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五卷同學鈔第三目

輸入者 彭忠琴

理證
五識能治故二
  六有通治
平等性智伏道
前師見等
謂如五識
假必依真
無間正思量之義歟
由執我故
相縛
隨順
經中
以六八所緣五塵界歟

論第五卷同學鈔第三

理證

疏頌云。

不共二緣
無想有染 有情不成

不共無明證第一

論云。謂契經說。不共無明微細恒行。覆弊真實此識。彼應非有。謂諸異生。於一切分。恒起迷理不共無明真實義。障聖慧眼。若異生位。有暫不起此無明時。便違義。此依六識。皆不得成。應此間斷彼恒染故。許有末那。便此失(云云

五識能治故二

問。五識無恒不共無明。有何故耶。答。論云。此依六識。皆不得成。應此間斷彼恒染故(云云)進云。燈祕引無性釋。五識能治故(云云)付之恒不共俱不俱。不可依能治有無。彼第六識。雖能治見道。無恒不共無明無性第七。雖能治。亦不共無明。況約界論之。二界煩惱能治嗔。欲界惛沈隨惑能治輕安。例於五識亦可爾耶。
答。第七識理證。源無著攝論。其中不共證意。無性護法二家釋異也。護法論主。依相續間斷得證意。無性菩薩。以能治有無證之。二家中。以護法釋可為盡理。無性一往小乘。依能治有無。成證意也。彼論云。若處能治。此處所治者。牒小乘宗計也。非大乘自義能治處。必所治也。小乘意。云第六識能治故所治無明。故難之。意識善心位。不共無明云也。小乘轉救云。其時五識者。又破之。汝云能治處。所治故。五識能治。何所治無明耶責也。非大乘自義立此道理。仍諸難。
尋云。攝論先難五識。次難意識。何以五識不共。為轉救耶。
答。纂要云。此乃設遮諸小乘五識中。不共無明。彼自許第六識能治所治。今大乘意識善時。不不共無明。設遮彼轉計云在五識。故量。成眼等識文。准此釋。若處能治。此處所治者。牒小乘末計也。又正難小乘之時。先難意識。次可難五識。然攝論先難五識者。遮難彼可轉救之處也。
又尋云。若就他宗致此難者。何燈。祕。付宗。重問答。云非無性二乘等耶。
答。實付他宗。致此難故。付宗。不可及劬勞。然燈祕中。重問答者。乘他云能治處。所治之理。第六不共之義之時。且付宗。猶立此理。成第七有能治故所治也。付此多重簡略也。菩薩而非二乘故。二乘第七。無對治道。與不共俱。別治而非通治。故第六有通治無別治。故不共云也。又約見道難。非餘二道。以成事智佛果起故(已上燈祕簡略也)又約識難。非約界難。故二界能治嗔。所治嗔欲界惛沈能治輕安也(是私簡略也。)
問。五識有恒不共無明者。有何過耶。進云。聖位惛睡失(云云)付之設雖五識不共無明。以第六無漏可治之。何聖位惛醉失。彼二乘聖者第七識不共無明。以第六治道伏之。故無聖位有醉之過。例是可爾。況論下卷中。前五轉識。設未轉位。無漏伏故。障不現起文。義燈解釋難思如何。
答。見義燈解釋。先引攝論五識無見道。故不共無明云云)付此義。設能治見道。尚所治不共者。可聖位惛醉過云也。何直釋五識不共之故意為進耶。
尋云。設此義。尚不遁上難。以第六通治。可伏之故。
答。且就別治論之。准六有通治非別治故之釋。可思之。

六有通治

問。恒不共無明。以第六通治。可伏斷之耶。若伏斷者。撲揚大師。釋第六識不共無明之義。六有通治。非別治故(云云)明知。以通治不伏斷云事。若依之爾者。二乘聖者。以第六無漏道。斷第七相應不共無明。是豈非通治耶。
答。總論之者。以第六通治。伏斷不共無明之義。不可待言。片難。但於演祕釋者。無性攝論意。第七有別治故。不共無明云云)付此意問云。第六能治見道。可不共無明為言。今答此問。六有通治非別治故者。攝論依能治有無。明不共無明有無者。約別治論之。而第六治道。既非別治。故不共無明云也。非謂云爾故。不共無明。非通治所治。彼論意。就菩薩見道論之。仍二乘不成難也。

