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同學鈔第三目

輸入者 彭忠琴

種姓義上
大乘經
莊嚴不定
瑜伽五姓
眾生界增減
大悲闡提
瑜伽
成因不成
涅槃理性
無姓真理
楞伽第五無姓
五難六答三方
有無

第一同學鈔第三

種姓義上

大乘經

問。三乘種姓不定者。聞大乘經。可二乘果之類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此類者。三乘種姓。既不決定。設聞大乘經。何必發心耶。依之大品般若中。五百所。久修前五波羅蜜。六十菩薩。聞般若深法。證羅漢果。(云云)撲揚大師。引今此文。然實亦有聞於大乘即求小者。(云云)若依之爾者。樞要中。引善般若說。有情類。雖未已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云云經文無諍不定性人聞大乘經。必發心見。如何。
答。不定性人。雖三乘種姓大乘種姓最上殊勝。既種姓內催外具發心緣。根機純熟之時。何聞大乘。不發心耶。此時若不發菩提心者。發心何日耶。善般若說。足為誠證。由之撲揚大師。引此經文。聞大乘經即發菩提云云)但至大品般若六十菩薩者。若是說定性二乘歟。大乘種姓。何奉仕諸佛。僅修前五波羅蜜不修習般若波羅蜜耶。爰知。定性二乘發心菩薩也。彼戒經瑜伽持等中。非菩薩種姓發菩提心。名不決定發心云云般若經六十菩薩者此類也次於釋者。正披全文云。法華會所。大分為彼退大聲聞故。聞大後退求小果。然實亦有聞於大乘即求小者。何以明之。故大品經云六十菩薩般若。成阿羅漢云云)意云。法華大為退大聲聞。故趣小果人退大乘。然聞大乘。有得小果之類。即大品經所說定性類六十菩薩也為言。非謂不定姓中亦有聞大乘求小果者歟。

莊嚴不定

問。付五性廢立。且莊嚴論種性品。可不定種姓耶。答。樞要中。引莊嚴論。證五種性。故說之歟。付之大師所釋。披莊嚴論之說。有性之中。列三乘差別無性中。出時邊畢竟類唯四種種性。全不明不定性耶。若爾同勝鬘經。可種性之文。是以惠日論中。莊嚴種性品。不不定性云。如何。
答。莊嚴論五種性者。非唯出今樞要法華玄贊唯識本疏。其旨一同也。誠說有性無性種姓體之處。雖無明不定性之文。不定性下述種性類。明出不定種性人如云決定不定不退退墮。遇次第四種也。既舉遇緣退墮之類。寧非舍利弗等退類耶。爰知。上出種性不同雖列三乘有性無性類。有性中兼不定姓。下明種姓品類。開不定種性人也。一論始終。許不定種姓故。為五種姓證歟。但至慧日論者。彼人意。莊嚴五姓。全同楞伽云云)為難彼義。且一文。而破之歟可思之。

瑜伽五姓

問。瑜伽論中。可說五種姓耶。答。樞要。本疏說五種姓云云)付之大師所釋。披本論前後。十一聲聞地。說有般涅槃。無般涅槃類。六七決擇分。明四種姓。三七。五二卷。亦同種姓。更不不定姓。若爾以瑜伽論。何備五種性證據。耶是以(傳教大師。)瑜伽此文(云云)如何。
答。誠雖一處而列五種姓一論下。明說五種姓本地分中。說有般涅槃。無般涅槃二種補特伽羅。其中般涅槃種姓中。可種姓。故三七并五二兩卷。說三乘定姓及畢竟無姓。六七卷文。明聲聞菩薩不定無性四種種性。按前後文明有五種姓。況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各明三乘法爾種姓。是三乘定性也。第八卷中。明迴向菩提聲聞。是不定種姓。又菩薩地文。說種性補特伽羅等。畢竟無性人也。總一論下。明說五種姓。由之佛地論。由法爾種姓。列五種姓畢。如餘廣說其相(云云)如餘論者。即瑜伽論靖邁師。指瑜伽下文。辨五種姓釋也。最澄等所難。不詳論文始末。憖致此難也。

