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八卷本文抄三

輸入者 周海燕

十五依處

問。燈中釋十因不增減出六對且親疏近二對有差別乎。
引發定異二因可通未閏種子耶。
燈云。論如是四緣五處立為十因者。同處有五。何故因但十而不增減。答。略頌辨釋。頌曰。果於因違順。顯與及形待。親疏并近。順別立十因有六對。一違順對。分為二因相違因不相違因。違者相違能違諸法不生等故○順者謂餘九因皆順生果。名不相違因。二就順中分顯與對。顯者謂隨因。由言說故能顯諸法。非為因生。與者謂同事因。謂從乃至定異。皆同能生助與果故。就同事因。分形對。二因。形謂形待。立待因。待因果起故。持謂扶義。立攝受因。又於同事。分近對。於牽引生起二因二因中有等流異熟二因別故。為親疏由因云果近故。於近之中。分順別對。離為二因。謂引發定異。故此十因更不增減(文)。
周記云。燈親疏與近者。親者即近。疏者即遠(文)。
信叡記云。文親疏與近。解云。等流習氣異熟習氣如是為親疏。以望所生之果。為因緣增上故。是親疏二種因與遠者。名牽引因。亦此二種與果近者名生起。亦親疏之因與其果是近故。言親疏與近也(云云)廣章云。何故唯立十因耶。答○有為之中。且分為二。一者違二者順。順者名不相違因。違者名相違因也。就順之中復有二種。一者顯二者與顯。謂隨因以能顯了諸法故。謂同事因以能隨順與果故。亦有形對形謂待因以能形待對為因故。持謂所餘因。以并能持攝於果故。持中復有二。一者親。謂牽引生起二因。二者疏攝受因。親中有二。一者近。謂生起因。二者遠。謂牽引因。又有順別對。順者謂引發因。別謂定異因(文)。
問。陳那論師言。聖言量通現比二量歟。
燈云。言隨見聞覺知者○瑜伽第二說。見謂眼根現見外色。聞謂從他。覺謂不見及未曾聞。但自思惟稱量觀察。知謂於所證。九三說。見知二種現量所攝。覺謂比量。聞聖言量。准此即說眼根名見。意因耳緣教名聞。通緣一切名句文三屈曲生。故陳那說。彼聖言量者比量所攝。故聞是意。因耳聲故耳稱聞。耳實不能緣等故。非比量故。緣非對言亦此聞攝。多依彼聞聖言故○知者即是耳鼻舌身。五俱意識。第八心品。及諸定心瑜伽別說所攝等故。又說此知現量攝故。即顯見知唯現量攝。聞覺二種。通此非量。及顯見知通漏無漏。聞覺有漏。諸無漏心緣生者。知所攝故。非比量故(文)。
燈云。二廢立者。以理而論但應立二。二覺一切比量皆知所攝。一切比量非量皆覺所攝。或應立三。現量比量別故。今為四者眼用遠明。知中離出立為見意識用廣。聞覺知攝。分位三。師教。及自推尋內證境故(云云)。私書入畢。
纂要云。問。古師能立皆說三量。今者陳那量何唯二。答。論一切法不過二相。一自二共。自相現量。得共相比量定心緣教自相散心緣教好自相陳那約此能緣之心。量但立二○古立三者有云。古師以緣聖教。後及所餘心故立三量。緣於聖教現比。名聖教量。緣於所餘現比心得。名現比量。今助解。即能詮教名聖教量。何以故。唯識云。聖教理為量故。豈以小乘不信第八取信大乘緣教之智以為量耶○古師心境別明。陳那隱境從不越二量。故不違也(文)。
二量章云。問。彌勒菩薩無著天親。皆立現比及聖教量陳那天主習於前。云何各二。答。陳那菩薩。取能緣心。以所緣無過共。此中自相即局付體。共相即貫通餘法。緣自相現量。緣共心比量。離此二外。無別所緣可更量。故但立二。故門云。為自開悟現量及與比量。彼聲喻等攝在此中故唯二量此能了共相故。非離此二別所量為了彼更立餘量。天主菩薩陳那門人。師資相順故。亦不立彼聖教量。取聖教之量。由教生故。若定心現量。以分明各證故。若散心比量。籌度比類貫餘義故。在境智別說故分三量。教境能詮故。從於智亦量名。今據所生量唯立二。教從於智亦為量。聖教名亦名二量二智故更異解。如抄中說(云云)。
二量章云。問。諸外道等。或立譬喻無體小量並何量收。答。隨其所應比量所攝。昨故自悟及以悟他有二。實不增減(云云)(私書入也)因明疏上云。諸量之中。古說或三。現量比量聖教量。亦名正教及至教量。或名聲量。觀可信聲而比義故。或立四量譬喻量不識野年言似家牛。以喻顯故。或立五量准量。謂若法無我准知必無常無常之法必無我故。或立六量無體量。入此室中。見主不在知所往處。鹿母室。不見苾芻知所往處。陳那菩薩廢後四種。隨其所應攝入現比故。門云。彼聲喻等攝在此中。由斯論生但立二量(文)。
