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六卷同學第一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自性善
入佛
且就有體
境亦同此
我法假實
慚愧俱起
餘惑不然
三念住亦爾
且約彰顯
若爾即三念住
不害假實
無足精進
此應復待餘
不放逸俱起
無癡

論第六卷同學第一


自性善

問。薩婆多意。以無癡善根。可立自性善耶。答。可立自性善也。進云。撲揚大師釋此事云。非自性善云云)付之。依撲揚定判俱舍論說。明四種善之中。自性慚愧云云)根者無貪三善根也。依之釋論光記中以三善根慚愧。為自性善判。非唯俱舍說。理顯宗之文。亦以同之。若爾者。非自性善解釋。似背彼宗性相。如何可承耶。
答。如自本答申。薩婆多意。以無癡善根。可立自性善也。本頌釋論之說分明之上。光法師定判敢不可疑滯。但於撲揚釋者。凡見解釋之起。有宗意。大善地法十法無癡善根故述之意者。彼無癡為體。云非別有體性。而彼宗所立七十五法中。心所有法六類。併立有別體性之法。故除無癡限。唯十法云也。彼無癡為性非自性善所以唯十之文。其旨炳然也。此文非撲揚私釋。無癡善根為性故。前已說在大地法中。不重說為大善地法天親定判也。若爾撲揚解釋。能叶有宗義歟。
五境章云補闕。且善或立為四。謂自性相應等起勝義自性善者。若薩波多師。以無貪嗔及癡慚愧為體。大乘以善一為體(云云
(或本留癡字。無貪嗔及漸愧(云云)以此本可為難也。)

入佛

問。本疏中。釋信心所。引對法論文。樂欲所依為業文。爾者可通一切信心所耶。答。可有二意也。進云。本疏中。約入佛法初首為論(云云)付之。出世境上先信忍。以之為因。樂欲。設未入佛之先。設已入佛之後。一切用。未過此分齊對法樂欲所依為業之文。何限佛法初首耶。況今論樂為業之文。限初首信。對法同彼。廣可通一切用耶。所釋且難思。如何可消耶。
答。於此義粗異說。此故雖出申二心。且任本所釋。對法樂欲所依為業文。說入佛法初首信也。非本疏此意。餘處此說發起所因之釋。其意一同也。是以彼論餘卷說。述依八斷行修習神足。信為欲依(云云)意云。信心所四神足中欲神足依也。八斷行中為欲斷行因也。神足斷行功德。非汎爾異生分。說已入佛法信云事。敢以異義。而同卷中。以八斷行配釋加行攝受‧繼屬‧對治四種之時。欲‧信‧精進三法。初加行攝之(云云)非說後後信云事。又以明也。若爾遍善正義所許。一切善心雖非信心所。佛法初首信心堅固。頗超餘善心初發心住殊開十信。蓋以此謂歟。所以諸教中。以今此偏增相為規模。顯信用。非謂云爾故餘善心用。今論樂為業之說。還同對法心。何處相違可為疑耶。
尋云。今論文說初首信云不可然。本疏意。以彼論第卷。得第一卷心。釋入佛法初者見。今文不見同彼說耶是一次第卷說神足修習之旨。限初首信云事可爾。何以之為量。第一卷說。不說餘信得心耶是二。次大乘心。說信非遍用。如理師迴趣境(作意心所)義。可有理既不周難耶是三。
答。聖教施設甚有善巧。何混為難。此則為勸迷情發心。說勝信用。令生信向也。如初能變識盡熏習。顯過失尤重之義。我愛執藏分位。雖染淨替。足為相例。然而樂欲所依義通一切信。故不同眾賢迴趣境相。次今論說亦限初首云事。顯揚五業。同此論說(對治不信同彼論治障。樂為業文。指餘四種。)遂述二論心。即是論中堅固信也(云云)此則同攝大乘論清淨增上堅固心。勝進菩薩初修三大劫說也。況下文約入佛法初首為論。若言一切信業。顯揚五業中。除第二菩提因(云云)具說五種業。教限初首信云事。亦以明也。又云初首為論。判若言論。二門。俱通唯識‧顯揚‧對法文見。
又案云。唯識‧顯揚‧對法第一。文言無簡。可通一切用也。但約入佛法初首為論者。如是廣信用。對法第十約入佛法初首為論。說信為欲依為言。以廣定信用。會狹文也。此則恐迷者依彼說云信心用。唯限入佛法初首。儲此通也。
難云。本疏文起盡不見爾(准前可難之。是一。)對法鈔。釋第一卷說。此說發起所因(云云)是二。
答。對法抄顯信心所為所因。直非約入佛法初首為論心歟。次本疏釋者且就有體
問。對法論中信心所。謂於實有體起忍可行信云云)爾者可通有無諸法耶。答。燈云。且就有體文。唯可限有法也。付之。忍可信廣有無諸法對法論心。何不無法信。就中今論一信實有。未限有體法。彼論謂於實有體文。何不通無法耶。依之彼論鈔中。若諦非諦。諸法之中。皆信忍可。名信有體文。本疏顯揚‧對法五蘊論等雖文同此之釋。亦以同也。爾者淄洲定判師資相違。如何可承耶。
答。正披對法論現文。尋忍可信所緣。總標文列信者於有體能。唯限有法闕無無法。別釋判謂於實有體起忍可行信。限有體實有之旨明也。既異今論一信實有謂於諸法事理深信忍故之文。如何難二論其心同。若夫謂於實有體說。尚兼無法者。一向有體能詮如何可呼耶。是以大師彼鈔中。此中且據三殊勝境。顯信所緣。於無法中。實亦生云云義燈且就有體不說唯言之釋。資大師解釋意也。但至被出難對法鈔上文者。案彼文始終引此論三種信。配釋對法說之時。唯識所說。通諦非諦諸法忍可信。此論亦名信有體云也。直非顯彼論心。如何可相違耶。若如疑難者。鈔段之內。豈不招前後相違之妨耶。本疏雖文同此之釋。付列三種信大旨。同諸論說。未越義燈。略標同此之心。仍且就有體定判無過歟。可答申也。
菩提院問答云。信心所。四論說。所述多重。所謂顯揚‧對法有體五蘊雖兼指去來無法。是猶法。不通虛空等非諦法。所說言廣通有無法。苞諦非諦。義燈前後文。其意在之。何亂諸教意趣。令通對法文於無法耶。