眾生界增減

問。眾生界增減耶。答。宗家意。有小分減義。但增義也。付之不增不減經說。眾生界增減(云云)如何。
答。宗家意。定性二乘有無灰斷。是小分無減義耶。但於不增不減經者。談眾生界真如理。不遮眾生界事相一分減義也。是惠日論等意也。別抄云。不增減經云。眾生界不增減不生滅者。知畢竟涅槃者。定性無餘依。彼經應言眾生界減。解云。彼經約眾生界理性。而言真如增減故。又解。彼云眾生界不增減。而不說云眾生不增減。界言總說眾生界際。非約眾生而說。故不相違云云瑜伽抄同之。
惠日論云。

大悲闡提

問。宗家意。可許大悲闡提菩薩成佛耶。答。先德二傳。一云不成佛。二云成佛。付二傳共有疑。先付不成佛義。三祇四依行久積自利利他功德已備。何虛修因不得轉依果耶。設雖大悲菩薩。何廢酬因感果之理耶。況龍樹智論中。以文殊觀音等。名大悲菩薩而見餘論說。彼等過去正覺說。此豈非大悲菩薩成佛證耶。是以見玄贊所釋或云觀音久已成佛不捨菩薩行故。示為菩薩。或述驗此普賢。久已成佛示現菩薩。次付成佛之傳。夫大悲闡提菩薩者。答大悲深重之意樂。發盡眾生界誓願眾生無盡願力何有息。由之大乘經中。等畢竟無性。立似闡提稱。定知。無成佛之期也。是以樞要中。大悲菩薩。無成佛期(云云)兩方有疑如何。
答。闡提菩薩成佛成佛先德二義取捨難辨。但可成申成佛之義也。凡大果不獨感。要由萬行萬行不空修要待大果。所以圓滿。莫不成熟四智心品種子。由能熏熏發故。漸轉劣品齊後後勝品。因位功德漸增。金剛喻定現前。斷佛果微細障。引極明純淨本識。故行滿足。圓滿者也。就中有熏習位。功德進。而闡提薩埵第八有漏故。受熏習。受熏者。何不至圓滿佛果。豈留因位未來際耶。是以見論文云。此四種性雖皆本有。而要熏發方得現行因位漸增。佛果圓滿不增不減未來際云云)但至闡提名者。凡此菩薩。依盡眾生界願。永不捨菩薩道故。內雖成就四智菩提尚立闡提稱也。謂自受用成道。必往大自在宮受職灌頂儀式。而闡提菩薩緣起道理令然。鏡成事二智。雖任運現前。不學成道儀式。不唱智處城覺。故名菩薩也。故維摩經中。雖佛道法輪。而不捨菩薩云云)既未來際不捨菩薩道故。談此道理處云不成佛也。
尋云。宗家釋中。全無成佛釋。此義亦信者歟。是一。又若成佛者。剎那剎那進故文。何除大悲菩薩耶是二。又論七云。彼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宮菩提故(云云)又云。彼雖必往大自在宮等(云云)准此文。頓漸菩薩。皆往大自在宮成覺見。不唱智處城覺之類者。豈不違此文耶是三。今云。先可云有闡提菩薩成佛之釋之難。未知其旨。功德進故。自然成佛之義。同餘菩薩。何別論之耶。得闡提名之邊。皆談菩薩願力故。不成佛云也。論中。說大悲菩薩相處。全不可有成佛之文歟。唯除大悲盡生界願者。闡提菩薩不捨菩薩道故。曰菩薩也。雖然第八既成無漏畢。無熏進之義故。剎那進之文。除之也。同餘佛果。雖不可別論之。願力之邊。尚菩薩故。說八地已上功德進之義。除之歟。彼必生在者。諸頓漸菩薩。有成道儀式。必往自在宮。百劫修千三昧。千劫威儀菩提說也。闡提別事也。故自此文中偏可思之。
尋云。宗家所釋。全無成佛釋。立成佛之義誰人信之哉。次若成佛義燈中。剎那剎那進故。文除大悲菩薩如何。次雖成熟四智菩提。不往自在宮云事非明頓漸二悟菩薩。雖列。皆往大自在宮。坐大寶花王座。成等正覺見。故論七云。彼必生在淨居天大自在宮菩提故(云云)答。先無成佛之釋云難。未知由來。功德進故成佛義。同於餘菩薩相。說之釋之諸文。皆可判成佛之旨也。唯除大悲盡生界願者。談願力邊也。若不爾者。只可云唯除大悲。何別云盡生界願耶。或大悲菩薩第八。成無漏故。不受熏也。故進之義。故除闡提菩薩闡提菩薩不捨菩薩道故。尚除之也。須同餘佛果不論之。依願力尚名菩薩故也。彼必生在等者。談餘菩薩也。闡提別事也。大悲菩薩。非此能。願力殊勝無成道儀式也。
