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四卷聞書第一

輸入者 彭忠琴

第四十八日(自卷始至彼識則是此第八識

延公云。此經對五比丘最前說之歟(云云)良明房五師云。見疏六年苦行之時。於外道處食麻麥。還於牧牛女邊受乳糜。於後夜唱正覺晨朝出城門。外道詣佛。遂佛說食住之旨(云云成道次日說歟。佛第二七日說法見。此事相違。又阿含前說歟。光胤申云。少經申。經流通之三段。設雖限正說分。始終說相之樣。本疏見分。出城外道對。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句。正覺正說也(云云說法此分見。爭此句云經始終耶。明知此為由來。後時說四食經歟。若爾成道次日外道對問分。非式式說法歟。第二七日說法始云事無相違歟。就外道遂可有其益事。雖演祕釋。既生誹謗。此外所被機。爭正云經耶。旁推之非正說經歟。延公云。總此佛於路次一句句等被仰。可云說法歟。說時說聞眾等儀式。始終一會被說分。說法歟。光胤申云。雜經申。佛一句句。被仰。撰集為經經歟。其後人集佛語歟。當座始終一會說歟。
私云。先年社頭一切經轉讀之時。雜經披見事。外書論語申樣風情也。孔子聖語撰集雖為一部始終文。私云。本疏此經即是彼時所說。成道次日說此經見。
光胤申云。經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之分。論家經食開四食歟。又經正說四食歟。讀師云。此事古尋也。上經文覺舉。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之分也。下列四食四食論家說見。四食得。只食經可申。四食經。經說歟覺。良明房云。先先理證。皆以經文分上舉。此識不應有故之詞。四食正經文。下列之不審也。光胤申云。若又四食非經者。謂契經說食四種。如何得耶。此詞分明四食經列之見。凡前前理證文段事。樣。前前理證此識不應有故之下。謂契經說云。又出廢立事。必不可例歟。讀師云。謂契經說食四種。謂契經食經分也。四種之三字。論說之事可心得歟。謂契經食經分也。四種論說也。院主并琳公云。隨點樣樣見。謂契經說食四種點(云云)光胤申云。經四食不開。理證大綱難思。其故。今證四食中第四識食不可成云事也。此即識食經開故。小乘識食立。可違經文。仍六識等之分。有間不可成。故第八識食成也。而經文之分。只皆食住。小乘返之經說食段食事也心得。大乘如何證之耶。經文由來。佛食乳糜。事起。段食無子細歟。讀師云。此事誠爾也(云云
私云。本疏雖總言食。破彼餓。意許四種。有情一剎那中無四食者(云云)此詞分明經說之分。只食。論家四食見。
讀師云。演祕。外道誹謗生。佛說四非云事相違。問。先損後益故無相違答。四非者。無非處非時無非機非法一也。無非處者。惡說法事也。無非時者。機純熟時分說法。不熟之說法。無非機者。非所被機者。對不說法事也。無非法者。佛說一語非法也。
一。段食事。讀師云。小乘吞咽時則食立。大乘吞咽時無正食義。無根大資長之義故。入腹中消變為食習也。付之。吞咽時總不為食歟。其觸食立也見。此觸食立申。香味觸段物吞咽時分觸食段食立融食歟。返返不審事也(云云)良明房云。吞咽攝受喜樂之義故立食歟。光胤申云。依此段物。觸起攝受喜樂。故段物因。觸果也。因上立果名。段物三云觸食也。六十六卷立觸食此意也。演祕釋。讀師云。瑜伽說返返無用之事也(云云)延公古不審云。變壞者變分段義(云云香味三分分段段。分云變壞歟。又其外其姿。一一變云變壞歟。光胤申云。觸能造四大歟常觸塵境也。此觸塵其姿變異變異耶。香味二常其姿變事。味變。香變事也。讀師云。香味觸三觸。假觸面面評定曰。實能造四大也。
私云。演祕云。(疏六十六觸食下也。)觸持根衣等(云云)非實觸爭此義耶。
一。色處段食事。光胤申云。如小乘申。吞咽位云食。香味正當根至境也。令悅豫身心色塵根離只可之分也。聊有差別歟。而大乘吞咽不立食。入腹中變壞時。食習。色塵同入腹中。又可變壞香味觸其振舞差別。何嫌非食耶。今根至不至以差別。入腹後之香味觸。對根分歟。此不審也。事爭耶(此事古聞書。微細根義見。不審不審色塵。)讀師云。入腹後可不離根義歟(香味事也。)
私云。見可愛色境令悅豫身心色境。如吞咽位香味觸。可為觸食因歟。六十六卷何色。不立觸食耶。不審
見可愛色位觸食云事。評定一同也。
私云。無用故下疏。二故以嫌色。根至不至一故也。上注。又變壞不能資益故(云云)此不審也。色。不資益自根耶。不出其由不審難散。假令無其由不資益自根。香味入腹中資益自鼻根舌根不審也。許彼此可爾。觸塵入腹中資益身根事覺也。
私云。箇問答。香味持樣。先資益自根後及他云云)此不審也。事覺。香味二先益自根事。其樣不審也。香味入腹中先身根資益申。對根被取時樣入腹持尚先持自根返返難思
