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

輸入者 袁雪梅

(三十六左)有根身者(至)乃(文)。演祕云。論根身者。義。即五根有相。無別能有。如有色言。所依色等體雖非根。而能根亦名有根。和合積聚為身(文)泰抄意謂。疏有根身三者。今謂不色。唯釋身字有二。又有根身亦有二釋。
(三十六左)以根微細(文)。演祕云。疏以根微細等者。意辨論中根‧身雙舉。根微細故不唯言根。
身濫外塵不獨云身。故兼言之失皆遣
(三七右)即是扶根(文)。演祕云。疏即諸根五處者。即五扶塵。
  (三七右)對法第五(文)上已引。
(三七右)緣他五境(文)。演祕云。疏緣他五境者。即是他身五扶塵。   
  (三七右)此中有(文)。演祕云。疏此有量者。量云。自八不能執他扶塵。非內身故。如五境。義蘊云。他身五境非自執受。許是外故。如外器。
(三七左)此中言總(至)有執受義(文)。諸論差別具引。
(三八右)變即轉變(文)。演祕云。疏變即轉變者。即是生變。下疏結云故能生因說名能變
(三八右)無漏種准此應知(文)。演祕云。疏無漏種准此應知者中第八望無漏種二變俱無。不緣‧不熏如次不名緣生二變本識緣故名變。因位無漏六‧七二識具有二變七識但緣名變。義思可知。
(三八左)即根種二變義(文)。演祕云。疏即根種二變義等者。現行第八望根與種緣‧執二。外器但緣。其種子識對現七識一變。現望現七三變俱無。若種子識現識望現根‧器。即生名變。器亦是識共相種生。疏示方隅具舉現識及種合而言之。三變。外器二變
(三九右)部(至)已略解訖(文)。演祕云。疏部至已略解訖者。即部師俱無起等。如第一疏。
(三九左)行相有二(文)。上已引瑜伽略纂及倫記具明
(四十右)或有或無所緣不定故(文)。義蘊云。無分別智無相分故。泰抄說加自證分緣見分義。
(四十右)又瑜伽等(至)所緣是也(文)。第一(六紙右)云。如是一切顯形表色。是所行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乃至)彼助伴者。謂彼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所謂作意‧解‧受‧想‧思。及餘眼識俱有相應心所有法。又彼諸法所緣一行俱有相應一一而轉(文)略纂一(三右)云。若影像行相。即本質所緣。體一名同。行相別故名不同。見分行相。即親分體雖各別相似名一。見分體解(演祕作緣)各各異故為不同。如唯識第二‧第三疏解(文)。又三(四右)云。又五法緣境為本質境。云何名不一行相。若別緣者。如五根既為本識六法所變。六五根眼等識依何者根。故皆有妨。如實義者。俱緣第八識之境。若爾如何釋所緣同行相。雖別見用各殊。受為領納。想為取像等。有別故同行相。與餘七識不同。餘七識心所各為境緣故。第七親為我我所等。餘處當釋。此與前兩師義別行。彼皆依本質影像而變境故(文)倫記上(二紙右)云。言所緣一行相者。此三解。一云。眼識心所同類賴耶所變本質塵中名所緣。心及心所各各別變影像名不一行相。行相義者。行謂見分相即分。行之相故行相。是主釋。不應難言第八無本如何說云所緣。用他第八所變諸相本質故。一云。唯約影像分為句。各一名所緣。而不同言。問。正智如境是一。如何名似。解云。此約餘心。若約正智。境一故名同。一云。王‧數同緣一青故名所緣。而領納等行解各別故名不一行相(文)光記四(四五紙右)云。二所緣平等。謂必所緣。於所緣中或時緣一或復緣多。隨應皆是所緣平等。諸論中說心心所一緣者。且據別緣一法說也。若不爾者。如無我觀自相俱有通緣一切。此豈所緣。又解。所緣平等。此顯六識相應法一緣。故諸論中說心心所所緣。雖復亦有緣多境者。此文且據緣一境說。三行平等心心所法其體淨。隨緣何境各起行相。或緣一法一行相。或緣多法各多行相。若一若多。行相皆各別。隨應皆是行相平等。以多現時各有多相故。不言一行相。諸論中說心心所一行相者。且據緣一境相似義同。理實皆別。又解。行相平等。此顯心心所同緣所名得相。故諸論說心心所一行相。雖復行相各別不同。據相似同故言一行。雖復亦有緣多境時。多行相現各互相望而不相似。此中且約緣一境說(文)寶疏四(三五紙右)舉先釋已云。詳其此釋所依所緣一行不可得論意。論言所依者。非謂所依一根故名所依。是心心所法雖多不同。共所依所依。若一若二皆名一。如何得謂所依雖二且據說(文)今謂。光師釋所緣。略纂所謂體一之義。寶疏釋一。略纂所謂相似之義也。義燈三(六二紙右)云。本疏引瑜伽第一所緣一行三解。西明三釋。第三釋云。有二。一一故名一。此即本疏約質故。二相似名一。即本疏約影。樞要五釋。後人多釋不出於此(文)樞要上末(四八右)云。達所緣境。中稱行相相似。雖第三卷有二和會。然無分別智真如所緣相似。應言一。此唯識文不盡理。若就瑜伽一。即無本質心唯相似故不可一。應二文以為理。偏取可皆非。非正中釋。如理思。或二文說瑜伽相似一。此論約境一名相似一境轉故。亦不相違。釋所緣相似與瑜伽所緣有五釋。一就彼文。二就此文。三彼約本質此依影像。四彼此約皆同。五彼無為本質緣。此依有為本質緣。
略纂倫記及此段疏下疏(三末十紙‧四七紙右)樞要(下本二紙右)行相二釋屬當瑜伽所緣等文。揭圖示別。
義蘊云。疏又瑜伽所緣是也者。瑜伽行相相似所緣。故知影像得名行相
(四十右)然唯初解(至)不一行相(文)。義蘊云。疏然唯初解至不一行相者。准下兩釋所緣一行相。一云。本質是一。分各異。為所緣一行相。二云。相似所緣見分各異不一行相。若唯以見分行相。即八俱五數但成後解便無前義。以第八心心所本質各異非一故無前義。除第八識心心所本質影像者皆成西解。故須雙取見相分俱名行相疏之意也(文)意祕云。疏唯初解等者。略為二釋。一云。如因第八緣自三境。但質。心所八相為質緣。或所更互託為質起。故不可言本質一。此應言。行相行相相似所緣。二云。疏錯。應云。然唯第無初解者。餘言同前。詳曰。後釋優也。何以明之。答。見名行相。相但相似所緣。不名行相。意何失耶。又疏下會瑜伽論云。瑜伽據質名所緣。此約影像所緣等。豈可前後為楚越。又按疏主瑜伽抄云。若也影像行相者。即以本質所緣者。體一名同。行相體別故名不同。若以見分行相者。即親分體雖各別。似名一。見分體緣各各異故。為不同。此故知。見名行相。第八王‧所相相似所緣見分各別名不同行。若也分名行相者。即行相同。如何說云不一行。第八非定本質境。復云何所緣。若云相似名同。若爾所緣行相是一。如何而說不同言。以此故知疏顛倒也(文)今謂。二說各有其理。於中演祕第二為優。然看疏文勢。第一為親。何者。見分行相大乘不共之說。影像行相小乘同。然其所以用共小之者。以瑜伽之文或難會故。由致如第一說。然影像行相之說非出胸臆。本出量。是故兼須二釋。疏文初雙舉共不共意。終指影像典據。初後相照以明不可不須第二之意。應知。祕釋不然。今疏順文。何者。謂今論見分行相所緣意。雖大乘盡理。而第二釋。次文所引瑜伽所緣一行相文如何會之。所緣者約本質故。又無分別智真如時。分如何通之。故須二種一切通收。義蘊好矣。
(四十左)初立分等(文)。難陀親勝等雖不立自體分所變。然說有相‧見分。與護法同。編第一(二紙左)舉難陀親勝宗云。或復識轉似境(文)疏(二本六三右)云。述曰。即是難陀親勝等義依攝論說唯二義也。但立見相以為依他。不說第三‧第四分也。體性依他有。由見變為故名唯識。此分體在於內不離於識。妄情執為似境現。在內也。即以依他似計所執。依此似外相分之上。世間聖教我法。見能取。亦分攝。文雖有二。義三。或實一分。如安慧。或分。親勝等。或三分陳那等。或四分護法等。此中護法但說三分。以自證分別建立義相猶隱。所以不說。
(四十左)當小乘事攝(文)。俱舍四(三右)云。事平等者。一相應中如心體一。諸心所法各各亦爾(文)光記四(四五紙左)云。五事平等。事之言體。顯各體一故言事等。於一相心心所中。如心體一諸心所法體亦各一。必二體。一時俱行。此約剎那時體等。非言前後異品類等。
(四一右)當小乘行相(文)。俱舍四(三左)云。或名有行相。即於所緣差別等起行相故(文)寶疏四(三二紙左)云。有行相者。即於所緣差別起行相故。準論文即是緣心法於所緣類不同行解心上起類相。如鏡照物類於鏡面上種種像差別之相。與其心法不即不離。非如像色與鏡不同(文)次下(四四紙左)云。彼(大眾諸部)執。心外之境是所緣。心上所緣行相。體即見分攝故。以大乘見分彼宗立名。非是彼定許有見分名也。所緣云。帶彼相故即是行相。謂行於見分能緣說為事。是心心所相故。是釋事義。又(四十六紙左)云。然小乘有境即以為所緣大乘無。故以彼小乘行相大乘分。大乘心別立自體分即以為事。故以見分行相。即小乘見分。不立自證分。無返緣故。大小二乘所說各別。
(四一右)無心心所自能緣故(文)。演祕云。疏無心心所自能緣故者。彼宗不許心心所法而能自緣。
(四一右)論心心所至自所緣境(文)演祕云。論心所所至自所緣境者。義。諸師皆說。初量破彼量‧安慧。不破餘部今不然。九部義雖心心所緣境之有行境相。其境相是能緣相。非是所緣。如何初量唯量。是故應說。初量通破二十部也。詳曰。雖所帶相計屬能緣。然說此相似所緣故。所緣相。所緣所緣相。不同量此似亦無。由斯諸德義亦何爽。
(四二右)如下所緣緣中自會(文)。第七(三一紙)。
(四二左)然佛地論(至)不論見分(文)。第三(九紙右)云。復次如是四智相應心品為有相見分等耶。有見分照所照境。有自證分通照見分自證分。自證自證分。故亦有。如是三分差別無所緣。應不名智。不定義。真實無漏心品無障礙故。親照前無逐心似前境相。以無漏以說名無相無分別故。又不思議故。義。真實無漏心品亦有相分。諸心心法法爾似境顯現名緣。非如鉗等動作取物。非如燈等舒光照物(乃至義。無漏無分別智相應心無分別故。所緣真如不離體故。如照體無別相分。若後得智相應心有分別故。所緣境界或離體故。如有漏心似境相分別緣照(文)義蘊云。第一師云無相分。第二師有相分。第三師根本智無相分。若後得智有相也。
(四二左)下第九中自當解釋(文)。論九(五丁)疏九末(八十六紙)。
(四二左)論心心所(至)如虛空等(文)。演祕云。論心心所能緣等者。義。諸師皆云安慧師及清辨義。今解。通量部義。彼說。心等緣境之時。更不別說於能緣心有行相故。詳曰。此明相分。言能緣相見分心。非約依心上立。若別者。三分何別。如前見分行相。豈見分上而別說耶。由斯緣相。故知諸德不乖論。
(四三右)清淨亦云(至)見相俱有(文)。掌珍論上(二右)云。為顯斯義先辨有為。以諸世間於此境上多起分別故說是言。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此中世間同許者。自變許為世俗有故。世俗現量生起因緣亦許有故。有為世俗諦攝。牧牛人等皆共了知。有為實有故。勿違如是宗所許。現量共知故。以真性簡別立宗體說名真性。即勝義諦。就勝義諦有為空。非就世俗緣合成。造作名有為(文)演祕云。疏清辨亦云等者。義。由勝義諦。非但能緣之相。心體亦無。論文既說心心所。但緣境時緣相。故知唯就世俗以破。諸師皆言清淨有相無見者。此不宗。彼世俗唯識故。於世俗中雖心境隱劣顯勝名唯識故。詳曰。非善破也。於無過中有過言故。疏中既云若約世俗見相俱有。今且遠汝一切境。此豈不許彼有見耶。若言餘不序疏者。他可通自立不爾。既據世俗見相俱存。何理獨遣彼能緣相。又言心體為現種耶。若現行者。既能緣。何名同識。可審詳諸。