成佛成佛二義大旨注之。委細後可思之也。
又不成佛義云。闡提菩薩源出楞伽經說。而說若諸眾生涅槃亦不入。全不許成佛之旨。爰知。別有大悲闡提種姓。異餘菩薩云事。然則盡眾生界願。更無圓滿期。不涅槃之誓。獨菩薩種姓被催。雖修三祇行。願力被拘。不得四智菩提也。是以樞要云以眾生界無盡時故。無姓有情。不成佛故。大悲菩薩。無成佛期。義燈云。唯除大悲盡生界願。十地滿已。可進(云云)加之惠日論中云。盡眾生界故。常不作佛。撲揚大師大悲菩薩成佛故。凡宗祖師。舉成不成佛之義。五性家。誰人疑之耶。但於酬因感果之難者。既由深重大悲起盡生界願。若許成佛者。又背酬因感果之理。不成佛之傳還順因果之理。度論說此義證也。彼論中。觀音文殊等。雖修行滿。依悲願力。久住生死。不取正覺云云)何為難耶。但諸教中。觀音文殊成佛者。更非難。觀音過去正法明如來未來普光功德山王佛文。文殊歡喜藏摩尼寶積佛。今種上智尊王佛(云云)若實成道者。何再成覺耶。明知。大悲菩薩利生三世中現八相作佛歟。玄贊所釋。且施設。云久成佛也。對前作佛菩薩故。云示現菩薩歟。
尋云。大悲闡提菩薩。留何位耶。若金剛心者。既斷佛果障。其第二念。豈非解脫道耶。況以分段實身。利生。是殊勝大悲也。八地已上。以化身利生。望餘菩薩有何勝能耶。況金剛心已前。往大自在宮威儀。若不成佛者。何威儀耶。加之金剛心一剎那也。何至彼位。未來際耶。若不至金剛心者。更留何位耶。就中因成果不成句取之。知。因位分齊究竟云事。
今云。料簡非一。且金剛心留也。成果不成之句。十地滿已之釋。以為其證。雖斷佛果障。願力有限。不昇佛果。不至解脫道故。不捨異熟識也。但佛威儀不學之歟。可成佛之人。學其威儀闡提菩薩。何此義耶。可尋。次若留分段分段業因盡。聖者不造新業。何等餘菩薩耶。次金剛心一剎那者。顯究竟時節。依別願力。雖已圓滿究竟。窮未來際不可疑耶。
又尋云。大悲闡提菩薩第八識。受熏否。受者功德可增。論釋佛果云。彼能熏。便非圓滿。前後佛果。應勝劣(云云)疏釋此文云。更增新種便非圓滿諸佛勝劣功德多少故(云云)准之熏習。必進也。若不受者有漏第八。不受熏耶。今云。熏習必進者。是通途理也。大悲闡提是別事也。不至佛果圓滿位故。雖有熏習。由別願力。不進佛果論疏文存不圓滿位有熏習之義佛果受熏。非圓滿極位云也。闡提菩薩。居因位圓滿故。受熏。無失。此事甚可學也。
菩提院云。八地以上菩薩。入生空滅定之時。雖無熏習。既進義。別解脫戒思種無心位。既進義。准之可增之處雖無熏習。進不可增位。雖有熏習。不增也。仍有熏習。必可進云事未定也(云云
此事設不可然。無熏習位。尚依定前熏發進。況有熏習時。定可進也。此為。重難。不為潤色。
答。大悲闡提所至。料簡非一。且金剛心也。住十地滿已釋。有何疑殆耶。因位至極。名金剛心。轉進故。任運流至。設雖眾生界未盡。蓋佛陀威儀。雖至金剛心一念願力被拘。未斷佛果障。不至解脫之故。又不捨異熟識也。次若分段分段業因盡。聖者不造新業。何未來際耶。設至八地已上。不成佛利生。何異餘薩埵耶。次金剛心一剎那者。顯後位究竟時節。雖爾不遮一剎那圓滿了。依別願力。度度起之。窮未來際而已。
又尋云。大悲闡提菩薩第八識。受熏不。更者。功德進。受熏習必增故。論釋佛果。彼能熏。便非圓滿。前後佛果。應勝劣文。疏釋此文。更增新種。便非圓滿諸佛勝劣。功德多少故(云云)此則存熏種子。必進之道理也。若不受者有漏第八識。不受熏者。大違性相如何。

