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七卷同學鈔第四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四緣義上
等流
遠望當現
五趣名言
四分能熏
非彼自種子
故知現起六七
要生第四禪
十王華報
不異前受
三地菩薩
復有清淨世界
不定
初往土
究竟天攝
漸悟自在欲界繫
中陰經
當舊大品
經不說彼
欲界生得無間上界方便善歟
鄰彼勝心
得定生九
無色界生得無間欲界不善心歟
前師解好
雖知趣疾

論第七卷同學鈔第四

四緣義上
等流

問。本疏中。釋此等流論文。有解(云云)爾者以何等釋。為解耶。答。師消本疏文。解釋非一。雖然且准撲揚大師所釋。一者種子前後類相生者。初解。二者種現行雖復時亦等流者。後解也。付之。依撲揚所釋。案本疏前後。初云。一者二者。總列類。俱為等流因果。後述若別解者。第解見。標謂有解。定可指今此二釋。若以一者二者之文。分為解者。若別解者之釋。與第一解。有何差異耶況見本疏下文依第一解者。二種一切種子盡(云云)若以唯類相種子之釋。為第一解者。豈云二種。云盡一切種耶。依之邑法師師。料簡疏文此撲揚解釋不可爾。如何可會耶。
答。正披本疏始末。具案所釋本意。先標此等流謂有解。列一者二者。是為解云事。誰疑之耶。爰知。初釋但限類相生。解等流因果。後釋通種子生現行也。非撲揚獨致此料簡師意多同之。但若別解者之文。本疏自本有或本不同。其中演祕牒若前解者之本。末學誰不依此本耶。仍若別解之本。誤前字作別字歟。就中如理。崇俊等師。牒若前解者之本。或異本載之。以知。指二釋中初釋。云若前解者也。太鈔。義等見若別解者。誤本。一相作釋也。次然約第一等流二種一切種子盡者。第一者。論列四果之中。等流果第一也。故等流一切種子盡云也。非指解等流果解之中第一釋也。依之下文。指初解皆云前解。不云第一解。可知。非指等流中初解也(重可料簡本疏段也)
論云。此等流異熟。士用。增上果。故名一切種文。
疏云。此等流。謂有解。一者種子前後類相生。二者種現行。雖後時亦等流現行是種之同類故。○若別解者。唯前後種相望是等流。○然約第一等流二種一切種子盡。下士用等。隨義於上別立。以俱有為果故。若約後解等流。謂作意種子。望心等法。是士用因作動心等。生故。若約前解等流。即等流種子等。現行法也。令士夫士用果。○增上果亦有二。若前解等流。即除前三果解。皆增上果。若後解等流。種現行等。亦名增上果文。
祕云。疏若前解等者。解等流中。第一釋也。對彼等流二種之義。以辨餘因。下疏准知。疏若初後解等流果者。後解等流。種親現。亦等流果。故取作意種子。望為士用也。疏若後解等流至亦增上者。亦等流果。顯所現。望能種。有二果義文。

遠望當現

問。牽引因中。名言種子。望當現行。可名實因緣耶。兩方。若名實因緣者。種現相望。因果義。必時也。何以未潤牽引種子。望當現果。有因緣義耶。是以見論文。云及起類現果。定種現時。判俱現和合方成種子。立俱有義。依之見大解釋。望當現行。不許因緣義耶。若依之不名因緣者。既望自果。立牽引因因緣義。寧不對自現行耶。依之大師云引遠自果亦是因緣。淄洲破西明引因對當果非實因緣之義。遠望當現。為牽引文。如何。
答。牽引因望。遠現果。雖假名因緣。非實因果也。一邊難勢。種現因緣。定在時。護法義意。不許異時因緣故。未潤位雖望現行施牽引能。更無現之力。既闕辨體之義。誰為實因緣耶。凡牽引因。有二功能。一者正引當現行義。二者此可生當果之種子兼引類種也。其中望當現行假有因緣義。非實因果。引後念類。是實因緣也。而西明不知類相生實因緣偏云因緣。故燈師破之。遠望當現。為牽引。未潤等種。類相生。亦是此因。教名因緣文。能破文中。有縱奪詞。遠望當現為牽引者。縱之詞也。未潤等種以下。成此因亦有類相生實因緣。顯西明之所闕也。亦是此因者。他性因緣之外。相加之詞也。別鈔相違。此以因緣。名因緣之門也。燈師既許此義邊。更無相違。疏八本釋習氣因緣義。望類種(云云)又十二有支處疏云。識等五支未潤故。望等非因緣云云)(此等文皆付實因緣論之也。)
伽鈔一。釋瑜伽八卷云牽引因種子能生因云。識支生生老死。皆自種是因緣故。云能生因攝(云云)論八云。雖牽引中亦有因緣種。而云果遠親隱故不說(云云)(此等文皆望。當果展轉能生因義故。假云因緣也。此料簡尤可祕之。別義如彼抄也。)

