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五卷同學第一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受俱門

無相
悲滅現纏
若許喜樂
金剛心
無漏起時難
三性
不障善故
界繫
若爾命終心三方
現行為境顯
起滅分位
要集染污意
出世道
第七品數
出世末那
七識成佛
俱有依中量
證法空量
所立三方

論第五卷同學第一

受俱門(解因位心所相應三染俱。餘俱。受俱。此第三受俱門也。)

三師(疏云。此下諸說。非必別師。頗設異計。後申正義。)
義。此俱喜受。恒內執我。生喜愛故。
不然。應許喜受乃至有頂。違聖言故(此破前師)應說此意四相應。謂生惡趣憂受相應。生人欲天。初二靜慮喜受相應第三靜慮樂受相應第四靜慮乃至有頂捨受相應
義。彼說亦不理。此無始來。任運一類。緣內執我。恒無轉易。與變異受。不相應故。又此末那。與前藏識。義異者。皆別說之。若四受俱。亦應別說。故此相應捨受



問。瑜伽論中。付明四禪。出五受義。且於何地。出離苦根耶。答第苦文。付之憂苦二根。俱是欲界繫法也。憂根既於初禪離之。苦根何不爾耶。依之本論餘卷并顯揚論中。初禪所治法舉苦根。加之若初禪苦根者。有何過耶。
答。五受出離義。出本論說。初定出憂第苦說。誰疑之耶。但第定。苦根者。約盡粗重論之。非苦根現種也。是以見餘卷論文定說苦根。所苦根。雖非現種。而名粗重(云云顯揚論等。初禪所治苦根者。於苦根現行論之。是以彼論說。初禪所治苦根第二禪障亦出之。是則現行初禪。粗重。第定障故也。若於初禪。已離憂苦二者。初二靜慮。有何差別耶。但於憂根例難者。處中。釋其所以有多意。一者憂根必無知所引故。於初定盡粗重。苦根不必無知所引故。共粗重第定離之。二者五識自無治道故。所依五識無時。於第離苦根。意識有治道故。雖有所依意識。於初禪離憂根。三者初定力劣故。未生殊勝喜樂。故不斷苦粗重也。

無相

問。本疏中。引五受出離文。於無相中。出離捨根云云)爾者異生無想定歟。答。正智無相定也。付之出離餘受。皆於有漏四禪論之。捨受出離義。何正智皆如無相定耶。外道無想定六識相應捨受不行。尤可云出離捨根。是以彼論次下文。第四靜慮捨根出離云云無漏無想定。何必限第四禪耶。依之大師異生無相定也(云云解釋。亦同之。答。既云無想定非想受之想。何異生無想定耶。況說粗重永斷。述三受現行異生無想定中。豈永斷粗重。喜樂三受現行耶。加之本論下文。明五種順出離界。初之四種。天住所攝。第五一種住所攝(云云)既云住。豈非無漏耶。是以略纂云。謂無學人入空定。名無想定。撲揚判無漏定心而緣真如無想定。但前四如次四禪出離捨根第四靜慮無漏定出離之故。云第四靜慮也。第四靜慮捨根有漏定中。無出離地。故加無漏定出離有漏捨受。明五受出離義也。別抄有二釋。以初為正。何舉第不正為難耶。太抄不可用之。

非滅現纏

問。瑜伽論中。出離捨根者。非滅現纏(云云)爾者無漏受上。立纏名歟。若云爾者。纏者。纏縛義。唯目有漏雜染法。何以無漏受。名現纏耶。依之西明意。釋厚嚴經所取能取纏文。通無漏四分云義。正義破之。有纏言故。可限有漏文。例此可爾。若依之此者。彼論說非滅現纏之所以。無相定。必受故。於此中。容三受。謂喜樂捨(云云)以知。現纏者。無漏受云事。況有漏捨受者。無漏定中。豈不滅之耶。依之大師餘處。無漏捨受名現纏(云云
答。釋非滅現纏文。有二意。若依略纂者。上文云。捨根永滅。但害隨眠。彼品粗重。無餘斷故者。有漏捨根云也。捨根種子煩惱縛故。假名粗重。亦名隨眠也。下文云非滅現纏者。以現行無漏捨。名現纏也。但無漏受名纏者。師釋云受類同故。名纏也。非煩惱纏。厚嚴經說纏縛義故。限有漏也。依今演祕者。現纏者。有漏捨根也。上文但害隨眠等者。害能緣能雜煩惱云也。非滅現纏者。不有漏現行捨云也。故演祕云。能造能緣捨根惑種。名捨粗重。斷此惑種。名隨眠。據此等斷。名斷捨根。非現受。(云云)但三受者。以有無三受。顯體非自性斷也。若實斷體者。何通無漏。既無漏定中。三受。可知。今出離捨根者。非云斷體。離能緣能雜惑。云出離捨根也。中雖不行。顯體非自性斷。云非滅現纏也(略纂同神泰師義。演祕當景法師釋。師資各載古師說歟。)
問。瑜伽論中。明五受出離義。無相定斷捨根隨眠粗重。非滅現纏(云云)爾者隨眠粗重體祕師何釋之耶。祕云。捨根能緣能雜煩惱種子。名隨眠及粗重(云云)付之四禪出離前四受者。皆是體也。無相中。出離捨根。尤可捨根體。況隨眠及現纏者。於一法中。種子現行也。現纏言。既指捨受隨眠豈緣雜惑種耶。依之大師略纂。釋此文云。有漏捨受種子。名隨眠云云
答。瑜伽略纂。今演祕。得本論意。其旨不同也。略纂疑難。演祕存別意。彼論出離捨根義。但害隨眠者。捨根能緣能雜。惑種子也。非滅現纏者。非滅捨根體也。凡有漏四禪。僅伏四現行。不滅惑隨眠。故直付體。出離義也。無相無漏故。依實斷出離。故隨眠出離也。有漏捨受。非自性斷。故云非滅現纏也。但云隨眠。云現纏者。可一法種現云難。不可然。設依略纂意。現纏者。是現行無漏捨也。隨眠無漏捨受種耶。雖同捨受漏無漏既異也。若爾。於一捨根。能緣能雜惑云隨眠有漏捨受云現纏。有何失耶。