(四三右)故知諸法無心(文)。
(四三右)許有實作用便非種子(文)。義蘊云。此清辨師牒中道救。汝護法若云有實作用故知有見分得。則同外道
(四三右)如下所緣緣中說(文)。論七(三十紙左)。
(四三左)合安慧(文)。演祕云。疏第一安慧者。義又說。此中安慧義。雖解此是分非三分文。如何說彼能緣耶。自證即是能緣用故。故於分但可破彼無所緣相。或可此文非分義。即是三分。詳曰。此明分。見相相對能所緣。以安慧。何過而有。又論自結故心心所必有二相者。不可判屬三分也。
(四三左)故者因也(文)。無性攝論一(九左)云。故者即是門義義。此則顯示心聲轉因。
(四三右)引厚嚴經(文)。密嚴經中卷此頌。然第三句中分字作性。餘竝同此。
(四四右)又大眾部(至)所緣及事(文)。演祕云。疏又大眾部至與此等同者。此釋前標九部意。疏自緣體者即不如是者。顯此上云餘大眾也(文)義蘊云。疏又大眾部自緣等者。彼宗雖是見分緣見。與大乘宗自證緣見其義可稍同。此不破故。初云對九部。唯除量也。又云。自緣體者則不如是者。此約大眾見自緣見。大乘則不如是。此中應破故。次前云除大眾量也(文)泰抄云。疏大眾部自緣乃至與等同者。即說境是所緣相分名行相見分名事。疏緣體者則不如是者。大眾部等四部同即心緣心。若別等相。則所別起行相。心體自緣心體時。則不謂別起行相為能所緣。所緣所緣能緣俱□□心體更無別體也。但心體即是所緣。謂別起行相也(文)今謂二末疏(五三紙左)云。大乘大眾部等心自緣等。准彼可知。
(四四左)所緣云(文)。彼(初左)云。所緣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及有實體。令能緣識託彼而極微
(四五左)彼說(至)分(文)光記四(四四紙右)云。三名有行相。即於所緣一切諸法類判別種種不同。心心所隨緣等起行相名有行相。謂心心所法其體淨。隨對何境法皆悉現於心心所上。此所現者行相。即此現帶境義邊似前境邊說為能緣。然此行相有別體。不離心等即心等攝。非是所緣。猶如明鏡對眾色相皆現鏡面。此所現像而非所照。然約像現說鏡能照(文)廣上引論及疏記。義蘊云。疏能行相所似分者。謂大乘自證分上所緣之相。此所似者即是分。見分行於此相故名行相。或可疏錯。應云所行分也。
(六四左)支不曾為分緣(文)。演祕云。疏以不曾為分緣等者。如諸色等曾為分被見分緣故後能憶。心既不爾。後何能憶。故後能憶明由先時自證緣也。義蘊大同
(四七右)佛地第三(至)不應憶念(文)。彼第三(八右)云。量論說。諸心心所法皆現量。若不爾者。不曾不應憶念
  (四七右)然瑜伽第一說(文)具明
(四七左)此中有行相(至)不同也(文)。演祕云。疏此中有行相相似者。重成釋彼瑜伽之意。言此中者。此瑜伽論。即以行相。言境據總者。相似。如緣青等分。俱青故為總。由是論云所緣。言見據別故相似者。相似即是不同之義。故論說云不同行相。問。夫言相似。雖不同有少比類。今見言似有何相類。答。如緣青等。王‧所皆然故名相似。有云。境據總下四句。疏文下雙會瑜伽唯識兩論。詳曰。不爾。前為正。尋之可悉(文)義蘊云。疏此中有行相相似者。此見相分中。有說行相非一。此論及瑜伽行相各異故。此大乘行相也。次會。境據總故名之為一者。此會瑜伽。彼據分總青故所緣。言見據別故相似者。會此論也。據見分各別所緣相分亦非是一故云所緣相似。或見者現也。所現相分各各異故相似前解為正。後亦可通(已上)今謂。初解為優。解與演祕有云說同。雖各有理。予則依用邑解。總假別實二論據不同。邑師順疏文勢也。泰抄云。一行相者即約諸相分上云青。皆相似故。說名境據總故為一。釋見分各別故相似也。然此論中即約實而言。即云所緣相行相各別故。二論名據義。亦不相違(文)今謂。松室仲算總科疏文分三。此文為第二義。以准義燈三釋故。四分私記云。燈三釋者。初解據領納各各不同故。且約青境。各各所變相似義邊所緣。第二此中下謂分總一故名一。不是相似一。總以一青為境義邊所緣。第三又彼下約本質故為一。約影像故曰所緣相似。是故燈師分為三釋樸揚之釋與此意殊。師資異解。不必一准(文)今案義燈三字恐二形誤。泰抄唯為二釋。西明立第三釋。即是合釋本疏二說。若義燈為三。則演祕不加斟酌輒判二節何也。又此段疏置此中之言。至次下文以又字隔。明知疏文是二節。瑜伽倫記以三義釋。非釋本疏。何關於此乎。
(四七左)又彼約(至)非是相違(文)。泰抄云。疏又彼約疎所緣緣乃至非是相違。此第解云。瑜伽論文云所緣者。據疎所緣緣本質是一故。或約正體智緣真如說。本質真如。俱是一體故名一也。此所緣相似者。約親影像相分說。心王心所分俱言相似。此論約親所緣緣說故。此論亦言而所緣事等。既云所緣。亦約親所緣相分說。故二說又亦不相違。又此論約後得智瑜伽論根本智真如說也(文)演祕云。疏此心心所許時同等者。此論第三云所緣等。等者亦是相似之義。餘文同來。
(四八左)然有六師(至)如因明抄說(文)。因明疏云。於二量中即智智名果。是證明相故。如有作用而顯現故亦為量。述曰。第四明量果或。或除伏難。謂難云。如尺秤等為能量絹布等為所量。記數之智為量果。汝此二量無常等為所量。現比量智為能量。何者為量果。或薩婆多等難。我以境為所量。根為能量。彼以見等不許識見故根為能量。心及心所而為量果。汝大乘中即智為能量。復更何為量果。或諸外道等執。境為所量。諸識為能量。神我量果。彼計神我為能受者智者等故。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為量果。智即能量故。論主答云。於此二量。即智名果。即者不離之義。即用此量智。還為能量果。彼復問云。何故即智名果耶。答云。夫云量果者。能智知於彼。此量能觀能證彼二境相故。所以名果。彼之境相於心上現名而有顯現。說心之分一名為能量。云如有作用。既於一心以義分能所。故量果為量。或彼所量即於心現不離心故亦為量。以境亦心。分解。或此中意約三分明。能量見分量果自證分。不離用即智名果。是能證彼見分相故。相謂行相相。非名相。如有作用而顯現者。簡異量。彼心取境。如日舒光。如鉗鉗物。親照境故。今者大乘自證分起此見分取境切能。乃彼分為境生識。是和緣假如有作用。自證能起故言而顯現。故不同彼執真實取。此自證分亦為量。亦彼見分。或此分亦為量。不離能量故。如色言唯識。此順陳那三分義解(文)定賓云。此陳那即是三分。尋之應知。且言量果者。知義猶如世間綿絹穀米以為所量慧數執持秤尺升斗數知其數以為能量。心中所有斤兩尺丈升斗多少之數令不墜失以為量果。今大乘唯識道理。相‧見‧自證體實是一。轉變差別非有似有立為三。然於三中非不差別。猶如乳中乳體與聒并潤濕性非不差別(文)義燈三(六三紙左)云。就此能量所量量果別中。相傳解云。有六師別。一云。天說。根為現量。惠為能量。境為所量。根是量果。二云妙音境同前。能量取識。三云法救師。能量惠及識。餘如前說。此皆顯故名現四云部。根‧境‧識和合生法。名之為現。根‧識為能量。境為所量境。還以根‧識為量果。五云犢子部。以神我現量。諸心心所為能量。神我量果。六云成實師。以心所中受‧想之用為能量。境為所量。識為量果。更當檢文方可為定。
(四九右)佛地論中(至)長行(文)。第三(八紙左)云。諸心心法有相‧見分而說。量論中辨心心法三分所取分。二能取分。三自證分。如是三發不不異。第一所量。第二能量。第三量果。
(四九左)論不應見分(至)非量攝故(文)。義燈三(六三紙左)云。論不應見分第三果。本疏云。難古師。要集云。陳那但立三分不遮第四。故護法不違陳那。但是遮破。今謂不爾。雖言破古。非陳那等。如理門論破古因明師。豈即破彌勒等師。但破古來不正諸師。今言破古亦復如是‧破唯三分見分第三果者。不破許四分者。
(五十右)現量為比(至)問答亦然(文)。演祕云。疏現量比量問答。亦然者。問。此之問答與前何差而須指。答。前依分難。此據量難(文)義蘊云。疏現量比量不為現量問亦然者。見分比量。以現為自證現量應此為果。答。此量緣共相現量以為果。現證體。不以此為果。前以比非與現相對。此但現比相對。故與前別。疏外內難縛難等者。見分是外。以內為果。自證是內。以外為果。答意同前。解縛難者。見分緣相相縛自證緣見應名見縛。下云如五識境縛者。五識見分唯現仍名相縛。自證唯現何妨見縛。又云為是煩惱染污相故者。此五識縛之所以(文)泰抄云。見分現量為比果比不為現果問答亦然者。外難曰。現量得為。
比果。比量應為現果。答曰。自證是內。為外以為果。見分不得與內為果也。外難緣。難例亦然者。外難曰。自證是內。得為外果。見分是外。應亦得為內果答云見分唯緣外。不得與內以為果。自證是內。為緣內故外作果外作果。外難曰。見緣名相縛。自證緣見應名見縛答曰。可然亦名見縛也。
(五十右)見緣相縛等(文)。泰抄云。疏見緣相縛自證應亦爾是縛無失者。外難曰。見分緣於則許名相縛。自證見分見縛。答曰。據麁相說。不為相縛。若委細者。自證緣見亦名見縛
(五十左)如五識境(至)末那章(文)。泰抄云。疏如五識境縛仍是現量收(必至)如末那章者。如五識緣境有相縛乃是現量收。自證緣見名見縛亦是現量攝。如五識中雖起煩惱。以為親證體故。故是現量。若第七末那識中有煩惱非量收也。然下文中第七識處即名末那章也。即解相縛。不可見一時之為量以相違故者。不可說見分一剎那緣相分時即起非量。其見分即與第三不為果。以一時量非相違故(文)言如末那章者。有云。未作此章。或云。此論解第七處名末那章。即六證中第六證是也或云。攝論末那章。雖有數釋。未可准馮。應撿彼論。演祕云。疏如末那章者。此指攝論明末尋處名末那章。以彼廣以義門而辨。故與章名。疏來意者。為伏難云。五識現量。何耶。故疏答云。為是煩惱所染污相故有縛也。外伏難云。何以明知。故指彼章。今按無性第一論云。此即是雜染所依。於定不定等位中。皆不相違現行故。其如何等。謂善心時亦執我故。五識有相縛。言是疏主末那章者非也。
(五一右)為等難皆應准(文)。義蘊云。疏為等難皆應思准者。難云。見分外相從名外。見緣色相名色。且齊解云。理亦可然。分是色。從識名識。見分是識。何妨從名色。問。分依識變。從依得名。識見分非色變。如何得名色。答。相由心變。從心名識。見由境生。從境名色。又不齊解。色礙。以非礙不可從為色。若爾亦應相外。非外。不得從外為外。答。所緣非必色。不可從境外為色。是分相從可名外。解俱得。取隨情
(五二右)此義應(至)過無窮故(文)。佛地論三(八左)云。第三自證能證第二及證第四。第四自證能證第三。第三‧第四皆現量攝。道理。雖是一體。多分合成。不即不離外並知。無無窮過。
