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三卷同學鈔第六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種證
此非正證
用證
之所集起
心相
作意
若難不
一識
二乘無學
極或言簡
清辨比量
彼特
何獨偏破
世俗八識
異熟
真報主
異熟

論第三卷同學鈔第六

種證
理證(疏頌云。種‧異熟生死‧緣‧食。趣生受‧識滅定‧心染淨。)

一持心證。二異熟心證。三趣生證。四有執受證。五暖識證。六生死證。七識名色互為緣證(已上當卷明之。)八四食證。九滅定證。十染淨心證(第四卷初明之。)

瑜伽八證(五一卷頌云。執受‧初‧明了種子‧業‧身受無心定終。無皆不理。)

執受證。二最初生起證三明了生起證。四種子證。五業差別證。六身受證。七無心定證。八終證。

攝論八證(私頌云。種‧心染淨食‧及趣生執受名色緣生死‧并滅定。)

燈曰。攝大乘論。○准彼但此論八義。○異熟壽識彼此二(云云

瑜伽八證此論十證闕具事

燈云。初生明了用三義。此論中無。趣生壽識互緣食及心染淨。此之五種。彼論非有。餘五共同。然互廣略文(餘五者。執受種子身受無心定終也。)
樞要云。第二證中。身器離心非有。即八證中。第五業證(云云
尋云。此釋違燈。用證云此論中無故。
答。此論第二異熟證中云。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變為身器。作有情依。身器離心。理非有故。○此心。誰變身器文。故以異熟證中一分義。相配用證也。燈不別成之故。云此論中無也。
問。若爾何故疏以此論第二證。配八證中身受證耶。
答。此論異熟證中。有其二文。一云身器離心。理非有故文。故樞要用證。一云又在乃至身受生起云云)故疏配身受證仍不相違(已上依要決意。問答之。)
尋云。何故此論不說最初明用三證耶。
燈曰。此非正證。因外難。故為一因。或應展轉俱有根。證第八。又解。傳釋。○前為勝。明了作業。亦是展轉。顯成俱起。證第八義云云)(疏四末伽抄第三同之。)

此非正證

問。本論中。證第八識。出八證。爾者最初生起證第八識正證歟。燈云。此非正證(云云)付之引契經說。述八證者。皆為證第八識也。若非正證者。成此證有何用耶。依之八證總標文。云由八種相阿賴耶識決定是有正述彼證。若離阿賴耶識乃至。最初生起。不應道理云云)明知。正證云事。
答。
今云。外人難云。若決定阿賴耶識。應有二識俱時生起云云)以二識俱轉。為過也。大乘云容有二識俱時轉故。以二識俱轉。不為傷。遂返難小乘云。且如俱時欲見乃至。欲知。隨一識。最初生起。不應道理云云)意云。汝小乘。不許識俱轉義者。六境齊來之時。六識中。何識可最初生起耶。若爾諸識俱轉。一時可取諸境為言。不云其最初生起識。即是第八。故云非正證也。餘執受等證。以第八識。為能執受第八者。以何法。為能執受耶證也。此雖難他云最初生起識不成。不證最初生起識。即第八識。故不為正證也。
問。第八識和合識也。尤可為最初生起識。
答。今最初生起者。非初生識。本有時位六識已起後。有時六境齊至。其時諸根境等。和合力齊。識前後生云事。不應道理。以何識。為最初生起識耶為言。
若爾何本論云阿賴耶識最初生起不應道理耶。
答。展轉第八識。故云爾也。意云。若恐識俱轉。阿賴耶識者。識不俱轉故。六境齊至之時。何識最初生起耶。故可許識俱轉。若許識俱轉者。汝不可云識不俱轉故。阿賴耶識為言。以最初生起。不為可第八識道理。故非正證也(此事雖事。人慥不辨。今愚案。雖似古義始此意可祕之。)

用證

問。付瑜伽八證。且第五業用證。今論十證中。可耶。燈云。無(云云)付之今論異熟證中。身器離心。理非有故(云云)其義當彼論用證。依之樞要中。瑜伽用證。今論中。云云
答。本論中。明用證。別器業。別依業。別我業。別境業。俱時而轉。第八。四業俱轉。不應道理云云初業第八識也。第二業五根處并種子也。第三第四。如次第七及前六識也。第八者。闕別器業。四業俱轉。不應道理成也。今論中無舉四業成文。故燈云。此論中無也。然而異熟證中。云身器心理非有故。當四業別器業。故異熟一分也(已上依要決釋。成一義畢。)

