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四卷本文抄十七
輸入者 周海燕
第二能變段(俱有依已前)
問。第七識與第六只成近所依之所以何釋之耶。
論云。或欲顯此與彼意識為近所依。故但名意(云云)。
疏云。近所依者。以相順故。同計度故。六緣境時。七與力故。所以七無漏六無漏。七有漏時。六非無漏。非七緣境。第六與力。故六有識。七但名意(云云)。
義蘊云○此約第七畢竟無漏。六亦畢竟無漏。若不爾者。七有漏時。不妨六無漏故(云云)。
十卷私記第七云。問其如第六識俱無漏故意何。答。約佛果位。第七無漏之時。第六無漏故云爾也(云云)。
別抄三云。若爾。第七法執俱第六非無漏。解云。由根法報。第六不能證法無我。但得生空。亦名為根所損也(云云)。
問。付心心所所依。且瑜伽論唯說俱有依。今論三依共說。今此相違。大師何釋之耶。
疏云。瑜伽五十五說。心心所法名有所等。說無量名。然彼言所依。唯約俱有依說。以恒定依故。大小二乘俱極成故。此中所言然彼所依總有三種者。恒不恒定不定。合說為所依。所依及依皆名所依。如下文云此假說故(云云)。
祕云。疏然彼言所依總有三種等者。彼瑜伽第一及唯識論由隔所引。五十五後故言彼也。乍觀似彼五十五文。問。心心所起三恒定。何得說云三中合說恒不不定。答。略為兩釋。一云。依下諸釋俱有依。除護法外有通恒定不恒不定。名為所依。非據因緣及等無間有不恒等。二云。依下正義具四義者方名所依。等無間緣闕決定等。無時不依。名為決定。雖由之生。世既不同。不得名為時不依。又云恒者俱轉之義。既是過去。恒義便無。其因緣依有不恒定。如現熏種。是種因緣。然後現無而種不絕。故非恒定。亦非所依疏總相談不恒不定。亦無有失。二義俱得。後釋順疏。有義斥疏恒不等已。自會五十五及唯識云。故但應言。依有二種。謂種及現。瑜伽且依現行者說。現依有二。俱有無間。彼論且約俱有依說。但由言略。無別所由。此論具明。通舉三種。詳曰。疏之所云恒不恒等。如前兩釋。過亦無有。斷言依二。恐乃雷同。此論彼論皆言所依。不言依故。若言依者。一切皆許種現皆是。更何須會。若言依與所依無異。豈不違下護法明所明。由此故知。伽五十五正明所依。此論真假而兼說也。不可以彼廣略會之(云云)。
蘊云。疏然彼所依總有三種者。牒此論文非瑜伽也。疏恒不恒定合說為所依者。三依之中種子依無間依。是恒定也。俱有依中五識四依第六七七八互相依。並亦恒定也。第六依前五七依八依色根。此並不恒不定。兼不正義。故定合說(云云)。
疏抄云。意說者若前七識依第八識。即是定。若說第六識依五識。及七八識依前六識等。即是不恒不定。又瑜伽論說種子依即恒定。若唯識說因緣依。若現行依種。即恒即定。若種依現。現行即有間斷時。即是不恒不定也(云云)。
演云。眼等五根無色界無。名不恒不定○因緣無間並非恒定。如演祕說(云云)。
肝心云。北抄云。且如五根望第八識。雖名所依。是不恒不定。無色界無故。故下簡非所依。今時且第八名所依(云云)。
瑜伽論云(如下)。
疏下文云(俱有依正義下)一決定義。有法若依此生。無時不依此生。故言決定○即一切種子望能熏現行。彼非所依。後無現行。自相續故。非決定義(文)。
問。瑜伽論中明俱有依託眾所依差別轉故(云云)唯說六識所依歟。
祕云。疏依瑜伽至說無量名等者。按彼論云○為此量故。釋有兩家。一云。如一眼識託三根生。謂眼等一‧次第滅意‧及以末那。雖有為下而釋伏難。難意可知。今約根依。色非依根。所以不得名有所依。二云。相應王所名一種類。如眼五所同託眼根。詳曰。二互不足。前家闕釋種類之言。明眾所依。理亦不盡。後家不辨所依義。今者應云。如眼等識。俱有依根總有四種。謂同境‧分別‧染淨‧根本。如此論中護法所說。以依非一名眾所依。論意唯依俱有根說。不得取彼無間滅依顯心王所。簡彼色等名一種。問。七八二識依何言眾。答。從多而說。或彼心所依亦眾。眾非一義。兼自心依成二故。王所同類。故總合言託眾所依(云云)。