瑜伽

問。瑜伽論中可說闡提耶。答。第五無性中。不說之也。進云。要云。瑜伽楞伽二種云云)付之。大師所釋。披本論說。列五種姓。唯說畢竟無性。不說善者如何。
答。先德消文其意非一。或瑜伽心。第五種姓中。雖不列善。第一四中兼說之。故下文云。瑜伽據理。五性類別。縱善者。入前性中。據用雖無。種體有故。大悲善。即是第一。或第四中云云)或上楞伽但說具前二性有性闡提莊嚴通說有性無性二種闡提述畢。結云瑜伽楞伽二種善。豈非文誤耶。依之改云莊嚴楞伽也。或云。今云。難初義云。見文次第。述第五姓了。此釋。何云爾耶。次義頗受歟。

成因不成

問。要中付於五種姓分別因果成不成且果成因不成句體。何物耶。進云。要中善者也。付之。凡善者。有性者暫善根也。當必修因。遂定至果。是以談現。因果俱不成。故應是俱非句。論因果俱成。何不云俱句耶。更指何時為果成因不成句體耶。若爾三乘極位者。可為此句體耶。
答。四句廢立義門宜。何強難其義齊。況思酬因感果之理。因在前果後。故現可有之。因無故云不成。當有其果故。為果成也。所望各別。何強疑其不同耶。因於現論之。果付當判之。有何失。

涅槃理性

問。掌中樞要中。依諸論說。立五種姓。爾者涅槃經一切眾生佛性之文。何會之耶。進云。涅槃理性行性中小分一切云云)付之二釋俱有疑先付初釋。總所說佛性。云首楞嚴定佛性。全非理佛性。別尋所引經文。述悉皆當得阿耨菩提明說佛性解釋之旨豈叶經文耶。
次付後釋一切眾生佛性之文。廣兼所有有情心者。悉皆當得之說。僅簡草木非情如何。
答。樞要會釋。非一文。是釋別別文也。經上文云。一切眾生佛性如來常住變易云云)是指常住理性佛性也。故會之云涅槃理性也。下文說乳酪等譬喻畢。眾生亦爾。悉皆心。凡心者。悉皆當得阿耨菩提。以是義故。宣說一切眾生。悉佛性云云)是說佛性也。及行性少分一切者。會此文也。今此二會釋。源佛地論說。彼文云。雖諸經中宣說一切有情之類。皆佛性作佛。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等(云云)故云首楞嚴定佛性。述凡心者悉皆當得。是依佛性論之。為初會釋非難歟。就後釋經心者。是非六識八識等心。是指無漏種心。故別抄云。此約有大乘無漏不定性無漏種而言。不說言一切心者。皆得成佛。經意祕密。故不相違云云經文無漏一切眾生皆得成佛少分一切也。
此事遂不可存之。可知別義耳。

無性真理

問。無性有情所具真理。可名佛性耶。兩方。若名佛性者。事理必相依。相性非一異。而無性有情全闕三乘種姓。何以彼真理佛性耶。依之淄洲大師。以無性真理。不名佛性釋給。若依之爾者。樞要契經一切眾生佛性之文。據理性說。(云云)知。無性有情佛性云事。
今云。無性真言。或名佛性。或不名佛性。可有二義門也。則惠日論下。許二門也。上文云。故知。無性煩惱覆真。佛性。非必行性者。無性有情覆藏煩惱。名如來藏。故以所覆真理。名不空如來藏。即名佛性也。是以涅槃經中。就佛性一切眾生佛性也。又說非佛性牆壁瓦石無情之物。知。有情中。不具佛性之人云事。或雖具理性。既無行性故。不名佛性成佛顯理之義故也。即依此義會經云。瓦石全非。故對生簡。眾生無者。且隱不論(云云)意云。非佛性中。舉瓦石者。且說全非佛性之物也。無性二義門。其不名佛性之門。且隱不論為言。全非之全字。且隱且言。有深意歟。
或具理有性或具理非無性或二皆無瓦石。
答。凡無性有情。不成佛故。現涅槃法。故不名佛性種性人。顯真理之時。無分別智之前。無性真理顯現。望有性人。顯無性真理。名佛性也。慈恩淄洲解釋。各存一邊。仍無過失。
難云。有性之前。理體一故。無性真如。名佛性者。非情之理。與有情之理是一也。豈不名佛性耶。若名者。違惠日論。彼文云。瓦石全非(云云)如何。
會云。涅槃經七云。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無情之物。是名佛性云云)惠日論云。瓦石全非。故對生簡。眾生無者。且隱不論(云云)以無性真理。名佛性非情覺知義故。不名佛性。故且簡之也。

