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
輸入者 袁雪梅
(五十六右)能有所依故名有所依(文)。言有所依有二種別。一唯俱有依名有所依。如五十五。一於四緣中除所緣外名有所依。如第一卷。依與所依差別不同。具有四義決定恒者此名所依。或二名通呼。具如下疏(八十五紙左)。
(五十六左)瑜伽五十五(至)名有所依(文)。五十五(三紙左)演祕云。依瑜伽至說無量名等者。按彼論云。問。諸心心法凡有幾種差別名耶。答。有眾多名。謂有所緣‧相應‧有行‧有所依等無量差別。問。何故眼等亦有境界。而但說彼名有所緣。非眼等耶。答。由彼眼等離所取境亦得生起。心與心所則不如是。問。何故名相應。答。由事‧處‧時‧所作等故。問。何故名有行。答。一切所緣作無量種差別行相轉故。釋。同緣一質相雖相似。見行各殊。名差別轉。問。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種類託眾所依差別轉故。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唯恒所依為此量故。釋。有兩家。一云。如一眼識託三根生。謂眼等一‧次第滅意‧及以末那。雖有為下而釋伏難。難意可知。今約根依。然非依根。所以不得名有所依。二云。相應王‧所名一種類。如眼王‧所同託眼根。詳曰。二互不定。前家闕釋種類之言。明眾所依理亦不盡。後家不辨眾所依義。今者應云。如眼等識俱有依根總有四種。謂同境‧分別‧染淨‧根本。如此論中護法所說。以依非一名眾所依。論意唯依俱有根說。不得取彼無間滅依顯心王所。簡彼色等名一種類。問。七‧八二識依何言眾答。從多而說。或彼心所依亦名眾。眾非一義。兼自心王依成二故。王‧所同類。故總合言託眾所依(文)今謂。略纂詳釋。彼為正。彼(十四‧三十四)云。問。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種類託眾所依差別轉故等者。謂心所等同一識種類託所依。如眼識依眼根。俱時心所亦爾。餘准可知。外人既亦難解為伏難云。諸有為法誰無有依。何故心法等獨得名耶。故論解云。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彼自分因皆非恒依故。又相應共有法非恒依故。唯恒為依者為此中依量故。眼根等是識等所有名有依。非餘法。或言所依者。即六識類託眾所依根能依之識得名有所依。故言恒依。此解為勝(此瑜伽文出於次下八十九紙右)義蘊引論文竟云。彼言一種類者。如諸識中一眼識等心王所名一種類具三依故名眾所依。依與所依俱名所依。如下諸論會言唯恒所依者。此三所依唯恒定故約正義說。
(五十六左)此中所言(至)有三種者(文)。演祕云。然彼言所依總有三種等者。彼瑜伽第一及唯識論。由隔所引五十五後。故言彼也。乍觀似彼五十五文(文)今謂。演祕所牒恐應錯本。與今疏殊。賸言一字。然等二句是此論文。是故簡云此中。彼字何指彼乎。義蘊云。牒此論文非瑜伽也。
(五十七右)恒不恒(至)皆名所依(文)。演祕云。問。心心所起三依恒定。何得說云三中合說不恒不受。答。略為兩釋。一云。依諸師釋俱有依。除護法外有通定不恒不定名為所依。非據因緣及等無間有不恒等。二云。依下正義具四義者方名所依。等無間緣闕決定等。無明不依。名為決定。雖由之生。世既不同。不得名為無時不依。又云。恒者俱轉之義。既是過去。恒義便無。其因緣依。有不恒定。如現熏種。是種因緣。然後現無而種不絕故非恒定。亦非所依。疏總相談不恒不定。亦無有失。二義俱得。後釋順疏。有義。斥疏恒不等。已自會五十五及唯識云。故但應言依有二釋。謂種及現。瑜伽且依現行者說現依有二。俱有‧無間。彼論且約俱有依說。但由言略無別所由。此論具明通舉三種。詳曰。疏之所云恒不等。如前兩釋。過亦無有。斷言依二。恐乃雷同。此論‧彼論皆言所依不言依故。若言依者。一切皆許種現皆是。更何須會。若言依與所依無異。豈不違下護法所明。由此故知瑜伽五十五正明所依。此論真假而兼說也。不可彼廣略會之(文)義蘊云。疏恒不恒定不定合說為所依者。三依之中種子依‧無間依是恒定也。俱有依中五識四俱依。第六依七‧八。七‧八互相依。兼亦恒亦定也。第六依前五。七‧入依第六。第八依色根。此並不恒不定也。兼不正義故言合說。
(五十七右)瑜伽第一(至)阿賴耶識(文)。第一(五紙)略纂一(十五紙右)云。唯識云增上緣依‧等無間緣依。因緣依。彼以四緣名顯故。又云俱有依‧開導依‧種子依。大勢同此。成唯識第四中。以親疏為次第。此中以顯隱為次第。前後沒也。倫記第一全同。
(五十七右)此中三依三緣名(文)。樞要云。何故四緣三名所依。所緣緣體不名所依。勝者名所依。勢相親近所緣緣疏。是故不立。因則可是。依義則非(文)義燈云。然彼所依總有三種者。問。心心所法起藉四緣。何故但說三種依耶。解云。所緣通內外。餘三唯在內。故但說三。問。餘識緣內外。不得說四依。第七唯內緣。何不說四依。答。三緣生識勝。故但說三依。緣依亦外緣。力微不說四。問。境界生心劣。故不說四依。所緣引識微。應非二和起。答二和通遠近。根境並為緣。依義據親近境疏不說依。又云。不例。三緣依聲中說。所緣緣者是於聲說。此明所依故彼非例。難陀‧勝子等立種生現前後異時。引雜集等云。有眼非眼界等。又瑜伽云。無常法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以非即此剎那長貫前他性因中故。因果不俱。攝論俱生俱滅者如疏中會。
(五十七右)彼論以理為名此論以緣為因(文)。義蘊云。理謂道理。謂諸同行必有種故名種子依。根識必俱時故名俱有依。前心開導後故名開導依。由斯道理瑜伽立此名也。今言因緣‧增上‧無間者。緣四緣中名因也。問心心所法互託境生。何故不說所緣緣為所依耶。答。此三唯內境亦通外。疏故不說。
(五十八右)梵言羯爛多(至)是間義(文)。義演云。疏羯爛多至是間義故者。此文來意者謂舊喚等無間緣為次第緣謬也。今謂。辨其邪正故引梵本對明。
(五十八右)種望種子應無此依(文)。演祕云。疏現望種子應無此依者。現行熏種。雖是種依。體既是現。故不得名為種子也。若言因緣。理即可攝。有疏本云。種望種子種字誤也。何以知者。答。後種既託前種而起。何得云無。故知誤也。有義彈云。非但此論說心心所名有所依。彼瑜伽論亦說眼等識有三種所依。既彼此論皆說心等名有所依。不說種子能有所依名種子依。有何過失。此中不欲釋因緣故。故下廣文言種依也。如增上緣依非一切增上緣盡。此亦應爾。不攝一切因緣因緣盡也。詳曰。雖本欲明心等所依。及列釋中據寬立號。何以明者。即此論云諸有為法皆託此依。故知據遍。若唯約心。何不說云諸心心所皆託此依。言諸有為。又疏若云三依一一攝自緣盡。可如所責。但云初依依寬立號。何得以彼增上緣例。故知疏斷實無其咎(文)。義演亦據演祕。今謂。種子實為寫誤。何者。現行因種子而生。以種為依故云種子依。現種相望以立其名。又後念種子從前念種而生。若其約種種相生則亦立其名。何得不名種子依乎。因緣寬故。現種‧種種俱名無害。下疏(八十一紙左)亦明種子依。
(五十八左)若言俱有依等(文)。義蘊云。疏若言俱有依即種果同時應名俱有依也。若爾心所與心亦是俱時。如何說言唯種相似。若心所非依。不同種子。故不相似。言如下當辨者。即下云。有境為生等四義具名俱有依。非有境故不取也。
(五十八左)若爾俱時(至)王是所依(文)。演祕云。疏若爾俱時至王是所依者。此問答意。種‧現俱時非增上緣。置增上簡。同時心所即是增上。更無別簡。應得名為增上緣依。夫俱有依要有主義。所既非主。不簡無失。有義彈云。此亦不然。由俱有名有前濫故說增上言者。根種望現。業種子等及扶根塵等。應是此依。既同有濫。如何偏責。故於尊教不應顯失。詳曰。濫有親疏。親難辨故可須簡之。疏者易知不假分別。故下淨月種‧現相例為俱有也。又疏但明兩俱寬狹對望有差。何處有慈尊過處搆虛指斥。
(五十八左)唯種相似(至)如下當辨(文)。演祕云。疏唯種相似者。唯現俱種似俱有依。所等不似。增上緣言故簡種也。疏故復簡之如下當辨者。下淨月云既許現識以種為依等文是也(文)義蘊云。唯種果俱時與俱有依義相似故(文)。
(五十八左)故言等無緣依(文)。此舉緣義簡種子因。或云種生現現熏種前滅後生者非也。
(五十九右)設如小乘(至)無增上(文)。演祕云。問。若依自義。三依並無。既假同他。何但有二。俱舍頌云心心所由四。二定但由三。三者四中除所緣緣。故不唯二。答。非增上緣皆俱有依。雖有增上無俱有依。亦無失也。問。不相應據自三無。何故前云諸有為法皆託此因。豈不相應非有為耶。答。有義。依他實法而得生故說從因生。非別生也。詳曰。或依有法多分而言。
(六十右)世親乃造第一義諦論(文)。西域記四(四紙左)云。奢羯羅故城中有一伽藍。僧徒百餘人。並學小乘法。世親菩薩昔于此中製勝義諦論。慈恩傳二(十九紙左)亦同。
(六十左)必有轉變滅(文)。義演云。准數論宗。有轉變無常無滅無常(文)太云。若言滅壞無。即有能別不極成過不許故。今言轉變化他比量。
(六十左)世親認取為師(文)。俱舍光‧寶二記並言世親本宗有部後信經部。此俱舍論之所以起也。