(五二右)即以自證分緣(等)。演祕云。疏即以自證緣者。用不體故說是言(文)義蘊云。疏以自證緣緣彼種故者。自證分。以種不離自證。見種相義同以自證分緣也。既得以所緣自證為果。第三‧第四緣故得互為果也(文)略纂三(八右)云。問。若得者。第八緣種。如無色界。即為自證分緣等。若無漏種。豈緣體耶。問。此中依護月菩薩釋。其見分三分中。其種子自證分。種子見分體故。此理故。相應五數不緣種子此理故生無色界。第八見分無所緣。彼界第八見分色界器世界等。以是共業故。雖生無色而得下緣。問曰。何故種子不在自證分等雖在見分耶。答曰。以及第四分自證分上差別建立。今以種子所緣故。故於見分上立。以自證分為能緣故。不於上建立乃至)若依護法。即以此文為正。在無色界不緣下地界繫業別故。其種子見分中分為分。見分緣之。五數託此以為本質。而於上變影像相也。
(五三右)得得非得(文)。演祕云。疏得得非得法者。得小得故重言得。所得之法體非是得名非得法。問。難意如何。答。如彼得能得本法復得小不立第四。生亦如之。例見同彼緣相自證不須第四(文)義蘊云。疏得得非得等者。小得及所得法。如何三法更不立第四。心法應然。此但例令三法同也。又有云得得所得亦得小得故。令見分亦緣自證。何勞第四者。亦此理。應撿俱舍小乘大乘得得小得。又等准知。
(五三右)彼但成就(至)無量相違(文)。泰抄意謂。成就者。謂得小得。長者。謂小生大生等(文)義蘊云。得成熟現比相違也。有云若以得等例於心法有多相違無量者不然。
(五三右)無別種(文)。演祕云。疏無別種生者。隨彼見同種師釋。或約影。非盡理言(文)泰抄意謂。且約無為過去未來獨影境故。言同四分種者。現在五塵等境。皆別種生也。
(五三左)佛地論(文)。彼論第三(九紙右)偈及長行全同此論纏縛之縛彼論作繞。
(五三左)此一切分等(文)。演祕云。論若內若外皆所取等者。如疏具明義同疏。而立理云。前長行云謂第分但緣第一佛心見分不唯緣初亦後故。又前標宗有漏識。非無漏故。又無漏三分皆能緣餘三分。如何外互相繫屬
(五三左)所取能取纏(文)。泰抄云。所取能取纏者。非是八纏等。何以故。若唯染心中有見相四分。可言是八纏等。既三性有性有漏無漏心中皆四分。應知此言纏者不是八纏。但是心所見相分起時。相扶相託相句邊義為纏也。
(五三左)此唯眾生(至)二縛具故(文)。義燈三(六四紙左)云。西明釋云。能取所取四分相屬為纏。亦通無漏。非謂煩惱纏縛也。今謂此非。違論釋故。論云皆所取能取纏縛。頌言眾生。釋言纏縛明但眾生相縛。不通無漏。安惠可爾。此文且說有漏四分。如三界唯心言且說有漏唯識。豈以無漏唯識三界許通無漏耶(文)二縛者如下疏三末(六二左)泰抄云。疏相及麁重二縛者。若煩惱種子無堪任皆名麁重。
(五四右)外內定故(文)。義燈三(六四紙右)云。要集云。若內外定。已轉依見位分不應緣第三分外定故。今謂不爾。不障緣第三。但不親取。要變於相。是外攝。故言緣外。故論自云前二是外。
(五四右)雖緣真如(至)亦不得故(文)。演祕云。疏雖緣真如至亦不得緣。詳曰。且見分義為順此中見名外故。非盡理矣(文)義蘊云。疏雖緣真如真如非外等者。此釋伏難。若以見分通緣外故非第三果者。緣真如時見唯現量。又不緣外。此見應為第三果。故此解云。緣真如見雖不緣外。以見分有緣外之用故。亦不得緣第三也。又如別抄(文)泰抄云。真如非外。以見分用外故。亦不得緣者。然准對法論。外法如彼論說。何法名內何法外。答。謂十八界六根名內。六塵名外。六識間。又云。欲界五塵名外。色‧無色界俱惠及真如等總為內。然色界有色‧觸‧聲三塵。其色界多緣之起故總名內。然今此說中真如名內者。准對法說。又令此論後二名內。分名外。由見分緣相分故。故見分名外。雖真如名內。其見人亦緣之。然疏文中亦不得緣者。即疏文錯。問。六塵是外真如既在法塵中攝。如何真如非外。真如非小。如何見分不得緣之。答。所望別也。若真如諸法實性邊。其真如為內。若真如所緣境邊。即是法處法界攝。即真如名外也。言不得緣者錯(已上)今謂。大非也。疏云亦不得緣者。非謂不緣真如。何者。上已言緣。故此文言不緣者見分不緣自證分也。演祕‧泰抄不允。義蘊為正。
(五四右)若爾內心(至)准可知(文)。演祕云。疏若爾內心應非外果者。此難意云。差別內法果。外內不同。內亦非外果。答。指同前量非量義。思可之。今又答云。一見通緣外妨。故外不為內法果。自證分緣兩過無。所以內得為外(文)泰抄云。疏若爾內心應非外果此准可知者。外難曰。外別。見分不為果。外異。內不餘外果。答。外見通三量緣。外不得作內果。自證現量是內故得為外(文)義蘊云。疏若爾內心應非外果此義量者。難云。見分是外。不為內果。自證是內。應非外果。解此如前釋現不為此果等難同也。前釋云。比非量等不體。不得為現果。此亦如是見通比非。非內果。自證現量。內可為外果。
(五四左)報論唯二亦攝見(文)。無性論四(二右)云。二性者。謂相及見於一識中有有見分俱轉分不即不離。始從眼識乃至身識隨類各別變為等種種相識。說名相分。諸識別境能見義邊。說名見分
(五四左)此言見者(至)唯惠能故(文)。今謂。疏主簡別未盡理也。何者。此論上言此中見者等者。此於四分簡別見分。此言見者。廣取能緣。不局見分。故三分。疏主以推求見為簡別者未得切當。
(五四左)如第楞伽經說(文)。第十(三右)云。分別依熏縛。種種種種。眾生心見外。故唯心。可物。見種種見。身資生住持。故唯心。又(二紙左)云。愚痴妄分別。如鏡像現心。迷沒一切法不生非有生。此一切唯心
(五五右)舊頌云(至)說唯心(文)。楞伽第九(八紙右)之全文。但在字作生。
(五五左)今此論文(至)諸佛知見(文)。佛地論三(八左)云。若細分別。要四分。其義方成。三分如前。更第四自證分。初二是外。後二是內。初唯所知。餘通二種。謂第分唯知第一。或量非量。或現或比。第三自證能證第二及證經四。第四自證能證第三。第三‧第四皆現量攝。
(五十六左)又量非量若樂捨應異(文)。泰抄云。疏又量非量苦樂捨應異者。外難曰。第二量非量餘之分唯現量。第二苦樂異。餘之捨受也。答曰。義是同故是捨受等。已下三對。二和三性對。二四諦四念對三五五根對。如前同見分時量非和三性量。後三一向是一量。是故此諸難。生解者並約見分說已應知。
(五十六左)又見分解非解殊(文)。義蘊云。疏又見分解非解殊者。不執名解。執名非解。又以悟迷為解非解。此等並同初難。
(五十六左)又心自緣(至)差別過(文)。演祕云。心自緣至差別過者。即自證分而緣見等。據此為難。能所作等並皆心故。故差別。有云。約唯識難。不約四分。既是識。何因果差別耶。詳曰不爾。本約四分而此難生。下疏結云見分說。故知不是依唯識難(文)義蘊云。疏又心自緣有因緣等者。見緣於相。相因見果。可有差別自證緣見。俱是能依。俱是心法因果差別。餘皆准知(文)泰抄云。疏又心自緣因果因果者。境為因心生。故即境是因。是果。若約量果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自證分為量果。即見分為因。自證為果。若由自證見相分故。即自證為因。見分為果。能所作者。即自證能作見分所作能作心所即是善惡業。難言。應能作心而所作事。或能作是心。所作屋宅是。能所成者。即能成是自證分。所成謂見分。已後皆准知。能成即因。因者即是心。所成即是果。能引者。能引是心因。所引即是所境。或是心家所引果也。能生者。能生是心因。所即是一切境法也。能所屬者。如奴婢是能專。主是所屬。分為能示。見分是所示也。能所縛者。如繩是能縛。人是所縛。人是所縛。煩惱為能縛。諸境界是所縛。能所相。諸相諸法為心能相由心二發起所相法故。能所覺者。能覺是心。所覺諸法是。無心外法如是已上諸法不得成也。
(五十六左)亦不應言(至)識亦生滅(文)。泰抄云。疏亦不應言二緣生識三和生識者。二緣生識者。下論又云。色為緣生識生識。由根‧境二緣生也。既有自證生見。有識亦生識。二緣不成。三緣生識故。三和生者。謂根‧識三也。今有自證分生見分見分。應亦識於識。三和不成。合四和生識故。
(五七右)亦不應言(至)皆是不善(文)。泰抄云。疏亦不應言心遍體皆是不善者。外難云。見分自證分等同是量非量可許見分是惡。自證分亦是惡。即是心遍體。見分是惡。自證非惡。非惡自證應是正智。以自證分能緣惡起。是惡故云是正智見分不善自證正智心則不遍體。答。自證雖是現量亦是不善。同見分是惡故。若現量不是惡者。五識既有惡。應不現量。故知不約現量說有惡也。
(五七右)其四念住(至)念住等故(文)。泰抄意謂。四念住者。謂念住依身一種色故。念住者緣受蘊故。心念住者或緣六識六識故。念住者前三念住外更緣心所法或惠等故。此四念住皆以惠數為體。若言自證分緣見分。則是惠自緣惠也。四種念住皆但應名念住。以能所緣唯惠數故。然則除念住三念住皆悉不成也。惠是念住攝故。
(五七右)又四諦智(至)成道智等故(文)。泰抄意謂。今此疏中約無漏心緣四諦法為說。不依有漏四諦觀也。論中問云。有漏無漏皆作四諦觀。於十智中有差別有漏四諦別。謂苦智集智等智無漏即緣四諦。謂苦諦集諦滅諦智等。若言無漏自證自緣見分。則道諦無餘三智。以無漏自證分唯無漏道見分有漏心中作四諦觀。即是世俗智也。若言有漏自證心緣見分。則應有苦二智無滅道智。以滅諦無為道諦無漏故。
(五七右)又宿住(至)返難亦爾(文)。泰抄云。又宿住智亦應不成知現在故者。宿住智合緣過去現在自證現在見分。唯現在法故。應宿住智不成。又死生智不得成。何以故。其死生智即緣未來。既在死生智自證現在分時。故死生智未來不得成。疏又知他如知自者。他心智心可名他心智心。他心智自證分緣自見分。即各心智不名他心智。疏知自如他返難亦爾者。外難曰。知心如知心者。知心應名知心也。
(五七右)又用二故體應非一(文)。義蘊云。疏又用二故者。謂知他心智自證自知心。故有二用。應非一心(文)。泰抄與此不同。義甚疎矣。
(五七左)有因法自相相違(文)。義蘊云。本量云。心應自緣。性能照故。如燈。作相違云。不自緣。性照故。如燈。
(五七左)然佛地第三(至)餘難解(文)。彼論三(八右)云。是故四智相應心一一亦能照知體。云何不與世法相違。刀不自割。指端不能觸指端故。不見燈等能自照那。云何得知燈等自照。現見無闇分明顯同。若不自照應有闇障。應不現見此故知燈等自照。燈等非闇。何須照耶。如瓶衣等。體雖非闇無燈等照。邊有闇障不得現見。燈等照時。除彼邊闇令得現見。說為照。燈等亦爾。體生時。邊闇障除令得現見。故名自照。諸心心法勝劣。皆能緣。內證體。猶如光明能照他亦能自照。非如刀等。諸法法爾。不可一類(文)義燈三(六五紙左)云。問。燈能照自令現得見。燈心能自緣。衣不自照他照見。證不自緣。答。心性是照。本極成。若例同衣不能照。彼有自‧世間等過。問。量云。心能自照。性能照故。如燈等。此量豈非法自相相違因‧喻所立不成過。答。取能照義以燈為喻。故過。問豈本不自緣。答。雖言緣自。意取顯證。今緣‧證雖殊。俱自顯證義。或但相例。不是量取彼為喻。故過。
(五七左)然他界無為(至)非自證分(文)。義蘊云。以此解前諸難。今緣他界等皆約見分不緣自證。若約自證。即緣自有為有漏。故有前諸難。若約見分。皆無過失。此解心已下難。