五趣名言

問。論中付因緣體。且欲界五趣名言種子。未蒙行支熏發之前。為其體各別。將如何。若非各別者。善惡果報勝劣如雲泥。能種子。定可各別。是以見燈文。但據總報。定業界地趣異。立為定異文。既於五趣。立定異因。豈無各別名言種耶。是以論中明名言種。諸界地等。功能差別云云)舉界地置等言。豈非等五趣耶。依之師等取五趣云云)若依之爾者。九地中既合立一地。總報第八。何有各別種子耶。彼色界四地。雖三天八天不同。一地名言種非各別。例此可爾。依之立道理云。欲界五趣生名種子。應非別宗九地一地種子所攝種所不攝故因。如離生喜樂地能種子喻。
答。五趣第八名言種子。其體法爾各別也有為諸法功能體性。多法爾種子差別自分。而有情五趣。從無始各別。穢土欲界處皆同。無各別種子者。五趣不增減耶。況三界九地不同。皆法爾差別也。一地之中五趣。准又可知。況五趣總報。既具無雜義。定知。彼此趣生其體實各別云事。諸界地功能差別之文。定可等五趣。其旨片。但於立一地故。可箇種云難者。五趣雖殊。粗細等故。立為一地。粗細雖等。果報勝劣故。能種子法爾差別也。乍立一地。猶表五趣名。若上八地。能種。非各別者。只可名欲界地。何得欲界五趣名耶。色界四地。雖三天八天不同。同是天趣故。總報第八能種子。其體無別。不同欲界一地中。有善惡諸趣歟。於比量者。可有相決定作法云。欲界五趣種子。應定各別。因果隨一攝故。所生云云)(猶可勘餘過。違決過難思歟。)
此量治承二年之比。春日御社十講菩提僧都被用此論義之時作法也。其時及二箇日。有委沙汰。其日記如別紙。
尋云。伽鈔云。此識等種。名言熏習。先雖已熏。未知處。由業招集。當於善惡云云)既云未知處。知。未被行支助之時。功能未定云事。五趣種子法爾異者。何云處未定耶。玄贊同伽鈔。
答。名言種子。其體雖各別。勢力羸劣自生果之力。故云未知處也。蒙行支助之後。生果功能為言。非云其體非各別。
義云。五趣名言種子。其體非各別。既是一地總主也。豈有各別種子耶。凡一界內。四趣有情。互變界。人天往來。鬼畜雜居。所變界。既所隔。能變第八。豈別耶。即共變界。共相種子所生也。能變第八種子五趣別耶。但於果報勝劣故。能種子。可各別云難者。果報勝劣。偏待分熏習之力。方定也。非從無始可生何趣種子法爾定也。故伽鈔云此識等種。名言熏習。先雖已熏。未知處。由業招集。當於善惡果生。玄贊云。識等五趣名言熏習。此五無記。勢力羸劣。不能自生。處未定。要待分熏習方起(云云)既云未知處。云處未定。明知。不蒙業熏發之時。非各別種子云事。造業以去。功能決定故。亦立定異因也。未必法爾各別故立定異因。次於論文者。疏釋此文。諸界地等者。即界地等。功能各別等者。等有漏無漏非色報非報等。種種各別種子云云)釋等言中。不舉五趣。返知。五趣種子。非各別云事。

四分能熏

問。論中付出能熏體。且護法論主意。為許自證分熏種子。將如何。兩方。若熏者。論中明現行因緣。謂七轉識及彼心所所變見(云云)本疏釋之。唯舉三分。不出第四分耶。依之薦福三藏道理。不熏種子云云)若依之爾者。三分既成能熏。第四分何獨不熏種子能熏四義。共不闕耶。依之見餘卷論文。唯七轉識及彼心所勝勢用。而增減者。具此四義。可是能熏云云七轉識言。寧不攝自證分耶。加之立比量云。非業轉識自證應能四分隨一攝故。如餘三分云云
答。於能熏體用分。以自證分為體。見為用。第三分不能自熏種。與力見分。令熏後三分種。分與力。令熏分及本質種也。而第四分非心體。又非用。豈為能熏耶。今論疏文分明也。依之從方師釋云。自證分。是後邊故。沈隱故。不能熏云云分。在自證分前。為能所緣二用。第四分自證分後邊。非自證分取境用。故云後邊也。餘卷論文。雖云唯七轉識。不云四分俱熏何為重難於比量者。隨一攝故之因。隨因。隨宜用之。混用此因者。諸法性相多可亂。以因果隨一攝故之因。成位可有煩惱。以有無二性隨一攝故因。立無性有情可具無漏種子耶。況違論疏文。可有自教相違過也。
尋云。能熏四義中。何義闕耶。
答。闕勝用義。論云。二勝用。生滅勢力盛。能引習氣。乃是能熏云云)第四分能熏勢力用。可云闕勝用之義。
問。轉識賴耶相望。互可成因緣耶(如第二卷問答之。)

非彼自種子

問。付現行種子因緣。且轉識熏自種望賴耶。為有因緣義。將如何(如第二卷問答。)
答。可有二意也。問。若不名因緣者。諸法種子賴耶分。生第八相分。豈非賴耶因緣耶。彼種子生現行之時。轉識自種。雖轉識賴耶轉識因緣。例現行種子之時。亦熏自種望賴耶可為因緣。依之見瑜伽論文。現行種子因緣。依生同滅。熏習阿賴耶識。後後轉識增長云云轉識熏自種。非賴耶因緣者。何云後後轉識轉更增長等耶。依之燈中。今此瑜伽論文。即熏八識義(云云)不限第八。總熏入識種子。與賴耶因緣見。若依之名因緣者。見疏文。非彼自種子可云轉識更與本識互為因緣云云)加之義燈處中。非因緣見。如何。答。轉識熏自種。望賴耶不名因緣也。凡轉識賴耶因緣體望體論之。而轉識熏自緣。既不賴耶體。何名實因緣耶。凡現行種子因緣者。轉識熏第八種子。自彼種子生第八現行。故以轉識體。望賴耶。近種子賴耶。遠成現行第八之因緣轉識種子不生第八現行。寧為現行種子因緣耶。由之瑜伽論轉識賴耶成因緣之義。一於現法中。能長養種子故(云云)是即顯熏彼賴耶種子也。護法等依之。判若本有轉識阿賴耶因緣性也。但至種子生現行例難者。種子生現行位。能熏現行久滅。偏從能持第八。故轉識自種。現行。偏落在第八識故。名種子賴耶也。現行種子時。所熏種子。不偏從第八。亦從能熏。如云初熏習位亦依能熏也。既非偏搏付第八。故不為賴耶因緣也。但生同滅熏習阿賴耶識者。賴耶處。熏第八種義也。即熏八識義燈解釋。熏第八識處之義。釋成也。次至後後轉識轉更增長等文者。燈成其意云。且此意望種子賴耶。為因緣性。言與賴耶因緣性。影顯現持諸熏習令轉識云云)意云。能熏轉識。熏第八種之時。亦熏轉識自種。而瑜伽文。現行轉識。望熏賴耶種耶。雖因緣義。影顯生賴耶現行。持轉識種子。令轉識現行也。此則舉終轉識現行。影顯其現行生起相也。為成因果相續。返顯能熏現行生義也(種子生現行難有承稟事。別紙鈔之。)

