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三卷同學鈔第四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五教義上
無始時來界
末那意義
第七別依量二方
第八別量二方
深密異譯
此中約全
懷我見者
如海遇風緣
皆順無我量
樂大乘者
勝軍比量五方
論第三卷同學鈔第四
五教義上
疏云。就教中。初引不共大乘教。小乘不信故。次引共許小乘教。二宗皆信故。
第一教證(阿毘達磨經)
無始時來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諸趣 及涅槃證得
第二教證同
由攝藏諸法 一切種子識
故名阿賴耶 勝者我開宗
第三教證(解深密經)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暴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第四教證(楞伽經)
如海遇風緣 起種種波浪
現前作用轉 無有間斷時
藏識海亦然 境等風所擊
恒起諸識浪 現前作用轉
第五教證(疏云。有四部別。文即為四。)
謂大眾部阿笈磨中。密意說此。名根本識。
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俱密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恒遍。為三有因。
化地部。說此名窮生死蘊。離第八識。無別蘊法窮生死際。無間斷時。
說一切有部增一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
五教有多異釋。今且依一義。不共教為四。以共許教。為第五教也(東抄。肝心等意也。)
無始時來界
問。論中為證第八識。引阿毘達磨經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等文。教理二證中何。答。教證也。付之顯說第八名言。名之教證。所引經文。無第八名。豈為教證耶。就中見寶性論說。引今頌文。證真如佛性。通說餘法者。難為教證耶。
答。論主證第八識。引五教證中。無始時來界頌文。最前引之。明知。教證規模云事。是以見論下文。已引聖教。當顯正理文結上教證。生起下理證文也。准此文。已前所引大小諸經文。皆是教證也。就中共許教。雖亙教理二證。於大乘教。定是教證也。阿毘達磨經今頌。豈是理證耶。凡第八識。自性微細故。以作用顯示之界者。因義。是種子識也。依者。緣義。是執持識也。是則以因與緣二用。顯第八識自性也。後二句如次。明為流轉還滅依之作用也。一偈四句伽陀。說第八作用之旨分明也。此第八識。自性微細。故以作用。而顯示之論文。存此旨也。但於不說名言之難者。論所引初二頌。同是阿毘達磨經說也。其中無始時來界之頌。以作用顯識體。故名阿賴耶耶之文。說名言示自性。設不顯說名言。作用若當第八。豈不為教證耶。次於寶性論文者。會之有二義。一者寶性論勒那摩提之翻譯也。大唐已前。所翻經論。多謬賴耶。以為真如。推之譯者。任自所解歟。一者阿毘達磨經今頌。兼說真理。賢意菩薩。以說真理之邊。證如來藏理性也。是以見淄洲大師解釋。寶性論中。據迷悟依說。攝大乘等。據流轉依說。各依一義(云云)慧日論等。處處同之。
問。論引阿毘達磨經頌。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云云)唯說第八識歟。將兼說真如歟。兩方。若唯說第八者。所引經文。其說尤廣。界言通因性二義。豈不兼理事二法耶。依義不簡流轉迷悟。何唯限第八識耶。是以見寶性論說。引今頌。證真如佛性理。若依之如此者。論中引今文。為第八識教證。若兼說真理者。豈為教證耶。是以見論文今此頌中。諸所說義。離第八識。皆不得有文唯限第八。不互餘法之旨。論文炳然也。兩方不明如何。
