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五卷同學鈔第四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第三能變
所取
諸根互用
佛果五塵
法處有實色歟
果化
眼根有見有對
現在七八二識
三性
三性俱轉
卒爾等流多少時歟
有希望
身識起不起
不應異地心
五識
無記五識
所成惠
心所相應
總別二相
別相
所緣不同

論第五卷同學鈔第四

第三能變

九門
能變差別門(頌云。次第能變差別有六種。)
自性門。
三行相門(了境為性相
三性門(不善俱非)
心所相應門(此心所遍行別境煩惱隨煩惱不定。)
三受俱門。
疏云。然間有初遍行等五頌。重明前相應法體。非別分別六識之門。
所依門(依止根本識
八俱轉門。
起滅門(意識常現起。睡眠絕。)
已上九門之事。前六門六位心所中。遍行別境二位。當卷後半明之。善煩惱隨煩惱三位。第六卷明之。不定位并後三門。第七卷初半在之。

第一能變差別門(頌云。初句。)

論云。此差別。總有六種。隨六根境。種類異故(云云)疏云。即於二處得名。大論亦說隨根名識。隨境名識。
論云。謂名眼識乃至意識。疏云。此主釋。根是主故。
又云。或名色乃至法識。疏云。此亦主釋。
隨根立名。具五義故。五謂依。發。屬。助。如根。

根五義

義(依眼之識。後有二義。初義眼中之識。故名眼識。依眼處所有故。後義及由有眼。識有故。)
發義(所發之識。由及異。識必變異。)
屬義(屬眼之識。由識種子隨逐於根。而生故。)
助義(助眼之識。謂根合識。令有損益。)
根義(如眼之識。根識二法俱有情數。)
已上疏引對法論第二卷解之。

二得名局事

論云。此後隨境立六識名。依五色根未自在說。若自在諸根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但可隨根。無相亂失(云云)疏云。二得名中。但隨第一根。稱通自在位。無相濫失(云云

所取

問。諸根互用位五識。取他塵時。所變分。假實何耶。要云。所取境。皆是假境文。付之五識任運現量心。設取他塵。何是假境。是以餘卷義燈中。互用緣。雖稱境相云云)既云稱境自相。定可非假境。加之於分位相對等假。其不相當。何為假境耶。
答。凡境離作用。本自定。若取他塵實境者。便可壞法相。謂二根。取香味觸三塵時。若至境取者。即壞根相。若不至取者。亦壞境相三根色聲。翻之可知。故樞要云。恐壞法相。但境。皆是實境。所取境。皆是假境。以識用廣非得自相。恐耳根三塵時。若至能取壞根。不壞境。若不至能取。壞不壞根。餘三根色聲亦爾。皆此過故(云云)但名假境者。定通第六。似他塵之假。以境對五根時。五識方詫彼境。而分。既非第八所變根本實境。故云假境也。次互用緣雖稱境相者。論緣自塵之邊也。既通多法即隨應者。顯所緣通他塵也。意云。互用位五識。雖稱自塵自相所緣既通多法。不稱自相之義。故為隨應句也。非云所取他塵自相也。何為違文。或五識任運現量故。自塵他塵。若實境。若假境。皆稱自相。故云雖稱境相也。
尋云。他塵相分。三類境中何。
答。依定通引力。廣緣六塵境。其中緣過去等。是獨影境也。設雖他塵。五塵實境。是性境故。為隨應句。
問。若性境者。既有實體。設雖定通所變。必可有方所。望能取根。可有至不至不同。豈不壞法相耶。答。
尋云。互用五識。以何所變。為本質耶。
答。或杖第八所變。或詫第六所變
問。若杖第六所變者。何云五識唯詫第八相故耶。又杖第六所變云事。有其證耶。
答。疏云。必杖第八或第六所變。外質方起(云云)又法華論經者鼻根三千界遠香之文。此是智境鼻根知故(云云玄贊引此文云。定智遙知。依鼻根取。故名聞香。得假似香。非得實體。許離取體。壞境性故(云云)准之可知。五識唯詫第八相故者。談業力本質也。如會餘七非八所杖質故文。云據業力說定通不遮也。
問。若爾。唯可杖第六所變。何時亦詫第八所變耶。
答。定通引力。其不定。或時直引五識。令杖自所變。或時引第八今詫定通境。以彼八所變。為五識本質。不可一准。
問。若杖第八所變者。既緣他塵實體。可壞法相耶。
答。雖八所變。既緣通果色。故名假境也。非業力門根本實境。何判離合耶。
尋云。互用五識。廣緣法處境者。何演祕云通五境耶。
答。五境互用。六境互用。是二釋也。燈云。互用通緣於六境文。祕云通五境文。是二釋也。燈第二云。若在位。諸根既許皆得互用。故應五識亦緣過去。或雖互用。但現在。若在佛果八識俱能文。初釋六境互用義也。故云緣法處中過去也。後釋唯現在者。五境互用釋歟。處違文。不過此二意歟。
尋云。互用位始緣他塵相分。新古合生耶。若爾合生者。何時熏彼新種耶。前未熏他塵故。若不爾者。有漏法中。有本有生法耶。
答。本有生也。如內法異生無明初念云本有(此例未定。且義。以為例非所存也。)