(六十左)又為親所教師(文)。太云。如意論師即是天菩薩親教師。西域記第二(十八紙左)云。世親室面五十餘步第二重閣。末笯曷利他(唐言如意)論師于此製毘婆沙論。論師以佛涅槃之後一千季中利見也。乃至于時如意詰諸外道。九十九人已退飛矣。下席一人視之蔑如也。因而劇談論及火煙。王與外道咸諠言曰。如意論師詞義有失。夫先煙而後及火。此事理之常也。如意雖釋欲難。無聽鑿者。恥見眾辱齰斷其舌。乃書誡告門人世親曰。黨援之眾競大義。群迷之中無辨正論。言畢而死。居未久超日王失國。興王膺運表式英賢。世親菩薩欲雪前恥。來白王曰。大王以聖德君臨為含識主命。先師如意學窮玄奧。前王宿恨眾挫高名。我承導誘欲復先怨。其王知如意哲人也。美世親雅操。于是召諸外道與如意論者。世親重述其旨。外道謝屈而退(文)今謂。准此記文。如意是世親菩薩之師也。如意墮負之論火煙集苦。彼記‧此疏有別。
(六十一左)據其細理亦然失也(文)。太云。若觀行次第即前苦後集。若因果次先集後苦。
(六十二右)時人謂(至)身猶廢忘(文)。義演云。疏時人謂未入大乘時作者。西方皆謂。世親菩薩未迴心時作此論也。世親昔弘經部宗義(文)義蘊云。疏時人謂未入大乘時作者。世親先於經部宗出家。造勝義七十論。故救經部因果時之義。何以得知未入大乘時造此論耶。答。後廢忘故知爾也。若入大方作。年月既近。如何廢忘。
(六十二右)對法第三云(文)。如上引對法抄具解。演祕云。論無種已生集論說故者。按對法云。無種已生者謂最後蘊。釋無種已生是本論也。謂最後蘊是釋論也。今難陀師取彼論意以之為證。彼意云何。難陀釋云。二乘無學鄰無餘心名最後蘊。生此蘊種已入過去名為無種。所生法在名為已生。既因已滅而果現在。明知因果時必不同。疏此中文略者。不引彼釋後蘊文故稱略也。
(六十二左)今釋家取以為證(文)。演祕云。疏今釋家取以為證者。即難陀師名為釋家。取彼論意以為證也(文)義蘊云。疏今釋取以為證者。此二釋。一云。無種已生身者。本集論文。師子覺云。此據無學最後蘊也。即是彼論釋家取本論無種已生文證無學末後心唯現無種也。二云。難陀師釋。此論家取集論文證此因果不俱時義。後釋為正。
(六十二左)瑜伽五十六(至)亦爾(文)。五十六(九紙右)云。問。若有眼亦眼界耶。設有眼界亦眼耶。答。應作四句。或有眼非眼界。謂阿羅漢最後眼是名初句。或有眼界非眼。謂生有色界。若眼未生。或生已失。或不得眼。或眼無間滅。若諸異生生無色界。是第二句。或有眼亦眼界。謂除爾所相是第三句。或有無眼亦無眼界。謂阿羅漢眼已失壞。或不生眼。若生無色界。或於無餘依涅槃界已般涅槃。是第四句(文)演祕云。疏或有眼非眼界等者。如燈第一故不引也(文)義蘊云。疏瑜伽第五十六云或有眼非眼界。彼論問。若有眼亦眼界耶(論全文如上所引故略之也)義演云。意云。雖有眼而非眼界。界者因也。此意說。雖有現行眼根而無根種。如無學最後眼根等。
(六十二左)此前後俱也(文)。演祕云。疏此前後俱者。前後體有名為俱有。非俱時有名俱有也(文)義演云。疏此前後俱也者。此師意說。種滅芽生因果不俱。若爾種子六義中二果俱有文如何會釋。此師會云。言果俱有者。據前後名俱。即據一期生前後說可有俱義。非要念念因果俱也。俱生俱滅者。意會云。但說因果二法俱有生俱有滅。不說因果念念俱時生滅。
(六十三右)瑜伽第五(至)自性為(文)。第五(十二紙左)。
(六十三右)兩法並非即此念(文)。義蘊云。謂他性現行及自性種子皆非即此剎那也。
(六十三右)彼集論中(文)。義蘊云。疏集論中據不能生後種說者。謂無學末心更不能生後念種子名為無種。現在種現名為已生。非是現在種現不俱時故。
(六十三右)此時緣闕等(文)。演祕云。疏此時闕緣等者。無緣更生後念之種名為無種。若爾云何名為已生。答。而能生彼俱時現訖名為已生。或種現在簡彼未來名為已生。取前為正。有義彈云。若作此解。彼論應言無種已不生。此論應言彼依不引生後種說故。如何乃言據不能生後種而說。今別解云。無種已生依別後自類種說。若生現行。即前十一有種已生。若爾如何雜集論釋。有種已生謂除羅漢最後蘊也。無種已生謂最後蘊。答。覺師子意。餘時種子為因能生後念種現。此末後心前念種因唯能生現故。論本名無種已生。由無種故後更斷滅。今難陀意亦即同彼。其護法等不依彼故。故但如前依種子說。非汝難陀‧覺師子等所知見也。無著大師意。說種子前後相生云無種已生。詳曰。義有萬途。豈無此理。若順二論。疏釋為優。云無種者彰無後類。已生之言明與現俱更有何求須安不字。此論應云彼依而能更引生後種說故。此義繁文約。省不等字故。彼論釋言後蘊也。若但據種自類相引。餘時皆然。何假以彼後蘊而釋。亦不可言釋家不得無著之意。何所以者。而師子覺樞衣北面伏膺函杖而造其釋。豈誤本旨。以此而推優劣知矣。
(六十三左)此下比量對前師說(文)。演祕云。疏此下比量等者。前師量云。種生於果必定前後。以因果故。如爽種等。出彼過者。麥種等喻能立不成。麥等而非勝義因果。設云我許。有他隨一。據實喻亦所立不成。由下論云非極成故。故不出也(文)義演云。應對前師作量云。種生現必定俱時。是因果故。如焰炷等(文)義蘊云。疏云此下比量對前師說義准應知者。量云。內種生現應非勝義。許種與現不同時故。如麥與芽。此就他宗故得為喻。若以因果異時為因。即種生種為不定過。他若救云外種生芽非非勝義者。今為量云。外種與芽定非勝義。非因緣故。如風聲等。
(六十三左)論種滅芽生非極成故(文)。演祕云。論種滅芽生非極成等者。彼量同前。據實芽種而非異時。喻闕所立。若云我許。即喻所立他隨一過。又因不定。焰燈荷根而俱時故。
(六十四右)燈炷生焰彼不定(文)。義蘊云。謂前師立量云。內種生現定異時。因果法故。加外芽種。或如自類種。今為不定。為如自數種因果異時。為炷焰因果同時。
(六十四右)彼論第五說種子七義(文)。第五(十二紙左)云。又建立因有七種相。謂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謂或為生因。或為得因。或為成立因。或為成辨因。或為作用因。又雖無常法為無常法因。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又雖與他性為因及與後自性為因。然已性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又雖已性未滅然能為因。得餘方能為因。非不得餘緣。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成變異。又雖成變異。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非失功能。又雖與功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為因。非不相稱相順。由如是七種相。隨其所應諸因建立應知(文)略纂第二(四十紙左)云。七相中即是種子六義。一無常是因者。即剎那滅。有取與故。此辨因緣。故除無為。二他性為因者。即果俱有。因念生。與後念自性為因者。即恒隨轉。非此剎那生。此第二因攝六義中第二‧第三。三已生未滅方能為因者。顯與果俱及恒隨轉二為同世。不同小乘二因於正滅三因於正生等。大乘取果與果必同世故。不現在故。四然待餘緣者。即六處中第五待眾緣。五然變異者。顯前待緣而本性異言能生果。更無別義。六功能相應者。即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第七相稱相順者。即六義中第六引自果。如是總顯此中第三‧第五六義中無。餘五即彼六。如唯識第二‧攝論第二等流‧疏樞要等會釋倫起全同。
(六十四右)名不相似(文)。義演云。約色心種子生現行說也。若約心現種。現行能緣。種子不緣。若約色現種。現行有礙。種子不礙。故名異類。若種種相望。色心前後無有乖異。故名同類。
(六十四左)此大法師(至)異念生者(文)。義蘊云。疏此大法師至名同類者。此意云。六‧七望本識是異類者。轉識‧根本異‧計度‧任運異。能熏所熏異。染與不染異。言五根名同類者。俱色根故。或前念後同類也(文)。義演云。疏此太法師至異念生者。彼師意說。根因識果。故不同時。且由經部故作是說。又五根同類異念生者。有云。五色根既是同類。不可二箇眼根並生。故云異念。又根種已滅。現根仍有。如無學後蘊。故不同念因。此中辨他性自性等遂解此義。非與此文相當也。雖有三解。前解為勝。難陀許根識異時故。
(六十四左)即第二卷(文)。無性第二(九紙左)云。論曰。復次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云何可見。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蘆束互相依持同時不倒。應觀此中更互為因道理亦爾。
(六十四左)攝論第二六義中(文)。如第二釋論(二十一左)。
(六十五右)至下斷惑轉依中(文)。十末(三十三紙左)義蘊云。疏至下斷惑轉依中敘者。下明第八轉種現同時異時疏有二解。
(六十五右)如第二卷(文)。論第二(二十一左)疏三本(三紙左)。
(六十五右)解深密經第七十六(文)。解深密經第一(十六紙左)七十六(二紙右)經‧論意同。演祕云。論次有俱依至必有故者。瑜伽七十六是此證也。故彼論云。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餘耳等識亦爾。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行身轉。即於此時有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釋。此中有識。有陀那識。以那識為諸識依。同境之言而有二義。一據本質。質一名因。二據相分。相似名同。
