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四卷同學鈔第二目錄
輸入者 彭忠琴
滅定證
細意識
世友問論
與意許宗
受想思意遍行
語業界地
設兼引大
等取有觸
滅定第六心量
經部四種善
染淨證
心清淨故
生天後報業
界地往還
如色聲等量
經部識支體二方
難經部師
第二能變
七有漏時二方
以相順故
三依總標
瑜伽說三種依歟恒定依二方
種望種子
因緣依
無種已生
種生芽等二方
論第四卷同學鈔第二
滅定證(第九理證)
論云。又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燸。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不應有故(云云)
破餘部有四段。
初總破諸部出正義
論云。謂眼等識。行相粗動。於所緣境。起必勞慮。厭患彼故。暫求止息。漸次伏除。至都盡位。依此位。立住滅定者。故此定中。彼識皆滅。若不許有微細一類恒遍執持壽等識在。依何而說識不離身(云云)
第二破薩婆多(有五難)
論云。若謂後時彼識還起。如隔日瘧。名不離身敘宗。是則不應說心行。滅識與想等。起滅同故。○。
第三破經部本計(有四難)
論云。又若此位無持種識。後識無種。如何得生。○。
第四破經部末計(疏上來已破經部本計。下破經部末宗轉計。)
論云。若謂此位。有第六識。名不離身。亦不應理。此定亦名無心定故(此難違名。)若無五識。名無心者。應一切定皆名無心。諸定皆無五識身故。○(難違理。)
別徵心所
論云。又若此位有第六識。彼心所法。為有為無。
初破有心所(有七問答)
若有心所。經不應言住此定者。心行皆滅。又不應名滅受想定(違名失。)
次破無心所(有五問答)
若無心所。識亦應無。不見餘心離心所故。
細意識
問。經部本宗意。可立細意識耶。兩方。若立細意識者。本疏中。破不許細意識之義。論文云上來已破經部本計。難立細意識轉計之段述下破經部末宗轉計。以知。本經部意。不立細意識也。隨見義燈餘處解釋。二本經部師。同有部釋三末經部師。許有細意識(云云)有部既不許細意識。同彼本計。何許之耶。若依之爾者。宗輪論中。經部本宗同義。立一味蘊(云云)大師彼疏并義林章中。一味蘊者。細意識(云云)兩方難思如何。
答。經中本末計。諸論意異也。今論以一百年出世日出論者。名本經部。即色心互持種云義也。若許有微細意識。何存色法受熏義耶。是以今論文云又若此位無持種識。後識無種。如何得生者。破本計也。故疏云。上來已破經部本計(云云)若謂此位有第六識。名不離身。亦不應理等者。難末宗也。故疏云。下破經部末宗轉計(云云)但宗輪論經部本宗同義者。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一部。名經量部。以之為本宗同義也。故宗輪論上文云。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後出一部。名經量部(云云)此則今論末計也。宗輪論不出譬喻師義也。
尋云。以何知此論本計色心互持義云事。
答。第三卷明第八識持種證。難經部本計云。色不相應。非心性故(云云)今卷難本計云。諸色等法。離色皆無。受熏持種。亦已遮故(云云)准知色法受熏計也。
世友問論
問。俱舍論中。引世友問論說。滅定有細意識(云云)爾者大師如何釋之耶。疏釋云。經部異師也。色心互持種義(云云)付之世友尊者。五百阿羅漢上首。四種薩婆多隨一也。何云經部異師耶。就中見俱舍論說。先代軌範師者。是經部師也。此外云世友問論說。可有部義。依之有論中。引先代軌範師及世友問論。全同俱舍論。然引世友問論文云。若毘婆沙五百羅漢。和合眾中。婆修蜜多大德說言(云云)是豈非有部耶。依之人師世友者。有部非經部(云云)次世友問論。滅定有細意識義也。何云色心互持計耶。加之上所載。先代軌範師者。色心互持義也。何以此師。問彼義耶。
答。大師解釋。必有稟承。既云經部異師。誰疑之耶。就中光法師釋俱舍論文。同判經部異師。二師解釋。其旨一同也。可知。三藏稟承說云事。但世友者。印度國名也。得此名人。其類非一。何唯屬婆沙會世友耶。此又出光師解釋。次云先代軌範師。云世友問論。如次經部本末二計也。一百年出世。日出論者。立色心互持義。此名先代軌範師。末宗轉計。立細意識。世友問論所述是也。何為疑耶。次於業成就論者。成業論同本異譯也。然成業論。只云如尊者世友問論中言。無若毘婆沙五百羅漢等詞。准知。業成就論文。譯者加增歟。翻譯三藏。自謂婆沙會世友。加此詞歟。次疏指此義。色心互持義者。恐惡連屬文言。令進難歟。見疏文云。俱舍云。尊者世友問論中說此即經部異師者。引俱舍。結立細意識末計義也。二法為種滅定無心。色為種子。心後依生。經部本計。滅定無心者。又出本計也(已上依義演得此意也。)