答。阿毘達磨經頌文。唯說第八識也。論主證初能變識。引今頌文。為教證規模。故若兼說餘法者。可非教證。何況今論上下。引彼經上下文。或顯第八識體性。無始時來界今文是也。或說此識名言。故名阿羅耶之文是也。或明賴耶功能。諸法於識藏之說是也。一經大綱。以明阿賴耶識。為其所宗歟。是以攝大乘論。明十殊勝中。以此文為明所知依殊勝之文天親。無性。守本論釋經文。此引阿笈磨。證阿賴耶識。名所知依之文。經頌直說所知依見若兼說真理者。所知依豈不限第八耶。若爾西天諸大論師。同引今頌。證第八識。誰人異求耶。今此頌中。諸所說義。離第八識。皆不得有之文。被備一邊難勢。取可為誠證。置諸言安皆字。都簡餘法之旨明也。但於寶性論說者。凡貞觀以前古師。多學理智不二義。謬第八以為真如。古譯經論。其例非一。勒那磨提翻譯。即可其類。新譯云無始時來界。古譯云無始世來性。其源在之。隨自所解。迷第八因義。謂之如來藏性。故改界為性。既非賢意菩薩本意。不可舉為難矣。
尋云。淄洲大師處處中。會寶性攝論相違。二論各說迷悟流轉一義(云云)何恣關譯者誤耶。
答。宗家且依現行文。顯界言通。二種。何必依用意耶。如梁攝論三十三阿僧祇文也。彼新譯攝論。雖引此文證阿賴耶識所知依義。梁攝論翻為真如。寶性論誤。准此可知。其文雖實謬。且任現行文。釋其義。或引為證據。義家常習也。可勘處處例也。
又一義云。一頌所說。其旨包含。廣可通理事。界義亙因性。依義不簡流轉迷悟故也。是以護法賢意二師。各取一義。互明一邊。偏守護法等論文。不用寶性論所說。義勢恐似狹。依之慧日論。最勝疏等。和會兩論說。各依一門(云云)處處其旨一同也。誰輒降寶性論說。以關譯者加增耶。離第八識。皆不得有者。嫌六識之詞也。真如非小乘餘部所知。何對彼遮之耶。是以結餘教證。非諸轉識有如是義文。准知。今結文唯嫌六識也。
末那意識
問。論中末那意識。轉識攝故(云云)爾者此文唯明第七識歟。答。本疏中。通六七二識(云云)付之見論文。以能執受五色根故。眼等五識。依之而轉者。明五識所依根。又與末那。為依止故。第六意識依之而轉者。述第六識依也。次云末那意識等者。可說。第七俱有法。若重說第六者。豈非繁重耶。依之燈中。第六前成了。今成第七(云云)加之大師別鈔。末那即意識也。唯第七所依也(云云)
答。論中釋一切法等依頌文。又與末那為依止故等者。第八與末那。為所依故。意識依第七轉云也。爰小乘等。不許第六依第七。第七依第八之義故。重云末那意識。轉識攝故等。立比量。成六七俱有依也。故疏云。六別依七。七依第八。諸宗不許。故應立量(云云)論文若限第七者。小乘不許第七。爭信第六識所依耶。但於燈釋者。非如疑難。末那意識轉識轉故文下。有二箇量。立第二量。云第七就有俱有依之時。似應有有法不極成過。故燈師釋此疑云。立初量。成第六別依。其別依者。即第七也。故無此失為言。前成第六者。末那意識文下。第一量也。非指又與末那為依止故等文。仍此難非也。別鈔異疏。可云一相釋矣。
尋云。疏依末那意識等文。立量云。六七二識。亦依俱有依。轉識攝故。如眼等五識(云云)六七所依。合立之。何云二箇量耶。
答。疏解論文。未及立量。可有二箇量之旨。見于下文。故下文云。今應前成第六有根。即是末那。末那成已。許是轉識故。得為因(云云)合立一量者。轉識攝故因。可有隨一不成過。故知。六七別立量也。
贈僧正云。今論習。於一法並舉梵漢名。未見其例(云云)
第七別依量二方
問。論中成第七俱有依。立量云。第七識應有俱有別依轉依。轉識攝故。如眼等識(云云)正比量歟。答。爾也。付之此量有法差別相違俱有別依法宗之下。有第八俱有依。眼等俱有依二差別。立者欲立第八俱有依。而同喻眼等識。是眼等俱有依。非第八俱有依。轉識攝故因。轉彼異品。同無異有。闕後二相。故作能違云。第七識應無第八俱有依(因喻如前)