(六十五左)又五十五云(文)。五十五(即紙左)云。問。有分別心無分別心當言同緣現在境耶。為不同耶。答。當言同緣現在境界。何以故。由三因故。謂極明了故。於彼作意故。二依資養故。
(六十五左)由三因故(文)。演祕云。疏由三因故等者。意識本欲緣於前境名作意也。言資養者。即本論云。二依資養故。疏脫二字。云何二依。答。謹按疏主瑜伽鈔中。而有兩釋。一同此疏。二云。一依意根。即是末那。二眼等根。由彼眼識依眼取境。令彼意識以境發明。由是五根名長養意。五隨舉一名二依也。問。正義意識不依眼等。何得取眼名二依耶。答。據眼為門取境明了。名之為依。不得俱有依名為依也。詳曰。如疏所明而不顯彼二依之義。取瑜伽鈔第二義釋。釋彼文具(文)略纂第十四(三十三紙右)云。論解有分別心無分別心同緣現在中云由三因故等者。如集量理門論云。五識唯現量。同時意識亦爾。今此中五識雖明了現量。不名有分別。不與尋伺等相應故。第六雖與五同緣現量。名為分別。以與尋伺相應故。若同緣現在。可得明了。若彼五識後意盡只則不明了緣。過去故。如緣百千劫事則不明了。如第五十一卷中破。今此第一因既言極明了。故知緣現在故得有明也。非五識有緣過去復得明了。第二因與五同時。既於五境作意。故知亦緣現在。第三因二依資養故者。眼識有四依根。意識有五依根。四與眼同第五加自。此謂意識依。自根及眼根二依資養方能緣現以。若唯依一自依即緣境不明了。此據散非定境。因此依眼為門取增名資養。非同眼識依根名資養。又如眼等善惡識起。必由意引方得。由意資眼識故得有善惡。方知意眼同緣(文)義燈亦釋此文。如次下引(集成三十五紙左)。
(六十六右)二十唯識(至)取趣無我(文)。論(五紙右)云。依此所說十二處教。受化者能入數以趣無我。謂若了知從六二法有六識轉。都無見者乃至知者。應受有情無我教者。便能悟入有情無我。復依此餘說唯識教。受化者能入所執法無我。謂若了唯識現似色等法起。此中都無色等相法。應受諸法無我教者。便能悟入諸法無我(四十三紙述記具釋)。
(六十六左)彼論法為釋(文)。義蘊云。彼論護法為釋者。護法別作唯識導論釋彼世親頌及長行也(文)義演云。護法為釋者。且二十唯識論頌及長行皆世親自作。今言護法釋何。答。護法釋者。然別作一卷名導唯識論。釋彼二十唯識也。義淨譯云成唯識寶生論。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六十六左)即舊真諦菩提流支(文)。真諦譯云大乘識論。菩提流支譯云大乘楞伽經唯識論。一名彼色心論。
(六十六左)此頌即彼(至)第八頌也(文)。流支玄奘無歸敬偈。真諦有八句偈。今指真諦云第十一頌。
(六十七右)十者(至)非也(文)。二十述記上(四十一紙右)云。此即第二說密意頌。舊論說言。故佛說上二。似內外處。名之為二。似有色處故言為十。亦不相違。謂六內識從自種了生現行時。其現行識變似色等境相而轉。非外實有色等十處。為破實我。為成內外處。世尊說有色等十處。是此中意。
(六十七右)古論云(至)非也(文)。真諦論云。識自種子生。顯現種子生。顯現起似塵。為成內外入。故佛說此二。流支論云。依彼本心智。識妄取外境。是故如來說有內外諸入(文)義蘊云。內外為二。
(六十七左)境不離識可許彼有等(文)。義蘊云。境是相分。不離識有。故非識種。根離識故。不可說有。故說為種(文)演祕云。疏根離識故不別說有者。問。不許別根。云何離識。答。不同自境是自相分名為離識。非言識外別有實體名為離識(文)或云非五識所變故云離者非也。
(六十七左)彼有八頌此第八頌(文)。真諦譯云無相思座論。玄奘譯云觀所緣緣論。義淨譯護法釋論云。觀所緣緣釋。
(六十七左)論彼頌意(文)。彼長行釋如演祕引。
(六十八右)生色識故(至)非體是色(文)。義演云。生色識至非體是色等。長連讀之。
(六十八右)或相分名色(至)色識種子(文)。義演云。疏或相分名色見分名識此二同種故名是色識等者。意云。解色識疏中有三解。從不須分別至故說現識名為色識以業總解。又見分識變似色故是一解。或相分色不離識故是第二解。此二解見‧相皆別種生。或相分名色以下第三解。即二分同種家義。就別種二解中。初解之識者第八識。功能者五識見分種。以見分識變似色故。故名色識。即色識種子。名色功能。已此功能為成十處差別故。假說名根。本與此境色無始時更相藉待。名互為緣。緣者因‧由‧所以之義也。以待根故有境待。故根有照引之功能。相因藉故。根望現行識而是因緣。見分種子名照根故。第二師解云者。即疏中言或相分色不離者。識是第八識。色功能者為五識相分種子。依成十處義說為五根。此與五塵無始時來能熏。相分與所熏成五塵種子互為因緣。能熏生種種起現行。以遞為因故。既因望現識為增上緣。以相分名色。見分名識。是此師云。識者第八識也。功能者五識見相種子。以同種故。此相見種依成處義說為五根。此與境色無始時來能熏所熏互為因也。此師相‧見同種。種為五根。五根望識亦是因緣。即互為因。言有此三意。後諸講者應悉逗留。亦如演祕具陳。上解功能三解下辨境色。義燈云。就難陀釋俱有依中。解二十唯識頌有三解。初依見‧相別種義解。言識從自種生者。即識見分。似境相轉者。既起現行帶境相。起似彼所執外境相現。無別五根。即見分各為五根。所帶似境即是五境。二云。識者五識相分。不離識故。名之為識。從種起現為五識境。實在內識似外而現。為成內外處分種為十。三云。依見相分同種義解。五識見‧相合名為識。自種生者見分。從種起現行也。雖無別種。亦帶相起。名似境相轉。觀所緣緣論三釋大同。但互為緣少有差別。
(六十八右)二前念識相(至)不違理故(文)。義演云。疏二前念識相至不違理故者。意說。前念識相引生本識中色識中功能。令起而生色識也。似自者似色。果者現行色識也。功能者種子也。即前念識相引本識中生似自果之功能令起而生現識。理無違也。此總舉。下別解。
(六十八右)故說(至)為今所緣(文)。義蘊云。疏故說前相至為今所緣者。有二解。一云。但用前相為境。不用見為所緣。二云。但以前相為疏境既非後相。非今所緣。後解為正(文)今謂。演祕與義蘊前解同義蘊雖後解為正。然前解順疏文故。
(六十八右)生今現行之色識(文)。義演云。疏生今現行者。即前相分所熏之種生今現行相分也。言色識者。即相分引同時五識名色識。有云。前念相分種子生今現行相分。相分不離識故名為色識也。
(六十八左)不用前識為今所緣(文)。演祕云。疏不用前識為今所緣者。顯五不緣心心所故。
(六十八左)如親相分(至)名所緣(文)。義演云。疏如親相分至名所緣者。意說。同時相分為影生見分。有體者相分緣生故。是有體影者。識緣相分。二變影而緣。即影像相分也。言名為為行相。於識上現名為所緣。即當影像相分也。下論文釋互為因。
(六十八左)前相亦然(至)亦為所緣(文)。演祕云。疏前相亦然至亦為所緣者。此顯前相具二支故成所緣緣。前相體有名之為緣。識帶彼相成所緣義。故觀所緣論云。所緣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及有實體。令能緣識託彼而生(文)義蘊大同。
(六十九右)又此所言(至)亦無違(文)。演祕云。疏又此所言至亦無違者。此釋外難。總標無違。即次下言從前念等。顯無違理。外難意云。頌言境色。長所色識。而色是同。境識河漢。長行釋頌。一何矛楯。
(六十九右)從前念說(至)更互為因(文)。演祕云。疏從前念後至更互為因者。此意以境有前及俱故。頌‧長行對望說異。立名亦差。理實前境亦名色識。俱時之境亦名境色(文)義演云。疏據現在說至更互為因者。此據長行說種與色識互為因所由(文)義蘊云。疏從前念說至如長行說者。此中意云。頌中言境色者。約前念相分為今識境也。長行云色識者。約現在識緣現在色。不相違也。
(六十九右)即顯二念相似種是一故(文)。演祕云。疏即顯二念相似種是一故者。後念相分是前現所熏種生名一種也。問。名言相種在識無邊。如何後相要前種起。答。設不以前相種生者。即相似故名之為一。勘彼頌云。決定相隨故俱時亦作緣。或前為後緣引彼功能故。彼論釋云。境相與識定相隨故。雖俱時起亦作識緣。因明者說。若此與彼有無相違。雖俱時生而亦得有因果相故。或前識相為後識緣。引本識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違理故。論中雖不言種一等。以意而言疏亦無失。
義蘊云。疏二念相似種是一故者。二念現種俱相似故。後相與種即前所熏故種是一。前念熏時現行為因。後念相分以種子為因。亦是能熏。與經相因也。
(六十九右)若以此見(至)互為因故(文)。義演云。若以見分至為因者。即說見分種子為根相分為色識。即根與境無因緣義。因者所以也。疏境須根用者。意云。此解互為因。即由現行相分相分與見分為緣見分起已後熏成種。種有生識果用故。云須根用。若根須境用。現根有緣發生現識而變似前境故。云須境用。此即功能‧境色互為因也(文)演祕云。疏若以此見分至遞為因故者。道理根境須相因起名為須用。問。見種不生現行色相。相復不熏見分種子。如何得有遞為緣義。答。由境為緣見方得起熏成自種。識種為緣生識見分變相分生境若不有。見分不生。見分不生。誰熏見種。見種若無。見從何起。見若不有。相因何生。未有無心獨有境故。由斯遠望得互為因。詳曰。觀疏釋此種與色識一段之文。總有三節。初以見種名之為種。理名色識。二或相下。相種名種。現名色識。然此有二。初總相明。又此所言等下。釋於伏難顯頌‧長行二意別也。三若以此見分種下。見種名種。現相名色識。今助一義翻前第三。相種名種。現見名色識。問。四中何勝。答。理雖皆通。若順彼論。第二應善。正順頌文。頌文既云功能境色無始為因。明即相分種現分二。故彼釋云。以能發識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故本識上五色功能名眼等根。亦不違理。功能發識理無違故。在識在餘雖不可說。而外諸法理非有故。定應許此在識非餘。此根功能與前境色從無始際展轉為因。謂此功能至成就位生現識上五內境色。此內境色後能引起異熟識上五根功能。根‧境二色與識一異。或非一異。隨樂應說。既言生彼五內色境。復云根‧境二色。明知功能即相分種。現名色識。