楞伽第五無性

問。付五種姓廢立。且楞伽經第五無性。為畢竟無性將如何。兩方。若說畢竟無性者。披楞伽經說。尋第五無性。出大悲類。未舉畢竟無性。依之樞要楞伽有性。淄洲判楞伽五姓皆是性。若由之爾者。諸乘章中。第五方是人天之乘(云云)是豈非畢竟無性耶。
答。凡楞伽說五種姓。其說非一。第二卷一切佛法品初文。說五種姓三乘不定善。大悲也。今樞要法華玄贊。云楞伽有性此意也。第八卷化品中。說五姓三乘及非乘。諸佛無量乘(云云無量乘者。不定姓也。非乘者。非三乘種姓故。指畢竟無性。為非乘也。章釋指化品文也。非相違

五難六答三方

問。瑜伽論中。以五難六答。成有無有情。爾者為大乘實義。當如何。答。可云。大乘實義也。付之分別部立有性薩婆多無性。有五難六答。誰知不載彼難答耶。是以見佛性論說明。兩部諍論五難六答。其文勢全同瑜伽。定知瑜伽論隨轉彼義云事。況天親論主分別部。成悉佛性之義。若慈氏本意。許無性有情天親豈難之耶。加之五難六答中引阿含經為其證。若大乘實義者。何引小乘經耶答。宗意依五分瑜伽誠說。立一分無性宗義誰人以瑜伽文。為隨轉小乘說耶。是以見瑜伽本論前後。聲聞地以六種相。明畢竟無性。至下決擇分。牒本地分說。作五難六答。委成立無性人。明知。慈氏本意。云事。但佛性論所引兩部所諍五難六答。雖同瑜伽。更不可同彼此。若強義同故小乘義者。涅槃經等述悉佛性之旨。同分別部。豈以彼經說為隨轉說耶。爰知難答大旨雖同。小所說異也。例如唯破有不相應能破。況有部修得佛性瑜伽說法佛性。彼此遙異。豈同彼部耶。次佛性論天親所製也。尤可翫五種差別之旨。既立悉佛性之宗。頗非世親本意歟。以知家依三藏任自所解加增此詞。次五難六答中引阿含者。設雖小乘經何不為證耶。彼如七八二識教證解脫阿含等說就中惠日論會他師此難云。阿含之名小通稱(云云)若依此義所引阿含大乘經。彌非難歟。
私云。佛性論小乘兩部諍論且朋分別部意。破有部義也。分別部許第一義理生諸法故。朋彼佛性。不遮瑜伽佛性有無。說種姓差別也。可思之。
問。付瑜伽論所說五難六答。旦教理並違答中教者。大乘經歟。當小乘經歟。兩方若若大乘經者。佛性論中。標又阿含說。引今此種種界性文。既云阿含說。知小乘經云事。況樞要釋教理並違答。即唯識云。有性法爾云云)退見今論第二卷。引契經說。一切有情無始時來。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云云)本疏釋此文云此即三乘通信之經(云云)又次上文。云。大莊嚴論亦引此經(云云)而莊嚴所引界經同瑜伽也。若依之爾者。五難六答大乘實義一云事信耶。依之慧日論大乘經云云)加之顯揚論中以五道理成立種姓差別。則載瑜伽此文。而彼論云。種性差別大乘言教。是如來說(云云
種種界姓文。是界經說也。唯識疏指之云。此即三乘通信之經。毘婆沙等前分。亦此文(云云)既云三乘通信經。豈大乘教耶。又小乘論此文。知非大乘經。云事。設雖小乘經。何引不大乘實義。如七八二識理證。皆引共許教也。慧日論釋。寶法師以云。阿含說。五難六答非大乘實義云云)乘此義阿含之名。通大乘經。豈以云阿含。定執小乘經耶為言。非云所引經實是大乘歟。次顯揚論。第卷初云。種姓差別大乘言教。是如來者。指楞伽無上依等大乘經說。下文答。云何種姓差別五種道理之問。諸有情界。種種非一。有情界等者。既引界經。是小乘經也。先後引別別經。不可為難耶。
問。瑜伽論中。成無性有情。出五難六答。爾者第一教理並違答義。如何釋之耶。答。經言。諸有情類。種種界乃至劣界性(云云無性有情違此經說。無性即是劣界故也。付之教中說妙界性。其義作一准。或以聲聞乘性對菩薩。名劣界。或二界相對。以欲界劣界。今經文所說劣界性。何必無性有情耶。依之本論下文以欲界劣。顯揚論劣界外。般涅槃之類。爰知。劣界者。非無性有情云事。是以震旦師。二界相對。名劣(云云)如何。正見本論下文下明縱不成答。無般涅槃劣界者。安住如是劣界中(云云劣界者。無性有情云事。源出慈氏所說。誰人疑之耶。爰知。闕三乘種人。名劣界性。三乘種姓者。名妙界性也。若三界差別分別劣者。一切凡夫三界種子。併可通二界性歟。若爾妙。為各別種姓。頗似無由。但至顯揚論文者。既顯揚瑜伽支分故。為釋瑜伽文。出有般涅槃般涅槃人。令知有性無性人歟。次瑜伽下文。是別事也。以三界。為三生配立也。不釋今文。何為難耶。就中云三生。未云界性。旁不相違也。