一。觸食事。聽眾不審云。喜樂根大持之義歟。爾何兼不取喜樂耶。淨土食有其例(云云讀師云。疏問得根本本資益者唯觸數故(云云)付根本取觸歟。
私云。此事誠不審也。燈然觸能和。根識取境。資益唯在觸數。思慮益根。非希望故(云云)以之推疏。根本總相境歟可尋之。本資益者。支末資益在喜樂歟。如何思食思慮益根非希望故。云樣。觸食時資益可限觸歟。此等之卷不得。
光胤申云。纔取境之纔字。此讀歟。云。於物取少分詞歟。於其少分種。於位最初少分用此纔字歟(此事字義可尋)若爾觸食取境初。事歟。返返不審也。必不可限初事也。假食六十六香味觸吞咽位觸食廢立。入腹中對可云最初其剩廢立也。通餘觸食纔字不得。院主云。疏此纔字。點云意歟。光胤申云。只同事歟(同義歟胸憶二得置。但可尋之。)
觸食論義沙汰。評定雖多常事也。
讀師云。觸食八識義。攝受喜樂如何得耶。光胤申云。六識令生喜樂義見。第八相受想用遍能釋心時。令起愛令施設名言義申事歟。讀師心了。
一。思食事。光胤申云。思食意言事。意識事也。章釋分明歟。別意言不審也。此樣。思食八識六識釋。論意言如何得耶。讀師云。誠不審也(云云)光胤申云。此意言思量義只申。思慮益根。思食思慮方為食故。思數體付體義並舉為名得可然也。讀師云。樣申度事。意識云事釋文分明也。思量所據(云云
私云。顯輪集。了知義云云)可尋之。延公云。思言思量義也(云云)不可然。思言表思數體也。
一。思食食姿事。讀師云。常人念念物希望非云食。其欲食云心所可取也。得。與欲俱希望境。思慮邊為食也。譬渡海之時。餓水。遙奧少島。此島可飲水思。遠治到彼處見處。島水泡。此時餓水死(云云)先者。到此處可飲水云思慮力存命。思慮時死思食樣可之。又商人所行時。子袋此袋食物。餓時可食申。之此袋食物至餓可食思慮存命。遂此袋之。灰入。此時子死(云云)良明房云魚沙子。魚母子死。母亡後子死(云云)以之常思食喻。此有情思慮歟。不審也(云云)(良明房此喻事被申。讀師院主魚事也云云。)讀師云。大綱思慮力顯喻歟。一切不可例。光胤申云。觸食識食自相表。思食至獨欲希望舉希望為相云不審也。可有子細耶。尤可云思慮為相耶。此不審。希望為相論義二義付。何可不審也。設造作中希望思處。其欲相也。又希望邊不成食。思慮之方食也。何不云思慮為相耶。讀師無殊成敗。讀師云。通六識釋。希望勝故勝言。可對五識。不可對七八(云云
私云。疏希可愛境境現在未來境也(云云)付之引對法欲希望與三世合故。通三世緣之云云。抑緣過去可愛。又聞之希望。又合。未來緣歟。此事可沙汰
一。疏三思食下也若緣過去。與念何異乃至。緣亦無爽(云云重問答。第二問答。付新物論義。存也。問題心所可緣未來耶。緣者肖念行相云難。不緣方緣亦無爽釋可出歟。
一。識食事。讀師云。依段觸思力識食增長為食云事。返返不審也。識食執持何必。又由三食力耶。光胤申云。總香味觸觸思為與力義雖有之。今識食執持之義。由三食力云不審也。三食根大資養之義。義也。望根無望識。此外何義門助識耶。疏資養根大所發識明了現起。由釋。此義今要須不覺
一。謂有漏識六識歟。通七八歟。
私云。觸思二食八識釋。七八由能思二食增長可申歟。限六識釋。七八由餘義。所發識。根大所發識六識歟(第六由五根故。)七八非根大所發之識故。根大者五根四大歟。
一。執持者何義耶。私云。疏云。復長養諸根大種能為食事(云云執持執持大義歟。光胤申云。第八識執持大義。常執受門。六識執持何義耶。識起時必取境根義同學抄。此歟。五識五根境根。識不取境不取境故。令取境用義可爾。六七二識所依根與力樣如何。非境根故所緣門與力難申。讀師云。能所和合相順故。互可與力義勿論歟。延公云。能所相對互可與力不可有子細(云云
私云。付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能為食事之釋。識食執持之義。三食之力歟云論義。一方。執持之義。所依根大資長義也。何必三食義耶。一方可出今論文。
一。三蘊五處一界事。延公云。法處攝觸思二食。為第六所緣故歟。分觸思不可有根大資長之義故。本質觸思二食攝歟。若爾成意識唯識。量因。轉離識法故。可不定過。法處本質離識攝故。可不定過。法處本質離識攝故。後三所不攝之物。離識之出來。面面評定曰。極成色體學者多。無右此不可定執。
一。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事。
私云。非汎爾能持可通增長義也。
一。而依識有無事。讀師云。五識禪已上故。相應觸思。意識三界。故可有也。五識。鼻舌耳身。隨界繫寬狹。獨思又可有通塞。七八通恒物。相應二食又可爾。故隨所依有無非一准。隨有無者此意也(云云
私云。演祕義。問答。可之。
一。轉識有間有轉事。延公云。古樣。五識有間有轉。於禪已上論之義。讀師云。禪已上無五識體處有意有轉也。總體在處。有意得(云云