平等性智伏道

問。平等性智。可成能伏道耶。若成能伏道者。平等性智初起。必由無漏第六引力。尤依妙觀察智治道。可伏第七相應障。是以餘處燈。難金剛心斷道平等性智云義。若許平等性亦正能斷。應自能生文。伏道又可爾。況大論中。離染意識不共業也(云云)若以平等性智。為伏道者。何為不共業耶。若由之爾者。眼等五識不共無明者。能治見道故。以平等性智。不伏第七障者。第七可無恒不共。依之義燈。演祕中。為伏道云云)如何。
答。若依常途相者。以平等性智。不可為伏道。其旨片難。但無性攝論意。設許小乘云若處有治此處所治之理。返成宗第七有不共無明云義之時。以第七無漏假名別治也。故纂要云。若准此義。第七亦能為對治道文。或以平等性智。可為能伏道也。伏道有多重。其中勢分伏。可通第七。體成無漏之時。彼識相應障。勢力被押。不起故也。斷道必由加行。仍加行。識不成斷道。故破西明也。於瑜伽論者。纂要會云。唯說第六離染者。據三乘通說文。

不共三師
初師

論云。義此俱我見慢愛。非根本煩惱。名不共何失。疏云。此中無明不與根本共。何隨惑攝耶。此有二義。一云非隨。十外攝。二云即隨惑義說。不正知我見。憍為我慢。掉為我愛無明一種。是根本故文。

二師

論云。應說四中無明是主。雖三俱起。亦名不共。從無始際。恒內惛迷。曾不省察。增上故。此俱見等。應名相應。若為主時。應名不共。如無明故。許亦無失(云云

疏釋此四釋(疏云。為四解文。)
初解

此俱見等。應名不共(外人問)如無明故。許亦無失答。

第二釋

此俱見等。如無明故問。許亦無失答。
問意云。無明主故。名不共者。此識俱見等三。可名相應。非主故。又六識中。見等主時。亦以見等。可名不共為言。許亦無失者。名不共云也。如無明一句。或屬問。或為答文。二釋異也。其意易知。

第三釋

此俱見等應名相應。疏云。是破前師。前師見等亦名不共。今言非主。應名相應總是第二說之文也。
若為主時。應名不共。如無明故(初師難文)許亦無失答。疏云。若以為主。不共。此俱見等。不為主。非不共者。餘六識中見等。為主時。亦應名不共。如無明故文。

四釋

若為主時。應名不共(前師難)如無明故。許亦無失答。此二釋意云。第二師三段。初破前師。次申自義。後釋難也。此俱見等應名相句屬第二述自義之文也。故疏云。總是第二說之文也文。若為主時以下四句。為釋難段。其中如無明一句。屬問屬答。二釋異也。

三師

論云。義此癡名不共者。不共佛法有故(釋不共)若爾餘識相應煩惱。此識中無。應名不共問。依殊勝義。立不共名。非互所無皆名不共答。既爾此俱三。亦應名不共無明是主。獨此名。或許餘三亦名不共。對餘癡故。且無明通。

不共無明總有二種

一恒不共(餘所無)二不共(此非有
此又有二。
一主行(唯迷理。唯見所斷不與忿等十相應。故云主也。)
  二非主行(通見修所斷。與忿等俱。故云非主也。)
尋云。何故與忿等俱。云非主耶。
答。疏釋云以忿等十。各別頭生故。與相應。名非主行。此十亦增上是主故。此十時。唯無明增文。
論云。若等俱者。名相無明。非等俱者。名獨行無明。是主行。唯見所斷。非主行。亦修所斷云云