答。避要集所勘法差別相違。而有二義。燈上下文。即其二義也。一今立第七有俱生別依之量。樂為立不共依。非樂為不共依體第八非餘。譬如眼識有不共依。五識隨一攝故。如餘四識之量唯諍不共依。不諍其體此非彼故。無法差別。若諍不共依體者。彼亦可有法差別。例亦成第六不共依之量。不諍不共依。第七故。無第七識意許。何勘法差別耶。故燈云。他許五識所依。各別不唯是一。若不如是。如極成五識。隨舉一量時。應有法差別相違過。以作所依非此依故(云云)二法與有法下。勘二等差別。同喻之外。要有二等差別。是故或立表量。以不樂為差別。為能違宗。或立遮量。非樂為差別。設立表量。設立遮量。皆是同喻。立表量之時。以何為片差別。即是同喻。立表量之時。以何為片差別體耶。故無法差別也。但遮非表。無有別法。與七相違。與誰為因之解釋。此意也。
尋云。先成第六別依之量。證第七識。六二緣證也。俱生別依法宗之下。何無第七識樂為意許耶。立第七別依之量。其義可同。次於極成五識。一識無別依。四識有別依者。大乘中何人耶。若無敵者。何徒立比量耶。又何處有此比量耶。次以同喻。為片差別。四分建立量不緣慮自顯同喻燈日等也。覺惠非思量。非心心所非思同喻色聲等也如何。
答。先於五識。舉一識立量事。雖無其人。且示作法。是因明門常習也。雖無聲非所聞之人。示現量相違。云如說聲非所聞等也。定賓疏三云。假說論之。因明並是作法之門。不要實有如此比量(云云)次同喻為樂為片差別。先德異說。然准了義燈處處文。不為片差別。應是實義(已上贈僧正御草書入之燈文。私入之。)
第八別依量二方
問。論中成第七俱有依。立量云。第七識有俱有別依。轉識攝故。如眼等識(云云)有云。於此量。勘法差別能違云。第七不用第八識為俱生別依。轉識攝故。如眼等識(云云)要集於此量。勘相違決定云。第七識必用第八。為俱有別依。恒行心品攝。非本識故。如第八相應五數(云云)爾者淄洲大師。如何破之耶。燈破云。夫言決定。因喻兩許。可成決定。若對小乘。第八他無。何成決定(云云)付之似因過。有不成不定相違之中。不定過有五十四過。若非分自他共。各開自他共者。如何有五十四不定耶。依之勘因明疏。大乘師對薩婆多。立量云。汝無表色。定非實色。許無對故。如心心所之時。小乘作相違決定云。我無表色。定是實色許色性故。如許色聲等者。是他比量相違決定也。若薩婆多對大乘。立量云。我無表色。定是實色。許色性故。如許色聲等。大乘作違決云。汝無表色。定非實色。許無對故。如心心所者。是自比量相違決定也。論所說所聞所作相違決定。是其比量相違決定也。若爾能破難思如何。
答。相違決定。唯共比量也。五十四不定者。作句數之。實非有其過。前五不定。自他共各分自他共。亦不必為過。如三十六相違。疏云。諸自共比違共及自。皆為過失。違他非過。他比違他及共為失。違自非過(云云)六不定中。前五有自他共。第六唯共。無自無他。
問。論主立量云。第八識。應有俱有別依。是識性故。如餘七識(云云)若不立此量。有何過耶。答。疏立第七俱有依量云。第七識別有俱生別依。轉識攝故。如眼等識(云云)若無立第八俱有依之量者。第七識俱有依量。以第八識。可付不定過故(云云)付之第八既非轉識。何轉彼因。有不定過耶。
答。演祕釋云。此乃深防。迷因明者。恐見前因有識言故。輒為不定(云云)意云。第八識有十八名。其中既列轉識名。是故第八轉彼因。成不定敵也。人師釋中。明有此意。可勘合之。
尋云。演祕釋付不定過意。恐見前因有識言故(云云)不云第八轉轉識攝故因。又釋前因無不定過義云。因中說云轉識攝故(云云)准之第八不轉轉識攝故因。
問。七八二識相望。互可為不共依耶(如第四卷)
深密異譯