故知現起六七

問。付轉識賴耶因緣。且以眼等五識。望第八識。可有現行種子因緣義耶(如第二卷問答。)
兩方。無者。諸法識藏識於法亦爾經文。未簡五識。諸轉識阿賴耶識二緣性論文。廣取諸轉識。何五識賴耶無因義耶。況種子生現行時。七轉識現行。皆以種子賴耶因緣現行種子時。豈限六七能熏耶。加之五識既熏賴耶種子分即第八識所攝也。豈非望賴耶因緣耶。加之前七於八所緣能熏成彼見種故之護法定判。亦於五識有因緣義見。若依之爾者。今疏云故知現起六七與種子本識因緣。餘處述即第八識為六七識所緣故為分熏。明知。五識賴耶無因義云事。答。轉識賴耶因緣。名生諸體。眼等五識。雖熏種子。不熏見分種子。既非生體之種子。故不攝今因緣也。大師解釋。誠分明也。以為證據。言轉識賴耶互為因緣。文言雖總。差唯耶六七轉識賴耶識體也。次於例難者。彼此善異。不限此事。轉識自種有無不同。五識因緣。亦准可成。次於論文。雖云能熏成彼見種故。未云望賴耶因緣豈為難耶。
尋云。五識分。熏五塵本質種。彼既賴耶一具。四分也。定非轉識。若非轉識賴耶因緣者。遂可攝何耶

要生第四禪

問。頓悟菩薩。為生初禪受變易義。將如何。兩方。無生禪受變易義者。八九菩薩。如次成初禪王者。出十地瑜伽說。若不生異熟者。寧為彼處王耶。十王華報。必依地前業。實感六欲四禪等果故。依之見本疏餘處文。釋自在菩薩無漏勝定。受變易之文。勝定者四禪定云云)既云依初二靜慮無漏。以知。受初分段。轉成變易云事。若依之此者本疏中。至第八地身。要生第四禪勝身已。方受殊勝變易身故(云云)既云要生第四禪。豈不嫌初生耶。
答。凡頓悟菩薩。將至第八地之時。要生第四禪。受殊勝分段。轉成變易。更不受初禪劣異熟也。頓悟菩薩勝能。必依最勝身。故第四靜慮見道依地。如云詫最勝見道故。又佛果功德。多依第四靜慮等。皆最勝靜慮故。受變易身。例又可爾。是以疏云至第八地身要生第四禪勝身已方受殊勝變易身故。燈述取最勝身方受變易。若強許生初禪。有何由耶。況論中。明頓悟菩薩。彼必生在淨居天大自在宮云云)任然由異熟一地故論說為生之理。必生第四禪見。生初禪之類者。何云生在耶。但十王華報。非必實身。於八九地華報。是化身也。凡八地已上菩薩。實身必在第四禪。故八九地華報。化身令似初禪王。下為彼處王。權實不可一准。四定俱得之釋。正見論文前後。上標謂不定性獨覺聲聞自在大願菩薩。下述遂以無漏勝定願力延壽法資現身因。既舉頓漸類。無漏定者。可通四定。其中頓悟之邊。遍限第四定也。
尋云。八九地華化身云事。不可然。見瑜伽論文云。即業增上所感(云云)明十王俱實見。依之三身章云。然昔異生十王業。初地以後。十王果。撲揚釋又十王報諸處皆云因地前修。誰云通權化耶。若雖化身。尚為十王者。漸悟菩薩增之類立十王耶。
答。十王華報權實先哲異義也。准道理思其義。八九地華化身也。瑜伽之說。宗家之釋。十王中。所感。故云爾也。非云一切業感。實酬業感華報中。第八地既墮變易畢故。八九化身相從多分實身。列為十王也。如漸悟增。於初地變易。悉可化身。故彼不為十王也。多分實身之中。少分化身十王更非相例。涅槃經恆河七人之中。七人各一皆非各一。故對具七為各一也。取可為相例矣。
又尋云。

十王廢立

仁王經六欲四禪。如次為十王。)
初地四王天)地(忉利天三地夜摩天)四地(都率天五地變化天)六地自在天七地初禪)八地(禪)九地(三禪)十地四禪
十地經中二。欲天五。色天三。瑜伽論同之。)
初地(鐵輪王地(金輪王三地忉利天)四地(夜摩天五地都率天六地變化天)七地自在天)八地(初禪九地禪)十地四禪
尋云。於中。何除銅銀輪王耶。答。鐵銅金。如次一倍。一州二州四州為所化故。其中除二州王。自一州至四州也問。何故爾耶。答。金輪王四王忉利果報漸增。既除四王。故中王隔趣立王歟(已上愚推)
又尋云。何故除四天王天第三禪耶。答。無垢稱經疏云。避四天王。無定主故避第三禪。世極樂故(云云釋云。又四天王。臣而非主。第三靜慮極樂不苦。所以十地不立王也(云云

十王華報

問。付十王華報。且八九菩薩。可作初禪王耶。答。若依十地經者。八九菩薩。如次成初禪王也。問頓悟增類。不感十王果。增上一類菩薩。感十王報。而頓悟菩薩。至第七地之滿心之時。要生第四禪。至第八地。受變易生畢。何生初禪。十王果耶。是以本疏中。釋頓悟菩薩。至第八地身。要生第四禪文。義燈同之。
問。八地已上華報權實中何。兩方。若實者。頓悟菩薩。必助第四禪分段。受變易生。如云至第八地身要生第四禪也。而八九菩薩。為初禪王。豈非化身耶。付中八地已上變易實身。必在報土。感華報穢土。尤可化身。是以西天論師。云十王華報權實。雖有兩釋。於八地已上華報者。同云化身。更異義。若依之爾者。見本論說。即業增上所感(云云三身章云。然昔異生。造十王業。初地以後。十王云云)既云所感。豈非實身耶(准上可會之)
今云。謂伏光論師釋云。七地已前實身也。八地已上權化也(云云)准之第十地華報權身也。八地已上。既受變易。實身必在受用土。於穢土中。感華報。豈非權化耶。
問。初往土淨土。實身可住彼處。何云化身耶。答。初往土雖淨土也。非受用土分齊。應可色界頂。非因圓際土故也。仍實身居受用土。對臺上報佛化身住初往土為三千界主。仍初往土。是雖受用土所攝。其分齊報土量歟(此事可尋習。尤可受口說事也。)

不異前受

問。要集意。頓悟菩薩別受自在天云云)若以廣果生者。何破之耶。進云。燈云。若廣果業。不異前受。何須更受(云云)付之無漏殊勝定願。資故自在天。設依廣果業受自處生。何招不異前受能破耶彼如那含聖者。次三天故業。生五淨居之時。漏無漏禪定雜修。生彼處故。此難如何。
答。要集意。頓悟菩薩煩惱未斷故。雖受變易生彼之義(云云)燈師破此義。諸受變易。必無捨壽別受生死。若別受報為廣果業。為大自在天業。若廣果業。不異前受。何須更受。自在天業。彼何時造文。其中若廣果不異前受何須更受者。若以廣果業。別受自在天生者。業既不異前受變易之業。果何須別受為言。果相對。以業體不異前。果亦可不異前。何更受別果耶為言意者。不異前資前劣業。令轉勝也。果果轉勝。不可別受云也。
不異前受者。非云果不異前。廣果業者。不異前受變易之業云也。又不異前受者。非正難。是難由來也。以何須更受一句。可為正難也。
湛秀已講云。

