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三卷同學鈔第七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趣生
阿修羅天趣所攝
生得
五趣
異熟法
無性界趣生體
趣生
執受
能生
執受五因
生死
難陀
染污
名色互為緣證
不依瑜伽
齊識退
既知從前

論第三卷同學鈔第七

趣生

論云。又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謂要實有。恆遍無雜。彼法可正實趣生

趣生體四義

一要實有(疏云。謂要有體假法趣生
二要恆續(謂無間斷法。○一期時須恆故)
三要周遍(謂通三界九地
四要無雜(謂趣生。方起此法。名此趣生。若趣生。可起餘趣生法。則非趣生。應成多生故。)

遮餘非(從下向上

無雜因簡(論云。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住此起餘趣生法故。)
中有二簡。一者總簡。除第八識。餘皆非異熟也。故遮之。二者別簡。下簡生得善。別報心心所法。及不相應也。此外加行善。及染污無記心心所長養等流色此中簡之(已上疏意。可正文。)
二周遍因簡(諸異熟色及五識所感者。不遍趣生無色界中。全無彼故。)
三恆續因簡(諸生得善。及意識所感者。雖遍趣生無雜亂。而不恆有。)
四實因簡(不相應行無實體。皆不可正實趣生。)

本識

論云。唯異熟心及彼心所實。恆遍無雜。是正實趣生
燈云。
一切法。辨四義闕具。

第一色為三類

五根異熟。闕遍義。長養等流有實義。)五境(四義皆闕)法處(亦皆闕)

不相應(文但明三法不相應。總闕實義。)

命根眾同分(有恆遍無雜三義。)

三心心所心所有六位。為四類解之。心王四類。)

明心所。
遍行別境有實遍。闕恆無雜總解)
位(生得方便善。二義有實遍雜二說闕為正。一恆無總而言之具二實遍若別說具一實。)
不善(燈云准知(云云))
無記四(異熟。若非業所知障攝。總而言之。亦闕四義。若業感異熟有實無雜。餘二。准知(云云))

明心

五識(唯實闕餘三義。)
若約三性善性如前。異熟無記。或容有雜。地獄等受等流樂。如在受別報苦。據界無雜。趣有雜。

第六識有實二義闕餘二)

三性言。異熟無雜。以地獄無異熟樂。於趣中。無異熟故。

第七識

有云。四義皆有。然非趣生○今者又解。第七闕一。有性之人起有雜故。據界而言。亦闕恆義。如生欲界平等智。無性之人。是此類故。又約識明。不據人故。

第八識四義)

阿修羅天趣所攝。
問。樞要中。阿修羅天趣所攝(云云)依何論意耶。答。依瑜伽論意也。進云。依佛地論云云)付之具勘彼論下。全阿修羅天趣所攝文。如何依佛地論。立此義耶。況彼論中。諸素羅。種類不定。或天或鬼。或復傍云云)通鬼畜天三趣見。
答。見瑜伽論說。云又諸非天當知天趣所攝。以阿修羅。唯攝天趣。是則大乘實義也。故玄贊云。今大乘瑜伽為正(云云)梵云素洛。此云非天。多諂天行。故非天名。人不仁名非人天趣所攝義。顯于名言佛地論中。不述此意。而宗家處中。引彼論說。成天趣所攝旨。誠足為奇。依之先德樞要誤。然而不限樞要處一同也。不限宗家。餘師亦爾也。末學宜探其意。今見佛論第六卷。牒如世界五趣可得經文。諸素洛。種類不定。或天或鬼。或復傍生故。不別說(云云)此文付經文。通伏難也。伏難云。素洛其類不定也。難屬隨一趣。如何不為趣耶。諸素洛等者。會此難也。意云。素洛。全無多類。何為別趣。教中云天鬼等者。是說種類也。非素洛體。故不別說。仍五趣六趣為言。六趣修洛。有多類故。趣。五趣教者。阿修羅不許多類。唯天趣所攝也。教中見三趣所攝者。會之關種類。故宗家處引佛地。為天趣所攝文。能可此意。

