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

輸入者 袁雪梅

(初紙右)故六年日食麻麥(文)。法苑珠林八(九紙左)云。菩薩處胎經云。佛告苦行菩薩。昔我所苦行數。於連河邊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米。斯由曩昔向一緣覺犯口四過斷絕一施重受轉報。大集經云。處六年修苦行。日食一麻麥。精進晝夜不睡眠有皮骨在。佛地論第六(九紙左)云。如是如來成所作智化業。由是如來示現領受本事本生諸行。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入聖成熟解脫。論釋曰。先世相應所有餘事本事先世受生願差別本生。如毘濕飯恒囉一切本生事。依此本生所修行種種苦行名難修行。或於今世依變化身先修苦行後捨彼行修處中行方菩提名難修行。謂諸眾計修苦行惡起菩提。為化彼故。先示同彼苦行。有契經說。如來先世迦葉佛是罵言。何處沙門剃鬚髮者有大菩提無上菩提得故。由彼惡業如是難行苦果
(初紙右)牧牛女邊受乳糜(文)。依佛本行經生村生二牧牛女。速疾聚牸牛而擊取乳。轉更將飲五百牸牛。更別日聲此五百牛。轉持乳將飲於百五十牸牛。後日擊此百五十榑牛之乳。還更飲百五牛。後日擊百五牛之乳飲六牛。後日此六牛乳。飲三牛。後日擊此三牛乳飲五牛。後日擊此五牛乳。一分淨好粳米。為於菩薩煮上乳糜
(初紙右)受吉祥草(文)。或依佛本行經瑞應本起經。帝釋為刈草人。菩薩問名。答云吉祥。准此吉祥所獻故云吉祥。從人為名。若依觀佛三昧經。百千天子奉獻天草。清淨柔軟。名曰吉祥。准此當體立名。非謂從人。吉祥草者。瑜伽略纂第二(三十紙左)云。吉祥草者。婆羅門欲行等時。或目見人持。或人遺首。吉祥草者。吉祥之相故(文)倫記二上(二紙右)云。吉祥草者。西道人時。以吉祥草。或以頻蠡果或蠡具。或滿充盛助以贈行人。以此吉物以表吉祥相。名清淨資具(文)陀羅尼集經九云。坐因吉祥草。如此草。白茅代之(已上)然不思議疏上云。乳不者桑穀也。祥草此土更芽(已上)者。准上經意非也。
(初紙右)菩提樹(文)。西域記二云。金剛座菩提樹者。即畢缽羅樹也。佛於下得道故名菩提樹(文)心地觀經六云。毘婆尸佛於尼俱陀樹下。尸棄佛尸利沙樹下。毘舍如來尸婆樹。俱留孫無憂樹下。俱那含牟尼優曇樹。迦葉如來陀樹。釋迦如來畢缽羅樹(文)。大孔雀王經上云(摺本南無毘缽尸無憂樹下坐。敬禮尸棄佛依止奔陀利毘浮如來住羅樹。留孫馱佛尸利沙樹下。羯諾迦大師曇波羅樹。迦攝波逝依溺窶路陀。釋迦牟尼佛坐於菩提樹(文)西域記二云。畢缽羅樹。過去四佛已從其下。今猶現四佛坐像賢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皆當坐焉。慈恩傳同之。經與傳記異說不同。
(初紙左)佛欲彼無義苦行(文)。義蘊云。疏佛除彼無義苦行者。謂果利故無義。問。外道不信。不能除彼無義苦行。勞為說。答。初雖不信後亦信故。設少不信多獲利故。
(初紙左)一切有情(至)正覺正說(文)。俱舍十(三紙右)云。經說。世尊悟一正覺正說。謂諸有一切無非由食而住。惠暉云。世尊成道了住鹿苑度五人。過恒河富樓那外道。見太子威儀端正問云。瞿曇勝法。言。一切無非由食而住。因此四食。意破外道遠離邪覺邪說名正覺正說也。
(初紙左)外道笑曰愚者亦解(文)。演祕云。疏外道笑曰愚者亦解等者。問。如來說法於四非。外道云何起謗。答。行化多益是徒。雖有少輕得利者廣。由是如來四非稱離。又彼外道初雖暫諦。畢竟乘此以為出要。先損後益。正合化宜。是以靜無非事(文)義演云疏佛除彼至愚者亦解者。問。世尊說食本除彼無義苦行。彼聞言轉增輕笑。病云何遣。答。世尊說法非為一人。此雖輕笑餘悟者無量。所以餘類因此便毀外道不習無義苦行也。甚為利益
(初紙左)一切有情(至)無四食者(文)。義演云。疏有情一剎那中無四食者。意云。雖舉四食。意說識食。若不爾者。豈段食三界耶。言意簡說之者。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者。意在識食也。四食章云。問。一切有情一一念頃。隨所有處皆耶。答。不定識食有。餘或有無
(二紙右)論謂契經說食四種(文)。瑜伽七(三丁左)云。問。如經言。四種食皆能長養諸根大種云何四食云何長養諸根大種。答。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此四種長養五色意根所依所有大種(文)略纂五(三二紙左)倫記十六上(四一紙右)。
(二紙右)今言段者即分段義(文)。俱舍十(三紙右)云。香‧味‧觸三。一切皆為段食體。可成段別而飲噉故。謂以口鼻分分受之(文)光記十(八紙右)云。可成段別而飲噉故。謂口能飲噉。鼻能飲。如象等鼻分分受之故名段食。此即釋名。又解。謂口飲噉。舌根即分分受味。由鼻飲故鼻根即分分受香。鼻中觸。身根分分受觸。婆沙論百三十(三紙左)云。問。段食是何義。答。分段而食故名段食。問。若爾。所飲吮等非段食耶。答。從多分說。是故無過。復有說者。飲吮等時亦作分段有餘師言。從初而說。謂劫初受用地味皆作分段而吞噉之。因名段食
(二紙左)先言團食(至)此言非也(文)。四食章云釋別名云。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段即是食。業釋也(今謂。准婆沙俱舍理等。段食者有形段者而分分受之。故曰段食。故婆沙中以飲吮等難。瑜伽十六云諸段物。理云形段)舊云團者。可搏可握立為團食。此義全非。團字非搏。非水飲等可搏團圓。云何名團。故應名段(文)註維摩云。什曰。食四種。一曰揣食。二曰願食。如見沙襄命不絕。是願食也。三曰業食地獄不食而活。由其罪業應久受苦痛也(今謂。地獄段食見大瑜伽第五‧小乘俱舍第十)四云識食無色眾生識想相續也。又云。生曰。凡欲界食謂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揣是和合之物。隨義言之也。圭峰註曰。此譯人之訛略。古來西天不使匙勗。以手搏而食之。謂之搏食。後唐時義淨三藏以搏收不盡。水漿濕物。且搏之不得。遂改搏字作段。謂此方一分段之(文)今謂。圭峰失稽。玄奘已故易了。何遲義淨
(二紙左)三不言界即許界通三(文)。義演云。疏三不言界者。意云。下食但釋名食體。不云欲界色界等。唯段食言。謂欲界繫等。即許界通三者。意說。三界三食。
(二紙左)六十六云(至)極廣明(文)。六十六(三紙右)五七(二紙右)演祕云。疏六十六食由諸句者。按彼論云。問。有段物亦是食耶。設是食者亦段食耶。答。其所四句。或有段物而非是食。謂諸段物不能長養諸根大種。或是食而非段物。謂有觸‧思‧及識能令諸根大種長養。或非段物亦非是食。謂有觸‧思‧及識不能長養諸根大種如是所餘觸及至識。隨其所應皆作四句。義蘊亦引此文。
(二紙左)對法五說一界攝(文)。第五(一紙右)云。三蘊一界‧五處‧一分是食‧次下(六紙左)疏云。三蘊色‧行‧識。五處即香‧味‧觸‧意‧法處一界即七心‧香‧味‧觸法界。然彼言一分。此處略之。彼通有漏無漏。今唯有漏
(三紙右)對法五說(至)有變壞者(文)。第五(十紙左)云。云何食。幾是食。為何義故食耶。謂變壞故。有變壞者。境界故有境界者。希望故有希望者。取故取者。是義。初是段食。由變壞長養根大故。二是觸食。由依可愛境觸攝益所依故。三是思食。由繫希望可愛事力攝益所依故(文)決擇抄下(五紙左)云。章謂變壞故有變壞者。此等四文如次四食。初言變礙非是食。彼言變者正是食故(文)義燈云。段食之體於變壞資長攝時方為食。雜集第五云。有變壞故有變壞者。變壞故。即香味觸體變壞時。變壞者即持之用。問。為正變壞時名食。為長養持之時方為食。答。持用時為食。故瑜伽十六云。若諸段物於吞咽時令心歡喜諸根悅豫。當於爾時不名段食。但名觸食受用安隱消變增長喜樂。於消樂時乃名段食。未資時但是觸食者。望生喜樂及順益捨可為觸食。不爾亦非。故本疏云。觸食一食者。非望餘生。若望一切非是食。此意即於所食香味觸。不生喜樂等。即非觸食。問。諸觸塵段食耶。答不爾。以觸通上界故。問。若以香味有觸非食。以香味對觸香味非食。答。香味欲有。但香味皆食。問。香味上亦有。有香味非食。答。據果說。上界香味果故。或是法處故不為例。問。果上地無。段食唯欲繫。定香味上有。段通色界繫。答。設菩薩等變假無。食用。設有實用。據為增上引生欲界有情所變香味觸三而以為食。亦不取本質故不通上。
