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九卷本文抄三

輸入者 周海燕

三無性

問。三性無性前後如何(又燈中作三釋以何為正義耶)。
燈云。論云。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等者。解此前後。略為三釋。一云無性先陳三性後說今釋外難即指論。云即依此前所明三性中。世尊解說三種無性。雖前總說諸法無性。不為顯說三種無性。後方分別所無者即三性。云立彼後說。非三性後方無性。如第一外難云若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我法論主為答所我法皆依識變。不是先說唯識後說我法。此解亦順深密三時。問。既三性後陳無性先說。何故此論及深密等先明三性。答。欲顯無性三性。是故先舉。何以故。為能遍計必依所計方起妄執。所以先舉。問。若爾何故深密經中先說三性。答。彼為德本菩薩先問齊何立善巧菩薩世尊為答於此三性齊此三性施設善巧。非始問答所說三性。如百法論問答一切法及以無我不說。又深密經勝義菩薩。不牒前說三性為問。但舉世尊先說諸蘊諦等善巧。何故復立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明不是前先說三性。今外舉經難此前說。故論主答不違彼教後說無性。一云前後經說三性無性。故今論云即依此前。此前兼二。依此論前及經前說三自性。觀生意樂密意趣故後立無性。今此為會顯不相違。問。何故先說三自性後說無性。答。順機欲故欲顯無性三性故。顯揚十六云。當知無性不離自性。是故先說三自性義問。若爾何故說三性教為第三時。應第二時。在空前故。又准深密。同座經非前後故。答。經辨三時非約前後。但以類相從有為第一。空為第二。俱為第三。以三自性遍計是空。餘二是有故當第三。又據漸悟一類菩薩說此三時。非望頓悟。若爾何故先說了義後陳不了。答。花嚴等云。譬如日出先耀山。於大乘教頓悟先熟故先三性漸悟後成後說無性。若爾復等教。以為漸悟第二說空第三空有。如何得言為漸悟故後時說空。答。約頓漸二性無性在後。偏據漸悟後殊空為第二。今此論中通對頓漸兩教前後。故云即依此前頓悟菩薩所聞三性。後時為彼漸悟菩薩密立無性。故不相違。本所明意含解。此順經文有前空後。又釋二非定前後。深密且對一類立聞有空前後。論云即依此前等。此順花嚴如來一語言中。演無邊契經海文。各一理任情取捨。然第勝。依文對機差別故(云云)。
問。相生勝義三無性顯了隱密何耶
疏云。七十六說。非由別三種自性三無性。然由有情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增益遍計所執自性故。我立三種自性乃至廣說。故三性有體無體。總密意說三種無性。三種無性二性。但計所執(文)。
西明疏云。頌曰即依此三性一切法無性者。謂依前三性密意道理三無性故。雖無而不相違三(文)。
學記云。論主無性。述曰○但言無性言以為密意。非三無性了義故(云云)。
總聊簡章云。三顯了隱密門者。解深密經及決擇分。亦是說。世間尊在昔第二時中○即一切皆是空。三無性教名非了義。成唯識第九卷說。故佛密意一切法自性。非性全無。說密意言非了義。故大乘經諸法相。言非顯了。所詮究竟名不了義。言若顯了所詮究竟謂名了義經。此所據能詮顯了異名了義故(文)。
又云。略示教者曰。笈摩等是初時教。諸說空經第二時教。意隱密言總說。諸法自性故。花嚴深密唯識等第三時也。以顯了言說三無性非空非有中道教故(云云)(八卷私記此破之也)。十二分教章○如解深密經。說三無性已。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壞正道不能往。故於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差別。此既研竅三無性法。說為密意云云)。
伽論記(七八所)云。泰云。問。此密意教說三無性不。若言說者。般若意亦應說真實無性性耶。解云。教顯了但云一切而不分別。若取教下言通顯三無之道理。是故深密等顯其密意。正顯三自性云云)諸私記釋可之。
問。後無性空依圓體歟。
疏云(上)。
