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五卷本文抄

輸入者 周海燕

第三名不成證

問。大乘意為許假法必依法立之。將如何。
論云。又契經說。思量名意。此識。彼應非有過去未來非有故。彼思量用定不得成。既爾。如何說為意。若謂說。理亦不然。無正思量。假依何立(文)。
疏云。部宗言過無體說用者。難云。染之現在正思量。假法何立假法有法可似故。現在正思量。假依何立大乘前破衛世外道假依真事。此量難乖前義者。不然。據理而說。不於真方似轉。部所計。現在正思過去似此。假名為意。就彼宗難。無違教失。故前所說存自就他難。今者廢己從他難。又前約勝義難。真實義於真而辨假故。今世俗難。世俗中有真似故(文)。
別抄同之。義蘊‧大抄‧義演‧肝心‧任疏意可之。
論二云。有作是難。實我法者。假亦無。謂假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似謂增益實相。聲增益似相而轉。故不可說假必依真(文)。
疏二末云。論似謂增益至假必依真。述曰。此顯似事非真實有。謂於自相之上。增益共相依他有法。謂一色相通諸色上故增益。此通三性心。及於此中遍計氣所勢。此是無。自相之上要增為有。隨情說相。非稱本境○能詮之聲依共相轉。不自相。故假法不依真起○今假我法者。但隨妄情。非謂別有真論說於假也(云云)。
義記云○問。外計假不依真。今責名有所依。豈不違前。答。基說○範云。前外道餘乘能詮不依真事。今約所緣假依實起。不相應長短等忿等心所。又云。前就大乘自理。今就假名依實。又云。前破假名依真。今約識中有假依實。寂云。前依說唯依能似共相上立表所似真與文同。今外人不立實意。所假無故。能似無故。無依。疏意未悉。上文委為乖前後云。過去說名意。皆是謬解。今謂假不依者。前文所說已依止名。此論文故。寂云。不要為依(文)。
論八云。此三性中幾假幾實○依他起性有實有假。聚集相分位性故。說為假有心心所色從緣故。說為假有無實法。假法亦無。假依實因而施設故(文)。
疏云。若清辨勝義諦依等並名假者。依他之中。自無實法。假法亦無。一種類中。假法必依實因而施設故。顯揚十六三性中說。不應宣說諸法假有。何。假法有所依因故。非無實法假法成立。若異此者。無實物故。立無亦無。即應破壞假實二法二法壞故。無雜染。雜染即既可得。當知必有依他起性○問。第二卷吠世師難假法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彼皆破之。何故此假依法。無實無假。答。彼計真事即句義。似依此真故成。共法是德。又真事是自相。今破彼句義非真事。真事無故。似事亦無。德句共法亦無。非於自相似名起。今於法共相名生。然共相中要段稍有體法。如青共心心所等方可說長短不相應假法。非無彼實有此假故。前他真。真非實故。於彼所執。體全無故。今言事稍擬宜故。問。若爾。何故說依他我法我法事無故。答。前言依他似彼妄情能執實我實法說為假。還是依實假我法。非依妄情之境假我法。我法無故(云云)。
祕第二云。論亦非離此至為假所依者○義○且如假名自相。雖不實。要杖所詮自相施設。假智亦爾。不離自相生故。問。此即假說必於真。如何他。答。雖自相。不稱所依故。不可說假必依真。若爾。外如是。雖假依真。亦不說言而稱真故。答汝之真事許有。如前廣破。我但識變。何得相例。詳曰○又雖識變不就有別。而假依真。有相濫失。故今不依(云云)。
本云。論彼相皆依轉變施設。述曰。此中答意。彼世間聖教我法相。雖無於真。方可說。然識之所轉變。謂種子識變為現行現行識變種子見相分。故為變。依此變而施設我法相(云云)。