瑜伽五十五云。問。諸心心所凡有幾種差別名耶。答。有眾多名。謂有所緣‧相應‧有行‧有所依等。無量差別○問。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種類託眾所差別轉故。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唯恒所依為此量故(云云)。
伽抄十四云○問。何故名有所依。由一類并眾所差別轉故等者。謂心所等同一識種類託所依。如眼識依眼根。俱時心所亦爾。餘准可知。外人既亦難解。為伏難云。諸有為法壞無有依。何故心法等獨得名耶。故論解云。雖有為法○所說依義。彼自分因。皆非恒依故。若相應共有法非依故。唯恒為依者。為此依量中故。眼根等是識等所有名有依。非餘法。或言所依者。即六識類託從所依根。能依之識得名有所依。故言恒依。此解為勝(云云)。
問。本疏中釋種子依。若種望種子應無此依(云云)撲揚大師何釋之耶。
疏云○若言種子依。即唯現行法有種。種望種子應無此依。今言因緣依者。令知寬遍故(云云)。
祕云。疏現望種子應無此依者。現行熏種。雖是種依體既是現。故不得名為種子也。若言因緣。理即可攝。有疏本云。種望種子。種字誤也。何以知者。答。後種既託前種而起。何得云無。故知誤也(云云)。
肝心云○若種望種子。即是種類。亦非種子依。此處三名與彼差別。若也出體與彼相(忠安決同之)。
別抄云○解云。此有所簡。若言種子依。唯種對現。得成彼依。種自類生。非現依種。應非此依。現行熏種。亦非此攝(云云)。
問。因果異時師意引集論無種已生文。爾者護法正義如何會之耶。
論云初種子依有作是說。要種滅已現果方生。無種已生集論說故○有義彼說為證不成。彼依引生後說故(云云)。
疏云○護法等釋。彼集論中據不能生後種說故。謂此時緣闕。現在種子不能更引生後念種。非謂此念現行無種。種在過去名為無種。對法無解。此略解教。瑜伽難知(云云)。
疏云。論無種已生集論說故。述曰。謂無學最後蘊。此時種入過去。過去是無。當果不生。現種已滅。唯有現行蘊在。名無種已生。此中文略。集論本但有無種已生之言。今釋家取以為證。瑜伽第五十六云。或有眼非眼界亦爾。此則引教(云云)。
祕云。疏此時闕緣等者。無緣更生後念之種。名為無種。若爾。云何名為已生。答。而有生彼俱時現訖。名為已生。或種現在。簡彼未來。名為已生。取前為正。有義彈云。若作此解。彼論應言無種已不生。此論應言彼依不引生後種說故。如何乃言據不能生後種而說。今別解云。無種已生依引生後自類種說。若生現行。即前十一有種已生。若爾。如何雜集論釋。有種已生。謂除羅漢最後蘊也。無種已生謂最後蘊。答。覺師子意。餘時種子為因。能生後念種現。此未後心前念種因唯能生現故。論本名無種已生。由無種故後便斷滅。今難陀意亦即同彼。其護法等不依故。故但如前依種子說。非汝難陀覺師子等所知見也。無著大師意。說種子前後相生。云無種已生。詳曰。義有萬途。豈無此理。若順二論。疏釋為優。云無種者彰無後類。已生之言明與現俱。更有何求須安不字。此論應云彼依不能而更引生後種說故。義繁文約。省不等字。故彼論釋言後蘊也。若但緣種自類相引。餘時皆然。何假以彼後蘊而釋。亦不可言釋家不得無著之意。何所以者。而師子覺樞衣北面伏膺函杖而造共釋。豈誤本指。以此而推優劣知矣(云云)。
對法論第三云。云何已生幾是已生。為何義故觀已生耶。謂過去現在是已生義。一切一分是已生。為捨執著非常我故。觀察已生。又有二十四種已生。謂最初已生。相續已生。長養已生(乃至)有種已生。無種已生。最初已生。謂初續生時。相續已生。謂續生已後○有種已生。謂除阿羅漢最後蘊。無種已生者。謂最後蘊(云云)。
莊嚴論第十二云。此二偈以十四種起成立內法諸行是剎那義○十二者種起。謂除阿羅漢最後五陰生。十三者無種起。謂前所除最後五陰生。由後生各子無故(云云)。
瑜伽五十六云○答。應作四句。或有眼非界。謂阿羅漢最後眼。是名初句。
對法論二(同之)。