諸根互用

問。諸根互用位五根。同能依識。可取他塵耶。答。可有二意。一云識雖互用。根唯自塵。二云根識同取他塵。問。先付初義。既云諸根互用。何云無根互用義耶。
依之見論餘卷。有漏不共必俱境根。發無漏識。理不相應故文。既於十地位。許根義。何不許取他塵之義耶。依之樞要義燈中。根識共互用(云云)付後義。互用位五識。廣五根心法等。根其性鈍。何照自及微細心法等耶。依之撲揚大師根義。據因位中未自在說(云云)兩方不明。
答。總持寺從方。雖作二釋。可成申根互用義也。五識緣境。必根力五根若不取他塵者。五識何緣之耶。依之五識四種俱有依中。五根境根。必成取境門。同取境故也。設雖緣他塵。何不為門耶。況五識根力。緣境者。焉異第六識。若又根識非必境者。有漏五根。可發無漏識。猶如有漏第七。發無漏第六。准此等理。根識同可取他塵也。是以上自在莊嚴涅槃等經。唯識佛地論。下至本疏。樞要般若幽贊。了義燈。補闕章等。皆述根互用義。未云不取他塵。但於五根不可照自及心法等云難者。根如光。恒備能照用。定能第六。變五根心法等影。對五根之時。豈不照之耶。根無照自之義者。四分建立比量。犯共不定過五根雖顯他。不懸自故。次演祕釋者。自在位。雖根識同取諸境。境根名。偏在未自在位云也。謂互用位。眼識緣聲等境之時。眼根耳根。皆取聲境。故望眼識俱有境之義。故且據無相亂未自在位。說境根為言。非謂云爾故。自在五根。不照諸境。名雖限未自在。義亦通自在位故論下卷。明十地中。有漏不共。必俱云云)或問意云。互用位眼識。緣聲塵時。眼根取聲。耳根亦取之。境根既有二。以何為眼識境根耶為言。定置境根。問其濫也。答之據因位中未自在者。據未自在境根說為言。云爾意者。眼識緣聲之時。尚自在。以眼根境根云也。
尋云。心法分。本質。無在此在彼。既無形質。根爭照之耶。佛果事智。直五根心法等。五根必照本質。豈直取心法等耶。
答。根照質影者。義燈正釋也。本質誠非所取影像必可照之。影似質故。照影即照質也。並照質影之釋。定可許唯照分之時也。例如相分熏種時。雖熏質影種。或時唯熏分種也(已上菩提僧都相承義也。此外人御義并愚推等。別記之。)
問。地前可有諸根互用義耶。答。玄贊有二釋。一云諸根互用。唯在地上。二云通地前。問。先付唯在地上云釋。法華論中。引法華經六根淨功德。證諸根互用義。而六根清淨功德。既是四善根所得也。以知。地前已得互用功德云事。次通地前云釋。又不明。見論下。上卷云。自在位。如諸佛等。於境自在諸根互用。當卷述若得根在。諸用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自在者。蠣簡地前等未自在耶。依之本疏中。雖用佛地初地八地三釋。未云通地前耶。
答。玄贊作二釋畢。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今初地上。諸根互用。故非地前互用也(云云)故知。二釋中。以唯在地上云初為正云事。隨釋受此文。疏主結斷取初釋也文。見論文。依境立識名之義。云此後隨境立六識名。依五色根未自在說顯未自在無相亂之義。明知。地前凡位。未自在時。五根不取他塵云事。重判若自在諸根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偏限已自在位也。但於法華論者。由經力。地前六根淨功德。遂入初地諸根互用云也。
尋云。法華論六根淨。為諸根互用。尤可為地前功德。又釋議曰結文云。然疏斷意。若論加行少分得者。不障地前自在即非非全不許凡得互用。論據少分。故不相違云云)此釋論地前分得互用云也。
答。六根淨地前地上。其中地前六根淨。非互用。地上六根淨。亦是互用也。經文十方世界中。禽獸鳴相呼文地前唯見大千界。何云聞十方世界聲耶。明知。兼說地上事也。但於釋者。
問。成所作智。可緣真如耶。如第卷抄。

