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七卷本文抄三

輸入者 周海燕

所緣緣

問。無法之時。保有所緣緣之義乎。
論云。三所緣緣。謂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託(文)。
疏云。論三所緣緣至所慮所託。述曰○此出所緣緣相。謂有法者。謂非遍計所執。此中有二師釋。初或通緣假。次或唯緣實。前師即眼識緣長等。後師即不緣故。此但總言有法。不別定其假實體法。此則明非所執。所執無體。不能發能緣之識。故非是緣。緣者必是依他無為。可有力用發能緣識為緣故。即簡眼識和合假法。識雖似彼有所緣義。而非是緣。以無體故。今此必是有體方緣(文)。
論下文云。親所緣緣能緣皆有。離所慮託必不生故。所緣緣能緣或有。離外所慮託亦生故(文)。
疏云。前親所緣緣但是能緣之心皆所慮託之分。一切心等必不行故。今大乘中。若無法不生心也。所緣緣能緣之法或有或無。以是心外法故。如執實我。雖無本質。然離彼法心亦生故。餘如樞要(文)。
要云。所緣緣者。與五二相違。彼云無生心故。應會彼(文)。
明詮記云。文所緣緣必有○生心者。如論云。親所緣緣○必不生故也。難意云。既必其有影像相分。何故五二云無生心耶。文應彼彼者。答意云。諸論中生心者。據親所緣緣也。由影像相分必當心現故。諸論中無生心者。據所緣本質境或無故。如執實我。無本質境。問。如緣計我五蘊影像。何故云無生心耶。答。本質無法故。設雖五蘊影現。然從質云無法耳。即疏云餘樞要也。
論二云。如是外道餘所執離識我法。皆非實有故。心心所決定不用外色等法為所緣緣。緣用必依實有體故(文)。
疏云。論緣用必依實依實有體故。述曰。外法無緣義所由。所執既無故非緣也。相情現。如等第二月。不遮所緣(文)。
燈三云。論緣用必依實有體故者○問。假法及無皆不成緣。大乘第六緣兔角等。此分假。得成不。若許成緣。何故他。若不成緣。豈無親所緣緣耶。答。小乘等執外之法。假實皆無。非所緣緣。故前破之。大乘所緣不離識。簡遍計故。皆得名實成所緣緣(文)。
問。無體法雖無緣義。有所緣者。何故前第一云。非諸極微和合位。可與五識各作所緣。答。五識不能緣細境故。說非所緣。不障第六相成所緣義。若爾。何故所緣論云。極微五識。設緣非所緣。答。意破所緣。設縱義。無實體法六識皆不成緣(以上裹書)。祕一云義。軌有法○詳曰。若從其勝。軌在有法。所但生解。無亦名軌○若爾。云何緣用必實。答。據生體。緣必有體。若行解起。因無亦如立無。豈不生彼。無行解(文)(緣用實者指上書第二卷論文也)。
燈五云。就大難云。五識二緣。緣實根亦實。意識二緣。緣根亦假○答云。根法所依。意俱非得假。又釋。親緣生。質無亦是實。同五六二緣所依不假外。又難云。經說六二緣。根假識不生。識託六二緣。境假應不起。答。所比勢疏遠。設假識生。所依勝境上。勢近假不起。然以親分例同根現實應好(文)(此小宗大乘二緣證也)。
唯識義私記第一云(樂師寺恩訓上德御傳也)○影相龜毛從能緣同種生故。此依他分。故名有法。本質龜毛體性都無。故名無法也○名教名本質龜毛。心中現龜行名影像龜毛也○問。就本質龜毛。以名教為本質云。既有本質。所以可云有法。何名無法。答。以名教為本質之時。無無本質物。今意無名之下所實故。名我法也(文)。
又云。問。無法生物解者。何論云緣用必依實有體故。答。彼於生體緣云實有體故。今無法生物解者。約行解緣也。問。云何云生體緣‧行解緣。答。且對杌迷鬼心。祕杌有體法為所緣緣而起。無杌有體法心非獨起物也。所以云杌望迷情體緣也。彼執杌心。迷杌執鬼也。其鬼體都無。迷心被念故。彼被妗愧云行解緣也(文)。
問。所緣緣二緣字表有體歟。
疏云。論三所緣緣至所慮所託。述曰○此則明非所執○方緣(文)(上)。
又次下云○為解此疑故。次說言所慮所託。所慮即前所緣義。所託者即前緣義。設此為彼所慮非所託者。不為緣。如和合等(文)。