肝心云。文有眼非眼界者。雜集第二。十八界四句中云○解云。眼者現行眼根也。眼界者眼根種子。不生後念果故。云非眼界。伽意亦同(云云)。
俱有依段
問。難陀論師意以五識種子名五根(云云)爾者見分種子歟。
又方問。此師心相見二分同種歟別種歟。
疏云。論二十唯識至佛說彼為十。述曰。自種生者。此師意說。見分相分俱名自種。下准此釋。自有三種。一因緣自。即見分種。二所緣緣自。即相分種。此二下文並有自義三增上緣自。能感五識之業種也○論彼頌意說至無別眼等。述曰。彼觀所緣頌中意說。第八識上有生等色種子。不須分別見分相分。但總說言。由現行識變似色塵等。故說此識名為色識。即此種子名眼等根○又見識變似色故。名為色識。或相分色不離識故。名為色識。或相分名色。見分名識。此二同種故。名色識種子。然前解者見相別種。如彼論說。有二境色。一俱時見分識所變者。二前念識相為後識境。引本識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違理故○論種與色識至遞為因故。述曰。釋頌下半。此說見分種。名為五根。現行見分變似境色。名為色識。與種互為因見分是能熏故。或相分現行亦是能熏。此種名眼等。與現行法互為因也。相色不離識。名為色識。又此所言種與色識者。此亦無違。從前念說是今識境。故名境色○若以此見分種與色識常互為因。境段根用故。境為緣種子根。根須境用故。根為緣而變似境。名互為因。因者因由。非因緣義。色識是能熏。根種是所熏。互為能生。遞為因故。此師意說。識種名根。識相名色。境無別實有。如第一卷已略敘計(云云)。
祕云。疏若以此見分至遞為因故者。道理根境須相因起名須用。問。見種不生現行色相。相復不熏見分種子。如何得有遞為緣義。答。由境為緣。見方得起。熏成自種。識種為緣。生識見分。變相分生。境若不有。見分不生。見分不生。誰熏見種。見種若無。見從何起。見若不有。相因何生。未有無心獨有境故。由斯遠望得互為因。詳曰。觀疏釋此種與色識一段之文。總有三節。初以見種名之為種。現名色識。二或相下。相種名種。現色色識。然此有二。初總相明。又此所言等下。釋於伏難。顯頌長行意別也。三若以此見分種下。見種名種。現相名色識。今助一義。翻前第三。相種名種。現見名色識。問。四中何勝。答。理雖皆通。若順彼論。第二應善。正順頌文。頌文即云功能境色無始為因。明即相分種現分二(云云)。
疏云○第一諸界雜亂難○又色種非識種。成故種成雜亂○自下第二二種俱作難。論又五識至名眼等根。述曰。此定問也。論若見分種至應外處攝。述曰。若即見種。五根應識蘊攝。若相分種。五根應外處攝○此即設許識色異種而為此難。故不同前一種子難(云云)。五根章云。唯識第四略有二說。一難陀師等○此有四義。一唯見分五識種子。二唯相分五塵種子。三通取見相二分種子。此三皆是難陀師義。四護法等假為假為救言(云云)。
義決云○有以眼識種子名眼。故二十唯識云○有以色種名為眼根。觀所緣緣論云(云云)論第十云。
問。俱有依第二師誰人哉。
疏云○即安惠等諸師所說。雖實無色。似色等現。就此為能。下皆准知(云云)。
燈云。釋俱有依中。本判為四。第二即是安惠師等。西明判云。第二火辨。要集疑云。若第二師是安惠者。破前師云十八界種應成雜亂。安惠既許自證分種傍生十八界。種亦成雜亂。若一自證分義說根境。亦成雜亂。安惠自許第七入見即有斷。何故下文云雖不間斷而有轉易。今為釋之。安惠種子是假。然功能別成十八界。如不相應依實假立不相雜亂。依自證分義分得。又就他宗而為此難。亦復無過。許阿賴耶識似色根等。或餘師義。設自所許。約計情別。亦不雜亂。言第七雖無間斷者。是餘師義。以與安惠合為文故。故疏言等。不唯安惠。本乃十釋西方別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達。餘不勞疑(云云)。
要云。俱有依中。第二是安惠師義。彼見相分雖是所報體性都無。亦有似色之相。如夢所見。今時山河一切皆爾。故有藏識所變根境為所依緣。亦無失也(文)。
