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一卷同學鈔第七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緣起
若論顯理
五識煩惱障
西明二障體
四地永伏
安慧相見執非執
又不知親證
彼分涅槃體
真智平等
無間解脫同斷一障歟
佛所得法
一意識計三方
全無分無
覺天許受想思歟
有境無心
論第一卷同學鈔第七
緣起
若論顯理
問。本疏中。付明無漏智品證真理義。且依有觀。可云顯真理耶。答。以有觀不顯理也。爾也宗家所定也。付之迷謬種類不同。有空執見相分若對執有。以空觀可顯理。若望執空。何以有觀不證理耶。依之攝大乘論中。明三性觀門。觀遍計所執空。依圓二性有之時。正證真理見。此豈非依空有觀俱顯理耶。
答。誠如疑難。破有空執。必依空有觀門。能治所治。其理必然故。判遺者空觀。對破有執。存者有觀。對遣空執。今觀空有。而遣有空。即此意也。但顯真理。必由空觀。真理無相。豈以有觀為門耶。以空為門故。云二空真如。述謂要觀彼遍計所執空為門故。入於真性。深存其旨也。此則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住無所得心。親證法性故。若有觀者。豈證無相理耶。是以護法論主廣百論中。有有有等。皆順執心。空空空等。皆違妄執。故有智者。聞說空言。應離一切有無等執。悟法真理非有非無(云云)撲揚大師。依此等意。若破空病。說有能除。若論顯理。要資空觀釋給。但至攝大乘論者。自本遣虛存實觀門之時。不遮證真理。虛實觀中。定空為門故入於真性。故無相違矣。
五識煩惱障
問。安慧論師意。眼等五識。可許有煩惱障耶。答。樞要中。述此師義。五識有煩惱障(云云)付之安慧菩薩。依執有障。定無執障寬狹。若爾眼等五識。既無我執。何有煩惱障。法執所知障。對望判無寬狹。我執煩惱障。准例可等。依之論中述此師義。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文。若有無我執煩惱障者。何云依斷我執。隨斷煩惱耶。是以本疏釋此文。云若不執我無煩惱故。判無有小障不依執生。爰知。五識不可有煩惱障云事。
答。安慧菩薩。總於執障。許有輕重淺深不同。其中法執除第七通七識。我執除五八限六七。煩惱障亙前七轉識。所知障除第七。餘七識俱。六七相應執障為重。有分別行相猛利故。五八相應執障為輕。無分別非行相猛盛故。總論之者。執障相對。執廣。通無漏心。障狹限有漏故。但於有漏。論執障者。法執所知更無寬狹諸所知障相應法。必法執俱起故。我執煩惱聊有寬狹。五識有煩惱。無我執故也。此則我執行相粗顯故。有分別識相應。我執俱起識相應。執障是重。故五八無我執俱。而五識有煩惱。以第六識。為其能引故。不可違若不執我無煩惱故本疏文。不可背若證二空彼障隨斷之論文。今此論疏所述道理。是雖安慧文。護法等諸師。同可許此義。若爾何偏關安慧。令致疑破耶。
尋云。五識雖無我執。依能引第六。有煩惱障者。第七識與所知障可相應。可依法執相應意識能引故也。彼平等性智現起。既依第六法空智。所知障相應。准例可同也。第八識何無煩惱障耶。五識唯雖有法執亦有煩惱障。若爾第八唯雖有法執。豈無煩惱障耶。
答。眼等五識。以第六識。為俱有依。五識善染。依意識力。故被引意識。與二障相應。至平等性智難者。先德釋此事。起感必依所依力。不假能依力。第六與第七。是能依故。不假彼力。起解通能所依。故依第六。平等性智起(云云)能斷道意識不共業。尤依意識。可生諸識治道也。第八識以意識。不為所依。何例五識耶。