若許喜樂

問。第七識。四相應云師意。破唯喜受相應義。應許喜受乃至有頂云云)疏主何釋此難耶。進云。若許喜樂通在有頂。應許憂三界云云)付之論述初師義。云義此俱喜受。第二師破之。應許喜受乃至有頂云云能破所破文。唯舉喜受不出樂受。何牒若許喜樂通在有頂耶。
答。應許喜受乃至有頂者。以喜受三界為過也。憂應通三界者。疏主論上重難也。非直釋論意。何為進耶。但牒加樂受。誠似非本意。演祕會之。作二釋。初釋云。一三受而以明之(云云意三受門喜樂為一樂受故。初師雖唯舉喜。疏主加光也為言第二釋云。二就理言。喜粗樂細。粗猶上有。細必不無(云云)此釋以粗況細。云若許喜樂也為言。
演祕初釋斷簡。是愚推也。非云論喜言攝樂。以三受門立一樂受為故。喜外加樂也。

金剛心

問。論中付明第七識受俱義。且四相應義大師何難之耶。疏云。又此若與四相應。則金剛心。非頓斷過。由前位中。少分斷故(云云)付之第七識。設雖與四相應。何必漸斷耶。彼見所斷惑。雖四受俱。真見道初品斷之。六識俱生煩惱。雖非唯捨受金剛心頓斷之。加之超中二果人。九地修惑類聚合斷。獨覺聖者非想地初品無間。盡八地煩惱此等豈非四相應煩惱頓斷耶。
答。正義意六識相應故。相應煩惱。有漸斷義。第八識。唯與捨受相應故。唯頓斷也。而第七與第八同。唯捨受俱。故相應惑。可唯頓斷。若通四受者。如六識可有漸斷之人云也。即燈成疏意云。若等俱。必隨地別染法俱斷。如六識故。若捨受俱。即可頓斷。如第八識頓斷云云)若爾者不遮四相應法中。有頓斷義。何舉見惑等為難耶。超中二果斷惑。皆是別意樂也(已上依邑法師意。成此義了。可見義蘊。)

因果二位相應多少

論云。未轉依位。與前所說心所相應。已轉依位。唯一心俱起。謂遍行別境各五。善一。如第八識轉依位。唯捨受俱(私云。已轉依位。相應法數。諸識皆同。大可守此例。)

四智依地
大圓鏡智三釋)

一云種子色界六地四無色現行(唯第四禪)疏三末初釋。五末初義。二云種子(如前)現行(通色界六)疏三末第二釋。五末無眥義三云種現(俱唯四定)疏三末第三釋。五末第二義
疏云。此三說中第一解勝(云云

平等性智

因位(種現俱通無色界十地隨觀能引故。)位三說。
一云種(通八地)現(唯第四定。雖不分明。此意歟。)五末初釋。五本初釋。
二云現(俱四禪)五本有此釋(又設下地等文是也)
三云種現(俱唯第四定)五末第二釋。
妙觀察智因果二位種現俱通十地
成所作智(五末三釋)
一云唯在初定。二云通四靜慮(多在第四定)三云唯第四定。疏云。此中三解。任情取之(云云

無漏起時難

問。因位平等性智。可與喜樂二受相應耶。答。樞要有二釋(云云)問。先付相應云釋不明。論云。已轉依位唯捨受俱(云云)全不云喜樂受俱。付次釋。因位平等性智。必隨能引力。成無漏。又一地也。受俱義。何不隨第六引力力耶。況五識任運。既隨能引通三受。第七何不爾耶。
答。樞要初釋。因位平等性智。隨妙觀察智能引。通三受也。會論云。然今者。取至佛位。唯捨一定(云云)第二釋任論文。云唯捨受也。文不簡因果故。況若與喜樂相應者。應非一類。故要云。若喜樂俱。應非一類云云)但於成無漏隨能引云雖者。是燈問也。答之。無漏起時。難隨他無漏。緣境恒任運。故不通三受云云)又樞要通同地難云。喜樂易脫故。恒唯捨受。定不相違。故從能引(云云)燈意同之。次於五識例難者。亦燈會云。五識易脫起。隨他三受。第七緣一類。不隨他三受云云
常騰等先德。以第二為正(云云)又疏燈但述唯捨受義。仍可存第二釋歟。