西明疏云。有義。彼說理教相違者。自下第二火辨師釋(云云)。
文義記云。言次俱有依等者。基說。初師難陀等。第二安惠等。第三淨月等。第四護法師釋。測釋。初師難陀。第二火辨。第三淨月。第四護法。觀解同測釋○範云。同基說○基說○此義有稍疑○若從自證種子傍生十八界。種亦成雜亂。若言安惠即自證分似能所取。建立十八界。故此論云。為破離識實有色根於識所變似眼根等。以有發生五識用故等。此亦非理。即一自證義說根境。現種十八便成雜亂。如何破云十八界雜亂。雖樞要云見相所執亦有似色等根境。而所依根境還所執故。不成依緣○由此證知第二說者定非安惠(云云)。
忠安記云○和上云。今謂不爾。既基云安惠等。則云火辨。由此可知。安惠火辨義一作此釋。既爾。十八界種應成雜亂等言違安惠故。唯屬火辨。餘通二師。論言末那雖無間斷性轉易故。准此可知。以本末那非是安惠所許義故(云云)。
貶量抄云○安惠等言如攝火辨○若非火辨。更無所等故○又彼所言所依根境還所執故不成依緣。此亦未閑安惠之意。護法所執性雖不從種起。而安惠許種傍生者何妨。餘宗依緣雖依他起。彼所執性得成依緣。宗彼不同。如何音一故。有說所言於理無違(文)。
疏本云。論我法分別至變似我法。述曰○安惠解云。變似我法。總有二解。一若世間聖教。皆是計所執。世間依八所識總無之上。第六七識起執於我。除第七識餘之七識起執於法。不許末那有此執故。如是總說。執為我法種種別相熏習力故。八識生時。變似我法。六七似我。聖教愍諸有情。說凡愚所計為假我法。亦依總無。假說為別我法。由聞此熏習。八識生時。變似我法。又解。諸識生野變似我法者。即自證分上。有似我法之相。體變為相。但依他性。依此堅執為我法者。方是二分。其似我法不名二分。以下約喻依他性有故。識所變似我法是識自體。雖有二解。後解難知。前解為勝(文)。
祕一云。疏又解至識自體者。問。後解意何。答。若不有此依他二似。自證以何為親所緣。見相無體。不成緣故。若爾。後解乃為其勝。何斷難知。答。若以堅執方無為體者。護法何別。護法豈許所執二分是依他乎。又自證變依他性者。名為相見。依此堅執為我法者。名似我法。復有何失。若許爾者。不殊護法。由此難知。若爾。前解即自證分無親緣失。答。有體為緣是護法義。安惠許假得成緣故。故前解勝(文)。
問。付器界安立。大乘意為風水金次第將如何。
祕云。論不應說為增上緣者。按對法第五。解增上緣。略有九類。第一任持增上。師子覺釋。謂風輪等於水輪等。器世間於有情世間。大種於所造。諸根於諸識釋。風能持水。水能持地。故風水輪皆言等也(云云)。
伽論二云。自此以後有大風轉。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從下而起。與彼世界作所依持○此大輪有二種相。謂仰周布。及傍側布。由此持水令不散墜。次由彼業增上力故。於虛空界金藏雲興。從此降雨注風輪上。次復起風鼓水令堅。此即名為金性地輪。上堪水雨之所激注。下為風飆之所衝薄。此地成已。即由彼上力故。空中復起諸界藏雲。又從彼雲降種種雨。然其雨朱乃依金性地輪而住。次復風起鼓水令堅。即由此風力所引故。諸有清淨第一最精妙性者。成蘇人迷盧山(文)。
伽抄一云。自此已後有大風輪下造餘處。餘處分二。初總明山地等。後四大州下別明山地等。成文分十。一造風輪。二造金輪。三造水輪。四造須彌山○十造鬼傍生○廣量等三千界等。小乘無邊。厚十六億喻繕那。此風堅實○水輪深十一億二萬踰繕那。後風起擊水變成金。金厚三億二萬餘八億成水。水金俱廣十二憶三千四百五十踰繕那。俱舍頌云。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其量廣無數。廣十六洛叉。次上水輪深十一億二萬下八洛叉。水餘凝結成金。此水金輪廣徑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周圍此三倍。今者大乘金輪在下。水輪在上。與彼相違。又深亦別。至第四卷地獄之中。更當廣顯(文)。