與意許宗
問。本疏中。破經部轉計立量云。汝應一切定。皆名無心諸定皆說無前五識身故。如汝許滅定(云云)爾者因置諸定言。如何釋之耶。答。疏釋云。因無諸定言者。以無心悶絕。可付不定過(云云)付之隨比量三支。可付過相。而宗只云。皆名無心。不置定言。悶絕等既宗同品也。何犯不定過耶。是以有人致此難耶。
答。疑難之旨。有人難本疏釋之趣也。撲揚大師。釋此事云。直觀言陳。似如所片。若尋意許。疏旨精遠。謂定無心。非定無心。而是差別。因不言定。即悶絕等。因於彼轉。與意許宗。便成不定。因致定言。此過方遣。故義然也(云云)得此釋意。學者(云云)不同也。今且依一義者。望意許宗。付不定過也。所謂皆名無心能別之下。有定無心非定無心二差別。立者欲立定無心。悶絕等非定無心故。望意許宗。宗異品也。無五識身故因。既轉同異二品。豈無共不定過耶。若勘意許。知立者樂為了。皆望意許。付三支過。如彼所別能別勘差別不成過。所立不成能立不成過通意許也。況六不定中。第六相違決定。有勘意許過。如後三相違相違決定也。第一共不定。通意許事。何以為難耶。
尋云。域龍。天主。定三支過相。四相違外。無出意許過。既無其證。何恣勘如此過耶。
因明論云。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云云)
疏下卷云。復言等者。顯有不盡。向辨三支。皆據申言而有過故。未明缺減非在言申故。以等等(云云)
周記云。論文之中。除四相違。自餘諸過。各據言陳。未明意許。今言等者。等彼意許(云云)
思分位故
問。經部一師。受想思三法有別體(云云)爾者此師意。餘心所。心分位立之歟。若心分位者。疏云。若依分位。於思之上。亦名為定等。理亦無違。一念之思。所望別故(云云)又云。經部以思分位。名為信等(云云)若依之爾者。經部依唯心類。心所以心為體。設雖分位計。諸心所心分位可立之。是以正理論云。故唯有識隨位而流(云云)(如第三卷抄之。)
等取有觸
問。論中破經部轉許云。又此定中若有思等(云云)爾者今此言。大師如何釋之耶。疏云。等取有觸(云云)付之論次文云。亦應有觸(云云)若上若有思等等言。已等觸心所者。何難應有觸耶。
答。論破經部滅定有心所云義文中。有四箇思等言。許如思等。又許思等。既許思等。若有思等是也。此等思等等言。皆等觸數也。凡今此一段。並破三大地法。四大地法經部也。其中許有思者通二家。所等觸。偏四大地法計也。是以疏釋受想於心亦遍行攝許如思等大地法故之文。舉三大地法四大地法二師了。故今言等意攝二家(云云)等言等取生觸家別體觸故。此文攝二家為言。又許思等既許思等文。又以爾也。又此定中若有思等者。牒上來總破中許思等之義也。亦應有觸者。別破三和成觸一師也。上來但總破。故思言等。等取有觸者。此意也。若爾思等言。有通局也。思者通二家等者。局等四大地法師別體觸也。
尋云。亦應有觸者。別破三大地法師者。何云思等。牒置四大地法宗別體觸耶。答。若有思等。廣牒二家義。亦應有觸。別破三大地法計。下若許有觸亦應有受等能破。又難二家也。下別破總破相交也。上來但總破者。為對下有總別破。云但總破歟(可思之。)
設兼引大
問。大乘意。依身在欲界。修得第四定者。下界身中。可引得彼地四大種耶。若引得者。欲界身粗也。何引得上地堅密大種耶。粗細遙隔。不可依持故。例如梵王來下時。必反上器。釋以此粗界不持彼故也。依之見燈文云。大乘不爾。但以定能除其隙故(云云)若依之爾者。修得天眼耳根之時。既許引得能造大種。例此可爾。是以大師云。由定力引彼地四大種。撲揚判准大乘義。身行不轉。更同有宗。明知。大乘意。同薩婆多宗。引得彼地大種也。
答。下界身引得。第四禪四大種可云也。見本論說。依欲界身。發起色界大種。令現在前。與下地色。同一處住。如水處沙非住異所((云云)取意)文既不簡。可通四禪也。是以了義燈中。初嫌薩婆多義。雖云大乘不爾。但以定能除其隙故。無入出息。遂判設兼引大。亦復無違。但非唯大能閉身隙。許兼引得彼地大種之義也。加之別抄中。由定力所引。上界大種。於此身中。是故堅密(云云)但於下界粗身不可依住云難者。是則別抄問也。故彼抄問云。未知上地四大既細。於欲界身。如何得住。不相持故(云云)答之。即以上地大種。為增上緣。擊發欲界細四大種。滿其身故。無入出息(云云)意云。由定力引得上地大種。以之為增上緣。擊發欲界微細四大種。滿其身故。上四大種得依住。無入出息云也。次祕云更問有宗者。大乘意身行四緣。隨一闕時。身行不轉之義。同有部云也。