同二本云論見託彼生帶彼相故。述曰。顯具所緣義。若本質有法無法。心內影像定必須有。此既有體。見託彼生。即是義。然起時帶彼相起。所緣(文)。
演祕第四云(俱有依之處)疏前相亦前至亦為所緣者。此顯前相具二支故成所緣緣。前相體有。名之為緣。識帶彼相。成所緣義。故所緣論云。所緣緣者。謂能緣帶彼相起。及有實體。令能緣託彼而(文)。
疏二末‧燈三(上)。
所緣論云。有體能生心故為緣。相於心中現所緣(文)(可正文)。
法相燈明記云(沙門漸安集本師義)無上正法東流已來。所經歲數。假令自入滅壬申。至弘仁六年。都合千四百三歲(一云千七百六七歲)吾朝佛法流行。從廣庭天皇三年(壬申)至弘仁六年乙未歲。合百六八歲。其間元興‧興福二寺先德。諍法相義。已逕年數于今不息。今勘二八流行後生。示其兩途。內明義。罪有六義所緣緣者。重云緣者。或云。有體能生心名緣。相於心中現為所緣。配此二義有緣緣字(云云)階云。重云緣者。是四緣一緣也。不配屬二義。故所緣論測師疏云。所緣緣者。則四緣中是境界緣。故毘婆沙境界緣。部執所了緣。雜心論但言緣緣。問。若爾。何故所緣論云有體能生心故為緣。相於心中現所緣耶。答。是於所緣緣二義也。不配緣緣二字。故測疏云。然釋二義讀義論不同。若依此論相於心現所緣。能生識故名緣。是即當此說帶彼相及有體生識義。唯識第七卷。於所慮所託釋所緣緣(文)。
理趣分疏中云。經曰。因緣空寂乃至菩薩句義。贊曰。親能辨體諸法。名之為因。以因為緣。故曰因緣。緣謂緣藉。四緣通稱。即除佛果因位七識見相分等能熏種者。名曰因緣所緣緣者。境有體法能生四等。名之為緣。心等之上帶彼境相。說所取境。所緣。具二支義。簡別增上緣者。是威勢力義。與彼威勢等故(文)。
問。正智如之位可是帶己相之義耶。
問。變親分之時可有狹帶之義乎。
論云(上)。
疏云○是帶己相者○量部師般若。毬多。造謗大乘論。遂破此云。無分別智不似真如相起。應非所緣緣。我之大師○造制惡見論遂破彼云。汝不解我義。帶者是狹帶義。相者相。非狀義。謂正智等生時。狹帶真如相起。與真如不異。非相非非相。若狹帶彼所緣之色以為境相者。是所緣故。若相言體。心心所相。亦心狹帶而有。雖所託。然非所慮故。非所緣緣故。相者分義。或相義真如為相。無相等(文)。
裹書。帶有二義。若古西方師釋。己者境體。帶者是心似彼上相義。即能緣之心所緣名帶。相者狀。小乘行相。能緣體攝。大乘分所攝。以前第子中解。謂能緣心等帶此等己之相也。以此理故。
祕云。疏親所緣者○是帶己相者。分名己。見分帶相。名帶己相。疏此疏中○本質等者○帶謂狹帶親附之義○今又解者。帶有二義。一帶者狹帶親附是義。能緣親附所緣之境而不相離。為狹帶○二帶者似也。能本質之相。相即分。心質相應為帶似(文)。
疏二本云(上書)帶是狹帶逼附之義。由具二義。與小乘別。雖無分別。緣真如時。境相。而知狹帶。真如何起。所緣緣。如自證分(文)。
問。論中雖第八所緣必有本質義。非諸有情種皆等故(云云)通漏無漏種子難之歟。
問○撲揚大師如何釋之耶。
論云。第八心品。義。有親所緣緣。隨業因任運變故。義。亦所緣緣。要杖他變質方變故。義。二說俱不理。身土可互受用所變者為自質故(破初師)自種於他受用理。他變為此不理故。非諸有情種皆等故(破第二師應說所緣緣一切中有不定(文)(申正義)。
疏云。義二說至為自貪故。述曰。第三說。前二師俱非。此難前第一師也。且如身他身‧自土地。可互受用故。須杖他變。謂前第二卷說○論自種於他至種皆等故。述曰。難第二師云。自種子於他受用理。他變為此種。不應道理。非諸有情種皆等故。謂或多或少。謂三乘差別。若此人多。彼人少者。如何相杖。若變多者。不變故。若彼救言。等者相緣。不等者不緣。何故不許第八可受用者緣。不可用者不緣。此中且以種子為難。五根受用之義。如何變他(文)。
疏云。論第八識品至任運轉故。疏曰。第一師說。有親無疏。所以者何。此識由因力故。任運變境故。無所緣緣所緣緣必強心方可有故。異熟無。然亦能變處者相似名變。不杖他生任運變故。義亦有定至方變故。述曰。第二師所緣緣。亦親所緣也。此第八識要杖他變為本質。方能自變故。即種子等亦杖他變。望身雖為本質。望他即為影像即是變他根之師(云云)(私書入之裹書)。