種證(八證中種子證)
之所集起

論云。謂契經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為心。此識。彼種心。不應有故。
疏云。雜染法者。有漏法染皆是。清淨法者。即無漏法五蘊並是。或順解脫分等名清淨。○之所集起為心者。或諸法種。於此集起名心。是所集起處故。即通有漏無漏。所集起處。或諸法種子之所集起名心。心諸種所集起故○。

此證中破餘部等有五段

部。二破大眾部。三破上座部。四破有部。五破清辨無相大乘

三(一破五蘊受熏種。二破類受熏。三合破識及類前後相熏。)
五蘊受熏種義(疏云。譬喻部師。即部也。)

論云。謂諸轉識。在滅定等。有間斷故。作意等類別。易脫起故。如電光等。不堅住故。非可熏習。不能持種。非染淨種所集起心。
有法(諸轉識。)三(一非可熏習。能持種。三非染淨種所集起心。)三(有間斷故。二易脫起故。三不堅住故。)如電光等。)
不相應。非心性故。如聲光等。理非染淨內法所熏。豈能持種○。
轉識相應。諸心所法。如識間斷。易脫起故。○不能持種○。

類受熏義(疏云。部異師。)

論云。有說六識無始時來。境等。前後分位。事雖轉變。而類無別。是所熏習。能持種子
疏云。是識轉變剎那即滅。識上一類不變。無別前後。類是一。故此可熏。亦可種。識既被遮。故須計類。

論主破此計

一徵假實(論云。執類是實。則同外道。許類是假。便勝用。應不能持內法實種。)
疏云。本說類是假。今言實者。是設遮也。如攝論總有二種一識類。識家之流。二剎那類。即無常之流。二皆假法
二徵何性(論云。若是善惡。應不受熏。許記故。猶如擇滅。若是無記善惡心時。無無記心。此類應斷。非事善惡。類可無記。別類必別事性故。)
三徵間斷(論云。又無心位。此類無○。)
四徵類同(論云。又阿羅漢。或異生心。類同故。應為諸染無漏法熏。許便有失。)
燈云。

合破識及類前後相熏

論云。又六識身。若事若類。前後二念。既不俱有。如隔者。非互相熏。
疏云。上來事類俱時被。破事及類前熏。於後今破云。前念事類。不熏次後念事類。不俱有故。如隔念。隔者。彼計不遠熏。故得為喻。但熏次後故設遮。識熏類。類熏識。識熏。
祕云。然准諸教。部師計。總四類。本經部許內六根所熏性○二六展轉而互相熏。三前念熏彼。四類受熏(已上部畢。)

第二破大眾部

論云。執唯六識俱時轉者。由前理趣。既非所熏○。
疏云。此不立假類受熏。故言唯六識。無前熏後。故言唯俱轉。

第三破上座部

論云。執。色心類。無間前為後種。因果義立(初敘宗也)彼執。非理無熏習故(此總非)謂。彼類。既無熏習。如何可執前為後種(初無熏習)又間斷者(謂生無色。色久時斷。滅盡定等。心斷亦然。)應不更(次難後不生。)二乘無學後蘊。色心。為後種故(後難後蘊。)

第四破有

論云。有說三世諸法皆有。因果感起。不皆成○然經說種子者。起染淨法。勢用強故(敘彼計)彼說非理過去未來非常非現。如空華等。非實有故。又無作用。不可執為因緣性故○。

第五破清辨無相大乘

論云。執。大乘空理。為究竟者。依比量撥無此識及一切法(出彼計)彼特害前所引經(違前染淨集起心經。)斷證染淨因果。皆執非實。成大邪見(彼若救言。我世諦。不說為無。但言非實。)外道毀謗染淨因果。亦不謂全無。但執非實。故若一切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捨生死修集菩薩資糧。誰有智者。為除幻敵。求女兒。用為軍旅。故應信能持種心。依之建立染淨因果
問。論中證第八識。引契經說。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云云教理二證中何。答。理證也。付之既云之所集起為心。舉第八心名。定可教證。例如彼以楞伽經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之文。為第七識教證。是以攝論文。以說心名教。為第八識教證。今論何獨為理證耶。
答。凡理證者。共許教中。密說第八識。其所說義。多通餘識。小乘以之為六識相。大乘以理。責教之意。第八識者。此不成證也。即種證所引經文二義立心名。一者此心處。集起諸法種子。是第八能持義也。二者種子集起此心。此義通六識種子集起六識心故也。故疏引此經文。出二義。或諸法種。於此集起名心。是所集起處故者。是初義也。唯限第八。不通餘識。或諸法種子之所集起名心。是諸種所集起故者。通諸識也。是故集起心經之文。理證而非教證。但於攝論中。以說心名教。為教證者。彼舉心意識心名。是故為教證也。如云藏識說名心也。名亦爾。故為第七識教證。全非例歟。