(五八右)於四分中(至)如別章(文)。如三惠章‧唯識章‧略纂等中具釋。泰抄云。疏於四分八識三惠三量因果者。因位五‧八識現量。第六通三量。第七唯非量。若至位。八識現量。三惠者。若因位第六識中有聞‧思‧修三惠。聞‧思‧修中是比量。修惠是現量。若八地已去義說思惠皆現量也。若餘七識即是三惠。若至佛果位。八識中皆有修惠也。
(五八右)故言外大種(文)。演祕云。疏即外大種者。義。所言外者。簡於內外義殊。有其五釋。一云。所執名外。謂心外故。餘為內。不離識故。二云。本質名外。亦心所故。影像名內。心內故。三云。諸法義理差別名內。諸法體事自性名外。故迷理者說內門語等說名外。四云。在自相續名之為內。他身‧非情說名外也。以彼皆是身外故。五云。十二處心等所依六根名內。以親近故。心等所緣六境名外。由疎遠故。今論言外依第四門。然疏說云。雖非外處名外。此不然。依下論自說俱名內故。若處門。根可名內。扶根處應名外故。詳曰。有濫。疏無違。但言器色外處故而得外名。誰言攝披扶塵色耶。此即總聲別處轉故。斷依斷第四。他身豈得同外器耶。論意唯明外器色故。若言但取第四一分。何棄第五。不簡第四故。斷非。
(五九右)且如瑜伽十六卷(文)。彼(三左)云。六由善不善無記作意引發先業。能牽諸行令住不絕。所謂共不共業文所生起(文)略纂十六九右)云。謂器世間本地第三。或感一劫等。造此所由三性作意方便。引此生起能牽器世間諸行令住不絕。如山河等名共共生。田宅共不共生。即大師云。有二種共不共。共二種。一共中共。如山河等。二共不共。如宅舍等。不共二者。一共不共。如自眼根。他不用緣故。不共中共。如身中扶根塵。為他緣似故。此中即共中二文。
(五八左)一是共相(至)如山河等(文)。義蘊云。疏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趣用等者。諸識同變以得共名諸趣共用復為共。問。如山有本石。一人取以為舍。餘人所以不能用。何得共變用耶。答。彼人未攝屬已。隨何人取但能用。名共中共。若已攝屬已為舍等。即共不共也。問。一人受用本石等時。為用自所變者。為用所變者。若用自變共不成。若用他變何名唯識答唯用自所變者。若爾何為共。答。彼人所用木石設未離山等處。未磨滅時諸趣第八共所變故何非名共。又所作方舍餘趣餘方緣合之時即能受用。故為共。
(五九右)共不共如已田宅(文)。演祕云。疏共不共如已田宅者。義。但初句收。多自受用。然亦有受用義故。又如扶塵唯在身。由有少分為他用義尚為共。如何田等翻名不共詳曰。不可。若爾。扶塵應亦初句有他用義。如田宅等。若言屬自非初句者。宅等應然。亦屬自故。若言扶塵屬身內身不相例者。祇此義扶塵不共中共。宅等共不共。外內異故。復不屬他。故非初攝。問。菩薩所變淨土不離穢處。穢相望應第句。傳有二釋。一云。有漏不淨處故。業復少同受用有邑名第句。佛唯無漏菩薩極淨。雖穢處。不淨業有差別故。非第句。二云。穢其處既同。即是第二共不共。詳曰。初釋善也。且同地器有情共變由有別業。於此復分宅諸境。異生等即不如之。得相望屬第句。
(五九左)問曰(至)答曰不緣(文)。對法第一‧造色章。略纂四(十紙右)云論云。如是一切色蘊所攝色中。九種是物。有觸所攝中。四大種物有。當知所餘假有者。若九實者。於下文中。如色處中。長等是假有。青黃是實。聲中因大種大種是實。餘可意等假。香中可意香是假。餘緣法和合等假。味中若酢等六是實。餘餘可意味等假。一一塵中皆有假有實相何故此乃言九皆實有。觸分於二。義曰。以觸處能造所造異。所造色皆是假有。又復多故。所以偏明。其餘九中能造色。又復皆是所造。所造之中雖有假者。但少非多故不論也。
(五九左)此由四大(至)以假故(文)。義蘊云。澁滑等所造是假。四大等能造是實。今言造者假名為造。非實造。非實造也。不可實因而造假果故。水增時假名造澁滑也。
(六十右)緣長等時并緣青等(文)。演祕云。疏緣長等時並緣青等者。義緣長等者以之為正。佛地論說。十八圓淨所現淨土具顯‧形色。准知穢土所變廣狹分量有形色也。前論亦云。隨量小頓變一相。詳曰。言緣長等。為據別緣。為約長等不離青等。緣青等時義言緣之。若義言緣疏已明訖。若別緣者。如何第八識因緣變耶。亦不可以佛地證淨穢異故。
(六十右)論雖諸有情(至)各遍似一(文)。樞要上末(四九紙右)云。對法第二。眼識二根。如二燈共發光。此如何通。此以隨說小乘法為喻。彼據大乘體義為喻。亦不相違。如俱聲共別造。若爾如多燈共處。其影便殊。云何共造。今正釋者。一盞中有多燈炷。及俱聲。大種鄰近共造一色。兩盞別炷不共造色。故影有別(文)演祕云。論雖諸有情至遍似一者。問。且有情共變。而有情伐用之時。為用自變。為兼用他。若唯自者。餘變者應存不亡。樹何不見。若亦用他何名唯識。答。樹等既是共相種生。皆隨順增益。彼有情所變所緣親用。所緣者與自所變增上緣。亦疎緣用。一切相望為所順。他為能順。由所順能順亦滅。同斯樹喪唯識亦成。問。何以得知互相增益。答。對法第七說有共業增上緣。如次下引。若爾燈明不成。一燈光滅餘光猶在。相似。何得為喻。答。喻取少分故不相違
(六一右)五四說諸有對法(文)。五四(一紙右)云。問。何因緣諸有對法一處不相捨離。而不說名無對性耶。答隨順轉故。由彼展轉隨順不相妨礙。又由如是種類之業增上所感如是而生。何以故。一切一切根共受用故。若異此者。一切聚中非有一切諸色不相捨離。若爾。境界便不遍滿一切聚中。如是遍滿受用。是故當知諸色一處所不相捨離。又有諸色或於是處互相妨礙。或於是不相妨礙。如中有等。而彼諸色無對性。此中道理當知亦爾(文)演祕云。疏五諸有對法等者。疏引文略。今更具云。何因緣有對法一處不相捨離。而不說名無對性耶。答。隨順轉故。由彼展轉隨順不相妨礙。又由如是種類之業增上所感如是而生。何以故。一切一切根共受用故。釋曰。而難意云。一色聚餘香等微亦同其處。應名無對。其答意云。等之中有違不違。違者別居。順者處。又業力致。何以得知一處有多。一色見是色。鼻嗅有香。舌甞即味。身覺有解。故言色根共受用也。
(六一左)與明相違(文)。義蘊云。此說暗與明相違也。共變木等他不相礙者。如心上燈明百千不礙。自變木等相礙者。如心上晴明相違。
(六二右)此言一切(至)已及外身(文)。五一(八左)云。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文)略纂三(三一右)云。此中諸法師敘云。西方二說。一云。護月第八亦變為他身。二云。護法。不然謂第八為二變。謂變根等令自見等。此是不共相業感。二亦共相感。令他見等故名增上緣
(六二右)即世經(文)。立世阿毘曇論第十(大三災品九紙左)云。比丘是時世界更欲起成。是世間法然初世界時。眾生已生長業。能感大梵果報等(文)廣說人天等。
(六二右)螺髻王等(文)。維摩經第一佛國品)云。爾時螺髻王語舍利弗。勿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惠故。見此土不淨耳。舍利弗菩薩一切眾生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佛土清淨。於是指按地。三千大千世界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無量功德莊嚴土。一切大眾未曾有。而皆自見坐蓮華
(六二左)此界者此婆訶(文)。泰師所覽作訶界。彼云。疏此世界者。舊云婆婆。今言訶。為聲相似。此翻堪忍堪忍二義。一約菩薩。一約眾生。後義為勝。
(六二左)亦在此(等)義蘊云。此界靈山有漏淨土者。菩薩第八變故是有漏也。言外法異生亦不應變者。謂外界外異生能變有漏淨土也。此界四善根等雖是異生能變之。此有漏淨土名相淨土諸佛所變無漏淨土名體淨土。或應為外法。誤為諸字(已上)今謂。異本諸非也。然邑師釋云。外法異生他界生者亦非也。異生分為外。具如疏引緣起經。又泰抄意謂。至十住不退第七心位。此名內法異生。是佛法內故。若外道等名外法異生。此釋未詳。如下具辨。變化土中有穢別。佛變唯無漏。餘有情變通有無漏。然今應有漏中分其能變異生故有簡別
(六二左)論又諸聖者(至)復何所用(文)。義燈三(六十六紙左)云。論又諸聖者有色等。本疏據顯言。色界類爾。西明云。此說那含等厭色生無色下生。不說色界者。彼有色身往欲界故。今謂不爾。違下文故。下云。是故現居及生者變為此界。不言作主者變。若許在往者譜。無色亦來佛傍側立。亦應許變。況下又難。設有色身麁細懸隔故。此變為彼亦何所用。故本解正。
(六三左)瑜伽論一(文)。彼(四紙右)云。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了別內執受故。二由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遍計自性妄執習氣諸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若在無色有習執受以別。無分別器相者。謂能別依止。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有間斷。器世間相。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如是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文)略纂三(一右)云。論云此於有色界者。護月云。無色界八不緣下器者。何故外器文前預簡云。此於有色界。故生無色緣下外器。護法云。此簡內執受有色所依無色種子無根扶根塵。即內執受半有半無。須簡根。外執受中一切無色界皆無。何須致簡。故下膏炷喻無色有外器。無內炷光明。故知簡別不隨汝意。
(六三左)問聖定不生(至)長壽天亦爾(文)。泰抄云。無間之處罪人長壽天外道生。聖者不生當不變也。長壽天者是第四禪無想天。是云外道(已上)今謂。長壽天非是無想天。故義燈二末(三三紙右)云。三途‧黃門女人‧及長壽天無想天等。見道畢竟不生為不成等(已上)次下疏(六四紙左)云生有天壽萬劫是也。
(六四左)又成器時方三禪等(文)。演祕云。疏又成器時方三禪等者。以第四禪不壞不成故。但舉彼成壞(文)。義蘊云。疏又成器時方三禪等者。此方三禪等未成有情故。前師意說。此界現居及此界生者作此難。未成世界。先以一劫成器。後十力劫成有情世間。若壞劫先以九劫壞有情。後一劫壞器。
(六四左)如大眾部(至)無色有色身(文)。宗輪論述記(五三紙左)云。無色界六識身。述曰。有無色界十八界。此中略不言。亦根等故。問。無色界有色。何名無色界。答。有細無麁色故名無色界。問。色界非麁。應名無色界。答。色色雖勝欲界。然劣無色色。何可名界。不得無色名。
