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二卷同學鈔第五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種子義
不簡差別
至果俱有
西明七義
當果俱有義
有宗一念
果顯現
現有唯在因
此即勝軍
轉生師三方
自類名種
遮薩婆多
俱有因取二方
極微緣相分
四無記同別種
一向無記
以重變故
生引二因
所熏
何獨所熏
既言一類
真如受熏
論第二卷同學鈔第五
種子六義(攝論唯識明之)
一剎那滅(遮常法)。
二果俱有(遮前後及相離)。
三恒隨轉(遮轉識)。
四性決定(遮餘部異性因果)。
五待眾緣(遮外道自然并餘部緣恒有計)。
六引自果(遮外道一因生一切果并餘部色心等互因緣)。
七義(瑜伽第五卷明之)
一無常法因(當剎那滅義)。
二又雖無常法為無常法因。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當果俱有恒隨轉)。
三又雖與他性及後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要云。當果俱有恒隨轉也。燈云當果俱有也。為顯別為因之義。更開之也。)
四又雖已生未滅方能為因。然得餘因非不得(當待眾緣)。
五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變異(當待眾緣依熟未熟。別更分之也。)
六又雖成變異。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非先功能(當性決定)。
七又雖與功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為因。非不相稱相順(當此自果。)
種子六義段
不簡差別
問。明種子義。出諸論不同。爾者無性攝論意。通內外。說六義歟。答。疏云唯明內種也。付之。依本疏解釋。見無性攝論文。釋本論外內不明了。於二唯世俗。勝義諸種子。當知有六種文。此二種子。六種差別(云云)。內外種子。明釋之耶。依之果俱有義。云如蓮華根。恒隨轉義判其根損益枝等同故。自餘四義。亦無所簡。爰知。廣通內外種云事。
答。本疏無性攝論。不簡差別。唯言內種有之文。頗雖有異離。任文唯明內種之義可存申也。總標之文。雖亙內外。別釋之中。唯限內法。其文同今論。不言外法。明種子義。是皆內種也。既不同世親攝論中。簡內法外法差別別。明種子義不簡差別。唯言內種有之釋。此意也。但至果俱有恒隨轉義者。明內法種子。出喻況也。非專論外法種子。故本疏定判。深叶無性本意矣。
尋云。如蓮華根之文。舉譬喻云事。不可爾。外法種子果俱有等義。即依彼可成之。世親攝論。述引自果義。如稻穀等唯能引生稻穀等果(云云)。彼文既明外法種子。今文例可等。如言是可指示。如如何。況其根損益之文。亦無如字。豈云同喻耶。
答。世親攝論。簡內外種。各別明之。故明引自果。如阿賴耶識種子。唯能引生阿賴耶識。如稻穀等唯能引生稻穀等果(云云)。既別出二法。知。如字指示如云事。無性攝論專明內種畢。為明其義。舉外法為譬喻。故同雖有如字。是譬喻如也。其根損益之文。雖無如字。文相明喻況見。彼難陀意。為成因果異時。種與芽等。不俱有故文。雖無如字。是同喻也。例彼可知也。
至果俱有
問。世親攝論。付明種子六義。且六義共通內外種子歟。答。疏云。至果俱有。唯言內種(云云)。餘五義共通內外也。付之。剎那滅。恒隨轉。引自果三義。雖舉內外二法。於餘三義。同不云外種何限果俱有。言內種耶。若文雖不云其義可通故者。明果俱有義云。謂非過未亦非相離。得為種子。豈不通外法耶。
答。見世親攝論文。剎那滅義云謂二種子皆生無間定滅壞故。恒隨轉。引自果義。明舉內外二法。性決定待眾緣義顯雖不舉內外二種。第三恒隨轉義。阿賴耶識乃至治生外法種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云云)。而第四性決定。第五待眾緣指上內外種子。謂此種子(云云)。故五義共通內外。果俱有一義。唯限內種也。顯不云外法。直述謂非過未等。同不今論俱現和合方成種子之文。唯限內法也。判世親即通然彼一一皆自釋。言內法如此。外法如此。至果俱有。唯言內種。即不論外。即此意也。