燈云。所緣緣中。第二師說。第八相分皆伏杖質生。第三師云。非諸有情種皆等故。西河法師云。因位八不無漏。雖五姓別。非可為難。又如長養色。一切有情勝劣不定。上得為緣。雖五姓殊。何妨得慮。且為解。長養等雖或勝劣。有情皆有。故得為緣。無漏種子有無無體不得所慮。又種多少不唯無漏。於諸有情。且約有漏。斷未斷別。故得為難。正解本。西明解云。第三師難第二師言。凡聖等異。此難非理。因八不無漏種故。又復前師但云第八影必須杖質。非自種必須變化。若以有即例為質。應等起所有等恒具彼影。必杖質故。既等起或唯緣青等。故約自相必須杖他。非所有皆須為質故。今此難約自所變種子。所對有情非必相似。今准難意。通因果位。若位八無漏種。或有情無漏種。若准此說。因相質。若云依有為質無者不杖。何故不許於己有用杖彼彼質變。於自無用但自親緣即不杖質。然西明云。護法八識有用。以難於他者。亦不理。彼師亦許有用變故。前第二了變他根。俱許有用。非無用變。又難變器亦有用。非是許有無用亦變(文)。
祕云。論非諸有情種皆等故者。問。設種不等變之何失。答。他種為質。自種為影。有多少。有質影不同之失。若云不同亦何失者。應亦青質而是黃種種之過。又變他種應聖凡雜亂之失。如凡第八緣無漏。凡應成聖。有無漏故。二乘聖等緣凡之種。應還成凡。具惑種故。若云凡八不無漏。若爾。凡可無違聖緣有漏成惑種過。問。佛緣凡夫不成於凡。二乘緣凡何令起惑。答。有漏第八變有用。無漏第八但現彼影。非皆有用。故不相例(文)。
西明疏云。自種於他至不理故者。自下二因破第二師。本所變者為欲受用他種無用。何須變耶。非諸有情種皆等故者。謂諸有情情種子力。凡聖等異。五姓等別。若諸情緣他種者。一切有情展轉相緣。所有種子無別。既爾。凡聖等異。便成大失。問。設許種等。此有何失。如鏡如智緣一切種。而無失故。解云。護法宗理難也所立。謂染第八因緣變故。所變境必有實用。若緣他種種。應有實用若爾。凡聖等就差別離欲聖者緣他下地煩惱種子故。問。前第二云。護法正宗不變他根。如何此說受土可受用。解云。此云者。但說處以他根非互用故(文)。
問。第八相應五數心所心王所變可為所緣緣乎。
論云(上)。
疏云。論應說此品至有無不定。述曰。此言品者。通心心所。其第八品此所緣緣。若因若位。有無不定中變他處。可受用故。不變他極及種。不可受用故。及後無故。有色界變杖他。無色界無。即不定。在佛果位。能無為三世等法。故有無不定中五數唯託心王所變為質。心王能變法故。佛果五數雖緣去來等。亦託心王所變為質。自無力故。與因相似。此中言品。文雖總說。心所不爾(文)。
義蘊四云。疏佛果五數至自無力故等者。此義難詳。且無漏智親證真如。豈託心王所為質。又鏡能現一切身土智影。豈不能自變去來等相。何安託心王耶。又無漏位智強識劣。如何心所無力耶。此與因定不相似。疏定與因相似者。且約緣種等。託心王所變為質。非謂一切云云)。
顯幽抄五末云。論應說此品所緣緣一切中有不定者。解云○今言不定者。唯約第八心王說。若說心所。定託心王所變境為質也(文)。
疏三末云。以五相本識相生。所緣相似。故為等(文)。
對法抄四云。其本識中。心王分與心所分為因。非心所分與心王分為因。不杖質故。
伽鈔三云。論解第八俱五法者○又此王法緣境。為緣第八之境。為別為境緣。問曰。何失。若本質境。境何不一行相。若別緣者。如五根既。本識六境所變為六五根。而眼等識何者根。故皆有好。如實義者。從此緣第八識之境。若爾。如何釋所緣一行相。雖無別。見用各殊。受為領納。想為取像等。有別故。不同行相。與餘七識不同(等文)。
論八云。同聚展轉相望。增上諸相應法所杖質同。不相緣故(文)。
疏云。俱心心所一一別互相望。雖是同聚。而是別體。展轉相望。增上緣見分一切皆然。不相緣故(文)。
論又云。或見分不相緣。依分說有相義。謂諸相分互為質起。如識中種為等相質。不爾。無色境故。設許變色。亦定緣種。勿見分不同質故(文)。