(六五右)如王下別變為地(文)。如梵網會座有八梵初禪王在諸會中。泰抄云。疏如王下別變為地者。王至欲界地上。由如沙著油即直下。文如麵中立。又如雲中行。皆陷入也。必法別變方乃得住。又如大般若經第二說。如欲行欲界地上。必須別變金剛。始得如住也。何以故。欲界地麁疎如身。漸若不變者直陷地中也。須變之。
(六五右)論由是設(至)變為此土(文)。演祕云。論由是設方自界等者。問。器種俱境。緣何不同。答。器為依持但變同地。種即不爾。為境通緣。又三界種隨能變所在之界故緣之。器乃不然。何得相例。
(六五左)若爾聖者(至)變之何益(文)。義蘊云。此中梵宮意取無想天也。及此地獄雖自地聖必不生方自凡夫亦必不往。山等既不依持。變之何益(已上)今謂。邑師梵宮無想天者非也。若小乘聖者不生梵天宮。以彼王壞我有執故。又螺髻王為八地菩薩等是大乘說也。今且約小乘為說。故言聖者不生。況又下云大梵。此豈無想天乎。
(六十六右)如大梵變(文)。演祕云。疏如大梵變者。即維摩經梵天王云。我見自在宮即共事也。又上界天而來此界。必變淨器為自依處。以此麁不持彼故。
(六十六左)對法第五(至)種隨故(文)。演祕云。疏對法第五至種隨故者。按彼第五而文說。彼第七中明五共業。故云如經言有共業云何共業。若能令諸器世間種種差別。或復業令諸有展轉增上業力。說諸有情更互相望為增上緣。以彼互增上力故。亦名共業。恐疏寫誤以七為五意對法亦同此論。而經證共業之事。更(文)義蘊云。疏對法第五至種隨故者。雖生無色既未離欲。由能感欲界器色種隨。彼第八識變此種故名變下器。實現行分器也。
(六十六左)此顯生無色等(文)。演祕云。疏此顯生無色等者。疏釋彼意由據業云令界種種差別共業。不約一切現行變諸界方名共業
(六七右)若言緣種(至)正義也(文)。義演云。前二師自證緣種見分受熏。故分中種子也。言無色界本識唯緣內種者。此護法師會瑜伽第五十一文。彼說。無色第八識不緣下外器相也。言前二師無色亦但約緣種等者。此前二師瑜伽文也。此師無色實緣下器。疏有解。初云。以無色界無身故。隱下器不論。但言緣種。二云。約自證故。不言緣外器。尋文可解。此同護月
(六七左)不爾便無四分之義(文)。演祕云。疏不爾便無四分之義者。不變影者。見既親證第三分已。何須第四證量果乎。故無四分。義蘊亦同。
(六七左)下第八唯除見分(文)。第八論(十紙右)。
(六八左)繫據縛義(至)上差別義(文)。義蘊云疏繫是縛義至差別義者。有說。縛者相應所緣縛也。法體之上二縛差別義故三界別。問。種子之上有何縛義。答。縛之故亦為縛。如無漏二縛故。即非界繫。又解繫是屬義。諸有法爾繫屬差別故。種子不隨識繫。不可相例。
(六八左)此中三性(至)非煩惱(文)。義演云。疏亦應煩惱種隨煩惱者。答。此同前。煩惱是擾亂義。不可隨煩惱。性是體類義。故可同無記。又若隨現行。即名煩惱。若隨識性可非煩惱(已上)演祕云。此中三性種至隨煩惱者。有說三性異。隨依無記煩惱不善等故不名煩惱。詳曰。性由體類義隨依可無記煩惱別義增故種名煩惱。問。煩惱染污。可不隨依稱。既在二性收。隨性非煩惱。答。界種性雖同。據別異依繫。或種類猶然。故不從依稱。二釋之中任情取捨(文)泰抄云。疏亦應煩惱種隨煩惱如是一切如理思者。有解。若准前因果等性故亦名等。此煩惱能熏現行則通不善。若所現行亦通於於染。故煩惱種子不得隨眠無記(文)今謂。義蘊為優。演祕後釋‧泰抄不允。
(六九右)此潤生愛(至)緣欲界身(文)。泰抄云。疏此潤生上界乃至欲界者。此身在欲界終。第六意識上界愛見分而緣欲界身。恐身後而生道。即是上界愛見分緣欲界身變起分。分隨見分故。上界同地繫也。即是下文謂。生欲界即起欲界愛。於色界受即起色愛。於無色即起無色界愛。即是九種命終心俱生愛俱故。見皆同地繫。何故不同第八識見別地所。第八識一界繫。種通三界繫。第七緣第八相分亦然者。即第七識第八識所起分亦與分同地繫也。
(六九右)緣異地身地器(文)。華嚴經云。菩薩鼻根無色界宮殿之香。阿含經云。舍利弗涅槃時。色‧無色天中淚下如春細雨。波闍波提涅槃時。無色天佛邊側立。
(六九右)於彼無色諸天淚下如雨(文)。次下(七九紙右)所引阿含經說。
(六九右)聖說菩薩不生彼故(文)。瑜伽五(十六紙右)云。若諸菩薩自在決定不於無色界生。由觀於彼不能現起利眾生事。因此成熟廣大佛法。及有成熟利益有情行。故當是名隨界作意所緣諸法(文)。對法三(一紙左)亦同。
(六九左)利根不還阿羅漢等(文)。義蘊云。必要利根方能緣下。見會利弗涅槃等。問。兩淚等即是果。何要聖者此果耶。答。地前菩薩不生無色利物少故自餘凡夫果。故瑜伽說。聖者滅盡定。變此果色饒益有情菩薩決定不生無色。故唯利根不還等也。問。豈要滅定方變果耶。答。非要滅定。疏引意者。但是不還等生入滅理非愚法即是利根故。能起此勝果色。此意總說。下界第八變彼身器見別繫同緣種。
(六九左)下文但據(至)用故變(文)。下文論三一紙右疏八三紙右。
(六九左)若不爾者(至)應非有情(文)。義蘊云。疏不爾本識至應非有情者。若令本識所變亦隨心者。即天眼耳身得。既無上本識可隨。即執持。便應壞爛亦非有情。要依本識名有情故。問。不隨於心。見別繫。當能執持。許有情攝。何故令隨下界第八。即云爛壞非有情耶。答。若異界繫因緣變有實用故。可許執持名有情攝。若令隨心。即分別變。但便同七識。既不執持故。應爛壞非有情也(文)。演祕云。疏即天眼耳至應非有情者。由若不許緣異界境天眼耳根與八繫別。第八不故應爛壞。若爾何名有情。
(七十右)若一身中(至)增減過(文)。義蘊云。疏若一身中起二界身至增減過者。二界身俱變故。外別身。故此即增也。第八不天眼耳根。便成壞爛。故是滅也。或有解云。眾生十八界下第八不天眼耳根。即十八界外更有餘界此即唯增而言減者。文難成也。前解為正(文)演祕云。疏即眾生增減過等者。天眼耳有情數一身別起而不屬此故為增。又若爛壞復為減。問實義許持。何非增過。繫不同故。答雖繫不同。不離此界能持有所依屬故不名情(文)又解等脫文至下(七七紙右)存在矣。
(七十右)第卷云三性雜生故(文)第十(三十左)云。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有漏識所變現者同能變識。皆是有漏。純從有漏因緣所生。是苦集非滅道故。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緣雜引生故。異類此應知。
(七十右)難一師云(文)。演祕云。疏難第一師等者。下根身中初師是也。疏乘其便預難其義。
(七十右)如自眼根應設功勞(文)。泰抄云。疏如自眼根應設劬勞者。此已上疏文皆是不正義。難應設劬勞者。則解者別求異見。子細答莫令失錯。俱舍論部難薩婆多。亦大有應設劬勞別求異熟。即依彼宗作(文)俱舍三(五紙左)光記三(四八紙左)。
(七一右)故知下文第二說勝(文)。次下(八三紙左)(七二右)如色界繫(至)處亦無(文)。義蘊云。此師意說。處與根定不相離。為用處故亦變根。色界鼻舌二根必無發識之用。為處故變二根。如無色界無根故。處亦無。此根定不相離。故須變也。然界雖具五根。彼二識。顯故偏說。
(七二右)莊嚴身故(至)(文)。義蘊云。疏莊嚴處。二為受用處故變根也。
(七二左)生盲等亦爾(文)。演祕云。生盲等亦爾者。不枯陷者而根猶在。但物翳致不能見。拈者不爾。
(七二左)彼論舊本(至)似彼(文)。中邊分別論上(二紙左)全文。演祕云。疏舊本第四頌等者。問。舊新二頌識前後雖復不同。相似何乃偏責。答。舊云本識本識局一。言似於彼故成其失。新言識生八識隨緣我等無過矣。新論釋云。似義者。謂似諸境性現。似情者。謂似他身五根性現。變似我者。謂染末那我痴等恒相應變似了者。謂餘六識相麁故。
(七三右)舊論長行義與此同(文)。彼論上(二左)云。似塵故。謂本識現相等。似根者。謂識似五根相續中顯現。我者。謂意識我見無明相應故。似識者。謂六種識本識者。謂阿黎耶識。生似彼者。謂似塵等四物。
(七三右)今此論引彼長行文(文)。義蘊云。應為此論。錯為頌字(文)今謂。邑師由覽錯本故為斯辨現流疏本皆為論字。
(七三左)又色界化生(至)欲界不爾(文)。義蘊云。色界依可隨逐欲界不爾。見身者。餘骸在故。眼根枯陷。處在故。如何前說。由用處亦似根。
(七四右)此則不爾故不為例(文)。義蘊云。色界處為莊嚴故要變他處但為處用。不為莊嚴令妨何須變根。故知不可以色界鼻舌等例。下展轉難。尋文可知(文)或云欲界不由妙所感受用處者非也義蘊為正。
(四七右)論故他地(至)猶見相續(文)。演祕云。論故等者。問。此證何義。答有二釋。一云。自變他扶塵。二云。自不變他根。扶塵共許不待言故。而證意云。能變及根。往他等合在。俱所變故。既唯在而根滅無。返證餘時俱變處。若爾何唯舉生依地涅槃耶。豈餘死等猶根乎。答。理俱無根。且就顯說。若自地恐他救言以自識變。前為正。問。處他變。自之引因義應不立。亦能變者迨劫末有。所變之骸應同能變。答。如言唯識許境親疎。遺骸待變他何失。有為執分脩短不同。不同能變。有謝無咎。
(七四左)如色界(等)。義蘊云。疏如色界鼻舌二根如何會釋者。前師云色界受用處故變二根。彼無根依定非有者。下會意云。根是為有情故變。可說根無依亦無變。他處既非自分有情。何要變他有。
(七四左)身為自情變(至)此理應(文)。泰抄云。疏身為自情變無根處亦無他塵非已情何必須者。解云。第八識身上扶塵者。即是有情數。以扶五根故。故自第八識若不受用身五根身上無五根扶亦無。身上扶塵處故。故無根依亦無也。自第八向他身之上變作扶塵。其他身上扶塵即是無情攝。何以故。若扶根塵扶五根。其扶塵可是有情數。其自識雖變他身上扶塵。他身上扶塵不能扶五根故。是非情攝。故自第八識能變他人五根也。若爾。何殺生而得殺罪。雖殺前有情。還所變根塵故。身殺他扶塵者。即是取心外法。然自第八識所變扶塵上損他扶塵。即令他命斷故得殺。若爾。如何前文言心上所變等即通礙心上所變色。心上所變色。所變不礙所變色者。應殺果時唯取所變扶塵。應不損所變扶塵。其果還應得治。又地及草木等。皆一切有情共變者。若堀時。應堀自所變地令作帆。他所變亦應不作帆。若殺樹時。應唯砂自所變樹。應不損化所變樹。此義故。若斫樹損自所變地亦損。所變地。故知心上所變色礙所變色。
(七五右)或借識起(至)或威力(文)。演祕云。疏借識力者。問。與定通力二有何別。答。身在於上不於下定通等也。所以如疏起下散識故有別也。問。起下散識豈不依上定通引耶。若許爾者。即定通攝。何乃別開。答。不爾。所以別開。問。設上定通為引者豈不得耶。答。縱定通引。然是他地。此別開。更(文)義蘊云。謂身在上三靜慮。借初尋伺初靜慮身識變上三識為異地。此唯三識非第八也。力者。由經故淨肉三千界。上至有頂所有等。問。此上界而下第八不變。眼等五識以何為質。答。此託彼有情第八所變以為質也。
(七五右)此通諸識(至)有定通(文)。樞要上末(五十右)云。等力界地不定者。此有五。一定力。二通力三善法力。四借識力。五大願力。由行大願引他地色現在前。然第八識有初二。後亦通餘。便顯之亦無過失(文)義燈三(六八紙左)云。言定通等力。西明云。等取神通。傳三藏等願力。有云。等有十能變。定‧通‧願同。四佛加被力等。今謂不爾。若佛加被神通力攝。經‧神呪是法力攝。諸受變改力‧煩惱力‧改寶珠梵行等力即前業力攝。要集云第八三力變。加被異者。此亦不爾。加被是通。非願力也。