第八三性

頌云。無記攝。
論云。此相應煩惱等。是染法故。障礙道。隱弊心。說名有覆。非不善。故名無記二界煩惱定力攝藏。是無記攝。此俱染法所依細故。任運轉故。亦無記攝(云云
疏云。此識相應煩惱等。雖無定力。以所依識行微細故。任運轉故。不障善故遍三性故。亦無記攝(云云

不障善故

問。第七相應四惑。名無記有何故耶。疏云。以所依識行微細故。任運轉故。不障善故。遍三性故。亦無記攝(云云)問。先付初故。六識相應惑。不可通無記所依識粗故。付第二故。眼等五識任運也。相應惑可唯無記。又付第三第四故。論說第七惑。障礙云云)何云不障善耶。況護法義意六識三性俱轉(云云)善眼識。雖遍三性。其性非無記不善耳識雖不障眼識善。亦是不善也。何以不障善。遍三性二故。成無記義耶。又後二故。論文不見。疏何加之耶。
答。所出四故。各有所依文。初二在論。故論云。此俱染。所依細故。任運轉故。亦無記攝(云云)第三故。下第六卷。明俱生身邊二見無記故。雖數現行。不障善故(云云)准之加此故也。第四故。瑜伽論明第七惑。是諸煩惱。與善不善無記識俱。而不相違云云)依此文歟。初故所依心王細故。相應心所。唯無記也。六識相應煩惱所依心王粗故。通三性也。所依若粗。不限無記也。第二故又無失。今任運者。一類任運也。五識任運。易脫起故。通三性也。例如云五識易脫起隨他三受。第七緣一類隨他三受也。或五識雖具任運義。不具餘三義。故非唯無記也。次第三第四故。又無失。不障善者。不障有漏六位中。一云也。第七若不善性者。豈不障六識中善位耶。不云不障無漏道。何以障礙道文。為難耶。次六識三性俱轉之時。不善耳識。雖違善眼識。同是能依故。不障相並。第七諸識染淨依也。其性若不善者。能依六識。豈善性耶。相違性。不可在能所依故也。

九界繫門

頌云。隨所所繫。
論云。謂生欲界現行末那相應心所即欲界繫乃至有頂。應知亦然。任運恒緣自地藏識。執為內我。非他地故(云云
疏云。我見隨境自地所繫。他地諸法非我境故。此依俱生別緣我見行相說。故知。第七不本識種子種子許通他地法故。亦不等。等亦通故(云云

繫有二說

論云。起彼地異熟藏識現在前者。名生彼地。染污末那緣彼執我。即繫屬故。名彼所繫(云云)疏云。相從相屬。是此繫義。如王為所屬。臣等為能屬。隨王繫國(云云
論云。或為彼地諸煩惱等之所繫縛。名彼所繫(云云
疏云。此第七意。為俱時四惑所繫。名彼所繫。識是所繫。煩惱能繫也。為第八識所生之地。煩惱繫縛。名彼繫(云云

若爾命終心三方

問。本疏中。作箇問難。若爾命終心。緣何以為云云)爾者問第六識我見歟。兩方。若第七我者。既云命終心。定可第六我見。況答此問。緣未來云云)第七豈緣未來耶。若第六識我者。上云第七我解故不緣他地。付之作此問難。知。問第七我也。
答。若依善善珠御意者。問第七我也。然而依邑法師如理。靈泰等意者。可云問第六我也。見次上文。第七我解。故不緣他地(云云)乘此舉第六命終心。為問也。意。第六命終心。緣他地。起我見。如緣未來生。若執他地。不為我解者。第六命終心。緣何以為我耶為言。答之。緣未來生。即是緣自地。所處故者。潤位。緣未來生。即是緣自地。緣生者。不緣他地。何為難耶為言。今此問答。付第七我解故。不緣他地之義。第六命終心我解故。不緣他地耶問也。答文反詰問未辨他地。可知此旨。
尋云。起我見。緣生。自元自地也。何舉之為問耶。命終心位。起自體愛之時。起處見。現在身。實是緣他地。何舉之。不為問耶。
答。問自非起潤位。我見未來生者。似緣他地。仍為問也。答中詳云。即是緣自地。釋顯同地之旨也。此事。其例非一。不可詰難。
問。本疏中。潤我見。緣處為云云)爾者為總緣我。為當如何(我見雖緣生。不處。何此題尤非也)
問。本疏中。潤我見。緣未來生為云云)爾者為總緣我見。將別緣見歟。若總緣我者。見疏文。緣未來生。即是緣自地所處故。此別緣我。故唯自地(云云)若依之爾者。淄洲云然是總緣非是別緣。撲揚判潤我見據總緣說如何。
答。設本有命終心。設中有命終心。必起總緣我見。緣未來生也。總緣我見行相尤廣。總緣他地及過未等也。緣當來來之五取蘊之時。尤可起總緣我見。若別緣見豈所杖質耶。故燈云。然是總緣。非是別緣。以未來無別緣我見所杖質故(云云)演祕解釋。其意同之。但於疏釋者。指第七我見云此別緣我也。非緣未來我見云是別緣也。
尋云。見疏文。云緣未來即是緣自地所處故了。此別緣我文。明緣未來我見。云此別緣我也。何儲指第七我見。云此別緣我耶文勢似不連屬。
答。上第七我解。故不緣他地文。指之云此別緣我也。須云第七我解故不緣他地此別緣我故唯自地。而付云我解。故不舉他地舉第六命終心。緣生事。為例難。答之。云緣未來等也。依間隔傍論。學者多煩之歟。長見文勢。其旨必然也。何云總緣我見耶。
尋云。潤我見。緣未來生。唯緣自地。既無總義。何云總緣我見耶。
答。總別緣自本其體各別也。非約所緣分其總別也。仍潤位。起總緣我見。唯緣自地也。別緣我見。唯現在境。行相狹故。總緣我見緣他地力在之。故又緣未來自地境也。祕云。潤我見據總緣者。潤我見。緣未來生。據總緣他地我見說為言(此事尚可沙汰之。文如第六卷抄。)
疏云。論任運恒緣自地藏識。執為內我。非他地故。述曰。第八異熟心。通緣不作他解。第七我解。故不緣他地。若爾命終心緣何。以為我。緣未來生。即是緣自地。所處故。此別緣我。故唯自地。若總緣我。許之緣他。如正解文。
同六末云。論得彼定已。彼地今別俱生諸惑。皆容現前。述曰。其修道我見等。前雖不伏。今得彼定。如命終心。得起上者。緣未來生故。非許他地法為云云)又云。得起下六。謂邪見嗔癡愛慢我見。若并生煩惱我見潤生。起亦無失(云云)祕云。義斷云。除我見一。不見世間執他地法。以為我故。故分別見。非緣他地。處色。尚未起故。潤生之愛。緣增上果生。既唯迷事。亦不可說惑俱。詳曰。潤我見。據總緣說。又此潤位。非一剎那理事二惑。前後間斷。而言潤生迷增上果。據彼愛境。正潤。位說。燈云論六然正潤生。不取二見。於此位起。亦復無失。然是總緣。非是別緣。以未來無。別緣我見所杖質故文。