深蜜經第二云。男子。云何諸法自性性。所以諸法遍計所執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是故說名相自性性。云何諸法自性性。所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自性性。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勝義。亦得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諦故。自性性之所顯故(云云)。
又云。復次勝義生。非由有情界中諸有情類。別遍計所執自性自性故。亦非由彼別觀依他起自性圓成自性。為自性故。我立三種自性。然由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增益遍計所性故。我立三種自性云云)。
燈云。問。三性俱無。云何深密。但遍計圓成實。為無生無滅。不說自性無生無滅等。答。非由雖三自性故起遍計所執。但總於二性增益遍計所執自性遍計無生等。即通依圓遍計。不欲說彼依圓無故。不得自性無生無滅等。以生滅圓滿成體常故無生滅。性非雜故本寂靜(云云)。
唯識章云。深密。顯一切法有無事理種類差別三性。顯三俱無遍計所執亦名三無性云云)。
釋第二云○經不說依他圓成一切諸法。總無其體名自性。但遍計所言自性而體自性。若爾但無遍計一種云何論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答。能遍計心執彼彼物。所以遍計亦名一切云云)。
遁倫記所引景義同之也。
三無性私記云。
三無性論上云。約此三性三無性。由三無性。應無性理○若是三性並是安立。兩性是安立世諦。體實是無安立為有故。真實性即是安立真諦。對遣二有安立無。真諦。還尋此性離無故非安立三無性非安立也(云云)。
深密西明疏四云。三十唯識三無性論世親所造。如可二差別○故知。無性真諦謬耳。或可今勘。真諦無性論。即無著所造顯揚論自性品。然彼真諦為別義(須勘目錄顯揚未了云云)。
問。生無性生之言顯揚緣生義歟。
論云。依次依他生無性。此如幻事託從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無性生全無(云云)。
疏云。依他有緣生自然生性故。無性云云)。
又云。若爾何故名生無性。謂緣力所生非自然有故(云云)。
對法二云。依他起自性緣故。非自然自然生性故。名生無性生無性無性云云)。
抄八云。即依他起上有因緣生除自然生。執名無。亦非除依他外別生無性云云)。
總聊簡問答云。問。生無性性之生。為緣生之生。為自然生之生耶。答。約此有諍有云。是緣生之生非自然生之生也。有云。此自然生之生非緣生之生○此二諍。此國元來火。難是非失(文)。
文廣可之。
問。生無性時遮無因執耶(又無因我法二執中攝歟)。
要云。問。愚夫於彼增益妄執者。亦有邪見撥無。何故唯言增益。答。以多分故。執我法門必增益故。說三性損減門。說三無性增益門。依他自然生者無因自然生。自然生舉此一切無因。二以自然為因生。舉此一切冥性等不平等生。無因自然。及平等自然生。故名自然無生依他起中。亦有無惡因非一橫執。何故唯自然生耶。答。且舉自然。餘不平等因皆是此收。此說三無性。破非餘增益。餘損減三性所遣。故非無因云云)。
廣百論第六云。又此空言是遮非表。非唯空有亦復空空。遍遣執心令契諸法非有非空究竟真理諸法真理空性。空為門故說為空。真理非空。空為門者。真理非有。應有為門。隨機說門。有亦無過。然其門義順在於空有有等皆順執心空空空等皆違妄執。故有智者說空言一切有無等等執。悟法真非有非無。勿起有無分別戲論云云)。
卷私云(二本)下文云。問。何故損減執。法執我法不攝。答。執無心無之相情理。是即法故法執收。我者謂常一主宰義。學情不執常一主宰。故我執不收也。問。約我有假我實我撥無假我法執收。答。所何知爾。答。疏云。設執無還執有無。若執無亦是法執云云)。
問。依他勝義無性依何義耶。
問。依他不名勝義生無性性之所以如何釋之耶。
論云。雖依他趣非勝義故。亦得說為勝義無性。而濫第二故此不說(云云)。
疏云。述曰。釋依他起亦名勝義無性。此文不說之所由。無之言非。依他有體法。而非勝義無性。所執無故不可為例。又七十六云。謂諸法自性性故。說名自性。故即緣生法。亦顯揚云。不遮緣生。遮自然生故。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我見彼為勝義無性依他起相。亦是清淨所緣境故。亦說為勝義無性無漏後得真智名勝。亦緣此依他為境故。此依他亦名清淨所緣。勝之義故。所執既無非為勝境。不得此名。然無彼計所執故。故說勝義無性乃至廣說。若說依他勝義無性。此圓成實。即為第勝義無性。今恐依他勝義無性。濫第二圓勝義無性故。此頌中但說圓成無性。不說依他勝義無性云云)。