尋云何故至果俱有。唯明內種耶。答。種子正義是果俱有恒隨轉也。其中果俱有義。殊種子也。無性第七。餘義皆具唯闕果俱有一義。種子對現行故。以生現行法。專為種子義。故唯限內種也況外種體是現行也。假立種子。果俱有義。專遮現行故。且不明外法也。
西明七義
問。西明意。瑜伽論七義中。第三義成果俱有恒隨轉。第五義成待眾緣(云云)。淄洲大師。可許之耶。答。不許也。付之。第三義者。雖與他性及後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云云)。既同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因用。未生已滅。無自體故之意。豈非果俱有。恒隨轉義耶。第五義者。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變異(云云)。明非待眾緣義耶。依之樞要中所解。同圓測釋也如何。
答。凡諸論中。明種子義。本論。瑜伽。出七義。攝論。唯識。述六義。顯文不同。深意是同。所以若論相攝。任樞要略纂解釋。第三當果俱有。恒隨轉。第五當待眾緣。准義燈助釋。第三已生未滅因。當果俱有一義也。而西明意。第三成前俱有隨轉。第五成待眾緣(云云)。義燈破云。今疑所以。餘何不成。獨成二耶。又若成前。更無別義。何故瑜伽云又建立因有七種相(云云)能破之旨分明也。成先義云事。未知其由。故付圓測釋。所致難破也。樞要解釋。他師釋異也。仍無其失矣。
尋云。西明所述。尤順本論。正見彼文。第二義。云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明果俱有恒隨轉。第三義云又雖與他性為因及與後念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重成前俱有隨轉義也。第四義云又雖已生未滅方能為因然得餘因。明待眾緣。第五義云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重成前待眾緣義也。若不然者。至果俱有等三義。何返成立之耶。爰以如圓測釋。前義所殘。重成立故。更開之云事。是以樞要中。瑜伽顯為因之世不同。第二義外。云已生未滅。明眾緣熟變。第四義外。判然成變異也(云云)。文言雖異。意同圓測。何致別難。設劬勞難耶(以此趣別可為論義矣。)
答。西明所釋。依不分段。疑其所以。若如樞要。存其實義。何強疑之耶。以非明顯別致徵難。是宗家常例也。豈始疑之耶。宗家難破。本為摧邪入正也。圓測遂歸正理。如疑難者。誰可遮之耶。
當果俱有義
問。瑜伽論中。付明種子義。有七種不同。且第三義。雖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云云)。爾者淄洲大師。配釋今論何義耶。進云。燈云。當果俱有義(云云)。付之。他性為因者。顯種子生現行。亦與後念自性為因者。明種子生種子。已生未滅方能為因者。正釋為因之用也。若爾可當果俱有恒隨轉二義。何唯果俱有義耶。依之樞要并略纂中。俱有恒隨轉二義也(云云)如何。
答。見燈文開合有異。如樞要辨。今更助釋(云云)大師釋外。別述助釋。難勢之趣。是燈師本意也。若背道理。強致劬勞耶。但此釋意。亦非無其旨。今論中明果俱有義之文。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因用。未生異滅無自體故(云云)。瑜伽已生未滅方能為因之義。既同此文。故有今助釋也。或雖云果俱有義。示遮恒隨轉義。不知。且略舉一義歟。但助釋者。樞要之外。重委釋成故歟。
有宗一念
問。有義意。剎那滅義。遮薩婆多。現在一念。住異滅三相有。前後計(云云)。撲揚大師可許之耶。答。不許也。付之。既現在一念。許有三相前後次第。豈不違剎那滅義耶。況上座部。現在一念有生滅前後計遮之。有部三相前後義。何不除之耶。依之俱舍論中。天親菩薩。難有部義。諸說住等。用不同時。彼說便違剎那滅義(云云)。有人所述。叶天親意如何。