三地菩薩

了義燈中。引本論說。三地菩薩淨土云云)爾者三地者。指何地耶。進云。撲揚大師。八。九。十地三地釋也。付之依撲揚釋。見本論文。已入第三地菩薩云云)汎爾不云三地。知。指發光地云事。依之十地第三地釋。如何可云耶。
答。師釋瑜伽文。其意雖異。且依元曉憬興華嚴探玄記瑜伽浮丘集等意。已入第三地者。七地之中第三地十地中歎喜地也。正見瑜伽說。明清淨世界。純菩薩僧於中止住。是故說名清淨世界云云)此文無諍十地菩薩共生清淨世界見。下述已入第三地菩薩。由自在力故。於彼生純菩薩僧清淨世界。依自在力顯也。次云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以二乘異生。為不生彼土之類。故知。第三地菩薩者。十地之中初地以去也。但至周記釋者。燈文不言第三。直云三地。故付見文。且作一往釋歟。凡周記習。不向本文。任時慧解作釋。其例非一。如云見五地斷也不足依用歟。
或本論云已入第三地菩薩。雖依七地廢立。以勝意樂地。云第三地。燈師詞令順本論。意取殊勝願自在八地已上三地。引或三地菩薩等也。意者。決定生報佛土者。八地已上也。必受變易淨土故。依之圓弘師釋云。七地前生淨土不定云云)撲揚深探義燈本意。八。九。十地三地釋也。
尋云。本論引深密經。而本經文說十地瑜伽論何依七地廢立。耶。況瑜伽次下文。初自初地。終至十地。廣問答其詞上文云已入第三地。定可十地廢立
答。

復有清淨世界

問。對法論中。復有清淨世界。非苦諦攝(云云)爾者今此清淨世界。可通受用土耶。答。可通受用土也。爾也。不簡何佛釋也。付之披對法論說。見明清淨世界之文。說此所不可思議所覺。顯佛與佛自受用土。判非得靜慮靜慮境界。嫌非十地二乘所知。文相起盡。明不通受用土見。依之大師處中引此文。說自受用土云云了義燈釋難思如何。
答。見對法論文。說清淨清淨世界。而清淨世界文。總相佛土相。不簡云自受用土故。廣可通受用土也。況既云此所不可思議。若非菩薩處。何忽云所處耶。是以見了義燈所釋。總相說土。不簡何佛。亦通菩薩。而得往生。文中亦含大自在宮菩薩處。不爾十地菩薩不生云云)加之今此世界。源瑜伽論二種國土。而見本論說。以菩薩處。名清淨世界。依瑜伽對法。通受用土云事。更不可疑。但所覺者。於自受用土所變土論之。非得靜慮者。靜慮境界者。又可有多重義門。一云非二乘異生所知故。二顯下位靜慮人土。三判諸菩薩不知。土本因故也。大師釋。案對法文。返通受用土之證據也。處釋且就顯增相自受用土。遂不嫌受用土。若固執其文者。亦違對法鈔等解釋。仍無過歟。
尋云。論明云所覺。何強會文。通受用土耶。以對法瑜伽事。不必爾。設同說清淨世界。其義何必同。況瑜伽清淨世界。但菩薩處。限受用土見。所述異對法耶。次佛土章等。偏限自受用見。彼文云。此明自受用土所知。尚非十地二乘境界云云)釋本意明非十地所知佛與佛自受用土見。付對法抄。論云所覺。依何忽限本質土耶。廣佛土相。文不簡故。次所覺文。談自受用邊會。次下非得靜慮者之說。何不會自受用。偏付受用。儲多重會釋耶。
答。對法瑜伽支分也。明二種世界。定依本論。是以本頌明究竟位云。不思議善常文。釋論釋善字說佛土等。非苦集故(云云)此乃指瑜伽對法清淨世界。故本疏云。對法第六。瑜伽等說。有清淨世界。非苦集故(云云)而善字既寬釋受用身土。爰知。二論清淨世界。共通受用也。但瑜伽文。限受用之難。不可然。彼論說二種國土國土清淨世界之中。漏不說自受用耶。次有菩薩處故。云菩薩處也。非謂云爾故。限菩薩所生土。大師處釋。舉增顯相。自受用。有何所背耶。況大師處多受用釋。對法抄如前出之。今本疏云。對法大自在宮文。即在受用土云云)論第處疏文等也。次至對法抄者。若可通受用土之義極成所覺文。說本質土云事。必然也。既云清淨世界苦諦所攝。若通影像土。何非苦集二諦菩薩所變。通有漏故。次文既云所覺非得靜慮者等。故所覺文會自受用土本質土。其二會釋。即流至下非得靜慮者之文也。別別切不可會之。但非得靜慮者之三重會釋。即廣上說土本因之釋也。靜慮有多重故。漸略遂云不知土本因。
又尋云。清淨世界。通變化土歟。若通者。受用尚為論。況於化土耶。若不通者。周記云。三佛通言(云云)私云。釋不簡何佛燈文也。不簡何佛。詞通三佛。故通受用也。只釋詞廣處歟。
對法論云。復有清淨世界。非苦諦攝。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增上所起故乃至。此所不可思議所覺。尚非得靜慮靜慮境界。況尋思者(云云
無垢稱經疏第三云。釋復有清淨世界。此明自受用土所知。尚非十地二乘境界云云
佛土章云。無垢稱經疏同(云云