燈抄云。文問。瑜伽云證無者。聞謂比量。即緣等云者。於未自在散心位中。依比量心聞於教法。即緣等生心中。解云聞謂比量等。佛及菩薩自在後得智說法法。並緣名句說聽之心。雖緣教起。然離分別行轉故云現量。故云自在位即許現緣。言現緣者現量。故如理門云諸修定者離教分別。釋云。若生得思惠菩帶教緣故云共相。境即非現量修惠中一向離教緣自相故。即通是現量云云)。
康元二年十六日。私書入了慈信。
二十唯識疏下云。陳那以前古內外道小乘師。皆說三量。一現量二皆量三聖言量○陳那以後。其聖言攝入比中。此體除此外更無故。知因明疏(等文)。
玄贊一云○若但聲可唯在耳。既緣名義便在意中。故瑜伽聞謂比量(等文)。
 祕三(論二)云。問。既無其根。云何得言佛邊聽法。答。第六識聽不待於根故。瑜伽云聞謂比量(文)。
門論云。此中現量分別者。謂智智等境。遠離一切種名言異量諸門分別。由不共現現別轉故名現量(文)。
因明疏下云。又傳云。外道立宗。現比量外。有至教量量云。非此極成所有量非現量攝。極成現理所不攝。量所攝故。猶如比量○言極成現量。簡不極成。以佛法許至教亦是現量攝故○中言極成。簡隨一過。以大乘至教量是現量故。言量所攝。簡不定過。為如比量極成現量所不攝故。至非現別耶。為如非量。所不攝故。非別有體耶○又成立離比量外更量者。又大乘譬喻量非量攝故量云。非現極成所有量攝。極成比量所不攝故。如現量。簡過如前。陳那菩薩以此量無過。但與量。為相違決定因量。云現比量無至教量。量云。非現比所有一分極成量是現量攝。比量所不攝量所攝故。如現量。又成立離比量無義准。量云。非比極成所有一分極成量是比量攝。現量所不攝量所攝故。如比量。簡過如前。是故陳那。依此二相唯立二量(等文)。
燈抄云。
伽鈔第一云。見聞覺知。如對法第一疏及九三說。見知現量。聞唯言量。覺是比量。所所證所觸所得者。或以鼻舌身三。及五識俱識意。并定心意。如次配之。此釋聞者屬耳及意。緣故。九三說。聞是聖言量。亦不相違。或耳鼻身舌如次配。所受等四。其五俱時意。皆是知。總通此因。聞是聖言量。故耳在知中(云云)。
深密經疏上(玄範)云。問。若爾何故伽九三聞是至教量。答。至教通聲及名句文。此四是現比量境故。伽七三云。是三惠境。故知。名句文通比境。聲通現比道理易知。是故耳根及以耳識。雖能現量不廢是聞。問。若至教量通現比者。何故門唯量攝。答。理問論。約彼多分及散心說及不自在名句。故比量攝。不約少分耳意二識自在定心所緣聲等(文)。
待因可攝親因緣法乎。
疏云。論二領處謂處能所受性。述曰。觀者對也。待者藉也。即是此因通能所受。然所假藉能所之受是餘非。然人云唯三受為體者不然。亦待食等而求噉等。即以所待為欲因。若待情欲飲食。以受為因。然領受能所受○然大論等。皆言待此若求若取。即所待受為所求等因。三八等云。待足故。足為因故。有往來業。未必以受為因。所待非受故。又此論云通所受故○今於能受唯取受數○其所受中通一切法。但除種子因緣之法。此因疏疏故。唯疏待方是此因。如種望芽。內種望同皆非此因。不爾下應言得等流果。以不得故。唯疏待者得。即親所待皆是引發牽引等攝。問。何故因緣是牽引生起攝故。亦是定異等攝。說待。後是牽引等攝。竟有何失。答曰。不然。以名遠故。名觀者即要非親。定異等因名相通故。又解。若親待亦是引因。下此中。但據疏遠不言親者。不說得等流果等也。此解為勝。又解。情欲是觀視義。要境待情。情待境方是即能所受性。以種望芽。非情能所待故非此因。問。若爾何故言足為因故有往來業。答。亦是內法情所待故。因緣芽等法。非情所待。情所待時因緣故。前正義。既所受中以所待為因。芽待於種亦可此因○論謂待此令彼諸事或生或住或成或得。此是彼待因。述曰。大論勢與此同。此顯因果四處轉但除親因緣(文)。
別抄雖四釋不斷邪正也。
太抄云。疏答曰不然○名相通故。解云。此第一解○疏云。又解若親待○此解為勝者。此即第解○此解勝前解如愚意者。此中疏第解即順論文。以論文中說中望任成得。若生及得皆種子生現行故。云中通親因緣。於理為勝。又解待○故非此因者。此中疏文更無別解。即重成前第一解○疏云前正義○亦可此因者。此中疏文更無別義。重成立前第一解○疏中雖有解。取疏者為勝。今待因疏相不了親者(文)。
翼云。疏前在義等者。即指前第解。云又解若親解為勝。又云前正義至亦可此因者。前文未意不取親因緣待疏遠故。取芽待於種亦得名待。亦者以親亦疏也(文)。
要上云。論二。種滅望諸法能為幾因。可為待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相違。合八因。唯無隨說相違(文)。
