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八卷本文抄三

輸入者 周海燕

四緣

問。疏中即無前過但後失(文)祕師如何釋乎。
疏云○就眼識中。俱心心所一一別互相望。雖是同聚而是別。展轉相望增上緣見分一切皆然不相緣故然此心心所不相緣。分所杖本質同。見分分不相緣故。非如大眾部俱生心心法故。若許緣者。不所緣過。不與一緣大乘見分不許自緣。亦此妨。然極相近不緣俱法。說自證自緣。即無前過。但後失。若爾如何名所緣所緣總有二義所杖質一○二相似名一。即第八俱心心所法。及第六識緣未等。雖或無本質不託他變。各各自相似一。不要心王緣心所之境生名一也(文)。
祕云。疏即無前過但後失者。若許見分相緣。總有失。所緣之過。若言自見得緣者。二者自緣妨。如刀自割。今第二自緣之妨故後失。非前疏中別有二過後失也。或前疏云見分分不相緣故。今許自證緣自見。無見相望闕同緣失。然心心所見而不互緣。望彼所不同緣過。分見後故名後失(文)。
蘊云。疏許說自證分○但後失者。今說自證分與餘分同緣。受見即所緣過。以受見分不與餘見同緣。於受便違。下論勿見分不同質故。此為後失也。又解云。既許自證緣。受見分一心見分自緣之過。受之見分既不緣受見。仍所緣之失。雖有解。後為正(文)。
太抄。義翼。肝心等釋。可之。
祕第二云。疏上座部等者。按娑論第九云。或復執心心所法相應如法密部。彼是說。惠等能相應受等。有部破云。問。何不知相應法。答。所緣俱時轉故。謂有情心心所法。於一境界俱時而轉。理無展轉互相義。譬如人集在一處。或同觀下。或共空。理必不能互見面。心心所法亦復如是。若緣相受者彼受為能緣不。若緣體則有前心過。若不能緣。則心心所。應俱時報不所緣。勿此失故。不能知相應諸法(文)
問。疏中釋心心所相緣畢。此義雖勝然稍難知(文)祕師如何釋乎。
論云。淨八識聚。展轉有所緣。能遍緣故。唯除見分非相所緣分理能緣用故(文)。
疏云。淨八識他身。八識為緣。皆增所緣緣緣者自證分何別。若不緣者便違上文。今有解。一云前依因位非依果說。依果者。見分之境。亦不必同。又識等見分。與相應法亦定同緣。亦自緣見分。亦緣自證分。與相應法見境濟故。然與自證作用各別。自證內緣更不別變。其見分自緣等亦更別變。然分攝。與相應法取故。相應緣識。既不取別分。識之見分例亦應然。亦不違上見分境同。此義雖勝。然稍難知(文)。
以淨八識緣他及者。互得相緣故。即淨八識皆得互緣。心心所。亦得互自緣心心所。以彼功能遍現影故。自證分與相應法見分同緣。緣自見分。餘淨心義例亦然。又能或緣彼分故。若不現彼影。應非知一切。又有解者。上文所言勿見分不同質故。即識見分相應見分。定必同緣。如何自證相應法見分。同緣之見分。不自緣。
祕云。疏此義雖勝然稍難知者。問。難知理何。答。以無所緣義故。何以無耶。答。心王緣彼所變似見。必所乃以能緣心見而為其質。如何得成所緣耶。問。心王所緣心變。何不同。答。而一時有二心王。心王如何能所託。能所二心王既無。故但一心似心境。心所為質。質似不同。云何所緣。若以相似一。理雖可爾。然本質一。故據見自緣相似名勝。本質不同故曰難知(文)。
祕下文云論唯除見分非相所緣等者。如燈及疏具明之。義斷破西明第四而自問云。可許三分能緣餘三。如何自破便同小乘大眾等義。解云○今變影緣故不同彼。自緣失。不爾諸佛應非遍知。又如何說同礱一境耶。故知。如緣想見分。想見即能就影自緣。所杖質同。影像相似。說名同也○詳曰○若以相似名同可爾。而云見等變影緣。明所緣同。前疏已斷勝而難知。難之理如次前明。臧否可悉(云云)。