不定

問。第十地菩薩。為成等正覺。往大自在宮云云)爾者今此自在宮。為定在淨居天上。將如何。答。准宗家解釋。可云不定也。
付之。等覺無垢受職灌頂之時。為成覺於勝處。必往究竟上。為彼所現淨土。寧不定耶。依之見論文。云彼必生在淨居天上。其處定究竟上。加之瑜伽顯揚超過淨居大自在天之文。十地經論後報利益者魔醯首羅智處生故之說。其一同也。是以大師處中。判上綹定在究竟上。義燈解釋有疑。如何可被會矣。
答。大自在宮所。雖師引三藏二釋。任宗解釋。可成申不定義也。凡諸佛國土眾生見佛化微細難知。其相難量。大自在宮十地究竟菩薩。證佛位之時。所居受用淨土也。既純淨無漏之所現。自在難思之化用。所現淨土。何定其處。凡十地菩薩。始登初地之時。證法真理。了依他虛假畢。唯識觀成就境界不隨心一法牒然定。既如幻悟前所現之土也。寧定其域耶。一心清淨其所即淨土也。十方薩埵。欲受佛位。未必去此往彼。只不動此處變自在宮。十方淨土皆以爾也。佛化不思議。以凡智不可推之。一塵中猶現無邊剎土不改。況於餘事耶。是以見佛論說。釋受用土處。雖三有義。第三如實義者意。云若隨菩薩所宜現者。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不定云云)既表所宜現者。可知。有機根之可見。何處皆現淨土。教為勸一機。雖示一處。依實如幻無礙。隨應見其土也。結不定者。總顯一切淨土不定義也。依之大師佛土章中。引此文畢。隨宜而現。何得定方別一處眾生起勝欣心。別指處隨淨處。即淨土云云了義燈自在宮受佛位處居他用土不定解釋。源依親光定判大師解釋也。但至十地論文者燈家會之。然十地經論後報利益魔醯首羅智處生故者。據第十地初往而說文。意者第十地滿心菩薩。初往究竟天之時。此處現華報淨土。是則初往自在宮。地前所感也。指之說後報利益。何以之難受佛位淨土耶。次瑜伽唯識等說。文言總含故。意可通二種自在宮。若初往土必在究竟上。佛位土是雖不定。從能變異熟識之時。必有屬淨居天上之義門也。依之燈中。菩薩有漏。諸現起識。猶是有漏。屬界地故。非離三界別眾生。隨生何土。約第八識。皆屬界故。約此而言十地菩薩。由極熏修。超五淨居自在宮(云云生疏會釋。亦可准之。
尋云。頓漸二悟菩薩。成覺之時。必往勝所。設雖如幻。何不定方所耶。若寄事於如幻者。豈不壞法相耶。若如幻不定者。初往土。何定其所於究竟上耶。是以楞伽十地六門陀羅尼大集經等之說。瑜伽‧顯揚‧十地唯識之文。悉指淨居天上。更一處不定耶。佛地論文非證。既云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不定。是則自在宮在色界上。安養西方。故總成受用土不定也。更一處。不云不定佛地論文。若存不定義者。燈何不引之耶。爰知。佛地論一土不定之義云事。次義燈本意。更非此義。引十地經十祇座文畢。世界既有十方。非同有部傍布。故自在不定云云)心者座量既等十阿僧祇百千三千界。故其量寬廣。不限三千界之頂。故云不定也見。由之信叡‧常騰等先德。依此義消燈文耶。
今云。不定之義。粗上成之。以佛地論。可為規模證據也。彼三師義。初師穢土外。別有淨土處。有處說淨天上。有處說在西方等。故第二師二土處。遍法界故。第三如實義者。二土。不可云即離能變穢異故。不可云即。二土。共充滿故。不可云離。隨機所宜。指究竟上。指西方等也。實處不定云也。若不爾者。第三師與初師。有何異耶。故第三師云。若隨菩薩所宜現者。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不定云云)是則存不定義。竊會初師證文也。但至初往土可不定云難者。第十地菩薩華報。而現初往自在宮。其量狹少。等第四禪量。受佛位自在宮。受用中。以之為至極。唯識至極之悟前所變也。其量廣大。故不定也。但引十祇座之文者。凡他師心。迷彼必生在淨居天上論文。成定在究竟上之義。今燈意先為遮此執。大寶華王之座。既不稱可究竟上。遙越三千界分量。故執顯論文。不可為量為言。非成不定樣也。次居他用土不定者。意依佛地論。釋不定義也。
燈云。然自在宮。受佛位處。居他用土。不定。何以得知。准十地經云。是時菩薩三昧現前大寶蓮華王。周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諸佛世界是時菩薩其身殊妙。稱可座。世界既有十方。非同有部傍布。故自在宮。不定。然十地經論後報利益魔醯首羅智處生故者。據第十地初往而說。第十地滿。欲受佛位所居之土。非必住在自在宮處○菩薩有漏諸現起識。猶是有漏。屬界地故。非離三界別眾生。隨生何土。約第八識。皆屬界故。約此而言。十地菩薩。由極熏修。超五淨居自在宮。故亦無失。然自在宮。非淨居攝。瑜伽第四云。色界之中。處。無想天者廣果天攝。非別處所。既云處。復言無想廣果天攝。故自在宮。非五淨居。若淨居攝。處應七非八故文。

初往土

問。初往自在宮。二土何耶。答。或云淨土。或云穢土。可有二意也。付之。二義俱有疑。若云淨士者。初往自在宮。第十地花報。必現色界頂。何云受用淨土耶。況餘地花報。皆穢土感。第十地何獨淨土耶。依之燈中。然自在宮。受佛位處。居他用土。不定文。若初往土亦受用土者。何必以受用土為處不定所以耶。若依之穢土者。華嚴經云有淨土出過三界十地菩薩生其中。瑜伽‧顯揚論。說超過淨居大自在宮。以知。淨土云事。依之大師餘處淨土。釋給如何。
答。初往自在宮。穢雖無明文。任華嚴等經。瑜伽等說。有淨土之文。定兼初往。超過淨居之說。顯非穢土。依之今疏指十地等說。云此唯受用土義燈瑜伽等兼初往土之文。釋受用淨土。加之瑜伽略纂釋十王花報。第十地菩薩生魔醯首羅天。云即淨土。上自論。下至釋家淨土之旨。粗雖所見。未見一處自在宮通穢土之文。但受用土。雖周圓際。第十地菩薩。感花報於淨土。既花報所感也。故稱可穢土分齊。其色界頂也。第十地菩薩。為表出過三界相。於究竟上。現淨土也。餘地既此義。何相例為難耶。次於居他用土不定之釋者。今以受用土為處不定故者。受用土。周圓際故也。初往土雖受用土。非周圓際。故不關居他用土之故也。何為難耶。
尋云。若第十地菩薩花報所感土。若淨土者。能感業。淨土業歟。穢土業歟。若穢土者。何感淨土耶。依之論難一切有情共業界義畢。諸異生等。應實變為方此界諸淨妙土(云云)若別有淨土業感之者。何時造耶。聖者不造新業。以去。不可造之。又異生不生受用土何於凡位造之耶。
今云。淨土業有無。先德二釋也。雖然頓悟菩薩。於第八地。以廣果穢業。感彼天果畢。至第十地自在宮之時。以無漏定願。資令殊勝。往淨土也。故能感業。亦是穢土業。其業助成淨土業也。感先分段業之別業。即資此業。其果殊勝。即淨土第八也。故迴三界業。即為淨土業也(此重可尋習之。)

