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卷本文抄四

輸入者 周海燕

三身別相

問。變化淨土
問。安養淨土報化二土中何。如別抄之。
問。三身成道時歟。
祕云。鏡智品至而證得故者。攝論第九無性釋云○又云。成所作智。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能現變化八相成道。能現住持一切有情利樂事故(云云)。
無性論第九云○釋曰。轉意識故。得成作所作智。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能現變化。從都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能現住持一切有情利樂事故(文)。
上文云。論曰○變化身者亦法身。從都史天宮沒。生受報。踰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苦行大菩提大法輪。涅槃故。釋曰○變化身法身者。如前已說。謂由果智殊力故。從都史多天宮現沒。乃至涅槃。此即能令餘相續中。與人同分識相生起云云)。
世親攝論九云。成所作智者。謂能示現從都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種種事皆自在(文)。
對法三云。不思議如來者謂且於欲界始從示現安住都史多天妙寶宮殿。乃至示現涅槃示現一切諸佛菩薩所行大行一切菩薩所行者。謂從示現都史多天宮乃至神變降伏魔軍諸佛所行者。謂從示現等正覺乃至示現大般涅槃(文)。
三身章云。攝大乘論第九卷說。佛化變身能現八相
抄第八云。不思議如來中。一切菩薩行一切如來等。此說八相。諸論不虛。傳勘。問。如別記八。如來無漏三界不可思議。不同菩薩等(云云)。
瑜伽論五云(菩薩地云何菩薩方便善巧。當知略說有二種○謂諸菩薩為欲成辨如四種有情義利。當知略說後有六種方便善巧云何菩薩究竟方便善巧。謂諸菩薩安住菩薩到究竟地。於菩薩道清淨。先現往都史天眾同分中。無量有情如是念言。某名菩薩已生處都史多天眾同分中。不久下生贍部州。證得無上菩提。願令我等當得值遇。非不值遇。隨是菩薩所生之處願令我等亦當往生如是為令無量有情生正欲樂。為修習欲樂故(文)。
玄贊第三云。釋名者(大方便品名也)○瑜伽五說二中。初六修證。後六成就。內六種者○二種中為成後四。復修六種方便善巧○六究竟清淨。果道滿已住知足天乃至下生等正覺。令生樂。往生隨下。請法輪廣為饒益云云)。


瑜伽七云。云何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謂諸安住於此。菩薩道已到究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法灌頂。或一生所繫。或居最後有。從此無間即於爾時證覺無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所作事(文)。
八云。諸菩薩生略有五種一切生○五者最後生
上生經疏上云。五最勝生。此生資糧已極圓滿釋迦等生剎帝利國王家。能現等覺諸佛事。今者彌勒住睹史多天。具後四生。或二三四。下此州。第五生攝。此即第一權實也(云云)。
三身章云。先菩薩位要先住彼睹史多天。後下生(文)。
周記云。章先菩薩位至後方下生。無先在菩薩十地滿位欲成正覺。先作一身在睹史多天。本身往彼自宮中。彼自宮中成正覺已。知足化身。即下閻淨。亦成正覺法爾菩薩如是也。然未見文(云云)。
玄贊第一云。後酬請者。如經中說。菩薩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四顧觀視。作師子吼而說偈言。生胎分盡。是最後身。我已得解脫。當復眾生云云)。
水抄云。問○初生之時未得解脫。何言已得。答。大乘。從成所作智起身應感而現。不同小乘許為報身化相之身。初生便得解脫也(云云)。
智論疏(靈見)一云。或生胎分盡○我已得解脫者。當時未脫之身。故言已也(云云)。
問。攝大乘論自受用身可攝自性耶。
論云。以五法性攝三身者。義。初二攝自性身。經說真如法身故。論轉云阿羅耶自性身鏡智品轉去藏識證得故。中二智攝受用身。說平等智於純淨土為諸菩薩佛身故○轉諸轉識識得受用身故○故知三身有實智。義。初一攝自性身○然轉去藏識得者。謂由轉識第八識二障重顯法身故。智殊勝中說法者。是彼依止實性故○又受用變化身。皆為方便示現故。不可說實智為體(文)。
疏云○(初師譬)論轉第八自性者。攝論第九說。轉去藏得鏡智○轉諸轉識受用身者。是攝論智品說○義初一至非色心故。述曰。第二師說○論○然轉去藏識得者。會第一師引攝論文。今以斷粗重顯真如故。
祕云。論轉者阿羅耶自性者。攝論本云。應知法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清淨。謂轉阿羅耶得法身故。故知鏡自性身攝○論然轉去藏識至彼實性者。按無性論第九說云。以其法身清淨故。淨誰轉誰而得清淨。為答此問。說如是言。轉阿羅耶識昨法身故。由阿羅耶執持一切雜染種子對法起時。轉滅如是一切染種。轉得隨順一切無罪圓滿功德。譬如世間揭陀藥。能變有毒令成無毒。故說名轉(文)。
無性攝論第九云。論曰。應知法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略由六種。清淨。謂轉阿羅耶得法身故。二由異熟。謂轉根得異熟智故○曰。就自性攝以顯攝持法身自性。由清淨者。謂由清淨佛法攝持法身自性。以其法身清淨故○(已下如祕)(云云)。
上文云。論曰。如是已說彼果斷殊勝。彼果智殊勝云何可見。謂由三種佛身。應彼果智殊勝。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此中自性身者。謂諸如來法身一切法自在所依止故。受用身者。謂法身種種諸佛眾會所顯。清淨佛土大乘法樂為所受故。變化身者。亦法身。從睹史多天宮現沒○涅槃故。釋曰○非所立故名自性。是所依止故為身。法性即身故名法身受用身中○此種種諸佛眾會所顯者。謂佛土諸大菩薩眾所雲集此了知故所顯。即是西極樂土等(云云)。