私云。非遍恒時者。五識不遍三界義歟。此義禪已上五識事聞。有間禪已上。論云事。返返不審也。又無用也。
一。過去未來識等為食等文事。
私云。此薩婆多也。薩婆多入定前識為云云)彼計過現食。未來非食云云)設遮之云未來也。如空無體用故。疏不許有體等難(云云)但見量非食體用云云體用許。遮食體用見。此不審也。但意非去來體用也。論文取空花為喻分明也。設有體用以下。體用許破之(云云)而量作法與上量同也。聊詞替歟。可思之。
一。亦不可說入定心等以來事。
私云。與上有何差別耶。推之。上方難之。亦不可說等文。立入破歟。故疏云。上來破世下別破法云云
一。已極成事。疏云。取意。上彼非現常如空花等云。云已極成故(云云)疏餘世親釋事。顯輪集可之。
一。又不可說無想定等。等文事。私云。無想定不相應。其別舉命根同分不相應云事。有子細耶。不審也。
一。段等四食所不攝故不相應法實有事。
私云。句縱體破之。下句奪體破之(疏初解)或句難無想定。下句破命根同分解。
一。段等四食所不攝事。光胤申云。自元無想定等。食體計人。四食不攝不可痛歟。讀師云。契經說食。列四無出餘。何不為痛耶。
一。滅定等猶第六識等文事。下破上座也。
一。無漏心時以何為食事。薩婆多破此不諸識俱轉。故此難也。
一。亦不可執無漏識中等文事。下但部也。此下演祕問答。有漏第八持無漏種無漏八不有漏種事釋。
以下無殊沙汰常事也(可見論疏)

四十九日(自又契經說住滅定者至想亦應不相離故)

一。讀師心行者。行入出息語行尋伺心行相(大綱也。小乘隨明之。大乘亦許之。)行者因義也。語心此為因故云行也。
四緣事。有演說大綱如演祕釋。十六說歟。
一。而不滅亦不離難根無變壞事。今正識不離身正證也。持煖邊非證但等文。一具引尤有子細。下煖說文識不離身例破小乘樣。為其引之。疏同法為例兼誦餘文云此意也。
私云。煖說文非證有。若為證煖證可差別故。
讀師云。煖證今證差別事。古來沙汰也。但煖證能持煖識第八證。今證能持煖方證。但識不離身之邊也。證入門大異也。
一。行相粗動事。讀師云。粗者行相知義。動者轉易間斷義。
一。勞慮事。讀師云。粗動慮分云勞慮歟。其有勞慮之分歟事。古尋也。
一。彼識皆滅亙七識云云)光胤申云。彼識皆滅者。上起必勞慮患彼故之物。若爾起必勞慮患彼故。攝第七識歟。讀師云先上分六識歟。滅定位第七我執滅故。下彼識皆滅第七取也。但識勞慮厭串者。下云皆滅。故文相難思云云)光胤申云。總厭心勞慮思。廣第七識及。評定篇篇也。光胤申云。厭勞慮者。常前後緣心心。第七意心口。何云患之耶。心時。心品物。悉滅。第八識可滅歟。又可厭之歟。第七何滅覺處。厭之至都盡位。其心定生空定。隨應彼為加行入。第七二識相應體故。入生空補特伽羅我見七滅入。法空法我見相應七滅也。菩薩第七知可有厭之義歟。二乘雖不知。入生空相違滅也。三乘將得論義才學也。良明五師心也。大旨此分治定歟。
一。若不許有微細一類等文事。總破下結文也。
一。若謂後時彼識還起段事。以下別破有部也。聽眾。隔日瘧喻樣。中識滅云人歟。讀師云。爾也。中滅也。雖暫滅還起故。暫滅時識不離身云也。瘧(古付讀讀之。)
一。是則不應乃至起滅同故者。讀師云。心行中雖滅還起。此。既行識起滅同。何滅云。識云不離身耶。不可說滅。為言。
以上第一難要如起滅難(云云
一。諸根應亦如識。乃至。實不離身事。讀師云。暖等中滅。出定還起(云云)如識可得云難也。光胤申云。便成大過者。相對。識中滅申。暖滅申大過也云事歟。將亦識滅云。宗計。如汝識暖滅。大過云事壽滅暖滅同事歟。讀師云。識中滅云付。暖如識可滅。然成大過云難。先付暖大過歟。光胤申云。中滅云。識中過分齊同事。殆有情數申付識申。然識。尚以大過。延公云。暖。忽有情難申。猶暖滅大過。讀師云。世間申樣。俄入絕等人。身意。暖生申。暖事指大過歟。
讀師云。疏同法為例兼誦餘文。識不離身之文外。而等文引加。文言齊處。為致諸根亦如識難也。
私云。識滅煖滅。理事同篇。識兩宗中。滅諍故。為決其理非。識樣得。暖文言說暖可滅。然暖滅大過云歟。又案云。識許滅。識不云中滅。故暖滅前大過。故應許暖等結文。分明壽暖邊難。識不滅成也。有情數申云事。次下難也。上難不可混亂。
以上第難。要不離身難(云云
一。又此位中若全識。乃至。住滅定者事(以上第三難。要應非有情難(云云
一。又異熟識乃至。便無壽等事。聽眾不審云。此難與暖證如何有差別耶。讀師云。此難分。暖證趣不可相替歟。但此難。暖證今證差別不可云事也。總經上大綱大異也。難行末行合事。不可咎(此下疏前言三法互相云云讀師云。此暖證指云云能能可尋之。)
以上第四難。要根壽無持難(云云
一。既爾後識。乃至事。私云。既爾者上難意牒也。
一。離詫餘事。可見疏量。
私云。諸異熟識者。小共同詞也。大乘異熟第八也。少乘六識異熟歟。