(三紙右)六十六觸食(文)。六十六(四紙左)云。演祕云。疏六十六觸食者。為境能生四中觸食。因從果稱名觸食也。若准有宗。初未變壞亦得名食。除飢渴故。故婆沙云。食於二時能為食事。俱得名食。食時能除飢渴。二消化已資及大。義。大乘理實初食能除飢渴亦得名食。義同有宗。瑜加‧對法且說勝食云變壞為食也。詳曰。理雖可爾。明教難違。故瑜伽云。若諸段物於吞咽時令心歡喜諸根悅豫。當於爾時不名段食。但名觸食受用安隱消變增長喜樂。於消變時乃名段食有熟變。不能長養諸根安樂。彼雖熟不名段食。若諸段物於吞咽時。不生歡喜亦不能令諸根悅豫。當於爾時都不名食。文既鄭重而簡略之。何得會云。就勝且說。又瑜伽等望長諸根。次益變壞為食。暫除飢渴未益諸根變壞消化。義焉在。由斯理故不為之取。問。欲香味段食色界有。彼立段食。答。按俱舍論三界分別十八界云。色界所繫唯四種。除香味境及鼻舌識。除香味段食性故。離段食欲方生彼。除鼻舌識無所緣故。若爾。觸界於彼無。如香味境段境段食性故。彼所有觸非段食性。若然。香味類亦應然。香味段食無用。有別用。持根衣等。彼離食欲香味別受無用。根衣等故觸非無。由斯色界雖有觸塵段食。餘廣問答如章及燈。義蘊云。疏六十六觸食者。此以觸食觸塵也。謂初食已未變壞時。意身二識得食。觸境能生觸數喜樂受。雖未段食觸食也(文)四食章云。五七說。或有段物。於受用時暫為損害。於變壞時方能攝益。如若辛等。或有段物。於受用時暫為攝益。於變壞時乃為損害。如有甘美食所不宜。故變壞時方立為食。論唯句。故更加初後俱損如毒藥等。初後但益如食所宜甘美飲食四句中初第四名食。餘句非。
(三紙右)望一食者非望餘(文)。義演云。疏望一食者非望餘生者。但望此一界有情可食者名食。不望所餘生說。如色界雖有觸而非食故(文)義蘊云。言望一食者。下界香味等所生觸數故言望一食也。若觸餘境為觸食者。可通三界。又云。初食未壞。等。不爾者。今望生喜樂者說故云望一食也。此觸為正。應檢彼論更詳此義(已上)今謂。初解義演亦同。後不正。何者。疏文前後色相對為論故。或可義蘊後解為正。後解順義燈意故。義類引本疏解。上已舉。
(三紙右)如俱舍論(至)此所以(文)第二(三紙左)上演祕所引是也。
(三紙右)論色處(至)無用故(文)。義蘊云。問。五境之中。聲亦無用。何獨簡色。答。非飲噉。無濫不簡色可分段。有濫須明。問。可分段者唯在於色。香味觸三何名段食。答。分段色時香味觸三亦隨分段。由三與根密合資養義增故偏名食色雖可段。眼根非義自根故不為例。
(三紙右)勝(至)故非段食(文)。四食章云。勝果色雖具五處。全非是食。然由聖力三處可成食。如香積飯可為食故。義。不然。彼實三處。非法處故。然聖者通力變今資益者三識非法處故此亦不然。豈要三識為食。但是後變時。能資氣力令識明盛。非要識得。故勝果三處名食。以本識得能資養故。其假法非食義亦成。無體用故。不相應(文)決擇抄云。雖具五處全非是食者。界繫別故。無漏者據有漏故。然由聖至可為食故者。此意說云。聖等力變魚成米為食之時。但取香味觸三為食。不取其色而食故。此即法處以為食也。章不然至非法處者。此師意說。聖者定力變魚米為增上緣有漏第八據彼自變為魚米等受用之時。但用自八所變之者。實香味等而不用彼法處等也。所以然者。有情三識而能用法處色故。章此亦不然至三所名食者。此意說云。但能資養即為食。非要三識緣故名食。上有情類食收。食時三識豈緣。若三時未為食故。此亦如是道理皆顯。所以然者。所變上界法。如何得資欲界有情。界隨增過。又無漏者破於有故。如何食緣之。定通等力即不決定故。得以上而變下食。雖然終有致別有先。又解。剋實言之。但以彼色而為其質。自第八識果色而受用之。義燈中廣問答辨。義燈續上所引文云。問。何故欲界段食即許通質‧相。等變段食唯相不通質。答。欲界有漏。性是食。同界通質‧相。定起無漏。性非食。異不通質。問。唯第六變。可成無漏。通亦擊第八變。故應有漏。答。第六變者可是無漏。彼自第八緣彼起相即有漏。然為下食。是第六變者非第八變。而第八云前七非八所杖質者。據見分說。設通分。據業力說。定通起亦許上繫。然法師意取初解正。問。如他通等引即許下識上界收。今變段食何不爾耶。答。雖名通果。然非上界收。以漏無漏不相順故。設緣彼第八所變之相亦不隨彼隔無漏故。勢力遠故。非正能引故。雖然稍智者思擇
(三紙左)又色粗著(至)故非是(文)。義演云。又色粗著與根相離等者。即離眼根為境用。即離中知也(文)。演祕云。論色處段食者。又俱舍論第十亦釋非食云。色亦可成段別飲噉。何緣非食。此不能益自所對根解脫者故。夫名食者。必先資益自根大種後乃及餘。飲噉色時於自根大尚不為益。況能及餘。由彼諸根境各別故。有時色生喜樂者。色觸生是食非食。又不還者及阿羅漢解脫食貪。雖見種種飲食而無益故。色處為食。又傳。部而有兩釋。一云。除聲四塵為體。以聲虛疏無資用故。二云。但用三塵為體。色聲變時無資用故。問聲及根等皆不名食。何獨簡色答。可段飲噉資益者。名之為食。色可段噉。有濫簡久。聲體虛疏。意無段。根是所資也。無飲噉義。無濫不簡(文)四食章云。何故五根色聲非食攝也。五根亦能資五識身成明昧故。色聽聲亦長養故。若資四法者可立為食。彼此用故。根由其所資長養。識能養勝。非根於識。故不說之。以斷食變壞時增。於色聲不爾。然五七及唯識云。色於變壞損益故。由於自根既損益。他根亦無故不立也。又色粗著。聲體虛疏。離有用。亦不能資氣力強勝。故不立食。
(三紙左)第九四(至)第五卷(文)。第九四(九紙)第五(八紙左)。
(三紙左)此三入腹(至)說為正(文)。正理論云。色處為食。是不至取所行故。以成契經段食非在手中器中可成食事。要入鼻口牙齒咀嚼津液浸潤進度喉筒。隨生臟漸漸消化。味勢德流渚脈中攝益諸蟲乃為食。爾時方得成食事故。若在手器以當為名。如天授那落迦等。雖彼分段總得食名而成食時香味觸。爾時此為境故。若總分段皆名食者。聲不相應亦應是食。非聲等物在彼段中。可如香等亦為食。以不相續無形段故。非無形段不相續物能持身可成食事。又如何知色處非食。身攝益根大。功能香味觸三。不別見故。爾時不生識故。
(四紙右)如別章中(文)。四食章‧對法抄中。立五門分別是也。廣如瑜伽第五十七‧六十六‧九四‧顯揚第一對法第五‧兩本攝論俱第三‧第十‧婆沙九‧三十‧俱舍十‧一等
(四紙右)此觸食體(至)義偏勝(文)。義演云。疏此觸食體皆通八觸等者。意云。觸是遍行與諸識相應故。舉觸言通八識觸。據食體屬六識相應觸勝也。後思食亦爾(文)四食章云。九四云。諸有漏觸能與喜樂為食。唯識亦言。謂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樂及順益捨能為食事。此言意顯三界有漏八識俱觸攝益喜樂及順益捨。攝益者是觸食體。若引憂非順益捨。觸體非食。非資益故。若唯識言。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義偏勝。即彰觸食八識俱。密會天親攝論第三。云此中觸食六識身。觸粗顯境資養勝故。不取餘觸。義。唯取六識俱觸以為食體。論觸雖通八識俱轉。為食體者唯六識俱。七‧八俱觸全無引生喜樂二受及順捨故。八俱之捨一切地時行相同故。前不然。非要觸能引自俱生喜樂受等方為食。引餘識俱喜樂等起攝益者。一切皆是。由第八等觸勝境引生六識俱時等故亦是食。然准諸文。第解勝。但言攝益等為食。非七八故(文)決擇抄云。第勝者。准論但言攝益等不言八識
(四紙右)世親攝論第三卷云(文)。世親攝論第三(三紙左)云。此中觸食六識身
(四紙右)如六十六事分中(文)。六十六(五紙右)事分九四(九紙右)然疏主解兩不同此。疏破有人說取心所。略纂五(三二紙右)。亦破有義取六識觸食體。彼云。論云。觸能攝受者若喜若樂若捨一分者。今解觸取六識為體。此俱觸能攝受喜樂二受全及捨一分受。攝益者滋長義。憂苦違損非攝益。捨通善惡果。今明善果捨故言一分。或捨通欣慼未。今取喜樂生者故言一分。有云。此故知取觸數為觸食體。此不成觸。違對法故。浮丘疏中引略纂說取六識心。理趣分疏取第六俱觸。神廓攝論疏云。若此論意屬六識身。今謂此疏‧及四食章‧義燈‧演祕皆以觸數為觸食體。略纂之說恐不正義。謂疏主於此疏中以取觸為正。不同略纂義。是故非此段。至次思食亦更准成此義。倫記十六上(四二左)舉略纂已云。今准唯識論。義同景師意。倫記上舉景師義即云意唯有漏觸
(五紙右)得根本境(文)。義演云。疏得根本境者。光觸時受方領納觸既先得故名根本。有云。根本境者。意凡心心所所緣此境時。即心所此境名根本境。