又云。論曰應知法身幾德相應。謂最清淨四無量解脫勝處遍處願智四無礙解六神通。三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清淨十力四無畏三不護三念住拔除習氣。無妄失大悲十八不共法一切相好智等功德相應。釋曰○等者等餘無量功德法身相應(文)。
同卷下文云。論曰。諸佛法身如是功德相應。復與所餘自性因果相應轉。功德相應。是故應知諸佛法身無上功德。此中有二頌。尊志勝義一切地皆出○釋曰。法身與此功德相應。復與餘六功德相應。此略標義。二頌廣釋。尊成實勝義者。謂佛法成實勝義真如所顯此即宣說法身自性功德相應差別相應無失。譬說火燸德相應(文)。
略有五相轉依為相。謂轉滅一切雜染依他起性故。轉得解脫一切障於自在轉。現前清淨依他起性故○二白法所成為相。謂六波羅蜜圓滿得十自在故。此中自在心自在具在。由施波羅蜜多圓滿故。業自在自在。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乃至自在自在。由般若波羅蜜故○三二為相○有為無為二為相○四常住為相。謂真如清淨相故。本願所引故。所應作事無竟期故。釋曰。恒無變易相續無斷。是故說言常住為相。由三因緣成立此相。真如清淨相故者○本願所引故者。謂諸如來皆先發起如是大願度脫無量有情。令般涅槃諸有情類未槃涅槃。願所引果相續不絕。是故常住(文)。
又云○謂變化身出現世間。及受用身大眾會。二皆可見。非見人天等者。謂佛法非人天等之所能見。此說世尊三身差別○於三身中。二身可見。一非可見(云云)。
同論第十云。論曰。復次應知如是諸佛法界。於一切時能作五業。一者救濟一切有情災橫為業○釋曰。諸佛法界即是法身。應知恒時能作五業救濟一切有情橫為業者。因緣所生等憂苦。說名災橫(云云)。
又云。論曰。何故受用身非即自性身。由六因故。一色身可見故。無量眾會差別可見故。三隨勝解自性不定可見故。四別別而見自性變動可見故。五菩薩聲聞諸天等種種眾會間雜可見故。六與諸轉識轉依理可見故。佛受用身自性身。不應道理。釋曰。色身可見故者。謂受用身有色可見。非自性身有色可見。故受用身非自性身。又受用身無量眾會受用色法差別可見。非自性身差別○又受用身菩薩聲聞諸天等種種眾會。常所間雜非自性身如是眾會間雜。故受用身非自性身。又見轉依非道理故。謂轉阿羅耶自性身。轉諸轉識受用身故受用身非自性身(文)。
最勝疏三云。經何者非化非應身謂是法身。贊曰○即自受用身自性法身。合名法身。然三身不定。如佛地論及成唯識說。四身區分無雜。餘即通說。如攝大乘論受自性合名自性法身受用身應身。說人天菩薩聲聞間雜見故。自受用等覺菩薩尚不能知。況有餘眾生。設受用地上現亦聲聞等。說有之者如佛地論。有其三釋。第三釋正。謂二乘迴心向大以彼名說○問。何以得知自受用身自性法身攝。答。彼論第九云。應知法身幾德相應。謂最清淨四無量解脫勝處等。彼論第十又云。諸佛法界則是法身。應知恒時能作五業等。又彼論。受用身菩薩聲聞諸天等。種種眾會間雜可見故。明非受。問。若爾。彼論復云。受用自性身一色身可見故。豈自受用色身耶。答。受用身有色有色。不爾。應言以五蘊故非自性身。何但言色。唯彼三身義同此經。又解。彼論受用合名受用自性法身真如理。云諸佛法界則是法身。說具功德者。彼自釋云。謂佛法成實勝義真如所顯。此意即說法自性功德相應說力差別相應無失。准此意。同鬘所纏名法身。與恒性功德相應。非相功德六因受用自性身。且約受用。非謂受用攝(云云)。
最勝王經第二云○云何菩薩了知化身現種種身是名化身云何菩薩了知應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是名應身云何知法身。為除諸煩惱等障。為善法故。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種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真實有。為前二身而非作根本(文)。
  顯揚興疏一云。三身者何。一法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戒賢論師云。法身即以真如鏡智為其體性。以能顯法身故。自餘三智自受用受用變化即同佛地論護法論師云。轉依真如法身四智口德名自受用。餘同前解。雖有解。西方諸師多不存前義(云云)。
  惠日論二云。又梁攝論五。六因受用身不成自性身。此意真如自性報佛受用六因者○六阿梨耶識生起識見轉依非道理故。釋云。阿梨耶識生起即是受用身。此二識轉依法身自性身即是受用身。轉二識依復得何身。非道理故。受用身不成自性身云云)。
  義記第三云○梁本第五本論云○大乘唐本釋皆同魏本云云)。   
  問。受用身可現童子等非佛形耶。
  論云○平等智品所現佛身受用。成事智品所現隨類種種身相變化身(文)。
  最勝王經二云。第佛身弟子意故現一相。是故一(文)。
  同疏三云。應身所化地上菩薩弟子名。證平等理故名意。現一相者。但現佛相。六趣別。所現佛身非無大少勝劣差別十地別見勝劣故(云云)。
三身章云。金光明經說○第佛身弟子意故。是故一。弟子現佛形故(云云)。
同周記云○此受用一佛弟子故。恒現一相。此不滅。然更別起種種之身。為令弟子起種種類身故。今言一相。據彼恒身。弟子樂者前言種種。約別起者。亦不相違云云)。
無性攝論第十云。論曰。何故受用身非即自性身。由六因故○三隨勝解自性不定可見故○釋曰○又受用身勝解自性不定。如契經言。或有類見受用佛。或一類見是年。或一類見為童子如是廣說自性身不定故。受用身自性身云云)。
廓疏云。或一類受用佛者。於淨土受用身不但作佛形。據化亦非年少等也(云云)。
本亦同。
世親攝論云。又受用身勝解見。如契經說。或見佛黃色。或見佛有青色。如是廣說(文)。
問。付成所作智三業化用。意業身相應化用耶。