生得

問。護法義意。可許生得善趣生。雜起耶。答。可雜起也。付之生便得故。立生得善稱。餘趣善者。豈不背其名耶。是以論中。舉生得善及業感意識。起無雜亂云云
答。任義燈正釋。可許生得善趣生。雜起也。凡生得善者。宿習為因。纔生任運起之。不如加行善加行起。是故云生便得也。其生便起處。不必同趣。設雖他趣善。不假加行任運而起。皆名生得。何依生便義。難雜起義耶。故周記云。生便得者。不約感果。今據感報。未生亦得。不爾如何感天等報(云云)意云。非約生得為因感此趣異熟果生得善。所感報身生便得故。名生得善云也。未生得善。此報身不由加行力。生便得故。雖起異趣善。不違生得名。次於論文者。燈會之云。異熟護法文。生得善者。是難陀師義。與護法文。合無雜云云樞要同之。
人云。論以無雜義。遮餘之中。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云云生得善既非異熟也。故知。正義意無雜下簡之。下以恆因。簡生得善者。豈非繁重耶。應知。下文述餘師義也。
尋云。無雜義下。有總別二簡。別簡下。除生得善。仍此義信。
答。

五趣

問。付於煩惱果明界地趣生異。且欲界五趣煩惱。為法爾各別有。將如何耶。答。有二義。若各別者。依九地廢立思惑異。名欲五趣地。更不立別地。有別煩惱者。何不立各別地。彼離生喜樂喜樂。各不見別惑品。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互一類煩惱也。例欲界五趣煩惱。不可別耶。若依之爾者。善趣惡趣。其果如雲泥。四州六欲。其報亦以爾也。發業潤生煩惱。例可各別。況見論文。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云云五趣所屬者。起非異熟煩惱之時。何名雜亂耶。依之了義燈中。以業二。隨報勝順定異因故(云云)此釋似許有各別煩惱如何。
答。五趣煩惱異。學者意異也。且可存申其體一云義也。五趣雖異。合立一地有各別煩惱者。定可有粗細。既無粗細。知。惑品非各別云事。就中不還聖者離欲染之時。九品煩惱漸次斷之。五趣煩惱。不各別義之。雜染既同。知。其體一云事。是以見餘卷論文。欲界繫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惡行故(云云五趣能發無明。牒然而異者。何以發惡行故之道理。成不動業能發無明不善性之義耶。但惑體雖一。隨所感果。非差別。以業二隨報勝順定異因故者。顯此義門也。若爾五趣煩惱。有定屬。既立定異因。在此趣。起彼趣惑。故全不違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住此起餘趣生法故云文。
尋云。五趣異。燈有二釋以同欲界所屬如煩惱等者。五趣業體一云釋也。五趣亦別。以定異因諸法故者。法爾各別義也。遂云以業二隨報勝順定異因故。以第二為正。何違今解釋。云五趣惑體耶。隨撲揚大師。於中作三途業時。以能發惑。或云屬人趣。或云從所招果屬惡趣相傳二釋。引畢。斷且依後釋。取第二釋。述若依前釋闕定異因。難第一解。又燈第六云。但據總報定業界地趣異立為定異云云)合處釋之。五趣惑實異。況案道理無各別煩惱者。五趣差別耶。
答。處中。全無五趣惑各別云釋。燈初釋。解生得無定屬。如煩惱等(云云)是則俱體一。無所屬云也。第二釋云五趣亦別等能例業。所例惑。非無五趣不同。隨所招果。所屬決定故為言。今此二釋。諍定屬有無也。演祕亦爾也。初釋以三途能發。屬人趣。同燈無所屬意。第二釋定屬所招果。名三途惑。同燈五趣亦別之釋。捨前取後。亦依燈意。凡至造業位。能發無明。所發行支功能決定五趣引因。勢亂。仍立定異因業勢力。五趣差別。亦分也。
問。依業。分五趣者。何云隨報勝耶。
答。造業位功能早定。然而未感報前。其義猶隱。任引因功力。招各各報了。隨所感報。業因上。差別相亦得顯。是故果由因分。因隨果顯。能可辨此旨。
問。付於界地趣生分別業苦處異處。且能發無明。與所發及所感果。為必處。將如何。答。有二義。一云不必處。二云必處也。俱不明。若不必處者。業苦三種雜染。彼此相望。立定異因能發煩惱。望果。不處者。如何立定異因耶。依之燈中。以業二。隨報勝。順定異因故(云云)若必處者。下地無明。發行支無明果。不何耶
答。有漏諸法界繫法爾異。業苦三。必是處。是故業望報。同可立定異因。以業二。隨報勝。順定異因故者。此意也。但於下地無明。發行支者。凡諸見惑。是隨生繫。非隨地繫。所以依身下地。發行支之時。名以下無明行也。若此人生地時亦名無明。今依此義。業苦三同地也(見惑隨生繫事。如第六卷抄之。)
義云。業苦三。不必處。如下無明行之文。許非處義。而立定異因。業望果說。無明時。不必此因。燈云以業二隨報勝順定異因故者。於欲界五趣說。同地中業苦三相望。有定異因故(此等義本鈔尤廣今略載之。)