西明二障體
問。西明意釋。二障體。唯識論明自性體。佛地論通眷屬體(云云)爾者淄洲大師。可許此義耶。答。不許也。付之披唯識。佛地誠說。尋護法。親光本意。唯識云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唯限本隨二惑。佛地論述若所發業。若所得果。皆攝在中。廣取所發業果。圓測所解。妙順兩論耶。是以披本疏解釋。彼論通遠眷屬。皆假名障。今此據自性障。即不取業果(云云)若爾西明所釋同大師定判如何。
私云。親光菩薩。護法門人。師次解釋。不可楯。今論顯障自性體。舉本隨二惑。佛地兼出眷屬假障故。通取業果。然而互存其旨。不致相違。是以今論云應知愚品總說為愚。廣兼業果。佛地判皆以煩惱為根本故。顯障自性煩惱。而西明依顯文相。辨二師不同故。淄洲破之。若准此釋。亦未盡理。護法初出障體。且據勝說。非不取業及果。以不說唯故等。判引下論文。能破意者。若如圓測者。今論有不盡理失。不明假名障之義邊故也。依之見下卷本疏。乍釋今論文。出眷屬體。引佛地說。既依今論意。釋眷屬體引彼論文。知。護法意許彼意邊云事。斷障義林出體門中。二障現行種子習氣。及此業果而為體性(云云)既總出二障體。廣取自性助伴畢。引唯識。佛地。對法等說。此等釋意。以諸論說。不為相違。委談之者。通假實障。別論障體。唯限煩惱。西明未致此分別故。成淄洲所破也。
難云。見下疏文。彼論通遠眷屬。皆假名障。今此據自性障。即不取業果。若不爾者。無明所發感善三業及果。應是染性。應是障體。既不爾者。故今此文為勝(云云)此釋意。明兩論相違見。
答。下疏主釋。此義潤色。今論盡理言之。可通業果。而今論意。標煩惱障者。所知障者。正明障體。其中與正障一列舉業果。頗有其濫。若不爾者等文。即此意也。如云以彼名濫故云不然也。故本疏故今此文為勝之文。明障體。論正障。無其相濫文言勝云事也(已上愚案也)
或義云。西明義有許不許二邊。見下論文。總有二意。一云。應知愚品總說為愚。一云。或彼唯說利鈍障品。而依初義。圓測所釋。有不盡理失。不顧此義邊故。云若准此釋亦未盡理。引應知愚品文。若依後義。不可破西明今燈述又此據自性斷故。但說根本及隨煩惱。佛地論等。據三斷故。若所發業。若所得果故不相違。即此意也。
四地永伏
問。有義意。第四地斷法執少分(云云)爾者撲揚大師。可許此義耶。答。不許也。付之七地以前菩薩。執菩提有情實有。起猛利悲願。此豈非四地以上尚有法執耶。依之花嚴經中。說第七地中。菩提分法觀最勝。知。此位可斷盡法執云事。加之大師處處中四地斷少分。通七地以前(云云)況撲揚大師。自判第七地中尚有法執。若爾者有人義順文理。何不許之耶。
答。法執菩提分法勝障於第四地。可斷盡之。是以見下卷論文。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文。佛地論說亦以同之。四地永伏法執無故定判。誰疑之耶。但七地以前有漏心間雜故。尚有執所引障。起菩提有情實有執。非實法執。此即羸劣隨眠等也。或七地以前。依有第七法執。第六識中。尚思菩提有情實有。非正起法執歟。次至花嚴經者。有義引雖為證。撲揚釋此事。花嚴但言七地中勝。不言其執七地方盡。何得為證。以第四地初學。二乘。五六兩位。猶效於彼。第七超彼。名勝何失(云云)慈恩。撲揚餘處解釋。准上會釋。可成申也。或執所引。或被引第七法執。七地尚云有法執也。