唯識卷私記第二云○問。難意何。答。存自就他難。約勝義為難者。難吠世師也。廢亡他難。約世俗為難者。此部師也。問。難經部師。難者意何。答。思量立假思量。既無正思量。依何可立假思量耶。意云。真似者量也。事似者假思量也(以上部師義訖疏立半說也)問。難吠世師加意何。答。大乘云。心無實法。唯似迷情念。有依假我法。而吠世迦云。有真火。是真似。似火赤面。是事似。此二相似云共法也。此三相待立諸法。而大乘不立真似。依何可立假我法也。大乘云。真似者。依他圓成法性也。事似者。似迷性之念依他假我法也。都無汝之所言實我法真似。此云自就他難也。又真勝義中。都真似事似共法物。既言慮。有何真似事似耶。故是約勝義也(吠世師難第二卷半說也○漢云勝論也)大乘云。真似者。法性也。事似者。似妄情之念依他假我假法也。共法者(後可云云)。

第六不成證

問。論云。由執我故令六識中(云云我者何識相應我哉。
論云。謂異生三性心時。雖外起諸業。而內恒執我。由執我故。令六識中所起等不能亡相。故瑜伽說。染污末那為識依止。彼未滅時。相別縛不得解脫末那滅也。相縛解脫(文)。
疏云。論由執我故至不能亡相。述曰。亡由無也。相謂狀。雜染狀通三性也。由我執故。起善法。由第七。內執我故。外行等。分別相生。有漏三性無我執者。如無漏心。便能亡相應無漏。故攝論云。謂能行等。今有解。一云。我者即是第七內緣行相。非必緣。二云。此我緣。行相粗猛。非第七起。由第七故第六起此。舉由七生憎明為論。非實顯之。彼是第六識名執體有間斷。遍三性心。間難生故。此解為勝。是相執本故。第七不緣境生故(云云)。
燈云。論由執我故令六識中等者。疏有解。取後解正。西明取前。要集亦同。今謂後為勝。由我執故不不能亡相。云能行施。豈第七我緣等生能施。故本疏意。此第六我由第七所依止。行相增明。非云我施是第七我。若執三輪相。是第七我。七地已前有時未伏。何況地前既不能伏。三輪何能亡相故。言相縛有其兩種。一通一切相。由第七我。三輪相。雖亦由第七。正說第六。然大乘所依止故。云自謂修行等。非離無明我執隨遂。非離依止有無明等。若即說是第七我執。不能亡相。應云非離無明我執自性而能等。何須云非離無明我執隨遂。非離依止故說所由。非即是云云)。
蘊云。疏攝論能行施今有解者。問初解。既取第七我執。豈第七識作能三輪相耶。問第二曰。若取第六我執云能行施者。今此論意。由第七意。令六識中所起等不能亡相。何故今說第六耶。答初問曰。答七我執不作三輪之相。以此我見內緣故。今外相轉義同於彼能行行施也。且如第七離不能持己陵他。而內執我我慢。故約第七。理變無違。答後難曰。答六識能行等相。由第七識我執為本。舉末顯本。亦不違論。疏斷後勝。相行顯故。攝論意也。問。善心我執。答。間難生故(云云)。
演云○問。此論與攝論別。答。此約第七我執。說云由執我故等不能亡相。攝論據第六中我。說云行等。各據義別。亦無違也(云云)。
常記云。文疏有解者。解云。本疏云○測存初解。證曰。今詳二釋。能行施即無性論。若依後釋。不順彼論。彼云自謂修行等○正道理。若順此文。第七我執。問。若依初釋。何故此云令六識中能亡相。此言相者。是能施三輪之相。是第六相。解云。一切有漏三性心等由相續故。能施所等相。不了約等云不亡相。未必我執立名不亡(文)賢云。基詳違論三性時。若如詳。唯染時故。測詳為勝。引瑜伽第縛等不亡相(文)文非離無明我執隨逐等者。解云。其一切時其執隨逐無恒行染意。不應恒時我執隨逐。言非離無明我執隨逐者。以彼我執有無明。言非離依止有無明者。以彼無明有所依心體(廓如是說以上記文)(云云)。
義記‧廓法可之。
無性攝論一云。又一切我執隨逐。不應道理。謂若不說有染污意。於一切時不符順。位亦我執。常所隨逐。自謂修行等。非離無明我執隨逐。非離依止有無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染污意無所有。非即善心無明依。正道說。如是染污意云云)。