心相

問。疏中。引對法論。又心相續。間斷。不應經久。流轉不息(云云)爾者撲揚大師。如何釋此文耶。釋云。心相續者。是藏識也。流轉不息者。種子也(云云)付之難思對法論文。出於瑜伽論。而瑜伽云又彼諸識間斷。明說六識對法述又心相續。豈第八心耶。依之大師餘處。對法文同瑜伽論。心者間斷相續色身也(云云)況心相續言。明藏識者。間斷者。是指何識耶。隨諸師釋對法論文。六識心也(云云
答。釋對法論又心相續文。可有二意。若依今演祕意者。心相續者。第八心相續無間斷義也。間斷者。六識滅定等位。間斷為言。流轉不息者。是種子也。意云第八能持心。相續無間斷故。六識入滅等。間斷位。種子流轉。不息云也。依此義。訓論文云。又心相續。間斷。經久流轉不息。本論云。又彼諸識等者。當對法間斷已下文。對法論具表。表第八遮六識也。本論遮六識。不表第八心也。對法鈔別義也。又心相續者。指六識心及依身間斷者。無想定等位。間斷種子經久。流轉不息。故間斷心。不能持種子為言。
尋云。疏云。不應經久等(云云)不應字難消。
答。演祕作二釋。一云不應二字賸。二云疏主取彼論意加之。初釋易知。第二釋意。取對法論。是故轉識能持種子不應道理之不應言。上經久流轉言上加之。訓疏文云。又心相續。間斷不應經久流轉不息。意云。第八心相續能持種子。故流轉不息。轉識能持者。無想定等。間斷位。不可有流轉不息之義為言(疏文甚難。猶可案演祕第二釋。)

作意

問。本疏中。釋作意等類別等文。作難經六識俱時受熏義之釋了。或如他身六種轉識故(云云)爾者出難互相受熏義比量同喻歟。進云。祕不然(云云)付之疏上文。以作意類別故因。立比量之時。述無同喻之旨畢。或如他身六種轉識故(云云)明知。上作闕同喻之釋。或如身等者。以他身六識。為同喻之釋也。是以見疏下文。前解雖本。不作此解。不定八識三別。互相熏故(云云)若初釋中。無立比量之釋者。豈云不定失耶。依之唐土師。釋此文。出互相熏量同喻云云)如何。
答。本疏段。諸師料簡不同也。今依演祕解釋者。疏有解。此乃至不得互相熏者。是初釋也。或如他身已上。第解也。前解設六識俱時受熏者。成初解也。今解但遮六識體非受熏。以境等三種各別。非必剎那剎那具足。故非識恒起。故無熏習。不同無性者。成後解也。初釋意云。論云作意等類別者。同無性攝論也。且六識中。眼識耳識。相望之時。眼識眼根色境耳識耳根。緣聲境。兩識相應作意。其體亦各別也。六識展轉。三種皆異。境等不同也。故六種轉識。定不俱生。何有和合義耶。仍不可成能所熏為言。以此道理為因。若量云。等非為耳等所熏作意三。定各別故者。更無同喻。故不量。以理責之也。故疏云。此無同喻。然以理責之(云云他身六識。全不成同喻。然以理責之(云云他身六識。全不成同喻。以自眼識。望他眼識境等同。非各別故也。若爾或如他身已下。不可屬初解。下指今解。此文也。此解意云。今論作意攝論也。六識。由作意三緣起。耳等根。色聲等境。不可剎那剎那具之。其緣若闕者。不可體恒起。何得受熏。此解意。任六識不俱轉云計。付六識一一。不恒起故。受熏不成云也。前解同攝論六識互望。論境等各別之義。部雖不許六識俱轉義。設令許俱轉。立此因。今解任本計云六識不並。用此因也。依此釋者。他身六識。為能同品。兩釋意。大旨此。但於付前解。若以他身六識。為同喻。不量者。不可云不作此解不定云難者。無同喻故。雖不三支大乘第八望六識境等三別。而受熏故。尤可成不定敵。異品故也。故演祕下文云。釋又六與八非一向異文。若准此簡。亦乃遮彼互相熏量不定過也(云云)具因故。云互相熏量也。以此可知。
問。論中破餘部六識受熏計。作意等類別文。本疏釋此文。作二釋。爾者六識互相受熏釋。不作第二釋者。有何過耶。疏云。不作此解。不定云云)付之初釋闕。無同喻故。以理責之(云云)既非作法。何以可有自不定過。為其故。可作第二釋云耶。何況設雖立比量。因可云作意三。定各別故。若爾以第八境等。望轉識。非一向異。定各別故之因。豈轉自第八識上耶。況設雖作第二釋。尚可不定失。第八識作意類別起。受熏種故。可為不定敵耶。
答。不作此解不定者。前解根等三別。為因。而八識與六。亦根等三別故。可為不定敵為言。闕同喻故。雖不三支作法境等別為因。遮六識受熏者。八與六。根等三別。受熏義。豈非不定敵耶。仍六識相熏釋。不定過了。第二釋以三別義。為不恒義。第八恒故。非不定敵。次於六八非一向異。不可轉根作意三定各別因云難者。疏次文。又六與八。非一向異。依之而起。故許相應者。即遮前不定過也。八六不不異故。大乘第八。受熏無失。汝宗三別也。故此難。彼六不然之彼言。彼宗六識。不然云也。
尋云。演祕釋又六與八等文。意簡前失者。簡後釋過也。以何知者。次下文云。若准此簡。亦乃遮彼互相熏量不定過也(云云)准之者。疏文正簡後釋過也。
答。此難尤非也。疏云。又六與八。非一向異。依之而起。故許相應云云)既云相應知。簡初釋過也。疏初釋云以各別故。無相應義文。以之可知。但演祕若准此簡等者。牒不作此解不定等文。問云。八識三別。第八識體。應非受熏。豈非過耶(云云)答。此問。引疏又六與八等文。意簡前失者。簡第八不受熏過也。非比量過也。若准此簡者。簡第八非受熏失了。遮初釋互相熏量不定過也。