祕云。論三業化身等者。按佛地經云。語及善巧方便業。論第七云。此顯成所作智三業化。善巧方便能起三業化。化三種。一身相應。謂化身輪王等種種形類。及現種種諸末生事。二他身相應。謂化魔王佛身等。變舍利子天女等。寄他身相示現種種變化形類。三非身相應謂。謂現大地七寶等。或現無量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無邊界。如是等類他身。別變化性色種種形類。動地放光風香等事。皆為利樂諸有情故。一切皆名佛身化業。語業亦三。一自性身相應。謂佛化現梵音。遍告無邊世界等種種語業。二他身相應。謂令聲聞弟子等。以佛梵音宣說大乘甚深等。是故聲聞菩薩等。說非己分甚深妙法。皆是如來變化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應。謂化大海草木等類乃至虛空。亦出音聲大法等。如是皆名變化語業化唯二。一身相應。謂心上化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並分似見分現。問。云何不化非情心相現。答。非情已是心等分。云何復令心相現。心相現即名有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有二種。問。既許化作非情色相如化等。於此現心說非化。斯有何失。答。色有離質化通非身。心法不然。無非化。彼論復異師說云。不可化。但由定力能令解非分法。名化心。若加被化。令愚昧者解甚深法。令失念憶念。名心。前為正義(云云)。
佛地論第七云。成所作智三種化業○化三種。一身相應。謂化身為轉王等種種形類。及現種種諸本生事。二他身相應。謂化魔王佛身等。變舍利子天女等。寄他身地上現種種變化形類。三非身相應。謂現大地七寶等。或現無量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無邊界。如是等類。離他身別現化作。情非情色種種形類。動地放光明風香等事。皆為利樂諸有情故。一切皆名佛化身業如是化亦三種。一身相應。謂佛化現梵音。遍告無邊世界等種種語業。二他身相應。謂令聲聞弟子等。以佛梵音宣說大乘甚深等。是故聲聞菩薩等。說非己分甚深妙法。皆如來變化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應。謂化山海草木等類乃至虛空。亦出音聲大法等。如是皆名變化語業化唯二。一身相應。謂心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並分似見分現。有定力能令解非分法。名化心。加被有情令愚昧者深細法。令失念憶念。名心。然必無記。無形質故。如論說言。無形故不可變化。又說。化身無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諸異生定力而說。彼定力劣。不能化現無形質法。諸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嗔等○云何心相現。非情已是心等分。云何復令心相現。心想相現則名有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說二種。如前已說(文)。
義習(論二之所)云。疏離質化等者。離身外起變化是。如林云。說法等或身在此處別化一身○若即質者。謂身上起變化是。如來火等(云云)。
疏云○化無量類皆令心者。化無量化人之類。皆令心。為引他故。此涅槃經云云)。
演云。若佛欲化實眾生等時。即化作方便接引。如須達長者。最初見佛不解在佛邊生。是時如來還化一淨居天。光赫奕威儀庠序動止可觀。即以百偈而歎德。須達已。遂起營彼天威儀作禮佛。故知化人心也(云云)。
論云。又說變化有依心。依他心相分現故(云云)。
疏云。深蜜經文也。七八同(云云)。
深蜜經第五(成所作事品)云。曼珠師利白佛言。世尊如來化身當言心。為無心耶。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男子。非是心。亦非無心。何以故。自依心故。有依心故(文)。
慈恩傳第十云。法師往以今古大德闡揚論雖復俱依聖教。而引據不同。諍論紛然其自久。至如黎耶是報非報‧化人無心和合怖數之徒等百有餘科。並三藏四含槃根。小兩宗之鉗鍵。先賢之所不決。今哲之所不決共疑。法師示躊躇此文。怏怏斯旨。慨然歎曰。此地論。蓋法門枝葉。未是根源諸師雖各起異論而情疑莫遣。終須括囊大本。取定於祇洹耳。由是壯志發懷。馳心遐外。以貞三年秋八月。誓束裝。拂衣而去。到中天竺那爛陀寺。逢大法師尸羅陀。此曰戒賢○於十七地論最為精熟。以此論該冠經。亦偏常宣講○稟義學徒恒有萬許。法師既往○伏膺聽受。兼諮決所疑。一遍便覆所遺忘(云云)。
問。自性身如來居何土耶。
論曰。又自性身法性土。雖此身土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文)。
  疏云○即法身亦名自性身法性土者。以屬佛法。相性異故。以佛義是相。謂有為功德所依故。眾德聚義故。二身體故。法是性義。功德自性故。能自性故。謂諸法自性故。體為土。義為身(云云)。
蘊云。疏體為土義為者。體為無性相。是所依止。為土地也。是學義。覺之性故。為身也(云云)。
演云。論云。而屬佛法相性異故。謂此身土體雖是一。而相屬佛。即能依現。性屬法故。威所依由斯同體能所異(云云)。
又云。若真如四智覺為性。即真如為身。若與諸法為性住持自性故。真如是性即為土。故身土有別(云云)。
太抄云。論云而屬佛法相性異故者。若真如四智覺為性。即真如為身。若與諸法為性住持自性故。真如為土也。故身土判(云云)。
佛土章云。自性身法性土稱讚大乘功德經言。是薄伽梵住法界藏。說彼經典住法性土也(云云)。
又云。以義相為身。以體性為土。以覺相為身以法性為土○但一如差別義說(云云)。
法相要覽第二云。土通界。身有情界也。或土者通因位者唯位也。或土者四德淨也。者我覺常見云云)。