答。論中明剎那滅義。謂體纔生無間必滅(云云)。於有為法體。成剎那滅義。是專為遮無為常法也。故判此遮常法常無轉變。不遮餘部計耶。但傍遮之者。可遮上座。體用共許有前後故。薩婆多體雖同時。用有前後(云云)。三相體一念同時也。既不許有三相次第。論文付體明之。故不簡有部也。容簡上座。有宗一念。豈分時耶。何得簡之。又論但遮常無轉法。彼二四三。豈常無轉。由斯未必遮。彼生等然傍義簡理亦應通之演祕解釋存此意歟。但至俱舍論者。既云用不同時故。約用作此難也。
果顯現
問。付種子六義。且果俱有義。簡無性有情第七識(云云)。爾者依論何文簡之耶。答。本疏釋此事。以俱現和合現字簡之也(云云)。付之。見論文。云謂與所生現行果法。簡現行諸法皆非種子了。何至俱現和合文。重遮無性第七耶。若再簡之者。豈非文言繁重耶。
答。論中。二果俱有。謂與所生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云云)。現行果法之文。標果俱有之果言。俱現和合之文顯俱有之義。若只云現行果法者。豈顯俱有種子耶。故俱現和合現字。有顯現現在現有三義。本疏釋云。即顯現言。簡彼第七。現在簡前後。現有簡假法(云云)。但至疑難者。演祕云。即顯現言。釋彼第七非種所以。若不爾者。有何所以。無性第七。不名種耶(云云)。意現行果法之文。雖簡諸現行識。未明俱有之義。故云俱現和合。釋現行識與果不俱故非種子之所以也。此義雖通有性無性現行識。有性現行識。闕恒隨轉等餘義。無性第七。獨以顯現義簡之。故以此義。遮無性第七云也。餘現闕餘。非但此一。無性第七。唯闕上線。故偏簡焉解釋此意也。
現有唯在因
問。果俱有義中。付明顯現。現在等三義。且現有義。可通種子現行耶。進云。疏云。現有唯在因(云云)。付之。現有義者。遮假法顯實體。因緣所生法。因果同有體也。何云唯在因耶。
答。疑難即演祕問難也。答之非所生果一切皆有。如獨影境與見同種。因不可無故現有言。但處因上。或通於果。疏中且據別總配法。亦不相違(云云)。依初釋者。依但隨見力帶同熏種子意。因雖有果是無也。若依次釋者設雖所生果。如帶同熏種。亦可有體。若依此義。本疏文相。且相對論之。故疏云。顯現唯在果。現有唯在因。現在通因果(云云)。
此即勝軍
問。勝軍論師意。為許因果同時之義。將如何。答。異時也。兩方。若同時者。勝軍論師。學唯識於難陀尊者。傳因明於賢愛論師。而難陀既立異時義。勝軍豈背本師耶。若依之爾者。此師意會無種已生之文。彼隨轉理。非大乘義(云云)。若立異時義。如難陀師。可為證文。何會之耶。況疏中述勝軍異時義畢。此即勝軍假朋上座非實用之(云云)。知。自宗實義。不立異時義云事。是以大師餘處中。因果同時師也(云云)如何。
答。如一邊難。既難陀門人也。豈立同時義耶。但於異時有二義。一云同世異時。現在中。因果前後也。二云異世異時也。以後義為難陀實義。無種已生集論文。是其誠證也。前義且朋上座部。依因果同世義。會果俱有也。此即勝軍假朋上座非實用之本疏解釋。存此意也。略纂判因果同時。亦依此意也。但付後義成果俱有義者。先念後念俱是有法。前後俱有故。名果俱有也。顯幽抄六本。釋難陀義。出上二義。准彼勝軍。難陀亦可用之。
尋云。勝軍論師。從安慧菩薩。學聲明大小論。又從戒賢法師。學瑜伽論。若爾何偏依難陀。立異時義乎。
轉生師
問。本疏中。出法爾無漏種子轉生一箇新種義。爾者如何難此義耶。答。難此義。違三法展轉道理云也。付之。見道初無漏時。本有種子及轉生新種。緣力既齊。合生現行。所生現行。亦熏新種。三法展轉。因果同時也。何難便一念中有四法也耶。況正義意。新古合生時。同時有四法。所謂本新二種所生現行。所熏新種也。若以四法為過者。正義豈不招彼難耶。若雖有四法。尚有三法展轉義。轉生師亦可爾耶。