佛果五塵

問。佛果五塵境。可新古合生耶。若合生者。燈云。法爾無漏五塵境收。新所熏者。即法處攝文。明知。五塵無新熏種云事。若不合生者見道無漏鏡成事二智之外。餘無漏色心。皆新古合生。五塵境。本有生云事。有何故耶。況因位無漏智品。緣未來佛果五塵之時。何不熏種耶。依之先德因位智品。熏五塵種(云云)如何。
答。佛果五塵法處差別義燈三意。其中法爾新熏相對。辨其不同之釋意者。於五境鏡成事所變本有生也。故云法爾無漏五塵境收。妙觀平等所變。新古合生。故云新所熏者即法處攝也。鏡成事本有生者。廣通二智四分也。彼二智現行。始無邊境界。其所變種子。何時熏之耶。因位未緣彼等境故。但於可熏未來五塵種云難者。佛果因位所知。何熏彼種耶。如云菩薩不知緣何熏成也。不如有漏串習故緣未來種子
尋云。因位妙觀平等二智。熏五塵種子。此種子齊。可生佛五塵現行。何云本有生耶。
答。因位二智。緣異熟識所變五塵。雖熏種子。彼種子現行法處。不攝五塵也。分是法處收故。本質有漏故。無漏能熏種子
問。分熏種之時。必熏質種。何云分獨熏耶。
答。無漏心緣有漏之時。能緣心功力。不假質力故。分獨有實用。能熏自種也。
不熏質種。唯熏分種。其類非一。可勘合之。
有云。因位二智。互為本質。熏五塵種也。今云因位平等性智。緣一切有為否。未定也。若云不緣者妙觀以誰所變。為質耶。又初如何。

法處有實色歟

問。付佛果十二處法處中有等實境耶。者。無漏八識。皆與定通俱若以假實不為法處五塵差別者。何有五境法處差別耶。依之樞要法處無實云云)若依之爾者。今燈意。法處有實色見。
答。宗家法處五境差別。總四相對。假實相對。以假名法處。以實名五境。(樞要此意也)於色中。無色相對無色所變。名法處色界所變。名五塵燈初義。於色界所變。詫質變名五塵不依詫質獨變法處(是燈第二義)詫質變中。法爾五塵。新熏名法處(燈第三義。)樞要且出初一重。義燈樞要。更加後三重。相違。不四重歟。

果化

問。付成事智三業化用。何云現果化耶。答。以須達那太子及六年苦行難修之行。名現果化也。付之須達那太子事。釋尊往昔行。禪河六年苦行成道已前事也。而因位未起成事智。何以彼等行。開此化用耶。
答。凡胎等八相。俱是成事智所現。同屬變化身世親無性二家攝論。皆以苦行八相。為變化身。故以六年苦行。為成事智果化也。爰以佛地論釋現果化。或於今世。變化身。先修苦行。後捨彼行。修處中行。方菩提云云須達那太子事。准靖邁師意。昔為菩薩之時。正現果。彼時種子為因。今至佛果。擊發鏡智。令現果化。又事智。自現彼化也。是以佛地經果化云。由是如來示現領受本事本生諸行云云論家釋之云。如毘濕飯怛羅等。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種種苦行。名難修行。(云云)若直以須達那太子事。為現果化者。何云先世本生修行耶。以知。事智。重現昔須達那等本生事。為現果化也。
佛地經本事本生諸行。偏出須達那事。論家任經。先釋須達那事先世所受本生事。今至佛果。重現名現果化。次云或於今世等。事智直化六年苦行事。亦為此化也。云先世。云今生。不同之故也。
事智三業化(演祕引佛地論說。)

身業三化

現神通化。(如現神通迦葉等)現化(於人天中。示同類生。利樂諸類。)現果化(示現領受本事本生諸行。)