同第四云。問。法性者與法身為何差別。答。有云。真如具足四德。此中常是法身攝。淨義土攝。如涅槃經二云。我者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故。有云。法性土者通非性之。亦通因果法身者唯位也。問。法身位得何故不增不減經云。是法身飄何性生大名眾生法身修行諸度云菩薩法身彼岸云佛之。答。應約法身體如是。若約義唯位也(云云)。
大乘義章第二(淨土義)云。問曰。法身法性有何差別。而說相依。釋言。身土性雖無別。隨相分異故得相依。身之實性法性身。土之實性法性土。此亦同體別相依。如海十相同體相依(云云)。
問。自受用身諸根相好一一中遍法界耶。
論云。自受用身自土。謂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無漏淨佛因緣成就。從初成佛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淨土量。身量亦爾諸根相好一一無邊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惠既非色法。雖不可說形量小。而依所證及所依身。亦可說言遍一切處(文)。
太抄云。問。自受用身諸根一一皆遍法界。如何分身土。亦身。身為能依士為所依有身差別。答。自受用之土差別者。若與心心所與覺為依有執受。即為土。無執受用是所取所緣。即為土。由身。身中有執受。即為身。若身中所有等。即為土也(云云)。
要云。自受用身淨土量遍法界者。應作解。一實爾。二依用說。智是佛故。以所無邊故。如世間言所見處高言眼孔大。所學廣故說智惠大(云云)。
濱記云。自受用身淨土量者。如論云○二依用說。智是佛故者。四智即是佛身故。智用無邊佛身無邊也(云云)。
四卷記云。又世間見處齊眼孔言大者。理如世間眼清明者。遍見諸法。及還處諸法。名眼孔廣大。若不爾者。不名眼孔廣大言也(云云)。
三身章云。自受用身大劫修因境。一一相好周遍法界。不生死業有分限。所感○於無量劫。值無邊佛。斷無邊障。利無邊生。修無量善之所起故。果亦無邊。由所變限量故○故聖教說。無目頂相無邊法音一一功德作用限(云云)。
貶量第三云。雖有二說。實爾應勝。若依用者時遠。此論諸根相好一一無邊故。尋諸聖教一處說而有邊故(云云)。
顯幽抄一云。問曰。自受用身法界否。答曰。遍法界真如等也。問曰。遍者為是體遍。而是用遍。答曰。有解。一云。但是用遍非體也。由化身丈六所化境即遍在虛空也。但是用遍。體非遍也。問曰。有何行相體用俱通。答曰。自受用佛因修行行願一一無礙。以障礙因既周遍。至佛位一一無邊。身量無邊。色像亦無邊也。以障礙故。難曰。若定體遍者。即應自受用身量果個佛。有餘自受用身者。但應不遍。如人在一處。互不相違也。答曰。此受用體與所證法身俱遍法界。如滅與蓋寬一種。彼自受用渾融一處不可分別不思議水乳。亦如光。一室有十燈不礙也。又如阿鼻地獄無量眾生。受苦皆體遍滿地獄也。業力此。何況不思議力也。
鏡水抄八云。問。如何是受用身說法。若據自受用身諸根相好一一皆遍。如何分身土復言說法。答。此約報受義名身所依義名土。此有二義一師云。其體周遍。佛佛他不見。若在見。遍不成。二云。其體周遍。佛佛見。若見。自在義。此是受用身身土也。自受用身說法說法二義一佛見。互相續義名說法。二者本後得智說。三箇根本智證得土沙功德盡。是無言說法。被後得智反影。緣者雖不觀得。一一皆彼騰來。然後智中於無名法上安立名相說此。是自受用身說法也。十章受用身化身。是受用身邊以聽法人(文)。
問。受用土可通穢土耶。
論云。受用身自土。謂平等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淨佛因緣成熟(文)。
上文云。二生用。謂諸如來平等智。亦現微妙功德身居純淨土(文)。
疏云。論此諸身土至俱無漏。述曰○受用身土體是淨。然能變者通有無漏。如來十地菩薩無漏後得所變。即純無漏。若十地第八識五識。及七地以前有漏散心。及有漏後得所變。即純淨有漏。無受用土是穢者。非有心所變故。問。既許有漏識能變土。受用土云何必唯淨。答。本質所變者非穢故。能變之者煩惱穢故。無穢識故。所以所變之土唯淨。通有無漏。此據相似云云)。
祕云。疏能變之者煩惱穢故者。問。七地已前煩惱猶起。云何乃言煩惱義穢。答。雖有煩惱。皆為利益。具無量德故。不為過為能穢也(云云)。
蘊云。疏能變之者煩惱故者。七地已前雖煩惱。猶如咒藥所伏毒不為害故(云云)。
疏上文云。化土所有穢。非受用土云云)。
要云。四智緣境門中○受用土本唯無漏淨。見者唯淨。一切不善異熟果皆已無故。然通有無漏。第八五識所觀有漏故。見者穢土利樂有情亦為現穢。見亦通穢。通諸境(云云)。
義賓記云。見者穢土利樂有情亦為現穢見亦通穢者。若十地菩薩穢土利樂有情時。其受用亦為此菩薩示現穢土見者菩薩亦通在穢土也。通諸境(云云)。
忠安記第四云。樞要云。本性無漏見者穢土○通諸境(和上云)加被二乘異生等。令受用身土。唯見穢故(云云)。
要決云。文見者穢土利樂有情等者。解云。新羅記云。若十地菩薩居於穢土利樂有情時。是受用身亦為此菩薩示現穢土見者菩薩亦通在穢土
忠安記云。和上云。今詳樞要加被二乘異生等。令受用身上。唯見穢故(云云)。
記云(不知作者)文受用土本唯無漏者。謂所變為本也。文淨見者淨土者。謂八地已上諸菩薩等。以無漏智所變諸土淨土言也。既許勝位之所化故。名淨見者也(云云)。
貶量云。勝區要云○又化各通穢淨義亦可疑。受居穢土為現穢者。菩薩無居。皆住第八所變土故。第八所變雖復有漏亦名淨者。何好亦為見者所現淨土。又十地菩薩雖見化土猶是穢土。有何過。既不爾。十地畢竟無見穢土故。若爾。如來無觀等三界生死。非遍智。雖可得勉。又佛地論。由神力地前受用者。有何所用。凡少所見污穢土。故即大菩薩亦見穢土凡夫二乘淨見土故。前過失。於是唐指亦為凡少說淨土故。無學云云)。
上生經疏上云○亦如阿彌陀佛眼如四大海水。眉間毫相須彌山。法花云。眾生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常在靈鷲山及餘諸處。說是法花經等。皆受用。隨菩薩所宣便現。身量不定。現處亦爾。非唯淨土色相有殊。感處便現。或在西方。若此云云)。
問。樞要化土本為地前見。不別言淨(文)顯何事耶。