燈云。論雖依他起非勝義故等者。云非者無也。無無分別智所緣之義故。故名勝義無性。故顯揚十六云。由勝義性故。此意依他勝義無自性性者。有二義依他體非義性故。名勝義無自性性。無者非也。依他自然生性。亦名自性性。若爾應云勝義自性性。何故但云勝義無自性性。答。言勝義無無彼勝義。若無。恐緣生亦無。又不無生無故。但言勝義無。又濫二性。亦是無。前包說無。今但說勝義無故不雙無又復依他不但自然無。所相亦無故。不無。又復無彼勝義無無相無。據無分別智境義。依他不是故云非勝(云云)。
問。圓成實性上依遮詮門生無性歟。
燈云。問依他勝義。亦說依他勝義無自性性圓成緣生。亦得說實為自性性。答。不例。若約遮詮。非是自性性故。云自性性。即謂圓成非是自性性之性。若約表詮。是自性性故。自性性。即以顯前二性之性故。不相例。而要集云相例皆得。准此知非(云云)。
問。西明意釋而濫第二文。第二者生無性云云)溜洲大師如何破之耶。
燈云。論而濫第二故此不西明云。恐此依他勝義。濫第二自性性故。此不說。要集云勝。今謂不然。彼論中說勝義依他在初。圓成第二。恐依他勝義濫第二圓成勝。就解勝義相對簡濫。乃關自性性○不說為勝義無自性性。亦應依他圓成實。恐濫第二依他起。不說為圓成實。既約別義勝義。與不相濫故不須簡。勝義濫故須簡(文)。
深蜜經第二云○男子。云何諸法無相自性性○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所謂諸法自性性故。說名自性性。即緣生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是故說為用自性性。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勝義。亦得自性性。以是諸法勝義諦故。自性性之所故。因緣勝義無自性性云云)。
上文云○謂諸法相略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於此真如。諸菩薩眾。精進因緣故。如理作意無倒思惟因緣故。乃能通達於此。通漸漸修學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圓滿(文)。
疏九本(論八)云○論然今頌中說初非後。述曰。雖有無為諸分法。皆圓成實。然今頌中說初真如。名圓成實。非後淨分。不能簡別共相等三勝故。淨分依他。一非所證。二非法性。故今頌中說初非後(云云)。
問。證得勝義根本智所證真如歟。
疏云○此隨淺深以立四種。皆勝之義。或以勝為義。勝鄧是義。隨其所應。皆勝於初世俗諦故。然此初真即十善巧。第二即是四諦因果理等。第三即是詮顯實。第四廢詮談旨。一往為論。三乘合明二諦。非唯菩薩云云)。
二諦章云○初之一俗。心無依情立名。世俗。諦心所變事。後之二俗。心所變理。施設差別即前三真。其第四真唯內智。證非心變理。隨其所應即是三性云云)。
論八云。勝義有三勝義。謂真如勝之義故。二勝義。謂涅槃勝即勝故。三行勝義。謂道勝為義故(云云)。
疏云。第一勝義士釋也。第四勝義攝。第二勝義。謂涅槃業釋也。第三勝義攝。因證顯故。約得辨故。真如舊成。不說為得。涅槃後顯故得名。第三者第勝義。理稍勝故。若隨事者亦初勝義財釋也(云云)。
問。第四勝義境界義立勝義名歟。
論云。此中勝義。依最後說。是最勝所行義故。為簡前三。是說(云云)。
二諦章云。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境名義二道名義。第四勝義。諸多說勝即是義。釋名。或四勝義皆勝之義。士釋也○第四勝義。多分道理名義。廢詮談旨非境界故。前三勝義境界名義云云)。
周記云。章廢詮談旨非境界故者。此意說之。然性是勝義。非妄為境方勝名。同前三勝云云)。
義鏡等釋同之。
燈六云。論八。論勝義有三勝義。本疏士。今助一釋亦得業義。謂道道理勝者無過。如似涅槃無上。此勝亦爾。更無過故亦名勝。此即勝名義勝義。初義是理。後即道理。義中最勝。或境義中勝名義勝義依對智士為名。今談法體勝劣相形。為因(云云)。
問。勝鬘經無作四諦同第四勝義歟。
疏云。論上中勝義最後說。是最勝所行義故○述曰。前三非如故言亦也○論亦言顯此至隨義廣釋。述曰○即是瑜伽無作四諦。如非安立諦也。
肝心云。文前三○非如○者。北抄云。前三非一如法界如。第三義亦是識變故(云云)。