疏二末云。論同聚心所亦要所緣體異故如餘非所取。述曰○此有二說。說。設佛鏡能現智影。自相應法亦非所緣。以自證分緣體盡故。亦成遍智見分之境心等必同。自證分境體各別故。第二師說。鏡智相心心所法。亦許相應。此但遮親不遮疏也。於見分上。佛現彼影名遍智故。然一一自證分。與相應法見分境。名所緣。非要皆見分所緣故○然大乘大眾部等。自緣妨如次前中第二師釋(云云)。
祕云。疏設佛鏡智等者。問。凡夫自證。亦各自知為佛。答。一剎那知餘一切自相應。凡夫不爾。不為佛。疏見分之境心等必同者。此會過也。謂難云。心心所等各緣自見。見既別。如何心所所緣故有斯。答。疏似一一自證等者。且除受以外而餘心所。緣受見時自證分。亦緣自見名所緣。不要受與餘見分同緣。受見方名同緣。緣餘心所亦復如是。疏自緣妨云。第二釋者。前雖多解。後解為勝故指第二(云云)。
蘊云。疏此義雖勝者見分同緣質故難知者同令自緣故。

三業

問。要集上界生得善從定名不動業(文)燈師可許之乎。
燈云。論諸業謂不動等者。准雜集第七云。不動業者謂無色繫善。問。何故無色繫名不動耶。答。如欲界餘趣圓滿不善業。遇緣轉得餘趣異熟非色無色繫業如是事。所異熟界地決定故。是故偏與異熟不可移轉不動。本疏云。如資下五淨居非移轉。故此解非。論第二釋云。又定地攝故說為不動。本疏云定能一境故。此為勝。西明釋云。雜集初釋就任性業說。若約勝非無移轉。後說地散從定假名不動。今謂不爾。豈欲界不遇別緣雖任性業。亦別趣處受耶。若爾總不定。何受。又復五趣定異因。若爾如何瑜伽雜集等。俱說定即各別感五趣因果。若許遇緣方別趣受無緣不別。與上阿殊不名不動有解釋云。熏禪同地。但非異界地故名不動。要集云。有解為勝。今謂不爾。豈欲繫業於異地受耶。亦同地趣不定不動若許異界受。即異地隨增。亦別界別受。違諸聖教。故為不可。又云。雜集後解但云。定地攝故名不動業。若定若散皆定地攝。不可難言善非定應非不動。今謂不爾。若許善非別處受。自性不動。何須定攝。若許別處受。何得名不動。若云以定不動定名不動。亦應定俱為修惠。聞惠從定亦名修惠。此既不爾。彼云何然。又許善 定攝故不動無記業。亦應名不動。同定地攝故。問。許異熟移轉異受。如何十因定異因。答。非說諸業皆名定異。皆可移轉。但據總報定業界地趣異。立為定異不定別報。許移於異趣受故。同地總報不妨異受。如淨居。故雜集云。如欲界餘趣圓滿不善業。遇緣轉得餘趣異熟。不說引業。又圓滿所得異熟共不共。如鹿王膊師子臆等。為共通善惡趣故。頂肉髻雙佉大通人天趣。立定異因。轉餘業。各據別義皆不相違(文)。
疏云○不動者。謂感無色界異熟。及順無色界受業。前是總業。後是別業對法論說。何故無色不動。答。如欲界餘趣業。遇緣轉得餘趣受。彼不爾。定於自處受故。問曰。何故爾也。所攝故。非同散業。若爾如何熏禪資下故五淨居。故此解非。又定地攝不動。以定能一境故。且福之名應通三界善業。以上善業別別勝能。不動欲界善業別得總名也。然不動中順受別業。瑜伽論少別。如彼抄解(文)。
三業。如對法第七第八。及大論第九五三等解。福者勝義體及果。俱可愛樂相殊勝故非。非福者不可愛樂。體及不可樂。相鄙劣故。不動者不可改轉義。其業多小一境界。不移動故。又復移轉境如生得善。亦從於定總名不動對法論說。欲界繫善業名福。瑜伽論言。謂感善異熟。及順五趣業名福。前是人天總業。後是五趣別業非福業者。瑜伽論云。謂感惡趣異熟。及順五趣異熟。初是三惡趣總業。後是五趣別業