前師見等

問。論中釋不共無明三師義。爾者初師意。以慢愛三煩惱。可名不共耶。答。疏云。前師見等。亦名不共文。付之見論文。述初師義。慢愛三。非根本煩惱。故無明不共名云云)明知。見等非不共云事。
人云。初師意。云見隨惑。第七無明不與本惑俱故。立不共名也。爰第二師。云四惑本惑。故初師難而可言。若俱本惑者。見等亦可名不共。何以無明。獨名不共耶。今云此俱見等應名相應者。遮破此難也。見等非主故。不名不共為言。故疏云。是破前師。前師見等。亦名不共。今言。非主應名相應文。是破前師者。遮破前師難第二師為言。前師見等亦名不共者。前師難第二師之意也。重意云。遮破初師見等不共過為言。

二緣證第二證

論云。又契經說。色為緣。眼識廣說乃至意法為緣。意識此識。彼意非有文。疏云。問。法雖無體。亦生。根現無體。亦得成。以過去意。而為意故。答。不然。根能順生一處有力。故現無體。故即不成。法但為境。即生心故。無明不例五(文。可見證文。)

謂如五識

問。論中明六二緣證。出比量作法云。謂如五識。必有增上不共俱有所依文。此文皆舉同喻歟。疏云。謂如五識者。同喻也。必有等者。宗法也文。付之見論文。意識既是六識中攝者。明有法及因。理應許如是所依者。是能別宗也。必有等文。若明宗法者。豈再明能別宗耶。況意識所依。是意非等。何云必有等眼。依之世親攝論。明六二緣證。出同喻云。譬如等。五識必有五根。為俱有依文。今論文勢同彼。定可明同喻如何。
人云。論云。必有增上不共俱有所依者。出五識有所依義。仍明同喻也。其旨如難。但疏云此為宗法者。非云直必有等文意識有所依義。論文直不出比量作法。故為五識上義舉之。然而量時。必增上但有之言。取可為宗法。仍疏云。此為宗法也。人不知疏意。既云等。明是同喻文。此難意。似謂量時。同喻可置必有等言。故撲揚難之。同喻置必有言事。未見其例等破也。

名不成證第三證

論云。又契經說。思量名意。此識。彼有。故知。別第七末那。恒審思量。正為意。已依此名(云云
疏云。二義。一思量義。二依止義。第七通有二名過去但唯依止。體雖現無。興現依止思量之意。相似。故但名意文。

假必依真

問。大乘意。為假法必依法立。將如何。若必依實立假者。大乘意。雖不許實我實法。立假我假法。豈非不依實立假法耶。況論主破吠世義云。故不可說假必依真。今疏述大乘實義云。據理而說。不於真方似轉(云云)以知。假不必依實云事。若依之爾者。今論部。云無正思量假依何立。下論述假依實因而施設故。加之顯揚論中。假法有所依因故文。此等假法。必依實見。如何。
答。大乘意。可許假必依實也。凡依他假法不過三類。聚集相續過未等)分位不相應也)是皆法上。所立也。無實法。假法亦無。假依實因。而施設故者。此意也。但大乘假我假法。亦依法而立。所謂世間我法。隨能迷妄施設聖教我法。依依他法體立故也。次故不可說假必依真者。今疏對無正思量假依何立之文。會下相違云。故前所說。存自就他難。今者廢己從他難文。存自就他難者。自謂宗。即是據理而於真方似轉之宗也。存此道理。難吠世依真事立假云義故。云存自就他難也。吠世真事。所執法也。其體都無故。不可依彼真事立假。存此道理難他故。云存自就他難也。廢己從他難者。會無正思量假依何立文也。己者己宗。即上不於真方似轉之宗也。廢此己宗。難現在正思量可立假。故云廢己從他難也。現在正思量。亦是所執法故。非假法所依。而論主廢此理。難依正思量可立假。故云廢己從他難也(已上菩提義也。更有別義如別記。)