語業三化

慶慰化。方便語化。辨揚化。

意業四化

決擇意化。造作意化發起意化領受意化。

眼根有見有對

問。眼根有見有對歟。疏云。有見有對云云)付之以能見法。名有見也。眼根此義。何云爾耶。依之見瑜伽論俱舍等說。唯以有境。名有見法。不云全有見義。大師處釋。亦以同也。
答。非有有對法。其旨如難。但於疏釋者。先疏釋。引本論說。彼論既云無對有對。以知見行文是誤歟。但義演釋者。有照境義故名有見。任遁倫等心者。色境故。名有見也。或疏引大論中。略間文歟。彼論文。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彼所緣者。謂色有有對等文。若爾有見有對者。引所緣色文也。今釋牒前隨義便已說所依所緣義便說文。其下此文。故知。並引說境相之文。略間也。
第二自性門。第三行相門。
頌云。了境為性相
論云。次了境為性相者。雙顯六識自性行相。
疏云。即第三句了境為性相二門。了者。即通自性自性自證分。行相即是識之見分緣相為境。自證之依。緣見為境。是故總了境為性相(第三略之。)
所依頌(疏釋餘所依了如前已說之文云。所緣之頌。如前已說(云云樞要舉頌釋之。)
五四六有七八因緣一一皆增二(云云
所緣頌(疏云。今應義以准因果十八界為緣。不同頌曰。(云云樞要此頌。具釋之。)

因見各隨應 五三六有二
一一不定 自在分別((云云))

五三者。等五界。三識所緣。一五識。二第六。三第八。第八者意界攝。六有二者。謂等五界。六八二識所取意界通為六七所取。六一者。謂六識界。意識緣。第七八識。不名意識界故。不定者。則法界

現在七八二識

問。付十八界。以現在七八二識。可意識界耶。若意識界者。不共所依。辨六識得名。第七若非意根界者。第六依何意識名。無間意。非不共故。依之論中引契經色為緣生眼識廣說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文。成第七識二緣證。爰知。以第七識意界云事。是以天親菩薩。有處意界者。則無間意等(云云)等者。非等七八耶。何況樞要中。第七八識不名意識界故(云云)若由之爾者。以七八所緣。可收法界。而以後三所不攝因。成意識唯識之量。若以七八所緣攝宗者。有宗過。若不入宗者。可不定過。七八所緣。離意識故。便成異品。依之顯揚論中。阿賴耶識六識界攝云云)隨淄洲大師。餘處意識界攝(云云)如何。
答。界處章作二釋。一云以現在七八意根攝。二云意識界攝。付初釋。成意識唯識之量有法。不攝七八所緣也。極成法者。舉共許法故也。但於不定過者。七八所緣不離能緣。意界法也。何轉所不攝因耶。仍不成不定敵。或置自許言。簡彼等過故。不定也。次顯揚論。既云六識界攝。故為二釋。俱為違文。何唯就意界為難耶。即界處章。就意識界釋。作多釋。一云以用從體言六識攝(云云)意云。第八識六識種故。以種子用從體。名阿賴耶識。故云阿賴耶識六識界攝也。二云據隨轉理(云云)其意易知。三云或隨境。俱說分六識云云)意云。第八雙變境。故從所變。義分第八。為六識界為言。次意識界釋。必許意界所攝義門。故不違六二緣證。五蘊論文。等七八二識云事。未定也。界處章三釋。或等六識心所。或等過去七八。或等現在七八。下總三意。次於樞要釋者。釋略頌文。六一者。謂六識界。意識緣(云云)就之意識界中。既攝第八。第七亦緣彼第八故。何云六一耶。為會此難。云第七八識不名意識界故也。意云。且依常途。七八意界。不名意識界義門也。故六識意識所緣云也為言。

第四三性

頌云不善俱非。

善性

論云。能為此世世。順益。故云云
疏云。謂有漏善前世益今世益。今世益後世益。俱得樂果無漏有為無為亦爾。此世世。生死。有有證。及由涅槃。獲二世益(云云
論云。若與一相應。是善性攝(云云
疏云。

不善

論云。能違此世世違損故。名云云)與無慚十法相應不善性攝。
疏云。不善中十。唯不善故。謂嗔及忿等七。除諂誑憍。取無慚愧。故成十也。

無記

論云。於不善益損義中。不可別。故名無記
疏云。體非殊勝。不可別。
論云。俱不相應無記性攝。
六識三性俱不俱二師諍。
義。六識三性不俱。同外門轉。互相違故。五識必由意識導引俱生境。成染故。若許五識三性俱行。意識爾時應通三性
義。六識三性容俱。率爾等流眼等五識。或多或少。容俱起故。五識與意雖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同故。若五識中。三性俱轉。意隨偏注。與彼性同。無偏住者。便無記性。故六轉識三性容俱(云云
率爾等流多少二釋。