問。撲揚大師。釋解深密經翻譯不同。總有四代本(云云)爾者彼四代譯。如何釋之耶。答。釋云。魏所譯名相讀解脫經。梁隋本。同名解節經。大唐所翻。名解深密經(云云)付之先隋朝三藏。更無譯此經。何云隋本名解節經耶。次宋代求那跋陀羅。翻出一卷經。名相續解脫經。何隱此譯。而不出耶。次元魏菩提流支所譯。名深密解脫經。是五軸本也。何以一卷相續解脫經。關流支譯耶。次陳代西印度優禪尼國三藏真諦。譯一卷四品經。名解節經。何云梁所翻名解節經耶。
答。今經異譯。總經四代。一者宋代求那跋陀羅譯。出一品。名相續解脫經(一卷或兩卷。)二者元魏菩提流支所譯。名深密解脫經(五卷十一品)三者陳朝真諦三藏所翻。名解節經(一卷四品。)四者大唐三藏翻譯。名解深密經(五卷八品。)今此四代譯。圓測。智昇等諸師。列之一同也。不可疑之。但於演祕解釋者。非出深密異譯。是四代攝論中。立彼經題目。有兩許不同為言。委代論云。如相續解脫經中說。隋朝笈多所翻論。云如世尊解節經中說。梁代真諦所譯論。云如解節經所說偈。唐三藏所譯論。云解深密經。是故深祕中四代攝論所立之異名也。是以見深密經四明疏文。魏代所譯攝論。名相續解脫經乃至。大唐三藏所翻。名解深密經等(云云)無性攝論神廓疏同之。
尋云。演祕云。此經迨今總經四譯(云云)明。知指深密經異譯也。
答。四代攝論。各引經文。立其題目。四代譯異故。云總經四代也。
此中約全
問。論引契經。我於凡愚。不開演文。爾者凡愚者。通有性及不定性歟。兩方。若通者。論中凡即無性。愚即趣寂(云云)若依之不通者。大師餘處中。凡言通有性無性。愚言亙定不定性(云云)
答。凡解深密經頌。五性相對。為定性大乘及不定性。說阿陀那教。為無性及趣寂二乘。不說之云也。是以論中。無性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性。不能通達。故名甚細乃至。凡即無性。愚即趣寂(云云)論文大嫌趣寂無性二類。有性根未熟人。不為凡愚體見。故疏云。雖有種性可聞信解。根未熟故。亦不為說。如一乘法信根若熟。即便為說。此中約全五性作論。非約少分。故不說言(云云)但於瑜伽鈔者。彼別釋也。設雖有性凡夫不定種性。根未熟之時。不說彼教。故凡愚言攝之云也。
又一義云。凡愚言。可攝大乘凡夫及不定性二乘也。以瑜伽鈔為證。今疏同彼鈔。然云此中約全五性作論等者。會論文也。經凡愚言。雖攝不定性及大乘凡夫。論且於五種性。明全不說之人。故云凡即無性愚即趣寂也。有性凡夫等。根未熟時不說之。根熟之後說之。故不顧未熟少分。約全五性。出趣寂無性也。
懷我見者
問。樞要中。引無性攝論。懷我見者。不為開示(云云)爾者我見者。分別俱生中何。樞要中。俱生我見(云云)付之俱生我見。不依教生。設說阿陀那識。何增執見耶。況本經云恐彼分別執為我。論文述恐彼分別計執為我。明知。分別我見云事如何。
答。樞要解釋。尤有其謂。無性攝論懷我見者不為開示文。本經四句中。釋第三句也。懷我見者。即凡愚也。其中凡者。無性人也。愚者趣寂凡聖也。既云聖者懷我見。以知。明俱生我見云事。恐彼分別執執為我者。釋經第四句。增分別執者。無性及趣寂凡夫也。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開示之文。其意分明也。若爾上下二句。各釋經第三第四句。何亂文勢。可為難耶。
尋云。恐彼分別執為我者。不為凡愚開演之道理也。愚言若指聖者。此故難立。答。以甚深細。可為不開演之故。第一句後三字。即其故也。今論文。亦有此意。恐彼分別執為我者。若強為彼凡愚。開演此識者。既有凡夫。故可有增分別之類為言。
尋云。俱生見者。六七中何。
答。第七見也。懷者。帶義也。恒帶我執義也。同今論云異生善染無記心時恒帶我執。仍第七見也。
如海遇風緣