唯識義十卷。私記第十云。問。四地以後。我執現行。永不行者。何故第六地粗相現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汾淨粗相現行等(云云)既執現行。而何可云四地以後我法執現行永不行。○答。觀心實善性無執。然第六執種子所引故。亦俱時第七執現行。所引故。第六觀心中。令作染淨等解。故法執所引。有漏觀心之上。假說能引障名名執。實非執也。於義說之(云云)
私云。准此釋意。上二會釋。更非別義。依二邊故。七地以前。尚有法執。由之見論文。六地障云執有染淨。七地障。述執有生滅。以知雖非正執。尚有被名執之義云事。
安慧相見執非執
問。安慧論師意。付明執障不同。且相見二分。可許非執耶。兩方。若非執者。相見二分。遍計所執者。彼師所定。以知。可執云事。依之演祕中。出障非執之法。即業及果。非心心所者。無二分故(云云)既以無二分為非執之由。明知。二分是可執也。若依之爾者。了義燈中。述障非執之體。舉相見二分。若爾師資解釋。似致相違如何(又進燈文可為論議)
私云。安慧論師意。以相見二分。云遍計所執情有理無。既是當情現能取所取相也。何以此云執耶。意能執心。是依他起。非遍計無法。由妄熏習力故。識自體分生時。似能所取現。是有法似無法也。執心能似。二分所似也。豈以所似無法。屬能似執心耶。故義燈中出障非執法。即所知障所起三業。并所得果及見相分。雖此所執。亦名隨斷。如於遍計說斷之義(云云)能斷所斷義。於依他可論之。而見相分雖是所執。且明斷義判也。但至演祕者。有執之法。必有二分。是心心所。無執之法。必無二分。即色不相應。既以二分。直不云執。有執心時。似二分現云事也。仍無相違矣。
以遍計所執。體性雖無。然是虛妄識之所執。亦名唯識之釋。可案立耳。
又不知親證
問。二乘聖者。親可證生空真如耶。兩方。若親證者。見今燈文。云不能證彼真如理體。判又不知親證。知。親不證云事。若依之爾者。既得生空無分別智。豈不親證理耶。依之見下卷論文。謂有二乘深樂圓寂。得生空觀。親證真如(云云)如何。
答。二乘聖者。斷煩惱障。依生空無漏智。證得有餘無餘涅槃。契會真如之位豈親不證真理耶。得生空觀親證真如論文。誰可異求耶。但至燈文者。法無我所顯真如名理體。生空所顯之邊。是真如之上差別義也。二乘唯知生空差別。不證法空理體。故燈云今二乘人。不能證彼真如理體。但能悟此真理體上。離煩惱障染覆義邊。名證解脫也。而於生空真如者根本智親證故。下卷論文云親證真如。今燈中。雖得生空。又不知親證。但名解脫。非真解脫者。後得智中。不知親證云也。依之玄贊中。後時觀前正智行相。不親得故。乃見加行所求行相。便謂為真。遂起四倒(云云)義燈。周記亦以同之。文意者。正智緣真如。更無行解。後得智起。緣真如時。觀加行位。作苦空等行解。真理無相。非苦空等。二乘作此觀。是法執四顛倒也。此則菩薩見道前。修習無相觀。二乘但修有相之行故也。修舍婆沙等小宗之中。不立真見道。即依此義門。可准知之。
彼分涅槃體
問。本疏中。以外道所計涅槃。名彼分涅槃(云云)爾者其體何物耶。答。祕中有二釋。一云所顯理也。二云四禪等。名涅槃也。進云。雖有二釋。判後解為本也。付之見疏文。外道苦行。計勝涅槃。乃至有頂。諸惑暫斷所顯之理。執為圓寂。今說彼是彼分涅槃(云云)文相分明也。何不云所顯理耶。況異生既證不動無為。豈不顯理耶。