境亦同此

問。五蘊論中。釋信心所云。謂於果諸諦寶中(云云)為同今論實有所緣。將如何。
答。燈中境亦同此(云云)意顯也。付之。今論中以有無諸法俱為信所緣。而五蘊論果諸諦偏限有法見。如何云彼此同耶。況對法論顯揚之說。與此論異也。五蘊與彼同定可云與此論異如何可被曾耶。
答。五蘊論謂於果諸諦寶文。諸諦言甚寬。包四諦二諦。不爾直可云四諦寶中。無由安諸言。由斯從寬不諦故之定判。深存此旨。而於二諦四重。其中世間世俗是瓶軍林我有無法也。同今有無事理。俱名實有信。若爾者義燈境亦同此乃至總是此論事理也之釋。深捈二論意趣者也。
問。講匠所答。猶似有相違。見釋論文。業者三業。果者預流四果。諦者四諦文。如何違釋論云諦言兼二諦耶。次演祕不諦故之釋。還又似講答相違義意。朋古師義。難本疏釋。此論意。信四諦體實。同五蘊諦實之說判見。撲揚廣破此義了。如何說云四諦真理因果理。此從寬不諦。故於理妨(云云)此論意。限四諦之處。雖破之。五蘊不通無法云義。不破之見。不爾者。五蘊既說諦言。如何云不諦故耶。
答。護法論主心。雖不違一代四依諸教。取分所依憑。遠大聖慈尊說。近守無著天親所判。而說三種信境。在對法‧撲揚‧五蘊三論。其中對法‧顯揚之說唯限有體法。五蘊若不通無法。今論說以何為典據耶。但廣五蘊論是安惠菩薩造也。今燈意依護法意消天親本論。於安惠釋不可必依憑。依之宗家釋中明五蘊名義。判百法性相之處。未引彼論釋。計之不依用之意歟。不爾何一處。不引之耶。次義所引古師義。以對法量。唯識說同彼限四諦實有云也(本疏此心見)義剩引五蘊文。同對法說。撲揚廣破之成唯識說通無法之旨。不諦故者。不云四諦。云事也。非嫌俗諦義意。本自云四諦實有。故返彼云不諦故也。此則述唯識意。如何關五蘊說。此論總談五蘊別列亦不相違者。釋五蘊對法唯識之旨心也。總談別列雖異。五蘊文不違唯識。諸諦言兼二諦。通有無諸法故也(以問答為模。聊加潤色了。)