尋云。若爾以欲界細四大種。閉身隙。不依上四大種歟。又欲界細四大種者。何物耶。
答。欲界本無細大種。由定力。引第四定四大種之時。依彼增上緣力。欲界粗四大種。成堅密云擊發欲界四大種歟。欲界粗色。雖本有毛孔。依定力。毛孔密合。無其路也。此時欲界能造大種。又細密也。依之可云。欲界大種。由引得上定。成微細。欲四大種。既成微細故。上大種依此得住也。密毛孔有二重。親由欲細四大種。兼由上堅密大種。欲大種。令細塞身隙但是定力也。故云但以定能也。上四大種。增上緣疏故。云設兼引大歟。親塞身孔事。偏依自他大種。故但以定能之但字。無苦見歟(已上一旦愚推也為恐為恐。)修得天眼了。肉眼又見細遠境。此又爾也。引得堅密大種了。欲界大種。又成極細也。
身行四緣者(演祕引婆沙論第二十六卷)
一入出息所依身。二風道通(口鼻等)三毛孔開。四依息地粗心現前。於四緣中。若隨闕一身行不轉。○入第四定。雖有前二。然無後二。息又不轉。又順正理云。入第四定。身無毛孔。以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准大乘義。身行不轉。更同有宗○(云云)(已上演祕釋也。)
三業遍不遍行
身行三(燈云。出入二息。此非遍行。動發思者是遍行(云云))
語行三(燈云。尋伺二種。非遍行。亦思遍行。(云云))
意行三(燈云。謂受想二及審決思。三俱遍行。心起必有故(云云))
尋云。心起必有為其故者。又取觸作意二。可為心行耶。
答。此尋不爾。心起必有故者。非心行取三之故。是以受想思三。皆為遍行之故也。身語行有遍不遍。心行皆遍也。其故云。心起必有故也。
受想思意遍行
問。大乘意。以受想思三心所。共可為意遍耶。兩方。若共名遍行者。見疏文。本經部以受想思三。共名遍行。大乘及薩婆多。但以受想二法。立遍行(云云)若依之爾者。大乘意。受想思三法。意行心起時。必有故。皆可為遍行。是以見義燈解釋。大乘意。受想思三。共名遍行(云云)
答。大乘意。以受想思三。皆為遍行也。故燈云。意行三者。謂受想二及審決思。三俱遍行。心起必有故(云云)故於疏釋者。思通三業。皆遍行也。受想唯限心行。是遍行故。且云各說有二謂即受想也。經部身行限入出息。語行限尋伺。皆非思數。思數既唯心行也。故以受想思三。為心行也。
論述部義云。如身行滅而身猶在(云云)疏云。入第四定以上。入出息無其身尚在(云云)又論述能破。若爾語行尋伺滅時。語應不滅(云云)疏云。應尋伺滅。語不應滅(云云)故知。經部身語行限入出息及尋伺也。又世親攝論三云。○此中身行。謂入出息。其語行者。謂尋與伺。其意行者。謂思想等○(云云)此破經部之文也。故知。經部身語行。出入二息及尋伺也(已上菩提院御義也。)
疏云。○根本經部。說有三法遍行。大乘薩婆多。各說有二。謂即受想。故別立蘊。作用強故(云云)
語業界地
問。付於有漏三業。分別界地之義。且二禪以上。為有語業。將如何。兩方。若有語業者。二禪以上。無有尋伺。何發語言耶。彼金剛心菩薩發語言。尚假尋伺力。況餘類以有漏心起語言。尚假尋伺力。況餘類以有漏心起語言。豈不假尋伺耶。是以見論文。尋伺於語是遍行攝(云云)加之今燈及處處中。皆限初禪(云云)若依之爾者。思心所三業遍行也。上地既有思數。何不發語言耶。況四禪梵王。受菩薩別解脫戒者。是梵網經說也。乞戒心。必善性也。知。上地法有語業云事。若借起下地尋伺者。其性可無記。豈立無表戒耶。依之論中云。謂此或依發勝身語。善惡思種增長位立(云云)如何。
答。餘處燈有二釋。以初釋可為本。依之本疏上下。歸敬章等處處。皆作限欲界初禪之釋。凡因位之間。發語言。必假淺深推度。推度既尋伺行相也尋伺又限下二地。所發語言。豈通二禪已上耶。故燈云。語皆推度。起必尋伺(云云)但思數雖語遍行。上界思細故。不能獨發語業。故燈云。粗思能發語。上細不能發(云云)次四禪梵王得戒事。雖出梵網經說。其事貫通。恐以彼文。難決判性相。先十八梵王中。有五淨居天。是定性那含。實受菩薩戒耶。若爾於二禪已上。或地上菩薩。感花報於其處。或三賢大士。久成就大戒。如此之類。在說戒之席。同餘類雖受戒。是非新得。熏發舊種。云受菩薩戒也。或是聽受也。不實受戒。故經云。聽佛誦一切佛大乘戒(云云)(初義菩提院口說也。後義修學房大僧都義也。)