異熟法

問。異熟無記六識。可於趣生雜起耶。答。勘處釋。可三意。一云不雜起疏意。二云第六識不雜起。五識雜起燈三云六識俱雜起(樞要一釋)問。付疏釋。比丘。於中獄火被燒。於人趣那落迦五識也。又地獄中。受等流樂。地獄中。全無樂。豈非起人趣等流樂耶。若五識非雜起。此等事如何。是故雜起之義。以此等為證也。次付燈釋。第六識既不雜起。五識何雜起耶。次樞要文。違雖遍趣生無雜亂之文。
答。先疏意者。論云。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住此起餘趣生法故(云云)明知。異熟法。不雜起云事。故下文雖唯舉意識。實亦通五識也。且付顯述遍義闕事也。決掘摩羅轉重輕受者。迴地獄業。受苦果也。非起彼趣異熟識也。地獄中。受等流樂者。地獄中。府藏間風。觸身之時。起順益捨受也。疏意彼趣捨受云也。次燈論中以實恆遍無雜四義。簡之中。云及意識所感者乃至無雜亂。不舉五識五識以遍義簡之。故六無雜。五雜起也。是以燈中。舉央崛摩羅阿闍世王等轉重輕受事。據五識說非第六識云云)次樞要第二釋意云六識俱雜起。既許五識雜起。第六又可爾。但於論文者。彼釋會云論據非懺悔入聖趣生無雜。從多分故。非迴受者。故六識並通迴受。六識之中。皆受故(云云
尋云。三釋中。以何為正。
答。燈並要後釋鬘事為事。為雜起證。仍不正義也。玄贊中。雖作多釋。釋他現為正。故此不許五識雜起也可存疏釋。
問。了義燈中。異熟無記五識趣生雜起(云云)以何成之耶。答。燈云。地獄等受等流云云)付之等流異熟既異。何以受等流樂。成異熟五識雜起之義耶。就中大乘意。不云地獄有等流樂。何此判耶。
答。地獄中。由府藏間風。起中順益捨受。今此捨受善業所感故。是異熟五識也。以實云之者。捨受樂受異熟等流。然等流樂者。其體非樂之物名樂。故云等流樂也。等流者。相似義也。如云等謂相似。流謂流類。仍以此事。證五識雜起。尤有其謂或人云。