要云。化土本唯無漏。然有穢。見者亦爾。通有無漏。然有穢。十地菩薩亦得見故。上知下故。然由本為十地菩薩淨土放。論說化土有其淨言。化土本為地前等見。不別言淨。總說見身土。各據增勝。本為而說。亦不相違。下不上故。地前二乘不見淨土(文)。
濱記云。然由本為等者。斯釋前論文。如論云。此四心品雖皆遍能緣一切法。而異。謂鏡智品現自受用身淨土相○成事智品能現變化身及土相。觀察智品觀察功德過失。雨大法雨。破諸疑網利樂有情。解云。平等所現有淨土言。成事智所現唯說身土淨字也。有差別者。成事智所現變化土。本為地前二乘異生等所見故。淨言也。必不見無漏淨土故(云云)。
四卷記云○又十地菩薩亦得見故等者。謂十地亦得見故。變化土無漏。及淨地淨土言也。是約見者而言也。問。何故不舉二乘聖者得無漏故言也故文。答云。然由本為十地菩薩淨土故。此意云者。凡變淨土本意者。唯為為十地菩薩。非為二乘等言也。其說法花經時變淨土。亦唯為諸佛諸佛眾故也。問。二乘等之住彼淨土。何故云凡變淨土本意者唯為十地菩薩而言也。答。雖二乘者亦兼及住。而凡變淨土本者。宗為十地菩薩而言也。問。大。乘者唯凡兼皆及住耶答。乘根性。然其兼及住也。餘不爾也(云云)。
問。七地已前分段菩薩受用土耶。
論云。二受用○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菩薩眾(文)。
通贊疏第二云。問。彌陀已居位。壽命無量可然。人民見處中何故亦同彼佛。答。果累性勘菩善雖增。法既非分段之身。永離去來之質與佛齊等。於理無違○問。彼國人民者為是分段。為是變易。答。若論報土。即便變易之身。若說化。淨國分段尚猶示捨(云云)。
三身章云○既是報土無實女人。佛及菩薩為母等化分段身。故現此相(云云)。
生疏上云。初地受用身。稱百葉花。不不小。初地菩薩隨待彼佛。小相稱○初地以往既證真如現生無漏功德漸勝。相好明。故所感身稱佛小。分段變易粗細有殊。功德力資身量必大於十王位。為此州王。隨類化生。或受或不受。故此身量亦復不定云云)。
論云。受用身自土。謂平等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淨佛因緣成就。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文)。
問。初地能化佛坐百葉臺上(文)爾者百葉臺者為所居土。為當所坐蓮花歟。
  論云。受用身自土(乃至)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文)。
疏云。十地經說。十地分量小。廣如彼說。唯見百佛。見百味化佛。見百三千大千世界云云)。
佛土障(分量門)云。受用土十地菩薩所宜而現○梵網經說。盧舍那方坐蓮花座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攝論等云。初地菩薩百門。見百佛土。一國佛土三千世界三千世界有百億四天下四天下一化佛。三千界中有百億化佛初地菩薩百箇百億化佛一受用身。受用身大寶蓮花甜臺。花有百葉。葉即三千大千世界一受用身盧舍那。百箇百億化佛釋迦不離盧舍釋迦菩薩一受用佛坐千葉蓮花。乃至十地見佛極大。花葉無邊云云)。
上文云(出體梵網經言。盧舍那方坐蓮花座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即受用土云云)。
三身章云(諸門分別三身形量梵網經說。盧舍那方坐蓮藥乃至)一國一釋迦等。花嚴等說初地菩薩見百佛國。一國即是大千界○如是地見干。三地萬等。積數應知。乃至十地金剛心菩薩成佛時。究竟天上大寶蓮花相現。周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塵數量。此大千界。菩薩坐之而成正覺。彼所見佛身量難知(云云)。
上文云(因起果相門)初地見佛坐百葉蓮花。即是稱可百大千云云)。
廣章同之。
上生經疏上云。且如受用。為初地菩薩現○此受用佛坐百葉花。即是百億化佛一佛土也。此一佛土地前所見。為彼所現身稱彼土○初地受用身。稱百葉花。不不小。初地菩薩隨侍彼佛。小相稱○若至地。得千法門。見受用身坐千葉花。一一葉中百億化佛。其佛處坐小相稱。菩薩隨侍。身量亦爾○若第十地菩薩成佛時。必往究竟大自在天淨土中。大寶花王坐中而取正覺。此大寶花王量。等十阿僧祇百千三千世界十地菩薩坐中。大少相稱。況此所受用佛。彼佛身無量無邊。此處定在究竟上。如前所引論等文(文)。
金剛般若會釋中云。初地菩薩所見報佛坐百葉花。身稱花座化身不定(文)。
顯幽抄一(本)云。初地佛身量長六萬億由旬也。所居土量有解。解云。與百千大化國土等。與百億少化身土故。以大化大千界也。若第一受用土。與百個大千界等也。第解云。前言大化者。即與花座等。不定國土國土者未見量數(云云)。
心地觀經三云。受用身諸相好。隨機應現增減。為化十地菩薩一佛現於種身○如是十佛正覺。各生七寶菩提樹前佛入滅後佛成。不同化身經劫現。十佛所座蓮花臺。周遍各有千葉。一一葉中一佛土。是即三千大千(文)。
梵網經上卷云○見盧舍那佛坐百萬蓮花赫赫光明座上○我已百千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等正覺。號為盧舍那。住蓮花臺藏世界海。其臺周遍有千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為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座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餘九百九釋迦。各各現千成億釋迦亦復如是。千葉上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已為本原盧舍那佛(云云)。
同下卷云。盧舍那。方坐蓮花臺。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文)。