滅定第六心量
問。疏中對經部師。立量云。滅定位。無第六心。以無大地心所法故。如悶絕等位(云云)爾者正比量歟。答。爾也。付之見成業論。若爾云何許滅定等諸無心位亦有心耶。應如一類經為量者。所許細心。彼位猶有(云云)既云諸無心位。有細意識。定知。無心悶絕等位。亦許有細意識云事。若爾者悶絕等同喻。可有所立不成失耶。
答。此有人難也。祕釋云。前數破無細意識已。悶絕等喻。亦何有失(云云)意者先已破細意識了。故以悶絕等。為喻無失為言。
尋云。若爾前已破細心了。今立滅定位。無第六心之時。可有相符過。
答。先雖已破。始信之故。不能付相符也。立本來共許宗之時。犯相符故也。度度破之。彌信所立宗也。一度破了。立者奪取。以為同喻。此時敵者已信故。不能愆之(此東大寺延義講院傳也。)
經部四種善
問。經部師意可立自性善等四種善耶。進云。疏不立(云云)付之論破經部義。若謂是善。相應善故。應無貪等善根相應。此心不應是自性善。或勝義善。○若謂此心。是等起善(云云)既四類善。具舉之。何云不立耶。況耶部全不立四種善者。以之為宗法之時。可有不極成失加之疏下文云。此正彼計。心是相應善等(云云)又人師破疏釋。准論文。彼部立四種善(云云)
答。疏云。未見經部立。四善所由。今以義逼令有四種(云云)准之彼部宗義。無配立四種善。名自性相應等文歟。但以其義相當處逼之。令有四種善。徵難彼師也。下文云此正彼計者。就四種善。一一破之中。相應善者。彼部正計也。自性勝義等。設破之為言。以義相當處破之故。無不極成失。如破外道以即蘊離蘊。立比量也。
染淨證(第十理證)
論云。又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識。彼染淨心。不應有故(云云)
疏云。維摩等云。心淨故眾生淨。心垢故眾生垢。其阿含等。亦有此文(云云)
尋云。如疏釋者。今證引維摩經歟。若云爾者第十理證。皆可引共許教。何引大乘經耶。
答。祕云。雖維摩經亦有此文。今引阿含。以維摩經非共許故(云云)准此釋。正引阿含經也。而疏引維摩經云。其阿含等。亦有此文者。先舉大乘經。顯第八識阿含亦有此文。故為第八識證為言。
論云。謂染淨法。以心為本。因心而生。依心住故。心受彼熏。持彼種故(云云)
疏解此文有四釋。
初釋
謂染淨法(有漏無漏。常無常。有為無為為染淨法。)以心為本(有為等法總句。無為法等別句。)因心而生(有漏現行依心生。)依心住(種子依心住。)心受彼熏(受無漏現行熏。)持彼種(持彼無漏種)
第二釋(已下三釋。總句如第一釋。)
因心而生(有為現行。皆由種子心生。)依心住(有為現行法。皆依現行識住。)心受彼熏(釋上依住。)持彼種(釋上因心生。)
第三釋
因心而生(雜染法)依心住(清淨法。有為無漏。不順本識。但說依心住。)心受彼熏持彼種故(釋上所由。並通染淨。又心受彼熏。有漏。持彼種無漏。)
第四釋
因心而生依心住故(並有漏現行。依種子心生。依現行識住。)心受彼熏持彼種故(無漏有為法。雖心相違。心受無漏現行熏。能持彼現行之種故。後心淨時。有情隨淨。)樞要有別釋又燈有三釋(可見之。)
雜染有三
論云。然雜染法。略有三種。煩惱(三界見修)業(善不善業)果(總別異熟)種類別故。○。
初破煩惱
若無此識持煩惱種。界地往還。無染心後。諸煩惱起。皆應無因。○。
後破業果有二(初難界地往還等起無因。後難行緣識等不成。)
若無此識持業果種。界地往還。異類法後。諸業果起。亦應無因。
又行緣識。應不得成。○。
疏云。且復業中。論又行緣識○。述曰。攝論第二末云。○(云云)祕云。疏且復業中者。論中前來雙破果業。下唯行業。而廢於果。故云且復。生起下文(云云)
清淨有三
論云。諸清淨法。亦有三種。世(有漏六行)出世(無漏能治。)道斷果(所得無為。)別故(云云)
別破有二(初破世出世道。後明斷果。)略之。
心清淨故
問。論中引契經說。心清淨故。有情清淨(云云)爾者清淨心者。無漏第八識歟。兩方。若有漏第八者。依有漏無漏階級。分雜染清淨二門。以有漏第八。名清淨心者。染淨二門。有何差別。有漏第八。一類無記。無染淨不同故。依之大師餘處云。所依八心。若是無漏清淨所攝。能依假者。亦是清淨(云云)若依之爾者。演祕中破有人云。論釋染淨二門。皆並不言佛果淨識(云云)