(七五右)身在下界地起天眼耳(文)。演祕云。疏身在下地天眼耳等者。問。耳根既與異熟處。同取不。若同取者。云何異熟而能遠取。又如何有發耳通。若不發者。如何同取。若不同取二根處。云何取不取耶。答為二釋。一云。同取。通力引生遠取何失。如欲界長養等既同發識。此亦應爾。不同取。言等力據緣境。又若異熟能發彼通。何須起彼天眼耳根。亦一處業力不同。見等各別處別發亦復何失。按度論。修得天眼肉眼上。導彼肉眼亦能遠見。
(七五左)馬勝比丘上入色界(文)。俱舍第四(根品九紙左)云。經說。諂誑極至梵天。從相依故。有。以大梵王處自眾。忽被馬勝苾芻問言。此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不知無餘滅位。便矯亂答。我於此眾。是大梵自在作者。化者。養者。是一切父。是語已。引眾外諂言愧謝令還問佛。
(七十六右)佛放豪光(至)究竟(文)。演祕云。疏佛放豪光等者問。梵亦同光而得見下。何不言之。答。梵觀於下自力亦能故不言也。若也傍觀八千界。六由佛力自力不迨。且據下故不云(文)具如法花疏釋(入疏第六七紙右)。
(七十六右)雖第八變(至)內身文(文)。演祕云。疏雖第八變至內身文者。雖言第八因定通力而皆能變。於定不見內身文。
(七十六右)不由定力(等)。義蘊云。疏不由定力引他身下界起者。謂於下界無色定。不能起無色界根。彼無根故。非如通力起上耳。問。既云無色諸天佛邊聽念他得見。如何第八不變彼身。答。但由定力令他見身。即是器攝。非變身也。若據依上。以無根故。非依止故。不可名身。若據積聚亦可名身。以可見故。
(七十六右)亦非是身以無根故(文)。演祕云。疏亦非是身以無根故者。問既無其根。云何得言佛邊聽法答。第六識聽不待於根。故瑜伽云。聞謂比量(文)今謂。演祕引瑜伽文證意識之義。非必無色法是比量心。若約常途法是散意比量瑜伽論皆云聽聞聖言比量所攝也。疏主無垢稱疏云。若但聲可唯在耳。既緣名義便在意中。故瑜伽言。聞謂比量。演祕意同。然約無色法義或不同。三惠章云。雖無色天佛邊側立聽等事。但依修慧教義故。又云。大小二乘不說色界思體。無色界中有聞慧體。
(七十六左)八地已去(至)通差(文)。演祕云。疏八地已去通差者。通智定定。體實有別。約性不殊。起無前後。所作相似。據一邊。說。
(七十六左)此故知(至)。所緣緣(文)。演祕云。疏此故知至所緣緣者。如在下界天眼耳上界色。下界第八而不上。即天眼耳第八境為所杖質。故闕疎緣。問。地散三災上界第八亦緣災不。答。實不緣。護法不許異界第八變異界器。若爾。上眼無疎所緣過。如何遺。答。以下第八所變為緣亦有何過。問。因於定通令第八識異地身器不答。疏不定判。樞要及燈義意許也(文)義蘊云。疏此故知至非必有本質等者。既相者第八不緣。即眼識下時。據無本質。問。既違下文。理應有質。此託誰耶。答。謂他第八所變為質。如前已明。
(七七右)餘地器即法處(文)。義蘊云。疏餘地器即法處瑜伽四說者。彼論云。若威德定所行境猶如變化。彼果彼境及相應等境物有。既云物。故明第八不緣假也。問。法處色五識境。如何唯在法處。攝耶。答。第六引生且隨意變。故在法處。若爾。如五根等亦唯緣。應法處攝。答。不可為例。境別故。非意引故。
(七七右)瑜伽四(至)是(文)。略纂四(十紙左)云。法處色中。如對法五種自在所生。有二種色。謂有威德定相非威德定者。此中唯言咸德定。既法處五色中。四金一分是假。一分是實。何故此者。非定用故。如理應思。何謂威德。而言是實。如下文。是無漏威德聖者法故威德。其此定色得實如實作色。其非威德定色唯令他見。非實事。不如實作。問曰。無漏色見諦方得。此稍可得。有漏之定何故如是事。聖人無漏種類故得。如下文。增上力故得。又准下文。無分別智增上力故後得智起此色者。有漏定不得也。中據體實。是無漏相似有漏故言無漏有漏。問。然無漏二乘得無漏。何人得之。於大乘中有威德定。雖有初地‧八地二處。皆有其名。於何地。又大義曰。此通有漏有漏非實。不任受用故。若非想觀。任用者亦是實有。此中言彼果彼境者。義曰。果者即由定力本識別現變色塵是。淨土後得智力故。令本識別變以為塵。此是要實有也。言心之果故。是所緣故。故此定色望定亦是果亦是境界。而是物也。
(七七右)此謂聖者(至)饒益有情(文)。演祕云。疏得威德定者。有威德者所起勝定名威德定。此有兩釋。一云。自在菩薩二乘者所得之定。故瑜伽云。非一切所有定心此色功能一類有。故知唯聖。二云。亦通異生。依定久習自在者。簡非自在一類有。亦無其失。前解為勝(文)對法抄一末(四七紙右)云。此色略以三門分別(勝果色章全同)一凡聖起者。此色通凡聖起(乃至)顯揚唯說諸佛菩薩。據大威德勝人說故。豈二乘等亦不能變無色界天許兩淚故。瑜伽又說。雖非出世定之所行境。然由彼定增上力故。一能現者。彼說聖者具有世間出世間智。顯非出世智所行。非簡異生不能現起。故起此定。定通凡聖義。此異生起(乃至瑜伽論三說。謂聖神通所變化事隨所勝解一切皆能如實成辨無。有改異。堪任有用。非聖神通不能如是。猶如幻化。唯可觀見。不堪受用故。前解是(文)准上文。通凡聖起為是。樞要上末(五十紙右)云。色界通果可通凡聖。如三三文。無色界毘鉢舍那菩薩三界。及無漏亦有定色。淚下如雨。及宮殿香故。必要是聲聞能變。非是地前故。皆通凡聖。皆能起之有用無用即成差別。如三三說(文)然論有無。則異生有實有。義燈三(六九紙左)云。西明云。異生色亦有實用。云威德者是根本定。非勝者起名威德定。今謂不爾。若許異生定變色。何故瑜伽三云。謂超第二阿僧企耶有實用。若云彼說通變此說定變者。此亦不爾。通力是勝。尚超第二劫變方有用。定力是劣。云何凡變即許用。故威德定是勝人起。三三云。非聖神通不堪受用
(七七右)雖無漏(至)形狀相似(文)。義蘊云。如八地菩薩變魚米等。無漏心引無漏。而第八不緣。仍是有漏。故不相似。問。何故第八不無漏。答。第八變者皆有實用。若是有漏變魚米等。可能用若變無漏破壞有漏。故為不可。
(七七右)又解以初禪耳等(文)。演祕云。疏又解以初禪耳等者。此不次也。合在前天眼耳境非必有本質此義應已下言也。問。前本質有無。何意次言上繫之異。答。前雖明質。未論其相繫之差別。故次明也。質‧相雖殊。由俱境故。故云又解。問。初禪色有本質不。答。雖不明言。理合有也。以他第八所變為質(文)義蘊云。疏又解以初禪耳至處有用故者。此段文元本不次。此中正以六門第八識變通等色。第一正解漏無漏。何故乃耳等識。是故此文合在天眼耳境非必有本質等下說。何故爾耶。前解天眼耳有質質故。次應明相見同繫別繫也。
(七七右)三識所知必同(文)。演祕云。疏三識所知必同等者。身三身識分既唯初禪。故二相非上繫(文)義蘊云。言三識所知必同初禪繫者。所知分也。意說。以初禪三識禪等色相分。隨見亦初禪繫。今言三識。即身識。疏中解。後解為正。有漏五識必須扶質。既是性境不可隨心。前解且據非必有質故。不正也。問。耳得離境。可能依色。身識中取。如何上緣。答。下身識不取離。借識依上根。何妨依彼境。問。三識上境託誰為質。有云託自第八所變為質。以同界故。粗相似依持者。此未必然。下地殊。麁細既別。何必依持。又唯正義唯言第八識變。不言自界故。第四禪第八所變各異。理不應言託自第八。託他可爾。
(七七左)此在色界(至)亦雨淚故(文)。對法抄一末(四七紙右)云。五四言。心自在微細性者。謂色‧無色二界諸色。如契經說。有等心天。曾於中熏瑩心故。隨此修力毛端空量地處。展轉更互不相妨礙。又阿含言。無色諸末淚下如雨。佛邊側立。如是等證處皆有。彼文既說二界現身住(勝果色章亦同)。
(七七左)三七說(至)香味觸(文)。彼(六紙左)云。云何能化神境智通差別乃至)復能化相似境界。謂飲食等。末尼‧真珠。琉璃寶等。所有色‧香‧味‧觸所攝外次生具。
(七七左)又淨土中變五塵故(文)。義蘊云。准三七。四塵若據淨土。林聲說法即是實聲。故通五塵
(七七左)五三說(至)變一切故(文)。彼(七紙右)云。當知此中就業增上所生諸色無色界諸色。非就勝自在色說。何以故。由彼勝定於一切色皆自在。諸定如行令現前故。當知此極微細定所生色
(七七左)五四說(至)生因闕故(文)。演祕云。疏五四至生因故者。因之義略有兩釋。一云。種子為因。彼種故。故名因。二云。因者所以之義。彼無生香等道理故。問。設許有之違何理耶。答。若許定心而現香味香味隨心地所繫。此即地而有香味。違諸教過。由斯定心不變香味(此釋依倫記)兼所明為三釋。言加行即是因也。或不異前二。加行之因。因即前二。更無別也(文)義蘊云。疏以彼香等生因闕故者。等取未也。以加行能起故。彼香味生因闕也。問。何故彼加行因。答由無鼻舌二識。二由無香味種子。三由能造四大。造加行之心。果無香味也。疏云又無用故者。二界中無段食故。不須香味(已上)今謂。准略纂意。生因者種因。此因即是加行心之因也。演祕第三解及義蘊解並非疏主意也。略纂四(四)云。西方有二說。一果色實無香味。無用故。色界等中種因故。前第五十三卷雖由勝定力一切色皆自在等。此據色聲等語。解。以定力故實亦能現。故前第五十三卷云由勝定力一切色皆自在。又華嚴經菩薩鼻根無色界宮殿之香。此處雖言無香味。然所變但是法處香味。而諸眾生不能託變受用。如色聲等是色聲色處故言無。以無用故。今取前妨。此在色界無香味種及用故無香味等者。若爾。即無色界大種種子。應不變為大種等。答。無色業色而有無大種色故有色色界既無報香味。亦無無漏香味種。無色大種無報者。有無種。色界雖無報香味。何妨有無種解云。無色大種有用故。雖無無報大有無漏大。色界香味雖無報者。以無用故。故無無漏。以種無用兩因來釋。此細尋之。淨土中豈香味。今就變化心境相似及外處用因中故無。論實亦(文)依此判斷。以除香味為正。以解中簡取前故。然義燈三(六九紙左)云。問。既許變化。於下界各變幾塵。西明釋云。由化心異熟本質化。欲界具五。上界香味。今謂。上變變香法華經云。乃至有頂香知所在。若云彼說法處。今說五境者。何故定通變五境耶。應皆法處。若雖等變非法處收。若爾。何等是法處攝。若云。雖等力擊第八變。是果色故是五塵。若果等即法處色者。應佛有法無色等五界。既許生具十八界。故上界亦變香境(文)淄洲破西明香味義。立通五境。況又對法抄‧勝定章‧玄賛等皆具釋通五塵。疏主實以通五為正。問。略纂判斷不為齟齬耶。師會云。前解者非指二釋前後。此是論文前後也。即五三於一切等文是也。今謂非也。以曲成義故。已解亦簡言前。何取彼論乎。然觀略纂。至結釋中言論實亦有。明知廣。通五塵。然後師意。所變但是法處香味。如色聲等。依此義邊取前妨。此意雖實是香味。然如色聲等。是故可言無香味。然則前有何妨害乎。佛地一(九紙左)云。義。淨土定心所變雖有色等似十界相。非十界攝。非諸世間五識所得。如偏處等所緣青等皆是自在所生色故。