梵網經古跡下卷云。此中臺上是身所居。千葉即是所化部落。如仁王云。信忍菩薩百佛千佛佛。國中現百身千身。十地經云。菩薩入世千佛故。於此臺上別佛座。此千葉臺有說是座非也。上卷別說盧舍那座百萬蓮花赫赫光明座上故。住蓮花藏世界海。其臺周匝千葉。一世界。我為千釋迦云云)。
疏(善珠)上云○蓮花臺藏世界者。正明淨土。海者。喻淨土不苞不備義同於海。度論云。數此三千世界。如恒何沙一世界○雖在千葉中央臺上。而言在於世界海者。如化身在一閻浮州。言在娑婆。為一佛土二身遊化量各爾故(云云)。
疏(最)上云。方坐者。猶正坐也。蓮花臺者。即蓮花中實所附處也。其量周圍千三千界。此是座量。非國土量。花嚴所說蓮花藏世界者。即是所統之世界者。上有十二佛國土。七世界性。九方亦爾。是盧舍常轉法輪云云)。
問。於菩薩種姓一佛繫屬之類耶。
問。釋迦彌勒成佛前後可依所化眾生非熟耶。
論云。餘二身土。隨諸如來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時。諸佛各變為身為士。形狀相似不相障礙展轉相離為增上緣。令所化識變現。謂於一土一佛身。為現神通說法饒益。於不共者。一佛變。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爾。多佛久世間。各事劬勞。實為無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文)。
疏云。論自性身土至一切生故。述曰。第六三身諸佛身土所化異門。須勘佛地。此文一往佛地甚好。共中共實是多。見者謂於一佛身故。不共佛地論引泰勒菩薩根熟後等。又勘別抄。彌勒發心劫數長短。乃至廣說云云)。
祕云。論餘二身土有共不共等者。佛地第七。三師說。此同第三正義所論。彼論甚廣。今者略云。一切如來所化有情共不共義皆共。以一一佛皆一切。祿德智惠一切平等。同為拔濟一切有情菩提故。一佛所化有情一切佛。不共。以所化諸有情類本相屬故。是故如來底沙佛時。曾與慈氏同為弟子釋迦所有善根先熟。慈氏所化有情後熟。慈氏因先滿。釋迦後滿。入火光定令釋迦歎。超先成佛。佛入滅。言所應度皆已度訖。又契經說。所化有頂處化留一身。彼從彼彼來生此間。所留化身為說妙法令成阿羅漢如實義者。有共不共。若所化一向共者。何須多佛。一佛一切生故。若所化一向不共菩薩不應發弘誓願。曆事多佛修學大乘諸佛不應以己所化付屬後佛云云)。
太抄云。論餘二身土隨諸如來乃至共不共。然此論文。准大乘卷中。為除外難故。此文也。外難曰。其十方諸佛無邊斷故。今一國土出世。不有百千佛出世耶。答。然的化有共不共。若共乾。即百千諸佛同佛作一身一土而來化生故。此一佛一方諸佛事相離。由如大海水。如百水。皆至於海。若取得海一流水時。即是一切河中。今此亦爾。個佛時。即見一切佛也。乃至不共難知。若十地菩薩宜百千佛者。即百千佛變化個化受用佛而成化之。若十地宜見一如變化受用佛而成化之。其化佛亦然。有何所以。有情種姓或多屬一或一屬多。二由中然願力故。亦或多屬一或一屬多(云云)。
佛土章云。所化共者。時隨應諸佛各變為土。形狀相似此土眾生宜聞釋迦彌勒彌陀此等諸佛共變之。於不共者。一佛變。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姓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如底沙佛釋迦菩薩九劫等。故所化生有共有共不共云云)。
佛地論第七云。一切如來所化有情共不共義皆共。以一一佛皆能化一切有情福德智惠一平等。三數劫修行願。同為拔濟一切有情菩提故。一佛所化有情一切佛。不共。以所化諸有情類本相屬故。是故如來底沙佛時。曾與慈氏同為弟子釋迦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善根後熟。又觀慈氏行先滿釋迦後滿。遂於一處火光定。令釋迦見七日七夜不下一足。一頌贊歎。令超慈氏在先成佛。又佛將涅槃時。如是言。我所應皆已度訖。又契經說。涅槃所化現在非想非非想處此間佛地。留一化身潛住此界。先所受身涅槃。彼從非想非想來生此間。所留為說妙法阿羅漢爾時化身方沒不現。又諸經中宣說能化所化相屬決定。是故諸佛所化不共如實義者。有共不共無始時來種姓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菩薩成熟有情不決定。或共不共。故成佛已。或共化度。或別化度。若所化一向共者。何須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生故。唯應一佛常住世間教化眾生。餘佛皆應入永寂滅。佛亦不應化眾生令趣大乘。以無用故。但應化彼令得二乘入永寂滅。以易得故。誰有智者捨劣就難。然燈助日。是故所化一向共。若所化一向不共菩薩不應發弘誓願。曆事諸佛修學大乘。蘇達那等亦不應事多善知識諸佛不應以己所化付屬後佛如是等事皆悉相違。是故不應一向不共。雖一一有化一切有情功能。然諸有情於無緣佛不肯受化。亦不見聞。雖一一未來際常住世間教化無量諸有情類。而隨所宜現種種化。或現等覺或現涅槃。或名釋迦慈氏等。隨一化相所度有情言皆度訖。生非想者宜見釋迦化相得度。故留化待。亦不相違。若諸如來所化。何佛現前而化彼耶。諸佛皆有悲願力故。不可一化餘皆止息。但有緣時。後得智上各現一化。其狀相似不相障礙。更相和雜為增上緣。令所化如是變。謂見一佛為現神通正法如是不可思議。非唯識理不可解也(云云)。
同論第二云○一切不過涅槃。彼已證得。復何所少更求菩提涅槃。雖有寂滅安樂受樂。三菩提樂受樂等。無量功德○又若成佛能化無量所化有情出生死故。已成佛此能耶。無始時來從生法能化所化種姓相屬。不相屬者。即化能。是故如來種種方便。化諸有情令佛果。化彼所化云云)。
心地觀經三云。受用身諸相好。隨機應現增減。為化十地菩薩種現於一種身。或多菩薩一佛化。或一菩薩佛化(文)。