答。雖有學者異義。任演祕解釋。可云。有漏第八也。既依心雜染清淨。分有情染淨。佛非有情。何云有情清淨耶。唯依取蘊。建立有情。佛無有漏。非有情攝者。護法性相也。是以撲揚大師。破有人義云。觀經文云。心雜染故。有情雜染。但約有情。不依佛說。若兼佛者。即不應云有情等也。而如來者。非有情故(云云)或依有情以辨唯識解釋。亦存此旨。就中今論廣釋染淨二門之中。於清淨。雖出世出世斷果三種。皆約因位論之。如云又出世道。初不應生。無法持彼法爾種故也。既不說佛果第八。知以有漏異熟識。名清淨心云事。准論釋經染淨二門。破他申自。皆並不言佛果淨識之解釋。深得論意。又攝論中。依異熟識。辨雜染清淨。意同今論。是以本疏中。以彼論雜染清淨章。如次配今論染淨二門。知。非無漏第八云事。但於雜染清淨差別者。先雜染清淨體。非第八識。以煩惱業果。名雜染。以世出世道等。名清淨。如云謂染淨法。以心為本。因心而生。依心住故。心受彼熏。持彼種故也。若爾因位第八。雖一類無記。受惑業熏。持彼種子之時。名雜染。受無漏清淨熏。持彼種子之位。名清淨心也。既以受清淨無漏熏之位第八識。名清淨心故。無垢稱疏。不為相違。若是無漏清淨所攝之文。此意也。若不爾者。置所攝言。有何由耶。
尋云。疏云。此如瑜伽五十四卷。識住中解(云云)祕引五十四卷。由所潤識。能取能滿當來內身。○又由彼識永清淨故。不待餘因。任運自然。入於寂滅。此識相續。究竟斷故。於十方界。不復流轉。○前由心染。有情雜染。後由心淨。有情解脫文。既明三乘無餘位。明知。無漏第八也。
答。彼明七識住之處。明雜染清淨二門也。未釋阿含經今文。何為疑耶。但疏指彼文者。明染淨二門同。故引之也。非云正釋經文歟。
生天後報業
問。大乘意。生北州人。為定成就生天後報業。將如何。兩方。若成就者。眾生根緣萬差作業受果無定。生俱盧一州之人。何必帶生天後報。為因。是以契經說北州有情生惡趣。龍樹判受報不定。若依之如此者。本論中云。又彼有情。竟無繫屬。決定勝進(云云)決定勝進之文。非云定生天上耶。是以瑜伽略纂云彼州決定有生天後報業。撲揚大師述定有生天後報之業如何。
答。北州生天後報。暗以難定。只依教文。可知其義。然瑜伽論廣明彼州相了。竟無繫屬。決定勝進(云云)寧非大實義耶。若無餘處明文者。誰輒會此說耶。付中略纂中。以此文為定量。述決定勝進之旨。可知。宗家實義云事。凡生彼州之人。必修無我觀門。以為業因。無我觀。亦是天上業故。數修此觀。兼造天上後報業也。由此業故。先生北州。於彼州中。又無我觀前。修處中十善。資助前所修無我觀。決定勝進。生欲天也。故略纂云。由習無我故無繫屬。○由此當來決定勝進。彼州決定有生天後報業。無我觀前修十善業故。此言決定當得勝進(云云)此理誠必然也。不可異求。但至觀音三昧經等云生惡趣者。諸錄中。多為偽經。不可依憑。況抄云。有處說彼有後報業。定墮鬼中。未審誠說(云云)即疑生惡趣之教文。不為決定真說歟。龍樹智論。亦違瑜伽。何為定量。如云不知此論是何部耶也。
界地往還
問。今論意。以界地往還因。可破業雜染耶。燈云。以界地因。破生及煩惱。行緣識因。破業(云云)付之見論文云。若無此識持業果種。界地往還。異類法後。諸業果起。亦應無因文。疏釋此文。此下第二。破業及果(云云)
答。破三雜染中。以界地往還因。三雜染共破之。以行緣識因。唯破業雜染也。論疏上下。其旨分明也。但於燈釋者。牒若無此識持業果種等文。准攝論。破雜染中有三。煩惱業生。今此顯破生及煩惱。行緣識下。兼破業染(云云)今此者。指界地因也。意云。攝論破三雜染中。以今此界地因。顯破煩惱及生。不破業也為言。牒界地因論文故。指此因云此也。攝論以此界地因。不破業然而實可破之。故今論。捨攝論意。以界地因又破業也。報論意同今論。顯文不破之。故云顯破也。
如色聲等量
問。論主對經部。立量云。餘色等法。無染心等。不能持彼有漏種子。非第八識故。如色聲等(云云)爾者正比量歟。答。爾也。付之敵者經部。不許第八識。故非第八識故因。可有隨一不成過。又上文破餘色等法持種子義。以知。彼部意。色等法持種子云事。若爾如色聲等喻可有所立不成過耶。
答。本經部意。色根持心法種云也。故有法色等者。指色根也。同喻色聲等者。是外色等五塵也。是以餘卷本疏舉同喻。如外色等(云云)仍無所立不成過。次小乘雖不許第八識。非第八識之物可許之。何有隨一不成過耶(已上菩提院。)
經部識支體二方
問。有義意。經部所立識支體。以唯取業種之義為正。同大乘唯取名言種無(云云)爾者。撲揚大師。如何破之耶。答。破云。若取唯種第二釋者。論下文業種為識支非約實體說。何言同大乘耶。若取第三釋通現種者。既通能所持。何云唯種為正耶(云云)(取意)付之第二唯種釋。雖取業種。以大乘取名言種為例也。業種名言雖殊。但取種子同故。為正釋。既不言業種名言邊彼此同。何致此難耶。次有義偏取唯種釋。何難若取第三通種現之釋者。不可云唯種為正耶。