我法假實

問。我法二執為是實有法。將如何。答。云假實不定。或云唯假二意可有也。兩方不明。若法者。我法二執煩惱惡見。而五見為體。熟無體。故是可假法。依之瑜伽論中。明六煩惱假實五見世俗有也(云云)加之義燈上文。任本論說。執依別境慧。說為世俗有文。文理既分明也。誰立我法實有義耶。若依之爾者。今義燈中。問慚愧若非實有者。執本後可非實有執若假者。問難豈非立已成耶。隨答之。同一慧不別立。約義用別故是實(云云)問答意明許。實有之義見。如何可被成耶。
答。假實。學者粗異義。所以前重雖及二答義。假非實可云也。凡我法二執。是惡慧二箇義用。執體名法。執用稱我離別境慧。全有體性。如云我法二見用雖有別。而不相違。同一慧。隨百法中。別開立不正見。專同妄念等。其體假可云。強稱之。法。百法假實頗難辨。依之見論文。瑜伽論說。六煩惱中。見世俗有。即慧分故。餘是實有。別有性故(云云)執依別境慧說為世俗有之釋。寧非瑜伽唯識之意耶。況非淄洲獨述此意。大師定判亦以同之(執章百法玄贊對法鈔等也。)但至今義燈釋者。見文起盡。頗異疑難意趣。所謂判同一慧不別立。約義用別故是實。百法中。不立別為由。成其體實。豈我法二見相耶。述慚愧同體既別妄念等故應假。假有之旨。甚以明也。此則以慚愧二心所。對本後二智。辨假實不同。全以不可關實有義。然於問詞。聊似有疑。可有旁心。問。起自非。何強為量。就中於正義意一體義分法中。有假實類不同。我法二執及本後二智是也。而慚愧以差恥為體云師心。返難正義云。若以差恥為體故難我慚愧成。假法可違瑜伽者。汝正義意。本後二智慧成之。寧非實耶。汝既雖依他成。有假實不同。我法假。二智實者我所慚愧二法。何假非實云也。舉假實二法。儲與奪難。非顯實有之旨。不爾者實有之義。何典藉所定。舉為疑問耶。
一慧既別立等者。二智同依慧立之。百法立不立不同故。執。假也。本後實有也為言。不爾者同字頗似無用。能能可思之。
私尋云。我法二執。為有實煩惱所知所依。若我法二執唯假者。豈法以假法所依耶。依之見論下卷文。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伽耶見。而為上首云云)(明所知文同之)既以我法二執所依。明諸煩惱起旨。知實有為諸煩惱所知所依云事。

慚愧俱起

問。正義意。可許有慚二法俱起之時耶。答。不爾也。付之。慚崇重賢善。愧輕拒暴惡。所緣善惡別也。何必俱起耶。依之瑜伽論中。有慚現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慚文如何。
答。遍善者。正義所許。除輕安心所。必遍善心。所以慚愧俱起也。不爾者違瑜伽說。但慚崇重愧輕拒者。此明能行相。非是境界善惡。故論云。善心起時。隨緣何境。皆有崇重善及輕拒惡義。故慚與愧俱遍善心所緣無別文。況此難者。都成六許二法俱起。被題不俱起耶。似前後相違。但於瑜伽者。燈師以二心消此說。彼據別義。或隨增說是也。初釋意者。他起愧。出家受戒人。於自處羞非必強勝。今此劣慚無成唯起愧之念。說非有愧者必定有慚。實劣慚起之故。不違遍善文為言。故燈云。若於他處羞愧之時。未必生慚。以顧自劣故(云云)後釋意者。增相不生慚之義。云非有愧者必定有慚。假不可說有慚愧不俱起之時。不如愧增慚。故致此說為言重意初釋說慚愧俱起文許會之。第二釋遮俱增相起之。不嫌勝劣俱起何為遍善之違文云也。
燈有或本不同。或隨增說(現行摺本。)據隨增說是也。後本意。其意顯也。但對彼據別義。作隨增本釋見。現行本似好。況遮增勝俱起全以非希奇。強不及云彼據別義歟(已上愚者私略也。)