(五紙右)此體即是(至)方是食體(文)。四食章云。思食者。意謂。意處所依名心名。思謂造作相應心所。相應思名曰思。鄰近釋也。依意之思。即主釋。思即食。亦業釋。俱舍第十(四紙左)云。亦見思安住現身。世傳有言。昔一父。時遭饑饉。欲造方。自既饑羸。二子嬰稚。意欲攜去力所任。以襄盛灰持於壁上。慰喻二子云。是襄。二子希望多時延命後有人至取襄為開。子見是灰望絕便死。又於大海有諸商人遭難敗船。飲食俱失。遙瞻積沫疑為岸。意望速至命得近時。至觸知非望絕便死。異門足說。大海中有大眾生。登岸生卵埋砂內。還海中。母若常思卵便不壞。失念卵即敗亡。此不應色。違義故。豈分思食能持身。理實應言。卵常思母不爛壞。忘則終。起念母思在於觸位(文)演祕云。論三思食希望為相者。問思造作正因等相。云何今說為希望耶。答。如類辨。義兩釋。初解同類。第二釋云。由相應法令思於境起行希望。若爾。心等懷等俱心。亦應由相應之法希望為相。答。心等因思希望無失。如是心等與受等俱起領納等。皆不理。心等皆容起多行故。然自行正行非餘。故依正行心無雜。詳曰。理恐未然。瑜伽此論皆云心等所緣同行相。故此論云。心所所依根。所緣相行相各別。領納作用各略故。亦不可言據自相說。所緣相分各別即說相似行相有同何即不說。教既無憑。臆斷難准。可從初釋。
(五紙右)若希可愛(至)及與現在(文)。義演云。疏若希可愛至及現在者。欲俱思唯緣未來現在可愛境方為食。以過去不可合故。
(五紙右)然對法等(至)現在無欲(文)。雜一(四紙左)云。由欲希求未來體為方便故。引取當蘊令起現前
(五紙右)即無減不緣三世(文)。義演云。疏即無減不緣三世者。對法欲緣未來。即無減不緣三世。此且據顯相說。約實欲通緣三世(文)義蘊亦同之。言彼論據增勝說。
(五紙右)皆與其合(文)。義演云。疏皆與其合者。三世合。若爾者。何妨此思相應欲亦通緣三世也。
(五紙左)念類無失緣亦無爽(文)。義演云。此答外問云。且如欲本希未來。即許緣過去。念既緣過去。應未來。答。念亦未來。雖體非是念。而由起緣未來法此法是過去念家境之類也。若緣時亦得名念類也。意說。未來境是過去境之流。說念緣。非是念行相。實緣未來。今謂。此解非也。念類者非謂念緣類境。此唯類例之無失。故云念類無失。既無過失。念緣未來於理無爽。
(五紙左)故瑜伽說深勝希望(文)。九四(一紙左)云。於四食中有漏意會因緣。專注希望俱行喜染名喜。五七(三紙左)云。思為證得可愛境界相故。依正方便不染希望喜根。緣未來攝益於識。長養諸根大種
(五紙左)非餘俱思希望勝故(文)。思食體三釋不一八俱思。一六俱思。一第六思。此疏以第三義為釋。四食章中第二為勝。四食章云。成唯識言。思食有漏與欲俱轉。又言。此思雖與諸識相應。屬意識義偏勝。此意正顯三界有漏八識俱思希可愛境攝益自者皆思食體。密會五七及天親攝論云緣未來攝益於識思食思於境希望勝故。此九四云。若在意地能會境思名意會思。能與一切於可愛境專注希望為食。復義者。六識俱思諸有漏者希境益身皆思食體。七‧八不然。無行相故。諸處但說與意俱者。通緣未來最勝故。亦有希望現境思故。許通五識唯識所言諸識相應顯思體俱。食唯六俱。義。思食唯第六俱。諸處但未來故。五識現觸力增長。非思食故。唯識說。思體通諸識。成義者唯第六俱。故世親說。思食者。是能希望。由希望故饒益所依。如遠見水雖濁不死。以眼為門希望故。非五識有希未來故。此雖之解第解勝。五識於境有微細思可希望故。不爾五識無欲俱。准此第三乃同唯識不許別境與五俱義。故正者第二師勝。今謂。義燈‧演祕皆據第三。若論相應。則五識與欲相應。若論希望憂降。則五識不如第六。若希望不深則食事難成。是故取第六思以為食體。於理為勝。
(六紙右)由前三(至)能為食事(文)。四食章云。成唯識云。識食有漏識。此識雖通諸體。而第八識義偏勝。此顯識食取通三界有漏八識。正能執受第八識一類相續執持勝故。攝論唯識皆取第八。實通八識。然瑜伽等但總言識。不別說是第八。唯攝論唯識取第八故。雖知八識皆可名食。非一切識皆立食名。有漏第八識全。恒執持故。五七說。由三養識。識復長養諸根大種。故立為食。故知諸非資養者皆非食攝。如觸思等。
(六紙右)六十六等(六)。六十六(四紙左)云。若諸段物於吞咽是時令心歡喜諸根悅豫。當於爾時不名段食。但名觸食受用安隱消變增長喜樂。於消變時乃名段食有熟不能長養諸根安樂。彼雖熟不名段食。若諸段物於吞咽不生歡喜。亦不能者根悅豫。當於地都不名食。彼後時安隱熟變增長安樂。彼於爾進乃名段食有熟長安變。彼雖熟變亦不名食。
(六紙右)五七說(至)。諸根大種(文)。五七(三紙左)云。問。段食云何能作食事。乃至識食亦爾。答。若諸段能攝益識。今其強盛。長養諸根大種。亦令強盛。觸能攝受苦喜若樂若捨一分此復能攝益諸識。由攝益故復能長養諸根大種思為證得可愛境界相故。依正方便不染希望喜根。緣未來境攝於機。長養諸根大種如是三食攝益其識。由體盛及級現在未來生故。識復長養諸根大種故立四食
(六紙右)攝論對法皆唯取第八(文)。世親攝論第三(三紙右)云。論曰。若唯異熟識已生有情識食不成。對法五(十紙左)云。四是識食。由阿賴耶識執持力身得住故。所以者何。若離此所依止身便爛壞故。
(六紙左)集論第三雜集第五(文)。第三(四紙左)第五(一紙右)。
(六紙左)然彼言一分(文)。義演云。疏然彼云者。對法三蘊五處等通有漏無漏據食。此唯有漏故言一分。此論略去無漏有漏故不言一分。又不無漏即是略彼一分也。
(六紙左)又彼通(至)三受等(文)。義演云。疏又彼通等流長養乃至三等皆者。意云。對法四食三蘊‧五處‧一界攝者。通約等流等說。若據食。唯約有漏四食一分。此論略去等流一分有漏為食也。
(七紙左)論此四能持(至)故(文)。對法抄第五(三紙右)云。佛地論云。持是義(文)義燈云。論此四能持有情身命。說之為食。餘解。唯能持名食。今謂不爾。亦必長養。且舉攝持(文)演祕云。論此四能持有情身命等者。又按婆沙九云食是何義。義。續義。持義。生有義。食義。增義。與此大同
(九紙右)遮過去(至)設未來用(文)。義蘊云。疏遮過去至設未來用者。彼宗過去之食有體有用。未來有體無食用。今言過未來非食體用者。過去全遮體用。若未來世正遮食體。設遮食用。若爾者。一分相符之過。
(九紙右)非現在因(至)得成正因(文)。義蘊云。疏非現在因至得為正因者。宗言非食性。即現在色聲等亦非食性。即是同品。今非現在因於虛空等有。於現在無。故是同品定有性也。異品無濫。得成正因。問。虛空既是現識所變。如何非現之因。答。現識變者實是有為。非是空故虛空無體。非三世攝。故得為喻。又此虛空法性者。非取識變也(文)演祕云。疏雖現在者至得成正因者。釋伏難也。難云。若非現在即非皆是食。豈諸現在即是食。現在即是食量因故。故此答生。思可解也。
(九紙左)此無性釋餘世親釋(文)。無性三(五紙右)云。釋曰。已生有情識食不成者以諸轉識等性無恒長養諸有義故。又於定及無想天有故。所作不遍三界。非入定心心法為食。經不說故。已滅無故。心心法滅亦非是食。段食等數已決定故。世親三(四紙右)。又無心睡眠入滅六識身滅。誰復有餘能持眾身令不爛壞。棄捨阿賴耶識。身必爛壞。
(十紙右)無性釋云(文)。第三(五紙右)。
(十紙右)此世親(文)。第三(四紙右)。
(十紙左)論亦不可執至有漏種故(文)。演祕云。亦不可執至有漏種故者。正釋如疏。復助釋云。他救意云。即無漏識持有漏種。即以所持種為食。斯亦何過。故牒破云。無漏既不持有漏種有漏種無。食亦不立。若不爾者。前已難彼。無漏非食。何煩此難。無別故。若言約彼種有別為後難者。豈唯望於種名食。故彼取種為食。設彼本宗不立斯義。假敘彼計彼轉計之。理俱無爽。問。無漏違漏。不許無漏有漏種。漏違無漏。應因第八不無漏。答。現無漏法破有漏故。不得無漏持漏。無漏法種既非能治故。因本識無漏種
二右)論唯依取蘊非有情攝(文)。樞要云。四食證末云。問。何故四食一入長養餘三非。四種長養非食耶。瑜伽自釋後難。前難如何(文)予謂。慈恩門下不乏其人。誰傾懷抱以前難。百卷大論風波浩汗。其釋後難不知何處義。燈四末(五紙左)云。問。眠‧梵行等皆為長養。餘何非食。答。五七云。長養有二。攝受別義及不損害段食具二。勝故名食餘但不損害。劣故不名食。若爾四食應總具二。何故不說在長養中。答雖未見文。且為一釋。四食且舉初說。例餘亦為長養。不爾九四四皆長養根大。何理不得長養中。問。為與已生法為食。為未生法為食。若已生已不住。若未生。未生無體。答。九四云。然唯約與未生諸法說為義。問。前難通。後難未遣。答。能令後生盛用相續而起。即是義。非是無法故。九四云。然唯約與未生諸法緣理法引說為義。今謂。淄州雖不明指。此文即是撿出其論拂遣其難也。嗚乎千有餘載之前。龍象之蹈蹴炳然幻出於梧桐上。實是對法藏中大觀者也矣。四食章云。五七(四紙右)又云。何故夢‧梵行等至皆能長養諸根大種而不立食。答。有二種長養。一攝受長養。二令損害長養夢等三於長養雖能長養。於前即非。是故不立(已上論之全文。唯三論作法字)攝受別義者。即九四(七紙右)說。長養現緣。謂氣力等。四食於彼別能攝受。總能益識。餘不爾。不應為食。若爾何故觸‧思‧識三非養耶。若唯不損長養。如何有處寬遍耶(已上章文)決擇抄下本(六紙左)云。若爾何故至處寬遍耶者。此未詳也。今助釋者意云。若其不損即名長養。有處寬遍長養一切。以是不損害也(已上抄文)今謂。准章及抄。淄州前能。然四長養除餘三食非無別致。且就睡眠論之。不睡根損。睡則損。故取在長養中思識三與此不同。比對可知。餘准思。