法界所攝(文)對法抄一末(四八紙右)云。二多少者。五三說。勝果色於一切色皆自在。又顯揚論第四卷說初勝處云。若勝者不淨香味觸之所攝色。由如是諸教誠證。故知此色若假若實有漏無漏皆具五境。八九說。變化不能為四事。謂心心所及根故一切能變化。五四說。勝果色當知顯色等相。於彼香等生因闕故。及無用者。此言意顯異生定前加行因劣故。不能變香味等色。設復變之。無彼用。非聖者。又有漏定勢力劣。唯能變色聲觸三。香味無前加行因故。不能變起。設變無用。非無漏心。又二乘者不能變香味二種。非諸菩薩。又以欲界本質者。具有五境。以上界色為本質者。無香味二。二界種子‧所託二種因故。又變欲界具有五種。變色界境但三。隨有無故。設託變彼。亦無實用。本質無故。若不變香味華嚴經說。菩薩鼻根無色界宮殿之香。法華經經故。音遍淨及至有頂初生退沒香悉知。彼界異熟性無香味。若非果。此是何香。非獨變香而不變味。故知果通香味等。故法花論云。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諸根互用。不可說言。六五說威德定色雖不與彼十有色自相相應。然得似彼自性顯現。五根無根用。香味二法其用亦無。色聲三有用。故根為識依。所變根識依止無實用。香等不爾。其用豈無。香味色觸其類同故。似根但是等五攝。如前道理已廣成立。故果色定具五境香積佛飯具五境故(文)勝定色章亦同。法華玄賛十(九紙左)云。色界云何有香。此通果香。非業果也。華嚴經云。菩薩鼻根無色宮殿之香。此據依形。通力所變。彼據似形。定力所變。故不相違。然瑜伽云。勝果色當知顯色等相。以彼香等生因潤故。又無用故用。依託色界為定本質變定境者。即無香味。依欲境有。又加行心劣生因闕無。因強則有。菩薩有。二乘無。聖人有。凡夫無。弟子有。外道無。以劣弱故。然瑜伽云。勝果色於一切色皆自在。故知果通變一切
(七七左)波羅密聲聞(文)。或謂信第八之教者利根故。今謂。此意聲聞乘中有大乘第八之教。此言波羅蜜多聲聞。此釋局矣。此非必謂信大乘者。何者。以婆沙(百七一之四紙右)四種入胎中有波羅蜜多聲聞故。此聲聞有求妙智業者胎相也。又波羅蜜多聲聞亦言廣惠聲聞(略纂五‧云婆羅蜜聲聞。此疏七本是謂廣惠聲聞。義等同)瑜伽五(五紙左)云。毘鉢那行菩薩自在。及有廣惠聲聞乘等。若諸有學若阿羅漢等。倫記八上(三四紙右)云。若初發心菩薩偏修智惠。名毘鉢舍那菩薩。又有廣學多聞聲聞為廣惠。通學無學(言廣慧者。瑜伽三。慧立三品。此是第三之名也。一者劣慧。二者中慧。三者廣慧)准此諸文。廣慧之語通小乘廣學多聞故云。廣慧。唯局大乘為說非也。
(七八右)若十地菩薩(至)即許起之(文)。義蘊云。此勝力。不同‧凡等。故皆能變無色界香及味也。問。俱是廣惠起聞。何故無色界者不能變香味耶。答。無色界中定惠不均故彼劣也。
(七八右)華嚴等(至)之(文)。經云。菩薩鼻根非想非想眾生香。
(七八右)法華云(文)。彼經(法師功德品)云。音遍淨天乃至有頂初生及退沒香悉能知
(七八右)如對法第一卷疏末解(文)。彼一末(四九左)云。三大種所造者。五四說。勝果色若依此繫定。即此繫種所造。又說。此色勝定力故。先起大種。然後造變異而生。又說。此大種。然從緣彼種類影像三摩地發故。亦說彼大種所造。非依彼生故為造。六十六言。問。世尊有無無對色。當言何等大種所造。答。若彼定心思惟欲界有色諸法影像生起。當言欲界大種所造。思惟色界大造亦爾。顯揚論八說。法處色二相中。第五非大生。雖此五文異說。今詳造義。莫過二種。由彼所緣親疎大種類故。一者觸處業等所四大種。此身根身識俱意第八識境。二者法處大種。此唯定意第八識境。或身識境。前通異熟長養等流。後非異熟。前唯欲色二界所繫。或通不繫。後通色界無色界繫及不繫(勝定色章全同)。
(七八右)一根本境(至)無記境(文)。二對如次定通之境。樞要上末(五一紙左)云。然第六意變他俱通有漏無漏無記。利戲別故。然無色界及中問善性無通果。唯定無記定不能故。四靜慮果即通無記故。此在七地以前‧二乘異生。非八等。
(七八左)或是根本及果所變(文)。演祕云。疏或是根本所變等者。如次名定通色。通依生故通名果。
(七八左)皆通變及化(文)。演祕云。疏皆通變及化者。變謂轉變。改易其質。化謂化現。無而忽有。佛定通力俱能為也。
(七八左)通可引起根之與(文)。演祕云。疏通可引起根之與塵等者。問。若在於二位心所既恒相應云何通定引根塵別。答。雖俱時起。力用不同。所變有差。而亦何變。又無漏心必有定通俱時而起。相應一思對此兩種名定戒。以二助思。有遮防故。今定通二雖復時。所起等對能起為定通。戒何失。
(七八左)九不變四事(文)。九八(七右)云。又諸聖者變化神通於其四事能變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異熟
(七九右)設復變作而作真(文)。義蘊云。問。若依定力所變根等似而非真。如何論云。法處色。答。從種生故可名色。不能發識故似非真。
(七九右)如下第十解(文)。第十(七紙右)云。雖說變化無根心等。而依餘說。不如來。又心心所無根等用。故不說有。
(七九右)由定力變異身器(文)。演祕云。由定力變異身器者。前雖略說。意正明通。又未引證。今具援據故重舉之。
(七九右)變身萬億(文)。演祕云。疏變身萬億等者。按彼論云。心自在微細性者。謂色‧無色二界諸色。如經說。有平等心諸天。曾於如是如是資熏磨瑩其心。隨此修力毛端空量地處。展轉更互不相妨礙。釋曰。色界自在。一定心現。二自在所感報色。無色但一。定心所現。二界定色因自在定又所起故。名心自在微細性也。所引經者傳釋。但證色界繫色。即淨居天等心天。詣佛聽法。六德由旬之身。一一皆住端量地。猶如光不相障礙。雙淨居十地菩薩等心天。詳曰。無色定亦能起身而來等心天。斯亦何過。經不簡故。又論雙言上之二界。何故引證但證色界。故知通證理無傷也。又瑜伽論不言共立。或本不同。或是疏主准於餘文故言共也。故度論第九三云。遍淨天六十人坐一針頭。又無色而各類不相障礙。非是二界互不礙也。乍彼文為言二界互不礙也。
(七九右)色界亦說有亦令互見(文)。演祕云。疏色界亦說有亦令互見者瑜伽既說色界諸天亦變身等。故知不唯無色界也。而有疏本作設字等。寫者草誤。人說為正(文)義蘊云。疏亦令互見者。謂爾無色果。色界兼有通。亦令二界天毛端互見。
(七九左)瑜伽論(至)俱(文)。略纂四(一左)云。若依此繫定即此繫四大種所造者。此據唯在色界。以定惠均定明利故。故論云依此定此繫四大造。無色界亦有。如前五三末文。何故此不言無色界者。彼無依身。略而不論故。下文但從緣彼影像種類三摩地發。中亦變為影像大種名造。然非依彼本質大種生名造。
(七九左)瑜伽四及佛地解(文)。瑜伽如前。佛地論一(九紙右)。
(七九左)或如蜉蝣等(文)。淮南子卷十(四詮言訓)云。龜三千歲。浮游不過三日(高誘註云。蜉游渠略也。生三日死)同卷七(說林訓)云。蠶食而不飲。二日而化。蟬飲而不食。三日而蛻。蜉蝣不不飲。三日而化。詩經備考蜉蝣詩註云。毛氏曰。蜉蝣渠略也。郭璞曰。蜉蝣似蛣??有角。黃黑色。陸機云。甲下有翅能飛。夏日陰雨時地中出。渠略產漢揚雄別國方言卷一云。蜉蝣(浮二音)秦晉之間謂之蟝略(似天牛而小。有用出糞土中。朝生夕死)。
(七九左)瑜伽第三(至)多分相續(文)。今考第三。此文。第二(六紙右)意謂。又此間八十中劫一大劫。又梵世壽量一劫。此最後壞亦最初成。當知此劫異相建立。謂中劫一劫。梵前益天四十中劫一劫。若大梵天六十中劫一劫等。
(八十右)等取花色花(文)。義蘊云。花疏非堅。所有香亦暫時也。
(八十右)由繫發故(至)彼即不續(文)。五四(五五)云。復次諸聲纔宣發已。尋即斷滅。故於不恒相續
(八十右)亦應不緣等流等(文)。演祕云。疏亦應不緣等流有間斷者。問。除所招異熟外。即諸善惡及外器等皆等流間斷之因豈非一分俱不成。答。疏略示法。具應言簡。簡理可知。又疏意示前量不定。非為量破(文)。義蘊云。疏亦應不緣等流色者。雖外器等皆等流。此中意取花色花香等速滅故。
(八十左)瑜伽論四卷(文)。彼(九左)云。隨法處色亦有二種。謂實有假有威德定所行境猶如變化。自果彼境及彼相應識等境物有。若律儀色不律儀色皆是假有
(八一右)此中有如理(文)。演祕云。疏此中有如理應思者。難云。以因從於果隨現法界收。以境對於心從識法界攝。答。因緣辨體。種隨於現收。為境引他疎故。非法處攝(文)義蘊云。疏此中有如理應思者。難云。種與現行定異。種隨現法收。現與種子非定殊。現隨種法處攝。答。有云。種子因果俱是現。可隨現法收。若爾。現行因果俱是種。當隨種攝。若云亦有現行能熏故不可隨種攝者。彼伏種子不生於現。如何隨現。又以因果俱現故種隨現。類之種因果俱種。復如何通。故知不可以因果俱現答也。正解云。現行別。種子隨於現。種子相沈隱。不可現隨種。
(八一右)不緣極略等四(文)。法處所攝色有五類一極略色。二極逈色。三受所引色。四遍計所起色。五自在所生色
(八一右)如對法第一十四等(文)。對法第一(八左)云。法處所攝色者略有五種。極略色。極逈色。所引色。遍計所起以。自在所生色。極略色者。謂極略色。極逈色者。謂此離餘礙觸色。所引色者。謂無表色遍計所起色者。謂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謂解脫靜慮所行(文)五四(從一紙廣明)上已引。
(八一左)若唯緣等(文)。演祕云。疏若唯緣等者。意識根塵等由分別生。亦名遍計所起攝也(文)義蘊云。疏若唯緣通根塵者亦中攝者。此第六不與五俱。強分別所緣根等亦遍計攝。若定心等雖亦猶緣根塵。此非遍計色攝。
(八一左)以總從別(文)。義蘊云。疏以總從別者。法處名總。餘處別。
(八一左)以闇從明(文)。演祕云。疏以闇從明者。幽隱顯為闇明。法處為明闇者。義可斷矣。義蘊云。以暗從明者。第八名暗。細難知故。六識名明。麁易了故(文)今謂。義蘊為優。演祕不釋總別。形待明闇亦有何別。
(八一左)如十一切處觀(文)。義蘊云。即處觀也。謂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并空二也。
(八三右)亦非由說(至)亦有故(文)。演祕云。疏亦非由說至亦有故者。意說。第六與五同緣。雖名分別。緣境有用。
(八三左)初隨因緣(至)即五八等(文)。樞要上末(五三紙右)云。因緣故變等中。疏四釋一因緣者任運義。分別者強思義(文)或云。初解因緣取八俱數者。樞要初解中引難陀說妄為第一解者非也。演祕云。疏釋因緣分別二變四釋。取第四釋。尋之可悉(文)樞要云。第四說善。於中初二是護法義。第三瑜伽釋家義。樞要難陀第一說。義乃至八識全及第六少分因緣變第八識等心所非因緣變第七識全及第六少分分別變。義蘊云。疏初隨因緣至五八等者。此等五識心所亦不取第八五識。言隨分別變七識等者。六七心所并第作五數唯定隨任運義通種子。義順第一解。五數既不隨實種。故知八俱五數不入因緣變中。