要決云。中下第八疏有其二說。一云此除因緣餘疏待。疏待。二云亦通因緣待因。後說為勝(云云)若約後說。今此種說望現行法待者。是即因緣待因。若約初說此增上緣待因。謂且如意種子。望五識現為待因(文)。
疏七末(增上緣處)云。論此順違用於四處住成得四事別故。述曰。此顯用果。其順違用於何處起。果法。謂於四處轉。謂一法生。已住及成。即一切有為法得中通有無為。生者大論五識八說。自種為先餘法無色建立助伴所緣和合三界法生。住者如對法第五。論風輪水輪等。成者大論第五等。云謂成立成菩薩。即攝彼二。成謂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因譬喻為建立大眾敵論者和為合。所立成○得者彼云。三乘種姓為先分力為建立分力為和合。識得涅槃如理作意等是也。分佛興世等也(文)。
或生或住等文可准之。
問。牽引因望當遠果名實因緣歟。
別抄云。問。牽引因望遠自果是因緣不。若許成者。何故第七解四緣中。解因緣出現因緣中。言能引次後功能。及起類現果。而不言引遠現果。又解種子二義中。云緣生現果立種子名。此對現行方成種子。解云。引遠自果亦是因緣。而第七云引時果。且約相顯是說。若不爾者。此牽引因總非因緣。如何有親疏二因。論不應云業要遠習氣亦爾。又菩薩地十因二因相攝如何二因能生因。故知。牽引因有親也。種子二義云。依現果方言種名。猶自果方立因名。此就相顯。亦不相違。(文)。
疏下云。論隨順處方顯諸處引等流果一切功能。述曰。顯等流果處中七依所得。謂習氣類種。潤望現行類種。真實見亦望現行隨順差別功能和合障礙七也(文)。
疏下云。論望於望於生有因緣義。述曰。此二支望後有因緣義。愛名取。愛種能生取故。謂等五種識為有。所現行為生故。有因緣也。不望老死生支故。今鄰次說。不爾識望名色乃至展轉亦爾。約位得為因緣緣起經說生引時故。今約種望種相鄰支體為論。識等未潤故。識等種望等非因緣(文)。
伽鈔一云。今此中云牽引因者。一切種子。望後自果是牽引因。即如支善惡種子。遠善惡行。識支生生老死。皆自種是因緣故。故今是能生攝等(文)。
六論七云。論一切種子識西明云。能引類。及引現行。是因緣性。即自問云。若爾如何牽引種子因緣性。解云。因緣。然菩薩地假名因緣因緣類故。今謂不爾。遠望當現為牽引。未潤等種類相生亦是此因。故名因緣(文)。
疏七末論七云。論能引次後功能。及起類現果。此唯望是因緣性。述曰。謂能引次後類功能。顯類相生義。簡善惡種為異熟種之因緣。彼非類故。此非間越。問越好間斷不次。便非因緣(文)。
義演云。問若陋越非因緣者。如何牽引種子說為因緣。解云。據正因緣。菩薩地說牽引為因緣類故。因緣(文)同西明意歟。
問。西明意今論牽引因有為果不得離繫云云)溜洲大師可許乎。
燈云。論習氣處等者。西明自問。准菩薩地。依依牽引因涅槃。如何此論睛不得離繫。此論種子有為果故。五果中除牽引生起。不能親證離繫果故。此不爾。今謂若約能引即取種子菩薩地是。若據能證即除種子。此論文是。非此論中唯望有為。但種現殊。引證有別。各據義故不相違(文)。
疏云○且淨因中。與能證涅槃清淨之法為遠因。勿見大論等言此因證得涅槃清淨因。便經果是無為法無為疏疏遠非因生故。論不說得離繫果故。今此因親。此三性因果隨因性。因緣親生增上生故。能引等流增上果故(文)。
祕云。瑜伽論云○又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種姓具足能為上首。證有無涅槃界。望彼清淨為牽引因。釋曰。種能證涅槃之智為牽引因。非望涅槃涅槃非是所生故。舉所證理顯能證智(文)。
別抄云。問。牽引因無為不。解云。不得。以種子為體。不生地無故。若爾大論何故言無為。由無為。約遠展轉。非此因(文)。
伽鈔一故。論解清淨十因中牽引因安住種姓涅槃界等者。即種姓望證涅槃界智。為牽引因。不望涅槃(文)。
疏下文云。論若離繫攝受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因增上緣得。述曰。離繫五因得○以望清淨有為牽引故亦不得(文)。
問。牽引因通已潤種子歟。
問。西明一種子望初自果色生起因。望後自果名引因云云)可許之乎。
(又西明釋彼六因中等文牽引生起相攝云云可許之乎)。
論云。三習氣處。謂外種成熟位。即依此處立牽引因。謂能牽引遠自果故(文)。
