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四卷同學鈔第一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四食證
定果變段食
雖名通定果二方
有漏定所變香味
觸食體二方
即欲無減
思食體
希望為相
大乘法味
識食體
以不恒故
能與後後
示現依止住食
清淨依止住食
論第四卷同學鈔第一
四食證(初能變十理燈中第八理證也)
論云。又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故(云云)
四食者
一者段食(變壞為相)
謂欲界繫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為食事。由此有處。非段食攝。以變壞時。有無用故(云云)疏云○聲體疏遠。離質用起。不能資益。故非是食○(云云)
二者觸食(觸境為相)
謂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等。能為食事(云云)
三者意思食(希望為相)
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云云)
四者識食(執持為相。)
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以為食事(云云)
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壞斷。故名為食(云云)又云。段食唯於欲界有用。觸意思食。雖遍三界。而依識轉。隨識有無(云云)
破諸部執諸識為識食有四段。
一總破諸部。二別破薩婆多。三別破上座。四別破經部。(已上略之)
定果變段食
問。定通所變香味觸三塵。實可成段食體耶。進云。燈不成段食見。付之地上菩薩。依定通力。變為魚米等之時。有情受用之。豈非有段食實用耶。加之香積佛土香飯。定可定通所變段食。依之見大師餘處解釋。會今論段食唯於欲界有用文。此依散境。定境通三界(云云)又分別段食三性。色無色界繫善性(云云)如何。
答。大地菩薩。為利有情。以無漏勝定。變香味等之時。所變相分。無漏也。上界也。更不可有段食實用。無漏其性非食。段食非上二界所攝故。是以論云謂欲界繫香味觸三。燈述定起無漏性非食。但欲界有情。受用菩薩所變魚米等事。非實受用菩薩所變魚米。以佛菩薩所變。為增上緣。有情第八。自變香味。受用之也。有情第八所變。是下界繫故。非上地所繫段食也。故燈云。設菩薩等變。假無食用。設有實用。據為增上引生欲界有情所變香味觸三。而以為食。亦不取本質。故不通上(云云)設菩薩等變假無食用者。佛菩薩所變。無段食用云也。設有實用等者。會教中菩薩所變有實用。有情受用之云文。云據為增上等也。香積佛土香飯。赤可准之。次於定境通三界文者。菩薩所變香味。雖非實段食。遠為增上緣故。假名段食。假實合論。云通三界歟。重意云。菩薩所變。假段食也。下界有情。杖彼所變相分。是實段食也。俱定果段食。被云故。判定境通三界歟。
雖名通定果二方
問。欲界有情第八識。緣菩薩定通所變香味等之時。所變相分。為隨本質攝上界。將如何。答。依燈第一釋者。下界攝也。付之既隨本質。名定通界。何不從質屬上界耶。若屬之下界者。豈欲界有定果色耶。況下界有情第八。緣梵王身器相分。既上界所繫也。例此可爾。依之見淄洲大師餘處釋。欲界五識。緣梵王身器相分。名定果云釋。以五識相分。屬上地。名業果云釋。欲界攝(云云)准彼思之。欲界第八所變。若定通果所攝者。尤可屬上界耶。如何。