二紙右)集論等說(至)依止(文)。集論三(六紙右)雜集論五(一紙右)對法抄五(三紙右)四食章云。第四因果別者。對法第五云。差別不淨依止住食。謂欲界異生縛故。攝論世親第十但縛。對法為勝。依有現種名縛故。不淨依止住食。謂有學無色無生有餘縛故。攝論有學。雖同對法異生中云若無色界。此義便狹。唯明三食非說段故。在下離欲攝不盡故。三清淨依止住食。謂阿羅漢解脫一切縛故。攝論文同。四示現依止住食。謂諸佛及已大威德菩薩唯亦現食力住。故攝論云。謂佛世尊示現受用段等四食如來食時實不受。不假食而住。然順世示現受食示現假食其安住對法不約第四識食以明示現故取菩薩攝論四皆示現故說佛。唯識攝論所說。各望不同。不相違也。
二左)勘諸論并俱舍等(文)。對法抄第五(三紙左)云。若依方入蘊經‧涅槃經等。並明中有四禪等並三食。又云。四過患門如涅槃第三八。如曠野食子肉。及婆沙說等。俱舍第二(二紙右)第十(三紙右)。
二左)入此者(至)不皆滅(文)。心行具如次下引義燈辨。演祕云。問。定心二行可無。云何而無行息耶答。依毘婆沙論十六云。四緣行方轉。一謂出息所依身。二風道通。謂口鼻等。三毛孔開。四依息地粗心現前。於四緣中。若隨闕一身不轉。如生欲生界羯剌藍‧頞部談‧閉月‧鍵南四位之中。但第四粗心現前。無前三事。故息不轉缽羅奢佉等位根形具足四事具故方有息轉。如生欲界三定無心定無色定。雖有前三地第四故息不轉。入第四定雖有前二。然後二息亦不轉。又出息依粗轉。第四靜慮已上諸地心極微細故息不轉。又順理云。入第四定身毛孔。以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即此緣尊者世友說。入彼定身毛孔合。入漏無漏定皆如是。若生第四定起三定及俗界心。雖第一‧第二及第四級。闕緣三緣故息不轉‧起自地無色心並心定。雖有實事故息不轉。若生無色四事俱無。故息不轉。所以滅定無。准大乘義。不轉。更同有宗。亦無失。世親攝論三(四紙左)云。謂世尊說。諸滅。諸語行滅。諸滅。此中行謂出息。其語行者謂與伺。其行者思想等。
二左)第四上氣即絕行(文)。義蘊云。出入息者是風氣故。第四風災不至。此故無出息也。何故風災不至彼耶。答。風者動也。三禪以下有變異受可動義。彼唯捨受不動故風也。故下一師要斷下之四地修所斷惑方起滅定也(已上)今謂。邑師明行絕唯約風氣。此則不見婆沙俱舍等說故也。演祕引小說。意可知。
二左)以十大地法俱為心行(文)。大乘分為遍行別境兩位。有部十大地法。今約彼部故云大地等。此順無性第三(五紙左)云。又等非遍行大地。是定異故。又云。二法大地故。
三右)然出經同法為例(文)。演祕云。疏然出經同法為例等者。而不滅亦不離煖。此是同法。舉此為喻而例體在定令有。心行等者文同來爾(文)義蘊云。疏然出經同法兼誦餘文者。今引經文意。與小乘正諍識不離身。不諍心行煖根等為下破小乘同喻故兼舉之。
三左)此就彼宗(至)必勢慮(文)。義蘊云。疏此應彼宗眼轉識起必勞慮者。小乘入滅為厭轉識勞慮。大乘不然。入滅定不厭彼故。問。小乘豈不許入滅定耶。答。彼小乘有漏佛身滅定必不入也。除以外皆為止息粗動識也。
四右)成業論問(至)有二心等(文)。彼(三紙左)云。由滅定加行入心增上力故。令六識利種暫時損伏不得現起故名無心。非一切。心有二種。一集起心。無量種子集起處故。二種種心。所緣行相差別轉故。滅定等位第二心闕故名無心一定闕餘足故亦名無足。彼諸識種損伏位。異熟果剎那轉變差別。能損伏力漸劣漸微乃至都盡。水熱前引數發力漸劣漸微至都盡位。識種爾時生果。便初從識種意識還生。後位隨緣餘識漸起。樞要亦引此論。但譬喻中易為馬。
四左)攝論云(至)諸轉識故(文)。無性第三(三紙右)云。論曰。非為治此滅定生故。釋曰。何以故。滅定不能對治此故。非為治此而生滅定。所緣行相難了知故。非為對治明了識而入滅定。不寂靜性難了知故。是故滅定不能對治阿賴耶識無對治。此則不滅。為治轉識故此生。所緣行相寂靜性易了知故。是故此定唯滅轉識。於不滅阿賴耶識
十六左)於此位中(至)即攝論同(文)。世親攝論第三(一紙左)云。論曰。又非出定此識復生。由異熟識間斷已離結相續生故釋曰。若執出定此識還生此意故不離身。此不理。以從定出識不復生異熟間斷已。離結相續更託餘生故(文)演祕云。疏應是生者。死而復生。
七左)如第一卷(至)如第二卷(文)。第一一紙)第二(三紙)第三(四紙)。
八左)二家攝及成業論(文)。無性第三(四紙)世親第三(六紙)成業論(三紙)並上引。
九右)諸定皆無前五識身故(文)。演祕云。問。此因豈非自隨一過。下許中耳聲故。答。今隨他宗下自義。以小乘出定聲。又疏作量。義破云。疏說此絕等不定者。此不色。立宗若云應一切定皆名無心定絕等位非無心定。可說前不定過。宗法之中既無定字故不定詳曰。直觀言陳。似所斥。若尋意許疏旨精遠。謂無心。非無心。而是差別不言定即絕等。因於彼轉。與意許宗便成不定。因致定言斯近方遣。故義然也。
九右)今謂助難(至)為心行滅(文)。演祕云。疏今應助難至心行滅者。此難意云。定云無心心行無心即據五名無心心行滅言亦應但約五識相應受等說。又云然心所至滅言等故者。重成難意。以彼二家心行滅言皆據第六不依五識。故知滅識不約五言。
九左)彼亦自說自位識(文)。演祕云。疏彼亦自說自位之識行相等者。雖有識體。但無行相。以微細故。連續之。若不爾者。他許中而有識故。何得說云自位識(文)義蘊云。此應長讀下行相所緣字為句也。
九左)或染所言至如暖等(文)。演祕云。義。所作量有語過故。但應言滅定第六識。詳曰。疏既云汝。明簡斯失。不爾汝言復何所用。下第四量雖亦破之。亦同此釋。問。他亦以此暖喻難大乘宗滅定第八應非是識。自既有違。何責他過。答。我暖識不即不離。應非識。宗於壽等喻而不轉也不可相例。
一左)受想能(至)修行勝於(文)。義蘊云。疏受想能於靜臣無色修行勝者。有云。靜慮功用勝修無色功用勝。此未必然。今云勝者為障勝也。受障靜慮。想障無色。此增勞各偏勝故。問。行相如何。答。受障勝定故。不靜慮故偏厭受要想微細無色此粗想障修無色故偏厭想(文)義演云。言於靜慮無色修行勝故者。意說。靜慮色界四靜慮無色者即四無色定。意云。修此等定時。受想二法功用。障定強故。所以偏勝(文)演祕亦同之。義蘊舉有云義釋得好。
二左)論然行於(至)法或猶在(文)。義燈云。論然行於法有遍非遍者。心行三種。行三者。入二息此非遍行發思者是遍行語行三者。尋伺二種遍行。亦思為遍行如來尋‧伺。有八聖道支。正義許說法故。行三者。謂受‧想二及審決思。三俱遍行起必有故問。尋‧伺既非遍行。何故分尋‧伺於語是遍行攝。答。就他宗說。遍行。能遍起語即是思數。若爾何故第定已上自思得起語言。何假尋‧伺。答粗思能發語。上細不能發。在佛任運語。然薩婆多本經部。二息非遍。尋伺是遍而不說思。大乘如前說末部師許受想二亦非遍行。以滅定中有所故。尋伺是遍。三宗差別問識境起。說識三和生。亦由心行起。應說為四和。答。境正牽體說識三和生。想等助功能。非四和起。問。意由受想起。受想心行境正牽生。亦說名心行。答。受想心所得說心行境非心所不得心行。問何故滅定偏厭受想。答。論云。資助心強。是故偏厭。又由受為禪增上障。想於增上障。由劣定。由想想像故障勝定。又受於苦果增。於苦因增。由想像故起諸業。由苦果故。聖者雙厭。外道偏厭。又初靜慮望欲。以靜除散。禪望初。以細除粗。三禪望二。以靜除動。四禪望三。以密除疏。薩婆多等由得彼定引得堅密四大閉身瑣故。所以二息。大乘不爾。但以定能除其隙故無出息。設兼引大亦復無違。但非唯大能閉身隙(文)今謂。義燈薩婆多本經部不說思。疏(三紙左)云。本經部說三法遍行大乘薩婆多各說有二受想。出於下疏(七本三十六紙)樞要下末(七紙右)於燈五末(四九紙左)。
三右)除此此條(文)。或云。字彙。條暢也長也木長也者贅矣。義演云。疏此條者。意云。出入息為行故云。此條。故非遍也。是故疏云除此者釋不遍所以。
三右)第四禪(至)不壞(文)。義蘊云。疏第四禪中餘所持令不壞者。大乘定力及第八持。小乘多者。由得彼定引得堅密四大閉身隙故。不要出入息也。此下要出入息也。此下界身得彼定者無出息。非要生故。
三左)若依分位(至)所望別故(文)。義演云。疏若依分位此所望別故者。意依思上亦得立等謂本經部師立三心所。謂受想思。此據說。其於思上亦得立定者。以此思能專注一境邊亦得名定。問。既說為思。因何有定答一念所望別故若據當體但名思。今依分位假立亦通餘法。若專注一境邊名定。若追憶邊名念。簡擇邊名惠。故云一念所望別故。
四右)准俱舍(至)大地(文)。俱舍四(三紙右)云。地謂處。若是彼所行處。即說此為彼法地。大法地故大地。此中若大地所有大地法。謂法恒於一切心有。義演云。言謂通三性等者。意說。若據通三性及通尋伺等為論。即論行別境十法皆名大地法。故云即更有餘法。對受想思等為餘也。