疏下文云。論此位菩薩至唯觀安立。述曰。此位。於安立諦非安立皆亦學緣。或總作一實真如。或別作二空別。總三心非安立。不四諦差別觀。勝鬘經有作無作四諦無作四諦即非安立差別名言者名安立差別。離名言非安立也。安立施設義(文)。
唯識章云。二名有四。瑜伽論中。施設施設淺深異故。安立非安立諦。即勝鬘經有作四聖諦無作四聖諦云云)總料簡章同之。
二諦章云。勝鬘經中亦說八諦有作無作四種○無作四諦菩薩四諦第三俗諦真攝。或第四欲第三真攝。詮顯旨非安立故(云云)。
玄贊第七云○詮顯實真如。亦是滅諦所攝○廢詮談旨即非滅諦故。瑜伽中。四諦之外說非安立諦。上種類總四諦法體。有粗有妙。能知之智。有上有下。鬘依此說有八諦。謂有作四聖諦無作四聖諦如是八聖道諦。非二乘所知。即新經云。安立非安立有作四諦者。分段生死十二因緣名苦。煩惱及業名集。擇滅名滅。生空智品名道。無作四諦者。變易生死五蘊名苦。所知障名集。無住涅槃名滅。法空品名云云)。
釋四云。疏即新經云安立等者。問。非安立者。癡詮為義。言無作者。後可作名無作。然施設二義即差差何相即。答。非安立名通於二義。一唯癈詮與無作別。即瑜伽論非安立諦是一也。二言非者。即是無義安立是作。名有別義體差。經云非安立故即無作也(文)。
心經幽贊下云。勝鬘經安立四聖諦非安立四聖諦○粗類施設所知安立諦○微隱難知非安立諦○或隨觀二空真如不作別觀。名非安立云云)。
勝鬘經云。聖諦者。說甚深微細難知○此說甚深如來之藏。如來藏者。是如為境界。非一切聲聞緣覺所知如來藏聖諦義如來藏甚深故。說聖諦甚深如來等正覺。於無作四聖諦。義究竟一切如來○所言滅者。名無始無作無起無盡離盡常住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世尊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成就。說如來法身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如來藏(文)。
瑜伽論四云○又復安立四種。謂如前。三種世俗。及與安立勝義俗。即勝義諦諦義不可安立所證故。但隨順此智。是故安立云何非安立真實。放法真云云)。
同七三云。問。如是五事所攝。答。相四安立諦攝。名一苦諦攝。分別三諦攝。除滅諦真如非安立諦攝。正智安立非安立諦道諦攝(云云)。
無垢稱經疏三云。涅槃經有苦有實苦諦苦事。諦謂苦理。實謂真如聲聞有苦諦。而有實。不達真如非安立故。唯達安立與理故。真如詮所顯為無常義云云)。

二種姓段

所成種姓地上歟。
論云。二所成種姓。謂法界等流法已。所成等熏所成(云云)。
疏云。勝解行地發心已去。未入初地所成故(云云)。
燈云。問。從何位去習性。答。從勝解地已去。皆名種姓菩薩云云)。
瑜伽論五云。云何種性。謂略有二種本性住姓二所成種姓○又此種姓未習成果說為細。未果故已習成果說為名粗。與果俱故(云云)。
伽抄一云○云何名俱。如護法義。更雖成種。親生之種與舊種。俱可此釋。如護月義。但令舊增。即當念中新境之種義說為果。舊本之種義說為因。故言俱之。又前念後念。雖異剎那滅果生故能有其果。故說為俱。如勝尊義。無始有漏善法種名因。十信初時因緣無漏數熏成種。此種是果。無始種為因。因果同時故。說為俱也(云云)。
又云○人云。護法菩薩地上不然。地前十信不生無漏種故。生彼種時。名種姓隨增說生。護月別。唯勝軍師。本種姓所知障可斷義用立之。習性十信時。應有漏思等種是(云云)。
惠日論一云。又云。瑜伽等云無性者。依客性者。彼自立義理本性引。無漏種為客性性性同許初無瑜伽等云無即合了義云何判為不了。由不能知二種種。一性種性。即法爾有。二種性。即法爾種。逢緣起現熏新種者。習性云云)。
佛地論三云。如是四智相應心種子本有無始法爾不從熏生。名本性種性發心已後。熏發漸漸增長。名所成種姓初地已上。隨其所應乃至得現起。數復生習轉勝。乃至證得金剛喻定云云)。
釋第二云。戒經等。據法爾無漏種子種姓。復因修并新所熏種姓云云)。
祕云。論要大乘悟入唯識者。問。本性無習。習性非本。如何具方悟唯識。答。義依前後際。說具二種。非時俱。又習位非無本性。即一種子得二種名。本種熏習有差別故。若依此解。未發心前名本性住。發心已去。乃至等覺二種名。此解應勝。詳曰。前解稍通理猶未顯。後解教理俱不符契。位雜亂。二仁王瓔珞瑜伽攝認論。皆云二種種姓見道前。判通等得。豈不違教○今釋論意必有二性。後能悟。具猶有也。非俱名具(云云)。
問。西明意立位地十信燈師許之歟。