暉林寺立本抄云。基云。小乘三輪風水金。今者大乘○更當廣顯。私案大論文勢。應同小論所說。謂今此說。降雨風輪上。次起風鼓水令堅。此即名為金性地輪。此地成已。又降種種雨。次復起風鼓水令堅。即以所堅成迷盧山等。以此明知與小乘同。景師云。亦依俱舍所說解釋此文。又次下文辨六種依持言。一建立依持。謂最下風輪及水地輪。令諸有情不墮下故。解云。地輪即是金性地輪。以此即知。最下風輪。次水後地(文)。
無垢稱經疏二云。須彌山者此此名妙高。水上高八萬踰繕那○薩婆多宗。山踞金輪。大乘亦然。故處大海(文)。
對法論五云(如祕引)。
伽論一下文云。云何六種依持。一建立依持(如立本抄引)。
伽抄云。建立依持。不說金輪。略故或即地故(文)。
大般若一百七十二云。譬如大地依止水輪(文)。八十花嚴第六十云。譬如火水輪世所依住。智惠輪亦爾。三世佛所依(文)。
大佛頂經第四云。說三輪安布云。風輪金輪水輪(文)。
瑜伽論第四云。何等為八。一等活。
問。護法論主明難陀論師義。以增上業種名根(文)爾今此轉救之時被遮根唯種子難歟。
論云。有避如前所說過難。明附彼執復轉救言。異熟識中能感五識增上業種名五色根。非作因緣主識種。妙符二頌。善順瑜伽(文)。
疏云。自下第十假為他救難。於中有十。初敘救。論有避如前至善順瑜伽。述曰。上難本宗。下難救義。此申難也。護法假明二十唯識等文為本。避前來過設轉救之。眼等五識非識種子。感識業種即是五根故。一無諸種雜。二無識蘊雜。三非外處雜。四無因緣雜。五無闕三依失。六無根唯種失。隨下諸解一一疏條。無雜過也。妙符二頌。銷釋可知。善順瑜伽。無前說過(云云)。
祕云。疏六亦無根唯失者。問。兼取現業。可無其失。但取業種。過如何避。亦違根通種現文故。答。業既有三。明種不一。不同於前唯一種也。據此一邊以為言矣。或雖言業種。亦取現業。後釋為正。如燈具明(文)。
蘊云。疏六無根唯種失者。問。設以業為根。如何不是唯種。此師答曰。若如難陀。以識種為根。即違對法曾現之文。我今說業約能熏現行名曾見及所熏種名為五根。無唯種失。問。若亦能現業。何故論中唯言業增上種。答。種子常有。現非常故。為根義隱。故不說現。若爾現業已滅。何非唯種。答。遠望能熏說現無失(云云)。
肝心云。文此申難也。申者申宗也。難者即轉救師還難前師也。即論文云異熟識中至名五色根者。即申宗也。非作因緣至善順瑜伽者。難前師也(文)。
論云。彼有虛言都無實義。應五色根非無記故。又彼應非唯有執受唯色唯內處故。鼻舌唯應欲界繫故。三根不應。五地繫故。感意識業末那故。眼等不應通現種故(文)。
疏云。七以五根為同法。應同五識體即業種。第六意業即末那失。第七眼等無現失。第八業色是色聲思。眼等應非色根失。體是色聲意所攝故(云云)。
演云。第七識等無失者。聖說眼根等實通現種。若唯業為根者。即應五根唯種無現(云云)非唯有執受文下。燈如(如下)。
問。論中難業種名五根之義。又彼應非唯有執受(云云)爾約能生覺受之執受作此難歟。
論云(如上)。
疏云。下安惠破十難。第一此說不然。業通善惡性。根唯無記失。論又彼應非至唯內處故。述曰。第二依身業色。可有執受。聲意二業無執受失。第三由業通身語三故。根通色行二蘊失。第四業通色聲法。意業法處攝故。根非唯內處失(云云)。
燈云。論又彼應非唯有執受等。本疏意云。三業能感。身業是色。即有執受。約扶塵說。聲離質已。即非執受。意業現行及三實業。亦非執受。前云約執令生覺受而說。前說種名執受。約同安危說故。今據諸論明十八界中幾有執受但云五色根故。言應非唯執受等。西明云。此說實能感五識業。說五識依故。唯思種實業。色聲假說。非正感故。由此思種。唯非執受。唯非色蘊。唯非內處。違聖教說此說三皆唯。集云。感相分種非五識依。能感思業。即非色聲。約生覺受故思非執。無表是假。無感果用。故取有釋。今謂不爾。有說所釋。具云假身語業并實思業。論云非唯。故能通有執等。不云唯非有執受等。顛倒論文故不為正。前第二說。執受有二。謂諸種子及有根身。若謂今據生覺受說者。且五色根為唯取現。為亦兼種。唯現可爾。通種即非唯有執受。若云據現者。何故前難云。又諸聖教說眼等根皆通現種。執唯是種。與教相違耶。故知五根通於種現。據生覺受自亦不唯。何但難他。故本疏正(文)。