燈云。西明○又問曰。瑜伽第五。說種子為牽引因名言種子生起因。如何此中約潤未潤開為二因。解云。又此二因通諸種子此論說。然尋伺地就相顯說。以業對疏故名牽引。名方生果親名生起。此牽引生起不同。或有處說近遠相對二因門。如雜集第四。無明老死為引。無明行為生故。或有處說名言種為二因門。如雜集第四。無明老死為引。無明行為生故。或有處說名言種為二因門。如尋伺地。彼論云。依習氣處。由不淨業等牽引體。乃至廣說種子依處。三界繫法各從種生。名生起因。顯揚同此。今謂此文說兼未潤已潤。為引生。於生說潤顯引未潤。不唯種已潤與名言對。故二論云。為能潤。種為所潤。故引經云。為感生因生起因。或有處說種子能生異類二因門。如菩薩地離染中說。同法無明等法。所有懷已長種子。今此種子。望於餘生生老等。為牽引因無明法名種子生起因。今謂此中亦約已生已長故近。望於餘生生老死即是望遠。故無記中云。由各別種子種處稼穡差別而生為牽引因種子。望所生芽生名起因。又云。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引因。望初自果名生起因。非必異類。或有處說種對涅槃菩提人法二因門。如菩薩地清淨中說云。今謂此中亦兼未熟及已熟位為引生。說攝受因親近善土。聽聞正法諸根成熟。名攝受因。次說生起故由成熟(文)。
祕云○瑜伽論云○又於現法中○為牽引因。釋曰。此望出果通近及遠(文)。   
  遁倫記第十云。於現法無明等法乃至為牽引因者。泰云。現在無明行熏成種子。以此種子。望未來生生老死等。遠牽引故為引因。若現在愛取老死。為生起因(文)。
燈云。論菩薩地說等。本釋云。牽引種子生種子。合六因中諸因緣種未潤已前。亦未成熟。皆名牽引種。即牽引因全四因少分。除生起因故。若初潤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少分。除牽引因。是此生起因。西明云於六因。諸因緣未潤未成名牽引種。已潤已熟名生起種。要集云。有說順前違後。有釋順後違前。然云有釋於理為勝。今謂不爾。准西明釋。六因俱通牽引生起者。即牽引生起二種何殊。若云望位分二因緣種。已潤熟故名生起種。此因種後自果。未潤熟故名牽引種。此俱通者。引說亦非。准此即應生起在初牽引居後。又不可有潤望果近說分成二。前文自云。未成熟位。謂能牽引遠自果故。已成熟位。生起近自果故。故知。牽引牽引種。生起生起種。違彼等文不可更分。彼後文云。彼六因中諸因緣種皆攝在此二位中故者。意說。已潤之種。卻說未潤之時名牽引種。未潤之種影論。若潤已去名生起種。云彼六因皆攝在此二位中故。據談其體。只是未潤全名牽引種。已潤全名生起種。故不違後。然下論釋尋伺地文生起因。與釋菩薩地有別。彼文不約潤未潤分。但據親能自果者即是生起。不為一例(文)。
常記云○案本疏○(如疏文)(此意六因言總意別實彼二種各攝五故)測云。牽引亦攝六中未熟。生起亦攝六中已熟(此意二種皆通六囿。一種望果通熟故)集云。今謂測釋於理為勝○會前出體因緣種體。望位分二因也。謂因緣種生現熟名生起此因種。望後自未潤熟故。名牽引因道理。生中有引。引中有生故此為勝(此會不然。種體雖所望各別。二門不交雜故。猶一是隨體長短不雜會。取基釋於理為以不違教。深契理故。具本疏也云云)。
論云。菩薩地說牽引種子生種子能生因○此說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相違中。諸因緣種。未成熟名牽引種。已成熟位名生起種。彼六因中諸因緣種。皆攝在此二位中故(文)。
疏云。論此說牽引至名生起種。述曰○即是合六引中諸因緣種未潤已前。亦未成熟皆名牽引種。遠牽自果。即牽引因全四因少分。除生起因故。若被潤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少分。除牽引因。是生起因。近能生起果故(文)。
伽論第三八云。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引因。除種子外所餘諸緣。名攝受因。即諸種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文)。
即初種子生起果。望後種子所牽引果。名引發因
一云。論諸解牽引因一切種子望手自果是牽引因者。如識種子。望老死果是牽引因。若望名色生起因。是此中意故(文)。
又云。論解能生方便二因十因中云。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餘諸因名方便因者。如第五卷尋伺地文云。能生因者謂生起因。方便因謂所餘因。如彼前文解。牽引因云由不淨定。熏習三界諸行。於三界中。牽引體。即牽引因。唯行支異熟因而論故。尋伺方便因中攝。是增上緣。今此中云牽引因者。一切種子。望後自果是牽引因。即如行支善惡種子還生善惡行。識支老死皆自種。是因緣故。故今是能生因攝○望初自果是生起因。如識種子。望名色等亦能生因等文。