現行為境顯

問。總緣我見。可緣他地現行法耶。若緣者。准現行為境顯能緣。隨彼繫之判。緣他地現行者。豈不繫他地耶。況瑜伽論中。說總緣我見云緣他地種子。未云緣他地現行耶。依之餘卷本疏。依瑜伽論說。不計現行故(云云)若依之爾者。依身欲界修得天眼耳根之人。起總緣我見之時。豈不緣彼天眼耳根耶。況命終心位。起自體愛之時。既與我見俱行。豈不緣他地現行耶。是以今本疏中。云若總緣我許之緣他。餘處義燈。潤位。我愛現行。緣五蘊云云)答。俱生總緣我見。可緣他地現行法也。其旨一邊難勢本有命終心。起自體愛之時。五蘊。起我愛故。瑜伽論云。又諸異生終時。我愛現行。便體文。但疏云不計現行故者。不緣他地身云也。不云不緣身他地現行也。次樞要現行為境顯能緣隨彼繫者。對種子沈隱境。現行顯現故。云能緣隨彼繫也。即是第七。緣第八現行之時。所緣第八。顯現境故。末那隨彼繫為言。是一往故也。以實論之。他互隨增故。隨彼繫。他隨增故。不隨彼繫可云也。故燈云。他互相增。隨自自地繫。他示相增不隨他地繫(云云
問。依身欲界修得天眼耳根之人。起下地總緣我見。可緣天眼耳根耶。若緣者現行顯現境也。若緣彼者。定可隨彼地繫。云現行為境顯能緣隨繫故也。若不緣者。既身上。修得天眼耳根。我見總緣五蘊之時。豈不緣天眼耳根耶。依之先德釋云。總緣我見。緣天眼耳云云
人云。修得天眼耳根之人。得定類也。得定人。不起總緣我見。何論不緣。更非論義云云
尋云。迷理我見。非定障。設雖得定人。何不起之耶。
答。得定人。已伏迷事惑。伴類已伏故。迷理我見。亦不行也。(此事猶可問答。可勘論第六卷并燈餘卷釋。如別記。)

第十起滅分位


頌云。阿羅漢滅定出世道有。

永捨門

論云。阿羅漢者。總顯三乘無學果位。此位染意種及現行。俱永斷滅。故有。

暫捨門(滅定出世道

論云。學位滅定出世道中。但暫伏滅。故有文。

三位

道。
論云。三乘道。有伏滅義。無我解。違我執故。後得無漏現在前時。是彼等流。亦違此意。無我解及後所得。俱無漏故。名出世道云云
滅定
論云。滅定既是等流。極寂靜故。此亦非有云云
無學
論云。極微細故。所有種子。與有頂下下煩惱一時頓斷勢力等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頓斷此種。成阿羅漢。故無學位。永不復起(云云