有說所釋以下至故不為正(或本無之)常記所引唐本(有之)。
義演云。疏第二身業色等者。意云。業種者通三業種。若計業種為五根者。且如業謂依身造業。緣色身有執受故。所量業種為根亦可有執受。只如語意。二種共無執受所熏業種為根故。有無執受失。謂即聲也。問。豈聲無執受耶。不離。大種。聲有執受。若離有大種聲。其體虛疏而無執受(云云)。
問。護法論主轉救難陀五識唯義。以增上業名五根(云云)爾者五識業種歟。五根業種歟。
論云(如上)。
疏云○此上別破第二師說。然護法論師假為此救。非用彼義。故下正義護法所說。即今西方正法藏等解此文云。護法菩薩業招眼等五色根。勝根從緣稱說彼為業。實有別根(云云)。
私云。今西方至實有別根者。此師意據偏增說故。得為正義(云云)。
義演云。疏根從緣稱者。業即是緣。業為增上緣。招感五色根。說彼為業者。根據能招說為業也(云云)。
義決云。但依大乘自宗所說。有以眼識種子名眼。故二十唯識云○佛說彼為十。有以色種名為眼根。觀所緣緣論云○互為緣。有說能感眼根業種名為眼根。成唯識云。有避如前所說過難。明附彼執復轉救言。識中業種名五色根。上之三說皆不正義對法‧五蘊‧瑜伽等說肉眼體性亦云現行。一云通二。此說為正。故五蘊論云。眼根云何。謂四大所造。眼識所依。以色為境。故通種現(云云)。
疏二本云。若約觀所緣緣論。陳那即以五識種為五根。或以五塵種子名根。第四卷中護法救義。五種業名為五根(云云)。
五根章云。取感五識上業種(云云)。
疏云。論二十唯識至佛說彼為十。述曰○自種生者○三增上緣自。能感五識之業種也。下護法救業為根故(云云)。
問。本疏中依淨月義對安惠立量云。第八識應依於他恒轉識。以恒起故。如第七(云云)爾者宗不云他有不云他有何失乎。
論云。第七八識既恒俱轉更互為依。斯有何失(云云)。
疏云。謂此二識恒俱轉故。令互相依。量云。其第八識應依於他恒轉之識。以恒起故。如第七識。若不言他。即自依不定過。不能自依故。若不言恒轉云第七識。即無同喻過。第七不依第七識故。若言識性為因。令依第七。即第七前五為不定失。又此恒轉言方便無用。今但言依他恒轉識。明令依第七。以七恒轉皆餘間斷故。即總出依第七也(云云)。
祕云。疏若不言他至不能自依故者。不定過云。為如第七恒轉依他證八有依。為如第七雖復恒轉而不自依證八無依。問。因於同異二喻轉等名為不定。今唯第七。何成不定。答。雖體無二。義即有差。對二義故亦無有失(云云)蘊云○今准疏量。不言他即法差別相違過。宗法之中但言依恒識。恒轉識中七八二識為差別。意許依七不自依八。今違意許而作相違。量云。第八識應不依第七識。以恒起故。如第七識。宗他簡耳。疏若不言恒轉○即無同喻過者。宗若不言他恒轉。直依第七識者。此應以第六識為同喻。而言無同喻者。闕因同喻也。第六識恒起故。若改此因言識恒者。出過如疏(云云)。
問。論述淨月論師義云。許現起識以種為依。識種亦應許依現識(云云)爾者為例因緣依為當何。
論云。
疏云。自下第二以種子識例現行識。令有所依○謂共許現識以種為依故。今令種應依現識。若謂論文應言現行以種子為因緣依者。即此中種依現行識。無同踰過。俱有依故。問曰。種望現。現望種。皆是因緣。如前已解。何故今言亦應為依等。今助解云。雖許種望於現現望中為因緣依。然不名種子依。現非種子故。既現行與種子非種子依故。今此師令成俱有依義。又現行望種雖是因緣。而異熟現行不能熏成種。於種無力。非因緣依。故此不言餘心現行望自種子。但言異熟現行望之。餘皆能熏故。又諸識現行異熟心皆有俱有依。已如前解。而種望彼。現非因緣。今同於此。今略不述。今不說依。於種無力故。但今說彼第八識故。唯第八種望現是依(云云)。