十因章云。無明七支名牽引因三名生起因(文)。
問。引發因可引性果乎。
論云。隨順依處。謂無記善現諸行隨順同類勝品諸法。即依此處立引發因。謂能引起同類勝行。及能引無為法故(文)。
疏云○同類言。簡異類為因。唯望自性。然勝品言。簡同類下品為因。大論第五等。云無記染為因。謂本識中各別自種。然望現行亦性同也○此以性論之則狹。以界論之則寬。隨其所應。顯揚論云。欲界三界無漏為因。色界色界無色界無漏法為因。無色無色無漏為因。無漏無漏為因。不言與下法為因也。果望類其性必同。界繫異(文)。
燈云。論引發因。本疏解云。必是性望後勝品。性論則狹。界論則寬。西明云。但顯隨同類。未必性。要集釋云。有釋意者。三性種子。隨能依識成無記性。雖性不同。然相順故能等。問。此言隨所依識成無記性。雖性不同。然相順故能等者。為種依識名無記故。善法名相順。為生名相順。若生性違諸論說。若還生善此即性同。如何得言未必性同。故前第二云。俱有等性故。亦名等等(文)。
別抄云。問。此發定異有何寬狹。解云。定異引發因定異異熟。然約界地引發唯性同即引異界。此下文引發不言得異熟果。問。若引發因唯約性同非性者。如何因緣種解云。若論種子具有親疏。若引發因唯約性。由種。即非因緣。各據義異。亦不相違(文)。
十因章云。然言引發者。若清淨引發因因體有漏無漏有為善性。以論言同類勝品引故。既言於勝品亦得為因。何妨三性俱能引耶。果法無漏。通有無為。定唯善性○言引發者。若雜染法引發因因體三性有漏唯非為也。果性同前也。亦可無釋也(文)。
雜染法引發因者。因體三性有為有漏果法三性有漏無漏有為也。若據有漏善法斷證離繫果。何妨果法無為耶○第三無記法十因者。引發因者。有無此發因。因果性同(文)。
周記云。章(既於勝品上至三性等)雖作此道理稍難。有漏三性望於無漏無漏可得名之為上漏無漏善惡等殊。何名同類。故為可(文)。
或本云。章何妨三性俱能引果者。今菩薩清淨引果者。名引發因。前文便故。便菩薩三性各各自性引發。非是三性總為因(文)。
又云。章亦可此釋者。前來所說。三性之因。并能與彼三性果而為其因。論言與勝為因。故今不許者。不約三性互得為因。論中但勝同類故。不言異類(文)。
要云。六十六有因法云。又先所作諸業煩惱。於三界異熟果勝。此異熟果。由業煩惱引發因名有因法者。此非十因中第六引發因引發因論不說得異熟果故。此是望等。隨其所應異熟因。對漏別引發因名。疏相引發故。對滿果滿因說故(文)。
周記云。樞要滿果滿因說故者。諸引業。親引起總報定異滿業異此立引發名(文)。
賓記可之。
疏下云。論此說牽引至名生起種。述曰○其引發因。取種引自種。種引現行。為因緣者。除現引種。及引現行異姓異種及涅槃等。彼非因緣故(文)。
或本云。及引現行種(文)(太抄雖依此本。諸本多以姓字也)。
伽論三八云。從無明支乃至有支展轉引發。後後相續。望於餘生生老死等。為引發因(文)。
疏下云○謂大論第十。彼問。若諸支相望無因緣者。何故說言依因緣十二支也。答。增上緣所攝牽引生起引發三因說。非有因緣等(文)。
蘊云。問。牽引生起種故。即不違。其引發因下不說得異熟果。此中如何說增上引發耶。答。引發因中。亦現引起現及無為。此皆增上緣攝也。問。彼論意說十二支無為。雖是增非是有支。何以為證。答。如有支中無是望不善業望取等。既是同類相引亦是引發因攝。故知。彼論問答無違(文)。
問。大乘意識滅法可待因乎。
問。西明意霜雪望青葉為相違因(文)。
溜洲大師可許之乎。
疏云論四障處至等事故。述曰○大乘滅相雖不待因。相違因與後後法為生因。與前法相名相違因。非與前法滅為因也(文)。
祕云。問。大乘滅法而不待因言相違因。豈非自噬。答。如疏及俱明與彼相違之法而作因也。且如因明四相違義破云。若言與彼相違為因令彼等。此正相順何名相違。今解。即與當應諸法為因。謂彼應生由因違彼令不得生。以彼所違不生等而為果故。相違即因。詳曰。理亦未可。當應生法彼既不生即是無法。何有法無為因。若言以彼不生住等而為果者。既云與彼當應生法而為其因。何得以彼不生住等而為其果。乃果無因。因果也。若言與彼應生法上不住等。而為因故云與應生法為因者。若爾因望不生住等何名相違因。正順彼不生等故。故從疏正。文如燈引(文)。