答。有情第八所變相分界繫。燈有二釋。一云攝下界。二云上界繫。斷正否云。然法師意。取初解正(云云)故可攝下界也。但疑難之趣。義燈問也。正答之。雖名通定果。然非上界收。以漏無漏。不相順故(云云)意云。菩薩所變無漏定果色非段食性有情所變有漏相分。段食性也。漏無漏。食非食性。不相順故。不隨本質繫上界也。緣梵王身器之時。質影俱有漏。同非食性。故相從質。攝上界也。但從質名定通果色者。其事非分。不任業力。與餘常時。境不同故也。如云第八從本言由通力。亦何傷也。與餘常時。境不同故也。
有人云。有漏第八所變相分。無諍下界所攝也。燈二釋。菩薩所變本質香味。初釋云非實段食故。唯以下界有情所變。名為食故。云段食唯欲界也。第二釋本質有食用。是上界所繫也為言本質食非食二諍也。法師意。取初解者。指四食章若依意境遠資長故之文也。遠資長者。為增上緣之義也。
今云。此義有多難。本質無漏定能所變。其體不繫也。何第二釋云。若通定起亦許上繫耶。繫言有漏相分上繫云也。又就然法師意取初解正之斷。問云如他通等引。即許下識相分上界收。今變段食。何不爾耶。付緣魚米等相分。下界收之正義。以緣梵王等相分。上界收為例難也。
尋云。就前義。然法師意。取初解正者。指何處釋耶。
答。一云燈師親承大師正說。何必責其文耶。處處多有其例。二云。
問。欲界有情第八識。緣菩薩定通所變魚米等。所變相分。定果業果中何兩方。不明。若定果者。有情所變相分。其體段食也。何得定通果稱耶。若名定果者。上地可繫。如緣梵王身器相分。若屬下界者。可名業果。欲界無定果色故。是以淄洲大師。餘處釋欲界有情五識。緣梵王身器相分。名業果之義。如通力變為魚米等。引第六識通果之色。為第八質(云云)若依之爾者。今燈云。雖名通定果(云云)
答。定果業果。學者異義也。其中定果義。得文理歟。凡業力所引。任運變境。名業果。不任業力。變非分境。名定通果。而下界有情第八識。殊勝定通被引。變魚米等。豈不名定通果耶。是以今燈云。雖名通定果。餘處演祕。破有人。與餘常時境不同故(云云)何況若不名定果色者。法處五種色中。何攝之耶。但於可繫上界云難者。燈釋此事。雖名通定果。然非上界收。以漏無漏不相順故(云云)(其意如上成了)次至若攝下界。下界可有定果色云難者。欲界散地故。雖無自在所生色并定所感根境等。上定所起相分。名定通果事。又通欲界也。定通果名。廣通散地故也。是以餘處樞要云。無漏意。引定果色。令欲界第八變。不妨欲界有定果色種(云云)次於淄洲釋者。解緣梵王身器相分。有其二釋。初釋有情第八所變。并五識重杖彼。所變相分。皆名定果。第二釋第八所變。親定通所引。故名定果。五識所變。以自第八所變。為質起故。不名定所起色也。且依後釋意。以菩薩通力所引魚米相分。名業果。為今例也。若依初釋者。可名定果色也。彼二釋中。以初釋可為正歟。
下界有情第八。緣菩薩所變魚米等。由定通力耶否。若不由定力者。豈第八識不由定通力。緣他地境耶。若由定力者。何不言定果色。以定通力。為因所起故。故論云。前來且說業力所變。○若定等力所變器身界地自他。則不決定(云云)明知。業力門全不緣他地境。以定通等力緣。皆定通果色也(已上菩提院御義。)
有漏定所變香味
問。七地以前菩薩。以有漏定。可變實用香味耶。兩方。若不變實香味者。入地以去菩薩。其力難思也。何起有漏定通。不變香味實色耶。是以本論中。又此定色。但是世間。有漏無漏。由定而生(云云)況二乘其根狹劣。猶依有漏定。變實色。菩薩其性利根。何不依有漏定力耶。依之撲揚大師。七地以前菩薩有漏定所變香味有實用(云云)若依之爾者。了義燈中。釋欲界有情所變不屬上界之義。以漏無漏不相順故(云云)若菩薩所變有漏者。質影同有漏也。可屬段食於上界耶。是以略纂中。述威德定變實境若菩薩是無漏。若二乘是有漏(云云)