要集染污意

問。要集意。染污意。唯依人執云云)淄洲大師。可許之耶。答。不許也。付之所執藏賴耶名。既限我執。能執藏染污意。何通法執。是以見論文。或云三乘有伏滅義。或述無我解違我執故。若通法執者。二乘豈伏之耶。又何能治云無我耶。要集所述叶文理。何不許之耶。
答。菩薩一切種智故。又以法執名染。是以論下文云。法執俱意。於二乘等。雖名不染。於諸菩薩。亦為染。障彼智故。(云云)第九卷云。此名覆。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是覆(云云)但於所執藏賴耶例者。疏釋云。藏名據縛。唯在煩惱。染體據障。亦通法執云云)其意易知。次三乘有伏滅義之文。燈師以之。為通法執之燈。染污意二種人執三乘共伏之。法執染唯菩薩伏之。二乘不伏之。三乘伏滅。有其不同故。云有伏滅義也。若限人執三乘俱伏滅者。可云俱能伏滅。何須有言耶。故燈云。若唯人執。應言三乘道。俱能伏滅。何須得言有文。次無我解違我執故之文。疏會云。隨人法觀。並自違故(云云)依此釋者。無我言。攝無我法無我。我言兼人我法我也。
重難云。論三位無末那之文。依染意說文。若通法執者。二乘無學。豈無染意耶是一。又二乘無學迴心菩薩。永捨染意故。偏屬阿羅漢文。染污意人法者。猶有染污意。何阿羅漢是二。依之大師釋云。我執相應意。名染污法執不染污云云)是三。
答。依染污意者。二乘染污意。限人執菩薩染。通執。三乘各各三位。俱無染污。故云三位無也。次無學迴心。名羅漢者。雖有法執意。二乘位永煩惱。已得阿羅漢名畢故。迴心已去。從昔名云阿羅漢也。非無法執染意也。大師釋。且通三乘。以人執名染意也。

出世道

問。付第七識起滅分位門。且不退菩薩道等三位中何耶。疏云。出世道攝文。付之道等三位。雖同捨染污末那名。八地已上。具殺賊不生等三義。尤可阿羅漢。例如捨賴耶名之中。以八地已上。攝羅漢出世道非人不退菩薩是人也。人法既殊。豈相攝耶。依之本疏中。此依人及法故。說三位(云云)如何
答。捨染污末那之中。無學是永捨也。道滅定暫捨。而八地已上菩薩。起法空道之時。雖暫捨染污末那生空觀時染污末那尚起。既是暫捨。非永捨。何攝雖羅漢耶。故疏云。此不退菩薩即是出世道所攝故。法執在故。能染菩薩。暫捨門攝。非永捨攝(云云)但於例難者。賴耶名。唯據煩惱故。八地已上。永捨之。是故攝羅漢也。染污末那法執故。八地已上尚起。暫捨門攝也。次云不退菩薩。云出世道人法其名雖異。不退菩薩所起法空道。寧非出世道耶。例如薩波多獨覺菩薩。攝三寶中法寶。

第七品數

問。第七相應煩惱九地相望。可有九品不同耶。進云。以九品為正。付之夫第七識。緣一類有改轉。無粗細者。分品類耶。是以見論文。或云極微細故。所有種子。與有頂下下煩惱一時頓斷。勢力等故。或云一剎那中。三界頓斷任運內起。無粗細故。(云云)加之此無始一味轉故之文。微細一類任運而轉之說。皆不見許品數不同。是以大師上卷疏以唯增闕減釋。為正義。九品不同者。何不取粗細增減釋耶。
答。第七相應煩惱品數有無解釋。其旨異也。然而今本疏中。作九品品二釋此二說中。前解為勝(云云邪正既明。誰人異求耶。凡諸有漏法。繫地各別也。設雖微細一類體。何廢地繫差別耶。有界不同者。何又無品數差降耶。是以本頌云。隨所所繫。釋論隨彼所生彼地所繫(云云)何況若不許界地粗細者。既轉。無性有情第七識。闕增減義。豈成能熏耶。故疏云。若許粗細三界相似便增減無性有情。此第七識。應非能熏。闕第三義故(云云)但至一類無轉易云。難者。三受三性境界相續。無改轉故。名一類識。非無九品一類。次論云極微細故者。疏云。此識染法三界相望。雖有九品。於其地。最下品故。第九品乃至。以各自地極微細故(云云)勢力等故者。疏云。同障無學一時頓斷名勢力等(云云任運內起無粗細故者。疏作三釋。一云。八品。亦與非想第九一類品攝(云云)二云所障既同。斷無前後。名無粗細。非九地所攝總是品(云云)三云又唯緣內境自地之境。無粗細。無多類。故名品。非三界中總無粗細。(云云次第二卷疏。唯增闕減。增減俱有二釋。同是九品釋也。故第一釋云。如邪見等。雖言品。亦異故(云云)若爾初釋既九品唯增義也。初為勝之斷。何背今正否耶。
尋云。今疏。若許粗細。三界相似。便增減(云云)此釋明許粗細增減之義。無性第七識。具增減俱有義見。若爾同第二卷後釋云。欲界為粗非想為細乃至增減故。今第二釋。云如前第二能熏中解者。又指第二卷疏唯增釋也。下正否。尚似相違如何。
答。第二卷疏。唯增闕減。增減俱有二釋。俱是九品釋也。唯付無性第七。增減義。故以唯增為正。今疏二釋。總付有性無性第七。諍品數有無。故以初粗細增減義為正。便增減者。總於有性無性第七。不許粗細者。便增減為言。無性有性。比第七識。應非能熏。闕第三義故者。其中別舉無性第七無動轉。責成也。若爾今疏中。呼增減之義。云增減也。其難有性之邊。通增減二也。無性第七。依正釋者。唯增闕減也。第二卷既斷正否了故。今疏無性第七。闕第三義者。闕唯增義難也。如前第二能熏中解者。品釋會無性增減之義。又可依唯增義。故讓彼初釋也。
問。若爾品唯增義。無殊過。何九品釋。以之為道理。責品義耶。
答。品釋。一往依唯增義。雖成增減義。尚非能熏義。若三界相望。唯 品者。既無動轉。更非有增減義。本立增減義者。為顯轉之物也。既無動轉者。何為第三義耶。九品義。從自地向他地之時。轉故。念念增長能熏義也。