(六十九右)境須根用(至)種子根等(文)。義蘊云。疏境根用故境為緣有種子根等者。有說。境謂前念相分為色識。根即後念見分之種。若前念境須後根用合生現識。即前境為緣能牽後識故有種根。若後念種根須前境用。即以後根為緣發生現識緣於前相故。得說言種與色識常互為因。即互為因由所以者。理未必然。此意說。若境須根即相分為緣而熏種。若根須境即種為緣生見而變於色。名互為因。
(六十九左)無別實有(文)。義演云。疏無別實有者。意說。但以識種為根。除此外無有實根。
(六十九左)如第一卷(文)。論一(十九紙)疏二本(十三紙)。
(七十右)如解深密(至)二十唯識等(文)。經‧論並如上已引。
(七十右)有時相順與勢(文)。義演云。疏有時相順與勢者。如第六入生空觀第七有漏。是不與力。餘時與力。
(七十左)即安慧等諸師所說(文)。義燈云。釋俱有依中有本判云。第二火辨。要集疑云。若第二師是安慧者。破前師云。十八界種應成雜亂。安慧既許自證分種傍生十八界。種亦成雜亂。若一自證分義說根境。亦成雜亂安慧自許第七入見即有間斷。何故下文云雖不間斷而有轉易。今為釋之。安慧自種子是假。然功能別成十八界。如不相應依實假立不相雜亂。依自證分義分亦得。就他宗而為此難亦復無過。許阿賴耶變似色根等。或餘師義。設自所許。約計情別。亦不雜亂。言第七雖無間斷者。是餘師義。以與安慧合為文故。故疏言等。不唯安慧。本乃十釋西方別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達。餘不勞疑(文)樞要云。俱有依中第二是安慧師義。彼見相分雖是所執體性都無。亦有似色之相。如夢所見。今時山河一切皆爾。故有藏識所變根境為所依緣亦無失也(文)義蘊云。疏雖實無色等者。謂安慧師。根及種等皆菩薩八相遍計無體。以似色等以色現等難前師也。西明云。此非安慧義。彼不許有實根故。今言似色亦是彼師。
(七十左)初申十難(文)。義演云。疏雖實無色似色等現者。由安慧計見相二分是遍計。破云似色故。安慧論師雖前非。總中十難。第一諸界雜亂難。第二二種俱非難。第三四緣相違難。第四根識繫異難。第五根通三性難。第六根無執受難。第七五‧七不齊難。第八三依闕一難。第九諸根唯種難。第十假為他救難。
(七十左)瑜伽五十一(文)。五十一(九紙左)云。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漢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
(七十左)攝事分中(文)。九十六(初紙右)云。當知界略有二種。一住自性界。二習增長界。住自性界者。謂十八界隨自相續各各決定差別。乃至復次以要言之。雖界種類十八可得。然一一界業趣有情種種品類有差別故。當知無量。譬如世間大惡叉聚。於此聚中有多品類。種類一故雖說為一。而有無量。如是於其一一界中各有無量品類別。種類一故雖各說一。而實無量。
(七十左)對法第一(至)即彼界攝(文)。雜集第一(五紙左)云。問。眼界何相。答。謂眼曾現以。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界相。自餘五根并六境六識皆取現種(文)對法抄一末(初紙左)云。種子等者。此依種子以顯界性。種子現行俱是眼界不即不離。故眼界攝。不爾眼者。應非見義。下皆准知。有說。唯種是現非現。有說。唯現是眼非種。有說通二。及諸外道小乘等說。五根體性各各不同。種生現行同世異世。並如識第四卷論‧第一卷疏‧第四卷疏釋。
(七十一右)五十七(至)及五十四(文)。五十七(七紙右)云。問。二十二根云幾色所攝。答。七(五根男女二根)五十四(六紙左)云。謂色蘊攝一全‧十界十處全。
(七十一左)如五十五解(至)內處攝故(文)。五十五(四紙右)云。問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種類託眾所依差別轉故。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唯恒所依為此量故。
(七十一左)五十六界四句(文)。五十六(九紙右)云。問。若有眼亦眼界耶。設有眼界亦眼耶。答。應作四句。或有眼非眼界。謂阿羅漢最後眼是名初句或有眼界非眼。謂生有色界。若眼未生。或生已失。或不得眼。或眼無間滅若諸異生生無色界。是第二句。或有眼亦眼界。謂除爾所相。是第三句。或有無眼亦無眼界。謂阿羅漢眼已失壞。或不生眼。若生無色界。或於無餘依涅槃界已般涅槃。是第四句。如眼界一切內界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七十二右)瑜伽第三第五十四對法第五等(文)。第三(八紙右)云。增上緣者。謂除種子餘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識所餘識亦爾(文)五十四(五紙右)云。生起所作者。謂眼色為緣能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能生意識(文)今謂。考五十四。未見明文。演祕引五十六。對法第五(七紙右)演祕云。按對法第五。解增上緣略有九類。第一任時增上。師子覺釋。謂風輪等於水輪等。器世間於有情世間。大種於所造。諸根於諸釋。風能持水。水能持地故。風水輪皆言等也。由器世間‧大種‧諸根能持有情‧所造‧諸識。故器‧大種‧根等三類亦名增上。又瑜伽論五十六(十四紙右)云。眼與眼識非正生因。唯建立因。是故此二俱時而有。餘根餘識當知亦爾。釋。建立因者。是增上緣。若五識種即是五根。故違諸文增上緣也。
(七十二右)對法第四(至)一分色界繫(文)。雜集第四(四紙左)云。四界二處‧餘蘊界處一分。是色界繫。一分者。謂除欲‧無色界繫及無漏法。為捨執著離欲界欲我故。觀察欲界繫。五十六(十紙右)云。問。幾唯欲界繫。答四。問。幾唯色界繫。答無。問。幾唯無色界繫。答亦無。問。幾唯欲色界繫。答十一。問。幾唯色無色界繫。答。無。問。幾通三界繫。答三(文)演祕云。疏十一論欲色二界繫者。謂五色根‧色聲觸三‧眼耳身識。舌‧鼻‧香‧味色界不有。意‧意識界‧及法界三通三界故。由斯欲色唯有十一。
(七十二右)彼有根故明有眼識(文)。義演云。疏彼有根故明有現識者。意說。若識種名根。根既彼有。得有現識也。
(七十二左)翻返二許俱與教違(文)。義演云。疏翻返二許者。意云。若許二識種即二根者。即識同鼻舌根亦通色界繫。彼有根故。得有現識。破云翻覆二許俱違教也。
(七十二左)五十六次下文(文)。五十六(十三右)演祕云。疏上地無尋伺起眼識等難是者。亦是此中所違文也。按論云。問。生第二靜慮。或生上地。若有尋有伺眼等識現在前。云何此地無尋無伺。若不現前。云何於彼有色諸根而領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尋伺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摩地。從彼起已此得現前。又此已識現行時。復為無尋無伺三摩地種子之所隨緣。是故此地非是一向無尋無伺。由彼有情於諸尋伺以性離欲而離欲故。彼地雖名無尋無伺。此復現行。亦無過失。既云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而彼得起。明知識種不即是根。若是根者。前問後答皆不應理。思之可悟。理既無違。故知識種非根明矣(義蘊亦引此論文)。
(七十三右)對法四等(至)故言一分(文)。對法第四(二紙左)明諸無記云。八界八處全及餘蘊界處一分是無記。八界者。謂五色根‧香‧味‧觸界。八處亦爾。為捨執著離法非法我故觀察無記。自性無記者。謂八色界處‧意相應品‧命根‧眾同分‧名句文身等。
(七十三右)不爾便違種名執受(文)。義演云。疏不爾便 違種名執受者。賴耶攝為自體。今生覺受名執受。即種子不名執受。若約第八執持不失邊。種子亦執受。若不約生覺受。但言根有執受種無執受者。即違種子執受之文(文)義蘊大同。
(七十三右)瑜伽五十六說(文)。五十六(十紙右)云。問。幾執受幾非執受。答。五執受。五執受非執受。所餘一何非執受。何以故。以離於彼餘能執受。於彼不可得故(文)義演云。疏五種一分非執受者。意云。五塵通內外。內有執受。外非執受。故言一分。然聲離虛疏亦名執受。故瑜伽云有執受大種聲非執受大種聲等。
(七十三左)攝論一(至)為同法故(文)。無性第一。