無性界趣生體

問。無性有情第七識。可為界趣生體耶。
答。不爾。付之具實恆遍無雜四義。為之界趣生體。無性第七。既四義。何非趣生體耶。
答。界趣生體。異熟法也。第七。非異熟也。設雖四義。豈為趣生體耶。故疏云。無性之人第七。非業果也(云云)就中無性第七。闕無雜義。故燈云。第七闕一。有性之人。起有雜故乃至無性之人。是此類故。又約識明。不據人故文初釋意。無性第七。雖四義。有性類故。闕無雜義為言。第二釋意。今於四義論闕具。不約人說。偏約識明。總見第七。闕無雜義為言。

趣生

問。論中第八識趣生體(云云)爾者為唯取心王。將通心心所歟。答。問。若唯限心王者。見論文唯異熟心及彼心所。實恆遍無雜。是正實趣生云云)既取心心所。如何限心王耶。況心王心所。俱引業所感也。豈取心所耶。若通心心所者。心王心所六法之上立趣生者應是立法。既闕實有義。如何為趣生體耶。若夫六法各別。成趣生體名。應有情有六箇趣生。同難陀論師。可有應有情有六種體之難耶。
答。明趣生體。樞要義燈俱有三釋。樞要初釋意。其體通所。六法上。立趣生(燈等三釋同之)此釋定不正釋也。樞要部例難。遂判後解為正。諸師皆以初釋。為不正。第二釋唯取心王。為趣生體(義燈第一釋同之。)以此識是為界趣生體之文為證。會唯異熟心及彼心所之文云。心所相從。趣生云云)燈意同之。第三釋云。通依所。實而非假(燈第二釋同之)以唯異熟心及彼心所之文。并既唯異熟心。及心所之文為證。燈會應有情有六種體之文云。據六受熏後生現時。應六第八。經無容二識並生故。彼成過。不障所六各一體說為有情云云
尋云。後二釋中。以何為正。
答。師。并取二釋義苑抄。本院先德。取第二釋。義賓。命等。取第三釋。今且由命等意。
問。有何文理
答。所俱酬一牽引業。如何捨一取一是一以實恆遍無雜四義簡法。可極心所。既四義。豈不簡而捨耶是二。論云。唯異熟心及彼心所。實恆遍無雜。是正實趣生是一又云。正實趣生。既唯異熟心及心所云云)是二又樞要後解為正(云云)後解者。唯可限第三釋是三。
問。論第一云。此識是為界趣生體(云云)第七文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數或異熟識云云
答。燈會第一卷云。據勝偏說(云云)會第七云。一聚故。名之為一。或從王勝。說趣生一(云云
問。六箇趣生。猶難會。
答。心心所法。其體雖別。和合似一。故為趣生。不同難陀所熏處有六。故王五數。各有六體一法多體。成大過也。

有執受證(八證中執受證)

論云。又契經說。有色根身。是有執受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故。
五色及彼處。唯現在世。是有執受。彼定由執受心。
疏云。五根身○處除聲。○此出所受。○此等執受法。定由有己能執受心。令不壞。經雖但言有色根身有執受。自非能執。○故知。有他能執受自也。