良明房五師云。菩薩代受苦之時。惡趣別報六識受事。西明寺沙門現身成蛇身。此等離詫餘身歟。讀師云。代受苦之時。人天第八之上惡起別報受時。人天別報六識滅。代受苦利生畢。又人天別報此身還生。難詫餘身可申事也。但今生故云。異熟第八事也。非別報事歟。光胤申云。代受苦時。人天別報還生。離詫餘身難申歟。只間斷也。餘身詫。此身還生故。離詫餘者此界去移他界後。又此還生云事也。代受苦人天別報非今所遮歟。常此斷已更續異熟異熟不應斷已更續違申。離詫餘身亂。疏六識異熟雖斷可生。許斷已更續見。意代受苦歟。院主云。常人見。離詫餘身。光胤申云。中有人事歟。延公云。中有事。中有生。中有可離詫餘身生人。讀師云。中有本有形。生形歟。爾難還生歟。世間申事。不可有量。
私云。光胤土代不審存。古聞書申出。實中有事。蘇生申。中有到前歟。七七日閻魔廳裁斷。何身。人第八。此身。根等執持。隨少必有暖氣(云云
以上第五難。要經言無屬難(云云
私云。彼何所屬者。識不離經文所屬云難歟。
一。又若此位無種識等文事(自下部本計也。百年出世日出論者歟。)破之四箇難歟。
一。又若此位乃至。如何生○要云。無因不生難(云云
一。過去未來乃至極成故。○要云。無體非因義難(云云)光胤申云。此難兼薩婆多云云不審也。種子不許師也。設破云事無用也。就中薩婆多義破。已極成故不得。極成本來共許事也。破畢極成不審也。
一。諸識等法。乃至。亦已遮故○要云。餘非受熏難(云云讀師云。亦已遮故。疏二三卷(云云色離識皆無者。第一極微色法破事也。受熏第二卷破之。種第三卷種證處破之(云云)疏見。
一。然滅定等。乃至有情攝故○要云。以量成有識難(云云)以比量破之也。
理趣以下總結文也。私云。此總結。薩婆多部通結文歟。部破段結文歟。可尋之。以上部本計也。疏云上來已部本計(云云)要部結文。限見。
一。若謂此位第六識等文事(自下部末宗轉計也。疏云。下部末宗轉計云云))
私云。疏上座部中立意識生死極成意識如是故破畢(云云)取意。加樣申意。自下兼破之云事歟。若又上已破畢故。今不破遮相亂意歟。可尋之。
一。此定亦名無心定事(疏云。破有心文三段。一難違名。理。三結意趣。今句違名難也。)讀師云。無心定得名。大乘第八滅定位現起許。但粗動體滅。其方立無心之名。部粗動第六滅。無心定申也。非無意識救。更不可有苦見歟覺也。其上違名云難。極成意識行相所緣不可得故。應非意識性云難。無心定名言分。更不可痛之。而五識故名無心云轉救事。返返法。申不審也。
一。五識無心者以下事。自下理四箇量。
一。應一切定。乃至五識身故○與意許宗論義此下。良明房五師云。宗皆名無心定云。不言諸定不可有不定云云)此事面面心之樣也。案之僻事也。無心絕可為不定敵。為如無心絕許無五識身一切定非名無心定。此事何被存。不定述成不審也。
一。意識攝在。乃至滅定非有○(古聞書以轉識攝故之因第七可間斷云量可立返難如何云云。)
一。或此位識乃至。非第六識○延公云。同喻行相所緣不可知故之因難轉(云云)此古疑也。讀師云。行相所緣可知可有疑。自元不可知。行相所緣不可知也。行相所緣微細難了不可知也。其中此行相所緣共不可知邊轉喻也。良明房云。不可知申。不可得云事歟(云云讀師云。爾也(云云)光胤申云。行相所緣物。不可得讀師云。言遮申無過分。古物語云。或物天南星是藥云連句。地北月非荼付。人問云。地北月何物。答云。地北月云物。如何云爾耶。答云。非荼云物無過。荼云。體云咎目答事歟。非第八識因可得。
一。良明房云。暖成所緣物。行相云事心品。其姿付。行相所緣不可知可申歟(云云)面面不可然(云云讀師云。其通不可知不得文。
一。若此位有。乃至。非此位攝○(疏此量第三量隨一過遮立之云云。)
一。本為止息。以下總結也。
一。又若此位第六識以下事(自下此師心所滅定位許哉否徵也。付有無加種種難。)
私云。初破有心所計。後無心所計。於破有心所計有七箇問答。第四段破救不中有段。第八七段有五。無心所計有五箇問答。初難有七。望文可知。
一。疏云。部本立三大地及三心行。謂思受想。皆名心行受想勝故彼偏得名(云云
一。資助心強者。疏增勞慮故(云云)私云。資助心強由。義燈釋云。受為禪增上障。想為定增上障。由劣定。由想想像故。又受於苦果增。想於苦因增。由想像故。起諸業。由苦果。故聖者雙厭。外道偏厭(云云)大切釋也。
一。無想定中。乃至。然汝不許事。
私云。此師滅定所厭想滅餘心所不滅。無想定不限所厭想餘心所滅(云云)依之蒙此破歟。
一。若爾語行乃至。而非所許事。
私云。而非所許文處道。非論主所許(云云)此道返返不審也。此道意。論而非所許論主前。尋伺遍行不許云文取成道歟被難。論而非所許。無餘部意。尋伺滅時語應不不許云意也。疏就他為論故以為例名非所許○此意也。上然非所許○文。大乘等連續見。大乘不許之意歟。所詮論一定上注勿論也。
一。尋伺於語是遍行事。
私云。疏大乘不然此隨他語(云云隨轉少乘之意也。大乘不可許遍行佛果語不依尋伺。於因位語業界地兩釋可得歟。