餘惑不然

問。除三不善根斷餘惑之時。可有通別對治耶。答。除三不善根煩惱必有通對治。別對治有無不定也。兩方。若具者。疏中以不善根惡勝故。須二對治。餘惑不然(云云)既云餘惑不然明知。餘惑全無別對治云事。若依之不具者。信對治不信慚愧二法對治無慚無愧。豈非別對治耶。掉舉惛沈懈怠放逸等亦具通別對治耶。加之對慢立不慢。翻疑立不疑。誰不為別對治耶。如何。
答。如前重答申。於餘惑有無不定也。不如貪嗔疑必有二對治。但於餘惑不然之釋者。見疏始終。斷彼三時對治乃至。以不善根惡勝故。須二對治。餘惑不然(云云)翻三不善根必有二對治之餘惑不然者。即顯餘惑不必有。是有無不定也。何況勘疏餘本。餘惑之惑字作或。若依此本。或者不定義。除三不善根。餘或不然。不具二對治云也。次不慢不疑等非別體對治。何出之為難耶(已上問答詞也。)
尋云。汎爾非判別治用否。無癡必應別有其最要也。若餘煩惱中。有須通別治之法。其故難成。如何。
答。論有委曲。故論云。以貪嗔癡六識相應(簡疑等煩惱)正煩惱攝(簡不信等)惡勝故(正釋根義)立不善根。斷彼必由通別對治。通唯善慧。別即三根無癡必應別有文。其不善根。須通別對治故。如貪嗔二法。成有別體也故疏云。如貪嗔二故。必別有無癡。以不善根惡勝故。須二對治。餘惑不然。因緣無癡慧定有體云云)況無別體煩惱通別治在之。可有其疑。不信牛舉等別體心所。即三不善根類也。何為疑耶。以善一為別治故。不慢不疑更非相例。

三念住亦爾

問。無癡善根。以為體云師意。會本大悲非根攝文。論從嗔說為非云云)正義如何難之耶。答。疏云。若爾即三念住等亦爾文。問爾也。三念住嗔分。應非所攝難也。付之。二十二根攝不攝。念住大悲不同。所難暫可然。而瑜伽論中。二法同說非所攝。疑難豈非立已成耶。
答。乍見文勢。似疑可然。所以唐土師。勞困現文。或關文誤。或讓餘卷說。然而退案疏意。專有深意趣。決擇分中。於諸相隨好十力無畏功德。述二十二根相攝中。判三念住其體無貪嗔非所攝。大悲無癡所攝非所攝二法所攝之義。一雙無替。而前師意。立無癡為體邪宗之日。大悲嗔分說非根攝。實所攝。念住所說。非根攝判。所以正義難之。大悲所攝義。從嗔分說。實所攝者。念住所攝。從嗔說。實所攝可云。如何徒立邪義。令參差聖言耶為言。念住亦用嗔為體應同大悲所攝撲揚定判此意也。
問。先師答此難云。不爾大悲乃至非實理文(云云)准之存大悲所攝。念住所攝。致問答見。次大悲無癡為體。其體通根非根。故會從嗔說實所攝。三念住為體無貪嗔。同非所攝。故如文非所攝不云從嗔說。前師申如何。
答。不爾大悲等者。同說非所攝。其義參差有何過。所以何者。大悲四無量中悲唯以嗔為體。非所攝。所以致從嗔說云會釋念住不爾。慧根攝故。致略說為言。次前師意。非一相會通。但不如正無癡有別體。二法所攝義一同。無由立無癡慧。為體義。不可言替二法根義為言。
於此義異說區也。義問答云不爾大悲以下文猶以難。尚可尋之。可有別義歟。
別尋云。瑜伽三念住無貪三善根為體文。若爾前師何限大悲。致從嗔說云會釋耶。
答。三念住無癡為體云事。教無其說。道理又非分明。可疑解釋。何為量。但進彼釋。可為疑難(如別帖記之。)