答。七地以前菩薩。以有漏定。不變實用香味也。瑜伽抄并義燈釋。分明也。凡菩薩。依大悲相應無漏後得智。觀察有情所用。施難思之利益。如云唯大悲心。神通變境。資養有情。近亦名實也。有漏其力劣也。何依彼果利物之誓願耶。凡無漏必有破壞三有之力。有情觸彼境之時。利益尤大也。故章云。若無漏者。親非資有。究竟為損。破烈有故。近可為食(云云)但於二乘例難者。二乘無漏。多緣諦理。不堪變香味。故依有漏定也。菩薩不依有漏事。非其力之不堪。只依殊勝無漏定。不用狹劣有漏定云事也。依勝劣致例難。非此義本意歟。次瑜伽論文。廣明三乘所得定故。為顯菩薩所得定無漏。二乘有漏。云有漏無漏由定而生也。是以略纂中。雖有多釋。又大義曰。此通有漏。有漏者非實。不任受用故。若非假想觀任用者。亦是實有云畢。若菩薩是無漏。若二乘是有漏(云云)以知。通有漏者。是二乘所得定也(已上笠置御義也。古人雖立有漏定不變實色之義。其趣異之歟。)
觸食體二方
問。觸食體。可通八識相應觸耶。若通八識相應觸者。生喜樂及順益捨。是觸食相也。七八二識相應觸。豈有此義耶。依之章以六識相應觸云義。為正釋。若依之爾者。見論文。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云云)許通七八。會限六識之文。云舉偏勝也。如彼云屬意識者食義偏勝。不限唯第六識。述而第八識食義偏勝。廣通八識。例此可爾。依之本疏。云此觸食體皆通八觸。義燈滅定位有觸食(云云)
答。云觸食體。章作二釋。一云通八識。二云限六識。若依理趣分疏意者。限第六相應觸歟。二釋之中。以限六識云釋。可為正義。章作二釋了。然准諸文。第二解勝。但言攝益喜樂為食。非七八故。(云云)退見今論文。觸疏顯境。攝受喜樂及順益捨。資養勝故(云云)七八相應觸。無攝受喜樂及順益捨之義。何為食體耶。故唯以六識相應偏勝觸。為食體也。但此觸雖與諸識相應者。顯觸數法體通諸識也。非云食體。通八識。次於思食識食例難者。先思食體有多釋。其中以限六識云釋。為正釋。若爾此思雖與諸識相應文。又顯法數體廣也。非定食分齊也(至下別可成也。)總言之者。後三食體。勝劣通局。非一准。觸食限勝非劣。七八相應觸。無攝受喜樂義。故識食兼取勝劣。攝持義通諸識。故思食劣中有取捨。希望相。通五識非七八故○三食其相異也。不可例同。次本疏云皆通八觸。義燈判滅定有觸思食。皆就法數云爾也。
一義云。可通八識相應觸也。觸境為相之義。通諸識故。此觸食體皆通八觸之釋。食體實通八識云也。汎爾非論法數也。但章釋。攝受喜樂義。或云通八識。或云限六識二釋也。其中以限六識云釋為正。故結文云。但言攝益喜樂為食非七八故(云云)此六識釋。亦許觸境之故。名食者。通八識也。仍章釋。不違今疏歟。
一義云。可通八識相應觸也。論說觸食。觸境為相(云云)觸境相既通八識。何不取七八相應觸耶。本疏此觸食體皆通八觸之釋。非汎爾論觸體也。明云食體通八識觸故也。章二釋中。通八識云釋。攝受喜樂義。通七八云。故對之以六識釋。為正也。今本疏釋。攝受喜樂之義唯限偏勝觸。七八俱觸無此義云也。仍異章八識釋歟。故疏云。七八俱觸境微細故。全不能生喜樂受故(云云)
問。觸食體。取六識心王歟。將取觸數歟。答。觸數也。付之六識心王。與喜樂等受俱。有資義義。何不為觸食體。依之見世親攝論。對小乘成第八識。六識體。屬觸食。此外若無第八識。以何為識食體(云云)若取相應觸者。小乘返此難。可言相應觸為觸食體。以心王為識食。是以大師瑜伽略纂。破有人以觸數為觸食之義。引今此攝論文。以六識心王為體(云云)如何。