一。見息滅之見字。現義云事。古聞書。
一。受想於心亦遍行攝等文事。聽眾不審云。遍行云。大地法云。寬狹歟。只同事歟。讀師云。可有寬狹歟(云云)私云。四大法師。觸不立遍行歟。以之可知寬狹歟。私云。此上末部轉救。受想出息遍行存故。立亦遍行攝之宗也。根本部。受想遍行存也。此對末計也。
一。既爾等此位亦事。光胤申云。既爾破見心所無。心所二邊破。立別體心所滅定假實心所計也。假實無無云師得。讀師心了。
一。思等亦應有等文事。光胤申云。亦應有觸。三大地法云事。常事也。四大地法。滅定不現心得。此文何不破之耶。此能破心所別體事。滅定位現起有無論故。
私云。亦應有觸難。何無相符過耶。此心所云計破故。心所師除受想外許有故。
有觸之沙汰。可見論義。受想應然大地法故。限總破。以下總破別相交也(可見同學抄。)

第五十日(自如受緣愛一切受。至無想等位類此應知。)

光胤申云。必生。疏定相隨故(云云受想受與想俱。不云相順。相順限受歟。面面評定曰。定相順故。受想事也(云云)遂見疏評定改受。定相隨故(云云受想俱起其理勿論。事新不隨之由(云云)此分治定了。讀師云。第三卷受極相鄰近之由立。會集論時事也。光胤申云。受想思等所依為業樣。光為受為緣。受為想緣。想為思緣次第展轉事歟。俱不傳為緣歟。讀師云。引發勝云。極相鄰近受歟。雖然合識令觸境故為緣事受想思等所依為業云故。不傳為依歟。加樣被申不分明。延分云。受等心所全不能心所故。受等全分不生心所歟覺處受緣愛。生受歟。讀師云。全不能心所故。如觸不生一切心所故云爾歟。
一。或如餘位等文事。琳舜房。上既許思等此位非受想應然。大旨同難歟(云云)光胤申云。上難定位思等為喻。今難餘位為喻。疏與前少別此差別歟。讀師云。上量大地法故之因。今量思等之因。立因差別歟(云云
一。許便心行滅言亦不得受想定之文。文故。最前經不應言。乃至受想定返結也。違教過也。
一。無心所識無以下事。自下無心所云計也。
私云。總分二段。初破滅定位識令難。自無心所識無。至不爾如何名無心定也。後縱滅定位識徵難。自又此定位意識是何。至故無心所心亦無。初段有五問答。
一。初難有七箇難。初難者。無心所。乃至心所故也。讀師云。無心所。大地法心所也。非信等。信無時事。兩宗共許事也。付大地法破之也。光胤申云。本疏此諍大地‧非信等‧以彼無時‧心尚有故此意歟。
一。餘遍行滅法隨滅事。本疏生起此文轉救云。此受等如等雖無仍心故(云云)此轉救難思。上難時。等簡大地法。可異信等。由以難之。而其不聞入。猶舉大地法等云事。展轉生起轉救不覺
一。受等應非大地法事。延公云。此師既大地法立。非遍行存上。遍行大地法廢立得師對。遍行。可非大地法難思
私云。心時。此心所故。如信貪非遍行得故。可非大地法難也。大地法故也。汎爾非遍行故非大地法云。心位此受想道理遍行云時。大地法自然闕故。受等應非大地法故破也。當座談義時。往往間不及此料簡
一。此識應非相應法事。
私云。論文分。總大地法心所滅定位無者。此體可非相應法歟。心所相應法云事所定故致此難。既無心所故非相應法云也。
光胤申云。本疏此相應法餘時。亦心所相應。等云云。此宗樣。餘時者滅定外餘時見。而滅定心所相應之義云故。此文宗法。可有相符之過(云云)面面評定篇篇。讀師云。餘之詞指滅定歟(云云聽眾連云。比量三支此文次。此位之心等因。如等喻也。應非相應宗法也。明知。餘時亦心所相應者。總大少共許滅定外餘心所相應許事申置詞也。非比量宗法歟(云云)或評定。樣料簡。點不審。餘心所相應云云)毛點點符合。餘有候。光胤申云。讀師御談可然。滅定外餘時云歟。其故滅定論既非相應法云云)非相應法位也。知此相應法云。滅定外餘時云歟(云云院主心了。此分治定歟。
一。此上又轉救云。心法相應事無苦見色法質礙事。則無表色此也(云云
一。許則無所依緣等。上轉救上難也。光胤申云。此難不得。心所相應。可無所依緣云事過難歟。心所相應所依緣可生無子細立歟。讀師云。誠過難歟。但疏二箇量。三支立也。然因明門成立內明道理立過難歟。
私云。能案內明道理。難也。其故論亦非心故(云云)故非相應可非心。非心可無所依緣。如重見能立也。心必相應法云事。餘位皆爾也。餘第二量。先立。第一量後立可然歟。
光胤申云。所依緣等等疏釋。等非能緣(云云)非字過。只等能緣。院主云。可能緣云意等故。等非能緣云事也。今被申符合。疏文更無相違歟。光胤申云。論既無云無字分只能緣。非字過歟云不審。但如御等本意非能義等云爾歟(云云)疏能緣難意釋。無心所須納取像。可非能緣(云云