(七十三左)論又瑜伽說(至)依但應二(文)。義蘊云。彼論三依謂種子‧俱有‧無間‧難陀救曰。豈不前說。眼等五識意識為依。此現起時必有彼故。既有俱依。如何難言依但應二。師難曰。瑜伽第一云。眼識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阿賴耶識。故許五識與意識俱。三依不攝。既無眼等三依不全故論責。
(七十四右)對法第一(文)。如上已引第一(五紙左)。
(七十四右)諸識亦應唯種子妨(文)。演祕云。疏諸識亦應唯種子妨者。此難意云。論云眼界通種現。執言唯種不取現。亦言眼識有眼識種。亦應同根唯取種。即對法云。問。眼識界何相。答。謂依眼緣色。似色了別。乃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識界相。耳鼻知身意識界相亦爾。
(七十五右)六無根唯種矣(文)。義蘊云。問。說以業種為根。如何不是唯種。此師答曰。若如難陀以識種為根。即違對法曾現之文。我今說業。約能熏現行名曾現見及。所熏種名五同。無唯種失。問。若爾通現業。何故論中唯言業增上種。答。種子常有。現非常故。為根義隱故不說現。若爾現業已滅。何非唯種。答。遠望能熏說現無失。
(七十五右)安慧破十難(文)。義演云。疏下安慧破十難者。意云。前師避過以業種為根。所以安慧申其十失難破前師。第一業通善惡性根唯記失。第二聲意二業性應無執受失。第三業通身語意根通二蘊失。第四業通色聲法意非內處失。第五鼻舌根業種根唯欲界失。第六識意業所感業應末那失。第七色根即業種根無唯現失。答八業是色聲思應非色根失。第九五識唯無記恒業所感失。第十善識非業感根非俱有失。意說。善等根識等無俱有根。非業感故。
(七十五右)第三由業(至)二蘊失(文)。義蘊云。身語色蘊。意業行蘊也。問。身語二業既是色蘊。意業應是色蘊。何名行耶。答。身語有云動假即是業。意業取相應意。體非名業。持業‧鄰近得名。既不可為例。餘皆准釋。
(七十六右)若言根雖(至)非唯無記(文)。演祕云。此救意云。若業已熟所招五識理唯無記。業未孰時所起五識既非業感。故通善惡故(文)義演云。此業種若熟。能感於五識。然五識是無記。由業未熟未招五識。所以五識依彼未熟業種得通三性(文)義蘊云。疏此業未熟等者。此意救云。若業種已熟所生五識現行可是無記。若業種未熟之時。五識但從自種而生。即通三性也。
(七十六右)應無眼等(至)如色聲等(文)。演祕云。論應無眼等為俱有因者。即善染眼而以何法為具有因。非業招故。不可業種而為因也。問。難陀即許根識異時。責無俱有。豈不相符。答。有義兩釋。一云。依教難彼。不就宗責。瑜伽等說眼等為識俱依故。二此難救家。救家雖假以種為根。至實自許根識同時。故難無失。詳曰。今觀論意。由善染識非業所招。不依業種。偏難此二無俱有依。而元不論同異時也。
(七十六右)即今西方(至)實有別根(文)。演祕云。此師意據偏增說故得為正義(文)義演云。疏根從緣稱者。業即是緣業為增上緣招感。五色根能生五識。說彼為業者。根據能招說根為業也。
(七十六左)解深密經(至)顯揚十七(文)。深密經一(十六紙左)云。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瑜伽七十六(初紙)亦引此文。入楞伽第五(十六紙右)云。以依自心分別而生一切諸法。偈云。轉變時形相。四大種諸根中陰及諸取。如是取非智。因緣生世間。佛不如是說。因緣即世間。如乾闥婆城。辨中邊上(三紙左)云。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演祕引五十一(四紙右)之文不親論文。今考五十一(八紙左)云。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顯揚十七(十六紙右)云。所依止因者。謂由阿賴耶識所執色根為依止故五識身轉。非無執受。又由有此識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為依止故意識得生。譬如依止眼等五種色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
(七十八右)本轉二計(文)。義演云。疏本轉二計者。前引二頌及釋名本計。從有避如前所說過難以下是轉計。今時雙會故言雙牒。故論云非謂色根即識業種也。
(七十八右)論又第七識(至)有轉易(文)。義蘊云問。此安慧師三位無第七。如何無間斷而言轉易耶。答。有二體。一云。此難前師。且隨他說。二云。此中兼有餘師。非唯安慧。違理失。
(七十八右)六十三(至)乃至意識(文)。六十三(十一紙右)如上已引。
(七十八左)顯揚十七八九(文)。十七(十七紙右)云。又即此識(阿賴耶)於一時或與二轉識俱起。謂意及意識。至第十九。
(七十八左)前師若言(至)非現依(文)。義演云。疏前師若言至非現依者。此牒前師意也。言應說有藏識至相望而有者。難前師也。難云。汝若言依種子者。即合論云由有藏識得有意識。何故及展轉說云由有藏識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得轉耶。故云何故展轉相望而有。言前師若言以第六至展轉說者。前師重救。見意識得轉等。總依現行根。不依種子說。前師遂依瑜伽論文自救前義云。第六種子若欲生現行時。要須隨遂第七種子。若第七種子生現行時。第六種子方生現行。約此展轉說。亦得種子依。所以論云。由有末那意識得轉等。
(七十九右)不爾五根(至)亦有別根(文)。義演云。疏不爾五根例亦然亦有別根者。意難云。第六依第七即得展轉說故者。五識依五根。應論說云由有第八識故得有五根。五識復依五根轉等。既許五識依現第六為俱有依。然第六依第七種便殿轉說者。五褒依第六時。亦應依六種也。以前不許五識依六種故為此難。又解云。若第六種欲生現。必須隨第七種方生現者。如五識種子欲生現時。應亦隨逐五根種子方生現行。何以故。一種皆有別根故。別根者即第七識。又返難云。五識有別根不許識種。第六有別根。亦應六種不隨於七種。又解云。謂前師以五識種為五根。以六依七。由六識種子生現之時隨彼第七種故說六依七者。故今非云。此不可爾。應說五識種子隨彼五根種生。若許爾者。即應五識許有別根。如何前言以識處依五根耶(文)義蘊云。疏不爾五根五識為例應然者。此意難云。若以第六識隨逐七種故。瑜伽論展轉說者。五識種子亦隨根種方乃得生。彼亦應言有藏識故得有五根。五根為依五識得轉。差別因緣不可得故。問。前師若許有色根。可以為例。彼師既以種子為根。如何難云。亦隨根種。答由此疏云別有根故。今為例法為證。又種子根衣以難破。有色根故。今為例亦無過也。
(七十九右)如對法第二(至)識處說(文)。對法第二(十二紙左)云。何但名眼等識不名色等識耶。答。以依眼等五識解釋。道理成不非於色等。何以故。眼中之識故名眼識。依眼處所識得生故(第一義)又屬眼之識故名眼識。由識種子隨逐於眼而得生故。
(七十九右)及用第六同時意依(文)。義演云。第六即是同時意也。
(七十九右)瑜伽第三十七十六五十六(文)。第三(八紙右)七十六‧五十五三文。並皆如上具引。
(八十右)即是可止之辭(文)。演祕云。止者止住。此言即是止近辭。故此次說不及前師。或字誤也。應為指字。
(八十右)有所述可(文)。義蘊云。前師述義有堪可者。下指如前(已上)今謂。演祕義蘊不辨如是句法差別者何也。演祕釋云。止者止住(乃至)應為指字者。闇之何至於此。義蘊亦謬。雖無細釋。釋不領曾述可之義。於一言下已炳著矣。夫述可遮止等法者。此出於婆沙五十七等‧對法十五等中。大小兩乘之所共說也。且對法十五(十紙右)云。分別顯示決擇者。謂於如所說蘊等法名。隨其所應作一行‧順前句‧順後句‧三句‧三句‧四句‧述可句‧遮止可等。一行者即問論法。謂以一法與餘法一一互相問已除此法。更以第二法與餘法互相問耶。如是一問一切法乃至述可句者。謂於所問順爾而答。以如是言述可所問。如有問言。諸無常者皆是行耶。設當是行皆無常耶。應述可答所問如是。遮止者。謂諸所問不爾而答。以不爾言遮止所問。如有問言。蘊外諸行幾諦攝耶。應遮止答蘊外無行(已上論文)准此論釋述可‧遮止二句。如演祕‧義蘊解為大河漢可知。
(八十左)若不言他(至)不能自他故(文)。演祕云。不定過云。為如第七恒轉依他證八有依。為如第七雖復恒轉而不自依證八無依。問。因於同異二喻轉等。名為為不定。今唯第七。何成不定。答。雖體無二。義即有差。對二義故亦無有失。
(八十左)若不言恒轉(至)無同喻過(文)。義蘊云。宗若不方恒轉。直言依第七識者。此應以第六識為同喻。而言無同喻者。闕因同喻也。以第六識非恒起故。若改此因言識性者。出過如疏。
(八十一右)論許現識至許依現識(文)。義演云。論許現起識以種為依識種亦應許依現識者。此明種子第八有二種依。一即自第八現識。二即能熏七識。此即義准釋。謂現行識用種為依。義准何防種子第八以現識為依。現者即通八識也。若說種子依自第八亦依七轉識。數下論云。初熏習位亦依能熏。又論識種亦應許依理識者。義法師云。疏雖有解。今更釋云。淨月師以見難陀云五識依自五識種為俱有根。我亦說種依。於現識為俱有依。故下云。初熏習位亦依能熏。後依第八。皆俱有依故(文)義燈云。論既許現識以種為依等。本疏說云。此令種子有俱有依。論言現識依種者。以所依根通種‧現故。故疏言種。若謂論文應言現行以種子為因緣者。即此中種依現行識。無同喻過。第八望種非因緣故。是俱有依。