究竟天攝

問。第十地菩薩。為成等正覺。往大自在宮云云)爾者今此自在宮。為究竟天攝。將如何。答。解釋非一。或云究竟攝。或云不攝也。付二義共有疑。究竟攝者。夫自在宮。第十地菩薩等正覺之時。所居土也。九地以前薩埵。尚非自力境界。何攝那含所居淨居天。是以或云超過淨居。或述淨居天上。加之瑜伽論中。色界十八天究竟之外。舉自在天依之淄洲大師了義燈中。究竟天外。有別處處釋給。若依之爾者。披十地經說。見起信論文。第十地菩薩。欲受佛位。於究竟處。化作花王云云)隨今本疏中。究竟天攝文。
答。先重依師異釋。雖出二意。且於自在天。可有二義門也。若論其處者。既究竟天外。有別處所故。非淨居所攝。若論相攝者。究竟天攝。大品般若六門陀羅尼經及今論等淨居天上之說。瑜伽‧顯揚等超過淨居之文。皆論處所也。楞伽經起信論等。明相攝也。依之大師六門陀羅尼經疏中。依瑜伽等意。別第九大自在天。非淨居天所攝。若依起信論等意。究竟處文。是則舉經論不同。顯二義門也。仍處各存邊邊歟。
尋云。論相攝。談處之意如何。所若可各別者。何論相攝耶。是以出過三界。非三界所攝見。
答。二土。其處別故。不屬淨居。故究竟外列為別天處。若約第八識。皆屬界故。攝究竟也。故佛土章云。異熟識在必是三界攝。何得出云云)但出過三界者。章云。土非界繫。言超三界云云)(可見伽抄)或人云。究竟天有二。二乘所知究竟天。二菩薩究竟自在宮。不攝二乘究竟。攝菩薩究竟也。以此二趣。可會相違(伽抄。今疏粗此趣歟。)

漸悟自在欲界繫

問。第十地菩薩。於大自在宮成覺(云云)爾者依身欲界。受變易生。漸悟菩薩第八所變自在宮。為欲界所繫。將如何。答。或攝色界。或攝欲界。二意可有也。欲界攝者。諸教中云超過淨居自在宮。不云欲界自在宮。依之論中。彼雖必往大自在宮云云欲界所攝者何同頓悟不云往自在宮耶。加之賢意菩薩入大乘論中。第十地菩薩若於閻浮成佛者。於三千界不可得自在。故於魔醯首羅智處成佛云云)若依之爾者。有漏九地。以異熟識為其體。而於欲界受變易菩薩。第八既欲界也。所變自在宮。何屬色界耶。是以了義燈中。隨生何土。約第八識。皆屬界故文。如何。
今云。師雖作二釋。以色界所攝云初為正。仍可存其意也。自在宮必勝處。反之。定可色界所攝。欲界繫者。豈勝處耶。是以論中明頓漸二悟初往土。生往雖殊。皆云淨居天上。餘論說。皆以同之。誰異求耶。但於隨能變第八可繫欲界云難者。果第八所變。與能變識雖同地。由定通力之時。界繫不必同。若等力所變身界他即不決定者。護法性相也。若爾第八設雖欲界所變自在宮。何必不色界所攝耶。燈釋設雖淨土。隨第八識。論界繫為言。意云。設雖生何淨土。第八尚有漏故。有繫三界義門云也。不云第八欲界繫者。所變欲界也。第八色界者。所變色界歟。只是第八有漏故。雖淨土有界繫云計也(已上會釋愚推也猶可思之。)

中陰經

問。宗家意。付判諸經小。且中陰經大乘經。將如何。進云。疏云。大眾部經。非大乘義(云云)付之。夫判經小。任所說法門。而披中陰經說。對揚之人。彌勒士。之輩。皆發阿耨菩提心。是以覺如來。現師子奮迅三昧之時。無量眾會。同發無上正真道意。觀音勢至神力。說偈之時。三億眾生。併趣向大乘。加之或授普廣如來別。或教一二深法。都品品益。皆是大乘人耶。況設雖小乘經。不可言大眾部經。見宗輪論文。述大眾部義畢。都無中有云云)既不立中陰。何闕彼部耶。次見淄洲大師解釋。會無色界中陰事。是化現也文。若小乘經者。何許而會之耶。
答。中陰經小。雖先德異義。且任今本疏解釋成申其意者。夫無色眾生。已無色身。闕見佛法義。故菩薩不生彼處也。是以大般若經楞伽經瑜伽對法唯識等中。菩薩不生彼界定。然中陰經既說無色中陰無色眾生。知非大乘義也。大眾部無色有果色。定可許中有。爰知。彼部經也。云事。依之見娑論文。出有說意。無色界有色故。亦有中有云云)豈非大眾部義耶。許有色義。尤可許中有也。但至彼部意。不立中有之難者。凡遍覺三藏。於五天廣傳諸部宗義。其中逢大眾部學者。研其宗義。窮彼所解。彼部經律論五部。以傳唐朝。大師親承三藏。本疏解釋。仰可取南矣。但宗輪論都無中有之文。諸部小乘。皆本末二計不同。都無中有。雖述本宗。末異義。不同可有立中有之類。是以燈上文。其大眾論文不說中有。而云菩薩胎作白象形。准此即立於中有云云)彼部末計計中。定可有以菩薩胎作白象形之文。執實中有之類也。次至說大乘法門之難者。准真諦嘉祥等意。彼部取華嚴涅槃維摩金光般若等經。以嚴五阿含三藏教云云)若爾說大乘義。元是彼部經習也。何為奇耶。次義燈會故有化現。者。化無色眾生。既有其事故。小乘諍之。大乘化現小乘事也。彼經事說故。小乘經被知也。故諸藏林釋。然中陰經。說佛於中有教化無色界眾生者。非大乘宗大乘宗者。此是化眾生。定非身。果故(云云無過