若難不

問。論中類受熏種義。若是善惡。應不受熏(云云)爾者難受熏義。不難種義。有何故耶。疏云。若難不種。便宗失(云云)付之大乘意。不立類。設難應不種。何有宗失耶。就中因置汝言。立比量。何為過耶。
答。論難受熏。不難種者。若量云。善惡性者。應不種子。許記故。如擇滅者。大乘佛果第八。其性雖善。許種子故。一分宗過也為言。但於比量自非過云難者。今論下。此例。撲揚餘處釋此事。有二意。一云為試學者。二云餘因明師。不分九例。故隨自。付此過(云云)准之可知。
今云。佛果第八。須為異品不定敵。若恐此失。入有法者。亦成宗。不定。隨徵而來。亦是不定。亦是宗也。疏且一過此事處有例。

一識

問。部師意。立類受熏種義。論主如何破之耶。答。破彼義云。羅漢染法熏。異生無漏熏。無凡聖故(云云)付之部異師。雖立類受熏義。凡位受染法熏。不受無漏熏。羅漢受淨熏。不受染熏。是故類同。雖受熏。更有凡聖差別。如何難無凡聖不同耶。況大乘意。所熏第八。其體雖一。凡夫之時。受染熏。羅漢之位。受淨熏故。無凡聖雜亂過。寄類一。致此難者。立可招返難耶。
答。疑難之趣。了義燈問意也。釋此疑云。彼立類。依識而成。彼識攝。無別法收。故此過。大乘八識體性各別非一識類。故不成過(云云)意云。彼師類者。依識而立。即能熏識。攝。更非別法。而是一類三世不易。是故凡位受煩惱熏。類即煩惱相應所攝其性染也。今此染類。至無學位時。亦受無漏熏。故又羅漢類也。若爾現在異生類。與未來羅漢類。其體一故。凡夫類。受無漏熏。是成熏凡夫識。故凡夫羅漢羅漢類。受煩惱熏。成熏羅漢識。故羅漢凡夫。仍不遁凡聖雜亂過也。大乘意。八識體性各別。非一識類。第八識。雖受染淨熏。其不成染淨。仍例難不來。