無間正思量之義歟

問。無間意。可思量義耶。思量義者。過去滅法也。何思量義耶。依之疏云過去但唯依止。演祕破有人。已滅之意。與現思量。殊不相似。如何依七。思量文。加之見世親攝論過去已滅思量文。若依之爾者。論云。恒審思量。正為意。已依此。名文。樞要云。過去依止。似七思量。亦似第七名意文。對法論二云。無間滅意者。由隨覺故。無間覺義。是意義文。抄云。無間者。無間也。覺者思量義也文。
答。二義思量義。依止義也。現在第七。具二義故。正為意。然前滅意。其體雖無。開路避時。後識依此生義。現在第七實依止。故似第七云也。於思量義。更無似義。已滅無體。無思量故。而正名者。依思量義故。似思量義。第七依止名。非云直似思量義。人前滅意。自具依止義。思量似第七云故。撲揚破之不許也。論云已依止名者。樞要會之。過去依止似七故。思量亦假第七名意文。傳依止義。思量云似也。非直似義。對法論文者。抄會之云。過去法現在思量依止過去法無間覺文。現在第七。思量覺之依止義故。覺義亦名似。名無間意云也。

無別證第四

論云。又契經說。無想滅定。染意無。彼無別。謂彼定。俱滅六識及彼心所。體數異。無染意。於中。無。彼二何別。若謂加行界地依等。有差別者。理亦不然。彼差別因。此有故(云云)疏云。論若謂加行此有故。述曰。而彼救云。加行等別。別者。謂攝論云。出離想。靜住想。即是此中所說加行。界謂三界。地謂九地。依謂依身聖者異生。依各別故等文。

無想有染證第五

論云。又契經說。無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滅。此識。彼無染。謂彼時。轉識此識。我執便文。

不成證第六

論云。又契經說。異生無記心時。恒帶我執此識。彼不應有。謂異生類。三性心時。雖外起諸業。而內恒執我。由執我故。令六識中所起等不能亡相。又無記心時。無我執。應非有漏。自相續中。六識煩惱。與彼等。不俱起故。由有末那恒起我執。令法有成文。

由執我故

問。論中明不成證。由執我故文。我者。六七二識中何。兩方。若第六我者不成證意。引三性心時。恒帶我執之文。成第七我執相續義也。若第六者。豈是證本意耶。況見論文。上云雖外起諸業而內恒執我。鄰之由執我故(云云)知。第七內緣我也。若依之爾者。疏作二釋。以第六我云為正。況攝論中。自謂修行等(云云)今論說。定可同彼如何。
答。由執我故我言。或云第七。或云第六。學者異義也。其中第七我云義。能順論文勢。鄰而內恒執我之文。由執我故(云云)定可內緣我。若第六我者。可云由六識中執我故。等不亡相。何下云令六識中耶。是以本疏中。釋此文云。由第七內執我故。外行等。分別相云云)但疏二釋。非釋今論文。引攝論自謂修行等文。今有解(云云)釋攝論文之旨明也。其中第六我云釋。順攝論文。彼論既云謂能行等。明知。顯第六我自執三輪相也。故疏云。此我緣。行相粗猛。非第七起(云云
尋云。疏二釋。若釋攝論文者。何假造第七我云釋耶。又燈牒由執我故等文。疏有解。取後為正西明取前等(云云)准燈所牒。疏二釋。釋由執我故文也。又西明釋今論。第七我文疏釋攝論者。何云取前耶。
答。疏釋由執我故文。由第七內執我故文。於今論者。更異釋。但令六識中以下文。隨攝論者二釋。可有二意。初釋攝論我言。舉第七我。即同今論由執我故之文。能修行等文。同今論令六識中以下文也。第二釋。攝論我者。第六我也。唯識舉第七我。隱六不說。攝論緣我也。准攝論者。今論令六識中下。可說第六我。由第七內緣我。令六識中謂我行等可云也。若爾釋攝論二釋。唯識心。二釋也。仍燈牒由執我故令六識中等文。疏有解云也。西明攝論唯識俱說第七我文。其意當疏初釋。故云西明取前也。但釋攝論自謂修行等文。第七我云釋云事。誠難思。然初釋心。善心中。謂我行等。由第七內我隨逐也。其善心中我。是世流布我也。第七內我六識中顯也。是故善心思從源。云第七我也。如忍位能觀微細分別從能引法執名障。或訓文云。自謂修行等(師釋也)