別抄云。
問。瑜伽對法有漏多義何。
對法自性故(即煩惱體)相屬故(與相應。即染污心心所所依。即五根所縛故(謂有漏善法亦攝六無記心)所隨故(謂餘地法)隨順故(順決擇分)種類故(無學諸蘊贊)。
瑜伽五說五相。謂事故。隨眠故。相應故。所緣故。生起故(云云)。 已上依燈意抄之。
問。付對法所說有漏多義。且隨顯體何。
燈云。且對法云○隨順者順決擇分。異時不增。同地得增。容漏俱故。無漏者非隨順故。有漏之者雖增背有。然與漏俱。不爾。漏俱非漏因故。或雖漏俱。而不增益。稱損力益能轉故。然成有漏增益者。據餘漏說(云云)。
周記云。燈隨順決擇分者。何故不說順解脫分。答。舉勝攝劣。應撿彼論。燈不爾漏俱非漏因者。若爾不許與漏。如何得言明漏因(云云)。
常記云。文隨順者順決擇分等者。解云。對法論云○順彼對治故。範法師云。善根見修惑種所隨。亦轉成有漏。外人難云。若是有漏者。何故餘文受無漏故。答云。雖為惑種所隨。亦得無漏。以三有隨順見修對治道故。問。此善根剋性。而說為有漏無漏。答。一向有漏。以體集諦故。問。若集諦攝者。何故五一云。阿賴耶識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性種子。此非集諦。因。答。彼五一以能引發出世道後有故。集諦因。論其體性隨順後有語意妙行故。集諦所攝。問。若集諦。能感異熟。何故攝率第八云○非異熟因○答。彼約無漏種子。在加行位亦名加行(文)。
對法論三云。隨順者。謂順決擇分。雖為煩惱粗重所隨。然得建立無漏性。以背一切有。順。彼對治故(云云)。
燈云。問。第七與第六為染依。增益准於六。六識如何增益第七。答。有二義。一者增長。二者不損。若第六識業感八為彼緣。得相續住增益。起有漏時。是不能增長第七。而不損害。亦名增益。非如無漏起必損彼不名增長。亦如睡。雖於眼根不能增長。而不損害。亦名長養。此亦應爾(云云)。

第三能變

問。諸根互用可通地前位耶。
論云。此後隨境立六識名。依五色根未自在說。若自在諸根互用。一根一切境。何可隨根。無相濫失。莊嚴論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者。且依粗顯同類在境說(云云)。
疏云○何名自在。如佛地論五識時。總有解。或從初地即名自在無漏五識現在前故。或成佛所作識彼方起故。然有別義。菩薩無漏五識雖不現前後得智引主五識。於淨土中現神變事。何妨五識一一通緣一切境界不思議力所引生故。或有別義。七地已前煩惱現不絕。未殊勝故不名自在。入八地已去煩惱不行。純無漏起。引生五識可得互緣。方名自在論莊嚴論說至同類境說。述曰。彼第二卷中菩薩品說。此能唯在所作中。故佛地。或即初地。或入八地。此是本義。彼論一依粗顯。二依同類。實緣一切無障礙云云)。
祕云。疏或即初地至此是本義者。佛地論中義有本別。舉本簡別。如次前疏而以明之(文)。
肝心引祕全文了云○案云。或即初地或入八地者。舉佛地論本別二義。准彼論意。本義有二。一者或從初地即名自在。二者或成佛時方名自在。別義亦二。一者。上次疏云然有別義至所引生故是也。二者。上次疏云或有別義至方名自在是也。今此云或即初地者。舉初本義。或入八地者。舉後別義。次云此是本義者。取第二本義。即上疏云或成佛所識彼方起故(云云)。
太云○然此疏中釋。或初地或八地。皆是三藏法師釋也。故云此是本義(云云)。
論四云。自在位。如諸佛等。於境自在諸根互用(云云)。
疏四本云。此有二說。不正義者。初地亦得五識故。若正義者。此位即在八地以去。皆能任運。此於有漏五根。亦能得互用故○謂佛世尊於境自在轉變皆成。以眼聲。諸根互用(云云)。