疏云。論或見分至為等相質。述曰。此第二釋。亦許相緣。或見分同聚心心所不相緣。無緣俱時他分故。此依因位。佛則不爾若依有相義。謂諸相分互為本質方得起故。本識諸法種子。為時五所本質。此顯其事。論不爾無色境故。述曰○此師難曰。何故所緣分為二義第八五數無本質也。前師解云。若必有本質。如第六識虛空時。以何為質第八心不託數境生。如何同本質有說一切心必託本質方生。如緣虛空。託本質。第八心王以五所變相假力故為本質故。名所緣。論設許變色至不同質故。述曰○此義應思所緣相似名同。各各變故。何要同質方名同也。又唯識之境取心內境。若待外質方生。良恐理乖唯識。是故前師甚可翫矣(文)。
顯幽抄云。初師即護法弟子智同二師陳那菩薩云云)。
顯幽抄五云。問。此二師何勝何劣耶。答曰。前不許心所緣心分為質者。此小過也。第二師心心所互託為質者。四過。即第八識心所相為境者。即質假影質過。二者影像本質者六過。三者第八心所變三境本質過。四者定許一切生皆有本質過。即第二師不正。即違教過。瑜伽等文第八識所緣緣不定也。今此第二師意者有質也。小分正第一師多正。少分不正。即第二理師一切生是有本質者。即乖於唯識道理。即一切皆是唯識所緣。不必定本質也。第一師為善也(文)。
新羅因法師記云。若約下第八卷心王心所互相義。亦可帶質。然今約不許相義○既云相應心心所互不緣相分。第八心所何緣心分為本質即是影。有云。心王緣心所相為質。心所緣心王相為質。良此義在第七疏。然違第八文及疏。可前後疏文相違。然以第八可為正。論文及疏並分明故。然第七疏以。以第八為所依根本。而心所方變境。約此義說為質。非謂緣為質(文)。
芳野記中(神識)載此記全文見。
當卷義蘊‧太抄‧義異可之。
燈七云。如佛地論云。諸如來第八淨識。能現能生智等影像。如鏡者。據親能生實身土影。相應智等杖彼變故。非種故。但說淨識。不說心所。若據質相假實合說。通諸心所亦能現生諸相分影(文)。
疏三本云。然行相有二○出量文(文)。
祕云疏然唯初解等者○疏顛倒也(文)(已上兩文可之)。

增上緣

問。付三無漏次位。菩薩知根何位立之耶。
問。大乘愚法二乘所修總作十六心。何心立已知根耶。
問。對法論中第十六已立知根云云)淄洲大師如何釋之耶。
論云。未知當知根體位三種。一根本位。謂在見道除後剎那所未知可當知故○始從見道長後剎那乃至金剛喻定所有等地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文)。
疏云。論未知當知至可當知故。述曰。體謂體性。位謂五位。體位居位故名體位。根本位者。五七云。幾不繫。答。後三‧九小分。三者即三無漏根也。不取前位故。見道中。如對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後心。問。何故道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時。見道見諦行故。即十六心皆是。此所未而當知根。唯前十五心。以第十六心所未知可當知故。此中類忍皆緣前心。其第十五心已緣前心遍訖。第十六心汎觀類忍。不同小乘無為故。唯取十五心為此根也。問。此相見道真見道後。真見道中。已有無間及解脫道解脫道中。已得初果。入見至十五心。猶此根攝。豈預流果亦此根耶。答。此不然。其預流果亦此根耶。答。此不然。其預流果相見道十六心見相諦圓方始建立。非解脫可名初果。故十五心猶此根攝。而非初果有初根。准。菩薩見後。亦不出觀即入見。至第二心。猶此根攝。至第三心見既圓。方極見滿。乃非此根。第二根攝(文)。
又云。論從見道至故多不說。述曰。此此第二根本乘位同(文)。