燈云。論若增上果十因四緣一切容得者。問。相違因以何為增上果。要集云。有說。章云如霜等與青葉等為相違因黃葉相違果。西明釋云。即由霜故。令青等不生相違果。又云。由霜等損青葉故。令青葉等失不生非擇滅。霜為違因。非擇滅相違果。今謂二釋俱難。何者若青不生相違果者。不生者是何法。若彼青等不生無體法。如何無法有為果。又不相違因云。○此相違因若闕若離。是不相違因。不可無法有為因。若云青等失不生非擇滅。霜為違因非擇為果者。亦不爾。若望非擇還是順因。不可與青等為相違因。別非擇為果。又論釋。順益義。緣是建立。故知。不與不生住等為因。若云望不生住等是順益者。復不得相違因。又無體故誰為果耶。問。若爾相違因果。答。今謂本釋取黃等為果。即黃等因。若爾相順何相違。答。此言無過。如四相違因相違法為因故。菩薩地云。若雜染諸相違因。當知即是清淨因。若清淨諸相違因。當知即是雜染法因。是故此論總說十因增上果。望義別故(文)。
十因章云。方隨等者。十綿皆提業即因。乃至相違即因故。問。相違即因者。豈滅亦因生耶。答。不然。但與黃葉為因。不與已滅青等為因。即是相違即因故。名相違因。相違果者。謂黃葉是(文)。
論一云○若言是動非實有。纔即滅無動義故。有為法不待因故。滅若待因應非滅故(文)。
燈二云。問。何以得知大乘相不待因。答。莊嚴云。又如煎水至極少位後水不生。亦非火合水方無體故。量云。許是滅故。如無為滅。唯有為動滅為宗。以餘滅為因。隨取少分故亦無過(文)。
伽論三四。伽鈔第九。委釋之可之。
  大般若經第三百四八云。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緣起法時。不見無因而生。不見有法無因而滅(文)。
量勝王經第三滅業障品云。男子。一切諸法因緣生如來所說異相異相滅。因緣異故。
疏三云。經男子至從因緣生。贊曰。初釋難後引證。此釋難。雖前後生滅。一切諸法而由因緣力故生。由因緣力故滅。此但舉因緣生必定有因緣滅。故略言不滅。雖不待因據見生說。若未來生應落謝應能感果。由懺因緣令彼不起。亦為滅。即待因滅也。經如來所說至因緣異故。贊曰。此引證。一切如來皆同此說。故云如來所說。相謂相。異法現生異法體滅懷。如明生而法。能生因緣能滅因緣云云)是所以義。所以異故。善法不善法滅(文)。
太抄(論四之所)云○若大乘對法論。說斷惑法。且如斷惑斷惑種子善心現行惑已無故。又問。如何斷惑過去惑已滅。未來惑未生。現在惑不住。答。即由如是如是現前時。則由如是如是惑種。更不引後念種子後念種子不生故。斷惑道未起時。惑種常相續故也(文)。
問。尋伺地所說生起因明種歟。
論云。尋等地說生起因。是能生因。餘方便攝(文)。
伽論第五云。依習氣處。施設引因。所以者何。由不淨業熏習三界諸行。於不愛趣中。牽引體。又即增上力故物盛衰。是故依諸行不淨習氣處。施設引因。依種子處。施設生起因。所以者何。由無色界繫法。各從自種子生名能潤種是所潤。此所閏諸種子故。先所牽引。各別體當生起。如經言。為業感生因生起因。是故依有閏種子依處。施設生起因(文)。
伽鈔第二云。論文但有染二因。略無無記習氣處以有漏無漏所有實種假種未成熟位而為自性。去果遠故。此文唯依雜染種說。說淨不淨業引外果故。不無記清淨因說。唯識寬通。有閏種依體同習氣。但成熟位與前不同。此亦唯說唯說染。染中唯說不說名言種。乘前以說故。亦如唯(文)。
倫記云(引伽抄許也)。
真空疏第三云。習氣處至施設引因。述曰○今依此文。唯取業習氣為體○種子處至施設起因。述曰。此下第四文。有說三界老死名言種子。此種子行支果時。由愛閏故自果也。由當地無明行先所引故。言先所牽引等也(備如是說)引證中。此有說生因者前牽引因生起因者。取愛取及不閏名言種子(備如是說)有說經文隨增而說也(測如是說)(文)。
伽論第三一(聲聞地)云○生起因者。謂若領受無明觸所生受時。由境界受。後有愛及能攝受愛品癡品所有諸取。此勢力。功能潤業種子令其種子。令其能與諸異熟果如是一切生起因(文)。
瑜伽論第五十文云。復次種子處。施設因緣無間處。施設無間緣。依境界處。施設所緣緣。依所餘緣處。施設增上緣。復次依習氣隨順因緣依處。施熟果及等流果。依真實因緣依處。施設離繫果。依土用因處。施設士用果。依所餘因緣依處。施設增上果。復次順益義因義。建立義義。辦義是果義。雙建立有五種相。一能生因方便因。三俱生因。四無間滅。五久遠滅因。能生因生起因。方便因謂所餘因。俱有因謂攝受因一分。如眼於眼識如是耳等於所餘識。無間滅因者謂生起因。久遠滅因者謂牽引等(文)(私書入了)。