能生

問。本疏中。以五根。名能生執受云云)爾者所生受者五識受歟。將如何。兩方。若五識受者。餘處本疏中。釋第八執受義。執者。攝義。持義。受者。領義。覺義。云畢。能生受。執受。領為境也(云云此文者。第八覺受。似云受。若又此者。今疏云。共身識轉時。執受身識不轉。亦名執受。是彼類故(云云)此豈非五識受耶。
答。五根受性。然生五識苦樂受覺。故名能生受也。順違境界。來觸根處之有順益違損事。此所生五識有苦樂覺故。以五識所生受也。仍所生受。可限五識也。但五俱意識。同依五根三受分位。同五識故。亦所生受。餘處解釋異之。釋第八能執受義也。執者。第八識執持根義也。受者第八識領根。令根生受義也。第八能執受也。五根所執也。所執受五根執受第八。故以五根名有執受。故今論云。謂五色及彼處。唯現在世。是有執受。彼定由執受云云)若爾能執受所執。彼定由執受云云)若爾能執受執受相對之時。第八能執受五根執受也。能生所生受。相對之時。能生五根。所生五識也。何亂二門。為相違耶。
尋云。餘卷疏云能生受。執受。由根生第八覺受見。
答。彼釋第八執受義。二義。領義。覺義也。領者。領五根為境義也。覺者五根能生受義也。能生受之受者。非第八自覺受。指五根所生五識受也。能生受。生言。可有令訓。能令生受為言。
問。能生受者。唯限身根歟。將通五根歟。答如前者。處廣取五根。若如後者。今疏限身根云云
答。正可限身根。由觸違順境。能生身受故。耳等餘根。照色聲等境。全非能生受法也。處取餘四根者。同聚在一處故。亦名執受。故疏云。彼唯身根。能生受。餘根等同聚。亦名執受云云)餘處釋同之。

執受五因

問。論中明執受證。此言意。顯轉識。皆一類能遍相續執受有色根身云云)此文中。於執受五因。不舉初二因故。大師如何釋之耶。答。疏有二釋。一云一類攝故。二云前二因。簡本識轉識異故(云云)付之先付初釋。一類因通漏無漏先業所引等二因有漏也。如何以前二因一類因耶。依之唐土師。難初釋此。次釋亦難思。簡轉識。亦三因。如何云前二因六識故不舉之耶。況瑜伽論中。五種因皆簡六識云云)如何。
答。本論中。於執受證舉五因。一者先業所引。二者非染等。三者一類執受。四者能遍執受。五者相續執受也。今論中。初云唯異熟心。先業所引。非染等。一類能遍相續執受有色根身五因具舉之。下簡六識云皆一類能遍相續執受有色根身。唯舉後三因。不出初二因。本疏中釋此事。作二釋。初釋意者。初二因。第三一類所攝是故下文。不別不舉之。第二釋意。五因二因明本識異轉識義。非執受義。一類等三義。是能執受義也。故舉後三。略初二也(云云)燈引西明二釋。指欲顯執受非要五義有執受故之釋。此解為正(云云)此解同疏第二釋。仍可成其意也。五因先業所引。簡轉識緣起。非染等。簡轉識三性先業所引非染等異熟一類等三義故。能執受也。論云。一類能遍相續執受者。一類執受。能遍執受相續執受為言執受言。貫通三因。不互前二因。若爾後三義。正能執受因也。故舉之也。若以前二因。為執受義者。佛果第八。豈非能執受耶。位第八。非業所感。其性善故也。

暖識證

論云。又契經說。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此識。能持暖。令久住識。不應有故。
疏云。此經有頌。謂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此中更互依持之經。是長行文。與頌稍別。

生死

論云。又契經說。諸有情類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此識。生死心。不應有故。
生死時。身心惛昧。如睡無夢。極絕時。明了轉識。必不現起。異熟識極微細故。○名生死心。
疏云。○此中所以惛昧為因。解生死時。無轉識義。諸賢共稟。眾教同說。次難陀論師等。無量論師正法勝軍師等時。以為佳。恆用闡揚。殊增智慮。名光月支。譽美方今。識之儔。同遵南指。大師。至生徵破。及其救此。更益前非。如次論下及制惡見中。陳其義。今諸釋既備。勝義雲集。群賢敘之。盛當所指。
祕云。疏次難陀等。至譽美方今者。此舉信彼惛昧因人。對上諸賢。故云次也。疏識之儔等者。此乃生下大乘異說信彼之人。或難陀等下。總明是信大乘異說。前為正。

大乘異說

論云。有說五識此位無。意識取境。或因五識。或因教。或為因。位諸因。既不可得故受位。意識亦無。
疏云。○意識取境。凡三因。或因五識隨緣五塵。或因教別生解故。或為因。境界殊妙。位既同以惛昧為因。故異說能破文廣。恐繁略之。)