當舊大品

問。付般若部同本異譯。且大品般若十六會中。何會同品異譯耶。疏云。今第二會。當舊大品云云)付之。披第二會說。見大般若文。第二會所說信解相。大品般若無之。大品所明。五三定并陽焰等五喻。第二會不說之。大品般或所列菩薩眾。第二會不說之。所說法門及聞眾彼此不同。何為同品耶。加之大品般若。有奉缽品。往生品。度神通品等。第二會闕無大品般若薩陀波崙品。曇無竭品。第二會闕無初會在之。大品屬累品。第分無之。初會結勸品。則當此品。若爾可云初分同品異譯耶。
答。見大般若。列聞眾。比丘眾五千人(云云)而第二會大苾芻五千人。善現上首云云)餘五會無比丘眾五千人云文。明知。第二會異譯云事。但於所說法門并品號不同者。十六分中。前五會為從廣漸略明般若分。從廣至略。明般若故也。若爾初會所有法門義科後四會雖略皆有雖不立品號。所說法門不闕。翻譯三藏。任心或立品名。或不立之。諸經異譯。此例。不可為奇。仍法涌常啼兩品。第二會雖不立別品。所說法門。皆在之若以大品經有今此兩品。為初會異譯者。放光般若。亦此二品豈初會異譯耶。又法護什所譯新舊兩本小品般若(第四會異譯)并道行明度等(第四會或第五會異譯)皆此二品。併可初會同品。仍無過矣。

常啼品法涌品名

放光薩陀波崙法上品)大品薩陀波崙品。曇無竭品。)小品(同大品道行(亦同大品
明度(普並開土品。常啼。法來開土品。法涌。)

大般若十六會分為六段

一從廣漸略明般若分(前五會前六會)法藏僧都傳。
二寄人顯法開無相分(第六七八分第七八分)法藏
三藉喻顯法彰位分(第九能斷金剛般若分。)
四總諸門顯理趣分(第十理趣分
五兼明行并眷屬分(前五波羅蜜多分)
六正觀智自性分(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

經不說彼

問。論中釋五淨居天眾定姓那含之義。經不說彼發心故(云云)指何經耶。答。本疏大般若經云云)付之。法華以前教。不許聖者發心。設五淨居天眾。雖不定二乘。何說發心之言耶。是以經文。若入聲聞獨覺正性離生者。不能復發阿耨菩提文。加之法華經。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云云)准之設雖不定性。不許二乘作佛之旨見。何以無發心之言。定性耶。
答。般若經中。說諸天觀禮讀誦相。廣果以下諸天發心詞。獨除五淨居天。彼天發心之類者。可有發心之詞。凡隱蜜教中。蜜有說事。時眾雖不知實發心。如來知遂可發心者。必可置發心言。彼發心趣者或亦隨喜之文。雖說談。本意實許發心淨居天不定姓人者。何不置發心言耶。依之第二師依第三時意。捈教實意。以無發心之詞。證淨居定姓之義也。抑般若經意。證果迴心有無。學者之諍也。若依許發心之義者。此證能成何偏無證發心。致疑難耶。
尋云。初師成經意云。廣果以下。有凡夫故。置發心言。五淨居所居也。故無發心詞(云云)此釋能順經意。第二師何為證耶。
答。初後二師互得經意。各不相違。故疏云。二理既齊。其文共會。諸有智者。取隨情文。但後師猶明經實意。故疏云。餘處皆言發菩提心者。於淨居處。不說發心。故知。色界聖者發向心唯除淨居。經不言有發心者故(云云色界聖者發心道理必然也。若爾淨居天。不置發心言。豈非定姓耶為言。

欲界生得無間上界方便善耶

問。付第六識無間緣。且欲界生得無間。可生上界方便善耶。答。不生也。付之。得定久修之人。起心自在欲界生得無間。何不生上界方便善耶。依之見瑜伽論文。靜慮無色人。欲界善心無間隨意所樂。地諸云云地諸心之詞。未簡加行善耶。況見撲揚大師解釋欲生無間無漏云云)既生殊勝無漏。何不起方便善耶。
答。任欲生得起七得定或九十之文。設雖得定久修之類。欲生無間十心欲界七心。無色有覆潤生。色界威儀也。凡諸心相生。義門宜。非所有心皆互引起。欲界生得善心。何生上界方便善耶。例上界方便無間不生欲界生得所以云鄰彼勝心非起生得也。是則勝劣遙不同故超不相生歟(至下委可之。)但瑜伽論云欲善心無間地諸心者。詞雖廣。隨宜云生諸心也。若依諸心詞廣所簡。可生上界方便善者。寧生上界異熟變化心耶。次至無漏心例難者。周記雖云無漏心。未知深意。但得定自在者。善修神足出任意樂。故無間無漏異生等得定人。生得無間不生地勝善心歟(可案之周記釋不得心。)
色界聖者發心道理必然也。若爾淨居天發心言。豈非定性耶為言。

二十心

欲界八心一生得。二加行。三不善四有覆。五異熟。六威儀。七工巧。八通果。)
色界一生得。二加行。三有覆。四異熟。五威儀六通果。)
無色四心一生得。方便三有覆。四異熟。)無漏有二(一學。無學。)

鄰彼勝心

問。上界方便無間不生欲界生得善故。淄洲大師如何釋之耶。燈云。鄰彼勝心非起生得云云)付之。無間緣。勝劣互引生。不簡異界異地。上界方便無間不生欲界生得善耶。況上界方便無間生有云云)既生性劣心。何不引生得耶。
答。誠無間緣雖勝劣互相引。非一切心皆互相引。上界方便善。殊勝定心。何彼無間欲界生得耶。凡三慧生得順逆相生之中。超生之時。修慧無間聞慧思慧無間生生得也。准一地超義。生得聞思修勝劣相生之時。無超二心之義歟。故生得不生修慧修慧不生生得也。但於心者非例。於性善心。修慧生得。勝劣遙隔故。不相生也。性心之時。勝劣相引無失。仍方便善。無間生有心也。
尋云。上界方便善者。通二慧。修慧不生生得善。聞惠無間不生生得善耶。次准一地超。不可有修慧生生得之義者。自在人超多地。准彼可心之人歟。菩提院云。今燈明二十心相生者。於依身欲界論之。而於下地。不起聞慧故。方便善者。是修慧也。仍不生生得善也(云云
今云。此義同章第二釋。若依章初釋者。於下地聞慧故。聞慧無間生生得。章二釋中。第二人說也。尤可依初釋。仍此義難依信歟。