二乘無學

問。上座部意。以前念色心。為後念色心為因(云云大乘師。如何破之耶。進云。論云。二乘無學後蘊。色心。為後種故(云云)付之設前念色心。為後念因。無學末後位。因用既盡故。如何不許最後蘊耶。彼大乘意。類相種子。前種為後種因。無間緣。前念心心所後念為依。非無無學後蘊。例此可爾。
答。論主難彼計。謂彼類。既無熏習。如何可執前為後種。又間斷者。應不更生。二乘無學等文。是其三難也。初難彼不許熏習故。前念色心。難為後念因云也。第難。若前念色心。為後念色心為因者。無色定及無想定色心斷滅。以何為因。色心耶為言。就之彼師救云。色心雖久斷。前斷色心為因者。二乘無學。應不永無餘涅槃。前斷色心。可色心故。是則第三難意也。今約間斷法。相例為難。故類相種子。不為例也。前後二念。相鄰引生故。次無間緣。雖間斷法為緣。不可為今例難。其故者。大乘意。諸法名言種子現行時。藉餘三緣無學位。因勢力既盡故。種子類生第二念現行之義。故最後念心心所。不絕開避引導力用也(神泰神廓二師攝論文不同也。今且依神廓。)
問。大乘師。地上座部量云。極成二乘無學最後蘊。許能為因故。如前前位(云云)爾者宗置極成言。有何故耶。答。進云。疏釋云。極成言。簡不定云云)付之因明門習。三支簡別各簡其支過何以宗簡別。簡不定耶。設宗有簡別。因無極簡別。何簡以不極成所付不定過耶。況若宗支簡別。簡不定者。二乘之言。既簡佛了。豈煩以極成言。簡不定過耶。
答。小乘宗意。許佛永無餘涅槃。故成不定敵。欲簡此不定故。置極成言。其極成言。流至因喻。故簡因過也。凡有法上義。故有法簡別。即因簡別也。所以友有法極成言。簡異品不定過也。他宗所許灰身滅智佛。不滅成故也。或佛雖實不無餘示現即入。若以此入宗。立後蘊者。有宗過。此宗過。名不定也。三支過皆名不定。不能定成宗也。非不定過。以極成言。簡宗過。名簡不定也。
尋云。今量他共中何。
答。宗共因他。是共中他歟。

清辨比量

問。清辨菩薩。對中宗量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云云)爾者此量。可有法極成過耶。答。可此過也。問。立敵共許。同立真性。兩宗極成。俱許有為。置共許簡別。舉極成有法。全不可有所別極成失故。掌珍論遮此過云。牧牛人等。共所了知。極成等。總為宗故。○此似有法。不成宗過文。況護法菩薩。對邊主量云。諸有為法。非實有體。從緣生故。如幻事等(云云)此量若置真性簡別者。同可極成過。簡別者。可有世間相違等過。加之聲無常量。既此過。此量又可爾。又三藏所立唯識比量。置真故簡別。而立敵二家真性離識。不離識異也。豈又此過耶。
答。今量真似。大乘至極諍論也。清辨菩薩。依般若無相教。傳龍猛提婆宗。立勝義真空道理。故以量為真。以過為似。護法仰深密中道說。受慈氏無著流。翫三性唯識性相。故降量為似。過相為真。中主邊主空有諍論者是也。今且宗意。付有法極成過者。凡共比量習。必用共許宗依。而依真性簡別惡。有為有法。亦不極成。謂清辨真性。皆空真性護法真性中道真性也。其義差互。立敵許不許。其不同也。猶如師弟所立即離有性。既無共許真性。以何為簡別簡別不共許。故有為有法。隨又不極成。是故犯有法極成失也。故疏云。謂約我宗真性有為無為非空不空有法一分極成過。汝不許我勝義故乃至。若隨汝勝義空者。不許汝空勝義故。亦非極成云云一分所別不成。實是真過也。又演祕中。釋聲無常量例難云。汎爾言聲。立敵皆許。真性有為道理差到。立敵乃別。故有法失不同聲宗(云云真性簡別道理差互。犯不極成失之旨。今解釋明了。聲無常量。有法極成聲。能別常無常義故。有法極成失。今量勝義諦有為法體空有故。全異彼量。次於廣百論量者。先對不對清辨先德有二傳。若依專寺僧都等意者。彼量對小乘。破諸法實有執。如幻假有旨。非實有能別。其詞尤明也。是以彼論文。今當悉破餘乘所執遍計所執一切境相云云)若以清辨敵者。豈云餘乘耶。若不對邊主者。全不可有極成失。若依平備大德意者。兼對清辨。然而以如來真性。為簡別。以如來有為。為有法故。極成失。次於唯識比量例難者。小乘既許初勝義簡別有共許分。故全此過。

廣百論量事

尋云。若云不對清辨者。護法何量。對清辨。成中道義耶。設雖對小乘真性異。猶可極成
答。對清辨。成中道有無。暗難定。可尋之。對小乘。猶可極成云難。同唯識比量。可會之。
又尋云。護法真性如來真性云事。甚以自由也。清辨亦可云。我真性是佛真性。汝真性不爾。
答。解深密經中。第二時教。云是諸諍論安足所有上有容非真了義第三時教。述非諸諍論安足所是真了義。而邊主執皆空教。以為了義。故非本意。以中道了義教。是如來實義也。是故舉護法中道勝義之時。邊主須許之。若不許者。便違佛意故。經說。見二家宗。彼非此是。過隨真異也。