答。外道異生。執四禪等。計真解脫。故以無想定等。名彼分涅槃也。依之瑜伽論中。四靜慮者。或復名為彼分涅槃。由諸煩惱一分斷故。非決定故。名彼分涅槃(云云)撲揚依此文。以是有為。故名彼分。分者。相似流類之義。據無惑邊。有寂靜義。與真涅槃。稍相似故。故名彼分(云云)得不動無為云事。即可准之。
真智平等
問。有義意。釋等覺名。真智平等。後得劣佛(云云)爾者撲揚大師可許之耶。答。不許也。付之金剛無間道斷佛果障。根本智所證理。更無別障。若爾述真智平等。尤葉道理依之淄州大師。此云等覺但約根本。非據後得(云云)既同稟承實義。何云不許之耶。
答。演祕中破此義。若形二智。名勝等者。障猶未盡。復未圓證。以何名等(云云)能夠意者。金剛心雖斷佛果障。粗重未哈。雖證真理。復未圓滿。單云真智平等。似不顧此旨。故蒙能破也。義燈述約所證理。後更無障障所證理。故見分明。不同此前猶有微障。見不了了。不云等覺。此云等覺。但約根本。非據後得。今此菩提意說。後得一切種智。不同前故。名為勝果。此釋意者。付一障二愚。明無障之義雖粗重未啥。真理未圓證。金剛無間所證真如。無有後障。依此義邊。名等覺也。不同撲揚所破義。況西明疏有三釋。即演祕所引三義也。其中第二釋。存真智平等。燈中且雖引西明第三義。高覽定及初二釋。若爾西明釋外。自設別義寧同第二釋耶。
無間解脫同斷一障歟
問。西明意。釋等覺名。無間解脫同斷一障(云云)爾者淄洲大師。可許此義耶。兩方。若不許者。正見燈文。全無難破。隨述自義。云今有助解。知。以圓測義為本。燈師設別義云事。就中見西明疏。總有三釋。別引此釋。知可指南云事。況此義既三藏解。豈不許之耶。若依之爾者。演祕中難此釋。若燈師所存者。撲揚豈難之耶。依之見下卷義燈文。引西明此釋。破違斷惑證滅斯心別故論文給。兩方如何。
答。誠如疑難。雖引此釋別無難破。雖然准演祕意。不許此義歟。演祕所引三箇異說。即西明疏三解。其義無替。誰依用耶。隨下燈中委難之畢三藏解者。西明所傳。如云要集雖云三藏所說。然恐傳錯也。別引此釋者。見西明疏。初二義同安有義之言。至第三義。今三藏云等(云云)此即彼師實義見。故燈師且引此義許也。但至今有助釋文者。圓測義外。更作別釋。故云肋釋。以彼師義。非為本義。演祕破有人三義了。今助一釋等(云云)以彼可准之。
佛所得法
問。以金剛心菩薩。名等覺。撲揚大師。如何釋之耶。答。演祕釋此事。佛所得法而皆得之(云云)付之等覺菩薩。雖鄰妙覺。未得功德。其類非一。四智之中無圓鏡成事。五眼之中。不備佛眼。六通無漏盡通。諸智闕一切種智。何判佛所得法而皆得之耶。答。撲揚佛所得法。而皆得之。菩薩稱等。所得自在。雖障圓極。故佛云勝者。非祕師私義源依般若經說。若被疑撲揚釋者。先可被難本經文。而見彼經。雖舉六度。八定。三十七品。三三昧。五眼。六通等。未出四智。故於四智。忽非疑難歟。況雖有未得功德。約已得功德。立等覺名也。不同以前諸位故也。加之見祕下文。如言燒衣。一分亦轉。據斯相形等勝無咎(云云)准此釋者。總以得四智一分尚可云得四智也。次於佛眼者。前四種眼。至佛果已。總名佛眼。故以得四眼。亦名得佛眼歟。漏盡通。分可得之。就中諸障皆悉斷盡。何不云漏盡耶。次一切種智者。觀有智。是後得智也。此中有二。觀無漏道。名道相智。此義邊共菩薩。觀所餘一切法。名一切相智。此義邊唯限佛不通餘也。而披經文。舉一切相智。此即分得此智歟。或此等功德。合正得將得。總云而皆得之歟。正得將得雖異。同是得故。有何相違矣。
一意識計三方(一意識計有異本一帖略之)