上座部

會云。有餘部說。生死等位。別一類微細意識行相所緣。俱不可了。
疏云。根本計。粗細二意。許得並生。末計不然。必別時起。今此本計。

難陀

問。論中明生死第六識義。出二說。初師依身心惛昧因。後說依或因五識三因。爾者難陀論師意。存何義耶。答。演祕雖有二釋。以難陀論師。依惛昧因之為正。付之見本疏文。以惛昧因。釋生死第六識畢。次難陀等。無量論師云云)是則舉信三因人也。如何違文。以難陀論師。云依惛昧因耶。依之大師難陀論師。信三因師也(云云
答。見論文。初謂生死時。身心惛昧乃至明了轉識。必不現起者。以惛昧因。證生二位轉識也。後一師意識取境。或因五識。或因教。或為因。位諸因。既不可得故受位。意識亦無者。位用三因也。本疏中。釋惛昧因。諸賢共稟眾教同者。護法等意。唯以惛昧因。立六識義為言。次難陀無量論師等者。難陀論師。亦依惛昧因立此義。然此因上加三因。成無意識義也。識之儔同遵南指者。難陀等門人。同信惛昧因為言三類俱信惛昧因之人也。難陀等雖加三因。惛昧因為本。故云此舉信彼惛昧因人也。
尋云演祕猶難牒次難陀等文。云此舉信彼惛昧因人。牒識之儔等文。此乃生下大乘異說信彼之人(云云難陀識之人。同信三因。何分為二段耶。
答。
今云。次難陀無量論師正法勝軍論師等。特以為佳者。信惛昧因師也。不爾正法藏受護法義。豈信三因耶。識之儔已下。指下有說也。信彼三因人。立今惛昧因(云云)同遵南指者。惛昧因為南為言。信三因故。毀云識也(此義為好。)
問。上座部末宗意。可許意識間斷耶(如第五卷問答之。)

染污

問。無著本論中。破餘部義。又即與彼和合之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依染污故。時無斷故。意識所緣不可得故(云云)爾者以初二因可為量因耶。進云。大師量因(云云)付之本論中。破餘部計。有二能破。初伏違教過。後以道理破。其道理破者。即道理量破也。若爾所立三因。俱可量因。況第三意識所緣不可得故因。既量因也。例初二因亦可爾耶。依之無性攝論釋此文云。由立宗門。顯與彼自相相違(云云)豈非云量因耶。於是量云。初和合識。應非意識性。依染污故。時無斷故。猶如命根云云)依之撲揚大師。初二因比量因也(云云)如何耶
答。依染時二因。非破餘部量因也。無同喻故。三相中。無同品定有性故。故疏云。又因明法。三相。依染污因。時無斷因。闕無同品一相。非正比量文。然以命根同喻者。不爾大乘命根第八識親種上立之。小乘命根。許別有實體。二宗所立命根各別。既無共許命根。譬如師弟所立即離有性。誰取命根。以為同喻耶。若以命根。為同喻者。小乘宗第八。應量云。初生時識。非是第八。依染污故。猶如命根云云)彼此既同。如何遮之。是故以初二因直責他宗。故疏云。唯第三因。成是比量。前二返顯。以理直遂。不為比量云云)但於無性攝論者。餘部意。以此二因。立初和合識應意識性。大乘亦以此二因。立應非意識性。無同喻故。雖三支圓滿。依染時無因。令自相相違故。云顯與彼自相相違也。撲揚解釋。疏外別義也。既非正釋。不可為難。是以演祕中。此故知。直責為云云

名色互為緣證

論曰。又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級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此識。彼體。不應有故。謂彼經中。自作是釋。名謂非色四蘊。色謂羯邏藍等。此二與識相依而住。如二蘆束更互為緣。恆俱時轉。不相捨離(云云轉識。攝在名中。此無。說誰為識。