且約影顯

問。無癡為體師意。存三念住慧根所攝之義。會本論非所攝文。且約影顯。非實理文(云云)爾者影顯意。撲揚大師如何釋給耶。答。舉佛餘德依慧根收。顯此念住其理亦爾也(云云)付之。披本疏文尋影顯意。大悲嗔故不所攝。念住依慧故所攝也。述畢。且約影顯。非實理文文。文相明大悲念住相對明其影顯見。依之開元寺法師。釋疏文此。撲揚定判不葉本疏文相耶。
答。無癡為體師意。依對法意。判念住依慧故所攝。而瑜伽三念住所攝成相違。故彼論舉佛餘功德慧根所攝。顯念住亦爾。非實理文會也。若如疑難者。大悲所攝者瑜伽說。念住慧根所攝者對法文也。豈各別論藏相對略說哉。撲揚解釋善捈疏主實意。無過可答申也。

若爾即三念住

問。正義意。可許三念住為體耶。答。自性不取慧也。兩方不明。若以為體者。大師餘處約佛果功德分別福智之時。三念住云云)若為體者何不云智莊嚴耶。若依之此者。對法論中。即諸如來不共念住。若定若慧文。況正義難前師云。若爾即三念住等亦爾(云云)兩方不明如何。
答。先三念住者。一者諸弟子眾生恭敬不生歡喜。是無貪也。二者於不恭敬不生憂戚。是嗔也。三者一類恭敬一類不爾。於此不生歡戚。是合無貪嗔也。故瑜伽論中。三念住無貪嗔為體。非所攝(云云)或准彼論抄。第三念住。以無癡為體也。明知。三念住自性體非慧也。但對法文者。勘彼論始終。諸相隨好十力無畏三念住一切功德。皆在若定若慧文。豈悉以為體耶。而披玄贊解釋。於十力出五種體。最勝引發真實相應眷屬是也。其中若定若慧文。是引出體也。准知。三念住出成是引出體也。非出自性體矣(已上問答也。)

三念住

一者。緣順境不生歡喜念住
二者緣違境不生憂戚念住
三者緣順違境不生歡戚念住
見此體性異說瑜伽無貪嗔是一。是一對法論以無貪嗔‧大捨‧定‧慧五法為體慧攝文是二。俱舍論此三皆同念為體文。是三并瑜伽鈔(加無癡)釋。四箇異說歟。又第三俱句。依喻伽合無貪嗔。依對法大捨也。准略纂無癡歟。