問。論中引楞伽經說。如海遇風緣起種種波浪等(云云)今文說真理歟。答。既第八教證也。故非真理也。付之見彼經文。大慧菩薩。請說海浪藏識境界法身。明知。以真如法身。名海浪藏識也。隨佛答之藏識海常住(云云)若非真理者何云常住。是以他宗意。以法身名藏識(云云)
答。以水波譬喻。明本識轉識。諸教常說也。今海水波浪之喻。豈非顯識類本末耶。付中藏識海亦然境等風所擊之文。四緣被擊發之義也。豈非眾緣所生識體耶。是以護法論主。引此文。為第八識教證。誰人異求耶。但於大慧菩薩請問者。海浪藏識與境界法身。各別舉之為問。是以十卷經中。二種各別問之。次藏識海常住者。顯無間斷也。是以頌文。云無有間斷時。述恒起諸識浪。隨燈中。證眾名中藏識名。楞伽云。藏識海常住(云云)仍非翻譯者譯成真如也。
大乘經佛說量
諸大乘經有法皆順。無我違數取趣(第一因)棄背流轉趣向還滅(第二因)讚佛法僧毀諸外道(第三因)表蘊等法遮勝性等(第四因)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第五因)如增一等喻至教量攝宗法。
總別十箇比量
皆順無我違數取趣宗
棄背流轉趣向還滅宗
讚佛法僧毀諸外道宗
表蘊等法遮勝性等宗
(樂大乘者許能顯示○因)
疏云。前四因為宗有四。皆以許能顯示等為因。
(至教量攝宗樂大乘者許)
皆順無我○
棄背流轉○
讚佛法僧○
表蘊等法○
能顯示無顛倒理○
(契經攝故因)
疏云。又以諸大乘經至教量攝為宗。兩對為一因。各加樂大乘者許契經攝故字。因既有五。合前為九。
皆順無我○棄背○讚佛○表蘊○宗樂大乘者○因。
疏云。亦總以中間四對為宗。唯取許能顯示為因。
私云。以前兩對四因。總為宗。以第五因成之。
疏云。且略而言故有十種。若二三合等。隨義應義。
皆順無我量
問。論中為成大乘經。至教量攝。立量云。諸大乘經。至教量攝。皆順無我。違數取趣故。如增一等阿笈摩經(云云)
爾者此因。可有隨一不成過耶。疏釋云。然初四因。有隨一過。彼不許此順無我等故(云云)故可有隨一不成過也。付之敵者小乘。許三法印教順無我理。如何皆順無我因。有隨一不成耶。況元曉居土判比量論中。立量云。諸大乘經。非至教量攝。樂小乘者。不許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如外道論等(云云)淄洲大師破之。付隨一不成過。小乘亦許三法印教。顯於正理。今大乘經。既順三法印顯無我理。說諸行無常故(云云)如何。
答。諸大乘經。有說無我處。有說我處。如說涅槃大我者。違無我故。因云皆順無我等之時。犯隨一不成過也。故疏云。然初四因。有隨一過。彼不許此。順無我等故(云云)例如無性攝論立諸大乘經皆是佛說。一切不違補特伽羅無我性故。如增一等之量。有隨一不成過。因明疏云。此對小乘。有隨一過乃至說有大我。為真理故故(云云)是則因置一切言。故犯隨一不成過。此量置皆言。故有此過也。但判比量論因。立不許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之故。違說無我之處。故有隨一不成過。不可相例。
尋云。如此義者。皆順無我等因。可非實共許因歟。若爾設加樂大乘許言。成自許自許。最不審皆言非云大乘經一一文句。皆順無我。彼彼諸經。皆順無我為言。
上人云。皆順無我等因。實須。共許。雖說涅槃大我。是無我之我。不違無我。故小乘故。違付隨一過。故加樂大乘者許之言。避此過。或又成皆順無我等因已。後取為因也。立皆順無我之時。實似因者。其理不當歟。一切不違補特伽羅無我性故之因。又爾也。實是共因也。小乘故違付隨一過也。如此之因必置自許簡別簡過。攝論諸師。不知此旨。不得遁過。彼因若置自許言者。亦可無隨一不成過。亦可為共許之規模也。