要(論四)云。法花論中。五種法師六千功德凡夫得無漏五根中得互用。有解。一諸根互用(云云)。
學記云。言若自在者。測基云解。一云。地上後得智引故。一云。八地惑不行故。詳取初解。法花論云地前亦得根互用故。地前經力。地上自力云云)。
  法花論云。六根清淨者。謂凡夫人以經力故。勝根用。未入初地菩薩聖位。應知如經以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又六根清淨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等。諸根互用。應知見者能知。如經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乃至說法。故香知境。此是智境。以鼻根知故(云云)。
玄贊十云。論云。諸凡夫以經力故○今解。唯在四善根位。以其肉眼見大千故○論云。又六根清淨者。於一一根中○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說法應知。以鼻根知。此義有二。一云。諸根互用唯在十地唯識等云。自在位。諸根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故非地前可名自在諸根互用。其前所說見聞大千。通地前位。初地已上見百千界。非唯三千故。又初地上實見三千大千。據一化境。且言見大千。於理無爽。二者。諸根互用大自在。唯在十地故。唯識等是。若加行力分亦得者。地前亦得。故此本論說地前得。在凡夫言。許通於下互用中。故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今初地諸根互用。故非地前互用也(云云)。
釋四云。疏一云至於理無爽者。此解之中。有二。初云諸根互用至非唯三千故者。此釋意云。言得功德及見境量。屬於地前諸根互用乃屬地上聖凡別也。二又初地至地爽者。此釋云。見三千界亦通地上。會意可知。疏若加行地前亦得者。以加行少分得。地前容得。疏此三論至互用中故者。此意言者論前所說。通在勝根用及根互用兩處文。疏前凡夫位至互用者。疏主結斷取初釋也。地前功德見境。地上互用。兩位別也。地前互用。議曰。論意本明經這所得功德六根境量。諸根互用功德。境量既屬凡夫諸根何即菩薩。本不欲明地菩薩故。又論引經證互云。見者香知故。如經釋提桓因。乃至鼻根知故。經中結云父母所生。明非地上。准此之理。論明凡夫諸根互用。然疏斷意。若論加行少分得者。不障地前自在即非全不許凡得互用。論據少分故不相違。更云云)。
問。諸根互用位五根可取他塵耶。
問。諸根互用位一根可發識耶。
問。諸根互用位五識所取假實中何。
論(上)。
疏云。如何諸根說名互用證此識義。一根一切境。舉所依根顯能依識。如何互用。了名眼。不至能取法相所談。了名眼。令至能取。豈非雜亂。名字於法非即銓定。是客名故。了名眼。且小聖異生身說。若據佛位。了觸亦名眼。此文為證。二得名中。但隨第一根受稱。通在自在位。無相濫失。如樞要說肝心云○有疏本云非即詮定義。或云非即結定。或云即銓定者。皆非也。撿唐疏本。云非即離定○即者之義。中知也(文)。
蘊云。
要云。諸根互用者。有二異說第一師云。實能緣諸境。於中有二義義云。一一體轉用成多。非法體。故非受等亦成想等。取像之用一切無遮。不可難以在種為造。彼轉體故。如第八五摩亦自相。不可難言壞不壞境等。二義云。恐壞示相。但境皆是實境。所取境皆是假境。以識用廣非得自相。恐耳根三塵時。若至能取不壞境。若不至能取不壞根。餘三根取已聲亦爾。皆此過故。第二師解云。一一根處遍有諸根。各自起用。非以一根一切境。以諸根用各遍一切故名互用。不爾。便成壞法相故。心王亦應心所用而取別根等(云云)。