釋此經文。總有七釋(以燈正文記之。)

薩婆多師(本疏辨)
疏云。薩婆多師。羯邏藍時。無五識故。故有意。即為識。識俱心所。說為名。名總攝四。實但三。謂識蘊。經自釋言。名通四蘊。故相違也。
本經部師(同有部釋)
三末部師(許有意識。羯邏藍時。粗識為名中識。細識為識故如束蘆。)
四本上座(亦計二識許俱時轉。釋同末部。)
末上(粗細二識。必不俱時。釋意大同一切有部。)
六大眾部師(六識俱轉。言如束蘆。據七日已後。○約時說。)
大乘師(復三說。)
一依此論十二有支當起位說。
二依瑜伽第九所說(復有本疏明。)
三依汎明名色支說。
今此論意。約汎名色。不依瑜伽第九二說及下緣起。皆喻不成○。本疏雖云瑜伽第九第解意。同於此論。意亦取七。為名中識。彼論第九但云所餘曰名。不遮第七。故束蘆喻。得成立(云云

不依瑜伽

問。論中引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云云)爾者為同瑜伽第九卷第解。將如何。燈云。不依瑜伽第九二說文。付之瑜伽第九卷後解意者。依契經名色互為緣文。今所引文。何不依瑜伽第九卷耶。是以本疏中。引瑜伽論說。即同此解(云云
問。瑜伽論中。釋契經名色互為緣之文。有解爾者第解意。以第七識可攝名色支耶。若攝者。見本論說。正明緣起體性。第七非緣起。何以彼攝名色耶。是以見義燈解釋。不依瑜伽第九二說及下緣起。皆喻不成(云云名色中攝第七者。束蘆喻。何不成耶。若依之爾者。本疏中。瑜伽解。此論(云云)今論既名色攝第七。瑜伽解同此。豈不攝第七耶依之義燈中。彼論第九但云所餘曰名。不遮第七(云云
答。凡契經中。說識名色互為緣旨。此定說汎爾名色也。而今論為證第八識。任經文引之。故汎爾名色支也。瑜伽論明緣起相中。引此經文。所引文。廣說名色體。所成義。狹明緣起相。義有寬狹。隨宜。若任經文取其義。名中攝第七。亙異熟異熟。廣取三性五蘊。故本疏云即同此解燈下文。所餘曰名。不遮第七。故束蘆喻。得成立(云云)是則成本疏意也。若任本所明。就緣起門定名色支體時。唯限異熟法。不通非異熟第七。故上文云皆喻不成也。第九卷後解意。名色支體。有寬狹二門。仍下文。不相違也。
尋云。瑜伽第九卷明緣起門。何有廣異熟法一門耶。
答。瑜伽所說。雜亂體名色支也。如何不許通三性一門。雜亂緣起。源依汎爾。故其通三性門。體尤寬。故不遮第七也。設雖是非異熟法。假支稱也。如云設為支應知說(此義殊勝重可問答。玄贊伽抄。可意合之。如別紙。又可見第八卷抄。)