問。三性真如可攝離繫果乎。
論云。三者離繫。謂無漏道障所證無為法(文)。
疏云。此即無漏斷障所證。八無為不動相受滅。擇滅三性真如是。對法云。隨眠永滅是此果故(文)。
蘊云。論三者離至無為法者。謂虛空等雖是無為。以善言不動有永有暫暫惑得亦名離繫自性離繫故。此不然。違此論文。要現起道斷結得故(文)。
太抄云。疏云八無為不動想受滅三性真如為果者。此諸無為皆是離繫果也。此中意說。若假實別論約詮門者。即於真如上約煩惱擇滅擇滅中分出不動想受滅。今者唯約究竟斷惑不動想受滅無為○其虛空非擇滅不是離繫果。論文既云。障所證無為。故此以上皆約顯。若假從實。前五無為皆是三性真如體也。真如離繫果。若據實而言。其真如善性。若約詮顯。即名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為無記法真如也(文)。
忠安記云。論障所證無為者。又基說。不動想受滅三性真如為體者。不動等三其義可然。真如不然。所以者何。真如本來非離顯故。若謂無住功德所依真如為體故者。此即應但真如為體。不應亦通擇滅等三。然約障所證義。以擇等為體性者。何開真如(文)。
問。法士用師意根處可得士用果耶。
疏云○有說處得。謂領受處。亦望士夫為士用為待因故○士用作用和合障礙依處所得○第二師說。法亦名士夫。即領受習氣潤‧無間滅‧士用‧作用見‧隨順差別功能‧各和合‧不障礙處得(文)。
祕云。疏云處得者。實處亦此果。疏中脫略但言一。非疏本意。何以明者。答。疏前解士用處中作法云。如眼根等生眼識等。名法士用。所以知也。若不爾者。豈疏前後不逾數紙。即自鉾楯。故定脫略。既加合十二處三。加境界處。詳曰。不取境界。望彼士用之果。而勢疏遠。故後二師士用果。而皆不施所緣緣得(文)。
疏上文云○如眼識生以眼根及種為士用依。而以無間所緣緣等為作用依。根稍親故。此約法為士用說(文)。
八說。唯除種子所餘諸緣攝受故。此乃助成攝受。故除因緣
疏云。所餘處言顯諸處得增上果一切功能。述曰。此即隨前所不法並是此體。此據別體。謂語境界障礙依處全。餘少分(文)。
又云。論不爾便應太寬太狹。述曰○士用處言唯目第九。即自依處中。亦引增上等流果等。若攝彼盡即太寬失。餘或四或處。亦此果。若不攝者。亦太狹失(文)。
下文云。論士用處言至是故偏說。述曰○以士用果望於處者。士用處名顯。及相亦顯。故偏說之。非餘四或十無也(文)(次文如下引可之)。
伽抄二論五云。士用依處復有兩義。一五蘊假者。二別別法。如前中說。若依初義。即顯第二第九五。此四依處得士用果。若依後義。即顯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第九第十五。此十處得士用果云云)。
西明疏云。士用處言至一切功能者。釋士用果。准下論文有兩說。若依初說五處得○若依後說一處得。謂領受習氣‧閏種‧及無間滅‧士用‧作用見‧隨順差別和合‧不障礙。不取餘四以無力故義顯可知。或可二加處。文遮故(文)。
義記云。言士用處言顯諸處等者。基說。初師五處領受士用作用和合障礙處。後師一處得。謂二三四五八九十五。測釋。一云說同前。或可後說二加處。觀解初師唯四處得。更除作用。以非主故。後師二義同測釋。下語文但除所緣緣故。或加障礙。範云。初師五處後師二。寂云。初後二師無所緣故。心心所法非士用果體。證曰。初師五處後師二。不應除作用故。不合加彼障礙依處。前准可知。境界依處無作用故。不得士用。望根無間領受等故。心及心法士用果體(文)。
問。法士用師意依境界依處可得士用果耶。
祕云。三(如次上書之)。
三身章云。依前諸因三身中。因緣生者。等流增上。或是士用。或非士用。增上緣得可通四果。唯除異熟佛果無故。餘二緣得定增上。必離繫等流士用或有或無。類勝品者有等流。餘相望非有。彼勢力得者有士用。餘相望非有(文)。
餘文皆如次上。
問。論中釋瑜伽所餘處得境上果二師說。且初師意。若不言顯諸處者。有太寬太狹過(云云)太狹過如何釋之耶。
疏云。論不爾便應太寬太狹。述曰○餘處中亦有太寬。即前四外餘處中。有等流四果體在。若並是別增上果者。即為太寬。唯除前四所攝之外為所餘者。前處中增上果。如習氣不得異熟果者。即諸因緣種。隨順不得離繫者。引後類等。領受中亦不得受用者。如脛待足等。若不攝彼便為太狹。故知。於我所說為正。或此增上唯應難狹。餘四依處得餘果故。然此寬狹。一准於前處頭數故也(文)。
蘊云。疏領受中亦不得士用者等○問。此中應言士用依中亦不得士用果。何言領受耶。答。疏下文中。士用依處無所得士用果者。不可言士用處也等(文)。