(又仁王十善瓔珞十信歟)。
燈云。西明釋云。十信已前名種姓十行已上名種姓。又解。仁王第一十住十行迴向次第習性及道。菩薩本業經亦同。不說十信種姓。而仁王伏忍聖胎三十人者。且舉方便十信。非即十信種姓。又信有二種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故本業經云。未上十住前十位名字菩薩。常行信十心二行十信。通十住已上。即十住十行迴向。如資配屬習性種三位菩薩。說位地信非名種習。今謂不然。初判十行上方習性十住菩薩豈非習收。又云。仁王第一十住十行等。如次習性等。本業經同。不說十信者。不然。仁王第一地別十住迴向名。即信止堅。如次配習性種。不可違文判十信等是三方便非住等收。本業經等不說十住名者。依總住不論別行。據十信十住所收。有別者。以初住難離出十信。如四善根內門難故。第迴向位中雖開善根。既迴向收。十信十住所攝。仁王花嚴優婆塞戒經等。皆四十二賢聖。不說五十。又云。十信等是十住方便者。即住等收。如初分屬初定攝。又若十信位地在前。仁王經中復有十善菩薩。豈可地前開為五十。又位地十信十住前。行解十信十住已上。無聖教說。若云本業經云未上十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薩。常行信十心。即證位地十信十住前。於此位中經幾時修。又仁王經千劫中行菩薩道始入十信。豈位地信前。更千劫為十善位。此既不立。位地十信亦不應開。又設縱別開。何廢得是種姓位。仁王經等。於種位分諸十王位。言銅輪王種姓。不云前非齊此已前方是種。但前習未勝未得銅輪。據勝習時得銅輪位。言種姓作銅輪王。若爾種姓等應亦前。答。不例。於種位。前後勝劣分出餘故(文)。
義記云。本業經上云。未上前有十信名字菩薩。常行十信。所謂信心等。又云。若退若進者。十信已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乃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信。又下卷云。爾時前名信相菩薩。亦名侒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其人略行十信。所謂信心乃至十善五戒乃至復行十善。若一劫二劫十信。受六天果報乃至積集無量善法。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識佛法。若一劫二劫方住。若不爾者。常沒不出住退善根仁王上云。初發恒河眾生修行伏忍三寶中生種姓。又下卷云。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退有進。乃至不定人。如是等文。顯位地十信未入習忍十位也(云云)。
金剛般若會釋中卷云。依花嚴經。摩訶提國寂滅道場。始成正覺第一處中菩薩。請說十住十行十藏迴向十地十定自在十頂。後至第二處天帝釋忉利天勝殿上。加法惠菩薩方說十住。至第三處在夜在宮莊嚴殿上。加功德菩薩方說十行。至第四處兜率天一切莊嚴殿上。加金剛幢菩薩方說迴向。至第五處在自在天宮摩尼寶藏殿。加金剛藏菩薩方說十地。此上四種是別階位。餘五種。是彼位中所別修法十藏十行位中別修法○依瓔珞經上卷。四十二賢聖地前凡夫三十位。十住名銅寶瓔珞十行名銀寶。迴向名金寶。十地聖人瓔珞寶。前三為學行。法流中以灌注。等學菩薩摩尼寶○住佛位中名水精瓔珞○以前諸位名六種姓。謂習性等覺覺○於十住中。初發心住。未上前有十心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心‧精進心‧惠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修行是心。若逕一劫二劫三劫乃至初住位中。住是百法明門。所謂十住心信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門。常發無量有行無行大願得入種姓中。彼經既以十住位名種姓。修等經三大劫。方入十住修行百法即顯十信。是初住攝。未入僧祇。此住在外凡發求云云)。
對法抄八云。大智度論舍利弗十劫菩薩道。依瓔珞經。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十行得入十住。劫有小。時節異。優婆塞經。舍利弗萬劫菩薩道。所以退者未得脫。分法雖爾。猶勝聲聞緣覺利根者。未至十住第七正心住故○(云云)。