問。論中出唯識迷謬種類。或執諸識用別體同(云云)爾者八識體一計歟。將六識體一計歟。答。唯可云八識體一計也。付之。披攝大乘論說尋一意識菩薩義。所引誠證悉計六識體一見。所謂說六識者皆名意處之文。唯說六識意各能受意為彼依之說□□七八□文□□更可非八識體一之師。況世親攝論中云。非離意識別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無性攝論中述依於彼彼□□□時得彼彼名。所謂眼識乃至意識。此等文無諍六識體一見如何哉。
答。凡一意識菩薩之義。源出何僧之說。是以勘攝大乘本論。述一意識菩薩計。又於此中有一類師說。一意識彼彼依轉得彼彼名。如意思業名身語業(云云)既取喻於意思計宗義於體一。若非八識體一。譬喻更不相似。如意思業只說意思分為三業。非別二思。若許餘識喻不相似。不名一意。淄州大師定判則此意也。是以唯識論出。此師計。或執諸識用別體同(云云)阿陀那教說諸識。豈非八識耶。隨疏釋此文。此說八識體是□□□解釋尤明耶。加之至下文破此師□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云云)出宗義舉□破文更無所簡。定可八識體一計。況無性攝論中。謂有一類菩提薩埵。欲令唯有一意識性乃至。此中無別餘識種類(云云)既總云無別餘識。是述八識。若爾依攝論唯識之說。任無性‧護法意。一意識菩薩之義非六識體一計也。但意各能受文。皆名意處說。意名皆廣兼七八也。次無性攝論之文又同皆名意處之說。彼論云。意識即攝七八故也。次世親攝論文同無性義述八識體一旨也。無著本論述八識體一義。世親定可同此說。但至唯除別有阿賴耶識之文者。顯本論所明一意識師除別有第八七識體一之師也。故唯除別有阿賴耶識者。出所度別師義也。非云所明一意識師除第八世親攝論唯除第八。更別師義淄州定判此意也。無相違可答申也。
尋云。或執諸識用別體同之文。唯限八識體一義歟。若爾今論意最除唯識迷謬之執。七識體一之義何不攝之耶。況或執離心無別心所文。全無分無計盡攝之。或執諸識文何不攝七識體一執耶。若攝之者。云諸識未必八識歟。
答。或執諸識文不攝七識體一師。既無簡別云諸識。唯可限八識體一。此說八識體是一故之釋更不攝七識體一計見。但至悉盡唯識迷謬之難者。凡一類菩薩之義雖有二師異說。八識體一彼師為正義。七識體一不正義。是以今論且舉正義。七識體一師。類破之也。故出四計畢為遮此等種種異執(云云)今此中等取七識體一。故盡破唯識迷謬有何失耶。或執離心無別心所文。兼全無分無云無別心所。故不云無諸心所。即此意也。文言遙異。不可相違也。
問。論中出唯識迷謬種類。或執諸識用別體同(云云)爾者今此諸識體同計。唯執八識體一歟。將有七識體一。六識體一計歟。兩方。若限八識體一者。迷謬種類執見不同。何唯執八識體一耶。彼或執離心無別心所計中。如有全無分無異計。是以披世親攝論說。述一意識菩薩計。非離意識。別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云云)如文相者。七識體一見。依之義燈中。世親攝論。唯除第八。更別師義(云云)既異無性攝論。云別師義。以知。有七識體一計云事。次諸教中。以六識身。皆名意處。依六根處故。得六識名(云云)依此等教。計一意識。若爾何無六識體一計耶。況小乘餘部意。判心意識體一。此即非六識體一耶。若依之有此等執者。本疏判此說八識體是一故。難六識體一義。義燈破西明義。成八識體一旨。明知。一意識計。限八識體一云事。是以見下卷論文。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云云)或執諸識用別體用別體同計。即可同之。兩方如何。