答。本疏難彼師義。若本有種。更生種子。便一念中。有四法也。謂一本有。二本有所生。三新現行所熏。四是現行。如何可說三法展轉(云云)。料簡此能破。古今學者。異義如雲霞。且成申一義者。轉生師意。世第一法。為緣。熏習本有無漏種子故。引生後念自類。并轉生後念新種。本新二種緣力。齊生初無漏。故此師意轉生新種。生念生現行也。故破之若轉生新種者。一念可有四法。一本有。二本有所生現行。三新現行所熏種子。四是種子所生現行也。若爾何云三法展轉耶。三法展轉者。能生種子。所生現行。所熏新種也。而轉生師。一念可有二現行故。以此為過也。故疏下文釋三法展轉因果同時文。何故無有四法新種生現耶。心等一時不可並故。又生彼緣。未和合故。若許生者。便無窮故。不可此時遂生現行(云云)。明知。四法同時為過。即二現行並生為失也。故今本疏。先列所熏新種。後述四是現行。若非新種現行。是字有何詮表耶。故正義能破。尤叶道理矣。
難云。專為過事。是轉生種子也。四法之中。不舉之耶。二本有所生之言。明可轉生新種。況設轉生師。一念不可許二現行。豈不出可數之法。述所不言之義徒難之耶。
或義云。一念有四法為過事。違三法展轉道理故也。論云。能熏識等。從種生時。即能為因。後熏成種。三法展轉。因果同時(云云)。而轉生師。本有種直轉生新種。既非從現行展轉生新種。故違三法展轉也。只有四法不為過。故正義意。雖有四法。順展轉道理。故無其過。此義意。二本有所生者。是本有所生轉生新種也。四是現行者。本有轉生現行也。
難云。既云便一念中有四法也。難如何可說三法展轉。知。以四法為其過云事。
菩提院云。無始以來新熏種子。從能熏現行名新種。從所生現行名本有。故種子生現行位。所有能生種子。皆名本有。其體雖四法。亦不出三法。一能生本有種。二所生現行。三現行所熏新種也。而轉生師。本有種子。生現行位。自類本有種外。別頭轉生一新種。既從先念本有種。今新轉生之。故但名新種。不名本有也。同時有二箇新種。違三法展轉道理也。正義意。以能生種子。依名本有義。簡難陀唯新熏義。以所熏新種。遮護月唯本有義也。依之新古合生道理能成。由之三法展轉因果能立。轉生師義。違此理故。專舉四法。為其過也。
顯幽鈔七本云。此護法意。三合新本。共生現行。亦是前後相望。各新本也。若種子從現行熏起。即名新種也。若現行從種子所生。即種子。名本有也。但是無始時來。種子現行。現行熏種子。即種子現行。合成新本義。若前二師本有者。唯取種子。新熏者。唯取現行。故今正義。種子現行。合說名為新本合用也(云云)(依此釋意可知上義也。深探其旨。似無諸難耳。)
難云。轉生師意。既云本新二種緣力既齊。若如料簡者。雖轉生種。望所生現行。何不名本有哉。次若如此義。四是現行之言可有上耶。
答。生現行位。即轉生新種。既同有能熏之位。何名本有耶。次上先出所有種子畢後舉現行也(人人異義雖多且抄兩三義頗葉道理歟。廣學之時。可尋諸義耳。)
問。有人意。本有無漏種子。由世第一法。熏增。轉生一箇新種(云云)。爾者見道初念轉生歟。為當世第一法位轉生歟。答。見道初念也。付之。護法宗意。新種同念不許生現行。若見道初念轉生之者。豈不違護法宗義耶。若爾設護法門人。雖立轉生種子。悉乖本師耶。依之見疏文。標此不同時。故無同念種生種失文。若初念本有種子。轉生新種者。同時可有種生種失耶。
答。本疏釋此師義。此不同時。如世第一法無漏緣增本有種子。牽生後念任運自燈法爾之種。復能為因。生於後念一新熏種本新二種。緣力既齊。同生一現。故無同念種生種失(云云)世第一法。有漏聞熏為增上緣。生後念轉生新種。依強勝緣。得新種稱。同時本有種子為緣。非轉生同念新種。故無同念。種生種失。以實論之。同時本有種子。是轉生因緣種也。而為遮同時種生種過從強勝緣。立新種名。不從同時本有種也。若不然者。何云生於後念一新熏種耶。世第一法位者。不可云後念故也。況正義難之。便一念中。有四法也。謂一本有。二本有所生等(云云)。本有所生者。是轉生新種也。知。可見道初念云事。依之見上卷演祕。釋初熏種時舊亦生種疏文。現行熏彼新熏種時。要有舊種。亦復轉生一種子也。即是四法同時起也(云云)。今疏釋。聊雖似異。其意遂同也。今疏顯強勝緣。彼文成親因緣也。若爾前後不致相違。但至乖本師者。既乖本師。立轉生種。何強會之耶。況非所熏新種故。同時生現行也。