佛地論法師疏云。自下第二破前第一共之執。文中有四。初明所化一向共者。世間一佛教化不須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眾生故。唯應一佛常住世間教化眾生。餘佛皆應入永寂滅。二若二若一佛化生即是諸佛亦應不化二乘令其作佛故。言云。佛亦不應化二乘眾生令趣大乘而得成佛。以化生用故。三諸佛應化凡夫。令得二乘涅槃。今云。諸佛應化凡夫。令得二乘入永寂滅。以二乘果極易得故。誰有智者知化彼人成佛之時。利生之益。共二乘乃至捨易得二乘之果。就教菩提利益。如燃燈助日。無益日光耶。四是故下結所化一向共(文)。
忠安記四云。論或多屬一或一屬多等者(和上云)謂實有情唯屬一佛。佛唯化其有情。然且為顯少多義故。如變化身受用身亦復如是云云)。
演云。所化共者至展轉相為增上緣等者。意說。共化謂菩薩後得智上同界時各現一化身土。其形相似不相障礙。更相和雜為增上緣。令所化識變現。謂見一佛一一見佛為現神通正法等。猶如大海水。百流皆至。雖見一水。其實有多少和雜。今亦爾。雖見一佛一土等。其中亦佛土各雜。今見一佛等是增上緣也。如等不可思議。非唯識理不可能了(云云)。
西明疏云。於不共者或一或多者。此釋不共。謂於不共所化一佛變。所以者何。有情無始法爾繫屬。或有情屬於一佛。或有情屬於多佛(云云)。
顯幽抄本云○問。如何須共不共化。答。眾生於餘緣。即設餘佛共化有情有情發心。故名不共化。釋迦佛。有時長者家。長者一婢不喜見世尊世尊狹故。問。地前者其婢都不發心。故知無緣不得言。此婢使阿難有緣。其阿難輪王。說十善法其婢使發心輪王收將為寶女故。又釋迦彌勒底沙佛佛現人(云云)。
三身章決擇抄云。章變化共不共者。望前化生所現之身。名共不共。若有情一佛者。此化身不共。若有情屬多佛者。共所現身名之為共。即百千佛共化一生。百千佛身共在一處。而一身不相障礙。談實各別。如疏燈明遍似一身名之為共(云云)。
顯揚論八云。於三千大千世界俱胝贍部時顯現如來變化(文)。
興疏五云。梵云俱胝。此云億。昔來諸師解。釋迦所起化佛如來化。若化此解於三千界一佛所化之身。所餘如來無起作之義。若爾。便有諸佛本願平等過。西方諸師云。十方世界所有化身。皆是諸佛所化現。更相攝和合似一。雖此解。遠成唯識。故彼云。佛變化身所化生有共不共故。或有情屬於多佛。或有情屬於一佛。既爾。可言佛變化身未必諸佛皆同反現。根緣繫必屬有差別云云)。
對法抄八云。又能化所化無始時來。法爾道理有相屬者。不相屬者。故初成化彼所屬。不相屬者即不迴心又不教化云云)。
  最勝疏六云。問。若云何藏經等云。彌勒釋迦發菩提心賢劫經云。釋迦精進故。超彌勒十劫在前成佛。答。為所化生根前後故。二菩薩云云)。
無性攝論第十云。論曰。諸佛事相雜。猶如大海水。我已現當作。利無是思。釋曰。此頌顯示成熟甚深諸佛事相雜者。謂諸如來所作一切利益安樂有情事業。展轉和合成一味。不可分別。問。此事如何等。答猶如大海。眾流所歸水一味。不可分別一切同作魚等饒益(文)。
顯幽抄云。言受用身者或同或異。如菩薩初地時。此一菩薩曾與多有緣。令無量佛各變一相分身同在一處。今為個。第一受用同化。初地菩薩諸佛所變受用身土同也。若初地菩薩各各別與個受用有緣者。今佛身各異。受用身各居一淨土。他有緣菩薩也。即身定異也。故受用身土亦異。餘九地能化九望受用佛准知也(云云)。
法相要覽二云。又一眾生屬多佛。又眾生一佛者。約化相說。不取報佛。若約報佛者。何一佛所化者。佛初發誓願時。初所化人何時至位耶。能化成佛方得化者。三劫時化何人耶。若得化者。已所化人至十地位。何能化成佛時。顯化相身。自所變化人盡登十地故。凡夫人。何比緣顯化佛身說。若不現者。闕化相德。是故皆一眾生一佛者。依化相佛說。非報佛。又眾生釋迦佛。又人生釋迦彌勒等。一一化佛十方法佛所變化佛故。約實佛說一一佛皆屬一切眾生一一眾生一切佛故。據化佛說(云云)。
顯幽抄云。下有共不共。以四門分別。一若有情一佛有緣有情居三千界住。其能化佛身還獨受佛身子居三千界有情。二有情與多有緣。若有情同居三千界住。其多各變一相分身密今一處一化身。佛身三千界有情。若萬個有情萬個有緣。其有情各居三千界萬個三千。各一化身。佛化有情也。若有情有情有緣有情各居三千界。其個佛亦反多佛。各據三千界住。其多佛令為一身共化有情。其多佛分各各其相攝不相障礙故。問曰。有情有緣。但與佛各變一佛三千界住。共化有情得何要各各一佛共化也。答曰。有情但要佛身得。不要各各多共有情也。其佛上自不同出世。何況多佛三千界共化有情也。即聖教云。二師不並化。故菩薩等。故知但約有緣即化(云云)。
度論第四云。問曰。菩薩幾時能種三十二相。答曰。極遲百劫。極疾九一劫釋迦牟尼菩薩一劫行辨三十二相。如經言。過去久遠弗沙有二菩薩一名釋迦牟尼一名彌勒弗沙佛欲觀釋迦牟尼菩薩心純淑未○又彌勒菩薩心已純淑。而弟子未能純淑○問曰。釋迦牟尼菩薩何以心未純淑而弟子純淑。彌勒菩薩心純淑而弟子未純淑。答曰。釋迦牟尼菩薩饒益眾生心多。為身少故。彌勒菩薩多為己身。少為眾生故○(已上迦旃延子義也下論主破也)言釋迦牟尼菩薩心未純淑。弟子心純淑。彌勒菩薩心純淑。弟子心未純淑。是語何處說。三藏摩訶衍中無是事。此言出汝心。汝但見釋迦文菩薩於寶窟中見弗沙佛。七日七夜以一偈讚。彌勒菩薩亦種種讚弗沙佛。但波陀經不說。汝所不知。無因緣故。汝便謂彌勒心未純淑。如是皆為違失(云云)。
問。二乘無漏後得智緣變化身生耶。
問。變化土淨土云義以何事證之耶。
疏云。論此諸身土至俱無漏。述曰○若變化土本質穢唯無漏。若隨彼二乘無漏心所變即無漏。然彼此事。彼無漏狹。不能身土等。若隨彼二乘有漏異生所變有漏。皆通穢。或二乘等後不能緣。即有漏。通染淨。如螺髻王舍利弗等所見異故(云云)。
祕云。疏本通質穢等者。所變質似染名穢(云云)。
蘊云。疏隨彼二乘等者。此有二義。初說。二乘無漏後得變身土等。不然。如十六心相見道。但能現前所取。及加行不能廣緣諸法。後義為正(云云)。
  太抄云。二乘解。第一云。謂若隨彼二乘乃至有漏心皆通穢者。此意說。即約後得智少他能變土也。謂若二乘第六識無漏後得智所變者。唯無漏。通穢。然二乘後得智中。緣事狹少。能少時後得智中獨緣事也。不能多時緣事。即二乘無漏心中。多發緣四諦故。又能緣事者。多分即與四諦事合緣之。無漏後得智也○二云。或二乘人全無緣無漏後得智二乘有漏心中所變土。有漏。通穢○然許二乘有少緣事後得智勝。即前為勝(云云)演意同之。