燈云。論除後剎那等。本釋義准。菩薩三心相見道中。前二初根。第三心去屬第二根。論文不簡除何見道最後剎那總相說故。或依雜集總十六心隨他相說。雜集第九云。未知攝見。已知攝修。具攝無學。以薩婆多十六心判屬修道故是隨他。或一剎那少故。隱之從多說修。又由小乘說。十六心緣於四諦。至第十六所未知。故已知攝。若大乘說。總十六心緣理理智類智忍緣智已周。與有部別。故第十六知根攝者。或二乘。或依他轉。今據瑜伽唯識第九。菩薩見復三心。以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初二別觀。第三合法。即是重觀。十六皆云法真見道無間解脫。故亦重觀。非未當知可當知故。又雜集第十云。如是根先未知真。為得知。修習轉故。名未知當知根。二以正知。故第三心即屬第二。雖是見道屬第二根。然要集云。菩薩不觀十六心。可所言至第三心名已知根。然文簡十六心。又若唯觀真智十六所說。四諦十六如何。又瑜伽等云。初無相第一無間而生。三心八但云從此。不可即說真相時。道理。真後三心十六。皆名相見。准此意說。不計本三心第三屬第二根。復云無相世第一法無間生者。謂本師真相時義說前後今謂不然。三心見道瑜伽五亦云。從決擇分邊際善根無間而生。此論亦會。諸相見道真假世第一法無間而生。非唯無相。又十六皆是緣。何者。十六心法真見。即三心後重觀法彼何非知。若約觀俗。十六十六心。未有智知應名當知。若云論說除後剎那者。論亦說云所未知即屬第二。故知雜集說前五為未知者隨他相說說已智即攝修道據自大乘。第十六心雖已知根。是見道故。故名諸說義意各別。然本疏中。自分小立三根別(文)。
疏云(九末)論二相見道此復有二。述曰。下解相○論一觀非安立諦○述曰○此初汎說為相見道。觀非安立諦三品心者。五五中說三心非安立故。又約決定相見道三心故○法真見道○述曰○此師以三心十六心等俱相見道。唯緣安立安立別故○論二緣安立諦○述曰。第十六心○論二者依觀○述曰○顯揚七○然彼文說下十心者是修道瑜伽五說見道。顯揚說修道。不是相違。然五五仍說。從見道起有下上十六心生。但從三心非安立見道起作此安立諦觀。非全出見道在修道中方起。彼文稍異。可細尋之○論斷見所斷○述曰○此上皆為觀心純熟。為有情說令見道前亦作得入見道(文)(私書入之裹書)。
燈七云。論二緣安立諦等○問。准瑜伽等。十六相見道。何故顯揚七云。從此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答。解。一云。瑜伽等據重真見道智。無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創得。故有相名相見道。又據不出觀即入有相智。俱名見道。顯揚約其真相別起。在後更故。修道。若據所緣。亦屬見道。又解。珍珈據不出觀初作之者。判在見道。顯揚據出觀後作之者。修道。非於修道不作諦觀。故顯揚云。如是現觀智。若聲聞等所得。為對治無色三界雜染。若菩薩所得。為對治種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現觀。各據義。並不相違。二釋任取(云云)(私書入之)。
別抄云。問。大乘十五心已知諸道遍。何須更至十六心方已知根。解云。雖已遍。未印定故。不同小乘無為故(云云)。
伽抄五云。論云於勝解地立根等者。此亦二說。一者此大乘。不同小乘地前勝解行。名未知當知。見道無間道乃至金剛喻定名已知根。已知遍滿真如義故。未知遍滿真如。名未知欲知。不如小乘以未重知名未知當知故。今此文為正。見道已去名已知根如來地明滿故名知。無間道金剛定未明滿故。不名知。第二又解云。其實初見道無間道未出觀已來第一五心前皆是。今從多時。顯易了處語故。云勝解行地無違。此并正法藏解(文)。
對法抄七云○又為十六心者。一菩薩相觀亦入前真。前真之中分義用異。無間解。皆緣相分生返照體。名自證分。故相見道法忍法智學前二道。類忍類智自證分。但緣前心類智雖緣忍生。可以擬學。解脫道自證類忍准知無間道自證。又二乘之人加作十六心觀其入真觀亦唯生空一心。彼相觀中亦放加行。學真觀者已前說。亦以真觀難說。但說相觀之心。說為真○十六觀二乘相為非菩薩作(文)。
對法三云○預流果補特伽羅者。謂住見道十六心剎那位。見道。亦名正性決定。亦名此觀現(文)。