十六左)此難則以(至)與前少別(文)。義蘊云。疏此難則以思理齊至與前別者。謂前論云。既許思等此位非無。受想應然。大地法故者。彼以大地法同例受想。今以思理齊令受想。故與前少別。論無心所心亦無等者。此難滅定意識。義演云。疏與前少別者。前文據有觸難既有觸令受。定想隨故受想必俱。其理決定。此文約滅定思。亦應受想。以思故。如餘位。故與前別(已上)今謂。義演解所指前近不同。疏意似不遠指。義演應優。
十六左)俱舍尊者(至)部異師(文)。大乘成業論(十紙左。玄奘釋)云。尊者世友問論中。又異譯業成就論(魏毘目智仙譯。八紙左)毘婆沙五百羅漢和合眾中。婆修密多大德(舊翻世友)。此異譯謬也。天竺國中祠授天授世友世親其名甚夥。是故誤為有部世友光記五(五紙左)云。部異師尊者世友所造問論中說。乃至世友梵名云伐蘇密多羅。舊云和須密訛也。印度國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曾中世友(文)寶疏亦云部異師。又宗輪疏及林章並云部立一味蘊。即意識義燈說同。此世友義是部異計。次異本計。
七右)二法為種(至)心後依(文)。此部本計俱舍五(七紙左)云。彼先代諸思範師咸言。二法互為種子二法者謂心‧有根身尊者世友問論中說。若執滅定心。可此過。滅定猶有細心。故此文。光記並云。部異計。光記云。又理第三(初紙)云。譬喻論者如是說。滅盡定中唯受想。以有無有情。解云。此敘鳩摩羅多門徒釋。彼宗前執。一心王隨差別立種種名。無別心所。但心緣第一剎那初了名識。第二剎那想。第三剎那領納名受。第四已去造作名思。諸餘心所皆思差別。識‧想‧三唯無記性。心已去方始通三。入滅定者滅想心。此二粗是所厭故。識雖非所厭。中亦不得起。是無記故。於位中思之差別滅定體。以實言之即是心。就用言之即是心所。故彼中必心體。但受想之位。何以知然。受想定。故知受想必定有無有情。既是右情。故心有。又婆沙百五二云。謂譬喻分別論師執。滅盡定細心不滅。彼說。有情無色者。亦有定而無心者若無心命根應斷。便為死。非謂在定準此論。世友同彼譬喻分別論計(文)義演云。疏俱舍云至部異師者意說。世友部異師。敘心所多少也。疏二法為種至本計滅定無心者。意說。部本計滅定無心。後起。二種法而方生。一者由心。二云由色中有種子而心(文)今謂。義演云世友心所多少者非也。俱舍明云立有細心。非敘心所多少。對文可知。
  (七左)如絕等(文)。義蘊云。疏以絕等為因喻然准成業論。諸無心位部皆許有意識。令以絕等為喻。而所立不成。准下遮無想定等。
疏意。以二無心定無想異熟加行心所故。彼許唯心所滅而心猶在。眠悶兩位猶不厭心所故心亦滅故。此得以絕等為喻。雖明此理。然未得文。又違成業。然疏主以部救云定前心所故唯所滅而不滅。遂招令絕等既不厭心所俱滅。故此且以為喻。亦不相違。然准此中正應以死屍等為喻。睡眠絕便入宗中。
八右)如無表色非有質礙(文)。演祕云。疏如表色非有質礙者。此救意云。質礙為色。無礙名色心法相應。縱不相應心法。若不相應即非心。質礙即非色。
八左)如成業論(文)。彼(一紙左)云。此位中唯餘意識心所。若爾此位意識是何。為為染為無記性。設爾何失。若善性者。如何善性無貪善根相應。設無貪善根相應。如何無等。廣約三性等而責應知。
八左)成業論說十問經也(文)。成業論(一紙左)云。如佛於彼十問經中自作是說。所有受蘊想蘊行蘊緣等。
九右)如餘為比故(文)。義演云。疏如餘為比者。量云。滅定中應受想等餘心所三和合觸故。如餘位時。
九左)此是定前心等俱(文)。義蘊云。今云餘有力。即定前有力故。與觸俱也。
九左)等言等取此非能緣(文)。義蘊云。疏等言等取此非能緣者。此中既無心所。無所緣境。亦應非是能緣心。論中唯難無所依不難非能緣者。以等言等取也。
(三一右)又無想定(至)如成業徵(文)。彼(二紙右)云。又無想定尚不許染。況滅盡定。若是無記性者為異熟生。為威儀路。為工巧處。為能變化。
(三一右)即八淨定為例亦是(文)。義蘊云。四禪四無色淨定。今論中云諸善定者。即以此八定為例也。
(三一左)為例量也(文)。樞要下本(三紙左)云。難滅定無記心云。餘染無記心必心所。故此心必心所。宗也。加之滅定位心文言方足。不爾則有相極成。染無記心故。因也。如餘染無記心。喻也。因脫故字。喻少如字。餘皆文足。應義讀取(已上)今謂。疏主少如文字三支足矣。然因脫故字。此何之謂。在文明白。無以加矣。
(三三右)此下第三等(文)。分科有二。上言十證各三段。今此言第三者是也。初總非(二紙左)第二正解(從三紙右至今此段)第三如是等下是也。次下(三三紙左)云。此第九段等下。此別分為二段。如文可知。
(三三左)然除眠絕(至)心王猶在(文)。演祕云。疏然除眠絕者。以薩婆多不許眠無心位攝。對共許者所以除之。疏以所厭故至心王猶在者。眾釋此文明除眠悶之所以故。今釋不爾。但辨無想無心也。言以所厭故者。舉彼由所厭心所顯心亦無言所厭心所心便不滅者。翻成於前所厭所心滅所以。言非不厭故心王猶者。外伏難。外伏難云。心所是所厭。彼位可言無。心王既非厭。彼處應猶在。故乃釋云。非是不厭即即令其在。以心所無故隨同滅(文)義蘊云。疏然除眠悶經以所厭故者。由無想定滅定加行中有所厭心所故。在定位心王。眠悶等不厭心所故。此二位王亦無。不同滅定故不等也。又言所厭心所心便不滅者。此即滅定‧及無想定無想天也。言非不厭故心王猶在者‧此即睡眠絕也‧非此二不厭心所而亦令同滅定心王在也(文)今謂演祕‧義不允。眾釋明除眠悶之所以者。於理為正。
(三四右)阿含經等亦此文(文)。維摩無垢稱經並云如所說。此是維摩居士所說以呵優波離之語。本出阿含故今指示。演祕云。論雜染故等者。雖維摩經此文。今引阿含。以維摩非共許故。
(三四左)維摩等云故眾生垢(文)。肇註三(九紙左)云。如所說。心垢眾生垢淨故眾生淨。無垢稱經二(八紙左)云。如所說。雜染有情雜染心清淨有情清淨(文)無性攝論第二(十紙左)云。言雜染者。是渾是濁是不淨義。言清淨者。是鮮是潔是掃除義。唯識章記二本(三紙左)無垢稱經疏第三云。心謂第八識有情五陰假者。此依彼心而假建立。第八之心若是有漏雜染所攝。能依假者亦是雜染所依第八若是無漏清淨所攝。有依假者亦是清淨(文)義蘊云。疏維摩經等至此文者。今此意引阿含為證。不取維摩。以大乘經他不許故。此之十證皆是共許教也。
(三四右)如瑜伽四(文)。五四(初紙)初明識蘊有五差別。第四差別中舉四識住。此指彼文故云識住中。演祕云。按彼論云。由所潤識能取能滿當來內身展轉能取能滿。不能棄捨異生性。以於內身能求滿故。於流轉相續決定。又云。又由彼識永清淨故。不待餘因任運自然寂滅。此識相續究竟斷故。於十方不復流轉。於命及死不希求故。名永離欲。釋曰。前由心染有情難染。後由有情解脫(文)義蘊云。疏如瑜伽論四卷識住中解者。彼論云。云何安住。謂習欲界諸識執外色名色安住。若清淨色界諸褒執內名色安住無色界識唯執內名名名安住。是名安住差別。又下云。謂四識住如經言。四依取以為所依安住。此四識住論指如經不解其義。准識住受想四蘊之中名四識住。此中初文以欲界多執外塵為色安住色界之中色故各名色安住無色界中既不執色故但名安住彼明雜染清淨識。文廣不能引之。
(三四右)攝論染淨章(文)。無性第二(十紙)至第三終。
(三四左)此總中(至)以為本(文)。釋此論文。疏四解。樞要解。義燈三釋。演祕云。疏四釋。餘有五釋。具如餘釋。更舉有說破而不用。然此疏中。初二自釋。後二他釋。以言有有解故。此興意。
(三四左)此言有為(至)等別(文)。唯識記二本(四紙左)義演云。以為本者。若望有為是總標句。因心而等(此興所引)義演云疏有為總句者。意云。有為法依心故。所以言心染情染。淨情淨。為總名。即總同成染淨也。然無為法依此識。不此識而成染淨。故與識別別句。又云。以有為別故別句也(興所覽別本。今覽義演無彼釋文)今謂。後之解非也。今謂別句全同總別之義。樞要上末(八紙右)云。論然依善惡分限業者。此是一切表之通句。亦是佛身表之別句。又云。此初是佛戒別句。諸表總句。義燈亦同(文)義蘊云。疏言有為總句無為法等別句者。此中總五句論文。初之一句有無為。下之四句有為。以無為法唯初句有故是別句。有為之法諸句皆有。此即總(文)義蘊為正。
(三五右)隨心染淨(至)為有情故(文)。言隨心染淨有情染淨者。此能所依。假者是所能依。今取五蘊假者為有情體。總假者具別等故名有情。
義蘊云。疏即以所能依之法至為有情者。現行五蘊既因生亦依即是所生及能依也。五蘊和合名有情故(文)或云因種子種子能依現行識法者非也