尋云。疏中皆順無我違數取趣等因。加樂大乘許及契經攝故字(云云)爾者立成因量已。後加之歟。將不立成因量之前。置此簡別歟。若如前者。皆順無我等因前立量。令極成了。何煩加樂大乘者許等字耶。若加後者。既是成自因。此上置簡別言者。成自許自許耶贈僧正云。立成因量已。後可加樂大乘者許等之字。不爾因體非共自因上。置許言。成自許之自許。是故立量。成因了因既極成。此上小乘猶見說涅槃大我之處。強違云不順無我。故加樂大乘者許等簡別之時。小乘不能付過。此名共許自許。故纂云。據至極理。他宗故違。因置自許故。得無過(云云)
今云。此義恐不爾。既以第五因。成皆順無我等因了。敵者何云有不順無我之處。付隨一不成過耶。成因量若正比量者。敵者必可信故。量若無過者。皆順無我道理。已成立。全不可云有不順無我之處。若爾立成因之量了。置樂大乘者許簡別云事。頗無其謂。依之可云。皆順無我等因可有隨一不成過。故加樂大乘者之簡別者。不立成因量之時事也。故樞要云。前四對中。更加大乘者許字。簡隨一不成(云云)若成因了。無隨一不成。何云簡彼過耶。
問。若爾即成自許之自許。
答。皆順無我道理。小乘須許義也。涅槃大我。即無我之我故。雖說我。皆順無我也。而小乘強違。付隨一過。立者先立。欲簡此過。置樂大乘者許字也。此云共許之自許。纂要意在之。
樂大乘者
問。成大乘經佛說之義。有多因。爾者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因。自他共中。為是自因。為當共因歟。答。共因也。
問。二邊難之。若共因者。小乘不許大乘經顯無顛倒理。故有隨一不成。為簡此過故。置自許言。應是自因。所以今論皆順無我因。付隨一不成。攝論所立。一切不違補特伽羅無我性故因。有隨一不成。明知。此因可自因云事。若依之自因者。淄洲大師。餘處共比量置自許言。如唯識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因也(云云)如何。
答。大乘經雖有不說三法印之處。皆順三法印也。何者。如涅槃經。雖明禪尼外道神我。而破之故也。雖說常樂我淨。其我即無我之大我也。如增一等經。雖非句句說無我等皆順無我等。故名顯示無顛倒理。大乘經亦爾。雖非文文說無我等。皆順無我。顯示無顛倒理也。而小乘者。違此至極理。故言不顯示。故置樂大乘者許字也。纂要意可如此歟。
勝軍比量五方
問。勝軍論師。為成大乘經佛說義。立量云。諸大乘經。皆是佛說。兩俱。極成。非諸佛語所不攝故。如增一等阿笈摩經(云云)爾者今量因付不定過者。為唯限發智佛說師將如何。若通發智非佛說師者。疏勘不定。以自許發智為異品。若通非佛說師。勘此過者。何以共許發智。不為異品耶。況疏勘自不定云。若直言為如發智。極成非佛語。不攝。小乘即違自宗。自許是佛語故。等(云云)若依之如此者。燈云。對彼小乘自不許發智論是佛說者。豈無不定耶(云云)答。此有二義。一云唯發智佛說師勘此過。以疏文為其證訓燈文云。對彼小乘。自不許發智論是佛說者。豈無不定耶(云云)設雖對佛說小乘。大乘自不許佛說者。豈無不定耶為言意同疏歟。或燈且破西明以共許發智作不定也。如難中訓。與疏別也。一云佛說非佛說二師。俱為敵者。作不定也。過雖起自許發智佛說之師。二十部小乘。皆是一方敵者。為大乘比量。作不定過也。疏顯過起。非謂唯對佛說一師歟。問○(作法如前)爾者今量因。可有隨一不成過耶。祕云無(云云)付之小乘餘部意。云諸大乘經壞正法者說。定非佛語所攝。非佛語所不攝因。豈無隨一不成過耶。依之因明大疏并義燈中。有此過(云云)