齊識退

問。付十二緣起觀門。且雜染逆觀時。可觀無明耶。燈不至無明。齊識退還(云云)付之為知流轉因果。作緣起觀門。若夫有齊識退還。不觀行無明之者者。不悟識是行支所感故。尚疏流轉道理。不知業亦無明所發故。深迷生根元。豈不乖觀門本意耶。況清淨逆觀之日。無留有支雜染逆觀。何不及無明支耶。加之七十七智四十四智。未留識支。此觀門例可等耶。
答。見大論文。說齊識退還觀。有二處文。退還之道理。其旨頗異也。若依九三卷意者。雖觀未來老死苦諦。必現在取愛集諦之生。未知愛等所從。尚不生喜足。遂觀後際愛等因緣現在識等五支。流轉因果爰顯。其所以者。既觀未來老死苦。依取愛生。今此取愛集。現在識等苦起故。苦諦從集因生。集諦苦因起。識等因自顯。不至無明也。若依第卷意者。名色。互為緣法故。作緣起逆觀之人。至識退還。更作順觀也。所謂觀名色依何生。由識生。觀識依何生。由名色生。觀行喜足不尋所從也。瑜伽下。各一道理。觀行者隨用之。但說清淨逆觀例者。雜染逆觀清淨逆觀觀滅緣。而識名色互為緣生非滅緣。何清淨逆觀時。云互為滅緣耶。七十七智等難。亦不來。隨行者意樂觀門不同故。不可難一切同矣。
補闕章中云有支義。苦集相續周便還滅除。所以至行((云云))伽抄云。還滅品。中各非是識還滅因不由名色識支亦滅但由識滅名色必滅至識不還更進觀行乃至無明無明滅故行乃隨滅(云云

既知從前

問。瑜伽論中。明齊識退還觀云。既知從前集所生起等文爾者前集者。愛取有歟。無明行二支歟。答。先德二義。問。二義俱有疑。先付愛取義。凡於一緣起逆觀苦集流轉。而識等五支。由無明行起。更非愛取所生。如何云識等由愛取有而耶。況識等五支者。若現行者。即老死也。豈愛取有。由老死耶。若種子者。如何後愛取有。成前識等五支緣耶。若爾者可云愛取有由老死而有。無明行由識等而起耶。彼既不爾。此云何然。依之釋中。釋此文云。識等由無明云云)次付無明之義。亦不明。淄洲大師釋云。即愛取云云)如何。
答。云先集體。雖有先德異釋。且依釋意。可存無明傳也。見本論前後。先觀未來老死苦。依取愛集諦因畢。遂又尋取愛集諦之所從。知由從前集所生起識。為邊際現法者。則出其取愛所從現法苦諦即是識等五支也。老死苦。依取愛集。取愛集。依識等苦諦此觀依集。集依苦畢。不尋現苦因無明。既知從前集所生起。不應復觀此云何者。即明其不觀行無明故也。以老死集諦因。准知。識等現苦因。前集諦無明為言。故釋云。准識等即是過去行無明不應復觀識等五支云何云云)既知者。准之義也。准未來愛取集諦識等現苦之所從。無明。不別尋之觀之云也。但於補闕章者。還由思業者。則識等五支。由行而義也。即愛取有。更不別觀。無明行。不異愛取者。顯准知義也。無明集。即愛取有。更不別觀之云也。以不異愛取有文之即愛取有。即言。顯同義也。意云。現在識等苦。無明行集。老死愛取因也為言。
問。瑜伽論中。知由從前集所生起識為邊際現法云云)爾者識者。種子現行歟。若云種子者。既云識為邊際現法有。豈非現行識等耶。況釋中。以過去行無明為緣(云云)若識等五支種子者。無明發行之時。即又潤識等五支。全不世。何云現法識等。依過去行等耶。若二(老死)三(愛取有)七(無明等有七支)各定世者。所定性相也。明知。現行識等。依過去行等也。若依之爾者。識等現行老死也。老即愛取果也。豈愛等依等起耶。況於一緣起。不尋愛取所從者。非善知流轉相如何。
答。今此識等者。是現行也。因種子位。難識等差別。故寄現在老。說識等名也。諸教中此說。故論八云。然所生果。若在未來。為厭故。說老死。若至現在。為令了知分位相生。說識等五(云云)准此文。現在苦諦上。立識等名也。於一緣起者。雖愛取不依老死現在苦果。是別老死故。名之識等。為愛取集諦所從無過。識等種子微細難辨。寄現行令知緣起相。是又教相之一施設也。誰云疏流轉相耶。
(寫本云)建保五年丁巳五月七日草畢。當卷端三段往日記之相例門以下諸仍抄繼耳。
沙門良算

論第三卷同學鈔第七(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