(三五右)因心而(至)遂別各(文)。義蘊云。疏因心而生至以相順故遂別各生者。問。云何相順。答。謂第八心及所生法俱是有漏故言相順。問。云何得知唯約有漏第八識耶。答。既言心受彼熏故有漏無漏者不受熏故(文)或心體至故清淨者。太抄云。此解即取第八識有情。義演亦同。今謂。上是流主自釋。下是他師異解。於自釋中以第解為優。親論文故。樞要云。第十證中以為本諸部總句。有無染淨法皆為本。薩婆多無為由心顯。有為由心故起。由染淨法。勢用最強勝故說為本也。此經說染淨有情染淨部師意雖亦如是。然心受熏勝於根等以遍界故說為本。雖有為之總句並為之別句。因心而生。謂不相應同類俱有異熟因等方始生故。諸心所法理雖亦然。鄰近於依心方住。此句別對薩婆多。下句對部。如文可悉(文)義燈云。以本有漏法。因心而無漏法。依住故無漏心受彼熏下有漏。又初總句。因生是有漏。依住是無漏。後兩句釋成。又以為本謂無為法。因心顯故。因心而生有漏法。依心而無漏法。以為本即無為之別句。亦有為之總(文)演祕云。論謂染淨以為本等者。疏四釋。餘有五釋。具如餘辨。義復釋。謂染淨法以為本。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總句。然應說有染淨二。有漏染心漏無漏有為無為為本。無漏淨心但與無漏有為無為為其根本非有漏本。因心而生合有漏無漏現行染心生。以為本別釋無漏現行諸法淨心生亦為本。淨心不生有漏法故。依住故者。合有漏無漏本有種子染淨住。故為本別釋無漏本有種子淨心住為本。心受彼熏持彼種故者。合有漏無漏新熏種子染心為本。別釋無漏新熏種子淨心為本。淨第八心雖不受熏。因位曾熏果種故。前後二疏雖有多釋義皆不具。未方此解。並淨心為本等故。詳曰。觀經文云雜染有情雜染。但約有情不依佛說。若兼佛者。即不應云有情等也。而如來非有情故。故前說云唯依取蘊建立有情有漏非有情攝。論既釋經。應同經意若云示現有情。亦為不可。准論釋染淨二門他申自。皆並不言佛果淨識。故知二疏悟奧旨。又設兼據淨心釋者亦成繁見何所以者。言為本即是染淨有為無為之總句也。後復對彼因心而生。復云以為本。別釋無漏現行諸法淨心生亦為本前既云總。後何云別。若言據彼別淨心說。若爾別染何不是彼別染本耶。若許是者。云何不是別釋染現。又若別釋容有斯理。但一釋中何得矛楯。餘准此非。
(三五左)雖心相違(文)。義蘊云。以無漏現行種子有漏本識不相順故。
(三十六右)攝論三種雜染(文)無性第二(十紙)。
(三十六右)攝論第二(至)現無體故(文)。無性第二(三紙右)義蘊云。疏爾時煩惱隨煩惱所染初識者。經‧薩兩宗初結生識必與煩惱隨煩惱俱故。初生識所染也(文)義燈云。准攝論。破雜染中有三。煩惱生。今此顯破生及煩惱行緣識下兼破業染。此初段中分云。此識持煩惱種。界地往還諸煩惱起皆無因。此約三性心後煩惱無因。疏引所染初識者。彼計生必起煩惱。初生識種生。故以煩惱隨煩惱無因。謂從無想諸地殊者。等取下諸地。以無想天六識故就顯說(文)演祕云。無著本論具如疏引。無性釋云。從無想等者。從上界來生欲界爾時煩惱等者。謂貪嗔等。所染初識者。謂續生時生有初識。爾時一切煩惱所染污故。問。何故舉彼無想沒耶。豈餘處沒有識種。答有兩釋。一如燈辨。一云。按正法念處經俱舍論。北鬱單越後報之業。無想諸天欲界後報業也。餘不定。所以偏說。
(三十六右)及隨煩惱所染初識(文)。義演云。所染初識者。即第六識。初生時而是染淨即是結生時識(文)。或云實識是第八者非也。
(三十六左)攝論對治(至)而更(文)。無性第二(三紙左)演祕云。無著本論如所明。無性解今亦略敘。對治煩惱等者。謂如最初預流果向。見煩惱對治道生一切世間餘識已滅。爾時若離阿賴耶識修斷煩惱所有隨眠所依住。非對治識帶彼種子正道理。對治自性解脫故者。即是自性清淨義。與煩惱不俱等者。能治所治互相違故。猶如明闇復於後時等者。謂見道修道位中。餘文可解。
(三十六左)世親無性二師別解(文)。世親二(二紙左)無性二(三紙左)。
(三十六左)即二時後(文)。義演云。即界地往還及無染心後名二時也(文)義蘊大同
(三七左)論此識至亦無因(文)。義燈云。論此識果下。應分其文云。此識種。一界地往還後無因。二異類無因三性心易不彼熏故無因。破果亦分二。一界地往還果起無因。二異類後果起無因攝論中亦云。若異熟斷而更別生。應成別受生失。無漏心後果起無因。又滅二趣本疏辨。
(三八右)彼第三云(至)而轉等(文)。無性第三(初紙)演祕云。無著攝論疏粗引。無性等釋疏蓋不言。令初學者。馳迴難進。今本及釋取要引之。冀諸習徒滯略漏。無著論云。有於此非等引地沒已生時。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結生相續。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於母胎中識羯羅籃更相和合。若即意識與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有意識轉。若爾即應二意識於母胎中時而轉。無性第三(初紙)釋云。非等引地所謂欲界。沒即是死。依中有位意者。謂依生二有中有轉心。起染污者。與愛恚俱有顛倒故。釋曰。男女互於父母之處起恚也。言意識者。餘識爾時久已惝故。釋曰。餘眼等識中有末位而久已滅。唯意識有。中有初中六識皆有。連持生故相續攝受生結生。此染污意識者。緣生有故。釋曰。父母不淨是識託處。說為生。緣此不淨謂為已有而生貪愛。或緣生有果起愛故得潤生。於中有中滅者。此若不滅無生有故。於母胎中等者。謂此滅時。於母胎中有異熟識。與其赤一安危。令相和雜成羯羅藍。釋曰。與赤白損益共俱。和雜成身。佛說中略而引。若即意識者。謂此若非阿賴耶識。既和合已者。謂已。依止此識者。依異熟識。釋曰。意識也。有意識轉者。有別轉識。謂與相應。樂苦受俱分意識後後位轉。釋曰。三性三受並皆易了。從初乃至老時。此分別展轉而起。故言後後位轉。有二意識轉等者。謂異熟有情本事。不待今時加行而轉無記意識。及可了知所緣行相苦受相應意識。是二意識。釋曰。異熟識有即意識。可了識即粗意識。應一身一時而轉。然不應許。經相違故。如是頌言。無無容非前非後同身同類二識並生。釋曰。外人救云。二並何違。故引經難。經意說云。受身處。無容道理。非約前後。一身同類二識一時並生。又不應許此二是一。自性別故。釋曰。外又救云。此之二識體同義分。其是一。亦不違經無同類並。故今破云。自性別故。如眼等五識。又異熟不應間斷。結相續已後應餘處更結生故。釋曰。外又救云。和合意識別生意識前後間起。亦不違經無同類並。故復破云。和合體許是異熟。若間生者體便間斷。若爾後續應名更生。故量破云。和合意識不應間生。許是異熟故。猶如報色。又異熟體唯恒相續異趣。釋曰。外復救云。何妨報不斷異熟心斷。復此破云。同於前。命根為喻。逐難祖釋。餘易不論。
  (三八右)乃至有二意識於母胎等(文)。義蘊云。彼破末部故云二意識。此中意說。彼論即言結生相續於母胎等。故知但釋其果。不解於不同此論。
(三八左)又若從此沒(至)不可得(文)。演祕云。疏又若從此沒至定不可得者。此無著文。無性釋曰。如是已辨於欲界中若離阿賴耶識結生相續不成。於無色不得成。今當顯示。若從此沒等者。是欲界生時義。曰非等引等者。謂與彼地貪定味等煩惱相應釋曰。於二界緣定起愛方得潤生。離異熟種子體定不可得者。非欲纏沒心種子體。生滅不俱故。釋曰。而外救云。於彼欲纏沒心之中。彼定地染心種子。故有斯破。定散二心俱生故。不成熏習。故下心無上染種非定為彼種子體。即於一心種性不相應故。釋曰。外又救云即為彼種體。故此破云。種者是因。種是果。此果含種故名有種。於生剎那因果俱有不相應。雖大乘宗因果俱有。應彼宗難亦不相違。又云。非餘生中先所獲得色纏等心種子體。持彼熏習餘無故。釋曰。外又救云。過去生中得色界為彼種子。斯有何失。故牒非之。汝能持自種之識。何種子體耶。又云。非色相續種子體。無因緣故。釋云。外又救云。過去熏習依根中為今時種。復敘斥云。無因緣言而三釋。一下界根非心因。二下色無上地種。三種者體必所熏根無彼熏因緣故無彼種。言因緣者即道理也。
(三八左)攝論云(至)滅離等(文)。演祕云。無著論文具如疏引。無性解云。即無色界無漏生。世間心滅。彼趣所攝異熟無故。不由功用自然無餘涅槃。能治現前一切所治皆永斷故。又釋滅二等云。生第一欲斷彼地諸煩惱時。想劣故自地道。無所有處地明利故。起彼無漏現在爾時二趣俱滅離。謂第一有‧無所有處二趣滅離爾時有情應成死滅。二趣所依有故。非無漏法是趣所攝。是不繫故。對治趣故。問。准攝論難。滅二趣失。此論乃責後起無因。二論既殊。何得引彼而證於此。答。揭文廢旨似乎涇渭。取長披誠同水乳。彼本意責無本識種。即是無因異名。乘斯便責滅二趣。故本論云。復次生無色界。若離一切種異熟識染污善心種子染污善心無依持。次下方滅二趣。故知兩論實乃同也。取無矣。
(三九右)且後業中(文)。演祕云。疏且復業中者。論前來雙破果業。下唯斥業而廢於果。故云且復起下文。