尊應記云。文二義云恐壞法乃至此過故者○且眼根境者。是得實境。正用故。若取餘四境者。不得實境。由應兼用故。不爾者。二根雜亂及壞法相故○文以識用廣非得自相者。意云。轉用而用廣故能取境耳。然不得自相(文)。
賓記意同之。
燈云。論若自在諸根互用。樞要二說。於第一解。一云。五識各各能緣一切諸境。皆自相。無壞境過。言離合者。據因位說。不障位。自在故。又如第八識雖緣諸境皆自相。不可壞過。以於位體有多能。非體轉變為餘法體故。不得難云。為眼。亦許聲等。能造為大。等亦能造。彼體轉異。此是功能。若以色能見可見例色能造。色眼功能。非是體轉變。然法師意契第解。若第二各還自根緣自相不名互用。要集云。舊相傳三師。一云。一識通依六根。各取根祕境。二云。一識通緣六境。各自根。境是共故。劣得通餘。一云。一識通依六根通緣六境。未詳決云。根識不共。境即是共。不欲壞自根識所行。若一識通依諸根。即壞根識。故用不用他根。今存未詳。今謂有餘。何者境是共取。本共成。若不欲壞自根識所行。通依諸根。即壞根識。故用不用他根者。今取於餘境。不分離合得假實境。豈不猶有壞境失。以餘識所餘境故。既不通釋。應依樞要(文)。
別抄云。若爾。眼等五識若得香等三塵。為離為合。若其離取。與境相違。若也取。應非勝識。解云。離取以自在位取境故。且如眼識不相應現量比量境也。准此例彼。離取無失。更思之(文)。
燈一云。問。因五但色。性境。境非兩判。互用通緣於六境分應通性本判。答。互用緣雖稱境相。既通多法即隨應。未互用但緣於自塵。故說五緣性境(文)。
燈二云。若在位。諸根既許。皆得互用故。應五識亦緣過去。或雖互用。但現在。若在佛果八識俱能(文)。
又云。若爾。云何五識自相境耶。答。自相三。一處自相。謂十二處各各不同。自相。於一處中眾色各別故。三自自相。謂於青色折至極微。今據處自相為言。故不相違。若爾。如何五識自性境。唯言性境不隨心耶。亦緣自性境。思之(云云)。
周記云。燈若爾如何五識性境等者。且答云。雖緣於假。亦唯性境。且如眼識緣長短等。依色像但相。而不變彼長短等相。熏種亦然○故唯性境不隨心。問。若爾。如何言五識假。若但為色有此假義言五識也。應審思之(云云)。
玄贊十云。經復次至種種諸香。贊曰○上既遠。云何能知。若根遙知。不至取故。壞不壞境。若至能取。豈一切香皆就根耶。論云。此是智境鼻根知故。定智遙知。依鼻根取。故名聞香。非鼻實能中取境。又諸根互用。鼻尚色。況依耳之智不取大香耶。得假似香。非得實體。許離取體。壞境性故。
釋四云。疏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者。第六意識相應之智。鼻根彼。亦鼻根知(云云)。
又云。疏得假似香等者。問。諸教不見說香有假。云何言得假之香。答。准瑜伽論和合等香而是假也。故五四云。空行中無俱生香。假合者。既言假合。故是假。問。空行假合香者。其相云何。答。根本之香。如風至樹。樹花等香遂風而來。由因花等風方有香。故假合。假疏言得似。即瑜伽空行風香不得實者不得根本香之體(云云)。
水抄三四云。
顯幽抄四本云○問。為是諸識互用。為是諸根互用○若言諸根互用。即五根不能緣諸境。若言諸識互用者。即如何聖教皆云諸根互用也。答。曰。此有解。一云。聖教根互用。即將能依識就所依根故。言根互用也。二云。是諸根互用。非識互用。問曰。若言一根一切境。根壞之過也。答。此五根自在時。即五根潛在一處。於眼根門限一切境粗細。即是一根一切分別。亦是諸根各自照境。亦無根壞之過也(云云)。