大佛頂經量事

尋云。大佛頂經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起不實。如空云云)掌珍比量。全佛說中宗若不許之者。豈不違佛意耶。
答。護法清辨。同許佛教。釋空言二家異。清辨云。都空。護法虛假空。大佛頂經。云真性有為空。二家俱不乖。而依深密等了義教之。空者。非教空。仍清辨量。言雖同佛說。意背如來。可思之(大佛頂經陀羅尼佛說也。長行偽經也(云云)若依此傳者。不可劬勞。)

自相能違所別不成事

尋云。清辨所立量。付所別不成過者。護法作法自相能違之時。能違量。可此過。
答。護法真性如來真性。故此過(准上可知)或能違量。宗可置汝言。三十六種相違因。於他共。各分他共故。
或○。

唯識比量所別不成事

此事尤難。例難遂難遁。可傳。

纂要釋事

纂要云。設共比量。他雖不許。以言簡略。亦復無過。論文但據不簡為過。如真性有為空。以簡別故。無為宗(云云此釋者。似云依簡別極成過。
答。以言簡略亦復無過者。簡宗及世間相違等過為言。以簡別無為宗之文。其意分明也。依之撲揚大師。釋此文云。非能別所別俱不成三過。是自餘過也(云云)若不爾者。依真性言。簡不極成過義如何。
所別不成下。此文。仍古人為規模難。然而不可依文段歟。更有餘義略之。

真性有法入否事

尋云。若入有法者。掌珍論云。極成等。總為宗故(云云)全不取真性。依之燈云。本不取真性有法文。若不入者。祕云。真性有為有法文。邑法師師。多屬有法。分量云。汝真性言。應有法攝。關比量言。而因喻中。所不攝故如有為言(云云
答。真性言。總宗簡別也。以真性言。立有為空也。故非有法也。亦非法也。有為空總宗。違世俗諦世俗諦中。有為有故。置真性言。簡略之時。有為空總宗。方得成立故。故掌珍論釋真性言畢。勿違如是宗所許現量。共知故。以真性簡別立宗云云)於演祕釋者。讀訓可言。真性(爾於伊天)有為(度伊波)既是有法云云)其意易知。分比量自作自相相違云。我真性言。應不入有法。關比量言。而因喻中。所不攝故。如宗法空言((云云)此事南北兩寺諍也。可勘法相燈明記也。)

一分言事

此事因明師傳非一。且可云三性相對一分言。若舉中道真性者。清辨非有一分。不許非一分。故有自一分所別不成過。若舉皆空真性者。敵者護法。許遍計一分。不許依圓空義。故犯他一分所別不成過。有法有為。雖正舉依他有為上妄。亦是有為他。三性不離故。亦含所執。
問。因云緣生故。有法何含所執。所執非緣生故。
答。所執雖非有為。既攝有為。所執設不從緣生。何不言緣生緣生上妄故(此有多傳。如別記之。分決傳。人御所存也。可見尋思抄。)
問。○今量同喻有何過耶。答。樞要中。依俗諦門。付二過。事幻。為同喻者。非緣生故。能立不成過。似事幻為喻者。所立不成。似事非空故。若勝義諦者。不可云空不空。亦非緣生緣生同喻俱不成云云)付之因喻之不應分別者。因明所定也。何分別似事事。付此過耶。次勝義諦不可言付俱不成過事。不可然。廣百論所立比量。亦以真性。為簡別同喻事。不犯俱不成過耶。依之寺平備。付難此。
答。今量真性簡別惡故同喻上。空不空義。條然分。非是分別不空義(已上分決傳)又因喻之不應分別者。於喻體量。分別不付過也。今有為空量。以似事幻。望空宗時。不具所立。以事幻。望緣生故因。不具能立。似事喻依能立所立義各闕。喻體不成故。犯此等過(已上平備傳)次付俱不成過者。清辨論師。以皆空為勝義諦。都無中。都施設之義。是故犯俱不成過。廣百論。以俗諦門似事幻。為同喻。既世俗故。無俱不成過。似事故。能立不成。非實有宗。如幻假有旨。故所立不成。