相縛

問。護法義意相縛體。煩惱所知二障中何。答。燈有二釋。一云所知。二云煩惱。以後為正。付之拘礙緣心。不令了如幻。是名相傳。如云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也。若依此義者。專以法執可為相縛體耶。況若唯以煩惱。為相縛者。二乘無學。已斷我執。豈無相縛耶。
答。燈釋相縛體。依安慧護法二家。各作兩釋。其中依護法宗者。以煩惱相縛體。是正釋也。凡縛者。纏縛之義。有情生死義也。所知障此義。何為相縛體耶。非唯不了如幻名相縛。能有情令住生死。是其正相縛義也。故燈云。若約不了如幻縛在生死相縛。唯在我執文。若爾有漏分別相而現故。能緣心不了如幻。此義通法義有情生死義。唯在煩惱。故以煩惱。為正相縛體。以法執為助相縛也。次於我執已斷位。可無相縛云難者。燈會云。有漏。是彼所引。熏成種故。今雖斷彼我執體盡。由有相縛。然法執體。非正相縛。執有相故為依。助彼我執起故。是助相縛無學善。及無記心。亦此助未離相縛。此為正(云云)(相縛事。尤以微細。尚可尋學之。)
論云。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云云
疏云。能緣見分心心所。為境相分之所拘礙不得自在。體便粗重。覺。起時硬澀。有分別相。分縛心。名相縛也文。燈云。

廢立不同

或說二縛
一相應縛(能緣所。與惑俱時。不得自在。為相應法之所縛。故相應即縛。為名。)
所緣縛(能緣所為境。所拘所緣縛。通法執心。)
又說二縛
一能縛。
所緣縛
又說二縛
一相縛(為相所拘相縛。)
二粗重縛。
相縛三(諸說相縛。不過於此。)
一云一切分。皆名相縛。
安慧師據法執說。或同護法。但據我執
二云但有漏相。即名相縛。唯除無漏。通於八識
一云。據法執。不了幻故。執之為有。一云據我執。但不了幻。即為相縛。故通法執。若約不了如幻。縛在生死相縛。唯在我執
三云據行六度三輪之相。但在第六我執相應所緣相此不能成到彼岸
今說相縛我執引及六度說。依共不共。對小乘故。依我執說。據自義故。約六度說。
粗重四(總諸文粗重四)
現行有漏心心所(即雜集說四粗重)
二現二障
二障種子(或可現行通說有漏三性心法種子應然。以無記種子。粗重義稍隱故。諸略不說。)
二障習氣
已上縛廢立不同燈正文也。
有漏名義燈。
一體是漏。為所有有漏
三漏中。言有漏是。者。三有。此說上界內身為有。以二界身起愛。離境貪。故有之漏。名有漏。有漏。即二界煩惱有漏。漏是所有
二有他漏故有漏(即說能有。)
三有漏性合故。有漏
煩惱體。此漏在生死中故。即體有用。有漏。今者此間表漏俱者。取能有體有漏。不取煩惱瑜伽但說有他漏故。雜集通說文(已上皆燈正文。)

有漏六義(雜集第三)

自性諸漏自性漏性合故。有漏。)
燈云。即煩惱體。漏性合故。生死。名漏性合餘之五種。自性有漏
相屬(漏共有漏心心所法及相應故。所依故。)
燈云。即染污心心所名相五根。名所依
所縛(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彼有故。)
燈。
所隨(謂餘地法。亦為餘地諸漏粗重。所隨逐故。)
隨順(謂順決分。)
燈云。順決擇分。異不增。同地得增。容漏俱故。或雖漏俱。而不增益。稱損力益能轉故。然成有漏。言增益者。據餘漏說文。
種類(謂阿羅漢諸蘊前生煩惱之所起故。)
燈無別釋(對法異釋。可勘合之。)