燈云。論既許現識以種為依等。本疏說云。此令種子有俱有依。論言現識依種者。以所依根通種現故。故疏言種。若謂論文應言現行以種子為因緣者。即此中種依現行識。無同喻過。第八望種。非因緣故。是俱有依。然西明云。此中正明俱有依。如何義准因緣為例。解云。理實不應為例。而淨月意前三師皆不種亦有所依故。今義准令種識亦有所依。量云。種識亦有所依。現種識中不隨一攝故。猶如現識。雖彼所依因緣俱有二依不同。而依義齊。且引為例。所以者何。能熏有因緣義。異熟望種。非因緣故。此意且引為例者。雖成因緣為所依。且取依義。因緣俱有同是依義。若云因緣依。第八現行望種即非。為避此過。云且引義例。今謂不然。若但成依。有為諸法皆杖託依。應成相符。若成因緣第八望種非是因緣成作因緣。便有一分違宗之失。故知前師不立種子有俱有依。今立此義。違他順己。不乖聖教故本疏正。疏言故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住依。以種子因緣依與現行俱有依為例者。意以異熟識中種即以第八現行為住依。能熏轉識望於種子。雖是因緣。亦與種俱有故。與諸現行識俱有依為例。新舊合者釋生長義(云云)。
疏下文云。此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依。以種子因緣依與現行俱有依為例。
別抄云。月藏又許種識依。現於現識即是因緣。現於種識有非因緣。能熏望種即是因緣。異熟望種即非因緣。又於此中解俱有依。何故彼師以因緣為例。解云。今助彼師解意者。雖現種相望是因緣依。然不名種子依。現望於種非種子故。言現望種非種子依。故成俱有依。又望能熏望種。雖是因緣。異熟於種。即非因緣。但為依故。故從多分為俱有依也。又解。此師汎解依義。應能現種非別論俱有也(文)。
義演云。疏共許現行識以種子為依者。彼此皆許現行用種子為依。如前種子依等言故。今令種亦應依現識者。即令第八種子依現識也。故下云。初熏習位亦依能熏。又亦依所熏現識。故下論云。能熏異熟為生長住依等。即說能熏與種子為生長依。第八異熟為種子住依。據立論文許種子依現者。通八識說。非唯第八。唯除異熟生無記心心所以不熏成種。彼不與種子為依。故不取也。疏若謂論文至無同喻過者。若如論云許現起識以種子因緣依者。即今成立現行與種為依。即無同喻。何以故。現依種。是因緣依。種依現。是俱有依。豈得將因緣依與俱有依作同喻。但如論文所說。即無過也。今應立量云。種子應以現行為俱有依。因云。種現二中隨一攝故。喻如現望種。准現望種。雖是因緣。此師意云。若望初熏辨體因緣攝。望俱時有力即俱有依攝。今為現為喻者。取俱有依一邊之義也。若不爾者。即無同喻。由此故。論不言現行以種為因緣也○疏助解以下有三解。第一取一切現行。第二取一切異熟者。第三解唯取第八現行識○前三解中。取初後兩釋為勝。初解種子依能熏所熏一切現行。後解種子唯依第八。准下論文。兩解總須故是勝也。次下釋現行與種為仍所由故。通八識皆為種依(文)。
又云。疏此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依者。意說。種子用現行為俱有依。言以種子為因緣者。現行用種子為因緣依。言與現行俱有依為例者。即例種子用現行為俱有依。論云既許現行識以種為依。種子應依現識。有云。現行望種熏。既為因緣。即為因緣。即例現行望種亦為俱有依。以現行生長種故。異熟為住依故。此是本新熏二種家義。義具故也(文)。
問。識根互用位五根與識同境根之義有歟。
論云。由此五識俱有所依定有四種。謂五識根六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同境分別染淨根本所依別故(文)。
祕云。論同境至所依別故者。問。眼等五識得自在位通緣五境。成事智品緣十八界。五根云何與識同境。答。據因位中未自在說。更有餘釋。如下當辨(文)。
肝心云。文五根與五識為同境依者。祕云。問○說(已上)案云。祕說不盡。可依西明故。彼疏云。眼p5551識得緣多境。如何一根得名同境。解云。根隨於識所取多境皆同得之。故名同境(文)。