問有人意。本有無漏種子。轉生新種(云云)。爾者唯於見道初無漏論之歟。將可通諸有漏無漏種子耶。兩方。若通一切者。見本疏文。述彼師自義。云如世第一法。無漏緣。增本有種子乃至生於後念一新熏種出正義能破。便一念中。有四法也。謂一本有。二本有所生。三新現行所熏。四是現行等(云云)。若通餘位者。能生種子。有新種故。舉五法可難違三法展轉也。況立轉生新種之本意。為成新古合成義也。餘位既有新種。何更用轉生新種耶。若依之爾者。種子勢力。有轉生能。何限初無漏。不通餘位乎。是以餘處中。明別解脫戒用增義。初熏種時。舊亦生種(云云)。此豈非轉生師意哉。
答。本有種力。既有轉生勢力。設雖餘位。豈遮其能耶。餘處本疏。演祕。以可為誠證也。但至今文者。新古合生位。雖有轉生種子。初無漏位。都無新種。轉生師獨立新種。為顯此不同。殊於初無漏論之也。彼立細意識。小乘異計。雖有有心位。專論無心時。如此事。皆談顯處也。能破文只以違三法展轉為其過。四法已上。皆違正義。設雖五法。其難是同。而計新種。不限無新種子位。廣通一切。致此難也。次轉生本意。雖自此起。既案立此義。故種子能。可互餘位也。此亦以細意識。可准例也。
自類名種
問。種子自類相生。可名種子耶。兩方。若名種子者。以具六義。名種子。自類相生。闕果俱有義。豈得此名耶。依之論中。依生現果。立種子名。不依引生自類名種(云云)。況無性攝論中。不生果時名種類(云云)。加之若闕。果俱有義。猶名種子。無性有情第七識。亦可名種子耶。若依之不名者。恒隨轉義。此顯種子自類相生(云云)。如何。
答。本疏釋此事。又此自類。亦非種子。不與果俱故。無性攝論說非種子。然名種類。○若論其體。自類之時。亦名種子。非現行故。○無性顯此二位差別。果俱名種。不爾名為種類。今此約非現行談其體。說總名種子。亦不相違(云云)。意云今論付體非現行。故名種子。攝論為顯不與果俱之義名種類。實不相違也。又云。又顯種子具斯六義。非說念念皆具六義。故皆名種○無性所言。不生果時。名種類者。約畢竟不生當果為論。如見道中無想定等(云云)。意云。自類相生之中。遂生當果。是尚名果俱有。名種子也。若畢竟不生種子。唯名種類也。凡種子六義中。果俱有嫌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恒隨轉此顯種子自類相生(云云)。依本疏解釋。可得意處處論文也。
遮薩婆多
問。付種子六義。且性決定義。遮誰人何執耶。進云。遮薩婆多等善法等與惡無記等。為同類因有因緣義(云云)。付之。見俱舍論文。本頌云同類因相似。釋論謂善五蘊與善五蘊為同類因。染污與染污。無記與無記(云云)。既無善法等與惡無記法為同類因之義。何徒出之耶。依之人師難本疏釋云。今勘彼宗。都無此說。未知。疏主引何教說(云云)。所難可爾如何。
答。本疏解釋。指不云善法與不善為同類因。何無左右。一定難之耶。演祕釋此事。疏文言總。意談不善得與有覆無記為因。以同部故(云云)。疏善法等者。等取不善無記。今等言中。不善與有覆。為同類因故。是異性因緣也。而舉善法。可有深意。論云此遮餘部執異性因生果性果。廣遮諸異生因緣。故薩婆多實義。有覆不善同類因也。若假設論之。亦善法可云不善因。故上文小乘可爾。為同類因(云云)燈祕共判此設許之非彼本計。故今文者。本計轉計。共為遮之。善法等云也。人師釋者。不得實理。不可依用之。
俱有因取
問。薩婆多意。可許俱有因得異熟果耶。進云。疏云。得也付之。正見彼宗計。則異熟因。得異熟果。依俱有相應二因。得士用果(云云)。依之見俱舍論本頌。後因果異熟乃至。俱相應士用(云云)。如何。
答。本疏云。俱有因取異熟。無間士用等果(云云)。得異熟果云事。解釋分明也。士用果有通別。別者俱生士用也。唯俱有相應二因得之。通者隔越。無間。不生三種士用也。異熟等果。亦名士用。諸用力所得者。名士用故也。俱相應士用文。明別士用釋論中。解由時果善等文。謂此與心一果異熟及一等流(云云)。此說通士用所攝異熟等流也。故演祕釋云。士用果中。而有通別。別士用果。唯是俱有相應因得。若通士用。六因皆得。而但用力所得之果。皆名士用。故不相違疏據通說(云云)。
難云。謂此與心一果異熟之文。總談心隨轉義。未明俱有因所得果。何以彼文成此義耶。次雖有通別士用。既無得通士用之文。豈依彼不同。忽會之耶。