太抄云。今此文亦應言士用中亦不得士用果。疏中言領受依者錯也(文)。  
  翼云。疏領受中亦不得等者。即顯領受不得士用者。如脛待足。即是士用果也。問。此如脛待足亦是有往來士夫何不取之。答。不然。士用果者。此士用。能感當果可名士用。此待足等有何果可感。故非此(文)。
肝心云。文領受處至如脛待足等者。東抄云。約人士用得士用果說。即顯領受有得士用果。是不得者。若領受中皆得士用果。即脛待足等不得。此處說攝盡。故知。此中有不得(已上文)。
  疏云。論隨順處言至一切功能。述曰。顯等流果處中七依所得。謂習氣類種。潤望現行類種。真實見。亦望現行隨順差別功能和合障礙七也(文)。
又云。論見處言至一切功能。述曰。謂處中處得。謂隨順亦引涅槃故。差別功能各引乘果故。和合障礙得(文)。
問。士用依處中可不得士用用果乎。
論云。士用處方唯詮第九。雖士用果餘處亦招此處。亦能招增上等而名相顯。是故貪說(文)。
疏云○士用處名顯。及相亦顯。故偏說之。非餘四或十無也。但是士用依處。必得士用果。不可同前言此處亦能士用依處。必得士用果。不可同前言此處亦能士用果。但有總言亦能增上等。此士用依所得士用。亦得名增上等故。亦不盡理(文)。
太抄云。即於士用果上義說為增上果等也(文)。
疏上文云。士用處言唯目第九。即自依處中。亦引增上等流等。若攝彼盡。即太寬失(文)。
義蘊太抄(上書之)。
問。清淨相違可得異熟果乎。
要云。其清淨十因中。二因異熟果。謂攝受因相違因清淨攝受因者。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隨法行。及先所作諸根成熟攝受因。即顯此與出世法攝受因。故得異熟果相違因者。若清淨相違因即是雜染因故。得異熟果同事相違。亦得異熟。即攝受因故。論中據雜染因故有失。或此皆非。清淨因。以清淨為果故。無異熟(文)。
要決云。文或此皆至無異熟果。解云。興公判云。雖有二說。或解為勝。無處說言攝受相違二因異熟果故。望清淨說淨十因故。又本章云。唯得清淨相違因。因有漏無漏太賢師云。樞要清淨相違。即雜染異熟。依雜染因。論且不說非也。彼雜染法。若望異熟相違故(文)。
十因章云。清淨十因者。言相違因者。唯清淨相違因不得業也。因體二性不善無記故。若總言之。何妨亦通三性耶。有為無為。唯無漏善性也(文)。
廣章云。其清淨相違因者。唯得清淨相違因者即因也。因體三性不善覆等有漏有為也。果法有為無為無漏善也。或可有即因。因體唯淨。果通不無記性也(文)。
燈云。問。相違因即染善。云何不說得異熟果耶。無間處。俱通三性。何故攝受不得異熟果耶。答。無間處。并相違因。俱是現行異熟果者。約望種得。問若爾如何名有異熟。答。據實能名有異熟。去果稍遙不說得之(文)。
伽論三八云。種姓具足。不值出世。生諸無假處。不親近善士不聽聞正法。不如理作意習諸邪行。彼望清淨相違因。此相違因若闕若離。是名清淨不相違因。若雜染諸相違因當知。即是清淨因。若清淨諸相違因。當知。即是雜地因(云云)。
嘉吉三年(癸亥)十月七日於社頭西雜談義屋下分之扃終寫功果。沙門專(年八)抑去九月十六日付河上五箇開相論事沒落之方眾引率豐田井戶等群勢。上責於彌勒院之外致合戰。遂而坊舍放火。于時北風厲吹。餘炎覆南仍光林院太興院等。一時成灰燼訖(同筒井十巿箸尾高田令沒落畢)同三日。日野品殿等。奉引立五性院宮。搆皇居於中堂。率百人群百勢。楯籠中堂并西釋迦堂。同夜押寄禁裹。運取三種神祇。燒拂皇居。然而欲奉捕帝。帝著羅為女姿。竹裹中納言奉負之。奉入近衛殿。次日奉成行幸於伏見殿。同五。仰之管領4山(德本)可令誅罰逆徒之由被下綸言。仍管領命山門使節。令責彼兩所逆徒。散散成畢。則奉搦五性院宮。同十六日。奉返入三種神祇之隨一內侍所伏見殿。神璽寶釰未見。同十月二日。於日野山門而誅之。子息宰相中將為始。於六條河原。六十餘人被頭畢。為希代不思儀之門。因筆記量之者也。
夫神璽者。為帝都之寶物。朝庭之寶之處。去嘉吉三(癸亥)九月三日內裹回祿之。時凶賊奉取之結。爰長祿二年(戊寅)北野宮為國賊滅亡。仍神璽宇多川奉相傳之。去八月十八日御南著東北院御兩宿。同晦日御入洛畢(七箇年之間田舍御沈淪)。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四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