處釋料簡

九品(今疏初釋。三本二釋。十末三釋。障章二釋。)品(今疏後釋)
此二說中。前解為勝(云云

九品又有二釋

一云。細分八品(十末初釋。障章第二釋。)二云九地相望九品(今疏初釋。十末後二釋。障章初釋。)
人云。八品釋。即品釋也(云云
今云。此不然。障章第二釋云。九地品細分便成八品(云云)以知。地各品。其中品中。分九品云事。

三位末那有無

論云此中有義。末那煩惱障俱。聖教皆言三位無故(云云
疏云安慧等云。三位體無。此識俱時人執有法執文。准此師計。即成佛時。第七識。餘七識成佛
論云。義。彼說教相違
疏云三位無染義。非本亦無。

此有十

一違教過(出世末那。經說有故。)
二違量失(無染意識。如有染時。俱生不共依故。)
三違瑜伽失(論說藏識決定一識俱轉。所謂末那。若住滅定第七識爾時藏識識俱。)
四違顯揚失略之。
五七八相例失略之。
四智不齊失(又諸論言。轉第七識平等智。譬如餘智。有所依相應淨識。不可說彼依六轉識許佛恒如鏡智故。)
七第八無依失(又無學位。第七識。彼第八識俱有依。)
執不均失(又未證補特伽羅無我者。彼我執恒行。亦應未證法無我者。法我執恒行。)
九五六不同失(又諸論言。以五同法。證第七為第六依。起時。及無學位。第七為第六依。所立因。便俱有失。)
十總結會(是故應言無染污意。恒起現前。言彼無者。依染意說。)

出世末那

問。護法論安慧師之三位無末那之義。出世末那。經說有故(云云經者。指何經說耶。疏云。解脫經(云云)付之下教證中。引彼經說云。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曾非當有云云句顯染污意與諸惑俱生俱滅之旨。下句說解脫諸惑之時。染污意解脫之旨也。此文不見出世末那。是以論釋頌意。對治道生煩惱已。此意從彼。便得解脫文。加之瑜伽論引彼經次頌云。非彼法已。後意而生。文明知。彼經大旨。不許出世末那云事。是以唐土師。指佛地經平等性智相應淨識之文(云云
答。今論下文。以二教六理。證第七識安慧云經說有故。定可指教理二證所引經文。而餘經皆無出末那說。故知。解脫經云事。又瑜伽論本地分中。明解脫遍知之相。引此文了。至決擇分。如世尊出世末那文。以上思下。是解脫經也。是以疏云。准此大論及此處文。稱經說有。准下證此識。即是解脫經(云云)凡彼經意。心王自性清淨。與諸惑俱生染污。若諸惑。方成清淨三世諸惑。非染污意外。別清淨意生解脫者。解脫諸惑也。非解脫體說也。非彼法已。後意而生。彼先無染污說解脫諸惑之文。染污意自性非染故。即名清淨意。不別意生。云也。若爾彼經下句。出世末那云也。仍指此文無過

七識成佛

問。安慧論師意。可許佛果五識耶。兩方。若許者。安慧論師意。述遍計所執。定不可許佛果境。無所依所緣境者。何能依五識耶。是以彼師難難陀五根唯種義。付三依闕一難自許無所依所緣五識生者。豈不蒙難陀師返難耶。加之大師有處。後得智分俱師。安慧也文。而本疏中。分俱師。五界有漏義文知。安慧五界有漏義云事。就中彼師所製論藏說。於十八界。前五界。有漏。後三通漏無漏文。況淄洲大師。云准應同無性等釋。同無性五界有漏義見。若依之爾者。護法菩薩。難彼不許平等性智相應體之義。不可說彼依六轉識。許佛恒如鏡智故(云云彼師許無漏五識云事。依之本疏云。餘七識成佛唯識章因八果七識云云)如何。
答。安惠論師意。許佛果五識也。見論下。第四卷述導依第二師義。自在位。如諸佛等。於境自在諸根互用。任運決定。不假求。彼五識身。寧不相續文。佛果五識云事。分明也。又當卷護法論師。難彼不許出世末那之義。不可說彼依六轉識。許佛恒如鏡智故文。既以六轉識。為平等性智所依。知。佛果五識云事。是以今本疏。云准此師計。即成佛時。第七識。餘七識成佛唯識章或因八果七識安慧論師云。末那唯染故(云云)但於所依所緣者。意識所依。諸心心所自證分。為所緣也。或疏十末釋彼師意。佛果有依見相分文。准之所依所緣不闕。廣五蘊論。且二乘等境。說前五界有漏也。五界有漏義。源無著說。護法等又存之。是則二乘等粗境說也。只任量論說。分別十八界漏無漏也。非安惠正宗旨也。次准此應同無性等釋者。安惠云說法故。同無性等宗也。不許佛果有色聲等功德故。不許佛說法義也。不同無性許前五界有漏。次分俱師中。攝安慧無性等義。其中疏且舉五界有漏師歟。
佛果所依所緣事。異義。又有愚推如安慧抄記之。義云。安慧論師不許無漏五識也。遍計所執故。佛果無之。既無根境故。不立五識界。十八界境對望立之。無所依所緣境者。能依五識。不可別立之。佛果五識意識界收。意識界而許五識。故云因八果七識成佛也。不立五界故。云無五界。攝分俱師也(此義非一興。委可成立之。如別記。)