第一釋(祕云。第一據念多少(云云))

疏云。如眼識緣善色。至等流心。念善亡後有不善聲境現前與耳同緣。雖亦色境。而聲境乃至不善耳識。令彼不善耳識生。善眼識善耳不善未滅如是等流已。乃至無記等至乃至意雖同緣。隨境強引。起無記鼻識生。即等流多。率爾少。
已上等流多率爾少。
或前眼識。久已不斷。雖已起求。求未了。眼更重觀。意復求。求未已不起決定如是多率爾。後時耳等識一率爾已。乃至等流耳識。次起而起故。是率爾等流少也。
已上率爾多等流少。

第二釋(祕云。第二約多少(云云))

又解。率爾等流二心之時。等五中。或三四等多。二等少。容俱起故。

三性俱轉

問。付六識三性俱轉義。且可許意識為能引。起不善五識不善意識。為能引。善五識生義也。兩方。若許者。不善相違自性。何互為能所引耶。能引所引不善別者。設第七識不善性。何不成六識所依耶。既云不障善故遍三性故。成無記性義。准知。不善二性。互不為能所引云事。何況意識不善。與五識俱起者。緣起論無明支。通三性云文。可說第六發業無明。何煩會之。云據第七識無明而說耶。若依之爾者。三性俱轉師。能引所引。未必性。設雖善惡二性。何不為能所引耶。是以見本疏文。意識為能引。不善耳識起時。意識猶與善眼識。同色境。(云云)明知。能引意識不善。所引五識善性云事。
答。此事古來異義也。且成一義云。三性俱轉家。六識未必性。五識第六不善性。何一時。俱轉時耶。彼善眼意二識。同色境。至等流心之時。不善聲境強來。不善耳識亦生。而五識染初起。必由意識染淨心。故不善耳識。必與意識性也。此時善眼識相續。與意識不善俱也。此豈非五識第六不善性俱轉耶。疏明等流多率爾少義。詳許此意。但五識染初起。必由意識能引。至等流心之時。非恒由意引。何必性耶。故燈云。論言五論意識引成染者。據初起說。非約相續染之時。恒由意引文。不障善故者。別事也。第七識。諸識染淨依也。第七若不善者。定可障六識善。而第七既與六識善俱也。明知。無記也為言。第六識五識染淨依。設雖障善。何不俱轉耶上。
緣起論無明支。通三性者。恒遍三性也。而三性俱轉。時而有之。誰以三性俱轉。會彼論說耶(更有別義。如愚抄。)

率爾等流多少時歟

問。本疏中。釋率爾等流眼等五識或多或少容俱起故文。云眼識起率爾心已。眼識重於色境。起率爾心。其後耳識。起率爾心。即至等流心。是率爾多。等流心少也(云云)爾者今此率爾等流多少。約時辨之歟。為當前後歟。兩方。若約時辨者。眼識二念率爾。既不時。其後所起耳識率爾。亦是異時也。等流心。耳識眼識。故名之為少。若爾眼識率爾。不與耳識率爾俱。亦不與耳識等流俱。明知。約前後辨多少也。若依之前後者。此文明三性俱轉義。若約前後辨多少者。成非所成本意。況見疏文。容許五識俱行。故三性並(云云)既以此義。成五識俱行三性並。定可時如何。
答。本疏中。釋率爾等流多少俱轉義。大有二釋。初釋約念多少。第二釋約識解之。今文初釋中。明率爾多等流少義也。眼識數生率爾之間。耳識一起率爾。遂至等流心之時。三性俱轉義云也。眼識多率爾。耳識一率爾等皆前後也。其前後數變生多率爾之中。有與耳識等流俱之間。六識等俱轉為言。

有希望

問。論中引瑜伽論有希望。後時方出(云云)爾者此文心。可云率爾無間必起求心耶。起者。既云有希望。豈非顯不定義耶。依之別抄如是釋。若由之爾者。大師餘處引此文。證率爾後。必起求心之義。如何。
答。有希望後時方出者。說中事也。中率爾後。有希望。即起求。如目連事。無希望。即不起之。如八地已佛果等。故知。起不起不定也。但引此文證率爾無間必起求心之義者。明中。既云有希望。顯不定義。返知。散心中。必無間生也為言。是以彼論說散心。云又一剎那五識已。從此無間意識生。明定位云。有希望。後時方出(云云)以定不定之文。助證位事也。是以章及略纂。初引又一剎那文。次引有希望說。尤有其由歟。