(八十一右)謂共許現行(至)種子為依(文)。義演云。疏共許現行識以種子為依者。彼此皆許現行用種子為依。如前種子依等。言故今令種亦應依現識者。即令第八種子依現識也。故下云初熏習位亦依能熏。又亦依所熏現識故。下論云能熏異熟為生長住依等。即說能熏與種子為生長依。第八異熟為種子住依。據之論文種子依現識者。通八識說。非唯第八。唯除異熟無記心心所。以不熏成種。復不與種子為依故不取也。
(八十一右)若謂論文(至)無同喻過(文)。義演云。疏若謂論文至無同喻過者。若如論云許現識以種子為因緣依者。即今成立現行與種為依。即無同喻。何以故。現種是因緣依。種依現行是俱有依。豈得將因緣依與俱有依作同喻。但如論文所說。即無過也。今應云。種子應以現行為俱有依。因云。種‧現二中隨一攝故。喻如現望種。唯現望種雖是因緣。此師意云。若望能熏。辨體是因緣攝。若望俱時。有力即俱有依攝。今取現為喻者。取俱有依一邊之義也。若不爾者。即無同喻。由此故論不言現行以種為因緣也。
(八十一左)今助解者(文)。義演云。疏今助解者。以下有三解。第一取一切現行。第二取一切異熟者。第三解唯取第八現行識。
(八十一左)今此師(至)成俱有依(文)。演祕云。問。今心心所取自所緣方成所依。種即不能取自所緣。現望於彼何成所依。答。所依四義是護法宗。非此師意。不可為難(文)義演云。疏今此師令成俱有依者。此答意者。前辨因緣。寬通故通種現。今約種依現。以現行非是種子依故。種依現但得名俱有依也。此解雖言現種為因緣。但是下出體中。生長依故成俱有依。然住依亦是具有依(文)義蘊云。疏今助解云至令成俱有依者。此意說。能熏現行望所熏種。能生種子望所現是因緣依。然現行望種既種子依。應名俱有依以俱時故。
(八十一左)又現行望種(至)皆能熏故(文)。義蘊云。此說六前識異熟及第八識異熟現行既非能熏。望彼生之種名為俱有依。餘善染心既是能熏可名因緣依故。
(八十一左)又諸識現行(至)今略不述(文)。演祕云。異熟六識而不能熏。現望於種亦同第八而非因緣。論略不說(文)義蘊云。疏又諸識現行至唯第八種望現是依者。此說六識異熟心等各有二俱有依。如前文說。此等現行不能熏故既非因緣。應同此中第八識說。以不能於種無力。此中略而不取。文言識種亦應許依現行識者。但說第八現行與彼種子為俱有依之。此前三解取義各別(文)義演云。疏又諸識現行異熟皆有俱有依生今略不說者。此解通取諸識異熟現行。皆有俱有依故。舉種例同現。亦應有俱有依。且例種令有俱有依。所以下出體中不言此諸識異熟。略不說也。以於種無力。不能為依。以第八為住依故。出體中偏取此第八異熟為種依也。何故不例餘能熏識現行耶。答。彼望自種是能熏。得為依也。故且不例。准下為依中。亦取為依也。但取俱時依義。不取為因緣依義也。若准問前辨種依。現識唯第八。不說七轉識也。准下文。兼取七轉為勝。不略故等者。異熟六識現行並不能熏成種。望於種亦非因緣。同第八識。文中略故不別說。又此業感六識於種無力。不能持種。不同第八。似不能熏故。不同餘七。故望種與非種而依。
(八十二右)今不說依(至)望現是依(文)。演祕云。異熟六識雖不能熏同於第八。然現望種無能持力。不同八現與種為依。故不取也。
(八十二左)始末為論等。演祕云。本有‧新熏如次始末(文)今謂。此釋不是。論云。生長住故云始末。非約本有‧新熏。義演云。疏始末為論至俱有依為例者。此即許現起識以種為依。下文乃至不生長住故名始末也。總意相例云。既許現起第八識以種子為因緣依。故知種子第八識以現行為俱有依也。
(八十二左)此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依(文)。義演云。疏此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依者。意說。種子用現行為俱有依。言以種子因緣依者。現行用種子因緣依。言與現行俱有依為例者。即例種子用現行為俱有依。故論云。既許現識以種為依。種子亦應許依現識。有云。現行望種既為因緣。即例現行望種亦為俱有依。以現行生長種故。異熟為住依故。此是本‧新熏二釋家義。義具故也(文)。義燈云。疏言。故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住依。以種子因緣依與現行俱有依為例者。意以異熟識中種即以第八現行為住依。能熏轉識望於種子。雖是因緣。亦與種俱有。故與諸現行識俱有依為例。新舊合釋生長義。
(八十三右)楞伽經文(文)。演祕云。論如契經至恒相續轉故者。按楞伽第九(十紙右)人體‧及五蘊‧諸緣‧及微塵‧勝人自作‧唯是心分別。心遍一切處。一切處皆心。又云。依父母和合。阿梨耶‧意合。如蘇瓶中鼠。共赤白增長。蔽尸厚皰創。不淨依節盡。業風長四大。如諸果成就。詳曰。與論所引文雖不同。理旨同也。所以疏云勘彼文同。或可疏勘梵本云同。不據漢本。漢本闕此論所引文。
(八十四右)五識不成(至)別依色根(文)。義演云。疏五識不成者。由各別依五不成執受。疏第六識不別依色根者。以第六不同五識別依色根故。第四有執受證中言各別依故。因不遍意識故。此中出彼之遍因也。今會云。彼言各別依者。即是顯出非遍因也。無不定過。
(八十五右)此不定故(文)。義演云。疏此不定故者。意說。現八依根不定。有根即依。無色無根不依。故云不定也。
(八五十右)後不定故(文)。義演云。疏後不定故者。初熏習位說種依現。以後即不定。何以故。轉識以後可有間斷。間斷位種子不依。故云不定。論未了所依與依別者。此辨所依能依差別。所以如下先辨能依後辨所依(文)今謂。義演不順論‧疏。何者。論云若識種子定有一依等。疏云則有二依後不定等。准論‧疏意。後者二依中。第二是非。謂熏習初後。
(八十五左)從下而徵解亦應爾(文)。演祕云。本明心等而有所依。今者先徵所依等義。名從下也。解文同徵故云應爾。故後解中。先解二別。後明心等具依多少。
(八十五左)不問因緣及餘三緣(文)。義演云。疏依不問因緣及餘三緣皆是依者。此解論中有生滅法伏因託緣義也。杖因者即因緣也。託緣者即三緣也。意說。諸有為法依此四緣所生諸法。未有而有名之為生。有法暫停說之為住。如是諸法託緣皆說為依。即四緣望有為法有力令有為法得生住者。故望有為名之為依。
(八十六右)諸無為法(至)能為緣故(文)。義演云。疏諸無為法至是有為諸法者。意說。無為為緣能起有為。亦得名依。如以真如為境起無漏智等。如憎嫉滅道等皆是。
(八十七右)唯除遍行色行少分(文)。義演云。疏唯除遍行及色行蘊少分者。此遍行五並是決定。所以不簡遍行。觸思等隨心決定故。色行蘊少分者。謂思等‧及命根‧種子‧并無為等。亦決定故不簡也。既爾應與諸法為所依。並決定故。
(八十七右)若爾四大種(至)扶塵四大(文)。演祕云。初四大種造五根者。後即造披扶塵四大(文)義演云。若爾以下至並決定故者。並是難詞。但約餘者申難。不約五根。五根先是所體故。
(八十七右)不爾即五蘊(至)少分相望(文)。義蘊云。疏不爾即五蘊中除識蘊少分相望者。謂五非六依。六非七‧八依等。彼雖有境而無決定故此除之(文)演祕云。疏除識蘊少分相望者。諸識相望有決定者。然非一切故云少分。此決定識不取為難。以決定識是所依故故除之也。
(八十七右)簡四大五有色塵(文)。義演云。疏即簡四大五有色塵者。即簡別色蘊所除者。雖是決定非有境故須簡也。四大者。謂造五根四大種也。五有色塵者。意取五根扶塵并四大種也。
(八十七右)四心心所取自所緣(文)。義燈云。令心心所取自所緣。此即舉果顯因所依。若法雖杖說因緣起。而不能取自所緣者。果名有依不名有所依。因緣望彼。但得為依而非所依。何故如是。以瑜伽論唯心心所名有所依。餘不名有所依。
(八十七左)此簡受想蘊(至)行蘊少分(文)。義蘊云。疏此簡受想蘊全行蘊少分者。此並心所應合在前為主中簡。不闕第四義。如作意等亦能令心心所可取所緣故。於此中簡心所者。疏文顛倒也。或此心所既是所依之果。豈可自令取所緣耶。由此心所亦闕第四義故。此中簡理亦無違(文)演祕云。疏此簡受想蘊全行蘊少分者。但簡行蘊心所法故。又行蘊命亦是主故。故言少分。此文不次。結前第三所簡法故。
(八十七左)總而言之(至)受想行三蘊(文)。義演云。疏總而言之至是所依者。意云。於五蘊簡有是所依‧有非所依者。且如色‧識二蘊中唯取取五根及意根是所依。餘者並非。故云少分。云七‧八識即意根攝。然八識相望者。意取七‧八。餘想等三蘊全非所依故亦簡之。
(八十八右)皆須置此言(文)。演祕云。疏皆須此者。置此令心取自緣言。
(八十八右)而以義准由少義理(文)。義燈云。若不作斯義門。簡者。法有相濫。然疏云。而以義准由少義理。謂自身識為依。非後為前前為後依及他為自依。要集云。此無相濫。此中既辨俱有依根。非前後故。自識不依他根而起。已極成故。故唯四義簡法已盡。今謂不爾。雖知四義簡法已周。論文不顯。但且對前諸師異說。辨彼非所依。不顯簡他及於前後明是自身。若以言俱有即不須簡非前後者。亦應云無間。明前望後為等無間。何須復云前取於後。下解開導云於後生心心所法。又本辨心心法。何須說云謂有緣法。言心心所。豈非能緣。又如熏習熏自極成。何須復簡他身前後。故今疏意心心所法杖因託緣皆得名依。既論說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亦是自識由他識生。何故不簡。前後雖別亦得名有。如前因果別時家解攝論熏習俱生俱滅以前後法同有生滅。云俱生俱滅。今前後心異熟計故俱得名有。何故不簡。不以同是有要非前後是俱有依。