又云。若大乘退者。依優婆塞戒經舍利弗。已曾八萬劫修習。至十住第七心退。菩薩本業瓔珞經。四十劫退。度論六十劫退。其實皆亦至第七心說。劫數不同故。有多少勘同。純業說六十劫。若雜業說八萬等(文)。
最勝疏四云。然仁王般若千劫中行菩薩道。隨風東西或進或退者。據信及通相而說。劫有不同。淨戒戒經云。六十劫舍利弗退。大者據大劫說。
又云。疏住外凡位者。此有二釋。一云十信已前名外凡位。已後名內。二云十住已前外凡。已後名內。菩薩本業瓔珞經云。佛子住此地者。所得福德外凡位百千萬倍。此故知已前總名外凡。議曰。前雖無證理亦可通。約未入彼四十心位以外稱。問。何故本業說十住外為外凡。答。以十住外未入三祇根本位故。名外名前。外約方便根本皆異。已前未發心故總名內(文)。
菩薩本業瓔珞經上云。吾今略說名門中一賢名門。所謂初發心住。未上前有十位名字菩薩常行十信。所謂信心心‧精進心‧惠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佛果修行是心若逕一劫二劫三劫乃至得入初位中。住是種姓中○住是中發大願已。違外一切凡夫十信者。今復修行無量功德云云)。
又云。佛果若退若進者。十住已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有恒河眾生。學佛法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諸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所護故。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已前名位退分。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聖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中有八萬人退。淨目天子才王子舍利弗等。入第七住。其中值遇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名種姓人。退外道。若一劫十劫乃至千劫。邪見五逆不造。是為退相(文)。
上文云。發心住者。從始凡夫○值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是人爾時前。名信相菩薩。亦名假菩薩。亦名字菩薩。是人修行十心。所謂信心願心。復十心。所謂十善○是人復行十善。若一劫二劫三劫十信。受亦大果十善三品。品鐵輪王化一下。中品粟散王。下品中王。具足一切煩惱。集無量善業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識佛法。若一劫二劫住位。若不爾者常沒不出。住退善根上說。佛果發心住者。是上信位。若一劫二劫二恒一恒所。行十信心信三寶。常詮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云云)。
下卷云○今在此樹下。為四億人。說菩薩。初受戒法佛子。是信相菩薩。於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心云云)。
又云。復有八部阿輪輪王。各捨刊入十信心行十善行(文)。
仁王經上(古譯)云。男子。初發相信恒河眾生修行伏忍。於三寶中。生種姓十心信心精進心心惠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迴向心○報十善菩薩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粟散王。十善輪王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種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云云)。
同下云。男子。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是諸菩薩亦復如是。雖以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云云)。
問。本性種姓真如理歟。
論云。本性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漏因(云云)。