身識起不起

問。二乘聖者。於中可起身識耶。兩方。起者。見疏文云。謂二乘等。中唯得起耳。非餘四識(云云)若不起者生起者。依境有無若觸塵強來者。何不起身識耶。況既起耳識。亦可起身識。是以量云。眼等五識。於中應起。宗境強來故。因如耳識喻。
答。燈作二釋。一云不起身識。二云起。二釋中。初釋。難若爾猶有比量相違。不許之。仍可成第二釋意。香味三境。非強勝。其境雖來。不起眼識及鼻舌二識也。聲是散亂勝境故。設雖中。既緣之。觸境強來。觸其身時。身識豈不起之耶。聲觸俱勝境也。能緣識起不起。更無別因。燈所付比量相違過。其作法如疑中被出。但疏云唯得起耳者。釋論意上引本論。中逢聲緣起。耳識了。今會雜集。依多分說(云云)准上少分起者耳識也。今且依論云唯起耳識也。
尋云。若爾瑜伽文。唯說目連事歟。若爾云何下引之。三受俱轉義耶。入三定時。定相意識。與喜樂受俱也。耳識率爾。捨受故為證也。若唯說目連事者。彼無所有處定故。定亦與捨受俱。故非三受俱轉之證也。
答。本論唯說目連事也。教必指有本緣事故。是以疏云。明此緣者。如目連等(云云)又娑論明目連故。而三受俱轉者。論雖說目連入定事。准彼亦可有入喜樂定。耳識生時。故准為證也。
尋云。燈云。若諸菩薩五識皆起。二乘不定云云不定者其意如何。
答。有不定。一云人不定。廣惠聲聞起之。餘不起之。二云識不定。起耳識身識。餘三識不起之。若諸菩薩者。對人不定云諸也。五識起者。對識不定云皆也(已上菩提院御義也)
問。二乘聖者不起身識云事。引何文證之耶。燈中引論第三身受生起者文。證此義也。付之此文且一類聖者不起身識也。不云一切中。皆不起身識。何為證耶。況大師有處。證第八識舍利弗聲時。第八識。何領受聲(云云大乘意。雖有耳識。對小乘中無五識如是證也。准彼思之。大乘意。雖有身識。今對小乘。儲身受證故。可云不起身識。何為證耶。
答。燈二釋中。以第二為正。初釋不遁比量相違失。何必成其意耶。但以身受證為其證。聊非無其意。身受證云身受生起。顯不起身識。不遮有耳等識。故為大乘實義也。起耳識云事。必然也。而伽抄云如舍利弗聞哮吼聲。既耳識第八。此何成。云耳識。故付小乘。證第八識得心也。或又中。雖耳識。非一切時起之。若聲境來。耳識不生之時。第八。誰領受為言。
別尋云。第二釋意。如何可會身受證耶。
答。身受證。於無心定散二位。思無思等六位。廣許之。設心定等。雖起身識。於無心定等。猶可成就。非一切時有身識。付不起身識之時。可為證也。心定中。非無起身識。故於六位。皆證第八也。

不應異地心

問。目連尊者無所有處定。聞欲界聲(云云)爾者無所有處定心。可熏聲塵種子耶。若熏者。聲塵欲界繫也。豈熏彼種耶。依之餘所義燈他師熏他界種子之義。不應異地心熏成他界種(云云)若依之爾者。散心昧劣。尚與五俱。熏種子定心明了。與五識俱時。豈不熏種耶。以例思之。以上界心。緣下界之時。熏色塵種子。例此可爾。
答。無所有處定心。緣欲界聲塵之時。所變分。從能變心。屬無所有處。故燈云。定心所變。屬能緣心。不同耳識云云)今此分。唯熏自種子。不熏本質欲界聲塵種也。設雖明了心。以他界故。不熏質種也。但上界心。緣下界色。熏種者。熏自相分種歟。若云爾者。不可為例難。
尋云。分熏種。必熏質種。何云分獨熏自種耶。
答。分獨熏自種。不熏質種事。其例非一。如緣他人扶根分等也。始不可疑之。