疏云。論雜修靜慮至於理無違。述曰。不還果等。雜修第四靜慮。資下雲等三天故業。淨居等。於理無違。此總報業名言種。凡夫時已第四禪三天業。一地繫故。後由無漏資此故淨居天。非聖者新造也。既異處受云何不動。以定住境不動。非不易處受不動對法雖言不可轉令異界地不動。然約多分。除此雜修自宮者。處餘凡聖此事。又非異界地趣受不動。彼同地故。前解唯定名不動。即通發。若不異處受名不動。從多分說。地獄業。不可改轉。仍許轉重為輕。阿羅漢身受。從多分者。此亦應爾。
對法論第七云○不動業者。謂無色界善業。問。何故無色界善業不動耶。答。如欲界餘趣圓滿不善業。遇緣轉得餘趣異熟轉得餘趣異熟非色無色繫業如是事。所異熟界地決定故。是故約與異熟不可移轉。不動。又定地攝故。說為不動云云)。
鈔六云。二釋如唯識及第九瑜伽抄。此中無色界地決定者。此除中有謗及五淨居。并自在天處。餘一切地定故。此中轉者。必上極邪見涅槃除所資下業。必勝無漏種熏修。餘任運不能轉故。不同欲界汎爾。隨依何品諸業皆轉動故。凡位經亦能轉易。況道。又處可不可轉。豈欲界業趣地轉耶。此不可。或從多分。定業不見轉故。其定地故不動生得相從亦名不動。定時故(文)。
問。正義時意可許法爾種乎。又五淨居天有法種乎。
問。離分段生死可有變易生死法爾種乎。
問。七地以前分段菩薩受且淨土之時。離穢土名言別可有淨土種子乎。
論云○而熏本識起自功能功能說為習氣。是業氣分熏所成。簡曾現業故名習氣(文)。
別抄云。問。聖人不造新業。第三果人。資下故業。生五淨居。何故不有法五淨居業。而資下業以為上緣耶。解云(文)。
疏八末。論雜修靜慮至於理無違。述曰。不還果等。雜修第四靜慮資下雲等三天故業。淨居等。於理無違。此總報業名言種。凡夫已生第四禪業。一地繫檄。後由無漏資此故業。淨居天聖者新造也。
義翼云。問。淨居之時。為取雲等名言種而淨居。為取淨居本有種子淨居答。唯取雲等業。及俱時先名言種而淨居淨居更不別熏五淨居種。不造新業故。其雲等三天中。新熏本有種子。或可合用。可思之(文)。
唯識卷私記第九云。問。昔不得上界人有本有種子。何故不修增。答。雖有法本有種子非增強。若熏新熏種子時。方成增強。所以不法爾種子之熏增也(文)。
演云。論二之所。論熏令長者。意云。新熏種名生。本有種子名長。又云。初熏名生。後數熏習令長(文)。
肝心云○長者法爾種子也。故西明云。新熏名生。法爾名長也(文)。
瑜伽論第九三云○前際後際無明增上力故。如前造作增長諸行此新業熏發識故。於現法隨業而行(文)。
最後疏第三云○即所業新熏不善令境。本有不善等令長(文)。
圓弘師意二云。問。未聞不善有漏而非異熟因。答。諸聖教就粗相故。有漏等是異熟因不熟。大乘甚深道理而說。亦所餘是有漏不善性而非異熟因不熟。謂無始法爾善惡種子。依是同類因等流果。而非異熟因令報差別(文)。
瑜伽論第二云。又種子無始時來相續不絕。性雖無始有之。然由不淨業差別熏發。望異熟果。說彼為新(文)。
鈔一云。又種子無始時來等者。護月云。種子本有。由新熏發方生。故為新。此文為正。難陀云。此說名言本識新種無始新熏不能得異果。要由不淨業新熏招方乃能生。故為新。護法解云。名言種子舊成。有支熏不能果。新舊合用其果方生。望業招集新名。非名言無始時無要熏方生故。名言盡相。後數逢緣數生果故。有支種子名盡相。有類歇故(文)。
二義釋名(青丘大賢撰)云。第三門答。幾法爾幾新熏。答。初具二種。第二有說亦具二種種此新熏(以後為勝論說此是盡相故也云云)。