答。論說觸食。觸境為相。(云云)此義在觸數自體。何云心王耶。若論相應體。可取心王。今論自性本。故不取心王也。依之瑜伽對法及今論等。皆取觸數為體。但世親攝論本疏會云。世親但言此屬六識。此中會取屬六之觸。非取彼識(云云)彼論云屬六識身。文不分明。今論云。取屬六識觸者。意會彼論也。但成識食體文。正體雖取相應觸數。兼論相從。亦通心王。故以六識。攝屬觸食。此外若無第八識。闕識食體云也。次伽抄者。明觸食體。有二意。今疏破心王義。取觸數。彼抄取心王。破心所釋。疏抄各述別義也。
浮丘疏。引基師說。取六識(云云)又廓法師攝論疏。若此論意。屬六識身。(云云)抄釋依此等意歟。
即欲無減
問。因位欲心所。不緣三世者。有何過耶。
進云。疏云。即欲無減不緣三世(云云)付之因位欲數。設唯緣未來。果位欲無減。何不緣三世。有漏第七。雖唯緣第八見分。果位。平等性智。通緣一切法。何以果位遍緣作用。推因位緣境耶。
答。見疏文上述欲心所廣緣三世之義了。然對法等欲緣未來。現在無欲。即欲無減。不緣三世(云云)意云。若執對法文。欲唯緣未來者。欲無減不緣三世。固執文故。若此文說因位者。論文既不盡理也。不可執顯文為言。此則竊遮執對法見文。定欲數緣境之義也。
別抄會對法云。且據相顯。理實通緣。不爾世尊欲無減不緣三世(云云)准之即欲無減不緣三世者。徵難也。
思食體
問。思食體。可通八識相應思耶。兩方。若通八識者。論說思食。希望為相(云云)七八不與欲相應。何有此義耶。是以義林章。雖作三釋。以六識相應思。為思食體云釋。為正(云云)若依之爾者見論文。此思雖與諸識相應(云云)是以本疏釋此文。此食通與八識相應(云云)加之燈中。滅定位有思食(云云)如何。
答。義林章中。作三釋。一云通八識相應思。二云取六識俱思。三唯第六相應思也。判邪正。此雖三解。第二解勝。五識於境。有微細思。可希望故。不爾五識應無欲。俱(云云)任今解釋。唯取六識相應思數。非七八也。七八二識。不與欲相應。何有希望可愛境。資養身之義耶。故章云。七八不然。無行相故(云云)但於論疏並義燈釋者。思數法體。既通八識。故云爾也。不云食體通八。故章云。唯識所言諸識相應顯思體俱。食唯六俱(云云)
尋云。廣論之者。可通八識思是遍行故。若取偏勝者。可限第六。瑜伽云。希望未來。攝論唯識。云意識偏勝故。章第二釋。似有太寬太狹過。何判為正耶。
答。思食有三重。論其法體。通八識。論希望相。在六識。論最勝希望。唯限第六也。論明初重第三重。不明中重也。其中以希望。為思食相。故取六識也。五識有微細思。希望現境故。故章云。諸處但說與意俱者。通緣未來。彼最勝故。亦有希望現境思故。許通五識(云云)
希望為相
問。有義意。思心所。與欲俱為希望相(云云)爾者撲揚大師。可許之耶。不許也。付之一聚相應法。事業必同也。與欲相應思。何不起希望耶。是以論中。明意思食。與欲俱轉。希可愛境(云云)明知。與欲俱思數。起希望相云事。依之今本疏云餘相應思無希望相。義林章述思能希望造作之主。何況以例案之。第七相應貪等。與我見俱。作我解。與惠心所俱思數。起推度用。例是可爾。有義所述。叶文理。如何不許之耶。
答。心心所。行相自元各別。了別領納等作用。互無亂。是以瑜伽云不同一行相。唯識說行相各別。而思以造作為行相。欲以希望為行相。若與欲俱思心所。起希望行相者。便違二論說。故不許有人義也。但一聚相應法。事業同者。善不善事業。必同云事也。即本疏釋事業必同論文。三性必等(云云)次於論文者。燈會之。由思起欲。舉果顯因(云云)意云。思數為因。起欲希望。故因上立果名。云意思食起希望也。本疏并章釋。可准之。次於例難者。我境是總相也。故一聚王所。同作此解。於此心心所法了別領納等行相。各別也。其中我見。以推求為自行相。餘心心所。不作此行相也。故不成例難。次與惠俱思心所。起推度用者。是一釋意也。若依全不推度釋意者。返成例證。但依思有淺推度云釋者。彼推度非推度之行相。是造作行相。與惠推度近故。其用聊順彼似彼。故之云淺推度也。