彼特

問。論中破大乘異師。彼特害前所引經文。誰人違何經說耶。答。清辨菩薩諸法皆空執。違前所引染淨集起心經說也。付之尋清辨菩薩宗。世俗諦諸法有。勝義諦萬法空。若爾皆空之說。約勝義諦說。染淨集起心經染淨諸法集起心。世俗門說。二諦所明不同。如何為違文耶。況西明意。阿賴耶識無別有性量。付違教過。淄洲破之云。教依俗說。何得相違。云違前經(云云)此亦可然。如何相違耶。依之慈恩處中清辨所立比量無違教過(云云)道獻義心同之如何。
答。論中破清辨義云依比量撥無此識及一切法。彼特害前所引經(云云比量者。真性有為空之量也。既指勝義所立比量。言違前所引經。勝義門。付違教失旨。明也。邊主勝義。皆空勝義。關清辨妄執。更非佛說。中主勝義。非空非有即是佛說。皆空勝義。違佛說中道勝義。故云彼特害前所引經也。故燈云。據勝義諦。非空不空。今謂皆空。故特害前集起心經云云)但至破西明云教依俗說。何得相違。云違前經者。凡西明意。云勝義無違教失。世俗門有違教過故。今破之。云勝義門立阿賴耶識無別有性者。教世俗門。說第八識等。故不違前經也。正義意。云勝義門。付違教過。故不可轉救勝義門。無違教。教依俗說故也。因明疏云自教相違者。世間相違。被帶。自教相違也置真性言。簡世間相違之時。亦隨自教相違也。非謂勝義自教相違也。
尋云。清辨真性。依般若經。實是佛說也。護法真性。依深密等。亦是佛說也。如何云清辨真性佛說耶。若爾護法真性。亦違般若。豈非違教耶。次先所引。染淨集起心經者。小乘經也。未說中道。如何以違集起心經。名違中道勝義耶。
答。深密經中。說三時教。初有教。第二時空教。第三時中道教也。今以第三時。返見初有說依圓。第二時遍計也。然今清辨般若依圓。故非佛說意邊主妄執也。是故皆空真性。非佛說真性中道真性。而是佛說也。護法菩薩。依深密經。初有教所說。染淨因果。第八本識我法非有。空非無。中道勝義。故以違前集起心經。云違中道也。

何獨偏破

問。西明意。釋依比量撥無此識文。引中觀心論阿賴耶識無別有性比量。爾者淄洲大師。可許之耶。答。不許也。付之見論文。依比量撥無此識及一切法云云)撥我此識者。阿賴耶識無別有性之量也。及一切法者。真性有為空之量也。此義叶論文。何不許之耶。
答。燈難此義云。要集雖云三藏所說。然恐傳錯乃至。諸大乘經清辨同信。勝義諸法空。世俗諸法有。何獨偏破中宗第八(云云)意者。中觀心論中。有阿賴耶識無別有性之量云事。旁以信。清辨論師意。信諸大乘經說。勝義門說諸法空。何許有六識世俗門說諸法有。何獨空第八。何獨偏破中宗第八者。互二諦。徵西明也。勝義門說皆空。故不可許有六識。何獨破第八。何偏破中宗世俗門說。一切法有。何許六識。獨破第八耶。俱有中。何偏破中宗耶(獨字關第八。偏字中宗。)故知。清辨宗。不可有此量。是以宗家處。明清辨宗中。全不引此文。方知。要集等。傳錯云事。能破此也。
人云。中觀心論。可此量。何獨偏破中宗第八者。阿賴耶識無別有性之量。先破第八也。非不破六識。然六識所不攝為因者。且破第八時。用此因也。爰要集引此量。為唯空第八量。仍云何獨偏破中宗第八也。

世俗八識

問。清辨論師意。約世俗門。可立八識耶。答。先德有二傳一云立六識。二云立八識問。二義俱有難先付六識不明。清辨菩薩。是大乘一類師故。信大乘經說。而楞伽深密諸經。說八識道理清辨可云世俗門說耶。如何唯立六識。非八識耶況掌珍論中。說心意識相。准楞伽經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說意識之文。可說八識。依之了義燈中。何獨偏破中宗第八(云云)既許第八識。豈非八識道理耶。次付立八識義。亦難思無垢稱經疏。釋雜染故等文。空理義者。六識為心。理義者。八識云云)明知。清辨菩薩不立八識云事。
答。八識之傳。應是本義。謂楞伽經八識。深密。鬘。華嚴等經。其意同之。諸教既說八識自性清辨定可云世俗門耶。但至無垢稱經六識為心文者。且釋一文。非定宗義。何必依此釋。可知清辨宗耶。凡無垢稱經。若依清辨我法俱有八宗之中。勝義空宗攝。若依護法實宗攝。所以清辨此經同般若經空教所攝。三時之中。第二時也。而般若經。說六識。未說七八故。此經染淨心者。六識攝。若護法宗。此經同楞伽經等。中道教攝。此教之中。說八識故。以染淨心。為八識也。

