生閻浮提中。死還生閻浮提中。劬陀尼鬱怛羅越如是
伽論第二云。又北盧州○又彼有情竟無繫屬決定勝進
略纂第二云。北州中竟無繫屬決定勝進者。由習無我繫屬。於衣食等。不起我所。由當來決定勝進。彼州後報業。無我觀前修十善業故。此言決定勝進。有處說。彼後報業。定墮鬼中。未審誠說(文)。
疏七本云○大乘文。俱舍論云。若從彼沒。必生欲界。先修定行勢力盡故○如生北州者。天後業等○今此不同。彼唯生報。可是言。此後報。如何必欲界順後業。故知生彼既通生‧後‧不定。明已生三定及下欲界。皆有失。但不生上。未曾故。生彼三天處。亦無失也。
問。部師意可許有法爾種耶。
論云。又出世道初不應生。無法持彼法爾種故。
疏云。論又出○種故。述曰。難經部師無法爾種。此無漏道初不應生。無法持彼法爾種故。以新熏為不正。設彼若言以世第一法因緣生。不假法無漏種者。論主難言。有漏類別非彼因故。述曰。前第二卷已廣說訖。又彼若初無漏生但無因起。何假汝立法種子論主難云。論無因而生非釋故。述曰。說因生。釋迦子故。不爾。便同自然外道肝心。文以新熏而為不正者。北抄云。唯初新熏是不正義。不得難他。如何不得。同既新熏。如何難他新起也。
義蘊云。疏以新熏而為不正者。以新熏師是不正義故。此但法爾種也。
宗輪論云。量部說○異生位中亦聖法疏云。即無漏種法爾成就

論第四卷本文抄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