顯揚私記一(淨達)云。戒賢論師云。新所發業。或資法爾種子。或資先作善種子。若資法爾種子者。即以法爾種子異熟因。以新種子助伴緣感異熟果。若資先作善種子者。既以所資種子異熟因法爾種子助伴緣感異熟果無漏法。准此可解。護法論師云。新所作不資法爾種子故。能資所資。並異熟因感異果。雖有解。西方諸師多存後解(文)。
別抄(論三)云。問。無始時來界界是因義者。於中有種不。有應非因相無如何不攝解云。總攝類果門所攝。善惡種能感異熟果種所攝(文)(無始言攝種故有法種歟)。
法相要覽第四云。問。淨土別業名言何。答。有說。無別業名言淨居也。能結煩惱無別也。問。以無始不生淨土故無別業名言者。無漏法亦爾耶。答。迴下淨居。迴三界淨土故無別。無漏者不迴有漏故。有別法爾種。問。淨居聖方生故無漏法爾者受用身亦可爾。答不爾受用土變易願力生故。和上云。淨居不還方生故。迴先果業名淨土凡夫造新業故。有別法爾。然能繫煩惱無別如五趣名言別而煩惱一也(文)。
義記十末云。三藏西方解云。第四無漏邊際定力資色界有漏善業得變易無漏之報故者。無漏無報隨轉理門。如何有漏能感無漏變易。既許一切有法爾種如何不許變易本有法爾種子。故知。此報執未為中道(貞觀已前涅槃諸師多作此釋)今承三藏護法菩薩正宗。即感分段現身。舊業由四根本無漏後得業緣事。分別邊際定願所資感故。轉感妙細變易生死等(文)。
顯幽抄二本云。問曰。此變易身。為離卻分段別受易。為不離分段身受變易身耶○答曰。此有解。一云離卻分段別起主易者○第解云。亦不離分段身上受變易。但是無漏定願力資舊分段故。業令殊勝故。即轉粗惡身。成光潔之體有限作用功能也。即不離分段生死。受變易生死也。即由無漏有分別業定願力也。難若爾者。如何舍利弗。得受記作佛號曰化光如來。如何燒卻分段別受變易耶。答曰。不爾。此舍利弗。但是化個粗分段身梵燒也○此解之後解為勝也(文)。
文廣可之。變易別盡生之沙汰。可用此釋也。
問。第八識名言種子熏世可現行乎論云。雖二取種受果無窮。而業習氣受果盡。由異熟果性別難招。等流增上性同易感(文)。
疏云。其等流果增上果。一者性同。體性相順。二者易感。時生故。此念熏已即能生果故。二取種易感果也(文)。
祕云。論雖二取種至性同易感者。義問。親因緣種熏時望果。為別世如異熟種。為亦許一期身世。答。疏云等流增上性同易感。此念熏已後即能生。非如異熟。彼難招故。二云此如種定世不同。十因二果世故。而立命根。說依親種生第八識一期功能。若許世同。隨熏生果。一期種義即不成。所引所生異故。自種生果。雖盡。隨一期別故。若爾與種子何故。說無盡相耶。解云。業招已。雖種子。後更不能招異熟果。其延壽法聖淨居。皆資受未盡之業。業已盡之者。設勝緣。不更能受於果也。故名有盡。若名言種。為一業一期果。後逢引。復能生果故名無盡。非無生一期功能無盡也。詳曰。觀義意。取後釋也。今先議世後定優劣。剎那分位生死三時差別。若所熏種所現果。與能熏現。隨前諸世而必不同。一念二現故。諸所熏種。望所生果許有世。種自相生亦名果故。分位世同。諸名言種。皆得二取習氣善惡等種等現。剎那世並所感識諸名言種。望現果世可不同。疏據斯義說言同也。不爾論云性同易感等徒為設也。後義雷同總判世別。理為未可(文)。