疏云。未聞正法。但無漏種無始成。不曾熏習令共增長。名本種姓。性者體也。姓者類也。謂本性來住此菩薩種子姓類差別。不由今本性種姓。三菩薩地云。無始法爾六處殊勝。名本姓種。正與此同。即種姓住云云)。
瑜伽菩薩地云。謂諸菩薩六處如是相。從無始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種姓(文)又種姓亦名種子。亦為界。亦為性(云云)。
戒經云。本性者。陰界六入次第相續無始無終法性自爾○又性者。亦為子。亦為界。亦為性(云云)。
持論云。是菩薩六入殊勝。展轉相續無始法爾。名種姓○又種姓種子為界。為性(云云)。
惠日論第二云(本性住姓謬三)義。如來藏識藏一切有情。皆平等有。此名姓種姓。亦名本性。後熏習者。為客性。由新熏故。五乘性別。非是本有真如本識平等故。一切無別。此說非理立宗妄故。所以者何。真如法界及第八識有情等有。論誡文愚智咸許。種姓者。智者不爾。何以故。若此真如第八識。名種姓一切俱有。何名殊勝。由有法無漏種子三乘差別無性為殊勝故。故第一。先明善行性品。不言理性品。又云。修習聖行。云於善果菩提之道。有十法則能攝取一一善法瑜伽持普皆相似初明本性發心品下始明習性種姓中明種姓者。且相對明非正明也。所以六度印相云。菩薩性自示等。瑜伽論云。又諸菩薩六波羅蜜多種姓相此相故等。又持云。非種姓種姓故。雖得委心精進。必不究竟阿耨菩提。又不得云無種姓發心精進。可非習性云修不得。以此故知。要有法無漏種子。方名種姓本性種何生。雜集論云。雖緣。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又佛性論第四云。五無善性為法者。釋曰。無初者。以性得般若大悲禪定法力。並本有故。故言無初體用未曾相相應。此言性得即不由熏。既言本有無初。明非始起不得說言此說如理。論云。般若大悲禪定法身。並本有故。總但說如與誰為並。又前說煩惱業報無初。即許三別。今四法無初如何。但據理○第八心體既是有漏。如何得為無漏正因。故無性大乘第三云。未曾有毒為甘露阿賴耶識猶如毒藥云何出世甘露清淨之心○又云。無上依經如來不可思議一切眾生生入界界勝相種類外所現無始時節相續流來法爾所得。准此經文。即真如種姓。此亦不爾。謬引經故。准此經文。正是無始法爾行性。名入界相種類。外相流來法爾所得。法爾所得即法爾義。此處心識下。令依依他處觀真如理除染法。理顯智圓同。辨中邊論頌。虛妄分別有○又云。涅槃第八云。眾生佛性則不如是。雖復處在入入界中。即不同於入界也者。不同前文無上依經。言有入界相種類外所現相流來。此圓入界相涅槃言不同入界相。事理別。或約無漏有漏別別。不同彼。不爾如何言雖復處在入界中何以故。真如一切。不可言說處在陰中。佛性之言非唯理。六度等行皆名佛性。又云。天王分前後文別。前云如來法性有情蘊界處中。從無始展轉相續煩惱不染。此亦非證。此說行性。行亦是法。法言通故。若是現性體性常住。何得云展轉相續相續非常住義。次言清淨法性諸法自性無本。此說真如出生諸法者。為增上緣。非親因緣出生諸法。然不生增上緣生。若一如德。何有定異因大乘莊嚴論云。諸功德從鏡智起。如既親生。何假生。又云。佛性論云。佛日惠光法身隨意身長。法身既當本性同。戒戒經自爾者。此亦非證。既說真如本性。既是法何能令生。涅槃經七品波羅蜜等。是名了因自行為了。佛光是即能生。又前自云如雖生法不生故。又云。起信論中體大即真如體。相大即是無量功德相。用大即能生出世因果者。用大有為行。是如用故。能一切者。此亦不爾。真如有作用。有作用同諸行故。如增上生。此理可爾不為生用(云云)。
大般若五百六九云(法性品)最勝復言。云何法性甚深微妙不可思儀。言。天王如來法性有情蘊界處中。從無始展轉煩惱不染。本性清淨。諸心意識不能緣起。餘尋伺等不能分別。邪念思惟不能慮。遠離無明不生。是故不從十二緣起說名無相。非所作法。無生無滅無邊無盡自相常住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知法性清淨如是無染無著遠離垢穢。從諸煩惱超然解脫。此性即名諸佛法本福德智惠因之而起。本性不可思議云云)。
問。瑜伽論無始法爾六處殊勝(云云六處六處歟。
問。資糧六位六處殊勝(云云)燈師如何破耶。