(三九左)攝論二末(至)不相應故(文)。第二(四紙右)義燈云。今更助解。初正部熏故名緣。無性攝論第二云。謂行為俱生轉識許為識支。此不理。此意六識不是受熏。有間斷故。貪俱染無記故。不是受熏。故不熏轉識攝論復云。識緣名色聖言故。所以者何。諸識剎那速壞。久已謝滅為名色緣。不應道理。此意轉破識緣名色亦復不成。部轉救。等俱行相應熏結生位識名行緣識。亦不得成。結生識起。能熏等久已滅故。非無體法而為能熏。故亦不成。故無性論云。若畏此失許結生識為識支者。此亦不然於結生諸行久已滅故。非從久滅此復應生。若云非熏但說能感。即感故名緣與有部同。次下雙破。結生非行感故。彼此宗計唯無記法所感。彼兩計結生愛恚俱。染非業感。故無性云。又結生心非無記故。愛恚俱故。既非無記。以行為不應道理薩婆多本疏辨。本經部救同薩婆多。以位色為業熏感。同有部破。亦時分懸隔。無緣義故。若末部救云。我有粗細二識。粗者染俱結生。細者無記為業熏感。若上座部亦二意識。雖不說熏。亦說為感。俱許細是異熟性。故無性論云。於母胎中有異熟識。與赤白和合。乃至謂依異熟識有意識轉。若即應二識俱轉。設俱何過。違聖教故。上座救云我部不誦無違教過者。即難。應有眼等識生。六識攝故。不許理。許即自違。不許五識有粗細故。末部救。熏於類。類性無記。說為識支感亦不違者。此如前破。又違經名。經云緣識不云緣識類所餘救破准例可知。雖文證。理亦不違。
(三九左)結生非行感故(文)。義演云。論業感必是異熟無記攝。結生識既是染污。如何行感耶。
(三九左)部師言(至)何過(文)。義演云。疏部師言至何過者。意救云。雖不同有宗去來世前後分位行緣識結生。我中既種子。亦能感名色中識名行緣識。由大乘現行業有。為能攝招名色位中識。我宗亦爾雖結生非行感。由有行種子故。能招名色位中識。亦得名行緣有宗計亦然。若約分位論。於名色位中相應心心所總名名色。故說識緣名色。今言行名色位中識者。即名據所緣也。若據緣說。即但名名色。不名識故(文)義蘊云。疏部師我雖去來時分行緣識等者。此下並是生起下論。謂薩婆多有時緣生。若在無明時分。即十二支皆名無明。若識時分十二支為識。此義也。疏可生名色位識者。經‧薩兩宗初結生識支即是染污非行所感。故轉救言行能感生名色位識。
(三九左)彼亦救言(至)於理何失(文)。義演云。疏彼亦救云至於理何失者。意云。此轉計也前計云。名中有異熟識名行感。論破之應說名色行為緣故。薩婆多既遭難已。遂更救云。今者約分位以辨緣生。問。何者名分位。答。且如初無明支所有相應法皆名無明支。如至識支所有相應心心所法異熟等總名識支。後後支亦然。遂卻計云。識支中有異熟為性亦名識支。以分位說故。意說。難識支結生識是染污而非識支。然有色異熟為性總名識支。於理何失者。即卻計識支異熟色有識支體。如下破云。時分懸隔。無緣義故(文)俱舍(九十紙左)頌云。宿惑位無明等。長行曰。於宿生中諸煩惱位至今果熟總謂無明。彼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現行故。說王行。非無導從。王但勝故總謂王行。
(四十左)論時分懸隔無緣義(文)。樞要云。時分懸隔無緣義者。對薩婆多識位中異熟故名行緣識。一則劫數時懸遠。二則乖隔。本無果識可名識支云何名感識位中色。部師未來世無而言感者。時分懸遠。時久隔絕。如何名感。又若言感名色位識名緣。則隔識支應說名色為緣。非與識為緣也(文)演祕云。論時分懸隔等者。有助論主更難彼云。色界有色。行感可名緣。無色界無。如何云感色。
(四十左)且行在現在(至)經八萬等(文)。義蘊云。疏且行在現在色果在未來至經八萬等者。謂如在一身之上造得生報業。復造後報果。即以此行隔天報八萬劫等。望後報識住名懸隔也(文)演祕云。疏色果在未來至八萬劫等者。問。縱未來。何得去因許多劫耶。答。若生報未必遙。若後報果遠何感。如非想八萬劫已後方人趣等報。報望昔因隔八萬劫。豈非遠耶。問。生報之業如謗等。果既不遙。應名行緣。答。略為二釋。一但言懸故不得為緣。非許近者即成義。他論故。二縱生報業因世。道理疏遠。亦名懸隔。縱無其遠有隔非緣。第二釋善。若爾宗如何。答。所感識。斯有何過。
(四十左)如外法等非異熟因(文)。演祕云。疏如外法等非異熟因者。舉喻釋成。既汝行支由懸隔故不能感果。應同外法不得異熟之因(文)義蘊云。疏如外法等非異熟因者。如外塵無緣義故非異熟因望於果時既懸隔。亦無緣義。故以於例。
(四一右)三文合(文)。義蘊云。疏三文合者。一者懸。二者隔。三者果識。此三俱無緣義。故論合言時分懸隔無緣義也。
(四一左)論此不成故後亦不成(文)。演祕云論此不成故後亦不成者。無性云。有亦不相應者。謂熏習位諸種子異熟現前為有。或復轉生果功能故說名有。行所熏若不成就。何處安立種子而復得生果現前為有。釋謂。異熟果現前故名現行也。或因現前感果能勢力成熟而異前位異熟。問。鄰次相望。緣亦不成。何意趣緣於有。答。攝論意明業染之久。種。餘支不然。故不明也。或舉前後以示方隅。前為正。
(四一左)攝論云(至)准上應知(文)。無性第二(四紙)云。此無者。有。亦不相違(文)義蘊云。疏又取緣有不得成者。問。初不成故後後諸支皆不成緣。何故此中偏言有。答。取潤於業轉為有。初行緣識所熏處。便種。取所潤故不成緣。薩婆多師業入過去種子。故取緣有。亦不得成。攝論意明業雜染故偏言行有為不成。略不說餘。理實餘支並無緣義(文)義演云。疏又取緣有不得成者。世親釋云。謂有行取緣有不相應者意者。意說。已無緣有也。以種故云者。成非實故。如何今愛取未來有支有緣耶。言反覆准上應知者。所言返者。隨救隨破皆准上知。故初行緣識難‧乃至時分懸隔難。准上應知。
(四二右)是果也(文)。義演云。疏是果也者。即指無為。由斷惑得故故斷名。又無為是得能所斷名。又無為三性。所以從能所斷且斷名。謂指無為。是斷果故重言也。
(四二右)此欲纏(至)不應道理(文)。義蘊云。疏此欲纏與色纏至不理者。以欲界心六行名欲纏心。得色界定名色纏心。此二界心既是前後不俱生滅故。欲界非色界心新熏。若以欲界色界種者。不應道理(已上)今謂。疏中纏字作纏。恐是寫誤。演祕四末(四右)云。無性攝論云。三界有情所歸所集之所。猶彼巿纏。而梵云阿縛遮羅
(四二左)世出世間章(至)不應道理(文)。無性論三(八紙左)論曰。云何出世清淨不成。謂世尊說。依他言及內各別如理作意此為因正見生。此他如理作意為熏耳識為熏意識(文)又(九紙右)云。又此如理作意下本論全文(文)義演云。疏又此如理作意相應心者。是第一心。彼正見相應等者。是見道無漏心。
(四三右)前染(至)准此為難(文)。義蘊云。疏前染果至准此為難者。前難。無餘三界果還復應生。彼云。由無惑故釋果不生。即便難云。煩惱無因而生。彼若救云。無所依煩惱不生。即應難云。所依無因生也。
(四三左)以新熏而為不正(文)。義蘊云。疏以新熏而為不正者。以新熏師是不正義故。此但法爾種也。
(四四右)薩婆多惑得俱故(文)。義蘊云。疏薩婆多惑得俱故者。此師無間道中已煩惱而有惑得。至解脫道惑得亦斷。今言俱者惑得無間道有也。
(四四左)論去來得等非實有故(文)。義燈云。論去來得等非實有故。兼量部不失增上性故云得等。
(四十六左)非正是證(文)。義演云。疏非理證者。即初生‧明了用三證。非是正證第八也。
(四十六左)前十證中所攝八證(文)。樞要云。十證攝八證者。此第二異熟彼第六。此第四執受是彼第一執受。此第六生死心得彼第八終。此第九滅定是彼第七滅定。此第十種是彼第四種子(文)。義燈亦同。八證除初生‧明了用外有五證。
(四七左)問何故本識(至)所依(文)。義演云。疏問何。至所依者。意云。本識與他義顯故。不說是所依。第七與第八為義隱故。不出其依體。即但說第七依第八。不說第七與第八為所依也。如疏云所以出其依體者。說第七依第八故。論云依彼轉緣彼等。
(四七左)恒轉(至)即是義(文)。義蘊云。疏恒轉至即是義者。問。第八不斷恒轉如流。如何說此即為義。答。前論解云。又如暴流。雖風等擊起諸波浪。而流不斷。此識亦爾。雖遇緣起眼識等。而恒相續。又一切種子如暴流中。亦云。流繫便生。擊識彼浪。故知恒轉如流。即是與他為義也(已上)或釋如流之言云魚草等物隨流不捨等之義者非也。
(四八右)但說(至)體所緣(文)。義蘊云。疏但說與他為出自所緣者。頌云如暴流即是與他為依。頌云執受處。即是出自緣也。
(四八右)非但說所緣無依等(文)。演祕云。疏非但說所緣無依等者。非以頌文但說第八有所緣境。不說所依。即云第八無所依法。理實有故。不說所以如疏具云。
(四八右)或言異熟即是界繫(文)。義蘊云。問。何知異熟即是界繫。答。非異熟法趣生雜亂。此異熟不可起餘。故隨界繫
(四八右)故此亦應然言染俱已即隨彼繫(文)。義蘊云。此難意云。如下論說。隨何處即為彼地諸煩惱等之所繫縛。今頌中四惑相應即是隨何處生彼四惑繫。何次復云隨所所繫。
(四八右)此不為例(至)故今說之(文)。義蘊云。此答意云。如前六識。雖有煩惱繫縛。而與本識不必同地。今顯第七雖四惑俱除無漏位必與第八同界。顯異前六隨所所繫。