同論九云。道者三無漏根此能攝初中究竟一切道故。未知欲知根方便見道。已知根修道知根究竟道(文)。
同論十云。三根者。謂未知欲知根‧已知根知根。未知欲知根者。謂於方便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所有諸根○已知根者。從第十六見道剎那以上。於一切有學道中所有諸根知根者。謂於無學道所有諸根(文)。
二根者。五意喜樂憂捨根為體。知根。除憂餘九根為體。
卷私記九云。問。若約菩薩見道三心知根攝者。從此後起十六心。皆可名已知根。何故前十五心未知根。答。約所緣境。安立諦非安立諦異。三心非安立諦十六心安立諦三心二心安立諦所未知故。未知根攝。第三心所未知故。已知根攝也。十六心十五心安立諦之上所未知故。未知根攝也。第十六無心所未知故。已知根攝○問。若爾。見道中可有未知根。已知根未知根。准疏可爾。此可思之問。除後剎那者。三心十六心相見道中。約何相見道云除後剎那。答。唯識論總相云除後錯那。不簡何相見道。然文三心之中除第三心故云除後那也。十六心中除第十六心故云除後剎那也。問。十六中。約何十六云除後剎那。答。疏文不明說(文)(可勘燈文及調度云云)。
燈第七‧顯揚論七(如第九卷文集)。
問。論中於未知當知根三位。爾者但明二乘根歟。
論云。未知當知根體位三種。一根本位。謂在見道二加位○三資糧位○前三無色有此根者。見道修得故。或二乘位迴趣大者。為證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彼皆菩薩此根攝故。菩薩見道此根。但說地前。以時促故(文)。
疏云。論未知當知至可當知故。述曰○(上)。
燈云(上)。
疏次下云。論三資糧位至根本位故。述曰。此謂大乘者入劫已去。小乘亦爾。於諦發起決定善法欲六現觀中是現觀也。非無漏信。然大乘者入劫已去於諦決定。不同外道於諦生疑故(文)。
又云。論前三無色至傍修得故。述曰。謂有菩薩見道。先時曾異生修習。得彼定已後見道。傍修得以前所世俗智種子故。種子得根名。說為有○又解。乘人亦有先修習者。後見道。名勝見道亦傍修彼○又解。菩薩無色地亦有無漏見。但修種增畢竟不起○或說。既許善法欲已去名此根者。即菩薩解脫分者亦於彼。作此說。二乘劫數近故。不可說解脫分(文)。
又云。論菩薩見道至以時促故。述曰。前言三位皆二乘根。如五七下說。菩薩三根勝解脫行地立初根。十地立第二根佛地立第三。為釋此疑。云菩薩見道此根。但說勝解行者。以見道時促不說(文)。
疏九末云。初釋資種糧之名。望菩提為號。菩提因之初位。資益己之糧。方至彼果。故名資糧○然前第七末增上緣中。解資糧位。亦有未知當知根。云能近資生根本位故者。從久修者鄰近為名。此說初行多求果故。亦不相違(文)。
伽論五七云。問。諸菩薩未知欲知等三根云何建立。答。於勝解行地建立初根。於清淨增上意樂等立第二根。於如來他立第三根(文)。
上抄第十者釋此文也。
子嵨本論裹書云。私問。疏云。若言三位皆二乘云云)若爾。如何釋前三無色四釋中。三釋約菩薩釋。答。彼論文會相違別義故無失也(文)。
問。論云道傍修得故(云云大師何釋之耶。
問。疏中釋○之論文作多釋。第一解意限云傍修發心已云欲智種子歟。
論云(上)。
疏云。論前三無色至傍得故。述曰○(上)全文可之。
義演云。疏謂有菩薩先曾位○今有解。一云。即是菩薩無始已來。修習得彼四禪八定也。得彼無色定也。今不取此解。二云。即在資糧加行位。亦修習四禪八定也○然此定順無漏故○取第解為勝(云云)。
同下文云。疏或說既許善法已去名此根者○欲色二界順解脫分正解脫分。無色界中名助解脫分。非是正也。若前疏中解。彼地此種法爾有故。約無色有世俗智本有種子。今此疏中解。既許在順解脫分菩薩生無色界。新重成世俗智種子。即約熏種子故(云云)。
又云。菩薩資糧位○時既長遠○經阿僧祇劫。生無色地已。即新重成世俗智種子。名未知當知根。故無色界此根○二乘人在順解脫分位。或經三極遲六十劫等。時節既促○不生無色故。於無色二乘順解脫分知根也(文)(釋第三釋釋意也)。