私云。本疏雖云俱有因得異熟果。直不云得之俱有因力。資異熟因令得異熟果。諸法有力。得其果者。必俱有心心所。有其力故也。若無俱有法。何果不云得之。故光法師釋此事。問。相應俱有因。皆取同時士用果。各有何意趣。解云。相應因取同時士用果。意欲同緣一境。俱有因取同時士用果。意欲傍資同時諸法。令各起用或起能作因用。或起同類遍行因用。或起異熟因用。各取自果。由此二因所作不同。所以意趣各別(云云)。以此釋意。可成疏文也。
難云。此義雖依光師釋。專違演祕釋。以謂此與心一果異熟及一等流文成疏釋。出通別士用果釋成之。何撲揚釋外。依別義耶。
答。引一果異熟文者。總出心隨轉義。俱有因有其力。傍資餘因。為顯得自果之義也。次出通別士用者。為會俱相應士用文也。
問。本疏中。性決定義遮俱有因取異熟果義(云云)。撲揚大師。引何文證此義耶進云。祕引俱舍論謂此與心一果異熟及一等流文也。付之。彼文。釋心隨轉義。忽不云俱有因得異熟果。何為證耶。是以正理論中。有六因皆得異熟果之義。疏文可指此義耶。
答。引俱舍文。可准上論義二。答意也。但至正理論者。非別師義歟。且設出其義。成自正義歟。或彼義既諸部破之。小乘尚不用之。故大乘師。強不破之歟。
極微緣相分
問。緣極微相分。為從見分種子生。將如何。兩方。若見分同種生者。極微是色法故。相分亦色法也。若從能緣心種生。豈不闕引自果義耶。況極微相分。假法也。見分實法也。寧無一種生假實過耶。若依之爾者。燈中極微既是見分種生(云云)。加之既獨影境。知。可見分同種生云事。
答。觀行者分析粗色。至不可析。以其邊際。假說極微。實無其體。色邊際故。假名色也。行解踐所起。雖無體法極微上所變相分。是依他內境。生識體也。據生識體。緣必有體。若行解起因無亦生解釋。此意也。故親所緣相分。無別能生種。但見分被帶。所亦起故。假名見分同種生。實非從見分種生。何有一種生假實失耶。是以燈釋此事。無別微種。但由想慧作極微解。假無實體。假名為色。行相當心。假說種生。不望極微名引自果。對實名種引自心果(云云)。約生實色心。立引自果義。但隨見力帶同熏種之邊。全非相違。
尋云。既分析粗色。至不可析。未及空無。是色邊際也。若爾可從粗色種生。何云見分同種子生耶。或不同龜毛等無法。尚依粗色故也。依之撲揚大師餘處中。與本質同種生也(云云)。如何。
答。觀行者觀極微時。有二種相。一心中現。即粗色相也。二當情現。是無體法也。聖教中。立法處色。即粗色上。似極微之義也。此義邊心行解被帶生故。名見分同種生也。別種生之邊。即成粗色體。此不為極微。極微相。雖自粗色起。直非粗色。至不可析行解前相故。同龜毛等判見分同種生也。而心前粗色似極微現。以此相為極微。是無法也。以此義邊。可云當情現也。燈第二卷。釋雖於色相如執我等故不成種。即此意也。於心變境。執實我之時。心變相。雖不實我。似實我現。實我相。是當情現無法也。似我相體。是心中現有法也。緣極微相。亦可有此二邊也。但至餘處釋者。粗色為質。作極微解。故此極微。與質粗色同種生云也。若依元無極微質之義者。亦同龜毛等也。故燈第二云。空華非有。雖緣不能別熏成種。極微亦爾。元無彼質故。不別熏(云云)。若不如此料簡者。極微緣相。尤以難知。重披處處釋文可案立之(今燈并燈第二法處章等可見之。)
四無記同別種
問。威儀工巧等四無記心。為同種生。將如何。燈有二釋。一云有同別種。二云別種也。二釋共不明。先付初釋。若四無記心。同種生者。可違引自果義。況異熟無記種子成熟。威儀工巧二無記。自在成熟也。既各別成熟也。何云同種生耶。付次釋瑜伽論中。四無記是世俗有(云云)。若別種者。豈非實有耶。加之異熟心。緣威儀工巧。名威儀工巧。此豈非三無記同種生耶。
答。義燈作二釋。未斷邪正。仍可成申二釋意也。初釋意。除變化心。餘三無記。有同別種。若異熟心。緣威儀工巧。名二無記。是同種生也。若自能熏與異熟心別種也。以同種生。名世俗有。依別種邊。自在成熟攝也。況得非得章異熟無記全。威儀工巧少分。名種子成熟(云云)。若爾此難未一定歟。後釋意。三無記定別種也。異熟生心他善惡心。熏此種子。緣威儀心熏名威儀種子。緣工巧心熏名工巧種子。不爾之時。異熟心種熏名異熟種子。故雖緣威儀等。亦是別種也。發威儀等別種之義。同先釋也。緣威儀等。非實威儀等故。名世俗有。名威儀之邊。雖云世俗有。尚實心法故。有別種子也。望義不同。不可相違(燈第五引全可沙汰之。)