疏云。論前七於八至見種故。述曰。若彼以前念所緣緣八識品相望中。前七於第八。亦容有所緣緣。以前七識能熏成彼第八品見種故。謂前五識能熏。成彼第八相分種故。是第八見分所緣緣第七識能熏。成彼第八見分種故。是自證所緣緣自證等種自證隨應亦應。第六識莫緣第八見相○熏種。即雙熏彼種子。若空心心所等以為分。亦熏生空等相種子。非是能熏生彼第八與現相見分種子也。第八不虛空等故。此七識中。望彼第八相見分等。應作四句。其第六識具彼句。如理可知。即是二義與前師別。六望七等准此可知(云云)。
疏云。論雖二取種至性同易感。述曰。二取種子受果無窮。大乘第三盡相。業習氣盡。彼論說為盡相。所以者何。由異熟果一者性別。與業性殊不多相順。二者難招業雖招得。謂如世果方熟也。故業習氣盡。如沈麝穢草有萎歇故。其等流果增上果。一者性同。體性相順。二者易感。時生故。此念熏已即能生果。故二取種易感果也。何者為等流。何者為增上增上寬。但等流必境上。等流者謂種子現行及自種。為俱生同類因故也。增上無別體。即等流性故。又解是流果故性同。是增上果故易感。以具二果故具二義也。又種望現行增上。望類種是等流種望彼及種皆性故。但是異熟云云)。
上文云。論前七於八至見種故者。義兩釋。一前七種識。各各能熏七轉識自相見種。在本識中。第八緣彼見分種為親所緣所緣。由由能熏引。故說能熏是彼所緣。雖現與種二相不同。體類同故。二云同疏彼見種生八見相。是親所緣能熏七識所緣是彼引故。如是二釋。皆成所緣。然後釋似義別言實亦理。引因與果世故。又依引種立命根故。此念熏已後念即能生。與彼相違故。設言隔身而能生故。有緣義者。此亦不然。此疏緣何成義。又第六於五七。此義非無。何不說有。今准第六於五七識。亦有所緣。第六遍有熏五七種。論不者。但略故也。諸人不說。乃說熏彼第八相見。前後校行。既許里數.詳曰。披論疏云實無違義初解乃非教。論云能熏見種。能熏自種何得稱彼。又帶己所緣緣。八緣於種。望七現行能熏見相云何帶己。帶謂挾帶帶似之義。親緣似彼疏境。疏境方名疏所緣緣。不爾因合得所緣稱。豈以體類解所緣耶。又言前七識無八見相。豈能熏識皆引業耶。何得以彼引因因果不同為難。設避引因與果世。今此生作業過。餘非業等既無斯失。何不取。又既疏緣生何先。論但言前不簡近。若不許者。五緣前相亦應不成。亦世故。故知。此師有力隔世成義。近遠雖殊俱隔故。又疏意通現不障能熏見相種子為八所緣。但以有漏彼之言故。約熏於八相見說。今既局斷故為難據等(文)。
問前現識望八如何有所緣相。答。第八新熏五塵境種種五相熏得。故第八相五相起。所以五相是第八見疏報緣緣。第七見分緣第八見。而熏彼種。後生彼為自證緣。八似第七之相。復七相生故現第七為八自證報緣緣。第六准知。文疏中云。六望七等。准此應知。意明第六熏五七種。得為五切所緣緣也。疏以說訖。何言正說。論文不悉。恐行踰邁。疏應作四句等者。第七唯熏見。前五唯熏相。其第六緣八見相雙熏二種。若緣餘心心所無為俱不爾(云云)(私書入畢)。
三類境私記中卷(明憲)云○問。阿賴耶先業起起已無動轉。然何今剎那從種生耶。答。彼約種引一期果。謂隨先生善業力引一期身。異熟識體起已。更不動轉增減。若據名言種子念念熏成念念後後識展轉不斷。譬如燈焰隨炷不滅。而有念生滅之義。是義是攝前第二云。諸轉識阿賴耶識二緣性。一於現法中能長養種子故(因緣即名其種子也)於後法中為彼能生殖彼種子故(增上緣種也)意云。若名種子者。轉識念念熏故云現法。若善惡現行力。當果種子有勢力故。可生當來異果。故云後法中等也(文)。

十二有支

問。識支第八識之義引何文證之乎疏云。三識支唯取阿賴耶識因緣為體。九三云。於母胎中因識為緣。續生果識隨轉不絕。所有羯賴藍等。非餘七識隨轉不絕能故。彼下文云。又此識當來後有名色等種之所隨逐。非餘諸種隨故。此論又云。所引支者。謂本識內親生當來異熟果。攝識等五種。此中識種謂本識因。故知。識支不取餘七(文)。