答。明經部識支體。相傳有三釋。一云能持現行識。為識支體。二云所持業種。三云並取能所持現種(云云)有義三釋中。取唯種子釋。同大乘取名言種故為正(云云)此釋不分明。如云取唯種釋者。似取第二釋。如云同大乘取名言種者。不當第二業種釋。故徵詰彼有義斷。若取第二釋者。大乘不取業種。何云同大乘耶。若取第三釋中所持種者。彼通種現。何云唯種為正耶。由義不分明。旁致能破。有何過耶(已上菩提院御義。)
又方
問。付以行緣識義。破經部師。且依世親攝論意。何判經部所立識支體中。進云。撲揚大師。依彼論意。或限現行。或通種現(云云)付之見世親攝論文。釋行緣識不成義云。若無阿賴耶識。福等三業所熏習。於何處可安立(云云)以三業所熏種子。名識支。下文釋取緣有不成義云。前諸所熏習識。由取支力。熏習增長。轉成有支。若無第八。此亦不成(云云)既云所熏習識。豈非種子耶。依之唐士人師。依世親攝論意。業所熏種子。名識支(云云)
答。世親攝論行緣識不成難。約熏習義論之。福等三業。能熏現行也。若無阿賴耶識。以何法為所熏所。若爾行緣識之識。是所熏處現行也。如六識身不能任持等者。經部意。以六識為所熏處。名識支故。不能任持所有熏習破也。同今論又行緣識。應不得成。轉識受熏前已遮故文也。以現行名識支云事。論文明也。仍唯現行釋。叶論意歟。通種子云釋。業所熏種子。亦名識支云歟。以能所持。俱名識支。故通種現也。以下取緣有文。得此意歟。可云僻論義也。
世親攝論二云。○業為緣識不相應故者。謂福非福及不動行。生已謝滅。若不信有阿賴耶識。當於何處。安立熏習。如六識身。不能任持。所有熏習。○取為緣。有亦不相應者。○謂前諸行所熏習識。由取力故。熏習增長。轉成有故。○。
難經部師
問。經部師意。為許法爾種子。將如何。兩方。若許者。本疏中。釋又出世道。初不應生。無法持彼法爾種故之文。難經部師無法爾種(云云)又云。以唯新熏而為不正(云云)以知。唯新熏師也。隨餘處中新熏師。列之若依依之爾者。見宗輪論。異生位中。亦有聖法(云云)大師彼疏中。即無漏種。法爾成就(云云)如何。
答。一百年出世鳩摩羅多。許色心互持種。能持既轉變故。不可許法爾種。故新熏師也。四百年中經部。立細意識故。何不許法爾種耶。今難鳩摩羅多。宗輪論出四百年出世經部也。何為相違耶。
(寫本云)
建曆元年辛未四月三十日酉剋抄畢。
良算
第二能變
本頌云。
次第二能變 是識名末那
依彼轉緣彼 思量為性相
四煩惱常俱 謂我癡我見
并我慢我愛 及餘觸等俱
有覆無記攝 隨所生所繫
阿羅漢滅定 出世道無有
十門分別。
一舉第二能變出末那名(初二句。)二所依門(依彼轉)三所緣門(緣彼)四出體釋義門(思量為性。)五行相門(思量為相。)六染俱門(四煩惱常俱乃至并我慢我愛。)七觸等相應門(及餘觸等俱。)八三性門(有覆無記攝)九界地分別門(隨所生所繫。)十伏斷位次門(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十門合為八段。第四第五二門。合為一段。第六第七。亦合為一段故。
初舉第二能變出末那名門
論云。應辨思量能變識相。是識聖教別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此名何異第八意識。此持業釋。如藏識名。識即意故。彼依主釋。如眼識等。識異意故。然諸聖教。恐此亂彼。故於第七。但立意名。○或欲顯此與彼意識。為近所依。故但名意。
七有漏地二方
問。論中第七識為第六識。為近所依(云云)爾者有漏第七識。與無漏第六識。為成近所依。將如何。兩方。若為近所依者。相順同計度之義。是近所依也。而有漏無漏。明昧大異也。何為近所依耶。依之疏中。明近所依義云。七有漏時。六非無漏(云云)明知。有漏無漏。不為近所依云事。若依之爾者。第六單生空觀時。以有漏第七。不為不共依者。以誰為不共依耶。
答。第六單生空觀之時。以法我見相應末那。為近所依云事。不可待言。能所依之義。更不依漏無漏不同。如無漏第七。以有漏第八為不共依也。何始疑之耶。但疏釋近所依義。以相順故同計度故者。於有漏位論之。於無漏位。何有同計度義耶。○次七有漏時六非無漏釋。過疑難趣歟。先問題許第七有漏。第六無漏之時。成近所依耶被尋。而如此文者。七有漏時。第六非無漏見。何舉為難耶。○但七有漏時六非無漏者。付畢竟無漏論之。第七不解脫相縛之時。第六不得純無漏。第七畢竟成無漏之時。第六永離有漏也。如言如是染污意。是識之所依。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也。邑法師存此旨歟。或七有漏時。六非無漏者。第七有漏時。第六非法空無漏云事也。