一向無記
問。了義燈中。異熟威儀工巧通三性變化北通二性(云云)。爾者引何文證之耶。進云。燈中引又異熟生一向無記。二三可得。一有二種之文也。付之。所證義者。異熟等三性義也。所引文者。定異熟生一向無記。何為誠證耶。
答。此事學者多以(云云)。料簡燈問答起盡。可成立此義也。先問意。諸教之中。以異熟威儀等。云四無記。常途習。可限無記。而本論中。威儀工巧等。亦通餘性見。此文思問異熟威儀等各定何性也。答之。若云四無記。如名取義。若但云異熟威儀等初三通三性。變化唯二性(云云)。次准何得知者為出本論文。問答之也。故以又異熟生一向無記二三可得一有二種之文。威儀等顯通餘性之義了。故異熟生。亦如威儀等。依別義門。成可通餘性也。又異熟生文。忽非為證。以二三可得一有二種文。為證之時。舉又異熟生一向無記文。為相違者。亦別會可云據任運酬因果也。不遮別義門。故瑜伽抄會異熟文。若存此旨無其相違歟。
以重變故
問。以外穀麥等。不名實種子。有何故耶。答。論云。外穀麥等。識所變故。假立種名。非實種子(云云)。付之。內法種子。亦第八所變也若如所釋者。何以內種。名實種耶。若種變故者。親熏種子。能熏所變亦第八所變也。豈非熏變耶。
答。本疏成論意。內種識變已。後生麥等。麥等復識變。以重變故。故非種子。如眼根等(云云)。麥等種子。論實現行。內種生麥等。麥等亦生麥等現行。內種第八相分故。名識所變。所生麥等。亦第八所變現故。亦名識所變。初一重種子識所變。後一重現行所變。故諸重變法。必是現行也。如眼根種子。第八所變生現行時。亦第八所變。此旨見論文。故論云。外穀麥等。識所變故。假立種名。非實種子。外種熏習。必以內種。為彼因緣。是共相種。所生果故(云云)。外種以內種。為因緣生。是為識所變。故識所變故之文。以重變名識變也。非汎爾識變。何猥難之耶。
生引二因
問。無性攝論意。於十二有支。辨生因引因。爾者大師如何釋之耶。答。疏云。識種生現識。生因也。望名色等。引因也(云云)。付之。無性攝論中。識望名色。為能生因。望六處等。為能引因文。義燈解釋。亦同無性論文也如何。
答。義解諸師。釋經論文。或任現文。或探本意。誠現行文。雖如疑難。生引二因。顯遠近果。望鄰次支名生因。望隔遠支名引因。以此義勢。深思道理。識種生自現。是親因緣也。豈非生因耶。名色雖鄰。猶是他支也。故名引因。論文所舉之分。讓現文不釋之。其上今一重加增。自他相望。論生引不同也。此亦可無性本意。何強疑之耶。
所熏四義者
一堅住性義(論云。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此遮轉識及聲風等。性不堅住故。非所熏(云云)。疏云。此中識言。攝心所故。即末那等。皆名轉識文。)
二無記性義(無記者。無覆無記也。論云。若法平等。無所違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勢力強盛。無所容納。故非所熏(云云)。)
三可熏性義(論云。若法自在。性非堅密。能受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無為法。依他堅密。故非所熏(云云)。疏云。本識俱時。心所五數。體非自在。依他生起。故非所熏(云云)。)
四與能熏共和合性義(論云。若與能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剎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所熏(云云)。)
所熏
何獨所熏
問。要集意。堅住性義。不簡轉識相應心所(云云)。爾者淄洲大師。如何破之耶。答。既簡轉識心王。心所依王。何不遮之破也。進云。正破此事。心王自在。尚非所熏。心所依王。何獨所熏(云云)。付之。依燈師能破。見道證解釋。堅住性義。云此遮轉識。故限簡轉識心王。可熏性義。判此遮心所故。簡轉識心所云也。設第一義雖不簡之。至第三義。既簡之了。何難心所依王何獨所熏耶。若初義不簡故。可所熏者。第八相應五數心所。豈所熏處耶。