又云。問曰。諸根互用為一根一識。為一根一切境也。答曰。此三師解。一云。自根發他境○二云。自根發得境○第三師云。自根發自境○難曰。若自根發他識可言互用。即自根發自識是本分。何名互用。答曰。有二義。一云。自有力。即發自能依一切境。即不能照一切境。但發識。識能緣一切境。若不得緣根發自識者。其識亦不能緣一切境也。即攝有依功能所依根。亦名根互用。二云。自根發自境者。即自根能照一切境。所發識亦緣一切境。故根識能取一切境。名諸根互用(云云)。
次下緣他塵時九緣等闕沙汰之。可之。
又云。問曰。如眼識五塵境○三境之中何境所攝答曰○即性境也○以分中能熏本質分種故。又解云。緣餘四境。或有獨影境○取捨任情○境假亦不壞法相也○若約四境。是帶質者。有壞境也(云云)忠安記可之。

境根事

祕四‧疏七末‧別抄(如第四卷抄)疏五末(上書之)。

杖第六所變歟事

論第八‧疏七末‧燈一(如餘卷)。
問。付十八界。且以現在七八二識意識。將如何。
要云○五三者。等五界三識所緣。一五識。二第六。三第八。第八者意界攝。六有二者。謂等五界六八二識所取意界通為六七所取瑜伽等說第七八識意界攝故。六一者。謂等六識一識緣。第七八識不名意識界故(云云)。
論云。或隨所依六根說六。而類別實有八種(云云)。
上文云。又契經說。思量名意。此識。彼意非有(文)。
界處章云。六識百法眼識等六現種心王。七八二准五蘊論意界攝。或通二界。如前分別。有云。第八揚顯論說通六識界攝。持彼種故。傳三藏釋。以用從體故言六攝。據實而言即識界。又云。持諸界種應亦通法界攝。此既不爾。彼云何然。或可許非心類。雖持彼種不稱彼攝。又解。彼論據隨轉門。或隨境俱說分六識云云)。
上文云。意根即以過去心王及七八心王為體。五蘊論云。意界者則彼無間等。彼言六識。復言等者非第七八。文影等所或可七八亦同六識過去為意。現名意識意識名寬故。通未來過現種皆為體(云云)。
燈抄三末云。第六量云。真故極成。餘不離意識自許後三攝。所不攝故。猶如意識(有法餘法兼七八識)○問。第六量有法中言餘法者是何法耶。答。六七八識所緣境中說有二說。一云。十八界中除五塵界取餘法界諸法。總為有法。故假餘字以簡餘之五塵界。不離識義前五法分量已成立故。前更者。立已成過故。瑜伽論意地所緣中云。若不共者即受想行識蘊。無為無見無對六內處一切種子也。准知簡餘共境五塵。一云。總十八界咸為有法意識通緣一法故。雖五塵界先已成立。而彼但取五識分立為唯識意識五塵及七八境猶未成立。若彼分已攝五塵非別者。即初量因犯不定過。謂極成在許初三攝所不攝故。為如眼識不離眼。為如同眼意上識色離眼識耶。既以餘簡別立。故此過也○問。以何得知總十八界攝。答。瑜伽論云。意地所緣一切法。明知十八界一切攝在第六。量中總而成立不離意識。此第六量就總為一。若別者合三重。一者真故極成。餘法定不離第六意識自許後三攝。所不攝故。猶如眼識。二者真故極成末那所緣不離第七意識。與俱故。如相心所三真故極成賴耶所緣不離於第八心識。與俱故。如相心所○所以彼三能變總為二量者。瑜伽本論五識一地三識為意此故總為二量。亦親所緣所開為六量者。意故釋論五識別為五量。餘識總為一量。剋性總有八量。餘識之中含六七八故有八(文)。
問。佛果五塵境可新古合生耶。
問。佛果所攝色耶。
燈云。問。五識五塵之境。為不。若所生。應法處攝。五根亦爾。答。有解。准下第十。一云。法處三界。成無漏故。一云。夫所變。未必定法處所收。無色界定力所起。即法處收。以無所依境別故。若在色界通力生。通自處攝。如天眼耳非在法處。或託質變。五境所收。若影起。即法處攝。或在佛位法爾無漏五塵境收。新所熏者即法處攝。以其法爾不由定通。若新熏者由定通故(云云)。
記云。或在佛位者。五識所變本有也。即五塵攝。第六所變者即通新古二種也。若新熏者法處攝也。燈文合五識及第六所變舉之也(云云)。