有無

問。宗家意。為定性二乘。引華嚴經補處菩薩下生事。爾者所說辟支佛者。麟喻部行何耶。答。或唯云麟喻。或云通部行也。兩方。若麟喻者。麟角名言。表義。三千界一出之類也。既云諸辟支佛。述多類並出之義。知。非麟角獨覺云事。若依之部行者。宗家處中。引此經文。證麟喻不見佛之義。知。不通部行也。況樞要中。引為定性證耶。
答。任一邊難勢。可成申唯限麟喻一類之義也。部行獨覺通定不定性。若通並出類。何引為定性證據耶。玄贊引之。證麟喻獨覺慧日論。補闕章等。其意一同也。更不可異求。但至諸一字者。華嚴經文。一切補處菩薩閻浮下生瑞相十方世界三世諸佛下生之時。種之相。無盡不說故。或處覺光明忽涅槃。或不覺之遠移方。總盡此等類。云諸辟支佛。出覺不覺之類也。非云一世界中。補處菩薩下生時。有覺不覺辟支佛。不限釋迦不限慈氏。不指此界。不指彼界說諸補處下生之相。故無其過歟。
類之義。如彼短釋。可之。
問。宗家意。為定性二乘。引華嚴經補處菩薩下生事。爾者所說辟支佛者。麟喻部行中何答。有多義。或云麟角或唯云部行。或通類也。兩方。若部行者。宗家餘處。引今此經文。證麟角獨覺不見佛之義。加之當要中。引為定性證。若部行者。為不足。若麟角名言。表義。而既云諸辟支佛。述多類並出旨。知。非麟角類也如何。答。宗家處引此文。證麟角定性義。誰疑之耶。但至諸字者。於此有多料簡今案麟角不並者。百劫已滿類也。今云。諸辟支佛者。未滿類。共舉之也。百劫修行滿足者。覺光涅槃。未滿百劫輩。不覺光明。移置方也。相兼此等類云有無漏諸辟支佛覺此光者。即捨壽命。涅槃。若不覺者。光明力故。移置方餘世界中也。或相兼諸補處下生。云諸辟支佛也。不限釋迦。不限慈氏。非辟支佛。亦非唯彼佛也。相包一切獨覺。說補處下生相也。
人云。世界無邊也。補處下生時。照無邊世界。故諸三千界佛也。或涅槃。或移置方也。故同本異經云。悉能嚴淨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云云)何違三千界一出之理耶。
私難云。若爾不覺光明之類。移置何處耶。照一切三千界故。況一他用限三千界。何遠及餘界耶。
有云。通類也。部行中。亦不見佛之者。何非定性證耶。此文既說麟角故。不違麟角獨覺必是定性之惠日論釋歟。

第一同學鈔第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