燈云。論前三無色等者。本疏解云。本疏解云。彼加行。又曾未起現行無漏故。取異生修得者。名現觀邊。雖不現行。亦此根攝。修道得起。今者又准六九文。資糧加行見道亦增。修道中起。彼解世俗智後際生起次第云。五見等是染污等。諸世俗智應斷。應知為俗生起生起故。起無倒見。是有漏世欲智攝。乃至云。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攝為依止故。能見道。昇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為修。此則現觀邊諸世欲智。出見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此文通說三乘俱起故。次下文云。又能了我已證得預流果。故知大乘見道解脫分位。起無色善。亦生無色。故知資糧通修無色見傍修。論不言。傍修之者。唯根本位。無漏。准論後解。無色無亦三無漏根。五七云無色有十一根故。通漏無漏。准此大乘不同有部見道已列不現起。問。若於修道四善根等皆得重起。何不雜亂。答。不然。以位別故。修道位非名善根。如見道種後亦生修。不爾。修道從何種起。雖見種生。不為見。彼修道位雖彼種生。不名善根。又本無種在資種加行。亦名彼道。雜集說為道諦攝故。皆許不雜故彼亦然。問。在根本位傍世俗。亦得名根本不。答。名根本何失。非無漏失。答。言無漏者。據現行說。據未知當知根說。非約種子。要集云。世俗無漏不得根本者。亦無色無見道。不得根本。雖無見道。說為根本。雖有漏攝。相從名本。故亦無失(文)。
疏九末云。前說二十二根中。未知當知根無色菩薩見道修得故。若彼無見道及四善根。何故說修彼。六九說。見道時。如先所修諸世欲智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為修。此名現觀邊世俗智出見已生起此智。即從發心已去。皆名未知當知根見道傍修先世俗智故名此根。意顯。先曾起時。亦名此根。即世俗智有先時已名此根。見道已傍修之時故名此根。非謂無色有見道四善根也。四善根唯色界繫故。此義(文)。
伽論五七云○問。空無邊處地幾根可得。答。一。如空無邊處地。衣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應知亦爾。問。非想非非想處地幾根可得。答八。問。初靜慮地所諸根。當言有漏。當言無漏。答。當言二種。如初靜慮諸根乃至無所有處地諸根。當知亦爾。非想非非想處地所諸根。當言有漏(文)。
同五九云。復次世俗智出世無漏智後際生起差別。諸世俗智異生位。如先說五染污及與相應邪智。是染污世智應斷。應知為欲生起彼治故。復世俗信所攝受顛倒見。是有漏世俗智攝。以此正見依止故。次起所成妙惠。於諸念住修觀行。亦有漏世欲智攝。以此為依。資順決擇分方便道中。由所成惠。於諸念住勤俗觀行。亦有漏世俗智攝。以此為依。次起見道方便決擇分俱行所成惠。於諸念住修觀行。亦有漏世俗智攝。以此為依。次世第一法無間道所攝正見。亦有漏世俗智攝。如是初果異生地世俗智生起次第。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攝俗智依止故。能見道。昇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為修。此即現觀邊世俗智出見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始從學地乃至於此諸世俗智。當知皆名中際俗智。於阿羅漢所有一切清淨無漏解脫一切煩惱盡智無生智。及餘一切神通功德世俗智。皆是後際世俗智攝(文)。
唯識卷私記云。
問。付二十二根靜慮無色之義。以八根入初靜慮云云)其八根者何等乎(付第四禪無色定七根體)。
問○後三一分一分不能入(云云)其後三根者何等乎。