答。論中述堅住性義。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云云)。轉識相應心所。既無一類相續義。豈不遮之耶。而要集若簡心王者。心王自在。尚簡之。心所依王。獨具堅住性所熏義耶。義燈能破。即此意也。何惡得意。令進難耶。但至論文者。若此遮心所文。轉識心所者。豈只云此遮心所。不云轉識心所耶。以異熟識。定所熏處故。直不出別名。云此遮心所。無諍第八俱時。五數心所也。此遮轉識文者。疏云。此中識言。攝心所故(云云)。若得此意。疑難不可來矣。
問。經集意。堅住性義。不簡未轉第七識(云云)。爾者燈師可許之耶。答。不許也。付之。未轉第七。一類相續。何堅住性義遮之耶。故未轉第七。無記性義。可遮之也。彼無性第七。以無記性義簡之。准例可爾。依之別抄中所述。同要集耶。
答。燈破此事。但言相續。不簡第七。既言一類。即簡第七。以漏無漏性非一類。不同第八未無漏位。一類受熏。若無漏位。即不受熏故不相例(云云)。等覺以還位。漏無漏問雜。既非一類。故堅住性。言一類相續。遮未轉第七也。此遮轉識之文。廣通第七。豈限前六識耶。無性第七。遂不成無漏。有一類相續義故判。其無性人。此第七識。四義具足。何不受熏。以染無記違善惡品。今言無記。唯無覆無記(云云)。別抄釋者。不可依用之。
尋云。
真如受熏
問。起信論中。真如受熏云。宗家如何釋之耶。答。譯者誤也(云云)。付之。論師本意難知。馬鳴菩薩。賢劫智惠。不知。立真如受熏義。況一論始終。盛明此旨。豈上下諸文。悉關誤耶。加之實叉難陀。再勘梵本。熏譯彼論。同有真如受熏之文。何前後三藏。皆可致錯耶。執中遍學三藏。為印度學徒。譯起信論唐言。成梵語給。若其文誤者。三藏大師。任真諦文。譯之耶。依之龍樹大士。製馬鳴釋論。亦如本論。成真如受熏義。若爾他師意。依彼論悉立真如受熏義。妙順本釋二論。能叶前後三藏如何。
答。論中明可熏性義。此遮心所及無為法。依他堅密。故非所熏文。疏主依此文。無明熏真如。由此知非也(云云)。祕師承疏釋。自古諸德。多為此計。此論明簡。故知古非。馬鳴菩薩。亦言真如受熏持種。恐譯者誤(云云)。解釋尤可爾。所熏四義。無著。天親。無性攝論等諸論中。皆有之。明知。西天大論師。舉不許真如受熏義也。印度諸師。既不許之。馬鳴一師。豈立此義耶。故起信論文。恐譯者誤也。真諦等古德。迷理事不同。立真如熏習義故恣失論家本意也。況佛地論中。大乘佛法。千歲以前。清淨一味文。馬鳴若立此義。無著等豈不致論難耶。若爾九百年間。大乘佛法。可有諍論。加之三藏言。聖人作論。終不相違。但學者有向背耳。因造會宗論三千行頌。融會瑜伽中百之旨(云云)。馬鳴賢劫一佛。無著初地大聖也。所造論文。豈有違背耶。但至實叉難陀譯者。遍學三藏。遊西天之時。印度諸師。承信論本。故譯唐言。以為梵本。實叉難陀。既三藏後人也。故得彼本。再譯之歟。三藏未見王梵本間。只任家依所譯。改唐言成梵文許也。真如受熏之文。設雖不正。不見正本。忽不可改文言故。三藏所誦。強非相違歟。次至釋論文。天應年中。藥師寺戒明和上。歸朝之時。將來此論。諸宗學者。疑為偽論。隨南大寺新羅國僧珍聰云。是論本國大空山沙門月忠撰(云云)。是以往古賢士云。聞名之初。喜披龍樹之妙釋。開卷之後。恨穢馬鳴之真宗。今檢此論。實非龍樹之宗旨。是愚人假菩薩之名。而所作耳。今此偽釋序云。迴天鳳威姚舉皇帝製。弘始三年。於大莊嚴寺。筏提摩多三藏譯也。晉盡之後。秦姚興。生稱大秦皇帝。死稱文恒皇帝。始終無迴天鳳威之號。又自弘始三年。至承聖三年。相去一百五十五年。取後譯之本論。合前譯之釋論。同為一論。是大虛妄也(云云)。雖有多難。且舉一兩偽論之旨明鏡歟。
尋云。凡於熏習義。有二種不同。唯識攝論等所明。是可思議熏也。起信大乘真如受熏是不思議熏也。論家各述一邊。何致乖論耶。是以見起信論文。立心真如門。心生滅門中。明隨緣不變二種真如。隨緣真如者。是受無明熏習。今堅住性等義異也。爰知。真如迷悟根本。染淨依此生起。悟時真如熏無明。熏真如真如無明互相受熏。迷悟染淨二門不同也。若爾他師舉立此義。尤葉道理如何。
論第二卷同學鈔第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