尋云。單生空觀位。何有相順義耶。
答。所依第七。與法我見相應。我執不現起。所依離我故。能依無我也。所依與法我見。俱故能依非法空。以之可為相順義歟。
尋云。第六生空無漏種子。可隨逐有漏第七種子耶。若隨逐者。漏無漏其性相違。何隨逐耶。若不隨逐者。近所依。必有種子隨逐義。如云以六種子必隨七種也。生空第六。以有漏第七。為近所依者。何無此義耶。
今云。現行既為近所依。種子要逐事。何為疑耶。隨逐者。屬義也。所依種子生現行。能依種子。可生現行之義。言隨逐也。漏無漏雖異。何無此義耶。
問。第六識以第七識。為所依(云云)爾者依者。不共依歟。兩方。若不共依者。以此識獨依此。名不共依。如眼識之依眼根也。以彼此同依名共依。如第八識與七轉識為所依也。然第七識。非獨成第六識之所依。五八皆依此識。何對第六識。有不共依義耶。若依之爾者。見論文。或欲顯此與彼意識為。近所依。故俱名意(云云)既言近所依。豈不不共依耶。是以大師疏中。不共依文如何。
答。第六識以第七識。可為不共依也。計度分別。不共餘識故。六種子隨逐七種故也。是以疏云。以相順故。同計度故。六緣境時。七與力故(云云)又云。以六種子必隨七種(云云)五八雖依此識。既無同計度義。何為疑耶。
所依門(第二門)
論云。依彼轉者。顯此所依(總解依彼轉言)彼謂即前初能變識。聖說此識依藏識故。○。
解依有二師
有義。此意以彼識種。而為所依。○。
有義。此意以彼識種及彼現識。俱為所依。
三依。
一因緣依(謂自種子)
諸有為法。皆詫此依。離自因緣。必不生故二增上緣依(謂內六處。)
諸心心所。皆詫此依。離俱有根。必不轉故三等無間緣依(謂前滅意。)
諸心心所。皆詫此依。離開導根。必不起故。唯心心所。具三所依。名有所依。非所餘法(云云)
瑜伽說三種依歟恒定依二方
問。瑜伽論中。以心心所。名有所依。爾者三種所依。俱可說之耶。答。唯俱有依也。付之彼論本地分中。明五識及意地所依。俱出等無間及種子依。至決擇分。決擇五識身及意地之處。問答心心所名有所依。明知。通三種所依云事。況既云詫眾所依差別轉故。若限俱有依者。何云眾所依耶。
答。正見決擇分說。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唯恒所依為此量故(云云)因緣等無間二緣。非恒所依故。云然非此中所說依義也。況有所依名。源出小乘。而正理論以內六處。為所依故。名有所依文。准之大小二乘極成。以俱有依。名有所依也。本地分不簡恒不恒。總論三依。如今論也。決擇分簡非恒定。云唯恒所依也。何亂前後。難之耶。但詫眾所依差別轉故者。俱有所依非一故。云眾所依也。
尋云。六識俱有依非一故。可云眾所依。七八各有一依。何云眾耶。
答。演祕有二釋。初釋云。從多而說文。第二釋云。或彼心所依亦名眾。眾非一義。兼自心王。依成二故。王所同類。故總合言詫眾等依(云云)
問。明心心所所依。瑜伽唯說俱有依。今論三依俱說(云云)大師如何釋此相違耶。疏云。然彼言所依。唯約俱有依說。以恒定依故大小二乘。俱極成故。此中所言然彼所依總有三種者。恒不恒定不定。合說為所依(云云)付之心心所生。必依三依。何唯以俱有依。為恒定依耶。是以見論文。云離自因緣必不生故。述離開導根必不起故心心所起時。假因緣開導見。若爾廣互三種依。俱可名恒定依耶。次小乘又許心心所法。有因緣等無間緣。何云大小極成偏限俱有依耶。
答。疑難之旨。演祕問難也。答之雖作二釋。遂判後釋順疏。取第二釋。仍可成其意也。凡今論明三種依之中。於因緣開導二依者。不立決定義。獨於俱有依。立此義。以知。唯以俱有依。名恒定依云事。是以本疏下文。釋俱有依四義之中。引五十五卷有所依文。唯恒所依。為此量故者。即是此中決定之義文。瑜伽唯識本意。唯以俱有依。為恒定依之旨明也。但因緣。等無間。為不恒不定依事。無時不依。名為決定。名恒定依。等無間緣。既是異世。非如俱有依。況是過去。豈有恒義耶。故祕云。等無間緣。闕決定等。無時不依名為決定。雖由之生。世既不同。不得名為無時不依文。因緣依亦非恒定。如現行熏種子因緣。因現行雖滅。種子果猶相續。豈有恒定義耶。是以疏下文釋決定義。即一切種子。望能熏現行。彼非所依。後無現行。自相續故。非決定義(云云)演祕解釋。源依此文。若爾因緣等無間緣。名不恒不定者。非俱轉之依之義也。非云心起時有不依因緣等無間緣之義。仍論文不成難。次大小二乘俱極成故者。俱舍正理等中。以內六處。名有所依故。極成有所依。限俱有依為言。非云小乘不許因緣等無間緣也。