燈云。問。瑜伽七問云。幾根入初靜慮。答八。後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初言八者。即總相說。謂等五‧喜捨根。後三一分能入。利根超果及大乘一分不能。鈍根惠脫阿羅漢等。言第三亦八。然非即喜。此約為依能入彼說。故通喜根。非彼者。非入彼地。第四靜慮無色定七根能入。據樂為依入第四定。非無色定亦樂為依。或據鄰超。一顯餘。後三有一能入不能。次第惠脫三不能入。超取第三。獨覺菩提此等能入。或通現種。非唯約現(文)。
周記云。燈相說至一分能入者。此意說。雖總言八。如後三根。不要依而方得入。隨一一即能入彼。言能入者。三根之中依何根總皆得入。言不能者但依捨根。不依喜樂。以彼不得根本定故。但無分故喜樂。問。論言八根。除樂取意而為八根。難詳。更撿乃問(云云)又云。或據鄰超等者。此意說云。若依鄰次。不伏樂根入第四定及無色。若超越者。此即不滅。餘皆准此(文)。
常騰記云。問○(上)不能(云云)案基疏云。八者即等○以喜捨別(云云)泰法師云。初定方便捨根根本五意方便根本并有故。故言八根入。雖樂根。微故不說。後三無漏根聖者能入。凡夫聽入。故云一分一分不能也。言第三亦八然非彼者。除喜取樂。餘者如前。後之五地七根能入者。謂五根‧意捨。後三不定准前。泰同基說。案燈意。與基稍別。各一邊故不相違。景法師云。八根入初靜慮者。未至地中喜捨互起故為二。又加樂根五根。名八根入。以上文說依未至定第三果。第九解脫利人得起根本地喜。鈍人不能故。要取根本地喜。名八根者。鈍人第九解脫道不起根本地喜。應解此人七根得入初定。文說三禪皆八根入。有進進。明知八根并取方便根。乃至云云今案燈意云。後三一分不能者。八根之後三即喜捨。同景法師釋(文)。
常記云。文或據鄰超等者。解云。若超越利人第三樂為依。超越第四禪無色定。三受之中一顯餘。若從初禪超無色喜樂隨一為依。即無色(文)。
疏云。然此無漏根三界地。五七說。七根無色。後三有一能入。不能入(文)。
蘊云。疏五七說七根無色者。五根并意捨。言後三有一能入不能入者。謂超初二果俱解脫菩薩等。此一類能以三根無色。餘次第果及惠解脫等。此一類不能三根無色也(文)(此釋者依燈意釋疏不叶文歟)。
七云。問。若補特伽羅未至定現觀。彼果時。起初靜慮喜根現前。為不起耶。答。能起不起。利根眾不多善本之所資助。彼能現起非餘問幾根入初靜慮。答八。後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如初靜慮第二亦爾。第三亦八。然非第四靜慮無色定。七根能入。後三有一能入。不能(文)。
同鈔(五)云。論八根入初靜慮一分一分不能者。八者即等五‧喜捨意根根本方便合說也。言不能者。謂異生不能。樂根體有。微故不說。第三禪八同。以喜樂別。第四以上除有餘七。後三可知(文)。
問。以有頂無漏可攝三無漏根乎。
論云。有頂雖有遊無漏。而不明利。非後三根(文)。
疏云。有頂雖有至非後三根。述曰。雖有遊觀。而不明利微細故非後三根然說彼是已知知。亦妨也。不順三根。以不明利故不說彼。非彼不攝。若不攝者。三無漏根無漏根不盡也(文)。
燈云。問。准大乘宗。非非想處亦有無漏。何故不言四無色定此根。而五七云非想但只有八。准此等及意捨命。無漏。何故爾耶。答。准大乘宗。雖有無漏。隨他相說故無無漏。或彼無漏以昧劣故。非三根體若爾。何故此論復云。從見道所有無漏九根。一切皆是二根體。准此所難。前為勝(文)。
別抄云。問三根無漏盡不。解云。不盡。不攝有頂暗昧遊觀故。又解。攝盡。非想無漏非正根體。而方便故。三根攝。不爾。三根不盡。後為好(文)。
祕云○論云。問非想非非想處地幾根可得。答八釋曰。前十一根中。除三無漏。三無漏無。此下釋(文)(八者五意捨命也)。
伽論五七云(見道之題處)。

論第七卷本文抄三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