祕云。疏又云至之所緣逐者。言此識者中際識也。後際名色名曰當來。由中際識。能引後際名色支故。故名色種逐彼識也。問。言隨逐者明所引也。彼論云。名色種子。復為當來六處種子之所隨逐乃至受支作法亦爾。如何能證是第八識。答。若第八。第八能持種子故。後際種子可為隨逐中際之種若非賴耶。何種子隨逐前引後耶(文)。
蘊云。疏又云又此識○等者。今言。此識謂本識種。言隨逐者。由識為引當名故云隨逐乃至受隨逐觸為例亦然。今言此識為取。今識之能為取當識之種。答。種雖現世實是當來識種。若今識種。與當名色無緣義。云何隨逐。問。言此識何知即是第八識耶。答。若轉識種即入名中何得更言名色隨逐。有云。識持名色種隨逐是第八者。其理不然。乃至觸支亦言受之所隨逐。豈觸支等持受種耶(文)。
太抄云。疏云又下文云此識○隨逐者。此意說由現行第八識能含藏諸種子故。即說名色六處等。受等種之所隨逐隨逐第八識也(文)。
伽論第九云。即同現法中。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此識於現法為因識。能攝受後生果識故。又總一切識。說名六識身此識。是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此名色種子。是後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此名色種子。是後有種子之所隨逐。此觸處種子。是後有種子之所隨逐此總名於中際後有引因(文)。
問。雜亂體名色支如何釋之耶(又通三性義引何文證之耶)。
問。付本末因果第二復次受支如何釋乎。
疏云。第五因差別。此有五種○二本末因果無明愛取三。煩惱業苦本故。是因也。老死二。是於果體是苦。或業之果。五種之果故。餘亦因亦果。是煩惱之果。老之因故。第十云。三是因。二唯果。餘通因果老死唯果。末故。前六及愛取三是因。本故。受通因果。種本末等。第十云。前六愛取三是因分。後二為果分。受通二種。此有二等。廣如彼說(文)。
祕云。疏通二種者。按彼論云。前六三。說為因分。後二為果分。所餘支說為雜分。所以者何。有二種受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二謂現法與受為緣果受。此二雜說。釋曰。謂受種子。以觸為緣。後際現受果之因故。故名受。現起報受為緣生愛。是前際果。故名果受。問。識等五支皆通因果。何偏說受。答。識等五支唯取種子。從起愛。多因現起果受而生。故於受中通因果。識等四支。不要起現後支。故不為例(文)。
義蘊意同之。瑜伽第十文。如祕所引。
伽抄第四云。前六及愛取有為因分等者。由受為果。發潤生惑為因之位。從觸生兩際既殊故。獨名雜。又為果在生。為因在種子。兩際既別。他生異。餘即不爾。皆純因果於本末辨因果故(文)。
遁倫記云。問曰。識等皆通因果。何故偏說因果名雜分耶。解云。識等五支。唯知種子故。前四支唯因分。從生愛。多因現起果受而生起。於受中通因果(文)。
疏八末云。論從下地生下上者。彼緣何受而起愛支。述曰。此第七問。從生下。從下生上。彼所緣生之愛。取何地受支為緣。為地。為現居地。何此問。既受緣愛。現起受支生愛異地故。無明發行許異地成。為此問也。論彼愛亦緣地受若現若種於理無違。述曰。隨其所應。彼愛亦緣地受。若俱現行受。若前時種子受。於理無違(文)。