異熟證(疏云。即八證中身受證故。)

論云。又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故。

破餘部(疏云。薩婆多皆得。)

眼等識有間斷故。非一切時果。故如電光等。非異熟心。

申正義

定應許有異熟心。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變為身器。作有情依。身器離心。理非有故。

身受(疏云。言身受者。身所受故。非謂受數。此即是境。)

又在中。或不在定。有別思慮。無思慮時。身受生起。此無者。不應後時有怡適或復勞損。若不恒有異熟心。彼位如何身受
疏云。在等中。意身等不覺。唯第八識領受此境。此等位中。損益身故。故名身受。或從果為名。後時損益身故(云云
又云。由前等中。有損益境。第八識取故。後時有勞損於身等。舉後位顯因有。

真報主

問。大乘意。以何法。為異熟體耶。答。第八識也。付之按酬因感果道理善業人天樂果惡業惡趣苦果。若爾以苦樂相應識。可為異熟體。第八識捨受相應心也。豈是善惡因。所感異熟耶。依之量云。汝惡趣第八。應非惡趣報生捨受相應故。人天第八(云云非人天第八量返之應作。若爾以第八識。為異熟體。似背道理
答。前疑及比量。楞嚴僧都唐決所載也。專寺主恩。在九州通彼疑。其旨幽玄。末學難識。然而粗伺其趣。欲會疑難。凡具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變為身器。作有情依之義。是名異熟。而第八識引業之果。遍三界九地一類相續有間斷。變外器內身。作有情依。豈非異熟果耶。捨受不違苦樂品。故總報果。必捨受相應識也。如云捨受不違苦樂品故。如無記法善惡俱招也。苦樂二受。互相違故。便有轉變。既非一類。寧為報主耶。但於背作業受果之道理云難者。不動業。感人天總別報。非福業。招三惡趣之引滿之果。總別果。主伴相從。別報苦樂果。隨總報故。全不壞因果相酬理。次於所立比量者。五趣雖異。異熟義。一而無別。若爾人天異熟報主。即三惡趣異熟報主也。可所立不成過。又有無不離過。既同喻異品。不可合諸捨受相應之物皆惡趣真報主。人天第八人天第八。即惡趣報主故。有無合過此又不可惡趣真報主之物見。非捨受相應。如六識惡趣報主。與捨受相應故。不離過。主恩徵比量云。誰有智之人。以捨受相應之因。遮第八識異熟義耶者此意歟。
人云。人天總報上。惡趣苦果七地以前增上菩薩。為代惡趣苦。改人天別報。實受惡趣根身等又改身。受蛇身等事。現證非一。若爾人天第八。為惡趣苦。可為報主。故所立不成過(云云)(此義未定也。代受苦事。能能意之後。可是非。)

異熟

問。大乘意。可許聲塵所感耶。兩方。若通所感者。聲塵其體虛疏。非性起待現緣。有間斷。何通所感耶。是以披本論文。異熟云云)隨見本疏下文。異熟色中。有九處。除聲(云云處同之。若依之爾者。本疏中。依六識所感者等文。量云。六識中。所感者。是異熟所生。非恒續故。如自許聲等(云云聲塵非業所感者。豈所立不成過耶。加之餘處中。雖作二釋。以聲塵業感為正。兩方難思
答。對法鈔作二釋。初釋許通業感。以瑜伽菩薩地涅槃經為證。菩薩地云。菩薩常修諦語愛語。等業。感如天鼓之聲(云云涅槃經云。菩薩行施時。不疑故。感柔軟聲。不諍論。不謗法故。感梵音聲相(云云)第二釋。以決擇分聲界異熟異熟之文。為證。不許現行聲通異熟也。遂判正否云。初說為云云)重述其故云。菩薩相好。皆所生也。修行感聲。豈非異熟耶(已上取意。可正文。)明斷正否。重述道理。尤可為南。但待現緣。間斷故。可非業感之難者。不可然。如異熟心心所。雖間斷。是業感也。又如異熟苦根。待打迫等現緣。仍此難不來。決擇分。隨轉部。或現行聲。非受性。體虛疏故。且說非異熟也(此事猶可沙汰也。不審旁在之。)

論第三卷同學鈔第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