(八三左)又解初唯第八(文)。此第解。第八心王是因緣變。餘七識等是分別變樞要上末(五三紙右)云。第二因緣者諸法因緣分別者餘七識非實種子故。唯取第八所變因緣變者。此言因緣。是何義。若論異熟。應通五數。何故不爾。若五識所變不是法。云何自相。若言得處自相非事自相。即青黃等及定四大等非五識得。甚大靈異。身時。應不覺痛等。又本識五識者。即應五塵法處所攝非五境攝。許五識自相者。以總從別五塵所收。既不許緣自相。如何以假從實五塵所攝。如勝本唯意變。設雖五識得。以末從本名勝果。法處所收。離本說末以境對根可五塵攝。青黃等本五本不得。唯所緣應法處收。何因以實從假塵所收。
(八四左)問所變(至)為例亦爾(文)。義蘊云。此唯問第解。第解中。前之七識無實用。故難五識所變無礙用。答亦如之。
(八四左)若瑜伽釋家(至)前解為勝(文)。或云第三釋即難陀義當樞要第一釋者非也。樞要解疏四說次第不亂故。此第三解。第八所是因緣變。餘七識分別變。義蘊云。疏若瑜伽至即不違此者。瑜伽既許等與本識同。即不違前質礙難。問。彼論既說同識變所變根種不能發識現行等。如何名變。答。彼論且約依他分。從實種故說為實。不言所變亦能發也(文)樞要上末(五三紙右)云。難陀五法受熏持諸種子變亦有用。即違成業種生芽。下第三卷自廣釋非也。又(五三左)云。第三解云。因緣異熟心。因謂名言種子。緣謂善惡業緣。若隨此生變必有用。本識等為例應爾。若不自在故非者。五識一切時果故。俱意亦然。如何變必有用。又頭之意是果心。因緣變故亦應有用。此故知第四說(文)成業論(十紙右)云。有作是說。依附種子力故。後心帶起以能生心心所種子依二相續。謂心相續‧相續。隨其所應。豈不經說。意法為緣生意識云何離意而意識生。應知意種或時名意。以於中立果名故。如於所觸立饑渴名。如何一一心心所法從二種子相續而生。不見芽等從種生法如是事。可藉多緣生於一果。無從二種有一果生。
(八四左)順下第三卷等文(文)。第三(六紙左)難陀等義。義蘊云。疏云順下第三等者。前之解俱不說五數變有實用。順下心所例王門也。
(八四左)又解因緣者(文)。此第四解。第八心王‧第五所‧五俱意識‧及定心等。是因緣變第七識全‧及第六少分遍處觀‧第八識等心所。是分別樞要上末(五四紙右)云。因緣者。法體實從真種子生。從真種子生者。所變有用。餘名分別
(八五左)若第六報(至)或有用(文)。義蘊云。問。報心亦緣心心所法五根等有用耶。答。此同定心通於二義。今言有用。且約等說。不爾八俱五數應有實用。亦報心故。
(八十六右)然一念心得成二種(文)。演祕云。疏然一念心得成二種等者。緣根塵等名因緣變。緣七心界分別變攝。義蘊云。緣心法分別變攝。兩說相違。何是何非。兩說各有其理。義蘊五根時無發取境之用故攝為分別變。演祕雖無發取境之用。然有質礙用。同五塵境。故為因緣變。勝果色章云。似根但是等五攝。然義蘊釋就根正用。於理為優。
(八十六右)如定心緣十八界(等文)。義蘊云。疏如定心緣十八界等者。唯緣實五塵因緣變心心所等皆無實用。並分別變無分別智證實真如亦同緣變。問。如菩薩定變地金等。為何變耶。若因緣變從實金種生。云何變地。若言分別變者。金等無實用。答此因緣變有實用故。若爾。所變金等為何種生。答。如託色界等為境而變金者。即以色界果色種為增上緣。復以上界隨能引定地果色種為親因緣金等。八地已上菩薩所變定唯無漏。餘果色或通有漏。既從實種所生。故有實用。成因緣變。如瑜伽說。勝定力故先起大種彼造色生。故唯實也。
(八五右)返顯八俱具有二變(文)。演祕云。疏反顯八俱具有二變者。王‧所如次因緣分別二變所攝(文)義蘊云。疏返顯八俱具有二變者。一念心王因緣變分別變。少同定心定心王‧所俱通二種
(八十六右)性境不隨心(至)皆分別變(文)。樞要上末(五四紙右)云。性境不隨心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隨應。性境全及帶質一分因緣變影及帶質一分分別變。然帶質境可通因緣分別二門。從種及見二門攝故。若所緣無心用者。見分為境自證分緣。云何有用。答。體義分非分故(文)今謂。樞要細分帶質。今疏總說。非有意致。
(八十六左)。演密經說(至)第六卷(文)。經第五(九紙左)論第六(七紙左)演祕云。論若變心等至不能緣故者。深密經云。變化心者。自依有依心。按佛地論六釋云。謂化心等依實心現。但實心上分似有緣等心。如鏡中無別體。此釋意云。所依見分心名自依。而似慮名有依他。又見‧自證自證分名自依心。化心異彼。名自依有依心。同前可知。
(八十六左)此第十亦云(文)。第十(八紙左)云。然變化身受用真實心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法。無上覺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
(八七右)論說等字(文)。樞要上末(五四紙左)云。變無為等便無實用等者。等取不相應法無為無實。所等不相應無用。合而為文。非無為無用也。有解真如未證實。假無為無用。俱不緣。合而為文。故言無實用。又解。真如無實作用。今言用者力用。即是真如離繫之力。今言本識變為真如。不本體無實離繫之力名無實用。非無作為無用也。此解為正。又設影像心中亦無實用。所以不變。說第八識緣三種境。不法處境者。依非定通力法爾所緣故。設變法處不異內身及外器二。故即二攝盡。
(八七右)此解本是(文)。義蘊云。疏此解本是前問等者。意說。此中無為不相應者。根本是前問心心所等之所等也。
(八八右)由佛第八(至)名一切智(文)。第論(七右)云。義。此品緣一切法莊嚴論大圓鏡智一切不愚迷故。佛地經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現故。又此決定無漏種身土影像故。
(八八右)卷初但遮(至)不遮疎故(文)。論第二(八紙左)云。現在彼聚心心所法非此聚識親所緣緣。如非所緣。他聚攝故(文)此文破上座。法蜜等計。
  (八八左)見分取於(至)所緣(文)。義蘊云。疏見分相應心故等。此結前解。自證復能緣見故者。結後解。但約見分所緣者。會後解中違。
(八八左)其六七識(至)現比二量(文)。演祕云。疏即現比二量至可應分別者。如第六緣曾實境熏成實後生實現。比雖比量分別變收。容有實用。第六現量五因有實用。若定心十八界者。用通假實。如前可知(文)義蘊云。疏其六七識至可應分別者。有漏位中第七無用。亦通用無用。第六之中比量無用。現可通有用無用。現量之中五俱者一向有用。定心通用無用。等有用。緣根心無用。報心通用無用。理准可知(文)今謂。第六比量邑師判無用。樸揚許有用。予則依用邑解。現尚無用。恐又比量
(八九右)五三云(至)自在故(文)。彼(七紙右)云。當知此中就業增上所生諸色無色界諸色。非就勝自在色說。何以故。由彼勝定於一切色皆自在。諸定加行現前故。當知此極微細定所生色(文)略纂三(七一丁右)云。論云何以故由彼勝定於一切色皆得處自在等者。如後卷末(四之十紙)說此文。即香味亦變。
(八九左)如瑜伽論說(文)。彼(五紙右)云。復次阿賴耶識當言。於欲界中緣狹小執受境。於色界中緣廣大執受境。於無色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量執受境。於無所有處微細執受境。於非想非非想處極微執受境(文)略纂三(三紙右)云。論曰當言於欲界中緣狹小執受境等。此約身為論。以身量小故名境小。義。以外器有小量說等。如小千界等。其下文說。以諸十八界多少說小大緣。如無色界無色無身。以何為小。故說諸小。以無色界緣法處說小故。其義未解。法師食。彼心或廣或略。熏成種時。第八緣此種。種從現行名廣略等。非現行。若爾。得說第八緣三界種子境也。答不然。約功能。如欲界名狹少。行種所生亦狹小故。如是乃至無色界亦然。欲‧色界不說外器為論。以俱無量界故。
(八九左)此中謂約身器為小(文)。演祕云。疏此中謂約身器為小者。身即是器。非外器器。五一中依身器器以明寬狹。義。疏說通依身‧器以釋。令不依此。彼論但依執受境說狹小廣大。詳曰。不得疏旨。徒為萎菲。請審詳焉(文)今謂。此中明所依界。非能依身。界廣則身量亦大。故言身大可知。本明不為明身。演祕云非外器者非也
(八九左)初禪器等小千界(文)。婆沙百三四(初紙左)云。色界下狹上廣。謂初二三四靜慮地如次彼四州小千大千世界量。有餘師說。初二三定如次等於小千大千界量。第四靜慮其量無邊(文)置師意。婆沙二說中。初禪四天下量為正。然婆沙中無決判文。俱舍理亦舉二說。光師(一之十紙)有評。寶疏不評。圓暉遁麟順光師釋。恐置師據光師等。俱舍一(五紙)婆沙百三四(初紙)理三一(一紙)及寶師等皆未決判。則光師釋信用。然法苑珠林五(四紙右)舉婆沙二說已云。諸師評之。第二說是(初禪小千界義)更設問答引炭經及正理論顯揚論一‧七紙與理同)釋成此義。且為此況云。故義譬云。初禪如鄉。禪如縣。三禪如州。四禪如國。諸師擇而所取與今疏同。何言今疏不正義。置師等有未盡根源也。
(八九左)空識無邊處(至)准此應知(文)。義蘊云。問。無量唯約種說。緣狹小等唯緣種耶。答。無色身器。可唯約種。明色有器身種現通為境。問。瑜伽既云緣狹小執受乃至無量執受境。今所明初等小千乃明外器。豈外器等名執受耶。答有二說。一云。疏主意明內身因明外器。身器小必隨故。二云。瑜伽所言執受境者。亦外器領以為境故名執。非要依持受義。執通二義。如前疏明。二釋無違。前為正。
(九十左)答部(至)滅定(文)俱舍五(七紙左)云。尊者世友問論中說。若執滅定心。可此過。滅定猶有細心。故此失(文)光主五(五左)云。尊者世友至故此失者。部異師尊者世友所造問論中說。若執滅定如前二說全心。可無心生有心過。滅度猶有細心出定心故此失。世友梵名云伐蘇密多羅。舊云和須密訛也。印度國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會中世友。又理第三(初紙)云。譬喻論者如是言。滅盡定中唯受想。以有無有情。解云。此敘鳩摩羅多門徒釋。又(十六紙左)云。又婆沙百五二(四紙)云。謂譬喻分別論師執滅盡定細心不滅。彼說。有情無色者。亦有定而無心者。若無心命根應斷。便為死。非謂在定。準此論世友同彼譬喻分別論計。
(九十左)上座及(至)有意識(文)。宗輪論述記(九一左)云。邊蘊一味蘊。記云。邊蘊一味蘊。一味者。即無始展轉一味而轉。即意識曾不聞斷。
(九十左)薩婆多(至)如隔日KU(文)。下論第四(四紙左)云。若謂後時彼識還起。如隔日KU。名不離身(文)疏四末(四左)云。謂彼(有部)救言。出定後時彼識還起。名不離身。如隔日KU。雖非現有。說KU不離身故。識應類然。
(九十左)此亦所立(至)不定過(文)。義蘊云。若對上座亦是指例。若對薩婆多。遠以比量成。無想等不入宗中。滅定比量便不定過耳。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