演云。疏然後得無漏此事彼無漏狹不能身土等者。此有解。一云。謂若二乘第六識無漏後得智所變者。唯無漏。通穢也然二乘無漏後得智緣事狹少。不能多時緣事二乘無漏心中多分緣四諦理。緣事者。即與四諦理合緣之。無緣事後得智。二云。二乘人令無緣無漏後得智。即二乘有漏心中所變有漏。通穢。如淨。舍利弗見穢。或指按地。令三千界清淨。其餘異生二乘等。隨所變土皆淨。即是八地已上菩薩。第四神王也(文)。
要集云○問。舍利子等見穢不見淨。螺髻不見穢。如來是指按地現淨。令舍利子云何淨土。答。如來為深舍利子疑。現化土令見化土。令見除疑。難云。由神力既得淨。何非由佛得見螺髻真實受用土。解云。智行未成。縱佛加被不得地。此亦如是。未能越分見實土也(云云)。
義所引同之。
第一云(如第一抄)。
佛土章云(如第一抄)。
無垢稱疏同之。
賓記云。有二說中。初說章主正義。二乘緣事後得故。不能變淨土。問。何故不緣事耶。答。緣事差別難故。二乘智力故不緣之。證理後起故。前為善。又本有云。此云云)。
總聊簡章云(如第一抄)。
說無垢稱經第一序品唐譯)云。爾時舍利子成神如是念。若諸菩薩嚴淨故○佛土雜穢若此。知其記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世間日月豈不淨耶。而盲不見。對曰不也。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言。如是眾生罪故。不見世尊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子。我土嚴淨而汝不見爾時持髻梵三語舍利子。勿是意。謂此佛土為不嚴淨。所以者何。如是佛土最極嚴淨舍利子言。大梵天王。今此佛土嚴淨云何王言。唯舍利子。譬如化身自在天宮有無量寶功德莊嚴我見世尊釋迦牟尼佛嚴淨有無量寶功德莊嚴。亦復如是舍利子言。大梵天王我見此土。其地高下。丘陵坑坎毒刺砂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持髻梵言。唯大尊者。心有高下不嚴淨故。謂佛智意樂亦爾。故見佛土為不嚴淨。若諸菩薩諸有情。其心平功德嚴淨。謂佛智意樂亦爾。便見佛最勝嚴淨爾時世尊知諸大眾懷猶預。便以指按此大地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百千妙寶莊嚴。譬如功德莊嚴無量功德莊嚴土。一切大眾未曾有。而皆自見座蓮花(文)。
維摩經第一佛國品羅會譯云同無垢稱經說)。
梵網經古跡下云(太賢有說。唯四善根淨土。理未必然。淨土經說餘亦生故。處隨異見。猶如四識等事異。鶖子所見山河螺髻王變寶土故(文)。
佛土章云。持髻所我見釋迦佛土嚴淨有無量寶功德莊嚴。亦受用土。持髻乃是第八地故(云云)。
問。雜引生何耶
論云。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緣雜引生故(文)。
疏云○三性識之分。不必皆同。性相別故。有漏等勢分轉故。不順理故。不有引相與見分。相必能令同。如鼻舌身識與彼分必性。故與見非性同。見相分中三性因緣雜引生故。不可性。作用別故。性不可同。如無漏緣使等有漏虛空等能緣心三性。相生唯無記。香等三境無記。能緣之三性等。若皆純種一性者。三境無記。等言應不成失。不可說約第八所變無記三識所變三性。二境亦爾。三識所變三處攝故。應言通三性。諸論文故。虛空非擇例亦應然。故見分不必性。性別既爾。等識相或見分同。或見分異。類此應知。亦不定故。若分與見分等亦同。便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別。既三科別。明知見分等不必皆同(云云)。
太抄云。疏如無漏緣狹等。有漏者。使即是煩惱也○如有外道邪見見佛之時。即向外道邪見不善心。緣佛之時所變現相分。分是善性。從本質判性。又有漏。能緣心不善性攝。同有漏言。三性別也。又解。若外道邪見人起嗔見強成緣佛之時。雖本質無漏。此外道所變起親分。分從能緣心以判性。其分亦是不善性。是有漏。能緣之心亦是有漏。此解即與無漏心上分。分是無漏。能緣之無漏也。疏緣虛空等能緣心三性分唯無記。解云。此約任運心。緣虛空故。故能緣通三性所緣相分唯無記。然大乘虛空非擇滅即是勝義無記。其性能緣虛空等心即通三性云云)。
義演云。論等相不必皆同等者。疏雖具釋。談者猶迷。要令易脫。先須問起。問云。有漏識所變分同識是有漏所變分識是善性不善無記為難准知。故論答云。等識相○雜引生故。應說能變三性分唯無記者。謂各從自名言三性種子雜引生故。由斯香味觸三雖是無記不妨。鼻舌身三通於三性。其第六識二識亦准知。許境通無記故。又末那識種子第八識成因緣。與所生果必同無記。若不爾者。第七無記所攝。如何與八得成因緣。故知見相必性○疏如無漏緣使等有漏者。如菩薩後得智有情煩惱。不妨見分無漏分是有漏。使即煩惱也。疏緣虛空等者。解云○然大乘中記虛空非擇滅即是勝義無記。其能緣心三性等。此意見相分不性所以(云云)。
肝心云。無漏緣使等者。即無漏緣煩惱也(云云)。
要云。純雜義解由增劣不同。但依親分說。若依影質復說。不同影中自地變。純通力引。雜非通力。中八現純。緣種雜(云云)。
濱云。純雜義解等者。如論云○解云。若雜分若境與心性同地者。名純。若不爾者。名雜也。八現純音第八現行境名純。唯緣自地故(云云)。
要決云。解云。若非通引第八即是純也。見相分俱同繫故。若緣種雜以界繫別故(云云)。
記云。又純雜義解由增劣不同等者。謂增劣不同而解釋純雜之義者。但依親分而說純言也。濱法師云云)。
百法論玄贊云。唯善。相通無記虛空非擇滅(文)。
第一云。今又助釋。言帶質通情本者。如有無漏互相緣相。如第七緣八。無漏分從見是善。有漏從質即是無記餘准此知。故云帶質是情本。又設有質。相與見分或隨不定。為無為漏無漏。准義思之。若依本釋。漏無漏等互相緣時。即第四句云云)。
問。安惠論意佛果位可許分耶。
第一。第四。第五。第八等抄。

論第卷本文抄四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