要上云(論二)在佛果五識意識第七八所變色者。從五識故皆名五塵。不爾。佛果十八界云何無漏佛地唯識廣成立故。如散心五八所變五塵五塵故。佛果意識中第七八所變假色。如八勝處等。可法處。若五識等亦五境收。今唯於法處說勝果者。由在中根本色故(云云)。
五境章云。不許生為五境者。法處攝。則如前判。然以理論。多處唯言段食香味觸三塵成諸菩薩等從等變魚米等可是五境。又若法處者。天眼耳應法處攝。五識異同故。若爾。無法處定色。此非成難。生非自在定變無實用。唯緣等皆法處色。若爾。生應一向假。即違論說。及墮所現色。此亦無失。無色生及下意識即法處實。解任取(云云)。
別抄五(論八)云。
問。付成事智三業化用。且云何果化耶。
論云。
疏云。述曰。佛地論第六廣解此義。三業化合有種○其化中。佛地經化現根心等。然瑜伽四事不可化。一根二心三心所。四業果。與彼相違。准下第十。化心二乘等說果等亦爾。故知在能化之。又佛化之。無實勝用故名不化。似化亦得。由現遍故此能(云云)。
祕云。佛地經說至作四記等者。疏及樞要雖皆引之。學未博者初猶難悟。今撮彼要隨釋之。冀後學臨文不惑。經由是如來示現種種工巧等處。摧伏諸伎傲慢眾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入聖成就解脫。釋曰。餘九化下皆善巧等言。下不錄。論此中顯示現神通化。為菩薩時。示現種種陶師等類工巧等處。此是智上身業相現。為摧傲慢故現斯事。善巧方便即是悲惠平等。運通先現神通。先令生信。故名引生令入聖教。如現神通迦葉等。次令調順堪能。故名成就。引令長養善根故。後令解脫惡趣。經由是如來往諸眾生種種處。示同類生。而居尊位。攝伏一切異類生。論曰。此中顯示現化。謂現化身。於天人一切處。示同類生。成剎帝利婆羅種。伏下諸類令得利樂。經由是如來示現領受本事本生諸行。論此中顯示現果化。成所作智現以化身領受化業。此業故示受一切本事本生諸行先世相應所有餘事。本事先世差別本生。如毘濕飯怛囉等。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種種苦行。名難修行。釋曰。領者攝撿。受謂納受。乘斯化業攝納化果。故名領受。與身相應非身之事。本事。所受身事。本生。毘濕等者。此云眾異。有多德伎異眾人故。即須達拏太子別名。舉事明也。論或今世。變化化身。先修苦行。後捨彼行。修處中行。方菩提。有契經說。如來先世迦葉佛時。是罵言。何處沙門剃髮鬢者有大菩提無上菩提得故。由彼惡業。今如是難行苦果。釋曰。今生六年苦行之事。亦得為示果也。經言過去罵迦葉佛今受六年苦行報者。亦化之耳。化宜聞故。止餘惡故(云云)。
要云。
要決云。文三業化者。解云。邁法師云。成所作智增上緣。擊發相應所有利他三業化種。以因緣即淨識見分之中現如是三業化用。又成所作智自能現三業化用(文)文一現神通化至度迦等。解云。案佛地經云○案論云○故現斯事○邁○師疏云。謂由如來昔為菩薩時。示現種種陶師等類工巧等處為因。以是今於位。用成所作智擊圓莘智相應淨識中昔時化種子。現起此化。或所見分之上現此化身業。自餘九種化業例應准之。文三現果化○邁法師解。難諸行。文中初約過云去化釋。謂依本生所修行種種苦行。二今時下約在化以釋。謂佛身世依變化之身。先六年修苦行。後捨苦行。依第四禪苦樂處中各地方菩提。名難修行○文如來至現所作。解云。邁法師云。正明現業化。文中有二。初引論為證○此苦行先業果。謂經說。如來先世菩薩時。在迦葉佛所。是罵迦葉佛言○由彼惡業。今如是六年苦行難行苦果如是此言為惡行眾生令知言有苦果故。現化作因果。是即釋迦因果俱是化義(云云)。