得定生九

問。付二十心相生。且初得定人。欲界方便無間為起無色界心。為當如何耶。兩方。若不生者。既起色界心。何不起無色有覆。況欲界生得無間得定人起無色界心。例是可爾耶。若依之起者。見義燈文。頌云初得定生九。釋述若初得定能起九。欲界七心。色界方便善。心。是為九。更不無色界覆耶。
答。見義燈始終。於初得久修。有二義門。一設得。無色定。對任運自在者。望利根超定人。名初得定生得得定或九十之文。此意也。此初得定人。生無色覆也。二且初得色界定。稱初得定。至無色定。此久修人也方便善初得定生九之文。此義也。此生無色覆。攝自在三之文也生得方便義。前後略。互顯其旨歟。

無色界生得無間欲界不善心歟

問。無色界生得無間可生欲界不善心耶。燈云。云云)付之。若定之人不起無色生得。異不雜起故。若生之類。不起下界不善心者。大師所釋也。如何此義。耶。
問。燈中二界生得等七無間欲界不善云云)爾者約若類為論之。將付若定人釋之歟。兩方。若依若生人論之者。上界業感異熟無間不生欲界不善心所非業異熟。起非雜故(云云)以知。非若類也。況見大師釋不生不善云云)若約若定人論之者。既七心中取生得。寧非上界依身耶。下界依身者。下界上界生得耶。
答。無色界生得善。無間欲界不善心者。約潤生之位論之。故約依身上界人。而談之。由之見對法解釋無色界善心無間欲界善及煩惱心。據退及生為論(云云煩惱者。則不善覆也。若爾自無色界。將生下之時。可有上生得無間欲界不善心之義也。加之彼抄中引本論云。上界下界時。從上界無記心。無間下地染污心之文畢。地若生得加行善心。無間下地染污云云)但至無色界不起下不善心之釋者。凡起下不善心者。謗滅位起下嗔邪見等也。而無色界無謗滅事。既無顯起不善心之人故。且云不起不善心歟。次非業異熟起非雜故之文。自本不遮付依身欲界人。論諸心相生燈文綺釋。更不可一准。
尋云。燈云。且約欲界略為頌曰。文。以知。約依身欲界人。論諸心相生歟。若強於潤生論之者。無色界第六識業感異熟。為命終心。其無間不起下不善耶。何於下界論之。恐雜亂耶。
答。燈中下覆。自上界三性心。無間生者。即潤位。自彼界三性心。無間而生。准之未必談依身欲界也。若爾非業異熟等文。且付欲界依身示一隅歟(可案之)
私云。一邊疑難。任非業異熟起非雜故之釋。付若定類談之也。況前後明諸心相生。多分若定類也。自上各七生之文。定可依身下界類。但至生得無間下界不善意故。可若類云難者。疑難尤可爾。但於生得善。或云界地。不雜起。趣生雜起。或又界地雜起宗家二釋。不雜亂者據界地者。不許界地雜起釋也。今自各潤生之釋。生得善界地雜起釋也。雖爾不許界地雜起之釋。可宗家所存實義。仍今文述一相釋。上界生得等之七無間欲界不善心云也。不可有相違可答申也。

前師解好

問。欲界鼻舌二識。可依上界根耶。答。疏有解。付二釋俱有疑。先付不依初釋。既許下地三識三根。何下界二識上界二根之義耶。況八地已上菩薩。依第四靜慮。受殊勝變易下識不依上界根者。寧不起鼻舌二識耶。若爾對香味二境之時。不緣之子。依之別鈔中。下界二識上界根之釋判正義給。付後釋。二根色界定地法。二識欲界散地識。何為所依能依耶。是以諸論中。定下界識不依上界根如何耶
答。本疏中雖作二釋。述第二釋畢。雖此解。由如是義。前師解好(云云)由如是義者。指諸論不云下界二識上界根之義。前師解好者。返取第一釋也。邪正既明。誰異求耶。凡諸一地繫法。分限定故。無他地起義也。如云思下起一地繫故也。依之八地已上菩薩。不起鼻舌二識。其旨疏文分明也。又一邊難勢二界相替。定地散地不同。何上界微細根。發下界識耶。三識下地。既是定地法也。又非一地繫物。何為相例。但八地已上。永不可取香味二塵之難。疏會之云。八地已上諸根互用。故餘識中取之。或鼻舌所依身根取彼無失。別抄釋不可用之。
尋云。一地繫法。他起者四禪比丘色界中有起嗔耶。今云。

雖知趣疾

問。二乘有學聖者迴心向大之後。可無學果耶。答。不無學果也。付之。聖者種類非一准。何為速到菩提心所。不無學果耶。彼阿難作佛授記。後證羅漢果。和須蜜菩薩。造娑論。無學果耶。況見觀經說。安養九品中。中三品人。證聲聞四果云云)然淨土。要以菩提心為因。是豈非發心後證小果耶。加之大品般若六十菩薩不退菩提心。證羅漢如何。
答。誠無學聖者。雖速到菩提心所。迴向菩提之後。深厭小果故。不無學果也。是以見義燈文。雖知趣疾。以厭小果。所以不取(云云)但阿難證小事。三藏結集之時。初嫌不漏。以別緣力無學果也。非為疾至菩提心所證應果也。況阿難者。應化聲聞也。以之不可推餘類。次和須蜜菩薩事。亦不成難。為同五百羅漢證要。然而未得應果。何為重難。次觀經中品三輩。若依安養報土義者。宗家難彼經九品廢立不許之。何以經見文為難耶。若依通化土之釋者。菩提心為因。雖生彼土。聞無常等。暫證小果也。六十菩薩。定姓二乘也。於五百所。雖修前五波羅蜜。不修般若。知。定。姓二乘菩薩也。
尋云。生安養界。證小果之時。退大行耶。中河人云。不退大行也。然而聞無常等。由串習力。暫證小果。此類是未入僧祇之人也。
今云。若依此義者。可云退大行也。未入僧祇。隨風輕毛位也。仍發菩提心。雖生彼土。聞苦常等法。退大證小果也。問若爾何云西退耶。答(更有稟承。如別紙。)

論第七卷同學鈔第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