不害假實

問。無癡善根為體云師意。不害心所為許實有。將如何。答。可云假法也。兩方。若實者三世俗有餘皆是實源出五分誠說。設前師意。何致相違慈氏定判耶。是以正義難此義。不害等應非物文。若彼師許實有者。何為例難耶。若依之假者。本疏中答。不害體即嗔應非假有之。問。世俗有言通假實故。如種子世俗有即是實故文。若第一不許法者。述世俗有言通實。何為爾者二邊不明。如何可被定耶。
答。彼師意。可云不害假有也。瑜伽心所假實。問。是諸善法。幾世俗有。幾物有。答三世俗有。謂不放逸捨及不害乃至不害即是嗔分故。無別物。誰乍見此說。立不害實有義是一。正義難此師有難之中。以後為至極其後難者。又無癡無別自性不害等。應非物是也。若存不害實有者。無喻不成失耶是二。況不害實有義者。異說立破。猶如無癡。既無其諍。知無立實有義人云事是三。但至本疏釋者。彼師意。無癡為體。大悲二十二根所攝判。正義難之。若爾即三世俗有文。如何通文。瑜伽捨‧不放逸不害三種云世俗有。無別體判如汝所言者。可云四世俗有。三世俗有文如何通為言。答之。實有者。體即慧故(云云)心云。體即慧不同行不放逸所成。故此實有也(三世俗有文。彼師承伏立不害假有之義云事。又分明也。)正義重難云。不害體即應作假有文。體即一法。同彼無癡不害若爾此可實有。豈不違瑜伽耶為言。前師答云。世俗有言通假實故。如種子世俗有即是實故。三是世俗。皆是假有文。意詰不害實有云。例難。不能救不害假有本義。世俗有言非必詮假有種子世俗有。是實有故。三世俗有文說三皆是假有耶。不害無癡。是實有故為言重意。三世俗有文。雖存詮假有。依對法決擇為體說。無思慮無癡體義立時蒙正不害相例難畢。極難不通故。非本所許。述不害實有之義也。不知落立所依相教立義。難勢重來之時。仰天失所宗儲轉救不始于今事也。何強為難耶。
難云。弘經廣惠不顧眼前相例大義。還失所宗哉。立不害實有義日。全無巨害者乎。設雖存假有義。本疏料簡頗不叶文。三是世俗皆是假有文。不害假有之旨明也。
對法論一云。不放逸者○是故依此四法立○不害者。善根一分悲愍為體。不損惱為業。當知不害不離嗔故亦是假((云云間文者捨。不判假實不放逸故。不述之歟。)
私云。祕云。此師以後對法為正文。此師以對法為規模立宗義見。而不害假有之旨。對法文分明也。背此云實有耶。不害實有之義。恐不知源歟(此潤色甚可祕之。)但疏文可。問答假有難。古往立此義。雖末學可依信。疏文甚不符合。為成假義云世俗有言通實。何為耶。又述不害假有許。如何被遣例難耶。次不顧眼前例難者。似義勢可然。如是邪謬。幾強勿詰問矣(以上愚案也可問明師矣。)

無足精進

問。定姓二乘無學人有無精進耶。答。可有也。付之。趣寂二乘自調自度。無利樂他之義。佛種故。不願求無上菩提。旁思之不可有無足精進。是以論述。二乘無學精進。欣大菩提故(云云)限不定姓見。爾者大師定判不明。如何。
答。疏云。趣寂二乘利樂他。即波羅蜜多者。略故不說文。雖趣寂人。波羅蜜多聲聞利樂義。故猶有無精進云也。
難云。定姓二乘有無精進釋程。可通一切。若所釋者。非廣惠精進耶。依之祕所引人義云。理實無漏觀。令增明。亦名無足(文。顯幽抄義選抄同之。)等。此義通一切定姓不足。似疏釋勝。如何。
忠安記云。雖定姓人。而發相似菩提心云云)准之欣大菩提故文兼定姓。疏主何不作此釋耶。
答。略纂釋雖復發心勤行精進不能得阿耨菩提文。三釋之中。第二釋定姓二乘也(云云)既發菩提心。可有利樂他之義。不爾者。發心何為。准之宗家可有二心歟。

此應復待餘

問。正理論師意。精進三根防修用。待不放逸心所在之(云云)爾者論主如何難之耶。答。論破此義云。此應復待餘。便有無窮失文。意云。四法防修用待不放逸力者不放逸防修用。亦可依餘法力云也。付之。心心所作用分齊。設精進三根防修用不放逸不放逸何待餘法力大乘心作意心所驚覺心心所作意驚覺待餘。信心所令淨。信又待能淨法眾賢論師致此返難者。論主何可避耶。
答。於精進三根四法。有通別二用。無著恚‧解‧策錄。是四法別用也。限自不通他。於所斷修防修之用。是亙四法總用也。此外立不放逸。有何用耶。不知此旨。四法防修用待不放逸判故。若爾者不放逸防修用可待餘法。豈無無窮過為方。驚覺本非心作用。淨能無通餘法。二箇心所何重待餘法力耶。無過可答申也。
難云。疏云。外人答曰。彼四法無力。不能防修。要待此中別不逸。令其四法有防修之用。故不以四法為防修體。故知不放逸也文。准之。彼師意。四法上都無防修用見。四法能防修法。付無窮失。甚似自由。如何。
答。彼師雖存此旨。論主破不許之。故論云。汝防修用。其相云何乃至如是推尋不放逸用。離無貪等既不可得。故不放逸無別體(云云