一。三事能不成生事。讀師三事能平聲讀此讀可然歟。延公云。滅定位雖識。不和合爭取境耶。面面一不審也(云云)可評定曰。三和不生觸也。其故定前心所事歟。總三和合。不得歟。此評定可爾歟。光胤申云。此段皆以成生詞。成觸生觸二家俱含之見。疏釋之。付之成觸師意。心所三和合分云觸。三和之外不置觸之用歟。將亦三和合時。三和外觸作用出來歟(古沙汰也可見聞書。)讀師云。古沙汰也。先年訓論時。第三卷。舜良房已講之三和之上。分觸歟(云云三和和合力分歟。不審也。光胤申云。抑諸心所分位差別也云事。互全二家(本末二計)共申事也。成觸師意。心所分位差別申歟。延公云。和合分位立之。只分位。心分位差別爭申。爾三和上觸又何申。不審得。光胤申云。和合改成觸。心分位差別申事歟。其故觸既心法故。三和處。心上觸作用出來。心分位云。正心作用流出事也。心分位出來姿必三和時。識上此作用出來。云三和成觸歟。譬水出。地出來水云。正水底流出。必地上水出來。故地出云。又能糾明申。正底水流出。思差別云事。隨造作云爾歟。讀師心樣被申歟。延公云。被申樣不得(云云)光胤申云。心法申。色法出來歟。
此事旦非也。事少宗習樣不取入事也。
一。若爾應名滅心所事。私云。此定前心所云付。偏厭心所歟。若爾可云滅心所定。何狹云受想定耶。觸厭故。三不生觸云故。受想定云名難也。
一。若謂厭時唯厭受想等救。所厭受想故。此名無過。但所厭無故。餘心所云。
一。既爾此心亦等難。所厭無心可無。讀師云。此下疏。此文付外救。此上論主難。又救。外救云。厭等心所住善心時。前等染心所滅。心流類善心起。若爾滅定心所厭故心所滅。心爭滅耶(以上外救)論主者。等厭時。等染心滅後念善心起也。何等滅心云不滅耶(論主答也。)此上外又救云。若爾吾厭心所滅。後時中。又所厭心所。心獨可然。為言。以上外救也。此上不爾如何名無心定難。
一。又此定位意識是何段事。自下縱有徵破段也。
私云。自下縱意識性類段歟。
一。面面評定。餘染無記心。必心所故云意。料簡。諸善定此事故。由立文也。意云。諸善定無染無記事。何云染無記耶。此諸善定此事意也。次此事故由立時。餘染無記心位云。必等心所故。染無記心也。而今善定無染無記心所。爭云染無記心耶。為言。餘染無記心必心所意也。
以上面面料簡。此料簡此事故必心所故。一道理存。
光胤申云。論點餘。染無記以必心所故(云云)故此文。上此事故外。別道理以可心所立也上此事故量。滅定心非染無記心。無染無記事故。如諸善定(以八淨定為例疏釋。)今必心所故量。滅定心心所。染無記心許故。如餘位染無記心。以餘染無記為喻。但必心所故下疏。此位既無染心所云故。非染無記心釋。此疏釋樣。如面面料簡論點讀。餘染污心必心所滅定無心所。可非染無記心云意見。但光胤料簡會疏云。論外染無記云付。如餘染無記心可心所先立也。此師無心所云故。此難本意。此位無染無記心所故。可非染無記心遂可難故。遂本意顯。疏此釋也。可謂論疏合見。二量也。不相違
一。不應厭善起事。論厭疏求相違事。評定。光胤申云。論加行無漏善定厭事釋。疏無心滅定求事釋也。讀師云。古疑之色色評定。遂一結今被申分歟。厭善可起染道理。厭不可起染云事。詞付現量不審難散。
私云。厭善定無心寂靜劬勞。遂果利染污心。可起樣云意。文言髣髴。義意必然也。
一。事。外本計相應善。故云爾也。
一。善心無間三性心之難。差過難也。讀師被申也。光胤申云。引發分。不善無記同事故云爾歟。引發之外。前念力假分。若善性前念力申。前念力性類及。性類必相應等力也。可責難也。
一。等起善。外宗等云。心法不云等起歟見。
此下未見論義。可之。

第五十一日(自又契經雜染故至諸有智人深信受)

良明房云。先引維摩經。其阿含等。亦此文。根本維摩引。阿含剩事申出歟聞。讀師云。理證共許經引故。阿含專引也。演祕其旨分明也。疏樣見琳舜房云。同學抄疏專維摩經引。阿含此文云事。先舉大乘經。顯第八識阿含此文。故為第八識證(云云)延公云。此文誡犯戒比丘故。染污心專說六識事覺。讀師云。理證六識也。唯專遂第八染淨由心說也。不然染淨由心不可成故也。光胤申云。此文阿含經會座優婆離尊者犯戒比丘誡。可制語(云云淨名呵之說染淨由心之義專可制云云維摩經阿含經會座淨名被呵事優婆離再申出。辭淨名問病使時事歟。若爾非正佛語。但若佛印可故引之歟。讀師云。設雖佛之印可淨名人說。引為理證不可有苦見。大旨維摩經淨名之說歟。勝義領解宗家為證此意也。
私云。勝義領解佛嘆印故也。
光胤申云。種證差別事箇條沙汰也。可有御談。讀師云。種證此識不可有種識云證也。今證。不可有染淨心云證也。經上。證向處異也。延公云。今染淨段。一向種付問答。差別難分。
私云。經相替。兩證差異。勿論歟。但說相樣。詞染淨種云也。成之姿。不審也。
良善房得業云。疏染淨心經云云染淨集起心經歟。讀師云。染淨集起心經云。非正經名歟。只付所明當座申分也。今染淨心經亦爾也(云云)光胤申云。集起心經種證經也。定今經可相替歟。讀師云。阿含經無量菩薩入。初地云。維摩要見。阿含經無之。維摩經阿含經時此益旨說故阿含經益常沙汰阿含無說此旨(云云)此事知足抄見。