五識

問。依身禪已上。起初禪三識之時。可不由尋伺相應意識引。起三識率爾心義耶。此義者。他地法難起。初起率爾心之時。何不由下尋伺耶。是以疏云。初五識。必尋伺引(云云)初五識者。非率爾心耶。若依之爾者。餘卷本疏云。除率爾心餘心。由尋伺引(云云)明知。率爾心。不由尋伺意識耶。
答。在禪已上。起三識之時。初五心皆由尋伺引。初五識尋伺引者。是也。後時已串習位。強勝境若來。雖不由尋伺。忽起率爾心。餘四心必由尋伺引。後位已去非尋伺心引此亦得唯率爾心等流心等即不許爾者。是也。唯率爾心者。非尋伺心之所引。唯率爾也為言等流心等即不許爾者。返非尋伺心引此亦得之義也。後四心必由尋伺。故非云不尋伺意識所引為言。若爾初五識者。非指率爾心。未自在位。五心。皆由尋伺云也。第七卷疏除率爾心者。久起後時。除率爾。餘四心。由尋伺云也。何舉二文。為相違耶。
尋云。若爾。今疏釋。同第七卷疏初釋若云爾者。彼釋不見許初五識。五心皆由尋伺。又或除率爾心等(云云)率爾心外。安等言。非等流心耶。
答。彼疏初釋云。顯彼五識或除率爾。等定由尋伺意識引故。方可云云)或除率爾心者。舉後位已去。四心定由尋伺也。等言等初五心。皆由尋伺也。或言對初起也。仍同今疏(至第七卷。可料簡之。)

無記五識

問。正義意。可許八地已上。有無五識耶。疏云。八地已去。或時亦有無五識云云)付之五識三性。必隨意識能引。八地已上。第六常無漏也。所引五識。豈無記耶。
答。邑法師釋疏文云。此約率爾五識云云)今按其意。未轉依位率爾心。無記也。如云未轉依率爾墮心無記故也。八地已上五識。猶是未轉也。率爾心定無記。但五識三性隨意識能引者。據染淨心初起論之。故燈云。論言五識。由意識引。成染者。據初起說文。初起者染淨心初起也。意識染淨心。其性自定了。引五識令成不善性也。非云率爾等心。由意識引。
尋云。疏下卷釋成事智無間緣。多唯善性。有通無記云云)以知。無記者。非率爾心也。答。

所成惠

問。五識思所成慧耶。者。五識行相粗淺。不緣所詮義。何云思慧耶。是以三惠章云。思慧唯取意識俱慧。五非伴類。行相淺故(云云)若由之爾者。今疏云。為彼所引。亦通所成(云云
答。於思二慧。有自性有伴類。若論自性。俱唯取意識相應慧。不通五識也。若於伴類。不論思行有無。但意識聞四二慧所引故。名聞所成者。亦通五識也。故疏云。論其五識思於義。自性即無。為彼所引。亦通所成乃至。所成之言。義寬遍也(云云)但於伴類者。思二惠相對。論行相有無者。聞慧粗緣教故五識在之。思慧深緣所詮義。故五識無之。三慧章又此意也。不違(已上愚推。)
三慧章云。聞慧唯取意識相應惠性。所引伴類。亦通五識相應慧性。思慧唯取意識俱惠。五非伴類。行相淺故(云云

心所相應

頌云。此心所遍行別境煩惱隨煩惱不定文。
論云。此六轉識。總與六位心所相應。謂遍行等(云云

六位心所

遍行有五(一切心中定可得故。)別境亦五(別境。而生故。)一。(唯善心中可生故。)煩惱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隨煩惱十(煩惱等流性故。)不定四(於染等。皆不定故。)
如是六位合五一(云云

心所得名

論云。恒依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云云)(疏有多釋解之。)

心心所總別二相

論云。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事。得心所名如畫師。資作摸填彩(云云)疏云。師謂博士。資謂弟子。如師作摸畫形況已弟子填釆。釆於摸填不離摸故。如取總相。著釆色時。令媚好如亦相。心心所法取境亦爾。
下文云。王唯取總。一懸大領也。今唯知縣之總事。懸丞少領也。稟命明府雖為副貳取總相。已後取一切別相。自餘懸尉。亦取各別之相。
縣令心王縣丞作意縣尉(餘諸心所
縣者。部內一部也。縣三品官。令者唯知縣總事。尉者唯知總隨一事。丞者守令之命。攝行諸事。令喻心王。丞喻作意。尉喻餘心所