不放逸俱起

問。正義意捨‧不放逸二心所。何許一念俱起耶。答。可一念俱起也。付之勘論文。由不放逸先除雜染。捨復令寂靜而住文。不放逸前念後生見。況本疏中。依諸論意。不放逸無間道解脫道云云)既替前後二念。復無間解脫二道。如何一念之中。許俱起之義耶。
答。遍善者。出瑜伽誠說。護法盛翫之。是以善心起位。必離掉舉囂動。亦備防修勝用。二法一念時也。但於論文者。本疏釋諸論意出二意。一云。此前後時別起勝用(云云)心云。無間道位。不放逸防修用增起。非無捨。解脫道寂靜相增勝。兼起劣防修。付勝用配判二道。不遮劣用。二云。二法互起勝用。雖無前後。不放逸先除雜染捨後可寂靜住。義前後配屬二道。非不俱起云也。對法鈔中。同今疏有二意。故任解釋。論文無相違可答申也。
問。疏文相違二釋歟。若爾者有正否耶。答。任諸師釋相違二釋也。於中忠安所引和上并青丘太賢師。初釋難善義。存第二釋。注論中。出疏初釋。不載第二釋。若存初釋歟。依太鈔。二釋俱好勝劣(云云)初義甚以疏謬。疏不遮有劣用。故註家意又無謂。第二有何違妨耶。太鈔釋專可依用歟。
今案相違二釋。二義教相違。初釋付前後起勝用之位釋之。後釋付俱時勝用儲會釋也。云此前後時別起勝用。結依此二用互增之時說其相也。其意見。
問。何故違先德末學立異義耶。答。此難尤可傷。但至此私略。太思一道理。若疏文相違釋者。初釋豈不許二用俱增時耶。後釋寧不許前後起勝用耶。此難難遁。故竊述愚懷耳。
問。對法鈔三意見。初二義。此疏二釋。逆次作之。第三義其意如何。答。正文云。或復此說。捨除雜染能故(云云)案其意。付此前後時別起勝用之義。復有二義。初義如常。次釋無間道位。劣捨。以除雜染相生。非不容雜染義云也。不容雜染解脫道相故。設雖心所無間道位與不逸時起先除雜染用起之為言。准之。解脫道位所起不放逸。不容雜染想也。文言雖不委。若此意歟。此釋無間解脫相為本。習二箇心所俱起歟。

無癡

問。四無量中。無量可與無癡善根俱起耶。答。爾也。兩方不明。若俱起者。大師處中。非無癡俱判給。不俱起見。若依之不俱起者。無癡善根一切善心定。若無量善心無癡善根。何成遍善之義耶。
答。一邊疑難。定散漏無漏善心皆可許有無善根也。但於玄贊釋者。辨四無量四大無量差別。出四不同中。此依體性差別意也第四義。四大無量無癡二法為體。四無量唯以嗔為體。依此義云非俱無癡俱。不遮俱起也(四無量義私記意也。)或四大無量唯在佛果。除諸無明故。云并無癡俱。四無量凡聖。未除無明。故云非。無癡俱也。不云非與無癡俱矣(決擇記意也。)
義意。此位以未除無明云俱。正云非與無量俱起歟。
玄贊云。與大慈大悲大喜大差別者。彼唯實觀所起。緣三界生。并無癡俱。此通假實。通凡聖起。不定。非無癡俱(云云
(寫本云)

三善根慚愧五也

四種善自性善等心所)相應善相應心所)等起(善不相應等)勝義善無為法
小乘七十五法色法五根五境無表色心法心王心所有法六類(四四種者。)
大地法遍行別境五)大善地法十(等十。除無癡。以為體故)煩惱地法六(無明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
不善地法二(無慚無愧煩惱地法十(忿等十)不定地法八(尋。伺。睡眠惡作。貪。嗔。慢。疑。不入五地故名不定地法。)
不相應行法四(得。二非得。三同分。四無想果。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命。八生。九住。十異。一滅名身三句身。文身。)
無為法三(虛空擇滅非擇滅。)

論第六卷同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