一。謂染淨法以為本等文事。釋此文多釋。讀師云。雖有處釋。只疏四釋大綱歟。初釋意。謂染淨法以本有為等總句。無為等別云云)抑此總句別句樣可被沙汰。光胤申云。無為限此句。因心而等之句。有為為本云置。下其本由色色釋故。以為本總句。因心而生以下別句也。無為為本外本由寄受熏等可釋樣。仍以為本一句無為別句也。聽眾云。無為總句歟。聽眾連云。謂染淨總句歟。讀師云。有為染淨互故云總句。無為限淨一邊。故云別句歟(云云聽眾不審云。以為本。讀師云。謂染淨法付。各此(云云
一。因心而生以下事。此四箇釋。謂染淨法以為本。只四釋同事也。讀師云。第一釋。因心而生者有漏現行種子第八生。依住故者。有漏種子現行第八住(云云)光胤申云。第一釋。所依不分種現能依分種現釋故。現行八依云釋歟。讀師云。不爾生種子第八住現第八(云云)光胤申云。其第二釋也。第二釋能依不分種現。所依分種現釋也。隨第一釋。所依且云不云種現。第二明置種現詞。讀師云。執心第一所依雖分種現。能依有漏有為寬狹。可有差別云云)光胤申云。第一所依種現分。第二釋可准。第一第一只云心。第分種現。其旨勿論也(云云
後大旨光胤申分治定歟。
一。以本事讀師云。理事一異事為本故。阿賴耶識種依。五法事理唯識此意也(云云無為有為第八為本。以為本句攝樣。以此詞可之(云云)此次讀師云。近年論場之砌。或仁云法歸有為之主故言一切法唯識有為分歸。不可取無為云云法歸無為之主。又不可有為歟。尋處。其可有為有為不歸無為無為有為。是有為無為。本末顯意也(云云)此事返返不齊也。文章說。不齊不審也。古跡難攝。法歸有為之主。所歸有為分也。法歸無為之主。所歸無為之分也。無為無為等之種類故見。專英印樣料簡事歟。西經藏覺。院主云。法歸有為之主不取無為云事。可違今以為本之文。無為等之別句釋故。
私云抑歸有為之主。遂不取無為人。遣相證性之唯識。不存歟。不審也。論義主土代也。
四箇釋樣其外沙汰。無殊異論。本疏并同學抄列。
一。此識持煩惱種事。讀師云。攝論中有命終心結生心也。愛恚相應染污意識初生舉。能持初生識(初生非生初生。結生初生也。命終心也。生惑初生。)可無因難。今論煩惱無因云云)兩論聊意趣異也(云云)延公并光胤申云。兩論只同事也。染污第六獨事。必煩惱俱起。今論詞舉相煩惱。委不云所相應識攝論舉。識煩惱隨煩惱所染識(云云)詞粗細也(云云讀師院主樣。兩論聊異執心。光胤申云。本疏引攝論同之。若其意異。必可釋其旨。隨論道諸煩惱世間識道。
一。讀師云。只常時煩惱間斷事舉。界地往還別舉不審良明房云。常時生起論舉。無染心後。此也(云云)光胤申云。界地往還別初生舉。事闕樣顯也。其起。相續位。其相隱故。無染心後因。良公被申樣。常位煩惱對治識(無記)起。善心間斷初起難也。凡念念相續同類心。第八能持。識因云難義。只同事也。隨樣論下破之。但今此別往還云。無染心後云。顯位舉。無因相顯歟。讀師心也。讀師云。抑能破之樣見。煩惱果難樣無替。何煩為二段破之耶。只段合可破之。隨古加樣疑之。光胤申云。誠大旨同事歟。但無染心異類後。可有寬狹歟(無染寬。異類狹。無染煩惱無記無漏通取。異類無漏也。)讀師云。今二段破。無染異類申。段破樣。可置詞。
私云。
讀師云。攝論愛恚相應意樣。煩惱。只意識初起無因破。延公‧光胤申云。三雜染破志煩惱云歟(攝論同事也。)
一。諸已斷者皆應起事。光胤申云。只任運無因。已斷無因。聊可替歟。面面評定只同事也(云云)光胤申云。已斷路事。任運無因自此路人。事歟。
一。無餘依涅槃界已等文事。光胤申云。果之處即三乘學無學果之難歟。延公云。此難。相當難‧無餘依涅槃界已等之難。故且舉之歟。良明房云。煩惱斷畢。煩惱無因可起云上難也。其處即三乘學無學果之難舉畢煩惱斷畢。煩惱可起云事。此分究果之一門無因起。無餘之位果可還生難也。光胤申云。即三乘學無學果之難。果這下。其故假令無因還生二乘學無學二乘學無學大乘有學位。果猶有故。可三乘學無學申。讀師云。一切果付不可難。已滅業果付難故。猶可此難。前後一難且舉互顯歟。
一。又行緣識不得成事。此下有五難歟(取緣有不成加事也。)
私云。行緣識義徵之加難。若行種子熏識名緣。行緣識不可成。轉識所熏處體云事前已遮故。是一。第一難也。此難破部也。種子許故。次難若又行緣識者。行支業感識名。緣者。亦不成。結生染污識。非行感云事。汝少乘許之故。結生染識者。中有命終心愛恚顛倒心煩惱相應第六識也。非生有生識。中有結生識也。少乘異熟無記法行。所感云。煩惱相應心。不云行感故。此難也。是一。第難也。此經薩婆多。兩宗雙破也。次難難轉救。救云。行緣識者。名色支異熟識。此行支被感。故行緣識者。行緣名色申。行緣識不可然。為言是一。此難又破二宗救也。第三難
延公云。名色異熟識者。五識意識識支立故。光胤申云。薩婆多可爾。部本末二計宗義不同也。立意識師粗意識名色異熟識申。
次難又破救也。救意。名色異熟識支行支感之故。名行緣識者。難之云。行在現在色果在未來時分懸隔不成。為言。疏一劫一劫餘‧經八萬劫者。現在未來果望時分懸隔時劫也。八萬劫者。非想八萬劫事也(是一第四難