答。凡勝軍論師。立因本意。兩俱極成非佛語者。六句論等諸外道教及六足等內道諸論是也。諸大乘經。非彼類故。立所不攝也。兩俱極成非佛語者。能不攝也。諸大乘經。此所不攝也為言。其所不攝之意。諸大乘經小乘雖云非佛語收。大乘師云佛語故。大乘經隨一非佛語物非兩俱非佛語之物。所以立敵兩家極成非佛語中。所不攝也。非兩俱非佛語之物云事。小乘亦許之故。無隨一不成。故演祕云。言兩極成。意簡隨一。敵雖說大非佛語收。立者不許故。不得言兩俱極成非佛語攝。敵者亦許兩俱極成非佛語中不攝大乘。彼既許之。何成隨一(云云)故直見勝軍立因本意。無隨一失。只發智論。因轉為不定敵也。然大疏二樣。見因。先任立因本意。付不定過。次別意見成因。亦付隨一不成過也。左右見因。二邊付不定隨一也。彼此俱真過也。其付隨一不成過之意。兩俱極成者。是本極成之義也。本極成六句。論等所不攝也為言。發智論大乘師為本極成六句論等非佛語類。故所不攝因不轉也。仍無不定過也。然小乘等。不許大乘經本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有隨一也。燈云。小乘不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唯大乘許。不得云兩俱者。此意也。不得云兩俱者。舉因初詞也。
尋云。演祕云。言兩極成意簡隨一者。大乘經上。有二義。非兩俱極成。非佛語故。無隨一失也為言。不見取置非佛語體耶。答。因明疏釋因云。則非外道及六足等教所攝故(云云)取置非佛語體之旨明也。又明燈鈔述疏意之文。此意也。但至演祕者。為隨一過。先大乘經上。有佛說非佛說諍。非立敵俱許非佛語收。故非兩俱極成六句論等非佛語類攝也。重意云。於大乘經。自有隨一非佛語義。無兩俱非佛語義。故不類攝。兩俱非佛語外道等教也為言。大疏直釋非佛語體。祕重述不類攝其非佛語中之所以也。三藏大師。徵勝軍因。大有二意。邊邊各付一過。俱是真過也。在有人云。隨一有成。假設過者。深迷由來矣。
有云。若取置非佛語體。此所不攝立者。有隨一不成。若大乘經上。有佛說非佛說二義。非極成非佛語為因者。無此過矣。
有云。兩俱言有相濫。若小乘外道見兩俱。此外道小乘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為因者。唯大乘許。小乘等不許。故為隨一也。若大小二宗名兩俱者。無此過也。
問。○發智論入宗之時。有如何過耶。答。宗有違自教失。因有兩俱不成(云云)付之今此二過。誰人所付過相耶。若發智佛說師者。發智論是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之物也。如何有兩俱不成過耶。若對非佛說師者。既違共教。如何為自教相違失。
答。邑法師釋此事云。對發智佛說師者。有違自教失。對非佛說師者。有一分兩俱不成過(云云)佛說非佛說二師。俱是今量敵者故。對彼對此。同犯過也。或違自教過。佛說非佛說二家。同勘之。對非佛說師。雖違共教。似宗諸過中。無云共教相違失之物。故不立此名也。仍大乘邊。不許發智是佛說。故違自為過也。
尋云。何故違共教不為過耶。
答。因明疏云。雖違共為過。背毀所師無我教故。唯違自為過。說名自教相違(云云)
問。○若以發智論。入宗之時。可有所依不成過耶。演祕有此過(云云)付之兩俱不成。有所依有法。所依不成。無有法。此因既有兩俱不成。如何有所依不成耶。依之因明疏云。兩俱所依有。此所依無故(云云)答。演祕中。作二釋。若存第二釋者。無所依不成。不可劬勞。今依初釋。會難云。發智論入宗時。犯違宗過若欲遁此過。宗除發智一分時。因如舊故。無一分所依。祕云。發智一分。不許大乘大乘是佛說也。何有所依。故成一分所依不成者。此意也。發智一分不許者。發智一分。有違宗故。不許是有法為言。大乘是佛說也者。大乘經一分。為有法立佛說也為言。今此所依不成。被帶違宗來過也。次兩俱所依。有相並勘。如大乘師對有部立我實有。得所依故之時。二過相並。兩俱不成又有無所依。故纂云。故兩俱不成。不必有法唯有文故知。設有所依。設無所依。因不成有法。皆名兩俱不成。所依不成。無所依有法。故立此名也。
尋云。因是有法上義。有法除發智者。因隨亦無何宗除因殘耶。