有人云。推度非惠行相。思心所設雖起之。何違行相各別道理耶。惠以簡擇。為行相也。簡擇限自。推度通他也(此義不然。如別沙汰也。)
上人云。與欲俱思心所。柯作希望相也。論說思食。希望為相(云云)思數無希望用者。何以希望。為思食相耶。段食變壞為相。觸食觸境為相。識食執持為相。皆表自行相。此又可爾。但思數希望。是造作中希望也。離思慮行相。無有別作用。一聚中行相。殊相近法。自行相中。有起他能。與惠俱思起識推度。即此例也。有人不辨此旨。行相分兼正。兼起他行相云故。違二論難也。
問。爾燈何會論。云舉果顯因耶。
答。其舉果。欲希望。顯因思有此能為言(此義古業一義也。上人殊成此義。行委可尋學之。)
祕云。有義云○亦不可言據自相說。如所緣相相分各別即說相似。行相有同何即不知(云云)
大乘法味
問。佛地經中。明十八圓滿淨土任持圓滿義云。廣大法味。喜樂所持(云云)爾者以法味。為食體歟。將以所生喜樂為食歟。進云。義燈中。以能生法味為食為正釋。付之無漏喜樂對治憂苦。領受法味勝。尤可為食體。依之大師處處。引佛地經此文喜樂為食(云云)隨撲揚大師。取所生喜樂(云云)何況法華法喜食。阿含喜食。既取喜樂。今經意亦可同彼如何。
答。宗家釋淨土食體。大有二釋。玄贊四食章。以喜樂為食體。無垢稱經疏。佛土義林。法味為食。如云若變化土。實資四食。亦得說資。法味為食。云但取味證故。佛地經云廣大法味喜樂所持也。義燈拾處處文。以為二釋。其中依佛地經文。初釋為正。故燈云。前解為正。佛地論云。此淨土中。諸佛菩薩。後得無漏。能說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樂。既云法味。明法是食(云云)既並舉能生法及所生喜樂之中。味言觸法。明知。以法為食體云事。燈師明斷雅正給。明知。玄贊等。一釋意云事。攝釋受玄贊文。述其意故。云喜樂為食也。但於阿含喜樂食并法花法喜食者。舉果喜樂。顯因法味。為食之義也。是則為顯必生喜樂之時。法味方為食。若不生喜樂非食。舉果喜樂也。故燈云。此意由法能生喜樂。方名為食。不生喜樂。不能為食(云云)
燈二釋。解諸淨土食。有二釋也。初釋云。亦如淨土法生喜樂。法體是食。非喜樂受(云云)此淨土者。通他受用變化二土也。
識食體
問。識食可通種子耶。若通種子者。識食以執持為其相。種子無此義。何取為識食體耶。是以論中。四者識食執持為相乃至。而第八識食義偏勝。一類相續。執持勝故(云云)又有人立量云。識食不通種子。四食隨一攝故。如餘三食(云云)若依之爾者。章云。前三唯現行。識食通種子(云云)
答。見本論說。由段觸思三食。造作新業。增長煩惱。今此業惑所熏種子。歸第八識。名種子識。由此業惑習氣力。能攝受當來後有。故種子亦有資持用也。故章引本論說了。故知前三皆唯現行。其後種子即後有因。為種子識(云云)但論文且對他宗。以執持為相。實通種子也。比量有所立不成失。餘三食正為食是雖現行。論其體通種子之法也。何為唯現行同喻耶。又隨一攝故因。隨宜用之。今量因。可審定也。
以不恒故
問。付識食體。且六識現前。非識食體之時。可有耶。若有者。燈云。眼等非執持者。以不恒故。非有識時亦不執持(云云)若依之爾者。憂苦相應識。無資持用。何為識食體耶。況憂苦相應觸思。既非觸思二食。例相應識。不可為識食。依之瑜伽論中。段物與食相對。四句分別中。俱非句體觸思識不能長養諸根大種(云云)加之大師。出識食體。七八二識全。六識少分(云云)少分者。顯有非食之時也。