讀師云。時分懸隔得。現在三因未來二果過去二因現在五果者。少乘三世兩重因果也。於此因果。可論今行緣識之義。而過去一期生間終。二因取。現在五果相續故。時分懸隔申。光胤申云。造分位段。過去二因二因取云得。二因業也。業造時二因過去一切二因申。何相續時分鄰近云耶。讀師云。分位緣起。只其位二因取。過去無明行立。為現在五果之因故。二因立。光胤申云。云事返返不得。第四中有起謗滅業中有位故。地獄生有位鄰次。故時分懸隔義。古難之。總業懸隔覺。
疏云。此等意。極為深遠。諸所未詳。群賢所未究(云云)此段疏主御講讚之御詞。次此不成故後亦不成者。取緣有不成難也。行緣識不成故(此不成故。)取緣有不成也(後亦不成)
讀師云。取緣有不成者。行緣識時分懸隔。故不成也。爾取緣有時分懸隔故不成云意歟。行緣識過現。故時分取支有支現在三因內也。何云時分懸隔。光胤申云。行緣識時分懸隔故不成。既行緣識不成。取緣有不可成云事也。取緣有時分。故不成云歟。
一。出世道斷果別事。讀師云。世有漏六行出。此尤雜染法體出。何云清淨耶。光胤申云。菩薩修六行觀云義。然汎爾外道異生不可取可取菩薩六行。或二乘六行觀。可取歟。延公云。菩薩六行觀未定也。二乘此觀勿論歟。超越人凡位六品九品修惑伏。見道斷之。此伏道可六行。讀師云。其外道位伏事歟。其二乘伏道二乘方便。重伏歟事未定事也(云云讀師云。同六行觀。肝要依意樂可定雜染清淨。彼次糧位菩薩不。伏俱生精惑者常事也。但為利生八相化儀必定通力也。其時得定。定以六行事觀可伏俱生迷事惑。不爾爭得定耶。延公云。資糧菩薩不伏俱生粗惑云不一定歟。讀師云。爾也。時別段事也。付通途不伏云歟。光胤。
私云。資糧菩薩不伏俱生惑者。正智力以伏事歟。為定障外道等伏事別事歟。
讀師云。此肝要皆向佛果用六清淨道。為愛著生死用六行雜染定歟。
一。異類後事。讀師云。異類後改不求難。只能持無因。何難。常住可遁難子細在之歟。光胤申云。常時清淨現起故。其淨法種因。第八持自種即因具。異類現起時。清淨間斷故。其間斷清淨種子持物。後還起時因。不可生云難也。加樣難。
私云。所執餘因前已遮故。第八一類相續識體。第八外餘法。能持不可得故。異類後位。第八無因云難勿論。今對他節節位舉。能持事出也。
一。所依無因事。私云。此難上彼淨道無因而生難轉救。無所依身故淨道起者所依身亦無因可起故。汝所依身由立。為言。煩惱無因而生故番難也。煩惱無因而生故者。上三界果還復應生之難救云。煩惱不生者。煩惱無因可起故。汝煩惱由立。為言。此二段文章相番義理巧妙也。仍疏云然文略巧初後顯之(云云
一。謂現行煩惱乃至。俱非有事。
疏釋云。斷何所斷‧於此時中‧有漏識故(云云無間道煩惱種現故。斷果不可成云難歟。付之。光胤申云。無間道煩惱種現不俱起事。正義亦爾也。可有返難。讀師云。其位光胤申云。無間道位次前念煩惱種子無間道敵對。能治功力施斷果。(斷果無為歟。斷果也。主釋也。沙汰。)能持體。能治道遙前煩惱。何物對治起耶。不起斷不成。斷不成斷果不成。為言。俱非有故者無間道同念云。不敵對無間道故。為言。
一。染淨二心俱起事。延公云。疏此文釋。有漏種等非無漏識中云文也(云云)此不審也。加樣意。上俱非有故流類。染淨二門俱起故云歟。見道相應心以來。無漏道不持有漏種云難。光胤申云。古論義也。聞書。私云。推之染淨二心俱起事故。無漏識不可持有漏種云意歟。故無漏不可持有漏種道理說文故。疏釋無相違歟。讀師云。此料簡得。染淨二心現行。故不俱起事勿論歟。無漏識持有漏種種現故。肚俱起歟。爾爭無右。二心俱起無漏可不持有漏云耶。外宗更不可痛之。光胤申云。何如有漏第八持。無漏種無漏八不有漏耶。問。但答。無漏不可持有漏云云)若爾二心俱起由。遂無漏不可持有漏道理歟。讀師云。染淨二心俱起故者。無漏有漏種子能持所持不。可俱起意歟(云云
私云。此樣料簡道相應心以來。文繁重。只同事申樣見。
則初起應成無學事。讀師云。此文。若由道力後惑不生立斷果者轉救難文也。救意云。實斷果云物。起時後惑不生斷惑者。最初起時。已起煩惱因。故後惑永不生一切煩惱悉此不生也。初道時可成無學果。為言。正義煩惱道重粗細淺故。一道雖起斷惑。餘煩惱又待道勵力。今外宗申樣。頓極果得。
一。讀師云。證此乃至。略述綱要。理證結文也。
一。讀師云。別此識教理顯然以來。總教理二證結文也。
一。理趣無邊事。攝論八證中最初生起明了生起用等證指也。今論不說之。可見疏。
一。依誰由誰而立斷果。上轉依斷果亦不得成引合。前後相違云事。古聞書。但比興不審也。
文五年。丙申。卯月四日寫功訖。願以此筆功為二利速成四恩出離慧發之因耳。
藥師寺末學相似僧英乘
五月七日對了胤院一交了。

論第四卷聞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