答。非佛語不攝因。既轉發智畢。是故有法除發智。因留如舊。故有此過。
問。○遍學三藏改因立自許極成非諸佛語所不攝故之時。三支無過。可成正比量耶。答。爾也。問。因既置自許言。顯自比因。並用極成之言。自共豈不相違耶。次有人勘相違決定云。諸大乘經。皆非佛說。自許極成佛語所不攝故。如數論等。又勘云。諸大乘經。皆非佛說。兩俱極成佛語所不攝故。如勝論等。若爾既是猶豫因而非正因。何云能立量耶。
答。凡大乘所說。廣大甚深。非小乘外道等。思量境界。不信受彼甚深意趣。降之以為壞正法者說。爰勝軍論師。為破彼迷倒。四十餘年。按立一箇比量。時世久行。敢無片其非者。于時遍覺三藏。周遊五竺之間。親對居士。徵兩俱因。勘種種過相。勝軍杜口。不能遁過。三藏和尚。遂正其因。立自許極成非諸佛語所不攝故。是時三支圓滿。避似立諸過。五天歸仰。崇大師聲德。實是能立量規模也。誰人輒付過耶。但因置自許言者。極成非佛語所不攝者。是雖共許因。傍為簡過。置自許簡別也。既異自許之自許。全無自共相違之失。例如彼唯識比量初三攝眼所不攝者。是雖共許因。為令關預他方佛色。置自許言。次二箇相違決定。俱非過數。凡因明門習。以本量因簡奇之法付過。所不許也。而今量既云非佛語所不攝。簡捨六句論等極成非佛語之的了。何似之為同喻。還勘過耶。例如彼唯識比量因置眼所不攝言。簡眼根了以之為同喻。不勘相違決定。是因明大綱也。學者可悉之。
尋云。因既置自許言。猶是可自因。大疏難順憬師(唯識比量相違決定)因云自許。故非共許因(云云)又難判比量云。今因非共。故不得成相違決定(云云)纂要云。既云自許即是自因(云云)准此等釋置自許言。必是自因也。
答。共因置自許言。以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之文。為其規模。今量并唯識比量自許簡別。以彼因為其源。亦如今量。為簡以發智所付不定過。置自許言也。非指因體言自許也。如唯識比量為能違因付不定。置自許言。皆是共許之簡別故。云共許也。順憬違決。不置自許言之時。因體既自也。眼識不攝因。大乘不許之。故為簡隨一不成。置自許言。故自許之自許也。判比量亦爾也。
尋云。以本量因簡奇之法。不作能違云事。不可然。餘卷本疏。釋所立宗因便俱有失之文。別宗別因量。有相違決定(云云)彼違決既以本因所簡聖道等意識。為同喻。如何可會。
答云。此事異義非一。且成一意云。陳那以前古師。三支別體也。雖因簡之。簡別不拘。為能違同喻也。陳那已後。二喻即因也。立因三相故。因簡奇之物。不成能違同喻(此義猶可受口傳)又約因明。引信摧邪二門不同也。所立宗因別宗別因量。就引信因明。付相違決定也。今依摧邪門。避相違決定也。
尋云。大疏難順憬師。唯識比量相違決定。雖付多過。不言眼根本量因簡之。以知。雖本因簡奇。為違決同喻無過歟。
答。大疏六箇難。難能違自許言非故。且不難取簡奇之法。以為同喻也。況上文以眼所不攝簡別。簡以眼根所付相違決定(云云)故下文讓上云不舉此難歟。
別尋云。改因者。全改本因之意趣歟。將立因意如元。加自許言。為改因歟(兩邊可難之。)
一義云。改因者。不改因本意。只安自許言。簡發智論也。具言之者可言自許兩俱極成等也。設雖無兩俱之詞。極成者立敵極成義也。故不安兩俱之言。是立敵極成之義也。
尋云。大乘自許發智論兩俱非佛語所不攝。設置自許言。猶可轉發智異品。何依自許言。簡不定耶。
答。此難可爾。但發智論。依他許佛說諍起。隨一非佛語之物也。大乘經依自許佛說。非佛語所不攝被云故。安自許言。簡他許佛說。非佛語不攝之發智也。
已上問答可祕之。相傳一義也。上人御義異之。改因者。全改本因意趣。省兩俱言加自許言也。極成言。非立敵極成之義。至極成就之義也(云云)別可習之。
論第三卷同學鈔第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