答。六識現前之時。必可為識食識也。識起時。必取境資持根故。定可有攝持義故也。故燈云。眼等非執持者。以不恒故。非有識時亦不執持。由識取境亦資持根(云云)設雖憂苦相應識。非無攝持義也。況雖不長養現在根大。長養未來故。亦具長養義。故燈云。體能攝持長養未來。以招後報。故亦為食(云云)次觸思二食。攝受喜樂等。希可愛境為其相故。不取憂苦相應觸思也。識食本取攝持義。故通憂苦相應識體也。次於章釋者。付長養義。論食義故。欲簡無長養義六識少分。云六識少分也。即引五十七卷。由三養識識後長養諸根大種故立為食之文了。云故知諸識非資養者皆非食體了。即七八至全六識少分(云云)故知。付長養義論之云事。四句分別文。又付長養義。論食義也。
若依此義。識食有三重義。或攝持并長養現在。如喜樂相應識。或攝持并長養未來。如人天憂苦相應識。或唯有攝持義。如惡趣憂苦相應識。或唯有攝持義。如惡趣憂苦相應識也。燈釋惡趣識食義。云以識現起依持亦食(云云)
能與後後
問。本論中。說識食與意根成食之義。能與後後。為增盛因。令彼得生(云云)爾者與識食俱時意根。為因歟那與後念意根。為因云歟。若與俱時意根為食者。既云能與後後。為增盛因知。與後後念意根。為食云事。隨義燈中。釋此文云。能令後生有增盛用。相續而起。即是食義(云云)若依之爾者。燈中引此文。證識食與俱時意根為食之義。況識食與意根俱。既有食義。何不為俱時意根之食。僅為後念意根為食耶。
答。為後念俱有意根成食也。見本論說。問與未生法為食。與已生法為食。釋與未生法成食之義。能令後生有增盛用相續而起即是食義(云云)准之能與後後為增盛因者。為未生意根為食也。但上文不約無間滅據俱有意資彼名食者。識食與意根成食者。非是與等無間意為食。與俱有意。成食云也。其俱有意者。是未生俱有意根也。為簡無間滅意根無法。與後念俱時意根有體。為食云也。非云現在俱有意根。何為難耶(可見燈上下。此旨必然也。)
諸教增減章
佛地經一食(廣大法味喜樂所持。)法花二食(一者法喜二者禪悅。)處處四食(段等。)攝論四食(不淨依止等。)阿含九食(四是世間。即段觸等。五是出世。一禪。二願。三念。四八解脫。五喜樂。)
對法論四食(對法論辨同異)
一不淨依止依食(謂欲界異生由具縛故。)
二淨不淨依止住食(謂有學及色無色異生。有餘縛故。)
三清淨依止住食(謂阿羅漢等。解脫一切縛故。)
四示現依止住食(謂諸佛及已證得大威德菩薩。由唯示現食力住故。)
要云。攝論第十亦同。唯示現食。但說唯佛世尊。○彼約四食。作論故。不說菩薩。○對法據三食作論○(云云)(攝釋第四可見之。)
示現依止住食
問。對法論中。說清淨依止住食等四食。爾者示現依止住食。為唯限佛果。將當如何。
答。樞要通佛及八地已上菩薩(云云)付之菩薩。第八有漏。猶由識食住。何有示現依止住食義耶。況世親無性二家攝論中。示現依止住食。唯取佛。今論文又同之。
答。對法論意。示現依止住食。通菩薩也。識食雖非示現。餘三食。非實食故。約三食論示現。通菩薩云也。佛四食皆示現也。菩薩示現三食。故佛菩薩合論。云示現依止住食也。攝論意異之。通示現四食。立示現依止住食。故但限佛也。故樞要云。彼約四食作論。故不說菩薩。異熟識食。彼非示現故。對法據三食作論。恒無漏俱。實無三食。故稱示現。實不相違(云云)
問。對法論中。淨不淨依止住食者。色無色異生也。(云云)爾者可攝依身在欲界。離下染異生耶。兩方。若攝者。既云色無色異生。何兼若定類耶。依之無性攝論云生在色無色異生。世親攝論。述色無色異。即除段食。由餘三食。准之思之對法意。尤可限若生者耶。若依之爾者。大師餘處攝(云云)如何。
答。對法論明淨不淨依止住食。有學及色無色異生。有餘縛故(云云)既云。有餘縛故。明知。依雜染分位論之云事。即未離欲染人。名欲界異生有色無色餘縛。設若定。設若生。皆名色無色異生也。以具縛餘縛為故之文分明也。攝論云生在色無色。又云除段食故。狹限若生之人也。
論第四卷同學鈔第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