答。一意識計。依不分明。諸師多作異端。道證師作三釋。八識體一。七識體一。六識體一是也。其中以第三六識體一。斷正義。圓測神廓等。亦存此義。雖然宗家意。設雖計七識體一。全不可云六識體一。其所以者。一意識計。是大乘異師。深為成唯識。依楞伽‧深密等鏡像水波等經文。所成此義也。是以見世親無性攝論。謂有一類菩提薩埵(云云)若爾以小乘心意識體一。不可疑之。但至七識體一者。聊簡非一准。若依秋篠僧正。子島上綱等意者。可有此計。即以燈文。為其誠證。上云若爾那知世親不依楞伽所說第八與七如水起浪。執七為一。唯除第八。下述若許餘識。喻不相似。不名一意。是故無性但總說。言無別餘識。世親攝論唯除第八更別師義。如古因明師。立能所成。多少各別。非皆相似文。准今解釋。既以七識。喻波浪。類影像。故除根本第八。何不計七識體一耶。若有此計者。或執諸識用別體同計中。亦可攝之。諸識言。寬通故。本疏。義燈。成八識體一者。為遮六識體一也。或又不可有七識體一計歟。水波既同意思業喻。亦無別義。故一意識計。偏執八識體一。但至世親攝論文者。上依意思業喻。成一意識旨了。非離意識別有餘識(云云)此即同無性攝論。一意識本計。八識體一義也。結文唯除別有阿羅耶識者。傳一意識之人。唯遮別有第八云事也。義燈更別師義之文。亦可准之。
尋云。付有七識體一計。今論文攝乖宗家釋。本疏。義燈。成八識體一。世親攝論云別師義。忽不攝今計。況見下卷疏。釋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之文。攝論世親第四。敘唯有一意識菩薩。今不同彼故(云云)下文所遮。既異世親。今計所出。定非彼計。次付無此計不葉燈文。舉古因明師能立所立例。顯種類不同。何實無七識體一計耶。
今別案云。設雖許七識體一計。今論不可攝之。或執諸識之諸言。通八識故。不同或執離心無別心所。不云無諸心所故也。燈云此論但云諸識體同。諸言無簡乃至。世親攝論唯除第八。更別師義等(云云)准此文得今案也。或思之。
問。西明意。釋或執諸識用別體同文。六識體一計(云云)爾者淄洲大師。可許此義耶。答。不許也。付之明一意識計。專見攝大乘論。而披彼文。依於彼彼眼等生時。得彼彼名。所謂眼識乃至意識。此中無別餘識種類(云云)既於六識體一云事。加之神廓師。攝論翻譯筆受深成六識義。豈不依用耶。況樞要中。有六識體一計見如何。
答。一意識計。大乘異師。強為成唯識。依深密等經。豈計六識體一耶。但至攝論文者。諸教中。說六根六識故。且於六識。判得彼彼名也。七八既無六根門名故。且舉六識。實意識中。可攝七八。此中無別餘識種類之文。明簡別識。是故無性但總說言無別餘識淄洲解釋。即此意也。神廓。道證等人師。不知深意。任顯文相作解釋。誰可指南耶。樞要文者。是別釋歟。論所說四類計。皆通大小乘異計。一別義也。
問。要集意。釋世親攝論唯除別有阿羅耶識文。但有第八未知第七計(云云)淄洲大師。可許此義耶。答不許也。付之。見彼論說。云非離意識。別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文相既明。道證所述。尤順論文。依之見下卷疏文。彼文似難大乘異師有八無七(云云)要集所釋。同大師定判如何。答。
全無分無