(八十八右)他為自不決定(文)。義蘊云。問。如攝論說。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即自他識有決定義。如何此云不決定耶。答。此說暫時非究意故。又彼決定與此義差。彼說立為增上力。如來決定說。眾生決定聞。此中意說。決定有彼法。此心等方生。故不同彼論決定之義。
(八十八左)如樞要說(文)。樞要云。依所依別中。所依具四義者。身根望四識。闕於何義而非所依。且義解云。無決定義。以依下身起上眼等故。此亦不然。下五識但起上意識應非五依。亦不定故。又有解云。闕有境義。夫立有境者。必同分根起有境用故。彼同分根非是所依。但是依攝。由此身根必無與四同分有境。設自身識未必俱起為四識依。以說依用名為有境非依體故。此亦不然。論下文說。雖有色界亦依色根而不定有。非所依攝。若許依用以名有境。五根於八起識不起。皆名有境。以依體說。不除有境。唯無決定若依用說。亦應說言無有境義。非一切時恒起識故。或第七‧八非五‧六識定同分故。由此今釋‧有其別義。夫所杖託皆說為依。具四義者。依中最勝。立為所依。劣者不立。具決定中何為決定。非定俱有名為決定。決定有四。一順取所緣決定。下名同境。二明了所緣決定。下名分別。三分位差別決定。下名染淨。四能起為依決定。下名根本。其有境為主亦名有四。此四決定‧有境‧為主。亦隨有一種。即是決定‧有境‧為主。五根於五識有順取所緣決定‧有境‧為主‧意識於五識有明了所緣決定‧有境‧為主。第七於五識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為主。第八於五識有能起為依決定‧有境‧為主。故此五識具四所依。五根能順五識取所緣故。意識能助五明了所緣故。分別之言明了境義。不爾定心應非五依。七識能令五分位別。第七究竟成無漏時。五定無漏。不爾有漏因七雖轉。非究竟故。第八於五種子能起現行為依。總說第八為能起依。准此等證。故知隨具則得彼名。若決定‧有境‧為主。唯但一種不通四者。則應五識無四種根。由此義言。第七於六及第八識。唯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為主。第八於六‧七唯有能起為依決定‧有境‧為主。後四義皆通前三。論之本意隨應疏出。所依之體既具三義令所生果取自所緣。為第四義。隨何前三俱具。即能令取自所緣故。此四義勝。皆隨三中能可具者。即名所依。餘者不立。於所生果非殊勝故。且色蘊中五根望餘五識及六‧七‧八。五塵‧法處色望一切識。不相應行及無為望一切識。非識種子望一切識。皆不具三。無前隨應三中義故。子細研究都無有故。一切心所隨望何識。唯有決定‧有境四種隨應可具。唯無為主。其諸種子望其自識。可有分位差別決定‧為主二義。唯無有境。其前五識自互相望及望六‧七‧八。並六望七‧八。一切皆無。無隨所應三中四義故。餘心心所一切現行。色‧不相應望諸種子。一切皆無。諸心所法望自種子。闕無為主。以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染淨同故。體是王臣。故無為主。亦無令果取自所緣。其八現識望自種子。唯無令果取自所緣。可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為主義故。其中闕隨義應知。已略疏條。後讀應番然下文中。五根望第八。唯除定有不除餘者。舉初所無例無後故。但舉無一則不成所依。何假具述(文)義燈云。又云。樞要云。前三各具四義。若爾決定簡法已盡。謂同境即顯有境。根本即為主故。由此證知。餘三無用。今謂。此情不悟大意。何者。本疏以論說俱有依前明明義。後復云同境‧不共‧分別‧染淨‧根本所依不同此之五種於前義中為具不具。若其不具得為所依。何須前義要具為依。即是前三各具於四義。四義隨有即具前義方是所依。由是身根望根等四識。非彼五種故非所依要。集云。今解身根為主義簡者今謂不爾論文本意為主一義以王簡臣。不簡身根。若云雖有身根。四根若闕四識不生。故知不依者。不然。亦雖有第六。若無身根。身識不起。豈許身識不依第六。故不以主簡別身別身根。又樞要言順取所緣者。解同境根。若同境根亦具前義。不解有境義。不得妄難。故七依八即不同境。故知不約順取境義說有境義。若順不順皆有境故。智者當察。問。今解俱有依根。既以有境簡去種子。豈可種子非俱有依。若非是依。種應非根。便違聖說眼等五根皆通種現答。論根通種現。今護法辨依‧所依別。現根用勝。名為所依。種根非勝。不說所依。若取種根為俱有所依者。自種應是。今辨俱有所依不依解根義。故不取種。
(八十八左)何以簡餘先言有境(文)。義演云。疏何以簡餘先言有境等者。意問云。何故立所依中。行言決定。次言有境為主。餘心心所取自所緣及至簡法。乃先言有境。次言決定。後言為主。何故如是兩文不同。答。皆是影互而言。亦無有失。言三因者。即是非有境故。非定故。非主故。故論云餘非有境定為主故者。即非字通下二。故字通上二因。故二因皆前後影互說以簡於法。更無別義。意顯六處外餘法非是有境‧決定‧為主義故。所以不為所依也。又解。餘非有境定為主故者。但二因簡餘法餘法謂非有境非定主故。故非所依。略不說決定故至下出依中正簡之。略纂云云。故此解勝。
(八十九右)五十五云(文)。如前已引。
(八十九右)唯恒所依(至)決定之義(文)。義蘊云。疏唯恒所依為此量等者。恒所依者即當此中決定義。言為量者。即以決定為所依義之揩定也(文)義演云。疏即是此中決定之義者。以瑜伽唯恒所依為此量故文。即是此論中決定之義。護法依此義聊簡。要具四義方成所依。故此引瑜伽但證所依義。非要同此四義也。
(八十九右)彼論言有依此言是故(文)。演祕云。彼瑜伽論言有所依。即是此論所說者是。
(八十九左)即前有境(至)所緣境故(文)。演祕云。疏即前有境眼等為異等者。以有所緣與有境義而有別也。若有所緣體唯能緣。若言有境即通五根。要有所緣方有所依。故除根也(文)義蘊云。疏即前有境眼等為異無所緣境故者。此心心所等有境有緣名有所依。眼等有境而無所緣故但所緣非有所依(文)或云。五識為無漏五根為無漏者。可笑之最矣。
(八十九左)此解所有能依(文)。演祕云。此釋伏難。伏難意云。本明所依。何故乃辨能依心等。故釋所有能依法者。意欲翻出能依之體顯彼所依疏言此解所有能依者。此牒定也(文)義蘊云。疏此解所有能依等者。此中論云唯心心所即是能依。意欲明此心心等而能有彼所依之內六處也。
(九十右)此是依外(至)故重言之(文)。演祕云。此總結前出所簡法之所以也。依謂所依。色心所等是所依外間之法。故所依後而方指簡名重言也。或唯顯明心所所以。以釋外疑。外疑意云。聖教既云唯心心所名有所依。即應心所亦所依攝。故有斯釋。斯釋意云。此者此所。依謂所依。所是依外別所簡法之一數也。若不簡之。恐疑同主亦是所依。故更分別名重言也。對次前文心心所處故名重言。有義問。何故別簡但簡心所非所餘耶。答立論者意不應徵責。由前引教說心心所名有所依。即恐心所亦是所依。故次簡之。雖皆有所依。所依唯心。餘非所依。相顯不說(文)義蘊云。疏此是依外別簡之法者。此意云。心王心所互相杖託並得名依。今心王與心所為依。即是通依之外別簡所依。故重說之。又前來雖說心心所法依內六處。不說心所通依之外別心為所依今此重說故云依外二解隨情(文)今謂。義蘊云。二解隨情。然與演祕解並不全同。然論文准明色等心所諸識別簡之法。由之言之。則演祕第一解符順論疏意也。
(九十右)然諸識(至)。演祕云。疏然諸識至略而不論者。而有不得為所依者。即四義中而闕第一決定義也(文)義蘊云。疏然諸識相望至略而不論者。五‧六望七‧八闕決定義。前言餘非有境定為主故。即具標三義。次上二文但重明有境為主。不說決定。故云略也。由次下正出所依即以簡之故。此不簡諸識之中闕決定者。
(九十右)如瑜伽第一(文)。第一(五紙左)云。彼(眼識)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眼是色。餘非也。
(九十一右)必有一分別意識(文)。義燈云。問。五識何為以第六識為分別根。答。瑜伽五十五云。由三緣故。謂極明了故。於彼作意故。依資養故。言明了取者。意雖由五而得明了。五亦由六能明了取。若無意識五不起故。於彼作意者。由欲得緣彼境界故。即同緣義。依資養者。謂由意識資養眼等識方得起故。即引發義但說五識依五根者。由二義故。言相順者。一近相順。即近所依。二相資相順五根有漏。五亦有漏。五根無漏。五識亦無漏故。
(九十一左)世親攝論第四(文)。第四(十紙右)云。意為彼依者。是彼諸根能生因故。以意散亂彼不生故。
(九十一左)無性攝論第一(文)。第一(十八紙右)云。又一切時我執隨逐。不應道理。謂若不說有染污意於一切時義不符順。施等善位亦有我執。常所隨逐。自謂我能修行施等。非離無明我執隨逐。非離依止而有無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止離染污意定無所有。非即善心是無明依。應正理如說(頌如疏所引)。
(九十一左)由有第七(至)無漏等(文)。義蘊云。疏由有第七識染故至不成無漏等者。問。因中第七既得無漏。眼等五識應無漏。答。一由第七究竟無漏故。二由先時有漏種生故。彼五識不成無漏。
(九十二右)世親攝論第一(文)第一(十九紙右)云。又二定別故。所以者何。若定說有染污意者。無想定中即有此意。餘定中無故有差別。若異此者。於二定中第六意識並不行故應無差別。又無想中生應無我執故。所以者何。若彼位中無染污意。彼一期生應無我執。若爾不應聖所訶厭。既被訶厭。是故定知彼有我執。