(四九右)楞伽有八種(文)。卷經第七(七紙左)四卷中第四(二紙右)。
(四九右)六三云(文)。六三(一紙左)云。復次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於一切時執受境。皆不可知一類器境。末那名意。於一切時我我所。及我慢思量為性。餘識名識。謂於境界別為相。如是三種有心位心意識一切時俱有而轉。若眼識轉識不起。彼起時應增長俱有而轉。
(四九左)攝論第一(至)第三等(文)。演祕云。疏義者。疏主取彼明意以為其句。非彼論中有此全語。故彼論中廣明。其意而立理云。謂若不說有染污意。於一切時不符順。疏云有。即牒彼論不說有意。義即牒彼不符順。心體第三如前具引(文)義蘊云。疏攝論第一義等者。義者境也。謂第七識無實體。故云義。或解云。謂小乘等既第七。闕恒審思而名惑者。但虛名無其實義。前解為正。言心體第三者。以六‧七‧八為次第故心等三(文)義演云。疏第七體義者。意云。第七可思量義。若不許第七識但空有意名而無其義。有云。此部(文)今謂。初境界。次義理。次解當矣。然對小乘為說非也。演祕‧義非疏引說意也。義演亦據演祕。誤解疏主引論之意。疏主非指論有無部等之文。此舉意含兩義難則不成之意。彼無性第一四紙)云。論曰。此亦名心。如世尊心意識三。此中意有二種乃至無間義故。思量義故。二種無性釋曰。無間思量二種者。此釋名。若離訓釋。聲義道理不能令他得解了。又第一卷(九紙左)云。論曰。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此為種子及識轉。釋曰。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者。謂如意聲說染污意無間滅。意識聲則說六種轉識如是心聲離彼二種無體可得。非有體能詮。亦非異門意識二聲所詮異故。此中體聲意所詮。是故成就阿賴耶識等者。顯阿賴耶識是心聲所詮道理決定
(四九左)六三卷(至)不必義(文)。六三(二紙右)。
(五十右)總別合論即名意識(文)。義蘊云。此第七識為識。別為意。合名意識。與第六何別。
(五十右)又六三云(文)。六三(一紙左)云。云何勝義道理建立差別。謂略有二識。一者阿賴耶識。二者轉識阿賴耶識所依轉識能依。此復七種。所謂眼識乃至意識。譬水浪依止瀑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鏡。如是勝義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別
(五十左)皆二法相對(文)。義演云。疏皆以二法相對者。意云。如言六釋名皆將二法相對以辨差別。且二法即藏及識。法如及識。乃至相違‧鄰近等皆以二法相對辨之。無謬。若但言心。即喻一法六釋也。故下云。非一一法究理括盡。即六釋不盡。如無貪六釋
(五一右)恐此第七(至)立名(文)。樞要云。恐此濫彼故第七但立等者。何故第六不但名意。第七亦識也。第七業。二義以彰體。第六主。將他以明自。若第六標不言識者。不能顯自。第七加識恐濫主。故第七但標名。恐此濫彼故。第六加識。顯依他故得名故。
(五一左)六緣境時七與力故(文)。下疏(七紙右)云。問何故(第六識)不託第八為依。彼不相順。第七有時(第六生空觀之時)相順與勢故。
(五一左)七有漏時六非無漏(文)。此約畢竟無漏而言。如言如是染污意是識之所依。此意未滅時。識縛不脫是也(文)義蘊云。此約第七畢竟無漏。六亦無漏。若不爾七有不妨六無漏故。
(五二右)五一云(至)意識得轉故(文)。五一(六紙右)。
(五二右)又由六種依七種生故(文)。義演云。疏又種依七種生者。意說。第六識種子欲生現識時。要由第七種子擊發方生。如下自說。六現依七現。六種依七種。理設何辜。
(五三左)問後師曰(至)仍說依故(文)。下疏五末(六三紙右)如目連獼猴池側坐無所有處定。有象BW吼猿猴戲聲。即便出定薩婆多師出已方聞。今此大乘聞已出。若先不聞如何出定。問。豈有無所有處心欲界聲等境也。六等說。廣惠聲聞有學無色界心緣三界法。故無違。六三卷三摩多地末說。謂有行人。若遇聲緣從定起者。遇聲耳識定相意識轉起聞於聲。名遇聲緣從定而起。或復起者即是耳識。此舉中傳起耳識。或者謂假者。得定人由出(文)義演云。疏問後師曰至仍說依故者。此有二意。初意云。初地轉易。既由第六引生而成染。何假第八現識為依七方生。又八望七有何勝力。後問意云。且如定耳識率爾聲。而意識不共耳識同取。七‧八現行相續。亦應說耳識依七‧八而生耶。何以故。以無引力仍說依故。量云。耳識應以七‧八為依。以無引力仍說依故。如初地以上第七識。此意例云。初地起時八不引七。即說第八與七為依。中七‧八不耳識。亦與下而作其依。言意識不共耳同取者。約自不正義問(文)義蘊云。疏問後師曰至仍說依故者。問意云。此第七識得無漏時。由第六引不由現八。如何說此為第七依。若言轉易之時雖不由八引。而八恒在故為依者。如定聲。七‧八二識亦恒現在不與耳識力應為耳識依。
(五四右)如對法第二(至)依眼根種(文)。義蘊云。疏前師答曰。如對法第二。眼識種子依眼根種者。問。前難陀師准下文說五根五識種無別等為俱有依。今言識種根種者。豈不誤耶。答。其實對法許有五根護法義。今難陀就彼說。借以例證第六識由導生。於理未盡。
(五十右)其六識由第七種子(文)。義蘊云。此意說。八為七依七為六依者。要八根種導七識種七方生。由七根種導六識六方生。故瑜伽說。由有藏識末那末那為依意識轉也。由根種現助識種現故展轉說。雖第六識亦依八種。而第八種不導六種故不為例。
(五四右)若說現如何說依等(文)。義蘊云。前師難後。若爾如何說六依七等者。後師質前。眼與識境。眼可為識依。七‧六境不同。七應非六依。答曰兩人依別等者。前師解質。問曰若爾如何等者。後難前。意云。七‧八二識亦如兩人亦有勢分。故知說八為第七依。餘可解(文)。義燈云。略解依中。疏云如何說不與七同緣下。此前師難後師。若爾如何下。後師難前師。答兩人依別下。前師釋。問曰下。後師難前師。彼質答曰。前師文。答而復質。後師文。
(五五右)第八(至)故說非七依(文)。義演云。疏第八而七亦無故八與七為所依意識不爾等者。意說。第八。云意識無時。不妨第七識住。意識不與七為依。此意說云。第六既不與七為依。明知依八現也。
(五五右)即如定間聲(至)彼必同取(文)。義蘊云。疏即如定聲至彼必同取者。問。何故前問中云耳不同取。今云同取耶。答。前不許同取故為此問。後師許同取亦以自義答。此師許耳識依第六。不依七‧八也(文)義演云。疏即如定中至處必同取者。此答前難。前難云。耳識聲時。應以現七‧八為依。今此答言。間聲。耳必與意同緣故。所以耳識用第六依。不以七八為依。言今此七八至有何失者。雖不如五與六同取境名依。然約勢與七為依。亦無爽也。
(五五左)或應有識(至)名轉識故(文)。義蘊云。疏或應有識俱有依六七識中名轉識故者。問。此量應有決定相違過。量云。第七識應非識為俱有依。七‧五識中名轉識故。如五識。故此有解云。若出過量中無過成相違。自犯過。彼量仍成。今此決定相違中有差別相違過。宗中非識為依。非識之中有種子及色為差別。前師意許種子非識為依。不許以色為依。今違彼意許相違。量云。第七識應以色為俱有依七‧五識中名轉識故。猶如五識。雖作此釋。理未可依。且難陀眼等五識但以第六識俱有依。不以色為依。今五識為喻。若對彼師所立不成。故知前師亦不以五識相違過。此本量為量也。
(五五左)如設第七(至)為七依(文)。義演云。疏如設第七至為七依者。意難云。設第七亦無五識。然第七不與五識為依。第八七不有。如何說第八為七依。此難不正義。不約染淨為依。下答後解依正義答。言八例七亦爾者。意說。無七八亦無。不說七與八為依。此不正義難。疏七非本故不與力故者。意說。七不與五為依。所以為論。正義第七與五識染淨依。言此文上來者。第二能變文中。上來略解義(文)義蘊云。疏八例七等亦爾者。八無五不有。第八非五依。八無七不有。故八非七依。義與前同故云亦爾。或此師云。七無八不有。我許七非八依故。八地七不有。八亦非七依。以難陀師七‧八二識既恒相續不用他識為俱有依。今取前解。即對他宗不可以自義為例耳。
(五十六右)依下正文即傍乘義(文)。義演云。疏依下正文即傍乘義者。意說。此下明三種依之正文即是乘義也(文)今謂。正文者。非指明三種依之文。下論(十六紙右)云傍論已了。應辨正論之文是也。義蘊云。疏下正文即傍乘義者。下論既云傍論已了。應辨正論。此能變識雖所依。而依彼轉言但顯前二。准此即正文。故知諸心心所下并名傍論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九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