總別二相

問。一聚相應心心所法。緣一境時。心王唯取總相心所兼取別相云云)爾者總相分外。可有別相分耶。兩方。者。心所見分。緣一境之時。總別二相分。各別者。豈見分前。有二影像耶。若夫隨相分。見分又各別者。別相見分。對心王。闕所緣義。豈不相違瑜伽耶。加之別相分。牒然而者。心王何不緣之耶。若依之爾者。總相既有別相分。別相何不爾耶。況別相者。有法歟。無法歟。若云無法者。既法上別相也。豈無體法耶。若云有法者。何無別影像耶。
答。總相分之外。不可有別相分。凡一聚相應心心所法。向一青境之時。各變一青色相分。是名總相。於此總相。諸心所各寄自行相。取別別義相。所謂取順違等相思取正因等也。今此別相總相之上別義。更無別相分也。故樞要云。相者。義也。非體非相(云云)准之別相相者。義相相非狀也。但別相總相無別體。故非有法有法上別義。非都無法所緣非緣故非有體也(已上略記意。如別問答也。)

別相

問。作意心所。可取別相耶。兩方。若取者。諸心所所取別相。各別也。作意何獨取別相耶。就中各別行相前。所取別相別相也。作意心所。取別相者。豈一時行相耶。況親取餘心所所取別相者。違唯識親緣所變故。若以彼為本質者。不背諸相應法所杖質不相緣故之理耶。是以大師釋云。非此作意能取。諸心心所所取境也等(云云)若由之爾者。論中引本論作意了此所未相文。即諸心所所取別相云云)疏云。作意一法。獨能取別相云云
答。作意心所。引諸心心所。令趣境。如云於所緣境引為業。述心等取境由作意故也。自不取彼各各所緣者。何引心心所。令趣其境。耶。例如五根取境門故。即與識境。是以見本疏解釋云。由作意能令心心取境功力勝故此總取多法別相也(云云)但雖取別相。不備各別行相也。只以一引心行相。取諸別相也。以彼所取別相。望自行相之時。名一別相。即顯揚論應識相。是其作意別相也。准是主故但說引心之理。雖舉實通心所。順同諸心所行相。引彼令趣各各所緣之時。作意所取境上。取多別義也。引受令趣順違境之時。同領納行相行相故。以其所取。名順違等。餘心所所取。亦以如是。其以總引心行相。名一行相。以總別相。亦名一應識相。應者。順也。同也。應順心心所行相也。非親取所緣。又非彼為本質也。次至別抄釋者。作意前為一別相。故云非此作意能取心心所所取境也歟。又直不取餘心所別相故。云爾也。
尋云。作意心心所取境故。取別相者。心所心心所觸境。豈取餘心所別相耶。
今云觸境為性者。令心心所總相境云事也。故不取別相為業者。引心心所。令趣總別二相各各境故。取別相也。

所緣不同

問。論中明別境心所。出所等四境。爾者總別二相中何。兩方。若別相者。於等。立別境稱。緣所等別別境。彼境若別相一切心所別相。皆各別也。皆可立別境名。何唯於等五。立此名耶。依之義燈中。釋所緣文。以體事名事(云云)若非總相者。何云體事耶。若由之爾者。見論文。上列遍行心所所取別相了。欲亦能了可樂事乃至定慧亦了德失等相(云云)明知。所別相云事。
答。所同緣一境。是名總相。而所等境。等心所各各所緣也。豈是總相耶。不如青等心心所。同變其境。但雖別相。從所依體事。亦是總相也。依之可云。外論其義。所義相也。故論名欲別相。以義從體。又體事也。故頌云。所緣不同也。若爾者。云總相別相。可有二門。其中所緣不同者。正依總相義門。釋別境名言。仍燈以體事為正也。若爾。餘心所例難不來(此事尚可問答。如別記。)

四一切

一切性瑜伽云。一切處。疏云。三性處。皆得起故(云云))
一切地(有二說。一云三界九地。二云有尋有伺等三地。後解為正。餘位心所。於九地論之。)
一切時(謂或一切心。皆有或無始不斷。或緣一切境。故總言時。(云云))
一切俱(瑜伽云。一切耶。疏釋謂。定俱生故(云云))
尋云。前三外。何說俱一切耶。不通時義故。
答。俱一切類並生。觸生時。餘四必俱起等也。

六位心所論具不事

論云。五中遍行四一切別境有初二一切。善一。謂一切時地。染四皆無。不定一。謂一切性云云

論第五卷同學鈔第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