俱有依中量

問。護法論主。對安慧量云。汝無學第八識。有現行俱有依。是識性故。如餘七識文。若以道等意識。勘不定過者。何避此過耶。祕云。俱有依中。含共不共道等位。第六意識。彼亦許有共俱有依。宗法之中。既不別言。故不定文。付之見論上卷文。述安慧義云。第六轉識決定恒有。俱有依。謂第七識。若與五識俱時起者。亦以五識。為俱有依文。全不云第六識有共俱有依。次見論文相。此護法安慧。立共比量也。共比他不定。非過數。敵者不可以道等第六識不定過。何今作比量。勞避此過耶。
答。第六識。以第八為共依之旨。見論文。本頌述依止根本識。諸師誰不守此文。釋論云。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親依。更不出別異說。加之見今卷文。無染意識。如有染時。俱生不共依故(云云)安不共言非簡第八共依耶。又安慧所製廣五蘊論云。又此識從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起者別境界。轉識云云)既云由第八六識轉。豈非俱有依耶。第八為因緣義。上文既說畢故也。若爾。道等第六識。既有共俱有依。以之不可付不定過。比量能別。不簡共不共所依故。但第四卷論文。略不說第八共依也。彼明導依之中。述安慧義云。第七末那。用前類。或第六識。為導依文。燈云。滅定意識。應云用第八為導依。略而不言文例此可爾。次今比量他中共歟。宗置汝言。用共許因故。是則付三位無末那之義。立無學位第八可俱有依。故置汝言也。然而識性故因共故。是他中共也。若爾。何以他不定。不為過數耶。設又雖共比。以他不定為過事。一論下。其例非一也。今因明。異理軌轍。始不可為奇(此事處記之。)

證法空量

問。安慧論師意。第七識無法執(云云護法論主。欲破此義。意量云。法執證法空。位應恒行。隨一攝故。如生執(云云)正比量歟。爾也。付之勘共不定過云。為如生執。隨一攝故。法執證法空位。恒行。為如第六我執隨一攝故。法執證法空位。非恒行。又若攝同喻者。可所立不成。又有相符過。安慧第八有法執。許彼法執恒行故也。況西明所立量。同今作法也。而燈師付過。不許之。彼此何有差別耶。
答。論安慧不許法執無漏第七之義有多難之中。今量付執不均難。所作法也。正置簡別言。云第七法執。有法第七言可令蒙因喻。若爾以第六生執并第八法執。不可付過也。西明證法空。應有法執恒行立故。我執同喻所立不成也。樞要法執有法。以恒行為能別。故不同彼所立。燈意此。

所立三方

論云。又諸論中。以五同法第七為第六依。起時及無學位。第七為第六依。所立因。便俱有失(云云
總宗宗過)總因(不定過)自相相違。
量云。第六意識。必俱生不共增上別依宗。六識攝故因如五識喻。
別宗比量相違)別因(相違決定
量云。除道及無學意識。餘意識宗。除三位六識攝故因如五識喻。
問。總宗宗失方何。答。有法總舉第六識時。道等位第六識。亦同被舉畢。而能別此依故。便宗。自許道等第六識別依故。
問。總不定過如何。答。作法云。為如五識六識攝故。第六識別依。為如道等意識六識攝故。第六識別依
問。道等第六。既在有法。何為異捨耶。答。祕云。者雖立道等意在有法中。然後陳宗。聖意非有。以理而言。令居異喻。因既於轉。何非不定。誰望有法。出不定耶(云云
問。別宗比量相違方何。答。作法云。除道等。餘意識非有別依意識攝故。如道等意識。此帶相違決定比量相違也。或有帶相違因比量相違作法如法自相相違。
問。別有違決方何。答。作法云。除道等。餘意識必無別依。是意識故。如無染意識喻。
問。總有法自相相違方何。答。至下可沙汰之。
問。別宗總因及總宗別因作法耶。答。可四箇比量。故燈云。隨其所應。以二因。各成二宗。過思可知(云云)依安慧論師三位無末那之義者。瑜伽攝論比量過失。欲顯其過故。示種種作法。皆過云也。