(九十二右)如後卷說(文)。第五卷。
(九十二右)世親攝論第一(文)。第一(十八紙左)云。又五同法故。所以者何。譬如眼等五識必有眼等五根為俱有依。如是意識亦應決定有俱有依(文)義蘊云。疏攝論第一五同法中乃至不能煩引者。彼論以五識為同法喻第六識有俱有依中云。五識既有五根及第八為俱有依。此第六識亦應如是亦以染污意及賴耶為俱有依。
(九十二右)無性五同法云(文)。無性第一(十六紙左)云。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者。此破唯立從六二緣六識轉義。眼等五識與彼意識有同法性。謂從二緣而得生起。彼染污意若無有者。與此相違。所謂俱生增上緣依無別有故。又眼等識各具二緣。皆是識性。如是識性並有眼等俱轉別依。唯增上緣非因緣等。此為能喻。意識亦爾應有如是差別所依。阿賴耶識雖是意識俱生所依。然不應立為此別依。是共依故。因緣性故。義蘊云。既云共依。明知五識亦依第八。
(九十二左)瑜伽顯揚(文)。瑜伽五十一(五紙左)顯揚十七(十六紙右)。
(九十二左)又顯揚第一(文)。第一(二紙右)云。又能執持了別外器世界。與不苦不樂受等相應。一向無覆無記。與轉識等作所依因。與染淨轉識受等俱轉。能增長有染轉識等為業。乃能損減清淨。
(九十三右)雖有不同緣(至)長時為論(文)。義蘊云。疏有不同緣如定中聞聲等者。問。前解同境定中同緣。今何不許。又要起希望方始出定。若意不同。聞何得希望。答。不障定中許得同緣。然非決定。如卒爾等不必同緣。故瑜伽說。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問。既不同緣便非決定。此第六識應非五依。答。此約五識決定以六為分別依。若闕此依不明了故。非要同故。境方名決定。第七與五雖不同緣。亦名決定。故此五識四種所依各有決定‧有境‧為主。等義如樞要說。問。如耳識等卒爾心時定有意識不。答。雖不同緣必須有意。唯除五位。常現起故。若爾何故瑜伽說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答。五識生時雖有意識。未緣此境。一剎那已方於此境而起尋求故言無間。非五俱時無意識也。故集量論云。五識俱時必有意識。即此意識能引第二尋求意識生。
(九十三右)由三因故(文)。義蘊云。疏由三因故者。一極明了取。即五識二識互為明了因也。二於彼作意故。即意於五境繫心緣也。三依資養故。由意引發五識生也。
(九十三左)因中(至)五識(文)。義蘊云。疏因中第六至五識等者。因中五識若起善時。必善第六俱時而起。善第六既不能漏彼五識故由第七也。
(九十四右)如對法第一(至)乃至廣說(文)。第一(六紙右)云。問。眼識界何相。答。謂依眼緣色。似色了別。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識界相。如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相亦爾。
(九十四右)又此相順餘境別故(文)。義蘊云。五識與根有漏定相順也。
(九十四左)如對法第二等(文)。第二(八紙右)云。意者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又復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當知此中由所緣故。釋義故。又云。無間滅意者。由隨覺故。無間覺義是意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對法第三抄(四十一紙左)云。二解意中除三位二說。如唯識第五卷初。論由隨覺等者。彼云。心心所法思量名覺。現隨過去生故。所隨名意故言隨覺。若爾現在自是覺。更何須隨舉現所隨為釋此意。無間覺義者。謂與現在無間覺故。顯次第緣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者。以非二意中同時意。是顯相故唯說。之今解不然。論本亦自說過去名意故。以唯識第五破小意過去非意。過去自性非思量故。曾於現在但名識故。似他思量無所似故。由此名意。必第七識過去似此亦得意名。正思量故。故言隨覺者。覺謂第七思量名覺。此過去似第七為依。或隨第七覺義名為意也。無間覺義。此無間所依之識似於覺故名意也。隨顯相說者。謂諸論唯說無間意者。隨者隨顯相說。行相易了故。論說此中故非諸論。此中釋伏難。何故不似現在心識而似意耶。答。有當知此中說似意者。隨顯相說。似為依義。又行相細隱似現意故名隨顯相。故過去不名識心。第七識一明所依。如唯識第四‧五及別章。如五十一及六十三抄敘。
(九十五右)如六十三說(文)。六十三(十一紙左)。
(九十五左)楞伽經第九卷(文)。第九卷(十九紙右)之全文。
(九十五左)准此前依足為好證(文)。義演云疏准此前依足為好證者。准此經文。亦得與前五依‧六依為好證。不但此第七也。
(九十六右)六十三說(文)。六十三(十一紙左)。
(九十六右)如無性第三卷云(至)名染污依(文)。第三(三紙右)之全文。
(九十六右)同世親說(文)。世親論第三(二紙右)云。謂此意識貪等煩惱所染污意名所依止緣生有境。故是染污。即此為依名依染污(樞要釋等無間。舉此兩論。與此併觀)。
(九十六左)前第一師(至)亦是此流(文)。義演云。疏前一師至亦是此流者。亦是此有俱有依之流類也。何以知者。以初師云七‧八二識既恒續自力勝故。明知有互相依義。亦解云。亦此流者。亦同前三位有第七識。此解勝(文)論四(十五紙左)云。第七‧八識無別此依。恒相續轉自力勝故(文)今謂。疏言無者者。指此論文。今本作難字恐寫誤。以難陀師無難他故。又義演初義不允。難陀云第七‧八識無別俱有依故。
(九十六左)亦作此義無相違故(文)。演祕云。三位無七家亦同安慧成八無依。亦作此義。亦顯安慧三位無七。
(九十七右)隨何乘障(文)。此望三乘有別。為有覆無覆別。佛地論第七(四紙左)云。若法執等所知障體亦在無覆無記心中。二乘無學亦現行故。無學位中無有不善有覆無記。此就二乘名為無覆。若望菩薩。是染污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無覆亦名有覆。一體二名所望別故。又云。若所知障就二乘說無覆無記。四無記中何無記攝異熟生攝。以從異熟識生起故。若爾何者非異熟生。如增上緣餘所不攝皆此攝故。
(九十七右)不障彼乘之識(文)。義演云。疏不障彼乘之識者。即無覆無記識也。以法執望二乘名不障。於無學有言無覆者。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有覆。此識三位有故名為不障。
(九十七右)五十一言(文)。五十一(十一紙)。
(九十七右)六十三等(文)。六十三(十五右)。
(九十七右)顯揚十七(文)。十七(二十一左)。
(九十七右)問六七(至)應設功力(文)。義蘊云。疏問六七為依至應設功力者。疏中不解。且初難云。八以七為依。非七轉時六不轉。八以七為依七既轉時八應轉者。答曰。第六能引七。依轉六亦轉。第八不以導七。依轉八不轉。又染七染於六。依轉六亦轉。七染不違八。七轉八不轉。又復難云。八為七依。依轉七亦轉。七為八依依轉八應轉者。答。第八諸識本。本轉七亦轉。第七轉識收。以七轉八不轉(文)演祕云。疏問至應設劬勞者。答。六依於七。七依親故。親依轉六亦轉。八依於七。七非親故。七無漏八不轉。有執‧無執行有相似‧不相似故名親‧不親。答第二云。若由八轉七方轉。或難七轉八亦轉。第八轉位七先轉故。一轉時八不轉。由親疏別。准前應知。又釋。六‧七二執違非執故。七轉位六亦轉。第八無執不全違。所以不隨所依轉。思之。
(九十七左)又各別依故因(文)。義演云。疏又各別依故因者。此第三師引瑜伽論云。六識各別依故。不能執受有色根身。第八遍依故。能執受根身等。故有色界亦依色根。何故不說。言八七為依者。意說八用七為依。七轉八亦轉。
(九十七左)第三師云(至)如前理說(文)。義演云。疏第三師諸識種子應有所依七八現行識具三義如前理說者。意云。生下文也。此師意說。種子既具三義。應以七‧八現行識而為所依。其三義者。所謂前說生依‧長依‧住依‧故論云識種離彼不生長住故。彼者即總七‧八現行識也。
(九十七左)論識種不能至而無所依(文)。樞要云。疏中有二義。一云。前師識種許依本識。本疏具三義。可與種為所依。種果不能現取自境。果無自所緣。故異熟識與彼為依非所依也。故說種有依。不說有所依。又解。此解識種不能與現行為所依。可有分位差別決定‧為主。無有境故。可有識依義而非識所依。上來分位差別即染淨依。別與為名名分位差別。身根望四識。四義皆無。故無過失。
(九十八右)此中二解(至)非現所依(文)。義蘊云。文言識種不能現取自境者。意兼二義。一簡現為種所依。闕第四義。二簡種為現所依。闕有境義。諸師紛亂道理難詳。前三通。第四妙窮玄趣中。
(九十八左)始但有四乃至有一(文)。義蘊云。疏始但有四乃至一等者。意云。此第四師說。五識具四所依。謂五色根‧六‧七‧八識。第六具二。謂七‧八識。第七有一。謂第八。第八有一。謂第七。其心所各各更加自相應之心。即五識心所有五所依。乃至第八心所有二所依等。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終