尋云。
種望種子
問。付心心所有所依義。且種子依中。可取自類相生種子耶。答。可攝也。付之望生現果。立種子稱。判依生現果立種子名故。以引後念名種類。云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故。若爾以自類相生種子。不可名種子依。是以見論上下。標諸心心所皆有所依。明現行心法所依。結故種子依定非前後。嫌前後相生種子。明知。唯以種子生現行。名種子依云事。加之本疏中。即唯現行法有種。種望種子。應無此依(云云)別抄釋又同之如何。
答。種子依中。可取自類相生種子也。後念種子。既詫前念種起。前種望後。豈不名種子依耶。後種既詫前種而起。何得云無解釋。存此意也。但種子稱。必對所生現果。非望後念自類立種子稱也。見生現行。名置種子。其種子傍。引後念自類。名種子生種子也。畢竟不生種子。名種類。不與種子稱也。是故依生現果立種子名者。一生同時現行種自類相生。二者當時雖不生現果。遂可生現行。種前後相引名種子云也。不依引生自類名種者。專遮畢竟不生種子也。即唯現行法有種解釋。又此意也。現行所有種。名種子依者。即兼種子生現行傍自類相生種也。次種望種子應無此依者。是誤本也。是以演祕牒現望種子本。種望種子者。種字誤也文。次諸心心所皆有所依者。依本論說。專雖望現行心心所。傍顯種子依名之所通。攝自類相生也。故種子依定非前後者。破難陀種現異時因果。結自義文也。仍付種現正因果。非前後云也。
因緣依
有二師(初師難陀勝子等。後師護法等。)
有作是說。要種滅已。現果方生標宗。無種已生集論說故。引證。種與芽等。不俱有故理證。
有義。○然種自類因果不。俱種現相生。決定俱有。故瑜伽說。無常法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是因緣義○。
無種已生
問。護法正義意。會無種已生文。彼依引生後種說故(云云)爾者大師如何釋之耶。疏云。據不能生後種說故(云云)付之。既云彼依引生後種說故。何釋依不生後念種說耶。是以有人意。依自類相生種子釋之。前念種已落謝故。云無種。後念種已生故。云已生也。彼依引生後種說故者。此意也。況論下文云然種自類因果不俱(云云)准之上會集論文依自類相生釋也。如何。
答。無種已生文。羅漢最後蘊云事。出對法論說。難陀護法二家。同可許之。其中無種種體。二師所存大異也。難陀云最後蘊能生種子。護法云後念自類種也。即羅漢後蘊果俱有種子。不引生後念自類種。故云無種。已生俱時現果故。云已生也。若爾彼依引生後種說故者。釋種字也。加無字意。可云據不能生後種說故也。是以祕顯釋論意云。此論應云彼依不能而更引生後種說故。義繁文約。省不等字(云云)有人釋妄由來。何足依信耶。
種生芽等二方
問。難陀論師意。成異時因果。種與芽等。不俱有故(云云)爾者正義何難之耶。論云。種生芽等。非勝義故(云云)付之世俗勝雖異。引世俗淺喻。顯勝義深理。常習也。彼以花熏菅藤喻。顯內法熏習。引焰炷束蘆之譬。釋因果俱時義等也如何。
答。難陀論師。成因果異時義。立理云。種生果。必定前後以因果故。如麥種等(云云)種與芽等不俱有故者。顯今此比量作法也。正義於此量。付三過。論三難。如次能立不成。所立不成。共不定也。其中麥種生芽。非實因果。不成以因果故因。故有能立不成也。種生與芽等非勝義故者。即此過也。雖麥種等。假名因果。不直立因果云似因果也。如因明八門中。能立能破。只云能立等。非真能立真能破云似立似破也。故疏云。世俗因果。雖復似。然非勝義故(云云)
問。因果異時師。立量云。種子生果。定應前後。以因果故。如麥種等(云云)爾者有何過耶。論云。種生芽等。非勝義故文。付能立不成過也。付之內外雖異。共是因果也。如麥種等同喻。既轉以因果故因。全不可有能立不成過。若如此者。四分建立量。可有能立不成過。
答。麥種等雖假名因果。勝義者前。同是第八所變現行。更非因果。既不成以因果故因。豈無能立不成。四分建立量燈日等。顯他之義。勝義者所知事也。豈有能立不成過耶。
論第四卷同學鈔第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