燈云。然瑜伽五云。謂諸菩薩六處如是相。從無始展轉傳來法爾所得。名本性種姓西明四解。第二為正。正取無漏法種子。間無性。故云殊勝。不可舉位等中六處戒經云。謂際界六處。故知。六處是內六處。內六處意根處。攝無漏種子。是六處故。非遍六處能持種。亦不得云具顯六處。外六處種故。因性故。然難言。若在內六處為殊勝者二乘法爾熏習無性人種。亦在六處。豈名殊勝。故取六位資種糧加行見修等覺覺位六處。此亦不然。瑜伽一。雖解聲聞。與此意同。云附成所依如是相六處所攝。從無始展轉傳來。豈許小乘亦有六位。若云據不定說。定性如何。又如何言六處所攝。從無始世轉傳來。豈六位法爾差別。問。若爾菩薩二乘同。何名殊勝。答。且望無性總名殊勝。非唯簡小得殊勝名。若不許小亦名殊勝。違一。彼云。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即於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從無始展轉傳來法爾所得。又此文云六處者。唯目六處位等(文)。
西明疏云○解云。瑜伽所說六處此相。諸不同。一云此顯種姓所依。第八於六處中是第六處故。名六處殊勝。餘意處故名殊勝。如是相者。正顯所有本性住姓。
一云六處者同前說。殊勝者第八所有無漏種姓。一云六處勝者。顯種姓所生果。謂覺地六處如是種姓故。一云六處勝者。顯六處殊勝。如是種子相者。正顯種性。然護法宗取第一釋。付附本識無漏法種子。從無始來至覺位。名本性住姓(云云)。
釋一云。六處勝者。此無漏種姓之體。言無始者。顯法爾義。六處殊勝相傳三釋。一云佛果不過六故。但云六處以實而言。十二處中。姓與果殊勝六處為因。因從果稱云六殊勝。二云此是有情六根處。於六處中有佛果最勝功能故名殊勝。三云是第六意處無始以來殊勝種姓。在其第六阿賴耶識意處之中。此第六處名殊勝六處。詳其是非如唯識抄(云云)。
樞要明詮記第一種姓義所)云。六處勝者。第六意處六處也。殊勝者伽抄有解。一云六根之中第六意根。其體殊勝。第七八識於中攝故。持諸法種令不失故。名殊勝也。一云殊勝無漏種子。第六意處中。無漏故。是無上種故名種勝(云云)。
唯識卷私記第三云。問。第六意處有漏無漏種者。可云意處殊勝。何故云六處殊勝。答。其隨(為言)意云設廣岡內一倉有金財。此總云廣岡寺有金財。此彼亦爾也。第六意處。第七八識所攝。此第八識(為文云)。
問。無性攝論中用及用具皆待作者云云)祕師如何釋耶。
疏云。攝論第六說。誰能悟入所應知相。大乘多聞熏習相續。已得逢事諸佛出世得定勝解善修福智資糧菩薩。彼約有多功能。四種力故方能悟入。然於比中。唯本性種姓彼所言大乘等也。所成等。彼所言多聞熏習等。即固力也。彼餘三力。下位中所須方說。故引與彼廣略不同。至下當知。然具本性猶未能入。具所成方能入故。即是攝論能入章也。無性云。用及用具皆待作者。故問入者誰能悟入者。因力有餘力者。是所須具。非正非所須。故餘三力此不說(云云)。
祕云。疏用及用具者。思二惠是能入具。此具能現法似義。及能有所知法義之功能故。故為用。此具及用必待能執。彼具假者且方有用。此前明修具已。故念次問能執作者云云)。
蘊云。假者能入人由大乘二種種姓。方能悟入所應知相。相即相。謂識真如也。故二種姓。正為用。此即因力。餘之三力為用具。由善友等。助彼智因證入故(云云)。
無性攝論六云。論曰此中誰能悟入所應知相。大乘多聞熏習相續○善備福德資糧菩薩。釋曰。用及用具皆待作者。故問入者誰能悟入。答此問言大乘○論曰何處能入。謂即於彼有見法似義意言。大乘法等所生起勝解行地見道究竟道中○釋曰。何處能入者。問所入境及能入位。謂即於彼有見等者。謂於大乘法相所生。決定行相法似義意言。能於此境界。能入是用。所入境界。是業是持○論曰何云而得悟入。釋曰。此中雙問所作。由有作所作業。應知能入之具。自現觀相所作事。決定如是如是所作方便。是故今當解釋。論曰由種類。如理作意所攝法似義有見意言。釋曰。此中先辨能入之具種煩惱之聲。即因言說是為義。論曰由四尋思○及由四種如實遍智○釋曰。如先說。能悟入發起如實所作方便。於加行時推求見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了知假有無所得決定智。方便果相如實智(文)。
攝論廓疏七云。用及用具皆得作者者。前明觀法有意言。即思修惠是能入具。此現法義。及能所知法義之切能故為用。如是具具作用。必待能犯。具者方有用故須准。問。能執作者○問。此中用具為是地前亦兼地上。答。初類即是地前。漸增亦通位。然多分凡決定位。及道中能入之具(云云)。

論第九卷本文抄三八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