佛地論第六云。經曰。又眾生領受身業。由是眾生領受所作善惡果。如是如來成所作智化業。由是如來示現領受本生諸行。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入聖成就解脫。論曰。此中顯示現果化化身業相。身即是業故名身業。先業果故果因名。或身領受先業果時。運轉用故名身業。身業愛果成所作智現似化身領受化業。此業故示受一切本事本生諸行。先相應所有餘事。本事先世差別本生。如毘濕飯怛囉一切本事。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種種苦行。名難修行。或於今世依變化身。先修苦行。後捨彼行。修處中行方菩提。名難修行(文)。
邁疏云。今釋第一成作智領身業句。謂成所作智見分之上現似化身分。領受先化云云)。
問。五識三性俱起耶。
論云。義。六識三性不俱。同外門轉互相違故。五識必由意識道引俱生境。成染故。若許五識三性俱行。意識爾時應通三性。便違理。故定不俱。瑜伽等說藏識一時轉識相應三性俱起者。彼依念。一心一生滅。無相違過。義。六識三性容俱。率爾等流眼等五識或多或少容俱起故。五識與意雖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同故。前所設難於此唐捐(文)。
疏云。六識至容俱起故。述曰。此師正義○言率爾等流眼等五識或多或少容俱起故。此引五識相續文者。如前無間依中說。既等流心許念故。五識容俱。此如何等。如眼識緣善色至等流心。念善已後有不善聲境現前與耳同緣。雖亦色境。而聲境勝。乃至引起不善耳識。令彼不善耳識生。前眼識善耳不善未滅如是等流已。乃至無記等至乃至意雖同緣。隨境強引起無記鼻識生。即等流多率爾少。或前眼識久已不斷。雖已起求。求未了。眼更重觀。意復求。求未已。不起決定如是或多率爾。後時耳等識一率爾已。乃至等流耳識。次而起故。是率爾等流少也。容許五識俱行故。三性並。又解。率爾等流二心之時。等五中。或三四等多。二等少。容俱起故。雖五一念三性得俱。若一向境時。即不善意隨眼識並行已。設耳識生六不緣聲。不爾。即段眼識斷滅意方緣聲。此前師意。今說。意識與五同緣。而性不定。論五識與意至經唐捐。述曰。引釋難也。雖必俱起與前師同。與五性即不決定此理故。前所設能引意識三性者。於此唐捐云云)。
忠安云○和上云。今取基師初解為正。若如後解。有何所以有率爾四等一等。及率爾等流三。無率爾二等二等云云)。
燈云。問。五識三性許得空俱者。且善眼識等流已。不善耳識有。緣至起率爾心。爾時意識聲。為是率爾。為等流心。若等流心。眼識同是善性。率爾無記。率爾無記。未轉依位前三無記。不可二性一心並。若是無記眼識爾時如何成善。無意識為能引故。答。且且通初難。五心義說。等流與耳同緣。雖是善性。亦名率爾。以其聲境創墮心故。不可說等流之心。前未聲故。不得唯率爾。亦與眼識因緣故。故可通二。然是善性。言前三心轉依位唯無記者。或據全未轉依不得自在別別五心。多分而說。若已分得轉依之者。自在者。五俱者。可通三性。不爾。如何論云。非取聲時即便出定領受聲已。有希望。後時方出。此言希望。即求心○釋後難者。論言五識意識引成染者。據初起說。非約相續染之時恒由意引。故下論云。諸處但言五俱意識五境。不說性(文)。
祕云。義至俱起故者。或多或少。疏有解第一據念多少。第二約多少(云云)。
問。目邊親者無所有處定聞象等聲(文)。
爾者無所有處定心可熏聲塵種子耶。
燈云問。在無所有處定緣聲時。與耳同熏欲界之聲。為無所有處○答。定心所變屬能緣心。不同耳識云云)。
燈一云○又他界緣○相別成種是何界攝他界攝。不應異地心熏成他界云云)。

論第五卷本文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