西明疏云。問。豈不五識得自在位通緣異境。如何眼識與離根同境。解云。眼識緣六境時。根亦隨識同取六境。境雖雜亂。根不雜。至第五卷當廣分別(文)。 對法抄五云。
問。於五塵境判離中知合中知者望本質。相分於根識如何判之乎。
問。五根本質相分共照之歟。
燈云。問。言同境根。即眼等五根。是未知眼等識緣境變相變親所緣。眼等五根為照相分。為照本質。若照本質。即不同境。質相異故。若照相分。本質何遮而不有照。答。今二解。一云。雙照。俱色境故。無法遮故。一云。照相分。云同分根能境故。隔自識相。故不照質。問。如隔琉璃等尚能見外。自識相分有說非礙。何故能遮。答。勢分力隔。不以相礙。前解為勝。問。五識變相。為依託質。為不離見。若依託質。應離識取。若不離見。何成離合知。識皆與根不即離故。答。雖依託質不離見分。俱悉無過。以能緣見不可說云在此非彼處。以無形礙故。若爾。如何名離合取。答。以五色根望本質說。不約相分。故成離合。不離識緣(文)。
常記云。文若爾如何名離合取。解云。以何得知。識亦有至不至耶。答。五十六云。六合能取。四不合能取。二若合不合二俱能取。此中意云。六合能取者。鼻舌身三根及彼三識。四不合能取者。眼耳二根及彼二識。故知根識是有至不至能。問。若許識亦有至不至者。為約本質。為約相分。若約影像。皆在識中。如鏡中像。何有至不至。若約本質。識外不緣。何言至。答。識所緣影皆在識中。唯至能取。由託質有影從質。質有至根不至根故。說識有至不至能取。問。何故不以質從影皆名至能取。而以影從質得有至不至。答。由色根取本質。以分至不至。五識人所依。是故以影從質。亦分至不至。問。意根意識既不緣本質。應名至能取。何故五十六云二界若合不合二俱能取。答。約質意根意識並影在識上。皆唯見見至。然約本質為有遠近。以影從質說有至不至。問。若爾。第七所取本質非遠。何故對法三云。不至能者謂眼耳意根。答。從能依識用獨行遠行故。說所依所取(文)(範如是說)。
瑜伽論五十六云。問。幾界合而能取幾界不合能取。答六合能取。四不合能取。五及一少分非能取。一界若合不合二俱能取(云云)。
鈔十五云。言合能取中如對法第四意唯不合能取。此中通合不合者。此叭五根為門故。通合不合。彼以正塵為門故。唯不合。無相違也。法界應言一分合不合能取。此法界一分故略不論。大乘七八非合不合取(文)。
對法論三云。又能取有四種。謂不至能取‧至能取‧自相現在各別境界能取自相共相一切時一切境界能取。不至能取者。謂眼耳意根。至能取者。謂餘根。自相現在各別境界能取者。謂五根所生。自相共相一切境界能取者。謂第六根所生(文)。
對法鈔四云。
別抄(論七)云○問。由持經力三根得遠境。云何鼻等識不假空。解云。言遠質者。以對近不對影像。以上界香為增上緣。擊發欲界第八識中皆香塵種子。生法界香。以為所取。鼻還合知故。約遠質言得遠香。又此約質影言之。影像與根合。本質唯根合。眼耳二影即非根合。就根合說。非約識。約識影像容有。前難就依為言。故無退失。由此依名同境根(文)。
法處章清素記云。問。五識緣境依本質者。能緣既與本質相離。如何得有合中知耶。若約相為分名離中知。八識杖質皆離中知。進退共過。依何所從。若言境親近識之者為合中知者。俱言離何得有親。應尋善釋(云云)答。約於本質。親近識者名離中知。全離遠者名離中知。故約本質名為離合(云云)。
燈三云。論因緣分別二變○問。若五識變相分無礙。與對法第三相違。彼論有對無對分別中云。諸有見者皆是有對。豈眼識相分非有見耶。彼論云。謂眼所行境是有見義。故眼識相應名有見○今為二解。一云。五識所變並是有礙。且說有見。舉此例餘。即對法云諸有見色名有對故。一云無對。非有見故。眼所行境名為有見。眼根但照彼本質故。若爾。何故名境根。答。同取本質。如說王所同一所緣(云云)。
論第四卷本文抄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