問。論中出唯識迷謬計。或執離心無別心所(云云)出經部等義歟。答。經部覺天等計也。付之既云無別心所。明知。全不許心所云事。而經部許有受想思心所。豈此中攝耶‧例如或執諸識用別體同計中。唯限八識體一如何。
答。疑難即演祕問詞也。出答文者。疑自被消。全無分無。總名為無。不爾分無。四計何攝。故疏總言。亦無失矣(云云)(凡於經部師。其種類多途。為計非一准。或全無心所計。或唯有受想思。無餘心所計。或唯有受想思觸四法計。或有遍行別境十法計。或有遍行別境及貪嗔癡慢十四法計。而今論無別心所。全無分無。合舉之以上異本。)但至一意識者。可准上問答。或無別心所文。別攝分無計。或執諸識言。唯限八識體一歟。文言頗異。不可例同也。
覺天許受想思歟
問。付諸部異計。且尊者覺天意。為許有受想思等心所將如何。兩方。若全無計者。見疏燈文。出覺天計。有受想思信四心所(云云)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諸有為法。有二自性。大種及心也(云云)人師難疏文。有四心所。無證據判如何。
答。演祕中。引婆沙論。覺天計同譬喻師。是全無義(云云)但至疏燈者。雖全無計。受想思等。尚別假立。故述譬喻師義。初剎那名心。第二剎那云想。次念云受。次念云思。第三剎那以去。是思差別(云云)准彼可知覺天計也。
有境無心
問。清辨論師意。立有境無心義歟。答。立此義也。付之依宗家解釋。尋清辨宗義。立世俗勝義二門。存妄有真無道理。有境無心義。遂可依何義門耶。是以傳彼宗人師。清辨立此義者。法相妄語(云云)若爾出誠證。於清辨宗。可被成立宗家定判耶。
答。護法。清辨。千一百年出世。成空有諍論。所立宗義乖角。得經論文相違。護法既存唯識無境。清辨定判有境無心。然清辨計總撥法空。為違中道。強立唯境。本疏解釋。即存此旨。但於二門者。先德異義。雖然且於世俗諦。可許此義。勝義皆空。彼宗實理門。設雖境。不可云有。世俗妄有。是假施設門。何於心不立無耶。此即兩大論師。共雖許心境。中至以心為本。依心變境故。邊主以境為本。依境心起故。此等義門皆假相談。有無言。皆在俗諦。但至證文者。大小宗計。證據難探。大師三藏函杖。三藏廣達宗義。即於那蘭陀寺。遇清辨門人德光師子光。窮彼宗義。誰強疑之。況見論文。述清辨義。或執內識如境非有(云云)既執內識非有。無心之旨明。彼許外境。今付中道。云如境非有。知。有境無心云事。百本疏主。今論糅者。以此計屬清辨。豈及疑耶。人師所釋。不知清辨意也。
私云。護法清辨。應真大士。所立宗義。遂不可背。互顯一邊。各遮迷執。中主誘愚夫迷境。說唯識無境。邊主為遮唯識實有執。立有境無心。清辨既大乘師。依花嚴等。可存唯識。而世俗門。是妄有故。說境界有。如護法明不云唯識。故護法菩薩押彼義。成有境無心。出迷謬類。例同雖立中道。護法以彼宗。偏同空見。清辨以自宗。亦同有執。互不許之。各押難之。若爾不可求別證文。世俗妄有之談即龜鏡誠證也。
此義深奧也。輒不可辨委細。如總料簡短釋抄之。
疏三本云。清辨亦云。若約勝義。諸法皆空。唯有虛偽。如幻化等。若約世俗。見相俱有。許有外境。故非唯識。識離於境。有何體用故知。諸法有境無心。今且違汝。一切唯境。故能緣相。決定是無(云云)
補闕章云二量。大乘之中。清辨世俗諦中有相無見。但有虛幻境相現在。何有其心。勝義諦中及小乘一說部。見相俱無(云云)
論第一同學鈔第七(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