此中言亦緣受者。明自地自地愛定依同地。從異生異地亦定依同地。故言亦也。又居處受。亦為愛緣愛緣。如彼無明異地緣故。此非受支。有疏義(文)。
祕云。論彼愛亦緣發地者。此文來意。如疏已明。義彈論云。然此門護法煩文。彼受既非受支。何事須此門。詳曰。按瑜伽論十二有支。分因果雜如前具明受支名雜。以觸為因。受。與受為緣。為果受。前際果故。由受二別故此文也。豈容無義徒致煩文。以凡陵聖竊為未可(文)。
論四云(部救)如受緣愛。非一切受皆能起愛。故緣受。非一切觸皆能生受。由斯所難。其理不成。彼救不然。有差別故。謂佛自簡唯無明觸所生諸受緣生愛。曾有處簡觸生受(文)疏四末云。佛簡別無明所增亦觸所生諸受有漏受為緣生愛。以相順故。非一切受皆能生愛等(文)。
問。欲界所繫分別煩惱不善性歟。
問。內法異生不放逸不動行之時無明覆之義。引何文證之乎。
緣起經此愛及取由信攝伏(等文)愛取分別俱生何乎。
問。安養知足無明所發歟(又外法異生造彼業之時無明覆歟)。
燈云。問。正發行支無明。發三種業各何性耶。答。外法異生。於欲界中發三種業。皆是不善。此論第六及雜集論。皆云欲界分別煩惱不善故。又緣起經下卷云。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即起欲界不共相應。隨眠故是不善。發初靜慮行支無明亦是不善。是欲界故。已上諸地發無明即是覆。定地攝。內法異生放逸者。發無明可通二性不放逸者。發無明覆。問。准何得知。答。准緣起經。云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既由非理作意引生四種無明。明知不善。又外道迷生死果執為涅槃。起不動行。所起無明。與邪行為依。方起彼行故是不善內法異生非福行。亦唯不善非有覆惑能發非不善之業。若不放逸非福業。雖無明發。不能為緣招三惡趣。故非無明支(文)。
論六云。欲界繫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惡行故。若是俱生惡業者。亦不善攝。損他故(文)。
疏云。欲界分別分別起者唯不善一向惡行故。對法第四初同此說故。俱生者有二。發惡業不善。嗔性定然。餘三少分他故。
對法論第四云。自性不善者。謂除染污意相應無色界煩惱等。所餘能發惡行煩惱隨煩惱。此復云何。謂欲界繫任運起者不善。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是無記(文)。
疏五末云○欲界煩惱任運起者。能發惡行不善。所餘不發惡行無記。身邊二見及此相應修道不發惡行之惑(文)。
五蘊章云。問。覆性云欲界色聲不通者。何故雜論說謂欲界繫俱生煩惱惡業者是不善。所餘皆是無記。不令覆定不發業。覆惑不發業者。但應總云能發來者不善。何須惡字。雖緣起結云欲界覆於發語。功能不遮劣故有依此義。云色聲二通覆性。今謂不爾。發染語。必論勝能。覆性劣。故不能發。又唯識第五云五識俱起任運貪癡純苦趣中任運煩惱不發業者。是無記性。既云不發業者。是無記性。明發業者定成不善。若爾雜集文如何通。答。簡發善業故。惡字簡故。若云覆不發業應但云發業者不善。應除發善業惑唯不善故。若爾二界。應一不發。以能發不善惑故(文)。