所立

問。疏中釋所立便俱有失之文云。若以六識攝故之因。成後宗者。便有自自相相違。決定相違過失云云出相違因及相違決定二過歟。將唯出相決定過歟。兩方。若唯出相決定過者。既云有自自相相違。決定相違失。知。出二過云事。況唯舉違決過者。何用六識攝故總因耶。加之出能違作法。返用六識攝故總因。違決能違。豈用本因耶。付中唯識比量。但云初三攝。不云所不攝之時。既有法自相相違決定。例此可出二過。若依之爾者。樞要中。如疏各有二過。又有自自相相違(云云)疏若出二過者。因既三過。何云各有二過耶。又疏既付法自相相違了。何更出之。加之義燈牒疏文。成相決定過。演祕通人難。不出自相相違過耶。
答。疏文顯一過也。相違決定也。故明詮破文云。便有自自相相決定相違過失云云)為簡後三相相違決定。置自相言。非出別過。凡見疏文。總宗宗失。總因付不定過。別宗比量相違。別因勘相違決定。於總別因。各付一過。顯所立便俱有失這意也。樞要云如疏各有二過者。此意也。又有自自相相違者。疏四過。外更加一過。但疏云若以六識攝故之成後宗者。者實是別因也。可置除三位簡別。故燈云。前因亦應除三位六識攝故。不定過(云云)祕云。前因之中。而略也。義燈正(云云)言略者。略除三位簡別言云也。能違六識攝故者。可云意識攝故。故燈云。改彼因云。是意識故(云云)祕云。論疏主意。據改其因(云云)子島先德。為一過此意也。唯識比量。但云初三攝。不加所不攝言之時。有法自相相違決定云也。此別因過也。其義何必同耶。況彼總因也。故不定。此別因故。更不定。彼此不同。以之可知。
此義直疏文。似不順歟。然而燈祕明成疏意。所違因。故能違因。誰異求耶。
又依邑法師善珠等意者。出相違因及相違決定二過也。疏云。若以六識攝故之因。成後宗者。便有自自相相決定過失者。若以總因。成後別宗者。便有自自相相違。若以有除三位簡別六識攝故之因。成後宗者。決定相違過失為言。若唯出別因違決一失者。何汎云六識攝故耶。知。六識攝故者。兼總因別因也。但疏雖出自相作法。不示違決作法。故燈付違決改能違因。云意識攝故。所違因可置除三位簡別云也。此乃自相作法讓疏不謂。違決疏未舉作法故。繼其不足。出作法也。次演祕意。人謂疏出違決作法。難用本因也。故云直疏文。誠此失。一往人之難也。論疏主意據改其因者。疏正舉自能能違。兼令知相違決定作法。仍違決之時。本因加除三位簡別。能違因可云意識攝故為言。樞要云。如疏各有二過者。疏不舉違決作法故。但云各有二過也。肝意。或相違因及違決過。同自相。所違既一。能違為一。故云二過也(准燈抄)次又有法自相相違者。出總宗總因量自相也。是先德釋。(樞要記。樞有斷簡更有別義。如尋思抄。)
問。樞要中。釋所立便俱有失之文。有法自相相違過。以道等意識。為同喻。令違本量宗故(云云)爾者自相相違過。六識攝故總因付之歟。為除三位六識攝故。因付之歟。答。總因過也。若總因過者。六識攝故因。道等意識亦轉。已不定過。何付不自相相違過耶。不定因。具第二相相違因。後二相闕故。況能違量六識攝故因。亦可有共不定。於五識轉故。若依之別因過者。因置除三位簡別。既簡道等第六。何以彼為同喻。作能違耶。
答。六識攝故總因。付法自相相違失也。其旨一邊難。但於總不定過故。不可置付法自相之難者。先不定法自相置不並義。因明師諍也。且成一傳者。本量立第六識必有別依。能違非必有宗。立非必有別依故。有依無依。皆成能違同喻。與所違量。即成異品。故所違量。闕後二相之。當不定過。若望必有宗。以必無為異品之時。因於二品轉。有共不定。此當又無相違因也。左付右付。勘不定相違失也。非云二過相並此義以有為比量為例。可成之。
問。大乘師對小乘者。量云。除無學意識。餘意識。應俱生增上別依。除三位六識攝故。猶如五識云云)爾者以道等意識。為同喻。可付相違決定過耶。爾也。付之因既置除三位簡別。簡道等意識了。何取本量因簡棄法還付過相耶。彼三藏所立唯識比量因。但云初三攝。不云所不攝。可有相決定。為簡此過。置所不攝言文。例可爾。
答。簡別有二。若約至極理。為簡過有用簡別言。如唯比量所不攝簡別大乘經佛說量非佛語不攝簡別等也。若道理極成之時。置非量簡別。尚招過相。如今量除三位簡別也。不染意識無依之義。安慧橫執故。雖安此簡別言。尚同喻。付相違決定過也。准纂要據至極理他宗故違因置自許無過乃至。非不極理並自亦得之文。可此意。或因明有二。引信摧邪也。准引信因明者。設雖說過。為引敵證智。可勘之。即安慧大乘師故。既第六識可有別依之義。其理極成故。護法付此過。早引信。故為過也。摧因明者。具正宗圓滿能立能破量也。如摧外道邪宗大乘實義也。或陳那以前古師。云三支別體。不許義三相。故以簡奇法勘過陳那以後。存一喻二即三相義。故因簡奇了以之不付過也(此後義。尚尚可沙汰之更有愚推。如別記。)

論第五卷同學第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