隨順

問。對法論中。說有漏義。且依身欲界。起暖等善根論人。以所起善根。望隨身界繫第七煩惱。可互相增益義耶。此義者。四善根上界所繫法也。何望下地煩惱。有五相增益義耶。是以燈釋隨順義。異不增文。若依之爾者。漏俱有正因也。何望第七煩惱。無互相增益義。是以論云。然諸有漏。由與現行煩惱俱生俱滅。互相增益。方成有漏文。若互不增益者。決擇分善根。何成有漏耶。
答。望異地第七。不可有互相增益義。其旨一邊難。但於論文者。燈作二釋。若依初釋者。互相增益者。望同地第七論之。望異地第七。更增益義也。若爾論云。現行煩惱俱生俱滅者。通異地。互相增益者。說同地也。異地具漏俱義同地具漏俱及增益二義也。其中以漏俱為正因。故上文云。以有漏言表漏俱故(云云)後釋意者。暖等善根。設同地。設異地。有漏俱義。無互相增益義也。論云現行煩惱俱生俱滅者。通一切有漏。互相增益者。唯說決擇分之外餘有漏也。故燈云。言增益者。據餘漏說(云云)燈云。隨順者。順決擇分。異不增。同地得增。容漏俱故。無漏者。非隨順故。有漏之者。雖增背有。然與漏俱。不爾漏俱。非漏因故。或雖漏俱。而不增益。稱損力益能轉故。然成有漏。言增益者。據餘漏說文。下文云。言互相增益者。問。第七與六。為雜染依。增益於六。如何增益第七。答。有二義。一者增長。二者不損。若第六識。發業盛八。為彼緣得相續住。故名增益。起有漏時。設雖不能增長第七。而不損害。亦名增益。非如無漏起必損彼不名增長文。
尋云。上文釋互相增益之文。不云不損名增益。下若別釋歟。答。

經中

問。論中然經中。說六識者。應知。彼是隨轉理門文。爾者指何經說耶。疏云。阿含經文。付之大乘經中。說小乘義。是以名隨轉理門阿含經自是小乘經也。何云隨轉說耶。是以師難疏釋之旨。此如何。
答。論云。然經中說六識者者。廣牒阿含小乘經中。說六識文也。會之有二釋。一云應彼是隨轉理門文。二云或隨所依六根說六文。既有二釋。隨宜諸教也。阿含經以第二釋可會之歟。即疏云阿含經等文。等言等取諸六識教也。或阿含經者。隨轉教也。大乘經六識者。隨轉彼經說為言。或總舉說六識之教。云阿含等也。實會所等大乘經。云隨轉理門歟。

以六八所緣五塵界歟

問。付十八界廢立。且以五俱意識第八識所緣色等境。為立五塵界。將如何。若立五塵界者。今本疏中。釋或隨所依六根說六文。隨不共不共境。說六識文。既以不共境。立六塵境。若以六八所緣。立五塵界者。豈非共境耶。況意識第八識所緣。亦立色界者。初三攝所不攝之物。離眼識故。唯識比量因。有共不定過。為如眼識自許初三攝所不攝故。極成不離眼識。為如五俱意識所緣及第八所緣有。自許初三攝所不攝故。極成非不。離眼識耶。若依之爾者。處中。第六及第八所緣色。初色境攝文。兩方難思如何。
答。十八界廢立二門。若以境對根。以六八所緣法界攝。若以闇從明。亦名五塵界。其中根境相對。是界門實義也。後門相從。假名五塵界也。唯識比量境相對門立之。故不定過。解釋。各一門也。
尋云。唯識比量境相對門者。何纂要自許言。簡不定宗過耶。以六八所緣有法攝之。有宗過。若在異喻中者。有共不定故。以自許言簡之也。
答。十八界有以闇從明之一門。故付此義門。可有不定過。自許言。又簡此過也。是依設門簡過也。是以大疏自許言。更不云簡此等過。纂要依別門。簡過也。

論第五卷同學鈔第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