燈云。內法異生若諸放逸不放逸不動所有無明。一云覆。信為依故。故緣起經上卷云。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認為依乃造斯行。於於死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無記。故內法異生善趣生。雖不能了彼生死苦。是於生死起定信故。又復求生知足淨土。亦是生死由定信故。攝彼無明覆性。一云若放逸福行。通不善無明所發。以放逸者當感惡趣。經唯說彼不施逸之者。造非福行不感惡趣故。如何不起不碚無明發於福行。即諸但人天福樂放逸之者起不善。若求知足見佛覆發。此為勝(云云)。
論五云。能為此世世順益故為善○能為此世世違損故名不善○若與一相應是善性攝。與無慚十法相應不善性攝(云云)。
又云。二界煩惱定力攝藏。是無記攝(云云)。
論云。記謂善惡有愛愛果及殊勝體可別故。
論六云。此十煩惱何性所攝。嗔唯不善。損他故。餘九通二。二界者唯無記攝。所伏故。欲界繫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惡行故。若是俱生。發惡業者亦不善攝。損他故。餘無記攝攝。細不障善。非極損惱他處故。當知。俱生身邊二見。唯無記攝不發惡業。雖數現行不障善故(云云)。
燈云。當知俱生○不發惡業。問。若爾何故全界煩惱皆能發潤。答。有解。一云約總說。二云此據觀發。無記不能。若通助正。全界能發。此解為正。
緣起經上云○復言世尊。何愛取二種不與非福福行為緣。世尊告曰。諸有現行非愛境。境增上力故。發生欲愛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於因於果。非福行不知過患。彼由過失故。或由加行過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樂加行過失。唯用無明以為勝緣。非境愛及不善根。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於死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無記。若法欲界無記。於發諸行功能。以於因果福行中。不知出離。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文)。
復言世尊。何不說愛取二種緣起行為緣。世尊告曰。愛取二種。自界所行分齊故。
疏八本云○即修道我見邊見。及此相應貪慢無明。皆非不善。上來數明。然緣起經上卷云。若由欲愛功能。以此文證。故我見俱起法。亦有頭愛無記。即緣後有愛潤生愛等。或餘本有位起。此愛等亦是不發業者。
蘊云。疏緣起上卷至無記者。此證欲界善行無明覆也○問。彼文但言欲愛云何以此無明耶。答。由不了彼善彼善趣等苦。而生愛善故癡(文)。
太鈔云。若由欲愛無記者。問。此持戒比丘所起等。為先是不善性。後時由起慚愧故。即令前所起不善等。而成覆性耶。既是善性。如何迴不善性而成覆性。若先起等。自是覆性者。如何乃至言猶等耶。更問(文)。
演云。問。此持戒比丘○(如太抄)答。由信慚等伏不善等。令成無記性也。若先無記更何謂伏。若不迴不善等。成無記。何用起引信。為進退兩邊。伏迴為勝(文)。
疏五末云○身邊二見及此相應。即修道不發惡行之惑○此五識中如何狀。今以准。緣起經欲界繫貪信所伏故。無記。即在意識心後引生五識貪癡二種。可有二性等(云云)。

論第八卷本文抄三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